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

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

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
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

危害类

别危害项

对人体/环境的危害国家标准国际趋势

评估

方法

职业健康物

噪声

电力设备、混凝土开挖风炮机操控等作业现场存在噪音。噪音

长期作用于中枢神经,会形成噪音病,头昏、失眠、易疲劳、

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映迟钝、伴有耳鸣。长期暴露于

严重噪音环境,可产生听觉疲劳、听力敏锐性下降,听觉器官

发生病变,听力损失将成为永久性耳聋。

1.工作场所噪声接触限值:

8h 为85分贝

4h为88分贝

2h为91分贝

1h为94分贝

0.5h为97分贝

2.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类别昼间夜间

1类 55分贝 45分贝

2类 60分贝 50分贝

3类 65分贝 55分贝

适用区域: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

为主的区域。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

业混杂区。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参考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

测量

非电离

辐射

(1)射频辐射:高频和微波的波谱相近,所以对人体的影响有

相同的作用,但微波的量子能量水平比高频高,其健康损坏要

比高频电磁场严重。

高频和微波对人体相同的影响作用,类神经症和自主神经

功能紊乱,心血管系统主要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副交感神

经反应占优势者居多。

GB/T 27476.4-2014

评估

微波独有的作用,除上述作用外,还可引起眼睛和血液系统改变。长期接触大量强度微波的工人,可发现眼晶状体浑浊、视网膜改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下降。

手持无绳电话对局部脑组织功能和形态的不良影响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2)紫外、红外辐射和激光:主要是对皮肤和眼睛的损伤作用。如红外线可引起职业性白内障,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

照明及能见度照明度高或低,均会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视觉疲劳、视力下

降。

参考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

测量

降雨、雾、霾、沙尘暴等天气条件下,大气透明度较低,能见

度较差,对司机开车安全会产生影响。

能见度区分分为三级:

不好,指能见度为2公里以下;

普通,指能见度为2-8公里;

好,指能见度8公里以上。

参考标准:《四川气象》2004

国际上对烟雾的能见度定义为

不足1km,薄雾的能见度为

1km~2km,霾的能见度为2km~

5km。

评估

温度高温作业,对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均

会产生影响。高温作业,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使血液浓缩、

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胃液分泌减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汗腺排汗多,尿液浓缩、增加肾脏负担;高温下,肌肉工作能

力、大脑反应能力下降。过量热积聚体内会产生中暑(职业病)。

工作点温度工作时间

30-32 80分钟

32-34 70分钟

34-36 60分钟

36-38 50分钟

38-40 40分钟

40-42 30分钟

42-44 20分钟

以上时间为轻劳动,若中度劳动,则工作时

间每个等级之间减少10分钟。

参考标准:《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技术规范第5部分

DL/T799.5-2002《高温作业监测》:

测量

振动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可致手麻、手胀、手痛、手胀多汗、

手臂物理和关节疼痛等,甚至导致手臂振动病(职业病)。有

下列表现之一者可能患有振动病:一是手部冷水复温试验,复

温时间延长或复温率低,二是指端振动感觉和手指痛觉减退。

日接触时间小于1小时,卫生限值为12m/s2;

日接触时间介于1-2小时,卫生限值为8m/s2;

日接触时间介于2-4小时,卫生限值为6m/s2

日接触时间超过4小时,卫生限值为5m/s2。

参考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2002

测量

空气质

量室内空气质量差,人员会出现多种不适,常感冒,群发行皮肤

过敏、喉咙痛、呼吸道发干、头晕、易疲劳;植物不易成活,

叶子发黄、枯萎。

详见附件2的附表2《室内/室外空气质量标

准》

参考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

B/T18883-2002

测量

室外空气轻度污染(API100-200),易感人群症状轻度加剧;

中毒污染(API200-300)可使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

运动耐受力降低;空气重污染(API大于300)可使健康人运动

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详见附件4《室内/室外空气质量标准》

参考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

1996

测量

辐射极低频电磁场可能不诱发癌症,但可能促进癌症生长,但无法

证实造成什么健康危害。高强度电磁辐射可造成白内障,高强

度微波辐射可导致头昏、头痛、失眠、乏力、烦躁、记忆力减

退、对心血管造成伤害,消化系统产生溃疡,骨组织充血;并

影响生育。

高频电磁场辐射(0.1≤f≤3.0 MHz)50v/m

高频电磁场辐射(3.0

工频电场(50Hz)5kv/m

电焊弧光(辐照度)0.25μw/cm2

电焊弧光(照射量)3.5mJ/cm2

参考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

测量

学因素油漆

具有可燃性。长期大量使用劣质油漆,会导致大脑细胞受损、

诱发中毒性脑病及慢性溶剂中毒综合症

油漆的主要成分为:笨、甲苯、二甲苯和乙

二醇醚类溶剂。各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如下

(单位为mg/m3):

笨:10

甲苯:100

二甲苯:100

参考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

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2-2002

测量

煤气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

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

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

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

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

严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50%。部分患者昏

迷苏醒后,约经2~60天的症状缓解期后,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

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慢性影响:

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

MAC(mg/m3)30

参考文件:MSDS

测量

汽油、柴

油易燃。汽油、柴油进入人体后对机体的神经系统有选择性损害。

由呼吸道吸入时,即可引起剧烈咳嗽、胸痛,甚则恶心、呕吐、

痉挛、抽搐、血压下降、昏迷等症状。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

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步态不稳、共济失调。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

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伴有中毒性周围

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液体吸入

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

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吞咽引起急

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

损害。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

神经病。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皮

肤损害。

MAC(mg/m3)300

汽油爆炸极限为1.0%~7.6%

柴油爆炸极限为0.5%~4.1%

参看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

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2-2002

MSDS

测量

氧气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

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

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

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

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

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

在受限空间作业时:

氧气的浓度不得低于18%,甲烷的浓度不

得高于1%;

使用氧气作业时:

氧气浓度不得超过40%

参考标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

测量

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定》

MSDS

乙炔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急性中毒:暴

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

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严

重者昏迷、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当混有磷化氢、

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

空气中的浓度不得超过10%爆炸极限

2.1%-80%参考文件:MSDS

测量

生物危害由蚊、虫、鼠、细菌等带来的能对员工产生健康影响的危害,

传播达近百种疾病。

大型单位积水场所蚊虫孳生总面积不得超过

5平方米;

大型单位苍蝇孳生总面积不得超过5平方米;

成、若虫阳性率不超过5%;

以粉迹法测定,鼠迹不超过5处。

参考标准:《上海市除四害工作管理暂行规

定》第三次修改 2004

生物性危害因素可分为三大

类,即微生物、植物和动物。

对人员造成的伤害有:感染、

过敏、中毒和心理恐慌。生物

性的危害分为4类。

第1类,不会引起疾病;

第2类,可能会引起疾病,但不

会传播,通常有有效的预防及

控制措施;

第3类,可能引起严重的疾病,

且可能向外传播,可能有有效

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第4类,引起严重的疾病,且极

有可能向外传播。目前无有效

的控制与预防方法。

参考资料:英国《控制健康危

害物质》

评估

人机功效不恰当的人、机、环境匹配,影响人员健康和工作效率。(详细

内容见人机功效管理工作标准)

详细内容见人机功效管理工作标准评估

心理因素(建立心理因素调查表)对周围事物认知的差异,竞争、失业、家庭、信息爆炸、冲突

的增加、失败、欲望、期望值高、攀比等会造成心理压力。压

力过度所产生生理后果主要有:肾损坏、糖尿病及低血糖病、

精力衰竭、心脏病、胃病、头晕目眩、心率紊乱、中风等。心

理后果主要有:专心和注意力的范围缩小、记忆力衰退、悲观

失望、自我评价迅速下降等。攻击、忧郁和焦虑。

制定心理因素调查表评估

环境危害因素

光污染

生产中接触人工紫外光源,如:长期工作在强烈阳光照射下、

电焊器、炭精灯、水银石英灯、电弧焊、气割、医疗消毒等。

可导致电光性皮炎,或眼部受紫外线照射导致电光性眼炎(职

业病)。(光污染具体指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办公区照明标准:

色温:3300K-5300K;

显色指数:大于80Ra;

眩光指数:19

参考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一般规定墙面上照度为50Lx,

灯具的光强度为2500坎德拉

显色指数Ra不小于65

测量工业废料

废弃电缆电线、电气设备

由有资质的承包商进行处理,

加工再利用

评估

空调制冷剂氯氟烃CFCs和保温层中的发泡剂氢氯氟烃HCFCs破

坏大气臭氧层。

关于禁止生产、销售、进出口以氯氟烃(CFCs)

物质为制冷剂、发泡剂的家用电器产品的公

告-环函[2007]200号

禁止使用氯氟烃和氢氯氟烃

评估

废打印机、复印机硒鼓由有资质的承包商进行处理评估废电池中的汞溢出进入土壤或水源,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损

伤人的肾脏。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无机汞可以转化成甲基汞,

聚集在鱼类的身体里,人食用了这种鱼后,甲基汞会进入人的

大脑细胞,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重者会发疯致死。

水俣病。镉渗出污染土地和水体,最终进入人体使人的肝和肾

受损,也会引起骨质松软,重者造成骨骼变形。汽车废电池中

含有酸和重金属铅泄漏到自然界可引起土壤和水源污染,最终

对人造成危害。

工业废料可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与有害垃

圾,应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与有害垃圾进

行分类管理,其中:可回收垃圾应回收再利

用;不可回收垃圾应交由具有处置服务许可

证的厂家进行处理;有害垃圾应由有回收处

理资质的厂家处理。

参考标准:《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

法》2005

评估

绝缘油、车辆里的废机油即危害人的健康亦危害环境。一公升

废机油可以污染一百万公升清水。将机油倒在土地上,它流至下水道,引流至河流和湖泊,会使鱼类和其它野生植物所使用的水产生毒性。由有资质的承包商进行处理,

加工再利用

评估

润滑油: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

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评估

电脑、照相机、摄像机和手机中的开关、印刷线路板、数据传输线、液晶显示器等含有汞、铅、镉和铬化物。汞主要损坏肾脏和破坏脑部;六价铬能穿过细胞膜被吸收产生毒性,引起支气管哮喘,损坏DNA。

由生产者责任制负责回收处理

参考资料:即将出台的《废旧家电及电子产

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

由生产商负责回收处理。

参考资料:德国《循环经济法》

评估

生活垃圾垃圾,如:医疗垃圾、剩饭菜、废报纸、垃圾等,均会残留及

衍生的大量病菌是十分有害有毒的物质,处理不当的话很容易

引起各种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生活垃圾可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与有

毒有害垃圾,应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与有

毒有害垃圾进行分类管理,其中:

可回收垃圾应回收再利用;

不可回收垃圾应交由具有处置服务许可

证的厂家进行处理;

有害垃圾应由有回收处理资质的厂家处

理。

参考标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GB/T19095-2008

评估

自然资源消耗电力系统建立与操作应避免消耗过多下例资源,土地资源、水

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

十一五期间: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20% 评估

排放物生活废水、汽车尾气、厨房油烟、人体排放物、设备热量生活废水:

PH为6-9,悬浮物为150mg/L,五日生化

需氧量为30mg/L,化学需氧量为150mg/L。

厨房油烟:

最高应许排放浓度2.0mg/m3,净化设施最

低去除率达75%。

参考标准:《广东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B4426-2001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

节能、减排,尽量降低自然资

源消耗。在不牺牲环境的前提

下发展生产。

测量

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 副本

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序号工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 素 可能引起的职业病主要防护措施 1 ●土 石 方 ●施 工 人 ●员凿岩石粉尘、噪声、高温、 局部振动、 电离辐射 尘肺、噪声聋、中 暑、手臂振动病、 放射性疾 病 防尘口罩、扩耳 器、热辐射防护 服、防振手套、 放射防护 爆破工噪声、粉尘、高温、 氮氧化物、一氧化 碳、三硝基甲苯 噪声聋、尘肺、中 暑、氮氧化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三 硝甲苯中毒、三硝 甲苯白内障 扩耳器、防尘防 毒口罩、 热辐射防护服 挖掘机 铲车运 机驶员 噪声、粉尘、高温、 全身振动 声聋、尘肺、中暑设置空调、减驾 驶室密闭设置空 调、减振处理; 护耳器、热辐射 防护服振处理; 护耳器、热辐射 防护服 打桩工粉尘、噪声、高温尘肺、噪声聋、中 暑 防尘口罩、护耳 器、热辐射防护 服 2 ●砌 筑 人 ●员砌筑工高温、高处作业中暑热辐射防护服 石工粉尘、高温尘肺、中暑防尘口罩、 热辐射防护服 3 ●混 凝 土 ●配 制 及 ●制 品 加 ●工 人 员混凝土 制品 粉尘、噪声、高温尘肺、噪声聋、中 暑 防尘口罩、护耳 器、热辐射防护 服 混凝土 搅拌机 械操作 工 噪声、高温、粉尘、 沥青烟 噪声聋、中暑、尘 肺、接触性皮炎、 痤疮 护耳器、热辐射 防护服、防尘防 毒口罩 混凝土 工 噪声、局部振动、高 温 噪声聋、手臂振动 病、中暑 护耳器、扩振手 套、热辐射防护 服

序号工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 素 可能引起的职业病主要防护措施 4 ●钢 筋 加 ●工 人 员钢筋工噪声、金属粉尘、高 温、高处作业 噪声聋、尘肺、中 暑 护耳器、 防尘口罩、 热辐 射防护服 5 ●装 饰 装 ●修 人 员抹灰工粉尘、高温、高处作 业 尘肺、中暑防尘口罩、 热辐射防护服金属门 窗工 噪声、金属粉尘、高 温、高处作业 噪声聋、尘肺、中 暑 护耳器、防尘口 罩、热辐射防护 服 油漆工有机溶剂、铅、汞、 镉、铬、甲醛、甲苯 二异氰酸酯、粉尘、 高温 苯中毒、甲苯中毒、 二甲苯中毒、铅及 其化合物中毒、汞 及其化合物中毒、 镉及其化合物中 毒、四醛中毒、苯 致白血病、接触性 皮炎、尘肺、中暑 通风、防毒防尘 口罩、 防护手套、防护 作服 室内成 套设施 装饰工 噪声、高温噪声聋、中暑防耳器、热辐射 防护服 6 施工架 子搭设 人员 架子工高温、高处作业中暑热辐射防肪服 7 ●工 程 防 ●水 人 员防水工高温、沥青烟、煤焦 油、甲苯、二甲苯、 汽油等有机溶剂、石 棉 甲苯中毒、二甲苯 中毒、接触性皮炎、 痤疮、中暑 防毒口罩、防护 手套、防护工作 服 防渗墙 工 噪声、高温、局部振 动 护耳器、热辐射 防护服、防振手

2451.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清单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清单编号:BZH-JL-10-05 序 号 识别时间识别车间识别岗位危害因素有害物质导致的职业病防范措施备注 1 2015.10.15 生产车间破碎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粉尘、噪音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 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佩戴防尘口罩,戴耳塞 2 2015.10.15 加料机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粉尘、噪音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 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佩戴防尘口罩,戴耳塞 3 2015.10.15 卸料机物理因素噪音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经 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戴耳塞 4 2015.10.1 5 检修工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粉尘、噪音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 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佩戴防尘口罩,戴耳塞 5 2015.10.15 中控室物理因素高温、噪音肺尘病、热射病耳塞,手套,尽量避免接触高温 部位 6 2015.10.15 造粒包装 组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噪音、粉尘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 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防尘口罩,耳塞 7 2015.10.15 造粒操作 工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噪音、粉 尘、高温 肺尘病、热射病 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经 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防尘口罩、耳塞,尽量避免接触 高温部位 8 2015.10.15 锅炉房检修工化学因素粉尘、高温肺尘病、热射病佩戴防尘口罩和手套,其他劳保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清单 1

用品穿戴齐全 9 2015.10.15 司炉工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噪音、粉 尘、高温 肺尘病、热射病、引起岗位工人 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 造成耳聋 防尘口罩、耳塞,尽量避免接触 高温部位。工作时劳保佩戴齐全 10 2015.10.15 出渣工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噪音、粉 尘、高温 肺尘病、热射病、引起岗位工人 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 造成耳聋 防尘口罩、耳塞,尽量避免接触 高温部位。工作时劳保佩戴齐全 11 2015.10.15 水化员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噪音、粉 尘、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 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防尘口罩、耳塞 12 2015.10.15 仓储部 叉车司机化学因素粉尘肺尘病防尘口罩13 2015.10.15 铲车司机化学因素粉尘肺尘病防尘口罩 14 2015.10.15 品管部化学分析化学因素酸、碱、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对皮肤容易 造成损伤、黏膜刺激症 工作时劳保佩戴齐全 注:每年识别记录一次 公司安全员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赠品)不需要可以删除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清单 2

(完整版)职业健康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有的为原料,有的为中间产品,有的为产品。常见的 有氯、氨等刺激性气体,一氧化碳、氰化氢等窒息性气体。较长时间飘在空气中的各种粉尘,如滑石粉、石棉尘、电焊烟尘等。 2.物理性因素:包括各种异常气象条件:如夏天进入油罐车或油槽车内进行高温作业等;低温:如石蜡 成型的冷酷;生产性机械声:如球磨机、粉碎机等发出机械噪声;振动:如锻锤,风锤等;非电离辐射:如高频电磁场、电焊等产生的紫外线;电离辐射:如工业探伤用的X射线。 3.生物性因素:主要指细菌,寄生虫或病毒等能引起的与职业有关的疾病的生物性有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如劳动时间过长。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多见于新工人或新装置投产试运行生产不正常时,所产生的紧张心理。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4.身体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光线不足使视力紧张。 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头部受长时间太阳辐射而发生中暑。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车间布置不当、厂房矮小、狭窄;设计时没有考虑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 如通风、换气或照明等。 3.环境污染因素:如氯碱厂泄露氯气,处于下风侧的无毒生产岗位的工人,吸入了氯气等。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危害与预防 一、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预防 1.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粉尘进入肺泡后,肺泡内的巨噬细胞视粉尘为异 物将其吞噬,导致一系列复杂的肌体反映,促使肺组织纤维化,使受影响的肺泡逐渐失去换气功能而“死亡”,当有大量肺泡“死亡”时,最终导致尘肺病,人将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尤其是二氧化硅能引起严重的尘肺。 2.工业防尘有两套方法,即以湿式作业为主的防尘措施方法和以干法生产条件下采取的密闭、通风、除 尘措施办法。 3.另外还有一些辅助性防尘措施,入风巷道,回风巷道设水幕,同时接触粉尘的工人必须配用防尘口罩。 二、生产性毒物的危害及预防 1.生产性毒物主要经过吸入,由呼吸道进入肺循环;经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经口腔进入血液循环。 2.毒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出汗、腹痛、腹泻、头晕、流涎等症状,甚至出现呼吸 困难、心动过缓、昏迷等严重症状。 3.工业防毒主要通过工艺改革,密闭通风净化系统;局部排气罩;以及排除的气体需要净化达到降低毒 物的危害。 4.个人防毒主要有:穿防护服、防护鞋、戴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基本防护措施,同时可以配 戴防毒面具、防护口罩。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02完整版)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02完整版) 【颁布单位】卫生部 【发文号】卫法监发[2002]63号 【颁布日期】2002-03-11 【实施日期】2002-03-11 【标题】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一、粉尘类 (一)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 1、可能产生的职业病:矽肺 2、行业举例: (1)煤炭采选业:岩巷凿岩、岩巷爆破、岩巷装载、出矸推车、喷浆砌碹、岩巷掘进、煤巷打眼、煤巷爆破、煤巷加固、采煤运输、井下通风 (2)石油天然气采选业:泥浆配置、地质磨片 (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矿穿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采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浮选、重选、磁选、选矿辅助 (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采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浮选、重选、磁选、电选、选矿辅助 (5)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土砂石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破碎、筛选、研磨、转运、开采辅助;河砂吸采、河砂手采、河砂筛选、河砂转运、河砂运输、河砂开采辅助、化学矿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采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浮选、重选、选矿辅助、非金属矿打孔、炮采、机采、装载、运输、回填、支护、采矿辅助、破碎、筛选、研磨、重选、选矿辅助(6)工艺美术品制造业:石质工艺品雕刻 (7)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水电施工 (8)碱产品制造业:泡化碱制取 (9)无机盐制造业:硅酸钾制取、氟化钠制取 (10)化学肥料制造业:电炉制磷 (11)涂料及颜料制造业:搪瓷色素备料、玻璃色素溶制、玻璃色素成品 (12)催化剂及各种化学助剂制造业:两步共胶 (13)橡胶制品业:胶辊辊芯处理 (14)砖瓦、石灰和轻质建材制造业:砂石装卸、筛选、转运、堆垛、运输、辅助、装卸、筛选、转运、投料、拌和、浇注、辅助、石材切割、雕凿、研磨、整修、辅助、荒料锯切、板材研磨、板材切割(15)玻璃及玻璃制品业:玻璃备料、光学玻璃配料、玻璃喷砂、玻壳备料(灯具、荧屏)、玻璃纤维配料 (16)陶瓷制品业:釉料选择、粉碎、陶瓷烘筛、灌砂 (17)耐火材料制品业:耐材破碎、筛分、配料、混合、成型、耐火砖干燥、耐材烧成、物料输送、耐火材料磨制 (18)矿物纤维及其制品业:玻纤备料 (19)磨具磨料制造业:磨料备料 (20)炼铁业:矿石装卸、转运、堆场、整粒、泥炮制作 (21)炼钢业:炼钢铸模、炼钢砌炉 (22)铁合金冶炼业:硅铁冶炼、铬铁冶炼、钛铁冶炼 (23)重有色金属冶炼:铅锌配布料、铅电解液制备、矿石破碎 (24)金属制品业:金属喷砂、模具喷砂、搪瓷喷花、焊药制备、焊条配粉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报告.doc

烟台世缘橡胶有限公司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二〇一八年六月

1 分级管控依据和范围 (1) 1.1分级管控目的 (1) 1.2分级管控依据 (1) 1.3分级管控内容和范围 (2) 1.4分级管控程序 (2) 2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4) 2.1作业岗位单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4) 2.1.1 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 (4) 2.1.2 接触化学物作业分级 (6) 2.1.3 接触噪声作业分级 (9) 2.1.4 接触高温作业分级 (9) 2.2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总分级指数(T) (10) 2.3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分级指数(Z) (12) 2.4公司职业卫生管理质量分级指数(Q) (12) 2.5公司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等级(R)判定 (13) 3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15) 3.1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15) 3.1.1 粉尘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管控措施 (15) 3.1.2 有毒化学物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管控措施 (15) 3.1.3 噪声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管控措施 (16) 3.1.4 高温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管控措施 (17) 3.2公司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18) 3.2.1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原则 (18) 3.2.2 公司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18) 3.2.3作业岗位职业病风险清单 (20)

1 分级管控依据和范围 1.1 分级管控目的 在委托烟台海汇检测中心对我公司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和检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分类、危害因素的危害性、暴露强度、接触时间、接触人数、防护水平、健康效应、管理措施等因素,对我公司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分级,并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1.2 分级管控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52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山东省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鲁安监发〔2013〕76号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 (鲁政办字〔2016〕36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 鲁安发﹝2016﹞16号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导手册》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一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二部分:化学物》GBZ/T229.2-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三部分:高温》GBZ/T 229.3-2010 1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健康危害因素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健康危害因素 石油化工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一行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极为重要。大多数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环境都比较特殊,一线工人接触酮、噪声、粉尘、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机会较多,防治慢性职业病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大型企业推行一把手负责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较为完善。石油石化企业都有职业病防治专业机构,建立了全面的石油石化企业卫生管理规定,提高了职业卫生管理的科学性。然而,现场安全管理与职业卫生管理有相互交叠和重复的内容,突发事件往往因安全监管而得到防控,就被误认为只要抓好了现场安全监管,职业卫生管理就不会有问题。这样一来,不少一线员工的长期慢性健康损害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员工劳动过程中应有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为预防和减少职业危害,改善作业环境,保障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益,笔者认为,要逐步建立并完善职业安全健康监管机制。一是健全机构,理顺监管职责,切实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机构的建设,对地方和基层职业安全健康监管机构建设给予指导和支持。二是加强与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会等部门和组织的沟通协作,形成监管合力。针对石油和化工等职业危害突出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人群,要重点监督检查,要开展经常性的检查、抽查,发现问题给予严肃处理;建立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处理的事故追究责任制;定期开展培训,建立职业健康监督员岗位制度。另外,企业要配备专业管理人员,依法如实申报职业危害项目,并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引进项目要依法进行职业卫生审查;积极创新职业安全健康监管机制,努力完善职业安全健康技术服务体系,促进职业安全健康技术服务机构依法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的完善。

【人力资源】01环境因素识别 2危害因素资料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程序 编号:E/PG202 版本/修改:3/1 1 目的 对本公司能够控制和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及更新,使其被控制,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活动与服务的全过程。 3 定义 3.1 环境:公司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 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2 环境因素: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 3.3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4 重要环境因素:具有或能够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4 职责 4.1 环境管理者代表:批准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2 贯标办 4.2.1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4.2.2 组织内审员进行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培训; 4.2.3 组织指导内审员进行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4.2.4 对各单位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结果进行核实把关; 4.2.5 评价各单位/部门的重要环境因素; 4.2.6 对各部门的重要环境因素确认并汇总,并形成清单; 4.2.7 贯标办主任审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3 各单位 4.3.1对本单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登录、更新; 4.3.2 评价本单位的重要环境因素; 4.3.3 各单位分管领导审核《环境因素识别排查表》,主要领导批准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 4.3.4 负责从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中摘录本单位重要环境因素。 共4页第1页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程序 E/PG202 版本/修改:3/1 5 工作程序 5.1 环境因素的识别 5.1.1识别的方法:单位/部门内审员和有关技术人员根据生产工艺,采用过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详细版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卫生部 2002年5月1日) 一、粉尘类 矽尘;煤尘;石墨尘;炭黑尘;石棉尘;滑石尘;水泥尘;云母尘;陶瓷尘;铝尘;电焊烟尘;铸造粉尘;其他粉尘 二、放射性物质类 三、化学物质类 铅;汞;锰;镉;铍;铊;钡;钒;磷;砷;铀;砷化氢;氯气;二氧化硫;光气;氨;偏二甲基肼;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氟;氰及腈类化合物;四乙基铅;有机锡;羰基镍;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汽油;一甲胺;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二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乙烯;三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苯胺、甲苯胺、二甲苯胺、N.N-二甲苯胺、二苯胺、硝基苯、硝基甲苯、对硝基苯胺、二硝基苯、二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甲醇;酚;五氯酚;甲醛;硫酸二甲酯;丙烯酰胺;二甲基甲酰胺;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杀虫脒;溴甲烷;拟除虫菊酯类;导致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的化学物质;根据《职业性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的危害因素。 四、物理因素 高温;高气压;低气压;局部振动 五、生物因素 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布氏杆菌; 六、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危害因素;导致光敏性皮炎的危害因素;导致电光性皮炎的危害因素;导致黑变病的危害因素;导致痤疮的危害因素;导致溃疡的危害因素;导致化学性皮肤灼伤的危害因素;导致其他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七、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化学性眼部灼伤的危害因素;导致电光性眼炎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白内障的危害因素 八、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导致铬鼻病的危害因素;导致牙酸蚀病的危害因素 九、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石棉;联苯胺;苯;氯甲醚;砷;氯乙烯;焦炉烟气;铬酸盐 十、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氧化锌;二异氰酸甲苯酯;嗜热性放线菌;棉尘;不良作业条件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制鞋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指南0418

ICS13.100 B09 备案号:DB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XX/ XXXXX—XXXX 制鞋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 体系指南 Implementary guide for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hazards risk classification of footwear industry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 (1) 4 职责要求 (2) 5 工作程序和内容 (3) 6 文件管理和持续改进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生产工艺流程 (6) 附录B(资料性附录)制鞋企业职业病风险清单 (7) 附录C(资料性附录)制鞋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现场管控措施 (11) 附录D(资料性附录)制鞋企业害重大风险职业病处置措施 (17) 附录E(资料性附录)制鞋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名册举例 (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青岛顺昌检测评价有限公司、青岛泰光制鞋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纪业武、滕志昂、刘玉鹏、沙慧。 本规范由青岛顺昌检测评价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详细版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卫生部2002年5月1日) 一、粉尘类 矽尘;煤尘;石墨尘;炭黑尘;石棉尘;滑石尘;水泥尘;云母尘;陶瓷尘;铝尘;电焊烟尘;铸造粉尘;其他粉尘 二、放射性物质类 三、化学物质类 铅;汞;锰;镉;铍;铊;钡;钒;磷;砷;铀;砷化氢;氯气;二氧化硫;光气;氨;偏二甲基肼;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氟;氰及腈类化合物;四乙基铅;有机锡;羰基镍;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汽油;一甲胺;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二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乙烯;三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苯胺、甲苯胺、二甲苯胺、N.N-二甲苯胺、二苯胺、硝基苯、硝基甲苯、对硝基苯胺、二硝基苯、二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甲醇;酚;五氯酚;甲醛;硫酸二甲酯;丙烯酰胺;二甲基甲酰胺;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杀虫脒;溴甲烷;拟除虫菊酯类;导致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的化学物质;根据《职业性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的危害因素。 四、物理因素 高温;高气压;低气压;局部振动 五、生物因素 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布氏杆菌; 六、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危害因素;导致光敏性皮炎的危害因素;导致电光性皮炎的危害因素;导致黑变病的危害因素;导致痤疮的危害因素;导致溃疡的危害因素;导致化学性皮肤灼伤的危害因素;导致其他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七、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化学性眼部灼伤的危害因素;导致电光性眼炎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白内障的危害因素 八、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导致铬鼻病的危害因素;导致牙酸蚀病的危害因素 九、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石棉;联苯胺;苯;氯甲醚;砷;氯乙烯;焦炉烟气;铬酸盐 十、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氧化锌;二异氰酸甲苯酯;嗜热性放线菌;棉尘;不良作业条件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一、粉尘类 (一)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 1、可能产生的职业病:矽肺 2、行业举例: (1)煤炭采选业:岩巷凿岩、岩巷爆破、岩巷装载、出矸推车、喷浆砌碹、岩巷掘进、煤巷打眼、煤巷爆破、煤巷加固、采煤运输、井下通风 (2)石油天然气采选业:泥浆配置、地质磨片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兰西东龙加油站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一、加油加气站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汽油、苯系物、噪声、一氧化碳、四乙基铅等 1、汽油的危害 具有强烈的挥发性,易溶于脂肪。主要是以蒸气的形式经呼吸道吸入人体,通过血液循环到人的大脑,引起麻醉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及末梢神经产生毒害作用,对骨髓造血机能也可产生不良影响。 侵入途径: 呼吸道、皮肤。 临床中毒表现: ①急性中毒:麻醉症状,精神恍愧、步态不稳、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结膜充血、咳嗽等;重症为吸入高浓度汽油后,可很快出现昏迷、抽搐、肌肉痉挛、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②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头晕、健忘、失眠、多梦、食欲不振、情绪波动等,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表现为四肢远端麻木,感觉异常,出现手套、袜套样分布的痛、触觉减退及腱反射减弱和消失,严重者可出现肢体瘫软,神经-肌电图显示为神经源性损害。 ③皮肤接触汽油可干燥、皲裂,出现角化性皮炎;妇女对汽油敏感,除上述神经系统症状外,还可出现月经异常、周期紊乱等。 职业接触限值:PC-TWA300mg/m3。 2、四乙基铅的危害 交通运输行业应用的汽油中加入了一定量的四乙基铅,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在燃烧时释放铅随废气排入大气中。如吸入量过大,能使人大脑萎缩。 临床中毒表现: 临床上有神经、消化、血液等系统的综合症状。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多发性神经病和脑病。消化系统轻者表现为一般消化道症状,重者出现腹绞痛。血液系统主要是铅干扰血红蛋白合成过程而引起其代谢产物变化。铅对肾脏的损害多见于急性、亚急性铅中毒或较重慢性病例,出现氨基酸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及肾功能减退,提示中毒性肾病,伴有高血压。 铅中毒临床指标: 尿铅超过0.08mg/l,血铅超过50μg/t,职业史和临床症状是诊断的依据。 职业接触限值:PC-TWA0.02mg/m3。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报告

xx限公司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二〇一七年二月

1 分级管控依据和范围 (1) 1.1分级管控目的 (1) 1.2分级管控依据 (1) 1.3分级管控内容和范围 (2) 1.4分级管控程序 (2) 2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4) 2.1作业岗位单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4) 2.1.1 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 (4) 2.1.2 接触化学物作业分级 (6) 2.1.3 接触噪声作业分级 (8) 2.1.4 接触高温作业分级 (9) 2.2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总分级指数(T) (9) 2.3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分级指数(Z) (13) 2.4公司职业卫生管理质量分级指数(Q) (13) 2.5公司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等级(R)判定 (14) 3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15) 3.1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15) 3.1.1 粉尘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管控措施 (15) 3.1.2 有毒化学物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管控措施 (15) 3.1.3 噪声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管控措施 (16) 3.1.4 高温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管控措施 (17) 3.2公司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18) 3.2.1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原则 (18) 3.2.2 公司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18) 3.2.3作业岗位职业病风险清单 (20)

1 分级管控依据和范围 1.1 分级管控目的 在委托X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我公司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和检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分类、危害因素的危害性、暴露强度、接触时间、接触人数、防护水平、健康效应、管理措施等因素,对我公司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分级,并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1.2 分级管控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52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山东省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鲁安监发〔2013〕76号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 (鲁政办字〔2016〕36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 鲁安发﹝2016﹞16号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导手册》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一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二部分:化学物》GBZ/T229.2-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三部分:高温》GBZ/T 229.3-2010 1

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因素及职业病

一、 粉尘类: (一) 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矽肺 (二) 煤尘(煤矽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煤工尘肺 (三) 石墨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墨尘肺 (四) 炭黑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炭黑尘肺 (五) 石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棉肺 (六) 滑石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滑石尘肺 (七) 水泥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水泥尘肺 (八) 云母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云母尘肺 (九)陶瓷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陶瓷尘 (十) 铝尘(铝、铝合金、氧化铝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铝尘肺 (十一) 电焊烟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电焊工尘肺 (十二) 铸造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铸工尘肺 (十三) 其他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其他尘肺 二、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r射线)等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肿瘤、放射性骨损伤、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放射性性腺疾病、放射复合伤、根据《放射性疾病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 三、化学物质类: (一)铅及其化合物(铅尘、铅烟、铅化合物,不包括四乙基铅)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铅及其化合物 (二)汞及其化合物(汞、氯化高汞、汞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三)锰及其化合物(锰烟、锰尘、锰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四)镉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五)铍及其化合物 铍病 (六)铊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七)钡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八)钒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九)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十)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砷化氢)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十一)铀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铀中毒 (十二)砷化氢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化氢中毒 (十三)氯气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气中毒 (十四)二氧化硫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氧化硫中毒 (十五)光气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光气中毒 (十六)氨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氨中毒 (十七)偏二甲基肼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偏二甲基肼中毒 (十八)氮氧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氮氧化合物中毒 (十九)一氧化碳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一氧化碳中毒 (二十)二氧化碳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氧化碳中毒 (二十一)硫化氢

职业危害告知台帐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以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

XXXXXXXX有限公司 职业危害告知台帐 ⒈岗前告知内容 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将工作场所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的材料。(告知书见附件) ⒉作业场所告知内容 ⑴作业场所设置规范、醒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⑵高毒物品告知卡;职业病危害因素信息卡(毒物信息卡MSDS); ⑶监测、检测结果公示; ⑷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结果的告知凭证。 示范: 工种定员 (人 ) 工作场所/生产 设备 接触的职业病危害 因素 旋切工 5 旋切机木粉尘、噪声干燥工 2 干燥机木粉尘、噪声干燥(切 板)工 8 切板工作台木粉尘、噪声 胶压(压边)工26 涂胶机甲醛、噪声 热压机甲醛、噪声 拌胶工 2 拌胶区小麦淀粉粉尘、甲 醛、噪声 锯边工 2 锯边机木粉尘、噪声砂光工 2 砂光机木粉尘、噪声 制胶工 2 制胶车间尿素、三聚氰胺粉尘、氢氧化钠、甲酸、甲醛、噪声 锅炉工 4 锅炉房投料作 业 煤尘、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二氧化 硫 电工 1 配电房工频电场

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 同志: 您所在的部门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如防护操作不当,该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对您的造成损害,导致。 我公司已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对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采取了防护措施,并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 为预防职业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及伤害事故的发生,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及《劳动合同法》之规定,请您履行以下义务: 自觉遵守本公司制定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制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定期参加职业病健康体检;发现职业危害隐患和事故应及时报告;并积极配合公司,避免职业病及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 特此告知: 单位盖章员工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2020年 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XX有限公司 MS-CARE-01 社会责任及EHS手册 (1.0版) 制订: 审批: 2020-1-1发布2020-1-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xx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xx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xx股份有限公司、青xx家具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xx.xx.xx.xx。

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的职责和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和持续性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xx省木质家具制造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的风险分级与管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626 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T 23466 护听器的选择指南 GB/T 29510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 GB/T 500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 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T 195 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 GBZ/T 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 GBZ/T 205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AQ 4211 家具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2973-2017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3 术语和定义 GBZ/T 224、DB37/T 2882和DB37/T 2973-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文件。 3.1 木质家具制造企业 wooden furniture manufacture enterprise 使用天然木材或木制人造板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辅料(如油漆、贴面材料、玻璃、五金配件)制作的具有坐卧、凭倚、储藏、间隔、展示等功能,可用于住宅、旅馆、办公室、学校、餐馆、医院、剧场、公园、船舰、飞机、机动车等任何场所的各种木质家具的生产企业。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序号活 动 类 型 分部 工程 分项 工程 重大危险 因素 可导致 的事故 目标指标 经费 投入 (万 元) 管理措施 责任 部门 启动 时间 完成时 间 1 日 常 施 工 各工 程 电器 使用 电源线、电 器设施破 损 触电 年触电亡人事故为零, 重伤事故控制在0.5‰ 轻伤事故发生率15‰ 1、振捣器电源线完好,无损坏,设施合 格率100%2、振捣器外壳完好率 100% 0.5 1、在使用电器作业时,电源线设专人 看护,并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2、 配备专用开关箱,箱内必须装设漏电 开关。3、定期对各种电器进行绝缘电 阻摇测。4、持证上岗,定期对操作证 进行复审。 项目 部 2017.0 5 2017年 10.10 2 施 工 现 场 氧气 瓶、 乙炔 瓶 使用与存 放不当,防 护设施缺 陷 化学性 爆炸、 火灾 1、防护设施合格率 100%;2、火灾事故为 零。 1、安全阀压力表、回火器齐全有效; 2、 氧气瓶和乙炔瓶间距不小于5m,两瓶同 明火作业小于10m,禁止在工程内使用液 化石油气钢瓶和乙炔发生器作业。 0.3 1、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防护设施损 坏及时更换;使用前对设施进行检查, 不合格禁止使用,专人负责管理;2、 严格执行用火审批制度,操作前办理 用火申请手续;3、遇有五级以上大风 等恶劣气候时,高空和焊割作业应停 止;4、发生有明火作业的同时,严禁 电气焊操作。 项目 部 2017.0 5 2017年 10.10 3 洞 口、 临边 防护 洞口 临边 搭设 临边未防 护 高处坠 落物体 打击 无物体打击及高处坠 落事故(死亡事故为 零,重伤事故0.5‰, 轻伤事故发生率不超 过15‰) 1、电梯井口装设1.2m高开启式安全防护 门,楼梯平台四周搭设1.2m安全防护栏, 通道出入口搭设双层防护棚(高层长6米、 多层长3米),预留洞口边长1.5m以上 四周搭设1.2m高防护栏,边长50m以下 的洞口加设固定盖板,0.5m-1.5m的洞 口预留钢筋网,上面加设盖板;2、临边 搭设1.2m高的双道防护栏,并立挂安全 网。3、四口封闭、防护设施完好率100%; 4、五临边防护设施完好率100%。 0.6 1、制定洞口、临边安全防护设施管理 方案。2、全面检查统计洞口、临边防 护设施情况。3、按规定搭设临边防护。 4、分析并提出完善保护措施的要求。 5、依据要求实施完善措施实施情况。 6、检查并验收完善措施实施情况。 项目 部 2017.0 5 2017年 10.10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经分析,公司目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生产性粉尘、锰及其化合物、噪声、高温、工频电场、有毒溶剂(甲苯、戊烷、苯乙烯等)、刺激性和窒息性气体、化学性烧灼伤(眼、皮肤等)。对此具体分析如下: 1、生产性粉尘 粉尘致病机理: 尘粒在进入呼吸道后,根据其物理性状,在呼吸道各部位通过截留、撞击、沉降、弥散等方式沉积、贮留及最后清除。 由于尘粒在呼吸道沿途沉积阻留机会和沉积后引起机体反应不同,可把粉尘分为非吸入性和可吸入性尘,后者主要指小于5μ的尘粒,小于5μ的尘粒,可以进入肺泡,因此它又可称为呼吸性尘。 人体对粉尘的清除: 沉积在呼吸道的可吸入性尘主要经两种方式清除:粘液纤毛系统和肺泡巨噬细胞吞噬作用,人体通过各种清除功能,可使进入呼吸道的97-98%的尘粒排出体外。人体虽有良好的防御功能和清除功能,但若长期吸入任何浓度粉尘,均可有一定量沉积在肺内,产生不良作用,只是粉尘理化性质不同,作用的严重度不同。 粉尘对人体致病作用: 生产性粉尘根据其理化性质,进入人体的量和作用部位,可引起不同的病变。 职业性呼吸疾患: 尘肺: 尘肺病是因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肺组织弥漫纤维化性全身性疾病。 我国通过近三十年的大量临床观察、X线检查、病理解剖和试验室研究,认为尘肺按其病因可分为五种:①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量较高的粉尘可引起矽肺;②吸入含有胶合二氧化硅(硅酸盐)可引起硅酸盐肺;③吸入煤、石

墨、碳黑、活性炭等粉尘可引起炭尘肺;④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和其他物质的混合性粉尘可引起混合性尘肺,如电焊工尘肺;⑤吸入某些金属粉尘可引起金属尘肺,如铝肺。 粉尘沉着症: 有些金属(铁、钡、锡等)粉尘吸入后,可在肺组织中呈异物反应,并继发轻微纤维性变,但对人体危害较小,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无进展。 呼吸系统肿瘤: 有些粉尘已确诊可致癌,如放射性矿物尘、金属尘(镍、铬、砷)、石棉等。 局部作用: 粉尘作用于呼吸道粘膜,早期引起其机能亢进,毛细血管扩张,分泌大量粘液,以阻留更多的粉尘。这是保护性反应,久之形成肥大性改变,最后由于粘膜细胞营养供应不足而致萎缩,形成萎缩性改变。此外,经常接触粉尘,可引起皮肤、耳、眼的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基本表现为慢性上呼吸道及肺部的炎症症状、慢性肺功能损害症状。因此,接尘工人的受损害程度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是定期进行X光摄片等特殊的临床检查。 粉尘的卫生标准: 煤尘TWA6mg/m3,锅炉尘TWA2mg/m3。 粉尘的防护原则: ①加强工艺改革,消除尘源或强化工艺的自动化、机械化和密闭化水平,减少操作工人数量并使操作工人隔离或远离尘源。 ②尽量采用湿式作业,减少扬尘; ③加强岗位局部的密闭、通风、除尘净化措施,尽量使设备处于负压状态运行,防止粉尘外逸; ④强化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接尘岗位要佩带防尘口罩,防护工作服,注意及时更换口罩和防护服,避免生产场所积尘的二次污染以及污染工作服对生活区域的污染;

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

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 危害类 别危害项 目 对人体/环境的危害国家标准国际趋势 评估 方法 职业健康物 理 因 素 噪声 电力设备、混凝土开挖风炮机操控等作业现场存在噪音。噪音 长期作用于中枢神经,会形成噪音病,头昏、失眠、易疲劳、 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映迟钝、伴有耳鸣。长期暴露于 严重噪音环境,可产生听觉疲劳、听力敏锐性下降,听觉器官 发生病变,听力损失将成为永久性耳聋。 1.工作场所噪声接触限值: 8h 为85分贝 4h为88分贝 2h为91分贝 1h为94分贝 0.5h为97分贝 2.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类别昼间夜间 1类 55分贝 45分贝 2类 60分贝 50分贝 3类 65分贝 55分贝 适用区域: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 为主的区域。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 业混杂区。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参考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 测量 非电离 辐射 (1)射频辐射:高频和微波的波谱相近,所以对人体的影响有 相同的作用,但微波的量子能量水平比高频高,其健康损坏要 比高频电磁场严重。 高频和微波对人体相同的影响作用,类神经症和自主神经 功能紊乱,心血管系统主要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副交感神 经反应占优势者居多。 微波独有的作用,除上述作用外,还可引起眼睛和血液系 统改变。长期接触大量强度微波的工人,可发现眼晶状体浑浊、 视网膜改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下降。 GB/T 27476.4-2014 评估

手持无绳电话对局部脑组织功能和形态的不良影响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2)紫外、红外辐射和激光:主要是对皮肤和眼睛的损伤作用。如红外线可引起职业性白内障,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 照明及能见度照明度高或低,均会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视觉疲劳、视力下 降。 参考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 测量 降雨、雾、霾、沙尘暴等天气条件下,大气透明度较低,能见 度较差,对司机开车安全会产生影响。 能见度区分分为三级: 不好,指能见度为2公里以下; 普通,指能见度为2-8公里; 好,指能见度8公里以上。 参考标准:《四川气象》2004 国际上对烟雾的能见度定义为 不足1km,薄雾的能见度为 1km~2km,霾的能见度为2km~ 5km。 评估 温度高温作业,对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均 会产生影响。高温作业,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使血液浓缩、 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胃液分泌减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汗腺排汗多,尿液浓缩、增加肾脏负担;高温下,肌肉工作能 力、大脑反应能力下降。过量热积聚体内会产生中暑(职业病)。 工作点温度工作时间 30-32 80分钟 32-34 70分钟 34-36 60分钟 36-38 50分钟 38-40 40分钟 40-42 30分钟 42-44 20分钟 以上时间为轻劳动,若中度劳动,则工作时 间每个等级之间减少10分钟。 参考标准:《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技术规范第5部分 DL/T799.5-2002《高温作业监测》: 测量 振动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可致手麻、手胀、手痛、手胀多汗、 手臂物理和关节疼痛等,甚至导致手臂振动病(职业病)。有 下列表现之一者可能患有振动病:一是手部冷水复温试验,复 温时间延长或复温率低,二是指端振动感觉和手指痛觉减退。 日接触时间小于1小时,卫生限值为12m/s2; 日接触时间介于1-2小时,卫生限值为8m/s2; 日接触时间介于2-4小时,卫生限值为6m/s2 日接触时间超过4小时,卫生限值为5m/s2。 参考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测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