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水盐度 电导率 关系

海水盐度 电导率 关系

海水盐度电导率关系

海水的盐度和电导率密切相关。当海水中溶解的盐类浓度越高时,其电导率也会相应提高。这是因为盐类在水中离解成离子,可以导电。因此,测量海水电导率可以反映海水盐度的变化,从而判断海水的咸度。在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科学研究中,常用电导率仪或盐度计来测量海水的电导率和盐度,以便了解海水的化学性质和生态环境。

- 1 -

海洋化学 知识点

1 海洋中存在的一些气体,如氧气、一氧化二氮、一氧化碳、甲烷等,会因为人类活动或其他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而偏离保守行为,故将其称为非保守的活性气体。氮气、氩气、氙气等则不受人类活动或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而偏离保守行为。 2 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COD)是以化学方法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所消耗的氧化剂以氧表示的量。 3 生物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BOD)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样中的某些可生化降解的物质,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4 从质量的角度来说,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约占海水总质量的85.79%。 5 溶解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表层海水温度自赤道向两极高纬度地区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对溶解氧含量产生显著影响。 6 在水体稳定度比较好且生物光合作用较强烈的海区真光层内,在海洋表面以下数十米深度,可观察到由浮游生物光合作用所形成的溶解氧极大值,其出现深度通常与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层次相一致。 7 溶解氧和pH 都是反映水环境健康的主要指标。当前低氧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沿岸物理 交换不良水域的一个主要环境问题。伴随低氧现象而出现的近海局部季节性酸化现象,与开阔大洋相比危害更加显著。典型的例子如墨西哥湾、长江口、珠江口、渤海湾季节性大范围底层酸化现象。 8

pH 指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的负对数值,海水pH 常用实用标度表示。在天然海水正常pH范围内,其酸碱缓冲容量的约95%是由二氧化碳碳酸盐体系所贡献。在几千年以内的短时间尺度上,海水的pH 主要受控于该体系。 9 海水的pH 一般在7.5~8.2 变化,属于弱碱性范围。 10 通常海洋表层水为弱碱性,pH 在8.0~8.2。工业革命以来海洋吸收了人类排放二氧化碳总量的1/3,对减缓全球变暖具有重要作用,但海洋持续吸收大气二氧化碳会导致pH 下降,即海洋酸化。 11 海洋生物的钙化过程吸收海水中的碳酸盐,这个过程并不移除二氧化碳,却导致海水pH降低和游离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反而促进海洋酸化。 12 近岸上升流是海洋中重要的高生产力区,其共有的环境特征(相对于其邻近海区)是温 度和溶解氧含量较低、营养盐含量较高、盐度也较高。 13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比大气二氧化碳储库大得多。海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不仅在 于海气间热量和其他能量的交换,而且海气间物质(二氧化碳、甲烷等)的交换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海洋碳储库的各种微小变化可能对大气二氧化碳产生很大的影响。 14 溶解无机碳是海水中最大的碳储库,溶解有机碳是海水第二大碳储库。 15 全球大洋最强的二氧化碳吸收区域位于北大西洋。 16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那些能够吸收地球表面放射的长波红外辐射、对

废水检测中盐分、电导、TDS之间的关系

水质检测中电导率,TDS,盐度之间的关系在水质检测标准中经常可以看到电导率,TDS,盐度等标准,不少人对他们的定义不是很了解,甚至有认为三者是同一个概念。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电导率,TDS,盐度的定义及相关关系。 一、电导率: 生态学中,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电导率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质导电的性能。电导率越大则导电性能越强,反之越小。单位以西门子每米(S/m)表示。 影响因素: 1)温度:电导率与温度具有很大相关性。在一段温度值域内,电导率可以被近似为与温度成正比。为了要比较物质在不同温度状况的电导率,必须设定一个共同的参考温度。 2)掺杂程度: 增加掺杂程度会造成高电导率。水溶液的电导率高低相依于其内含溶质盐的浓度,或其它会分解为电解质的化学杂质。水样本的电导率是测量水的含盐成分、含离子成分、含杂质成分等等的重要指标。水越纯净,电导率越低(电阻率越高)。水的电导率时常以电导系数来纪录;电导系数是水在 25°C 温度的电导率。 3)各向异性:有些物质会有异向性(anisotropic) 的电导率,必需用 3 X 3 矩阵来表达(使用数学术语,第二阶张量,通常是对称的) 二、TDS: 总溶解固体(英文:Total dissolved solids),又称溶解性固体总量,测量单位为毫克/升(mg/L),它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固体。TDS值越高,表示水中含有的杂质越多。总溶解固体指水中全部溶质的总量,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者的含量。一般可用电导率值大概了解溶液中的盐份,一般情况下,电导率越高,盐份越高,TDS越高。在无机物中,除开溶解成离子状的成分外,还可能有呈分子状的无机物。由于天然水中所含的有机物以及呈分子状的无机物一般可以不考虑,所以一般也把含盐量称为总溶解固体。但是在特定水中TDS并不能有效反映水质的情况。比如电解水,由于电解过的水中HO-等带电离子显著增多,相应的导电量就异常加大。它和电导率往往存在一种相通的关系,有时候TDS也可以用来表示电导率,两者的关系: 1TDS=2μS 其中μS为电导率的单位。 国家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对饮用自来水的溶解性总固体(TDS)有限量要求:溶解性总固体≤1000mg/L 三、盐度: 盐度的定义经历了几个阶段,

电导率与含盐量的换算

电导率与含盐量的换算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合理管理并有效利用水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在水质评价和管理中,电导率与含盐量换算是一项重要技术。电导率是表征水体电解质浓度在不同温度下的电气性质的重要指标,其可以与含盐量换算,有助于提高水质的科学性评价和管理。 电导率可以定义为在单位时间内两测地点间单位电位差下的电 流强度,具体算式为: 电导率(S/m)=电流密度(A/m2)÷电位差(V/m) 电导率与温度无关,而与水体中的溶解盐含量有关,所以其测量结果可以作为水体的污染程度及水体的盐溶解度的指标。 电导率的测量通常是以μS/cm为单位,有时也以mS/cm为单位,而电导率与水中盐溶解度(g/L)换算的关系式有三种: 1.不考虑温度的情况 电导率(μS/cm)=含盐量(g/L)÷0.64 2.考虑温度的情况 电导率(μS/cm)=含盐量(g/L)÷1.805÷T 其中,T表示温度,单位为℃。 3.考虑含氧量的情况 电导率(μS/cm)=含盐量(g/L)/1.805/T×(1-0.159x含氧量) 含氧量单位为mL/L,T为温度,单位也是℃。 以上就是电导率与含盐量换算之间关系,有了上述公式,我们就

可以正确准确的利用电导率测量水质,从而根据相应的指标把握水质状况和改善水质的可能性。 在水质的管理中,电导率可以有效的反映水体的水质,从而为水质管理提供科学数据。电导率的测量技术已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水厂对水质的控制与监测,化工厂对生产水源的监测,水库对水位和水质的监测,农田排水对水质的监测等。 电导率与含盐量换算是一项重要技术,它为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利用水资源提供了重要参考,并且可以减少水质状况的不确定性。同时,电导率的测量也不但能够对水的盐度有准确的判断,还能及时发现水体中潜在的有害物质和有机污染物,从而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我们的水资源,维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通过电导率测量水中盐分浓度的研究

通过电导率测量水中盐分浓度的研究 电导率测量技术是用来测量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一种技术。在水中含有大量溶解的盐分时,水的电导率就会增加。因此,电导率测量可以用来确定水中盐分浓度。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技术,因为水中盐分浓度太高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健康有不利影响。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电导率测量水中盐分浓度的研究。 电导率与盐分 在了解电导率测量技术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电导率与盐分之间的关系。电导率是电流在单位面积内通过一个物体的能力。在水中溶解的盐分会产生离子,这些离子可以帮助电流通过水。因此,水中含有的盐分越多,电导率就越高。 电导率的测量 电导率的测量可以通过传感器、电极或浮子来实现。传感器法是最常用的测量电导率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电极将电流引入水中,接着就可以测量电导率了。电极的设计取决于所要测量的水的性质。例如,如果要测量饮用水的电导率,则电极应该只接触水,不接触其它物质。 电极可以分为两类:接触式电极和非接触式电极。接触式电极直接接触水中离子,可以提供准确的电导率测量值。非接触式电极则通过感应法来测量电导率。这些电极可以在不接触水的情况下提供测量值,因此更适合于卫生和环境监测。 另一种测量电导率的方法是使用浮子。浮子的尺寸和形状不同,取决于所要测量的水体。浮子表面附着的电极可以通过水中的离子来测量电导率。浮子法适用于开阔水域的盐度测量。 应用示例 电导率测量应用广泛。以下是一些电导率测量的应用示例:

1. 纯水制造:在纯水制造过程中,必须测量水的电导率以确保水的纯度。低电 导率意味着水中没有溶解物,而高电导率则意味着水中有溶解物。 2. 饮用水:饮用水中如果含有高盐分,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 电导率测量可以帮助监测饮用水中的盐度。 3. 污水处理:在污水处理中,电导率测量可以帮助确定污水的盐度,以便选择 适当的处理方法。 4. 水产养殖:在养殖鱼类和贝类时,电导率可以用来测量鱼塘或贝田中的盐度,以确保其适合生长。 结论 电导率测量技术可以用来测量水中的盐分浓度。电导率测量是一种准确、可靠 的测量方法,不仅适用于工业应用,也适用于生态系统和饮用水系统。因此,电导率测量技术在水处理、环境监测和水产养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海水盐度计使用方法与看法

海水盐度计使用方法与看法 一、介绍 海水盐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海水中盐度的仪器。海水中的盐度是指海水中含有的盐类的质量百分比,通常用‰(千分之一)表示。了解海水的盐度对于海洋学、海洋生物学和海洋工程等领域的研究非常重要。 海水盐度计通常采用电导率法或折射率法测量海水的盐度。电导率法是利用海水中的电导率与盐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而折射率法则是通过测量海水的折射率来计算盐度。 二、海水盐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海水盐度计需要以下步骤: 2.1 准备工作 1.清洁海水盐度计:确保海水盐度计干净,无杂质附着。 2.校准海水盐度计:使用已知盐度的标准溶液对海水盐度计进行校准,以确保 准确度。 2.2 测量海水盐度 1.获取海水样品:将待测海水样品取自海洋或者实验室中的实验槽。 2.准备测试仪器:将海水盐度计置于测试台上,确保仪器稳定。 3.测量海水样品:将准备好的海水样品倒入海水盐度计的测试槽中。 4.读取盐度值:观察海水盐度计显示的盐度值,记录下来。 2.3 处理结果 根据测量结果,可以进一步分析海水中的盐度分布、海流状况等,为海洋学研究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三、海水盐度计的优缺点 海水盐度计作为一种专门用于测量海水盐度的仪器,具有以下优点和缺点: 3.1 优点 1.精确度高:海水盐度计能够提供精确的盐度测量结果,可满足科学研究和工 程实践的需求。 2.简便易用:海水盐度计使用简单,只需要按照使用方法操作即可完成测量。 3.速度快:海水盐度计能够快速完成海水盐度的测量,省时高效。 3.2 缺点 1.价格较高:海水盐度计是一种专用仪器,价格较高,不适用于个人使用和普 通大众。 2.对设备要求较高:海水盐度计需要在准确的环境下操作,对实验室设备和条 件有一定要求。 3.需要维护:海水盐度计使用后需要进行清洁和校准,以保证准确度和稳定性。 四、海水盐度计的应用领域 海水盐度计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4.1 海洋科学研究 海水盐度是研究海洋环境和海洋动力学的重要参数。海水盐度计可用于测量不同海域的盐度变化,揭示海洋环境的差异和动态变化。 4.2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对于水质的要求较高,盐度是影响水产养殖的一个重要因素。海水盐度计可用于监测养殖水体的盐度,以便调节合适的盐度,保证水产动物的生长和健康。

盐度计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盐度计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在海洋学、水文学、水资源管理和水产养殖等领域,盐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盐度是指水中盐类分子的质量表现形式。由于盐度通常没有标准的单位,因此测量它变得困难。使用盐度计来测量水中的盐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简单而又非常实用的方法。但是不同的盐度计可能是基于不同的换算比例来给出盐度测量结果的,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汽水的电导率与盐度测量 在盐度计中,最常使用的技术是电导率。电导率是一个材料进行电流的导电情 况的度量,可以很容易地测量水中的盐度。因为当水中盐度增加时,水的电导率也会随之增加。这一点在甜水和咸水之间的电导率差异中尤为明显。因此,水中的电导率可以被用于测量水中的盐度。 汽水的电导率与盐度测量的关系经过了长时间的实践和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 经典的公式和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盐度测量单位和换算关系: •比盐度(BS):比盐度是用于测量通常被称为汽水或虚拟盐度的水的单位。比盐度的单位是ppt (parts per thousand),意思是在每千克水中盐分的质量。 •盐度(S):盐度是用于测量真实盐度的单位,其单位是PSU。因此,PSU是一种1978年定义的标准盐度单位。 •分子浓度(mg/L):盐度计添加了可以测量水中盐分浓度的标准公式。 分子浓度测量盐的质量/单位体积水的重量。它的单位是mg/L。 比盐度、盐度和分子浓度的换算关系 比盐度、盐度和分子浓度之间的换算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通用的换 算公式。 BS到S的换算 •对于比盐度,S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公式来计算:S=1.80655*BS- 0.003086*BS^2+0.0000453*BS^3-0.06861*sqrt(BS) •或者使用下面的这个替代公式:S=(1.165*BS-0.087)*10^(-2) S到BS的换算 •对于盐度,BS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公式来计算:BS=- 1.4802+1.232*10^(-2)*S-3.142*10^(-5)*S^2+4.991*10^(-8)*S^3- 2.218*10^(-10)*S4

高一地理海水盐度知识点

高一地理海水盐度知识点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含有的盐分的浓度,通常以盐度作为衡量 指标。高一地理中学习海水盐度的知识点是了解海水的化学组成 和特性,掌握盐度的计算方法以及理解海水盐度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一、海水的化学组成和特性 海水是地球上最广泛的水资源,其主要组成是水分和溶解在水 中的各种物质。其中主要的溶解物质是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溴化物、钙化物等。海水还含有微量元素和生物体代谢产物。海 水中的盐分浓度在不同地区和季节会有差异。 海水还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即使在不同季节和周围环境条件的 变化下,其化学组成变化较小。这是由于海洋环流、混合和生态 过程的影响,保持了海水的相对稳定性。 二、盐度的计算方法 盐度是表示海水中盐分浓度的指标,通常使用单位为盐度单位(practical salinity unit,psu)。盐度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

1.折射盐度计算法: 折射盐度是通过测量海水的折射率来计算盐度的方法。利用光 线穿过海水时的折射角度变化,可以推算出海水中的盐分浓度。 2.电导率盐度计算法: 电导率盐度是通过测量海水的导电性来计算盐度的方法。由于 海水中的盐分能够增加电导率,通过测量电导率的变化可以得到 盐度的信息。 三、海水盐度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海水盐度的变化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蒸发和降水: 在高温环境下,水分会从海洋中蒸发,而降水会使得盐度减小。这是因为蒸发过程中,水分蒸发,但盐分仍然保留在海水中,使 得海水中盐分的浓度增加。 2.淡水输入:

河流的注入和冰川融化会导致淡水输入海洋,使得盐度减小。 这是因为河水和融化的冰川水中的盐分相对较低,会稀释海水的 盐度。 3.海水的循环: 海水的运动和混合会导致盐度变化。例如,海洋表层的暖流和 寒流的交汇会引起盐度变化。暖流中的水分蒸发较少,盐度相对 较高;而寒流中的水分蒸发较多,盐度相对较低。 海水盐度的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盐 度变化会导致海洋生物的迁移和适应性变化,进而影响渔业资源 的分布和数量。此外,盐度变化还会影响海水的密度和温度分布,对全球气候和大气循环产生影响。 总结: 高一地理中学习海水盐度的知识点包括海水的化学组成和特性、盐度的计算方法,以及海水盐度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理解海水盐 度的变化对于深入了解海洋环境和地球系统的功能至关重要。

海水盐度传感器的设计与制造

海水盐度传感器的设计与制造 一、引言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含有的盐分量,常用的单位是千分之一。在海洋工程、水产养殖、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海水盐度的海水盐度传感器是十分必要的。 二、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 海水盐度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 1. 温度:水温越高,盐度越低;水温越低,盐度越高。 2. 海拔高度:海水盐度的测量需考虑海拔高度,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海水盐度越低。 3. 源流:经过淡水支流入海的区域,海水盐度降低;相反,经过干燥流域注入的区域,海水盐度增加。 4. 海洋环流:海水在海底形成环流,海水盐度在环流水域内变化不大。 5. 季节:不同季节海水盐度不同,夏季海水盐度较低,冬季海水盐度较高。

三、海水盐度传感器的设计 海水盐度传感器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显示器等构成。以 下是海水盐度传感器的设计方案: 1. 传感器选择 传感器的选择直接影响海水盐度传感器的准确度和稳定性。海 水盐度传感器通常采用电导率传感器或折射率传感器。 电导率传感器使用的是海水的电导率和盐度的关系,通过测量 导电性可以精确测量出盐度。折射率传感器使用的是海水的折射 率和盐度的关系,通过测量光线经过海水的折射量可以精确测量 出盐度。 2. 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是海水盐度传感器的核心部件,负责数据处理。微处 理器需要支持串口通信以及兼容各种操作系统。 3. 显示器 显示器用于显示海水盐度,应该具有高清晰度、低功耗等特点。 四、海水盐度传感器的制造 海水盐度传感器的制造一般分为三个步骤:传感器制造、装配 调试、性能测试。

标题 海水盐度测定

标题海水盐度测定 海水盐度:海水中含盐量的一个标度。根据测定,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化学物质有 11种:即钠、镁、钙、钾、锶等五种阳离子;氯、硫酸根、碳酸氢根(包括碳酸根)、溴和氟等五种阴离子和硼酸分子。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钠、氯和镁。为了表示海水中化学物质的多寡,通常用海水盐度来表示。海水的盐度是海水含盐量的定量量度,是海水最重要的理化特性之一,它与沿岸迳流量、降水及海面蒸发密切相关。盐度的分布变化也是影响和制约其它水文要素分布和变化的重要因素,所以海水盐度的测量是海洋水文观测的重要内容。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气候与大陆的影响。 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 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蒸发量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比较低。 盐度的测定:1.观测时次、标准层次及精度要求 盐度与水温同时观测,大面或断面测站,船到站观测一次, 连续测站,一般每两 小时观测一次。根据需要,有时一小时观测一次。 盐度测量的标准层次及其它有关规定与温度相同。 根据不同观测任务对测盐准确度的要求,通常对海上水文观 测中盐度精度分为三级标准(表 1): 准确度分辨率 精确度 等级 1 ± 0.0 2 0.005 2 ± 0.05 0.01 3 ± 0.2 0.05

2.盐度的测量方法 盐度测定,就方法而言,有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两大类。 1.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又简称硝酸银滴定法。其原理是,在离子比例恒定的前提下,采用硝酸 银溶液滴定,通过麦克伽莱表查出氯度,然后根据氯度和盐度的线性关系,来确定水样盐度。此法是克纽森等人在1901年提出的,在当时,不论从操作上,还是就其滴定结果的精确度来说,都是令人满意的。 2.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可分为比重法、折射法、电导法三种。 比重法测量是海洋学中广泛采用的比重定义,即一个大气压下,单位体积海水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蒸馏水的重量之 比。由于海水比重和海水密度密切相关,而海水密度又取决于温度和盐度,所以比重计的实质是,从比重求密度,再根据密度、温度推求盐度。 折射率法是通过测量水质的折射率来确定盐度。 以上几种测量盐度的方法存在误差较大、精度不高、操作复杂、不利于仪器配套等问题,尽管还在某种场合下使用,但逐渐被电导测量所代替。 电导法是利用不同盐度具有不同导电特性来确定海水盐度。 1978年的实用盐标解除了氯度和盐度的关系,直接建立了 盐度和电导率比的关系。由于海水电导率是盐度、温度和压力的函数,因此,通过电导法测量盐度必须给予温度和压力对电导率的影响进行补偿,采用电路自动补偿的这种盐度计为感应式盐度计。采用恒温控制设备,免除电路自动补偿 的盐度计为电极式盐度计。 感应式盐度计以电磁感应为原理,它可在现场和实验室测 量,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实验室测量中精度可达 0.003。 该仪器对现场测量来说是比较好的,特别对于有机污染含量

盐度单位换算

盐度单位换算 盐度是指水体中所含盐类的含量,是衡量海水咸淡程度的重要指标。盐度的单位主要有百分比、盐度、比重和电导率等。本文将以盐度单位换算为标题,分别介绍这些单位的定义和转换关系。 一、百分比 百分比是最常见的盐度单位,表示盐类在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一般情况下,海水的盐度约为3.5%,即每升海水中含有35克盐。而淡水的盐度非常低,通常不超过0.05%。 二、盐度 盐度是一种无量纲的单位,用来表示盐类在水体中的相对含量。盐度的定义是以淡水的电导率为基准,将海水的电导率与之比较,然后换算成盐度值。海水的盐度约为35,而淡水的盐度约为0. 盐度与百分比之间的转换关系是近似的,通常可以用百分比除以1.8的方式来估算盐度值。 三、比重 比重是衡量物质密度的一个指标,用来表示物质相对于同体积水的密度。海水的比重约为1.025,而淡水的比重约为1.000。比重与盐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盐度除以1.025的方式来估算比重值。 四、电导率

电导率是指物质导电能力的强弱,也是海水盐度测量中常用的单位之一。电导率可以通过测量海水中的电导率值来间接推算盐度。一般情况下,海水的电导率约为3.2-4.5 mS/cm,而淡水的电导率通常不超过0.5 mS/cm。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盐度单位之间可以通过一定的换算关系进行转换。例如,可以通过盐度除以35后乘以100来获得盐度的百分比值;或者通过盐度乘以1.025来获得盐度对应的比重值。同时,电导率与盐度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可以通过测量电导率值来估算海水的盐度。 总结起来,盐度的单位包括百分比、盐度、比重和电导率等。这些单位之间存在一定的换算关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互转换。正确使用和理解这些单位,有助于我们准确描述和测量海水的咸淡程度,深入了解海洋的盐度特征,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盐度的测量方法

迄今为止,海水盐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原始定义(1902年),以化学方法为基础的氯度盐度定义; 盐度新定义(1969年),以电导法测定海水盐度为基础; 盐度实用定义(1978),建立了盐度为35的固定盐度参考点,重新确立了实用盐度和电导比的关系。 盐度新定义(1969年),以电导法测定海水盐度为基础; 这是基于电导法测定盐度而建立起来的,→也称电导盐度定义。 由于Knudsen公式存在不少问题,加上精密地测定氯度对操作人员要求的条件很苛刻,而且不适于在船上分析大量样品,因此满足不了现代海洋调查的要求。 随着海洋学的发展,物理测定法(电导法)受到重视,五十年代已开始采用电导法测定海水盐度。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导盐度计的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操作简便快速,适于现场测试,易于数字化,→其优越性已超过了常规氯度滴定法。 1966年海洋学表和标准专家小组(JPOTS)根据海洋调查的精度测定与研究结果,利用海水电导率随盐度改变的性质,重新定义了海水盐度(自1969年正式使用)。 提出了盐度和氯度的新关系式及盐度和相对电导率的关系式: S‰=1.80655Cl‰。 为了建立盐度和相对电导率的新关系式,在各大洋、波罗的海、黑海、地中海和红海共采集135个水样,测定这些样品的氯度和电导值,然后按上式即S‰=1.80655Cl‰关系式计算盐度。 同时测定水样与S‰=35.00标准海水在15℃时的相对电导率(R15)(--二者电导率之比,好叫电导比)。根据盐度和相对电导率用最小二乘法得出如下公式: S‰=-0.08996+28.2972R15+12.8083R215-10.67869R315+ 5.98624R415-1.32311R515 R15为15℃时海水电导率与盐度为35.00‰标准海水电导率之比。称为相对电导率或电导比。 实用盐度标准 1978年重新建立实用盐度和15℃时相对电导比新关系式(3),即为实用盐度标准的函数定义: S=0.008-0.1692K0.515+25.3851K15+14.0941K1.515-7.0261K215+ 2.07081K2.515(15℃)

海水盐度的定义

海水盐度的定义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浓度。一般来说,海水中的主要盐类有氯化钠、硫酸镁、硫酸钠、氯化钾等。海水盐度的测量单位为盐度,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含有的盐类质量的克数来表示。海水盐度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是电导率法和折射率法。电导率法是利用海水中盐类物质的导电性来测量盐度,通过测量海水的电导率可以推算出海水中的盐度。折射率法是利用海水中盐类物质对光的折射率的影响来测量盐度,通过测量海水的折射率可以推算出海水中的盐度。 海水盐度的测量对于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海水盐度是海洋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海洋水体的咸淡程度,直接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生物多样性。其次,海水盐度的变化可以揭示海洋环流和水文变化的规律,对于气候变化、海洋循环和海洋气候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海水盐度还与海洋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密切相关,如海洋渔业、海洋盐场、海洋矿产资源等。 海水盐度的分布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一般来说,赤道附近的海水盐度较低,而高纬度地区的海水盐度较高。这是由于赤道地区的海水受到大量的降水和河流淡水输入的影响,导致海水盐度相对较低;而高纬度地区由于蒸发作用较强,河流淡水输入较少,海水盐度相对较高。

海水盐度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温度、盐度、压力和海洋生物活动等。温度对海水盐度有显著影响,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盐度越低,因为高温会促进海水的蒸发,从而降低海水中的盐度。盐度对海水盐度也有影响,当海水中的盐度较高时,海水的盐度也相对较高。压力对海水盐度的影响较小,而海洋生物活动则可以通过代谢作用和生物体的分泌物等来影响海水盐度。 海水盐度是海水中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浓度,对于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海水盐度的测量可以通过电导率法和折射率法来进行,海水盐度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受到温度、盐度、压力和海洋生物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海水盐度的变化规律对于揭示海洋环境变化、预测海洋气候、保护海洋生态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海水的理化性质

海水的理化性质 (一)海水的化学性质 海洋是地球水圈的主体,是全球水循环的主要起点和归宿,也是各大陆外流区的岩石风化产物最终的聚集场所。海水的历史可追溯到地壳形成的初期,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地壳的变动和广泛的生物活动,改变着海水的某些化学成分。 1.海水的化学组成 海水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溶液。它所包含的物质可分为三类:①溶解物质,包括各种盐类、有机化合物和溶解气体;②气泡;③固体物质,包括有机固体、无机固体和胶体颗粒。海洋总体积中,有96%~97%是水,3%~4%是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其他物质。 目前海水中已发现80多种化学元素,但其含量差别很大。主要化学元素是氯、钠、镁、硫、钙、钾、溴、碳、锶、硼、硅、氟等12种(表5.5),含量约占全部海水化学元素总量的99.8%~99.9%,因此,被称为海水的大量元素。其他元素在海洋中含量极少,都在1mg/L以下,称为海水的微量元素。海水化学元素最大特点之一,是上述12种主要离子浓度之间的比例几乎不变,因此称为海水组成的恒定性。它对计算海水盐度具有重要意义。溶解在海水中的元素绝大部分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海水中主要的盐类含量差别很大(表5.6)。由表5.6可知,氯化物含量最高,占88.6%,其次是硫酸盐,占10.8%。

海水中盐分的来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河流从大陆带来。河流不断地将其所溶解的盐类输送到海洋里,其成分虽与海水不同(表5.7)(海水中以氯化物为最多,河水则以碳酸盐类占优势),但是,因为碳酸盐的溶解度小,流到海洋里以后很容易沉淀。另一方面,海洋生物大量地吸收碳酸盐构成骨胳、甲壳等,当这些生物死后,它们的外壳、骨胳等就沉积在海底,这么一来,使海水中的碳酸盐大为减少。硫酸盐的收支近于平衡,而氯化物消耗最少。由于长年累月生物作用的结果,就使海水中的盐分与河水大不相同。二是海水中的氯和钠由岩浆活动中分离得来。这从海洋古地理研究和从古代岩盐的沉积、以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遗体都可证实古海水也是咸的。总之,这两种来源是相辅相成的。 2.海水的盐度 海水盐度是1000g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叫盐度(绝对盐度)。单位为‰或10-3。在实际工作中,此量不易直接量测,而常用“实用盐度”。实用盐度略小于绝对盐度。近百年来,由于测定盐度的原理和方法不断变革,实用盐度的定义已屡见变更。 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洋化学家致力于电导率测盐度研究。因为海水是多种成分的电

tds 盐度换算

tds 盐度换算 TDS(Total Dissolved Solids)是指水中溶解的固体物质的含量。通常使用毫克/升(mg/L)或以毫克/升表示的部分百分比(ppm)来表示。 TDS的含量主要由溶解的无机盐(如钙、钾、钠、镁等)和溶解的有机物质(如腐殖酸、氨基酸等)组成。当水中的溶解物质含量较高时,TDS值也会相应较高。通常情况下,地下水及一些表面水的TDS值在几十到几百ppm之间,而海水的TDS值约为35,000 ppm以上。 为了方便大家进行TDS的换算,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利用导电度仪来测量水样的电导率,然后将电导率值转化为TDS 值。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水样的电导率- TDS关系可能不同,因此在进行换算时需要参考特定水样的关系曲线。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TDS计来直接测量水样的TDS值。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但需要注意的是,TDS计的准确性与品牌和型号有关,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参考说明书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第三种方法是利用化学分析方法来测量水样中溶解物质的含量,然后根据溶解物质的含量来计算TDS值。这种方法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具备一定的化学分析技术,但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进行TDS的换算,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换算单位,毫克/升或ppm都是常用的单位,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换算。 其次,在进行换算时要考虑到水样的特性,不同类型的水样TDS的含量会有所不同。例如,海水的TDS值远高于地下水,因此在进行换算时需要注意参考不同类型水样的TDS范围。 另外,TDS的含量还与水的味道、颜色和水质相关,较高的TDS值可能会对水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TDS换算时,我们也需要关注TDS值对水的质量安全的影响。 总之,TDS是衡量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通过导电度仪、TDS计和化学分析等方法进行测量和换算。在进行TDS换算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换算单位,并参考不同类型水样的TDS范围,以及TDS值对水质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考虑。

关于海水的盐度和温度

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是三个重要的海洋水文要素。它们与航海的关系非常密切。低温海水是造成海难死亡的重要原因;海水盐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船舶的吃水和某些与海水导电性能有关的器材的使用,某些盐类对船体起腐蚀作用;海水密度的变化影响海流的分布及海冰的形成。因此,这些要素对航海来说也是必须了解的知识。 一、海水温度 1.海水温度的定义 海水温度(Sea-Water Temperature)是度量海水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单位同气温。 2.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 海水不断地从各个方面吸收热量(主要是太阳辐射),同时又以各种形式散发热量(主要是蒸发),海水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海水热量的收支情况。一年中,世界海洋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基本上是平衡的。但是,各个海区的热量收支并不平衡。在低纬度的海区,热量收入大于支出,海水温度较高;在较高纬度的海区,热量的收入小于支出,海水的温度较低。因此世界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分布,表现为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另外,世界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分布状况,还受气象、沿岸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些,冬季低些;同纬度的海区相比较,有暖流流过的海区,水温要比有寒流流过的海区的水温高些;沿岸海区水温变化幅度较外海大,冬季水温低于外海,夏季水温高于外海。 海洋中表层水温变化的幅度一般为-2℃~30℃。在海洋深处,温度一般都很低,而且较稳定,大约在-1℃~4℃之间。 在各大洋中,年平均表面水温以太平洋最高,为19.1℃;印度洋次之,为17.0℃;大西洋较低,为16.9℃。三大洋平均水温为17.4℃,比近地面年平均气温(14.4℃)高3℃。 中国海靠近亚洲大陆,受大陆热力性质的影响显著,加上水深较浅、江河径流、近海海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海水温分布和变化比大洋复杂。图1.17为中国近海表层水温分布图。由图可见,中国海水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2月)南北温差较大(相差达26℃),黄海中部有一个明显向北凸出的高温水舌,同纬度比较,沿岸表层水温低于外海;夏季(8月)南北温差小(仅差4℃~5℃),同纬度比较,沿岸表层水温高于外海。 3.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 从总体上来说,海水温度随海水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在1000米以下深度,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很缓慢,在3000米以下,水温随深度基本不变,保持在2℃左右。 但由于海水的混合、季节变化和海流等的影响,水温不是随深度简单地递减,而有时会出现同温、水温递增以及水温剧减或剧增的跃变层。 4.海水温度的日、年变化

第三讲海水物理性质和大洋层化结构 (1)

第三讲海水物理性质和大洋层化结构 一、海水的主要热学和力学性质 1.1 纯水的特殊性质 1.1.1水分子特殊结构: 有极性 1.1.2水的溶解力很强:极好溶剂 1.1.3水密度随温度的变化特殊反常膨胀 1.1.4 水的热性质特殊 在二价(氧族)氢化物(H2S, H2Se, H2Te)中沸点、熔点似应为-80℃-90℃。 1.2 海水的盐度

1.2.1 1902年的定义: knudsen首次定义盐度:1千克海水中将 (Br-,I-) 以氯置换,碳酸盐分解为氧化物,有机物全部氧化, 所余固体物质的 总克数。(480度加热48小时)利用海水组成恒定性性质——不同地域,海水中主要成分的绝对含量不同,但各含量间的比值近似恒定。测定出其中某一主要成分的含量,便可推算出海水盐度。 Knudsen盐度公式——S‰ = 0.030 +1.8050Cl‰,其中Cl‰为氯度,1kg海水中的溴和碘以氯当量置换,氯离子的总克数。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 标准海水——国际上统一用一种氯度值为 19.374‰,对应盐度值为35.000‰的大洋水作为标准,称为国际标准海水。 1.2.2 1969年定义: 与海水导电率建立关系: S‰=f (R15) 式中R15为电导比: (15℃,一个大气压) 1.2.3 1978年实用盐标(PSS78 , PSU78)

①基本思想—与氯度脱钩,另选一个可再制的电导标准,再用海水相对新标准的电导比来确定海水的盐度值。 ②选择标准—保持盐度历史资料与实用盐度资 料的连续性。(氯度19.374 ‰ 的国际标准海水,实用盐度为35.000 ‰ ) ③实用盐度的固定参考点—浓度为32.4356 ‰的高纯度KCl溶液。它在15°C,一个大气压下的电导率,与同温同压国际标准海水的电导率相同 K15=C(35,15,0)/C(32.4356,15,0)=1,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15℃时,标准海水的电导率与标准KCl溶液的电导率之比。 实用盐度的计算公式:其中,进一步用任意温度t的电导比Rt 给出计算公式。实用盐度为旧的盐度的1000倍;废止‰,且无量纲。 1.2.4实用CTD测盐度 1.2.5广义的盐度定义——“密度盐标” 1.3 海水的主要热学性质和力学性质 1.3.1热容和比热容:很大。1m3 海水降温1℃,可使 3100m3空气升温1℃。

关于海水的盐度和温度

关于海水的盐度和温度

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是三个重要的海洋水文要素。它们与航海的关系非常密切。低温海水是造成海难死亡的重要原因;海水盐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船舶的吃水和某些与海水导电性能有关的器材的使用,某些盐类对船体起腐蚀作用;海水密度的变化影响海流的分布及海冰的形成。因此,这些要素对航海来说也是必须了解的知识。 一、海水温度 1.海水温度的定义 海水温度(Sea-Water Temperature)是度量海水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单位同气温。 2.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 海水不断地从各个方面吸收热量(主要是太阳辐射),同时又以各种形式散发热量(主要是蒸发),海水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海水热量的收支情况。一年中,世界海洋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基本上是平衡的。但是,各个海区的热量收支并不平

衡。在低纬度的海区,热量收入大于支出,海水温度较高;在较高纬度的海区,热量的收入小于支出,海水的温度较低。因此世界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分布,表现为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另外,世界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分布状况,还受气象、沿岸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些,冬季低些;同纬度的海区相比较,有暖流流过的海区,水温要比有寒流流过的海区的水温高些;沿岸海区水温变化幅度较外海大,冬季水温低于外海,夏季水温高于外海。 海洋中表层水温变化的幅度一般为-2℃~30℃。在海洋深处,温度一般都很低,而且较稳定,大约在-1℃~4℃之间。 在各大洋中,年平均表面水温以太平洋最高,为19.1℃;印度洋次之,为17.0℃;大西洋较低,为16.9℃。三大洋平均水温为17.4℃,比近地面年平均气温(14.4℃)高3℃。 中国海靠近亚洲大陆,受大陆热力性质的影响显

盐度测量详解.

盐度测量详解 几十亿年来,来自陆地的大量化学物质溶解并贮存于海洋中。如果全部海洋都蒸发干,剩余的盐将会覆盖整个地球达70m厚。根据测定,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化学物质有11种:即钠、镁、钙、钾、锶等五种阳离子;氯、硫酸根、碳酸氢根(包括碳酸根)、溴和氟等五种阴离子和硼酸分子。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钠、氯和镁。为了表示海水中化学物质的多寡,通常用海水盐度来表示。海水的盐度是海水含盐量的定量量度,是海水最重要的理化特性之一,它与沿岸迳流量、降水及海面蒸发密切相关。盐度的分布变化也是影响和制约其它水文要素分布和变化的重要因素,所以海水盐度的测量是海洋水文观测的重要内容。 1.盐度的定义和演变 绝对盐度是指海水中溶解物质质量与海水质量的比值。因绝对盐度 不能直接测量,所以,随着盐度的测定方法的变化和改进,在实际 应用中引入了相应的盐度定义。 1.克纽森盐度公式 在本世纪初,克纽森(Knudsen)等人建立了盐度定义,当时 的盐度定义是指在 1000g海水中,当碳酸盐全部变为氧化 物、溴和碘以氯代替,所有的有机物质全部氧化之后所含固 体物质的总数。其测量方法是取一定量的海水,加盐酸和氯 水,蒸发至干,然后在380℃和480℃的恒温下干燥48h, 最后称所剩余固体物质的重量。 用上述的称量方法测量海水盐度,操作十分复杂,测一个样 品要花费几天的时间,不适用于海洋调查,因此,在实践中 都是测定海水的氯度,根据海水的组成恒定性规律,来间接 计算盐度,氯度与盐度的关系式(克纽森盐度公式)如下: S‰=0.030+1.8050Cl‰ 克纽森的盐度公式使用时,用统一的硝酸银滴定法和海洋常 用表,在实际工作中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一直使用了70 年之久。但是,在长期使用中也发现,克纽森的盐度公式只 是一种近似的关系,而且代表性较差;滴定法在船上操作也 不方便。于是人们寻求更精确更快速的方法。 我们知道当导体的两端有电势差时,导体中就有电流通过, 而一段导体中的电流I与其两端的电势差()成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