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学课后练习新

财政学课后练习新

财政学课后练习新
财政学课后练习新

《财政学》

第一章总论

一、单选题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1)企业;(2)国家;(3)家庭;(4)社会团体与组织。

2.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1)社会条件;(2)文化条件;(3)生产力的发展与剩余产品的出现;(4)国家的产生。3.属于典型的负外部性的是()。

(1)海上灯塔;(2)汽车尾汽;(3)企业对资源的配置;(4)义务教育。

4.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这是因为()。

(1)财政与国家有本质联系;(2)财政分配体现一定的分配关系;

(3)财政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4)财政具有公共性。

5.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社会产品中的。

(1)C+V部分;(2)C+M部分;(3)V部分;(4)M部分。

6.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1)调节经济;(2)实现国家职能;(3)实现社会公平;(4)促进经济发展。

7.最早的财政范畴是。

(1)捐税;(2)公债;(3)国家预算;(4)通货膨胀。

8.财政范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其中公债和国家预算最早出现于。(1)奴隶主义社会后期;(2)封建主义社会后期;(3)资本主义社会后期;(4)资本主义社会早期。

9.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1)国家;(2)剩余产品;(3) 商品经济;(4)私有制。

10.财政的本质是。

(1)物物交换;(2)货币收支关系;(3)社会财富的使用;(4)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11.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处于地位。

(1)主导;(2)辅助;(3)补充;(4)中介。

12.价格分配指的是。

(1)商品的等价交换;(2)使用价值与价值背离;

(3)价格与价值背离引起的国民收入再分配;(4)财政对价格的指导。

13.信贷分配对财政分配的影响体现在。

(1)银行贷款利率要考虑对财政收入的影响;(2)财政性存款是银行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3)财政资金运动通过银行信贷渠道进行;(4)赤字可能引起货币的财政性发行。

14.下列经济行为中,不属于分配范畴的是。

(1)企业发工资;(2)向银行贷款;(3)国家征税;(4)收藏品高价拍卖。

15.在市场机制下,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承担者是。

(1)银行;(2)市场;(3)财政;(4)企业。

1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依靠。

(1)市场配置;(2)财政配置;(3)计划配置;(4)银行配置。

二、多项选择题

1.奴隶制国家财政的分配形式主要有。

(1)实物形式;(2)力役形式;(3)货币形式;(4)价值形式。

2.在封建社会末期产生的财政新范畴有。

(1)捐税;(2)公债;(3)专卖收入;(4)国家预算;(5)力役。

3.财政产生的条件是。

(1)交换的出现;(2)阶级的出现;(3)国家的出现;(4)剩余产品的出现。

4.国家财政是一个。

(1)政治范畴;(2)经济范畴;(3)社会范畴;(4)历史范畴;(5)永恒范畴。

5.财政的构成要素主要指。

(1)财政分配的主体;(2)财政分配的客体;(3)财政分配的目的;(4)财政分配的内容。

6.国家筹集和运用资金的两条渠道是。

(1)工资分配;(2)价格分配;(3)财政分配;(4)信贷分配;(5)财务分配。

7.财政与生产的关系可表述为。

(1)生产决定财政;(2)生产反作用于财政;(3)财政反作用于生产;(4)财政决定生产。

8.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体现在。

(1)价格变化引起流转税收入变化;(2)价格变化影响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的规模;

(3)通货膨胀使公用事业开支增加;(4)通货膨胀可能使纳税人进入较高税率档次。

9.财政三职能是指。

(1) 资源配置职能;(2)收入分配职能;(3)经济稳定增长职能;(4) 监督职能;(5)计划职能。

10.收入公平分配的两层含义是。

(1)按劳分配公平;(2)按要素分配公平;(3)经济公平;(4)社会公平。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1.公债、国家预算是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才出现的财政范畴。( )

2.财政分配的对象只能是剩余产品价值。( )

3.财政分配的实质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但它通过处理国家与有关各方面的分配关系来实现的。( )

4.财政分配的主体是纳税人。( )

5.财政分配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非营利性。( )

6.财政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国家的出现。( )

7.在商品等价交换中不会产生价值量的转移,从而不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

8.合理的财政分配是价格基本稳定的基础。如果财政收支长期失衡,社会价格水平终将上涨。( )

四、名词解释

1.财政;

2.价格分配

3.社会总产品

4.公共产品

5.外部性

五、问答题

1. 如何理解财政的概念,其是如何产生的?

2. 试述不同历史阶段财政的特点。

3. 试述财政职能。

4. 试分析财政与价格及工资分配的关系。

5.试述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第二章财政收入

一、单选题

1.从经济成份看,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1)国有经济;(2)集体经济;(3)股份经济;(4)三资经济。

2.我国财政收入的最基本形式是。

(1)利润上缴形式;(2)债务形式;(3)基金形式;(4)税收形式;(5)规费形式。

3.在财政收入形式中,通过信用形式取得的收入是:。

(1)公产收入;(2)债务收入;(3)规费收入;(4)投资收入。

4.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是。

(1)税收收入;(2)规费收入;(3)国有资产收入;(4)债务收入。

5.国家以所有者的身份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形式是。

(1)所得税;(2)公债;(3) 上缴利润;(4)流转税。

6.国家对国有企业实现的利润征收所得税是凭借。

(1)政治权力;(2)资本所有权;(3)法人财产权;(4)经营权。

7.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

(1)税收;(2)利润收入形式;(3)债务收入;(4)国有资产收入。

8.商标注册费属于。

(1)事业收入;(2)规费收入;(3)公产收入;(4) 资源收入。

9.公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殊形式,原因在于。

(1)公债具有强制性;(2)公债具有国家主体性;(3)公债具有有偿性;(4)公债具有固定性。

10.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从国有企业中取得的收益叫做。

(1)国有利润收入;(2)预算外收入;(3)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4)公产收入。

11.按分类,财政收入可分为来自C、V、M三部分。

(1)收入来源;(2)收入性质;(3)收入形式;(4)价值构成。

12.目前,我国财政收入最大部分来源于。

(1)第一产业;(2)第二产业;(3)第三产业;(4)第四产业。

13.制约财政收入规模最重要的因素是。

(1)经济发展水平;(2)价格水平;(3)生产技术水平;(4)分配体制及政策。

14.财政收入来源的最主要对象是。

(1)社会总产品;(2)社会总产值;(3)国民收入;(4)社会纯收入。

15.“档次爬升”效应产生的税制基础是。

(1)定额税率;(2)比例税率;(3)累进税率;(4)累退税率。

15.将国有资产分为境内和境外国有资产是按。

(1)存在形态;(2)所处地理位置;(3)经济用途;(4)隶属关系。

16.将国有资产按经济用途分类,国有资产可分为。

(1)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2)价值形态的国有资产和实物形态的国有资产;(3)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4)生产性国有资产和非生产性国有资产。

17.国家对国有企业利润的分配采取所得税和利润上缴两种形式即“税利分流”的理论依据是。

(1)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双重身份和双重职能;(2)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职能;

(3)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资产属国家所有;(4)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公有制。

18.中央政府以本级政府名义举借的债务称为。

(1)公债;(2)国债;(3)政府机构债;(4)金边债券。

19.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发行的公债是。

(1)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公债;(2)北洋政府发行的公债;

(3)建国初期的“人民折实公债”;(4)清政府的“息借商款”。

20.下列观点中属于凯恩斯主义的有。

(1)举借公债会增加财政困难;(2)公债减少了社会投资;

(3)公债数额不应受限制;(4)公债数额应受限制。

21.公债可分为契约性借款和公债券,这是按哪种标准划分的。

(1)按举债形式;(2)按期限长短;(3)按发行主体;(4)按公债用途。

22.目前,世界各国一般将年之内的债券作为短期债券。

(1)1年;(2)2年;(3)5年;(4)10年。

23.国家将发行的公债统一售于银行,再由银行自行发售的方法,称为。(1)公募法;(2)公卖法;(3)摊销法;(4)包销法。

24.投资者在债券市场上通过竟拍来购买公债,这属于。

(1)公募法;(2)间接公募法;(3)公募招标法;(4)公卖法。

25.若公债的利率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应实行。

(1)平价发行;(2)折价发行;(3)溢价发行;(4)等价发行。

26.由政府委托证券公司或其他有关机构,从流通市场上以市场价格买进政府所发行的公债,称之为。

(1)买销法;(2)国债回购;(3)轮次偿还法;(4)一次偿还法。

27.内债的应债主体主要是。

(1)一国的国民收入;(2)国内企业单位和居民个人;(3)政府机构;(4)外国投资者。

28.为避免形成偿债高峰,应。

(1)确定合适的持有者结构;(2)确定合理的公债利率;

(3)确定合理的公债期限结构;(4)确定合适的承销机构。

29.国际上公认的经济债务率的安全线应在以下。

(1)20%;(2)30%;(3)50%;(4)100%。

30.国际上公认的出口债务率的安全线应在以下。

(1)50%;(2)30%;(3)100%;(4)20%。

31.

二、多项选择题

1.外债结构通常是指等。

(1)期限结构;(2)来源结构;(3) 币种结构;(4)利率结构。

2.反映一个国家外债规模的指标通常有。

(1)偿债率;(2)经济债务率;(3)出口债务率;(4)债务依存度;(5)财政依存度。

3.外债形式一般表现为。

(1)外国政府贷款;(2)国际金融机构贷款;(3)出口信贷;(4)外国银行贷款;(5)发行国际债券。

4.衡量公债偿还能力的指标主要有。

(1)公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2)当年公债发行额度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

(3)当年还本付息额度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4)公债利率水平;(5)公债利率水平的高低。

5.内债的适度规模问题,从发债可能性考虑,应重点考虑。

(1)国内的承受能力;(2)合理的期限结构;(3)公债的偿还能力;

(4)合理的利率水平;(5)财政收支状况。

6.我国公债的发行方式有。

(1)直接发行;(2)代销发行;(3)承购包销发行;(4) 招标拍卖发行。

7.国内公债发行条件包括。

(1)公债发行额;(2)公债的期限;(3)公债的发行价格;(4)公债名称;(5)公债的利率。

8.通常公债利率水平取决于下列哪些因素。

(1)市场利率水平;(2)政府信誉;(3)社会闲置资金;(4)期限长短;(5)中介机构资金实力。9.包销的公债主要由承受。

(1)金融集团;(2)工商企业和个人;(3)商业银行;(4)政策性银行;(5)投资基金。

11.债券发行的公募招标的投标方式包括。

(1)利率投标;(2)价格投标;(3)竞争性投标;(4)非竞争投标。

10按国有资产存在形态分类,可将其分为。

(1)经营性国有资产;(2)非经营性国有资产;(3)有形资产;

(4)无形资产;(5)境内国有资产;(6)境外国有资产。

12.下列哪些资产属于经营性国有资产。

(1)学校的教室和实验实施;(2)政府机构大楼;(3)国有企业设备;

(4)国有企业厂房;(5)国有企业注册商标。

13.目前,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收益的形式主要有。

(1)利润;(2)租金;(3)股利;(4)所得税;(5)产权转让收入。

14.国有资产收入的形式主要有。

(1)国有企业上缴利润;(2)国有股红利;(3)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收入;

(4)国有资产使用权转让收入;(5)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15.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

(1)税收收入;(2)国有资产收入;(3)债务收入;(5)非税收入。

16.自然经济社会中,财政收入主要以取得。

(1)实物形式;(2)力役形式;(3)价值形式;(4)货币形式。

17.税收的形式特征包括。

(1)国家主体性;(2)强制性;(3)无偿性;(4)固定性;(5)交换性。

18.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1)经济发展水平;(2)价格;(3)收入分配政策;(4)管理水平。

19.如果将V理解为劳动者工资或劳动报酬,则我国目前来自V部分的财政收入包括。

(1)个人所得税;(2)劳动者交纳的社会保障基金;

(3)个人用工资购买的国库券;(4)个人股东股利收入。

20..财政收入原则包括。

(1)发展经济、广开财源原则;(2)兼顾中央、集体两级利益原则;

(3)兼顾三者两级利益原则;(4)合理负担原则。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1.组织财政收入的首要原则是兼顾三者两级利益原则。( )

2.发展经济、广开财源的理论基础在于生产对分配的决定作用。( )

3.按存在形态分,可以把国有资产分为境内国有资产和境外国有资产。( )

4.把国有资产分为境内国有资产和境外国有资产是按隶属关系分类。( )

5.国有企业利润实现后,国家以所有者的身份对企业利润征收所得税。( )

6..利改税的根本缺陷在于混淆了利和税两个不同概念。( )

7.对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实行“税利分流”改革有助于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能体现政府双重职能。( )

8.国家凭借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可以取得一定的资产收益,通常的基本形式是税利。( )

9.国家参与集体企业纯收入分配的形式可以采取税利并存的形式。( )

10.公债是国家信用的唯一形式。( )

11.公债是一种一般性财政收入形式。( )

12.地方财政举借的债务不属国债范畴。( )

四、名词解释

1.财政收入;

2.预算收入;

3.预算外收入;

4.债务收入;

5.国有资产收入;

6.规费收入;

7.税收收入;

8.公债;

9.税利分流。

五、问答题

1.财政收入原则有哪些?为什么说发展经济、广开财源是组织财政收入的首要原则?

2.试述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3.简述公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4.简述公债的发行条件和发行方式。

5.简述公债偿还的资金来源和方式。

第三章税收

一、单选题

1.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以国家为前提的一种特殊分配形式。

(1)生产资料所有权;(2)政治权力;(3)生产关系;(4)国有产权。

2.以为标准,税收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1)征税实体;(2)税负是否转嫁;(3)计税依据;(4)课税对象。

3.税负转嫁的基本条件是。

(1)商品价格的自由浮动;(2)商品销售的竞争程度;(3)商品交换的频率;(4)商品的供求关系。

4.流转税主要采用税率。

(1)累进税率;(2)比例税率;(3)定额税率;(4)浮动税率。

5.税收最初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在。

(1)奴隶社会;(2)封建社会;(3)资本主义社会;(4)社会主义社会。

6.税收的基本特征是。

(1)强制性、公平性、固定性;(2)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3)强制性、普遍性、固定性;(4)强制性、有偿性、交换性。

7.税收的横向公平是指。

(1)通过公平税负,创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税收环境;

(2)相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相同的税收;

(3)纳税能力不同的人负担不同的税收;

(4)收入的公平分配。

8.税收的纵向公平是指。

(1)通过公平税负,创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税收环境;

(2)相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相同的税收;

(3)纳税能力不同的人负担不同的税收;

(4)收入的公平分配。

9.瓦格纳提出的“充足”和“弹性”原则包含于。

(1)财政收入原则;(2)国民经济原则;(3)社会正义原则;(4)税务行政原则。

10.亚当?斯密税收四原则中的确实、便利、最小征收费原则后来被瓦格纳概括为。

(1)财政收入原则;(2)国民经济原则;(3)社会正义原则;(4)税务行政原则。

11.亚当?斯密提出税收四原则的社会背景为。

(1)资本主义自由发展时期;(2)资本主义垄断时期;

(3)崇尚国家对经济的干预;(4)国家进行反周期政策运作。

12.税收负担是指。

(1)税负的最终承担者;(2)整修社会或单个纳税人实际承受的税款;

(3)企业法人实际承受的税收;(4)个人实际承受的税收。

13.依据考察层次不同,税收负担可分为。

(1)宏观税收负担和微观税收负担;(2)国家税收负担和法人税收负担;

(3)流转税税收负担和所得税税收负担;(4)企业税收负担和个人税收负担。

14.税负转嫁的主要途径是。

(1)供求关系的变化;(2)价格变动;(3)价格变动和供求关系的变化;(4)指令性计划。

15.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小,税负越易。

(1)后转;(2)前转;(3)混转;(4)消转。

16.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大,税负越前转。

(1)难;(2)容易;(3)无法确定;(4)频繁。

17.以课税对象分类,税收可分为。

(1)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土地税;(2)直接税和间接税;

(3)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和行为税类;

(4)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8.现行税制体系中的增值税属于。

(1)财产税类;(2)行为税类;(3)流转税类;(4)所得税类。

19.以税收的管理权限为标准,税收可分为。

(1)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和行为税类;(2)直接税和间接税;

(3)从量税和从价税;(4)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20.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税收可分为。

(1)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和行为税类;(2)从量税和从价税;

(3)直接税和间接税;(4)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21.以税收管理权限为标准,我国现行税制中的增值税属于。

(1)中央税;(2)地方税;(3)从量税;(4)中央地方共享税。

22.我国现行税制中的消费税属于。

(1)中央税;(2)地方税;(3)从量税;(4)中央地方共享税。

22.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

(1)纳税人;(2)负税人;(3)扣税人;(4)税收最终承担者。

23. 是纳税制度的中心环节。

(1)纳税人;(2) 课税对象;(3)税率;(4)税法。

24.反映具体的征收范围和征收广度的是。

(1)税源;(2)税目;(3)税率;(4)税基。

25.累进税率通常适用于。

(1)流转税;(2)行为税;(3)增值税;(4)所得税。

26.对流转额征税,一般适用。

(1)比例税率;(2)超额累进税率;(3)全额累进税率;(4)超倍累进税率。

27.契税属于税类。

(1)行为税;(2)流转税;(3)所得税;(4)财产税。

28.印花税属于税类。

(1)流转税;(2) 所得税;(3)财产税;(4)行为税。

29.消费税的征收环节主要在。

(1)零售环节;(2)批发环节;(3)生产和进口环节;(4)从生产到消费的各环节。

30.进口货物按组成计税价格和适用税率计征增值税,不得抵扣任何税款,其组成计税价格是。

(1)关税完税价格+关税;(2)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营业税;(4)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增值税。

31.采用从量定额征收消费税的产品是。

(1)葡萄酒;(2)鞭炮;(3)化妆品;(4)成品油。

32.我国增值税属于。

(1)收入型增值税;(2)生产型增值税;(3)消费型增值税;(4)流通型增值税。

33.增值税适用税率。

(1)比例税率;(2)定额税率;(3)超额累进税率;(4)全额累进税率。

34.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工业企业)的征收率是。

(1)17%;(2)3%;(3)6%;(4)4%。

35.我国对个人所得税实行。

(1)统一所得税制;(2) 综合所得税制;(3)分类预提税制;(4)分类所得税制。

36.2009年某企业从境内外取得应纳税所得额500万元,其中境外所得100万元,该所得已在境外缴纳38万元所得税,请问该企业当年向国内税务机关应缴纳所得税应为。

(1)165万元;(2)132万元;(3)127万元;(4)100万元。

37.某企业2009年7月份销售产品500万元,当月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等费用300万元,发票中注明的增值税为51万元,当月该企业还外购设备一台,价值20万元,发票中注明增值税3.4万元,请问该企业7 月份应纳增值税是多少?(税率17%) 。

(1)85万元;(2)14万元;(3)0;(4)51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

(1)固定性;(2)强制性;(3)社会性;(4)无偿性。

2.税收效率原则包括。

(1)税收的社会效率;(2)税收的行政效率;(3)税收的经济效率;

(4)税收的企业效率;(5)税收的投资效率。

3.税收公平原则包括。

(1)税收的政治公平;(2)税收的经济公平;(3)税收的社会公平;

(4)税收的法律公平;(5)税收的国际公平。

4.税收的社会公平,主要是通过公平税负,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防止两级分化,保证社会稳定。具体说来,公平税负包括。

(1)横向公平;(2)纵向公平;(3)平均征税;(4)平均税负。

5.下列税种中属于对流转额征税的有。

(1)关税;(2)消费税;(3)所得税;(4)增值税;(5)契税。

6.现代税收最核心的原则是。

(1)效率;(2)便利;(3)公平;(4)确实。

7.瓦格纳的税收国民经济原则包括。

(1)税收充足;(2)税收弹性;(3)慎选税种;(4)慎选税源。

8.税负转嫁主要形式有。

(1)前转;(2)后转;(3)混转;(4)税收资本化;(5)辗转转嫁;(6)消转。

9.用以衡量宏观税收负担的指标包括。

(1)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2)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

(3)企业税收总负担率;(4)企业净资产税收负担率。

10.以课税对象分类,税收可分为。

(1)增值税;(2)流转税;(3)所得税;(4)财产税;(5)行为税。

11.下列税种中属于流转税的有。

(1)增值税;(2)营业税;(3)消费税;(4)印花税;(5)关税。

12.增值税类型有。

(1)收益型增值税;(2)产值型增值税;(3)生产型增值税;(4)收入型增值税;(5)消费型增值税。

13.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增值税可属于以下哪几类。

(1)流转税;(2)间接税;(3)中央税;(4)直接税;(5)中央地方共享税。

14.税制最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三项,分别是。

(1)纳税人;(2)负税人;(3)课税对象;(4)税率;(5)税目。

15.增值税税率包括。

《财政学》练习题(2)

财政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的税收基本要素中,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B )A.纳税人B.课税对象C.税率D.纳税环节 2.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避免国际重复课税的方法是( D )A.低税法B.扣除法C.豁免法D.抵免法 3.政府全部预算必须采取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这体现了政府预算 的( D ) A.完整性原则B.统一性原则C.可靠性原则D.公开性原则 4.一般来说,不易转嫁税负的税种是( D ) A.增值税B.消费税C.营业税D.所得税 5.当宏观经济出现严重衰退时,最适当的政策搭配是(D )A.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B.扩张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 C.紧缩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D.扩张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 6.衡量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的指标中,"财政支出水平"是指( B)A.财政支出总额B.财政支出/GDP C.财政支出增长率/GDP增长率D.财政支出增长额/GDP增长额 7.下列税负转嫁形式中,一般认为最典型、最普遍的形式是( A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 8.从鼓励投资的角度上说,效果最好的增值税类型是( D )A.生产型增值税B.交换型增值税 C.收入型增值税D.消费型增值税 9.外债的偿债率是指( C ) A.外债余额/GDPB.B.外债余额/当年外汇收入C.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当年外汇收入D.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外汇储备 10.财政收入的相对规模是指(A) A.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B.财政收入与居民收入之比 C.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D.财政收入与企业收入之比11.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被称为( D)

吉大19春学期《财政学》在线作业一1答案

吉大18春学期《财政学》在线作业一-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社会保障体系中,()不与财政发生直接关系 A.社会保险 B.个人储蓄保障 C.社会救济 D.社会福利 正确答案:B 2.财权,财力基本上集中于中央,地方机动财力财权很少,是一种()体制 A.统收统支 B.划分收支,分级管理 C.分级包干 D.财政收支包干 正确答案:A 3.以下哪一项不是紧缩的货币政策() A.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国债 B.提高再贴现率 C.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D.降低利率 正确答案:D 4.在安排预算时,应支持的科学顺序:() A.先发展,后维持 B.先维持,后发展 C.兼顾维持和发展 D.视具体情况而定 正确答案:B 5.财政对企业的亏损补贴,应针对() A.政策性亏损 B.经营性亏损 C.两者都支持 D.两者都不支持 正确答案:A 6.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应该退出的领域是()

A.基础产业 B.基础设施 C.高新技术重大项目 D.一般加工工业 正确答案:D 7.国家征税凭借的是() A.国家的政治权力 B.社会习惯势力 C.财政管理上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 D.拥有资本 正确答案:A 8.()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 A.税收 B.公债 C.利率 D.政府投资 正确答案:C 9.以下哪种不是我国中央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手段( ) A.再贴现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存款准备金 D.利率 正确答案:D 10.公债同其他财政收入最大区别() A.固定性 B.灵活性 C.有偿性 D.强制性 正确答案:C 二、多选题(共5 道试题,共20 分) 1.下列属于政府非税收入的是() A.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B.政府性基金收入 C.国有资产收益收入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 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 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但又说明只是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财政学考试练习试卷及答案

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支出中,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并由全体公民共同享受的支出是() A.社会消费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救济支出 D.财政补贴 2、扩大再生产是指() A.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投资 B.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V C.将M中一部分用于社会消费 D.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弥补生产资料的消耗 3、国债最早产生于()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 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国家财政收支状况的预算称作 () A.增量预算 B.零基预算 C.复式预 算 D.单式预算 5、现代意义上的财政政策起始于() A.资本主义建立时期 B.第一次产业革命 C.第二次产业革命 D.20世纪30年代 6、预算管理体制侧重于处理() A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D.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关系 7、经过一个财政预算年度运行后,出现的财政赤字是() A.预算赤字 B.决算赤字 C.公共赤 字 D.赤字政策 8、公共物品主要的提供者是() A.政府 B.市场 C.企 业 D.国有企业 9、所谓“搭便车”现象是指() A.个体行为给他人带来的损害 B.个体或单位无偿享有公共利益 C.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利益最大化 D.凭借权力获得好处 10、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应该主要来自于() A.接受捐赠 B.行政收费 C.强制征 税 D.社会成员自愿交纳 二、多项选择题 1、国家预算的组成体系包括() A.中央预算 B.地方预算 C.中长期预算 D.项目预 算E绩效预算 2、公共物品可分为哪两类() A.纯公共物品 B.大众物品

《财政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财政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是( C ) A. 竞争性 B. 排他性 C. 非竞争性 D. 非排他性 2.公共支出结构中,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说明政府注重履行( B ) A. 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B. 资源配置的职能 C.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 D. 保证社会安定 3.文教科卫支出属于一种( A ) A. 社会消费性支出 B. 积累性支出 C. 转移性支出 D. 生产性支出 4.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 B ) A. 社会救济 B. 社会保险 C. 社会福利 D. 社会优抚 5.在税收要素中,体现纳税人负担轻重的最主要要素是( A ) A. 税率 B. 附加和加成 C. 起征点 D. 减免税 6.在下列税种中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是( B ) A. 增值税 B. 公司所得税 C. 消费税 D. 营业税 7.消费税的征收环节是( A ) A. 生产环节 B. 流通环节 C. 交换环节 D. 消费环节 8.个人所得税的税率采用了( B ) A. 比例税率和全额累进税率 B. 比例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C. 比例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 D. 超额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 9.我国预算收支起止的有效期限是(A ) A. 1月1日—12月31日 B. 当年7月1日—次年6月30日 C. 当年4月1日—次年3月31日 D. 当年10月1日—次年9月30日 10.汲水政策是汉森的财政政策理论,这种政策的载体是(B ) A. 公共税收 B. 公共投资 C. 国债 D. 补贴 11.下述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的问题是( A ) A. 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 B. 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 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 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

财政学练习题1及答案

财政学练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机制存在缺陷,但是下列各项中,(B)不属于市场机制的缺陷。 A出现不完全竞争B就业不充分 C物价不稳定D不能提供公共物品 2.公共财政提供一致性服务是为了(B)。 A弥补市场失灵B维护市场的公平与公正 C界定政府的参与程度D加强法制 3.在修建高速公路时,政府通过(D)的方式体现出公共财政的非营利性。 A招标B贷款C引进外资D补贴 4.调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可以(A)。 A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C调节社会投资方向 D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5.财政具有收入分配职能,但是下列选项中,(B)不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 A机关职工工资的调整B国有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 C离退休人员工资的调整D部队官兵津贴的调整

6.为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发展,财政运用的手段主要是(C)。A增加税收B减少财政转移支付 C增加支出D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7.“平等、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用”的税收原则,是(B )提出来的。 A配第B斯密C瓦格纳D凯恩斯 8.一国政府制定其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是(C)。 A税收法律B税收原则C税收负担D税收机构 9.收费也是政府参与分配的一种方式,它具有(D)。 A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B临时性、区域性和有偿性 C特定性、福利性和随意性D自愿性、受益性和普遍性10.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的办法,把所纳税款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这种税负转嫁的方式称为(A )。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 11.买主在购房时,将该房未来的应纳税款从房价中扣除,这样,该收款实际上由卖主承担。这种税负转嫁的方式称为(D)。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 12.按税负转嫁与否,一国的税种可分为(B)。 A商品税、所得税和财产税B直接税与间接税 C中央税与地方税D从价税与从量税 13.国债作为特殊的财政范畴,其基本功能是(B)。 A筹集建设资金B弥补财政赤字C调节收入分配D调节经济运

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金融学本科专业财政学模拟试卷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20分) 1、财政补贴: 2 、 课税对象: 3 、 税负转嫁: 4 、 国际重复征税 5 、 分税制: 、不定项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大写的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 30 分) 1、以下属于我国现行税制的行为税的是 A、城市维护建设税 B、土地增值税 C、耕地占用税、 D、屠宰税 2、增值税纳税人是 A、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C、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D、出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3、个人所得税课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 A、工资、薪金 B、生产经营所得 C、稿酬、利息 D、偶然所得 4、以下税种属于价外税的是 A、营业税 B、关税 C、增值税 D、消费税 5、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哪一税种为第一大税 A、财产税 B、流转税和所得税 C、流转税 D、所得税 6、以下不是营业税纳税人的是 A、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 C、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D、在我国境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7、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 A 、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 、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 、纳税人的负担 D 、负税人的负担 8、 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已经不采用 A 、公募法 B 、承受法 C 、出卖法 D 、强制摊派法 9、 短期国债一般采用的偿还方式是 A 、分期逐步偿还法 B 、抽签轮次偿还法 C 、到期一次偿还法、 D 、市场购销偿还法 10、 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有 A 、 地域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B 、 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C 、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D 、只有 A 是 11、 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 A 、国有资产投资管理 B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 C 、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D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12、国债的特征有 ( ) A 、有偿性 B 、自愿性 C 、灵活性 D 、权力性 13、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 ( ) A 、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A 、 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B 、 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 、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14、我国分税制的特点是 ( ) A 、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B 、税收立法权属于中央 C 、 地方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D 、 设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征收管理机构 15、以下属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 ) () ()

财政学第四章财政支出练习题及答案,DOC

第五章财政支出 一、判断以下各陈述的正误 1、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经济职能,对其从私人部门集中起来的,以货币形式表示的经济资源的支配和运用。在财政预算上,支出是指政府各部门可以支配的预算金额,即政府可以支配的总钱数。() () 7、依据世界银行的定义,国防开支包括国防部门与其它部门所有用于维持武装部队,武装力量的费用,如购买军需品、军事设备、军事建筑、征兵,以及训练费用。对外军事援助项目,一般不属于国家的国防开支。() 8、公共支出按支出的性质可分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环境支出等。()

9、国防支出是纯消费性支出,不形成资本。() 10、教育是纯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二、选择题(从以下各题所给答案中挑选出所有被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1、一般来税,个人收入中至少有三项得自于政府支出:()。 A、个人劳务收入的一部分 B、大部分转移支付 政府财政支出分类法有()。 A、按照支出用途分类 B、按照政府社会经济职能分类 C、按照开支重要性程度分类 D、按照使用财政支出的部门分类 E、按照政府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

F、按照政府财政支出的流向分类 5、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个人在满足基本消费后,其剩余收入就会越来越多地用与“二类需求”。在“二类需求”中通常要求政府财政活动予以满足的项目主要包括()。 A、对公共教育的需求 B、对公共卫生保健的需求 C、对海外旅游的需求 D、MRT G、Y =MRS A G、Y -MRS B G、Y 8、一国国防支出的规模通常受以下各因素影响()。 A、国家的经济实力 B、国际政治环境 C、国防战略 D、国防支出的效率 9、财政教育开支的范围,不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义务教育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 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但又说明只是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4.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精选)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性产生免费搭车等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效或失灵,即市场无法或者基本上无法提供这类产品。 2.瓦格纳法则: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 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4.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单方面的无偿支付。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5.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6.国家预算: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7.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8.阶梯发展理论:皮考克和威斯曼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大时期内交替进行的,因而,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形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中来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原因。 9.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分配形式叱,“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10.国债:又称公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式的国家债务,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1.预算管理体制:是指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12.投资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是指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支出。特定的投资支出意味着所投资金不仅可以收回,而且可以得到增值,国家生产性投资都具有这一性质。广义的投资支出还包括国家财政用于非生产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支出,如行政机关办公楼的兴建.国有医院医疗设备的采买等。 13.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14.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制定的用来约束人们征税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是一个主权国家为实现其国家职能和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整套税收法规.税收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办法的总称,是国家责成其代理人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公共财政学期末复综合练习题

《公共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注意】本套资料题后的页码为主教材页码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B)。 A.社会 B.国家 C.市场 D.企业 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D)。 A.社会总产品 B.物化劳动 C.必要劳动产品 D.剩余产品 3.美国经济学家定义的充分就业是指就业率达到(B)。 A.95% B.96% C.97% D.100% 4.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B)。 A.企业引进外资 B.企业购买政府债券 C.企业发行股票 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 5.将财政支出划分为建设性支出和非建设性支出,是按(B)进行的分类。 A.国家职能 B.经济性质 C.具体用途 D.受益范围 6.将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是按(C.)进行的分类。 A.国家职能 B.经济性质 C.有无补偿 D.具体用途 7.转移性支出主要的作用是促进(C.)。 A.资源有效配置 B.收入平均分配 C.经济稳定 D.经济增长 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C.)。 A.社会救济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公平 9.经济学家用来说明不同等级人口收入状况的图形是(A)。 A.洛伦兹曲线 B.拉弗曲线 C.生产可能性曲线 D.无差异曲线 10.财政补贴属于(B)。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投资性支出 11.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由国家和社会向公民或居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或实物,是一种(A)。 A.社会救济 B.社会保险 C.抚恤 D.商业保险 12.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A)。 A.税收收入 B.企业收入 C.债务收入 D.事业收入 13.国家通过信用方式取得的财政资金是(C.)。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专项收入 14.国家征税依据的是(B)。 A.财产权力 B.政治权力 C.公众的意愿 D.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15.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是(C.)。 A.国债 B.规费 C.税收 D.国家预算 16.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是(C.)。 A.企业税收负担率 B.个人税收负担率 C.宏观税收负担率 D.综合税收负担率 17.税收的纵向公平是指(C.)。 A.通过公平税负,创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税收环境

财政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① 第1章导论 1.(1)政府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 供电、供水、供气 公共道路、公共汽车、公共电视节目 公立学校、国家助学贷款 医疗保障、失业保险 扶贫、补贴、抚恤计划…… (2)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 使用费:电费、水费…… 税收: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 专项税(费):社会保险税(费)…… 2.(1)规范分析。公平问题涉及价值判断。 (2)实证分析。本论述分析限制小汽车进口政策的经济效应。 (3)规范分析。政策的优劣问题涉及价值判断。 (4)实证分析。本论述分析利率上升对储蓄的影响。尽管出现“有利于”一词,但非价值判断。 (5)实证分析。本论述的本意是表达“收入差距扩大”与“经济发展”相伴生的问题,尽管出现“正常”一词,但非价值判断。 第2章财政的目标与评价标准 1.(1) ①两点说明:(1)在许多时候,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相对合理的答案;(2)有任何疑义,请发送电邮至:linzy123@https://www.doczj.com/doc/ee1043410.html,.

所谓帕累托效率,指的是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或者说,不存在帕累托改善。 2.(1) 在社会福利不变的情况下,牛郎增加一单位的效用可替代织女减少一单位的效用。 (2) 在社会福利不变的情况下,牛郎增加一单位的效用可用来替代织女1/2 个单位效用的减少。 第3章财政的起因及其职能

1.(1) 海潮的发生概率是一个常识,因此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会太大。道德风险可能成为问题:拥有保险的人可能住得离海滩更近。不过,防潮险市场的运行效率相对较高。 (2)无论是对消费者的医疗保险市场,还是对医生的误断保险市场来,均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这一市场是缺乏效率的。 (3)在监管到位的股票市场中,信息充分,买者、卖者众多,一般视为有效率。 (4)就个人电脑来说,信息充分,竞争充分。不过,有些厂商可能会运用垄断势力,尤其在软件市场。 2.(1)、(2)、(3)、(4) (1)只有少数几家厂商提供电信服务,其运用垄断势力抬高服务价格。 (2)传染性疾病具有负外部性,传染者不因其将病传染他人而支付价格。 (3)国防科技研究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私人企业若参与其中,费用高昂,却 有可能无法得到相应的补偿。 (4)医疗保险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政府提供医疗保险服务,虽解决了逆向选择问题,却无法克服道德风险问题。 第4章财政决策与政府失灵 1.(1)

《财政学》题库及答案

《财政学》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以下各种财政收人形式中,()不属于强制性财政收入。 A.国有企业收人B.规费收入C.税收收入D.债务收入2.()在我国的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大。 A.行政管理支出B.社会文教支出C.经济建设支出D.国防支出3.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收入。 A.各项税收B.利润C.收费D.债务 4.在我国财政预算收支科目设置上,对于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的处理方法是:()。 A.两者都列入财政支出B.企业亏损补贴冲减财政收入,价格补贴列支 C.两者都冲减财政收入D.价格补贴冲减财政收入,企业亏损补贴列支 5.政府部门为公民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在财政收入中被称为()。 A.使用费收入B.规费收入C.特许费收入D.劳务费收入 6.( ) 的税负转嫁方法是指对某些能够增值的商品的课税,将今后若干年应纳的税款,在所购商品价格中预先扣除,然后再从事经济交易。 A.税收前转 B.税收资本化C.税收后转 D.税收消转 7.公债偿还资金的最终来源主要是()。 A.预算盈余B.发行新债收入C.税收收入D.利润上缴收入8.物价上涨,采用()对财政不利。 A.累进税制 B.比例税制 C.定额税制 D.三种税制都对财政有利9.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 )的比例关系。 A.积累与消费B.农轻重C.基建与更改D.工业与农业 10.发行国债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方式,从()开始。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11.在以下财政支出项目中,用于转移性财政支出项目的是()。 A.公共工程投资B.国防军费开支C.事业费支出D.失业救济 12.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原因主要是()。 A.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过低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存在盲目性和失灵现象 C.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差D.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成本过高 13.最能保证财政收入稳定性的收入形式是()。 A.税收B.国有资产收益C.债务收入D.规费收入 14.物价上涨,采用()对财政有利。 A.累进税制B.比例税制C.定额税制D.三种税制都对财政有利 15.从价值形态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A.固定成本CB.可变成本VC.剩余价值MD.以上都不对 16.将下列概念按其范围从大到小排序。() A.国债公债外债B.公债国债外债 C.外债国债公债D.公债外债国债 17.有偿性的财政收入形式是()。 A.税收B.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C.发行公债D.教育附加费18.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

财政学各章练习题

第一章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从最终需要的角度考察,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 A )。 A.私人个别需要和社会公共需要B.人类生存需要和人类发展需要 C.生活需要和建设需要D.政府需要和企业需要 2.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A )的基本职责。 A.政府B.企业C.市场D.社会团体 3.公共物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D )。 A.非排他性和竞争性B.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C.排他性和竞争性D.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4.准公共物品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同时具有( A )。 A.排他性B.分割性C.市场性D.社会性 5.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的是( D )。 A.垄断B.外部效应C.收入分配不公D.产品供不应求 6.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私有制的产生 D、阶级的出现 7.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B ) A、私有制的产生 B、阶级的出现 C、生产力的发展 D、国家的产生 二、判断题 1.社会的公共需要是是指全社会私人个别需要的数量集合。错 2.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非排他性和竞争性。对 3.市场可以满足人们的一切需要。错 4.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通过市场机制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错 5.非排他性是指一些人在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的时候,不能排除其他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对6.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必然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错 7.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对 8.公共物品的享用和私人物品一样也可以分割和量化。错 9.充分就业是指所有有工作能力的人都就业的状态。错 三、名词解释 1.外部效应2.公共物品3.资源配置4.财政 四、思考题 1.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2.简述政府干预失效的主要表现。 3.论述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4.论述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含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述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科学研究支出属于(B )。 A.生产性支出B.经常性支出C.投资性支出D.购买性支出 2.下列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 B )。 A.公共工程投资支出B.价格补贴支出C.国家储备支出D.教育经费支出

福师11春学期《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一_二答案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不属于财政的基本职能的是()D. 公平及效率的均衡 2.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为了取得()C. 经济及社会效益 3. 土地增值税实行()B. 超率累进税率 4. 公共产品及私人产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产品是兼备公共产品及私人产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 混合产品 5. 社会保障经费应该是()D. 由企业、国家、个人承担 6. 公债最初的功能是()A. 弥补财政赤字 7. 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经济建设支出的是()D.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8. 财政及经济的关系主要表现在()D. 财政政策及经济兴衰的关系以及财政对经济运行的调节 9. 财政对企业的亏损补贴,应针对()A. 政策性亏损 10. 我国增值税的基本税率()C. 17% 11. 下列属于补偿性支出的项目有()C.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12.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B. 向银行透支

13.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物品的特点( ) D. 使用的无偿性 14. 如何正确理解财政平衡()B. 收大于支,略有结余 15. 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及财政发生直接关系B. 个人储蓄保障 16.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市场 17. 属于财政收入中的专项收入的是()A. 教育费附加收入 18. 在资本主义社会,财政分配采取的形式是()C. 价值形式 19. 当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呈剧烈波动,应采用()B. 双紧 20. 国家征税凭借的是()A. 国家的政治权力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包括() A. 社会保险 B. 社会福利 C. 社会救济 D. 优抚安置 E. 社会互助 2. 我国财政收入形式包括() A. 税收收入 B. 国有资产收益 C. 债务收入E. 其他收入 3. 财政补贴主要包括()

《财政学》练习题(1-6章)(含答案)

《财政学》第一至六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是( B ) A、生产力的发展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私有制的产生 D、阶级的出现 2.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D ) A、私有制的产生 B、阶级的出现 C、生产力的发展 D、国家的产生 3.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B )。 A、花园 B、国防 C、教育 D、私人住宅 4.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目标?( D ) A、资源配置效率 B、收入分配公平 C、经济稳定发展 D、财政监督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析( A )是确定政府经济作用的主要依据。 A、市场失灵 B、计划失灵 C、GNP D、GDP 6.从财政的本质来看,财政体现的是( B )。 A、以社会团体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B、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C、以企业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D、以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属于财政分配范围的是( C )。 A、公务员的工资 B、法院法官的工资 C、企业职工的工资 D、解放军战士的津贴 8.若按社会中产品的价值构成来分类,以下各项支出中属于补偿性支出的是( B )。 A.基本建设支出 B.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C.科技三项费用支出 D.价格补贴支出 9.按国家职能分类,所占数额最大的是(A )。 A经济建设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行政管理费支出 D积累性支出 10.直接影响收入分配,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的支出是( D ) A积累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购买性支出 D转移性支出 11.以下各项指标更能反映财政活动规模实际状况的指标是( A )。

A.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B.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C.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D. 财政投资占GDP的比重 1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因素是( A )。 A.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 D.经济政策 13.尽管政府采购的数额巨大,但它也只是( B )的一部分。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财政补贴 D.财政透支 14.政府采购中最能体现公开原则的采购方式是( B ) A.询价 B.招标 C.协商 D.谈判 15.下列项目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是( B ) A.财政部对于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支持 B.国防科工委对于两文卫星测控中心某项新技术发明的资金拨款 C.国家对东南亚海啸灾害的捐款。 D.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为长江三峡工程的某项技术论证所提供的资金支持 16.国防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动趋势是( D )。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基本保持不变 D.随国际形势变化而波动 17.社会消费性支出属于(A )。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专项支出 18.用于基础性科学研究的经费应当由( C )承担。 A.银行 B.金融市场 C.政府 D.微观主体 19.医疗卫生服务应当主要由( C )承担。 A.福利机构 B.金融市场C.政府 D.微观主体 20.我国目前点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为( A )。 A.现收现付制 B.基金制 C.收付实现制 D.社会保险税 21.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 B )。 A.准公共需要 B.纯社会 C.私人需求 D.以上都不对 22.农业投资的收益率应当( A )全社会的投资收益率,否则农业部门即使产生了利润也不会向农业投资转化。 A.≥ B.≤ C.= D.< 21.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必须( A )农产品生产的投入成本,否则农业部门的积累无从产生。。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价格的变动全影响企业的( ),进而影响财政收入。 A、所得 B、营业额 C、财务 D、会计核算 2、( )是财政分配结构的中心环节。 A、税收收入 B、税收支出 C、财政收入 D、财政收支 3、( )有可能成为财政收入的源泉。 A、C B、V C、m D、V,C 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该界限的确定具有( ) A、主观性 B、重要性 C、客观性 D、现实性 5、( )的职能是指借助合适的财政政策克服高的失业率和通胀。 A、监督 B、收入分配 C、聚财 D、稳定经济 6、1953年的所得税是指( ) 国营企业所得税 B、私营企业所得税 C、个人所得税 D、以上均不正确 7、国家通过法律程序规定的税种称为( ) A、正税 B、附加 C、税法 D、税制 8、征税活动的各种规定即( ) A、税制 B、准则 C、税法 D、条例 9、现行营业税征税范围主要局限于( ) A、工业 B商业 C、第三产业 D、农业 10、免税法可分为全额免税和( )免税。 A、部分 B、超额 C、累进 D、绝对 11、( )抵免适合于跨国子母公司或控股公司之间的税收抵免。 A、直接 B、间接 C、抵税 D、特别 12、关税是对( )我国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税。 A、进入 B、出口 C、进出 D、流入 13、社会集团购买力属于( )

A、建设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我国特有的经济范畴 14、以下哪面不是消费性支出( )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国防 15、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是( ) 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公平分配 D、国际收支平衡 16、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 )的比例关系。 A、积累与消费 B、农轻重 C、基建与更改 D、工业与农业 17、我国财政最大和最主要的支出类别是( )支出。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建设性 18、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 ) A、基本建设 B、更新改造 C、住宅建设 D、基础设施 19、非转移性支出是指( ) A、社会保障 B、补贴 C、国债利息 D、行政管理 20、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 ) A(社会保障 B、资本转移 C、财政补贴 D、债务利息 21、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 ) A、各项税收 B、利润 C、收费 D、债务 22、国家基本的财政计划称为( ) A、经济计划 B、国家预算 C、收支方案 D、国家扶算 23、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 ) A、税收 B、利润 C、国债 D、财政贷款 24、《预算法》规定,从( )年起国债不再作为财政收入,而是作为弥补赤字的手段。 A、1979 B、1992 C、1994 D、1995 25、预算外资金是( )的组成部分。 A、预算同资金 B、财政资金 C、银行资金 D、国债

财政学练习题

1. 我国的预算年度是(D ) o A. 四月制 B. 七月制 C.十月制 D. 历年制 2. 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实施转移支付时,同时也要求下级政府拿出相应的资金,这 种 拨款称为(C ) A. —般性拨款 B. 选择性拨款 C.配套性拨款 D. 非配套拨款 3. 财政支出可以分 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它的分类标准是 (D ) A. 支出的控制能力不同 B. 支出的目的不同 4. 将外债划分为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的分类标准是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收支划分的方法通常采用 (D ) o C.包税制 D. 分税制 8. 政府向公共设施使用者收取使用费时,依据是使用者的 (C ) o A. 收入状况 B. 能力状况 C. 受益状况 D. 财产状况 9. 按照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标准,应由地方政府承担的职责是 (B ) A. 国防 B. 消防 C. 外交 D. 航空 10.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 (D ) A. 低税法 B. 扣除法 财政学练习题 C.支出的收益范围不同 D. 支出的性质不同 (D ) A.按照偿还对象的不同划分 B. 按照偿还期限的不同划分 C.按照偿还责任的不同划分 D. 按照债务类型的不同划分 5.农村义务教育所需资金的承担者是 (C) A.社会集资 B. 农民个人 C.国家财政 D. 银行贷款 6.国家凭借资产所有者身份取得的财政收入是 (C ) o B. D. 公债 政府收费 A.统收统支 B. 分级包干 .税收 ?国有资产收益

C.豁免法 D. 抵免法 11. 描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反比关系的曲线被称为(B)。 A. 拉弗曲线 B. 菲利普斯曲线 C.洛伦兹曲线 D. 收益曲线 12. 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负责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机构是 (B ) o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 财政部 13. 下列关于政府支出乘数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o A.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政府支出乘数越大,国民收入增量越大 B. 边际消费倾向越小,政府支出乘数越大,国民收入增量越大 C. 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政府支出乘数越大,国民收入增量越大 D. 边际储蓄倾向越小,政府支出乘数越小,国民收入增量越小 14. 被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评价财政经济性支出效益的方法是(A ) A. “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B. 最低费用选择法 C.机会成本分析法 D. “公共劳务”收费法 15. 下列有关外部效应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 A. 正外部效应是指全部社会效益小于企业或个人的自身效益 B. 正外部效应是指全部社会效益大于企业或个人的自身效益 C. 正外部效应是指全部社会成本大于企业或个人的自身成本 D. 正外部效应是指全部社会成本小于企业或个人的自身成本 16. 下列关于外部效应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 A. 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成本或效益 B. 外部效应就是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成本或效益 C. 具有外部效应的商品或劳务只能是供给不足 D. 外部效应可以精确计量 17. 政府矫正外部效应除了征收污染税外,还可以采用的财政手段是 A.发行国债 B .发放财政补贴 C.发行地方债券 D .加收滞纳金 18 .私人物品的特征有(C )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受益的非排他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