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道德与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道德与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道德与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道德与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道德与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摘要: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进入了全新的网络时代,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在享受网络带来的益处同时,因为其隐蔽性的特点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产生不道德问题,青少年群体也同样置身其中。在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网络文化与网络道德教育的关系,教师更应该发挥其主导性作用,为完成新时代下网络道德教育这个系统工程而努力。

关键词:网络道德青少年网络文化网络道德教育

一、网络道德问题的现实存在

互联网自1969年在美国问世以来,经过四十年来的发展,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遍应用,渗透到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各大领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计算机互联网信息传播由单向传播变成了互动交流,大家熟知的报刊、广播、电视的方式被扩展,开辟了人们的交流空间,它使这个空间变得开放和自由。人类想象中的情景和听上去遥不可及的向往,在今天的网络时代变成了触手可及的事实,让人们亲身体会乐享其中。在网络这个无边际的虚拟空间中,人们尽情发挥、畅所欲言,人们可以在家中享受到无穷的生活乐趣,还可以获得信息和资源来丰富自己,更可以在网上进行贸易和商贸活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有这些为人们的生存都能提供无尽的财富,人们似乎活的更丰富多彩了。

网络的两面性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在人们急速的进入网络时代,享受便捷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的道德困境。网络中的某种不良现象,它利用网络隐蔽性的特点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留言板上的不健康言论进行人身攻击、谩骂,肆无忌惮的虚假新闻,充斥网上的网络色情,横行肆虐的黑客。所有这些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网络道德问题。

网络具有超时空性,它为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种立体途径,这种立体途径体现互动性、多媒体化,扩大了青少年的交往面。人们都有自己的社会属性,在网络中青少年的互动渐渐淡化了这种属性,甚至去除了交往双方的这种属性。人们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人们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在一项调查报告中甚至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上网的人都缺少被监督的压力,人性中恶的一面在低约束甚至无约束的约束下得到宣泄。青少年网络道德情感的弱化主要是因为网络的高度隐蔽性,青少年网上道德的弱化会直接影响网络的建设,而且这种虚拟世界的道德弱化会影响现实中的道德行为。○1因此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问题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网络文化与网络道德

网络是虚拟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网上的信息资源其实是取之于现实,源于现实,服务于现实的,网上信息资源其实是对现实信息的重组,相当于网络中的问题与现实中的问题是相联系的,是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具体体现,并不是单独的新鲜事物。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现实中和在网络生活中的道德品质和素养是相联系的,虚拟和现实之间是息息相关的。

因此探讨网络文化与道德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因此网络文化的存在为青少年构建了更加艰难凌乱的外在环境,需要青少年在困难面前积极应对,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网络道德水平,青少年要认清网络文化与道德的关系,要注意两方面的问

题:

第一,网络文化对人类的道德生活有深远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双重的。首先,网络文化它改变着人类的价值体系,并且网络文化还推动着人类活动的科学化、技术化、和知识化,也就是新的物质基础和科技基础。网络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工作方式、生活习惯、交往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促成了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产生;网民所需要的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正是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各类道德规范的形成丰富了人类道德的内容。其次,网络文化会产生负效应,网络使工作方式改变,体现在运用和传播中,由于互相之间的隔离会使人们变得孤独寂寞,导致感情逐渐变淡;网络犯罪的出现呈现低龄化、专业化、国际化等特点,它作为一种新型犯罪在侵蚀青少年的头脑,传播不良内容、截取情报、侮辱他人、侵犯隐私以及利用信息技术盗窃金钱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第二,道德在网络文化的运用、传播和发展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道德是一种社会精神,它是依靠人们所具有的某种内在力量和外在力量而形成,比如信念、习惯和受教育情况,以及舆论这个外在的支撑,所以道德可以推动网络文化的发展。其次,道德对网络文化具有评价和指向功能,评价和指向即用道德评价人们行为的善与恶、应当与不应当的评价判断,通过评判来推动网络文化的正方向,评判的依据是阶级和社会的道德标准,并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的良心加以引导,使其方向不发生偏差。再次,道德的规范和调节功能,也就是说社会整体价值取向对个体的约束,个体之间的约束,以及利用个体自身内化来积极主动地来进行调控。

三、青少年网络道德的发展过程

青少年的网络道德的发展过程是渐进的。青少年网络道德发展过程也是整个网络道德发展的体现。网络从被发明开始,都是为了方便和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角度设计的。比如电子邮件,传统的邮局投递,速度慢,周期长,信息传递不及时,而通过网络电子邮件即时就可以从发件人到收件人,信息传递时间大为缩短,人们使用电子邮件就是在实现社会的道德约束下进行的,不存在道德失范问题,后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实社会的营销信息转移到了网络上,造成了垃圾电子邮件的信息污染,这就产生了道德伦理问题。通过对电子邮件的管理和伦理规范,电子邮件的传递越来越规范,理想的状态下,到最后的垃圾电子邮件消失。

在青少年网络道德发展的初期,青少年的网络行为,服从于现实社会的道德约束,表现出包含的关系,现实社会的道德完全适应于网络;随着网络的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生活的时间的增多,出现了一些有悖于社会的道德表现,引发了一些失范行为的发生;再当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影响到大多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时候,网络社会重新回到了现实社会的道德约束范围内。因此,青少年网络道德发展是一个把实现社会道德内化,到外化为网络社会的道德的不断往复,调整和相容的过程。

四、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发挥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作用。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其抓共管,是实施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人毕竟是社会的人,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不仅受学校教育的直接影响,而且受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

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除了搞好学校的教育外,同样需要家庭、社会教育的紧密配合。只有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相互补充,才能建立合理网络,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素质。

第一,明确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

引领青少年健全网络人格和保持良好的道德修养。人是网络参与的主体,主体借助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互动性与虚拟性等特点积极参与其中,对塑造健全人格、使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部分青少年网络道德主体性的失落,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和健康的发展。人与物的关系中人的失落,马克思用异化一词来说明。它是指主体人创造和产生了客体—物,而反过来客体—物却支配了主体,主体成为他自身创造物的奴隶和牺牲品。由于真实的现实生活与虚拟化的网络生活世界的共同存在,自我不得不生活在真实和虚拟交织的世界中,这种两重世界的交替生活必将导致网络主体虚拟化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我”的失落。

通过网络道德教育,唤起和提高青少年的主体意识,使青少年能以及安全的人格参与网络活动,并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

第二,坚持环境教育和主体意识教育并重。

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环境是构成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的要素之一,是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系统的外部条件,是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在网络社会,环境的多维性、复杂性和开放性特征更加鲜明,环境的功能在不断的强化。倡导环境教育就是不断的优化影响青少年网络道德的外部环境,创造条件,充分利用良性环境和恶性环境的教育作用。

主体意识是在将自我与非自我区分开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主体之为主体的核心。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强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网络主体对自身发展的自知、自控、自主的程度,从而决定着其主体性的发展水平。

坚持环境教育与主体意识教育并重并举。环境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影响是客观的,在提倡环境教育的同时,不能忽略青少年的主体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两者并重并举,才是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突破口。政府和社会要充分认识并担当起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环境优化的责任,同时学校要培养青少年网络活动中的主体意识。只有这两方面和谐平衡的发展才能起到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质的飞跃。

第三,发挥政府在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中的环境建设作用

政府在环境建设中主要是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容的供给,另一方面是制度的供给。在内容供给方面要千方百计树立官方媒体的权威,在制度供给方面要保障现有制度的落实和贯彻。政府对网络存在的监督和引导的责任,反过来政府的监管和引导能力也反映了政府信息能力。

对主流网络媒体实施强有力监管。网络是个开放的、相对自由的平台,其本身是作为中性的存在,对网络的监管主要是对网络信息流的监管。而网络信息流主要是产生于主流媒体的影响力。首先,把握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对国内几大门户网站实时监控,同时要求网络媒体自身采取技术手段自我排查。对不符合事实的虚假报道,涉及政府公信力的非官方报道应予以坚决不报。其次,对网络媒体盈利渠道实施监管,落实各部门的监管责任。网络广告是网络媒体的主要收入来源,长期以来,网络媒体传播的网络虚假广告,一直是网民抱怨的对象,成为网络媒体发展过程的顽疾。

净化网络环境,打击网络犯罪。网络犯罪案件近年来逐年攀升,利用高科技

手段,高智商的犯罪行为是近些年案件的新特点,政府有关部门在治理网络犯罪现象中,要给与坚决打击,有效阻断不良信息的传播和扩散,减小其社会危害。网络色情,是社会影响危害比较大的网络犯罪活动,青少年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自制能力较差,禁不住网络色情的引诱和侵蚀,而青少年犯罪也是由于接触了这些精神毒品让风华正茂的青少年走上不归路。在打击犯罪的同时,打击现实社会的丑恶现象,尤其是整顿学校周边的违法、不良经营,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营造良好氛围。

第四,强化学校在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意识培养工作。

道德是社会经济的产物,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作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主体地位的学校,要继续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同时,学校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和青少年网络参与行为的特点,扩展网络道德教育平台,建设起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网络精神家园,用先进的网络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法律规范是社会的主要规范,要通过加强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做到懂法,守法,用法;最后,要充分发挥心理学的学科优势,采用科学的测量工具,定期为青少年网络道德进行科学测量,对道德失范的青少年进行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

①王经涛.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2001(2).

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教育

2012年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江南实验学校 2012.03

2013年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惠州市惠阳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远离网吧,从我做起”的通知,我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工作实际,特制定《南坑学校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惠州市惠阳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远离网吧,从我做起”的通知,在广大师生和家长中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促进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构建文明、健康、和谐校园。 二、活动安排 1、加强教师网络道德教育宣传,教师首先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小学生的表率。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统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小学生上网的指导。我校每个教师办公室都配备有电脑。目前,我校教师90%以上都会上网,其中不少人会利用网络制作课件或主页。在了解网络的同时,教师为人师表,也必须率先垂范,做好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所谓“先莫先于修德”,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规范教师的上网行为,学校将制订教师上网的若干规定。保证了教师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

2、在小学生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小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目前虽然网络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但网络方面也不是全无法规或规范。问题在于,对网络的“虚拟身份”比较难于管理,也有不少人对网络上的法律规定或规范熟视无睹,甚至公然违背。鉴于网络世界的特点,我们一方面在三——六年级选拔出网络管理员,为他们普及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另一方面则需要用道德这种无形的约束力去引导规定学生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为此,我校成立了教师和学生两支网管队伍,专门给学生印发了一些网络法规或规定,供大家学习、遵循。 3、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好的优秀的儿童网站。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所以要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少年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网、中青网等十几家儿童网站,使他们了解网络安全知识。 4、鼓励、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免费资源,自己设计制作网页或网站,主动占领网上阵地。在当今网络时代,仅仅对青少年儿童上网活动进行引导和规范是不够的,小学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还应该主动出击,利用网络提供的免费资源,如免费主页空间等,建立自己的主页,通过网络推动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建设。 三、活动实施 (一)准备阶段。 本阶段主要工作:

关于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关于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从道德教育角度分析大学生的上网情况,并就网络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外在行为方面的影响作一论述。进而提出一些强化网络对大学生正面道德教育的措施。【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当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人类进人了网络世界,而这网络世界正以几何级数在膨胀,以其无法估量的巨大力量冲击着人类原有的行为方式和生产方式,甚至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要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是要增强时代感,在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上下功夫。新世纪的大学生对互联网如同对待其他新生事物一样特别容易接受,加上互联网的诸多特性又迎合大学生的思维、心理特征,因而他们对互联网情有独钟,趋之若鹜,纷纷触网。为此,笔者特进行了一次调研,旨在通过对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称“上海金专”)学生上网情况的了解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让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思想道德教育进网络的可行性对策。 一、大学生上网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上海金专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调查显示,虽然上海金专大多数学生“触”网时间在一年左右,然而却在网络中投人了相当高的热情,52%的学生每周上网1~5小时。而网络在学生中迅速发展、普及的同时,道德教育方面却缺乏有力引导,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大部分学生上网的目的不明确,对网络教育功能利用不够。他们对网上聊天很感兴趣,其内容多为元主题的闲聊和纯感情的交流,而利用网络查阅有用资料,自觉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学生却非常少。 2.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少,不健康内容难于控制。网络作为一种元国界、开放性的传媒工具,里面的内容良莠不齐,雅俗共存。调查结果表明,一半左右的学生已经遇到过传播不健康思想的网站,有极少部分学生还是经常访问此类网站。面对混杂的网络信息,尽管上海金专绝大多数同学的价值取向是正确的,但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道德辨别力不高,也难免受到一些消极信息的影响。 3.网络改变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带来隐患。在上海金专,有16%的同学每周上网时间在六小时以上,甚至出现上“通宵网”的现象。这势必会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易于导致人际交往障碍。而网络的隐蔽性、虚拟性易造成青少年道德感弱化。" 4.思想道德教育进网络力度不够,对于开设思想道德教育网站,认为有必要的学生过半。而开设后,访问率是否很高,此网站能否占领网络的一片天地,调查结果不容乐观,由此增加了道德教育工作进网络的难度。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888999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像任何新技术的出现一样,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由于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型期,青少年的边缘性特征极为明显,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环境构成挑战。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是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环境因素;其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则可能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引发人格分裂。而传统道德规范已不能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因此,对中学生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培养尤为关键 中学生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青少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现代中学生的生理成熟过早与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生理心理发展及社会环境教育往往会产生矛盾,从而使中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中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而网络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自由地带”,由于中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更促使他们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社会。 道德文化植入者的“不在场”。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学生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学校德育传输给中学生的核心的道德内容。这对于促进中学生的网络道德发展也同样适用。 然而,作为“道德文化植入者”的家庭、学校与社会面对网络文化冲击,却显得过于无力。由于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青少年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传统的德育则显得滞后与低效;面对网络,社会价值取向过于单一。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但它更是网络经济时代,随着网络进入千家万户,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深刻变革。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网络社会问题日渐引发青少年道德缺失的问题。调查发现,有18.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61.8%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对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动机的调查显示,6.6%的学生出于“好玩、表现个性”,21.3%的学生是因为“不痛快的时候发泄一下”,22.3%的学生是“别人对我用时我才用”,5.2%的学生是“大家都用我也用”。此外,有6.3%的学生偷看过别人的电子邮件,6.9%的学生私自用过别人的账号上网。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账号是不道德的。调查显示,45.6%的中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其理由从高到低分别是“放松自己,新鲜、自由、轻松、刺激,有意思、不受限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目录 摘要 (1) 一、网络问题的诱因及青少年生活现状 (2) 二、青少年在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3) 三、对青少年网络教育的建议 (4) 四、加强青少年教育的自身引导 (8) 五、结语 (9)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并且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教育和管理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我国国情,网络飞速发展,同时在制度上的不健全,带来了许多新的隐患,迫切需要我们去管理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为青少年成长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负面影响网络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1世纪,网络实实在在的进入了现代人的生活,浏览新闻/冲浪/玩游戏/看电影等等更是人们一上网就能做到的事情。青少年全体作为网络使用者中的大多数,网络虽然带给了人们许多的便利,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也免不了负面影响,对处在人生成长关键阶段的青少年而言,很容易在网络营造的虚拟空间中迷失自我,小则荒废学业,大则祸害社会。并且现今网络是最流行的社会元素,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消极影响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新的温床。而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并且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因此弄明白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的重要因素,遏制青少年沉迷网络,对培育新时代的青少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问题的诱因及青少年生活现状 (一)、青少年网络问题的诱因。网络问题同时也是一种心理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其实根源在父母;与其说孩子有心理问题,不与说父母的教育有问题。因为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受到太多的指责,因为需要出口,所以孩子会选择一个虚拟的网络,让他倾吐内心的情感,因为在网络中,没有人指责他,也没有人对他做出评判,所以对孩子来说,网络是一种心理需求。如果我们切断这种心理需求,孩子又会做出其他的叛逆行为,如赌博、偷窃、打架等,这些在上个世纪没有网络时期那些年轻叛逆者的行为。所以心态决定人生,心态决定了孩子是不是迷恋网络。戈德伯格(Ivan Goldberg, M.D)1995年所提出,网络问题是一种精神错乱,他比照在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上对病态 赌博的定义来比照,定立了有关病态上网的理论,但它不被最新的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收录,IAD认为是否被划为心理障碍仍须研究。 (二)青少年生活方式现状。根据2009年“中国青少年生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绝大部分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在各个方面(包括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体育锻炼、娱乐活动、人际关系、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都达到了比较健康的水平,并且其表现出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均衡。在未成年人的业余活动中,做作业、复习预

学生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承诺书

学生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承诺 书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随之掀起了网络热潮。网络改变了我们生活。 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互联网负面影响也有显现,尤其是小学生的影响尤甚。网上的腐朽文化,对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进行侵略;网上的黄色流毒,对部分学生的身心进行摧残;网上的暴力文化,对部分学生的行为进行误导。对少数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让我们感到非常痛心。 为了在全校倡导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学习上网,时政上网,远离低俗,远离毒源,营造校园网络文明、健康的环境。我向学校作出如下承诺: 1、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争做网络道德规范榜样。我们要学习网络道德规范,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分清网上善恶美丑的界限,激发对美好网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 2、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争做网络文明的使者。我们要认识网络文明的内涵,懂得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道理,增强网络文明意识,使用网络文明语言,倡导网络文明新风,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 3、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争做网络安全的卫士。我们要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的资源,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监督和防范不安全的隐患,维护正常的网络运行秩序,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 网络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画面,同时,美好的网络生活也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美德和文明共同去创造。让我们积极响应《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号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尊、自律,上文明网,文明上网。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承诺人: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南安市诗溪小学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安排 (一)广泛深入开展宣传。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品德课、信息课及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班队会、团队活动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努力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学校内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要密切社区、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家校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加强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要将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之中,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此项活动。 (四)突出重点。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道德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五)注重总结,形成长效机制。及时对此次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积极开展“文明网上行”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对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严加抨击。 (二)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络法制教育。通过讲座、主题讨论的方式,运用正反事例,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三)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等活动,依托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四)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 我校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加强活动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注重实效,认真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组织好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网络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谣言、歪理邪说、乃至传播色情信息的工具。为了更好的调查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本人暑期在校期间制作并发放了《大学生网络道德问卷调查》200份。共15道题,涉及到了网络的信息,管理和利用等诸多方面。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22.3%,大二占30.2%,大三占47.5%(大四学生已离校)。从调查情况看,网络已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包括学习知识、查看新闻、查找资料、聊天、交友、满足个人爱好以及了解国内外的各种形式。同时,也有的学生在互联网这个并不是很纯洁、健康的虚拟天地里堕落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实行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把这种道德风尚反映到网络当中,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在本次调查中,大学生的网络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六点: 1、电脑、网络普及程度非常高有39.7%的同学配有电脑,35.7%的同学每天一般花1—2小时在电脑上,有42.6%的同学为3—4小时。从上网同学的比率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工具之一。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网络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在日常和工作上的重要性。从各年级的分布来看,并不象一般认为的:大一同学因为对计算机本身的了解中国范例及使用比较陌生,因此决定了对网络的应用率也比较低。事实上,计算机的使用已经低龄化,很多同学在高中已经接触到了计算机,虽然对软件、语言等并没有熟悉的应用,但一提到上网,大多数同学还是非常熟悉的。大二、大三经常接触网络的同学比较固定。也就是说,不常上网的有一部分,经常上网的也总是保持着一定的数量。分析原因在于有些同学由于自己没有电脑,或是专注于学习,有其它事情缠身如打工、谈恋爱等,所以没有时间涉足于网络;而有些同学则因为拥有个人电脑,用起来特别方便,或是时间较为宽松,所以有较多时间留驻于网络。总体而言,经常上网的学生是比较固定的,占全体同学的40%左右,同学总是与网络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迷上了网络。 2、大学生中对网络的价值利用率不3、高网络的应用对于学生而言,主要应放在查找资料、开阔视野等层面上,一些大一的学生也承认,在没有接触到网络之前,在他们的意识中,网络应该是学习的辅助。但是事实上,真正使用网络来查找资料帮助专业学习的同学非常少,即使有也是偶尔写论文,甚至是直到交作业时,才到网上找找。调查表明,上网聊天的占34%,上网玩游戏的占28%,上网查资料的占38%。也就是说,有62%的学生在网络里从事与学习工作无关的活动。提及聊天,必然要提QQ,在调查的200个学生当中,全部都至少有一个QQ号。三、“信息污染”严重网络上获取知识的方便、快捷、全面的特点,给大学生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不只是为大学生打开了知识世界的一扇窗,而且也为他们创造了另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但是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总是屡禁不止,并且成人网站呈现出增多的趋势,一些黄色甚至反动的网站也接近着学生。在本次调查中,有46%的学生承认接触过不文明网站,这说明“信息污染”现象还是十分严重的。四、网络文明不理

浅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浅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网络道德 论文摘要: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向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档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人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中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挡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1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人网

络空间,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使得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 学生容易催患“网络综合症” 心理医生认为,“网络综合症”实际上是一种“瘾症”。它是一种潜在的心理疾病,一旦成瘾,后果十分严重。现在已有不少中学生由于过分借助互联网寻求生活变化的补 偿和平衡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行为错位。 网络信息使用的自由化特性,弱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 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正处于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实不足以抵御。据调查,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此外,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有些中学生认为“在网上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主题班会教案关键字:主题班会教案, 主题班会, 中学生, 道德, 小学生, 网络,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计算机、网络与中学生获取信息的关系; 2、情感目标:正确对待网络,不沉溺其中,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 3、行为目标:展示新时代中学生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与实践成果。 二、活动内容: (一)活动年级:五年级 (二)主要环节: 1、展示学生网络成果:借助网络支持和大屏幕演示,展示学生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与实践成果。 2、提出诸多负面事件,通过讨论网络的负面影响,充分认识网络,为下一步正确认识、正确使用网络的讨论奠定基础。 3、树立正确网络观:在充分演示、讨论的基础之上,客观公正地认识网络。 4、讨论网络秩序的维护:确立“维护网络秩序,人人有责”的观念,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三、课前准备: 1、搜集、整理班级电子图文信息,建立班级相册、ppt演示文稿展示、电子学习助手等等。 2、搜集计算机、网络负面影响的报道,并进行资料分类整理。 3、技术支持:多媒体演示教室一间,黑板一块,观众座位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网络并不远,就在你我身边——网聚魅力展示 1、记录精彩每一刻——班级电子相册展示 由通过扫描或数码照相存入的相片集结成册,内容包括:( 1)每位同学最满意的个人照片及一句话格言,每位教师的照片及寄语;(2)重大集体活动,如军训、运动会、春游等具有纪念意义的相关照片。 2、一人有“难”(“难题”的“难”),八方支援——电子学习助手 从德智体各个方面概括介绍班级的情况。以 word文档、ppt演示文稿的形式,总结各学科知识的重难点。 3、知识的海洋任我游——现场网络资源搜索 由观众提出有待查询的知识点,现场搜索。 (二)虚拟的世界中,我不辨南北西东——认清网络的负面性 主持人首先提出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案,由此引发对网络负面影响的讨论。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是我不想走,实在是欲罢不能——对沉迷网络游戏的讨论。 2、还我明亮的眼睛,还我健康的体魄——对损害身体健康的讨论。 3、虚拟世界中,我是谁,你又是谁,——对网恋,网上散布谣言,网络购物骗买骗卖现象的讨论,实质是对网络道德、责任的讨论。 在观众讨论的同时,用多媒体将观众搜集的视听信息播放在大屏幕上。所有讨论内容由主持人进行分类整理,并将之概括在演示黑板 (三)谁之过,网络还是我,——网络的利弊讨论 主持人:网络到底带来了些什么,为什么有人凭借着它走向成功、走向辉煌,也有人因之而走向堕落、走向毁灭,由此引发对网络本质的讨论。由主持人对讨论走向进行把握,对讨论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倡议书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倡议书《全国青少网络文明公约》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它已进入并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网络已成为青少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它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方便的同时,其上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网上咨讯,也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为增强青少学生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及能力,我校成立了“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能力的研究”的课题,该课题已被校列为德育科研计划重点课题。我校将以课题研究作为前沿,以多种形式指导同学们正确认识使用网络。最近团中央也向全国青少朋友发出了《全国青少网络文明公约》,为更深入地贯彻《公约》,特向全校同学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遵守公约,从现在做起,学习网络道德规范,要能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分清网上善恶美丑的界限,激发对美好的网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只有在我们懂得了网络世界里的好与坏之后,我们也才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就要求我们上网时多注意浏览有益信息,同时以我们生活中的行为准则来规范我们在网络上的行为。 二、遵守公约,从我做起,争做网络文明的使者。我们要认识网络文明的内涵,懂得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道理,增强网络文明意识,使用网络文明的语言,在无限宽广的网络天地里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健

康的网络道德环境。 三、遵守公约,从身边做起,争做网络安全的卫士。我们要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的资源,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监督和防范不安全的隐患,维护正常的网络运行秩序,当您发现有人破坏网络道德规范时,请尽量及时制止,或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也欢迎同学们积极向校团委学生会反映情况,让我们同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保护网络道德规范。 亲爱的同学们,网络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画面,同时,美好的网络生活也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美德和文明同创造。让我们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积极响应全国青少网络文明公约的号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尊、自律,上文明网,文明上网。 附: 全国青少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浅议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同名16956)

浅议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同名16956)

浅议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 【摘要】:目前,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足、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各高校可以通过发挥网络道德教育的核心作用、强化网络监督和管理、提高大学生自身个体道德自律意识等途径解决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网络道德教育 【正文】: 网络道德释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道德是同法律一样具有约束力的社会行为规范。道德是由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道德,它是指以

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解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网络道德是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 考察和研究网络道德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们必须对作为互联网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网络道德教育,及时在青年大学生的头脑中树立网络道德责任意识。 1、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在我国社会网络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深远影响。互联网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促使大学生健康成材,又可对大学生造成极大的危害。也就是说互联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1)互联网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网络具有信息共享的特点,网上的信息是全人类所共有的资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2012-2013学年度 松石小学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安排 (一)广泛深入开展宣传。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品德课、信息课及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站、班队会、团队活动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努力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学校内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要密切社区、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家校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加强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要将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之中,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此项活动。 (四)突出重点。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道

德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五)注重总结,形成长效机制。及时对此次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积极开展“文明网上行”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对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严加抨击。 (二)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络法制教育。通过讲座、主题讨论的方式,运用正反事例,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三)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等活动,依托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四)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 我校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加强活动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注重实效,认真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组织好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2012.9

多途径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多途径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发表时间:2011-07-04T10:50:41.650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1年第5期供稿作者:陈健[导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世界变小了,变得更为精彩了陈健(宝应县泰山小学江苏宝应 225800)【摘要】自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以来,各地中小学学纷纷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 程教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信息技术课中因特网部分是学生很喜欢的一项内容,但因特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又要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笔者从三个方面略谈自己的做法。【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网络道德More ways to strengthe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primary school network Chen Jian 【Abstract】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mulgated the "Regulations on the sprea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notification" has been set up around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grams have started,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an unprecedented period of great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in the Internet part is an element of the students like, but the Internet is open to numerous and varied information,how to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not only to make use of the Internet, but also strengthen the network of mor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I talk about themselves a little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practice. 【Key words】Primary school;I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 morals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世界变小了,变得更为精彩了,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中因特网部分是很喜欢的一项内容,他们可以上网浏览信息、下载文件、申请邮箱、建立主页等等。因特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存在不少迷信、黄色、甚至反动的内容。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计算机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略谈自己的做法。 首先,在平时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进网吧、游戏机房,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小学生看的内容,适时组织学生开展针对上网引发的各种道德问题的讨论。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全国青少年文明公约》,让学生学会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与诚实人友好交流,不欺诈不侮辱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轻易相信传言;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一些实例进行必要的教育,如“上海两名女学生因约见网友离家30多天,身心受到伤害。”等案例,教育学生要慎交网友,不要随意约见网友; 其次,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少年儿童网站如春芽网、儿童园地、雏鹰网、中国少年在线等十几家儿童网站,把这些网站印成一个小册子发给家长,让他们一看便知道这些网站大概的内容,教学中笔者是把这些网站点制成一个学校学生上网的导航,避免学生无意中点出不适合的网站,在学校服务器中安装一些如美萍反黄软件,限制一些网站,同时,也要正面从思想教育方面让学生认识网络的负面性,从多角度杜绝不良因素。 此外,利用好学校校园数字化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账号,由自己的个人空间、好友群等等,笔者在平台中独立设置了校园论坛,为老师、家长和学生提供了自由讨论的场所,让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和监督,在论坛中,笔者为学生开放了“小学生与网络文明”这样一个论坛区,在这个BBS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拥有一个倾诉的空间,在虚拟的环境中拉近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学生有许多心里话不愿当面倾吐,在BBS中可以畅所欲言,老师、家长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心中所想,更好地对症下药,提供最佳最有效的网上德育教育方式和方法,共同配合教育,使网络成为熏陶学生成长的最佳环境。 总之,在信息技术网络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时候,作为我们教师必须深刻理解本学科的教学大纲,把握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体现本学科德育的作用,必须加强对学生信息评价能力的培养,以形成学生对不良信息的免疫防范力,从而培养未来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使他们能够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 收稿日期:2011-05-09

青少年网络安全作文作品

青少年网络安全作文 导语:网络,这块充满着神秘色彩与诱惑力的被彩纸包着的糖果。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这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你知道哪些网络安全与道德呢?下面一起随小编欣赏一下关于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的作文吧! 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作文1 网络,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新名词,不知是何时闯入我们的生活。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新鲜事物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头戏。如果说,你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对网络却一无所知,那么只能说明你与世界脱了轨,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快节奏。 的确,网络的出现,无疑是占去了人们多余的时间,方便了人们的日常所需,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丰富了人们工作之余的空闲时间,关于网络的优点也是不胜枚举,光从以上几点便可窥见一斑了。但是,任何一种事物都有着两面性:好与坏。这把双刃剑使我们不得不警惕起来。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考虑一下网络这东西,不难提出疑问:网络,它的安全性是多少;网络,它的道德底线是多少?摆在眼前的这个问号的却够份量去值得人们好好的沉思一番:网络游戏使不少青少年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名落孙山,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网络聊天使不少人变得无家可归、失业在家。同时,

网络欺骗更是惨无人道,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暴利,不惜牺牲他人的一切去满足个人利益,结果双方都没有好的结局。以上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实,网络的前景由此可想而知,是不容乐观的。网络中没有了安全保障和道德行为,那么人与人之间还何谈诚实守信,即使是虚拟世界的网络中,那也是违背了道德伦理。 所以,便有了古人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冕。”这句经典名句,有了错误,我们不怕,只要改正就行。 在思想家眼中:网络本身就是形形色色的,有真有假,有好有坏,有金子也有粪便。网络是个大空间,人在其中的姿态也同样是形形色色的。制造网络的人是圣贤,拒绝网络的人是白痴,聆听网络的人是教民,毁灭网络的人是暴徒,拼接网络的认识学者,藐视网络的人是市侩,恪守网络的人是愚人,利用网络的人是智者。 在交警眼中:无论是什么事物他都应该遵循“红灯停,绿灯行”这个基本的交通规则。交通如此,网络亦如此。也许有人会说,网络中没有红绿灯,但真正的红绿灯就在你的心中。 在刑警眼中:无论是真实的现实生活,还是虚拟的网络世界。我们都要遵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依法原则。不管是谁,只要他做了有害于人民利益的事,那么它终究难逃法网,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精彩试题(100分)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 1、( D)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 A、网络低俗 B、暴力 C、暴戾 D、网络暴力 2、( A )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信息文化 D、制度文化 6、( B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 A、世界观 B、价值观 C、人生观 D、道德观 7、( A )是网络环境下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方式和手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 A、网络德育方法 B、网络道德 C、网络道德规范 D、网络道德规范体系 11、( A )意指通过破坏和操纵计算机网络中信息流的办法,对国家国防和基础设施实施破坏,以达到战略目的的一种作战手段。 A、战略信息战 B、信息疆域 C、虚拟战争 D、信息边界 15、( A )就是社会风尚和社会习气,以强大的社会舆论和社会习惯势力等形式制约着人们的言论和行动,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A、社会文化 B、社会风气 C、社会关系 D、道德教育 20、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问是有助于

( D )的实现的。 A、网络信息访问权 B、网络信息发布权 C、知识产权 D、文化多样性权利 21、网络安全是信息安全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涉及( ABCD )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A、计算机科学 B、网络技术 C、通信技术 D、密码技术 23、我国针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条款不够系统、集中,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其主要表现为( ABCD )。 A、分类立法,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 B、缺少必要的基本法 C、已有的立法中有诸多缺陷 D、网络立法较偏重于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偏轻 25、网络空间是一个极其自由的世界,网络主体在享受自由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导致诸多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包括( ABCD )。 A、孤独 B、冲动 C、暴戾 D、谎言 26、网络低俗文化具有( ABC )等特点,这些都给网络低俗文化的存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生存空间。 A、娱乐性 B、低俗性 C、隐蔽性 D、知识性 34、网络德育的特殊方法包括(ABCD )。 A、关注跟踪法 B、取舍应对法 C、数字娱乐法 D、虚拟伦理训练法 37、网络具有(ABD )。 A、无中心性 B、开放性 C、中心性

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中医学院张潇 2155173479 中医学院白怡宁 2155172463 中医学院宁可 2155173468 中医学院柳遍 2155171925 中医学院宫宇航 2155173478 中医学院于洋 2155173480 中医学院张先恒 2155171759

引言 网络作为现代化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同时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数据库总量已经达到100 亿条以上,内容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体育、影视、卫生、音乐、股票以及校园生活等。同时,网络道德问题在大学生中也日渐凸现,并已经成为新时代所面临的重要前沿课题。 参考文献:《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与解决对策》王宇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网络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谣言、歪理邪说、乃至传播色情信息的工具。 为了更好的调查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我们小组五个人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纸质版和网络投票两种途径,进行了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问卷调查。共10道题,涉及到了网络的信息利用等诸多方面。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22.3%,大二占30.2%,大三占37.5%,大四同学占10%。 从调查情况看,网络已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包括学习知识、查看新闻、查找资料、聊天、交友、满足个人爱好以及了解国内外的各种形式。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实行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把这种道德风尚反映到网络当中,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事实上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网络作为一项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一个涉及网络的道德问题相伴而生。 在本次调查中,大学生的网络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六点: 1、电脑、网络普及程度非常高 有42%的同学带有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89%的同学办理了校园网业务,97%的同学办理了三大电商的4G网套餐,从上网同学的比率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工具之一。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网络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在日常和工作上的重要性。而在我们的过去认知中,一般认为的:大一同学因为对计算机本身的了解中国范例及使用比较生疏,因此决定了对网络的应用率也比较低。事实上,计算机的使用已经低龄化,很多同学在高中甚至小学都已经接触到了计算机,虽然对专业性比较强的知识并不熟悉,但一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