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浮锚杆施工方案样本

抗浮锚杆施工方案样本

抗浮锚杆施工方案样本
抗浮锚杆施工方案样本

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住院综合楼( 脑瘫儿童医疗救助中心) 建设项目

地下室抗浮锚杆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项目概况

拟建”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住院综合楼( 脑瘫儿童医疗救助中心) 建设项目”位于成都市二环路北四段四一六医院院区内, 由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兴建。拟建建筑物为地下2层、地上14层, 框架-剪力墙结构,拟建筑建筑物概况详见表1-1。

项目由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进行抗浮锚杆工程技术方案设计。

拟建物概况表表1-1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2.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位于成都市二环路北四段, 四一六医院院区内, 北面临近二环路, 西侧靠近沙河, 东面临近三友路, 交通方便。

1.2.2地层结构

根据《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住院综合楼( 脑瘫儿童医疗救助中心) 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场地地基土主要由以下土层构成:

ml)

○1人工填土层( Q

4

a.杂填土: 松散, 均匀性差, 主要由砼和砖块等建筑垃圾组成, 含少

量粉土, 局部含少量植物根系, 系近期堆积, 该层在场地均有分布,

层厚0.90~4.80m。

al+pl)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

3

a.粉质黏土: 可塑, 以粘粒为主, 含少量粉粒。干强度中等, 韧性中等。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地段有分布。层厚1.60~3.50m。

b.粉土: 中密, 湿, 韧性低。场地内大部分地段有分布, 层厚约0.70~3.80m。

c.粉砂: 松散,该层主要以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顶面以上, 场地内局部地段有分布, 层厚0.90~4.10m。

d.中砂: 松散~稍密,该层主要以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层中, 场地局部地段有分布, 层厚0.50~2.60m。

e.卵石: 主要粒径20~80mm, 少量80~200mm, 充填物主要为砾石和中砂,场地内分布。根据卵石的含量和密实度可分为如下四个亚层:

e-1松散卵石: 卵石排列混乱,含量50~55%, 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 层厚0.60~2.30m;

e-2稍密卵石: 卵石排列混乱, 含量55~60%, 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 层厚 1.00~5.80m;

e-3中密卵石: 卵石呈交错排列, 含量60~70%, 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 层厚0.90~9.20m;

e-4密实卵石: 卵石呈交错排列, 含量大于70%, 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 层厚1.90~5.80m。

)

○3中生界白垩系上统灌口组( K

2g

泥岩: 由黏土质矿物组成, 泥质结构, 薄~中厚层状构造, 根据风化程度差异可分为强风化泥岩和中风化泥岩。顶部为强风化带, 裂隙很发育, 岩体破碎, 该层厚0.80~1.90m; 其下为中风化层, 裂隙发育, 岩体较破碎, 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f

标准值 4.36MPa,

r

属极软岩,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1.2.3场地地下水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卵石层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其中卵石层孔隙水水量较丰富; 上层滞水及基岩裂隙水, 水量小。场地西侧和南侧均距沙河约50m, 河面宽24~30m, 常年水位为502.10~501.55m, 最高洪水位为503.59m, 抗浮水位标高按503.59m

考虑。

因地下水位受沙河和三友路地铁施工降水影响,测得地下水位埋深为自然地坪下-6.1~-8.3m。正常情况下丰水期地下水位标高为499.50m, 地下水位年变幅约1~3m左右, 最高水位标高为503.59m。卵石层渗透系数20.0~28.0m/d。

1.2.4各地基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

地基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表1-2

2.1编制依据

2.1.1《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住院综合楼( 脑瘫儿童医疗救助中心) 建设项目抗浮

锚杆工程技术方案设计》(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

2.1.2《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 );

2.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 ) ;

2.1.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GBJGJ18--- ) ;

2.2抗浮锚杆设计成果

本工程抗浮锚杆设计结果见表2-1。

抗浮锚杆设计成果表表2-1

2.3.1主筋导向支架设置

为保证锚杆主筋下入锚杆孔后其位置能居于孔中心, 主筋上每隔2.0m设置一组导向支架, 该导向支架采用Ф8钢筋弯成”[”形, 然后将其点焊在主筋上, 沿主筋截面每120°焊一个, 一个截面焊三个。

2.3.2 注浆管设置

在主筋放入钻孔之前, 需随主筋绑扎注浆管。注浆管直径为20mm的硬塑料管, 为防止注浆时在受浆液压力作用下管身爆裂, 影响注浆效果, 注浆管壁厚应大于3.5mm。注浆管上端长出主筋顶部400mm使注浆操作方便; 下端短于主筋400mm, 防止注浆管钻入锚杆孔底土层使浆液无法流出, 影响注浆质量。浆后缓慢提升灌浆管, 然后重复补浆, 直至孔口浆体饱满无空洞。

2.3.3锚杆材料防腐及灌浆

锚杆材料采用HRB400螺纹钢筋, 钢筋由水泥浆封闭防腐。杆体上端钢筋伸入基础砼内长度不小于设计锚入长度,若底板砼厚度不足,则钢筋末段采用弯钩形式(钢筋上端距离基础底板顶面不小于5cm), 将锚杆拉筋与柱、梁钢筋绑扎在一起, 同柱、梁混凝土浇注时一起隐蔽。由于地下水对混凝土中的钢筋为微腐蚀性, 本工程防腐等级为Ⅰ级, 故锚固段注浆后, 要求锚头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及锚固段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mm。杆体与基础底板结合部位需作锚头帽防腐处理。杆体与基础底板结合部刷防腐漆及防腐油膏。地下室防水层在锚头处应紧贴防腐油膏。由于抗浮板厚度≤500mm, 同时考虑保护层厚度50mm, 故在抗浮底板处锚筋须作弯处理, 在独立基础内的抗浮锚杆满足锚固长度条件下也可不作弯处理。

灌浆材料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0.45~0.50, 灌浆压力0.5~1.0MPa,孔口溢浆后缓慢提升灌浆管, 然后重复补浆, 直至孔口浆体饱满无空洞, 注浆强度等级为M30。

2.3.4 防水处理

抗浮锚杆与基础连接处的防水处理措施待以后施工时结合地下室防水工程完成。

2.4抗浮锚杆检测

根据《岩土锚杆( 索) 技术规程》( CECS22-- ) , 本工程抗浮锚杆须进行基本实验和验收试验。基本试验锚杆数量不少于3根; 验收试验锚杆数量应取锚杆总数的5%, 且最少数量不少于3根, 锚杆的最大试验荷载应取锚杆轴向设计拉力值的1.5倍。

3、抗浮锚杆施工组织方案

3.1施工准备

3.1.1供水供电

工程施工用水平均每天约6吨,设1个供水水源。

抗浮锚杆工程所用用电设备如果同时工作需用电源300kW。

3.1.2场地平整

在施工前完成基坑底部平整工作。

3.2抗浮锚杆施工

3.2.1施工方法

采用YXZ-70( 90) 专业锚杆钻机, 以空压机驱动偏心潜孔锤钻进行成孔, 终孔提钻后在孔内置入用钢筋制作好的抗拉杆件, 然后在钢筋周围填入砾石。( 如需要采用套管时) 最后拔除套管后压浆形成直径不小于150mm的抗浮锚固体。

3.2.2施工工艺流程

基坑开挖至基底整平标高→锚杆孔位测放→跟管钻进成孔至设计深度→清孔提钻→置入锚杆抗拉杆件→填入砾石→灌浆→标准养护→检测。

3.2.3主要工序技术要求

①测量放孔: 为便于施工, 先把场地平整, 再根据设计院确定的施工范围内进行锚杆孔位孔测放。

②成孔: 采用YXZ-70( 90) 型锚杆钻机跟管钻进, 成孔直径为150mm, 成孔时要求孔位准确, 钻孔垂直, 孔深符合设计要求( 成孔深度应大于设计锚固长度) 。

③下钢筋及注浆管: 在钻孔完成后, 将制作好的杆体( 锚筋、架立对中支架、中间插入Φ20塑料注浆管) 下入孔中, 要求下入到设计深度, 误差不超过100m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