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基本实验方法

4基本实验方法

4基本实验方法
4基本实验方法

基本实验方法

命题趋势

要求考生“能根据要求灵活使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具体体现在:①在给定的条件下,实行实验设计;②给出测量数据,选择数据处理的方法;③给定原理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④给出实验过程和情景,判断过程和方法的合理性等。如2001年理综考试中的实验题,就是要求考生灵活使用“伏安法”测定电阻。

关于实验方法的考查,预计是两种形式:一是以学过的分组或演示实验为背景,考查对实验方法的领悟情况;二是考查灵活使用学过的实验方法设计新的实验。

因为当前设计型实验是高考实验题的热点,而掌握一些有普遍意义的实验方法又是设计实验的基础,所以在复习已学过的实验时,有意识的、积极的提取、积累一些有价值的方法是很有意义的。

知识概要

围绕实验的设计原理、误差控制、数据处理三个环节,都有它们自己的一些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在中学阶段涉及的主要是以下一些方法:

1.设计实验原理

(1)控制变量法。如: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控制。在“研究单摆的周期”中,摆长、偏角和摆球质量的关系控制。

(2)近似替代法。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选择了合适的内外接方法,一般就忽略电表的非理想性。

(3)等效替代法。某些量不易测量,能够用较易测量的量替代,从而简化实验。在“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两球碰撞后的速度不易直接测量,在将整个平抛时间定为时间单位后,速度的测量就转化为对水平位移的测量了。

(4)模拟法。当实验情景不易或根本无法创设时,能够用物理模型或数学模型等效的情景代替,即使两个情景的本质可能根本不同。“描绘电场中的等势线”的实验就是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5)微小量放大法。微小量不易测量,勉强测量误差也较大,实验时常采用各种方法加以放大。卡文迪许测定万有引力恒量,采用光路放大了金属丝的微小扭转;在观察玻璃瓶受力后的微小形变时,使液体沿细玻璃管上升来放大瓶内液面的上升。

2.控制实验误差

(1)多次测量法。多次测量法减小偶然误差,这是所有实验必须采取的办法,也是做实验应具有的基本思想。

(2)积累法。一些小量直接测量误差较大,能够累积起来测量,以减小误差。“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周期的测量误差,不是测量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而是测量完成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

3.数据处理

(1)逐差法。这就是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计算加速度时用到的方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测量数据,具有较好的取平均的效果。

(2)图象法。能从图象清楚看出物理量间的关系,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采用了这种方法得出电阻与温度相关的结论;可用图象法求物理量的值,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用图象法来求E和r不但有取平均的效果,还能够剔除个别有错误的测量数据。

临河四中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

临河四中新教育实验实施工作方案 开展新教育实验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平台。新教育实验的开展,为教师搭建了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为学生创建了快乐成长的理想乐园,为学校构建了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以“新教育实验”为抓手,根据《临河区教科局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的实施意见》,我校正式启动新教育实验,我们将严格按照临河区教科局有关推进新教育实验的文件,认真实施上级新教育实验方案,将新教育实验作为主线,纳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为更好的实施新教育实验,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十九大思想为指导,以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价值追求,旨在全校范围内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教育方法、提升教师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我校教育品质,努力实现“教师的行为方式、学生的生存状态、学校的发展模式、教育的科研范式”四大改变,让新教育实验惠及广大师生,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推动全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让我校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工作目标 ㈠总体目标:促进学生在健全人格、学有所长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促进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技能基础上的专业化发展,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同发展,探索学校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理想道路。 ㈡具体目标: 1、营造书香校园。积极营造书香校园阅读氛围,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让师生共沐书香。 2、构筑理想课堂。学习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适合我校的教学模式,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在传授文化知识与学生生活体验之间形成有机联系,并追求个性化的课堂,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以“每周研讨课”为载体,组织开展教师课堂比武以及各类专题教研活动,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来提高学科课程的教学质量。 3、每月推进一事。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校与社会行生活的节律,每月开展一个主题活动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公民意识,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三、新教育实验领导组:组长:张晓波 副组长:张卫民、汪玉霞、郭彪、 成员;魏建华柴旭晨贾辉马征贺春丽马静王红梅魏婕乔红艳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统筹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研究制定学校实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开展新教育实验项目课题研究,研究部署新教育实验规划和解决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计算方法实验

实验一: 姓名: 学号: 班级:2013级计算机6班实验地点:第二机房 实验时间:2015/3/17

1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二分法求方程的根 2. 基本迭代法求方程的根 3. 用埃特金求方程010423=-+x x 在1.5处的一个根,精度要求410-。 4. 牛顿下山法求方程的根 求方程013=--x x 的根,初值取6.00=x ,精度满足510-。 5. 牛顿迭代法求解7,精度满足510- 2 实验环境和工具 机房 VC6 3 实验结果 3.1 算法流程图 3.2 程序核心代码 二分法代码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 { double x,a=1.0,b=1.5; for(int i=1;i<10;i++) { x=(a+b)/2; if((a*a*a-a-1)*(x*x*x-x-1)<0) b=x; else a=x; if(b-a<0.01) break; cout< #include void main() { double x0=0.5,x,e=2.718281;

for(int i=1;i<20;i++) { x=pow(e,-x0); if(x-x0<0.00001) break; cout<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 double fun(double x); void AitkenIterative(double(*pf)(double x)); ////////// ////////// int main() { AitkenIterative(fun);

数值计算实验课题目

数值实验课试题 本次数值实验课结课作业,请按题目要求内容写一篇文章。按题目要求 人数自由组合,每组所选题目不得相同(有特别注明的题目除外)。试题如下: 1)解线性方程组的Gauss 消去法和列主元Gauss 消去法(2人)/*张思珍,巩艳华*/ 用C 语言将不选主元和列主元Gauss 消去法编写成通用的子程序,然后用你编写的程序求解下列84阶的方程组 ???? ?????? ? ??=??????????? ????????????? ? ?1415151515768 168 168 168 1681684 8382321 x x x x x x 参考书目: 1.《计算机数值方法》,施吉林、刘淑珍、陈桂芝编 2.《数值线性代数》,徐树方、高立、张平文编 3.《数值分析简明教程》,王能超编 2)解线性方程组的平方根法(4人)/*朱春成、黄锐奇、张重威、章杰*/ 用C 语言将平方根法和改进的平方根法编写成通用的子程序,然后用你编写的程序求解对称正定方程组b Ax =,其中 (1)b 随机的选取,系数矩阵为100阶矩阵 ?????? ???? ? ? ?101 1101 1101 1101 1101110 ; (2)系数矩阵为40阶的Hilbert 矩阵,即系数矩阵A 的第i 行第j 列元素为 1 1-+= j i a ij ,向量b 的第i 个分量为∑=-+ = n j i j i b 1 1 1. 参考书目: 1.《计算机数值方法》,施吉林、刘淑珍、陈桂芝编 2.《数值线性代数》,徐树方、高立、张平文编

3.《数值分析简明教程》,王能超编 3)三对角线方程组的追赶法(3人)/*黄佳礼、唐伟、韦锡倍*/ 用C 语言将三对角线方程组的追赶法法编写成通用的子程序,然后用你编写的程序求解如下84阶三对角线方程组 ???? ?????? ? ??=??????????? ????????????? ? ?1415151515768 168 168 168 16816 84 8382321 x x x x x x 参考书目: 1.《计算机数值方法》,施吉林、刘淑珍、陈桂芝编 2.《数值分析简明教程》,王能超编 4)线性方程组的Jacobi 迭代法(3人)/*周桂宇、杨飞、李文军*/ 用C 语言将Jacobi 迭代法编写成独立的子程序,并用此求解下列方程组, 精确到小数点后5位 ???? ? ??=????? ??????? ? ?-149012 2111221 3 2 1 x x x 参考书目: 1.《计算机数值方法》,施吉林、刘淑珍、陈桂芝编 2.《数值线性代数》,徐树方、高立、张平文编 3.《数值分析简明教程》,王能超编 5)线性方程组的Gauss-Seidel 迭代法(3人)/*张玉超、范守平、周红春*/ 用C 语言将Gauss-Seidel 迭代法编写成独立的子程序,并用此求解下列方程组,精确到小数点后5位 ???? ? ??=????? ??????? ? ?--39721 1111112 3 2 1 x x x 参考书目: 1.《计算机数值方法》,施吉林、刘淑珍、陈桂芝编 2.《数值线性代数》,徐树方、高立、张平文编 3.《数值分析简明教程》,王能超编 6)解线性方程组的最速下降法法(2人)/*赵育辉、阿热孜古丽*/ 用C 语言将最速下降法编写成通用的子程序,然后用你编写的程序求解对称

新教育实验读书心得范文集萃

( 心得体会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新教育实验读书心得范文集萃Collection of model articles on reading experience of new education experiment

新教育实验读书心得范文集萃 【篇一】 我校推广新教育已经很多年了,从我20xx年来到这所学校开始,就在听“新教育”的各种活动、理念。大致浏览了这本书才知道学校进行的各种活动源于新教育,比如晨诵、卓越课程的研发和实施、每月一个活动主题、营造书香校园等。 新教育实验源于朱永新教授1999年读到一则故事萌发出对教育的理想,按我的理解,新教育实验就是有共同教育梦的一群人在探寻,在行动,这群人有教育管理者、老师、家长。我心中也有这样的梦想,读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新教育这样的目标: (1)是学生享受成长的乐园; (2)是老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3)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4)走出一条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路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是我们的教育理想。我们平凡的工作如何能撑起这样大而空的理想,我们的肩膀如何能担起这份重担。在一阵热血后我们剩下些什么?值得我思考。新教育的哲学基础就是: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这句话适合我,适合学生,也适合家长。而我作为老师应该坚持什么?具体行动是什么?对于新教育我应该改变些什么?这本书给了我答案:教师行为的改变,新教育主要是通过倡导教师撰写教育日记、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实现的。我要牢记这句话,平时教学的感触很多,大多都在办公室的闲谈中消耗了,说过算一遍,写下来才是专业发展,是教育的智慧,是教育的幸福。 只有在多种形式的教育写作中反思总结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才会有收获,才会有奇迹。追寻理想超越自我才不是一句空话。 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是新教育实验的心理基础。我也常常在想:对于小学生,他的学习生涯才刚刚开始,如果不幸被列为差生的行列,孩子接下来几年的生活该有多灰暗,多没希望啊,

计算方法实验+编程代码

计算方法实验报告 1 在区间[-1,1]上分别取n=10,20,用两组等距节点对龙格函数21()125f x x =+作多项式插值,对每个n 值,分别画出插值函数及()f x 的图形。 解:n=10时: n=20时:

2 在区间[-1,1]上分别取n=10,20,用两组等距节点对龙格函数21()125f x x = +作分段线性插值,对每个n 值,分别画出插值函数及()f x 的图形。 解:n=10: n=20时:

3 对龙格函数21()125f x x = +在区间[-1,1]上取21, 0,1,2k x k k n n =-+= ,n 分别取10,20,试分别求3次、5次最小二乘拟合多项式,打印出此曲线拟合函数,分别画出此拟合函数及()f x 的图形。 3次最小二乘拟合 n=10时: n=20时:

5次最小二乘拟合n=10时: n=20时:

4 取点 21 cos,0,1,2 2(1) k k x k n n π + == + ,n分别取10,20,对龙格函数 2 1 () 125 f x x = + 作多项式插值,对每个n值,分别画出插值函数及() f x的图形。解:n=10时: n=20时:

5 比较上面三组近似函数,说说你的体会。你能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探索吗,比如n如果继续增加下去,结果会如何? 附注:编程语言不限,但用matlab等语言编程时,不得直接调用现成的插值与逼近函数,需要你在我们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编程实现上述算法。 解:用不同方法进行插值,得出的插值函数差异较大。其中,最小二乘拟合的曲线精度较低,多项式插值拟合的曲线精度较高。曲线拟合的精度不仅和拟合方法有关,还和采样点位置的选取、个数有关。如1,4题都是多项式插值,但是第4题的拟合度最高。n值越大,拟合的函数会更加接近原函数。 程序: 1.等距节点多项式插值 clear; clc; syms x n=input('input n='); x1=linspace(-1,1,n+1); y1=1./(1.+25*x1.^2); yy=zeros(1,n+1); fx=0; for i=1:n+1; lga=1; for j=1:n+1 if j~=i lga=lga*(x-x1(1,j))/(x1(1,i)-x1(1,j)); else end end fx=fx+y1(1,i)*lga; end disp(fx); x=-1:0.01:1; plot(x,eval(fx),'rh') hold on a=linspace(-1,1,100); y2=1./(1.+25*a.^2); plot(a,y2,'b')

曲线拟合的数值计算方法实验

曲线拟合的数值计算方法实验 【摘要】实际工作中,变量间未必都有线性关系,如服药后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疾病疗效与疗程长短的关系;毒物剂量与致死率的关系等常呈曲线关系。曲线拟合(curve fitting)是指选择适当的曲线类型来拟合观测数据,并用拟合的曲线方程分析两变量间的关系。曲线直线化是曲线拟合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某些非线性的资料可以通过简单的变量变换使之直线化,这样就可以按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出变换后变量的直线方程,在实际工作中常利用此直线方程绘制资料的标准工作曲线,同时根据需要可将此直线方程还原为曲线方程,实现对资料的曲线拟合。常用的曲线拟合有最小二乘法拟合、幂函数拟合、对数函数拟合、线性插值、三次样条插值、端点约束。 关键词曲线拟合、最小二乘法拟合、幂函数拟合、对数函数拟合、线性插值、三次样条插值、端点约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曲线拟合方式及其常用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的拟合。 2.掌握最小二乘法、线性插值、三次样条插值、端点约束等。 3.掌握实现曲线拟合的编程技巧。 二、实验原理 1.曲线拟合 曲线拟合是平面上离散点组所表示的坐标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用解析表达式逼近离散数据的一种方法。在科学实验或社会活动中,通过 实验或观测得到量x与y的一组数据对(X i ,Y i )(i=1,2,...m),其中各X i 是彼此不同的。人们希望用一类与数据的背景材料规律相适应的解析表达式,y=f(x,c)来反映量x与y之间的依赖关系,即在一定意义下“最佳”地逼近或 拟合已知数据。f(x,c)常称作拟合模型,式中c=(c 1,c 2 ,…c n )是一些待定参 数。当c在f中线性出现时,称为线性模型,否则称为非线性模型。有许多衡量拟合优度的标准,最常用的一种做法是选择参数c使得拟合模型与实际观测值在

新教育实验晨诵案例精选

新教育实验晨诵案例精选 晨诵:《跌倒》 (一) 今天是来自焦作的访问教师梅素霞老师第一次尝试晨诵。 七点刚过,三位老师已经出现在三(2)班的教室里了,黑板前,梅老师正在一笔一画地认真书写着今天要带给同学们的晨诵诗《跌倒》,这是她和陈美丽老师经过了多次沟通后精心为孩子们挑选的。陈美丽老师正在黑板的左上角写下“祝郝新宇同学生日快乐”,简笔画一支小小的烛光,传递着老师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对学生特别的祝福。而同样来自焦作的毋老师,正在用相机捕捉这极有意义的时刻。 陆陆续续来到教室后,很多孩子捧起了来自班级自由阅读书架的童书,愉悦地读着。从去年9月份,三(2)班正式开展实验以来,孩子的精神气质已经有了很明显的变化,不脱孩子的天真稚气,但是更显得沉静温和了。这也给实验教师和家长们更多美好的期待,三年后,这些孩子迈出小学校门走向更高一级人生阶梯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呢?再以后,这些童年阅读的书籍,在这些孩子更漫长的人生岁月中,又会成为哪个特定时刻的“预言”和“启示”呢? 正想间,昨天刚刚到的来自新教育新疆奎屯实验区的覃永红老师、来自苏州大学朱老师的两名研究生王莹彤、陈丽玫,还有其他访学王丽娟、高国军、胡琴也都来到了三(2)班,短短的时间里,这些老师们之间也已经形成了专业发展的小小共同体,吃饭、散步等极微小的个人时间中,还经常可以看到他们依然在热烈地讨论着。 (二) “我姓梅,梅花的梅,今天和大家一起晨诵。”简洁的自我介绍中,今天的晨诵开始了。 跌倒 牧也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太阳跌倒了 才有了静谧的 夜晚 所以 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让我们在跌倒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 站起来 梅老师先让全班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正确、流利,尝试着读出诗中的感情来。 在学生个别交流朗读情况的时候,梅老师特别邀请今天过生日的郝新宇同学第一个为大家朗读,聪明的孩子们都知道其中的原因,他们自发用掌声向郝新宇表示生日的祝福。幸福激动的郝新宇,读起诗来,显得格外的有力量了。(不过在这里我们还是要建议,生日对于每个孩子一年只有一次,尤其是三二班从上学期来,已经形成的良好的班级的生日送诗传统,可能每个孩子都在期盼着自己生日那一天,老师和同学们会为自己送来怎样的诗句?梅老师

计算方法实验

算方法实验指导 姓名学号院系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

计算方法实验指导 根据实际问题建立的数学模型,一般不能求出所谓的解析解,必须针对数学模型 的特点确定适当的计算方法,编制出计算机能够执行的计算程序,输入计算机,进行 调试,完成运算,如果计算结果存在问题或不知是否正确,还需要重新确定新的计算 方法,再编制出计算程序,输入计算机,重新调试,完成运算,直至获得正确的计算 结果,这就是数值计算的全部过程。 学生在学习“计算方法”和“高级语言”等课程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只会套用 教科书中的标准程序进行数值计算,很少有人能够独立地将学过的数值算法编制成计 算机程序,至于灵活应用已经掌握的算法求解综合性较大的课题,则更是困难的事情。 编写《计算方法实验指导》的目的是:突出数值计算程序结构化的思想。提高学 生的编程能力,加深对“计算方法”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为”计算方法“课程的 教学服务,进一步奠定从事数值计算工作的基础。具体地 1. 根据“计算方法”课程内容的特点,给出五个典型算法的分析流程,学生可以 利用所掌握的 “高级语言”顺利地编制出计算机程序,上机实习,完成实验环节的教 学要求。 2. 所有的计算实习题目都经过任课教师逐一检验,准确无误。 3. 充分利用循环的思想、 迭代的思想, 给出算法结构描述和程序语言的对应关系, 有利于学生编 制相应的程序。 4. 结合实习题目,提出实验要求,要求学生按规范格式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实 验报告成绩记入 期末总成绩。需要提醒学生:不能简单地套用现成的标准程序完成实 验题目,应当把重点放在对算法的理解、程序的优化设计、上机调试和计算结果分析 上,否则就失去实验课的目的啦。 5. 五个具体的实验题目是: 实验题目 实验题目 实验题目 实验题目 实验题目 要求必须完 成其中三个(如果全部完成更好) 。 1 拉格朗日 (Lagrange) 插值 2 龙贝格 (Romberg) 积分法 3 四阶龙格—库塔 (Runge — Kutta) 方法 4 牛顿 (Newton) 迭代法 5 高斯 (Gauss) 列主元消去法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1

实验一误差分析 实验1.1(病态问题) 实验目的:算法有“优”与“劣”之分,问题也有“好”与“坏”之别。对数值方法的研究而言,所谓坏问题就是问题本身对扰动敏感者,反之属于好问题。通过本实验可获得一个初步体会。 数值分析的大部分研究课题中,如线性代数方程组、矩阵特征值问题、非线性方程及方程组等都存在病态的问题。病态问题要通过研究和构造特殊的算法来解决,当然一般要付出一些代价(如耗用更多的机器时间、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等)。 问题提出:考虑一个高次的代数多项式 显然该多项式的全部根为1,2,…,20共计20个,且每个根都是单重的。现考虑该多项式的一个扰动 其中ε(1.1)和(1.221,,,a a 的输出b ”和“poly ε。 (1(2 (3)写成展 关于α solve 来提高解的精确度,这需要用到将多项式转换为符号多项式的函数poly2sym,函数的具体使用方法可参考Matlab 的帮助。 实验过程: 程序: a=poly(1:20); rr=roots(a); forn=2:21 n form=1:9 ess=10^(-6-m);

ve=zeros(1,21); ve(n)=ess; r=roots(a+ve); -6-m s=max(abs(r-rr)) end end 利用符号函数:(思考题一)a=poly(1:20); y=poly2sym(a); rr=solve(y) n

很容易的得出对一个多次的代数多项式的其中某一项进行很小的扰动,对其多项式的根会有一定的扰动的,所以对于这类病态问题可以借助于MATLAB来进行问题的分析。 学号:06450210 姓名:万轩 实验二插值法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五个核心理念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五个核心理念 集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与苏州市副市长于一身的朱永新先生,因其《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创新教育论》《享受教育》等著作的相继问世和“新教育实验”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被人视作当今中国教育上的一匹黑马。 核心理念之一: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这里不是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突出“一切人”。朱教授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家长的发展也没有学生的发展。教育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要关注学生和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无论他是愚昧的,还是睿智的;无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都应该让他们快速地发展。新教育实验的目标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朱教授说,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态度,真正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他认为,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所有学校的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成功,相当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成才。所有参与实验的人都要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成长并快乐着。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是“行动”。朱教授认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不要坐而论道。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不要瞻前顾后,不要犹豫彷徨。从加入实验这一天开始,就要真正地动起来。 核心理念之二: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朱教授说,目前以成败论英雄、以金牌论英雄、以升学多少论英雄的观点是错误的。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的关键是,教一些让学生一辈子真正有用的东西。朱教授说自己是苏州大学毕业的,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比北大、清华的学生差。他说,我甚至可以到北大、清华去做老师做教授。关键是怎么样让学生有一个真正辉煌的明天,而不仅仅是辉煌的今天。 核心理念之三: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朱教授对精神的作用高度重视,甚至有点儿夸大。他说,好多人都问他:你的身体怎么这样好呢?他说不是身体好,是精神好。自己也有高血压、高血脂。但有了好的精神,就有了一切。他认为,死人与活人的最大区别就是死人的精神不再存在了。他说,有的人虽然活着,但精神不行,生不如死,与死人没有什么两样。这正应了诗人臧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诗人虽然另有寓意,但朱先生却借此说明精神的重要性。重视精神,就要让人们不断地感受成功,从而不断地相信自我,不断地挑战自我,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核心理念之四: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特色并不意味着圆满,但特色就是卓越。企业如此,学校如此,凡事莫不如此。去年美国的《时代周刊》评选了世界上九大新兴科技城市,苏州是惟一入选的亚洲城市。那么,能说苏州就是亚洲最好的城市吗?当然不能。但苏州有它的特色,它是一个把传统和现代结合得非常完美的城市,它有一体两翼的城市格局,又有两千五百多年的文化底蕴,是外商投资的聚集地。学校也是这样,没有自己的特色,是谈不上辉煌的。对个体生命来说也是

【2019年整理】实验小学新教育实验方案

##实验小学新教育实验方案 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建设数码社区、构筑理想课堂”为内容,努力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模式、新方法,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 我校于##年12月加入新教育实验。本学期,我校将认真实施上级新教育实验方案,将新教育实验作为主线,纳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通过实验提升师生素养,提高教育质量。 一、主要实验内容: 营造书香校园为主,兼顾其他实验内容。 二、具体方案: (一)目的: 引导全校师生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遨游书海,与大师对话,为精神打底;呼吸书香,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从而享受读书的快乐,感受读书的幸福,体味读书新生活。 (二)实验对象:全校师生 (三)面向全体——校园文化大餐 1.指标:通过每周一国旗下讲话等系列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的风景线。 2.做法:每周一个读书主题,放在周一国旗下讲话中进行,由师生

同台演说。利用红领巾广播站适时播放一些经典名句名篇。“让学校的墙壁说话”,充实学校墙报、黑板报,营造读书氛围。 5.跟进措施: ①建立一支辅导学生读书演讲的导师小组,建立导师制度。 ②对读书活动系统部署,成立读书指导、监督小组。 ③把能积极演讲作为书香个人的一项基本标准,结合开展读书节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④充实完善书香为内容的墙报、黑板报、手抄报。 ⑤结合有关节目、活动,组织演出比赛。 (四)面向学生——让书成为学生的朋友: 1.指标: 诗词:一二年级能熟读背诵比较简单、易理解的古诗40首;三四年级能熟读背诵经典诗词40首;五六年级:熟读背诵有一定难度的经典诗词40首; 童书:一二年级:每生本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不少于2本;三四年级:每生本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不少于2本;五六年级:每生本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不少于3本。 2.做法: ①开发校本课程——《与经典同行》 以年级为单位遴选经典诗文诵读教材,确定必须熟读背诵的篇目。 ②以班级为单位,实行三环递进式阅读:好书推荐——阅读指导课——汇报交流课。开展童书阅读指导,加强对学生读书方法进行指导。

计算方法上机实验报告——拉格朗日插值问题

计算方法上机实验报告——拉格朗日插值问题 一、方法原理 n次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为:Ln(x)=y0l0(x)+y1l1(x)+y2l2(x)+…+ynln(x) n=1时,称为线性插值,L1(x)=y0(x-x1)/(x0-x1)+y1(x-x0)/(x1-x0)=y0+(y1-x0)(x-x0)/(x1-x0) n=2时,称为二次插值或抛物线插值,精度相对高些 L2(x)=y0(x-x1)(x-x2)/(x0-x1)/(x0-x2)+y1(x-x0)(x-x2)/(x1-x0)/(x1-x 2)+y2(x-x0)(x-x1)/(x2-x0)/(x2-x1) 二、主要思路 使用线性方程组求系数构造插值公式相对复杂,可改用构造方法来插值。 对节点xi(i=0,1,…,n)中任一点xk(0<=k<=n)作一n次多项式lk(xk),使它在该点上取值为1,而在其余点xi(i=0,1,…,k-1,k+1,…,n)上为0,则插值多项式为Ln(x)=y0l0(x)+y1l1(x)+y2l2(x)+…+ynln(x) 上式表明:n个点xi(i=0,1,…,k-1,k+1,…,n)都是lk(x)的零点。可求得lk 三.计算方法及过程:1.输入节点的个数n 2.输入各个节点的横纵坐标 3.输入插值点 4.调用函数,返回z 函数语句与形参说明 程序源代码如下: 形参与函数类型 参数意义 intn 节点的个数 doublex[n](double*x) 存放n个节点的值 doubley[n](double*y) 存放n个节点相对应的函数值 doublep 指定插值点的值 doublefun() 函数返回一个双精度实型函数值,即插值点p处的近似函数值 #include #include usingnamespacestd; #defineN100 doublefun(double*x,double*y,intn,doublep); voidmain() {inti,n; cout<<"输入节点的个数n:"; cin>>n;

太原理工大学数值计算方法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数值方法 实验项目:方程求根、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 法、线性方程组的迭代解法、代数插值和最 小二乘拟合多项式 实验地点:行勉楼 专业班级: ******** 学号: *********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李誌,崔冬华 2016年 4 月 8 日

y = x*x*x + 4 * x*x - 10; return y; } float Calculate(float a,float b) { c = (a + b) / 2; n++; if (GetY(c) == 0 || ((b - a) / 2) < 0.000005) { cout << c <<"为方程的解"<< endl; return 0; } if (GetY(a)*GetY(c) < 0) { return Calculate(a,c); } if (GetY(c)*GetY(b)< 0) { return Calculate(c,b); } } }; int main() { cout << "方程组为:f(x)=x^3+4x^2-10=0" << endl; float a, b; Text text; text.Getab(); a = text.a; b = text.b; text.Calculate(a, b); return 0; } 2.割线法: // 方程求根(割线法).cpp : 定义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include "stdafx.h" #include"iostream"

心得体会 使用不同的方法,可以不同程度的求得方程的解,通过二分法计算的程序实现更加了解二分法的特点,二分法过程简单,程序容易实现,但该方法收敛比较慢一般用于求根的初始近似值,不同的方法速度不同。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要学会简化处理步骤,分步骤一点一点的循序处理,只有这样,才能高效的解决一个复杂问题。

中学2020年新教育实验工作计划

中学2020年新教育实验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为指导,并将这一理念融入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去。继续扎实推进新教育儿童课程,努力丰富学生的智力背景;将校本教研的核心落实在课堂,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凭借,提高老师们的实验水平。以精致的学校管理、高效的课堂教学、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生命灵动、健康地成长,最大限度地彰显学校的特色品牌。 二、工作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整体推进新教育实验,开发卓越课程,打造“完美教室”,不断改进学校文化,让每个人都能幸福健康地成长,形成学校的文化特色。 1.以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以“班级故事”“读后感”征文的方式常态化开展儿童课程,润泽孩子的心灵。

3.实施有效教学框架备课、上课,抓主题研讨规范研课、观课、议课,营造教研的学术氛围,构筑理想课堂。 4.确立系统的“每月一事”德育主题。 5.做好新教育开放日活动。 三、具体目标: ①通过读书活动,激发师生尤其是全体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阅读量,培养阅读习惯和习作习惯,结合学校实际,走进海洋文化,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②构建高效课堂,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学习、实践、交流、合作、反思、改进、提高”的实践策略,提高教师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教学的能力。努力探索常态教学条件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勇气,张扬学生的个性,奠定学生的自信,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 ③通过缔造完美教室,师生一起体验生命的活力,提高生命境界,逐步形成我校的书香特色,不断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 三、具体工作: 1.教师读书活动 教师的学习应立足教师事业发展的原则,结合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吉祥三宝”——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在全面学习、

计算方法实验报告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计算方法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刘昊文学号: 30 学院: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薛晓健 2017 年 04 月 19 日

实验一:非线性方程的近似解法 1.实验目的 1.掌握二分法和牛顿迭代法的原理 2.根据实验内容编写二分法和牛顿迭代法的算法实现 注:(可以用C语言或者matlab语言) 2.实验设备 matlab 3.实验内容及步骤 解方程f(x)=x5-3x3-2x2+2=0 4.实验结果及分析 二分法: 数据: f =x^5-3*x^3-2*x^2+2 [ n xa xb xc fc ]

1 -3 3 0 2 0

牛顿迭代法 > syms x; f=(x^5-3*x^3-2*x^2+2) [x,k]=Newtondd(f,0,1e-12) f = x^5 - 3*x^3 - 2*x^2 + 2 x = NaN k =2 实验二: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 1.实验目的 1.掌握雅克比迭代法和高斯-塞德尔迭代法的原理 2.根据实验内容编写雅克比迭代法和高斯-塞德尔迭代法的算法实现 注:(可以用C语言或者matlab语言) 2.实验设备 Matlab

3.实验内容及步骤 1、分别用雅克比迭代法和高斯-塞德尔迭代法解方程Ax=b 其中A=[4 -1 0 -1 0 0 -1 4 -1 0 -1 0 0 -1 4 -1 0 -1 -1 0 -1 4 -1 0 0 -1 0 -1 4 -1 0 0 -1 0 -1 4] b=[0 ;5;-2;5;-2;6] 4.实验结果及分析 (雅克比迭代法) a=[4 -1 0 -1 0 0;-1 4 -1 0 -1 0;0 -1 4 -1 0 -1;-1 0 -1 4 -1 0;0 -1 0 -1 4 -1;0 0 -1 0 -1 4] b=[0;5;-2;5;-2;6] x=agui_jacobi(a,b) a = 4 -1 0 -1 0 0 -1 4 -1 0 -1 0 0 -1 4 -1 0 -1 -1 0 -1 4 -1 0 0 -1 0 -1 4 -1 0 0 -1 0 -1 4 b = 0 5 -2 5 -2 6

数值计算方法实验5

实验报告 学院(系)名称: 主程序部分列选主元部分

实验结果: 一.列主元消去法 输入各个数据,最终使用列选主元法,得到结果为:x1=x2=x3=1二.高斯-赛德尔迭代法 输入各个数据,输出每一步迭代数据,最终结果为:x1=0.285716,附录(源程序及运行结果) 一.列主元高斯消去法 #include #include void print(double a[3][3],int n,double b[3]){ printf("输出矩阵:\n"); for(int i=0;ifabs(d)){ d=a[i][k]; l=i; } i++; } printf("选出主元:%lf\n",d); if(d==0) printf("矩阵奇异!\n"); else if(l!=k){ for(int j=k;j

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

小学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试行)新教育实验是探索本真教育,思考终极意义,引领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追求的教育活动。开展新教育实验,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平台。为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全力打造教育强区,根据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市《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如下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学生、教师和学校“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根本,坚持“传承与创新、改革与发展”的工作原则,采取“稳步推进、分类实施、全面介入、重点突破”的基本策略,确立“燃烧热情,积极参与;点亮信念,创新创优;奋展勇气,提升质量;温暖心灵,塑创特色”的基本思想,强化“研究兴校、质量立校、品牌强校”的工作要求,积极追寻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提档升级,进位争先。 二、目标任务 积极推进“新生命教育、新公民教育、新父母教育”三项整合性教育项目,组织实施“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实现“学生生存状态、教师行走方式、学校发展模式、教育科研范式”四大改变,逐渐形成“晨诵、午读、暮省”的学生生活方式和“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

的教师发展模式,推动学生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每个受教育者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和丰富的情感。 三、实验板块 (一)营造书香校园 1.书香氛围。学校要进一步打造文化走廊,构筑文化载体,丰富文化视点。在文化环境的建设上,美化景观布点,张贴名人格言,制作读书标语,设置校级图书角和班级“快乐书吧”等等。通过“橱窗文化”“标牌文化”“命名文化”以及“墙壁文化”,让读书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校园文化,一种生活状态。 2.读书条件。继续加大投入,切实增加图书的藏量。加强设施建设,有足够的书架、书柜、阅览桌椅以及报刊架。提高图书利用率,设立读书角,阅览室以全开架借阅为主。加强校园网建设,设置相关链接,增设“书香校园”栏目,依托“师生博客”和“教师论坛”,开展新书好书推介、时文美文共读、思想观点交流等活动。 3.读书组织。以学科组为单位,建立教师读书会,培植教师自觉读书。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建立学生读书会,培养学生读书习惯。建立文学社、小记者、广播站、兴趣小组等社团和组织,培育学校读书氛围。组织读书沙龙,促进大阅读和大讨论。 4.阅读机制。根据自身实际,明确频率、数量、节点方面的硬性要求。按照“周月季年”的“四段阅读计划”,诵读古诗,赏析美文,阅读名著佳作。按照“写讲演节”的“四项活动计划”,撰写读书体会,做好读书演讲,组织情景剧表演,举办校园读书节。按照“师生家友”的“四项共读计划”,

济东中学新教育实验聆听窗外声音方案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济东中学新教育实验聆听窗外声音实施方案 为丰富校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有素养、善思考、能创新的社会型、复合型人才,同时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扎实开展新教育实验工作,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教育实验”理论为指导,通过举办学习讲座、召开主题报告会、参加社区活动等形式,请进来指导、走出去交流,请进来帮带、走出去实践,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利用社区资源,结合媒体网络资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形成多元价值观,从而加强学校内外沟通,感受窗外的世界、引导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为新教育实验注入动力,为师生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实现师生教育生活的幸福完整。 二、工作目标 1.扩大学生视野,开阔学生胸襟,提高学生的做人层次与端正求学态度,树立远大理想。 2.拓展教师的视野,开阔教师胸襟;改变和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让教师更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成为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的人。 3.丰富充实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促进内涵发展。 三、具体内容 (一)教师方面 1.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首先,通过新教育论坛与各种学习交流,聆听同伴

声音,催生教育智慧。其次,通过外出考察学习,聆听校际声音,让他山之石攻玉。再次,通过专业引领,聆听“大师”声音,丰厚知识,提升理念。从而从“窗外”汲取力量,吸纳百家之长,形成自身特色。学校组织工作室负责人和实验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每学期5次以上);每位实验教师每学期写1份实验交流材料。 2.聆听来自网络的声音。搜集“大师”、名家的讲座视频、课堂实录,搜集新教育的有关理论、了解其它各实验区的推进状态和实验项目的进展情况。 3.聆听来自学生的声音。与学生同听报告、同写心得,与学生同交流;通过学生日记、与学生的书信、便签等走进孩子内心深处。 4.撰写教育随笔。根据书香校园建设方案,教师每学期同读1本教育理论书籍,教师可在书上添加批注,学校对书籍统一管理并每学期出1期读书心得集。每位实验教师根据实验任务每周要写1篇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或教育案例,交校新教育实验工作室保存,质量较好的由学校工作室挑选上传到新教育实验网站。 (二)学生方面 1.通过阅读聆听窗外声音。结合晨诵、午读、暮省、地方课程或书香校园建设读书活动指导学生阅读,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多读书,读好书”系列活动,给学生创设展示平台,保证读书效果。如开展故事大王会、朗诵会、赏诗会、背古诗擂台赛、阅读手抄报评比和读书摘记评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2.通过看影视作品聆听窗外声音。配合学期重点阅读书籍,观看相应影视作品,以班级为单位选择其中一部进行话剧表演;通过观看爱国影片、专题片等,进行影评、时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 3.通过举办主题报告会聆听窗外声音。 (1)通过各种渠道,请相关单位为学生做专题报告或讲座。如请公安局、派出所同志为师生作法律知识讲座,请医院的护士或者医生为师生作卫生常识讲

计算方法实验报告4

计算方法实验报告(四) (一)线性方程的迭代解法 一、实验问题 利用简单迭代法,两种加速技术,牛顿法,改进牛顿法,弦割法求解习题5-1,5-2,5-3中的一题,并尽可能准确。 选取5-3:求在x=1.5附近的根。 二、问题的分析(描述算法的步骤等) (1)简单迭代法算法: 给定初始近似值,求的解。 Step 1 令i=0; Step 2 令(计算); Step 3 如果,则迭代终止,否则重复Step 2。 (2)Aitken加速法算法 Step 1 令k=0,利用简单迭代算法得到迭代序列; Step 2 令-(计算得到一个新的序列,其中k=0,1,2…);Step 3 如果,则迭代终止,否则重复Step 2。 (3)插值加速法算法 Step 1 令k=0,利用简单迭代算法得到迭代序列; Step 2 令+(计算得到一个新的序列,其中k=1,2,3…); Step 3 如果,则迭代终止,否则重复Step 2。 (4)牛顿法算法

Step 1给定初始近似值; Step 2令,其中k计算得到的序列; Step 3如果,则迭代终止,否则重复Step 2。 (5)改进牛顿法的算法 Step 1给定初始近似值; Step 2令,其中k迭代计算得到的序列; Step 3如果,则迭代终止,否则重复Step 2。 (6)弦割法算法(双点弦割法) Step 1给定初始近似值,; Step 2令其中k计算得到的序列; Step 3如果,则迭代终止,否则重复Step 2。 三、程序设计 (1)简单迭代法 利用迭代公式进行迭代运算。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ouble fun(double x) { double c=1+x*x; returnpow(c,1/3.0); } void main() { double x=1.5; double y=0; double D=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