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陈蕾,人文与传播系

摘要:叶圣陶学者在中国境内被称作是响当当的教育家,同时也兼具文学家和出版家的身份。其密切的关注我国的教育现实,虽无系统的教育理论专著传世,但先生通过总结和汲取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先进理论,以辩证的视角去审视过去的教育成果,对这些论点中仍然起积极作用的部分进行传承,而将其中不利于当今教育的部分进行革除。由此他带来了带有自身特色的教育主张,并以体系化的形式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该老先生的语文教育主张中吸收智慧,予以简单剖析,第一点先对先生经历及撰写作品的大环境进行介绍,之后对先生在语文教育领域的众多主张予以提炼、归纳,最终以现代语文教育的视角去解读这些主张背后的影响力与对今天教育领域的贡献。

关键词: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借鉴意义

目录

引言 (1)

一、叶圣陶先生的整体教育思想及语文教育思想 (1)

(一)叶圣陶先生的整体教育思想 (1)

(二)叶圣陶先生的主要语文教育思想 (1)

1.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观 (2)

2.叶圣陶的培养习惯说 (3)

3.语文教学的目的是阅读和写作 (3)

4.“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4)

二、叶圣陶先生的批判及我国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梳理 (5)

(一)叶圣陶先生对当时落后的语文教育思想的批判 (5)

1.对落后语文教学方法方式的批判 (5)

2.对当时语文教育“重内容,轻方法”的批判 (6)

3.对当时为考试而学习的教育目的的批判 (6)

(二)我国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梳理 (6)

1.其时代背景下语文课程设置沿革 (6)

2.语文课程历史梳理 (7)

三、叶圣陶先生的教思想对当今的启示 (8)

参考文献 (1)

引言

叶圣陶已经积淀了超过70年的语文教育探究经验,并且这其中,先生一直围绕本土教育领域发光发热,对语文教育整体投入了众多精力,构成了极大的支持力。叶圣陶先生从批判和继承传统语文教育出发,提出“语文是工具”的性质论,“阅读与写作的训练”的任务论,“教是出于不必再教的目的而开展的活动”这一主张,并指出升学不是设置考试的唯一目的,向我们展示了习惯的价值等。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刘国正曾说过:“在当今国内这一领域中,叶圣陶的作用在80年代时也依然有着巨大影响力,历时跨距离最大,而这无数教育财富,是其他人无法与之媲美的;可以说他老人家是泰斗级别的人物,数百年下去也不会遗忘这些光芒和价值。”

一、叶圣陶先生的整体教育思想及语文教育思想

(一)叶圣陶先生的整体教育思想

叶圣陶先生整体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三点,分别是“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以及“从做种学”。教育即生活教育实际上便是生活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学校与课外的社会生活相一致,从而使教育更加具备活力,更有乐趣,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学校即社会”是对“教育即生活”的进一步引申。叶圣陶先生认为社会的改造要依靠教育的改造,这样才能使自然、社会与自我有机的结合才能实现整体的人的发展目标。“从做中学”是指在教育中应当为学生提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戏中进行学习,这样就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要贯彻“从做中学”这一原则,就要使学校活动更加生动、更加持久并且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叶圣陶先生的这一观点在某种程度上,着重强调了实践在学生学习中所占的重要性。关于思维与教学方面,叶圣陶先生指出学校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唤起思维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领会知识的思维过程,掌握了思维过程也就是学生找到了明智的学习方法。当然,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肯定了思维理论的意义。皮亚杰指出,了解儿童思维的结构以及儿童与成人心智之间的关系是唤起思维的重要前提。对于一个学校来讲,必须为唤起思维做好准备。总之,叶圣陶先生整体的教育思想集中在实践性、社会性以及思维性上面。

(二)叶圣陶先生的主要语文教育思想

吕叔湘最先发现叶圣陶相关主张的宏大价值并对此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

1980年时,他在文章中对叶圣陶相关主张做出了比较详尽的归纳,本文也吸收了这些信息,后文中专门予以解读。同时,吕叔湘先生认为,叶圣陶先生的教育观点并不会过时,反而对后来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都有着借鉴意义。

1.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观

语文的宗旨、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和动机,决定了相应的目标设置及传授模式等,这一基础科目的界定,便显得尤为重要。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一直以来有着旷日持久的争论。1980年,吕叔湘先生作序时便指出:“整体上观察下来,叶圣陶的这些主张里,核心思想涵盖了两个方面。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作为平时无法脱离的工具存在”,这一点可以解释他对语文的内涵理解。

古代语文这一科目比较笼统,涵盖了天时、政治、人伦等多种内容,综合性比较强,但不够确切。1964年时,叶圣陶通过自己的理解重新定义了语文:“语文这一称谓,从我1949年时提出,便代替了之前的国文一说,称谓比较统一的说法。当时想来,说便是语的意思,文便是写的能力,一个强调实用性,一个强调书面性,两者都很关键,缺一不可,因此合起来形容。”叶圣陶的这一总结,格外强调了语文对说和写的能力的培养,他表示,语文仅仅是通往其他用途的渠道、工具,它本身无法作为目的存在。他又进一步指出,语文的功能性表现在思维同交际两个方面。

第一,语文是思维的工具。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定型。”

个体的内在看法,其实可以借助内外语言进行呈现,从外在来看,主要由口语及书面语共同构成表达渠道。语言和思维联系密切,只有人们的语言能力增强,思维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语言水平也应当从思维上寻找支点,思维敏捷后自然会辅助语言表达获得良好收效。这两方面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对学生进行教授,本质上是对其思维予以指引,在养成思维后,其他能力自然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再去构建,而关注这一点后,相关教学、接收质量都会有所增强。

第二,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没有人会是一个孤岛,人与人之间总会存在着交流和沟通,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必然会借助于语言这一媒介,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的交流。斯大林也曾说过:“语言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结果,用词及由词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就使得人类社会中思想交流成为可能”。语言是一个人心中所想的外化,是一种外部变现的形式。

除上述两点外,叶圣陶先生站在教育全局的角度还提出,语言是学习的工具,其他的各科学习中都要用到语言。语文学科不应该过分的承担“人文教育”的重任,而是要学生能够具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自如的运用。

叶圣陶先生的“工具论”针对当时语文教育过于重视“人文性”而轻视了“工具性”而言,是针对当时人们过于强调语文的“传道”功能而提出,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而不应被说成是导致60年代语文重工具而轻人文的根源。叶圣陶先生“工具论”的提出,给当时的语文教育指明了方向。他在重视语文“工具性”的同时,也没有忽视语文的“人文性”,他也强调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正是我们如今要追求的。叶圣陶先生的“工具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整个领域学者纷纷采纳,形成了一致意见。叶老提供了新的看法视角,这些价值并不会受到时间冲淡的作用而无法重现光芒,其中的辉煌成就指导着现在的种种教育工作,依然不能否认其参考价值。

2.叶圣陶的培养习惯说

“习惯”通俗的解释是长久养成的生活习惯。叶圣陶还专门通过著述的形式讲述了这一观点:“习惯越积累,对人的能力的辅助力度就越足。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都离不开能力的作用,因此关键的一步便是形成好的习惯进行辅助”。当然,这里的“习惯”指的肯定是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先生吧“习惯”和一个人的能力联系起来,由此也可见叶圣陶先生对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视。对于语文科目来说,他强调必须产生两类习惯:收集语言提取其中智慧的习惯、利用语言抒发情感意志的习惯。

3.语文教学的目的是阅读和写作

叶圣陶先生认为不应过度的强调语文学习的知识性和意识性而忽视了语文学习最基本的目的,即使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前文就先生的工具性看法进行了介绍,而在内涵问题解答后,接下来就必须要提及其任务目标的问题了。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从动机来看,一是对其读写能力予以训练,令其有本事获得更多精神财富;二是对所学进行利用的本事,教师不能只聚焦于课文本身,必须令学生懂得写作”。也就是说,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任务是阅读和写作训练。

(1)阅读训练

“阅读”属于收集信息的事项,而“写作”则是抒发的事项。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是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公民所必备的,每个学生都应学会阅读。阅读的篇目,不仅是教学用的国文课本,也应包括课外的有可读性的书本,以扩充知识面。对于阅读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还提出了“方法论”,即阅读不应只是拿起书来就读,而应该讲求一定的方法,学会用正确的方法阅读。

他讲到:“学习技巧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如对比、演绎、总结等。”{}叶圣陶先生还指出:“阅读方法因为阅读材料而不同”。叶老主张,单篇的文章应做精细的分析,去细细的品味。而整部的书更好的是去求其大概,要求不整本书

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就文体而言,记叙文更好的是去看作者描写的手法,而议论文则是去看作者的推理的思路,换句话说即是“作者从头脑里已经建构起一定的逻辑路径,并按照这一路径所指获得更贴近文章原意的内涵。叶圣陶关于小说的看法则是,必须抽离既定文字去抓住它的主旨思想。就文章种类而言,读文言文时应该体会古文的虚词的用法,并且要用白话文代替进去进行比较,才能更深的体会古文的意味。学生能够依照自己的兴趣去获取现代文知识,如果能够滚瓜烂熟,更容易令其掌握精髓,而时常重新阅览也别有一番收获。”这其实属于分类阅读的形式,因为书作的差异性,分开了解更能让阅读效率获得增进,不至于在学习期间遭遇重重阻力,浪费不少精力和时间。

(2)写作训练

与“阅读”相比,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训练是一个外放的过程,是一个将自己的所想表达出来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认为:“如果说有什么需要讲述的,自然是和人脱离不了干系的事,因而一定要遵循逻辑,讲求真切,不能脱离事实随意讲述;如果说想要将情感表达出来,如果不说便感到不自在,说明内心已经聚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压抑情绪,所显露的是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本心”这一观点同样彰显了他对于“真”的追求。写作的素材等必须是真实的、深厚的,写作时要有诚恳严肃的态度,而不可抱有油滑的态度。叶老还认为,写作时要像自己说话一样去写。作者在写作时和用说话差不多的语气娓娓道来,让读者对来就像是和写作人亲口说话一般。对于写作,叶圣陶先生还强调了几点,首先,要想清楚了在写,练习写作文,要先写提纲。第二点,每次书写完毕后他都会回过头来再去阅读、审查、修改,最后才敲定下来。无论写作还是阅读,都必须经由温故的方式来保持能力,因此习惯对于这类学习而言尤其重要。

读写作为两种能力,都属于语文授课的核心目标,两部分因素的互相作用也非常巧妙。首先,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材料和灵感,使得在写文章时有米可炊,有物可言,而不会造成无东西可写的窘境。阅读使人有可写之处,有写的欲求,而缺乏阅读便会让写作缺失支撑,无法保障稳固的根基。其次,单纯读而不去写,其实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彰显,写作能够让阅读学到的东西有展示的平台。这两部分能力如果可以协调进步,就会产生格外理想的收效。

4.“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韩愈在《师说》开头就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更多的扮演的是传授者的角色,传授一些儒家的伦理道德和一些书本知识。教师把几本特定的书通过“讲书”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然后便让学生诵读,而后背诵,让他们去考取功名,谋取一官半职。随着科举制的废除和新式教育的出现,教师的角色定位和作用也必然会有一些改变。叶圣陶就这一问题讲

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任何教学最终的动机都是摆脱对教的依赖,实现自学效果。这种核心观点也在其他主张中进行了继承。教学终极的目标便在于此。教在这里被视作某种方式、途径,动机则在于脱离教的依赖。这一句话也体现出了叶圣陶先生的“学生本位”思想,和如今我们所说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类教课过程包含师生两大群体,因此必须存在互动作用。教师专业水平对于教授的质量有较大影响,这一点毋庸置疑,不过,学生是否积极吸收掌握,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叶老始终坚信,学校的作用不过是提供平台,而学生主观作用的潜力绝对是一个宝库。学生不可能永远的依赖于老师而不独立面对一些难题,教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善学”,使学生学会学习。他曾经说过:“我觉得学生需要养成终身学文的习惯,而且要保证独立完成,既是如此,不如在教学时便需对这一诉求进行考量,让他们有能力这样做。”叶圣陶先生认为,老师对于学生的教导,不是“讲书”,即逐字逐句的机械式讲解,而是应该做到指导和点播,要透过启发性影响,让学生掌握读写技巧,不断引导自己走出学习困境,带动自己成长。

这一想法除了有自己的经验所得外,也吸收了孔子“不发愤图强就没有启发”的理念,因而他十分看重教学过程是否注入了“启发性的内容”。这一教学方法即遇见难题时,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只有在实在想不出来的时候或者出现“舌尖现象”的时候,老师再对其做出引导。现今看来,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做到所提倡的终身学习,从而构建学习型社会。

二、叶圣陶先生的批判及我国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梳理

(一)叶圣陶先生对当时落后的语文教育思想的批判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领域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自始至终没有脱离同语文教学的关系。他六岁进私塾读书,其接受过六年的私塾教育,读的是四书五经,学的是八股文,为其国文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十二岁进公里小学,十三岁进公立中学,也接受过新式的教育,这也就使他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传统教育的弊端。

1.对落后语文教学方法方式的批判

在那个年代里,授课的风格比较古板,对文字的咀嚼非常细致,以教师为主导的被动学习方式是普遍教学模式。老师自顾自的讲,也不去管学生有没有听懂,讲完后便直接要求学生诵读,而后熟读成诵。也可以说当时的教学方法是现代所说的“注入式的教学”和“填鸭式教学”,而不去要求学生理解更深层次的意思。教师的任务是完成这个“灌输”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去考取功名,谋求一官半职。

这也就不可避免的给旧式教育增添了功利主义的色彩,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也同样不可避免的给教育方法增添了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色彩。这样只会导致教师和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都被消磨殆尽,所以在新式的教育中,此类情况必须被重视且得到改正。

2.对当时语文教育“重内容,轻方法”的批判

旧式的语文教育要求学生学习指定的篇目,例如四书五经等,过于重视要把规定的篇目教给学生,过于重视灌输知识、道德和政治意识。带有一定的功利主义色彩,只顾着“授人予鱼”而忽视了“授人予渔”。叶圣陶先生认为,内容和意识固然重要,但是此类东西必须经过学生的主动吸取,才会被学生真正的掌握和理解,外部的知识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技能。而这就要求教会学生训练阅读和写作的方法,“授人予渔”。在平时的练习中就要注意“学会学习”这一点,讲究方法,从特殊中归纳出一般,并学会学以致用。

3.对当时为考试而学习的教育目的的批判

汉代“兴太学以养士”,人们从那时起就已经有了“学而优从仕”的读书做官的思想。科举制还存在的时候,寒门学子也一直希望通过考试这一途径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社会地位。自1902年清末新政废科举,新式学堂建立起来后,虽然教育的形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人们的思想观念仍然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和影响,还是一心想着为了做官而读书,遵循“读书做官”这一模式。学生带有功利心去读书而不是为了追求知识,自然会导致学生的语文水平下降。而另一方面,一些老师为了卖弄自己的知识,在平时的教学和考试中经常会带有一些超过学生水平的知识。老师不踏实地为国家培养人才,学生也不踏实的学习,双向的原因必然导致教育质量的下滑。就以当时的北大为例,当时的教员不热心于教学,学生们也不追求学术上的造诣,导致学风上有很大的问题。于是才有了蔡元培的改革北大的教育实践,他将学生要抱定为求学而来的宗旨放在首位,而后聘请热心于教学且有真才实学的教员,并推行“五育并举”的方针,开近代教育之先河。叶圣陶先生也整个人生的角度批判了以“考试”为目的的旧的教育观念,认为人的一生不仅只有考试,相比于为了考试而读书,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并学以致用。借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便是终身学习。

(二)我国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梳理

1.其时代背景下语文课程设置沿革

近现代语文发展历史,围绕1840年后至1949年间这一阶段展开,在1919年后便进入到现代阶段。社会环境的革新,让语文课程被迫进行革新,语文由此成为专门学科,这是它最大的一项改变。“国文”用来形容这一领域内容,让现代文正式纳入到教学版块之中。

1949年,叶圣陶首次提议用“语文”取代原有的“国文”说法。1956年,这类课程又细分为汉语、文学两种课程类型,1963年《语文教学大纲》被推出后,更形成了纲领性的文件,让立国之后的语文走向更加明晰。文革阶段将语文视作是用于抗争的武器,这让整个学科受到政治的阻力而举步维艰。后期语文教学便出现了潦草现象,而学生相关水平自然大幅降低。1978年对语文教育的功能用途进行重置,令中小学阶段获得了新的语文教育环境。

叶圣陶先生的一生,也可以看作是中国语文学科从形成转型到逐渐成熟的缩影。其事业历程,正值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终结和现代语文教育发轫的过渡时期。一方面,反对封建愚昧与推崇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广为传播,反对文言文,支持白话文深入人心,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根基。另外一方面,落后的、旧的语文教育观念没有随着封建社会的土崩瓦解而消逝,反而仍然根深蒂固的存在着,成为一个顽疾。语文教师们只注重文言文教学,不注重白话文的风气仍然存在,且影响着一代人。叶圣陶先生这一代教育者的责任,不仅要纠正落后的旧的教育观念,还要将进步的新兴的进步的教育理念发扬光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从而推动我国的语文教育和学生的语文水平不断向前发展和提高。叶老一生的语文教育探索之路困难重重,也正是我国语文教育曲折前进的缩影。有人说过:“叶圣陶先生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经历过几个朝代,历尽人世沧桑,但他始终和人民一起站在时代的前列,同时代一起前进”。他的教学实践是他独到理论的雄厚基础,其也当之无愧的成为20世纪我国语文教育的奠基者和推动者。

2.语文课程历史梳理

从我国当前语文教育的去情况上来看,主要注重三点,分别是关注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传统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构建以及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

个体在学校中作为一个整体,就要求学校能向自己提供整体的内容和发展的空间。然而,传统的课程却忽略了学生的需要,造成了学生不能整体发展。一方面,有些学校把课程的学习等同于“读书”,特别是要读一些要考试的“书”,从而忽视了学生实践性知识的学习,例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学生生活环境、经验、阅历等,因此导致了学生的片面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让学生漫无目的死记硬背,割裂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己精神学习的构建。新课程标准为学生的学习经验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便是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体来说,个体、自然与社会融合成有机的整体。学生在各种事物结合在一起的情境中就会形成完整的人

格。那样,个体、自然和社会就会紧随时代的步伐。

(2)传统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要把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整合在一起,才能实现“现实生活的资源与教材资源相整合“。具体来说,要实现课程的生活化与课程的综合化。传统的课程内容比较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而我国新课程改革主要强调课程创新,内容要贴近社会,走进生活,要把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课程与生活融为一体。新课程还为学生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综合性学科在学科的知识上和方法上进行跨学科的整合,重建了学科间的知识体系。实现了知识内容与综合实践的统一,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一直以来,传统课程比较重视分门别类的知识内容,使学生的知识比较混乱,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因此,新课程强调了课程的综合性。规定了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要帮助儿童恢复生活的完整性,和帮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探究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对当前时代也有较强的指导性作用。

(3)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需要确立新型知识观,同时还需倡导学生主体性。具体来说,自主、探索和合作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这样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推进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适应了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课程改革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给传统基础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历史性的变化使中国教育由古代走进近代,它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种转换和更新。在这种创新之下,将叶圣陶先生的理念融于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叶圣陶先生的教思想对当今的启示

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虽然出自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前,但是如今看来,很多观点仍然闪烁着灿烂的光芒,对现今的语文教学仍有着指导意义,即有着很强的前瞻性。上文所述的语文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的方法,仍然是语文新课程改革所要借鉴的宝贵财富。叶老的:“教的真正动机在于之后不再依赖教”的观点,其实同现阶段倡导的学生主体地位这一观点不谋而合,拥有先进性,发掘学生潜能作用,以学习方法为教的主要内容,而不仅仅围绕课本。对原有教材继续努力了发散思考,并辅之以其他课外读物,让学生不再脱离现实社会,更有实务能力,而语文思维也获得了多方位的构建。在应试方面,也应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死记硬背类的题目比重应该叫减少,提高题目的灵活性,从而更真实的考查学生

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吕叔湘著.吕叔湘论语文教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版

[2]王本华.“语文”一词从何而来[J].内蒙古教育.2013

[3]宋丹峰.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

[4]王金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论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价值.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2012

[5]何增进 .新时代背景下语文教育观及其实施措施[J].文学教育.2013

[6]孟引妮.略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J].文学教育:中.20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