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弥纶天地之道”,包蕴寰宇之理

“弥纶天地之道”,包蕴寰宇之理

“弥纶天地之道”,包蕴寰宇之理
“弥纶天地之道”,包蕴寰宇之理

“弥纶天地之道”,包蕴寰宇之理

摘要:《周易》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一部具有深刻哲学内涵的著作。通过研读可以发现,《周易》中蕴含着诸如“变易”、“简易”、“不易”和“天人合一”等丰富的哲理,这些哲学思想对于中华文化的弘扬和中华民族的进步来说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有鉴于此,应进一步推动对《周易》及其哲学思想的探究,以期助力于中华文明的日益繁盛。

关键词:《周易》“三易”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天

人合一”

《周易》又称《易经》,历来被推崇为群经之首,是我

国的文化瑰宝,义理丰富、内涵深刻。长久以来,人们往往把《周易》与卜筮、算卦等活动相联系,《周易》在大众眼

中仿佛成为了一本有关“算命”的专著。其实,这是对《周易》的误读和曲解。黑格尔曾经表达过这样一种观点:《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经由大量的实践发现了自然的规律性,并且将其加以归纳和总结,从而形成了一部“有系统的哲学书”,即《周易》。[1]216 “……《易》已非止为筮用之书,而为涵有各种意义之书矣。”[1]216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2]379换

言之,占测只是《周易》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周易》亦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其底蕴之深邃精微,实为华夏文明长河中一部珍贵的文化与智慧宝典。同时,《周易》也呈现出厚重的哲学内涵,其所散发的哲思光芒穿越时间的长河,在今日的社会依旧不容人们忽视。

一、《周易》的主要组成部分

《周易》,也即《易经》,分为《经》、《传》两个部分。

《经》由六十四卦组成,每一卦则由标题、卦画、卦辞和爻辞构成。六十四个卦画共包括三百八十四爻。卦辞和爻辞阐释了每一卦的卦象和含义。

《传》是“解释《周易》‘经’文大义”的文字,共十篇,又称为《十翼》,包括《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

[2] 前言3《文言》是对《乾》卦和《坤》卦的详细说明。《彖传》是对卦名、卦辞及卦之主要意义的诠释。《象传》以卦象及爻象作为其阐述对象。《系辞传》是对《易》的整体论述,其要领“在于发《易》义之深微,示读《易》之范例。”

[2]前言5《说卦传》是对八卦之象的罗列和探讨。《序卦传》对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进行了解析。《杂卦传》将六十四卦中卦形呈“错”或“综”之势的两卦作为一组进行评说。[2]前言5

二、《周易》所蕴含的主要哲学思想

(一)“变易”、“简易”与“不易”

依据南怀瑾的总结,《周易》涵盖了三个大的原则,即“变易”、“简易”和“不易”,亦称“三易”。[3]5现分述如下。

所谓“变易”,其本质是指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进程当中。“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变幻无常乃是事物的本性。“……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

在变中,非变不可,没有不变的事物。”[3]6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而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还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关系,此种作用过程必然会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也就是说,事物之“变”的特性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根据易学常识,从最基本的八个经卦中任取两卦经上下排列之后所形成的卦称为“六画卦”,也叫“重卦”。比如,取八卦中的“乾”()和“坤”(),可组合为《否》卦和《泰》卦。一个六画卦会产生变化,即卦中的某一爻发生由阳转阴或由阴转阳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爻名为“动爻”。

当爻变发生时,这一六画卦就会转为另外一卦,称之为“变卦”。比如,《否》卦的上九爻发生变化后,该卦就会转化为《萃》卦。一个与某一特定六画卦就对应位置之爻而言阴阳性质完全相反的卦,即为该六画卦的“对卦”。例如,《否》

与《泰》互为对卦,《萃》与《大畜》亦互为对卦。

《周易》中的“本卦”、“变卦”和“对卦”充分体现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有本卦就有变卦,这说明事物总是处于持续的变化发展之中。变卦的产生加之本卦向对卦的转变,又蕴含着旧事物之消亡和新事物之生发的道理。众所周知,发展显现出前进和上升的特性,其实质在于新事物的诞生和旧事物的湮灭。上述三种卦之间的转换,形象地映现了事物的发展规律。

此外,《周易》中还有很多融合了“变易”思想的话语。例如,《系辞传》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2]374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2]376“变化者,进退之象也。”[2]376 “一阴一阳之谓道。”[2]381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2]392 “变而通之以尽利。”[2]396 “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2]406 这些叙述均表明,“变”的观念,

也即事物维持着永恒的变化发展这一哲学思想,在《周易》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所谓“简易”,是指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或曰“抓住

事物的主要矛盾”。[4]25 人们在处理各种事务时必然会遇到矛盾。矛盾自始至终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时时处处皆可觅其踪影。矛盾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而在每一对矛盾中亦存在着主

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时,应尽量使问题简单化,即要抓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根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唯有如此,才能科学地认识事物,有效地解决矛盾。《系辞

上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2]374 由此可见,《周易》暗含了人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所应坚

持的哲学指导思想,即尝试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期尽可能简化复杂的事物和繁杂的问题。当人类能够运用自身的智慧来理清事物的“原理”之时,“宇

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最终都会归于“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简单”。[3]7 所谓“不易”,是指世间万事万物尽管都处于不间断的“变”之过程中,但又包含“不变”的因素――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种种事物在属性、构架、态势等各个方面千差万别,但其所固有的内在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具有运动性,是为“变易”;物质世

界的运动具有绝对性,是为“不易”。“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2]408 天下

万物通过“自然感应”即可殊途同归,“使千百种思虑合并

为统一的观念”。[2]408《周易》“不易”之哲学理念于此得

到了自然而然的展现。此外,从对任意一个六画卦进行“四

爻连互”所得出的卦象中,也可窥见“不易”的思想。“四爻连互”即将六画卦之互卦中间的两爻重复一次所形成的新的重卦。比如,将《兑》卦的九二、六三、九四和九五爻进行四爻连互,得出的重卦为《家人》卦。根据四爻连互的规律,任何一个四爻卦体最多只能“连互”三次,三次之后所得出的卦基本为《乾》、《坤》、《既济》和《未济》四卦之一。易学视这四种卦为描述万事万物的基础卦,其中包含了天、地、水、火四个基本要素,可谓是“表述事物最本源的4个基本构成”。[4]180 任何六画卦中的四爻卦体经历了四爻连互的“变”之后回归至上述任一基础卦的现象是“不变”状态的一个鲜明注解,经由此我们亦可体察《周易》之中所蕴藏的“不易”之理。

(二)《周易》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基于对《周易》的研读,人们可以发现融于其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唯物辩证法这一科学体系探讨了世间普遍性的联系及永续式的发展。人类身处的世界是一个联系无处不在的统一整体,而该整体的每一组分都被视为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必然包括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终会带来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关于此,以上对“变易”、“简易”与“不易”的论述已略涉一二。对立统一规律,也即矛盾规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是公认的唯物辩证法之实质与核心。矛盾反映了某一事物内部或数个事

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换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驱动力,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制约,从而协同推动了事物的永恒发展。《周易》的理论框架及根基中即包蕴了对立统一的思想。

“太极生两仪”中的“太极”,指“天地阴阳未分时的混沌状态”,在《周易》的哲学系统中象征着宇宙。[2]394 而“两仪”简单地说即指阴和阳。“太极生两仪”的概念在中国传统的“太极图”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示。根据已有研究,太极图反映了“一分为二”的思想。在该图中,相互环绕、旋转的“阴阳鱼”蕴藏着“一阴一阳,一刚一柔,一黑一白,一动一静”的美学价值,说明了世间的万事万物,从宏观到微观,无不包含着一分为二的两个方面。[5]80-86 这两个方面既彼此依存、贯通,也相互排斥、分离,共同构成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两仪生四象”中的“四象”,指老阳、少阳、老阴和少阴四种概念。由这四象衍生出的八卦,即乾、坤、坎、离、艮、兑、震、巽的取象也是两两对立的,分别为天对地、水对火、山对泽、雷对风。此外,《周易》中常出现诸如动静、刚柔、进退、大小、休咎等对立统一的概念,例如,“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等等。[2]374-378

根据唯物辩证法,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和贯通的。前文

已述及《系辞传》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任何事物、任何有机统一体都包含着阴和阳两个要素,二者缺一不可。《系辞传》亦云:“阳卦多阴,阴卦多阳。”[2]407的确,从八个经卦的卦画来看,除了乾、坤两卦之外,其余的六卦无一不是遵从着“阳卦多阴,阴卦多阳”的规律。比如,震卦()、坎卦()、艮卦()这三个阳卦均是由一个阳爻和两个阴爻组成的;而巽卦()、离卦()、兑卦()这三个阴卦都是由一个阴爻和两个阳爻构成的。前三卦象征阳性事物,但卦画中却多阴爻;后三卦表示阴性事物,但卦画中却多阳爻。这一现象再次反映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性质,展现了一分为二之两者的最终交融与归一。

(三)《周易》中的质量互变思想

“质”与“量”统一于世间万事万物之中。故而,事物的“变”外显为量变和质变这两种进程。量变和质变彼此依存、包容和转化,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而此后以新质为根柢,事物重又经历新一轮的量变。此般循环往复的过程造就了事物质量互变式的前进与发展。以《乾》卦为例,在此卦中,初九爻的爻辞是“潜龙勿用。”九二、九三、九四爻的爻辞分别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或跃在渊,无咎。”而九五爻的爻辞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2]1-3 这说明巨龙由“潜龙勿用”发展到“飞龙在天”,其间要经历数个准备阶段――出现于田间、

振奋而又不失警惕乃至或腾于空或退于渊,此即从量变走向质变的历程。《乾》卦上九爻的爻辞是“亢龙有悔”,亦表明事物发展到某个关节点时,其进一步的前行就会引起质态的变化,正所谓“《易》之大义,大抵于盛满时致戒。”[2]3 再以《坤》卦为例。此卦中初六爻的爻辞是“履霜,坚冰至。”

[2]18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2]19 脚踏一层薄薄的秋霜,基于自然规律,即可推断坚冰行将生成。此种见微知著的思维模式寓意深长,又一次反映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哲理。

(四)《周易》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之间的关系,其实质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6]11有学者指出,“天人合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易学体系之中”,堪称《周易》哲学框架的重中之重。[7]33-36 《系辞下传》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2]420 所谓“三才”,即指天、地和人。易学中很多事物融合了“三才”这一概念,现举经卦和重卦为例。前文已提到:“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经卦当中的三个爻象征着“三才”――“初画像地,中画像人,上画像天”;而重卦中的六爻同样契合了“三才”的涵义――初爻、二爻代表地道,

三爻、四爻代表人道,五爻、上爻代表天道。[2]421 正是“三才”,构成了八经卦与六十四重卦这一个个有机整体。于此可以看出,天、地和人是相互联系、互为依归的有机统一体,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已深深融入《周易》理论体系的基础结构之中。《系辞下传》中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2]412《说卦传》曰:“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2]431《说卦传》又云:“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2]437-438一言以蔽之,乾、坤两卦是最为根本的基础卦,八经卦中的其他六个卦均自乾坤两卦而生,即所谓的“乾坤生六子”。乾与坤、天与地,或谓之自然,是世间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之滥觞。人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是天地、自然的产物。尽管从“三才”一说来看,人似乎被视为与天、地并行的独立因素,然而,人终究生发于自然,人与自然在实质上同为一体,这一本质属性也是“天人合一”的印证。

人与自然的融会、和谐要求人们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规律反映了事物所具有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根本、必

然而稳定。《豫》卦之《彖传》中说:“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2]100 《乾》卦中解释九五爻辞的文字称:“夫‘大人’者,与天

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2]14而《坤》卦之《文言》曰:“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2]22 天地的运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均具有

一定的规律,顺应和尊重自然规律及社会规律,才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规律客观存在于世间,且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无法将自身的意愿抑或作用力强加于任何规律之上。“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2]392 “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在规律面前,人类所能采取的行动唯发现、认识、尊重规律并在其指导下展开实践活动而已。当然,承认遵循客观规律的重要性,实非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类应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之下,积极而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作用于外界。《乾》卦之《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5 人应

形成勉力进取的人生态度,保持积极向上的处世风格,“立身、行事始终奋发不止”。[2]6人若能做到“与天地相协调”,对自然界之自然变化加以扶持乃至调节,人与天之和谐共存便不再是奢望。[6]12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周易》实乃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彰显了中华民族出众的智慧,被誉为“中华文化重要的源头活水”。[8]89-91《周易》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思想及其所建构的完备哲学体系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发扬乃至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来说,均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可以说,《周易》的哲思体系深切地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和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鉴于此,我们应进一步推动关于《周易》哲学思想的研究,踵事增华,以《周易》之哲学体系为一个立足点,将中华文明的精髓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 南怀瑾.易经杂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 张延生.易学入门[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

[5] 周来祥.中华和谐美第一图――太极图的审美观照和理性思考[J].学术月刊,2003(10).

[6] 张涛,主编.周易文化研究(第一辑)[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7] 刁生虎.《周易》天人合一思维及其美学意义[J].西北

成人教育学报,2004(1).

[8] 张涛.易学与中华民族创新精神[J].周易研究,2007(2).

《我的世界》十大材质包排行及推荐

《我的世界》??材质包排?及推荐 《我的世界》玩家要想在游戏中体验到更加精致细腻的画?,那么安装各类?清材质包是不?的选择,今天?编带来“萌萌不是马”分享的《我的世界》??材质包排?及推荐,为?家筛选出是个最好?的。 T O P1-五边形材质包 五边形材质包可是籽岷??御?的材质包之?,可以让我的世界画?更加精细,优美,更重要的是其配置要求不?,低配置玩家也能畅玩游戏哦!

适?版本: 1.8.1/1.7.10/1.7.2/1.6.2-1.2.5 注意事项: 1.材质分辨率越?,需要加载的时间越长。 2.第?次加载材质包后出现??块问题,退出重进游戏既可解决。 %{p a g e-b r e a k|T O P1-五边形|p a g e-b r e a k}% T O P2-宁静材质包 很简朴的?款资源包,没有华丽的界?,作者体现的是所有材质的3D 表现。很明显能看出来?头?块都有了明显的质感!

适?版本: 1.8.1/1.8.0/1.7.10/1.7.9/1.7.8/1.7.5/1.7.4/1.7.2/1.6.4/1.6.2 注意事项: 1.材质分辨率越?,需要加载的时间越长。 2.第?次加载材质包后出现??块问题,退出重进游戏既可解决。 3.材质包有?定的通?性1.7-1.6版本通?,1.5以下的通?.1.7.10?到1.6.1可以,但反过来1.6.1的 %{p a g e-b r e a k|T O P2-宁静|p a g e-b r e a k}%

T O P3-?杰克史诗级材质包 ?常?常华丽的?个材质包,安装好材质包后,会发现整个世界变了个样!但是相对的,这个材质包配置要求很?。

《我的世界》贴图更换及高光材质制作

《我的世界》贴图更换及高光材质制作 《我的世界》中贴图如何更换?需要准备什么?下面小编带来“技术回忆”分享的《我的世界》贴图更换及高光材质制作,一起来看吧。 本帖将讲述一个基本的材质是如何制作的 拓展内容为:法线贴图 目录: 1. 认识材质包 2. 一个材质包需要些什么与必要工具 3. 如何绘画材质包 4. 拓展 本帖基本材质制作方法都会讲到比一些只讲里面的东西不讲怎么做的帖子好多了 1.认识材质包 也许你想问什么是材质包 简单明了的说就是你的游戏是16X的马赛克画质 觉得不好看那么你就需要一个材质包了 材质包可以更换所有游戏内的贴图来达到给游戏更好的画质 资源包和材质包的不同之处就是一个可以是支持音乐音效等。一个只是更换贴图 第一章完 第二章制作一个材质需要什么工具

------------------------------------------------- 如果你只是要1个能看的材质你需要 一台电脑和鼠标 美图秀秀 -------------------------------------------------- 如果你要制作1个高级的材质那么你需要 一台电脑和鼠标 Photoshop CrazyBumb Notepad++别问我这个用来干什么下面会讲 --------------------------------------------------- 然后我再讲一下材质包的构造 1个能用的材质只要有这个 ----------------------------------------------------------------- 但是这样效果很差,所以我们需要补全这个材质,就像这样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