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2017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2017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2017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2017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

C单元地球上的大气

C1大气的受热过程

9.C110.C111.B2、M2[2019·全国卷Ⅰ]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

C.③D.④

9.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图中③④总体温度低,且温度接近,变化趋势一致,可推断为当地寒冷期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图中①②总体温度较高,①变化范围较小,②变化范围较大。由于枯雪年,降雪少,多晴天,昼夜温差较大,所以②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①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

10.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10.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地理环境下气温的变化情况。该图反映的是平均气温日变化,不能确定当地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积雪厚度不同,使得进入膜内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且积雪厚度不同,雪的保温效应强度也不同,所以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11.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1.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时差和我国地理概况。从图中可知,该地一日之内气温最高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6时左右(我国标准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即北京时间),而根据气温的日变化规律,此时当地地方时应该为14时左右,即该地大致位于东六区;且寒冷期的日平均气温最低在-15℃左右。所以该地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故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19·湖北七校联考]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见图K5-1)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结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见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见右图)。据此完成1~3题。

图K5-1

1.风塔高过屋顶部分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室内空气流出

B.便于采光

C.便于室内热量散发

D.便于室外空气流入

2.室内水池的主要作用是()

A.储存生活用水

B.增加室内湿度

C.美化居室环境

D.降低空气温度

3.有关图示室内空气的流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四周流向水池

B.从水池流向四周

C.中央为上升气流

D.四周为上升气流

1.D 2.D 3.B[解析] 第1题,据材料可知,风塔高过屋顶部分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室外空气流入,通风降温。第2题,水的比热容比空气的大,增温慢,天气炎热时温度较低,对空气起到降温的作用。第3题,水池处温度低,气压高,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室内空气从水池流向四周。

C2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2019·中原名校第一次质量考评] 在天气晴朗时,珠穆朗玛峰峰顶常飘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穆朗玛峰旗云。其水平方向飘动主要受高空西风的影响,垂直方向飘动主要受上升气流的影响。登山运动员可根据它来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结合珠穆朗玛峰旗云成因示意图(图K5-2甲)和景观图(图K5-2乙),回答4~5题。

甲乙

图K5-2

4.关于珠穆朗玛峰峰顶附近空气对流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其热源为阳坡的冰雪面

B.其水汽来源为峰顶附近的碎石

C.对流运动的上升气流的成因类似谷风

D.上升气流带来强大的高空西风

5.从珠穆朗玛峰旗云的状态可知天气。若珠穆朗玛峰顶部的云扶摇直上,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已形成大雪天气,不宜登山

B.西风风力较大,不宜登山

C.对流弱,天气晴朗,适宜登山

D.西风风力小,适宜登山

4.C 5.D[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海拔7500米以上气流上升,而该处为碎石面,白天,碎石面快速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引起空气对流,所以其热源为阳坡的碎石面;而阳坡的冰雪面反射作用强,吸收的太阳辐射极少,温度低,选项A错误。峰顶附近水汽由高空西风输送而来,选项B错误。图中白天太阳辐射强,碎石面升温快,气流沿坡面上升,类似谷风,选项C正确。高空西风为全球性的大气运动,与山地局部上升气流无关,选项D错误。第5题,若珠穆朗玛峰顶部的云扶摇直上,则说明西风风力弱,当日适宜登山。

[2019·宁德模拟] 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图K5-3为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图K5-3

6.图中中纬度西风()

A.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B.风速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C.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D.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

7.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强

B.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偏高

C.北半球海面狭窄,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缺少

D.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风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6.B7.D[解析] 第6题,读图可知,南半球中纬度西风风速比北半球的大,北半球冬季时南半球中纬度西风分布纬度范围较大,故A、D错误。从图中北半球冬、夏季南北半球的中纬度西风最大风速数值可计算出,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大,C错误。从图中很容易可以看出北半球风速差异比南半球的小,故选B。第7题,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力;南半球中纬度海面宽广,下垫面热力性质较均一,蒸发量大,海水温度偏低;北半球中低纬度在夏、冬季节有明显的高低压中心,如在亚欧大陆夏季有印度低压,冬季有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季节性的高低气压中心并不缺少;由图可知,南半球中纬西风强度大于北半球的,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南半球西风带分布区的海面较广,摩擦力较小,风力较大,且由于气压带在冬夏季节基本上呈带状分布,故风力更强。

[2019·吉林辽源重点中学第二次检测] 图K5-4示意世界某局部区域和该区域沿海城市M 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8~9题。

图K5-4

8.1月控制M城市的气压带的名称为()

A.极地高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

9.7月,M城市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8.B9.D[解析] 第8题,读图可知,M城市1月气温高于7月的,判断其位于南半球;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判断其为地中海气候。1月正值南半球的夏季,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第9题,7月正值南半球的冬季,M城市受西风带的影响,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北风。

C3常见的天气系统

7.C28.C3[2019·江苏卷] 2019年5月5日—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图4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形势图。读图回答7~8题。

图4

7.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天气系统。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说明受到冷锋影响,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气旋中心附近,其中甲地南侧附近为一低压槽,根据北半球气旋中心气流旋转方向判断,该低压槽处最可能形成

冷锋,则甲地位于冷锋锋后,因此该地最可能降暴雪,所以A正确。

8.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A.晴,西南风

B.阴,西北风

C.晴,东南风

D.阴,东北风

8.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天气系统。图示为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远在我国南方的戊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戊地位于高压中心的西北部,应吹东南风。所以C正确。

19.C320.C3 [2019·江苏卷] 中央气象台2019年5月5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图10为运用“3S”技术生成的5月5 日8时至6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读图回答19~20题。(双选)

图10

19.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为()

A.甲B.乙

C.丙D.丁

19.A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沙尘暴的沙源地。我国沙尘暴常由西北风引发。从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可以看出,本次沙尘暴主要发生在华北北部与内蒙古东南部,因此沙源地主要为西北方向的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西部地区,即甲和丙,所以A、C正确。

20.扬尘、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A.传播流感病毒,诱发呼吸道疾病

B.增加可吸入颗粒物(PM10)含量,加重大气污染

C.加重大气的酸性,腐蚀文物古迹

D.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

20.B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沙尘暴天气是我国西北和华北北部等地区出现较多的灾害性天气,可造成大气污染、人畜呼吸困难等,同时会降低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B、D正确。

[2019·泸州二诊] 2019年11月20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蓝色预警,预报20日20时至21日20时,北京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局部地区有暴雪。21日凌晨,初雪如期而至,但暴雪“失约”。为此,中央气象台官方道歉解释,因半路上气温过于热情,把“白茫茫”变成了“湿漉漉”。下表是北京该年11月空气质量指数(AQI)信息,其数值越大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据此完成1~3题。

1.此次影响北京地区初雪如期而至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B.反气旋

C.暖锋D.冷锋

2.造成暴雪“失约”的主要因素是()

A.冷高压的强度

B.锋移动的速度

C.暖气团的湿度

D.冷气团的温度

3.这次降雪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原因是()

A.改善盛行偏北风,利于污染物扩散

B.改善大气垂直上升,利于污染物扩散

C.恶化取暖燃煤增多,大气污染物增多

D.恶化大气垂直下沉,污染物沉降低空

1.D 2.C 3.A[解析] 第1题,据材料分析,此次降雪过程为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冬季亚欧大陆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冷气团势力强,南下与暖气团相遇易形成冷锋,引起降雪,故该天气系统是冷锋。第2题,据题干信息“因半路上气温过于热情,把‘白茫茫’变成了‘湿漉漉’”可知,暴雪“失约”是因为暖气团湿度小。第3题,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21日—23日的AQI数值明显变小,说明空气质量改善,其原因是大风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2019·绵阳高中第一次诊断] 图K6-1示意某年12月18日—24日影响亚洲东部的某种天气系统。图中的小圆圈为气压中心,圆圈下的数字为中心气压值(单位:百帕),圆圈上和锋线上的数字为日期(单位:日)。读图,完成4~6题。

图K6-1

4.24日,甲地的主导风向是()

A.偏南风

B.偏东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5.气象部门发布了寒潮预报,甲地降温最剧烈的时间是()

A.19日

B.20日

C.21日

D.22日

6.与18日的天气相比,寒潮过境时甲地()

A.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B.大气逆辐射减弱

C.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D.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4.A 5.C 6.D[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图示气压中心气压值高,应为高压中心,24日甲地位于高压中心的北侧,主导风向是西南风。第5题,图中21日冷锋距甲地最近,冷锋过境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因此甲地21日降温最剧烈。第6题,18日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寒潮过境时甲地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阴雨天大气逆辐射增强;寒潮过境时气温水平差异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2019·豫南九校第四次质评] 下表为我国某地2019年11月中的某一周工作日气象资料。据此完成7~8题。

7.引起星期一至星期五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 B C D

图K6-2

8.与星期一相比,下列关于星期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污染程度减轻

B.天气不利于冬小麦的生长

C.地下水位上升

D.大气保温性能下降

7.A8.D[解析] 第7题,据表格数据可知,影响这一周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冷锋。选项中A为锋面气旋中的冷锋,B为气旋,C为暖锋,D为准静止锋。第8题,星期一气温高,为晴朗天气,星期三出现了大风和降水天气,气温下降,因此星期四大气污染程度减轻;气温突降不利于冬小麦的生长;受前一天降水的影响,星期四地下水位上升;由于星期四天气为多云转阴,夜间大气中的云量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保温作用增强,因此选D。

[2019·厦门第一中学模拟] 若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而高空气温高于0℃或稍低于0℃,从高空降落的冰水混合物与地物接触后即刻冻结的降水现象称为冻雨。图K6-3示意我国南方某地1月23日至30日垂直方向的气温变化。读图完成9~10题。

图K6-3

9.下列日期中最可能出现冻雨的是()

A.25日

B.27日

C.29日

D.30日

10.影响该时段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暖锋

C.反气旋

D.准静止锋

9.B10.D[解析] 第9题,据材料可知,若高空气温高于0℃,则近地面气温越低,形成冻雨的可能性越大。图中26日—27日近地面气温最低,27日高空海拔3000米附近气温最高,故最可能出现冻雨的是27日。第10题,准静止锋中冷暖空气在运动时易形成近地面气温低于0℃、高空气温高于0℃的情况,故影响该时段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准静止锋。

[2019·北京西城区模拟] 图K7-1为世界某区域9月13日(图甲)和9月14日(图乙)的14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图K7-1

1.图甲中两个热带气旋中心相距约()

A.100千米

B.500千米

C.1500千米

D.3000千米

2.图示时间段内()

A.南海大部分海域风大浪高

B.东海气压升高,风力增强

C.南昌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D.福州始终以偏北风为主

3.据图推断()

A.14日两个热带气旋都已发展成台风

B.图示时段台湾岛经历了狂风、暴雨等天气过程

C.14日14时之后的24小时内台风将在浙江省沿海登陆

D.广东省沿海地区需重点防范滑坡、泥石流

1.C 2.D 3.B[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图甲中两个热带气旋中心的经度相差大约13°,纬度相差大约7°,计算可知两个热带气旋中心的距离约为1500千米。第2题,图示南海海域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东海气压略变小,等压线变密集,风力增强;南昌气压稳定,无冷锋过境;福州始终以偏北风为主。第3题,14日130°E附近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1级,为热带气旋,不是台风;该时段台湾受台风影响,经历了狂风、暴雨等天气过程;14日14时之后的24小时内台风将在福建省沿海登陆;广东省沿海地区需重点防范台风和风暴潮。

[2019·江西七校联考] 一个较为稳定的气旋自西向东做匀速运动,3日—9日经过南昌市。图K7-2示意当地某学校气象站记录的部分天气要素变化情况。读图回答4~7题。

图K7-2

4.6日降水强度增大的原因是()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中心控制

D.下沉气流控制

5.风力最大的一天是()

A.5日

B.6日

C.8日

D.9日

6.导致6日—9日气温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昼夜长短

B.正午太阳高度

C.偏北风

D.大气热力作用

7.6日的最低气温是13℃,则7日的最低气温可能是()

A.9℃

B.10℃

C.11℃

D.12℃

4.C 5.C 6.C7.A[解析] 第4题,6日气压最低,表明气旋中心到达。第5题,8日气压值变化最大,表明在天气系统匀速移动的情况下,该日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第6题,6日—9日南昌市位于气旋西侧,风向为西北风,具有降温作用。第7题,6日的最低气温是13℃,最高气温为18℃,气温日较差为5℃;7日天气转晴,气温日较差应大于6日的,因7日最高气温为15℃,所以其最低气温可能是9℃。

[2019·辽宁六校合作体模拟] 10月5日,一高压系统由北向南经过内江市区,气压变化如

图K7-3所示。读图回答8~9题。

图K7-3

8.该天气系统过境内江市区的过程中,下列时刻风速最小的是()

A.5日5时B.5日10时

C.5日16时D.5日22时

9.5日2时,内江市区最可能的风向是()

A.西南风B.东南风

C.东北风D.西北风

8.B9.C[解析] 第8题,风速最小时应该是受高压中心控制时,气压最高时为10时。第9题,5日2时,高压中心在内江市区北侧,内江市区风向最可能为东北风。

[2019·广东五校协作体一联] 读东亚部分地区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图K7-4,单位:百帕),回答10~12题。

图K7-4

10.此时,哈尔滨的风向是()

A.东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11.与乙地相比,甲地该日()

A.气温日较差较大B.云量较大

C.降水较多D.气温较高

12.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地区是()

A.呼和浩特

B.昆明

C.广州

D.上海

10.C11.A12.B[解析] 第10题,据气压分布可知,哈尔滨位于气旋的南部,其风向为西南风。第11题,甲地受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大;乙地受气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第12题,昆明处于锋面气旋的西南部,受冷锋影响,最有可能出现降水。

[2019·重庆开州区实验中学一诊] 图K7-5为世界某地区2019年某月某日某天气系统的近地面风流场(某一时刻气流运动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13~14题。

图K7-5

13.该天气系统可能位于下列哪一个大洲附近()

A.北美洲

B.南美洲

C.欧洲

D.大洋洲

14.据图可知()

A.甲地降水最多

B.乙地吹东南风

C.丙地海水温度最高

D.丁地气压最低

13.D14.C[解析] 第13题,读图可知,该天气系统为气旋,从气流运动方向可以看出其位于南半球,再根据大陆轮廓及该天气系统在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判断其可能位于大洋洲附近。第14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热带气旋中心,降水并非很多;乙地风向为偏北风;

丙地在图示四地中纬度最低,故水温最高;丁地在热带气旋外围,距中心远,故气压并不是最低。

C4气候的形成及分布

27.(1)F2(2)C4(3)F2(4)C4 [2019·江苏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

材料二图14为加拿大50°N 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

图14

(1)2019年3 月,中国某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

(2)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试比较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3)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温哥华属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这里降水较多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森林草原、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干湿度(经度,从沿海到内陆)

(2)差异: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温尼伯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大,年降水量较多)。原因:落基山东麓地区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焚风效应)。

(3)山地针叶林带、灌丛草甸(草甸)带、冰雪带

(4)温带海洋性常年盛行西风,暖流增湿,地形抬升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首先需要准确定位,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基本上为由东向西,沿途自然景观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读图可以得出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但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地形方面思考。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山地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随着水热状况的变化,形成了相应的自然景观,自然带呈现垂直地带性的分布规律。攀登落基山,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山地针叶林带、灌丛草甸(草甸)带、冰雪带。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降水差异的因素。根据气温、降水资料可以得出,温哥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的原因从地形、风向、洋流等方面回答。

6.J27.C48.C4[2019·全国卷Ⅱ]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6~8题。

6.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用水便利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D.植被缺失

6.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热带迁移农业的特点及分布。热带地区原始的刀耕火种耕种方式多出现在热带雨林气候区,而古埃及的原始农业出现在热带沙漠气候区的尼罗河沿岸;尼罗河定期泛滥,沿岸被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覆盖,植被稀少,故人们可以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

7.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7.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气候特征。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自中上游地区,而中上游地区的气候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8.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8.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从题干信息可知,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尼罗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则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在11月到次年5月;这些植物是从周边区域引入的,其生长期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应一致,故其最可能来自地中海气候区。

37.(1)B3、C2(2)C4(3)K1 [2019·全国卷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图7)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图7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37.(1)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受低气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风速快。

(2)夏季(暖季)。(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过。

(3)(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们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区域气候条件中的气温、风、雪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印第安人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冰期全盛时,全球气候较今天寒冷;白令海峡纬度较高,冬季气候更寒冷,不利于人类活动,而夏季相对温和,利于人类通过。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在此相连,夏季人类也可通过。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建设的因素,主要从建设难度和建设成本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该地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多暴风雪,自然条件恶劣,施工

条件差,施工期短;夏季浮冰多,冬季封冻,故对桥梁结构要求较高,建设难度大,成本较高;该地的地质条件、海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作用及周边配套设施条件也要加以考虑;白令海峡较宽,桥梁跨度大,因此桥梁建设难度大、周期长。

[2019·安徽师大附中模拟] 图K8-1为世界四个不同地点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1~2题。

图K8-1

1.若不考虑海拔高度的影响,则四地由南到北的排列顺序为()

A.甲、乙、丁、丙

B.乙、丙、甲、丁

C.丙、甲、乙、丁

D.丁、甲、丙、乙

2.关于四地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B.乙地河流汛期集中在冬季

C.丙地的典型植被为橄榄树

D.丁地气候类型仅分布在北半球

1.B 2.B[解析] 第1题,甲地为北半球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20°N~30°N;乙地是南半球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30°S~40°S;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丁地是北半球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40°N~65°N。故四地由南到北的排列顺序是乙、丙、甲、丁。第2题,甲地为北半球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分布在大陆西岸或内陆;乙地是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河流在冬季形成汛期;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主要为雨林植被,而橄榄树是地中海气候区的代表性植被;丁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半球都有分布。

[2019·晋商四校联考] 下表为纬度50°附近欧洲西部和南美洲西部沿海两地气候资料。据

3.乙地的地带性植被为()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4.乙地全年平均气温高于甲地的,其原因是乙地()

A.纬度和海拔更低

B.正午太阳高度更大和白昼更长

C.受沿岸暖流影响大

D.所处地带海洋面积更大

5.导致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大气环流

C.洋流

D.海陆位置

3.B 4.C 5.A[解析] 第3题,纬度50°位于温带地区;据世界气候分布规律可知,纬度40°~60°之间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第4题,甲、乙两地都位于纬度50°附近,因而纬度因素不是导致两地温度差异的因素。据表中两地气温数值可知,甲、乙两地分属南半球和北半球,一年中不同时段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长存在差异,北半球夏季乙地正午太阳高度更大、白昼更长,北半球冬季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更大、白昼更长;总体来说,甲、乙两地纬度相当,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相当,据乙地7月气温最高,可知该地位于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故全年平均气温相对较高。第5题,乙地位于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便于西风深入内陆;甲地位于南美洲西部沿海,结合南美洲地形特点可知,南美洲西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分布,山脉西坡为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沛。

[2019·湖南石门一中月考] 图K8-2为某地全年逐日逐时平均气温(30年平均)等值线图。与其他类型气候图相比较,这种气候图更能反映与农林生产相关的气温分布状况。据此回答6~7题。

图K8-2

6.该地7月的月均温可能为()

A.10℃B.15℃C.20℃D.25℃

7.该地气候与下列各地相似的是()

A B

C D

图K8-3

6.B7.B[解析] 第6题,该地7月日最高气温20~21℃,最低气温10~11℃,因此月均温可能是15℃。第7题,该地1月一天中最高气温是5~6℃,最低气温是2~3℃,1月平均气温应大于0℃;由上题可知,7月均温约为15℃。该地最可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图中乙地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2019·湖北荆州中学摸底] 图K8-4示意韩国部分地区地形及甲、乙两市气候统计数据。据此回答8~10题。

图K8-4

8.造成甲、乙两市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季风

9.与中国同纬度沿海城市连云港相比,甲市()

A.夏季气温较高

B.冬季气温较低

C.气温日较差较大

D.气温年较差较小

10.乙市7、8月份降水多于甲市的主要原因是()

A.受锋面影响

B.受台风影响

C.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

D.地处西风的迎风坡

8.B9.D10.A[解析] 第8题,据图中甲、乙两市的气温、降水资料可知,甲市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市是温带季风气候。造成甲、乙两市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第9题,与中国同纬度沿海城市连云港相比,甲市受海洋影响更大,气候的海洋性更强,夏季气温较低,冬季气温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气温年较差较小。第10题,乙市7、8月份降水多于甲市的主要原因是受锋面(主要是冷锋)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