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附录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内容及章节编排

1 综合说明

1.1 项目简况

1.1.1 项目基本情况

简述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位置(点型工程介绍到乡级,线型工程介绍到县级)、建设性质、规模与等级、项目组成、拆迁(移民)数量及安置方式、专项设施改(迁)建、开工与完工时间、总工期、总投资与土建投资等,明确工程占地面积、土石方“挖、填、借、余(弃)”量、取土(石、砂)场和弃土(渣、灰、矸石、尾矿)场数量。矿山工程尚应明确地质储量、首采区位置、服务年限、生产期年排弃渣量等。

1.1.2 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简述项目工程设计情况和方案编制过程。已开工项目补报水土保持方案的,应介绍项目进展情况。

1.1.3 自然简况

简述项目区地貌类型、气候类型与主要气象要素、土壤类型、林草植被类型与覆盖率、水土保持区及容许土壤流失量、土壤侵蚀类型及强度、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涉及水土保持敏感区情况。

1.2 编制依据

列出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所依据的主要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及技术资料。其他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在报告书相应位置说明。

1.3 设计水平年

根据本标准第4.1.3条的规定,确定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

4.1.3设计水平年应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当年或后一年,根据主体工程完工时间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安排等综合确定。

1.4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按县级行政区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对跨县级以上行政区的项目,报告书后应附防治责任范围表),并符合本标准第4.4.1条的规定。

4.4.1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应包括项目永久征地、临时占地(含租赁土地)以及其他使用与管辖区域。

1.5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1.5.1 执行标准等级

确定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

1.5.2 防治目标

根据本标准第3.1.3条的规定,明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线型工程有分段标准时应确定分段指标值和综合指标值(对涉及区域较大项目,报告书后应附防治标准指标计算表)。

3.1.3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应达到下列基本目标:

1项目建设范围内的新增水土流失应得到有效控制,原有水土流失得到治理;

2水土保持设施应安全有效;

3水土资源、林草植被应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与恢复;

4水土流失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渣土防护率、表土保护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六项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的规定。

1.6 项目水土保持评价结论

1.6.1 主体工程选址(线)评价

简述从水土保持角度对主体工程选址(线)的评价结论。

1.6.2 建设方案与布局评价

简述从水土保持角度对建设方案、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取土(石、砂)场设置、弃士(渣、灰、矸石、尾矿)场设置、施工方法与工艺、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评价结论。

1.7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简述可能造成土壤流失总量、新增土壤流失量、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水

土流失主要危害。

1.8 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成果

简述各防治区措施布设情况。工程措施应明确措施名称、结构形式、布设位置、实施时段,植物措施应明确植物类型、布设位置、实施时段,临时措施应明确措施名称、布设位置、实施时段。

明确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工程量。植物措施统计面积,工程措施统计拦挡措施的体积、排水措施长度、边坡防护面积、土地整治面积、表土剥离数量,临时措施统计临时拦挡、排水数量及苫盖面积等。

1.9 水土保持监测方案

简述水土保持监测内容、时段、方法和点位布设情况。

1.10 水土保持投资及效益分析成果

简述水土保持总投资和工程措施投资、植物措施投资、临时措施投资、独立费用(含水土保持监测费、水土保持监理费)、水土保持补偿费。

简述方案实施后防治指标的可能实现情况和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林草植被建设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量。

1.11 结论

明确项目建设从选址选线、建设方案、水土流失防治等方面是否符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规定,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是否能达到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从水土保持角度对工程设计、施工和建设管理提出的要求。

综合说明后应附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格式内容要求见表1。

表1 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注:1.动工时间为施工准备期开始时间。

2.水土保持区划应填写《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中的一级区。

3.防治指标应填写设计水平年时的综合指标值。

4.防治措施及工程量指建设期各类防治措施的数量,如工程措施中填写拦挡的措

施量、排水措施长度、边坡防护面积、土地整治面积、表土剥离数量;植物措施中填写林草措施面积;临时措施中填写临时拦挡措施量、排水措施长度、临时苫盖面积。

5.水土保持投资均指建设期的投资。

2 项目概况

2.1 项目组成及工程布置

根据本标准第4.2.1条第2款和第9款的规定编制,符合本标准第4.2.4条的有关规定,并应有项目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表。

4.2.1第2款

1)项目建设基本内容,单项工程的名称、建设规模、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等。存在依托关系的工程应调查依托工程相关情况。

2)供电、给排水、通信系统、项目内外交通等。

第9款

生产过程中弃土的来源、数量、类别(石、渣、灰、矸石、尾矿)。

4.2.4的有关规定

1图件:项目总体布置图、工程平面布置图,公路、铁路等线性工程平、纵断面缩图和典型断面图。

2占地:按项目组成和县级行政区分别说明占地性质、类型、面积,并列出工程总占地表;相关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

3土石方平衡:列出土石方平衡表,绘制流向框图;表土应进行单独平衡,并列表。

2.2 施工组织

根据本标准第4.2.1条第3款的规定编制,并符合本标准第4.2.4条的有关规定。

4.2.1条第3款

1)施工生产区和生活区的布设位置、数量、占地面积等;

2)施工道路布设位置、长度、宽度、占地面积等;

3)施工水源、电源,供水供电工程布置、占地面积等;

4)取土量、取土场的位置地形占地面积;

5)弃土场的位置、地形、容量、弃土量、占地面积、汇水面积,下游重要设施、居民点等

6)水保相关的场地平整、基础开挖、路基修筑、管沟挖填等土石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工艺。

4.2.4的有关规定同上

2.3 工程占地

根据本标准第4.2.1条第4款的规定编制,并符合本标准第4.2.4条的有关规定。水土保持方案对工程占地有调整的应说明。

4.2.1条第4款

根据项目组成和施工组织,统计项目的占地面积、性质、类型,并现场复核。

2.4 土石方平衡

根据本标准第4.2.1条第5款的规定编制,并符合本标准第4.2.4条的有关规定,水土保持方案对工程土石量有调整的应说明。本项目剩余表土应说明堆存、后续利用方案。工程余方应说明优先考虑综合利用情况,不能利用的应说明弃土和弃石(渣)数量和分类堆存方案。

4.2.1条第5款

根据项目组成和施工组织,分区统计并复核挖方、填方、借方(说明来源)、余

方(说明去向)量和调运情况。

4.2.4的有关规定同上

2.5 拆迁(移民)安置与专项设施改(迁)建

根据本标准第4.2.1条第6款的规定编制

4.2.1条第6款

拆迁(移民)安置与专项设施改(迁)建应包括拆迁(移民)安置的规模、安置方式,专项设施改(迁)建的内容、规模及方案等。

2.6 施工进度

根据本标准第4.2.1条第8款的规定编制。已开工项目补报水土保持方案的,应介绍施工进展情况。

4.2.1条第8款

工期安排应包括工程总工期(含施工准备期)、开工时间、完工时间及分区或分段工程进度安排。

2.7 自然概况

应符合本标准第4.2.5条第1款和第4.2.8条的规定。

4.2.5条第1款

自然概况应包括项目区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土壤及植被,并符合下列规定:

1)地形地貌调查内容包括项目所在区域地形特征、地貌类型,项目占地范围内的地面坡度、高程和地表物质组成等;

2)地质调查内容主要应包括项目占地范围内的地下水埋深,滑坡、崩塌及泥石流等不良地质情况;

3)气象调查内容应包括项目所在区域所处的气候类型,多年平均气温、大于或

等于10℃积温、年蒸发量、年降水量、无霜期、平均风速与主导风向、大风日数,雨季时段,风季时段及最大冻土深度等;

4)水文调查内容应包括项目所在区域所处的流域,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及等级、水功能区划、潮汐情况等,涉及河(沟)道的弃渣场应调查相应河(沟)道的水位、流量及防洪规划等相关情况;

5)土壤调查内容应包括项目所在区域土壤类型、项目占地范围内表层土壤厚度、可剥离范围及面积等;

6)植被调查内容应包括项目所在区域植被类型、当地主要乡土树草种及生长情况以及林草覆盖率等。

4.2.8条规定

1.点型生产建设项目自然概况应以乡(镇)或县(市、区)为单元表述,线型生产建设项目应以县(市、区)或市(地、州)为单元表述;

2.应有项目区水系图、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区划图、土壤侵蚀强庋分布图。

3 项目水土保持评价

3.1 主体工程选址(线)水土保持评价

根据水士保持法规、相关规范性文件和本标准第3.2.1条的规定进行评价,按本标准第4.3.12条的相关要求提出评价结论。

3.2.1主体工程选址(线)应避让下列区域:

1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

2河流两岸、湖泊和水库周边的植物保护带;

3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及国家确定的水土

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

4.3.12项目水土保持评价成果表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明确主体工程选址(线)是否存在水土保持制约因素,有制约的应提出对主体工程选址(线)或设计方案的调整要求;

2应明确工程建设方案评价结论,可提出优化建议;

3应明确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施工方法的评价结论;

4应明确取土(石、砂)场、弃土(石、渣、灰、矸石、尾矿)场设置评价结论;

5界定为水土保持的措施,应分区列表明确各项措施的位置、数量和投资;

6可提出工程设计在下阶段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3.2 建设方案与布局水土保持评价

3.2.1 建设方案评价

根据本标准第3.2.2条的规定进行评价,按本标准第4.3.12条的相关要求提出评价结论。己开工项目补报水土保持方案的,可简化工程建设方案与布局评价。涉及本标准第4.2.5条第3款所列水土保持敏感区的,应说明与本工程位置关系,按本标准第4.3.12条的相关要求提出评价结论。

3.2.2建设方案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路、铁路工程在高填深挖路段,应采用加大桥隧比例的方案,减少大填大挖;填高大于20m,挖深大于30m的,应进行桥隧替代方案论证;路堤、路堑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基础上,应采用植物防护或工程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设计方案;

2城镇区的建设项目应提高植被建设标准,注重景观效果,配套建设灌溉、排水和雨水利用设施;

3山丘区输电工程塔基应采用不等高基础,经过林区的应采用加高杆塔跨越方式;

4对无法避让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生产建设项目,建设方案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应优化方案,减少工程占地和土石方量;公路、铁路等项目填高大于8m宜采用桥梁方案;管道工程穿越宜采用隧道、定向钻、顶管等方式;山丘区工业场地宜优先采取阶梯式布置。

2)截排水工程、拦挡工程的工程等级和防洪标准应提高一级。

3)宜布设雨洪集蓄、沉沙设施。

4)提高植物措施标准,林草覆盖率应提高1个~2个百分点。

4.2.5条第3款

3水土保持敏感区调查内容应包括项目所在区域是否涉及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功能一级区的保护区和保留区、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以及重要湿地等,涉及的应说明与本工程的位置关系。

4.3.12同上

3.2.2 工程占地评价

根据本标准第4.3.5条的相关规定进行评价,按本标准第4.3.12条的相关要求提出评价结论。

4.3.5工程占地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程占地应符合节约用地和减少扰动的要求;

2临时占地应满足施工要求。

4.3.12同上

3.2.3 土石方平衡评价

根据本标准第4.3.6条的相关规定进行评价,按本标准第4.3.12条的相关要求提出评价结论。

4.3.12同上

4.3.6工程土石方平衡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土石方挖填数量应符合最优化原则;

2土石方调运应符合节点适宜、时序可行、运距合理原则;

3余方应首先考虑综合利用;

4应符合本标准第3.2.7条中第5款和第7款的规定

第3.2.7条第5款和第7款

5外借土石方应优先考虑利用其他工程废弃的土(石、渣),外购土(石、料)应选择合规的料场。

7工程标段划分应考虑合理调配土石方,减少取土(石)方、弃土(石、渣)方和临时占地数量。

3.2.4 取土(石、砂)场设置评价

根据本标准第4.3.7条的相关规定进行评价,按本标准第4.3.12条的相关要求提出评价结论。

4.3.12同上

4.3.7取土(石、砂)场设置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3.2.3条和第3.2.4条的规定。

3.2.3严禁在崩塌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内设置取土(石、砂)场。

3.2.4取土(石、砂)场设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符合城镇、景区等规划要求,并与周边景观相互协调;

2在河道取土(石、砂)的应符合河道管理的有关规定;

3应综合考虑取土(石、砂)结束后的土地利用。

3.2.5 弃土(石、渣、灰、矸石、尾矿)场设置评价

根据本标准第4.3.8条的相关规定进行评价,按本标准第4.3.12条的相关要求提

出评价结论。

4.3.12同上

4.3.8弃土(石、渣、灰、矸石、尾矿)场设置评价应符合本标准第3.2.5条和第3.2.6条的规定

3.2.5严禁在对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等有重大影响的区域设置弃土(石、渣、灰、矸石、尾矿)场。

3.2.6弃土(石、渣、灰、矸石、尾矿)场设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涉及河道的应符合河流防洪规划和治导线的规定,不得设置在河道、湖泊和建成水库管理范围内;

2在山丘区宜选择荒沟、凹地、支毛沟,平原区宜选择凹地、荒地,风沙区宜避开风口;

3应充分利用取土(石、砂)场、废弃采坑、沉陷区等场地;

4应综合考虑弃土(石、渣、灰、矸石、尾矿)结束后的土地利用。

3.2.6 施工方法与工艺评价

根据本标准第3.2.7条和第4.3.9条的规定进行评价,按本标准第4.3.12条的相关要求提出评价结论。

4.3.12同上

3.2.7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控制施工场地占地,避开植被相对良好的区域和基本农田区。

2应合理安排施工,防止重复开挖和多次倒运,减少裸露时间和范围。

3在河岸陡坡开挖土石方,以及开挖边坡下方有河渠、公路、铁路、居民点和其他重要基础设施时,宜设计渣石渡槽、溜渣洞等专门设施.将开挖的土石导出。

4弃土、弃石、弃渣应分类堆放。

5外借土石方应优先考虑利用其他工程废弃的土(石、渣),外购土(石、料)应选择合规的料场。

6大型料场宜分台阶开采,控制开挖深度。爆破开挖应控制装药量和爆破范围。

7工程标段划分应考虑合理调配土石方,减少取土(石)方、弃土(石、渣)方和临时占地数量。

4.3.9施工方法与工艺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符合减少水土流失的要求;

2对于工程设计中尚未明确的,应提出水土保持要求。

3.2.7 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评价

根据本标准第4.3.10条的规定进行评价。

4.3.10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评价范围应为主体工程设计的地表防护工程;

2评价内容应包括工程类型、数量及标准;

3应明确主体工程设计是否满足水土倮持要求,不满足水土保持要求的,应提出补充完善意见;

4应界定水土保持措施。

3.3 主体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措施界定

根据本标准4.3.11条的规定,进行主体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措施的界定,按本标准第4.3.12条的相关要求提出界定意见。已开工项目补报水土保持方案的,应介绍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

4.3.12同上。

4.3.11水土保持措施界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将主体工程设计中以水土保持功能为主的工程界定为水土保持措施;

2难以区分是否以水土保持功能为主的工程,可按破坏性试验的原则进行界定;

即假定没有这些工程,主体设计功能仍然可以发挥作用,但会产生较大的水土流失,此类工程应界定为水土保持措施;

3具体界定可按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进行。

4 水土流失分析与预测

4.1 水土流失现状

应符合本标准第4.2.5条第2款的规定。

2水土流失现状应包括项目所在区域水土流失的类型、强度,土壤侵蚀模数和容许土壤流失量。

4.2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项目区自然条件、工程施工特点,分析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明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扰动地表、损毁植被面积,废弃土(石、渣、灰、面于石、尾矿)量。

4.3 土壤流失量预测

4.3.1 预测单元

本标准第4.5.4条和4.5.7条的规定进行确定。

4.5.4预测单元确定应按地形地貌、扰动方式、抚动后地表的物质组成、气象特征等相近的原则划分。

4.5.7预测单元面积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工程平面布置结合地形图确定;

2自然恢复期预测面积应扣除建筑物占地、地面硬化和水面面积

4.3.2 预测时段

根据本标准第4.5.6条的规定进行确定。

4.5.6预测时段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测时段应分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和自然恢复期。

2各预测单元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应根据施工进度分别确定;施工期为实际扰动地表时间;自然恢复期为施工扰动结束后,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土壤侵蚀强度自然恢复到扰动前土壤侵蚀强度所需要的时间,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确定,一般情况下湿润区取2年,半湿润区取3年,干旱半干旱区取5年。

3施工期预测时间应按连续12个月为一年计;不足12个月,但达到一个雨(风)季长度的,按一年计;不足一个雨(风)季长度的,按占雨(风)季长度的比例计算。

4.3.3 土壤侵蚀模数

根据本标准第4.5.5条的规定进行确定。

4.5.5土壤侵蚀模数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测单元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应根据土壤侵蚀模数等值线图等资料,结合实地调查综合分析确定;

2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可采用数学模型、试验观测等方法确定。

4.3.4 预测结果

根据本标准第4.5.3条的规定进行计算,满足本标准第4.5.9条的相关要求。已开工项目补报水土保持方案的,还应对已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进行调查。

4.5.3土壤流失量预测按下式计算。当预测单元土壤侵蚀强度恢复到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以下时,不再计算。

W =∑∑F

ji M ji T ji n i=12j=1 式中:W-土壤流失量(t);

j-预测时段,j-1,2,即指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和自然恢复期两个时段;

i-预测单元,i=l ,2,3,…,n-l ,n ;

F ji -第j 预测时段、第i 预测单元的面积(km 2);

M ji-第j预测时段、第i预测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

T ji-第j预测时段、第i预测单元的预测时段长(a)。

4.5.9水土流失预测成果表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列表说明各预测单元施工期、自然恢复期的土壤流失总量和新增土壤流失量;

2应根据预测结果综合分析提出水土流失防治和监测的指导性意见。

4.4 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根据本标准第4.5.8条的规定进行分析,并符合本标准4.5.9条的相关规定。已开工项目补报水土保持方案的,还应对已造成水土流失危害进行调查。

4.5.8水土流失危害分析应包括对当地、周边、下游和对工程本身可能造成的危害形式、程度和范围,以及产生滑坡和泥石流的风险等。

4.5.9同上

4.5 指导性意见

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提出水土流失防治和监测的重点区域。

5 水土保持措施

5.1 防治区划分

防治区应根据本标准第4.4.2条的规定进行划分

4.4.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实地调查(勘测)结果,在确定的防治责任范围内,依据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地貌特征、自然属性、水土流失影响等进行分区。

2分区的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区之间应具有显著差异性;

2)同一区内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和防治措施应相近或相似;

3)根据项目的繁简程度和项目区自然情况,防治区可划分为一级或多级;

4)一级区应具有控制性、整体性、全局性,线型工程应按土壤侵蚀类型、地形地貌、气候类型等因素划分一级区,二级区及其以下分区应结合工程布局、项目组成、占地性质和扰动特点进行逐级分区;

5)各级分区应层次分明,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

5.2措施总体布局

根据本标准第4.6.2条和第4.6.3条的规定进行,并符合本标准第4.6.16条的相关规定。

4.6.2措施总体布局应结合工程实际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提出总体防治思路,明确综合防治措施体系,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以及临时措施有机结合

4.6.3措施总体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本标准第4.3.10条和第4.3.11条对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评价,借鉴当地同类生产建设项目防治经验,布设防治措施;

2应注重表土资源保护;

3应注重降水的排导、集蓄利用以及排水与下游的衔接,防止对下游造成危害;

4应注重弃±(石、渣)场、取土(石、砂)场的防护;

5应注重地表防护,防止地表裸露,优先布设植物措施,限制硬化面积;

6应注重施工期的临时防护,对临时堆土、裸露地表应及时防护。

4.3.10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评价范围应为主体工程设计的地表防护工程;

2评价内容应包括工程类型、数量及标准;

3应明确主体工程设计是否满足水土倮持要求,不满足水土保持要求的,应提出

补充完善意见;

4应界定水土保持措施。

4.3.11水土保持措施界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将主体工程设计中以水土保持功能为主的工程界定为水土保持措施;

2难以区分是否以水土保持功能为主的工程,可按破坏性试验的原则进行界定;即假定没有这些工程,主体设计功能仍然可以发挥作用,但会产生较大的水土流失,此类工程应界定为水土保持措施;

3具体界定可按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进行。

4.6.16水土保持措施布设的成果表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绘制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体系框图;

2点型防治区应分区绘制措施总体布局图,一个防治区内涉及多个区块的应分区块绘制措施总体布局图,比例不应小于1:10000

3线型防治区应选择典型地段,结合典型措施布设绘制典型地段措施总体布局图,比例不应小于1:2000;

4典型措施布设平面图比例不应小于1:2000;

5应初步确定各项措施的布设位置、类型、结构型式和工程量;

6施工进度安排应说明各项措施对应于主休单项工程的施工时序,分区列出水土保持施工进度安排表。

5.3 分区措施布设

根据本标准第4.6.4条~第4.6.14条的规定进行,并符合本标准第4.6.16条的相关规定。已开工项目补报水土保持方案的,需明确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情况,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不做典型措施布设,按实际完成工程量计列。

4.6.16同上

4.6.4分区措施布设应结合各区特点和各类水土保持措施的适用条件,在各区内不同部位布设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各类措施布设应符合本标准第4.6.5条~第4.6.14条的规定。在各类措施布设的基础上应进行典型措施布设,具体要求应符合本标准附录E的规定。

4.6.5表土保护措施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l地表开挖或回填施工区域,施工前应采取表土剥离措施;

2堆存的表土应采取防护措施;

3施工结束后,应将表土回覆到绿他或复耕区域;有剩余表土时,应明确其利用方向;

4临时占地范围内扰动深度小于20cm的表土可不剥离,宜采取铺垫等保护措施;

5应初步明确剥离表土的范围、厚度、数量和堆存位置,以及铺垫保护表土的位置和面积。

4.6.6拦渣措施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弃土(石、渣)场下游或周边应布设拦挡措施;

2弃土(石、渣)场布置在沟道的,应布设拦渣坝或挡渣墙;

3弃土(石、渣)场布置在斜坡面的,应布设挡渣墙;

4弃土(石、渣)场布置在河(沟)道岸边的,应按防洪治导线布设拦渣堤或挡渣墙;

5应初步确定挡渣墙、拦渣坝、拦渣堤等的位置、标准等级、结构、断面型式和长度。

4.6.7边坡防护措施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主体工程设计的稳定边坡,应布设边坡防护措施,主要护坡措施有植物护坡、

工程护坡、工程和植物相结合的综合护坡;

2对降水条件许可的低缓边坡,应布设植物护坡措施;

3干旱区不宜布设植物措施或坡脚容易遭受水流冲刷的边坡,应布设工程护坡措施;

4对降水条件许可的高(或陡)边坡,应布设工程和植物相结合的综合护坡措施;

5应初步确定工程护坡、植物护坡、工程和植物综合护坡的位置、结构(植物配置)、断面形式和措施面积。

4.6.8截(排)水措施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工程建设破坏原地表水系和改变汇流方式的区域,应布设截水沟、排洪渠(沟)、排水沟、边沟、排水管以及与下游的顺接措施,将工程区域和周边的地表径流安全排导至下游自然沟道区域;

2应初步确定截(排)水措施的位置、标准、结构、断面形式和长度。

4.6.9降水蓄渗措施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干旱缺水和城市地区的项目,应布设蓄水池、渗井、渗沟、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等措施,集蓄建筑物和地表硬化后产生的径流;

2蓄水池容量应根据汇水、用水和排水情况确定;

3应初步确定蓄水池、渗井、渗沟的位置、结构和断面形式,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的位置、面积。

4.6.10土地整治措施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施工或开采结束后,应对弃土(石、渣)场、取土(石、砂)场、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道路、施工场地、绿化区域及空闲地、矿山采掘迹地等进行土地整治;

2土地整治措施的内容包括场地清理、平整、覆土(含表土回覆)等;

2017年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

? 1.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新增500个以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 新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展质量及效益评估的比例达到()以上。(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40% o B.50% o C.60% o D.45% ? 2.对于一些门类中类别较多的产品,产品标准还进行分层()。(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如基础规范、总规范、分规范、空白详细规范和详细规范等 o B.抽样 o C.试验方法 o D.检验规则 ? 3.标准体系表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若干标准组成的标准表 o B.一定范围内的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排列起来的图表 o C.按一定逻辑组成的标准 o D.按标准层级排列有序的表格 ? 4.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原则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符合标准内在逻辑 o B.符合国家要求 o C.目标明确、全面成套、层次适当、划分清楚

o D.层次清晰、排列有序、逻辑合理、符合规范 ? 5.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共同的语言、文字、历法、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最基本和初级的需求,这些都是最早出现的具有()特征的事物,而且多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标准化 o B.标志性 o C.标准 o D.文化 ? 6.合格产品和服务的基础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管理 o B.人和组织 o C.严格的规章制度 o D.高素质的员工 ?7.问题意识和顾客导向是标准化原理的重要原则,也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则。它可以避免“()”的倾向。(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为定标准而定标准 o B.为管理而定标准 o C.为方便而定标准 o D.为上级要求而定标准 ?8.()是由团体按照团体确立的标准制定程序自主制定发布,由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定义中的团体是指具有法人资格,且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能力、标准化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和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单选题3分)得分:3分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案技术审查要点 为提高水土保持案技术审查质量,依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GB50433-200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GB50434-2008 )等技术标准,制定本审查要点。 一、总体要求 1格遵守现行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水利部有关规定。 2、格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和相关行业技术标准。 3、贯彻新政策,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4、遵守制度,廉洁从业,客观公正。 5、认真落实有关水土保持案的具体要求,切实把握水土保持案质量。凡是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通过技术审查: (1)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重要湿地,不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 (2 )选址选线未避让《水土保持法》规定区域的,或无法避让《水土保持法》规定区域,案没有提出提高防治标准、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损坏围要求的;未避让《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规定应避让区域的。 (3)选址选线比选案从水土保持角度明显优于推荐案,无明显制约因素的。 (4)主体工程布局明显不利于水土保持的。 (5)工程扰动面积明显超过合理围的

(6 )排弃的砂、、土、矸、尾矿、废渣没有综合利用案的;确需废弃、没 有落实存放地的,或存放地设置不符合规要求的。 (7 )取土场地未落实,或取土场设置不符合规要求的。 (8)水土保持措施有重大遗漏或者明显不合理的。 (9)地点、名称、重要数据、图表等非技术性错误超过5处的。 (10)报告书编制质量差,评审会打分低于70分的。水土保持案技术评审赋分标准见附录1。 二、报告书各章审查要求 1综合说明 审查重点: 是否高度概括、简明扼要地反映案的主要容。具体要求如下: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应明确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1.1.2项目基本情况 应明确项目位置,建设性质,规模与等级,项目组成,占地面积,土挖(含 表土剥离量)、填(含表土回覆量)、借、弃和表土剩余量,建设生产类项目还 应说明年排放灰渣量、矸量、排土量、尾矿量等,取土场和弃渣场数量,拆迁(移民)安置,专项设施改(迁)建,开工与完工时间,总工期,总投资与土建投资,项目法人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预防和治理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审批和监督实施,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是指生产建设过程中需要挖填土石方,扰动地表,损坏植被的生产建设项目。 第三条(管理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管理权限,负责水土保持方案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按照本办法规定,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方案效力)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后续设计和施工、水土保持监测和监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依据。

依法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未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或者水土保持方案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生产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不得实施“三通一平”前期工程。 第五条(编制机构)水土保持方案由生产建设单位编制。没有能力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应当委托具备相应技术条件的机构编制。 第六条(方案内容)水土保持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生产建设项目概况及项目所在区域概况; (二)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与水土流失预测; (三)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四)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局; (五)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第七条(方案分类)根据生产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分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两类。 征占地面积在5公顷以上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在5万立方米以上的,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征占地面积不足5公顷且挖填土石方总量不足5万立方米的,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第八条(方案深度要求)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或者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应当符合相应技术标准的要求。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深度,应当与主体工程设计阶段和

浅析已开工项目补报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

一、前言 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审批是项目建设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展开的依据。 为落实《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水保〔2019〕160 号)和《山东省水利厅关于对违法违规生产建设项目进行集中查处的通知》(鲁水保函〔2019〕23 号),进一步遏制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宽松软”的问题,青岛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全面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督查,从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通过监督执法要求责任单位限期补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本文结合笔者参与最近补报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技术审查,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做法进行探讨。 二、相关依据 1. 技术审查依据

根据《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水保〔2019〕160号),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应当进行技术评审,技术评审意见是行政许可的技术支撑和基本依据。 技术审查的依据主要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18)、《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GB/T51240-2018)、《水土保持工程调查与勘测标准》(GB/T51297-2018)、《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SL773-2018)等,均是2018 年更新后新发布规范、标准。 2. 补报水保方案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生产建设项目应当依法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生产建设单位未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或者水土保持方案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而开工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处5 万元以上50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生产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鉴于此,补报水土保持方案本身属于违规行为。在实际技术审查中,要求报告中首先界定为补报性质,必须明确表明为什么补报

2017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共同的语言、文字、历法、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最基本和初级的需求,这些都是最早出现的具有(标准化)特征的事物,而且多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 惠特尼是实行(标准化)生产的创始者 1906年英国颁布了(国家公差标准)BS27。此后,螺纹、各种零件和材料等也先后实现了标准化,成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现代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是以“泰罗制”和“福特制”为标志的。 由于工业化和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同样的零部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统一和互换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协调性组织来统一这些零部件的标准,从而推动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标准化组织)——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于1901年诞生,它标志着标准化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后不久,约有25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1928年又创立了国际标准协会国际联合会(ISA),1946年10月14日在ISA 的基础上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代表联合国负责国际间标准化工作的协调统一工作。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获得最佳秩序,经过协商一致制定且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潜在问题或现实问题制定重复使用和共同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简化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标准化对象的类型和数目)。 统一化原理是(把同类事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的标准化形式)。 通用化原理是(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最大限度地扩大具有功能互换和尺寸互换的功能单元使用范围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系列化原理是(根据同一类产品的发展规律和使用要求,将其性能参数按一定数列作合理安排和规划,并对其形式和结构进行规划或统一,从而有目的地指导同类产品发展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组合化原理是(按照标准化原则,设计并制造出一系列通用性很强且能多次重复应用的单元,根据需要拼合成不同用途的产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模块化原理是(在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产品进行功能分析和分解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生产出一系列通用模块或标准模块,然后,从这些模块中选取相应的模块并补充新设计的专用模块和零部件一起进行相应的组合,以构成满足各种不同需要的产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采标是(将国际标准或国际先进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不同程度地转化为我国标准并贯彻实施)。 采标的原则是(凡已有国际标准,应当以其为基础制定我国标准。凡尚无国际标准或国际标准不能适应需要,应当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 质量功能展开法是(是把顾客或市场的要求转化为设计要求、零部件特性、工艺要求、生产要求的多层次演绎分析方法和质量工程工具,用来指导产品的设计和质量保证)。 正交试验设计法是(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 三次设计法是(包括系统设计(第一次设计)、参数设计(第二次设计)和容差设计(第三次设计)。它是一种优化设计,主要用于质量管理前期的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工艺开发,从而可提高产品设计质量,降低成本,缩短设计开发周期)。 数据统计标准体系主要有(6)个方面的标准。 标准体系表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排列起来的图表)。 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原则是(目标明确、全面成套、层次适当、划分清楚)。标准体系表包括(标准体系结构图、标准明细表、标准统计表和编制说明)。产品标准是(对产品结构、规格、质量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 对于一些门类中类别较多的产品,产品标准还进行分层(如基础规范、总规范、分规范、空白详细规范和详细规范等)。 按照标准趋向的划分,可以分为(规范性标准和引领性标准)。 服务标准是(规定服务应满足的要求以确保其实用性的标准)。 服务标准的编写(要基于顾客导向的标准化原理进行,可以按服务流程编写,也可以按服务要素编写) 技能标准包括(工作要求和比重表)。 职业资格标准属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属于工作性质的标准,但其作用和功能则覆盖到管理和技术标准) NVQ是(B NVQ是英国国家职业资格(National V ocational Qualification)的英文字母缩写,是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能力倾向是(从业人员在学习和掌握必备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时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潜力)。 合格产品和服务的基础是(人和组织) 有关组织的标准,最基础的就是(企业标准体系了”)。 卓越绩效模式是由国际上著名的三大质量奖((美国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欧洲质量奖和日本戴明奖)的评奖准则所体现的一套综合的、系统化的管理模式。 管理标准是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管理事项”主要指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所涉及的经营管理、设计开发与创新管理、质量管理、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环境管理、信息管理等与技术标准相关联的重复性事务和概念。 工作标准是指: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工作事项”主要指在执行相应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时与工作岗位的职责、岗位人员基本技能、工作内容、要求与方法、检查与考核等有关的重复性事务和概念。 管理标准是实现技术标准的保证和联结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纽带,工作标准是实现管理标准的保证和企业标准化的(重点) 国家标准(GB/T19000-2008 idt ISO9000:2005)对质量下的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标准是产品生产、(检验)和评定质量的技术依据。 ISO26000的制定促进了(社会责任领域)共识的形成,包括对社会责任定义、理解、原则、核心主题等的理解和认识,并开创了ISO标准制定史上新的篇章,将标准从技术领域扩展到人权、劳动标准等社会领域,为统一全球社会责任的定义及其理解搭建平台,并扩大其在社会责任领域标准制定的影响力。 ISO26000是社会责任领域的一个(自愿性)指南,不是管理体系标准,也不用于认证。 中国以ISO26000为蓝本,着手制定(社会责任国家标准),为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统一的指导。2012年,国家标准委正式启动了社会责任系列国家标准制定程序。标准历时三年,经过多次征求意见,终于2015年6月向社会发布 我国于198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进一步确定了我国的标准体系、(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框架。2015年3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附件 水土保持方案示范文本 B.1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内容及章节编排 1 综合说明 1.1项目简况 1.1.1项目基本情况 简述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位置(点型工程介绍到乡级、线型工程介绍到县级)、建设性质、规模与等级、项目组成、拆迁(移民)数量及安置方式、专项设施改(迁)建、开工与完工时间、总工期、总投资与土建投资等,明确工程占地面积、土石方“挖、填、借、余(弃)”量、取土(石、砂)场和弃土(渣、灰、矸石、尾矿)场数量。矿山工程尚应明确地质储量、首采区位置、服务年限、生产期年排弃渣量等。 1.1.2 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简述项目工程设计情况和方案编制过程。已开工项目补报水土保持方案的,应介绍项目进展情况。 1.1.3自然简况 简述项目区地貌类型、气候类型与主要气象要素、土壤类型、林草植被类型与覆盖率、水土保持区及容许土壤流失量、土壤侵蚀类型及强度、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涉及水土保持敏感区情况。 1.2 编制依据 列出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所依据的主要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及技术资料。其他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在报告书相应位置说明。 1.3 设计水平年 根据本标准第4.1.3条的规定,确定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 1.4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按县级行政区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对跨县级以上行政区的项目,报告书后应附防治责任范围表),并符合本标准第4.4.1条的规定。 1.5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1.5.1 执行标准等级 确定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 1.5.2 防治目标 根据本标准第3.1.3条的规定,明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线型工程有分段标准时应确定分段指标值和综合指标值(对涉及区域较大项目,报告书后应附防治标准指标计算表)。 1.6 项目水土保持评价结论 1.6.1 主体工程选址(线)评价 简述从水土保持角度对主体工程选址(线)的评价结论。 1.6.2 建设方案与布局评价 简述从水土保持角度对建设方案、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取土(石、砂)场设置、弃土(渣、灰、矸石、尾矿)场设置、施工方法与工艺、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评价结论。 1.7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简述可能造成土壤流失总量、新增土壤流失量、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水土流失主要危害。 1.8 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成果 简述各防治区措施布设情况。工程措施应明确措施名称、结构形式、布设位置、实施时段,植物措施应明确植物类型、布设位置、实施时段,临时措施应明确措施名称、布设位置、实施时段。 明确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工程量。植物措施统计面积,工程措施统计拦挡措施的体积、排水措施长度、边坡防护面积、土地整治面积、表土剥离数量,临时措施统计临时拦挡、排水数量及苫盖面积等。 1.9 水土保持监测方案 简述水土保持监测内容、时段、方法和点位布设情况。 1.10 水土保持投资及效益分析成果 简述水土保持总投资和工程措施投资、植物措施投资、临时措施投资、独立

2017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答案

2017年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1、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共同的语言、文字、历法、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最基本和初级的需求,这些都是最早出现的具有()特征的事物,而且多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 A:标准化 答案:A 2、惠特尼是实行()生产的创始者。 B:标准化 3、1906年英国颁布了()BS27。此后,螺纹、各种零件和材料等也先后实现了标准化,成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D:国家公差标准 4、()管理体系建立是以“泰罗制”和“福特制”为标志的。 C:现代标准化 5、由于工业化和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同样的零部件在更大的范围 内实现统一和互换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协调性组织来统一这些零部

件的标准,从而推动世界上第一个()——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于1901年诞生,它标志着标准化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后不久,约有25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 A:国家标准化组织 6、1928年又创立了国际标准协会国际联合会(ISA),1946年10月14日在ISA的基础上成立(),代表联合国负责国际间标准化工作的协调统一工作。 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7、标准是()。 D:为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获得最 佳秩序,经过协商一致制定且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8、标准化是()。 B: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潜在问题或现实问题制定重复使用和共 同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9、简化原理是()。 A:在一定范围内缩减标准化对象的类 型和数目

10、统一化原理是()。 D:把同类事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 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的标准化形式 11、通用化原理是()。 C: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最大 限度地扩大具有功能互换和尺寸互换的功能单元使用范围的一种标准化形 式 12、系列化原理是() B:根据同一类产品的发展规律和使 用要求,将其性能参数按一定数列作合理安排和规划,并对其形式和结构进行规划或统一,从而有目的地指导同类产品发展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13、组合化原理是()。 A:按照标准化原则,设计并制造出一 系列通用性很强且能多次重复应用的单元,根据需要拼合成不同用途的产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14、模块化原理是()。

《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2017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试题及答案 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共同的语言、文字、历法、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最基本和初级的需求,这些都是最早出现的具有()特征的事物,而且多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 A:标准化 B:标志性 C:标准 D:文化答案是"A" 惠特尼是实行()生产的创始者。 A:机械化 B:标准化 C:自动化 D:批量生产答案是"B" 1906年英国颁布了()BS27。此后,螺纹、各种零件和材料等也先后实现了标准化,成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企业标准 D:国家公差标准 答案是"D" ()管理体系建立是以“泰罗制”和“福特制”为标志的。 A:现代 B:现代生产 C:现代标准化 D:科学 由于工业化和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同样的零部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统一和互换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协调性组织来统一这些零部件的标准,从而推动世界上第一个()——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于1901年诞生,它标志着标准化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后不久,约有25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 A:国家标准化组织 B:行业标准化组织 C:国际标准化组织 D:地方标准化组织 1928年又创立了国际标准协会国际联合会(ISA),1946年10月14日在ISA的基础上成立(),代表联合国负责国际间标准化工作的协调统一工作。 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B:国际组织 C:国际标准化协会 D:国际标准组织 标准是()。 A:国家规定 B:必须达到的要求 C:领导要求 D:为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获得最佳秩序,经过协商一致制定且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化是()。 A:制定和贯彻标准的活动 B: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潜在问题或现实问题制定重复使用和共同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C:制度化 D:规范化 简化原理是()。 A:在一定范围内缩减标准化对象的类型和数目 B:合并同类项 C:去繁用简 D:简单明了 统一化原理是()。 A:整齐划一 B:统一形式和内容 C:所用名词统一含义D:把同类事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的标准化形式 通用化原理是()。 A:尽可能用同样功能的部件 B:可替换 C: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最大限度地扩大具有功能互换和尺寸互换的功能单元使用范围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D:尽可能少的特殊功能设计 系列化原理是()。

2017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2017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答案 2017年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1、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共同的语言、文字、历法、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最基本和初级的需求,这些都是最早出现的具有()特征的事物,而且多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 A:标准化 答案:A 2、惠特尼是实行()生产的创始者。 B:标准化 3、1906年英国颁布了()BS27。此后,螺纹、各种零件和材料等也先后实现了标准化,成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D:国家公差标准 4、()管理体系建立是以“泰罗制”和“福特制”为标志的。 C:现代标准化 5、由于工业化和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同样的零部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统 一和互换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协调性组织来统一这些零部件的标准,从而推动世界上第一个()——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于1901年诞生,它标志着标准化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后不久,约有25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 A:国家标准化组织 6、1928年又创立了国际标准协会国际联合会(ISA),1946年10月14日在ISA的基础上成立(),代表联合国负责国际间标准化工作的协调统一工作。 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7、标准是()。 D:为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获得最佳秩序,经过协商一致制定且由公认机构批准,共 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8、标准化是()。 B: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潜在问题或现实问题制定重复使用和共同使用的 条款的活动9、简化原理是()。 A:在一定范围内缩减标准化对象的类型和数目

10、统一化原理是()。 D:把同类事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的标准化形式 11、通用化原理是()。 C: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最大限度地扩大具有功能互换和尺寸互换的功能单元使用 范围的一种标准化形式12、系列化原理是() B:根据同一类产品的发展规律和使用要求,将其性能参数按一定数列作合理安排和规 划,并对其形式和结构进行规划或统一,从而有目的地指导同类产品发展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13、组合化原理是()。 A:按照标准化原则,设计并制造出一系列通用性很强且能多次重复应用的单元,根据需要拼合成不同用途的产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14、模块化原理是()。 C:在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产品进行功能分析和分解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生产出一 系列通用模块或标准模块,然后,从这些模块中选取相应的模块并补充新设计的专用模块和零部件一起进行相应的组合,以构成满足各种不同需要的产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15、采标是()。 D:将国际标准或国际先进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不同程度地转化为我国标准 并贯彻实施 16、采标的原则是()。 B:凡已有国际标准,应当以其为基础制定我国标准。凡尚无国际标准或国际标准不 能适应需要,应当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17、质量功能展开法是() C:是把顾客或市场的要求转化为设计要求、零部件特性、工艺要求、生产要求的多层 次演绎分析方法和质量工程工具,用来指导产品的设计和质量保证18、正交试验设计法是()。 A: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19、三次设计法是()。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自验报告示范文本、监测总结报告

附件1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验报告示范文本 前言 简要介绍项目背景、立项和建设过程、水土保持后续设计、自验情况等。 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1 项目概况 1.1.1 地理位置 说明项目在行政区划中所处的位置。点型工程介绍到乡(镇),线型工程应说明起点、走向、途经县(市)、主要控制点和终点。 1.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包括建设性质、规模与等级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3 项目组成及布置

说明项目组成(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建(构)筑物、工程布置等。 1.1.4 施工组织及工期 介绍土建施工标段划分、施工场地布置、施工道路、工期等。 1.1.5 工程投资 包括工程概算总投资、土建投资、投资方等。 1.1.6 工程占地 介绍工程实际永久占地、临时占地面积及类型。 1.1.7 土石方情况 介绍工程实际发生的土石方挖填数量。建设生产类项目还应说明年排放灰渣(矸石、尾矿等)量及利用情况。 1.1.8 拆迁(移民)安置与专项设施改(迁)建 简要说明拆迁(移民)安置、专项设施改(迁)建内容、规模和实施单位。 1.2 项目区概况 1.2.1 自然条件

简要介绍项目涉及区域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等情况。点型工程介绍到县;跨省的线型项目介绍到省,不跨省的线型项目介绍到市。 1.2.2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 介绍项目所涉及区域的水土保持分区、水土流失类型、容许土壤流失量等,点型工程介绍到涉及县(市)所属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中的三级区,线型工程介绍到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中的二级区。介绍涉及的国家及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 2 水土保持方案和设计情况 2.1 主体工程设计 简要说明前期工作相关文件取得情况、不同阶段设计文件的审批情况等。 2.2 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及后续设计 简述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批复和水土保持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后续设计情况。 2.3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2018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测试题

1、人类发展史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标准化史。语言文字就是最基本的“标准”,否则人们无法沟通。 正确 2、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要对大小、多少、长短、早晚等进行计量,从而产生了…结绳记事?、…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谓之掬,两手谓之溢?、…迈步立田?等一些最简单的计量标准。 正确 3、人类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的制作,都会有“操作规程”,各个部落都会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神话传说”,这些都是长期实践过程中,人们在对世界和自身的探索中形成的。 正确 4、谈到现代标准,则更多人会认为那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情,是要通过规模化生产以解决“短缺”的问题。零部件标准化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奠定了基础,“福特制”为适应这种生产方式的管理制定了基本规范。 错误 5、“标准”作为一种“产品和服务”需要遵从市场规律,在如何处理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上,各国政府开始意识到,“标准化”是一个具有需要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和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的有机系统,任何违背其中基本规律的“标准化”都难于取得实效。 正确 6、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标准对于提升本国竞争力的重大意义,“规则的制定权和话语权”往往决定着市场的走向。这是一个进步。但,“标准的双刃剑”性质往往会使得一些“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家和地区,以“标准”为手段,谋取“超额利润”,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盘剥。从大的方面说,这个世界的政治、经济秩序和规则的制定(也是一种标准)更多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协商一致”愈加困难。不过,“多赢”理念,已经为更多有理性的人们所接受。正 确 7、如果说“现代标准”是为了适应机械化大规模生产,以解决“短缺”问题的话,那么“后现代标准”就是为了适应“智能制造”、“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生产方式以解决“过剩”的问题,或者说在“统一之中的多样性问题”。用标准引领人类高质量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与技术规范.

一、基本概念与术语 Ⅰ.基本概念 1. 土壤侵蚀: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2.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其中,土地表层侵蚀指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以及其它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岩屑、松软岩层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3. 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共同点:都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土壤、母质及浅层基岩的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 差别:水土流失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水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与损失,而土壤侵蚀中则没有 Ⅱ.术语 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项目建设单位依法应承担水土流失防治义务的区域,由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组成。 2.项目建设区:生产建设项目建设征地、占地、使用及管辖的地域。 3.直接影响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对项目建设区以外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地域。 4.主体工程:生产建设项目所包括的主要工程及附属工程的统称,不包括专门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

5.线型生产建设项目:布局跨度较大、呈线状分布的公路、铁路、管道、输电线路、渠道等生产建设项目。 6.点型生产建设项目:布局相对集中、呈点状分布的矿山、电厂、水利枢纽等生产建设项目。 7.建设类项目:基本建设竣工后,在运营期基本没有开挖、取土(石、料、弃土(石、渣等生产活动的公路、铁路、机场、水工程、港口、码头、水电站、核电站、输变电工程、通信工程、管道工程、城镇新区等生产建设项目。 8.建设生产类项目:基本建设竣工后,在运营期仍存在开挖地表、取、弃土(石、渣等生产活动的燃煤电站、建材、矿产和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冶炼等生产建设项目。 9.方案设计水平年:主体工程完工后,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完毕并初步发挥效益的时间。建设类项目为主体工程完工后投入使用的当年或后一年,建设生产类项目为主体工程完工后投入生产的当年或后一年。 二、土壤侵蚀的类型 Ⅰ.分类 1. 水力侵蚀 在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作用下,土壤、土体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搬运和沉积的过程。根据水力作用于地表物质形成不同的侵蚀形态,进一步分为溅蚀、面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和切沟侵蚀等。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击溅并冲走土壤 2. 风力侵蚀 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或岩石碎屑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由于风速和地表组成物质的大小及质量不同,风力对土、沙、石粒的吹移搬运出现悬

2017《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习题答案整理

2017年专技天下 《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试题及答案 1、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共同的语言、文字、历法、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最基本和初级的需求,这些都是最早出现的具有()特征的事物,而且多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 A:标准化 B:标志性 C:标准 D:文化 答案是"A" 2、惠特尼是实行()生产的创始者。 A:机械化 B:标准化 C:自动化 D:批量生产 答案是"B" 3、1906年英国颁布了()BS27。此后,螺纹、各种零件和材料等也先后实现了标准化,成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企业标准 D:国家公差标准 答案是"D" 4、()管理体系建立是以“泰罗制”和“福特制”为标志的。 A:现代 B:现代生产 C:现代标准化 D:科学 答案是"C" 5、由于工业化和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同样的零部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统一和互换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协调性组织来统一这些零部件的标准,从而推动世界上第一个()——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于1901年诞生,它标志着标准化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后不久,约有25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 A:国家标准化组织 B:行业标准化组织 C:国际标准化组织 D:地方标准化组织 答案是"A"

6、1928年又创立了国际标准协会国际联合会(ISA),1946年10月14日在ISA的基础上成立(),代表联合国负责国际间标准化工作的协调统一工作。 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B:国际组织 C:国际标准化协会D:国际标准组织 答案是"A" 7、标准是()。 A:国家规定 B:必须达到的要求 C:领导要求 D:为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获得最佳秩序,经过协商一致制定且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答案是"D" 8、标准化是()。 A:制定和贯彻标准的活动 B: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潜在问题或现实问题制定重复使用和共同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C:制度化 D:规范化 答案是"B" 9、简化原理是()。 A:在一定范围内缩减标准化对象的类型和数目 B:合并同类项 C:去繁用简 D:简单明了 答案是"A" 10、统一化原理是()。 A:整齐划一 B:统一形式和内容 C:所用名词统一含义 D:把同类事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的标准化形式 答案是"D" 11、通用化原理是()。 A:尽可能用同样功能的部件 B:可替换 C: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最大限度地扩大具有功能互换和尺寸互换的功

2017年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

? 1.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项目新增500个以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新发布的强制性标准开展质量及效益评估的比例达到()以上。(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40% o B.50% o C.60% o D.45% ? 2.对于一些门类中类别较多的产品,产品标准还进行分层()。(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如基础规、总规、分规、空白详细规和详细规等 o B.抽样 o C.试验方法 o D.检验规则 ? 3.标准体系表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若干标准组成的标准表 o B.一定围的标准体系的标准按其在的联系排列起来的图表 o C.按一定逻辑组成的标准 o D.按标准层级排列有序的表格 ? 4.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原则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符合标准在逻辑 o B.符合要求 o C.目标明确、全面成套、层次适当、划分清楚 o D.层次清晰、排列有序、逻辑合理、符合规

? 5.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共同的语言、文字、历法、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最基本和初级的需求,这些都是最早出现的具有()特征的事物,而且多 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标准化 o B.标志性 o C.标准 o D.文化 ? 6.合格产品和服务的基础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管理 o B.人和组织 o C.严格的规章制度 o D.高素质的员工 ?7.问题意识和顾客导向是标准化原理的重要原则,也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则。它可 以避免“()”的倾向。(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为定标准而定标准 o B.为管理而定标准 o C.为方便而定标准 o D.为上级要求而定标准 ?8.()是由团体按照团体确立的标准制定程序自主制定发布,由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定义中的团体是指具有法人资格,且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能力、标准化工作能力和组织管 理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和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企业标准 o B.团体标准 o C.社团标准

GBT3300020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T33000-2016)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保持与评定的原则和一般要求,以及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8个体系的核心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有关行业制修订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评定标准,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评审、科研、管理和规划等。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等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3 安全色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5768 (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T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第一部分:标志 GB/T15499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GB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30871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AQ303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 AQ/T9004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AQ/T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AQ/T900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规范 GBZ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习题

2017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一、单选 1.标准化是 A控制和贯彻标准的活动 B.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潜在问题或实现问题制定重复使用和共同使用的条款的活动。C制度化 D 规范化 答案B 2.知识产权中的()版权和商标权与标准有着密切的关系。 A 核心技术 B 专利技术 C 技术秘密D著作权 答案B 3.为谋求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专利技术的整体构成及相关参数确认,成为与其相适应的产品或服务的新技术标准,是一个重要的() A 发展方向 B 现象 C 特点D规律 答案A 4.职业能力倾向是() A 职业性向 B 潜能 C 职业入格D从业人员在学习和掌握必备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时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潜力。 答案D 5.我国标准化管理实行由政府主导的()和分工协作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A 统一管理 B 统筹规划 C 统一协调D集体协商

答案C 6.标准化的对象是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的条款 A 反复使用 B 重复使用 C 协商使用D强制使用 答案B 7.由于工业化和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同样的零部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统一和互换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协调性组织来同意这些零部件的标准,从而推动世界上第一个()——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于1901年诞生,它标志着保准化从此步入了一个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后不久,约有25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 A 国家标准化组织 B 行业标准化组织 C 国际标准化组织 D 地方标准化组织答案A 8.通用化原理是() A 尽可能用同样功能的部件 B 可替换 C 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最大限度的扩大具有功能互换和尺寸互换的功能单元适用范围的一种标准化形式。D尽可能少的特殊功能设计。 答案C 9.制定和实施标准化战略,是深圳市实施()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一项重要举措。

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1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河北省2017】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试卷> 试卷7 1时19分10秒 判断题 1:[3分]人类发展史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标准化史。语言文字就是最基本的标准”否则人们无法沟通。 正确错误 我的答案:V 2: [3分]现代标准体系诞生以后,开始关注的是产品、产品质量,后来随着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国际标准组织开始关注服务标准的标准化工作。再后来,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不仅关注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问题,也开始关注这些产品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组织的质量和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可以说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业务领域随着社会需要”而不断拓展。 正确错误 我的答案:V 3: [3分]GB6565-1999《职业分类与代码》中,为每个职业的大、中、小、细类建立了代码,用GBM表示。 正确错误 我的答案:V 4: [3分]国际标准被视为世界通用的技术语言”已成为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有力工具。 正确错误 我的答案:X

5: [3分]我国标准化专家提出了四项标准系统的管理原理,即系统效应原理、结构优化原理、有序发展原理和反馈控制原理。 正确错误 我的答案:V 6: [3分]社会责任标准的适用对象为企业”。 正确错误 我的答案:X 7: [3分]人类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的制作,都会有操作规程”,各个部落都会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神话传说”,这些都是长期实践过程中,人们在对世界和自身的探索中形成的。 正确错误 我的答案:V 8 [3分]如果说现代标准”是为了适应机械化大规模生产,以解决短缺”问题的话,那么后现代标准”就是为了适应智能制造”、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生产方式以解决过剩”的问题,或者说在统一之中的多样性问题”。用标准引领人类高质量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正确错误 我的答案:V 9: [3分]2016年9月9日到14日,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在北京召开,这个世界最大的综合性国际标准化机构的全体大会时隔15年再次走进中国。 正确错误 我的答案:X 10:[3分]标准孵化工程中心”已纳入到北京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创新技术支撑工程,通过构建标准、专利、人才的孵化机 制,集成标准化、知识产权、检测、认证等服务,为深圳企业提供高端集成式服务平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