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坛经》导读讲义

《坛经》导读讲义

一、惠能故事

二、《坛经》思想与禅宗

三、禅宗意蕴

四、禅宗故事

附录:佛教基本知识

一、慧能故事

慧能俗姓卢,祖籍北京大兴县。其父曾任小官吏,唐武德三年(620年)谪居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惠能3岁时父亡,家境贫寒,无钱读书。后迁居龙山山麓,以卖柴为生。

广东省曲法县南华寺六祖真身像。南华寺初名宝林寺,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504年),唐代效名中兴寺、法泉寺,宋开宝三年(970年)赐额南华禅寺,沿用至今。因禅宗六祖在此弘法,也称六祖道场。

惠能24岁时,因听《金刚经》有所领悟,萌生求佛之念,遂辞亲北上,于唐龙朔元年(661年)抵湖北黄梅县东山寺谒见禅宗五祖弘忍。由此开始了学佛生涯。弘忍以“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如何堪作佛”相问,惠能答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无南北。”弘忍见其根性极佳,遂令其随从劳作,劈柴踏碓八个多月。时弘忍年事已高,欲传付衣钵,遂命弟子作偈以呈。其时弘忍年事已高,急于传付衣法,遂命弟子作偈以呈,以检验他们的修炼水平。神秀上座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勿使惹尘埃。”弘忍以为未见本性,未传衣法。惠能听后亦诵一偈,请人代劳题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后,招惠能登堂入室为其宣讲《金刚经》,并传衣钵,定为传人。此时六祖,受命南归。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由于继位之争甚烈,为防不测,惠能辗转流徙于岭南四会、怀集等地,过着隐居生活。唐仪凤元年(676年),惠能至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该寺住持印宗法师讲《涅磐经》之际,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惠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印宗闻之竦然,遂请教深义。惠能升座说法,言简理当,乃得印宗推崇。惠能出示衣钵,遂在法性寺剃度,受具足戒,开始传说顿教佛法。仪凤二年(677年),韶州刺史韦璩仰其道风,率同僚入山请惠能入城,于大梵寺讲堂为众说法,兼授无相戒。僧尼道俗集者千余人,门人法海编录其法语。

南宗禅宗

惠能到曹溪宝林寺(今广东韶关南华寺),弘扬禅宗,主张“顿悟”,影响华南诸宗派,人称“南宗”,在此传法长达37年之久。当时,六祖惠能的同门师兄神秀,主张“渐悟”,在华北势力颇盛,号称“北宗”。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和唐中宗即遣内侍薛简往曹溪召其入京。惠能以久处山林,年迈风疾,辞却不去。薛简恳请说法,将记录带回报命。中宗因赠摩纳袈裟一领及绢五百匹以为供养。并命改称宝林寺为中兴寺,由韶州刺史重修,又给予法泉寺额,并以惠能新州故宅为国恩寺。唐玄宗开元二年(730年),在河南滑台(今滑县)的无遮大会上,惠能弟子荷泽神会辩倒了神秀门人崇远、普寂,使得“南宗”成为中国禅宗正统。

这个关于佛教禅宗的传说故事,被香港功夫片的著名演员兼导演罗烈搬上了银幕,最初取名《少林禅宗六祖》,选中北京武术队优秀运动员孙建明和上海影视新秀乐韵做男女主角,前小舅子唐季礼做副导演,元彬做武术指导,在关东韶关六祖惠能真身保存之处开拍。后来因为佛教人士的抗议,不得以更名为《南岭传奇》。据说他惹人不满的原因,是把真实的禅宗大师神秀糟改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黑社会头子。

片名改了,里面的人名也得改。

珠影厂香港1988年合拍武打片《南岭传奇》

孤儿悟性和慧清自幼由东山寺持慧远收留抚养,在寺院里长大成人,做了行者。神法和尚自恃地位甚高,为增强己方势力,强迫行者听经、练武、打坐参禅,待之如奴役。悟性不满,认为佛在人心,不必拘泥于形式,被神法斥为异端雅说。慧远年事已高,欲将住持之位传与他人,于是召集僧众,挑选继承人。悟性自认是晚辈,以德为重,与神法比武时有意相让,并做偈阐述佛法心得。慧远见悟性襟怀坦荡,对佛学亦有智慧见解,有意传位与他,但心知悟性所持新解难于在本寺立足,便将袈裟传给他,劝其离开本寺到南方发扬佛学新说。言罢,安危圆寂。神法久觑住持之位,得知悟性已得袈裟离去,恼羞成怒,派惠明追踪,又与官府勾结,拦截悟性。惠明追上悟性,拳脚相加,悟性退让,并晓以佛法,惠明被感化,告别悟性径往别山修行。悟性来到宝林寺正式出家为僧。神法亲率众徒赶至宝林寺欲夺回袈裟。悟性为护法与神法恶斗,但手下留情,未伤及他性命,并告诫他应收敛心魔。神法自知已过,返回东山寺。悟性则留在宝林寺潜心于佛学新解。

惠能为禅宗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后来各派禅师建立门庭,影响极大。在他死后,他的弟子传承禅法,形成南北二宗。北宗即是荷泽神会门下,称荷泽宗。南宗则以南岳怀让门下的洪州宗,与青原行思、石头希迁一系的石头宗为代表。惠能禅法在北宗荷泽一派的推动下,取代了原先北宗神秀一系的地位,成为禅门正宗,但荷泽一派因后继无人,在唐末衰亡。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反而是南宗门下。南宗门下,后来形成河北临济宗、江西曹洞宗、湖南沩仰宗、广东云门宗、江苏法眼宗五宗,即“一花开五叶”。后来,法眼宗远传于泰国、朝鲜;云门宗、临济宗更远播欧美。在中国、日本,则是临济宗、曹洞宗两宗最盛

空’在佛教传入之前,也许可以百分之百的用“虚幻”来解读,但是自从大乘佛教的汉代传播,空已有了佛教定义下的术语规范,‘空’在佛教术语中,不是“虚幻不实”的意思。佛门只说:真空妙有。空就是“妙有”!“妙”就是“可变”,妙有是指‘一切现象都是可变的存在’它就是“空”!

二、惠能与《坛经》

《坛经》是唯一一部以“经”字冠名的中国佛教理论典籍,原题为《南宗顿教最上乘摩诃般若波罗蜜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六祖慧能大师是真正意义上禅宗的开山祖师,是禅宗的源头。

为什么取名《坛经》呢

《坛经》是由六祖大师宣讲,其弟子法海记录而成的。为什么取名《坛经》呢?这因为六祖是在广州光孝寺受的戒,受戒之处有个戒坛。六祖在五祖那里得法后回到广东,隐居了15年才到光孝寺。印宗法师是该寺的方丈,他请六祖说法,但六祖当时还是行者而不是比丘,所以印宗法师就给六祖剃发、授戒。受了比丘戒后,六祖就在戒坛上开始说法。弟子把六祖的法语记录下来后,加了一个总题目,就是《坛经》。当然,《坛经》里讲的内容并不都是在这里讲的,但第一次是在这里讲的。

《坛经》的主要版本

《坛经》在国内流行的主要有四种版本:第一就是六祖弟子法海记录的原本,叫法海本,法海本是清未在敦煌发现的写本,唐末以来,在世上没有得到流传;二是唐代惠昕和尚传下来的,惠昕本和法海本相较,内容、字句、数量上就有了一些出入;到了宋代,杭州灵隐寺的名僧契嵩又传出一个本子,契嵩本的内容就更多一些,与法海本的出入也更大一些;到了元代,广州光孝寺的宗宝和尚又传出一个本子,内容最多,约2.4万字,比法海本多了一倍。宗宝本由于文字畅美,境界通达,比前面的几个本子都好,所以长期以来,几乎成为《坛经》唯一的流行本。

《坛经》的主要部分

《坛经》的主要部分,在说摩诃般若法。禅宗的禅,特别是道信以来的东山法门即是以般若为其旨归。到了惠能,更把这种思想发展成一种“一超直入”的顿教。他揭示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途径,即是修“般若行”。他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愚人智人佛性本亦无差别,只缘迷悟,迷即为愚,悟即成智。”又说:“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真正善知识,一悟即至佛地。自性心地,以智慧观照,内外照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既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坛经》宣扬“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讲“无修而修”,“顿悟成佛”。全经的基本思想在于“佛性不二”,“定惠等学”,“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和“顿悟”。

宣扬顿悟

由于主张一超直入,顿见自性,《坛经》也反复宣扬顿悟的主张,所谓“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顿见真如本性”,“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一悟即知佛也”,“但行直心,到如弹指”,“悟此法,一念心开”。这种顿悟,强调单刀直入,瞬时开悟,而不同于历尽诸多阶段经过苦修证理后的渐悟。这种顿悟思想即是南宗禅的最基本的宗旨。《坛经》主张顿见自性,因此,也大力宣扬自力自度的主张,如“若自悟者,不假外善知识,若取外求善知识,望得解脱,无有是处,识自心内善知识,即得解脱”。“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自性自度”、“众生各各自度”。这种鲜明突出地主张自力自度的思想也成为南宗禅的重要特色。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坛经》宗旨在令学人从自心中顿见本性。从此以后,于境无染,自在解脱,虽仍不废修行,但既已悟到自性具足万德,无欠无余,所以再有修习,也于本体上增不得一分,只是随事体验充实德用而已。因此《坛经》所举示的修行法门,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是于念而不念,无相是于相而离相,无住是于一切之上念念不住。此中,《坛经》特别重无念,以为无念即般若三昧。故说:“何名无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常净自在,使六贼(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从门门中走出,于六尘(指色身香味触法)中不离不染,来去自如,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顿法者,至佛位地。”这即是般若行的确当解释,也就是后世南宗修行的轨范。

修行禅定

《坛经》对于修行禅定,另有独特解释。“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又“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更综合说:“本性自净自定,只缘境触触即乱,离相不乱即定,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故名禅定”。从而《坛经》的具体修行,只是修习“一行三昧”。在一切时中,不论行住坐卧,但耗一直心,于一切法无有执着,即于所有相中不生憎爱心不起取舍心,又不念利益成坏着事。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念念般若观照,妄念俱灭,自然挈自本心而发生智慧。以后南宗一系所倡导的禅法,都不出这根本精神。

神秀偈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不使惹尘埃。

惠能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神秀偈,以菩提树和明镜台比喻众生的本性,视情欲烦恼犹如尘埃。正如明镜会因尘埃的覆盖而灰暗,本性也会因情欲烦恼的障蔽而不能显现。故需要时时去拂拭,才能去尘。只有把尘埃和明镜本身相离,镜才会明,本性才会显现。

惠能认为,所谓尘埃,是心生的妄念烦恼,而心与佛性是一体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所以“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见性即可成佛,既已见性,无谓尘埃。而神秀是要离尘才能见性,也就是把心与佛性给分开了。故五祖批评他是“未见本性,只到了门外”,“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佛性不二的思想

佛性不二的思想为惠能的即心即佛提供了一块理论基石。心所生之妄念,念念不绝。念是人的正常心里活动。神秀的不惹尘埃,是要“时时勤拂拭”,就是求人们去控制欲念,离念。而惠能则提出了更高的见解――无念。无念不是要求你去去除尘埃,而是“百物不思,念尽尽除”。于念而离念,这才是根本所在。神秀教人去看净,看心,离念,这本身其实也是一种念,又如何得离。所谓无念,乃“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念生”。若“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念,从此而生”。所以,无念,不是要求人们刻意去离念,而在于不依境起,不随法生。只要做到“一切境上不染”,就是“无念”了。

无念

“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离念。无住者,人之本性。”无念,不是说对任何事物都不想,而是在与外境交往时,心不受外境的影响,不依境起,不随法生,也就是于念而无念。无相不是说不要与外境接触,而是在与外境相处时,不产生任何表象,要知道,“凡有所相,皆是虚相”。那什么是无住呢?无住就是不执着,心不要执着在念上,对任何事物都不留恋的其形声色味,也就是不要迷相。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眼盲。要知道,声色形味只是虚相。既然是虚的,有何必执着,于境上生念而自寻烦恼呢?惠能认为,只要你做到了“无念,无相,无住”,即使你身处尘世,也能出淤泥而不染,保持性本自清,从而来去自由,毫无滞碍,精神上就得真解脱。有诗为证:“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1

为了不使惹尘埃,神秀告戒要时时勤拂拭,也就是要去修。只有修,才能成佛。也就是按照传统的“戒-定-慧”这一修行法则来。如前面所说,惠能受《金刚经》和《涅槃经》的影响很深,神秀则师承《楞珈经》,依循的是楞珈师的传统禅学。此禅学特别强调的是禅定的重要性,认为定是慧的必由之路,你要达到慧,就必须要定。神秀主张的渐修,继承的依然是传统的禅法思想。他认为从凡夫到成佛解脱必须有一个次第和过程,他的“心性本净说”的理论基础,就是来源于传统佛教的“心性本净,客尘所染”思想。

何为定?定即禅定。梵文“三昧”、“三摩地”,意为止散乱心(精神上既不昏沉又不纷驰的安和状态)。如《禅源诸诠集都序》里所说的“明趣解入禅境方便。远离愦闹,住闲静处;调身调吸,跏趺宴坐;舌拄上颚,心住一境”。也就是锻炼你的意志,通过固定自己的身体,调整呼吸,冥想,达到精神专注的境界。当初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终悟得大道,讲的就是定。达摩东渡,在嵩山面壁九年,讲的也是定。而在惠能看来,念佛是成不了佛的,坐禅是“障道因缘”。坐禅是立功课,是为,是着相,是执。“生来坐不卧,死去卧

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惠能提出了自己的成佛理论:“识心-见性-成佛”。也就是你只要看到自己的本性,你就是佛,即心即佛。心佛本一。成佛的关键在于你能识心,识心在于你能顿悟。修只是一个过程,并不是每个人都要经过的。《顿渐》篇中讲“法无顿渐,人有利顿,顾名顿渐”。“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定,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所意”。如果你是上乘人,小根智人,你或许要经过修;如果你是最上乘人,大根智人,你就能直接顿悟,而非经修,修不是成佛的必由之路。惠能的修,不是不修,而是非修,是一种有意无意的修." r* d9 X- o7 G

拈花微笑

惠能的禅,在于顿悟,也就“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悟之事,也就是第一要义是空,是不可说的。相传当年灵山一会,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大迦叶”这就是著名的如来拈花,迦叶微笑。讲的就是禅宗的以心传心,以心印心。讲佛的不可说,关键在于以心传心,在于悟。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就是这个道理。惠能的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举手投足,皆是佛事;坐卧行住,无非道场”。禅就在生活中,“挑水砍材,无非妙道”,禅的意境可能就是身边的一个微笑,是青青竹叶,是郁郁黄花。生活就是修,惠能的禅是不修之修。生活中都是禅,一花一世纪,一叶一如来。只要你能悟,“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又何必拘泥于形式?忽然默契,便是顿悟成佛。是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惠能的禅是平常心。所谓平常心,是在凡俗的生活中体味佛性或禅意的无所不在。“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所谓禅意,是精神和灵魂的解脱或解放。他的终极目标不是神,不是肉身投生西方净土,而是精神上进入一种自由解脱的境界。“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只要你在世俗化的行动中剥离出一颗出淤泥而不染的自由无碍的心,你就是佛。

顿悟

坛经》里,慧能说了很多这样的句子,如:

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心,顿悟真如本性。

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是故将此教法流传后代,令学道者顿悟菩提,令自本性顿悟。

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

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速。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教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人有二种,法无不一;迷悟有殊,见有迟疾。

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迷人渐契,悟人顿修。

三、禅宗意蕴

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这个佛性,具有种种名称,在法称为“法性”“实相”“真如”“实际”等;它永恒绝对、灵明不昧,是宇宙的实体,世界的本源,是不朽的宇宙终极存在。它超越时空,本自现成,无不存在,无时不在,体具万德,妙用无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心思不及,言语莫全,所谓“离四句,绝百非”。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缘于无明,迷失本性,认幻为真,妄生苦乐、得失。而一旦悟道见性,菩提非从外得。“真如佛性”说并不是惠能禅宗所独有。惠能说: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

从认识的发展过程来看,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人类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

阶段里,相对观念还没有产生,没有知识的介入,人与感知对象之间没有纤毫隔阂,直观地反映感知对象。但是,当我们的自我意识觉醒后,个人从大自然中分离出来,山水与人不再是手足一体的关系,山水成了独立于我之外的一个客体,一个被观察、利用的对象。这吮的人类,见到的山就不是山,水也不是水。等到将这些知识清除后,我们才能以是一朵花的一朵花的态度在看一朵花,没有主客、物我的对立,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是人类意识的最为发达的阶段,也是禅的态度。

从禅的眼光来看,人的成长的过程也正是其迷失的过程。人类在童年时代与他们所栖居的这个世界浑然一体,扬眉瞬目,举足投步,皆如水流花开,纯乎天籁。随着自我意识的产生,人们从与世界的本真合一状态中分离出来,蹒跚而固执地走进了二元世界,区分善恶、美丑、是非、得失、穷达、净垢、迷悟等等,在由这些观念织成的大网中左冲右突,逐物迷己,迷己逐物,禅宗指出,人人皆有佛性,佛性处迷而不减,在浊而不昏。不论是什么人,都自有其灵明觉知之性,即本源的、未受污染的心。只要见到了这个本源心,也就见到了我们的“本来面目”了。

要重现我们的“本来面目”,必须抛弃一切知识,包括自我的意识、对立的观念。要有个休歇处——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要将从前所有的知识都休歇掉,抛弃掉,佛禅的生命才会产生。

这就是禅的休歇。不思善不思恶之时,也就是一念未生之时。类似的说法有父母未生之前、天地未分之前、古帆未挂之前、混沌未分之前,都是说明相对认识产生之前的绝对境界。在这种境界里,彼此意识还没有被唤醒,心灵仍处在本初状态即它的清净起点上来看待万事万物。这时的心灵,即是无心之心,也就是佛心,也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重现以自性清净为主要内涵的“本来面目”就成了禅的神圣使命。从禅秀的名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中我们可以看到,清明如镜的“本来面目”是相对于菩提树、明镜台上的尘埃而言,它极易受到污染,蒙受尘垢。芸芸众生要展开日常生活,展开现象界的生活,就不得不依赖于善恶二分的座标,借助于相对的知识。因此,破坏原真状态,走入二元世界,就是日常生活的大势所趋,而“本来面目”的蒙受尘埃也就不可避免。

一念不生并不是什么念都没有,否则就沉于枯木死水般的顽空、断灭空,这是禅家的大忌,这时,即使是丝毫的妄念不生,也不是“本来面目”。六祖的“佛性常清静”之所以高于“时时勤拂试”,就在于神秀时时勤拂试时,还没有把悟的意识也拂试掉,还把尘埃当作与清净是对立的东西加以清除,而当清净一旦被作为相对于尘埃的清净时,它就走不出相对论的沼泽,就成了不清净的东西,也就不再是“常”清净的了。

六祖将神秀还没有完全泯灭的净与不净的相对意识加以扫除,从而使佛性回归于真正的清净,这也就是后来的《坛经》版本写作“本来无一物”之必然性所在。既然是这个佛性是常清净的佛性,那么,我们展开现象界的生活,只要永远保持纯净的人性,所作的一切就是常清净。如此,理想即可圆成于现实,目的可以落实于途中,人生的每个行履,日日是好日,步步起清风。在日常生活中见出纯真的人性,见出“本来面目”,就成了禅宗发展的重要课题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些意象在世俗之眼看来之所有矛盾、对峙,是由于经过了逻辑二分法的筛子的过滤。逻辑经验不是纯粹的经验,因为它经由了二分法这层筛子的过滤。当我们看见一座桥而称它为桥时,以为这个认识是最后的,但是事实上只有当它被概念化之后,这个认识才有可能。真正的"桥"存在于"桥"的概念之前。当概念干预现量后,桥只有依赖于非桥才得以成为桥。而圆融存在于概念化作用之前。要充分体其三昧,就必须跃出逻辑的囚室。般若智观将矛盾、对峙、枯寂的世俗意象,转化为圆融、和谐的直觉意象。这是超越了一切对立、消解了一切焦虑、脱落了一切粘著的澄明之境。它是一段论的观物方法,如果用二元的相对的眼光来看待,则如蚊子叮铁壁,永远也不可能透过。

禅宗对随缘任运式的生活境界尤为注重。九顶惠泉甚至"饥来吃饭句、寒即向火句、困来打眠句"作为"九顶三句",与云门三句相提并论,守端则以"饥来要吃饭,寒到即添衣。困时伸脚睡,热处爱风吹"作为"四弘誓愿",临济也指出,"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眠。"离开饥吃困眠而追求禅道,不异南辕北辙。但任运随缘、饥餐困眠并不是把道庸俗化,而是使日常生活呈现出高情远韵。要"离家舍不在途中",保持"土面灰头不染尘,华待柳巷乐天真。金鸡唱晓琼楼梦,一树华开浩劫春"的存在而超越的心境。马祖提出"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即本来的心、自然的心,也就是不受任何私欲障蔽的心。禅的体验离不开日常生活,要在日常生活中如吃饭、洗钵中都感悟到真实才是修行,所谓"鹤立松梢月,鱼行水底天。风光都占断,不费一文钱。"鹤立松梢,鱼行水底,清鹤游鱼占尽了月色云影佳绝风光,然而,这也只是吃饭洗钵式的纯乎天然的占断,是"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式的占断。

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禅的神通妙用,就是运水搬柴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只要运水时运水,搬柴时搬柴,就是莫大的神通妙用。日用无非道,安心即是禅。佛法在日用中,是"吃茶吃饭随时过,看水看山实畅情"式的"平常心合道",能在日用中体现出高情远韵就是禅,无门慧开颂平常心是道,生动地描绘了禅的日用境: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闲事"指妨碍平常心的事,亦即浪费心智的事。心灵的明镜若蒙上了闲事的尘垢,则反映出来的万事万物亦将失去本来面目。-旦抛开世俗的名利欲望,那么无论在哪里,楼台上的月亮都清丽明亮,此时,饥吃困眠便有了占断风光的意义,"了取平常心是道,饭来吃饭困来眠。"奇特还原于平常,至味回归于淡泊,形成了禅宗极为"独特"又极为"平常"的感悟:"春来草自青"、"柳绿花红真面目"、"菊花开日重阳至,一叶落时天下秋"。

四、禅宗故事

马祖道一的故事。他是禅宗最伟大的人之一,也是把南宗禅扬光大的重要人物。在他没有领悟禅宗意旨的时候,他天天在南岳的大石头那里坐禅,他的老师看到他,也不讲话,就找了一块砖头,在马祖静坐的大石头旁边拼命地磨。马祖说,你磨砖干吗?他的老师说,我做镜

子。马说,砖怎么可能做镜子?老师说,你坐禅就可以坐出佛了吗?一切都要在一刹那的

自我体验当中,在意念当中超越。

天皇道悟

龙潭崇信投到天皇道悟门下拜师,每天伺候他。这个道悟呢,来饭就吃,来茶就喝。后来时间长了,崇信就说,你怎么也不指点我佛法呢?然后道悟就跟他说,我不是一直在教你吗?这个崇信突然顿悟,佛就是平常心。你作为一个禅宗爱好者,你要领悟和学习的,就是生活当中的自然、适宜和做好每一件平常的事情。

桥流水不流

梁朝的傅翕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也是一位非常有修为的禅者,世称“傅大士”、“善意大士”。傅大士留下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偈语:“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待客之道

赵州城的赵王特地地拜访赵州从谂禅师,这时赵州从谂禅师正在床上休息,他躺着对来访者说道:‘大王!我现在已老迈;虽然你专程来看我,但我实在无力下床接待你,请别见怪。’赵王非但不见怪,反而对赵州更加尊重。第二天赵王派遣一位将军送礼给他,赵州一听却马上下床到门外相迎。事后弟子们不解,就问赵州禅师道:‘前天赵王来时,你不下床,这次赵王的部下来时,你为什么反而下床到门外相迎呢?’赵州禅师解释道:‘你们有所不知,我的待客之道有上中下三等分别,第一的上等人来时,我在床上用本来面目接待他;第二等

的中等人来时,我下床到客堂里用礼貌接待他;第三等人来时,我用世俗的应酬到前门去迎接他。’

茶饭禅

唐朝龙潭崇信禅师,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数年之中,打柴炊爨,挑水作羹,不曾得到道悟禅师一句半语的法要。一天乃向师父说:‘师父!弟子自从跟您出家以来,已经多年了。可是一次也不曾得到您的开示,请师父慈悲,传授弟子修道的法要吧!’道悟禅师听后立刻回答道:‘你刚才讲的话,好冤枉师父啊!你想想看,自从你跟随我出家以来,我未尝一日不传授你修道的心要。’‘弟子愚笨,不知您传授给我什么?’崇信讶异的问。‘你端茶给我,我为你喝;你捧饭给我,我为你吃;你向我合掌,我就向你点头。我何尝一日懈怠,不都在指示心要给你吗!’崇信禅师听了,当下顿然开悟。

拈花微笑

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中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佛祖所传的一种“无相”、“涅磐”的最高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因为他领悟到了这种境界,所以佛祖把衣钵传给了他。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青原惟信禅师谈到自己的禅悟体验时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五灯会元》卷17)。

赵州洗钵

赵州因僧问:“某甲乍入丛林,乞师指示!”州云:“吃粥了也未?”僧云:“吃粥了也。”州云:“洗钵盂去!”其僧有省。

运水搬柴

庞蕴居士是中国禅宗史上著名的大居士,他提出了“运水搬柴”等日常劳作都是道的理论。他所参访的第一位著名的禅师是石头希迁。石头禅师见到他后便问:“见老僧以来,日用事作么生(怎么样)?”庞蕴居士说:“若问日用事,即无开口处。”乃呈偈曰: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没张乖。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

一次,有源律师问慧海禅师:“僧人修道,还用功吗?”大珠慧海回答:“用功。”问:“如何用功?”答:“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问:“所有人都是这样,他们跟你的用功一样吗?”答:“不一样,他们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一样。”

仰山禅师有一次到远方去度夏,解夏之后就回来看望他的师父沩山。沩山问仰山道:“一个暑期都没有见到你,你在那边都做了些什么?”仰山回答道:“我耕了一块地,播了一篮种子。”沩山赞美仰山说:“这样看来,这个暑假你没有白过。”仰山接着问沩山说:“这个暑期你做了些什么呢?”沩山说:“白天吃饭,晚上睡觉。”仰山同样赞美师父说:“那么这个暑假老师你也没有白过啊。”沩山认为,禅就是生活,所以禅者的砍柴、除草、犁田,种种劳作,都是修行。对于真正的修行者来说,行也是禅,睡也是禅,动也是禅,静也是禅。饥餐困眠,处处皆道场。所以仰山禅师说师父沩山暑天没有白过。

日用是道

禅宗主张的“日用是道”的禅修理论,得到很多禅师的认可和推崇。道悟即是这一理论的实践者。崇信跟随道悟禅师学法时,一次问道悟:“我跟随师父修行多时,却从来没有听到过您指示心要。”道悟说:“你递茶来,我接;你端饭来,我吃;你行礼时,我点头。何处不在指示心要?”崇信听了,顿时开悟。道悟的所指示的开悟之道竟是如此简单易行。禅宗“日用是道”的理论,在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的思想中有具体体现。“平常心是道”这句话,始见於马祖到一禅师的语录:“平常心是道,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平常心就是长沙景岑禅师所说的“要眠即眠,要坐就坐,热时取凉,寒时取凉,寒时向火,没有分别矫饰,

四弘誓愿

守端禅师则以“饥来要吃饭,寒到即添衣。困时伸脚睡,热处爱风吹”作为他的“四弘誓愿佛无处不在

有一个禅师非常有名,他去一个寺庙,因为大冬天很冷,他冷得受不了就把寺庙里头木头做的佛像拿来烧,这样就没那么冷了,寺庙的人就说你为什么把佛像拿来烧呢?这个禅师说,我烧这个佛像是为了拿里头的舍利子,方丈说木头做的佛像时怎么会有舍利呢?这个禅师说,啊,没有舍利啊,那我再拿一个来烧。还有一个禅师到了寺庙对着佛像吐口水,方丈看了就问他为了什么要这样做,那个禅师说,你找一块没有佛的地方让我吐口水,这个方丈说,确实啊,没有佛的地方找不到,佛无处不在。

序言佛教基本知识

佛教基本知识

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说

所谓“谛”,有“实在”或“真理”的意思。“四谛”亦称“四圣谛”,意为“四条真理”,即苦、集、灭、道。四谛又分为两部分,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苦谛

佛典关于“苦”的分类很多,有四苦、五苦、八苦、九苦、十一苦等。《增一阿含经·四谛品》中有一个代表性的说法:

彼云何名为苦谛?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是谓名为苦谛。

这八苦可以分为二类:第一类生老病死,认为人生的自然过程是苦;第二类,优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和所欲不得,把主观愿望不能满足说成是苦。最后归结为,“五盛阴”,“五阴”是佛教对“人”的一种特殊称谓。“五盛阴”指对人生的爱恋和追求,以此为苦,也就是以人的存在本身为苦。

集谛

集谛是说明诸苦和人生原因的,大体可以“五阴聚合说”、“十二因缘说”和“业报轮回说”加以概括。

灭谛

灭谛提出了佛教出世间的最高理想——“涅槃”。“涅槃”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作“灭度”、“圆寂”等。它的原意是指火灭或风散。涅槃是熄灭了一切“烦恼”,从而超越时空、超越生死,与现实世界对立的一种境界。

道谛

通向涅槃之路,被总结为“八正道”,或曰“贤圣八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范佛徒的日常思想行为;再简要一些,又被归纳为戒、定、慧“三学”,或扩展为“三十七道品”。“戒”是用来“制恶”的,是约

束佛徒的日常生活的纪律,后来扩大为极其繁冗的“律”。早期戒律,侧重于禁欲和禁止聚积财物,这与以“生”为苦、以家庭私有财产为樊笼的原始教义是相应的。

禅定

“定”或译作“禅定”、“止”,是古印度普遍通行的一种宗教修习方法。从一般意义说,“定”就是注意力集中;由于注意力集中的对象和引发的心理活动及其效用的不同,往往导致反常的、奇特的,甚至是病态的精神现象和生理现象,禅定就此被神秘化,成了宗教追求“神通”的手段。

禅定的“禅”,音译禅那,意译静虑、思维修,原指“四禅定”。

“四禅”是诸定中最基础的一种,以“离欲”为前提,亦称“四有色定”,它们以“心一境性”为共性,按照思维活动的宁静程度,和身心的感受程度,划分为高下四等。大体说。从初禅到四禅,是思维由粗到细,由借助语言,寻伺达到完全凭借信仰支持即可本能活动的过程;感受也由有喜有乐升华到没有苦乐等区分的高度,最后,连自我的呼吸都感受不到了,这就是第四禅。

“慧”或译为“智”、“智慧”,实际所指,是考察人生和宇宙诸现象的一种特殊观点和思维方法。“慧”的发生,主要依靠经文和师长的教导,通过禅定沉思获得的。它力图取消客观事物对主体的影响,遏制主体对客体的如实反映,由此形成的观念和方法系统,总是内省的,自我封闭的,同来自社会实践的认识处于对立的地位。

修道的全部目的,都是为了“断惑”,即断灭感召三界果报的所有原因。所谓“惑”,即烦恼,实际包含世间一切思想观念、感情、欲望,一切认识活动,

《金刚般若经》

《金刚般若经》被后人作了许多发挥,但它自身的思想却比较单纯:世俗世界的一切现象(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人们所见所思维的一切对象(法相)均属虚妄;人们用言说表达的事物,包括佛所说法,都非真实。因此,佛所说法,不可以“言说”取,不可以“相”取。把握佛的真髓(如来),只有去把握“实相”,而“实相,”则是“非相”,是“无相”,既不可言说,也不可思议。

《肇论》

僧肇(?—414),是罗什门下年纪最轻、也最有才华的学僧。幼年家贫,以佣书为业,遂因缮写,历观经史,备尽坟籍。志好玄微,每以《老》《庄》为心要。后见《维摩诘经》旧译,披寻玩味,因此出家。他的论著颇多,尤以《肇论》著名。《肇论》由四篇论文组成,所谓《物不迂》、《不真空》、《般若无知》和《涅叡无名》。这些篇名最阜见于南朝宋明帝(465—471)时陆澄所撰《法集目录》,到南朝陈又收入了《宗本义》而成今本《肇论》。

《肇论》是一个完整的神学思想体系。它把郭象一派的《庄》学同《维摩》的般若观点相融会,同时协调三世因果和后出的《涅槃》,对当时玄学,也是佛学讨论的一些主要问题,作了总结性的回答。他把佛教神学问题和哲学认识问题紫密结合起来,以高度抽象的理论形式表达出来,标志着中国佛教的神学理论和当时的玄学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僧肇的《不真空论》,运用了般若中观既不执有,又不落无,有无双遣的遮诠中道方法,从立处皆真来谈般若毕竟空义,对般若学早期三宗的偏颇进行批判总结。而在批判吸收老庄玄学实有论的思想同时,强调“非离真而立处”“触事而真”,以改造印度佛教般若学一切皆空的思想,从而建构了第一个中国化的佛教般若学理论体系。

禅学

魏晋文士重般若轻禅定,至晋宋之际,禅智并重始在僧侣中占主导地位。及至佛驮跋陀罗、慧严、慧观等传罽宾达磨多罗和佛大先的五门禅法,“以掸命宗”,力图用“禅”统摄佛教的

一切修为,禅学逐步独立,成了与义学鼎立的另一般力量。禅学的特点之一是能以神异惑众,在贫困和破产的民众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官方支持的禅法之外,还有更多的是鲜为人知的禅法在民间流行,其中之一是菩提达摩。菩提达摩以4卷《楞伽》传法,崇尚“虚宗”,极端卑视“不净”、“骨锁”、无常、苦等禅观,所以在思想倾向上与僧稠禅是对立的。传说达摩又以“二入四行”教人,不仅重视坐禅,而且重视教理。他要求通过壁观,识自本有“真性”,在实际上达到无爱憎、无得失、无悲喜、无是非、超脱一切的精神境界。他和他的弟子慧可等,也在北朝活动,曾受到地论师和其他官方禅师的排斥和迫害。在慧可门下,形成大批“楞伽师”,于周、隋、唐之际,向南流动,成了唐代禅宗的先驱者。

禅宗初期

传说的达摩一派禅师,自北向南流动,代表了隋唐之际禅众发展的主要方向。慧可门下僧璨已在南方活动,但形踪难详。至于僧璨的弟子道信(579—651)先入舒州(安徽潜山)皖公山,再往江西庐山,最后定居蕲州黄梅(湖北黄梅县)双峰山,一住30余年,聚众500余人,成为禅宗真正的发端者。

道信以双峰山为据点,在皖、鄂、赣临界地区的官民中间,产生过重大影响。杜朏的《传法宝记》载,道信“每劝门人曰:努力勤坐,坐为根本。能作三五年,得一口食塞(疗)饥疮,即闭门坐,莫读经,莫共人语”。在这里,定居聚徒,坐(坐禅)作(劳动)并行,不读经,不共人语,都是禅宗初期的基本特征。

禅宗五祖弘忍

使禅宗成为遍及全国最大宗派的,则是弘忍。弘忍(600—674)被奉为禅宗五祖,在道宣时已知名于世。他7岁奉事道信,后迁至双峰山东凭茂山,号称“东山法门”。玄赜在《楞伽人法志》中记述弘忍的特点,是“缄口于是非之场”,“役力以申供养”,“生不瞩文,而义附玄旨”,这依然是坚持道信的禅风。但他更有新的发展,尤其提倡“静乱无二”,“语嘿恒一”,“四仪(坐住行卧)皆是道场,三业(身口意)咸为佛事”,把禅(静、嘿)贯彻到了日常“役力”生活(乱、语)中,改变了凡禅必坐的传统。所谓“役力”,与“作”一样,均指体力劳动言。日常劳动和与之有关的俗务,被引进禅学内容,是禅宗对传统佛教思想的重大改革。这一改革,到弘忍时代已经达到相当的理论自觉。

按神会一系的介绍,北宗主“渐”,指的是神秀门下嵩岳普寂与东岳降魔禅师的主张,即“疑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坛经》则把矛头直指神秀,并将神秀的禅法归为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此后宗密更将北宗宗旨精炼作“拂尘看净,方便通经”。这些不同的记载,实质上反映了自神秀之后,北宗向坐禅读经的旧路回归趋势。

相对而言,南宗禅众依然生活在下层民众之间,生气勃勃。王维记慧能的禅法纲领是“忍”,“忍者,无生方得,无我始成”。以“忍”为教首,达到“定无所入,慧无所依”,“根尘不灭”,“行愿天成”,“举手举足,长(常)在道场,是心是情,同归性海”,由此就能“即凡成圣”。这一主张,视修定(坐禅)学慧(读经)蔑如也,既不需要控制自我官能(根),也不必改变对外界(尘)的观念,更不必选择特定的道场,在日常生活之中,以平常人的心识,即可得道成佛。据此可以认为,南宗的创始者,发展了道信、弘忍将劳动引进禅学的作法,进一步把禅法贯彻到了世俗社会和世俗人家的全部世俗生活。

佛性

佛性是梵文Buddhata的汉语意译,亦称作佛界、佛藏、如来界、如来藏等。取“佛”、“性”两范畴的意译“佛者觉义”、“性者种子因本义”。所谓佛性,亦即众生觉悟之因,众生成佛的可能性。佛性原指众生本有清净之心,而自性清静之心的思想,

众生心性本净,因为客尘烦恼所污,故为不净,若能除此染污,即见清净之本性,此亦即是佛性。

竺道生

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竺道生是一位颇具卓见的人。他不受当时流行的经论文字的约束,敢于独立思考,大胆推论,提出了“一阐提人皆得成佛”和“顿悟成佛”的学说。佛经中称“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缘一切善法,乃至不生一念之善”的人,是“一阐提者”。竺道生则据“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佛典大胆体认出“一阐提者”也有佛性。

史记导读论文_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赵国没落之始 摘要:赵国地处太行山附近,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国力日渐强盛,其军力为东方六国之首,抵抗秦近百余年,而互有胜负。期间能臣、健将、义士、名儒相约辈出。战国四大将军,秦赵平分秋色。然而自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大衰。邯郸之战,赵国国都被围,几近投降。可以说,长平之战是赵国没落之始。 关键词:赵国长平之战没落之始 一、赵国之强盛 赵国祖先造父为周穆王养马,后赐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至造父以下六世至奄父,奄父生叔代,叔代以下五世至赵夙,其孙赵衰事晋公子重耳,随重耳逃亡十九年,重耳返国为晋文公,赵衰任国政。自赵衰以下至赵籍(赵烈侯)这期间,晋国六卿中的范氏、中行氏、智氏,先后被灭,为赵、魏、韩三家所瓜分,晋哀公死后,晋国剩余国土继续为三家所瓜分。赵北有代,南并智氏,为三家最强,周威烈王始命赵籍为侯(前403年)。 赵武灵王在位时期进行了影响深远的“胡服骑射”,全国士兵改变传统的宽大战服改为紧小为特征的胡服,改变传统的步兵为主体的军队结构改为骑兵和弓弩兵为主体的军队构成。“胡服骑射”政策,放弃中原人的宽衣博带和战车战术,换以短衣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胡服和单人骑兵战术,国力大强。赵于东北攻灭了中山国,西北打败了林胡、娄烦。北辟了云中、雁门、代三郡,筑长城。 前284年齐国吞并宋后妄自尊大,遭到列国一致反对,燕、赵、秦、魏、韩五国拜乐毅为将,大破齐国。遭到五国讨伐的沉重打击,齐国虽然勉强复国但实力极大衰落,从此一蹶不振。在东方挫败了最大的竞争对手齐国,同时赵武灵王进行的胡服骑射改革使赵国建立起中国第一支制式骑兵部队,一跃成为关东六国之首,赵武灵王更亲自乔装使者入秦,考察秦国地形,意图于九原出击绕开函谷关攻灭秦国。 赵武灵王薨后,赵惠文王继位。期间赵国名将名相辈出,数败秦军。于渑池与秦盟会后,趁秦攻楚的机会出击关东,夺取齐的高唐,又遍击关东诸国,夺取土地。一时在关东声威无两,直至因上党郡归属问题导致的长平之战。 二、长平之战前奏 赵国对秦国而言可谓是东出的最大的阻碍,并有可能发展成为秦国未来潜在的竞争对手与军事宿敌。秦国不会看着他的对手一步步的壮大从而威胁自身地位,必然会伺机削弱并沉重的打击赵国。秦赵两国统治集团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外交交锋是越演越烈。 赵武灵王使秦、完璧归赵与渑池相会等重大外交事件的发生,就是秦赵双方相互试探、暗中较劲的真实体现。秦昭襄王威震天下,却受辱与赵国大臣蔺相如而对其无可奈何,实是迫于赵国实力,不敢轻起战端,迫不得已。这一轮政治外交上的较量,秦国外厉内荏,赵国针锋相对,秦国没有讨得任何便宜。 公元前262年,秦国出兵攻伐韩国的野王。野王投降秦国。韩国上党郡与本国的联系被切断。韩桓惠王惧怕秦军兵锋,决定主动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息战祸。上党郡守却不愿降秦。韩桓惠王于是派冯亭接替上党郡守遂行降秦的相关事宜。冯亭也不愿降秦,为避免加强秦国,同时利用赵国力量抗秦,他献郡于赵国,赵孝成王接受,封冯亭

道德讲堂讲稿孝老爱亲

道德讲堂——孝老爱亲孝老爱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人类最朴素最基本的情感,当然也有可能是人最容易遗忘和忽略的环节。今天的课程我们就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旨在进一步弘扬“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关怀父母”的情怀。 “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孝顺是人伦理道德的一个基本指标,孝顺的基础是尊重,起点是抚育之恩和情感关心的回馈,这可以说是一种责任。 (一)孝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生命授之父母,多年养育之恩,是难以报答的。孝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我们可喜地看到,今天,像谢宇慧这样恪守孝道的善良人士依然大有人在,他们付出的是孝心、爱心和耐心,赢得的是尊重和敬意,让我们在感恩的心中重新发现向善的力量,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生活情味,也让我们从生活的细节中寻找到生活的理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如同温暖的灯盏,在辽阔的人间,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光芒。 (二)孝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数千年以来,它一直是华夏儿女精神世界的支柱。生命授之父母,多年养育之恩,是难以报答的。因此尊老敬老,就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丰厚的文化宝藏之一。尽孝,是不分

时间和空间的。一声问候,一个电话,道一声平安,都是孝道的具体体现。心中常存一个孝字,不管是到天涯海角,也不管他是富翁或是平民百姓,都有着不同方式或形式的表达。心中有孝,善莫大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 尊老、敬老、养老,让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老年人颐养天年,安享天伦之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老人需要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只有让全社会共同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才能真正地让老年人能安心享受到幸福的晚年生活,子女们则会更加安心于自己的工作,我们的社会生活才会更加稳定、和谐、安宁。对待孩子,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都要有一种普天同爱的态度,做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让孩子们幼有所长。 服务文明规范 一要热心诚恳接待来访,不冷漠应付。 二要虚心礼貌沟通交流,不生硬傲慢。 三要耐心和蔼回答问题,不敷衍塞责。 四要精心调研掌握境况,不主观臆断。 五要用心高效反馈意见,不漂浮懈怠。

2016道德讲堂敬老孝亲讲稿

“道德讲堂”之《敬老爱亲,学会感恩》 开场引言: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2016年10月14日星期五,欢迎走进“道德讲堂”。道德讲堂,讲述身边人的道德故事。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丰厚的文化宝藏之一,数千年来,她一直是华夏儿女精神世界的支柱,我们道德讲堂正是以此为主要内容,通过身边人的故事,讲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通过群众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宣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我们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不断提升我们的道德素养,构建崇仁尚德的社会氛围。 今天,我们道德讲堂的主题是《敬老爱亲,学会感恩》。本次活动有自反省、唱歌曲、看视频(讲故事)谈感悟、行善举、诵经典、共承诺、送吉祥、谈收获七个环节。 一、自反省 (1)每年的重阳节,你在做什么? (2)忙碌了一天,有没有给父母打个问候电话? (3)有没有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 二、唱歌曲 (孝亲敬长歌) 三、学模范、谈感受。 (一)看视频 故事:黄香温席 黄香温席 东汉时,有一个人名叫黄香。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亲近、孝顺父母。 在他九岁时,母亲便去世了,靠父亲一人来养育他。他深知父亲的辛苦,对父亲倍加孝顺,一切家务活都由他一个人承担,别的小孩子在玩耍时,他在家里劈柴做饭,好让父亲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黄香的父亲干完活儿,坐在院子里乘凉。黄香就用扇子把床扇凉,然后伺候父亲上床就寝;冬天,天寒地冻,他先用自己的身

体把被窝暖热,才让父亲躺下睡觉。日久天长,黄香对父亲的孝道深得乡邻的称赞。!” 现在,请同学们按照以下思路谈你今天的道德感悟。 (1)看完视频,谁来说说故事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2)讨论: A.你打算怎样做到“敬老孝亲”? B.说说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3)行善举 在日常生活中,我能为父母做的: 1.帮父母做饭、洗洗碗、扫扫地! 2.帮父母捶捶背,陪父母上街买菜,买东西。 3.用自己攒的零用钱为父母买一件喜欢的礼物! 4.走进父母的心灵,倾听父母的心声! 5.给工作一天的父母递上一杯热茶。 6.在学校认真学习,少做让父母忧心的事。 (还有很多很多) 四、诵经典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道德经》意思: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 2.“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父母亲叫你做的事情,应该执行而不该懒惰对待,叫你的时候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叫你做的事情,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3.“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意思:父母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时,要认真仔细的听,不能顶嘴,并努力记住。我们做错事时父母的批评要虚心接受并努力改正,勇于承认错误,否则会让父母伤心难过。 4.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

(完整版)《朝花夕拾》名著导读练习及答案较全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作家作品】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又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朝花夕拾》 1926年6月至 11月间, 《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记叙文,是回忆性散文。 《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及原因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①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②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③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④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怀念长妈妈 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记述了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的可怜。 《五猖会》——描绘封建家长制的压制和摧残 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以及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写出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以及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的感受 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揭露庸医误人的实质 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琐记》——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

17年国学智慧课后题

【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项?() ?A、《春秋》的字数比《左传》多 ?B、《左传》是研究历史得失,总结教训的 ?C、《左传》最大的影响是“行人辞令” ?D、《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 我的答案:B得分:0.0分 2 【单选题】对《公羊传》和《谷梁传》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采用对答的形式表达 ?B、解释何谓春秋之教 ?C、没有谈义例 ?D、是对《春秋》本意的诠释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在汉代时,“春秋五传”曾作为对《春秋》这本书的诠释。()?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公羊传》和《谷梁传》在汉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史的作用在汉朝形成共识 ?B、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经”的作用 ?C、史可以通古今之理 ?D、在古代《春秋》只是鲁国才有的 我的答案:A得分:12.5分 2 【判断题】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春秋》里记录了春秋时期12个国君,242年的历史大事纲要。()?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在周朝,卜官和巫官地位上升,但主管作用下降。()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1 【单选题】()曰:“德不孤必有邻”。 ?A、孟子 ?B、孔子 ?C、老子

?D、荀子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用来描述()。?A、仁 ?B、忠 ?C、孝 ?D、义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3 【单选题】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解释错误的是?() ?A、 做事不用认真 ?B、 做事要认真 ?C、 人要有敬畏之心 ?D、 做事要有边界 我的答案:D得分:0.0分 4 【判断题】 在孔子看来,所有人都认同的好人就是真的好人。()

《史记故事》阅读推荐课

《史记故事》阅读推荐课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史记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丰满的人物形象,形成正确的“英雄观”。重点难点:熟读故事;感受形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古曲《广陵散》: 有这样一个史官,他因为在史书中“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触怒了当朝皇帝,只好把长达52万6千字的竹简史书藏在深山的山洞中,一直到死,这位史官也没有看到自己的作品面世。他去世之后,他的夫人为了保护这部史书,在这座深山中出家当了道姑,继续等待史书面世的机会,但等来的是朝廷查抄的噩耗,满门家族乡亲被斩杀,于是,她留下了一个哑谜,昭示后人去寻找。另外她又绘了一张藏史书的图表,人们只有对照图表,参照哑谜的话,才能找到史书藏匿的地方。后来她将图传给了女儿,女儿后来又传给了儿子,这才依图从山洞中取出了史书,得以面世。 这部鸿篇巨制就是《史记》(课件出示),这位史官就是司马迁(课件出示)。今天,我们能看到这部史书,是司马迁和他的家人历尽心血乃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得以实现的。上下五千年,风云九万里。中华民族创造了傲视世界的灿烂文化!《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音乐渐止,出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1)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句话。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 (2)同学们了解鲁迅吗?(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

树人,浙江绍兴人。) (3)师:《离骚》是“楚辞”的代表,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同学们知道鲁迅为什么这样评价《史记》呢? (“史家之绝唱”,意思就是在书写历史的书籍中是独一无二的,这是鲁迅评价司马迁的《史记》在所有史书中地位最高。正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才称得上是“绝唱”。无韵之《离骚》,说司马迁是用写诗的手法来写历史的。历史本很枯燥,但司马迁的《史记》却能引人入胜,原因就是司马迁用了文学的笔法来叙述历史。可以说,鲁迅对《史记》的这两句评价是至高的。) 3.今天,老师就把这部伟大的史学、文学著作——《史记》推介给孩子们。(板书:推介《史记》) 二、七嘴八舌话《史记》: 1.关于《史记》,你了解哪些呢? 2.学生自由介绍《史记》,教师相机点评。 (1)《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著名文史学家,人称“太史公”。 (2)《史记》记载了3000多年历史呢!它从远古时代轩辕黄帝开始记述,一直到汉武帝太初年间记载了共3000多年历史! (3)师:司马迁写作此书是为了总结前人得失,或加以利用、或引以为戒。正是他说的—— 出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齐读) 同学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所谓“究天人之际”就是要探讨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所谓“通古今之变”,就是要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理;所谓“成一家之言”就是借写这样一部历史著作,来表达他的某些独到的历史见解,表达他的某些社会政治思想。) (4)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请同学们看图说成语,好吗? (指鹿为马卧薪尝胆负荆请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孝敬主题道德讲堂主持词三篇

孝敬主题道德讲堂主持词三篇 【篇一】 主持人:王留波东西寨小学五一班同学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我们的道德讲堂。道德讲堂,讲述的是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洗涤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从小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今天,我们“道德讲堂”的主题是:孝敬父母,心存感恩。一共有7 个环节:我反省、唱首歌、看短片、诵经典、讲故事、谈感想、送吉祥、行善举。(课件出示:我反省)同学们,请对照大屏幕上的七个问题,反省一下自己,看自己做到了几点,还有那些没有做到。 (一)我反省 请几位同学结合大屏幕上的七个问题谈一谈,自我反省。 (二)唱歌曲 (请坐)同学们,今天我们可以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书包高高兴兴地到学校里学习,不愁吃、不愁穿,生活很幸福。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一切美好生活都是谁给予的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考,来欣赏歌曲《学费》 (播放歌曲) (三)学模范 接下来进行第三个环节:学模范。古今中外,天下的孝子是层出不穷的。接下来请观看视频: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看看这段视频会给你带来怎样的情感触动? 此时此刻,你有何感受?有什么想说的?,, (四)诵经典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中华孝道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孔子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就是,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

长,天经地义,乃是人类最为根本首要的品行。大自然有自然法则,自然规律,如太阳的东升西落,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是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而我们做人必须遵守的规律,也就是做人之道就是孝道。下面让我们齐诵《* 规》之“入则孝”。 (五)发善心 第五个环节:发善心。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两个问题: 1.生活中你是如何尽孝的? 2.此时,你最想对父母说什么? 从中任选一题,在本子上写一写。等会请同学谈一谈。 (六)我宣誓 下面进行第六个环节:我宣誓。请同学们起立,举起右拳,让我们庄严宣誓:上学去说再见 回到家道声好父母呼要回应 大小事行勿懒父母忙己莫闲 父母病勤侍奉父母训认真听 有过错需改正父母钱莫乱花 知劳苦懂节俭敬父母尊长辈 父母愿当力行扬美德好学生 宣誓人―― (七)送吉祥 面进行最后一个环节:送吉祥 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他们所拥有的一切。这需要我们一生去报答。希望大家能够用实际行动去孝敬父母,践行孝道,传承孝道。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

朝花夕拾导读

《朝花夕拾》导读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二、写作背景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带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锁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朝花夕拾》于1927年出版。 三、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

考古汇总题目

考古汇总题目

————————————————————————————————作者:————————————————————————————————日期:

一、名词解释 1、考古学:运用科学方法发掘、整理古代人类各种活动遗留的实物,并据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属人文科学领域。研究的范围是古代,但各国年代范围各不相同,中国考古学的年代下限为明朝的灭亡。研究的对象是实物资料,即古代的遗迹和遗物。其研究基础为田野调查发掘。研究的特点是:充实的内容、周密的方法、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目标。其分支有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等。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许多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些学科有着密切关系。中国传统的金石学与考古学有一定的关系。20世纪初考古学传入中国,金石学已部分地被考古学代替。 2、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术语。专指考古发现中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同一地区、具有共同特征的一定数量遗存遗存。同一考古学文化遗存中,一般应包括同样形式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住宅、制作技术和文化习俗等因素。其命名方法一般是以第一次发现的有代表性遗存所在地名的最小单位命名,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过去曾以发现的典型器物命名,如细石器文化、彩陶文化、黑陶文化等。每一考古学文化的内涵是一有机的整体,显示其背后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 3、考古地层学:考古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亦称层位学。应用地质学中地层学的原理,根据地层迭压上下,判断相对年代迟早的方法。旨在研究因人为形成的各种文化堆积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并以此指导考古发掘、处理各种遗迹现象。考古学正是依靠地层学、类型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发掘和研究,才逐渐形成为一门系统的近代学科。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2课《王何必曰利》优秀教案(1课时5页)

王何必曰利 撰写人:查月娥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 过程方法:通过学习探究了解儒家义利之辩的旨意。学习正反对比对加强论证的效果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义利之辩对今世的启迪作用。 教学重点:1通过诵读课文,自主学习探究,教师补充讲解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利用分析文句和讨论探究,使用参考性书籍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何面对义和利。 教学难点: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和儒家思想中“义”的概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义利之辩) 南宋张栻著孟子讲义,在其序中说:学者潜心孔孟,必得其门而入,愚以为莫先於义利之辩。朱熹写信给他的老师报告读书心得时候强调,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要义。陆九渊访朱熹於白 鹿洞书院,为诸生讲解义利之辩,听者莫不悚然心动,至有泣下者。义利之辩在儒家学说中 如此重要,让我们起走进今天的课题:孟子《王何必曰利》(选文13)。 (板书文题) 二义利之辩: 一)明确选文中义利的基本概念: (小活动:谈到这节课的话题义利之辩,老师想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义利这2个字的了解) (义:义气?怎样叫有义气?有一种精神,大公无私、无私无畏、廉洁奉公、刚正不阿、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义。岳飞、文天祥、于谦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 利:利益,好处,那好处的受益者是谁?一个人自己的利益,也有大利,绝大数人获得好处) 问题探究1:大家各自抒发了自己的看法,那在中国儒家学派的思想什么是义,什么是利呢?首先让我们齐读文选1.3 (给大家2分钟时间,巩固一下预习内容,3个翻译句子,把握住重点字词翻译,检测一下 大家的预习效果。)

孝老爱亲主持词

xx第四十七中学理化生组“xx讲堂” 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由理化生组承办的“道德讲堂”。本次道德讲堂的主题是——孝老爱亲。 孝老爱亲,是人们最朴素最基本的情感。虽然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也往往会成为我们最难以表达、最容易忽略的环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怀着一颗感恩父母的心,共同走进本期道德讲堂。本期“道德讲堂”共分七个环节,分别是“唱歌曲、看视频、诵经典、讲故事、谈感受、送吉祥和行善举”。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行道德讲堂的第一个环节---“唱歌曲”。 下面,请李民老师带着我们一起来唱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常回家看看》,大家欢迎。 《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其实就是我们每个家庭的真实写照——父母在家张罗盼儿女归,家人围坐吃个团圆饭,这才是幸福温暖的家。希望大家都能像歌中所唱的那样,有事没事,常回家看看。 下面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的第二个环节---“看视频”。 请牛红树老师为我们进行视频介绍并播放视频,大家欢迎。 孝顺,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今天,像谢义怀这样恪守孝道的善良人士依然大有人在,他们付出的是孝心、爱心和耐心,赢得的更多的是尊重和敬意。在感动之余,相信大家也受到了他们的感召,让我们都以模范人物为榜样,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孝老爱亲!(主持)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悠远的传统文化与高尚的道德追求比比皆是,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名句。 下面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的第三个环节---“诵经典”。 有请xx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诵读。

(杜文杰)今天我们要诵读的是曾居住洛阳的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诗《游子吟》。请大家跟着我齐声诵读。 这首经典每每读起都有新的感悟,现在让我们有请马宁老师对这首诗做进一步解析。 (马宁)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归来的太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大地一样的慈母恩情呢? (主持)孝老爱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到现代的道德模范事迹,感人事迹数不胜数。 下面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的第四个环节---“讲故事”。 请申斌老师为我们讲述一个现代孝老爱亲故事。 感谢申斌老师的精彩讲述。刘绍莲老师的事迹虽然平凡却深深打动了我们,相信在大家听完了故事后,一定有很多感触。 下面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的第五个环节---“谈感受”。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请举手? 感谢庞亚伦老师的发言。下面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的第六个环节——“送吉祥”。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道德讲堂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吉祥。 我们的这份吉祥是一本书,寓意是汇聚精神,传递文明,传递道德的正能量。 下面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的最后一个环节——“行善举”。 在这里,我通过一组漫画向在座老师提出倡议。 当你还很小的时候,

朝花夕拾导读课教案

“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初探农村初中名著阅读的策略与方法” 《朝花夕拾》导读课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消除与经典之间的隔膜 2.通过指导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引导用略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 3、了解作品创作的文化历史背景,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 4、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 5、在实践活动中注意多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积累及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培养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能力。 2、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 3、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 【课时安排】1至2课时(可根据教学情况自行调整) 【教学步骤】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2.生:布置预习课文,利用课外时间读《朝花夕拾》这部书,了解本书的写作背景和全书内容。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鲁迅的颁奖词 1.出示:把生命献给中国,让世界为之景仰。矮矮的身躯,创造出崇高的事业,瘦削的肩膀,承载着千年的使命!从狂人的眼睛里,我们读出了历史的沉重;从阿Q的身影中,我们体会到变革的艰难;从坟头的花环上,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从铁屋的呐喊中,我们听清了奋进的声音!你在孤独中呐喊,你在市声里彷徨,采一片朝花为自己送行,荷一杆长戟向黑暗进攻!大星陨落,天地同悲;巨著行世,千秋共仰,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子——鲁迅。

这是一份颁奖词。大家在电视里见过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颁奖典礼吗?颁奖词应该怎么读?推荐一个同学读读吧!(让我们一起大声喊出他的名字——鲁迅) 2.考考你 你能说出这份颁奖词中,暗含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代表作吗? 《狂人日记》(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中篇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精神胜利法的代言词《坟》杂文集《彷徨》《呐喊》小说集散文集《朝花夕拾》。 3. 著名的共产党人瞿秋白曾经这样形容鲁迅,说他是“野兽的奶汁所喂养大的狼。”而且鲁迅也承认,说“对,我是狼”,“痛苦时索性躺在荒山里,在草莽中,舔着自己的伤口。”还有人说鲁迅先生是一把匕首,是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锋利的尖刀。有人称他为魔,有人称他为神,有人称他为狼,甚至有人称他为鬼,可是他就不是“人”!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把鲁迅先生当作“人”,把他当作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审视。这节课我们就从“人”的角度,通过解读他唯一的一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来解读他的生命轨迹。 二、我眼中的鲁迅 1.出示孟子说过的一句话:“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所以我们看一本书首先要了解作者。对本书的作者鲁迅又了解多少?把你知道的信息与同学们分享。 成长经历: 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过江西一个县的知县老爷,后来又到北京当上内阁中书绍兴城并不大,像周介孚这样既是翰林,又做京官的人,自然能赢得一般市民的敬畏。鲁迅真是幸运,他获得了一系列穷家小户的孩子所无法享受的条件。但是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便迅速败落下来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经常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

道德讲堂讲稿—孝老爱亲

道德讲堂——孝老爱亲 孝老爱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人类最朴素最基本的情感,当然也有可能是人最容易遗忘和忽略的环节。今天的课程我们就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旨在进一步弘扬“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关怀父母”的情怀。 “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孝顺是人伦理道德的一个基本指标,孝顺的基础是尊重,起点是抚育之恩和情感关心的回馈,这可以说是一种责任。 (一)孝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生命授之父母,多年养育之恩,是难以报答的。孝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我们可喜地看到,今天,像谢宇慧这样恪守孝道的善良人士依然大有人在,他们付出的是孝心、爱心和耐心,赢得的是尊重和敬意,让我们在感恩的心中重新发现向善的力量,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生活情味,也让我们从生活的细节中寻找到生活的理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如同温暖的灯盏,在辽阔的人间,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光芒。 (二)孝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数千年以来,它一直是华夏儿女精神世界的支柱。生命授之父母,多年养育之恩,是难以报答的。因此尊老敬老,就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丰厚的文化宝藏之一。尽孝,是不分时间和空间的。一声问候,一个电话,道一声平安,都是孝道的具

体体现。心中常存一个孝字,不管是到天涯海角,也不管他是富翁或是平民百姓,都有着不同方式或形式的表达。心中有孝,善莫大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 尊老、敬老、养老,让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老年人颐养天年,安享天伦之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老人需要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只有让全社会共同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才能真正地让老年人能安心享受到幸福的晚年生活,子女们则会更加安心于自己的工作,我们的社会生活才会更加稳定、和谐、安宁。对待孩子,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都要有一种普天同爱的态度,做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让孩子们幼有所长。 服务文明规范 一要热心诚恳接待来访,不冷漠应付。 二要虚心礼貌沟通交流,不生硬傲慢。 三要耐心和蔼回答问题,不敷衍塞责。 四要精心调研掌握境况,不主观臆断。 五要用心高效反馈意见,不漂浮懈怠。 办公文明规范(十要十不) 一要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不迟到早退,做到有事请假。

《朝花夕拾》推荐名著阅读指导课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了解鲁迅,了解他童年、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 2、学习用浏览、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书籍。 3、熟读《朝花夕拾》中的精彩片段,学习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1、了解鲁迅,掌握全书内容,提高理解水平。 2、掌握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高尔基说:“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古往今来,有很多读书的至理名言。你知道吗? 师生交流读书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高尔基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二、合作交流 (一)、教师介绍《新课程标准》推荐的10部名著。 冰心《繁星》《春水》 施耐庵《水浒传》 鲁迅《朝花夕拾》 老舍《骆驼祥子》 吴承恩《西游记》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高尔基《童年》 罗曼·罗兰《名人传》 笛福《鲁滨孙漂流记》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二)、介绍叶圣陶谈读书。 1、靠自己的力量阅读 2、阅读要讲究方法 (三)、读书要讲究一定方法,老师介绍三种读书方法。 1、浏览:就是我们所说的“随便看看,随便翻翻”。即自主的、没有很强目的性的大略阅读。对一本书不是从头到尾读下去,而是对该书的的部分内容有选择地阅读。如作者、前言、内容提要、目录和大小标题等。 1、《朝花夕拾》写于哪一年?是本什么集?共多少篇? 1926年间。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 2、这十篇分别包含: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范爱农》《藤野先生》小结:浏览之后,要做进一步阅读,介绍第二种读书方法 2、略读:略读法就是用尽快的速度,抓住几个要点把书读一遍,对全书有一个大概的了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教学 设计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学设计 湛江市第二中学 麦晓敏 2016年11月5日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朝花夕拾》产生的时代背景,鲁迅的写作动机,激发学生的阅读。 2.引导学生用浏览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欣赏精彩片段。 3.学会欣赏运用对比手法、细节描写人物。 【教学重点】 1.了解全书内容,提高学生理解水平;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预习要求】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30秒) 师: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早在三十年代,他的作品就已被编入学校教材;解放后,他的文章更是频频出现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课本中,并成为经典篇目。可以说,一代又一代的新中国人,无不是在鲁迅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的确,鲁迅作品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大多如”无花的蔷薇”,而在这蔷薇丛中唯一开着花的,当数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了。 (板书:朝花夕拾 鲁迅) 二、了解名著阅读的方法 (5分钟) 师: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名著? (生谈阅读方法)后出示(PPT1:)

三、阅读《朝花夕拾》 (5分钟) 师:我们也借鉴以上方法来读读《朝花夕拾》。 (1) 作者介绍 (指名学生介绍鲁迅,教师视情况补充后出示 PPT2) 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 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 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 徨》等。 在写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46岁了。最初发表时配有副 题,为“旧事重提”。这样,就自然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提哪 些旧事”,“提它作什么”的问题,二是把自己放回到童年来讲 述故事,还是以成人的立场来回忆旧事的问题。作者曾说:“带 露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我不能够。”因此,作者更多是 根据现实的需要,对旧事进行取舍,以成人的视角,来进行“反 顾”。 (二)整体感知《朝花夕拾》(PPT3) 《朝花夕拾》全书 篇文章,分别为《 》、《 》、《 》、《 》、《 》、《 》、《 》、《 》、《 》、《 》。外加一篇《 》,一篇《 》,是鲁迅惟一一本 集;比较 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 到 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 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 。作品在夹叙夹议 中对 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4、 选文例析《五猖会》(10分钟)

2020年孝老爱亲道德讲堂主持词(1)范文合集

【篇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欢迎来到道德讲堂。今天的主题是“孝老爱亲”。 有以下环节,分别是“静默三分钟、唱歌曲、看短片、学模范、向德鞠躬、诵经典、发善心、一堂一善事和送吉祥”。 (1静默三分钟)现在请大家静默三分钟,静心感悟道德。(2唱歌曲)现在,我们进入“唱歌曲”环节。请大家一起唱《感恩的心》。 (播放歌曲。。。。) 孝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数千年以来,它一直是华夏儿女精神世界的支柱。生命授之父母,多年养育之恩,是难以报答的。因此尊老敬老,就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丰厚的文化宝藏之一。 (3看短片)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部关于感动中国十大 人物孟佩杰的故事。 (播放短片。。。。) 孝顺,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我们可喜地看到,今天,像孟佩杰这样恪守孝道的善良人士依然大有人在,他们付出的是孝心、爱心和耐心,赢得的是尊重和敬意,让我们在感恩的心中重新发现向善的力量,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生活情味,也让我们从生活的细节中寻找到生活的理由。 (4学模范)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请到我们身边一位模范 代表来与我们分享他的个人事迹,他就是我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XXX同志!大家欢迎! 。。。。。。 20几年来,XXX悉心照料护理老伴,为老伴买药、打针、擦背、推拿、按摩、敷药,陪送医院看病治疗,并鼓励老伴勇敢面对疾病的挑战,乐观地看待生与死,增强了老伴战胜病魔的信心,让她安祥地度过了晚年。听了XXX的事迹,我们感受到的亲情力量和亲人的责任。让我们再次对他莅临我办讲课表示感谢! (5向德鞠躬)现在我们进入“向德鞠躬”的环节。请大家起立,向屏幕上的“德”鞠躬。 (6诵经典)现在,我们进入“诵经典”环节。 请大家看大屏幕,一起朗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句话是说: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课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课 一、导入 1、鲁迅的成长足迹 17岁那年,奋力求学 21岁那年,国人麻木不仁 28岁那年,回国任教 45岁那年,写下《朝花夕拾》 55岁那年,逝世 2、《朝花夕拾》的成长足迹 “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3、展示图片,推测插图属于《朝花夕拾》的哪一篇 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常五猖会 藤野先生琐记 4、看目录,回忆初读印象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二、文本研读 1、散文: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 2、翻看阅读本,分享一下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对于事物刻画最感染你的一处,并说明理由。 3、读散文,首先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体会作者的“托物寄意”。 4、讨论《朝花夕拾》的思想感情: A.对亲友和师长的崇敬、怀念之情 B.具有强烈的饭封建思想,具有对封建教育、封建道德、封建顽固派的批判意识 C.以炽热的感情和浓重的笔墨,揭示了一个时代的各个侧面 5、散文: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灵活的文学体裁——“形散而神不散” 三、拓展延伸 1、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景山:它(《朝花夕拾》)不是小说,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不是传记,却提供了鲁迅早年的一大批鲜为人知的传记材料;它不是历史书,却使人从中看到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而生动形象的侧面;它当然更不是民俗学著作,但它却涉及并记叙了那么多的城乡风习。 2、北京大学语文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在爱与死的反顾里,既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显露了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又内蕴着深沉而深刻的悲怆,这形成了《朝花夕拾》的特殊韵味。 3、总结:《朝花夕拾》是鲁迅从自我生命的底蕴里,寻找光明的力量,以抵御由外到内的漫漫黑暗;是鲁迅在“战斗”的间歇期,以一种特殊的“休息”方式,去“更深刻地思考”人生的问题;亦是言志与载道的结合,将中国现代散文的写作拓展进一个新的境界。 四、总结 想起鲁迅说过:“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如果说没有童年的百草园,如果说没有童年的阿长与山海经,没有童年的这些那些,就没有日后伟大的鲁迅无尽的远方和无穷的想象,以及丰富的未来。我们多幸运,在我们的青春,就这样和鲁迅的童年相遇,让我们阅读吧,相信在你人生的路上,能不断地和鲁迅相遇,在这样的过程中,继续去感受,继续去感悟,继续去收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