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周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664.54 KB
- 文档页数:4
高三9月第一周练考(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3小题,总分45分)1.(4.5分)夏威夷群岛中的毛伊岛和希腊的锡拉岛(如图所示)上有世界闻名的红沙滩。
读图,完成1~3题。
1.毛伊岛位于锡拉岛的(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正北方向 D.正南方向2.从毛伊岛到锡拉岛的最短航线的航向是( )A.一直向西北B.一直向东C.先向北,后向南D.先向南,后向北3.两岛间最短距离约为( )A.7 000 km B.11 000 km C.13 600 km D.16 000 km2.(3分)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 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
据此回答1-2题:1.该钻井( )A.未穿透地壳B.深达莫霍界面C.已穿透岩石圈D.即将穿透地幔2.该钻井深达8 500多米表明当地拥有深厚的( )A.侵入岩B.喷出岩C.变质岩D.沉积岩3.(4.5分)2019年春节热映的《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人们利用地球发动机反向喷射使地球停止自转。
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
第三步,地球经历2 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
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
据此回答1-3题。
1.如果地球停止自转,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地球上没有时间差异 B.地球各地的温度将保持不变C.地球的昼夜现象消失 D.海水向两极移动淹没大量陆地2.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适宜的温度范围C.适中的日地距离 D.稳定的太阳光照3.地球抵达新家园,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银河系4.(3分)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
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高一地理周周清(十一)考试时间:25分钟 总分:7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52分)下图为某气象观测站释放的探空气球。
读图,回答1~2题。
1.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A .一直递减 B .一直递增C .递增→递减→递增→递减D .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2.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层次是( )A .对流层B .平流层C .高层大气D .电离层 3.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 ) A .晴天地面辐射强 B .晴天大气辐射强 C .晴天大气逆辐射强 D .晴天大气逆辐射弱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采取地膜覆盖的方式栽培作物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预防病虫害等方面。
结合下图回答4~5题。
4.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 .减弱了地面辐射 B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5.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 .反射太阳辐射,增强光效D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
读图完成6~7题。
6.a 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说明( ) A .近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 .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C .a 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 D .a 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7.b 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到达b 处的太阳辐射少 ②b 处的地面辐射弱 ③b 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④b 处大气的保温效果差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④深秋季节,我国北方多大雾天气。
据此完成8~9题。
8.深秋时节辽宁等地区时有大雾的原因是( )A .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且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 .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 .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于地面上D .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朗天气中,有利于浮尘产生 9.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 .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B .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C .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D .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中,时刻不停地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各种物理现象,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地理题热门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非洲大陆B. 亚洲大陆C. 南美洲大陆D. 北美洲大陆答案:B2. 世界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留申海沟C. 菲律宾海沟D. 千岛海沟答案:A3. 被称为“地球之肺”的地区是:A. 亚马逊雨林B. 西伯利亚森林C. 北美大草原D. 欧洲森林答案:A4.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7集团?A. 美国B. 日本C. 中国D. 德国答案:C5.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答案:A6. 位于赤道上的国家是:A. 巴西B. 肯尼亚C. 印度尼西亚D. 俄罗斯答案:C7.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最多的火山?A. 印度尼西亚B. 日本C. 美国D. 菲律宾答案:A8.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答案:A9.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金砖五国”?A. 巴西B. 俄罗斯C. 印度D. 加拿大答案:D10.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A. 安第斯山脉B. 喜马拉雅山脉C. 阿尔卑斯山脉D. 落基山脉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国家属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国家?A. 巴基斯坦B. 意大利C. 埃及D. 澳大利亚答案:A, B, C2. 以下哪些国家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A. 中国B. 法国C. 印度D. 俄罗斯答案:A, B, D3. 以下哪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A. 巴黎B. 纽约C. 悉尼D. 开罗答案:A, B, C, D4. 以下哪些是世界著名的河流?A. 多瑙河B. 泰晤士河C. 恒河D. 亚马逊河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是世界著名的山脉?A. 阿尔卑斯山脉B. 喜马拉雅山脉C. 安第斯山脉D. 落基山脉答案:A, B, C, 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________。
地理考试题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1个月D. 1年答案:A2.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7成员国?A. 美国B. 法国C. 巴西D. 德国答案:C3.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印度洋海沟C. 大西洋中脊D. 太平洋海沟答案:A4.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A. 俄罗斯B. 沙特阿拉伯C. 伊朗D. 委内瑞拉答案:B5.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中国的一线城市?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杭州答案:D6.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A. 贝加尔湖B. 苏必利尔湖C. 维多利亚湖D. 里海答案:B7.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俄罗斯答案:B8.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A. 乞力马扎罗山B. 珠穆朗玛峰C. 基里马扎罗山D. 富士山答案:B9.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A. 中国B. 法国C. 德国D. 俄罗斯答案:C10.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A. 南非B. 加拿大C. 澳大利亚D. 中国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________公里。
答案:4007512.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
答案:撒哈拉沙漠13.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
答案:亚马逊河14.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________。
答案:贝加尔湖15.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是________。
答案:大堡礁16.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
答案:青藏高原17.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是________。
答案:里海18.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________。
答案:阿拉伯半岛19.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
答案:格陵兰岛20. 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按面积计算是________。
答案:俄罗斯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21. 简述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区别。
地理考试的题目地理考试题目一:自然地理1. 解释以下地理概念:火山、地震、台风、洪水。
2. 描述地球的内部结构,并说明地球板块运动的原理。
3. 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4. 说明地理区划的意义,并列举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区域划分方案。
5. 探讨地球人口分布不均衡的原因,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措施。
地理考试题目二:人文地理1. 比较不同城市的发展模式,分析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
2. 论述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 阐述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 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例,探讨当代城市化背后的社会问题。
5. 分析旅游业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并讨论旅游业的环境影响。
地理考试题目三:地理技术与资源利用1. 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及应用领域。
2. 论述全球定位系统(GPS)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
3. 探讨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4. 以水资源为例,分析地理技术在资源管理和保护中的应用。
5. 讨论人类活动对地球资源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可持续利用的方案。
地理考试题目四:区域地理研究1. 介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
2. 论述该地区的资源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探讨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迁移现象。
4. 分析该地区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5. 研究该地区的地理风貌和旅游资源,评价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地理考试题目五:地理科学与可持续发展1. 论述地理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决策制定的重要性。
2. 探讨地理科学对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贡献。
3. 分析气候变化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对策。
4. 论述多样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5. 研究区域发展差距,提出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建议。
地理考试题目六:全球问题与地理视角1. 分析全球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 以城市化为例,论述全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挑战。
1
地理周考试题
一、选择题(19×4分)
下图为经纬网图,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回答: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 )。
A、120°E,60°S B、120°E,60°N
C、120°W,60°S D、120°W,60°N
2、图中D在A的( )方向。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3、图中AE间的球面距离比BC间的球面距离( )
A、长 B、短 C、相等 D、不确定
4、图中从C点到E点的最短航线的方向是( )
A、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B、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C、先向北,后向南 D、先向南,后向北
5、若AE的图上距离为11.1㎝,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
A、1:6000000 B、1:60000000 C、1:3000000 D、1:30000000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 该地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
( )
A. 600米 B. 650米
C. 700米 D. 800米
7、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
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
A. 方案1 B. 方案2
C. 方案3 D. 方案4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
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图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 )
A.丁 B.丙
C.乙 D.甲
9、图示区域( )
A.P地坡度最陡
B.河流从东北流向西南
C.适宜发展果林业
D.Q地位于背风坡,土壤水分条件差
2
在太阳能的应用中,通常将光伏采光面倾斜放置,目的是选择最佳的倾角
来达到良好的发电效果。下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城市光伏发电采光面倾斜角度与
平均太阳日辐射量关系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 图中光伏发电采光面倾斜角度与平均太阳
日辐射量的关系是( )
A. 随着β的逐渐变大,H始终呈现递减趋势
B. 随着β的逐渐变大,H始终呈现递增趋势
C. 随着β的逐渐变大,H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
D. 随着β的逐渐变大,H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
少
11. 在相同的倾斜角度下,四个城市中拉萨平均
太阳日辐射量最高的原因是( )
A. 纬度较低 B.地势较高
C. 距海较远 D. 植被覆盖率低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教学大楼四周日照情况进行观测。下图示意某日
教学大楼日出、日落楼影分布,读图回答:
12、该日接受日照时间最长的地点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3、该日当地的昼长约为( )
A.3小时 B.15小时
C.9小时 D.18小时
在风力大、沙源供给相对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的条件下,易形成流动沙
丘。读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完成:
14.图中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
侵,主要原因是( )
A.岩石风化增强,沙源供给量增加
B.冬季风势力增强
C.植被覆盖率降低
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
地表净辐射是太阳短波辐射在“地—气”系统中经过吸收、散射和反射等作用
后,地表接收的辐射收支净余部分,大致是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
与地面辐射之间的差额。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地表净辐射年内变化图。据此完
成下列各题。
3
16.冬季,对西藏和黑龙江地表净辐射差异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
A. 太阳高度 B. 昼长 C. 海拔 D. 地表植被
17.湖南省5、6月份地表净辐射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弱 B. 阴雨天气多
C. 地面辐射强 D. 白昼较短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
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
18、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
A ①处为陆风 B 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 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D 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19、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4
二、综合题
20、图甲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描述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理位置特征。(6分)
位于北温带(北半球中纬偏低地区);
位于北美洲西(南)部,太平洋东岸;
位于落基山脉以西地区。
(2)描述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6分)
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地势东高西低。
(3)说明图示西南沿海地区太阳辐射量的季节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2分)
夏季太阳辐射量多于冬季。2分
原因:
夏季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大,白昼长,(2分)冬季相反;(2分)
夏季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晴朗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3分)
冬季该地受西风控制,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