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定语与结构助词

定语与结构助词

定语与结构助词
定语与结构助词

“的”

·结构助词“的”是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助词“的”有时必须用、有时不能用、有时可用可不用。主要与充当定语的词语的语法性质、音节数目以及定语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等因素有关。具体情况如下:

⑴形容词作定语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一般不加“的”,因为这些单音节词常跟名词构成比较凝固的结构,在本族人的语言心理上似乎只是一个词。例如:

大树新书旧事xx红花xx好朋友

·但是如果这个形容词又受到某个副词的修饰就必须要用“的”例如:

很大的树,特别新的书,比较大的饭店,非常好的朋友

·单音节形容词加“的”,有强调描写的作用,例如:

新的书好的办法热的馒头坏的电脑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作定语,要加“的”,例如:

高高的个头浓浓的烟雾甜甜的xx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一般加“的”。例如:

崎岖的山路新鲜的空气坚强的性格结实的身体⑵名词作定语

·单音节名词作定语,通常需要加“的”,例如:

水的流量人的寿命树的枝干牛的骨骼

·双音节名词作定语,如果中心语是单音节,需要加“的”,例如:

母亲的爱老师的心xx的风xx的水

·中心语是双音节时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①定中短语表示一个事物的名称,不加“的”,例如:

法律知识语法分析形式逻辑社会经验

②定语表示性质、属性,一般不加“的”,例如:

xx母亲孩子脾气阿Q性格

③定语表示领属,需要加“的”

⑶人称代词作定语

·人称代词作定语,如果中心语是表示国家、集团、机关、亲属(或表示其他人际关系)等的名词,通常不用“的”,除非强调领属关系。例如:

我弟弟他爷爷你同学他上司我们中国你们公司·如果中心语是一般名词,单说的时候要用“的”,例如:

我的眼镜我的存款你的手表他的成绩

·中心语前有指示代词或表时间处所的词语时,可不用“的”,例如:

我这块手表他早期的作品我在银行的存款

·人称代词用在句子中作定语的时候,可以不用“的”,例如:

昨天我眼镜丢了。谁把他手表拿走了?

⑷动词作定语

·动词作定语,一般要加“的”,例如:

写的字买的菜张开的嘴巴讨论的问题承受的压力这些定中短语如果不加“的”,就会被理解为述宾短语。

·有些动词可以直接作定语修饰中心语,不用加“的”,例如:

烤肉感谢信压缩饼干取暖设备游泳教练请假制度毕业文凭报名手续化装舞会节约标兵创新精神⑸短语作定语

·短语作定语,一般要加“的”,例如:

新建的校舍阴云密布的傍晚用旧了的自行车对历史问题的看法

·量词短语作定语可以不用“的”,例如:

一斤糖二斤白酒六棵果树十辆卡车

·但量词短语重叠后,可加可不加“的”,例如:

一堆堆垃圾——一堆堆的垃圾一首首歌曲——一首首的歌曲

英语语法、句式、简单句子结构(透彻分析)

LESSON ONE 句子的三种模式 导言本课的重点是掌握英语的三种基本句型,注意词性和词序,以及定语的位置,同时注意中英文表达上的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三种基本句型虽然简单,但至关重要。掌握好它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有一通百通之效。 其实英语只有三种基本句型 ▲主+系动词+表 词序 1 主语 2 系动词 3 表语 即句子的用于连接主语表示主语身份、状态以及主体和表语所处的位置 词性* 名词 代词 Be (is, am, are) * 名词形容词 介词+* 名词(介词短语) 注:*注意该结构中的名词,它们能被定语修饰。 1 这个人是一个老师。The man is a teacher. 主语系表语主语系表语(名词) 2 他(是)很忙。He is busy. 主语系表语主语系表语(形容词)▲注意中文中的系动词经常被省略,而英文中绝不能省。

3 她(是)在教室里。She is in the classroom. 主语系表语主语系表语(介词短语) ▲定语只修饰名词,不破坏句子的基本结构。通常由形容词和介词短语充当,形容词放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前,而介词短语放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后,请注意英语与汉语词序的不同。看懂中文的定语是翻译好定语的关键。 介词短语 4 幸福是太多和太少之间的一站。--- 英国法学家波洛克 介词短语 Happiness i s a station between too much and too little . -----------Pollock, British jurist 形容词介词短语 5 高个子的男人是从英国来的老师。

形容词介词短语 The tall man is a teacher from England. 介词短语形容词 6. 她在二楼的小教室里。 形容词介词短语 She is i n the small classroom on the second floor. The teacher in the classroom is handsome. My book is o n the deskin the classroom. 表语(介词短语)定语(介词短语)She is in the small classroom on t he second floor.

汉语史期末复习资料

汉语史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节绪论(填空、简答) 一、研究汉语史的原则(填) 1.注意语言发展的时代特点 2.区分通例和特例 3.重视语言内部各要素的联系 二、研究汉语史的依据 1.历代保存下来的书面语言(分为韵文(音韵)和散文(词汇和语法)两部分) 2.前人的研究成果 属于词汇词义研究的,有《尔雅》类,《方言》类,《释名》类等 属于字形字义研究,有《说文》《玉篇》等书 属于字音研究的,有《切韵》《广韵》《中原音韵》等韵书 3.外语借词和亲属语言 外语借词包括外语里借汉语的词和汉语里借外语的词两种情况 4.现代汉语方言 三、研究汉语史的方法 1.归纳 2.比较 3.统一 4.证实 5.探源 6.转换 7.推演 8.系联

世纪,即商周秦汉时期,其中商为上古前期,周秦是上古中期,两汉是上古后期。 特点:(1)语音上,没有轻唇音;没有舌上音;前期和中期没有庄组声母;阴、阳、入三类韵母配合整齐;声调分平、入两大类,两类之中又各按音高和音长分为两类,没有去声。(2)词汇上,以单音词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复音词。(3)语法上,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否定句和疑问句的代词宾语通常要放在动词前面;被动句通常用“于”“见”等虚词表示;实词缺乏一定的词类标志。 b)中古期从公元四世纪到公元十二世纪左右,即六朝唐宋时期,其中唐为中古中期,宋为中古后期。 特点:(1)语音上,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语音系统形成;平、上、去、入四声形成;轻唇音产生;舌上音产生;庄组声母和章组声母合并;大量古入字变为阴声。(2)词汇上,四声别义现象普遍加强;复音词大量增加;由于对外文化交流和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汉语词汇中增加了相当数量的外语

文言文结构助词

文言文结构助词 目录: 1、者、所 (1) 2、之、其 (5)

常用文言文的结构有“者”、“所”、“之”、“其”。在这四个助词中,“者”、“所”有较多的共性;“之”、“其”有较多的共性,以下分两组介绍。 一、者、所 主要通过:“者”、“所”的作用;与一般化自指;不同的特点等三个方面来说明:。 (一)“者”、“所”的作用。 1、者 “者”的主要作用是用在谓词性词语的后面,构成者字短语,者字短语是体词性的。“者”前的谓词性词语,通常没有主语。这是因为:者字短语所指称的,正是该谓词性词语的主语表示的人、物等事体。者字短语常表示人,也可以表示物。例如: ○《孟子·滕文公下》:御者且羞与射者比。 (“御”的意思是驾马车,“御者”是指驾马车的人。这个“驾马车的人”相当于“御”的主语所表示的人。同样“射”是指射箭,“射者”是指射箭的人。“御”和“射”都是谓词性词语,加者后变成体词性词语。) ○《孟子·梁惠王上》:老者衣帛食肉。(“老”也就是指人。)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逝者”是指水,水是“逝”的主语所表示的物。) 注意1:主谓短语也是谓词性的,所以“者”有时也可以用在主谓短语后面,构成者字短语。这种者字短语所指称的,是给这个主谓短语做主语的那个大主语。例如:○《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力不中”:主谓短语,加“者”后,指“力不中的人”。) ○《战国策·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毛羽不丰满”:主谓短语,加“者”后,指“毛羽不丰满的人”。) 注意2:基数词也是谓词性的,也能构成者字短语,这种者字短语常有总括的作用。例如:○《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达德也。 (“三者”是总括“知、仁、勇”这三种品德。)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长幼之序,此五者天下之通道也。 (“五者”是总括前面的五种关系。) 注意3:者字短语给“似”、“似若”、“如”、“伪”等做宾语时,表示“假装……的样子”、

语言发展变化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特点

语言发展变化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特点。有些特点是属于某一具体语言的,有些特点则是所有语言所呈现出的共同特点。这里所讲的是所有语言呈现出的发展变化的共同特点。语言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是不平衡性、渐变性、相关性和规律性。 1.语言发展变化的不平衡性 语言的发展变化不是均衡的、匀速的,而是不平衡的。 第一,语言系统发展变化不平衡。在语言各子系统中,词汇系统的发展变化最快,相比而言,语法的发展变化就要慢得多,语音发展变化的速度也较为缓慢。语言各子系统内部的发展变化也是不平衡的。比如在词汇系统中,发展变化较快的是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却是相当稳固的。有人曾对不同语言中的215个常用词(其中主要是基本词)在一千年中的发展变化情况做过统计,发现汉语和法语79%未发生变化,英语85%未发生变化,德语78%未发生变化,罗马尼亚语77%未发生变化,葡萄牙语82%未发生变化,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85%未发生变化。这说明基本词汇的发展变化速度是较为缓慢的。正因如此,人们把语法和基本词汇看作决定一个语言基本面貌的最为稳定的部分。 第二,不同时期语言发展变化不平衡。当社会变革较为剧烈、社会发展的步伐较快、社会思维较为活跃、不同文化的接触较为频繁的时期,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就会快一些;反之,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就会慢一些。英语在从九世纪阿尔弗列德大帝到莎士比亚(1564-1616)这五个世纪中,发展变化的速度非常之快。以至于后代人读九世纪以前的作品,就像是读外语一样。 第三,语言变体发展变化不平衡。地域方言的形成,本身就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不平衡性在空间上的一种表现。各种方言形成之后,在发展变化的速度和方向上也不是完全同步的。例如在汉语诸方言中,南方的一些方言发展变化的速度相对较慢,保存古代汉语的成分较多,而北方的方言,特别是北方官话区的方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就相对较快。 语体是语言的一种重要的功能变体。各种语体的发展变化也具有不平衡性。例如,在汉族的传统中,一直存在着轻商的观念,因此,在汉语史上一直没有形成与商业活动关系十分密切的广告语体。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商业的地位发生

状语后结构助词“地”的使用

描写性状语与非描写性状语 1)描写性的状语: ①在语义上描写动作者的状语: 此类状语的作用在于描写动作者动作时的表情、姿态以及形之于外的心理活动,即此类状语所描写的一般是人可以感知的,多出现于文学作品。主要有: 形容词(短语)激动、美滋滋、兴奋、愉快、很大方 动词(短语)犹豫、怀疑、踉踉跄跄、(像)…一样 固定短语热情洋溢、大摇大摆、兴高采烈 副词公然、暗自、偷偷、私自 此外,主谓短语也可以充任描写动作者的状语,如: 他脸色阴沉地说……。 ②描写动作的状语: 此类状语作用是对动作的方式等进行修饰描写,主要由以下词语充任形容词(短语)快、彻底、仔细、草草、慢慢、积极 象声词淅淅沥沥、哗哗、呜呜、怦怦 动词(短语)来往、来回、不住、不停 数量(短语)一把、一勺一勺、三拳两脚

名词(短语)[历史、主观主义、大声、快步] 固定短语滔滔不绝、斩钉截铁、当面锣对面鼓 表示情态方式的副词[一直、断然、忽然、陆续] ③两类描写性状语都包含形容词、动词及固定短语,但功能作用很不同: ②描写动作的,主要描写动作进行的方式、状况等; 我们到的时候,很多小朋友热烈地欢迎我们。 他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 ①描写动作者动作时的心情、态度、姿态、表情等等。 他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真的吗?” 小李尴尬地点点头。 他犹豫地问:“这个办法行么?” 其次可从结构上加以区别,描写动作的状语,有时可以变换成对动作的表述,描写动作者的状语一般不能进行这样的变换; 小朋友热烈地欢迎我们。---对我们的欢迎很热烈。 他把房间彻底打扫了一下。—把房间打扫得很彻底。 他高兴地对我说。≠他对我说得很高兴。 妈妈温和地看了女儿一眼。≠看女儿看得很温和。

结果助词的正确用法

结构助词的正确用法 张春余 由于这三个字在做助词时都念“de”,所以区分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正确使用这三字,就必须先了解它们各自的作用。 “的”是定语标志,用于“定+中”(即定语加中心语)一类偏正结构的名词性短语中。如:明亮的灯光微弱的灯光昏暗的灯光 这里,灯光是名词,是短语结构的中心,明亮、微弱、昏暗是对灯光这一主体事物的修饰,是定语。 “地”是状语标志,用于“状+中”(即状语加中心语)一类偏正结构的动词短语中。如:不紧不慢地走慌慌张张地走急急忙忙地走 这些短语中,走是动词,是短语结构的中心,不紧不慢、慌慌张张、急急忙忙都是描摹走的状态,是修饰性成份,是状语。 “得”是补语标志,用于“动/形+补”(即由动词或者形容词加上补语构成)一类结构当中。如:交代得清清楚楚摆放得整整齐齐 这里,交代、摆放是动词,安静是形容词,“”清楚楚清、“整整齐齐”、“ 针掉在地上也能听见”则分别是对它前面的动作、状态的补充说明,是补语。 观察上边的实例,我们会发现这三类短语虽然结构上、功能上都有不同,但形式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可归纳为“×de×”这一形式。“的、地、得”读音上的一致,使得一些对语言结构分析不太了解的人模糊了三者用法上的界线。要正确区分,除了掌握相关短语知识外,可做如下简单记忆: 1在“×de×”结构中,如果后面的“×”是名词或名词性结构,那么,“de”写作“的”。 2在“×de×”结构中,如果后面的“×”是动词或动词性结构,那么,“de”写作“地”。 3在“×de×”结构中,如果前面的“×”是动词或者形容词,而后面不跟名词或名词性结构,那么,“de”写作“得”。 举例说明: 用“的”的实例:我的家乡我的简历我的前程我的心思高大的树水中的鱼好看的戏天上的云洗菜的人最可爱的 人山沟里的人最满意的人最理想的人美丽的谎言我们的工作当前的情况 用“地”的实例:哈哈地笑着紧紧地盯着疯狂地杀人呆呆地站在那里清楚地知道很惊讶地说不慌不忙地走兴奋地说严肃地说哇哇地哭呼呼地冒着火苗隐隐约约地说小心地捧着用“得”的实例:好得很糟得很富得流油富得往脸上贴 金干得漂亮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表现得非常勇敢写得整 齐打得过瘾打得解恨引得大家这样注意(比她)年轻得 多只说得人人鼓掌、个个叫好听得真真切切震惊得一语不发 (在新的《中学语法教学系统》中有规定:如果学生无法正确区别“的、地”的区别,那么就用“的”,也就是说,考试的时候都用“的”,不能算错。)

语法汇总(句子结构)

语法汇总(基本句子成分) (本来想手写然后给你照照片的,不过写几个字之后发现自己的中文有点不会写了。个人觉得语法没什么用,可能是中国人比较喜欢系统的总结各种东西,初中高中也学了很多语法,不过等到学到稍高端之后就会发现,他们外国人写东西有语法不过更像是在跟感觉走。 I am never a big fun of grammar. Anyway, let’s get started.) 主语 主语表明这句话说的是谁和什么,主语主要由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单词,短语或从句充当。 一、名词作主语 David arrived last night. 大卫昨晚到达。 Pride goes before a fall. 骄必败。 二、代词作主语 Who is speaking, please? (在电话中)请问您是谁? That's OK. 这没问题。 三、数词作主语 Two will be enough. 两个就够了。 Two-thirds of the workers are women. 三分之二的工人是女工。 四、ing形式作主语 Skating is good exercise. 溜冰是很好的运动。 Looking up all the new words in the dictionary took him a lot of time. 从字典里查所有的生词花费了他许多时间。 五、不定式作主语 To translate this ideal into reality needs hard work. 把理想转变成现实需要辛勤的劳动。 六、名词化的形容词作主语 The blind and the lame are well cared for in our country. 在我们国家,盲人和肢残人受到很好的照顾。 The unemployed usually lead a hard life. 失业的人生活一般很困难。 七、短语作主语 How to do well is an important question. 如何把这件事做好是一个重要问题。 Early to bed and early to rise makes a man healthy. 早睡早起身体好。 八、从句作主语 What has happened proves that our policy is right.

汉语语法特点

汉语语法特点 汉语语法现象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是在三个时期中不断发展变化,哪怕在一个时期里,一个语法现象也是不断在丰富。 上古时期 上古汉语的词类已经大致完备,句子成分及其细分都比较完整,基本句型同后世相比也相对全面。 这一时期汉语语法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判断句不用系词。向熹把上古汉语判断句句式整理为十种,殷国光等人《汉语史纲要》整理为四种,差异在于向熹把“惟(维)”、“为”、“乃”等词特意单列。依殷国光等人说,上古汉语判断句式有四种: (1)主语+者,谓语+也。如: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2)主语,谓语+也。如:晋,吾仇敌也。(《左传·昭公五年》) (3)主语+者,谓语。如:兵者,凶器。(《史记·酷吏列传》) (4)主语,谓语。如:农,天下之本。(《史记·小文本级》) 二是疑问句和否定句的代词宾语通常前置于动词。这两种句型在甲骨文卜辞中就已经出现,先秦典籍中有较多句例,到了汉代则逐渐开始把代词宾语移到动词后面。 疑问代词作宾语时,通常放在动词或介词前。如: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函》) 吾谁与为邻?(《庄子·山水》) 否定代词作宾语时,少部分没有前置,大部分是放在动词(更准确来说是述谓中心语)前。如: 谓他人父,亦莫我顾。(《诗经·王风·葛藟》) 朕不敢有后,无我怨。(《尚书·多士》) 中古时期 中古汉语语法在承继上古汉语语法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部分旧的语法现象已经消亡,现代汉语中重要而且大量的语法现象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并广泛应用的。 名词词头、词尾 名词前缀“阿”最早见于汉代,用于人名、代词、亲属称呼、排行数词前,也放在一般名词前表示称呼。如: 陈郡袁真在豫州,送妓女阿薛、阿郭、阿马三人与桓宣武。(《幽明录》)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乐府诗集·十五从军行》) 今月七日失阿爹,念此酷毒可痛伤。(东汉戴良《先父零丁》诗) 阿六,汝生活大可。(《南史·临川靖惠王宏传》) 叱其僧曰:“粗行阿师,争敢无礼!”(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五) 名词前缀“老”大概产生于六朝时期,用于亲属称谓、动物名词、人名或数词前,向熹则认为还可置于事物名前和置于形容词前以人物特征称呼人物。如: 大丈夫岂当以老姊求名?(《晋书·郭奕传》) 愿我托生为猫儿,阿武为老鼠。(《大唐新语》卷十二)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扶歌行。(白居易《戏赠元九、李二十》)。“老元”指元稹。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唐李白《苦宣城善酿纪叟》诗) 刘秀之俭吝,呼为老悭。(《宋书·王玄谟传》) 名词后缀“子”产生于东汉魏晋,承袭上古用于人名称谓的用法,可以附在动物、器物

英语语法基本句子结构

英语语法基本句子结构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语法 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王磊 学号:201102010054 专业班级:自动化2011级(1)班 指导教师:李国云 2013年 6 月8 日

英语语法基本句子结构 语法是对现成语言中规则的归纳和总结,以便学习者更快模仿掌握一门外语。所以语法知识很重要,你不能用汉语的语法规则来造英语的句子,那样懂英语的人读不懂,同样不懂英语的语法规则也绝对读不懂英语短文。 不同词类的单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在一起,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叫句子,一个句子由各种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叫做句子成分。 一个句子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根据各个句子成分在句子中所起得作用,可分为主语、谓语或谓语动词、宾语、表语、定语、补语、状语等。 主语 全句述说的对象,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或分句充当,一般置于句首。下面依次举例: Walls have ears. Football is my favorite. Three plus four equals seven. 谓语或谓语动词 说明主语的动作或状态,主要一般又实义动词或者系动词担任,助动词和情态动词加其他动词的适当形式充当,一般置于主语之后。 They should have finished their work. The chance may never come again.

注意:英语中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一句话,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 宾语 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是动作的承受者。宾语一般放在及物动词之后。英语介词后也会跟宾语。可作宾语的有名词,代词,数词,动名词等,不定时式也可做及物动词的宾语。下面依次举例:She refused to read that terrible book. We haven’t seen her for a long time. He needs a new dictionary. 表语 表述主语的身份、状态、特征,常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数词、不定式、动名词、介词短语或分句充当。置于联系动词之后。联系动词一般有be,become,turn,get,grow,seem.,appear,look,sound,smell,feel 等。 My father is a professor. The milk has turned sour. Everything here is dear to her. 定语 是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短语或从句。作定语的有名词,形容词,数词,分词机器短语,不定式及其短语,介词短语以及定语从句等。下面依次举例:

汉语结构助词-的得地练习题

的得地 1.保罗考试考()不好,妈妈很生气。 2.他买()烤鸭,被同屋吃()很干净。 3.小卖部什么都有,吃(),用(),玩()。4.他汉字写()很好。 5.他来()太晚了。 6.漂亮()张老师慢慢()走进教室。 7.明天他就要回韩国了,他高兴()睡了。 8.保罗跑()最快。 9.我有两个漂亮()包。 10.重要()事情一定要说三遍。 11.姑娘()理想是当一名牙科医生。 12.孩子看见妈妈来了,高兴()笑了。 13.老师说()对。 14.你翻译()很不错。 15.爷爷()新围巾是我给他买()。 16.老师说,“你做()很好”。 17.我明确()告诉你,我一定不会借给你钱。 18.这位是老师请()客人。 19.这件事情麻烦()很。 20.对新同学我们表示热烈()欢迎。 21.他写()特别快。 22.妹妹的钱包丢了,她哭()很伤心。

23.为了通过HSK五级,我拼命()学习。24.七月、八月()天气比较热。 25.他们正确而流利()说汉语。 26.他们要研究花生()生长规律。 27.他又安静又慈祥()笑着。 28.我简单而明确()答复了她。 29.我们有成功和失败()经验。 30.她穿()又朴素又好看。 31.我们要提高听和说()能力。 32.那棵树长()又高又大。 33.他说()又快又准。 34.这个女孩()父亲和母亲都是我们的朋友。 35.我们爬()山叫西山。 36.他急()满头大汗。 37.学校邀请()教授来了。 38.暖水瓶里是我刚打()开水。 39.他语气柔和()给我解释这件事。 40.家乡变()我都快不认识了。 41.他意志坚强()克服了许多困难。 42.城市()马路都修()十分漂亮。

现代汉语之结构助词的教学设计

“现代汉语之结构助词”的教学设计 苏州大学文学院姜晓 本课程所属学科:文学 专业类:汉语言文学 专业:汉语言文字学 课程:现代汉语 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对语言学知识感兴趣的学生 一、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1.结构助词的地位和作用 结构助词是《现代汉语》(下册)第五章“语法”的第三节“虚词”中助词的一个教学内容。“的、地、得”看起来无足轻重,但却是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词语。随着网络语言的渗透,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随意地运用“的、地、得”,造成了三者使用混乱的局面。因此,仔细分析这三个结构助词的特点,有助于学习者重新认识三者的意义与作用,促使学习者在生活中养成规范使用结构助词的习惯。 2.教学内容的编排 本节课首先简述了助词的定义与分类,然后总述了结构助词的特点,接着分条阐述了“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的特点与特殊用法,最后用一则笑话来提醒学习者不可忽视结构助词的重要性。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因此在分述“的、地、得”三者特点时,教师加入了很多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辅以学习者理解,并希望最后那则幽默的笑话能唤起学习者对结构助词的重视,从而在生活中正确使用结构助词。 (二)授课对象分析 1. 学生水平 课程面对的学习者均为苏州大学文学院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从中学生转变为大学生,对《现代汉语》这样基础又专业的课程还有待适应,对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理论(如“配价理论”等)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需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阐释,并多配以一些新鲜活泼的例句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态度 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认真、参与度高,只要教师引导有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都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讨论中来。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多加鼓励学生努力思考、展开有效讨论,希望通过思考与问答,让学生融入课堂、领悟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点。 (三)教法分析 1.演绎教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本节课首先选择了演绎教学法。“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都有自身独特的用法和特点,采用演绎法,较能提纲挈领地展示出三者的总体特征。同时,演绎法也能让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对结构助词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 2.例证教学法 根据学生特点,本节课选择了例证教学法。在阐释“的、地、得”三者的特点时,教师例举了较多生活化、日常化的例子,让学生对三个结构助词有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感悟。最后加入的幽默笑话,更让学生在欢笑中意识到了结构助词的重要性,对三者的理解又更加深了一层。 3.启发式教学法 针对“的、地、得”的特殊用法,本节课选择了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抛出几个发散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讨论。在得到部分学生接近正确答案的回答后,教师再公布答案。这样的启发式引导,让学生对此部分理论有了较深的印象。公布答案以后,教师又紧接着阐述了得到这些答案的原因,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理论认知会更为扎实深刻。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现代汉语结构助词的共性 2. 掌握“的、地、得”的用法与特性 3. 理解结构助词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的、地、得”三者的特点与用法特例 (三)教学难点 “的”字结构的多义性及其形成原因

述补结构的发展

述补结构的发展

————————————————————————————————作者:————————————————————————————————日期:

第十六讲述补结构的发展 一、现代汉语研究 朱德熙《语法讲义》:粘合式述补结构和组合式述补结构。 粘合式述补结构指补语直接粘附在述语后头的格式,如:抓紧、写完、煮熟、写上、走回去。 组合式述补结构指带“得”的,如:走得快、抓得紧、看得多、写的很清楚、看得见、听得出来 组合式述补结构有两类:一类表示可能性,一类表示状态。 看得见(可能性)看得多(状态) 拿得动(可能性)长得漂亮(状态) 听得出来(可能性)急得直出汗(状态) 根据补语所表示的意义,将补语分为五类: ⑴结果补语补语可以是形容词(如:长大、变小、拧紧),也可以是动词(如:看见、听懂、踢倒、打破); ⑵趋向补语(如:走进、跳出、爬上、滑下); ⑶可能补语(如:看得见/看不见、写得完/写不完、进得去/进不去) ⑷状态补语(如:写得好/写得不好、洗得干净/洗得不干净) ⑸程度补语(如:好极了、暖和多了、可笑透了、好得很、

闷得慌) 其中,动词+⑴结果补语的结构也称动结式结构,是述补结构中很重要的一种,有时也把动词+趋向补语归为动结式。 二、动结式的产生与发展 2.1动结式的界定及术语称谓的分歧 王力先生称这种结构为“使成式”。《汉语史稿》:“使成式是一种仂(le4)语(词组、短语)的结构方式。从形式上说,是外动词(及物)带着形容词(‘修好’、‘弄坏’),或者是外动词带着内动词(不及物)(‘打死’、‘救活’);从意义上说,是把行为及其结果在一个动词性仂语中表现出来。这种行为能使受事者得到某种结果,所以叫做使成式。” 王力的界定将“饿死”、“站累”这两种形式排除在使成式之外。 日本汉学家太田辰夫:“复合动词之中,有行为和它的结果同时表现的。这个复合动词前面的词是动词,后面的词是自动词或形容词。例如‘打倒’‘推倒’‘拉倒’等,后面的‘倒’是自动词;‘写好’‘学好’‘办好’等,后面的‘好’是形容词。它们的区别有时未必明确,但现在把前者称为使成复合动词,把后者称为结果复合动词。” 所谓自动词,是指本身能完整地表示主语的某种动作的词。

结构助词的的用法结构助词“之”的基本用法

结构助词的的用法结构助词“之”的基本用法 文言虚词“之”是文言文中用法最为复杂多样的词汇之一,光 是作为结构助词的用法就纷繁多样,常使热爱古汉语的朋友晕头转向,难以应对。下面就文言虚词“之”的结构助词用法作一系统归纳,总凡十四种,以期对古汉语的阅读和教学有所帮助。 1、定语+之+中心语。“之”可译为“的”。例如: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2、主语+之+谓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变主谓句为主谓短语,有舒缓语气的作用。例如: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伤仲永》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主语+之+谓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变一个单句为复句中的一个分句。例如: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4、宾语+之+动词。“之”前置宾语。例如: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宋何罪之有?《公输》 赵举而秦彊,何敝之承?《项羽本纪》 5、动词+之(于)+补语。这个补语补充说明对象或时间、处所等。例如:

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6、壮语+之+中心语。“之”前后是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例如: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苏武传》 7、中心语+之+定语。“之”为后置定语的标志。例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

《汉语史》词序的发展教案

《汉语史》词序的发展 词序是汉语语法的主要内容。就一般说,汉语的词序是固定的。从历史上看,汉语词序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变化。 主—动—宾的词序,是从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词序。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就是宾语可以放在动词的前面。 在甲骨文里,宾语的位置比较自由,名词宾语也可放在动词的前面。如: ①贞:方不我.正?(《殷契拾掇》1.258)(方国不会攻打我们吧?) ②弜(bì,不)小牢 ..用?(《殷虚文字外编》42)(不用小牢?)(否定句) ③弜用三牢 ..?(《战后南北所见甲骨录》585)(不用三牢?)(否定句) ④贞:牛.取,亡禍?(《殷虚文字缀合》327)(取牛。)(肯定句) 到了先秦时代,由于语言的发展,这种结构分为三种情况:(一)代词宾语无条件地放在动词前面。主要有“是”、“自”、

“相”等代词。例如: ①日民献有十夫予.翼。(《书经·大诰》) (献:贤。予.翼:助我.。这些天有十位贤者来帮助我。) ②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经·小雅·节南山》) (赫赫:显盛貌。具:俱。尔.瞻:看着你。) (1)在指示代词当中,“是”字比较能保存原始的结构。在某 些情况下,“是”字可以自由地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①葛之覃兮……是.刈是.濩,为絺为綌。(《诗经·周南·葛覃》) (覃:延,长。是:代葛藤。絺:细葛布。綌xì:粗葛布。) ②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 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2)代词“是”做介词“以”的宾语的时候,在上古一般是放 在介词的前面的;而且“是以”这个结构作为凝固形式一直流传在后代的文言文里。例如: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 ..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②非我与吾子之罪,几天与之也。吾是以 ..泣也。(庄子·徐无鬼) ③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 ..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3)“是”与“谓”构成凝固形式“是谓”。“是谓”译成现代汉语是“人们把它叫做”或“我们把它叫做”。例如:

英语语法英语句子成分分析

英语语法——英语句子成分分析 句子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律组成的,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一个句子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即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这两部分也叫做句子的主要成分。句子的次要成分包括宾语,定语,状语,表语等。句子成分是句子中起一定功用的组成部分。 1)主语:是一句的主体,是全句述说的对象,常用名词,数词或代词担任,一般放于句首。如: Students study. (学生学习。) We are friends.(我们是朋友) 这两句话中单词students是个名词,we是代词,它们在句中做主语。 2)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表示主语的行为或状态,常用动词或者动词词组担任,放在主语的后面。如: Students study. (学生学习。) We are friends. (我们是朋友) 这两句话中单词study和are都是动词,study叫做实意动词,are叫做be动词,它们在句中作谓语。 3)宾语:表示行为的对象,常由名词或者代词担任。放在及物动词或者介词之后。如: They are teachers. ( 他们是老师。) I play with him. (我和他一起玩。) 这两句话中单词teachers是名词,单词him是带词,它们在句中作宾语。 4)定语:是用来说明或者限制名词的成分,常用形容词或者相当于形容词的短语或从句担任。形容词放在名词之前,相当于形容词的短语或从句放在名词的后面。如: This is a red sun.(这是个红太阳.) He is a tall boy.(他是个高个子男孩。) 这两句话中单词red和 tall都是形容词,它们作定语。 5)状语是用来说明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成分。常由副词担任。修饰动词时可以放在动词之前,也可以放在动词之后;修饰形容词或副词时放在它们之前。如: The students study hard. (这些学生学习努力。) I often write to him. (我常给他写信。) The bag is too heavy. (这个书包太重了。) 这三句话中单词hard 和often修饰的都是动词,第三句话中单词too修饰的是形容词,它们都作状语。 6)表语:用来说明主语的性质或状态。一般由名词或者形容词担任。如:This table is long. (这个桌子是长的。) 通常情况下,主语和宾语前的成分是定语,谓语前的成分是状语,时间词作状语放在句子后面。句子的成分分布如下:(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状语) 如:(The tall) boy (often) go (to the big) zoo. (The happy) child --- went (his) home yesterday. 请分析下面句子的结构说出各个成分 1)I have two elder sisters. (我有两个姐姐。) 2) They don't swim very well.(他们游泳不太好。) 3) Do you go to school every day? (你每天去上学吗?) 4) I really want a cup of tea.(我真的想要一杯茶。) 5) Miss Smith teaches English very well.(史密斯先生教英语非常好。) 语法其实并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可怕,其实里面有很多趣味。 第一讲英语句子成分 WARM-UP:1)The teacher in the classroom. 2)Sang many songs and danced happily. 3)She attracts. 4)Many people

英语语法基本句子成分和结构

第一讲英语基本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 一、英语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的定义:构成句子的各个部分叫句子成分。句子成分有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主要成分有主语和谓语,次要成分有表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足语、同位语和插入语。 1. 主语:主语是一个句子所叙述的主体,一般位于句首。但在there be结构、疑问句(当主语不是疑问词时)和倒装句中,主语位于谓语动词、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后面。主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不定式、动名词、名词化的形容词和主语从句等表示。例如:Tom is a good boy. (名词) We often speak English in class. (代词) One-third of the students in this class are girls. (数词) To swim in the river is a great pleasure. (不定式) Smoking does harm to the health. (动名词) The rich should help the poor. (名词化形容词) When we are going to have an English test has not been decided. (主语从句) It is necessary to master a foreign language. (it为形式主语,不定式为真实主语) 2. 谓语:谓语说明主语所做的动作或具有的特征和状态。动词在句中作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谓语的构成如下: (1) 简单谓语:由一个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例如: He practices running every morning. (2) 复合谓语: 由(情态动词或其他助动词+动词原形)构成。例如: You may keep the book for two weeks. He has caught a bad cold. We are having a quick breakfast. 3. 表语:表语用以说明主语的身份、特征和状态,它一般位于系动词(如be, keep, remain, become, get, grow, turn, look, seem, feel, smell, sound, taste等)之后。表语须和系动词一起构成句子的复合谓语(系表结构)。表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分词、数词、不定式、动名词、介词短语、副词及从句充当。例如: My mother is a doctor. (名词) Is it yours? (代词) The weather has turned cold. (形容词) The speech is exciting. (现在分词) The door is closed. (过去分词) Three times seven is twenty one. (数词) His job is to teach English. (不定式) His hobby is playing football. (动名词) The machine must be out of order. (介词短语) Time is up. The class is over. (副词) The truth is that he has never been abroad. (表语从句) 4. 宾语: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一般位于及物动词和介词后面。例如: They went to see an exhibition yesterday. (名词) The heavy rain prevented me from coming to school on time. (代词)

“的地得”结构助词用法

“的、地、得”结构助词的用法 在学习上,很多学生对“的、地、得”用法是含糊不清。“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啓通话中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一、“的、地、得”用法分析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中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 “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0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二、“的、地、得”的用法补充说明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

所以也应该用“得”。 3、“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三、例句分析,明确用法 这里右一组含右“的”、“地”、“得”的例句如下: 1.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四、小结: 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 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五、“的、地、得”短语练习

_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的语篇分析_张黎

[收稿日期]2005-03-18 [作者简介]张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现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商务汉语与商务汉语教学。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的 语篇分析 张 黎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 北京 100083) [摘要]本文尝试着运用定量统计的方法对一种典型的经济类语言作品)))统计 公报的语篇特征进行分析,希望从一个角度探索研究经济领域语言以及商务汉语的 方法。论文从语篇构成单位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语篇构成单位之间的衔接形式 和关系、社会交际功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篇分析;领域语言;行业语言;商务汉语 [中图分类号]H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397(2006)01-0093-06 A Discourse Analysis on The Statistical Bulletins o f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 d Social Developments Zhang Li Abstract :This article applies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 describe the discourse features of Statistical Bulletins that are typical texts of language used in the fields of economy.With the analysis,it may,on one way,probe the methods of describing the language used in economic fields as well as the business Chinese language.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includes:the syntax and se mantic structures of the disc ourses,the conjuncture forms and relations between the units of discourse constituents,and the social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the discourses. Key words :discourse analysis;field language;professional language;business Chinese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领域的语言交际量不断增大,经济领域语言使用活跃,对于经济领域语言的学习需求也已经成为热点,但相关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还不足以满足现实需要,特别是基础性研究不够。要真正科学、深入地认识经济领域语言的特点和规律,首先应该进行一些定量研究。领域语言比较表层的特征是词汇的专业性,这方面大家都注意到 2006年2月 第1期语言文字应用Applied Linguistics Feb.,2006No.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