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州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四月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郑州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四月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郑州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四月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郑州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四月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郑州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四月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年7月1日起,上海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随后西安等地也纷纷开始实行垃圾分类。这体现了我国保护环境的决心,而环境保护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白色垃圾,不可降解,能使溴水褪色

B.可回收的易拉罐中含金属铝,可通过电解氯化铝制取

C.废旧电池中含有镍、镉等重金属,不可用填埋法处理

D.含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的废旧衣物燃烧处理时都只生成CO2和H2O

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3.短周期元素W、X、Y、Z、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与Y能形成两种常温下均为液态的化合物,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Z的原子在短周期中半径最大,Q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Y

B.W、X、Y、Z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其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C.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大于X,是因为非金属性Y强于X

D.工业上制取Q单质通常采用电解其熔融氯化物的方法

A.HIO3B.HIO2C.HIO D.ICl

5.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废水处理,实现碳氮联合转化。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M、N为厌氧微生物电极。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COO-—8e-+2H2O==2CO2↑+7H+

B.电池工作时,H+由M极移向N极

C.相同条件下,M、N两极生成的CO2和N2的体积之比为3:2

D.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NH4++2O2==NO3-+2H++H2O

6.工业上用发烟HClO4把潮湿的CrCl3氧化为棕色的烟[CrO2(ClO4)2]来除去Cr(Ⅲ),HClO4中部分氯元素转化为最低价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ClO4属于强酸,反应还生成了另一种强酸

B.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8

C.CrO2(ClO4)2中Cr元素显+6价

D.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19ClO4-+8Cr3++8OH-=8CrO2(ClO4)2+3Cl-+4H2O

7.25℃时,NaCN溶液中CN-、HCN浓度所占分数(δ)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其中a点的坐标为(9.5,0.5)。向10mL0.01mol·L-1NaCN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1的盐酸,其pH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溶液中的关系中一定正确的

A.图甲中pH=7的溶液:c(Cl-)=c(HCN)

B.常温下,NaCN的水解平衡常数:K h(NaCN)=10-4.5mol/L

8.下图是新型镁-锂双离子二次电池,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 Li+由左向右移动

B.放电时,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1-x FePO4+xLi++xe-=LiFePO4

C.充电时, 外加电源的正极与Y相连

D.充电时, 导线上每通过1mole-, 左室溶液质量减轻12g

9.如图是利用试纸、铅笔芯设计的微型实验.以铅笔芯为电极,分别接触表面皿上的试纸,接通电源,观察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试纸变蓝

B.KI﹣淀粉试纸变蓝

C.通电时,电能转换为化学能

D.电子通过pH试纸到达KI﹣淀粉试纸

10.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Y的核电荷数为奇数,Z的核电荷数为X的2倍。X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Y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Y与Z同周期且Y的原子半径大于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单质的熔点:Y>Z 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弱酸

C.Y、Z的氧化物均为离子化合物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Z

11.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空气:C2H2、CO2、SO2、NO

B.氢氧化铁胶体:H+、K+、S2-、Br-

C.银氨溶液:Na+、K+、NO3-、NH3·H2O

D.重铬酸钾溶液:H+、Na+、SO42-、葡萄糖分子

12.氢键是强极性键上的氢原子与电负性很大且含孤电子对的原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下列事实与氢键无关的是()

A.相同压强下H2O的沸点高于HF的沸点

D.H2O和CH3COCH3的结构和极性并不相似,但两者能完全互溶

1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n、r为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0.1 mol·L-1 m溶液的pH=13,组成n的两种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差1。p、q为其中两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W

B.X、Z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W

D.Y、Z、W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具有漂白性

14.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打赢蓝天保卫战”,意味着对污染防治比过去要求更高。某种利用垃圾渗透液实现发电、环保二位一体结合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当该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桥中Cl-向Y极移动

B.电路中流过7.5 mol电子时,共产生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16.8L

C.电流由X极沿导线流向Y极

D.Y极发生的反应为2NO3-+10e-+6H2O===N2↑+12OH—,周围pH增大

15.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下表:

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苯

沸点/℃138 144 139 80

熔点/℃13 -25 -47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

C.甲苯和氢气完全反应所得产物的分子式是 C7H16

I.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检验草酸铵的分解产物。

(l)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变红,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分解产物中含有____(填化学式);若观察到____,说明分解产物中含有CO2草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反应开始前,通人氮气的目的是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

(4)还有一种分解产物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还原Cu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Ⅱ.该同学利用草酸铵测定血液中钙元素的含量。

(5)取20. 00mL血液样品,定容至l00mL,分别取三份体积均为25. 00mL稀释后的血液样品,加入草酸铵,生成草酸钙沉淀,过滤,将该沉淀溶于过量稀硫酸中,然后用0. 0l00mol/LKMnO4溶液进行滴定。滴定至终点时的实验现象为____。三次滴定实验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分别为0.43mL,0.4lmL,0.52mL,则该血液样品中钙元素的含量为__________ mmol/L。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已知A、B、C、D、X、Y六种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X为常见离子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1)已知条件I和条件II相同,则该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2)物质X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B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写出X在条件II下反应生成B、C、D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请简述鉴定物质X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研究处理NO x、SO2,对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SO2的排放主要来自于煤的燃烧,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法处理尾气中的SO2。已知吸收过程中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 SO2(g) + NH3?H2O(aq) =NH4HSO3(aq) △H1= a kJ?mol-1;② NH3?H2O(aq) + NH4HSO3(aq) =(NH4)2SO3(aq) + H2O(l)△H2= b kJ?mol-1;③ 2(NH4)2SO3(aq) + O2(g) =2(NH4)2SO4(aq) △H3=

c kJ?mol-1,则反应 2SO2(g) + 4NH3?H2O(aq) + O2(g) =2(NH4)2SO4(aq) + 2H2O(l) △H = ______。

(2)NO x的排放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有人利用反应C (s) + 2NO(g)N2(g) + CO2(g) △H=-34.0 kJ?mol-1,用活性炭对NO进行吸附。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活性炭和一定量的NO气体,测得NO的转化率α(NO)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1050K前反应中NO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1100K 时,C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

②用某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其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平衡常数(记作K p)。在1050K、1.1×106Pa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p=________(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体积分数)。

(3)在高效催化剂的作用下用CH4还原NO2,也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在相同条件下,选用A、B、C三种不同催化剂进行反应,生成 N2的物质的量与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活化能最小的是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4)在汽车尾气的净化装置中 CO和NO发生反应:2NO(g) + 2CO(g)N2(g) + 2CO2(g) △H2 =-746.8 kJ?mol-1。实验测得,υ正=k正?c2(NO) ?c2(CO) ,υ逆=k逆?c(N2) ?c2(CO2) (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②若在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NO,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40%,则k k 正逆

=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19.(6分)(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23号元素钒在地壳中的含量大约为0.009%,在过渡元素中仅次于Fe、Ti、Mn、Zn,排第五位。我国四川攀枝花地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钒钛磁铁矿。

(1)钒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轨道形状为_______

(2)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五种过渡金属元素Fe、Ti、Mn、Zn、V中,基态原子核外单电子数最多的是_____。

(3)过渡金属可形成许多羧基配合物,即CO作为配体形成的配合物。

①CO的等电子体有N2、CN-、_______等(任写一个)。

②CO作配体时,配位原子是C而不是O,其原因是________。

(4)过渡金属配合物常满足“18电子规则”,即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加上配体提供的电子数之和等于18,如[Fe(CO)5]、[Mn(CO)5]-等都满足这个规则。

①下列钒配合物中,钒原子满足18电子规则的是__________。

A [V(H2O)6]2+

B [V(CN)6]4-

C [V(CO)6]-

D [V(O2)4]3-

②化合物的熔点为138℃,其晶体类型为________。

(5)VCl2(熔点1027℃)和VBr2(熔点827℃)均为六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VCl2和VBr2两者熔点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设晶体中阴、阳离子半径分别为r-和r+,该晶体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_(用含a、c、r+和r-的式子表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详解】

A.聚乙烯结构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故A错误;

B.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受热易升华,电解得不到金属铝;金属铝采用电解氧化铝制备,故B错误;

C.镍、镉等重金属会造成水土污染,应集中处理,不可用填埋法处理,故C正确;

D.丝、毛中主要含蛋白质,含有C、H、O、N等元素,燃烧不止生成CO2和H2O,故D错误;

答案:C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蔗糖经浓硫酸脱水得到碳,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体现强氧化性,故A正确;

B. 向KCl、KI 的混合液中逐滴滴加稀AgNO3溶液,K sp小的先出现沉淀,先生成黄色沉淀,则K sp(AgCl)>K sp(AgI),故B正确;

C. 铝片先用砂纸打磨,再加入到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铝表面被浓硝酸氧化为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金属继续反应,故C正确;

D. 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说明H2O2在酸性条件下氧化Fe2+变为Fe3+,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出现气泡,说明Fe3+催化H2O2分解产生O2,故D错误;

答案为D。

3.C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可推出W、X、Y、Z、Q依次为H、C、O、Na、Al五种元素。

A.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O2->Na+,选项A错误;

B.这四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盐溶液,其中酸式盐溶液有可能显酸性,如NaHC2O4,选项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因非金属性Y(O)强于X(C),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大于X,选项C正确;

D.工业制取铝通常电解熔融氧化铝和冰晶石的混合物,而不是氯化铝,因为其为共价化合物,熔融并不导电,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ICl3中I为+3价,Cl为-1价,与水发生水解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各元素化合价价态不变),生成HIO2和HCl,答案选B。

5.C

【解析】

【分析】

图示分析可知:N极NO3-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氮气、发生还原反应,则N极正极。M极CH3COO-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M极为原电池负极,NH4+在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转化为NO3-,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M极为负极,CH3COO-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电极反应为

CH3COO-—8e-+2H2O==2CO2↑+7H+,故A正确;B.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H+由M极移向N 极,故B正确;C.生成1molCO2转移4mole-,生成1molN2转移10mol e-,根据电子守恒,M、N两极生成的CO2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mol:4mol=5:2,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为5:2,故C错误;D.NH4+在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转化为NO3-,则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NH4++2O2==NO3-+2H++H2O,故D正确;故答案为C。

6.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9HClO4+8CrCl3+4H2O = 8CrO2(ClO4)2+27HCl,据此解答。

【详解】

A.HClO4属于强酸,反应生成的HCl也是强酸,A项正确;

B.该反应的氧化剂为HClO4,氧化产物为CrO2(ClO4)2,根据方程式,当有19molHClO4参加反应时,其中有3mol作氧化剂,生成的氧化产物[CrO2(ClO4)2]为8mol,因此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8,B项正确;

C.CrO2(ClO4)2中O元素显-2价,ClO4-显-1价,所以Cr元素显+6价,C项正确;

D.该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离子方程式为19ClO4-+8Cr3++4H2O = 8CrO2(ClO4)2+8H++3Cl-,D项错误;

答案选D。

【详解】

A. 图甲中可以加入HCN 调节溶液的pH=7,溶液中不一定存在Cl -,即不一定存在c (Cl -)=c (HCN ),故A 错误;

B. a 点的坐标为(9.5,0.5),此时c(HCN)=c(CN ?),HCN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

()++-9.-a 5-1CN H (HCN)H HCN 10mol L c c K c c ==?=

,则NaCN 的水解平衡常数

-14

-4.5-1w h 5a -9.(NaCN)(H 1010mol 1)L CN 0

K K K ==?=,故B 正确;

C. b 点加入5mL 盐酸,反应后溶液组成为等浓度的NaCN 、HCN 和NaCl ,由图乙可知此时溶液呈碱性,则HCN 的电离程度小于CN ?的水解程度,因此c (HCN )>c(CN ?),故C 错误;

D. c 点加入10mL 盐酸,反应后得到等浓度的HCN 和NaCl 的混合溶液,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得c(Cl ?)=c(HCN)+c(CN ?),而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 +)+ c(H +)= c(Cl ?)+ c(OH ?)+ c(CN ?),则c (Na +)+ c (H +)= c (HCN )+ c (OH -)+ 2c (CN -),故D 错误; 故选B 。 8.D 【解析】 【分析】

放电时,左边镁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式为Mg-2e -=Mg 2+,右边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Li 1-x FePO 4+xLi ++xe -=LiFePO 4,阳离子移向正极;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正极相连,负极与负极相连,结合电子转移进行计算解答。 【详解】

A .放电时,为原电池,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Li +由左向右移动,故A 正确;

B 、放电时,右边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Li 1﹣x FePO 4+xLi ++xe ﹣=LiFePO 4,故B 正确;

C 、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正极相连,所以外加电源的正极与Y 相连,故C 正确;

D 、充电时,导线上每通过1mole ﹣,左室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Mg 2++2e ﹣=Mg ,但右侧将有1molLi +移向左室,所以溶液质量减轻12﹣7=5g ,故D 错误; 答案选D 。 【点睛】

正确判断放电和充电时的电极类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难点为D ,要注意电极反应和离子的迁移对左室溶液质量的影响。

A.连接负极的铅笔芯为阴极,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电极附近生成氢氧根离子,溶液呈碱性,pH试纸遇碱变蓝色,故A正确;

B.连接正极的铅笔芯为阳极,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气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碘与淀粉试液变蓝色,所以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故B正确;

C.该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装置,为电解池,故C正确;

D.电子不通过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

考查电解原理,明确离子放电顺序及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该装置为电解池,连接负极的铅笔芯为阴极,阴极上氢离子放电,同时电极附近生成氢氧根离子,溶液呈碱性;连接正极的铅笔芯为阳极,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气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碘与淀粉试液变蓝色,注意电解质溶液中电流的形成,为易错点。

10.D

【解析】

【分析】

由题可知Y、Z同周期且Y在Z前面,X的主族序数在Y、Z的主族序数之后,Z的核电荷数为X的2倍,可能确定X在第二周期右后位置,Y、Z在第三周期的左前位置,结合题中条件可知X、Y、Z分别为:N、Na、Si,据此解答。

【详解】

A.Y、Z分别为Na、Si,Si单质为原子晶体,熔点比钠的高,即Y

B.X为N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NO3为强酸,B错误;

C.Y、Z分别为Na、Si,Si的氧化物SiO2为共价化合物,C错误;

D.X、Z分别为:N、Si,气态氢化物稳定性NH3>SiH4,即X>Z,D正确;

答案选D。

11.C

【解析】

【详解】

A、空气中含有氧气,一氧化氮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二者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氢氧化铁胶体带有正电荷,带负电荷的离子能够中和氢氧化铁胶体的正电荷,导致氢氧化铁发生聚沉,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胶体容易发生聚沉。

12.B

【解析】

【分析】

【详解】

A.1个水分子能与周围的分子形成4个氢键,1个HF分子只能与周围的分子形成2个氢键,所以相同压强下H2O的沸点高于HF的沸点,故A不选;

B.NH3与BF3可以形成配位键从而形成NH3·BF3,与氢键无关,故B选;

C.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破坏了蛋白质的螺旋结构,所以羊毛制品水洗再晒干后变形,故C不选;

D.CH3COCH3中O原子电负性很大且含孤电子对,与水分子中氢原子形成氢键,所以二者可以完全互溶,故D不选;

故答案为B。

13.D

【解析】

【分析】

0.1mol·L-1m溶液的pH=13,则m为一元强碱,应该为NaOH,组成n的两种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差1,根据图示可知,n为NaCl,电解NaCl溶液得到NaOH、H2和Cl2,p、q为其中两种元素形成的单质,则p、q 为H2和Cl2,结合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知:X为H元素、Y为O元素、Z 为Na元素、W为Cl元素,据此答题。

【详解】

由分析可知:X为H元素、Y为O元素、Z为Na元素、W为Cl元素。

A.电子层数越多,则原子的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X<Y<W<Z,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X为H元素、Z为Na元素,X、Z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属于同一主族,故B错误;

C.Y、W形成的氢化物分别为H2O和HCl,因为水分子中含有氢键,含有氢键的物质熔沸点较高,所以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W,故C错误;

D.Y、Z、W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为NaClO,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漂白,具有漂白性,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处理垃圾渗滤液并用其发电的示意图可知,装置属于原电池装置,X是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2NO+10e+6H O=N+12OH,电解质里的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Y是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322

子移向负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详解】

A. 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装置属于原电池装置,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即氯离子向X 极移动,故A错误;

5NH+3NO=4N+6H O+3OH,该反应转移了15个电子,即转移15个电子生成B. 电池总反应为:--

3322

4个氮气,故电路中流过7.5 mol电子时,产生2mol氮气,即44.8L,B错误;

C.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即Y极沿导线流向X 极,故C错误;

2NO+10e+6H O=N+12OH,周围pH 增大,故D正确;

D. Y是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322

答案选D。

15.C

【解析】

【分析】

甲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二甲苯,由表中数据可知苯与二甲苯的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而对二甲苯熔点较低,可结晶分离,结合有机物的结构特点解答该题。

【详解】

A、甲苯变成二甲苯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所得,属于取代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苯的沸点与二甲苯的沸点相差较大,且二者能够互溶,因此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B不符合题意;

C、甲苯和氢气完全反应所得产物为甲基环己烷,分子式是 C7H14,故C符合题意;

D、对二甲苯结构对称,有2种H,则一溴代物有 2 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NH3、CO2E中黑色固体变红,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H4)2C2O42NH3↑+CO2↑+CO↑+H2O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充分吸收CO2,防止干扰CO的检验2NH3+3CuO3Cu+N2+3H2O 因最后一滴KMnO4溶液的滴入,溶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去 2.1

【解析】

【分析】

(l)按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现象,推测分解产物并书写草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氮气驱赶装置内原有气体,从空气对实验不利因素来分析;

(3)由所盛装的物质性质及实验目的推测装置C的作用;

(l)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变为红色说明分解产物中含有氨气,装置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分解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若观察到装置E 中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装置F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分解产物中含有CO ;

答案为:NH 3;CO 2 ; E 中黑色固体变红,F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草酸铵分解产生了CO 2、NH 3、CO ,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知,另有产物H 2O ,则草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 4)2C 2O 4===?

2NH 3↑+CO 2↑+CO↑+H 2O ; 答案为:(NH 4)2C 2O 4===?

2NH 3↑+CO 2↑+CO↑+H 2O ;

(2)反应开始前,通人氮气的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避免CO 与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并防止空气中的CO 2干扰实验;

答案为: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3) 装置E 和F 是验证草酸铵分解产物中含有CO ,所以要依次把分解产生的CO 2、气体中的水蒸气除去,所以装置C 的作用是:吸收CO 2,避免对CO 的检验产生干扰; 答案为:充分吸收CO 2,防止干扰CO 的检验;

(4)还有一种分解产物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还原CuO ,那就是氨气,NH 3也会与CuO 反应,其产物是N 2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3+3CuO ===一定条件

3Cu+N 2+3H 2O ; 答案为:2NH 3+3CuO ===一定条件

3Cu+N 2+3H 2O ;

(5)草酸钙沉淀溶于过量稀硫酸中得到草酸,用0. 0l00mol/LKMnO 4溶液进行滴定,反应为

-+2+4224222MnO +5H C O +6H =2Mn +10CO +8H O ↑,滴定至终点时,因最后一滴KMnO 4溶液的滴入,

溶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去;

答案为:因最后一滴KMnO 4溶液的滴入,溶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去;

三次滴定实验消耗KMnO 4溶液的体积分别为0.43mL ,0.4lmL ,0.52mL ,应舍弃0.52mL ,误差较大,则平

均体积为0.42mL ,滴定反应为-+2+

4224222MnO +5H C O +6H =2Mn +10CO +8H O ↑,

-4

224

132242MnO ~

5H C O 2mol

5mol 0.0100mol L 0.4210L

(H C O )

n --???; 224(H C O )n =1.05×10?5mol ,所以20mL 血液样品中含有的钙元素的物质的量为

55100mL

1.0510mol=4.210mol 25mL

--???,即4.2×10?2mmol ,则该血液中钙元素

的含量为234.210mmol

2.1mmol /L 2010L

--?=?;

17.通电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Cl-+2H2O电解2OH-+H2↑+Cl2↑(用双线桥表示也可)用焰色反应检验Na+,用硝酸银和稀硝酸检验Cl-

【解析】

【分析】

X为离子化合物,左边为熔融液,右边为水溶液,说明X易溶于水,则只可能为NaCl、MgCl2。若X为MgCl2,电解其水溶液,生成Mg(OH)2、H2、Cl2,电解其熔融液时,生成Mg、H2。则B为Cl2,A为Mg,但Mg生成Mg(OH)2时,需要与水反应,而Mg与H2O不反应,所以X只能为NaCl。从而得出A 为Na,B为Cl2,C、D为NaOH、H2中的一种,Y为H2O。

(1)已知条件I和条件II相同,则该反应条件为通电。

(2)物质X为NaCl,由此可写出其电子式。

(3)Cl2与Ca(OH)2反应,用于生产漂白粉。

(4)X为NaCl,在条件II下,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反应生成NaOH、Cl2、H2。

(5)实验室制Cl2是利用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得。

(6)鉴定物质NaCl时,既要鉴定Na+,又要鉴定Cl-。

【详解】

(1)已知条件I和条件II相同,则该反应条件为通电。答案为:通电;

(2)物质X为NaCl,其电子式为。答案为:;

(3)Cl2与Ca(OH)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答案为: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X为NaCl,在条件II下,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2OH-+Cl2↑+H2↑。答案为:2Cl-+2H2O2OH-+Cl2↑+H2↑;

(5)实验室制Cl2是利用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得,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方程式为

。答案为:(用双线桥表示也可);

(6)鉴定物质NaCl时,既要鉴定Na+,又要鉴定Cl-,鉴定Na+用焰色反应,鉴定Cl-用硝酸银和稀硝酸。答案为:用焰色反应检验Na+,用硝酸银和稀硝酸检验Cl-。

【点睛】

鉴定物质有别于鉴别物质,鉴别物质时,只需检验物质中所含的某种微粒,只要能让该物质与另一物质区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2a+2b+c )kJ?mol -1

1050K 前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NO 转化率增

大 20% 4 A < 0.25 【解析】 【分析】

(1)利用盖斯定律解答。

(2)①在1050K 前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NO 转化率增大;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左移,NO 的转化率降低。恒温恒压下体积分数等于物质的量分数。 ②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

(3)A 反应速率快,先达到平衡,故活化能最小。

(4)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则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小于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

②当反应达到平衡时,υ正=υ逆,故k k 正

=c(N 2)c 2(CO 2)/[c 2(NO)c 2(CO)]=K 。 【详解】

(1)① SO 2(g) + NH 3?H 2O(aq) =NH 4HSO 3(aq) △H 1 = a kJ?mol -1; ② NH 3?H 2O(aq) + NH 4HSO 3(aq) =(NH 4)2SO 3(aq) + H 2O(l)△H 2 = b kJ?mol -1; ③ 2(NH 4)2SO 3(aq) + O 2(g) =2(NH 4)2SO 4(aq) △H 3= c kJ?mol -1;

利用盖斯定律,将①×2+②×2+③可得2SO 2(g) + 4NH 3?H 2O(aq) + O 2(g) = 2(NH 4)2SO 4(aq) + 2H 2O(l)的△H =(2a+2b+c )kJ?mol -1,故答案为(2a+2b+c )kJ?mol -1。

(2)①在1050K 前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NO 转化率增大;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左移,NO 的转化率降低。根据反应C (s) + 2NO(g)

N 2(g) + CO 2(g),假设加入1molNO ,

在1100K 时,NO 的转化率为40%,则△n(NO)=0.4mol ,故n(CO 2)=0.2mol ,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故混合气体中CO 2的体积分数为

0.2mol

×1001mol

%=20%,故答案为1050K 前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NO 转化率增大;20%。 ②根据反应C (s) + 2NO(g)

N 2(g) + CO 2(g),假设加入1molNO ,在1050K 时, α(NO)=80%,平衡时n (NO )

=0.2mol ,n(N 2)=0.4mol ,n(CO 2)=0.4mol ,各物质的平衡分压p 分(NO )=60.2mol

×1.1101mol

?Pa ,p 分(N 2)=

0.41mol mol ×1.1×106Pa ,p 分(CO 2)=0.41mol

mol ×1.1×106Pa ,故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p =

0.41mol mol ×1.1×106Pa×0.41mol mol ×1.1×106Pa÷(

60.2mol

×1.1101mol

? Pa )2=4,故答案为4。 (3)A 反应速率快,先达到平衡,故活化能最小,故答案为A 。

(4)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则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小于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

②当反应达到平衡时,υ正=υ逆,故k

k

=c(N2)c2(CO2)/c2(NO)c2(CO)=K,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平衡时c

(NO)=c(CO)=0.6mol?L-1,c(N2)=0.2 mol?L-1,c(CO2)=0.4 mol?L-1,故k

k

=

c(N2)c2(CO2)/[c2(NO)c2(CO)]=(0.2×0.42)/(0.62×0.62)=20/81≈0.25,故答案为0.25。

19.第四周期第VB族球形Mn NO+、C2

2

-C的电负性小于O,对孤电子对吸引能力弱,给出电子对更容易 C 分子晶体两者均为离子晶体,Cl-半径小于Br-半径,VCl2中晶格能大于VBr2,

故VCl2熔点高于VBr2。

33

83(2r r)

100%π+

?

-+

【解析】

【详解】

(1)钒是23号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VB族,价电子排布式为3d34s2,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轨道为4s,形状为球形;

(2)金属元素Fe、Ti、Mn、Zn、V,价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d64s2、3d24s2、3d54s2、3d104s2、3d34s2,单电子数依次是:4、2、5、0、3,基态原子核外单电子数最多的是Mn;

(3)①CO的等电子体有2个原子、10个价电子,用C原子与2个单位负电荷替换O原子,可以得到CO 的等电子体的另外微粒:C22-;

②C的电负性小于O,对孤电子对吸引能力弱,给出电子对更容易,CO作配体时,配位原子是C而不是O;(4)①A.[V(H2O)6]2+中V最外层电子数为5-2+6×2=15,不满足18电子,

B.[V(CN)6]4-中V最外层电子数为5+4+6×2=21,不满足18电子,

C.[V(CO)6]-中V最外层电子数为5+1+6×2=18,满足18电子,

D.[V(O2)4]3-中V最外层电子数为5+3+4×2=16,不满足18电子,

故选:C;

②化合物的熔点为138℃,该化合物熔点很低,属于分子晶体。

(5)①两者均为离子晶体,Cl-半径小于Br-半径,VCl2中晶格能大于VBr2,故VCl2熔点高于VBr2;

②由晶胞结构,可知大黑色球数目=2,小灰色球数目=8×1/8=1,故大球为氯原子、小球为V原子,晶胞中

原子总体积=4

3

π(2r-3+r+3),晶胞底面为菱形,锐角为60°,棱长边长为a,则底面面积=a×a×sin60°

3

2,

晶胞体积3

2×c,空间利用率

33

2

4

2

3

3

r r

a c

π

+

+

?

()

33

83(2r r)

100%

π+

-+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题目涉及的大π键、18电子规则,均不是中学内容,题目素材也很陌生,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与灵活运用能力。难点(5)②,空间利用率的计算。

2018年高考化学全国II卷解析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试题(全国II) 7.下列说法错误得就是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得吸收 C.蛋白质就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得物质 D.硒就是人体必需得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解析】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就是沿用下来得叫法,故A正确;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得吸收,故B正确; C、蛋白质含有C、H、O、N、S等元素,故C错误; D、硒就是人体必需得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脱发等,故D正确; 【答案】C 8.阿伏加德罗常数得值为。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A.1 L 0、1 mol·NH4Cl溶液中, 得数量为0、1 B.2、4 g 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得电子数为0、1 C.标准状况下,2、24 L N2与O2得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 D.0、1 mol H2与0、1 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 【解析】 A、NH4+能够发生水解,故NH4+得数量小于0、1N A,故A错误; B、 2、4 g 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得电子数为0、2N A,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2、24LN2与O2得混合气体得物质得量为0、1mol,故混合气体得分子数为0、1N A; D、 H2 + I22HI,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故其分子总数为0、2N A,故D正确; 【答案】D 9.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得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得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得就是 A.原子半径:d>c>b>a B.4种元素中b得金属性最强 C.c得氧化物得水化物就是强碱 D.d单质得氧化性比a单质得氧化性强 【解析】 a、b、c、d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得电子数相同,故a为O,d与a 同族,故d为S,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故c为Al,则b为Na或Mg; A、原子半径b>c>d>a,故A错误; B、4种元素种b得失电子能力最强,故其金属性最强,故B正确; C、c得氧化物得水化物就是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故C错误; D、O2得氧化性强于S,故D错误; 【答案】B 10.下列由实验得出得结论正确得就是

2018年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题新课标全国卷(二)答案

2018年高考仿真模拟试题(新课标全国卷) 化学(二)答案 1.D【解析】地沟油属于酯类,遇氢氧化钠溶液水解,但是不分层,矿物油是烃的混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分层,A正确;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与碱反应,B正确;氢能、太阳能都为清洁能源,无污染,C正确;铝与氧化铁反应虽然在高温下进行,但为放热反应,D错误。 2.C【解析】常温下,碳与浓硝酸不反应,A不符合题意;SiO2与HF反应得到的SiF4不是盐,故SiO2不是碱性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B不符合题意;新制的氯水中含有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白,C符合题意;SO2可使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为SO2是酸性气体,D不符合题意。 3.C【解析】该有机物中含有醇羟基、碳碳双键,A正确;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1 mol该有机物与1 mol 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有4种,C错误;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含有—CH2OH,可以发生催化氧化反应,D正确。 4.B【解析】由Y、Z的单质之间的反应及题干信息可知,Y为O,Z为Na,由X、W均能形 N-、2O-、Na+离子结构相同,但核电荷数不成含氧强酸知,X是N,W是S或Cl。3 同,而2S-或Cl-比上述三种离子多一个电子层,A正确;N和O中因氧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故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较强的是水,B错误;Q、M分别是Na2O、 Na2O2,二者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但Na2O2含有共价键,Na2O不含共价键,C正确;S或Cl 能与Na形成硫化钠或氯化钠,D正确。 5.B【解析】细菌在高温下不能存活,A错误;污水中主要含有葡萄糖时,负极发生的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B正确;H+在负极产生,从负极室向正极室移动,C错误;负极产生的H+与正极产生的OH-恰好结合成水,故溶液的酸性不会增强,D 错误。 6.B【解析】氯气与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甲烷,A正确;CH3CH2OH和CH3COOC2H5互溶,不能采用分液分离,B错误;题图3所示装置适用于块状固体与液体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选择题热选:(十三) 含解析

2018年(四川)高考化学二轮选择题热选(十三)及解析 1.(2017·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理综能力测试)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答案 C 解析A项,雾属于胶体,胶体的性质之一是具有丁达尔效应,故说法正确;B项,铁比铜活泼,发生Fe+Cu2+===Fe2++Cu,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正确;C项,此方法属于萃取,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错误;D项,钢是铁和其他单质组成的合金,故说法正确。 【链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净水时发生了物理及化学变化,明矾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B.稀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红宝石、蓝宝石主要成分足氧化铝,而石英玻璃、分子筛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D.日常生活中碱块(Na 2CO 3 ·10H 2 O)变成碱面(Na 2 CO 3 )属于风化,是物理变化 【答案】B 【解析】A.明矾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明矾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A错误;B.稀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都是胶体,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C.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C错误;D.碱块与碱面是不同的物质,风化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B。 2.(2017·长白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考点分析答案详细解析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6分)(2018?北京)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甲醇低温所 制氢气用于新 能源汽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 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 “天宫二号”的火箭燃 料 D.开采可 燃冰,将其 作为能源 使用A.A B.B C.C D.D 【考点】18: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一般来说,物质的熔点、状态发生改变,为物理变化,而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为原子的重新组合,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发生变化,但原子不会改变,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甲醇生成氢气,为化学变化,故A不选;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原子核发生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范畴,故B选;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燃烧生成氮气和水,发生化学变化,故C不选; 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化学变化,故D不选。故选:B。 【点评】本题为2018年全国卷,题目考查物质的变化,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主要把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

别,难度不大。 2.(6分)(2018?北京)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 2和CH 4 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CH 3 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CH 3 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 4→CH 3 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考点】15:化学反应的实质;H1: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分析】A.原子利用率是指被利用的原子数和总原子数之比; B.甲烷反应后生成乙酸,结合分子中化学键变化法判断; C.图中可知。①→②过程中能量降低,说明为放热过程通过过渡态形成了C﹣C 化学键; D.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和反应焓变; 【解答】解:A.图中分析,1mol甲烷和1mol二氧化碳反应生成1mol乙酸,生 成CH 3 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故A正确; B.图中变化可知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选择性活化,其中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会与催化剂形成一新的共价键,必有C﹣H键发生断裂,故B正确; C.①→②的焓值降低,过程为放热过程,有C﹣C键形成,故C正确; D.催化剂只加快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转化率,故D错误;

2018年全国II卷化学(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Ⅱ)卷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10.W 、X 、Y 和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 与X 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Y 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 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 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 .Y 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 .W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11.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24 g P 4中所含P —P 键数目为4N A B .100 mL 1mol·L ?1FeCl 3溶液中所含Fe 3+的数目为0.1N A C .标准状况下,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 2和1 mol O 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 —CO 2二次电池。将 NaClO 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 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 2+4Na 2 Na 2CO 3+C ,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 .放电时,4ClO -向负极移动 B .充电时释放CO 2,放电时吸收CO 2 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 2+4e ? 223CO - +C D .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 + e ? Na

2018届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全国高考模拟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2O2吸收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A 具有【解析】A.过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A正确;B.因 2 氧化性,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错误;C. 透光性好,用于制造光 2 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热,导纤维,C错误;D. 3 所以氨可用作制冷剂,D错误。答案选A。 2. 《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针,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 蒸馏 B. 升华 C. 干馏 D. 萃取 【答案】B 【解析】蒸馏即将液体转化为气体,再冷凝为液体。升华是将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再通过凝华转为固体。结合生砒原本为固态及题意中的“如针”,题目中的状态转化为固-气-固,故选B升华。 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 0.1 ·4溶液中,的数量为0.1 B.2.4 g 与H2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C.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

D.0.1 H2和0.1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答案】D 【解析】A、4+是弱碱根离子,发生水解:4++H23·H2O+H+,因此4+数量小于0.1,故A错误;B、2.4 g 为0.1 ,与硫酸完全反应后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4×2/24 0.2 ,因此转移电子数为为0.2,故B错误;C、N2和O2都是分子组成,标准状况下,2.24 L任何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都为0.1,故C错误;D、H 2+I22,反应前后系数之和相等,即反应后分子总物质的量仍为0.2 ,分子数为0.2,故D正确。 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 +2H22– + H2↑ B.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 2–+2H22↑+ 2↑+2– 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2– + + 4↓2O 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 2–3↓2O 【答案】B 【解析】A.电荷不守恒,A错误;B.正确;C.配比错误,、、H2O的化学讲量数都是2,C错误;D.漏了4+和–之间的反应,D错误。答案选B。5.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2014年-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选择真题

2014年高考(全国Ⅰ卷) 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P 31 S 32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A.戊烷 B. 戊醇 C. 戊烯 D. 乙酸乙酯 8.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9.已知分解1 mol H2O2 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 分解的机理为: H2O2 + I?→H2O + IO?慢 H2O2 + IO?→H2O + O2 + I?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的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 B. 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mol?1 D. (H2O2)=(H2O)=(O2) 10.W、X、Y、Z 均是短周期元素,X、Y 处于同一周期,X、Z 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 单质沸点:X>Y>Z C. 离子半径:X2?>Y+>Z- D. 原子序数:X>Y>Z

11.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 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 C.60℃时溴酸银的K sp 约等于6×10-4 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1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少实验 误差 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定管吸出多余液体。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与可溶性钡盐均可以生

2018年高考化学全国卷2

2018年化学高考全国二卷 单选题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2.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3.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A. A B. B C. C D. D 4.和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与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 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5.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中所含键数目为 B. 溶液中所含的数目为 C.标准状况下,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 D.密闭容器中,和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 6.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温室下“可呼吸”的二次电池。将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 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极的总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释放,放电时吸收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 7.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其他 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含有和少量、、杂 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 相关金属离子[ ]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范围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2018届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8届高三化学模拟卷 7.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化学学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聚乙烯是无毒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作食品包装材料。 B.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发展非燃油型新能源汽车,有利于减少污染气体排放,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D.KMnO4、C2H5OH、H2O2等常见化学物质都可作医用杀菌、消毒剂。 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32gN2H4中含有共价键数5N A B.37g37Cl2中含有中子数10N A C.11.2L臭氧中含有1.5N A个氧原子 D.1.0L 0.1mo·L-1NH4Cl溶液中含0.1N A个NH4+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位于不同主族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X的内层电子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5,Z和W位于同周期。Z的化合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Z与W组成的化合物是饮食业常用的调味品,也是重要的医用药剂,工业上电解该化合物的熔融物可制得Z单质。Y和Z可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其中阴、阳离子数之比均为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中至少有两种金属元素。 B.四种元素的常见氢化物中熔点最高的是Z的氢化物。 C.四种元素形成的常见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元素X形成的离子。 D. X、Y两种元素构成的常见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 10.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粗盐水(含Na+、Cl-和少量Mg2+、Br-)的装置如图所示(a、b均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式为: H2-2e-+2OH-=2H2O B.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e-=H2↑ C.电解过程中电子流动路径是: 负极→外电路→阴极→溶液→阳极→正极 D.当电池中消耗2.24 L(标准状况下)H2时,b极周围会产生0.1 mol气体 11.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右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8H17O2N2 B.不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反应 C.该物质中所有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 D.该物质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12.下列实验、实验现象和相应结论都正确的是 13.常温下,向10.0mL 0.10 mol·L-1某二元酸H2R溶液中滴 加入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测得溶液的pH随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法判断H2R是强酸还是弱酸 B.曲线上m点时溶液中c(Na+)>c(HR-) >c(R2-)>c(H+) C.HR-的电离能力大于水解能力 D.溶液中c(Na+)+c(H+)=c(HR-)+c(R2-)+c(OH-) 26、(15分)工业废水、废渣不经处理,会对环境造成很大 的危害。利用化学原理可以对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渣等进行有效检测、处理及应用。某工厂对制革工业污泥中Cr(Ⅲ)的处理工艺流程如下,Cr(Ⅲ)最终转化为CrOH(H2O)5SO4。

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卷)(全国卷3)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Ⅲ) 一、选择题 1.(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与27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子数比为2:1 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化学键数相同3.(6分)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4.(6分)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 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5.(6分)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下列说确的是() A.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 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 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 D.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2O2﹣x═2Li+(1﹣)O2 6.(6分)用0.100 mol?L﹣1 AgNO3滴定50.0 mL0.0500 mol?L﹣1 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考点分析答案详细解析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考点分析答 案详细解析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6分)(2018?北京)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氘、氚用作“人造太 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 “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开采 可燃冰, 将其作为 能源使用 A.A B.B C.C D.D 【考点】18: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一般来说,物质的熔点、状态发生改变,为物理变化,而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为原子的重新组合,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发生变化,但原子不会改变,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甲醇生成氢气,为化学变化,故A不选;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原子核发生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范畴,故B选;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燃烧生成氮气和水,发生化学变化,故C不选; 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化学变化,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本题为2018年全国卷,题目考查物质的变化,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主要把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难度不大。

2.(6分)(2018?北京)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考点】15:化学反应的实质;H1: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分析】A.原子利用率是指被利用的原子数和总原子数之比; B.甲烷反应后生成乙酸,结合分子中化学键变化法判断; C.图中可知。①→②过程中能量降低,说明为放热过程通过过渡态形成了C﹣C化学键; D.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和反应焓变; 【解答】解:A.图中分析,1mol甲烷和1mol二氧化碳反应生成1mol乙酸,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故A正确; B.图中变化可知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选择性活化,其中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会与催化剂形成一新的共价键,必有C﹣H键发生断裂,故B正确;

北京市房山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模拟理综化学试卷(带答案)

房山区2018年高考第二次模拟测试 化学2018.0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6.下列中国传统工艺,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实现的是 7.已知33As 与35Br 是位于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As > P > Si B. 酸性:H3AsO4>H2SO4>H3PO4 C. 热稳定性:HCl>AsH3>HBr D. 还原性:As3->S2->Cl- 8.将下列气体通入溶有足量SO2 的BaCl2 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的是 A. NH3 B. HCl C. Cl 2 D. NO2 9.厌氧氨化法(Anammox)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mol NH4+所含的质子总数为10N A B.联氨(N2H4)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过程II 属于氧化反应,过程IV 属于还原反应 D.过程I 中,参与反应的NH4+与NH2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0.聚酯纤维以其良好的抗皱性和保形性,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广泛应用在服装面料及毛绒玩具的填充物中。某种无毒聚酯纤维结构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聚酯纤维一定条件下可水解 B.聚酯纤维和羊毛化学成分相同 C.该聚酯纤维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 D.由单体合成聚酯纤维的反应属于缩聚反应 11.室温下,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在通风橱中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I 中浅红棕色气体为NO2,由硝酸还原生成 B.等质量的Cu 完全溶解时,I 中消耗的HNO3 更多 C.换成Fe 之后重复实验,依然是试管II 中反应更剧烈 D.试管II 中反应后溶液颜色与试管I 中的不同,是由于溶有NO2 12.已知:2NO2(g) + CH4(g) N2(g)+ CO2(g)+ 2H2O(g) ΔH=a kJ/mol 向容积为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NO2 和CH4 的混合气体0.3mol 充分反应。不同投料比时,NO2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投料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 0 B.X > 2 C.400K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5×10-2 D.投料比为2 时,Q 点v 逆(CH4)小于P 点的v 逆 (CH4) 25.(17 分)乙酰基扁桃酰氯是一种医药中间体。某研究小组以甲苯和乙醇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乙酰基扁桃酰氯。 已知:

云南省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云南省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3.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4.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5.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2018年度北京高考化学试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6.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 ..化学变化的是 A.甲醇低温 所制氢气用 于新能源汽 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 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 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开采可燃冰, 将其作为能源使 用 7.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8.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 B.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 4 NH+OH? C.由Na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 +2e ?Cu 9.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B C D 实验NaOH溶液滴入 FeSO4溶液中 石蕊溶液滴入氯 水中 Na2S溶液滴入 AgCl浊液中 热铜丝插入稀硝 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随后变为红褐色 溶液变红,随后 迅速褪色 沉淀由白色逐渐 变为黑色 产生无色气体, 随后变为红棕色10.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 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或―NH2 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 D.结构简式为:

2018年高考化学二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10.W 、X 、Y 和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 与X 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Y 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 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 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 .Y 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 .W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11.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24 g P 4中所含P —P 键数目为4N A B .100 mL 1mol·L ?1 FeCl 3溶液中所含Fe 3+ 的数目为0.1N A C .标准状况下,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 2和1 mol O 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 —CO 2二次电池。将 NaClO 4溶于有机溶剂 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 2+4Na 2 Na 2CO 3+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4ClO - 向负极移动 B .充电时释放CO 2,放电时吸收CO 2 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 2+4e ? 223CO - +C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02-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1.【2018新课标1卷】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N A B.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 D.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 【答案】B 【解析】分析:A、胶体是大分子的集合体; B、根据氩气的组成解答; C、根据丙三醇的结构分析; D、根据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的特点分析。 点睛:选项D是易错点,主要是不清楚甲烷发生取代反应时属于自由基取代反应,每个氢原子都有可能被取代,其产物比较复杂,这与乙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完全不同。 2.【2018新课标2卷】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24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 B.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 C.标准状况下,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答案】C 2018年高考试题

【解析】分析:A.根据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分析; B.根据铁离子水解分析; C.根据甲烷和乙烯均含有4个氢原子分析; D.根据反应是可逆反应判断。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主要从物质结构、水解、转移电子、可逆反应等角度考查,本题相对比较容易,只要认真、细心就能做对,平时多注意这方面的积累。 白磷的结构是解答的难点,注意与甲烷正四面体结构的区别。 3.【2018新课标3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结构,需要先分析该物质中含有的微观粒子或组成的情况,再结合题目说明进行计算。 详解:A.1个Mg原子中有12个质子,1个Al原子中有13个质子。24g镁和27g铝各自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所以24g镁含有的质子数为12mol,27g铝含有的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3mol,选项A错误。 B.设氧气和臭氧的质量都是Xg,则氧气(O2)的物质的量为mol,臭氧(O3)的物质的量为mol,所以两者含有的氧原子分别为×2=mol和×3=mol,即此时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是一样多的,而每个氧原子都含有8个电子,所以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选项B正确。

2018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1)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1.(6分)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2.(6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3.(6分)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B. C.D. 4.(6分)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为胶体粒子数为0.1N A B.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 D.1.0molCH4与Cl2在光照下生成CH3Cl的分子数为1.0N A 5.(6分)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化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molC5H12,至少需要2molH2

6.(6分)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台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7.(6分)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右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①EDTA﹣Fe2+﹣e﹣=EDTA﹣Fe3+ ②2EDTA﹣Fe3++H2S=2H++S+2EDTA﹣Fe2+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阴极的电极反应:CO2+2H++2e﹣═CO+H2O B.协同转化总反应:CO2+H2S═CO+H2O+S C.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 D.若采用Fe3+/Fe2+取代EDTA﹣Fe3+/EDTA﹣Fe2+,溶液需为酸性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3分) 8.(14分)醋酸亚铬[(CH3COO)2Cr?2H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络;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仪器a的名称是。(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K1、K2,关闭K3。 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 (3)打开K3,关闭K1和K2.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 是;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 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洗涤,干燥。 (4)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点

2018年北京理综高考化学解析

2018年北京理综高考化学解析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 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6.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 ..化学变化的是 A.甲醇低 温所制氢 气用于新 能源汽车 B.氘、氚用 作“人造太 阳”核聚变燃 料 C.偏二甲肼 用作发射“天 宫二号”的火 箭燃料 D.开采可燃 冰,将其作 为能源使用 6.B解析:甲醇制氢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A选项不符合题意;氘、氚发生核裂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选项符合题意;偏二甲肼燃烧生成新物质CO2、H2O、N2,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不符合题意;

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 O B.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4NH+OH? C.由Na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 +2e ?Cu 8.A解析:酯化反应的反应原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该反应应 为: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18OC2H5+H2 O,A错误;氨水为弱电解质,在水中不能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正确,B正确;Na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中Na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Cl得到一个电子行政Cl-,Na+和Cl-的电子式分别为Na+、,C正确;电解精炼铜的过程中,阴极上Cu2+得到电子生成Cu,D正确。9.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B C D 实验NaOH 溶液滴 入 FeSO4 溶液中 石蕊溶 液滴入 氯水中 Na2S溶 液滴入 AgCl浊 液中 热铜丝 插入稀 硝酸中

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Fe 56 Cu 64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做法错误 ..的是( ) A. 利用风力发电,减少CO2的排放 B. 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高残留农药 C. 对秸秆进行加工,使其转化为汽车燃料 D. 按照国家规定,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放置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HCl的电子式: B. 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C. 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87N D. 2-丁醇的结构简式: 3.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来干燥氯化氢气体 C. Ca(ClO)2溶液显碱性,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D. FeCl3溶液显酸性,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 4.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W同主族,X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可用于生产铅笔芯,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所在的周期序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r(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