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的读音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血字怎样读大家往下看,像不像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呵呵!反正我不想看了。
“血”字有文白二读:一读xuè(文),用作书面语读音;一读xiě(白),用作口头语读音。
但是,书面语和口头语有时候不大容易区分,要是按“血”字用法来区分,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血”用在合成词和中,属于书面语用法,应读成xuè。
如:血液、血汗、血迹、血案、血本、血统、血亲、血色、血债、输血、贫血、心血、充血、热血、浴血、血小板、吸血鬼、混血儿、脑溢血、血海深仇、血流如注、头破血流、狗血喷头、有血有肉。
“血”单独使用或用在短语(词组)中,属于口头语用法,应读成xiě。
如:吐了一口血、血的教训、血的代价、像血一样红(以上属单用)、血脓、血块、血斑、鸡血、猪血、卖血、献血、验血、抽血(以上都是双音节短语,不列为词条)。
值得一提的是,汉语的合成词与短语之间的界限,语法学界至今尚未彻底解决。
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还是可以区分的,哪就是看它们的概念上的差异以及内部的结合关系紧密与否。
合成词概念是单纯的、固定的,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其内部的结合关系比较紧密;而短语所表示概念缺乏专指性,是几个词的意义的总和,其内部的结合关系比较松驰。
例如:“流血牺牲”、“流血事件”中的“流血”特指“牺牲生命或负伤”,因此是合成词,应该读xuè(词典上有);而“流血过多”的“流血”,并非指“牺牲生命或负伤”,而是指“流出的血”,因此是短语,应该读xiě(词典上不收“流血xiě”)。
短语的内部结构关系比较松驰,它可以插入一些别的词语。
例如:“鸡血→鸡的血”、“献血→献了一次血”、“抽血→抽了血→抽一点血”、“流血→流了点血→流出了血”。
而合成词的内部结构比较紧密,一般是不能插入别的词语的,如“血水”不可说成“血和水”、“血球”不可说成“血凝成的球”;只有少数动宾式的合成词内部可以插入别的词语,如“输血”可以说“输了一次血”、“输300CC 血”,但它还是合成词,因为它是医学上的专门术语,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不等于“输送血液”。
“血”字有文白二读:一读xuè(文),用作书面语读音;一读xiě(白),用作口头语读音。
但是,书面语和口头语有时候不大容易区分,要是按“血”字的用法来区分,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血”用在合成词和成语中,属于书面语用法,应读成xuè。
如:血液、血管、血汗、血迹、血案、血本、血统、血色、血债、输血、贫血、心血、充血、热血、浴血、血小板、吸血鬼、混血儿、脑溢血、血海深仇、血流如注、头破血流、狗血喷头、有血有肉。
“血”单独使用或用在短语(词组)中,属于口头语用法,应读成x iě。
如:吐了一口血、血的教训、血的代价、像血一样红(以上属单用),血脓、血块、血斑、鸡血、猪血、卖血、献血、验血、抽血(以上都是双音节短语,它们在普通话词典中不列为词条)。
例1: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体克和流血(xuè)过多而死去。
例2:输血(xuè)迫在眉睫。
例3: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xuè)型。
例4:如果他们不能补充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xiě),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xiě)。
例5: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后,一根针扎进他的血(xuè)管。
例6:抽血(xuè)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上述例句中“血“字的读音,本人参考了人教版第八册录音磁带。
由于“血”字的读音时常变化,影响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
那么,“血”字读音的变化有无规律可循呢?有的老师说,在单音节词中读xiě,在双音节词中一般读xuè;有的老师则说,读哪个音都对。
究竟怎样掌握呢?希望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首先纠正两例错误:例1中“流血”的“血”,应该xiě,不读xuè;例6中“抽血”的“血”也读xiě,不读xuè。
如果不是李晓芳老师的记录错误,那么就是磁带灌音朗读者读错了。
理由在下文中申述。
“血”字有文白二读:一读xuè(文),用作书面语读音;一读xiě(白),用作口头语读音。
血的结构和部首
血,结构是独体。
部首就是“血”。
血,上撇下皿,撇指刀,皿指身体,血就是把刀插入身体里而从身体流出来的液体。
扩展资料:
血(拼音:xuè、xiě)是汉语常用字,最早字形见于商代甲骨文。
血在古文字中像祭祀的器皿中盛着牲畜血的样子,本指祭祀时向神灵敬献的牲畜血,后来泛指人和动物的血液。
血由血液引申为有共同祖先的,又比喻刚强、热烈。
血在古代读入声,现代分化成xuè、xiě两个读音,xuè多用于书面语;xiě多用于口语,常单用。
xuè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
味咸而腥:~型。
~脂。
~压。
~糖。
~小板。
~迹。
~汗。
~泪。
~洗。
~书。
~雨腥风。
~海深仇。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统。
~缘。
◎喻刚强热烈:~性。
~气方刚。
xiě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
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
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组词:
血液,血汗,血色,血浆,血肉,出血,输血,流血,止血,抽血,血肉模糊,血肉之躯,兵不血刃,不惜血本,呕心沥血,血气方刚,满腔热血,热血沸腾。
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凡是“血”其他字紧密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那么它就读xuè。
从构词的角度看,“血”在这些词中本身只是一个语素,如:血统、血液、血管、心血、血泊、血汗、血迹、血案、血本、血色、输血、贫血、心血、充血、浴血、血小板、吸血鬼、混血儿、脑溢血等。
在这里,“血”和其他语素结合得很紧密,去掉一个就不能表达词的意义。
凡是“血”单独成词的,那么它的读音是xiě,如:“吐了一口血”、“血的教训”、“血的代价”、“像血一样红”(以上属单用),“血脓”、“血块”、“血斑”、“鸡血”、“猪血”、“卖血”、“献血”、“验血”、“抽血”(以上都是双音节短语,它们在普通话词典中不列为词条)、“他割破了手,流了不少血。
”在这里,“血”独立表示它的意义,与前面所举的几例明显不同。
我们掌握了这个原则,xiě和xuè的读音便不会弄错了。
另外,凡是成语因为结构紧密,其中的“血”一律读xuè。
例如:“血肉相连”、“血气方刚”、“血海深仇”、“呕心沥血”、“含血喷人”、“有血有肉”、“头破血流”等。
像“血债要用血来还”这个句子,按照我们前面所讲的读音方法,这两个“血”前一个读xuè,后一个则应该读xiě。
1、血(xiě),6画,单一结构,部首:血组词:一针见血(yī zhēn jiàn xiě) | 献血(xiàn xiě) | 吐血(tù xiě) | 咯血(kǎ xiě) | 出血(chū xiě) | 血淋淋(xiě lín lín) |2、血(xuè),6画,单一结构,部首:血组词:血液(xuè yè) | 热血沸腾(rè xuè fèi téng) | 贫血(pín xuè) | 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è) | 输血(shū xuè) | 血型(xuè xíng) |3、衅(xìn),11画,左右结构,部首:血组词:挑衅(tiǎo xìn) | 险衅(xiǎn xìn) | 乘衅(chéng xìn) | 边衅(biānxìn) | 抱衅(bào xìn) | 祸结衅深(huò jié xìn shēn) |4、衄(nǜ),10画,左右结构,部首:血组词:鼻衄(bí nǜ) | 伤夷折衄(shāng yí zhé nǜ) |5、衂(nǜ),9画,左右结构,部首:血6、衃(pēi),10画,左右结构,部首:血7、衋(xì),24画,上中下结构,部首:血8、衈(ěr),12画,左右结构,部首:血9、衁(huāng),9画,上下结构,部首:血10、衉(kè),12画,左右结构,部首:血11、衇(mài),12画,左右结构,部首:血12、衊(miè),20画,左右结构,部首:血13、(zhòng),12画,上下结构,部首:血。
血读音XIE和XUE的区别在中文拼音中,字母X作为声母时,往往会与不同的韵母组合,产生不同的读音。
这篇文档将重点介绍血读音XIE和XUE的区别。
血读音XIE和XUE虽然都由字母X作为声母,但它们在发音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下面就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它们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血读音XIE的发音。
XIE的发音较为特殊,它在声音上经历了两个音节的演变。
首先,在声母X的基础上,加上韵母IE,形成“XIE”的发音。
这个发音在口腔内部是比较复杂的,需要将舌尖抵住下齿龈,同时舌尖的后部要稍微离开腭部,声带要有震动,发出一个类似于“sh”,但发音更轻一些的音。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血读音XUE的发音。
XUE的发音较为简单,只需将声母X与韵母UE相结合即可。
在发音过程中,嘴唇要稍微向前突出,然后舌头放松放在口腔底部,发出一个较为平坦的音,类似于字母“e”发音的声调。
从上述的发音描述可以看出,血读音XIE和XUE的区别主要在于韵母的不同。
XIE的韵母是IE,而XUE的韵母是UE。
由于韵母不同,两个字的发音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此外,血读音XIE和XUE在汉字中的使用也存在一些差异。
XIE的使用相对较为常见,它可以作为动词的血读音出现,如“血滴子、血腥、血浆”等。
而XUE的使用相对较少,多出现在一些少见的汉字中,如“血红、血酸、血絮”等。
在血读音XIE和XUE的区别中,我们还可以从字义和语境的角度来进行探究。
XIE很多时候与血液相关,它跟血液的颜色、浓稠度等有关。
而XUE则更多的与血液的属性、特征相联系,如血液的红色、酸性等。
总结起来,血读音XIE和XUE的区别在于韵母不同,这导致了它们发音上的差别。
同时,它们在汉字中的使用频率和语境上也有所不同。
了解和掌握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发音这两个血读音, 并正确运用于写作和口语表达中。
希望这篇文档能够对你理解血读音XIE和XUE的区别有所帮助。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运用这两个读音,使我们的汉语表达更加地准确和专业。
读xuè时有四种理解,
1.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球和血小板构成,也叫血液。
2.有血统关系的,如血亲。
3.比喻刚强热烈,如血性。
4.指月经。
这种读音使用的范围特别广!读xiě时,属口语,意思同xuè这种读音,如“流了一点血”,“吐了两口血”,“血糊糊”,“血淋淋”,“血晕”等等,但是“流血”中的血读“xuè”!
要是按“血”字的用法来区分,就比较容易辨析了。
“血”用在合成词和成语中,属于书面语用法,应读成xuè,如:血液、血管、血汗、血迹、血案、血本、血统、血色、血债、输血、贫血、心血、充血、热血、浴血、血小板、吸血鬼、混血儿、脑溢血、血海深仇、血流如注、头破血流、狗血喷头、有血有肉等等。
而“血”单独使用或用在短语(词组)中,属于口头语用法,应读成xiě。
如:吐了一口血、血的教训、血的代价、像血一样红(以上属单用),血脓、血块、血斑、鸡血、猪血、卖血、献血、验血、抽血(以上都是双音节短语,它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不列为词条)。
合成词的概念是单纯的、固定的,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其内部的结合关系比较紧密,例如:“流血牺牲”、“流血事件”的两个读音不同。
一些特例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几个口语词,如“吐血、咯(kǎ)血、便血、血糊糊、血淋淋”成语“一针见血”。
血:(注意无“xuě”的读音,读错的人特别多,包括演员)xiě:(用于口语)血淋淋流血吐血一滴血xuâ(书面语):血压血液血管血口喷人血小板血战兴:xìng:高兴兴高采烈兴趣xīng:兴奋兴建兴风作浪兴师动众兴亡兴许参:cān:参与参加参谋参观参考cēn:参差参错shēn:人参传:chuán:传染传播传说传授zhuàn:传记列传自传转:zhuǎn:转弯抹角转述转危为安转眼zhuàn:转动转盘转圈转椅和:hã:和平和气和棋和解和睦hâ:曲高和寡和诗一唱百和hú:和牌huï:和面和泥huî:一和药和弄和稀泥宁:nìng:宁愿宁可宁死不屈宁缺毋滥níng:安宁宁静息事宁人坐卧不宁度:dù:度假度量度日如年角度duï:揣度测度度德量力作:zuō:作坊zuî:日出而作著作作案作恶习多端作茧自缚擂:lãi:擂鼓自吹自擂lâi:擂台擂主喷:pēn:喷射喷发喷涌喷火器pân:喷香便:biàn:方便便利便衣pián:便宜大腹便便应:yīng:应当应该应有尽有应声yìng:答应回应应用应接不暇应和应酬难:nán:难受难过为难难为情难能可贵nàn:灾难难民遇难责难散:sǎn散文散漫分散松散散装sàn散发散场散布散心乘:chãng:乘机乘法乘数乘风破浪乘人之危shâng:千乘之国干:gān:干净干燥干涉gàn:干部干将才干能干干活相:xiāng:相信相像相形见拙相得益彰xiàng:丞相照相吉人天相相声相貌调:diào:调兵遣将调虎离山调查调令tiáo:调节空调风调雨顺调和调解号:háo:呼号号叫号啕大哭hào:号令号码记号编号恶:â恶习恶劣恶性循环恶贯满盈ě恶心wù厌恶深恶痛绝朝:zhāo朝阳朝夕相处朝不保夕朝秦暮楚朝三暮四cháo唐朝朝代朝政朝拜夹:jiā夹板夹层夹带两面夹攻夹杂jiá夹袄夹被卜:除了“萝卜bo”其余读“bǔ”。
多音字“血”的读音举例许多老师把握不住多音字“血”字的读音,这里提供一份资料。
读xiě的“血”用于口语,多单用。
例如:流了好多血、便血、鸡血、吐血、血糊糊、血淋淋、一针见血。
读xuè的“血”用于书面语,多用在合成词中,例如:血管、血汗、血红、血泪、血浆、血脉、血泊、血管、血块、血亲、血肉、血色、血书、血水、血糖、血统、血腥、血腥、血型、血性、血压、血液、血印、血衣、血小板、血球、出血、补血、活血、流血、输血、鲜血、止血、鲜血、抽血……成语多属于书面语。
在含有“血”的成语中,“血”一般都读四声xue,例如:血海深仇、血口喷人、血流如注、血气方刚、血肉相连、心血来潮、有血有肉、兵不刃血、头破血流、腥风血雨,呕心沥血、茹毛饮血。
(三百卷生)如何掌握“血”字的读音?《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中,多次出现“血”字,而读音不同。
由于“血”字读音时常变化,影响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
“血”字读音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可循呢?有的老师说,在单音节词中读xiě,在双音节词中一般读xùe;有的教师则说,读哪个音都对。
究竟怎样掌握呢?河北省唐山市汉丰镇黄沽小学李晓芳“血”字有文白二读:一读xùe(文),用作书面语读音;一读xiě(白),用作口头语读音。
但是,书面语和口头语有时候不大容易区分,要是按“血”字的用法来区分,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血”用在合成词和成语中,属于书面语用法,应读成xùe。
如:血液、血管、血汗、血迹、血案、血本、血统、血色、血债、输血、贫血、心血、充血、热血、浴血、血小板、吸血鬼、混血儿、脑溢血、血海深仇、血流如注、头破血流、狗血喷头、有血有肉。
“血”单独使用或用在短语(词组)中,属于口头语用法,应读成xiě。
如:吐了一口血、血的教训、血的代价、像血一样红(以上属单用),血脓、血块、血斑、鸡血、猪血、卖血、献血、验血、抽血(以上都是双音节短语,它们在普通话词典中不列为词条)。
“血”字的两种读法怎样区别?“血”字有文白二读:一、用在带书面色彩的合成词和成语中时,属于书面语用法,读成(xuè)。
1.一些医疗专用名词:血液、血管、血癌、血崩、血红蛋白、血浆、贫血、输血、血小板、脑溢血等等;2.带书面色彩的合成词:血汗、血迹、血案、血本、血统、血色、血债、心血、充血、热血、浴血、吸血鬼、混血儿等;3.成语:血海深仇、血流如注、头破血流、狗血喷头、有血有肉……二、用于口语词或单独使用时,应读作(xiě)。
1.单独使用的:吐了一口血、血的教训、血的代价、像血一样红等;2.作为口语词使用的:血糊糊、血淋淋、鸡血、猪血、献血……值得一提的是,汉语的合成词与短语之间的界限,语法学界至今尚未彻底解决。
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还是可以区分的,那就是看它们在概念上的差异以及内部的结合关系紧密与否。
合成词的概念是单纯的、固定的,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其内部的结合关系比较紧密;而短语所表达的概念缺乏专指性,是几个词的意义的总和,其内部的结合关系比较松弛。
例如:“流血牺牲”“流血事件”中的“流血”特指“牺牲生命或负伤”,因此是合成词,应该读xuè(词典上有);而“流血过多”的“流血”,并非指“牺牲生命或负伤”,而是指“流出的血”,因此是短语,应该读xiě。
短语的内部结构关系比较松弛,它可以插入一些别的词语。
例如:“鸡血-鸡的血”“献血-献了一次血”“抽血-抽了血-抽了一点血”“流血-流了点血-流出了血”。
而合成词的内部结构比较紧密,一般是不能插入别的词语的,如“血水”不可说成“血和水”“血球”不可说成“血凝成的球”;只有少数动宾式的合成词内部可以插入别的词语,如“输血”可以说“输了一次血”“输300CC血”,但它还是合成词,因为它是医学上的专门术语,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不等于“输送血液”。
所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6课《孔繁森》中“献血”一词,课文中的注音为“献xi ě”;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她是我的朋友》中“输血”就应读作“输xuè”。
在语文第六单元的检测中,有一道多音字组词的题错误率特别高,就是“血”字。
“血”字有两种读音:“xuè”和“xiě”,第一种读音是常见和常用的,一般不会出错,问题最多的是第二种读音“xiě”,大概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总容
易把这种读音和“xuè”混淆。
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是涉及“血”字我都要指导学生辩析,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语文18课《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中,就遇到了许多“血”字,而且读音不同。
由于“血”字读音时常变化,影响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有时该读“xuè”却读成了“xiě”,有时该读“xiě”却读成了“xuè”,我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它的两种读音的区别:读xuè时有四种理解,1.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球和血小板构成,也叫血液。
2.有血统关系的,如血亲。
3.比喻刚强热烈,如血性。
4.指月经。
这种读音使用的范围特别广!读xiě时,属口语,意思同xuè这种读音,如“流了一点血”,“吐了两口血”,“血糊糊”,“血淋淋”,“血晕”等等,这种读音就很灵活了,学生不把握。
有学生就提出疑问:“老师,‘流了一点血’中的血读xiě,那流血是不是应该读xiě呢?”我一想也是呀,“流了一点血”和“流血”意思差不多,结构也相近,读音应该一样呀!为了谨慎起见,我提议让同学们查查字典看流血的血到低读什么!可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流血”中
的血读“xuè”!
本学期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也有几个带“血”的词,如“白血病”、“血脉亲情”等,我又引导学生进行了辨析。
通过第六单元的检测结果来看,有些学生对xiě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
我又查了许多资料,并仔细阅读,了解到要是按“血”字的用法来区分,就比较容易辨析了。
“血”用在合成词和成语中,属于书面语用法,应读成xuè,如:血液、血管、血汗、血迹、血案、血本、血统、血色、血债、输血、贫血、心血、充血、热血、浴血、血小板、吸血鬼、混血儿、脑溢血、血海深仇、血流如注、头破血流、狗血喷头、有血有肉等等。
而“血”单独使用或用在短语(词组)中,属于口头语用法,应读成xiě。
如:吐了一口血、血的教训、血的代价、像血一样红(以上属单用),血脓、血块、血斑、鸡血、猪血、卖血、献血、验血、抽血(以上都是双音节短语,它们在现代
汉语词典中不列为词条)。
学生感到困难的是怎样区分合成词与短语,那就是看它们在概念上的差异以及内部的结合关系紧密与否。
合成词的概念是单纯的、固定的,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其内部的结合关系比较紧密,例如:“流血牺牲”、“流血事件”中的“流血”特指“牺牲生命或负伤”,因此是合成词,应该读xuè,现代汉语词典上就是这样标注的;而短语所表达的概念缺乏专指性,是几个词的意义的总和,其内部的结合关系比较松散,如“流血过多”的“流血”,并非指“牺牲生命或负伤”,而是指“流出的血”,因此是短语,应该读xiě。
我们可运用插入法来帮学生辨析是合成词还是短语:短语的内部结构关系比较松散,它可以插入一些别的词语,例如:鸡血——鸡的血,献血——献了一次血,抽血——抽了血或抽了一点血,流血——流了点血或流出了血。
而合成词的内部结构比较紧密,一般是不能插入别的词语的,如“血水”不可说成“血和水”,“血球”不可说成“血凝成的球”,“流血牺牲”不能说成“流了许多血牺牲”;只有少数动宾式的合成词内部可以插入别的词语,如“输血”可以说“输了一次血”“输300CC 血”,但它还是合成词,因为它是医学上的专门术语,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
不等于“输送血液”。
有一些特例要让学生记牢,那就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几个口语词,如“吐血、咯(kǎ)血、便血、血糊糊、血淋淋”和成语“一针见血”中的“血”要读成xiě。
现代汉语词典中含有“血”字的成语,只有“一针见血”的“血”注音为xiě,其余都注音为xuè。
究其原因,大概是“一针见血”这个成语来源于群
众口语的缘故吧。
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我们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掌握了“血”字的用法,掌握了区分合成词和短语的技巧,记住了“血”字的特例,学生也就能很容易地掌握“血”字的读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准确地辨析“血”字的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