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犯罪的客观方面

第六章 犯罪的客观方面

第六章   犯罪的客观方面
第六章   犯罪的客观方面

第六章犯罪的客观方面

第一节犯罪的客观方面概述

一、犯罪的客观方面的概念

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侵犯性,而为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等。

二、犯罪的客观方面的特征

(一)法定性

(二)客观性

(三)侵犯性

(四)必要性

三、犯罪客观方面的组成要件

具体表现为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对象。

四、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

(一)有助于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二)有助于区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三)有助于区分犯罪完成与未完成形态的界限

(四)有助于正确分析的认定犯罪的主观要件

(五)有助于正确量刑

第二节危害行为

一、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非危害行为

行为危害行为非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非犯罪行为

犯罪行为

危害行为,指行为人在其意识和意志的支配下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身体的动静。其特征是:

1.危害行为是表现于外部的行为人的身体的动静,这是危害行为的客观外在特征。称为“体素”。

2.行为人的身体的动静是由行为人的意志(不是非曲直心理态度)支配的。这是危害行为的主观内在特征,称为“心素”。

3.由行为人的意志(心理态度)支配的身体的动静,必须对社会具有危害性。这是危害行为的法律特征。单纯的思想不能影响社会关系的性质并对其造成损害或者威胁,只有思想外化为行为,才能具有社会危害性。

上述三个特征是每一个危害行为所必须具备的,缺一不可。

基于上述特征,下列行为不是危害行为:

第一,缺乏意识和意志因素(主观内在特征)的行为:(1)身体的条件反射行为;(2)睡梦中的言谈举止;(3)不满14周岁或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的行为;(4)精神病人实施的有害于社会的行为;(5)意外事件中的行为,由于不能抗拒、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6)身体受到暴力强制时的行为。

第二,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当然不是危害行为。包括:(1)合法行为;(2)正当行为。

讨论案例:

大学生甲睡在上铺,在睡午睡时,用脚把被子揣到床下的桌子上,带倒了桌子上的热水瓶,把睡在下铺的乙烫成重伤,问甲的行为是刑法上的危害行为吗?

甲,56岁,住在农村,平时就是个“神仙”,2000年5月始,到处宣扬“要变天”,“要重新分配土地”,搞得周边地区,人心惶惶,后被公安机关逮捕。

甲,是一下岗工人,看到当官的开车,吃饭店,心理特别不平衡,平常和朋友聚会时,经常说:共产党如此腐败,很快就要完蛋。甲的行为是危害行为吗?

甲是一28岁的青年,乙是80岁的老年人,同睡一屋,至半夜开始地震,二人同时冲向门口,甲情急之中将乙推向一边,抢先冲出房屋,乙因而困在屋内被砸死,甲的行为是危害行为吗?

二、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

(一)作为

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活动所实施的刑法禁止实施的危害行为,是危害行为的一种基本方式。即“不应为而为”。违反的是禁止性规范。作为的实施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二)不作为

1.不作为的概念

不作为是危害行为的一种基本形式,指刑法要求行为人必须履行实施某种特定积极行为的义务,行为人能够履行而没有履行该义务的行为。即“应为而不为”。违反的是义务性规范与禁止性规范。

2.不作为的特征

(1)从主体看,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义务。

(2)从行为状态看,不作为是一种消极的身体活动。

(3)从性质上看,不作为是刑法意义上的不作为。

3、不作为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义务。

(2)行为人有能力履行特定法律义务。

(3)最后,行为人没有履行作为的特定法律义务。

3.不作为中的特定义务

特定义务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内,基于一定的事实与条件产生的要求行为人为一定积极行为的具体法律义务。

义务来源:

(1)来源于法律上的明确规定,即行为人所违反的义务是法律所明确规定的。

(2)职务上、业务上所要求的义务。

(3)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4)先行行为引起义务,指由于行为人先前实施的某一行为,使刑法所保护的法律利益处于危险状态,行为人此时就负有救护法益、防止危险发生的义务,如将无自救能力的儿童带到危险地带,等。这4种义务可以成为不作为的义务来源,在理论界和实践中不存在异议。

5、先行行为的性质

(1)先行行为是否限于违法行为?

(2)犯罪行为能否作为先行行为?

(3)先行行为是否仅限于作为?

讨论案例

甲是市游泳冠军,某日在公园游玩,看见一儿童落水,正在水中挣扎,甲信奉: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人生哲学,不去搭救儿童,后该儿童因此而死亡。

甲是幼儿园阿姨,一日带不朋有到公园去玩,其间一儿童不慎落入公园湖中,甲只是大呼“救人”,自己没有下水,最终该儿童因救不及时而死亡。

甲是幼儿园阿姨,一日带小朋友到公园去玩,其间一儿童不慎落入公园湖中,甲只是大呼“救人”,自己没有下水,后儿童被他人救起。

男青年甲和女青年乙谈恋爱并同居,乙曾经怀孕后堕胎。后甲想和乙断绝关系,乙不同意,甲坚决不再和乙来往。一日,乙到甲的单身宿舍,要求双方继续保持恋爱关系,被甲拒绝。乙说,“那我就死给你看!”随即当着甲的面喝下事先带来的毒药。甲既未夺下药瓶,也没有采取救治措施,任由已经服毒的乙躺在自己的宿舍,自己出去逛了很长时间。后乙死亡。该案应如何处理?

被告人尹某和本队社员尹乙、杨某、尹丙等联合脱大菱粒,

当为尹丙家脱第二遍麦粒时,被告人拿起铁叉叉麦草,一铁叉戳在躲藏麦草堆里捉迷藏的12岁女孩李某右太阳穴上,被告人发觉女孩倒地一声不响以后,立即放下手中铁叉后退几步。此时,被告人为了逃避责任,非但没有及时抢救小孩,反而佯做不知。直到尹乙去拿铁叉时才发现,后送乡卫生院抢救。李某因伤势过重,胎误了抢救时机,于当晚8时许死亡。

甲乙互殴,甲因受重伤而昏,乙怀疑甲已死亡,将其推到河中,以图销尸灭迹。甲因河中水温很低,顿时苏醒,在河中挣扎呼救,但周围无人救援。乙对于甲的呼喊置之不理,甲因而溺死。对乙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第三节危害结果

一、危害结果的概念

广义的危害结果:是犯罪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损害,包括物质性的与非物质性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等。

中义的危害结果:危害行为给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具体损害事实,表现为具体的直接的现实的损害。

狭义的危害结果:又称构成要件结果,是由犯罪的实行行为造成的、根据刑法分则的规定对于成立犯罪或者犯罪既遂具有决定意义的危害结果,它只存在于过失犯、间接故意犯罪和结果犯的既遂犯中。

特征:(1)对成立犯罪或犯罪既遂具有决定意义;(2)是由构成要件行为即实行行为直接引起的;(3)是由刑法分则条文明确规定的。

二、危害结果的分类

这里的分类是对广义的危害结果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一)构成要件结果和非构成要件结果

构成要件结果是狭义的危害结果。因其对于定罪具有决定意义,又称为定罪结果。

非构成要件结果,又称量刑结果,指一切危害行为引起的、构成要件结果以外的、对于该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及其刑事责任的大小具有一定评价意义的一切损害结果。在广义的危害结果中,除了构成要件结果之外的一切结果都是非构成要件结果。

(二)物质性危害结果与非物质性危害结果

物质性危害结果,又称有形的危害结果,具有具体、可见、可以计量的特点,它的发生有一个过程,如人的死亡、伤害结果的发生、财产的损害等。

非物质性危害结果,又称无形的危害结果,抽象、不可见,不能具体测量,如名誉权受到损害、人格被侮辱、国家机关的威信遭受损害等。它们也是客观存在的。

(三)直接结果与间接结果

直接结果,指有危害行为本身直接引起的损害结果;间接结果,指有直接结果引起的其他危害结果,如财产被盗后被害人自杀等。第四节因果关系

一、因果关系的概念

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二、因果关系的特征

1.客观性。不管人的主观认识如何,因果关系都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人们可以认识,但却不能改变。

2.相对性。因果关系在实践中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而是表现为因果链条。所以认定因果关系时应当采用简化和孤立的方法,对某一现象从因果链条中抽象出来进行确定、研究。

甲、乙两人赌博,乙输了3000元,甲逼乙还钱,乙没有办法,就去偷,乙入户正在偷东西时,被户主——李大爷发现,乙怕李告发,就将李杀死。李大爷的老伴王大妈回家发现李某被人杀死,悲痛至极,自杀了。

3.顺序性。原因必定在前,结果必定在后。

4.复杂性。因果关系实际上表现为因果的网络,一因一果只是少数,

多数是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

5.条件性。因果关系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危害行为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发生的,结果是否发生、程度如何,也取决于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应当区分原因与条件,原因是决定性因素,条件对结果的发生虽然也起到一定作用,但只是通过原因对结果的产生起促进作用或延缓作用,不起决定作用。

6.内容的法定性。(1)范围是由刑法划定的,原因只能是刑法上规定的危害行为,结果只能是刑法上规定的危害结果;(2)内容是由刑法所规定的。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或者和哲学上的因果关系一致,或者将哲学上很强的原因予以弱化,不将其规定为哲学上的原因,或者将哲学上很弱的原因予以强化,将其作为刑法上的原因

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形式

(一)刑法因果关系可以分为必然因果关系与偶然因果关系两大类型。

1·必然因果关系的特点:

①危害行为本身存在着引发危害结果的内在根据,这一内在根据

决定了危害行为的发展方向。比如,放火行为本身蕴含着引发

财物燃烧焚毁的现实危险。以此,可以证明了放火行为的发展

方向就是财物的被焚毁。

②在危害行为向危害结果的转化过程中,条件因素或者起促成作

用,或者不起阻挠作用,从而致使危害行为确定不移地向危害结

果发展。例如,某人在加油站随手扔下一个烟头;烟头本来落在地上,没有立即引起明火;不巧一阵狂风袭来,烟头被吹进了油槽,火灾顿起。在此,风这个自然条件对火的发生起了促成作用。

必然因果关系的类型可分为以下种类:①单独的因果关系。是指一个危害行为直接造成了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危害结果发生,包括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在此,条件因素对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不构成任何影响,故而忽略不计。例如,某甲玩弄枪支失手走火,一枪打死某乙,就是一因一果式的必然因果关系;又如,某丙开枪射击某丁,致丁死亡的同时又致丁身边的小孩受伤,这是一因二果式的必然因果关系。在单独的因果关系中,危害行为是造成危害后果的唯一的决定性的原因。②竞合的因果关系。是指两个危害行为相竞合,导致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危害结果发生,包括多因一果,名因多果。在此,两个危害行为都是引发危害结奥的决定性原因,合力造成危害结果。例如,医生开错药方,护士加大用药剂量致使病人死亡。在此,两个债害行为同时竞合,共同造成危害结果。再加,甲行车转弯不亮尾灯,乙跟车太紧未保持车距,造成两车相撞。在此,两个危害行为相继竞合,共同导致危害结果发生。③介入的因果关系。是指在危害行为向危害结果发展的过程中,介入因素(条件因素)起了促成作用。例如,甲乙有隙,在口角中,甲击了乙前胸一拳,乙即倒地而亡。经查,乙患"胸腺淋巴体质病"。这一疾患条件促成了危害行为向危害结果的转化。又如,甲将乙殴伤后,立即送乙前往医院抢救,由于途中受限,被耽误了抢救时间,致乙死亡。在此,中途受阻这一客观条件对危害结果

的发生起了促成作用。

2·偶然因果关系的类型。所谓偶然因采关系,是指两个必然因果关系交叉而形成的“前因”与“后果”之间的关系。

前因------------前果(后因)--------------后果

必然因果关系必然因果关系

其特点是:①偶然因果关系出现于两个必然因果关系交错之时,而两个必然因果关系的交错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前一必然因果不与后一必然因果交错,前一必然因果中的因与后一必然因果中的果则不发生因果联系。②前因本身并不蕴含发生后果的必然性,所发生的后果与前因的发展方向或者是相违背的,或者是不一致的。

偶然因果关系可分为两种情况:①与某种事件相竞合的偶然因果关系。即一种危害行为造成一种危害结果或者危害状态,与某种事件相竞合,又产生了另一种危害结果。这里,事件包括自然力的因素、被害人的行为与第三人的行为,它是产生后二危害结果的决定因素。例如,甲欠乙钱,乙为讨债纠集数人将甲捆绑起来,非法拘禁于仓库内。甲气愤至极,竟上品自纶。在此案中,乙的非法拘禁行为与甲的自杀身亡结果之间具有偶然因果关系。②与另一个危害行为相竞合的偶然因果关系。即一个危害行为造成一个危害结果或者危险状态,与另一个危害行为相竞合,又产生了另一种危害结果。例如,甲将乙打成骨折,弃之而逃;乙为求救,爬行至公路旁,恰遇一辆汽车高速驶

来;司机疏于了望,将乙撞死。在此案中,虽然乙的死亡是司机的违章行为造成的,但是,甲的殴击行为不仅造成了乙的伤害结果,并且使乙的生命安全处于危险状态;所以,甲的殴击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有偶然因果关系。

(二)直接因果关系与间接因采关系

因果关系是多样的,刑法因果关系也是这样。根据因果联系有无中介条件可将刑法因果关系划分为直接因果与间接因果。

1·直接因果关系。所谓直接的因果关系,是指在没有中介条件或者中介条件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之间的关系。其特点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没有中介条件,或者尽管存在中介条件,但既不起促成作用,也不起制约作用。也就是说,危害行为直接造成危害结果。直接因果关系的形式可以分为:

①一因一果式的直接因果。例如,在酒里下毒药,致使他人中毒死亡。

②一因多果式的直接因果。是指一个危害行为同时引起两个以上危害结果。比如,放火毁人住宅,明知屋内可能有人,但却放任不管,一代放火行为同时造成既毁屋又杀人两种危害结果。③多因一果式的直接因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危害行为共同造成一个危害结果。前例所举医生开错药方而护士又加大剂量,致使病人死亡,则属这种情况。

2、间接因果关系所谓间接因果关系,是指在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中介条件,通过中介条件作用危害行为间接地造成了危害结果。于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构成间接的因果关系。其特点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这

是因为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为中介条件所阻隔。危害行为通过中介条件作用间接地引发危害结果,而不是直接地造成危害结果。间接因果关系的形式,根据中介条件所引起作用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中介条件起促成作用的间接因果。例如,甲殴伤乙,乙又感染上破伤风菌,病重而亡。在此案中,破伤;风菌感染这一中介条件对乙的死亡起了促成作用。二是中介条件起决定作用的间接作用。

四、因果关系的意义

讨论案例:

一位保姆在家里照看只有一岁多的小男孩。孩子咳嗽得厉害,邻居某甲就送来一瓶止咳糖浆。保姆将止咳糖浆喂给孩子不久,孩子就口吐白沫,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后发现,瓶子里装的是敌敌畏,但瓶子却是止咳糖浆瓶,连上边的商标和说明还是崭新的。原来是邻居某甲的丈夫某乙用止咳糖浆瓶装了敌敌畏拿回家中备用,因一时粗心,竟忘了撕去瓶上的商标,也忘了告诉家人。这就是说,邻居某甲和保姆并不知道瓶中装的是敌敌畏,她们都把瓶中的敌敌畏当成止咳糖浆了。那么,某甲、某乙和保姆的行为与孩子的死亡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呢?

被告人李某,男,38岁,某砖厂工人,单身。

1982年5月,被告人李某给社员岳某送砖时,与岳的妻子田某相识。从此以后被告人多次借故去田某家,与田眉来眼去,调情说笑,进而二人发生了不正当两性关系。田某自从与李某有了通奸关系以后,对丈夫的感情逐渐淡薄,以致发展到经常吵嘴打架的地步。岳某是个老实人,虽对其妻田某与李某的不正当关系有所察觉,但说也不敢说,辩也不敢辩。特别是1982年中秋节时,又见李某来家勾引其妻田某,岳某生气受辱不过,自缢身亡。

被告人梁xx,男,24岁,教师。

梁xx因男学生傅xx(l5岁)不遵守课堂纪律,而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该学生进行顶撞狡辩,拒不接受批评。梁一气之下,先用右手推该学生左肩膀一下,学生仍不承认错误,又用左手打学生胸下部一拳和后腰一拳。该生于当日下午四时感到腰,当晚九时送医院急诊,诊断为脾破裂二处,并怀疑有白血病。经急诊手术将脾切除,在手术中确定该生原患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引起脾肿大(为正常脾脏的六至七倍)。该生做完脾摘除手术17天后,已基本痊愈,由外科转内科治疗白血病。在内科住院7天后突然死亡。尸检结果是,肺动脉主干栓塞,骤死。

提问,学生傅xx死亡的原因是什么?与被告人的推倒学生的行为有否因果关系?

第五节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一、犯罪时间

犯罪时间指行为人开始准备实施犯罪到犯罪达到既遂状态所持续的时间。犯罪时间在刑法中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1)当刑法分则有明文规定时,犯罪时间成为犯罪构成的要件。(2)犯罪时间对于量刑有意义,是量刑的酌定情节。(3)对于刑法的时间效力、时效的起算具有重要意义。

二、犯罪地点

犯罪地点指犯罪发生的位置和场所。犯罪地点在刑法中也具有三方面的意义:(1)在刑法分则有明文规定时成为犯罪构成的要件。(2)犯罪地点是量刑的酌定情节,对于量刑有一定影响。(3)犯罪地点对于确定刑法的空间效力和刑事诉讼管辖有决定意义。

三、犯罪方法

行为人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时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

第六讲 典型谬误 1.论证品质的基本规范 一个“好的”论证,即是一个“逻辑上有说服力的”论证 一个好的论证需要满足三个最基本的条件: 论证的每一个前提都是可接受的[A c c e p t a b i l i t y]可接受性 论证的前提与结论是相关的[R e l e v a n c e]相关性 论证的前提一并为结论提供了充足的理由支持[S u f f i c i e n c y]充分性2.相关性是前提具有支持性的必要条件(不相关谬误) 相关与不相关的判定 当且仅当A的真或假支持或反对了B之为真或为假 [A提供了某种证据或理由影响着我们相信或接受B之为真/假] 当且仅当A的真或假不影响(不支持也未反对)B之为真或为假 [不存在支持或削弱的任何关联性] 相关性的复杂性 有时,相关性依赖于某些特定前提/额外信息的支持 P r o s e c u t o r:请问被告,你是左撇子吗? D e f e n s e L a w y e r:反对!法官大人,这个问题根本不相关! P r o s e c u t o r:可是,法官大人,我们将证明凶手是个左撇子。如果能表明被告也正好是个左撇子,这显然与他是否犯案是极其相关的。3.A c c e p t a b i l i t y可接受性 (1)前提的可接受性针对于论证的受众或对象,但是,可接受性并不等同于被接受性(a c c e p t a n c e) (2)每一个前提都是理性地可接受的,即,可接受与否应取决于它是否有其合理的证据支持 (3)W h e n P r e m i s e s a r e A c c e p t a b l e? 它由适当的子论证所支持 它在别处得到过合理的辩护 它是先验的/必然的为真 它是常识 它是基于可靠证言或恰当的权威 4.S u f f i c i e n c y充分性 (1)前提为结论提供了充分的支持,即它们使得结论因之而变得可以被合理地相信或接受

第六章犯罪客观方面 一、名词解释 1、犯罪客观方面 2、危害行为 3、作为 4、犯罪对象 5、犯罪对象 6、危害结果 7、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二、不定项选择题 1、犯罪的客观方面() A、仅指危害行为 B、仅指危害结果 C、仅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D、指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 2、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可分为() A、基础要件 B、先决要件 C、必要要件 D、选择要件 3、犯罪行为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 B、实行行为与非实行行为 C、作为与不作为 D、明知行为与不明知行为 4、只能由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有() A、遗弃罪 B、遗弃伤员罪 C、故意杀人罪 D、放火罪 5、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A、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B、客观行为与主观心理态度之间的联系 C、客观方面要件与主观方面要件之间的联系 D、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6、不作为犯罪要求的特定义务是指() A、道德义务 B、法律规定的义务 C、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 D、因行为人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7、下列犯罪中,()只能由不作为构成。 A、包庇罪 B、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C、遗弃罪 D、偷税罪 8、下列犯罪中,()只能由作为构成。 A、诬告陷害罪 B、故意杀人罪 C、强奸罪 D、遗弃罪 9、危害结果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 A、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 B、对任何一种犯罪的构成非必备条件 C、只作量刑情节考虑 D、某些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 10、作为的形式可以包括:() A、利用自己的身体实施 B、利用动物实施 C、利用精神病人实施 D、利用自然力实施 11、下列哪些行为不属于危害行为() A、人在睡梦中的行为 B、人在精神错乱状态下的行为 C、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行为 D、人在身体受强制情况下的行为 三、判断题

幻灯片1 第五章犯罪客体 幻灯片2 第一节犯罪客体概述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 ●社会关系说: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或威胁的社会关系。 ●法益说: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刑法所保护的法益。 ●规范违反说: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存在于社会中的规范联系。 ●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幻灯片3 犯罪客体的地位 ●犯罪客体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反映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彰显犯罪的本质特征; ●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重要内容,是分析具体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必须 考量的因素; ●考察犯罪客体的内容对于准确量刑也是必不可少的。 幻灯片4 我国刑法对犯罪客体的规定 1.有的条文明确揭示犯罪客体(102、221) 2.有的条文指出犯罪客体的物质表现,通过物质表现表明犯罪客体(206) 3.有的条文指出被侵犯的社会关系的主体(236) 4.有的条文指出对某种法规的违反(337) 5.有的条文通过对行为具体表现形式的描述表明某一犯罪客体(257) 幻灯片5 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 1.有助于认识犯罪本质 2.有助于准确定罪 3.有助于正确量刑 幻灯片6 犯罪客体的分类 犯罪的一般客体 犯罪的同类客体 犯罪的直接客体 (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物质性客体和非物质性客体) 幻灯片7 ●1、犯罪的一般客体 ●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 关系的最高层次。 ●刑法第2条关于刑法任务的规定、第13条关于犯罪概念的规定说明了犯罪的一般客体 的主要内容 幻灯片8

●二、犯罪的同类客体 ●犯罪的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 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 ●划分犯罪的同类客体,是根据犯罪行为侵害的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不同进行的科学 分类。 幻灯片9 ●三、犯罪的直接客体 ●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种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而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1、简单客体与复杂客体 ●划分依据:客体的复杂性 ●简单客体,又称单一客体,是指某一犯罪只直接侵害一种具体社会关系。 ●复杂客体,是指一种犯罪行为同时侵害的客体包括两种以上的具体社会关系。 ●2、物质性犯罪客体与非物质性犯罪客体 ●划分依据:以具体犯罪侵害的社会关系是否具有物质性为标准 幻灯片10 第三节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一、犯罪对象 ●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 ●犯罪对象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可知性的特征。 幻灯片11 二、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和区别 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不一定; 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犯罪对象不是; 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犯罪对象不一定; 4.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不是。 幻灯片12 第六章犯罪客观方面 幻灯片13 犯罪客观方面定义与特征 ●定义: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 损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 ●法定性 ●客观性 ●特征危害性 ●主导性

第六章犯罪客观方面 一、概念题 1.犯罪的客观方面 答: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损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其特征包括:①犯罪客观方面因为刑法所规定而具有法定性。②犯罪客观方面以客观事实特征为内容。③犯罪客观方面是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有所侵犯的客观事实特征。④犯罪客观方面是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核心因素。 2.不作为(西北政法2005年研;上海交大2005年研) 答: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成立不作为,在客观方面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作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这是构成不作为的前提条件。②行为人有能力履行特定法律义务,这是不作为成立的重要条件。③行为人没有履行作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这是不作为成立的关键条件。 3.危害结果(上交2009年研) 答:危害结果是指犯罪行为发生后所导致的事实性的客观损害以及主观的社会危害。危害结果的特征包括:①危害结果是由刑法规定的。②行为的危害结果是直接客体遭受损害的事实。 ③危害结果是由实行行为所造成的。 二、简答题 1.简述刑法上的不作为与不作为犯罪。(北化工2007年研)

相关试题: (1)不作为犯罪的成立要件。(武大2013年研) (2)不作为犯的类型构成。(南师大2010年研) (3)简述不作为犯罪义务的来源。(中南财大2009年研;北理2008年研;西北政法2007年研) 答:(1)不作为 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 ①成立不作为,在客观方面应当具备的条件 a.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作为的特定法律义务; b.行为人有能力履行特定法律义务; c.行为人没有履行作为的特定法律义务。 ②不作为的表现形式 不作为通常表现为身体的静止即不为一定行为,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不作为的行为性问题。不作为在表现形式上通常表现为身体的静止、消极,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在某些不作为犯罪中,行为人往往具有积极的身体活动。 ③不作为的义务来源 a.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b.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 c.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d.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 (2)不作为犯罪 不作为与不作为犯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危害行为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后者是指

第六章犯罪的客观方面 一、判断题 1.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在客观方面都必须具备的要件。() 2.刑法中的“作为”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行为实施的违反禁止性规范的危害行为。() 3.利用他人实施的行为而进行犯罪的是不作为形式的犯罪。() 4.不作为的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义务而非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一切行为规范所规定的义务。() 5.犯罪客观方面物质性结果与非物质性结果是依据危害结果距离危害行为的远近或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的联系形式或者受到损害的程度来划分的。() 6.人在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人在身体受强制情况下的行为、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人在睡梦中的举动不属于刑法中的危害行为。() 7.甲对乙实施抢劫,乙乘其不备逃跑,甲在后紧追,乙在横穿公路过程中被正常驾驶的汽车撞死,甲乙死亡的结果对甲的影响是: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成立偶然的因果关系,导致在对甲的抢劫罪量刑时,考虑这一结果。() 8.从自然意义上讲,犯罪所侵犯的而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也属于一种客观事实特征,因此犯罪客观方面是包括犯罪客体在内的客观事实特征。() 9.不作为之所以与作为一样属于危害行为,同样可以成立犯罪,归根结底在于不作为是应为而不为,它同作为在侵害一定的社会关系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10.行为人盗窃了某一老太太的全部钱财,该老太太自杀。财物损失和老太太自杀是认定行为人构成盗窃罪的危害结果。() 11.对于具体案件,只要把它的刑法因果关系搞清楚了,就可以确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了。() 12.实行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方法,不影响犯罪的成立与否,而只会表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13.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是必须表现行为人的意志或者意识的行为,没有意志或意识的行为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 14.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 二、简答题 1.简述犯罪客观方面的特征。 2.简述不作为犯罪的成立条件及特定义务的来源。 3.如何理解我国刑法中的危害结果? 4.如何理解刑法中危害行为? 三、论述题 1.试述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 2.试述我国刑法对物质性危害结果的规定及其意义。 3.怎样理解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二节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对; 2.对; 3.错; 4.错; 5.错; 6.对; 7.对; 8.错; 9.对;10.错;11.错;12.错;13对;14.对

2016年司法考试刑法章节模拟习题:第六章-犯罪客观方面 第六章犯罪客观方面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带邻居家的4岁小孩乙去河里游泳,因没有看管好孩子,最后乙在河里溺水死亡。甲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甲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 A、法律的直接规定 B、职务上或业务上的要求 C、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D、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2、对发表言论,是否可以定罪() A、发表言论仅仅只是暴露思想,而不是刑法上的危害行为,所以不能定罪 B、发表言论应是一种行为,可以定罪 C、对言论应进行分析,如发表有害言论就应定罪,反之就不应定罪 D、虽发表无害或有害的言论,但只是单纯暴露思想时,不是刑法上的危害行为

3、因果关系的复杂性是指() A、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 B、直接因果关系和间接因果关系 C、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 D、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和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 4、甲与乙自由恋爱,乙的父亲丙坚决反对,对乙多次辱骂殴打,并对其进行看管,不许乙与甲见面,致乙自杀。在这里作为刑法因果关系的原因是() A、丙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行为 B、乙的自杀行为 C、丙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行为和乙的自杀行为 D、都不是 5、区分同类客体相同犯罪主要是根据犯罪的() A、客体 B、客观要件 C、主体 D、主观要件

6、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包括了() A、犯罪的行为、犯罪的结果 B、犯罪的动机、犯罪的目的 C、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 D、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7、只能由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是() A、抢劫罪 B、遗弃罪 C、绑架罪 D、敲诈勒索罪 8、我国刑法理论通常把犯罪客观方面的行为分为() A、故意、过失 B、实行行为、非实行行为 C、作为、不作为 D、持有、作为、不作为

犯罪的客观方面要件 [案情] 被告人:皮某,男,46岁,原系某市巨蜂葡萄园经理,非国家工作人员。 被告人皮某作为集体企业某市巨蜂葡萄园经理,为生产急需,于1990年8月25日以巨蜂葡萄园的名义,向某市信托投资公司贷款人民币10万元,由某市服务公司粮油商行担保。贷款前,粮油商行经理商某提出,要皮某从贷款中拿出5万元借给该商行用于偿还谷子款,数日后即归还,否则不为皮某作贷款担保。皮某考虑到这笔贷款是用于农业投资,周期长,风险大,有资格又愿意担保的单位一时难找,便同意了商某的要求。同年8月28日,巨蜂葡萄园直接以汇票的形式向厦门的有关粮油商行偿还谷子款5万元。皮某与商某商定了付息的时间和手续。此后,粮油商行资金周转不灵,还款不能兑现,皮某积极追付。案发后经一审法院判决前,这笔款的本息及罚息已全部归还某市信托投资公司。 [问题] 犯罪构成客观方面应具备哪些内容? [判决] 法院判决认为被告人皮某的行为已构成挪用本单位资金罪,应以挪用本单位资金罪论处。 [法理分析] 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犯罪客观方面的事实特征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等。其中,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所不可缺少的要件,危害结果是绝大多数犯罪构成所必需的要件,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仅仅是某些犯罪构成所必需的要件。具体而言,作为犯罪客观方面表现的人的危害行为,是在人的意识和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类型。所谓作为是指积极的行为即实施法律禁止实施的行为;不作为是指消极的行为,即不实施依法应当实施的行为。刑法意义上的危害结果,是指危害行为给客体即社会主义社会关系造成的危害,又具体分物质性的危害结果和非物质性的危害结果两种类型。此外,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也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重要内容,查明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为追究其刑事责任提供客观基础。

第六章犯罪客观方面 第一节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 犯罪客观方面,又称犯罪客体要件、犯罪客观因素,是指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的侵犯性,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 二、犯罪客观方面的特征 (一)法定性: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是刑法分则条文加以规定的。 (二)客观性: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是客观事实特征。 (三)多样性:犯罪客观方面是具体、多样的犯罪客观事实特征。 (四)必要性:犯罪客观方面是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 三、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 (一)有助于区分罪与非罪 (二)有助于区分此罪与彼罪 (三)有助于区分犯罪完成与未完成形态 (四)有助于正确认定犯罪的主观方面 (五)有助于正确量刑 第二节危害行为 一、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一)危害行为的概念 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是指基于人的意识实施的客观上侵犯法益的身体动静。 (二)危害行为的特征 1.有体性——排斥“思想犯” 危害行为是人的身体动静。 2.有意性——排斥“无罪过事件” 危害行为是基于行为人的意识支配而实施的。 欠缺有意性的行为: ①身体的反射动作; ②睡梦中的行为; ③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 ④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 ⑤受胁迫(受强制)情况下的行为。 3.有害性——排斥“迷信犯” 危害行为对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构成侵害。 二、作为与不作为 根据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危害行为可以分为作为和不作为。 (一)作为 1.作为的概念 作为,是指行为人以身体活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

2.作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1)利用自己身体实施的作为 (2)利用物质性工具实施作为 (3)利用自然力实施的作为 (4)利用动物实施作为 (5)利用他人实施的作为 ①利用受害者以外的他人 ②利用受害者本人 (二)不作为 1.不作为的概念 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行为,而未实施该行为。 2.不作为犯罪的分类 (1)纯正不作为犯(真正不作为犯) 是指刑法明文规定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 如:第260条遗弃罪,第129条丢失枪支不报罪,第139条之一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第416条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罪,第429条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等。 (2)不纯正不作为犯(不真正不作为犯) 是指行为人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通常为作为形式的犯罪。 如:不作为的放火罪,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等。 3.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 (2)行为人具有履行该积极义务的能力。 (3)行为人不履行作为义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结果。 只有当行为人履行作为义务可以避免结果发生时(即当行为人履行作为义务具有结果回避可能性时),其不作为才可能成立犯罪。 (4)不作为与作为的等价性:法益侵犯的等价性与法律条文中动词包含不作为方式 ①法益侵犯的等价性,要考虑具体的客观危害与主观罪过心理。 ②刑法分则条文使用的动词能否包括不作为方式的判断。 ③行为满足不作为客观成立条件并不一定成立不作为犯罪,只有当某种不作为符合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时才成立犯罪。 4.作为义务的发生根据(作为义务的来源) (1)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积极作为义务 只有其它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义务在刑法中得到了体现,才能成为定罪的根据。 (2)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积极作为的义务 义务的时限:行为人执行职务或从事业务之时。 义务的对象:仅限于职务或业务范围之内。 (3)法律行为引起的积极作义务 如合同行为、自愿接受行为引起的义务。 (4)先前行为(危险前行为)引起的积极作为义务 由于行为人的先前行为导致刑法所保护的法益处于危险状态时(创设危险),行为人负有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危险或防止结果发生的特定义务。

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 一、概念题 1.犯罪的客观方面 答: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损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其特征包括:①犯罪客观方面因为刑法所规定而具有法定性。②犯罪客观方面以客观事实特征为内容。③犯罪客观方面是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有所侵犯的客观事实特征。④犯罪客观方面是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核心因素。 2.不作为(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研;西北政法2005年研;上海交大2005年研)答: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成立不作为,在客观方面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作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这是构成不作为的前提条件。②行为人有能力履行特定法律义务,这是不作为成立的重要条件。③行为人没有履行作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这是不作为成立的关键条件。 3.危害结果(上交2009年研) 答:危害结果是指犯罪行为发生后所导致的事实性的客观损害以及主观的社会危害。危害结果的特征包括:①危害结果是由刑法规定的。②行为的危害结果是直接客体遭受损害的事实。③危害结果是由实行行为所造成的。 二、简答题

1.不作为犯罪的成立条件。(武大2013年研) 相关试题: (1)我国刑法中不作为犯罪的成立条件。(上海海事大学2014年研) (2)简述犯罪不作为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人大2004年研) (3)简述成立不作为犯罪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中南财大2004年研) 答:不作为,就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构成刑法中的不作为,客观方面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作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这是构成不作为的前提条件。没有特定法律义务,也就没有不作为的行为形式。 不作为的义务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 ③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④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 (2)行为人有能力履行特定法律义务,这是不作为成立的重要条件。如果行为人不具有履行特定法律义务的可能性,也不可能成立不作为。 (3)行为人没有履行作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这是不作为成立的关键条件。 2.不作为犯的类型构成。(南师大2010年研) 答: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不作为在表现形式上通常表现为身体的静止、消极,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在某些不作为犯罪中,行为人往往具有积极的身体活动。作为与不作为的区别,关键在于是否与

第六章犯罪的客观方面 第一节犯罪的客观方面概述 一、犯罪的客观方面的概念 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侵犯性,而为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等。 二、犯罪的客观方面的特征 (一)法定性 (二)客观性 (三)侵犯性 (四)必要性 三、犯罪客观方面的组成要件 具体表现为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对象。 四、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 (一)有助于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二)有助于区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三)有助于区分犯罪完成与未完成形态的界限 (四)有助于正确分析的认定犯罪的主观要件 (五)有助于正确量刑 第二节危害行为 一、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非危害行为 行为危害行为非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非犯罪行为 犯罪行为 危害行为,指行为人在其意识和意志的支配下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身体的动静。其特征是: 1.危害行为是表现于外部的行为人的身体的动静,这是危害行为的客观外在特征。称为“体素”。 2.行为人的身体的动静是由行为人的意志(不是非曲直心理态度)支配的。这是危害行为的主观内在特征,称为“心素”。 3.由行为人的意志(心理态度)支配的身体的动静,必须对社会具有危害性。这是危害行为的法律特征。单纯的思想不能影响社会关系的性质并对其造成损害或者威胁,只有思想外化为行为,才能具有社会危害性。 上述三个特征是每一个危害行为所必须具备的,缺一不可。

基于上述特征,下列行为不是危害行为: 第一,缺乏意识和意志因素(主观内在特征)的行为:(1)身体的条件反射行为;(2)睡梦中的言谈举止;(3)不满14周岁或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的行为;(4)精神病人实施的有害于社会的行为;(5)意外事件中的行为,由于不能抗拒、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6)身体受到暴力强制时的行为。 第二,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当然不是危害行为。包括:(1)合法行为;(2)正当行为。 讨论案例: 大学生甲睡在上铺,在睡午睡时,用脚把被子揣到床下的桌子上,带倒了桌子上的热水瓶,把睡在下铺的乙烫成重伤,问甲的行为是刑法上的危害行为吗? 甲,56岁,住在农村,平时就是个“神仙”,2000年5月始,到处宣扬“要变天”,“要重新分配土地”,搞得周边地区,人心惶惶,后被公安机关逮捕。 甲,是一下岗工人,看到当官的开车,吃饭店,心理特别不平衡,平常和朋友聚会时,经常说:共产党如此腐败,很快就要完蛋。甲的行为是危害行为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