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

第二章 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

第二章 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
第二章 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

第二章原虫

第四节蓝氏贾第鞭毛虫

一、学时分配:0.5学时。

二、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

1、滋养体、包囊的主要形态特点。

2、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途径。

3、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的病原学诊断。

【熟悉】

蓝氏贾第鞭毛虫的致病作用。

【了解】

1、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的免疫学诊断。

2、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原则。

三、主要教学内容

蓝氏贾第鞭毛虫,也属于鞭毛虫纲双滴虫目原虫。常寄生于人体小肠(十二指肠为主)和胆囊,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吸收不良等症状。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本病在旅游者中发病率甚高,故而称为“旅游者腹泻”。

一.形态:

生活史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不同发育阶段。

1.滋养体

形状:梨形或瓢状,又如切开的半个梨子,背面隆起,腹面凹陷。二侧对称。

大小:9.5~12×5~15μm。

结构:(铁苏木素染色后)

吸盘:一对,实为体前半陷窝。

核:一对,位于陷窝内,泡状,可见一大的明显核仁。

轴柱:一对,纵贯虫体中部。轴柱中部可见二个半月形中央小体。

鞭毛:4对,分前、中、后、腹。

毛基体:位二陷窝前中央,为鞭毛发源处。

2.包囊

形状:椭圆形。

大小:10~14×7.5~9μm

结构:具有较厚的囊壁,囊壁与虫体可见空隙。可见核、轴柱、鞭毛和丝状物等。

核:未成熟的包囊有2核;

成熟的包囊有4核;

核的位置是偏于一端的。

二.生活史

寄生部位:滋养体主要寄生于十二指肠,有时也可在胆囊内,利用吸盘吸附于肠壁。

感染阶段:成熟四核包囊。

过程:包囊随污染食物或饮水进入人体,在十二指肠内脱囊,变成两个滋养体,并以二分裂法纵行分裂,若滋养体落入肠腔而随食物

到达回肠下段或结肠后,即形成包囊,随粪便排出。随粪便排出

的包囊数量巨大,据估计,一次正常粪便可排出9亿个包囊。三.致病

已经研究证实,确认本虫具致病力。致病机理还不明了,与下列因素有关:

1.虫株毒力:吸盘吸附对肠粘膜机械刺激和毒性。

2.机体情况:抵抗力,即免疫机能的高低。

3.肠腔内环境因素:如细菌的协同作用。

临床表现:

1.无症状:带虫者。

2.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腹胀、呕吐、低热、厌食等,即以腹泻为主的吸收不良综合症。

3.胆道系统受累时,可致胆囊炎、胆管炎。症状:上腹部痛,食欲不振等。

4.

四.诊断

1.病原诊断

1)粪便检查:

①直接涂片法:查滋养体(水样粪便检查);查包囊(成形粪便检

查,需经碘液染色)

②硫酸锌浓集法:查包囊。

2)十二指肠液或胆汁检查:可直接涂片,亦可根据需要染色,可提高检出率。

3)肠检胶囊法:

让受检者吞下装有尼龙线的胶囊,3~4小时后把线拉出,刮取粘附于尼龙线上附着物,涂片镜检。

2.免疫诊断

为辅助诊断,方法与其他寄生虫病诊断相同。

五.流行

分布:世界性分布,前苏联、美国均多见,旅游者多见。

传染源:带虫者和病人。

传播途径:人食入被包囊污染食物或饮水,尤其饮用水污染在流行上意义很大。

污染途径:粪便直接污染;昆虫携带:如蝇、蟑螂等。

六.防治

1.治疗病人、带虫者

药物:甲硝咪唑(灭滴灵)、丙硫咪唑、吡喹酮。

2.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外科)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外科)【概述】 人体感染贾第虫后,无临床症状者称带虫者。本病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腹胀、呕吐、发热和厌食等,典型病人表现为以腹泻为主的吸收不良综合征,腹泻呈水样粪便,量大、恶息、无脓血。儿童患者可由于腹泻,引起贫血等营养不良,导致生长滞缓。若不及时治疗,多发展为慢性,表现为周期性稀便,反复发作,大便甚臭,病程可长达数年。 【诊断】 ㈠临床诊断:由于没有特殊的临床症状,因此没有确切的诊断方法。可询问有无旅游腹泻症状,并观察粪便特征,有无脓血、粘液,再作进一步检查。 ㈡病原学检查:病原学检查本虫滋养体和包囊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1.粪便检查: ⑴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在粥样或水样粪便里可查到左右翻滚、瓢形的滋养体,运动活泼。注意粪样必须新鲜。 ⑵碘液直接涂片法:取半成形或成形粪便少许与少量卢戈氏碘液混匀,作成涂片,好可镜检包囊。 ⑶硫酸锌(33%)漂浮法浓集包囊:常用接种环取上浮物于载玻片上镜检,此法检出率高。 ⑷汞磺醛(MIF)沉淀法浓集包囊:离心取沉淀作涂片镜检。

由于粪便中包囊时有无,故应隔日检查,连续3次以上。 2.十二批肠引流法:取十二指肠内容物,涂片镜检滋养体及包囊。 ㈢免疫诊断: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诊断蓝氏贾鞭毛虫病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方法。有症状者诊断阳性率为73.5%,具有快速、操作简便等优点,仅有少数交叉反应。不仅可以检查现症患者的抗体,对已往有过感染现已不排虫者,因其血内抗体可持续存在一段时间,因此也可检查。 2.间接血凝(IHA):由于IHA操作简单,无须昂贵设备,是诊断蓝氏贾鞭毛虫病比较好的方法,阳性率7 3.4%。 3.间接荧光抗体(IFA):优于IHA,血清阳性率为83.3%。 4.对流免疫电泳(CIF)试验:简便有效,适应于现场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患者的新鲜粪便(其中有该虫抗原)或低温保存时间较短者,检出率较高。 【治疗措施】 此病较顽固,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㈠灭滴灵(metronidazole):Green(1974)报道大剂量应用,每日2g,疗程3天,疗效100%,一般可达90%以上。 ㈡甲硝磺酰咪唑(tinidazole):成人为2g,儿童为50~ 70mg,均为一次顿服。成人一次治愈率为97.4%,小儿一次治愈率

寄生虫单选总结

01、关于绦虫下列不正确的是( ) E.生活史中只需要一个中间宿主 13、隐孢子虫的感染阶段是( ) A.卵囊 17、弓形虫生活史中的发育阶段有( ) B.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包囊等 21、蝇与传病无关的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是( ) C.有复眼1对 22、鞭虫病的防治原则不含有( ) D.加强肉类检查 23、与其他病原体相比,寄生虫的抗原较为复杂,这是因为( ) A.结构和生活史较复杂 24、哪种积水不适于白纹伊蚊的孳生( ) E.稻田 25、关于结肠小袋纤毛虫,下列哪项不正确( ) E.确诊本病常用活组织作病理检查 30、以牛、羊为主要保虫宿主的线虫有( ) C.美丽筒线虫 32、可引起自体感染的人体寄生虫病除粪类圆线虫病外,还有( ) B.猪带绦虫病和微小膜壳绦虫病 46、广州管圆线虫的成虫主要寄生于其终宿主体内的( ) E.肺动脉内 47、根据定义,发生幼虫移行症的宿主为( ) E.转续宿主 54、能致眼部病变的人体寄生虫有( ) B.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裂头蚴、猪囊尾蚴、肺吸虫 59、经接触传播的医学原虫其生活史中( ) B.只需1种宿主 60、圆叶目和假叶目绦虫的共同点是( ) E.成虫头节有吸盘或吸槽等固着器官 61、在人体内寄生的泡球蚴,其囊内( ) B.只含胶状物而无原头蚴 66、线虫成虫获取能量的途径主要借助于( ) C.糖类代谢 69、关于诊断棘球蚴病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B.诊断性组织穿刺 72、绦虫体壁的皮层表面布满微毛,其功能不包括( ) D.抵抗外界环境的干扰 73、蚤传播地方性(鼠型)斑疹伤寒的机制是( ) D.蚤粪中带有病原污染伤口 74、口器为舐吸式的节肢动物有( ) A.家蝇 76、不传播人兽共患疾病的节肢动物是( ) D.虱 78、粪类圆线虫为( ) C.兼性寄生虫 79、蚤可传播鼠型斑疹伤寒的方式是莫氏立克次体可以( ) A.在蚤胃上皮细胞内繁殖,粪便污染伤口而感染 82、关于旋毛形线虫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B.在同一宿主体内即可完成生活史全过程 83、人体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指寄生虫生活史中( ) D.能侵入人体并继续发育或繁殖的阶段 85、所谓自然疫源地是指包括寄生虫病在内的传染病( ) D.在脊椎动物之间传播的未开发地区 86、确诊棘球蚴病的依据是( ) E.从摘除物中找到原头节 87、确诊肺型肺吸虫病的常用方法有( ) B.在粪便及痰液中查虫卵 90、带绦虫卵的形态特征( ) B.圆球形 91、棘球蚴的组成部分应除外( ) E.囊壁外纤维组织 92、决定虫媒病呈地区性流行的最主要因素是( ) E.媒介的地区分布 93、结膜吸吮线虫的病例以婴幼儿居多,主要原因是( ) D.与蝇类直接接触婴幼儿的机会较多有关 96、大头金蝇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 C.季节高峰常在春末夏初 97、土源性蠕虫生活史的特点是( ) C.卵和(或)幼虫在外界环境中发育 98、人体寄生吸虫的繁殖方式是( ) B.幼虫行无性生殖,成虫行有性生殖 99、寄生人体的吸虫繁殖方式( ) B.幼虫进行无性生殖,成虫进行有性生殖 100、关于吸虫生活史的特征,错误的描述是( ) C.幼虫发育至成虫需蜕皮 101、蠕虫在人体寄生的阶段是( ) C.成虫和(或)幼虫 102、粪类圆线虫的生活史与其它蠕虫生活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C.有自生和寄生两个世代 104、黑尾麻蝇成虫形态特征为( ) C.腹部背面有棋盘状方斑 105、美丽筒线虫病的诊断依据之一是( ) A.病人有吃甲虫史 107、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的形态特征之一( ) B.有2个核

第二章 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

第二章原虫 第四节蓝氏贾第鞭毛虫 一、学时分配:0.5学时。 二、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 1、滋养体、包囊的主要形态特点。 2、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途径。 3、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的病原学诊断。 【熟悉】 蓝氏贾第鞭毛虫的致病作用。 【了解】 1、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的免疫学诊断。 2、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原则。 三、主要教学内容 蓝氏贾第鞭毛虫,也属于鞭毛虫纲双滴虫目原虫。常寄生于人体小肠(十二指肠为主)和胆囊,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吸收不良等症状。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本病在旅游者中发病率甚高,故而称为“旅游者腹泻”。 一.形态: 生活史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不同发育阶段。 1.滋养体 形状:梨形或瓢状,又如切开的半个梨子,背面隆起,腹面凹陷。二侧对称。 大小:9.5~12×5~15μm。 结构:(铁苏木素染色后) 吸盘:一对,实为体前半陷窝。 核:一对,位于陷窝内,泡状,可见一大的明显核仁。 轴柱:一对,纵贯虫体中部。轴柱中部可见二个半月形中央小体。 鞭毛:4对,分前、中、后、腹。 毛基体:位二陷窝前中央,为鞭毛发源处。

2.包囊 形状:椭圆形。 大小:10~14×7.5~9μm 结构:具有较厚的囊壁,囊壁与虫体可见空隙。可见核、轴柱、鞭毛和丝状物等。 核:未成熟的包囊有2核; 成熟的包囊有4核; 核的位置是偏于一端的。 二.生活史 寄生部位:滋养体主要寄生于十二指肠,有时也可在胆囊内,利用吸盘吸附于肠壁。 感染阶段:成熟四核包囊。 过程:包囊随污染食物或饮水进入人体,在十二指肠内脱囊,变成两个滋养体,并以二分裂法纵行分裂,若滋养体落入肠腔而随食物 到达回肠下段或结肠后,即形成包囊,随粪便排出。随粪便排出 的包囊数量巨大,据估计,一次正常粪便可排出9亿个包囊。三.致病 已经研究证实,确认本虫具致病力。致病机理还不明了,与下列因素有关: 1.虫株毒力:吸盘吸附对肠粘膜机械刺激和毒性。 2.机体情况:抵抗力,即免疫机能的高低。 3.肠腔内环境因素:如细菌的协同作用。 临床表现: 1.无症状:带虫者。 2.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腹胀、呕吐、低热、厌食等,即以腹泻为主的吸收不良综合症。 3.胆道系统受累时,可致胆囊炎、胆管炎。症状:上腹部痛,食欲不振等。 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