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专业五年制使用课程名称:中药学学时:108

(90/18)学分:6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等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如下:、、(1)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的炮制方法、用量、用法。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它炮制方法。(2)掌握133 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方法;了解其来源(指同一药味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93 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97 种常用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余药仅作参考,学生以课外自学为主。附药视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作具体要求。(3)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二、教学的内容与要求总论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2 学时掌握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其中重点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重点:历代本草代表作的书名、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分类、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1 学时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重点:形成道地药材的原因,如何正确理解道地药材的涵义。第三章中药的炮制1 学时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熟悉常用或特殊的炮制方法;了解其余的炮制方法。重点:中药炮制的目的,现代常用炮制法分类。第四章药性理论5 学时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气与味的综合效应;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第五章中药的配伍1 学时掌握中药配伍的目的,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第六章用药禁忌1 学时掌握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了解服药时的饮食禁忌。重点:配伍禁忌的内容,如何对待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的分类,妊娠禁忌的使用原则。第七章用药剂量与用法1 学时熟悉用药剂量与药效的关系。掌握确定用药剂量大小的依据;熟悉中药的煎煮时间与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等不同要求)。了解服药时间与方法。重点:影响确定中药剂量的因素。中药的特殊煎法。附编:中药的命名与分类(仅供学生自学,不作要求)各论第八章解表药8 学时掌握解表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发散风寒药与发散风热药的性能特点、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发散风寒药中掌握麻黄、桂枝、紫苏

叶(附紫苏梗)、防风、荆芥、羌活、白芷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下同)、用量、用法及使用注、生姜(附生姜皮、生姜汁)意;熟悉香薷、细辛、苍耳子(附苍耳草)、藁本、辛夷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发散风热药中掌握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附葛花)、柴胡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升麻、蝉蜕、蔓荆子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淡豆鼓(附大豆黄卷)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第九章清热药10 学时掌握清热药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了解寒凉伤阳、苦寒败胃、苦燥伤津、甘寒助湿等药物副作用的含义。清热泻火药中掌握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天花粉、芦根、淡竹叶、决明子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清热燥湿药中掌握黄芩、黄连、黄柏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龙胆草、苦参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秦皮、白鲜皮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清热解毒药中掌握金银花(附忍冬藤)、连翘、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射干、白头翁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大青叶、青黛、贯众、野菊花、白花蛇舌草、山豆根(附北豆根)、穿心莲、土茯苓、熊胆(附引流熊胆粉)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蚤休、紫花地丁、败酱草(附墓头回)、大血藤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清热凉血药中掌握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紫草、水牛角(附水牛角浓缩粉)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清虚热药中掌握青蒿、地骨皮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银柴胡、胡黄连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白薇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第十章泻下药3 学时掌握泻下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及攻下药、润下药、峻下药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注意。攻下药中掌握大黄、芒硝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番泻叶、芦荟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润下药中了解火麻仁、郁李仁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峻下逐水药中熟悉甘遂、巴豆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牵牛子、京大戟(附红芽大戟)、芫花、商陆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第十一章祛风湿药4 学时掌握祛风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注意。了解防己有木防己、汉防己;五加皮有南五加皮、北五加皮;白花蛇有蕲蛇、金钱白花蛇的不同品种。祛风湿散寒药中掌握独活、木瓜、蕲蛇(附金钱白花蛇)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川乌(附草乌)、威灵仙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雷公藤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祛风湿清热药中掌握

秦艽、防己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络石藤、豨莶草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祛风湿强筋骨药中掌握桑寄生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五加皮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狗脊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第十二章化湿药2 学时掌握化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掌握苍术、厚朴(附厚朴花)、藿香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砂仁(附砂仁壳)、白豆蔻(附豆蔻壳)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佩兰、草果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3 学时掌握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了解木通与通草古今名实混淆及金钱草的品种。利水消肿药中掌握茯苓(附茯苓皮、茯神)、泽泻、薏苡仁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猪苓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香加皮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利尿通淋药中掌握车前子(附车前草)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木通、滑石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萆薢、海金沙(附海金沙藤)、瞿麦、地肤子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利湿退黄药中掌握茵陈、金钱草、虎杖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第十四章温里药3 学时掌握温里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掌握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花椒(附椒目)、小茴香(附八角茴香)、丁香(附母丁香)、高良姜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荜茇、荜澄茄、胡椒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第十五章理气药3 学时掌握理气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枳实(附枳壳)掌握橘皮(附橘核、橘络、橘叶、化橘红)、木香、香附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青皮、川楝子、沉香、薤白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乌药、佛手、、檀香、柿蒂、荔枝核、青木香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第十六章消食药2 学时掌握消食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配伍方法。掌握山楂、神曲、麦芽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莱菔子、鸡内金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谷芽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第十七章驱虫药1 学时掌握驱虫药的含义,各种驱虫药的不同作用(如苦楝皮驱蛔虫、槟榔驱绦虫等)及配伍方法和使用注意。掌握使君子、苦楝皮、槟榔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南瓜子、鹤草芽、雷丸、榧子、鹤虱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第十八章止血药4 学时掌握止血药的含义,各节止血药的性

能特点、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凉血止血药中掌握小蓟、地榆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大蓟、槐花(附槐角)、白茅根、侧柏叶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苎麻根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化瘀止血药中掌握三七、茜草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蒲黄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收敛止血药中掌握白及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仙鹤草、棕榈炭、血余炭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温经止血药中掌握艾叶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炮姜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第十九章活血化瘀药5 学时、使用掌握活血化瘀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着重理解配伍理气药的意义)注意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使用注意。活血止痛药中掌握川芎、郁金、延胡索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乳香、姜黄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没药、五灵脂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了解郁金、姜黄、莪术的来源。活血调经药中掌握益母草、红花(附番红花)、桃仁、丹参、牛膝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鸡血藤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牛膝品种。活血疗伤药中掌握马钱子、土鳖虫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血竭、苏木、自然铜、骨碎补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破血消症药掌握水蛭、莪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三棱、穿山甲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药6 学时掌握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及各类药物的性能、特点、使用注意。化痰药中掌握半夏、桔梗、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天南星(胆南星)、竹茹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禹白附、皂荚(附皂荚刺)、白前、旋覆花、白芥子、前胡、天竹黄、竹沥、海藻、昆布、黄药子、海蛤壳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止咳平喘药中掌握苦杏仁(附甜杏仁)、苏子、百部、桑白皮、葶苈子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款冬花、紫菀、马兜铃、白果(附银杏叶)、枇杷叶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第二十一章安神药2 学时掌握安神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及重镇安?褚┯胙陌采褚┑男阅芴氐恪V卣虬采褚┲姓莆罩焐啊⒋攀⒘牵ǜ搅荩┑姆掷唷⒁┬蕴氐恪⒐πА⒅髦巍⑴湮椤⒂昧俊⒂梅笆褂米⒁猓皇煜ょ甑姆掷唷⒐πШ椭饕τ谩⑻厥庥梅笆褂米⒁狻Q陌采褚┲姓莆账嵩嫒实姆掷唷⒁┬蕴氐恪⒐πА⒅髦巍⑴湮椤⒂昧俊⒂梅笆褂米⒁猓皇煜ぐ刈尤省⒃吨镜姆掷唷⒐πШ椭饕τ谩⒛承┨厥庥梅笆褂米⒁猓涣私庖菇惶佟⒑匣镀ぃǜ胶匣痘ǎ┑墓πА⑻厥庥梅笆褂米⒁馐孪睢V氐悖合嗨埔┪锕

πА⒅髦尾≈さ囊焱恪5诙?平肝息风药5 学时掌握平肝息风药的含义、功

效、适应范围及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平抑肝阳药中掌握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珍珠母、刺蒺藜、罗布麻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息风止痉药中掌握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地龙、全蝎、蜈蚣、僵蚕(附僵蛹)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第二十三章开窍药1 学时掌握开窍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联系牛黄、皂荚、郁金等已学过的具有开窍作用的药物,以扩大掌握开窍药的范围。掌握麝香、石菖蒲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冰片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苏合香、蟾酥(附蟾皮)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了解石菖蒲的混淆品种问题。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第二十四章补虚药11 学时掌握补虚药的含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类药物性味、功效、适应范围及配伍方法、使用注意。了解本章甘温药(参、芪等)、甘平药(甘草、大枣、饴糖、蜂蜜等甘味显著的药物)、甘寒药(沙参、麦冬等)的性能特点及应用注意点。了解误补留邪,滋腻呆胃等药物副作用的含义。补气药中掌握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西洋参、山药、大枣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太子参、扁豆(附扁豆花)、蜂蜜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补阳药中掌握鹿茸(附鹿角胶、鹿角霜)、淫羊藿、杜仲、续断、菟丝子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巴戟天、补骨脂、紫河车(附脐带)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肉苁蓉、沙苑子、冬虫夏草、蛤蚧、益智仁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补血药掌握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白芍、阿胶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补阴药中掌握北沙参、麦门冬、龟甲、鳖甲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天门冬、玉竹、石斛、百合、枸杞子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南沙参、黄精、墨旱莲、女贞子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第二十五章收涩药3 学时掌握收涩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常与补虚药配伍的意义、使用注意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注意事项。固表止汗药中熟悉麻黄根、浮小麦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敛肺涩肠药中掌握五味子、乌梅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诃子、肉豆蔻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赤石脂、五倍子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固精缩尿止带药中掌握山茱萸、桑螵蛸、莲子(附莲须、莲房、莲心、荷叶)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芡实、海螵蛸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覆盆子、金樱子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第二十六章涌吐药0.5 学时掌握涌吐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使用注意。了解常山、瓜蒂、胆矾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事项。第二十七章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0.5 学时掌握本章药物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使用注意。对剧毒药必须做到:谨慎用药,供内服时尤应注意;严格控制剂量;注意用法(包括炮制)。掌握硫黄、雄黄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蛇床子、蜂房、土荆皮、白矾、大蒜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第二十八章拔毒化腐生肌药1 学时掌握本章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使用注意。对剧毒药必须做到:谨慎用药,供内服时尤应注意;严格控制剂量;注意用法(包括炮制)。掌握升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炉甘石、硼砂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砒石、铅丹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三、教学方法与能力培养(1)中药学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讲授中药学必须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突出辨证用药的特点,使学生能正确掌握药性和应用。(2)中药的理论和功效主治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必须讲清功效的概念。运用中医药理论分析功效,以功效联系主治、用法,有机地将几方面内容结合起来,并突出重点。故教学时要做到明确共性,突出个性,注意前后有关内容的联系,加强系统性。对于功效近似的药物,采用归纳比较的方法进行讲授。在教学中要有重点地说明某些药物通过配伍后性能的变化,治疗范围的扩大及各类药物之间的配伍规律。(3)鉴于中药数量较多,并且一味药有多种功效,内容比较复杂。以课堂教学为主,并采用观看药材标本,布置作业,组织讨论。部分章节亦可采用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辅导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要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5)加强对学生的辅导,指导学习方法,注意学生所学知识的反复巩固。既抓好平时教学,又要重视单元复习及总复习。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方式:本课程考试包括理论课考核和饮片辨认考试两部分。其中,理论课考核包括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成绩评定:本课程属于考试课程,故考试方案应遵循“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占70%;饮片辨认考试占10%;平时成绩占20%”的原则。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方法可灵活多样,笔试、口试;开卷、闭卷;平时作业、文献综述、读书报告、小测验、课堂讨论等都可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方法。五、教学参考书1.高学敏主编,钟赣生等副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配套书《中药学习题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张庭模主编,钟赣生等副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长学制教材《临床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复习资料答案

BatchDoc 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方剂学》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1. 我国最早论述方剂组成原则的著作是:D.《黄帝内经》 2.被柯琴赞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的方剂是;B.桂枝汤 3. 当归四逆汤的君药是: E. 当归桂枝 4.逍遥散的组成药物除柴胡外,其余是:C.芍药白术当归煨生姜薄荷茯苓 5.再造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B.熟附子煨生姜 6. 平胃散的功用是: A.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7.黄连解毒汤的功用是:C.泻火解毒 8.竹叶石膏汤的功用是: D.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9.大柴胡汤的功用是: B.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10. 血府逐瘀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桔梗枳壳 11.败毒散中配伍少量人参的意义在于:A.扶正祛邪 12.三仁汤的功用是: C.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13. 左金丸主治证候的病机要点是: E.肝火犯胃 14. 麻子仁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A. 当归 15.健脾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D.半夏生姜竹茹 16. 生地、熟地同用的方剂是: B.百合固金汤 17.凡寒邪在里,浊阴上逆者,无论阳明寒呕,厥阴 头痛,吐涎沫,或少阴吐利,治疗均可选用: C.吴茱萸汤 18.脾胃气虚,症见身热有汗,少气懒言,面色晃白,或气虚下陷而见内脏下垂,舌质淡,脉虚大无力者,治宜选用: B.补中益气汤 19. 具有化瘀生新、温经止痛作用的方剂是:C.生化汤 20.证见偏正头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治宜选用:D.川芎茶调散 21.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丸剂的特点:A.不易变质 22. 桂枝汤与小建中汤共有的药物是: E. 桂枝生 姜炙甘草 23.左金丸中的黄连是:A.君药 24. 泻白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D. 桑白皮 25.由桑叶,杏仁、人参、石膏、甘草、胡麻仁、阿胶、麦冬,枇杷叶组成的方剂是:E.清燥救肺汤 26.定喘汤的功用是: B.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27. 紫雪丹的功效是: D.清热开窍,熄风止痉 28.温胆汤的功用是: E.清胆和胃,理气化痰 29.归脾汤的功用是: D.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30.苇茎汤的功用是; B.清热化痰,逐瘀排脓 31.当归补血汤中当归与黄芪的配伍比例为;A. 6g:30g 32.配入汤剂时,须后下的药物是: D.砂仁 33.温邪初入营分,临床最常见的神志症状是: B. 时有谵语 34. 炙甘草汤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B. 生地 35.逍遥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C.干姜大枣 36.下列各方中除B外,组成药物中均含有当归: B 参苓白术散 37.方中黄芩,黄连同用的方剂是: B.半夏泻心汤 38.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多清稀,肢体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治宜选用:A.小青龙汤 39.症见饮食不化,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舌苔白腻,脉象虚缓者,治宜选用; B.参苓白术散 40.温病后期,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者,治宜选用: B.青蒿鳖甲汤 41.配入汤剂时,需后下的药物是: A. 豆蔻 42.银翘散与桑菊饮功用的主要区别是: A.一偏于解表, 一偏于宣肺 43. 五苓散的组成药物除猪苓外,其余是: B.泽泻 茯苓白术桂枝 44. 保和丸组成药物中含有: D. 神曲 45.败毒散的组成中不包含的药物是:B.荆芥豆豉 46.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用是:D.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47. 安宫牛黄丸功用是: A.清热开窍,豁痰解毒 48.蒿芩清胆汤的功用是: DD.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49.天王补心丹的功用是: C.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50. 金匮肾气丸方中不包含的药味是: C. 山萸肉 51.下列除哪项外,均属枳实消痞丸的组成药物: C.黄芩 52.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E. 橘红 53. 牡蛎散中重用黄芪意在: B.补气固表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学校类型:医学类 学校性质:211大学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 官方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ee13647268.html,/ 招生简章:https://www.doczj.com/doc/ee13647268.html,/zhaosheng 学校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https://www.doczj.com/doc/ee13647268.html,)北京中医药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111计划”入选高校,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共同建设。 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中医学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被誉为中国中医药领域的首善院校和最高学府。同时,为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4000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先后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92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首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高校和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中医药文化推广基地(北京)”。并且与解放军总医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海军医学研究所、解放军302医院、空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开辟和构建了军地合作的新领域和新模式。 一、历史沿革 北京中医学院 1956年,学校于北京市海运仓成立,隶属于原卫生部。1960年9月,学校被确定为六十四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为五所全国重点医学院校之一。 1971年7月至1977年11月与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合并,保留学院名称和建制。 1978年再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 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 2000年与原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直属教育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中医专业五年制使用) 课程名称:中药学 学时:108(90/18) 学分:6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等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如下: (1)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的炮制方法、用量、用法。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它炮制方法。 (2)掌握133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方法;了解其来源(指同一药味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熟悉93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了解97种常用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余药仅作参考,学生以课外自学为主。附药视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作具体要求。 (3)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二、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总论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2学时) 掌握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其中重点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 重点:历代本草代表作的书名、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分类、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1学时) 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 重点:形成道地药材的原因,如何正确理解道地药材的涵义。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1学时) 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熟悉常用或特殊的炮制方法;了解其余的炮制方法。 重点:中药炮制的目的,现代常用炮制法分类。 第四章药性理论(5学时) 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气与味的综合效应;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中药的配伍(1学时) 掌握中药配伍的目的,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

中医中药学基础《教学大纲》

中医中药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医中药学基础 英文名称: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hinese herbology 课程号(代码):50506225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42 学分:2.5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以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学内容以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三基”为主线,通过本课程学习,拟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中医气血津液及的脏腑含义及内容,熟悉各脏腑及气血津液的基本生理功能;掌握中医病因学的主要内容及各种致病邪气的特点。 2.熟悉辨证中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 3.掌握中药学的性能的含义以及包含内容;掌握药物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4.记忆各节掌握中药的功效及部分药物的主治病证特点。 三、教学内容 上篇中医学基础 教学内容 1.绪论 1.1中医药发展简史。 1.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2.1整体观念。 1.2.2辨证论治

1.3.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2.阴阳五行 2.1阴阳学说 2.1.1阴阳的基本含义 2.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2五行学说 2.2.1五行的基本含义 2.2.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气血津液 3.1气的含义及分类、运行及生理功能 3.2血的含义、生成与运行及生理功能 3.3津液的含义、生成与输布排泄及生理功能 3.4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4.脏腑经络 4.1五脏 4.1.1心的生理功能 4.1.2肺的生理功能 4.1.3脾的生理功能 4.1.4肝的生理功能 4.1.5肾的生理功能 4.2六腑 4.2.1胆的生理功能 4.2.2胃的生理功能 4.2.3小肠的生理功能 4.2.4大肠的生理功能 4.2.5膀胱的生理功能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复习资料复习资料

《方剂学》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1. 我国最早论述方剂组成原则的著作是:D.《黄帝内经》 2.被柯琴赞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的方剂是;B.桂枝汤 3. 当归四逆汤的君药是: E. 当归桂枝 4.逍遥散的组成药物除柴胡外,其余是:C.芍药白术当归煨生姜薄荷茯苓 5.再造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B.熟附子煨生姜 6. 平胃散的功用是: A.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7.黄连解毒汤的功用是:C.泻火解毒 8.竹叶石膏汤的功用是: D.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9.大柴胡汤的功用是: B.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10. 血府逐瘀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桔梗枳壳 11.败毒散中配伍少量人参的意义在于:A.扶正祛邪 12.三仁汤的功用是: C.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13. 左金丸主治证候的病机要点是: E.肝火犯胃 14. 麻子仁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A. 当归 15.健脾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D.半夏生姜竹茹 16. 生地、熟地同用的方剂是: B.百合固金汤 17.凡寒邪在里,浊阴上逆者,无论阳明寒呕,厥阴 头痛,吐涎沫,或少阴吐利,治疗均可选用: C.吴茱萸汤 18.脾胃气虚,症见身热有汗,少气懒言,面色晃白,或气虚下陷而见内脏下垂,舌质淡,脉虚大无力者,治宜选用: B.补中益气汤 19. 具有化瘀生新、温经止痛作用的方剂是:C.生化汤 20.证见偏正头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治宜选用:D.川芎茶调散 21.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丸剂的特点:A.不易变质 22. 桂枝汤与小建中汤共有的药物是: E. 桂枝生 姜炙甘草 23.左金丸中的黄连是:A.君药 24. 泻白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D. 桑白皮 25.由桑叶,杏仁、人参、石膏、甘草、胡麻仁、阿胶、麦冬,枇杷叶组成的方剂是:E.清燥救肺汤 26.定喘汤的功用是: B.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27. 紫雪丹的功效是: D.清热开窍,熄风止痉 28.温胆汤的功用是: E.清胆和胃,理气化痰 29.归脾汤的功用是: D.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30.苇茎汤的功用是; B.清热化痰,逐瘀排脓 31.当归补血汤中当归与黄芪的配伍比例为;A. 6g:30g 32.配入汤剂时,须后下的药物是: D.砂仁 33.温邪初入营分,临床最常见的神志症状是: B. 时有谵语 34. 炙甘草汤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B. 生地 35.逍遥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C.干姜大枣 36.下列各方中除B外,组成药物中均含有当归: B 参苓白术散 37.方中黄芩,黄连同用的方剂是: B.半夏泻心汤 38.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多清稀,肢体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治宜选用:A.小青龙汤 39.症见饮食不化,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舌苔白腻,脉象虚缓者,治宜选用; B.参苓白术散 40.温病后期,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者,治宜选用: B.青蒿鳖甲汤 41.配入汤剂时,需后下的药物是: A. 豆蔻 42.银翘散与桑菊饮功用的主要区别是: A.一偏于解表, 一偏于宣肺 43. 五苓散的组成药物除猪苓外,其余是: B.泽泻 茯苓白术桂枝 44. 保和丸组成药物中含有: D. 神曲 45.败毒散的组成中不包含的药物是:B.荆芥豆豉 46.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用是:D.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47. 安宫牛黄丸功用是: A.清热开窍,豁痰解毒 48.蒿芩清胆汤的功用是: DD.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49.天王补心丹的功用是: C.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50. 金匮肾气丸方中不包含的药味是: C. 山萸肉 51.下列除哪项外,均属枳实消痞丸的组成药物: C.黄芩 52.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E. 橘红 53. 牡蛎散中重用黄芪意在: B.补气固表 54.白虎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C.竹叶 55.清暑益气汤组成药物中不含:D.银花扁豆花

中医药大学排名

1.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卫生部直属) 2.北京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3.复旦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4.上海交通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5.中山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6.华中科技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7.四川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8.中南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9.首都医科大学 10.中国医科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11.哈尔滨医科大学7个博士后,36个博士点,52个硕士点。 12.浙江大学3个博士后,35个博士点,54个硕士点。(原卫生部直属) 13.南方医科大学概况3个博士后,36个博士点,50个硕士点(原第一军医大) 14. 中国药科大学14个博士后.23个博士点.26个硕士点. 15.吉林大学医学院4个博士后,11个博士点,22个硕士点。(原卫生部直属) 16.天津医科大学3个博士后,26个博士点,47个硕士点。 17.重庆医科大学3个博士后,22个博士点,47个硕士点。 18.山东大学医学院2个博士后,18个博士点,52个硕士点。 19.南京医科大学个3个博士后,20个博士点,42个硕士点。 20.河北医科大学4个博士后,16个博士点,40个硕士点。 21.上海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5个博士点,23个硕士点。 22.苏州大学医学院2个博士后,12个博士点,31个硕士点。 23.北京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5个博士点,16个硕士点。 24.沈阳药科大学1个博士后,19个博士点,20个硕士点。 24.新疆医科大学3个博士后,3个博士点,35个硕士点。 25.暨南大学医学院1个博士后,3个博士点,22个硕士点。 26.西安交通大学18个博士点,36个硕士点。 27.南京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6个博士点,18个硕士点。 28.黑龙江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2个博士点,23个硕士点。 28.天津中医学院1个博士后,18个博士点,25个硕士点 29.福建医科大学12个博士点,47个硕士点。 30.南昌大学医学院9个博士点,41个硕士点 31.武汉大学医学院7个博士点,37个硕士点。 32.郑州大学医学院7个博士点,30个硕士点。 33.安徽医科大学4个博士点,46个硕士点。 34.广州中医药大学15个博士点,18个硕士点 35.山西医科大学3个博士点,43个硕士点。 36.山东中医药大学2个博士后,9个博士点,19个硕士点。 37.大连医科大学4个博士点,29个硕士点。 38.兰州大学医学院2个博士点,31个硕士点。 39.东南大学医学院3博士点,26个硕士点。 40.青岛大学医学院3个博士点,25个硕士点。 41.南京大学医学院3个博士点,17个硕士点。 41.广西医科大学2个博士点,28个硕士点。

中药学试题(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试题(北京中医药大学) 总论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七十年代初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涉及药物数是: A.730种 B.365种 C.840种 D.240余种 E.100余种 [答案]D [题解]七十年代初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涉及药物数240余种。故应选D。 2.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A.《本草拾遗》 B.《本草经集注》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 E.《证类本草》 [答案] C [题解]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当推《神农本草经》,一般认为该书约成公元二世纪。故应选C。 3.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本草纲目》 D.《证类本草》 E.《新修本草》 [答案] B [题解]《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故应选B。 4.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专著是: A.《炮炙大法》 B.《本草拾遗》 C.《炮炙论》

D.《神农本草经》 E.《新修本草》 [答案] C [题解]南朝刘宋时雷敩所著的《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故应选C。 5.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典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拾遗》 C.《新修本草》 D.《证类本草》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答案]C [题解]《新修本草》是唐显庆四年经政府批准编修的,它是世界上公布的最早的药典,比公元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要早800余年。故应选C。 6.宋代的本草代表著作是: A.《开宝本草》 B.《本草纲目》 C.《嘉祐本草》 D.《证类本草》 E.《本草衍义》 [答案] D [题解]宋代本草学的代表著作当首推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故应选D。 7.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是: A.《图经本草》 B.《本草纲目》 C.《证类本草》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品汇精要》 [答案] B [题解]《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知识。故应选B。 8.首载太子参、鸦胆子、冬虫夏草的本草文献是:

202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招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北京中医药大学关于选拔普通高校优秀考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对普通高校毕业生进入硕士阶段学习提出如下要求。 一、报考事项安排 1.每年报考我校的考生很多,要早复习,早准备。按照考试范围复习。 2.我校考生,到学校考试中心,办理内部试卷。 3.每年有很多考生,不知道考试重点范围,不知道考试大纲要求,盲目复习,浪费时间和精力,复习效果很差,影响考试。 4.每年有很多考生,选择错误的复习资料,解题思路及讲解答案都是错误的,具有误导性,不利于复习。 5.学校为考生正确复习,印刷内部试卷。 6.内部试卷:包含考试范围、历年真题、考试题库、内部复习资料。 7.专业课,学校出题。一定要按照内部试卷复习,每年都有原题出现。 8.内部试卷联系QQ363.916.816张老师。学校安排邮寄,具体事项联系张老师。 二、选拔对象条件 1.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主干课程成绩合格,在校学习期间未受到任何纪律处分。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招生专业计划 1.招生要求和专业,详见《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进入硕士阶段学习招生及专业总表》。 2.学校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拟招生人数(含推免生),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我校招生计划、各专业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我校部分专业将另设计划用于接收调剂生,具体专业及拟招生人数将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另行通知。 四、报名资格审核 1.报考考生按照《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以下简称《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选择报考专业,并填写《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

《中药学》教学大纲

《中药学》教学大纲 前言 【开设目的】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 (1)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炮制方法、用量、用法等。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他炮制方法。 (2)掌握121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用法;并了解其来源(指一味药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熟悉86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87种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3)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2.对本课程授课要求 中药学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讲授中药学必须以中医药的理论为指导,突出辨证用药的特点,使学生能正确掌握药性和应用。 中药的理论和功效主治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学时要求讲清楚功效的概念,运用中医药理论分析功效,以功效联系主治、用法,有机地将几方面内容结合起来,并突出要点。故教学时要做到明确共性突出个性,注意前后有关内容的联系,加强系统性;对于功效近似的药物,采用归纳比较的方法进行讲授,在教学中要有重点地说明某些药物通过配伍后性能的变化,治疗范围的扩大及各类药物之间的配伍规律。 鉴于中药数量较多,并且一药有多种功效,内容比较复杂。以课堂教学为主,并可采用观看药材标本,布置作业,组织讨论,部分章节采用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辅导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加强对学生的辅导,指导学习方法,注意学生所学知识的反复巩固,既抓好平时教学,又要重视单元复习及总复习。 教学目的要求、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目的要求】 明确中药学、中药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其中着重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 【教学内容】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教学方式】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精品课程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ee13647268.html,/entry/uqjedAc4/ 北大医学部视频资源http://202.112.190.68/shipin.htm 北京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https://www.doczj.com/doc/ee13647268.html,/ 北大医学部视频资源http://202.112.190.68/shipin.htm 上海中医药大学网络教学资料 方剂学视频:https://www.doczj.com/doc/ee13647268.html,/jpkj/fjx/shikuang.htm 方剂学网络课件:https://www.doczj.com/doc/ee13647268.html,/jpkj/fjx/index.htm 实验中医学视频:https://www.doczj.com/doc/ee13647268.html,/jpkj/syzyx/shikuang.htm 中医内科学课件:https://www.doczj.com/doc/ee13647268.html,/jpkj/zynk/cai/ctm.rar 安装须知:https://www.doczj.com/doc/ee13647268.html,/jpkj/zynk/cai/setup.rtf 内科学视频:https://www.doczj.com/doc/ee13647268.html,/jpkj/zynk/shikuang.htm 针灸学网络课程http://61.129.75.54/zhenjiu/zj_demo/index.htm 辽宁中医学精品课程https://www.doczj.com/doc/ee13647268.html,/jpkc/article_index.asp 天津中医学院-实验针灸学网络教学 http://202.113.168.14/zhenjiu/101/ 帐号:test/密码:test http://202.113.168.14/zhenjiu/101/50.htm里面的视频都可以下载! 广州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 http://210.38.96.15/index.htm http://210.38.96.15/zjtn/index.htm http://210.38.96.15/zynkx/CONTENT/SHIPIN.HTM http://210.38.96.15/shl/index.htm 福建中医学院精品课程https://www.doczj.com/doc/ee13647268.html,/JPKC/JPKC.HTM 暨南大学精品课程https://www.doczj.com/doc/ee13647268.html,/ 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胚教研室精品课程 https://www.doczj.com/doc/ee13647268.html,/jxlx/jxlx.htm 海南医学院精品课程http://210.37.79.3/jingpin/index.htm 四川大学精品课程---医学部分 诊断学http://219.221.200.61/2003/58/classonline.htm 药物化学http://219.221.200.61/2003/show.asp?id=63 病理学http://219.221.200.61/g2003/show.asp?id=57 护理学基础http://219.221.200.61/2004/show.asp?id=47 生理学http://219.221.200.61/2004/show.asp?id=33 生物化学http://219.221.200.61/2004/show.asp?id=45 口腔修复学http://219.221.200.61/2004/show.asp?id=52 河北省精品课程网站http://218.11.76.26/ 河北医科大学https://www.doczj.com/doc/ee13647268.html,/jpkc/jpkt.htm 中国医科大学精品课程网https://www.doczj.com/doc/ee13647268.html,/curriculum/ 武汉大学精品课程--医学部分 武汉大学精品课程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ee13647268.html,/ 人体解剖学https://www.doczj.com/doc/ee13647268.html,/jpkc/rtjp/ 病理生理学https://www.doczj.com/doc/ee13647268.html,/jpkc/blslx/asp/ 药理学https://www.doczj.com/doc/ee13647268.html,/jpkc/ylx/index.htm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https://www.doczj.com/doc/ee13647268.html,/shenbao/lcyx/lcyx01.htm 牙体牙髓学https://www.doczj.com/doc/ee13647268.html,/jpkc/ytysbx/index.html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方剂学次作业

A 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三仁汤的功用是:[1 分] A. 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2. 组成药物中含有生地黄的汤剂是:[1 分] B. 炙甘草汤 3. 服桂枝汤后,需“啜热稀粥一升余”其意在于:[1 分] E. 助汗以祛外邪 4. 补中益气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1 分] B. 陈皮当归 5. 小青龙汤的病因病机是:[1 分] D. 风寒外束,水饮内停 6. 竹叶石膏汤中半夏与麦冬的配伍用量比例是:[1 :2 7. 下列方剂除( ) 外,组成药物中皆有当归、川芎: B. 归脾汤 8. 服用十枣汤宜:[1 分] E. 平旦服 9. 温经汤与生化汤均含有的药物是:[1 分] A. 当归川芎 10.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的方剂是:[1 分] B. 四逆散 11. 吴鞠通所称“辛凉重剂”是指:[1 分] B. 白虎汤 12. 身半以下肿甚,胸腹胀满,手足不温,口中不渴,白腻,脉沉弦而迟者,治宜选用:[1 分] E. 实脾散 13. 独活寄生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1 分] C. 黄芪白术 14. 酸枣仁汤的组成药物除酸枣仁和甘草外, 其余是: B. 川芎知母茯苓 15. 下列哪项不属于“十剂”的内容:[1 分] E. 温剂清剂分] [1 分] 大便溏薄,舌苔 [1 分]

16. 治疗因阴血亏失于濡养,阳气虚失于宣通所致的脉结代心动悸,治 宜选用: [1 分] A. 炙甘草汤 17. 一贯煎组成药物除枸杞子、川楝子、麦冬外,还有: [1 分] E. 沙参 当归 生地 18. 藿香正气散的功用是: [1 分] A. 解表化湿 , 理气和中 19. 我国最早阐述方剂组成原则的着作是: [1 分] B. 黄帝内经 20. 温中去寒的方剂是: B. 理中丸 21. 劳倦内伤,气弱血 虚, 治宜选用: [1 分 ] A. 当归补血汤 22. 败毒散的功用是: [1 B.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23.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均含有的药物是: [1 分 ] E. 人参 黄芩 半夏 大枣 24. 下列方剂中以一味当归为君药的是: B. 生化汤 25. 患者某,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 利, 用: [1 分] B. 防己黄芪汤 26. 百合固金汤的功用是: [1 分] A. 滋肾保肺,止咳化痰 27. 左金丸主治证候的病机要点是: [1 A. 肝火犯胃 28. 症见偏正头痛,或巅顶头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 浮者,治宜选用: [1 分] D. 川芎茶调散 29. 二陈汤组成药物中不含: [1 分] A. 白术 30. 银翘散的功用是: [1 分] [1 分] 症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者, 分] [1 分] 舌淡苔白,脉浮者,治宜选 分]

2020年春季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B》平时作业3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B》平时作业3 共100道题总分:100分 1、既能祛痰利咽,又能泻下冷积的药是: A 牵牛子 B 巴豆 C 桔梗 D 蝉蜕 E 射干 答案:B 2、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玄参的适应证? A 温热病热入营分 B 温病血热发斑 C 瘰疬痰核 D 咽喉肿痛 E 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 答案:E 3、大黄治疗肠胃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谵语发狂,常与下列何药相

须为用? A 大戟 B 甘遂 C 牵牛子 D 巴豆 E 芒硝 答案:E 4、炒用药性较缓的药物是: A 芫花 B 牵牛子 C 甘遂 D 大戟 E 巴豆 答案:B 5、治疗热毒泻痢,宜选用: A 金银花 B 连翘 C 紫花地丁

D 蒲公英 E 败酱草 答案:A 6、既能泻下通便,又能清肝泻火的药是: A 车前子 B 番泻叶 C 大黄 D 芦荟 E 龙胆草 答案:D 7、既能清热生津,又能清肺润燥的药物是: A 芦根 B 白芷 C 蒲公英 D 天花粉 E 葛根 答案:D

8、治疗肠胃湿热积滞,大便秘结的药物是: A 甘遂 B 牵牛子 C 大戟 D 芫花 E 巴豆 答案:B 9、功能清热解毒、利湿的药物是: A 金银花 B 连翘 C 蒲公英 D 紫花地丁 E 大青叶 答案:C 10、性热,主治寒积便秘的药物是: A 大黄 B 芒硝 C 牵牛子

D 芫花 E 巴豆 答案:E 11、芒硝用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主要是取其: A 峻下冷积 B 泻下逐水 C 软坚泻下 D 润肠通便 E 泻下导滞 答案:C 12、治疗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宜选用: A 黄连、干姜 B 黄连、半夏 C 黄连、吴茱萸 D 黄连、芦根 E 黄连、旋覆花 答案:C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方剂学Z第一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下列方剂除( )外,组成药物中皆有当归、川芎: [1分] A.温经汤 B.归脾汤 C.血府逐瘀汤 D.四物汤 E.生化汤 2. 竹叶石膏汤中半夏与麦冬的配伍用量比例是: [1分] A.2:1 B.1:7 C.7:1 D.1:1 E.1:2 3. 症见偏正头痛,或巅顶头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治宜选用: [1分] A.麻黄汤 B.桂枝汤 C.消风散

D.川芎茶调散 E.九味羌活汤 4. 一贯煎组成药物除枸杞子、川楝子、麦冬外,还有: [1分] A.沙参当归熟地 B.柴胡当归川芎 C.玄参当归熟地 D.柴胡当归白芍 E.沙参当归生地 5. 劳倦内伤,气弱血虚,症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者,治宜选用: [1分] A.当归补血汤 B.白虎加人参汤 C.归脾汤 D.补中益气汤 E.当归六黄汤 6. 服桂枝汤后,需“啜热稀粥一升余”其意在于: [1分] A.防止过汗亡阳 B.防止过汗亡阴 C.以上都不是

D.护中以防伤胃 E.助汗以祛外邪 7. 温中去寒的方剂是: [1分] A.阳和汤 B.理中丸 C.厚朴温中汤 D.四逆汤 E.当归四逆汤 8. 藿香正气散的功用是: [1分] A.解表化湿, 理气和中 B.燥湿化浊, 理气和中 C.以上均不是 D.燥湿运脾, 行气和胃 E.宣畅气机, 清利湿热 9. 二陈汤组成药物中不含: [1分] A.白术 B.茯苓 C.乌梅

D.半夏 E.陈皮 10. 服用十枣汤宜: [1分] A.饭后服 B.随时服 C.饭前服 D.临卧服 E.平旦服 11. 下列哪项不属于“十剂”的内容: [1分] A.滑剂涩剂 B.宣剂通剂 C.补剂泻剂 D.轻剂重剂 E.温剂清剂 12. 败毒散的功用是: [1分] A.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B.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C.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中药学教学大纲

中药学教学大纲 (中药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使用) 中药学教研室 中药学教学大纲 (供中药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使用) 学分数: 4."5周学时:5课程性质: 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A类选修。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中药的配伍及用药禁忌等基本理论;掌握或了解约350种常用中药的分类、性能、功效、临床应用及用法用量;了解药材采集及炮制知识;为学习方剂学及其他学科打下基础。 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以讲授药性理论为重点,并简要介绍中药的起源和发展概况、产地、采集、炮制、配伍、用药禁忌、用量用法等基本知识。各论则收载药物538种左右,按中药功效的不同分为二十一大类,课堂讲授约350种,其余药物供学生参考。 教学方式: 教学的具体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引入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同时采用观看药材标本、布置作业、组织讨论,或以个别章节进行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辅导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实施启发式教学法,内容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自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学内容:

总论系统地介绍了中药学基本理论,包括中药、中药学的含义,中药的起源和发展,其中重点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中药学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介绍产地、采集与药效的关系,道地药材的含义,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和适时采集中药的一般知识;中药炮制介绍炮制的含义、目的与方法;药性理论是总论的核心,主要阐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的含义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中药的配伍阐明中药配伍应用的目的、原则和药物“七情”的含义、中药配伍应用规律;用药禁忌着重介绍证候禁忌、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的含义及主要内容;用药剂量与用法介绍剂量与疗效的关系,确定剂量的依据及中药煎服法等内容。 各论共收载全国各地常用中药538味,按主要功效分列为二十一章介绍。 每章先列概说,介绍该章药物的含义、药性特点、功效、适用范围、分类、配伍方法、使用注意等内容。然后依次介绍每味药物的药性、功效、应用,其中功效和应用是各论的重点,在运用中医药基本理论概括出功效、主治病证的同时,着重说明辨证用药的理法特色。 教学用书: 高学敏主编,《中药学》(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教学参考书: 雷载权,张廷模主编,《中华临床中药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 开课学期: 春季。中药学教学时数分配 顺序910 11 12

北京中医药大学复习经验(详细版)

北京中医药大学复习经验(详细版)

对于考研中医综合的复习,想必大家有一些疑问,比如说应该用哪版的教材,应该怎么复习,我现在想说一下我的经验。 中医综合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六门。我们学的教材版本分别是学苑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实对于考试用哪一个版本,除了中医内科学,其他科都无所谓。考研中医内科学以七版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为主,可以说90%是七版教材上的,纵观03年—09年真题,几乎所有题的答案都可以在七版教材上找到答案。复习的时候我建议最好买一本中医内科学。据我所知,山东中医药大学好像就是用的七版教材,但是复试的时候如果要考内科,所需的教材则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别的医院我不清楚,但东直门医院是这样的)。 自从在论坛上发了怎样复习中医综合的贴后,有一些人和我联系了,几乎没有我们学校的,还有其他院校非医学专业的。对于其他兄弟院校

的师弟师妹们,我建议你们除了中医内科学,其他科你们直接看自己学的教材,不要在教材上浪费时间,其实他们的差别都不大。对于本科阶段没有学过中医专业课的同学,可以参照我们教材的版本。因为复习的经验我更习惯说出来,因为好多是外校的师弟师妹,为了让你们更好的复习,我尽量都写出来,大家参考一下。 中医综合的内容很多,许多是需要背诵的东西,应该有好多早就开始复习了,应该有好多人会有这样的感受:为什么看完就是记不住呢,背了又忘了,那么多东西应该怎么看啊!很少人能够看了不忘,班里同学都说我的记忆力好,因为随便说出一种药,我能马上说出它是属于哪一章哪一节第几个药,他们都说我时背书的机器。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也是背了就忘,但是我会忘了再背,记得大一学中药的时候,我每天都会把当天学的药背一遍,等期中考试的时候,我会把所有学过的药再背一遍,期末考试的时候就会感觉期中考过的药我就很熟悉,后几章的药就不熟悉了,我就会重点背诵后几章的药,但是我没有放弃背诵我熟悉的的那些药。麻黄是中药学的第一味药,我想它已经被我背了至少两百多遍了,我

中医基础教学大纲

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供中医类五年制专业用) 前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方法,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锻炼培养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教师语言应规范通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交代疑点,既要充分考虑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在学习方法方面的适应能力,又要充分体现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反映中医现代化的要求。 正文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属性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课时与方法】 总课时6主要特点4 其他2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目的要求】 1.了解古代哲学精、气的概念、精气学说的内容及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掌握阴阳的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内容。 3.掌握五行的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内容。 4.掌握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概念 (一)精的概念 (二)气的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及属性 (一)阴阳的概念 (二)阴阳的属性 (三)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阴阳学说的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阴阳相反、阴阳相互抑制削弱。 (二)阴阳互根互用:阴阳相互依存、阴阳相互促进化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中药学答案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中药学》入学考试辅导资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DABEE DEECE11-20EABCA ADBBC 21-30DBCBD DACDA31-40CDEED CDEAB 41-50EDABD EDAEA51-60BDACE BDEDD 61-70BDBAB CDBDC71-80DBDAB DDEBE 81-90BEDBA ECABC91-100CACBD AACEC 101-110BDCAB BCCBA111-120ECEAD BCEDE 121-130DCCAA AECDB131-140BDCCC CABED 141-150BACDE ECDDE151-160DBAEC EAADE 161-170CCAAA BDBCC171-180CDABE ACBCE 181-190ADBCE BACCE191-200EABDC BCAED 201-210CABDE CABBA211-220BDCAB ECABD 221-230ABCEB BEADA231-240CBADE BEACD 241-250DABCE AECDB 二、问答 1、①通过配伍,能增强药物的疗效。如麻黄配桂枝,增强发汗解表的功效。 ②通过配伍,能抑制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如半夏配生姜,半夏的毒性被生姜所降低或消除; ③通过配伍,可以适应复杂病情的需要,从而达到全面兼顾治疗的目的。如寒热错综的病证,应当寒热药并用;虚实相兼的病证,应当攻补兼施 2、附子 【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应用】 (1).用于亡阳证。 (2).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阳痿滑精,宫寒不孕,夜尿频多。 (3).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小便不利,肢体浮肿。 (4).用于寒湿痹痛。 3、含义: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性能功效:①本类药物辛散轻扬,主入肺、膀胱经,偏行肌表,有促进肌体发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的作用,从而达到治愈表证,防止疾病传变的目的。②解表药除主要具有发汗解表作用外,部分药尚兼有利尿退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疮等作用。 适应范围:①解表药主要用治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之外感表证。②部分解表药尚可用于水肿、咳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证而兼有表证者。 使用注意:使用发汗力较强的解表药,要注意掌握用量,中病即止,以免出汗过多,损伤阳气和津液;解表药忌用于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热病后期津液亏耗者;对久患疮痈、淋病及失血患者,虽有外感表证,亦应慎重使用。解表药多为辛散轻扬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 4、 茯苓┐利水渗湿:水肿、小便不利┌健脾作用较强。兼能宁心安神:惊悸、失眠。 苡仁┘健脾止泻:湿胜脾虚泄泻└祛湿作用较强。兼祛湿除痹:风湿痹痛; 5、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用于肝郁之月经不调,痛经。 丹参活血调经,用于瘀血阻滞之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用于血虚或血虚而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症。 桂枝温通经脉,用于寒凝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