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欧姆定律的应用

(完整版)欧姆定律的应用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

1. 规律方法指导

1. 根据实验得到: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论。

3. 利用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

4. 应用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需注意:

(1)I 、U 、R 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要配套,即电压单位是V ,电阻单位是Ω,电流单位是A 。

(2)欧姆定律揭示了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电流与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应用欧姆定律时,要特别注意三者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不能盲目乱套公式。

5.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6.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问:如何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答:(1)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为了排除电阻变化带来的影响,可以保持电阻不变,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并记录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通过分析实验发现: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也随之发生变化,电压越高,电流越大。比较记录的数据得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换用不同的电阻进行实验,同时每次都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发现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小,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问:如何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答:(1)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不能说一个导体的电流与另一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对于电流与电压应注意其逻辑关系。因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只有导体两端有了电压,导体中才可能产生电流。电流的大小随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只能说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而不能反过来说电压跟电流成正比。

(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由自身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与外界的其他因素无关。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电压一定时,电阻改变时,电流随之改变,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而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问:如何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答:(1)公式中的I 、U 和R 代表同一段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而且R 必须是纯电阻。

(2)欧姆定律中“通过”的电流I ,“两端”的电压U 以及“导体”的电阻R 都是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对应的物理量。在运用公式R

U I =时,必须将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代入计算,三者一一对应。在解题时,习惯上把同一导体的各个物理量符号的脚标用同一数字表示。如图所示的电路,通过1R 的电流1

11R U I =,通过2R 的电流222R U I =,电路中的总电流R U I =。

(3)将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变形后,可以得到IR U =和I

U R =。因此,只要知道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物理量中的任何两个,都可以计算出第三个量。但在将数据代入公式之前,必须统一单位。 问:变形公式U=IR 和I

U R =的意义是什么? 答:(1)U=IR 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它的电流与它的电阻的乘积。在运用此公式解决问题时,应注意:不能认为电压与电流成正比,跟电阻成反比。电流和电阻对电压没有决定作用,只能利用此公式在一段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已知的情况下,计算出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I

U R =

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其的电流的比值。对于同一导体来说,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I U 是恒定不变的。但对于不同的导体来说,I U 的比值是不同的,这个比值(R )是导体本身的属性,不能理解为R 与U 成正比,与I 成反比。

问:怎样理解总电阻的概念?

答:电路中任何一部分的几个电阻,总可以由一个电阻来代替,而不影响这一部分电路两端电压和电路中各部分的电流。这一个电阻就叫做这几个电阻的总电阻。也可以说,将这一个电阻代替原来的几个电阻后,对整个电路的效果与原来几个电阻的效果相同,所以这一个电阻叫做这几个电阻的等效电阻。

问:怎样理解串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答:(1)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其总电阻一定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大。

(2)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若其中一个电阻变大,则总电阻变大。

(3)要使电路中的电阻增大,可采取串联电阻的方法。

问:怎样理解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答:(1)由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可推出两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的公式2

1111R R R +=,即两个电阻R 1与R 2并联后的总电阻为2

121R R R R R +⋅=(此式仅适用于两电阻并联) 若三个电阻并联则总电阻313221321R R R R R R R R R R ++⋅⋅=而非3

21321R R R R R R R ++⋅⋅= (2)由两电阻并联总电阻的公式2121R R R R R +⋅=

可得:1212R R R R R ⨯+=,所以1R R <,2R R <。 也就是说:几个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这是因为把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3)把几个导体并联起来,若其中一个电阻变大,则总电阻变大。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5篇)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5篇)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5篇)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范文第1篇 (1)能依据试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2)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洁的计算。 (3)能依据串联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规律,利用欧姆定律得到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依据试验探究得到欧姆定律,培育同学的分析和概括力量。(2)通过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育同学规律思维力量。 (3)通过欧姆定律的应用,使同学学会由旧学问向新问题的转化,培育同学应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科学家创造和发觉的过程,学习科学家探求真理的宏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同学努力学习的乐观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忱。 4、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5、欧姆定律是指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该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

治·西蒙·欧姆1826年4月发表的《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论文提出的。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范文第2篇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主要是围绕定律的推导和定律的应用这两个问题绽开的。教材在设计中意在从能量守恒的观点推导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从理论上推出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规律及断路短路现象,将试验放在同学思索与争论之中。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我们特提出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设计。 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目标分析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进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论推导过程,体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详细应用,培育同学推理力量;二是,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的U-I图像,培育同学利用图像方法分析电学问题的力量;三是,通过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试验,培育同学利用试验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思路和方法;四是,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培育同学运用物理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主要是围绕定律的推导和定律的应用这两个问题绽开的,其中涉及到了“电动势和内阻”、“用电势推导电压关系”、“焦耳定律”以及“欧姆定律”等诸多内容,这些内容之间具有肯定的联系,只要能够为其构建一个完善的体系,将这些学问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够得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基础,采纳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设计,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乐观意义。 2.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设计详细实践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 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介绍欧姆定律的原理,并探讨它在电路分析和设计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的原理 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于1827年提出的。它表明,当一个导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时,通过这个导体的电流与该导体的电压成正比,而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数学上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 I = V / R 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V表示电压(单位为伏特),R表示电阻(单位为欧姆)。 这个简单的公式揭示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紧密联系。根据欧姆定律,当电压增大时,电流也会增大;当电阻增大时,电流则会减小。

欧姆定律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在电路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使用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各个元件的电流和电压。 例如,当我们需要计算一个电阻上的电流时,可以通过将欧姆定律中的公式稍作变形,得到如下公式: I = V / R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通过测量电压和电阻的数值,我们就可以得到电流的数值。 同样地,当我们需要计算电压时,可以将欧姆定律稍作变形,得到如下公式: V = I * R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通过测量电流和电阻的数值,我们就可以得到电压的数值。 欧姆定律不仅可以用于计算电流和电压,还可以用于计算电阻。通过将欧姆定律稍作变形,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R = V / I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通过测量电 压和电流的数值,我们就可以得到电阻的数值。 欧姆定律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在电路设计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电路。 例如,当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特定电流的电路时,可以根据 欧姆定律中的公式进行计算。通过仔细选择电压和电阻的数值,我们就可以得到所需的电流。 同样地,当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特定电压的电路时,可以根 据欧姆定律中的公式进行计算。通过仔细选择电流和电阻的数值,我们就可以得到所需的电压。 此外,欧姆定律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路中元件的行为。 例如,在串联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电阻较大的元件将消耗较大的电压,而电流较小。这种理解对于合理地选择元件和调整电路结构非常重要。 总结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定律之一。通过欧姆 定律,我们可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它在电路分

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电路是由电子元件和导电线路组成的物理系统。在电路中,电子元 件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形成了电流的路径。欧姆定律是描述电路中 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法则。本文将介绍欧姆定律的基本 原理和其在电路分析和设计中的应用。 一、欧姆定律的原理 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于1827年提出的。欧姆 定律表明,电流(I)通过一段导体时,其大小与导体的电阻(R)成 正比,与导体上的电压(V)成反比。欧姆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I = V / R 其中,I表示电流的强度,单位是安培(A);V表示电压,单位是 伏特(V);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 欧姆定律在电路分析和设计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欧姆 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几个方面: 1. 电路分析 欧姆定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的数值,我们可以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电阻的数值。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电路的性质和工作状态。 2. 电路设计

在电路设计中,欧姆定律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电阻值。例如,在直流电路中,如果我们想要控制电流的大小,可以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所需的电阻值。此外,欧姆定律还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电源的电压和电流规格,以适应电路的需求。 3. 发电与用电 电力系统中,欧姆定律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电力系统中的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这对于电力输送和供电负荷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4. 电路保护 在电路保护中,欧姆定律被广泛应用于过载和短路保护。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导线或元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值时,会触发过载保护机构,以防止设备的损坏或火灾。欧姆定律帮助我们计算和控制电流,以保护电路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五、结语 欧姆定律是电路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可以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在电路的分析、设计和保护中,欧姆定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理解欧姆定律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欧姆定律的领域应用

欧姆定律的领域应用 欧姆定律是电学领域中最基础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欧姆定律在各种电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一些欧姆定律的领域应用。 1. 电子设备 欧姆定律在电子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机、手机、电视机等。在这些设备中,欧姆定律被用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以确保电路正常工作。例如,手机的电池和充电器中的电路必须根据欧姆定律来设计,以确保电流和电压在合适的范围内。 2. 家庭电器 家庭电器如电冰箱、洗衣机、烤箱等也应用了欧姆定律。欧姆定律被用来设计电路,在电器运行时确保电流和电压稳定,并且避免过载和电路故障。例如,电冰箱中的电路必须根据欧姆定律来设计,以确保电流和电压适合电机和压缩机的运行。 3. 汽车电路 欧姆定律在汽车电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汽车电路必须根据欧姆定律来设计,以确保电器设备正常工作并且保证驾驶安全。例如,汽车电池中的电路必须根据欧姆定律来设计,以确保电流和电压适合

车辆电路的需求。 4. 电力系统 欧姆定律在电力系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电力系统中的电路必须根据欧姆定律来设计,以确保电力传输的稳定和安全。例如,高压输电线路中的电路可以根据欧姆定律来计算电流和电压,以确保电路的负载和传输能力。 5. 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设备。欧姆定律在太阳能电池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太阳能电池必须根据欧姆定律来设计,以确保电流和电压适合太阳能电池的需求。例如,太阳能电池中的电路必须根据欧姆定律来设计,以确保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流和电压适合连接的电路。 欧姆定律在电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不同的应用方式。欧姆定律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和维护各种电路,并且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

欧姆定律的应用

欧姆定律的应用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和电子设备中。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欧姆定律的应用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用途。 一、电路设计 在电路设计中,欧姆定律是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欧姆定律,我们可以根据所给的电流和电压来计算电阻的取值,从而设计出符合需求的电路。例如,在设计一个LED灯光电路时,我们需要知道所需电流和电压,并通过欧姆定律来计算所需的电阻值。这样,我们可以确保LED灯光工作在安全且稳定的电流和电压范围内。 二、焊接和电路板制作 在焊接和电路板制作过程中,欧姆定律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通过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焊接点或电路板上的电流,并根据所需的电阻值选择合适的电阻器。此外,欧姆定律也可以帮助我们检测焊接点的连接是否正确,以及电路板上是否有短路或开路现象。通过测量电压和电阻的变化,我们可以确定问题的所在并进行修复。 三、电子设备维修 在电子设备维修过程中,欧姆定律是工程师们的得力助手。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的数值,我们可以快速检测出设备中可能存在的故障。例如,当我们测量电路中的电压较低时,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判

断是由于电路中的电阻增加或电源供应不足所导致。这样,在维修过程中,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查找问题所在,并进行修复。 四、安全电气工程 在安全电气工程中,欧姆定律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欧姆定律的应用,我们可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以及电器设备的安全运行。在家庭用电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来测试插座和电器的电流和电压,避免过载和短路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总结 欧姆定律是电学领域最基础、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对电路设计、焊接和电路板制作、电子设备维修以及安全电气工程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我们可以计算电阻的取值,设计出符合需求的电路;在焊接和电路板制作中,可以选择合适的电阻器;在电子设备维修过程中,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问题所在并进行修复;在安全电气工程中,可以确保电路和电器设备的安全运行。欧姆定律的应用为电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欧姆定律的应用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一、知识点总结 1.两个用电器串、并联时,在电路中的电流、电阻、电压的关系 物理量(关系)串联并联 电流I=I1=I2I=I1+I2 电压U=U1+U2U=U1=U2 电阻R=R1+R2 1/R=1/R1+1/R2(R=) 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或U1/U2=R1/R2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或I1/I2=R2/R1 2.动态电路分析 (1)开关的开、闭组合情况不同,引起电路的连接方式或接入的用电器发生变化。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同,引起的电路变化。 (3)开关的开闭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综合变化。 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或连接方式的改变,会引起电压和电流的大小的变化。所以分析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需要通过分析电阻大小的变化结合欧姆定律进行分析。 不管是开关的断开与闭合,还是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的电路变化,我们在求解时,最关键的步骤是“化动为静”:根据变化后的结果,准确确定“静态”的电路形式,使其变成一般的情况进行计算即可。多练习画等效电路图,学会灵活分析一般电路,是学好动态电路计算的关键。 3.欧姆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按照要求画出正确的电路图。判断其连接方式。 (2)将已知量和待求量标注在电路图上。 (3)根据上表中的计算公式灵活选用和变形使用。 (4)注意要“同一用电器的同一过程(或状态)”的数据才能带入相应公式计算。 二、典型题目 1.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L1和L2均不发光,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电压表

指针有明显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是() A.L1短路B.L1断路C.L2短路D.L2断路 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和灯泡L的电阻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片P向右移动时() 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3.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片P由图示位置向下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B.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灯泡L的亮度不变 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分别为20Ω和30Ω,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1)电源电压;(2)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R1=5Ω,R3=15Ω,滑动变阻器R2标有“15Ω 2A”字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一、欧姆定律的内容: 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把以上实验结果综合起来得出结论,即为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公式是:。 在公式中U表示,单位是 ; R表示,单位是 ; I表示,单位是。 公式表示的物理意义: ①当导体中的电阻R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这反映了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的关系。(I∝U) ②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几倍,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这反映了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 比的关系(I 二、欧姆定律应用: 公式变形:(1)求电流I(2)求电压U(3)求电阻R 例题1: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6.3Ω,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正常发光。要使其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解:由U 得到 I R 电压U=IR=0.45A×6.3Ω=2.8V

图1-3 要使灯正常发光,应加2.8V 电压。 例2:某实验中测得一个未知电阻的电压为4.8V ,流过的电流是320mA ,求该电阻的阻值。 解:由U I R =得到 电阻 4.8150.32U V R I A == =Ω 这个未知电阻是15Ω。 例题3:如图1-3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电压表示数为3.6V ,R 2=12Ω,求电阻R 1和电源电压U 。 解:∵R 1、R 2串联,∴I 1=I 2=I =0.2A 由U I R =得到 电阻Ω===182.06.311A V I U R R 2两端电压U 2=IR 2=0.2A×12Ω=2.4V ∴电源电压U=U 1+U 2=3.6V+2.4V=6V 所以电阻R 1=18Ω,电源电压U =6V 练习:如图1-4所示,已知电源电压U=14V ,S 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4V ,电流表示数为0.5A ,求电阻R 1 例题4:如图1-5所示,开关K 闭合前,电流表示数为0.3A,开关K 闭 R 1 R 2 R 1 图1-4

(完整版)欧姆定律的应用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 1. 规律方法指导 1. 根据实验得到: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论。 3. 利用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 4. 应用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需注意: (1)I 、U 、R 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要配套,即电压单位是V ,电阻单位是Ω,电流单位是A 。 (2)欧姆定律揭示了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电流与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应用欧姆定律时,要特别注意三者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不能盲目乱套公式。 5.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6.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问:如何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答:(1)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为了排除电阻变化带来的影响,可以保持电阻不变,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并记录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通过分析实验发现: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也随之发生变化,电压越高,电流越大。比较记录的数据得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换用不同的电阻进行实验,同时每次都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发现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小,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问:如何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答:(1)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不能说一个导体的电流与另一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对于电流与电压应注意其逻辑关系。因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只有导体两端有了电压,导体中才可能产生电流。电流的大小随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只能说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而不能反过来说电压跟电流成正比。 (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由自身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与外界的其他因素无关。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电压一定时,电阻改变时,电流随之改变,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而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问:如何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答:(1)公式中的I 、U 和R 代表同一段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而且R 必须是纯电阻。 (2)欧姆定律中“通过”的电流I ,“两端”的电压U 以及“导体”的电阻R 都是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对应的物理量。在运用公式R U I =时,必须将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代入计算,三者一一对应。在解题时,习惯上把同一导体的各个物理量符号的脚标用同一数字表示。如图所示的电路,通过1R 的电流1 11R U I =,通过2R 的电流222R U I =,电路中的总电流R U I =。

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及应用

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及应用 电路是电子设备工作的基础,理解电路中的各项原理和规律对于电 子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其中,欧姆定律是电路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本文将介绍欧姆定律的概念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一、欧姆定律的概念 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于1827年发现的,描述了电流通 过导体的关系。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电流(I)等于电压(V) 与电阻(R)的比值,即I = V / R。其中,电流的单位为安培(A), 电压的单位为伏特(V),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 1. 电阻计算 根据欧姆定律,通过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 电阻。例如,如果已知一个电路中的电流为2安培,电压为6伏特, 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出电阻:R = V / I = 6V / 2A = 3Ω。这个简单的 计算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路中的电阻情况。 2. 串联电阻 在电路中,多个电阻可以串联连接,即一个接着一个连接。根据欧 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总电阻。如果有两个串联电阻,分别为R1和 R2,电流I通过这两个电阻,根据欧姆定律,总电压V等于串联电阻

的总和,即V = V1 + V2。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得出串联电阻的公式:R = R1 + R2。 3. 并联电阻 与串联电阻相对应的是并联电阻,即多个电阻同时连接在相同的两 个节点上。对于两个并联电阻R1和R2,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分别通过每个电阻,并且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中的电流之和,即I = I1 + I2。 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得出并联电阻的公式:1/R = 1/R1 + 1/R2。 4. 使用欧姆定律进行电路设计 在电子工程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设计电路。欧姆定律为 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通过计算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电阻值,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根 据欧姆定律的计算结果,工程师可以选择合适的电阻并确保电路的可 靠性和稳定性。 三、欧姆定律的局限性及延伸 虽然欧姆定律是电路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 一定的局限性。欧姆定律假设导体的温度不变,并且对于非线性元件 不适用。因此,在特殊的情况下,需要借助其他电路理论来描述电路 行为。 除了基本的欧姆定律外,还有其他扩展和补充定律来描述更复杂的 电路行为,例如基尔霍夫定律和麦克斯韦方程组等。这些定律提供了

欧姆定律的应用

欧姆定律的应用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重要的基础定律之一,用于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它的数学表达式为:I = V/R,其中I代表电流,V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本文将探讨欧姆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几个方面。 一、电路分析 欧姆定律对于电路分析是非常有用的。通过运用欧姆定律,可以计算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以及电压的分布情况。 以一个简单的直流电路为例,假设有一个电压源V,通过一个电阻R,然后产生一个电流I。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电压和电阻的数值来计算电流。这种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电流大小的方法在实际电路中非常常见。 二、电阻选择 在电路设计中,欧姆定律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当我们需要选取适当的电阻时,可以依据欧姆定律来计算所需的电阻值。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电流和所需的电压,可以用欧姆定律来计算所需的电阻值。假设我们需要一个电压为5V,电流为2A的电路。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得到所需的电阻值为R = V/I = 5/2 = 2.5欧姆。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一个2.5欧姆的电阻来满足这个要求。 三、功率计算

欧姆定律还可以用于计算电路中的功率。功率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 的乘积来计算,即P = VI。 在实际中,我们可以利用欧姆定律和功率公式来计算电路中的功率 消耗。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得到电流的数值,然后再与电压相乘 即可得到功率。这个应用在电路设计、电力系统以及能量管理方面都 非常重要。 四、温度与电阻 最后,欧姆定律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根据欧姆 定律,电阻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的比值来计算。 在一些特定的材料中,电阻值会受温度影响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 被称为温度系数。通过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并研究这种温度系数的影响。 结论 欧姆定律作为电学中的基础定律之一,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用于电路分析、电阻选择、功率计算以及理解温度与电阻 的关系。通过充分理解和应用欧姆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管理 电路,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因此,掌握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是电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实际 工程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深入理解欧姆定律并能够熟练应用,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电路相关的问题,提升电气工程的实践能力。

欧姆定律的解析与实际应用

欧姆定律的解析与实际应用欧姆定律作为电学领域中最基础的定律之一,是电学学习中的重要中心。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电路中的多种问题提供了基础。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欧姆定律的解析和实际应用。 欧姆定律的背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概念。电流是电荷载流的速度,通俗的话中文中也常称其为电流强度。电压是电势差,描述了电场对电荷的力作用。电阻则是物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欧姆定律的核心内容。 解析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如下所示: I = V / R 其中,I代表电流强度,V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简单的说,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当给定电压时,电流强度和电阻呈反比关系。这个关系可以用图示来更直观地表示。如下图所示,当电压为一定值时,电阻越大,则电流强度越小,反之亦然。 (插入图示) 实际应用

欧姆定律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将从常见的两个方向探讨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 家庭用电 欧姆定律在家庭用电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我们可以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特定电源下的电路电阻。在家庭中,常见的电路包括灯具电路、电风扇电路等。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一个电路中的电阻,只需要测量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然后使用欧姆定律即可计算出电阻。 此外,在家庭中,我们也需要使用欧姆定律来保证电器的安全性。例如,如果一台电器的电流超过了其所承受的极限值,那么其可能会因为过载而烧毁。因此,在选购电器时,需要了解其额定电流值,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2. 工业应用 欧姆定律在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电流传感器中,我们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计算测量电路的电流。通过电阻的变化,我们可以推算出电路中的电流变化。 此外,欧姆定律还可以用于解决线路噪声问题。工业中的一些线路存在噪声问题,使得相关设备无法正常工作。通过使用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哪些线路存在阻抗更高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线路进行优化,从而解决线路噪声问题。 结尾

欧姆定律的应用

欧姆定律的应用(一)--伏安法测电阻 课前预习 1.将6V 的电压加在用电器两端时,通过的电流是0.2A ,该用电器的电阻是 Ω;将3V 的电压加在同一用电器两端时,通过电路的电流是 A ,用电器的电阻是 Ω;如果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零,该电阻的阻值是 Ω. 例1.在图1的方框内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在连接电路图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 (填A 或B )端,这主要是为了避免电路中的 过大,而烧坏电路中的有关元件.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利用R =U /I 计算出各次的电阻值.但算出的结果往往是不同的,这属于实验中的 ,是不可避免的,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可以 . 例2.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只小灯泡的电阻,请你回答该同学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1)灯泡的亮度在他看来是正常时,他停止了对滑动变阻器的调节,并细心地观察电流表,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在缓慢地变小,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后来他又调节滑动变阻器,一不留神灯泡熄灭了(灯丝烧断了).这时他观察到两电表的示数情况将是( ). A .两电表示数都为零 B .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 C .两电表的示数都不为零 D .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且比原来大 当堂练习 1.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后,电压表V 1和V 2示数相同,发生的故障是 ( ). A .灯L 1的灯丝断了 B .灯L 2的灯丝断了 C .开关S 处断路 D .L 1两接线柱短路 A - 0 .6 3 V - 3 15 + _ P C A B D R 图1 图2 V A R 1 R 2 S 图3

欧姆定律实际应用

欧姆定律实际应用 以欧姆定律实际应用为题,我们将探讨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实际应用。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这个简单的公式为我们解决电路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在实际应用中,欧姆定律可以用于解决各种电路中的问题。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电阻。此外,欧姆定律还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电阻器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在电子设备中,欧姆定律被广泛应用于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在电路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设备的要求和欧姆定律来选择合适的电阻值。例如,在LED电路中,我们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计算所需的电流和电阻值,以确保LED的正常工作。此外,在电路故障排除中,我们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以确定故障的位置和原因。 另一个实际应用是在家庭电路中使用欧姆定律来确保电路的安全性。我们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以确保电线和电器的额定功率不超过其容量。这有助于我们避免电线过热和电器过载,从而防止火灾和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

欧姆定律还可以应用于电池和电源的设计和使用中。通过使用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电池的电流输出和电源的电压输出,以确保其能够满足设备的需求。这对于移动设备和电子设备的设计非常重要,因为它们通常需要高效的电池和电源来提供持续的电力供应。 在工业和工程领域,欧姆定律被广泛应用于电路和电子设备的测试和测量。我们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值,并检查电路的正常工作。此外,欧姆定律还可以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在电子设备的设计和故障排除,还是在家庭电路的安全和电池的使用中,欧姆定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理解和应用欧姆定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电路中的问题,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

欧姆定律的应用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目标 1、 理解欧姆定律的探究方法过程及其内容; 2、 能够灵活、熟练的使用U I R = 及U R I =、U IR =实行计算和现象分析。 3、 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及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 4、 科学探究意识与水平培养。 教学重难点 1、 欧姆定律的理解。 2、 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条件的罗列与整合。 3、探究过程中的方式与方法及动手水平。 教学方法:演绎、讨论与反思、练习巩固 教学内容 一、欧姆定律 1、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2、 基本内容:电阻R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压U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数学表达:U I R =(U IR =、U R I =) 3、 使用说明: (1)、使用过程中各物理量应注意对应关系。(2)、对单个电阻和整条电路都适用(如=U I R 总 总 总 ) 二、欧姆定律在串并联中的使用: 1、串联电路: (1)电阻关系:各分电阻之和等于总电阻 电阻串联的实质: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长度越长,总电阻变大。越串越大。(R>1R 或 2R ) 推导过程: (2)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串联分压) I I R 111U I R =⋅ 222U I R =⋅ U I R =⋅ 12U U U =+ 1122IR I R I R =+ 12I I I == 12R R R =+

(3)习题巩固:(见习题) 2、并联电路: (1)电阻关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实质:导体的材料和长度不变,横截面积变大,电阻变小(R<1R (或2R )) 推导过程: (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并联分流) (3)习题巩固:(见题) 三、伏安法测电阻: 1、原理: U R I = 2、电路图: 3、器材(7种):电源、开关、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待测电阻、导线 4、思考讨论:(1)变阻器的作用 (2)误差的分析 习题: 1、如下图:电源电压为6V ,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1R 的电阻值为4 欧,那么此时2R 的阻值是 , 1 11 U I R = 2 22 U I R = 12I I = 12 22U U R R = 11 22 U R U R = 1 11 U I R = 222 U I R =U I R = 1212 U U U R R R =+ 12U U U == 12111R R R =+12 12 R R R R R = + 111U I R = 222U I R = 1122I R I R = 12 21 I R I R =

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一)对欧姆定律的理解欧姆定律在初中阶段的适用范围,要注意以下三点: 1.(1)电阻R必须是纯电阻;(2)欧姆定律只适用于金属导电和液体导电,而对气体, 半导体导电一般不适用;(3)表示的是研究不包含电源在内的“部分电路”。 2. 欧姆定律中所说的“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是在电阻一定的条件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是指在电压一定的条件下,脱离了前提条件,这种比例关系就不存在了。 3.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中的I、U、R这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对应于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在同一时刻(或同一段时间)电流与电压、电阻三者间的关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一对应。即欧姆定律具有同一性和同时性。(例如,有甲、乙两只灯泡,电阻分别为10Ω和20Ω,并联后接入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要求甲灯中的电流,就应该用甲灯两端的电 压6V除以甲灯的电阻,即,而不能用甲灯两端的电压去除以乙灯的电阻。 即使是同一个电路,由于开关的闭合、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左、右移动,将引起电路中各部分电流及总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因此,必须保证I=U/R中的三个物理量是同一时间的值。切不可混淆电路结构变化前后的I、U、R的对应关系。因此,使用欧姆定律时,不能盲目地乱套公式。 4. 区别I=U/R和R=U/I的意义 I=U/R表示导体中的电流的大小取决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这段导体的电阻。当导体中的U或R变化时,导体中的I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可见,I、U、R都是变量。另外,I=U /R还反映了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是导体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若R不为零,U为零,则I也为零;若导体是绝缘体R可为无穷大,即使它的两端有电压,I也为零。 R=U/I表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跟这段导体中的电流之比等于这个导体的电阻。它是电阻的计算式,而不是它的决定式。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对于给定的一个导体,比值是一个定值;而对于不同的导体,这个比值是不同的。不能认为导体的电阻跟电压和电流有关。 (二)应用欧姆定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有关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 利用欧姆定律解题时,不能把不同导体上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代入公式进行计算,也不能把同一导体不同时刻、不同情况下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代入公式进行计算。为了避免混淆,便于分析问题,最好在解题前先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同时要给“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的I、U、R加上同一种脚标。 2. 要看懂电路图,要认清所要研究的是哪一部分电路。这部分电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这是解题的重要条件。 3. 要认清改变和控制电路结构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开关的通、断;二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发生变化时对电路结构的影响,因此,电路变化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由于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引起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另一类是由于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解答电路变化问题的思路为:先看电阻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来分析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这是电路分析的基础

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与实例

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与实例欧姆定律是电学的基础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在电路中,欧姆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电路中的问题。本文将介绍欧姆定律并提供一些实际应用和实例。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如下: U = I × R 其中,U代表电压(单位为伏特V),I代表电流(单位为安培A),R代表电阻(单位为欧姆Ω)。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在电路中,电压等于电流与电阻的乘积。 一、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 1. 计算电流 欧姆定律可以用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如果我们知道电压和电阻的值,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求解电流。例如,如果电压为10伏特,电阻为5欧姆,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10伏特除以5欧姆,即等于2安培。 2. 计算电阻 欧姆定律还可用于计算电路中的电阻。如果我们知道电压和电流的值,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求解电阻。例如,如果电压为12伏特,电流为3安培,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等于12伏特除以3安培,即等于4欧姆。

3. 预测电路行为 欧姆定律使我们能够预测电路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通过根据已知 的电压、电流或电阻值,应用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其他未知因 素的值。这有助于工程师在设计和调试电路时进行预测和优化。 二、欧姆定律的实例 下面是一些使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例: 1. 简单电路中的应用 考虑一个简单的电路,其中有一个电压为6伏特的电源和一个电阻 为3欧姆的电阻器。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即2安培。通过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各个参数。 2. 灯泡的电流计算 假设我们有一个12伏特的电源和一个8欧姆的灯泡。根据欧姆定律,灯泡的电流等于12伏特除以8欧姆,即1.5安培。这个计算可以 帮助我们了解灯泡的亮度和功耗。 3. 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 在一个串联电路中,有几个电阻依次连接。根据欧姆定律,总电压 等于电阻和电流的乘积。通过应用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电路中每个 电阻上的电压。这对于设计电路和确定各个元件之间的关系非常有用。 4. 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

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是电学的重要定律,是组成电学内容的主干知识;欧姆定律不仅在理论上非常重要,在实际应用中也非常广泛,将欧姆定律运用于人们的工作生活,去分析生活中简单的电学现象,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 一、电子秤 例1.如图1所示是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电子秤的简单电路图,秤盘和滑动变阻器通过滑片P连在一起,物体质量大小可以通过电流表示数大小显示出来;当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被测物体质量变大,则电流表示数变大 B.若被测物体质量变小,则电流表示数变大 C.若被测物体质量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D.该电路属于并联电路

解析:分析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和变阻器串联,当被测物体质量变大时,弹簧在压力的作用下紧缩, 带动滑片P向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长度变长,使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选B; 二、称重计 例2.某高速公路收费站对过往的超载货车实施计重收费,小明同学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称重表原理图,对于小明同学的设计你认为 A.此设计可行,称重表由电流表改装 B.此设计可行,称重表由电压表改装 C.此设计不可行,当车辆越重时电路中电流越小 D.此设计不可行,电路中的R1没有作用 解析:分析电路图,称重计在电路中与电阻串联,应为电流表;当称重物时,弹簧在压力的作用下紧缩,带动滑片向下滑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长度变短,R的阻值变小,使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欧 姆定律可知,电路的电流变大,所以称重计的示数变大;当物体很重,滑片滑到最下端,如果没有电阻R1,会造成电源短路,烧坏电源和称重计,因此电路中的R1具有保护称重计的作用;故选A; 三、握力计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知识点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 比。 2、公式:I=U/R式中单位:I(A);U(V);R(Ω)。 ※公式的理解:①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②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应用公式时注意: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 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如果n个等值电阻R串联,则有R总=nR 。几个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大,这是因为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长度。 ④分压作用:U1/U2=R1/R2(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5、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电压) ③电阻:1/R=1/R1+1/R2(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和) ※如果n个等值电阻R并联则有R总=R /n。几个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小,这是因为几个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④分流作用:I1/I2=R2/R1(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练习第一类计算 1、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的电压为8V,通过它的电流为0.4A。现将该小灯泡接在 12V的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应___联一个______的电阻。 2、有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的电流为0.5A,则它的电阻是Ω;当它 两端的电压为8伏时,导体的电阻是Ω,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该导体的电阻

(完整word)培优: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全综合应用

培优: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全综合应用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1的示数为9伏,电压表V2的示数为3伏,那么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A.2:1 B.1:2 C.3:1 D.1:3 2. 如图所示,电路中的两只电压表的规格完全相同,均有两个量程(0~3V,0~15V).闭合开关,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 A. 1∶5 B. 5∶1 C. 1∶4 D. 4∶1 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2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8A,则电阻R2的阻值为Ω。 4.如图所示,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10Ω。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c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移动滑片P至b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则电源电压U 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分别为: A.U = 3V,R = 5Ω;B.U = 6V,R=20Ω;C.U = 6V,R = 10Ω;D.U = 3V,R = 15Ω。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6 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当开关闭合,滑片由b端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滑片移到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2 A B.当滑片移到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 V C.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D.电压表的示数减少 (1题图)(2题图)(3题图)(4题图)(5题图)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的阻值为10Ω,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再闭合开关S2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5A,则R2的阻值为Ω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0=20Ω,当只闭合开关S1,滑片P置于最左端a时,电流表示数为0.2A;当开关S1.S2均闭合,滑片P置于最右端b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则定值电阻R1= Ω,电源电压U= V。 8.两定值电阻甲.乙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5所示,现在将甲和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的电阻值大于乙的电阻值 B.甲的电压大于乙的电压 C.甲消耗的电功率大于乙消耗的电功率D.甲的电流等于乙的电流 9.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Ω 1A”字样。在a、b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尺,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20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其原因可能是( ) A.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 B.电源电压3V太高 C.20Ω的阻值太小 D.控制的电压1.5V太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