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通信机房监控系统构建论文

移动通信机房监控系统构建论文

移动通信机房监控系统构建论文
移动通信机房监控系统构建论文

移动通信机房监控系统构建论文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交换、无线、传输、动力环境等设备故障集中监控系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从移动通信网络的特点及移动机房交换、无线、传输、动力环境等设备的维护现状出发,阐述了集中监控的发展过程及其在移动通信机房中的重要作用,设计了移动通信机房设备故障集中监控系统。系统试点上线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不同专业设备的故障告警进行集中声光告警监视监控,防止了事故的发生,确保整个通讯网络系统稳定安全运行。

关键词:设备故障;集中监控;故障告警;声光告警

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房数量也在骤增。机房主要用来放置计算机系统或通信网络的核心设备,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机房装有许多配套设备,这些配套设备必须24小时监控,任何一种异常情况都必须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否则,将对机房中各系统的正常工作带来严重危害,后果不堪设想。设备的生产厂家众多,有华为、西门子、摩托罗拉、中兴等,为保证整个通信网络,特别是机房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现有设备厂家依据设备故障对系统影响程度提供不同级别的告警信号,以提醒机房监控人员及时通过系统维护终端进行软维护或以不同方式(电话、短讯等)通知相关维护人员处理。机房采用24小时专人值班,由于设备分散在不同机房,为了确保整个通讯网络系统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移动通信机房需要对不同专业设备的故障告警进行集中声光告警监视监控。

目前许多机房的管理人员采用24小时专人值班,定时巡查机房环境设备,这样不仅加重了管理人员的负担,而且更多的时候,不能及时排除故障,对事故发生的时间及责任也无科学的管理。尤其目前国内普遍缺乏机房环境设备的专业管理人员,在许多地方的机房不得不安排软件人员或者不太懂机房设备管理甚至根本不懂机房设备维护的人员值班,这对机房的安全运行无疑又是一个不利因素。采用集中告警监视监控系统使得机房监控人员能够更及时的发现网络故障,及时处理故障,保证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使其运行服务质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移动通信机房设备故障集中监控系统将所有设备维护终端集中在一个统一

平台输出告警,所有不同设备的故障集中产生声光告警,该系统使得监控人员只需要在同一平台处理日常告警。对于网络监控人员工作有以下有利方面:有利于网络监控人员作为第一责任人在7×24小时值班时,对安装在本地区内的话务网、传输网、数据网及所有相关设备的运行状况实时监控,对本地区动环监控的站点实时监控,特别是将交换网元、BSC网元以及传输网设备的监控作为重点,实时查看上述各网元上的各类告警信息,特别注意话务网、传输网设备上告警的关联性,并通知相关人员负责故障的受理和处理。有利于监控值班人员实时监测移动通信网网路、设备运行情况,对发现的故障进行预处理、派单,监督相关专业维护人员及时处理各种故障,并跟踪、处理过程和结果。发现重大故障立即通知相关专业管理、支撑部门和向上级领导汇报。

一、移动通信机房设备故障集中监控系统特点

1.1集中告警信号的采集

告警是设备故障集中监控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本系统采取从网管终端发出的告警信号端子提取信号进行处理,有指示灯两端输出的电压量和机内声卡输出的语音数据。故障发生后,系统会根据故障的优先级别将故障放入不同的队列进行处理。系统首先从高优先级队列获取报警信息,进行报警。网络监控人员根据告警级别在10分钟内先分析判断、定位,确定故障发生的大致区域和基本性质后,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有效压缩故障历时。

1.2中央集中控管,提供良好的管理并提高效率

本系统将服务器集中控管,所有服务器的状态一目了然,监控人员可以透过因特网在远程方便地进行设备管理,并且在每个服务器端,也能由维护人员进行管理维护。

1.3支持各类智能设备的接入

机房设备种类多、生产厂家多,通信协议各不相同[5-6]。因此,为提高系统的兼容性,整个系统分为通信层、规约层、业务逻辑层分别进行设计,各层之间相互不影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通信方式的扩充、通信规约的扩充。系统新增设备终端,增加相应模块就能接入到该系统进行集中监控。

二、移动通信机房设备故障集中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2.1系统结构概述

方案设计充分考虑移动机房的实际要求,整个监控系统采用逐个设备汇接的结构,将所有设备故障终端接入到KM0216服务器进行集中监控,如图1所示。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兼容性、系统所有设备的性价比、及其系统今后扩展、扩充需要。

监控站用来实现各种上层应用以及系统配置,监控人员只需要在设备故障集中监控系统处理日常告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近端或设备故障集中监控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安全管理、配置管理、报表管理。移动通信机房设备故障集中监控系统选用一台AltusenKM0216MatrixKVMSwitch,来进行所有服务器的管理工作。选用USB的CPU端模块KA9120及CE250网络线来将服务器的键盘及鼠标连接到KM0432上。在视讯方面,用VS-82A将视讯一分为二,一方面传送给本地的显示器,另一方面透过KM0216与CPU端/控制端模块传送给远程的投影机,使得每台服务器都能保留原有的键盘、鼠标、显示器,不影响在本地的正常使用;同时,也能透过KM0216进行切换管理。在投影机一端,我们透过一台4埠KVM切换器CS-9134来选择三个KA9222控制端模块,以控制每个投影机的内容来源,以满足方案要求,也就是从网管主机中选择应显示某一台主机的视讯。此外,还配备了一个IP远程控管装置CN-6000,以实现透过因特网来控制网管主机的需求。

2.2系统功能概述

本系统将设备故障集中监控系统分为五大功能,分别为集中实时监视功能、集中实时声光告警功能、集中循环监视功能,用户管理功能,远程管理功能。

2.2.1集中实时监视功能

实时监控系统通过各维护终端将当前被监视设备的运行参数集中采集,实时显示在监控电脑屏幕上,监控人员通过该系统依据设备故障对系统影响程度提供不同级别的告警信号,以提醒机房监控人员及时通过系统维护终端进行软维护或以不同方式(电话、短讯等)通知相关维护人员处理。

2.2.2集中实时声光告警功能

该系统从网管终端发出的告警信号端子提取信号进行处理,将所有设备故障告警在同一集中声光告警箱产生实时告警。监控人员报警发生后,一般按以下步骤来进行处理:①通知。首要的是将报警信息告知给相关人员。②确认。表明已经知道报警的发生,正在处理。但此时报警仍然存在,没有消失。③消除。经过

处理,故障消失,设备恢复正常,报警也随之消失。

2.2.3集中循环监视功能

该系统对所有维护终端都能够通过2台投影屏幕来循环监视,设置自动轮流显示所接维护终端,每个终端可设置停留时间(3s~60s);还可以用手动选择,当手动选择后,画面停止在选择的维护终端,直到再次选择自动显示按键。

2.2.4用户管理功能

本系统将管理权限分为三级:SuperAdministrator、Administrator、以及User,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范围和权限不同。

2.2.5远程管理功能

本系统提供远程管理功能,维护人员既能通过该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安全管理、配置管理、报表管理,又能在本地维护终端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维护。

三、系统实际应用效果

3.1应用效果

该系统的上线运行将永州分公司所有设备维护终端都集中在一个平台输出,所有设备维护终端都显示在本系统,选择数字键或者ENTER就进入相应终端进行监控监视。该系统使得监控人员彻底改变传统分散式监控模式,集中在同一个系统对所有维护终端进行监视监控。

3.2成果效益

该系统对所有设备告警进行集中监视,根据告警的级别产生相应的告警声音,以提示监控人员立即上报故障情况。一旦设备出现告警,相应设备指示灯闪烁,以声音提示监控人员立即对故障进行处理。

以如图4YZHLR01设备维护终端为例介绍成果效益,对该设备的数据进行基础维护,一旦设备出现重大故障立即通知相关管理者。

四、结语

本文所设计的移动设备故障集中监控系统已在永州分公司上线试运行,效果良好。目前,集中监控系统正在向分布式和网络化方向发展,人们不断对远程监控的简便性、实时性、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要灵活、及时地把最新的技术应用到监控系统中,才能使集中监控系统不断地发展,保障移动通信机房的安全运行,不断地满足通信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朱玉锦,张勇.调度自动化机房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与技术化,2007,(5):100-102.

[2]张天开,张晶明.机房环境监控网络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自动化仪表.2002,23(8):52-54.

[3]赵彬.高校机房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2008(1):64.

[4]杨红和.公共计算机机房管理和维护初探[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5-68.

[5]艾默生网络能源公司.浅谈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应用与发展[J].电源世界,2007,(1):47-50.

[6]刘永新.动环监控系统在通信电源系统中的应用[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7,(6):88-90.

移动通信频段划分以及介绍范文

移动通信频段划分 GSM通信频段:分为:GSM900 DCS1800 PCS1900(目前中国只用到GSM900和DCS1800两个频段) GSM900: 双工频率间隔:45MHZ 880~890(EGSM),890~915M(PGSM)移动台(手机)发送. 基站接收 925~935(EGSM),935~960M(PGSM)基站发送. 移动台(手机)接收 GSM900频段中我国政府批准使用的上行频率为885~915 MHz ,下行频率为935~960 MHz 移动GSM900频段为885~890(上行)/930~935(下行)(此频段属于EGSM),890~909(上行)/935~954(下行) (此频段属于PGSM),共24M 联通GSM900频段为909~915 (上行)/954~960(下行),共6M DCS1800: 双工频率间隔:90MHZ 1710~1785M 移动台(手机)发送. 基站接收 1805~1880M 基站发送. 移动台(手机)接收 GSM1800频段中我国政府批准使用的上行频率为1710~1755 MHz ,下行频率为 1805~1850 MHz,但未大量使用,特别是小城市 移动GSM1800频段为1710~1720(上行)/1805~1815(下行),共10M 联通GSM1800频段为1745~1755(上行)/1840~1850(下行) ,共10M TD-SCDMA(TDD): 核心频段: A频段:2010~2025MHz(原B频段),建设最好的,最早使用的,广泛室外使用的频段 F频段:1880~1920MHz(原A频段),考虑与小灵通干扰,应从低开始使用 E频率:2320~2370MHz(原C频段),主要室内使用,不室外使用,室内防止与WLAN 冲突,建议从低开始使用。 现在LTE实验网频段为:2320-2370MHz。 WCDMA(FDD)2100M频段:(具有TDD模式,但是没有商用)(标准4种850/900/1900/2100MHz)核心频段:1920~1980MHz,2110~2170MHz(分别用于上行和下行) 中国联通WCDMA分配的频率是1940~1955MHz(上行)/2130~2145MHz(下行),共 15MHz; CDMA2000(FDD)800M频段: 核心频段:815~849MHz,860~894MHz(分别用于上行和下行) 中国电信800M的频段:825-835 MHz(上行)/870-880 MHz(下行),共10MHz; 中国电信cdma2000分配的频率是1920~1935MHz(上行)/2110~2125MHz(下行),共15MHz; 1.EDGE的带宽与基站接入有关,以及与终端使用几个时隙有关,EDGE总8个时隙,但是为了防止干扰一般都没有用完8个时隙,最多分组数据4个时隙。 2.频段变化主要原因:900M满了会自动提升到1800M 或者:900M是语音,1800M是分组数据 3.EDGE各个区域的分布是不一致的,可能有的布局好有的布局不好。 4.GPRS的每个时隙速度大约20Kbps。

移动通信技术现状及前景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移动通信技术 姓名:姚彬 指导教师:项莉萍 专业名称:应用电子技术0802 所在系部:信息工程系 二○一一年六月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成绩评定表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

摘要 在信息化时代移动通信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因此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移动通信技术前景的发展越来越显得重要。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移动通信技术前景及相关知识,分析了其应用前景和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个人通信网,发展历程 Abstract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of concern to people, so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become increasingly more important. The main research topic is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the prospect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related knowledge, analysis of its prospects and our current state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third-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mobile communication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移动通信论文

移动通信组网及传输基本原理 1 组网: 移动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基本组成 一个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交换网络子系统NSS、基站子系统BSS和手机MS组成。基站子系统与移动电话机之间依赖无线信道来传输信息。移动通信系统与其他通信系统如PSTN固定电话网之间,需要通过中继线相连,实现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其组成框图如图1-1所示。当然,对整个通信网络需要进行管理和监控,这是由操作维护子系统OMS来完成的。 1.手机MS 终端设备就是移动客户设备部分,它由两部分组成:移动终端(MS)和客户识别模块(SIM)。移动终端在早期是以车载台、便携台形式出现的,现在多为大众化的移动电话机——手机所取代,车载台仍有少量生产,主要用于通信部门和军事上。 2. 基站子系统BSS 基站又称基地台,它是一个能够接收和发送信号的固定电台,负责与手机进行通信。基站(BSS)系统是在一定的无线覆盖区中由MSC控制,与MS进行通信的系统设备,它主要负责完成无线发送接收和无线资源管理等功能。功能实体可分为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 1)基站收发信台BTS BTS完全由BSC控制,主要负责无线传输,完成无线与有线的转换、无线分集、无线信道加密、跳频等功能。 2)基站控制器BSC 基站控制器是基站的智能控制部分,负责本基站的收发信机的运行、呼叫管理、信道分配、呼叫接续等。一个基站控制器可以控制管理最多可达256个基站收发器。3.交换网络子系统NSS 交换网络子系统(NSS)主要完成交换功能和客户数据与移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的数据库功能。 交换网络子系统NSS能在任意选定的两条用户线(或信道)之间建立和(而后)释放一条通信链路,并实现整个通信系统的运行、管理。 1)移动交换中心MSC MSC是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交换系统。MSC与基站以光缆相连进行通信,一个MSC可以管理数十个基站,并组成局域网。 原理; 移动通信必须采用信道共用的技术,才能满足众多移动用户的通信需求。信道共用的技术,也就是所谓的多址技术,建立在信号可分割的基础上。不同的信号分割方法,导致了不同的多址技术。在频分多址(FDMA)情况下,频道和信道是一回事,频道就是信道,但在时分多址(TDMA)情况下.一个频道可以是多个信道,例如在GSM系统中,一个频道分成8个时隙,每个时隙就是一个信道。码分多址(CDMA)与前两种情况都不同,系统的所有用户可以使用相同的频率和相同的时间在同一地区通信,信道的区分不是频率或时间,而是依靠不同的地址码。 cDMA是一种以扩频通信为基础的调制和多址连接技术。在信号发送端用一自相关性很强而互相关为0(或很小)的高速伪随机码作为地址码,与要传输的用户信息数据相乘。由于伪随机码的速率比用户信息数据的速率高得多,因而就扩展了传输信息的带宽,这个过程称

对移动通信技术的认识

对移动通信技术的认识 所谓移动通信就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 移动通信与固定物体之间的通信比较起来,具有一系列的特点,主要是:(1)移动性。就是要保持物体在移动状态中的通信,因而它必须是无线通信,或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的结合。(2)电波传播条件复杂。因移动体可能在各种环境中运动,电磁波在传播时会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多卜勒效应等现象,产生多径干扰、信号传播延迟和展宽等效应。(3)噪声和干扰严重。在城市环境中的汽车火花噪声、各种工业噪声,移动用户之间的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等。(4)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它是一个多用户通信系统和网络,必须使用户之间互不干扰,能协调一致地工作。此外,移动通信系统还应与市话网、卫星通信网、数据网等互连,整个网络结构是很复杂的。(5)要求频带利用率高、设备性能好。 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1) 空间系统; (2) 地面系统:①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②关口站、基站。 移动通信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到2020年将大体经过5代的发展历程,而且到2010年,将从第3代过渡到第4代(4G)。到4G,除蜂窝电话系统外,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毫米波LAN、智能传输系统(ITS)和同温层平台(HAPS)系统将投入使用。未来几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明显的趋势是要求高数据速率、高机动性和无缝隙漫游。实现这些要求在技术上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此外,系统性能(如蜂窝规模和传输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频率的高低。考虑到这些技术问题,有的系统将侧重提供高数据速率,有的系统将侧重增强机动性或扩大覆盖范围。 从用户角度看,可以使用的接入技术包括:蜂窝移动无线系统,如3G;无绳系统,如DECT;近距离通信系统,如蓝牙和DECT数据系统;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固定无线接入或无线本地环系统;卫星系统;广播系统,如DAB和DVB-T;ADSL和Cable Modem。 移动通信的种类繁多。按使用要求和工作场合不同可以分为(1)集群移动通信,也称大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为只有一个基站,天线高度为几十米至百余米,覆盖半径为30~km,发射机功率可高达200W。用户数约为几十至几百,可以是车载台,也可是以手持台。它们可以与基站通信,也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移动台及市话用户通信,基站与市站有线网连接。(2)蜂房移动通信,也称小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是把整个大范围的服务区划分成许多小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基站,负责本小区各个移动台的联络与控制,各个基站通过移动交换中心相互联

移动通信电子工单系统

移动通信电子工单系统 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移动通讯的业务量随之急剧增加,同时新业务不断推出,用户对服务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有这些都为我们移动通信公司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及时、准确发现问题,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更好的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协作能力,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已是移动分公司各级主管部门领导最为关心的核心问题。 移动通信电子工单系统是由我公司自主研发,结合移动通信客户服务特点,针对以上问题提供的一个完整解决方案。 一.系统优势特点 移动10086系统,目前由省公司到地市的电子工作流系统已基本搭建完善,但地市级到县级以下还是空白。省里派的工单到了地市只能通过传真下派到县以下,费时费力。 原来的电子工单流程: 现在通过我公司移动通信电子工单系统, 可使工作流程信息化的触角深入到每个县 级公司,打造省公司-地市公司-县公司完 整的服务网络。如下图: 1.实现传真—电子工单的转化,查询方便。 2.实时派单,增强时效性。 3.减少投诉量。

通过优质的服务和快速反应,直接减少投诉量,平时的短信联系,客户有问题直接联系县级公司,间接减少投诉量。 4.贯策落实层层监督机制。杜绝推诿拖沓现象。 二.系统功能: 1.工单管理:对不同类型的工单进行受理,派发、处理、回复,查询,生成报表等。 2.工单监控:监控延时申请工单,监控工单受理员,职能部门人员监控,监控投诉处理量,差错工单查询等。贯策落实层层监管机制,杜绝推诿拖沓现象。 3.客户回 访:提供了 客户回访记 录、存档功 能。听取客 户建议,提 高满意度, 彻底减少投 诉量。4.系统用户和个人用户管理5.工单统计:分时段、分区域、分部门、分用户、工单处理状态等各种不同的综合指标对电子工单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并可以用饼状图、柱状图或折线图等来表现,并可导出并打印。 6.工单系统管理:对工单系统进行管理,设置相 应的处理部门、处理人员和相应的权限,规定处 理流程。 7.工单日志:记录工单操作日志,有效管理日志的处理状况和责任。

移动通信技术毕业设计题目汇总2010101

西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及学生选题汇总表 系别:工程技术系年级、专业:移动通信技术2008级填表时间: 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所指导的学生 序号 姓名职称姓名学号 GSM无线接口的关键技术分析1 移动通信中的切换技术的分析研究及探讨2 移动通信无线定位技术研究3 移动通信基站的安全与防护方案设计4 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分配算法设计5 单片机串行通信的设计6 IS-95移动通信系统研究与反向传输电路的仿 真 7调幅通信系统数字仿真8 FSK通信系统设计9 移动通信的电波衰落与抗衰落技术分析10 通信软交换技术研究1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软件无线电技术12 AM调制电路与解调电路的设计与模拟13 无线通信系统传输的模拟分析14 USB接口与RS232串口转换的设计15 软件无线电在TD-SCDMA中的应用16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17 CDMA2000中的软切换技术18 智能天线在TD-SCDMA中的应用19 移动号码携带方案探讨20 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方法研究21 无线电遥控发射机与接收机系统设计22 射频电子标签识别系统23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调制与解调24 WCDMA —空中接口技术的研究25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序号姓名职称姓名学号 病房无线呼叫系统设计26 3G移动通信网IP技术——切换技术研究27 论述移动通信的应用及发展28 3G网络的业务提供方法及实现29 移动通信向信息经营方向发展的探讨30 智能小区网络通信系统技术31 GPS与GSM系统整合应用设计32 移动增值业务分析33 移动IPv6的安全性研究34 如何提高GSM网络的呼叫接通率35 软件无线电在移动通信中应用的研究36 基于GSM网络汽车防盗报警装置设计37 USB 接口芯片应用研究38 基于以太网的远程抄表系统设计39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40 IPv4向IPv6过渡技术研究41 感应防盗报警系统设计42 DDS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研究43 蓝牙技术及其安全性研究44 多功能数字计数器的设计与实现45 移动通信中抗干扰问题的研究与分析46 数字电子时钟的设计与实现47 3G网络安全策略研究48 基于WinSock的网络通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49 基于MCS-5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50 多用途定时器设计51 频率计的设计52 测量放大器的设计53 基于MCS-5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54 数字电压表的设计55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56 数控直流稳压器的设计57 智能充电器的设计58 仓库温度检测及通风控制设计59 单片机与微机通信研究60 GPRS通信技术分析61 宽带直流放大器的设计62 交通灯智能控制系统63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题目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题目 本文是关于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第一类:通信工程设计1、通信网工程设计 2、程控室工程设计 3、传输室工程设计第二类:通信论文4、光城域网研究与组网 5、光波分复用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6、光同步数字体系的研究与分析7、论述移动通信的应用及发展 8、铁通XX 分公司宽带业务现状与发展 9、铁通XX分公司发展策略 10、提速铁路专用通信业务及发展 11、自拟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通信工程专业课题第一类:通信工程设计题目要求《通信网设计》一、设计要求:1、作某一范围长途干线网设计; 2、绘出新设计通信网图并作相应阐述。二、主要内容:1、对通信网种类及构成要素作概括性阐述;2、拟定长途网业务节点数量及选用相应设备;3、对新设计通信网的信道构成特点、网型、保护方式等作相应阐述。《程控交换工程设计》一.设计要求:1.对原有设备情况的调查,收集各种资料 2.根据调查结果设计交换网图3.根据交换网图提出中继方式,其中包括信令方式,接口方式及传输方式等内容4.画出工程所需各部分图纸5.写出设计规范书及设计说明书二.完成图纸名称:1.交换网图 2.中继方式 3.设备平面布置图 4.总配线架,数字配线架端子分配图 5.电缆径路图 6.电源系统图7.工程数量表《传输室工程设计》一、设计要求:1、结合本单位条件或者处自拟条件作传输室施工设计,规模不限; 2、采用光纤传输设备或者数字微波设备及相关附属设备(如中配架、数配架、引入架、试验架等);3、对各项设计作重点说明。二、主要内容:1、传输室设备平面布置图; 2、通信网图; 3、室内信道直线径路图; 4、中配架运用及分配图; 5、布线计划图改工程数量表。第二类:通信论文题目要求1、根据所选题目进行现场调研及收集资料;2、根据题目说明论文主要包括哪些部分;3、对每一部分作详细论述; 4、论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及结论; 5、所涉及的数据、图表要准确; 6、论述过程中要有自己独创的观点;

(完整word版)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5G 是面向未来的通信发展需求的移动通信系统,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兴起的主要驱动力为互联网和物联网,将来人机交互和数据共享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种交互下,人们的生活将会更加高效舒适。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不仅通信容量大,速率高,其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比第四代移动通信有了更好的改进,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1.Massive MIMO技术 大规模MIMO技术是指基站端采用大规模天线阵列,天线数超过十根甚至上百根,并且在同一时频资源内服务多个用户的多天线技术。大规模MIMO技术将传统的时域、频域、码域三维扩展为了时域、频域、码域、空域四维,新增维度极大的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大规模MIMO天线技术提供了更强的定向能力和赋形能力如图1,大规模MIMO的空间分辨率与现有MIMO相比显著增强,能深度挖掘空间维度资源,使得网络中的多个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频资源上利用大规模MIMO提供的空间自由度与基站同时进行通信,从而在不需要增加基站密度和带宽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频谱效率。大规模MIMO可将波束集中在很窄的范围内,从而大幅度降低干扰,大幅降低发射功率,从而提高功率效率,减少用户间干扰,显著提高频谱效率。 当基站侧天线数远大于用户天线数时,各个用户的信道将趋于正交,小区内同道干扰及加性噪声趋于消失,系统性能仅受限于邻区导频的复用,这使得系统的很多性能都只与大尺度相关,与小尺度无关。大规模MIMO的无线传输技术将有可能使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在4G 的基础上再提升一个量级。 图1. 大规模MIMO天线技术方向图

2.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MA) 5G的无线接入技术目前还有的观点关注多载波调制,如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_ lter _bank based multicarrier),其天然的非正交性和不需要先前的分布式发射机同步。一种新的调制方式,被称为通用滤波后的多载波(UMFC)被提出。开始是OFDM信号,通过滤相邻子载波组,以减少时间/频率同步造成的旁瓣水平和载波间干扰。要解决OFDMA正交的时间窗口的缺点,即需要较大的保护带CP,使用多载波滤波器组就可以允许大的传输时延和任意高的频率补偿。日益发展的软件无线电,FFT块的大小,子载波间隔和CP长度可根据信道条件改变。因此,OFDMA允许一些参数可调,可以很好地适应5G的要求。 3. 射束分割多址技术(BDMA) 有限的频谱资源对于移动和无线技术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即如何把有限的频率和时间分配给不同用户。由于这个情况,要实现提高系统的容量和质量,目前使用的多址技术包括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等。然而,现在使用的所有多址技术中,通信系统容量依赖于时间和频率。如何发展多址接入系统,提高有限频率的系统容量是一个新的挑战。 目前发明的BDMA技术,根据MS的位置分配天线波束,实现多址接入,从而显著增加系统的容量。按此观点,MS和基站在视距(LOS)的状态,因此他们明确知道彼此的位置。在此条件下,他们能够将波束直接传送到彼此的位置以通信,而不受移动台在小区边缘的干扰。 为了在5G中适应BDMA,就要发展相位阵列天线,智能天线要能够调整波束。调整波束天线通过收集从基站和MS到达角(AOA)信息设置无线配置。自适应天线阵列的使用,是提高能力的一个可能性。 4. 全频段技术 5G网络通信技术将会以智能化、宽带化和多元化为主要的发展方向。未来网络数据业务的发展方向主要在热点密集地区和室内,而当前网络数据的流量如果在少数人使用状态下不存在延迟、低网速等问题,但一旦放开使用用户数量,网络延迟和网络速度都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而物联网和智能终端所依赖的移动通信网络将会处于堵塞状态,很难发挥物联网和智能终端的优势。目前5G移动通信技术所研究的超密集组网,可以针对高度使用移动数据的地区提升流量容量1000倍,很好的解决了网络数据使用密集地区的数据传输和数据容量问题。该技术的发展,虽然在数据流量方面提升率非常高,但是由于其拓扑结构也更加复杂,各网络之间的信号干扰也是一个很大的麻烦,大家都知道一旦同一个区域的无线网络过多,就会相互之间产生干扰,影响网络的传输。因此,该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适用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简介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610302 专业名称移动通信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移动通信技术原理、设备、工程等专业知识,具备移动基站工程建设与维护、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移动业务管理与服务、微波与卫星通信系统维护等能力,从事移动基站勘察与设计、移动基站维护、无线网络室内分布设计、无线网络优化、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移动业务支撑与管理、移动终端维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通信行业企业,在移动基站建设与维护、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移动业务支撑与终端维护等岗位群,从事移动基站勘察与设计、移动基站维护、无线网络室内分布设计、无线网络优化、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移动业务支撑与管理、移动终端维修、微波与卫星通信系统维护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基本素质与能力; 3.具备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 4.具备基站系统设备开通与调测、运行与维护能力; 5.具备无线网络规划设计、优化能力; 6.具备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7.具备移动通信业务营销与服务能力;

8.具备移动终端维修、营销及售后服务能力; 9.具备微波与卫星通信系统维护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移动通信技术基础、现代通信技术及应用、光传输技术与设备、基站建设与维护、通信工程制图与概预算、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移动室内覆盖工程、电信业务应用与营销、移动终端维修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电子技术基础、移动通信原理、基站建设与维护、通信工程制图、通信工程概预算、无线网络优化、移动终端维修等实训。 在移动通信类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电信机务员(三级、四级)通信网络管理员(三级)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四级)移动通信助理工程师无线网络优化助理工程师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工程安装与维护通信运营服务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_移动通信论文_4G技术

移动通信设备论文 论文摘要:21世纪移动通信技术和市场飞速发展,在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呈现以下几大趋势: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移动互联网逐步形成;网络技术数字化、宽带化;网络设备智能化、小型化;应用于更高的频段,有效利用频率;移动网络的综合化、全球化、个人化;各种网络的融合;高速率、高质量、低费用。这正是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第四代移动通信(4G);正交频分复用;多模式终端 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半导体、集 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扩大和对性能要求的提高,促使移动通信在技术上和理论上向更高水平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网中不可缺少并发展最快的通信方式之一。 回顾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指蜂窝式模拟移动通信,技术特征是蜂窝网络结构克服了大区制容量低、活动范围受限的问题。第二代移动通信是蜂窝数字移动通信,使蜂窝系统具有数字传输所能提供的综合业务等种种优点。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要特征是除了能提供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所拥有的各种优点,克服了其缺点外,还能够提供宽带多媒体业务,能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并能实现全球漫游。现在用的大多是第二代技术,第三代技术还不太成功,但已有了第四代技术的设想。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标准比第三代具有更多的功能。 一.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可称为宽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非对称的超过2Mbit/s的数据传输能力。它包括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宽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宽带系统和交互式广播网络。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比第三代标准拥有更多的功能。第四代移动通信可以在不同的固定、无线平台和跨越不同的频带的网络中提供无线服务,可以在任何地方用宽带接入互联网(包括卫星通信和平流层通信),能够提供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此外,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是集成多功能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是宽带接入IP系统。目前正在开发和研制中的4G通信将具有以下特征: 1.1通信速度更快 由于人们研究4G通信的最初目的就是提高蜂窝电话和其他移动装置无线访问Internet的速率,因此4G通信的特征莫过于它具有更快的无线通信速度。专家预估,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速度可达到10-20Mbit/s,最高可以达到100Mbit/s。 1.2网络频谱更宽 要想使4G通信达到100Mbit/s的传输速度,通信运营商必须在3G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大幅度的改造,以便使4G网络在通信带宽上比3G网络的带宽高

关于移动通信的论文

移动通信新技术—WiMAX 摘要: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即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的另一个名字是802.16。WiMAX是一项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能提供面向互联网的高速连接,数据传输距离最远可达50km。WiMAX还具有QoS保障、传输速率高、业务丰富多样等优点。WiMAX的技术起点较高,采用了代表未来通信技术发展方向的OFDM/OFDMA、AAS、MIMO等先进技术,随着技术标准的发展,WiMAX逐步实现宽带业务的移动化,而3G则实现移动业务的宽带化,两种网络的融合程度会越来越高。 关键词:WiMAX;IEEE802.16;宽带无线通信 正文:2007年10月19日,在国际电信联盟在日内瓦举行的无线通信全体会议上,经过多数国家投票通过,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正式被批准成为继WCDMA、CDMA2000和TD—SCDMA之后的第4个全球3G标准。 从此WiMAX正是作为第4个全球3G标准登上了无线通信的舞台。WiMAX是一项新兴的宽带无线接人技术,能提供面向互联网的高速连接,数据传输距离最远可达50km。WiMAX不仅在北美、欧洲迅猛发展,而且这股热浪已经推进到亚洲。它是又一种为企业和家庭用户提供“最后1mile”的宽带无线连接方案。WiMAX是一项新兴技术,能够在比Wi—Fi(无线局域网)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内提供“最后lkm”宽带连接性,由此支持企业客户享受T1类服务以及居民用户拥有相当于线缆/DSL的访问能力。凭借其在任意地点的1~6mile覆盖范围,WiMAX将可以为高速数据应用提供更出色的移动性。此外,凭借这种覆盖范围和高吞吐率,WiMAX还能够提供为电信基础设施、企业园区和wi—Fi热点提供回程。 WiMax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显然是有自身的许多优势。而各厂商也正是看到了WiMax 的优势所可能引发的强大市场需求才对其抱有浓厚的兴趣。 1、实现更远的传输距离 WiMax所能实现的50km的无线信号传输距离是无线局域网所不能比拟的,网络覆盖面积是3G发射塔的10倍,只要有少数基站建设就能实现全城覆盖,这样就使得无线网络应用的范围大大扩展。 2、提供更高速的宽带接入 据悉,WiMax所能提供的最高接入速度是70M,这个速度是3G所能提供的宽带速度的30倍对无线网络来说,这的确是一个惊人的进步。 3、提供优良的最后lkm网络接入服务 作为一种无线城域网技术,它可以将Wi—Fi热点连接到互联网,也可作为DSL等有线接入方式的无线扩展,实现最后l km的宽带接人。WiMax可为50km线性区域内提供服务,用户无需线缆即可与基站建立宽带连接。 4、提供多媒体通信服务 由于WiMax较之Wi—Fi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和安全性,从而能够实现电信级的多媒体通信服务 TCP/IP协议的特点之一是对信道的传输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无线宽带接入技术面对日益增长的IP数据业务,必须适应TCP/IP协议对信道传输质量的要求。在WiMax技术的应用条件下(室外远距离),无线信道的衰落现象非常显著,在质量不稳定的无线信道上运用TCP/IP协议,其效率将十分低下。WiMax技术在链路层加入了ARQ机制,减少到达网络层的信息差错,可大大提高系统的业务吞吐量。同时WiMax采用天线阵、天线极化方式等天线分集技术来应对无线信道的衰落。这些措施都提高了WiMax的无线数据传输的性能。

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远程监控通信系统 孙向楠

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远程监控通信系统孙向楠 发表时间:2018-12-17T16:08:03.3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作者:孙向楠辛艳君[导读]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迅速发展,远程监控系统已经可以实现大量数据的采集、传输与分析,在特殊工作环境之中,如地下煤矿采集、大洋船只运输、大型流水线生产等发挥重要作用,保障生产作业安全,提供稳定的工作因素,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天津 300385摘要: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迅速发展,远程监控系统已经可以实现大量数据的采集、传输与分析,在特殊工作环境之中,如地下煤矿采集、大洋船只运输、大型流水线生产等发挥重要作用,保障生产作业安全,提供稳定的工作因素,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先前技术的不成熟导致远程数据传输费用昂贵,限制了远程监控系统的健康发展。目前的监测方法主要还是连线方法和人工方法:有线连接方法信息传递稳定性虽然好,但是难以挑战困难恶劣的工作环境;人工方法则低效率、消费资源。由此可见,为了减少维护成本,保证通信质量,适应各种复杂工作环境,远程通讯监控系统势在必行。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远程通讯;监控一、远程监控通信的概念远程监控通信的概念其实并不难理解,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其实主要说得就是监控的理念。监控,也就是对从网络中获取的信息进行安全的过滤,对网络的信息技术进行控制。对于远程监控来说,它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计算机在当下的应用也是比较普遍的,但是它的安全性能较低,不能够让人们在一个较为安全的环境下畅游网络,而此时的远程监控系统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既使经济得到了发展,又使网络得到了安全。 二、远程监控通讯系统发展的意义远程网络监控系统逐步的在进行着自我的完善,由于其存在着大量的合理之处,为此它也正在被更多的人所普遍的接受监控设施的不断更新,也使得监控所耗费的成本在慢慢的降低、监控可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等这一系列的优势所在,都使网络通讯监控得以在当前这个被人们持续关注了许久的环境中逐渐的发展壮大。但是,这项监控系统同样的也存在着大量的缺陷,虽然说远程监控的范围很广,可是当真正的推入到使用的时候,它的清晰度会严重的影响到监控的范围,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数据设备,从数据的计算、录入到推入使用,要经过一系列的很繁琐的过程,这就给远程监控带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这样对扩大网络监控的覆盖率也起到了反面教材的作用。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在近些年的技术研究中,得到了一个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也就是使用无线网络技术,无线网络的权限设置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能。并且无线网络的装备的成本较低,省去了大量的购买路由器等设备的花费,因此无线网络的发展前景是十分乐观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无线网络需要有距离的控制并且信号对其的影响很大。例如在森林等信号覆盖范围较弱的地方,无线网络发挥的作用就非常低了。因此,我们要将远程监控与无线网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将二者合二为一,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不断的完善各个方面,使之在健康的环境氛围内壮大发展。 三、远程监控通信的功能 1)在网络的安全受到了威胁的时候,远程监控可以发出警报,及时的提醒人们进行安全维护。2)可以储备大量的信息,并且能够使用户的个人信息通过设置权限的方法,有效的进行个人资料的保护。3)远程监控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制止人们的不法行为,同时也会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4)远程监控也可以实现远程的教育方式,老师和同学们可以通过远程通信进行交流,方便快捷的使教学问题得到很好的互动和解决。 四、远程监控通信的应用远程监控试用于各个领域的各个方面。例如,在教育领域方面可以就使用远程监控。班主任老师并不能时时刻刻的留在班级中进行班级管理,学生即使热爱学习也并不想时时刻刻面对班主任老师,这个时候远程监控就可以充分的发挥作用了。老师可以在办公室或者是其他地方,利用远程监控的信息设备来实现对班级同学的管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可以从中反应。这样就既避免了学生的反感,又可以充分的了解情况。另外,远程监控还可以利用在商场等高危人群存在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一些资金不足的人们就开始动用歪脑筋,想要从富人或其他人群中不劳而获,这时偷盗的行为就开始发生了。在一些商场、超市等人多、物多的地方,这种想要不劳而获的现象是十分严重的。若是此时远程监控可以发挥作用,那么对于偷盗者的行为、相貌都可以从远程监控中一览无余,抓捕这样的犯人也就会轻松、方便不少,那么从一定意义上说,由于人们的行为都在受着远程监控的监视,对偷盗行为就是有一定的限制,偷盗者对于受到监控的限制,那么他的行为也就会从中受到一定的影响,要是不想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么就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这些意义的角度看来,远程监控通讯所发挥的作用有着十分的积极意义。 五、监控结构总体设计整个远程监控系统结构,主要由GSM移动网络服务平台、监控中心计算机以及监控终端等组成。其中,监控终端用来采集监控对象的运行参数,GSM平台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监控中心用来接收、存储以及分析数据,并反馈结果给终端。 六、监控终端结构设计监控终端由监控控制器、GSM模块、RS232电路以及传感器等组成。系统监控控制器采用ARM处理器AT91SAM7S64,具有64kB的FLASH和16kB的SRAM;GSM模块用来接收、传输GSM制式;RS232电路实现信息转移;传感器用来采集监控对象实时数据。 七、总结利用时下性价比理想的GSM短信网络服务平台,可以打破目前监控系统远程传输技术瓶颈,充分利用GSM广大的网络覆盖区域进行特殊环境条件下系统远程控,不断扩大监控范围和影响力,构筑基于GSM的远程监控系统。GSM通讯平台的远程监控系统可以适合不同场合、不同应用、不同要求的全方位远程监控,大大提高目前监控系统的应用范围和运行效率,促进远程监控系统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参考文献

通信工程论文题目推荐

一、通信: 1.无线通信信道均衡技术的研究 自适应均衡器的研究与仿真设计 自适应均衡器及其发展趋势 2.信道估计技术研究 3.调制解调 通信系统中调制技术的研究及其matlab仿真 4.信源编码 GSM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语音编码技术研究 语音编码及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5.信道编码 网络编码网技术在协作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网络传输的数字喷泉码研究 纠错码及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卷积编码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及性能分析 6.扩频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仿真 7.LTE LTE物理层信道编码技术分析 8.物联网 物联网核心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研究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路由协议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协议研究 物联网能量均衡路由算法研究 物联网安全与信任机制研究 基于信息隐藏的传感器网络安全研究 物联网节点任务划分、特征提取与建模方法研究应用 无线传输在智能交通上的应用开发 二.信号处理

1.经典谱估计算法研究与实现 2.现代谱估计算法研究与实现 (1)基于AR模型的噪声源识别方法 (2)空间谱估计中经典算法的研究 (3)基于MUSIC的空间谱估计算法的研究与仿真 3.自适应滤波器的研究与仿真设计 4.多媒体数据压缩方法研究 音频、视频 5.图像信号处理:图像增强、图像复原 基于维纳滤波的图像增强算法研究 数字图像增强技术的研究 数字图像消噪技术研究 (小波变换在图像去噪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技术 基于Matlab的图像去噪算法的研究与实现)基于DCT变换的图像压缩研究 矢量量化技术在图像压缩中的应用 图像数字水印技术研究及matlab实现 6.压缩标准 视频压缩编码标准H.264中的运动估计研究与实现 G.729A语音编解码算法分析与实现 基于VC6.0的MPEG-4视频编解码分析与实现

移动通信系统论文

2010-2011学年第2 学期 考试科目移动通信系统 姓名 年级 专业 学号 2011年6 月12日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自适应调制和编码的资源分配的控制消息传输 摘要:总的说来,链路自适应方案,如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以及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加强了时变无线信道的系统容量。为了应用这些链路自适应方案,必须对资源的每一帧进行自适应和动态的分配。因此,系统需要控制消息来发送关于动态资源分配的信息给用户。这些信息包括用户ID,资源位置,调制等级,以及编码和自动重复请求(ARQ)信息。然而,这些资源分配信息的传输,造成了控制开销。在这篇文献中,我们介绍了一种利用AMC来传输资源分配信息的方案,并分析了它在支持截断ARQ,如链路层ARQ和HARQ的系统中的性能。除此之外,我们还证明了使用AMC来传输控制消息是减少控制开销的一种好方法。特别是当每帧的用户数较大,如对于互联网语音服务协议(V oIP),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关键字: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控制消息;控制开销;资源分配Adaptive-Modulation-and-Coding-Based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Message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Liu Zhihu S100131051 Keywords—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AMC), control messages, control overhead, resource allocation. 1.引言 最近的以分组为导向的系统,如移动WiMAX和高速数据分组接入(HSDPA),通过使用链路自适应技术提高了数据吞吐量。这些技术有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以及快速信道感知调度。AMC 方案能够通过选择信号星座图以及适合它的时变信道的信道编码来提高系统容量。自动重复请求(ARQ)有效地减轻了由于信道衰落造成的分组错误。除此之外,截短的ARQ通过限制在应用AMC时的最大重传次数以及在物理层只使用固定的调制和编码,改进了系统吞吐量。重传机制,特别是基于HARQ的机制,提供了一种改进由于信道测量和反馈延时错误造成的链路自适应误差的健壮性的好方法。为了应用这些链路自适应方案,系统必须对每帧资源进行自适应的和动态的分配。并且,目前开发的大多数业务都是基于分组的。所以,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无线资源能够在移动站之间得到有效共享。最后,自适应和动态资源分配要求逐帧链路自适应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对于动态资源分配的控制消息的设计非常重要。资源的链路自适应分配的控制消息应该与数据一块传输,以告

2020年移动通信公司网络监控工作总结

2020年移动通信公司网络监控工作总结 网络监控中心在网络部的领导下,在监控中心的共同努力下,较好的完成了XX年的工作任务,现将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 一、网络监控情况 XX网络监控完成对对在网所有网络设备msc、bsc、hlr、传输、传输光缆、动力环境监控、时钟同步网、及各基站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及时发现障碍并汇同维护及时处理障碍。全年共发生交换、基站、传输、数据网、电源等障碍共计1500余件(其中大部分为停电引起的障碍),都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和及时解决,保证了网络的畅通。 二、优化情况 一年来,通过对网络不断持续的观察,全面分析网络各项性能指标,加强对用户申告的收集,对重点地区,根据话务统计结果及用户投诉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并针对所发现的提出优化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1、在春节期间,我公司省际长途话务量激增,为减少溢出,尽可能吸收话务量,将部分话务通过省内中继疏通,减少了溢出。

2、随着春节用户人群的**,市内部分基站话务量大幅上升,尤其邮电大厦a小区方向晚16、17时已经产生严重溢出,通过网络部与计划 ___的及时沟通,对其进行了及时扩容保证了春节期间用户话务量的吸收。 3、在今年因vpmn用户的大幅增长,多次调整到高级信令点的信令路由,保证了网络安全高效的运行; 4、对大青川b、东方红a、三岔河c、等24个小区扩容后,及时对各项指标进行跟踪观察,保证了网络各项指标。 三、网络维护情况 监控中心克服人员少、工作量大的困难,在作好日常监控、优化的基础上,较好的完成了维护工作, 1、局数据 监控中心完成gsm相关局数据修改工作,如2月开通了小灵通的互联数据、完成了新开号段的局数据制作及相应的拨打测试工作,配合哈尔滨网通公司完成号码生位等等局数据修改工作。

5G 移动通讯对中国影响硕士论文

交通大学 5G 移动通讯对中国未来的影响 (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5G移动通讯对中国未来的影响 学生姓名:王睿明 所在学院:软件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学号: 012999288 指导教师:冯欣新 完成日期: 2021-08-01

摘要 自上世纪80 年代以来,移动通信每十年出现新一代革命性技术,持续加快信息产业的创新进程,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当前,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正在阔步前行,它将以全新的网络架构,提供至少十倍于4G 的峰值速率、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开启万物广泛互联、人机深度交互的新时代。 作为通用目的技术,5G 将全面构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从线上到线下、从消费到生产,从平台到生态,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本报告测算结果显示,2030 年,在直接贡献方面,5G 将带动的总产出、经济增加值、就业机会分别为6.3 万亿元、2.9 万亿元和800 万个;在间接贡献方面,5G 将带动的总产出、经济增加值、就业机会分别为10.6 万亿元、3.6 万亿元和1150 万个。 5G 正处于技术标准形成和产业化培育的关键时期,全球各国在国家数字化战略中均把5G 作为优先发展领域,强化产业布局,塑造竞争新优势。我国要紧抓这一历史性新机遇,加大统筹推进力度,加快5G 产业化进程,超前部署网络基础设施,营造产业生态环境,深化各领域融合应用,全面开创5G 发展新局面,为全球5G 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目录 一、5G 将成为引领国家数字化转型的通用目的技术 (1) (一)5G 技术开辟移动通信发展新时代 (1) (二)5G 网络构筑万物互联的基础设施 (2) (三)5G 应用加速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3) 二、5G 经济社会影响的传导机制和测算框架 (6) (一)5G 对经济社会影响的传导机制 (6) (二)5G 对经济社会影响的测算框架 (9) 三、5G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及前景展望 (11) (一)5G 对经济产出的贡献 (11) (二)5G 对经济增加值的贡献 (14) (三)5G 对就业增长的贡献 (17) 四、充分释放5G 发展潜能的相关举措建议 (20) (一)把握发展窗口,加快产业化进程 (20) (二)加强国际合作,共享全球发展红利 (21) (三)加强超前谋划,构筑网络基础设施 (21) (四)营造创新环境,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2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