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刚性防水屋面工程施工工艺

刚性防水屋面工程施工工艺

刚性防水屋面工程

施工工艺

1

刚性防水屋面工程施工工艺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防水等级为I~Ⅲ级的屋面防水层。

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

2 术语

(1)基层处理剂: 为了增强防水材料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 在防水层施工之前, 预先涂刷在基层上的涂料。

(2)分格缝: 屋面找平层、刚性防水层、刚性保护层上预先留设的缝。刚性保护层在表面上做成V型槽, 称为表面分格缝。

(3)改性沥青密封材料: 用沥青为基料, 用适量的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改性, 加入填充料和其它化学助剂配制而成的膏状密封材料。

(4)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 以合成高分子材料为主体, 加入适量的化学助剂、填充料和着色剂, 经过特定的生产工艺加工而成的膏状密封材料。

3 基本规定

(1)刚性防水层中细石混凝土中不得使用火山灰水泥; 当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 应采用减少泌水性的措施,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2)刚性防水层与立墙及突出屋面结构等交接处, 均应做柔性密封处理;

1

刚性防水层与基层间宜设置隔离层。

(3)混凝土中掺加膨胀剂、减水剂、防水剂等外加剂时, 应按配合比准确计量, 投料顺序得当, 并应用机械搅拌, 机械振捣。

(4)刚性防水层应设置分格缝, 分格缝内应嵌填密封材料。

(5)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厚度不应小于40mm。

4 施工准备

4.1 技术准备

(1)根据设计图纸及相关施工验收规范编制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

(2)按照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要求做好技术、安全交底。

4.2材料要求

(1)混凝土水灰比不应大于O.55,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30kg, 含砂率宜为35%~40%; 灰砂比宜为1: 2~1: 2.5; 混凝土采用机械搅拌, 搅拌时间不应少于2min, 补偿收缩混凝土连续搅拌时间不应少于3min。

(2)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 不得采用火山灰质水泥, 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 石子最大粒径不宜超过15mm, 含泥量不应大于1%, 应有良好的级配; 砂子应采用中砂或粗砂, 粒径在O.3~0.5mm, 含泥量不应大于2%。

(3)采用直径4~6mm、间距为100~200mm的双向钢筋网片, 也可采用冷拔低碳钢丝, 网片应采用绑扎或电焊制作, 在分格缝处断开, 绑扎钢筋的搭接长度满足搭接要求, 其保护层不应小于l0mm。

2

(4)细石混凝土宜掺人膨胀剂、减水剂、防水剂等外加剂, 应根据不同品种的使用范围、技术要求选定, 按照配合比准确计量, 投料顺序得当。细石混凝土应用机械充分搅拌均匀, 坍落度控制在30~50mm, 达到密实以提高其防水性能。

(5)用于密封处理的密封材料应具有弹塑性、粘结性、耐候性以及防水、气密性和耐疲劳性, 如改性沥青嵌缝油膏、聚氨酯类和硅酮类等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质量要求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规定, 其储存、保管应避免日晒、雨淋, 避开火源, 防止碰撞。

4.3主要机具

主要机具见表4.3。

主要机具表4.3

3

4.4作业条件

(1)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屋面, 结构层表面应平整、坚实, 必须进行蓄水试验, 当发现有裂缝、渗漏等缺陷时, 必须进行封闭和防锈处理。

(2)预制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不得有外部损伤和缺陷, 凡有局部轻微缺陷者, 应在吊装前修补好; 预制板应安装平稳, 板缝应大小一致, 板缝宽度上口不小于30mm, 下口不小于20mm; 对板缝呈上窄下宽或宽度大于50mm 的, 应加设构造钢筋; 相邻板面高差不大于l0mm。

(3)采用细石混凝土灌缝时, 应在灌缝前清理板缝, 并刷水泥素灰, 用钢丝吊托底模, 分次浇筑水泥砂浆和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应浇捣密实, 不得有蜂窝麻面等缺陷, 高度应与板面平齐。

(4)所有出屋面的管道、设备或预埋件均应安装完毕, 检验合格, 并做好防水处理。

(5)找平层应平整、压实、抹光, 使其具有一定的防水能力。

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