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换热器

换热器

换热器
换热器

冷换器

1、什么叫换热器?按用途可分为哪几类?

答:换热器就是不同温度的介质流经设备的两侧,进行热量交换的设备。按其用途可分为下面几类:

①换热器: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进行热量交换,一种升温,一种降温。

②冷凝器: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逆行热量交换,一种流体从气态冷凝成液态。

③蒸发器:与冷凝器相反,其中一种流体由液体蒸发成气体。

④冷却器:不回收热量,只单纯为了工艺要求用来冷却流体,常用空气或水。

⑤加热器:利用废热,只单纯用来使一种流体升温。

2、按换热方式分类,换热器可分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答:①间壁式换热器:其特点是冷热两种流体之间用一金属或非金属隔开,使两种液体在不相混合的情况下进行热量传递。这是用得最广泛的一种。

②蓄热式换热大:其特点是冷热两种流体依次通过蓄热器,分别与蓄热器内的固体填充物进行换热。

③混合式换热器:其特点是冷热两种流体通过直接混合进行换热。

3、炼厂常用的间壁式换热器,按结构分为哪几类?

答:间壁式换热器种类繁多,从间隔表面的特征来看,可分为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

(1)管式换热设备:具体可分为:①管壳式换热设备。②套管式换热设备。③水浸式冷却器。④空气冷却器。

(2)板式换热设备:常用的类型有:板式换热器,伞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及板壳式换热。

4、常用的管式换热器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何特点?

答:①固定管板式:其管束两端的管板是固定在壳体上,因此,它结构简单,造价低。但由于两端管板是固定,当两种介质温差大时,会引起管子拉脱或变形。并且管外不能清洗,只能适用于温差小(一般不大于50℃),介质比较洁净的场合。当温差较大(>50℃),而壳体承压不高时,可以在壳体上加膨胀节以消除过大的热应力。

②浮头式换热器:它是目前炼厂内使用最多的换热器。由于它的管板一端固定,一端自由,因此,受

热时可在壳体内自由膨胀,不受温差的限制。同时其管束可以抽出,清洗方便,不受介质条件的限制。

但它结构复杂,并且小浮头漏了也不易发现,造价也比较高。

③U型管式换热器:其只有一个管板,固定在管箱和壳体之间,另外一端没有管板,可以在壳体内自

由伸缩,由于它采用一“U”型换热器,没有小浮头,因此不存在小浮头漏的情况,减少了泄漏点。

同时管束可以抽出,便于清洗,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管子内壁“V”型弯头清洗比较困难,中

心部位的管子不易更换,因此适用温差大,压力较高的场合。

④套管式换热器:它是由两种流体分别由管和管间相互逆向通过进行热量交换。它结构简单,便于拆

卸清洗,由于两种流体完全是逆向流动,传热效果好,但金属耗量大,占地面积广,并且接头多,容易发生泄漏,一般适用于热负荷不大,不易结垢的场合。

⑤水浸式冷却器,在矩形或圆形的水箱内放置冷却盘管,整个盘管浸入水中,其传热系数低,效果差,

但结构简单。

⑥空气冷却器:它由内机、管束等组成,用空气作冷却剂而不用水,可减少环境污染,由于空气干净

不结垢,停风机时,空气自然对流也使冷却能力达到设计能力的25%左右,因此使用非常普遍。但由于空气温度一年之内或一天之内变化较大,所以其终冷温度不能太低,有时还要加水冷却器。

5、浮头式换热器各部分有何作用?

答:①管束:它由许多无缝钢管焊接,胀接或胀焊联合的方式固定在两端的管板上,中间用折流板隔开,它是换热器的主要换热部件。

②管箱和浮头:管箱与固定管板连结,其作用是把管程和壳程的流体隔开,同时也起着分程的作用。浮头端可以在壳体内自由伸缩。

③壳体和头盖:壳体是用来约束壳体流程,使其以强制的流动方式流动,有利于传热,同时对易挥发,易燃的油品换热时起密封作用,有利于安全生产,壳体与头盖组成壳程。

6、换热器壳程为什么要加折流板?有何作用?

答:加折流板主要是引导壳程的流体,避免短路,同时使其速度尽可能加快,以获得较高的传热效果和减少结垢,在卧式换热器中,也起支撑管子防止下垂和振动损坏的作用。

7、换热介质走壳程还是管程是如何确定的?

答:在选择管壳程介质时,应按介质性质、温度、压力、允许压力降,结垢以及提高传热系数等条件综合考虑。

①有腐蚀、有毒性、温度工压力很高的介质,还有易结垢的介质均应走管程,其理由是:有腐蚀生介质走壳程时,管壳材质均遭到腐蚀,因此一般腐蚀的介质走管程可以降低对壳程材质的要求,有毒介质走管程使泄漏机会较少,温度、压力高走管程可以降低对壳程的材质要求,积垢在管内容易清扫。

②着眼于提高总传热系数和最充分的利用压降。

③从两侧膜传热系数大小来定,如相差很大,可将膜传热系数小的走壳程,以便采用管外强化传热设施,如螺纹管或翅片管。

8、换热器管板有什么作用?

答:管板是换热器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基本用途是隔开管侧和壳侧的流体,其次为管子和拉杆提供固定

支撑点,附带还支撑管程分程隔板。

9、换热器管箱有几种形式?它们各有何特点?结构如何?

答:换热器的管箱有盲板管箱和封头型管箱两种。

盲板管箱:管箱可与壳体做成一体或螺栓固定在壳体上。管箱带有端盖,可直接清管子而不必拆除管路系统。

封头管箱:用螺栓固定在壳体上,,没有可拆端盖,处理管子时,管箱必须拆下,故往往要拆管路连结系统,不过其造价低。其结构如图所示。

10、常见的换热管规格为多少?

答:常见的换热管其直径有Ф19×2和Ф25×2.5两种规格。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Ф25×2.5,以三角形排列。在浮头式换热器中,其长度分别有1.5m,2m,3m,6m,几种,其中3m和6m最为普遍。

11、列出几种常见的管壳式换热器型号,其符号含义是什么?

12、为什么冷换系统开工时要先开冷路后开热路?停开时又要先开热路后开冷路?

冷换系统的开工顺序,冷却器要先进冷油,换热器要先进冷油这是由于先进热油会造成各部件急剧热胀,后进冷介质会使各部件急剧收缩。这种温差应力促使密封点产生泄漏。故开工时不允许先进热油。反之,停工时要先停热油后停冷油。

13、水冷却器是控制入口水量好还是出口水量好?

对油品冷却而言,用冷却水入阀控制弊多利少。控制入口虽可节省冷水,但入口水量限死,可引起冷却器内水流短路或流速减慢,造成上热下凉。采用出口控制能保证流速和换热效果。一般不宜使用入口控制。

14、空冷器的主要构成?空冷器型号表示方法如何?

由管束,管箱,风机,构架及百叶窗等组成。

空冷器型式代号:水平式空冷器-P;斜顶式空冷器-X;翅片管型式、缠绕式代号-R;镶式-X;管箱型式代号、丝堵式-S、法兰式-F;集合管式-J。

换热器施工方案 (1)

换热器施工方案班级:安装1101班 姓名:段洪章 学号:21 1.编制依据 [1]《石油化工换热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SH/T3532-2005 [2]《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22-1999 [3]《管壳式换热器防腐涂层施工技术条件》70BJ013-2005 [4]《管壳式换热器》GB151-1999 [5]《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 [6]《钢制卧式容器》JB/T4731-2005 2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3技术交底 施工前,技术员必须组织施工班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未进行技术交底不准施工。技术交底必须做到交底到每个施工工人,使所有施工人员都了解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清楚施工工艺 4施工准备 熟悉图纸,编写施工技术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做好施工机具、量具、手段用料及消耗材料的准备工作。 5设备验收 1).到货设备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 a.产品合格证书; b.产品技术特性表,应包括设计压力、试验压力、设计温度、工作介质、试验介质、换热面积、设备重量、设备类别及特殊要求; c.产品质量证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主要受压元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标准规定的复验项目的复验值;(2)无损检测及焊接质量的检查报告(包括超过两次返修的记录) (3)通球记录; (4)奥氏体不锈钢设备的晶间腐蚀试验报告(设计有要求时) (5)设备热处理报告(包括时间——温度记录曲线); (6)外观及几何尺寸检查报告; (7)压力试验和致密性试验报告。 d.设备制造竣工图。 2).设备开箱检验应按照装箱单和竣工图清点验收下列各项:

换热器清洗标准

气化车间煤气水分离、酚回收换热器换热效果不好时需要清 洗的标准 由于气化车间物料中含有大量的焦油、粉尘、造成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污堵,降低了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使控制指标偏离设计值,在2018年度煤气水分离、酚回收换热器换热效果急剧下降,换热器清洗维护费用过大,已影响了装置的正常运行。 针对此情况在2019年1月17日技术研发中心,组织生产计划部、机动部、气化车间召开关于煤气水分离、酚回收装置换热器清洗标准,来保障装置正常运行,经会议研究讨论决定,气化车间制定出煤气水分离和酚回收换热器需要清洗时的标准,生产计划部和技术研发中心对其进行确认,气化车间按此标准执行。 车间根据运行需求将换热器清洗标准制定如下: 一、煤气水分离工段:煤气水分离装置为保证油水分离效果,控制初焦油分离器(F623a/b04A/B/C/D)操作温度70-75℃,最终油分离器(F623a/b05A/B/C/D)操作温度40-45℃,温度过高会造成油水乳化。 控制初焦油分离器操作温度依靠换热器余热回收器(C623a/b01)、含尘煤气水换热器(C623a/b02A/B/C/D)和含尘煤气水换热器(C623a/b04A/B/C/D)换热效果决定,控制最终油分离器操作温度依靠换热器煤气水冷却器(C623a/b06A/B/C/D)换热效果决定。 1.气化车间会议讨论决定,含尘煤气水(TIA623a/b011)高

于80℃时,车间根据实际运行情况,申请对C623a/b01、C623a/b02A/B/C/D和C623a/b04A/B/C/D换热器清洗。 2.煤气水冷却器出口(TIA623a/b023)温度高于50℃时,车间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要求清理换热器C623a/b06A/B/C/D。 3.排查依据如下:因主要控制点为管程含尘煤气水出口温度,清洗标准依据管程设计温度值定。 二、酚回收装置:酚回收装置为保证高负荷处理气化炉产水,合格外送稀酚水,需要控制脱酸塔进料温度125-130℃,萃取塔进料温度40-45℃,外送稀酚水温度夏季控制35-37℃(冬季温度控制40-50℃),脱酸塔塔釜温度控制155-160℃,水塔塔釜温度控制100-105℃,酚塔塔釜温度195-205℃,水塔顶部冷却器出口温度25-30℃,酚塔顶部冷却器出口温度25-30℃,三级分凝冷却器出口温度45-50℃,粗酚换热器出口80℃,水塔进料温度70-75℃,醚系统温度控制20-30℃,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酚回收装置正常运行。 控制脱酸塔进料温度依靠酚水一级换热器(C62401A/R)、酚水

换热器基础知识测试题

换热器基础知识测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1、以在(两种流体)之间用来(传递热量)为基本目的的传热设备装置,称为换热器,又叫做(热交换器)。 2、换热器按作用原理和传热方式分类可分为:(直接接触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 3、、离心式压缩机可用来(压缩)和(输送)化工生产中的多种气体。它具有:处理量大,(体积小),结构简单,(运转平稳),(维修方便)以及气体不受污染等特点。 4、换热器按传热面形状和结构分类可分为:(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及特殊形式换热器。 5、管壳式换热器特点是圆形的(外壳)中装有(管束)。一种介质流经(换热管)内的通道及其相贯通部分(称为壳程)。它可分为:(浮头式换热器)、(U 型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填料函式换热器等。 6、U型管式换热器不同于固定管板式和浮头式,只有一块(管板),换热管作为(U字形)、两端都固定在(同一块管板)上;管板和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7、(换热管)是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元件,它直接与两种介质(接触),换热管的形状和(尺寸)对传热有很大的影响。 8、写出下列换热管及其在管板上的排列名称分别为: (a)正三角形(b)转角正三角形(c)正方形(d)转角正方形 9、管壳式换热器流体的流程:一种流体走管内称为(管程),另一种流体走管外称为(壳程)。管内流体从换热管一端流向另一端一次,称为(一程);对U 形管换热器,管内流体从换热管一端经过U形弯曲段流向另一端一次称为(两程)。 10、管板与换热管间的连接方式有(胀接)、(焊接)或二者并用的连接方式。 11、折流板的作用是引导(壳程流体)反复地(改变方向)作错流流动或其他形式的流 动,并可调节(折流板间距)以获得适宜流速,提高(传热效率)。另外,折流板还可起到(支撑管束)的作用。 12、换热器的水压试验压力为最高操作压力的(1.25~1.5)倍。 13、换热器的清洗方法有:(酸洗法)、(机械清洗法)、(高压水冲洗法)、海绵球清洗法。 14、写出下面编号的阀门类型:H(止回阀)、D(蝶阀)、J(截止阀)、A(安全阀)Z(闸阀)、Q(球阀) 15、阀门的密封试验通常为公称压力PN的)(1.1)倍。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换热器施工方案

换热器施工方案 班级:安装1101班姓名:段洪章 学号:21

1.编制依据 [1]《石油化工换热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3532-2005 [2]《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 SH3022-1999 [3]《管壳式换热器防腐涂层施工技术条件》 70BJ013-2005 [4]《管壳式换热器》 GB151-1999 [5]《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SH3505-1999 [6]《钢制卧式容器》 JB/T4731-2005 2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3技术交底 施工前,技术员必须组织施工班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未进行技术交底不准施工。技术交底必须做到交底到每个施工工人,使所有施工人员都了解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清楚施工工艺 4施工准备 熟悉图纸,编写施工技术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做好施工机具、量具、手段用料及消耗材料的准备工作。 5设备验收 1).到货设备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 a.产品合格证书; b.产品技术特性表,应包括设计压力、试验压力、设计温度、工作介质、试验介质、换热面积、设备重量、设备类别及特殊要求; c.产品质量证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主要受压元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标准规定的复验项目的复验值;(2)无损检测及焊接质量的检查报告(包括超过两次返修的记录) (3)通球记录; (4)奥氏体不锈钢设备的晶间腐蚀试验报告(设计有要求时) (5)设备热处理报告(包括时间——温度记录曲线); (6)外观及几何尺寸检查报告; (7)压力试验和致密性试验报告。 d.设备制造竣工图。

2).设备开箱检验应按照装箱单和竣工图清点验收下列各项: a.清点箱数、箱号及检查包装情况; b.核对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 c.检查接管的规格、方位及数量; d.核对设备备件、附件的规格尺寸、型号及数量; e.检查表面损伤、变形及锈蚀情况; 3) .设备开箱检验应在有关单位参加下进行,检验结果应签字认可; 6设备保管 1).设备和备件、附件及技术文件等验收后应清点登记,并妥善保管; 2).换热设备存放地点应设在地势较高、易排水、道路畅通的场所; 3).在露天存放的换热设备应用不透明的覆盖物遮盖,所有管口必须封闭; 4).不锈钢换热设备的壳体、管束及板片等不得与碳钢设备及碳钢材料接触混放; 5).采用氮封或其它惰性气体密封换热设备应保持气封的压力;脱脂后的设备应防止油脂等有机物的污染。 7设备基础中间交接 1). 设备安装前应对基础及预制构件进行中间交接,交方应提供基础标高和纵横向中心线标记; 2). 设备安装前,应对基础进行检查,并符合下列规定: a.混凝土基础的外形尺寸、坐标、位置及预埋件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要求; b.混凝土基础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混凝土基础的允许偏差

换热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

第一章实验装置说明 第一节系统概述 一、装置概述 目前我国传热元件的结构形式繁多,其换热性能差异较大,在合理选用和设计换热器的过程中,传热系数是度量其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本装置通过以应用较为广泛的间壁式换热器(共有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和钎焊板式换热器四种)为实验对象,对其传热性能进行测试。。 二、系统特点 1.采用四种不同结构的换热器(分别为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和钎焊板式换热器)作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性能测量。 2.实验装置可测定换热器总的传热系数、对数传热温差和热平衡误差等,并能根据不同的换热器对传热情况和性能进行比较分析。 3.实验装置采用工业现场的真实换热器部件,与实际应用接轨。 三、技术性能 1.输入电源:三相五线制 AC380V±10% 50Hz 2.工作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85%(25℃);海拔<4000m 3.装置容量:<4kVA 4.套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0.14m2 5.螺旋板式换换热器:换热面积1m2 6.列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0.5m2 7.钎焊板式换热器:0.144m2 8.电加热器总功率:<3.5kW 9.安全保护:设有电流型漏电保护、接地保护,安全符合国家标准。 四、系统配置 1.被控对象系统:主要由不锈钢钢架、热水箱、热水泵、冷水箱、冷水泵、涡轮流量计、PT100温度传感器、板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冷凝器、电加热棒、电磁阀、电动球阀、黄铜闸阀以及管道管件等。 2.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源控制箱、漏电保护器、温度控制仪、流量显示仪、调压模块、开关电源以及开关指示灯等。 第二节换热器的认识 一、换热器的形式 能使热流体向冷流体传递热量,满足工艺要求的装置称为换热器。换热器的形式有很多,

第1章 换热器设计软件介绍与入门

第1章换热器设计软件介绍与入门 孙兰义 2014-11-2

主要内容 1 ASPEN EDR软件 1.1 Aspen EDR简介 1.2 Aspen EDR图形界面 1.3 Aspen EDR功能特点 1.4 Aspen EDR主要输入页面 1.5 Aspen EDR简单示例应用 2 HTRI软件 2.1 HTRI简介 2.2 HTRI图形界面 2.3 HTRI功能特点 2.4 HTRI主要输入页面 2.5 HTRI简单示例应用

Aspen Exchanger Design and Rating(Aspen EDR)是美国AspenTech 公司推出的一款传热计算工程软件套件,包含在AspenONE产品之中。 Aspen EDR能够为用户用户提供较优的换热器设计方案,AspenTech 将工艺流程模拟软件和综合工具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可信度,有效地减少了错误操作。 Aspen7.0以后的版本已经实现了Aspen Plus、Aspen HYSYS和Aspen EDR的对接,即Aspen Plus可以在流程模拟工艺计算之后直接无缝集成转入换热器的设计计算,使Aspen Plus、Aspen HYSYS流程计算与换热器详细设计一体化,不必单独地将Aspen Plus计算的数据导出再导入给换热器计算软件,用户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数据传递并对换热器详细尺寸在流程中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Aspen EDR的主要设计程序有: ①Aspen Shell & Tube Exchanger:能够设计、校核和模拟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过程 ②Aspen Shell & Tube Mechanical:能够为管壳式换热器和基础压力容器提供完整的机械设计和校核 ③HTFS Research Network:用于在线访问HTFS的设计报告、研究报告、用户手册和数据库 ④Aspen Air Cooled Exchanger :能够设计、校核和模拟空气冷却器 ⑤Aspen Fired Heater:能够模拟和校核包括辐射和对流的完整加热系统,排除操作故障,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或者找出潜在的炉管烧毁或过度焦化 ⑥Aspen Plate Exchanger :能够设计、校核和模拟板式换热器; ⑦Aspen Plate Fin Exchanger:能够设计、校核和模拟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

换热器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四换热器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原理 换热器为冷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的设备。本次实验所用的均是间壁式换热器,热量通过 固体壁面由热流体传递给冷流体,包括: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针对上述三种换热器进行其性能的测试。其中,对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可以进行顺流和逆流两种方式的性能测试。换热器性能实验的内容主要为测定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对数传热温差和热平衡温度等,并就不同换热器,不同两种流动方式,不同工况的传热情况和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 传热过程中传递的热量正比于冷、热流体间的温差及传热面积,即Q = KAΔT (1) 式中:A—传热面积,m2 (1)套管式换热器:0.45m2 (2)板式换热器:0.65m2 (3)管壳式换热器:1.05m2 电加热器:6kV ΔT—冷热流体间的平均温差,℃ K—换热器的传热系数,W/(m·℃) Q—冷热流体间单位时间交换的热量,W.冷热流体间的平均温差ΔT 常采用对数平均温差。对于工业上常用的顺流和逆流换热器,对数平均温差由下式计算 除了顺流和逆流按公式(2)计算平均温差以外,其他流动形式的对数平均温差,都可 以由假想的逆流工况对数平均温差乘上一个修正系数得到。修正系数的值可以由各种传热学书上或换热器手册上查得。 换热器实验的主要任务是测定传热系数K。实验时,由恒温热水箱中出来的热水经水泵

和转子流量计后进入实验换热器内管。在热水进出换热器处分别用热电阻测量水温。从换热 器内管出来的已被冷却的热水仍然回到热水箱中,经再加热供循环使用。冷却水由冷水箱经 水泵、转子流量计后进入换热器套管,在套管中被加热后的冷却水排向外界,一般不再循环 使用。套管外包有保温层,以尽量减少向外界的散热损失。冷却水进出口温度用热电阻测量。 通常希望冷热侧热平衡误差小于3%。 实验中待各项温度达到稳定工况时,测出冷、热流体进出口的温度和冷、热流体的流量, 就可以由下式计算通过换热面的总传热量 根据计算得到的传热量、对数平均温差及已知的换热面积,便可由公式(1)计算出传热系数K 。 换热器类型 方式 热进温度 热出温度 冷进温度 冷出温度 热流体流量 冷流体流量 板式 顺流 57.1 43.5 22.8 31.8 78 72 逆流 56.5 35.9 23.1 33.1 76 72 套管式 顺流 57.6 40.7 22.5 31.6 72 78 逆流 56.8 35.2 22.1 33 72 64 管壳式 顺流 57.1 40.5 22.5 31.3 76 72 逆流 57.2 41.1 22.6 32 74 65 计算传热系数K 和换热器效率 TA Q K ?=

板式换热器标准招标文件范本

绿城工程 板式热交换设备采购 招 标 文 件 招标单位: 招标时刻:

招标文件目录 第一部分投标邀请 第二部分投标须知前附表 第三部分投标人须知 一、讲明 二、招标文件 三、投标文件 四、开标和评标 五、授予合同 第四部分招标内容和技术规格书 第五部分合同要紧条款 第六部分投标文件格式 附件一、投标函 附件二、开标一览表 附件三、投标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原产地、价格表 附件四、商务偏离表 附件五、技术规格偏离表及建议 附件六、法定代表人授权书 附件七、备品配件及专用工具表 附件八、资格、资质证明文件

第一部分投标邀请 各投标企业: 有限公司因工程建设需要,就板式换热设备进行招标。特邀请贵单位前来投标。 招标内容:板式换热器 招标文件价格:人民币200元 招标文件发放时刻:年月日 招标文件发放地点: 投标截止时刻:年月日时 投标地点: 开标时刻:年月日时 开标地点: 评标、询标及决标的时刻与地点:另行通知 招标单位:有限公司 地址:

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 以上时刻如有变动,以书面通知为准。第二部分投标须知前附表

注:以上内容如有变化将另行通知,通知中未提及的部分将不作变动 第三部分投标人须知 一、讲明 1、本次招标工作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和实施。 2、合格投标人 2.1凡有能力提供招标物资并能严格履行本招标文件规定的制造商或供应商接到投标邀请后均为合格的投标人。对物资采购招标,假如投标人不是制造商,必须提供制造厂家的授权书及证明材料。 2.2假如投标代表人不是法定代表人,需持有《法定代表人授权书》。 3、不管投标过程和结果如何,投标人自行承担投标活动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二、招标文件 4、招标文件 4.1招标文件的构成 (1)投标邀请;

换热器综合实验(实验)

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实验报告题目:换热器综合实验 学号:20121002012 姓名:毛娜 教师:王宏 动力工程学院中心实验室 2013年7月

报告内容 一实验背景 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是经常使用的设备。热流体借助于传热壁面,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本实验主要对应用较广的间壁式换热器中的三种换热: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进行其性能的测试。其中,对套管式换热器和螺旋板式换热器可以进行顺流和逆流两种流动方式的性能测试,而列管式换热器只能作一种流动方式的性能测试。通过实验,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熟悉换热器性能的测试方法; 2、了解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能的差别; 3、加深对顺流和逆流两种流动方式换热器换热能力差别的认识。 二实验方案 (一)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简图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装置简图 1. 热水流量调节阀 2. 热水螺旋板、套管、列管启闭阀门组 3. 冷水流量计 4. 换热器进口压力表 5. 数显温度计 6. 琴键转换开关 7. 电压表 8. 电流表 9. 开关组 10. 冷水出口压力计11. 冷水螺旋板、套管、列管启闭阀门组 12. 逆顺流转换阀门组13. 冷水流量调节阀

换热器性能试验的内容主要为测定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对数传热温差和热平衡误差等,并就不同换热器,不同两种流动方式,不同工况的传热情况和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 本实验装置采用冷水可用阀门换向进行顺逆流实验;如工作原理图2所示。换热形式为热水—冷水换热式。热水加热采用电加热方式,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采用数显温度计,可以通过琴键开关来切换测点。 注意事项: ①热流体在热水箱中加热温度不得超过80℃; ②实验台使用前应加接地线,以保安全。 图2 换热器综合实验台原理图 1. 冷水泵 2. 冷水箱 3. 冷水浮子流量计 4. 冷水顺逆流换向阀门组 5. 列管式换热器 6. 电加热水箱 7. 热水浮子流量计8. 回水箱9. 热水泵10. 螺旋板式换热器11. 套管式换热器 (二)实验台参数 1、换热器换热面积{F}: (1)套管式换热器:0.45m2 (2)螺旋板式换热器:0.65 m2 (3)列管式换热器:1.05 m2 2、电加热器总功率:9.0KW 3、冷、热水泵: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1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 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有余量约10% 冷流体热流体总传热系数K,W/(m2.℃) 水水850~1700 水气体17~280 水有机溶剂280~850 水轻油340~910 水重油60~280 有机溶剂有机溶剂115~340 水水蒸气冷凝1420~4250 气体水蒸气冷凝30~300 水低沸点烃类冷凝455~1140 水沸腾水蒸气冷凝2000~4250 轻油沸腾水蒸气冷凝455~1020 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数。K值通常在 2 800~2200W/m2·℃范围内。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一般在800-1000 W/m2·℃。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汽)—水)通常在3000~5000W/m2·℃范围内。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 (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 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在选择流体流径时,上述各点常不能同时兼顾,应视具体情况抓住主要矛盾,例如首先考虑流体的压强、防腐蚀及清洗等要求,然后再校核对流传热系数和压强降,以便作出较恰当的选择。 2. 流体流速的选择增加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流速,将加大对流传热系数,减少污垢在管子表面上沉积的可能性,即降低了污垢热阻,使总传热系数增大,从而可减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但是流速增加,又使流体阻力增大,动力消耗就增多。所以适宜的流速要通过经济衡算才能定出。此外,在选择流速时,还需考虑结构上的要求。例如,选择高的流速,使管子的数目减少,对一定的传热面积,不得不采用较长的管子或增加程数。管子太长不易清洗,且一般管长都有一定的标准;单程变为多程使平均温度差下降。这些也是选择流速时应予考虑的问题。 3. 流体两端温度的确定若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的温度都由工艺条件所规定,就不存在确定流体两端温度的问题。若其中一个流体仅已知进口温度,则出口温度应由设计者来确定。例如用冷水冷却某热流体,冷水的进口温度可以根据当地的气温条件作出估计,而换热器出口的冷水温度,便需要根据经济

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设计任务和设计条件 某生产过程的流程如图所示。反应器的混合气体经与进料物流℃之后,进入60换热后,用循环冷却水将其从110℃进一步冷却至为量的流 知混合气体组吸塔收其中的可溶性分。已吸收237301,压力为6.9,循环冷却水的压力为0.4,循环MPaMPa hkg水的入口温度为29℃,出口的温度为39℃,试设计一列管式换热器,完成生产任务。

物性特征:混和气体在35℃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来自生产中的实测值): 密度3?mkg/?901定压 比热容 =3.297kj/kg℃c1p热导率 =0.0279w/m ?1粘度5??Pas51?.?1011 下的物性数据:34℃循环水在3/m=994.3 密度㎏?1℃ =4.174kj/kg定压比热容c1p =0.624w/m℃热导率 ?1粘度3??Pas10742?0.?1确定设计方案 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两流体温的变化情况:热流体进口温度110℃出口温度60℃;冷流体进口温度29℃,出口温度为39℃,该换热器用循环冷却水冷却,冬季操作时,其进口温度会降低,考虑到这一因素,估计该换热器的管壁温度和壳体温度之差较大,因此初步确定选用浮头式换热器。2.管程安排 从两物流的操作压力看,应使混合气体走管程,循环冷却水走壳程。但由于循环冷却水较易结垢,若其流速太低,将会加快污垢增长速度,使换热器的热流量下降,所以从总体考虑,应使循环水走管程,混和气体走壳程。

浮头式换热器介绍 浮头式换热器的特点是有一端管板不与外壳连为一体,可以沿轴向自由浮动。这种结构不但完全消除了热应力的影响,且由于固2 定端的管板以法兰与壳体连接,整个管束可以从壳体中抽出,因此便于清洗和检修。故浮头式换热器应用较为普遍,但它的结构比较复杂,造价较高。 确定物性数据

液-液换热器传热性能测试与计算方法( )

Q/SH1020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企业标准 Q/SH1020 ××××-×××× 液—液换热器传热性能测试 与计算方法 2005-××-××发布 2005-××-××实施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发布

Q/SH1020××××-×××× 目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总则 (1) 4 术语和定义 (1) 5 测试 (1) 6 换热器热负荷和传热性能指标计算 (2) 7 测试报告主要内容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测试计算数据综合表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测试数据汇总表 (6) 附录C(提示性附录)符号 (6) I

Q/SH1020××××-××××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提示性附录。 本标准由胜利石油管理局节能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技术检测中心能源监测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涛、宋鑫、王强、王贵生、周长敬、李忠东、邓寿禄、冯国栋、郑召梅。 II

液-液换热器传热性能测试与计算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液换热器传热性能的测试方法、技术要求、测试用仪器仪表、计算方法及测试报告主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液-液换热器(以下简称换热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 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 GB16409-1996 板式换热器 3 总则 3.1 换热器传热性能测试体系是由被测试换热器、冷热流体循环系统及测试仪表组成。 3.2 换热器型号表示方法符合GB 151-1999中3.10和GB16409-1996中3.5的规定。 3.3 换热器传热性能测试分级:一级测试为鉴定新投产换热器的测试,二级测试为换热器运行中的测试。 4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1 液-液换热器 指水-水、水-油、油-油等以液体与液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 4.2 换热器一次侧 指热量的提供侧,即高温介质端。 4.3 换热器二次侧 指热量的接收侧,即低温介质端。 4.4 换热器传热性能指标 4.4.1 对数平均温差 指冷热流体平均温差的表示,表征换热器传热的动力。 4.4.2 传热效率 指实际传热量与最大理论传热量之比值。 4.4.3 传热面积 指从放热介质中吸收热量并传递给受热介质的表面积。 4.4.4 传热系数 指单位传热面积上,冷热流体的平均温差为1℃时,两流体通过换热器所传递的热量。 4.5 额定热负荷 指换热器使用设计的介质流体,在设计参数下运行,即在规定的介质流量、温差和一定的传热效率下连续运行时,单位时间的传热量。 4.6 运行热负荷 指在换热器连续运行工况下,单位时间的传热量。 4.7 热平衡相对误差 指一次侧热负荷与二次侧热负荷之差值与一次侧热负荷之比。 4.8 传热系数误差 指在额定热负荷工况下测试两次所得的传热系数,两值之差与其中较大的传热系数之比。 5 测试 5.1 测试技术要求 1

GB151换热器标准考试复习题.doc

GB151复习题及答案 1、GB151适用的换热器型式及参数范围是什么? 答:GB151-1999: %1适用于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形管式和填料函式。 %1本标准适用的换热器参数为: a.公称直径DNW2600mm; b.公称压力PNW35Mpa;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W0.15m; c.公称直径和mm公称压力MPa的乘积不大于1.75X IO、 2、管壳式换热器的管箱、浮头盖在什么情况下应在施焊后进行消除应力的热处理?设备法兰密封面应在何时加工? 答:①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的焊有分程隔板的管箱和浮头盖以及管箱的侧向开孔 超过1/3管箱壳体内径的管箱,应在施焊后进行消除应力的热处理; ② 设备法兰密封面应在消除应力的热处理后精加工。 3、浮头式换热器应按什么程序试压? 答:浮头式换热器试压程序: %1用试验压环和浮头专用试验工具进行换热管与管板连接接头试压; 机管程试压;

%1壳程试压。 4、在管板和平盖的选材中,何时采用锻件?何时采用板材?采用何种用途板 材?答:一?般在以下情况下采用锻件: %1管板厚度大于60mm; %1形状复杂的管板;%1带凸肩与壳体焊接的管板。 除上述情况外可■以采用板材。 板材应采用压力容器用板,并应符合GB15 ()的相应规定。 5、管板与换热管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的有哪几种?,使用范围如何? 答:①主要方式有:强度焊、强度胀及胀焊并用。 ② 强度焊适用于设计压力PNW35Mpa的换热器,但不适用于有较大振动 及有间隙腐蚀的场合; 强度胀适用于设计压力W4MPa,设计温度W300℃的换热器,操作中无 剧烈振动、无过大的温度变化及无严重的应力腐蚀的换热器; 胀焊并用结构适用于密封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承受振动或疲劳载荷的场合及有间隙 腐蚀的场合。 6、管壳式换热器管程或壳程的介质进口处,什么情况下应设置防冲板? 答:①管程设置防冲板的条件: 当管程采用轴向入口或换热管内流体流速超过3m/s时,应设置防冲板,

管壳式换热器日常检查及故障处理

管壳式换热器的日常维护与故障处理 日常维护 1、装置系统蒸汽吹扫时,应尽可能避免对有涂层的冷换设备进行吹扫,工艺上确实避免不了,应严格控制吹扫温度(进冷换设备)不大于200℃。以免造成涂层破坏。 2、装置开停工过程中,换热器应缓慢升温和降温,避免造成压差过大和热冲击,同时应遵循停工时“先热后冷”,即先退热介质,再退冷介质;开工时“先冷后热”,即先进冷介质,后进热介质。 3、认真检查设备运行参数,严禁超温、超压。对按压差设计的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不得超过规定的压差。 4、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定时对换热设备进行巡回检 查,检查基础支座稳固及设备泄漏等。 5、经常对管、壳程介质的温度及压降进行检查,分析换热器的泄漏 和结垢情况。在压降增大和传热系数降低超过一定数值时,应根 据介质和换热器的结构,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清洗。 i. 应常检查换热器的振动情况。 ii. 有防腐涂层的冷换设备在操作运行时,应严格控制温度,避免涂层损坏。 iii. 接管法兰、前管箱、后头盖法兰无泄漏。 iv. 保持保温层完好。 v. 静电接地完好。

vi. 地角螺栓齐全。 vii. 基础无变形或下沉。 viii. 有压力表、温度计的安装齐全,指示准确。 常见故障与处理 序 号 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处理方法 1两种介质互 串(内漏)1.换热管腐蚀穿孔、开 裂。 2.换热管与管板胀口 (焊口)裂开。 3.浮头式换热器浮头法 兰密封漏。 更换或堵死漏管。 重胀(补焊)或堵 死。 紧固螺栓或更换密封 垫片。 2法兰处密封 泄漏1.垫圈承压不足、腐 蚀、变质。 2.螺栓强度不足,松动 或腐蚀。 3.法兰刚性不足与密封 面缺陷 4.法兰不平行或错位。 5.垫片质量不好。 紧固螺栓。更换垫片 螺栓材质升级、紧固 螺栓或更换螺栓。 更换法兰,或处理缺 陷。 重新组对或更换法 兰。 更换垫片。 3传热效果差 1.换热管结垢 2.水质不好、油污与微 生物多 3.隔板短路化学清洗或射流清洗垢物 加强过滤、净化介质,加强水质管理。更换管箱垫片或更换隔板

换热器性能试验大纲

换热能力验证 1、试验目的 验证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流体阻力特性。 2、实验依据 JB/T 10379-2002 换热器热工性能和流体阻力特性通用测定方法。 3、试验单位资质 ISO17025 4、实验条件 4.1试验地点 4.2 试验对象 4.3 实验设备 序号名称数 量型号测试厂家鉴定单位合格证 到期日期 1 涡轮流量传 感器 1 LWGY-40 2 压力传感器 1 DW115DP0-500Kpa 3 水银温度计 2 50-100 4 温度传感器 6 PT100 5 风速仪 1 VT100 6 压力传感器 1 475-0 MARK III 4.4状态要求 乙二醇溶液额定流量15 l/min 冷风额定流量0,475 m3/s 乙二醇溶液配比48/52%(体积比)

4.5环境要求 测试环境温度为20 .....+45 ℃左右 5、试验步骤 5.1 换热量测试—变冷介质流量(在100%通风面积和90%通风面积两种条件下分别测试) 5.1.1 将换热器按照JB/T 10379-2002 图2安装到测试台上。 5.1.2 冷介质进口温度为环境温度a℃ 5.1.3 热介质进口温度为a+20℃。 5.1.4 调节热介质在15 l/min 5.1.5 将冷却介质(冷却风)分别调节到0.5m3/s,0.9m3/s,1.3m3/s,1.76m3/s,2.2m3/s, 2.64m3/s, 5.1.6 按照JB/T10379-2002 记录各项测试参数值。 5.1.7 计算换热量 冷介质热流量 热介质热流量 平均换热量 热平衡误差 5.2 换热量测试-变热介质流量

5.2.1 将换热器按照JB/T10379-2002 要求安装到测试台上。 5.2.2 冷介质进口温度为环境温度a ℃ 5.2.3 热介质进口温度为a+20℃ 5.2.4 按照下表调节冷热测流量 5.2.5 按照JB/T10379-2002 记录各项测试参数值 5.2.6 计算换热量 冷介质热流量 热介质热流量 平均换热量 热平衡相对误差 5.3 风侧阻力曲线 5.3.1 换热面积100% 5.3.1.1 将换热器按照JB/T10379-2002 图2要求安装到测试台上 5.3.1.2 冷风测试温度:环境温度20-45℃ 5.3.1.3 控制热介质(乙二醇溶液)在15 l/min 5.3.1.4 控制热介质(乙二醇溶液进口温度为75℃,进出口平均温度72℃。 5.3.1.5 冷风变化范围0.15m3/s-0.6 m3/s(0.15,0.25,35,0.475,0.6) 5.3.1.6 记录不同介质流量下对应的压降 5.3.2 换热面积90% 5.3.2.1 将换热器按照JB/T10379-2002 图2要求安装到测试台上 5.3.2.2 冷风测试温度:环境温度20-45℃ 5.3.2.3 控制热介质(乙二醇溶液)在15 l/min 5.3.2.4 控制热介质(乙二醇溶液进口温度为75℃,进出口平均温度72℃。 5.3.2.5 冷风变化范围0.5m3/s-2.64 m3/s(0.5,0.9,01.3,1.76,2.2,2.64) 5.3.2.6 记录不同介质流量下对应的压降 5.4 热侧(乙二醇溶液)阻力曲线 5.4.1将换热器按照JB/T10379-2002 图2要求安装到测试台上

换热器标准精选

换热器标准精选(最新) G151《GB/T151-2014热交换器》 G3625《GB/T3625-2007换热器及冷凝器用钛及钛合金管》 G8000《GB/T8000-2001热交换器用黄铜管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 G8890《GB/T8890-2007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 G9082.1《GB/T9082.1-2011无管芯热管》 G9082.2《GB/T9082.2-2011有管芯热管》 G13754《GB/T13754-2008采暖散热器散热量测定方法》 G14811《GB/T14811-2008热管术语》 G14812《GB/T14812-2008热管传热性能试验方法》 G14813《GB/T14813-2008热管寿命试验方法》 G14845《GB/T14845-2007板式换热器用钛板》 G16409《GB16409-1996板式换热器》 G19447《GB/T19447-2013热交换器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翅片管》 G19700《GB/T19700-2005船用热交换器热工性能试验方法》 G19913《GB19913-2005铸铁采暖散热器》 G24590《GB/T24590-2009高效换热器用特型管》 G27670《GB/T27670-2011车辆热交换器用复合铝合金焊管》 G27698.1《GB/T27698.1-2011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 G27698.2《GB/T27698.2-2011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第2部分:管壳式热交换器》 G27698.3《GB/T27698.3-2011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第3部分:板式热交换器》 G27698.4《GB/T27698.4-2011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第4部分:螺旋板式热交换器》 G27698.5《GB/T27698.5-2011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第5部分:管壳式热交换器用换热管》 G27698.6《GB/T27698.6-2011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第6部分:空冷器用翅片管》 G27698.7《GB/T27698.7-2011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第7部分:空冷器噪声测定》 G27698.8《GB/T27698.8-2011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第8部分:热交换器工业标定》 G28185《GB/T28185-2011城镇供热用换热机组》 G28712.1《GB/T28712.1-2012热交换器型式与基本参数第1部分:浮头式热交换器》 G28712.2《GB/T28712.2-2012热交换器型式与基本参数第2部分:固定管板式热交换器》 G28712.3《GB/T28712.3-2012热交换器型式与基本参数第3部分:U形管式热交换器》 G28712.4《GB/T28712.4-2012热交换器型式与基本参数第4部分:立式热虹吸式重沸器》 G28712.5《GB/T28712.5-2012热交换器型式与基本参数第5部分:螺旋板式热

换热器的维护检修要点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换热器的维护检修要点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5 页

换热器的维护检修要点 为了保证换热器长久正常运行,必须对设备进行维护与检修,以保证换热器连续运转,减少事故的发生。在检查过程中,除了查看换热器的运转记录外,主要是通过目视外观检查来弄清是否有异状,其要点如下: 一、温度的变动情况 测定和调查换热器各流体出入口温度变动及传热量降低的推移量,以推定污染的情况。 二、压力损失情况 要查清因管内、外附着的生成物而使流体压力损失增大的推移量。 三、内部泄漏 换热器的内部泄漏有:管子腐蚀、磨损所引起的减薄和穿孔;因龟裂、腐蚀、振动而使扩管部分松脱;因与挡板接触而引起的磨损、穿孔;浮动头盖的紧固螺栓松开、折断以及这些部分的密封垫片劣化等。由于换热器内部泄漏而使两种流体混合,从安全方面考虑应立即对装置进行拆开检查,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可能会发生染色、杂质混入而使产品不符合规格,质量降低,甚至发生装置停车的情况,所以通过对换热器低压流体出口的取样和分析来及早发现其内部泄漏是很重要的。 四、外部情况 对运转中换热器的外部情况检查是以目视来进行的,其项目有: 接头部分的检查:要检查从主体的焊接部分、法兰接头、配管连接部向外泄漏的情况或螺栓是否松开。 基础、支脚架的检查:要检查地脚螺栓是否松开,水泥基础是否开裂、脱落,钢支架脚是否异常变形、损伤劣化。 第 2 页共 5 页

保温、保冷装置的检查:要检查保温保冷装置的外部有无损伤情况,特别是覆在外部的防水层以及支脚容易损伤,所以要注意检查。 涂料检查:要检查外面涂料的劣化情况。 振动检查:检查主体及连接配管有无发生异常振动和异音。如发生异常的情况,则要查明其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五、测定厚度 长期连续运转的换热器,要担心其异常腐蚀,所以按照需要从外部来测定其壳体的厚度并推算腐蚀的推移量。测定时,要使用超声波等非破坏性的厚度测定器。六、操作上的注意事项 换热器不能给予剧烈的温度变化,普通的换热器是以运转温度为对象来采取热膨胀措施的,所以急剧的温度变化在局部上会产生热应力,而使扩管部分松开或管子破损等,因此温度升降时特别需要注意。 冷却水温度不要超过所需要的度数:在换热器上是使用海水作为冷却水。冷却水出口温度如达50℃以上,则会促进微生物异常反之、副食生成物的分解附着,并急剧引起管子腐蚀、穿孔、性能降低,所以要注意。 要充分注意压力、温度异常上升,要充分了解换热器的设计条件,使用仪表来检查压力、温度有无异常上升。 七、拆开检查、维修检查 根据换热器的故障、性能降低等有关规定,定期地停止运转并要进行拆开检查,其要点如下: 1、拆开时的外观检查 为了判明各部分的全面腐蚀、劣化情况,所以拆开后要立即检查污染的程度,水锈的附着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取样分析实验。 第 3 页共 5 页

换热器施工方案

换热器施工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换热器施工方案 班级:安装1101班 姓名:段洪章 学号:21 1.编制依据 [1]《石油化工换热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3532-2005 [2]《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 SH3022-1999 [3]《管壳式换热器防腐涂层施工技术条件》 70BJ013-2005 [4]《管壳式换热器》 GB151-1999 [5]《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SH3505-1999 [6]《钢制卧式容器》 JB/T4731-2005 2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3技术交底 施工前,技术员必须组织施工班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未进行技术交底不准施工。技术交底必须做到交底到每个施工工人,使所有施工人员都了解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清楚施工工艺 4施工准备 熟悉图纸,编写施工技术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做好施工机具、量具、手段用料及消耗材料的准备工作。 5设备验收

1).到货设备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 a.产品合格证书; b.产品技术特性表,应包括设计压力、试验压力、设计温度、工作介质、试验介质、换热面积、设备重量、设备类别及特殊要求; c.产品质量证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主要受压元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标准规定的复验项目的复验值; (2)无损检测及焊接质量的检查报告(包括超过两次返修的记录) (3)通球记录; (4)奥氏体不锈钢设备的晶间腐蚀试验报告(设计有要求时) (5)设备热处理报告(包括时间——温度记录曲线); (6)外观及几何尺寸检查报告; (7)压力试验和致密性试验报告。 d.设备制造竣工图。 2).设备开箱检验应按照装箱单和竣工图清点验收下列各项: a.清点箱数、箱号及检查包装情况; b.核对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 c.检查接管的规格、方位及数量; d.核对设备备件、附件的规格尺寸、型号及数量; e.检查表面损伤、变形及锈蚀情况; 3) .设备开箱检验应在有关单位参加下进行,检验结果应签字认可; 6设备保管 1).设备和备件、附件及技术文件等验收后应清点登记,并妥善保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