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感器实验课程总结

传感器实验课程总结

传感器实验课程总结
传感器实验课程总结

传感器实验课程总结

————————————————————————————————作者: ————————————————————————————————日期:

?

实验九精密二极管检波特性的测量

【实验目的】

1. 了解精密二极管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条件。

2. 比较精密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的检波特性。

3. 学习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及数字电压表的使用。

【实验原理】

在电子工程和通信工程中常会用到检波,检波就是将交变信号的幅度拾检出来,类似于低频的整流。最常用、最基本的检波元件是检波二极管,检波二极管的结电容较小,开关速率快,主要工作于高频小电流状态。由于实际使用的各类二极管均是由PN结构成,在二极管正向导通情况下总会产生一定的结电压,结电压的存在会是检波效率下降,特别是小信号时结电压对检波效率的影响更大,这是由于二极管特性的非理想性所决定的;因此,为了提高二极管的检波效率就必须克服二极管结电压的影响,即要对二极管的结电压影响实行补偿。精密二极管是一种可以对二极管的结电压影响实行主动补偿的有源电路,图9-1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精密二极管检波电路;精密二极管主要由检波二极管、高速运算放大器和外围电路元件所构成,通过运算放大器的虚地效应自动补偿检波二极管结电压的影响,使得其输出特性近似于理想二极管;因此在检波过程中,从整体上看信号在通过精密二极管时峰值电压没有损耗,即精密二极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理想二极管的作用。利用精密二极管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检波效率,在精密二极管的通频带内检波效率接近100%;利用精密二极管还可以方便地将交流信号的幅度逼真地转换为直流信号,便于进行精确测量,达到智能检测的目的,例如:精密二极管与压控振荡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结合在一起可方便地构成一台智能频率特性测试仪(扫频仪)。另外,由于受到运算放大器带宽增益积的限制,精密二极管的检波频率一般要小于运算放大器带宽的1/500,否则运算放大器的非理想性会增大,从而造成检波效率大幅度下降甚至无法检波,这是精密二极管的一个主要缺陷,在设计和使用精密二极管检波器时应加以注意。

图9-1 简单的精密二极管检波电路

【实验仪器和装置】

精密二极管检波特性实验仪、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

【实验内容】

1. 精密二极管检波效率的测量:

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为正弦波输出,输出频率1000Hz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接入精密二极管检波器和普通检波二极管检波器的共同输入端,用交流毫伏表监测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调整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o V 为有效值0.125V 、0.25V 、0.50V 、0.75V 、1.00V、1.25V、1.50V、1.75V 、2.00V、2.25V、2.50V、2.75V 、3.00V ,用数字万用表直流电压档分别测量精密二极管检波器和普通检波二极管检波器的输出直流信号幅度r V 和d V ,记录入表9-1,计算精密二极管检波器和普通检波二极管的检波效率:%100?=

p r

r V V η、%100?=p

d d V V η,在直角坐标纸上绘出检波效率曲线o r V --η和o d V --η 。

2. 精密二极管检波频率带宽的测量:

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正弦波输出信号幅度为有效值1.00V ,在输出频率分别为:0.2KHz 、0.4K Hz 、0.6KH z、0.8KH z、1.0K Hz 、1.2KHz 、1.4KHz 、1.6KHz 、1.8KH z、2.0KHz 、2.2KHz 、2.4KHz 、2.6K Hz 、2.8K Hz、3.0KHz 、3.2KHz 、3.4KHz 、3.6K Hz、3.8K

Hz 、4.0KHz 时测量精密二极管检波器的输出直流信号幅度'

r V ,记录入表9-2,在直角坐标纸上绘出精密二极管检波器检波频率的带宽曲线f V r --'

,确定检波频率的通带宽度

r f ?('r V 为(2/p V )所对应的频率)[即'r V =1V时所对应的频率]。

【数据记录与数据处理】

1. 精密二极管检波效率的测量:

表9-1 精密二极管检波效率的测量

V V o /

V V V o p /2= V V r / V V d / %/r η %/d η

0.125

0.25

0.50

0.75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

2. 精密二极管检波频率带宽的测量: o V = V,o p V V 2

= V

表9-2 精密二极管检波频率带宽的测量

Z KH f /

V V r /' Z KH f / V V r /'

0.2 2.2 0.4 2.4 0.6 2.6 0.8 2.8 1.0 3.0 1.2 3.2 1.4 3.4 1.6 3.6 1.8 3.8 2.0

4.0

【思考题】

1. 运算放大器LF353的带宽为4MHz,试计算用LF353构成精密二极管检波器的检波频率带宽为多少?

2. 试根据图9-1中的1R 、1C 参数,计算用图9-1所示精密二极管检波电路构成调幅波检波器所能检出的调制波最大频率为多少?

电涡流传感器

1、电涡流位移、振动传感器 OD9000/9000XL系列电涡流传感器 电涡流位移、振动传感器 第一节 概述 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的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运动机械的状态分析,振动研究、分析测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采集到转子振动状态的多种参数。如轴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轴向位置。在所有与机械状态有关的故障征兆中,机械振动测量是最具权威性的,这是因为它同时含有幅值、相位和频率的信息。机械振动测量占有优势的另一个原因是:它能反应出机械所有的损坏,并易于测量。从转子动力学、轴承学的理论上分析,大型旋转机械的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转轴,而电涡流传感器,能直接非接触测量转轴的状态,对诸如转子的不平衡、不对中、轴承磨损、轴裂纹及发生摩擦等机械问题的早期判定,可提供关键的信息。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力强、不受油污等介质的影响、结构简单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节 探头、(延伸电缆)、前置器以及被测体构成基本工作系统。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在探头头部的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磁场。如果在这一交变磁场的有效范围内没有金属材料靠近,则这一磁场能量会全部损失;当有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电磁学上称之为电涡流。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场,由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几何形状、几何尺寸、电流频率以及头部线圈到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等参数有关。通常假定金属导体材质均匀且性能是线性和各项同性,则线圈和金属导体系统的物理性质可由金属导体的电导率б、磁导率ξ、尺寸因子τ、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D、电流强度I和频率ω参数来描述。则线圈特征阻抗可用Z=F(τ, ξ, б, D, I, ω)函数来表示。通常我们能做到控制τ, ξ, б, I, ω这几个参数在一定范围内不变,则线圈的特征阻抗Z就成为距离D的单值函数,虽然它整个函数是一非线性的,其函数特征为“S”型曲线,但可以选取它近似为线性的一段。于此,通过前置器电子线路的处理,将线圈阻抗Z的变化,即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的距离D的变化转化成电压或电流的变化。输出信号的大小随探头到被测体表面之间的间距而变化,电涡流传感器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实现对金属物体的位移、振动等参数的测量。

sql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sql课程设计心得 体会 1

sql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篇一:数据库课程设计的个人总结】 在开学的第一周,我参加了院里组织的数据库课程设计,这项任务是分组分工完成的,我们组有五名成员,分别是我们班学号的后五位同学,很荣幸地我被推荐为我们组的组长,在组长的“英明”指导下,全体组员团结奋斗,使得任务完成地比我们预期的要稍早一些,也比预期要漂亮一些,这一点我们都感到很高兴也很自豪。 王婆卖瓜时间过了,言归正传吧。凡是都要有个总结,以下便是我在这个课程设计中的一点心得。 首先我分析一下我们组任务顺利完成的成功之处并总结一些经验,供以后反省参考用。 凡事预则备,不预则废。这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深有感悟的几句古语之一。在这个项目的开始阶段,老师便让我们做了个进度安排表,我很好的利用了这次机会,花了较多心思作出了一个很详细的进度安排表,之后我们组任务的完成也是严格按照这个进度表进行的。当然我后来去了解了一下别的组的情况,有些组的进度安排表没我们组做完善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们对这一周的数据库课程设计到底还没什么概念。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一个是基础太差不能理解老师安排的任务(当然这种人比较少),一种是缺乏交流,这个

交流包括组内的交流,也包括组间的,更包括与老师之间的,这也就引出了我的第二个心得。 多主动,这一点原本和上一点多交流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我把它专门列出来也是为了体现她的重要性。多主动一方面是说要主动积极的思考解决问题。有很多同学比较好学,总是不停的在与别人沟通交流,看似很积极,可是仔细分析她提出的那些问题着实汗涔涔,有些问题近似牢骚话类,稍微开动点脑筋就能解决的,但其总不会先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后再提出个经过大脑过滤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凡事都没有个自己稍微成熟的看法。关于这一点我曾经就一度犯过,现在回想起那段岁月着实还是对有些同学的耐心感动到热泪盈眶。直到有一天张老师找我谈了一次我才幡然醒悟到,之后便有了教大的长进,至少变得比较会提问题了。当然我觉得这一点还是值得给与一定程度的肯定的,至少她肯学,比起那种喜欢“搭顺风车”的同学强多了。我上面提到的而关于组长的剥夺组员锻炼权利的问题想必要是被有些组长看了会大有意见,组长会说:“你以为我喜欢一个人全干啊,还不是被逼的”。出现这种情况也于她们组喜欢“搭便车”的人太多了有关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了这个组组员和组长团队意识的极度缺乏。又扯远了,总之喜欢“搭车”的那部分同学可要提高警惕了,眼看过一年就要出去实习了,还不抓紧时间主动学点东西,还不停的让组长剥削你得到锻炼的机会,以后在这条路上怎么混得下去啊?

(五) 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

(五) 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基本原理:通以高频电流的线圈产生磁场,当有导电体接近时,因导电体涡流效应产生涡流损耗,而涡流损耗 与导电体离线圈的距离有关,因此可以进行位移测量。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板、电涡流传感器、直流电源、数显单元、测微头、铁圆片。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图3-7安装电涡流传感器。 图3-7 电涡流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传感器结构,这是一个扁平绕线圈。 3、将电涡流传感器输出线接入实验模板上标有L的两端插孔中,作为振荡器的一个元件(传感器屏蔽层接地)。 4、在测微头端部装上铁质金属圆片,作为电涡流传感器的被测体。 5、将实验模板输出端V 0与数显单元输入端Vi 相接。数显表量程切换开关选择电压20V 档。 6、用连接导线从主控台接入+15V 直流电源到模板上标有+15V 的插孔中。 7、使测微头与传感器线圈端部接触,开启主控箱电源开关,记下数显表读数,然后每隔0.2mm 读一个数,直到输 出几乎不变为止。将结果列入表3-4。 表3-4电涡流传感器位移X 与输出电压数据 8、根据表4-4数据,画出V-X 曲线,根据曲线找出线性区域及进行正、负位移测量时的佳工作点,试计 算量程为 1mm 、3mm 及5mm 时的灵敏度和线性度(可以用端基法或其它拟合直线)。 axis([10.5 18.5 0.66 7.9]); coords=[10.5:1:18.5,19.5;0.66,2.01,3.35,4.55,5.55,6.32,6.90,7.34,7.67,7.9]; grid; hold; plot(coords(1,:),coords(2,:),'*'); x=coords(1,:) y=coords(2,:)' 图3-8 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大学课程实验心得体会集锦

大学课程实验心得体会集锦 实验心得体会 在做测试技术的实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做完实验,然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测试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受益匪浅.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比如做应变片的实验,你要清楚电桥的各种接法,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 通过这次测试技术的实验,使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实验的过程,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与做其他的实验是通用的,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 实验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测试技术这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和内容来解决科研、生产、国防建设乃至人类生活所面临的测试问题的课程。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的技术,涉及到测试方法的分类和选择,传感器的选择、标定、安装及信号获取,信号调理、变换、信号分析和特征识别、诊断等,涉及到测试系统静动态性能、测试动力学方面的考虑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涉及到计算

机技术基础和基于LabVIEW的虚拟测试技术的运用等。 课程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做了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三个实验。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我感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是我并没有气垒,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我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实验中我学会了单臂单桥、半桥、全桥的性能的验证;用振动测试的方法,识别一小阻尼结构的(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和阻尼系数;掌握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了解并掌握机械振动信号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测试信号的频率域分析方法;还有了解虚拟仪器的使用方法等等。实验过程中培养了我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了良好的工程素质和科学道德,例如团队精神、交流能力、独立思考、测试前沿信息的捕获能力等;提高了自己动手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增强创新意识。 实验体会 这次的实验一共做了三个,包括: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各有特点。 通过这次实验,我大开眼界,因为这次实验特别是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和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需要用软件编程,并且用电脑显示输出。可以说是半自动化。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受易非浅: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实验前的理论知识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质料,如: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什么数据和怎样做数据处理,等等。虽然做实验时,指导老师会讲解一下实验步骤和怎样记录数据,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些基础知识,那时是很难作得下去的,惟有胡乱按老师指使做,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

专业课程设计之心得与体会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也可直接使用专业课程设计之心得与体会 两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运筹帷幄,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与处世。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次模具设计,本人在多方面都有所提高。通过这次模具设计,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巩固与扩充了冷冲压模具设计等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的模具技能懂得了怎样分析零件的工艺性,怎样确定工艺方案,了解了模具的基本结构,提高了计算能力,绘图能力,熟悉了规范和标准,同时各科相关的课程都有了全面的复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了提高。在这次设计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单独设计模具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从中发现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在此感谢我们的xxx老师.,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这次模具设计的每个实验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老师您的细心指导。而您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同时感谢对我帮助过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让我感受到同学的友谊。由于本人的设计能力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恳请老师们多多指教,我十分乐意接受你们的批评与指正,本人将万分感谢。

传感器实验报告 (2)

传感器实验报告(二) 自动化1204班蔡华轩 U201113712 吴昊 U201214545 实验七: 一、实验目的: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结构及其特点。 二、基本原理:利用平板电容C=εA/d 和其它结构的关系式通过相应的结 构和测量电路可以选择ε、A、d 中三个参数中,保持二个参数不变,而 只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则可以有测谷物干燥度(ε变)测微小位移(变d)和测量液位(变A)等多种电容传感器。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相敏 检波、滤波模板、数显单元、直流稳压源。 四、实验步骤: 1、按图6-4 安装示意图将电容传感器装于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上。 2、将电容传感器连线插入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实验线路见图7-1。图 7-1 电容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3、将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的输出端V01 与数显表单元Vi 相接(插入主控 箱Vi 孔),Rw 调节到中间位置。 4、接入±15V 电源,旋动测微头推进电容传感器动极板位置,每间隔0.2mm 图(7-1) 五、思考题: 试设计利用ε的变化测谷物湿度的传感器原理及结构,并叙述一 下在此设计中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原理:通过湿度对介电常数的影响从而影响电容的大小通过电压表现出来,建立起电压变化与湿度的关系从而起到湿度传感器的作用;结构:与电容传感器的结构答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电容面板的面积应适当增大使测量灵敏度更好;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还应包括测量误差,温度对测量的影响等

六:实验数据处理 由excle处理后得图线可知:系统灵敏度S=58.179 非线性误差δf=21.053/353=6.1% 实验八直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霍尔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二、基本原理:霍尔式传感器是一种磁敏传感器,基于霍尔效应原理工作。 它将被测量的磁场变化(或以磁场为媒体)转换成电动势输出。 根据霍尔效应,霍尔电势UH=KHIB,当霍尔元件处在梯度磁场中 运动时,它就可以进行位移测量。图8-1 霍尔效应原理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霍尔传感器实验模板、霍尔传感器、直流源±4V、± 15V、测微头、数显单元。 四、实验步骤: 1、将霍尔传感器按图8-2 安装。霍尔传感器与实验模板的连接 按图8-3 进行。1、3 为电源±4V,2、4 为输出。图8-2 霍尔 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开启电源,调节测微头使霍尔片在磁钢中间位置再调节RW2 使数显表指示为零。

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二、实验仪器 电涡流传感器、铁圆盘、电涡流传感器模块、测 微头、直流稳压电源、数显直流电压表二、实验原理通过高频电流的线圈产生磁场,当有导电体接近时,因导电体涡流效应产生涡流损耗,而涡流损耗与导电体离线圈的距离有关,因此可以进行位移测量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 ?按图2-1安装电涡流传感器。 图2-1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器的被测体。调节测微头?L 属圆盘的平面贴到电涡流传感器的探测端,使铁质金,固定 测微头。 —模損t

图2-2电涡流传感器接线示意图 X (m m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0 U o ( 0.0 0.2 0.3 0.5 0.6 0.8 0.9 1.1 1.3 1.4 V ) 2 1 7 3 7 3 9 4 0 h 5 X (m m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U O ( 1.6 1.8 1.9 2.1 2.3 2.4 2.6 2.8 3.0 3.2 々 n ffim T >< 匕?[ : wk 一一「 Q Vi 电福流传感器实验樟机 3 ?传感器连接按图 2-2,实验模块输出端 入端也 相接 压 20V 档,, 导线从实验台上接入+15V 电源 ” 4合上实验台上电源开关,记下数显表读 数,然后每隔0.1mm 读一个数,直到输出几乎 不变为止。将结果列入 表2-1。 表2-1 铁质被测体 程切 关选择 压表量号 测犠咲 岸顽『 Vc > p : 喘千粧卸丄 旳分 3

万能课程设计心得体会2个

1 两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运筹帷幄,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与处世。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次模具设计,本人在多方面都有所提高。通过这次模具设计,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巩固与扩充了冷冲压模具设计等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的模具技能懂得了怎样分析零件的工艺性,怎样确定工艺方案,了解了模具的基本结构,提高了计算能力,绘图能力,熟悉了规范和标准,同时各科相关的课程都有了全面的复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了提高。 在这次设计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单独设计模具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从中发现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 在此感谢我们的xxx老师.,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这次模具设计的每个实验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老师您的细心指导。而您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 同时感谢对我帮助过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让我感受到同学的友谊。 由于本人的设计能力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恳请老师们多多指教,我十分乐意接受你们的批评与指正,本人将万分感谢。 2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xxx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

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

实验二十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实验内容 用铁圆片检测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 三、实验仪器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板、电涡流传感器、直流电源、数显单元、测微头、铁圆片。 四、实验原理 电涡流式传感器由平面线圈和金属涡流片组成,当线圈中通以高频交变电流后,与其平行的金属片上感应产生电涡流,电涡流的大小影响线圈的阻抗Z,而涡流的大小与金属涡流片的电阻率、导磁率、厚度、温度以及与线圈的距离X有关。当平面线圈、被测体(涡流片)、激励源已确定,并保持环境温度不变,阻抗Z只与X距离有关。将阻抗变化经涡流变换器变换成电压V输出,则输出电压是距离X的单值函数。 五、实验注意事项 被测体与涡流传感器测试探头平面尽量平行,并将探头尽量对准被测体中间,以减少涡流损失。 六、实验步骤 1、根据图20-1安装电涡流传感器。 2、观察传感器结构,这是一个平绕线圈。 3、将涡流传感器输出线接入实验模板上标有L的两端插孔中,作为振荡器的一个元件。

图20-1 电涡流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8-2 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4、在测微头端部装上铁质金属圆片,作为电涡流传感器的被测体。 5、将实验模板输出端Vo与数显单元输入端Vin相接。数显表量程切换到选择电压20V 档。 6、用连结导线从主控台接入15V直流电源接到模板上标有+15V的插孔中。 7、使测微头与传感器线圈端部接触,开启主控台电源开关,此时数显表读数为最小,然后每隔0.1mm读一个数,直到输出几乎不变为止。将结果列入下表。(实验结论:1、本实验每隔0.1mm是相对位置,起始值看做0.1mm即可,无需从测微头上读绝对位置。每旋转0.1mm,输出的电压的增量应该大致相等。2、由于学生做实验可能不能正确的找到起始点, 导致采集的数据不在线性范围内,从而影响数据采集的线性度,可以让学生从选取的起始

做实验的心得体会范文5篇

做实验的心得体会范文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关于做实验的心得体会范文5篇,欢迎阅读参考! 做实验的心得体会(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课程。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十分重要。 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学生们感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明白,到达了“双赢”的效果。在做实验前,必须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正因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实验前理论知识的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资料,如:实验要求,实验资料,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实验现象等等。否则,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做实验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刻。比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的的实验要清楚各实验仪器的接法,如果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刻,会事倍功半。虽然做实验时,老师会讲解一下实验步骤,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些基础知识,那时是很难作得下去的,惟有胡乱按老师指使做,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做实验时,必须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认识到 这门课程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 学生做实验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实验,那么做了也是白做。实验总是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就应尽量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的保证,有的人一开始就赶着做,结果却越做越忙,主要就是这个原因。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认真吃透实验步骤,忙着连接实验仪器、添加药品,结果实验失败,最后只好找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原理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 在高速旋转机械和往复式运动机 械状态分析,振动研究、分析测 量中,对非接触的高精度振动、 位移信号,能连续准确地采集到 转子振动状态的多种参数。如轴 的径向振动、振幅以及轴向位置。 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 性好、测量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等优点,在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从转子动力学、轴承学的理论上分析,大型旋转机械的运动状态,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转轴,而电涡流传感器,能直接非接触测量转轴的状态,对诸如转子的不平衡、不对中、轴承磨损、轴裂纹及发生摩擦等机械问题的早期判定,可提供关键的信息。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将产生呈涡旋状的感应电流,此电流叫电涡流,以上现象称为电涡流效应。而根据电涡流效应制成的传感器称为电涡流式传感器。

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 在探头头部的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磁场。当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场,由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几何形状、几何尺寸、电流频率以及头部线圈到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等参数有关。通常假定金属导体材质均匀且性能是线性和各项同性,则线圈和金属导体系统的物理性质可由金属导体的电导率б、磁导率ξ、尺寸因子τ、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D、电流强度I和频率ω参数来描述。则线圈特征阻抗可用Z=F(τ, ξ, б, D, I, ω)函数来表示。通常我们能做到控制τ, ξ, б, I, ω这几个参数在一定围不变,则线圈的特征阻抗Z就成为距离D的单值函数,虽然它整个函数是一非线性的,其函数特征为“S”型曲线,但可以选取它近似为线性的一段。于此,通过前置器电子线路的处理,将线圈阻抗Z的变化,即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的距离D的变化转化成电压或电流的变化。输出信号的大小随探头到被测体表面之间的间距而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3篇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3篇 课程设计的理论产生于对课程设计实践的考察。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做完了。在这次作业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一遍又一遍的计算,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方案修改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刚开始在机构设计时,由于对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掌握得还可以,不到半天就将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序调试好了。可是我从不同的机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令我非常苦恼。后来在钱老师的指导下,我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处,将之解决了。 同时我还对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传动系统的设计时,面对功率大,传动比也大的情况,我一时不知道到底该采用何种减速装置。最初我选用带传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经过计算,发现蜗轮尺寸过大,所以只能从头再来。这次我吸取了盲目计算的教训,在动笔之前,先征求了钱老师的意见,然后决定采用带传动和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也就是我的最终设计方案。至于画装配图和零件图,由于前期计算比较充分,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周,在此期间,我还得到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整个作业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最痛苦的事是最后的文档。一来自己没有电脑,用起来很不方便;最可恶的是在此期间,一种电脑病毒"Word杀手"四处泛滥,将我辛辛苦苦打了几天的文档全部毁了。那么多的公式,

那么多文字就这样在片刻消失了,当时我真是痛苦得要命。 尽管这次作业的时间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不仅仅掌握了四连杆执行机构和带传动以及齿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设计步骤与方法;也不仅仅对制图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Matlab和Auto CAD ,Word这些仅仅是工具软件,熟练掌握也是必需的。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像我们这些学生最最缺少的是经验,没有感性的认识,空有理论知识,有些东西很可能与实际脱节。总体来说,我觉得做这种类型的作业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都系统地联系起来,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进。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众人智慧,我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完美!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2: 三周半的机械课程设计结束了,说是三周半,实则两周半,第一周因连续有三门课程要考试,因而无暇搞设计,两周半的时间紧迫,于是不得不晚上和周末抽时间来继续搞设计,时间抓的紧也很充实。 作为一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大三的学生,我觉得能做这样的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在已度过的两年半大学生活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基础课。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基础课的理论面,如何去面对现实中的各种机械设计?如何把我们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大作业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阅了很多次设计书和指导书。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工

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实验总结

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实验总结 专业姓名得分 1.实验的基本内容 1)本学期完成的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的实验主要有(请根据实际完成的实验情况填写)以下几个。 (1)第1章:主要内容是:理解和熟悉了创新发明的基础概念。熟悉科技创新的内容构成,了解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基本思想。熟悉了知识创新的主要内容。浏览“创新方法研究会”等网站提升了自己的就业和从业能力。 (2)第2章:主要内容是理解和熟悉发明问题的传统方法。理解和熟悉头脑风暴创新方法,了解该方法的基本规则和组织方法。通过实践,实际体会和掌握头脑风暴法的运用,尝试依靠传统创新方法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的实践能力。 (3)第3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了什么是思维定势。了解创造性思维方式中的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熟悉创造性思维技法,通过实践掌握创造性思维技法的应用方法。 (4)第4章:主要内容是:了解TRIZ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核心思想。理解TRIZ的基本概念,熟悉技术系统、矛盾和理想化方法等重要内容。熟悉阿齐舒勒的5个发明级别,了解TRIZ的适用范围。 (5)第5章:主要内容是:熟悉S曲线及其应用与技术预测的作用。熟悉技术进化法则及其主要作用。运用最终理想解方法分析创新问题。 (6)第6章:主要内容是:熟悉TRIZ发明原理的由来,浏览并了解TRIZ的40个发明原理。熟悉10个主要的发明原理,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深入研究嵌套发明原理,熟悉其具体应用方法,从而举一反三,理解发明原理的内涵。 (7)第7章:主要内容是:理解什么是技术矛盾,以及它在TRIZ理论体系中的意义。熟悉39个通用工程参数,准确理解每个参数的含义,理解39个通用工程参数所具有的高度概括性和应有的灵活性。通过对飞机发动机整流罩进行改进的案例,熟悉矛盾矩阵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炼技术矛盾,并利用矛盾矩阵获得解决方案。 (8)第8章:主要内容是:理解物理矛盾的概念,以及它在TRIZ理论体系中的意义。熟悉4种分离方法。通过实践,掌握定义物理矛盾和用分离方法解决物理矛盾的基本方法。 (9)第9章:主要内容是:理解和熟悉科学效应的相关知识,了解科学效应的作用。熟悉TRIZ 理论体系种的科学效应。通过实践,掌握应用TRIZ科学效应解决创新问题的基本方法。 (10)第10章:主要内容是:熟悉工业工程方法的基础知识。了解工作研究、人因工程、物流

本特利bently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本特利bently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本特利bently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一、本特利bently电涡流传感器常用分类 我们常接触到的本特利bently涡流传感器有直径5mm涡流传感器、8mm涡流传感器、11mm涡流传感器、14mm涡流传感器、25mm涡流传感器、50mm差胀传感器、3300耐高温电涡流传感器几种,其中5mm探头和14mm探头不常用。每个传感器系统都由探头、延长线和前置器组成,本特利探头、延长线和前置器具有完全的可互换性,只要部件号一致,各部分可以互换。 二、本特利bently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是以高频电涡流效应为原理的非接触式位移、振动传感器,其基本原理是探头、延伸电缆、前置器以及被测体构成基本工作系统。 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在探头头部的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磁场。如果在这一交变磁场的有效范围内没有金属材料靠近,则这一磁场能量会全部损失;当有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电磁学上称之为电涡流。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场,由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几何形状、几何尺寸、电流频率以及头部线圈到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等参数有关。 通常假定金属导体材质均匀且性能是线性和各项同性,则线圈和金属导体系统的物理性质可由金属导体的电导率б、磁导率ξ、尺寸因子τ、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D、电流强度I和频率ω参数来描述。则线圈特征阻抗可用Z=F(τ, ξ, б, D, I, ω)函数来表示。通常我们能做到控制τ, ξ, б, I, ω这几个参数在一定范围内不变,则线圈的特征阻抗Z就成为距离D的单值函数,虽然它整个函数是一非线性的,其函数特征为S型曲线,但可以选取它近似为线性的一段。于此,通过前置器电子线路的处理,将线圈阻抗Z的变化,即头部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及其静态标定方法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及其静态标定方法电涡流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传感器,它广泛的应用在位移震动检测、金属材质鉴别,无损探伤等技术领域。 实验目的: 了解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了解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静态标定方法。 实验原理 结构:变间隙式是最常用的一种电涡流传感器形式,它的结构很简单,由一个扁平线圈固定在框架上构成。线圈用高强度漆包铜线或银线绕成,用粘结剂粘在框架端部或是绕指在框架槽内。线圈框架应采用损耗小、电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的材料,常用高频陶瓷、聚四氟乙烯等。由于激励频率较高,对所用的电缆和插头也要充分重视,一般使用专用的高频电缆和插头。 工作原理:在传感器线圈中通以高频电流,则在线圈中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当到点被测金属板接近线圈,并置于线圈的磁场范围内,交变磁场在金属板的表面层内产生感应电流,即电涡流。电涡流又产生一个反向的磁场,减弱了线圈的原磁场,从而导致线圈的电感量、阻抗和品质因素发生变化,这些参数的变化与导体的几何形状、电导率、线圈的几何参数、电流的频率以及线圈与被测导体间的距离有关。如果控制上述参数的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是线圈与金属板之间距离的单值函数,从而达到测量位移间隙的目的。 测量电路 当传感器接近被测导体时,损耗功率增大,回路失谐,输出电压相应变小。这样,在一定范围内,输出电压幅值与间隙呈近似线性关系。由于输出电压的频率始终恒定,因此称为定频幅式。这种电路采用适应晶体振荡器,旨在获得高稳定度频率的高频激励信号,以保证

稳定的输出。 实验仪器与材料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静态标定系统 Hz-8500探头前置器 8511型电涡流探头 电涡流传感器测量装置 高精度数字万用表。 实验内容: 实验一:被测金属板采用铝质板,测量U-x 关系曲线。 实验二:被测金属板仍采用铝质板,但直径较小,测量U-x 关系曲线。 实验三:被测金属板采用铁板,测量U-x 关系曲线。 5、实验数据: 实验一数据: 6、实验要求: 1、画出(实验一)中的U-x 关系曲线,确定传感器的线性工作范围计算传感器的灵敏度。答:线性工作范围:由画出的U-X关系曲线可以看出其线性工作范围在0~13 灵敏度:(15.4-1.78)/13=1.048

ERP实验课程总结

ERP实验课程总结 工商管理王某 本学期我们进行了ERP的上机实验课程,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学期实验,但我感觉从中收获了很多东西。首先,我觉得ERP实验课程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在课程上我们使用的是奥派ERP模拟软件通过这一个软件和半学期的实验课方法。企业的所有资源可以简要的分为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而ERP则是对这三种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在ERP实验课程上的学习,我们就能够大致的了解到现代企业的一些管理模式,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学习也是非常有益的。 我们这学期使用的奥派ERP教学模拟系统是以汽车制造企业为基本模型,其中采用的所有数据都是以汽车制造页的数据为基础的。我们本学期学习的共包括九个系统,分别是销售系统、应收系统、生产系统、采购系统、应付系统、质量管理、库存系统、运输系统、存货系统。通过对这九个系统的模拟操作,我们就了解到了企业运作的全流程。 虽然我们在实验课程中主要进行的是一些数据的录入,一些具体数据的计算就需要电脑后台来进行,但实验课主要是为了让我们了解其中的流程,数据的固化也有其好处,因为在实践操作中我们总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数据固化可以让我们在后面的操作中发现自己的错误,虽然有些错误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但总有解决的办法,而在这解决麻烦的过程中,又会让我们更加的了解其中的流程,加深我们的学习。在实验课程开始前,我们总感觉就是按照书上的步骤来,那么简单,能有什么问题呢?但在实际的操作后,却发现并不是这样,有时一个小小的数据录入的错误,都会让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进行弥补。因此,细心就是非常重要的了,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也是这样的,对待任何事情都需要认真细心,避免因为小的失误造成严重的后果。 ERP是一种现代的管理思想、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科学的管理方法。其中大量的数据处理以及复杂的计算是借用一些计算机程序来进行的,我们需要的就是使用它来进行现代科学的管理。通过ERP实验课程的学习,对于我们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开阔视野、提高综合素质等都大有裨益。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更加深刻了解课本知识,和以往对知识的疏忽得以补充,在设 计过程中遇到一些模糊的公式和专业用语,比如说经济刮板运输机及皮带运输的选择,在选 择选择刮板皮带运输选型时 , 在使用手册时,有的数据很难查出,但是这些问题经过这次设计,都一一得以解决,我相信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我为搞清楚的问题,但是这次的课程设计给我相 当的基础知识,为我以后工作打下了严实的基础。 虽然这次课程是那么短暂的 2 周时间,我感觉到这些天我的所学胜过我这一学期所学, 这次任务原则上是设计,其实就是一次大的作业,是让我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对基本公式的熟 悉和应用,计算力学和运动学及预选电动机过程中的那些繁琐的数据,使我做事的耐心和仔细 程度得以提高。课程设计是培训学生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 题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对三年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同样,也促使了同学们的相互探讨,相 互学习。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谨慎、踏实、一步一步的完成设计。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可 能会认真的去学习和研究,也可能会自己独立的完成一个项目,我相信无论是谁看到自己做出 的成果时心里一定会很兴奋。此次设计让我明白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团队精 神固然很重要,担人往往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自己亲身去经历,这样自己的心里才会踏实,学 到的东西才会更多。 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了解到一些实际与理论之间的差异。 通过课程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其还可以培养和 熟练使用资料,运用工具书的能力,把我们所学的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起到温故而知 新的作用。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设计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 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比 较系统的了解矿井运输提升的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从总体设计原则,本次设计综合 三年所学的专业课程,以《设计任务书》的指导思想为中心,参照有关资料,有计划有头绪、有逻辑地把这次设计搞好! 总之,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收获很多、学会很多、比以往更有耐心很多。感谢学校及老师 给我们这次课程设计的机会,最真挚的感谢我们的辅导老师,在设计过程中,老师精心的辅导和不厌其烦地的态度才使得我们以顺利的完成这次设计,他那无私的奉献的精神照耀着我 们对学习的热爱,同时也增加我们对知识的追求和欲望度。篇二: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通用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通用)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 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 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 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 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 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 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 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 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 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 ~~~~~的识别和

电涡流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报告

实验二十一 被测体面积大小对电涡流传感器的特性影响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电涡流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其位移特性与被测体的形状和尺寸有关。 二、基本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被测体的形状,大小不同会导致被测体上涡流效应的不充分,会减弱甚至不产生涡流效应,因此影响电涡流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所以在实际测量中,往往必须针对具体的被测体进行静态特性标定。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直流源、电涡流传感器、测微头、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板、不同面积的铝被测体、数显单元。 四、实验步骤: 1.按图2-1安装电涡流传感器。 图2-1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在测微头端部装上铝质金属(小圆盘与小圆柱体),作为电涡

流传感器的被测体。调节测微头,使铁质金属圆盘的平面贴到电涡流传感器的探测端,固定测微头。 图2-2 电涡流传感器接线示意图 3.传感器连接按图2-2,实验模块输出端Uo与直流电压表输入端U i相接。直流电压表量程切换开关选择电压20V档,模块电源用2号导线从实验台上接入+15V电源。 4.合上实验台上电源开关,记下数显表读数,然后每隔0.1mm 读一个数,直到输出几乎不变为止。将结果列入表2-1。

(1)由上图可得系统灵敏度:S=ΔV/ΔW=3.1977V/mm (2)由上图可得非线性误差: 当x=1mm时: Y=3.1977×1+2.4036=5.6013V Δm=Y-5.70=-0.0987V yFS=10.69V δf=Δm/yFS×100%=0.923% 当x=3mm时: Y=3.1977×3+2.4036=12.00V Δm=Y-11.2=0.8V yFS=10.69V δf=Δm/yFS×100%=7.48% 表2-3 铝质被测体(圆柱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