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都市圈空间规划模式研究

都市圈空间规划模式研究

都市圈空间规划模式研究
都市圈空间规划模式研究

【文章编号】1002-1329(2003)06-0058-02 【中图分类号】TU984:F291 【文献标识码】B 都市圈空间规划模式研究

徐海贤

1 都市圈空间规划特征

111 空间上的跨区域性

都市圈空间规划是一种结构性的规划,强调规划范围的跨区域性是其主要特点:(1)它是一种城市功能区域,其研究的空间地域范围是跨市域的,甚至跨省域的,是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角度来进行空间组织。

(2)空间范围随着中心城市功能强弱的变化而消长;(3)都市圈规划强调淡化行政区划,逐步改变传统的按行政区域进行规划的模式,从大区域尺度和功能区的角度来考虑城镇空间组织和资源有效配置,特别是协调城市交界处的空间关系。

112 以一个或多个大都市为核心都市圈空间规划是以一个或几个大都市为核心来进行空间组织,协调区际城市关系,它不仅仅定义为城市化地区,而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聚了多个实力雄厚城市的城市化地区。提出以大都市为核心来整合空间关系,主要基于几方面的规划背景:(1)中心城市高速增长,某些功能外溢和用地扩展,需要同周边城市与区域进行分工协作;(2)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相互联系加强,需要共同解决跨区域快速交通联系、流域环境保护与整治、跨区域资源开发等问题;(3)从更广泛的区域视野来考虑中心城市的发展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提升中心城市在参与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113 对区域空间管治的引导

都市圈空间规划既不是要解决单个城市的空间发展问题,也不是解决单个区域的发展问题,而是试图解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本身难以解决

的跨区域问题,它是对跨市域、

跨省域的问题提出规划管理和建

设控制,需要更高层次的政府来

牵头,由涉及到的相关城市政

府、非政府组织及企业之间协商

解决。跨区域空间的管治是形成

富有竞争力的区域空间结构的重

要保障,其前提是要通过空间组

织来引导,体现对空间资源的最

有效利用。空间规划确定的空间

发展模式、空间发展思路是空间

管治的重要依据,同时对区域的

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空间选择、

生态环境建设、旅游空间组织等

起着导向性的作用。

2 都市圈空间规划模式选择

空间规划模式的选择受制于

许多影响因素,历史地理基础、

自然地理条件和区位条件、区域

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主

要经济联系方向等对空间结构的

形成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

由于快速的交通、通讯、信息技

术革新,重新配置资本和生产要

素变得更加现实,区位选择变得

更加自由,这将加快以大都市为

核心的都市圈空间结构的重构③。

211 核心-放射空间模式

在大都市初期的扩散过程

中,往往沿主要轴线扩展,一般

不具备圈层扩展的能力,但在区

域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规模

优势和功能优势。规划通过重点

培育核心城市,构建放射通道来

带动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徐州都市圈区域经济联系主

方向集中在陇海沿线,连云港作

为港口城市,是徐州发展外向型

经济的窗口,徐州位于四省交界

处,为全国公路主枢纽,在都市

圈中居于枢纽地位,南北方向区

域内部的联系相对较弱。一方

面,徐州城市功能太弱,不足以

从各个方向辐射周边区域,更谈

不上从面上辐射带动周边区域,

另一方面,城乡二元差距明显,

徐州市区2001年人均G DP是所

属郊县的317倍,处于集聚发展

阶段。根据徐州都市圈范围空间

发展基础、区域城镇集聚的程度

和未来发展的趋势,规划形成

“单核心放射状”空间结构。

212 核心-圈层空间模式

对一些在区域中有明显核心

地位的大都市,如首都、省会城

市和一些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

其功能除了作为区域的政治经济

中心和管理决策中心外,还同时

具备商业中心、研究与革新活动、

大银行、大型公司或集团总部所

在地的功能,城市综合功能突出,

区域交通基本围绕核心城市来组

织。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核心

城市扩散作用明显,从轴向扩展

为主转向圈层扩展为主。

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地位明

显。南京为江苏省省会,全省的

政治、经济、文化、科研、教育

中心,具有强大的辐射力。2001

年,南京市的G DP占都市圈的

39%,财政收入占6215%,实

际利用外资占64%,进出口总

额占75%,逐步形成了高标准

的文体卫设施,单核心地位明

显。在商贸等方面对周边城市形

成了较强的辐射力,核心与周边

联系紧密、城际公交化倾向明

显,核心圈层初具雏形,以南京

为核心的放射状高等级公路网基

本形成,都市圈主要城市分布在

放射通道上。规划强化核心城市

的辐射带动作用,圈层开发与轴

向带动相结合,逐步形成核心圈

江苏省都市圈规划专版

2003年第27卷第6期58 

层状的空间结构,重点发展一带一轴三通道。

213 多中心网络化空间模式

在区域城乡经济差异缩小的过程中,区域经济活动在空间上表现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通讯和交通网络高度发达,人口、非农产业高度集中于一个中心的状况相对降低。如果区域经济在向高级阶段演化的过程中,一定区域内同时存在几个在规模、功能等方面相当的城市,区域城镇群体空间必然向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演化④。信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集中的走廊地区成为城镇网络化地区,沿线居民可以利用高速交通、通讯和网络设施方便地进入其它所有的城市和地区,因而也成为人口和非农产业高度集聚的网络化地区。

从苏锡常都市圈空间发展态势来看,城乡差距逐渐缩小。2001年,苏锡常都市圈中心城市与郊县(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127∶1,县级市市区规模不断扩大,设区市的中心性不断降低,区域空间呈现均衡发展态势。苏锡常都市圈具有整体关联的空间结构,延续古今的文化基础,交通网络健全,内部的要素流动不断加强。规划建立起“紧凑型城市与开敞型区域”相结合的都市圈空间形态,着重建设以苏锡常三市城区为核心的纵向发展轴线,构筑网络化的城镇群体空间,支撑区域空间从轴向发展转化为网络状发展[2]。

3 江苏省都市圈空间规划思路轴向扩展地区,主要加强核心和轴线地带的培育;核心-圈层明显的地区,重点加强核心圈层空间组织,强化走廊地带的城镇发展;在走向网络化的地区,重点加强城市带的发展规划和空间组织;同时,高度重视高速城市化发展条件下的持续发展问题,对生态敏感地区进行重点规划,强化其在都市圈中的生态环境功能。

311 徐州都市圈空间规划思路徐州都市圈处于都市圈发展初期,核心城市辐射功能较弱,

处于徐连城镇发展轴为主轴的阶

段向放射状空间结构发展的阶

段,规划强调核心城市功能的培

育和主要轴线和通道地区的发

展,促进区域城镇沿主要区域集

聚发展。

徐州都市圈总体发展思路:

“大力培育核心城市,加强轴线

集聚发展,引导通道点状布局,

实现核心腹地互动”。突破行政

区划限制,培育核心城市,拓展

徐州城市发展空间,增强都市圈

核心城市功能。重点加强徐连城

镇发展轴的建设,加强沿线城镇

向陇海线和连霍高速公路沿线集

聚,培育一批新兴中等城市或大

城市,远景发展成为徐州都市圈

的人口、非农产业高度集聚、城

市密集、高度发达的城市带;培

育枣徐宿城镇发展轴,扩大核心

城市南北的腹地范围;构建徐

宿、徐丰(沛)城镇联系通道,

引导沿线城镇点状布局,防止沿

线集中连片发展。随着核心城市

实力的不断壮大,徐州都市圈逐

渐由核心-放射的空间结构向核

心-圈层的空间结构演化。

312 南京都市圈空间规划思路

2001年,南京市批发零售贸

易商品销售总额占都市圈的81%,

双休日南京市的主要商场外地消

费者占总客源的30%~50%,南

京第三产业占都市圈第三产业增

加值的4513%,南京的核心地位

已经为周边城市认同,沿江地区

集聚了南京、扬州、镇江、马鞍

山、芜湖等主要中心城市,为都

市圈内最发达的地区。基于现状

分析和发展预测,规划提出总体

空间发展思路:

(1)强化核心:进一步强化

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引导

核心圈层各项功能的合理扩散与

集聚,建设充满发展活力、空间

秩序优良的核心城市功能一体化

地域。

(2)提高沿江:协调沿江地

区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建设符

合沿江城市带整体发展要求、高

效运行的基础设施网络,建成具

有国际水平的整体协调发展的沿

江城市带。

(3)带动纵深:培育都市圈

城镇发展轴线,形成纵贯都市圈

南北的城镇发展轴,构建南京至

句容通道、南京至合肥通道、南

京至明光通道。加强沿轴、沿通

道地区与都市圈核心城市、节点

城市的联系,提高核心城市、沿

江城市带对纵深地带的辐射强

度,带动都市圈南北两翼向纵深

地区的发展。

313 苏锡常都市圈空间规划思路

苏锡常空间优化组合的方向

是将各地方的分散、独立发展趋

势引向重点地区集中,实现协调

整合,在空间上形成沿沪宁线地

区、环太湖地区、长江沿岸地区、

沿沪地区、宜溧金丘陵山区。沿

沪宁线地区、沿沪地区和长江沿

岸地区是未来苏锡常都市圈城镇

高度发达的地区,而环太湖地区、

宜溧金丘陵山区是支撑都市圈持

续发展的重要生态空间。

有关的资料表明,目前苏锡

常80%左右的交通量是属于通过

性的,而上海是强大的吸引中心,

各个城市与上海的单一联系的区

域极化发展模式也可能继续强化;

从长三角的发展态势来看,上海

对苏锡常乃至更大范围的区域空

间重组,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

用,东西向仍然是今后苏锡常内

部经济联系和对外经济联系的主

方向,而南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

较弱,经济联系强度较小。因此,

规划提出“完善东西、加强南

北”,进一步完善苏锡常三市城区

为核心的东西走廊,包括轨道交

通、区域供水、生态保护与环境

整治、大型公建设施共建共享等,

加强与经济社会联系,培育一批

新兴增长点,扩大苏锡常对南北

的辐射带动作用。

4 结语

从江苏省三个都市圈规划来

看,苏锡常都市圈涉及苏锡常三

个设区市,更容易从省域层面上

通过财政调控、行业政策等进行

协调,也易于推动都市圈空间规

划的进一步深化,如苏锡常区域

供水规划、轨道交通规划、绿化

规划等;徐州都市圈涉及苏鲁

(下转第80页)

城市规划CITY PLANNI NG RE VIEW Vol127No16J un12003

59 2003年第27卷6期

 

方,城市与建筑文化的进步并不一定与经济发展、投资数量和建设规模成正比。美国的城市历程提醒人们,城市建设需要的不仅仅是行动能力,更需要的是对现实的阅读和判断力。

注释(Notes)

①Lewis Mumford.The City in Histo2

ry.New Y ork:Harcourt.Brace&

World,Chapter sixteen.

②Spiro K ostof.The City Assembled.

Boston:Bulfinch Press,1992,99-

102.

③Spiro K ostof.The City Assembled.

Boston:Bulfinch Press,1992,101.

(转引自G Clay.Close-up,H ow to

Read t he American City.Chicago:

1980,87)

④1949年住宅法案的前言中写到“…

t he elimination of substandard and

ot her inadequate housing t hrough t he

clearance of slums and blighted areas,

and t he realization as soon as feasible

of t he goal of a decent home and a

sui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for every

American family.”

⑤S piro K ostof.The C ity Assembled.

B oston:Bulfinch Press,1992,275.

⑥The American Metro polis at C entury’s

End:Past and Future In fluences,

http://www1fanniemae https://www.doczj.com/doc/ed4982501.htm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Jane Jacobs.The Deat 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Reissue edi2

tion.Vintage Books,1961.

2 Lewis Mumford.The City in Histo2 ry.New Y ork:Harcourt,Brace&

World,1961.

3 Spiro K ostof.The City Assembled.

Boston:Bulfinch press,1992.

4 Vincent Scully.American Architec2 ture and Urbanism.New Y ork:

New Revised Edition.Henry H olt

and C ompany,1969.

5 C olin Rowe,Fred K oetter.C ollage City.MIT Press,1978.

6 Craig Whitaker.Architecture and t he American Dream.New Y ork:

Three Rivers Press,1996.

【作者简介】

单皓(1966-),女,1988年东南大学建筑系毕业,1996年迈阿密大学建筑学硕士,深圳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讲师。

【收稿日期】2003-01-20

(上接第59页)

豫皖四省交界区域,南京都市圈

涉及到苏皖7个设区市,从省域

层面对整个都市圈协调难度较

大,难以通过统一的财政支持、

基础设施建设等来统盘考虑整个

都市圈的空间发展要求。本次规

划对徐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空

间规划按都市圈规划范围来考

虑,但难以对跨省区域提出管治

要求。可以预见,在经济全球化

和区域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

态势下,政府、非政府组织、企

业等之间协作的需求将不断强

化,选择不同的空间发展模式,

统一开展以大都市为核心的跨

省、市的空间规划将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邹军,陈小卉.城镇体系空间规划

再认识—以江苏为例[J].城市规

划,2001(1):30-33.

2 唐子来,张雯.欧盟及其成员国的

空间发展规划:现状和未来[J].

国外城市规划,2001(1):10-

12.

3 Wallis Allan.Involving structures

and challenges of metropolitan regions

[J].National Civic Review,1994,

83(1):14-40.

4 Schechter Bill.Metropolitan gover2

nance:A bibliographic essay[J].

National Civic Review,1996,85

(2):4-63.

【作者简介】

徐海贤(1971-),男,南京大学

城市与资源学系博士研究生,江

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收稿日期】2003-03-20

(上接第46页)

315 必须坚持党委政府对城镇

体系规划工作的领导和决策地

位。

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的重要

职能,规划本身特性决定了必须

坚持党委、政府对规划工作的领

导和决策地位。规划的战略决策

是技术决策的依据,规划的相关

政策是技术决策实施的保障。无

论是重大的发展战略,还是重要

的政策措施,规划编制单位只能

从专业角度提出建议,提供党委、

政府作决策。党委、政府决策的

必要性,至少可以体现在三个方

面:(1)决策眼界与决策准确性;

(2)决策层面与综合协调性;(3)

决策力度与实施的保障。

在2000年全省城市工作会

议筹备期间,分管省长带队就

《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

内容分别赴13个省辖市征求市

政府意见。其后,省政府、省委

先后召开常务会议研究讨论并确

定规划拟订的城市化战略、方

针、空间布局、政策措施等重要

决策内容。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即

取得广泛认同和领导的重视,避

免了城镇体系规划仅仅是城市规

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划,为规划

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316 应尽快完善城镇体系规划

的技术规范和法制建设。

现行《城市规划法》未明确

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以及

城镇体系规划和其他部门的区域

性规划的相互关系,因此实施该

规划的手段、相关责任等均无明

确的、直接的法律依据。由于城

镇体系规划实施的法制基础不完

善,对属于城镇体系规划范畴的

土地利用和建设行为,包括区域

重大建设项目选址、区域基础设

施的规划协调、生态区域的保

护、沿江(湖)资源的开发利

用、乡镇工业园区的布局等,城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往往难以管

理和调控。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各

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重城区规划、

轻区域整体规划的现象。

应当在修订城乡规划法律和

制定有关法规、规章时,明确城

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实施主

体、管理制度、法律责任等,尽

快建立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制定和

实施的法律基础。同时,应加强

城镇体系规划的理论和技术研

究,修改完善有关城镇体系规划

的技术规范。

【作者简介】

张泉(1954-),男,《江苏省城

镇体系规划》主编,江苏省建设

厅副厅长、高级城市规划师。

【收稿日期】2002-12-20

国外规划研究P LANNI NG ST UDIES OVERSE AS

2003年第27卷第6期80 

打造南京组合港,促进都市圈产业整合与发展-文档资料

打造南京组合港, 促进都市圈产业整合与发展 港口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并实现彼此间相互联系、密切协调、有机结合、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繁荣的开放型经济。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我国沿海、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崛起,无一不说明港口经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拉动作用。随着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新一轮长三角发展规划的出台,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启动开发,宁镇扬一体化产业升级与示范区的进程加快,南京都市圈有望成为衔接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域的重要桥梁。因此,打造南京组合港,提升港口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将显得更为突出。 、区域产业发展呼吁整合现有港口资源城以港兴,港为城用”的港 口经济现象己经成为世界经济 和城市发展中的普遍规律。南京港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枢纽港,是我国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地区江海换装、水陆中转、货物集散和对外开放的多功能江海型港口,是我国长江内河的重要港口之一。南京港的直接腹地是南京市和南京都市圈,其辐射范围延伸到长江中上游沿江省份。由于目前沿江港口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资源整合,难以形成应有的优势。“十二五”期间应该强化区域协调,打造南京组合港,促进南京都市圈产业整合与发展。 (一)货物运输形式要求打造组合港 从统计数据来看,水运是江苏当前最重要的货物运输方式。 从江苏省铁路、公路和水运货物周转量近十年发展看(表1),铁 路货物周转量从1999 年的342.65 亿吨公里下降到2009 年的 323.90 亿吨公里,共下降了5.47 %,2009 年占到货物周转总量的6.24 %:公路货物周转量从1999 年的319.75 亿吨公里增长到2009 年的971.13 亿吨公里,累计增长了3.04 倍,2009 年占到货物运输总量的18.84 %:水运货物周转量从1999年的704.01 亿吨公里增长到2009 年的3372.05 亿吨公里,累计增长了4.79

城市空间扩展方式研究

一、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制约因素和基本模式 (一)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和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是城市空间扩展的根本动力。 第一,经济发展中的集聚和扩散效应是城市空间扩展的直接动力。城市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空间,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已形成规模的工业、繁荣的商贸活动、多样便捷的服务和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等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个强大的引力场,吸引着各种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当这种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即不经济)时,便会引起各种生产要素向周边地区的扩散。而无论是集聚还是扩散都将对城市建设用地产生新的需求,带来城市空间的扩展。换言之,城市空间的扩展是在集聚力和扩散力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 第二,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决定了城市空间扩展速度和扩展形式的周期性变化。一方面,从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大城市不同时期的空间扩展情况看,城市空间扩展是非匀速推进的,表现出加速与减速的交替过程,直至进入稳定期。当经济高速发展时,城市建设投资增加,城市空间扩展加速,反之则放缓,使城市空间呈现出“年轮”性特征。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还影响着城市空间扩展的形式。当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时,城市空间扩展形式主要表现为外延式水平扩展,城市建设用地比较粗放、松散,紧凑度指数下降。当经济处于稳定增长或缓慢增长阶段时,城市空间扩展则转为内涵式垂直空间扩展,以内部填充、改造为主,建筑密度加大,紧凑度指数明显上升。 2.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居民对居住条件改善的需求是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力量。 在城乡差距存在且政策开放的情况下,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市,导致城市住房需求猛增。新增人口中的低收入群体通常在市区的边缘地带栖身,由于边缘区的土地价格较低、交通便利、房租较低、管理松散,同时建造商在郊区建设新屋的成本也较低,城市空间以空前的速度向外扩展。另一方面,城市中的高收入群体,不满于中心区的喧闹、拥挤和环境的日益恶化,纷纷向郊区迁移,追求更加宽敞、更接近自然的舒适居住环境,这就要求有更多的土地空间作保障。与之相适应,部分产业向这些地区的迁移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兴建,又进一步增加了对土地的占用。 3.交通网络的拓展对城市空间的扩展具有明显的引导作用。 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地铁、轻轨等交通设施的建设,极大地加强了城市的对内对外联系,大大提高了城市空间的扩展速度并改变着城市空间的扩展方式。由于便捷的交通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并给居民的工作、生活、出行带来方便,因此,在重要的交通站点会形成新的集散中心,并沿主要交通干线轴向扩展。发达的交通线路对各种生产生活要素具有很强的吸附力,而纵横交错、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使城市空间扩展最终呈现网结状格局。 4.技术进步对城市空间扩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建筑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垂直扩展,在一些聚集效应较高的城区,土地供给非常紧张,人们凭借先进的技术使建筑向更高处发展,建成高楼林立的中央商务区或住宅区,从而使城市空间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不仅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水平扩展,也改变着城市的空间形态。在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网上购物、网上办公 城市空间扩展方式研究 陈玉光

[2020年](城市规划)构建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规划先行管控殿后精编

(城市规划)构建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规划先行管控 殿后

构建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规划先行,管控殿后 构建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规划先行,管控殿后 长三角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提法由来以久,并且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认可。但关于这一规划的正式官方文本近日才出台。根据长三角区域总体功能定位,《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送审稿)提出了“一核六带”的区域总体布局框架。虽然规划已经跃然纸上,但要从规划变成如同伦敦、纽约等世界级城市群,上海及长三角诸城市无疑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事实上,长三角地区也不是等到规划出台才开始行动,构建城市群的行动也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如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港口一体化等进程都已经如火如荼,“三小时都市圈”“长三角港口一体两翼”等提法也成为长三角构建城市群的切实行动的佐证。然而,这样的一些动作要么是来自各城市自主延伸的行为,要么是城市间两两协商的产物,基于全区域、大思路的规划迟迟没有出台,从而导致各种行动之间的无序、重复甚至冲突。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长三角机场建设重复严重,而港口建设尽管有“一体两翼”的定位,但由于没有配套的方案与区域协调机制,一体化成效并不理想。因此呼唤基于国家战略层面、从长三角区域全局出发的城市群规划就显得非常急迫。 国家管控认为,21世纪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大城市圈。城市圈作为国家管控在空间上的载体和精华,在一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美国的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大洛杉矶区;日本的大东京区、阪神区、名古屋区;英国的伦敦城市群;韩国的首尔区;德国的鲁尔区等等都成为一国经济的增长极。美国三大城市群的GDP占全美国的67%,日本三大城市群的GDP占全日本的70%。而中国三大城市群的GDP占全国的份额只有38%。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必须向城市群和城市经济带延伸,使之成为国家新一轮财富聚集的战略平台。《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的催化下产生。 这份规划纲一方面给长三角区域的城市群发展制定了总体战略,更重要的是,其中的“一核六带”的关键性提法因为明确了上海在整个城市群中的核心作用,因而具有纲领性意义。这为长三角城市群从规划到实际操作奠定了基石。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已上报国务院 2010年08月05日23:0121世纪经济报道【大中小】【打印】共有评 论0条 8月5日,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方案已上报国务院,至今已有一月之余。“京津冀规划编制时间较长,横跨整个‘十一五’,之所以至今没有获批,中央可能有更为慎重的考虑。”该人士说。 他进一步表示,如果工作进展顺利,规划有望在年内出台。京津冀的定位已经突破“中国经济第三极”的概念。“京津冀的定位可以是知识经济示范区、新兴产业先行区、现代交通运输设备生产基地和钢铁生产基地。” 国家发改委官员也反复对记者强调:“我们并没有刻意将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比较排名,‘经济第三极’的概念有偏颇。”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京津冀一体化推进过程中,河北省的态度是非常积极,而北京和天津则相对较弱。河北省一位官员回忆,近日,他在天津滨海新区调研时发现,某部门办公室张贴着一张“京津一体化发展”地图。 这张地图对他的震动很大,“河北迫切希望融入到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国家需要建立一个更高层面的机构来推动三地协调发展,打破行政分割”。该官员说。 京津冀新定位 已经提交国务院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由国家发改委根据三地规划统筹而成。根据本报记者了解,该规划对京津冀三地未来发展方向有明确定位。 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以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及餐饮业为主。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科研机构林立,人才高度密集的优势,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型企业相结合,积极发展高新产业,以发展高端服务业为主,逐步向外转移低端制造业。 天津城市的功能定位是构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宜居生态城市。天津主要发展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和轻工纺织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现代商贸、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并适当发展大运量的临港重化工业。 河北省作为原材料重化工基地、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是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此外,河北省在第一产业中着重发展农业和牧业,作为京津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对于上述定位,国家发改委方面没有异议,而河北方面并不满意。“河北省的发展不仅仅停留在传统产业基础之上,河北有空间发展新兴产业,太阳能、新材料等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巡视员张建国说。 产业同构之困

试谈南京总体城市规划

南京总体城市规划 指导思想: 1、立足宏观战略的思考; 2、体现区域发展的思路; 3、坚持空间布局规划与经济发展协同的理念; 4、表达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宗旨; 5、妥善处理好弹性和刚性的关系; 6、妥善处理好长远与近期、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规划范围和期限: 现行总体规划规划期为2010年(近期2000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现行总体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南京都市圈—主城,本次规划调整对此没有修改。市域以及主城范围也没有改变,仅对南京都市圈作局部调整:鉴于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把以南京为核心的宁镇扬地区称为“南京都市圈”,本次规划调整把现行总体规划中的“南京都市圈”改称“都市发展区”。都市发展区范围根据乡镇行政区划撤并,以乡镇为完整单位作了局部调整。 南京城市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南京市位于北纬33゜31′,东经118゜47′,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热冬冷,春秋短暂,雨量集中,历年平均气温16゜C,主导风向夏半年为西南风,冬半年为东北风。

南京地处我国东西水运大动脉长江与南北陆运大动脉京沪铁路的交汇点,素有“东南门户,南北咽喉”之称。南京境内绵亘着宁镇山脉西段,城东钟山若长龙蟠绕,城西石头山似猛虎雄据,故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说。万里长江自西向南滚滚而来,折向东去;秦淮、金川两河蜿蜒城中;玄武、莫愁两湖依偎东西山水之间,气势雄浑而景色秀美。 二、城市性质 南京是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 南京为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规划和建设要继承古都历史精华,创造融古都风貌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城市特色。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也是该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要保证省级管理职能的顺利行使,并形成省内最发达的金融、贸易、信息中心和科教文化对外交往中心。 南京作为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和长江三角洲西部枢纽城市,要充分发挥沿江、近海的优势,增强跨省域的辐射功能和吸引力。 三、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 ?全市总人口2010年为680万左右,远景按1000万人口预留,城镇人口2010年为520万左右,远景按870万左右预留。 ?都市发展区总人口2010年为530万左右,远景按800万左右预留。都市发展区城镇人口2010年为450万左右,远景按740万左右预留。 ?主城人口2010年控制在300万以内,远景下降到260万以内。 2、用地规模 主城城市建设用地为24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2010年为81平方米,远景为93平方米。新市区、新城和重点镇人均建设用地按100平方米左右安排。 四、主城功能布局特征 主城布局以河流、铁路、城墙等为自然边界。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片区。以明城墙围合的主体中片(旧城)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强调环境品质的提升和历史文化特色的体现;东、西、南、北四片区要在继续保持原区特色的同时,加强设施配套和功能完善,形成居住就业相对平衡,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综合性片区。 西片是主城的重要新区,具有以商务、体育、文化等功能为主的新城区的中心功能;居住与新业相协调的中高档居住区的功能;以滨江风貌为特色的主城西部休闲游览功能。

南京都市圈规划浅析

南京都市圈规划浅析 班级:城规1211 成员:26 宋晓露 28 马晓婷 29 陈静芳 30 蔡水湄 指导老师:王勇老师 目录

南京都市圈规划浅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已经脱离了独自发展的模式,都市圏的建设成为发展城市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都市圏内城市联动及产业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南京都市圈作为中国唯一的跨省都市圈,地跨苏皖两省,是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地区

发展的重要传导区域,同时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南京都市圏的融合、完善与分工将极大地带动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良好的牵引作用。 本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南京都市圈目前的概况及基本特征,分析圈内各产业;其次,基于南京都市圏发展现状与规划远景,将南京都市圈与江苏省其他都市圈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结合南京都市圈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规律,提出了优化都市圏的建议。 关键词:基本特征产业分析比较分析优化建议 1.南京都市圈概述 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核心,以放射状通道为依托,吸引、辐射周边城市与区域,并促进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协作,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可以实施有效管理的区域。[1] 南京都市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比较厚实的经济基础、明显的区位优势、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深厚的历史文化等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 区位分析 宏观区位 宏观上,南京都市圈是一个跨省城市群,地跨 苏皖两省,是中国唯一的跨省都市圈,起着连南接 北、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地理位置特殊,城市类 型丰富,是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传导 区域,同时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 地位。 图1-1 南京都市圈与周边都市圈区位示意图(注:来自网络)中观区位 从中观上看,南京都市圈处于长江三角洲向西部地区推进的中枢,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都市带的一角。 微观区位 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为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 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八市,包含31个市辖区、8个县 级市和20个县,总面积万平方公里。 同时,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其 范围锁定在南京周边100公里左右。 图1-2 南京都市圈范围(注:来自网络)

浅析区域一体化视角下跨市交界地区发展应对——以南京仙林-镇江宝华为例

浅析区域一体化视角下跨市交界地区发展应对 ——以南京仙林-镇江宝华为例 陶修华 摘要: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地缘相邻、人文相近的跨市交界地区发展空间广阔。传统的以提供相对大都市价格优惠的房地产功能为主的一体化难以推动交界地区可持续发展。在不改变行政区划前提下,依托相邻城市的资源,以“协同一体”为目标,通过建立协商机制,从空间规划、产业发展、生态共保、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等方面着手,实现目前以竞争为主的关系向竞合关系、伙伴关系转变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区域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交界地区,竞合关系,南京,镇江 1 引言 刘易斯·芒福德曾说过“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随着“城市病”等问题的不断出现,区域一体化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旋律,也是规划师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以城市群作为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地位的要求中,区域一体化日趋重要。 纵观区域一体化发展实践经验,根据区域/城市规模差异,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典型模式(表1、图1):一是以城市群为主的区域一体化,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二是以相邻规模同级城市之间的一体化或同城化,如广佛同城化、宁(南京)镇(镇江)一体化、西咸一体化、郑汴一体化、沈抚一体化、钦(州)防(城港)一体化等;三是环大都市周边紧邻地区与核心城市一体化,即“以大带小”模式,如昆山(花桥)与上海一体化、南海(桂城)与广州一体化、廊坊(燕郊)与北京一体化等。对于前两种模式,已有文献对于区域一体化或同城化的模式路径、协调机制等已有较多的研究积累[1-4],但对于第三种模式研究相对较少[5-6],尤其是对于依托临近大城市的区位优势以及要素成本较低和交通条件逐步改善的优势而成为发展热点板块的城市交界地区,如花桥、燕郊等地区,面对着以服务大城市为主的目标定位,承担着大城市人口的居住郊区化、产业转移等功能,如何实现与大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 文章旨在以与南京市东部的仙林副城交界、行政区划上隶属于镇江的宝华镇为例,按照区域一体化的要求,针对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对原来编制的规划进行相对的优化调整,以实现功能衔接、产业协调、生态共同维护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协调,为类似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及其新进展(精)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及其新进展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戴宾 2003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在部署安排“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时,把区域规划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提出要组织编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珠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五个大的区域规划。由于珠三角只涉及广东一个省,所以珠三角区域规划委托广东省自行编制。长三角、京津冀、成渝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四个区域规划由国家发改委地区司负责组织编制。2004年,国冢发改委先期启动了长三角、京津冀两个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上述两个规划已经编制完成,但尚未正式发布,拟先期出台指导性意见口2008年lO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升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京津冀地区的指导性意见还未出台。 上述两个区域规划编制完成后,2007年国家发改委委托中科院地理所开始着手《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前期编制工作。目前,该规划已完成初稿,正在征求四川省和重庆市的书面意见。下个月,国家发改委杜鹰副主任可能带队到四川,专门听取四川省的意见。今天借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成渝经济区以及成渝经济区规划的最新进展。 l‘成渝经济区在国家的战略地位及其发展基础 2.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提出与最新进展 3.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一、成渝经济区在国家的战略地位及其发展基础 (一)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地位 国家之所以将成渝经济区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区域并列,纳入国家层面的区域舰划,这是因为成渝经济区在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区域影响。 我国开发历史最早,开发频率最高的区域之一。成渝地区有4000年的开发历史。1891年重庆开埠,近代工业开始在长扛沿岸城镇兴起,成渝经济区也就成为西部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新中国成立后成渝经济区一直是国家成为重要的开

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V ol.27 No.22 Nov. 2010 第27卷第22期 2010年11月 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  周 潮1,2,刘科伟1,陈宗兴1 (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27;2.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摘 要:建设和发展低碳城市是实现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关键所在,而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内在动力支撑因素。基于低碳城市与空间结构的概念及二者的关联性,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低碳发展理念观的3种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以促进城市低能耗发展,为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提供动力机制。 关键词: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DOI:10.3969/j.issn.1001-7348.2010.22.014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0)22–0056–04 0引言 人类社会正步入低碳经济时代,低碳城市正成为城市品牌的新亮点和新坐标,是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全球范围内城市软实力的竞争中即将发挥关键性作用。因此,建设和实现低碳城市是各国政府关注的热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西方国家对低碳城市的研究较早,在实现模式、城市规划和政策研究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1~4],如一些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行动计划,并在相应的城市进行了实践[5]。作为一个发展大国,发展低碳城市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面向“后京都时代”的必然选择。因此,国内学者也围绕低碳城市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6~10],并在保定市和崇明岛等城市进行了低碳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看来,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主要注重:①理论探讨,如理论模型、评价方法和指标等;②技术革新,如新建筑材料和新交通工具使用;③策略研究,如加强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等,但研究中对城市空间结构与低碳城市的关系涉及较少。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低碳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的时期,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成为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协调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促进城市资源节约利用、保证城市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本文将在分析低碳城市概念及影响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因素的发展阶段的“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对促进和实现城市低碳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低碳城市与城市空间结构 1.1低碳城市 城市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心,但也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和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工业文明城市(特别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迹成为全球低碳发展的关注焦点。学术界、国际组织和各级政府于2007年开始关注“低碳城市”的概念[11],但目前世界各国都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我国学者对低碳城市的概念界定进行了相关的论述[12~14],通过对不同学者观点的归纳与总结,结合我国国情,本文认为低碳城市是指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低碳转变,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建设低碳排放的宜居模式城市,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可以看出,低碳城市强调以低碳理念为指导,在一定的规划、政策和制度建设的推动下,以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为基础,以低碳能源生产和应用为主要对象,以市民低碳生活为行为特征,通过发展当地经济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全球碳排放减少作出贡献。 1.2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合理的空间结构模式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关于城市空间结

南京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是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带的核心地区,以南京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地跨苏皖两省,自2006年首次发布都市圈评价指数至今,南京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排名均居全国前五。[1] 南京都市圈基础产业实力雄厚、金融体系完整、科教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制造业、旅游业、金融业、科教和文化中心,具有兼容并蓄、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多元文化特征。[2] 都市圈成员城市为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八市,总面积6.3万平方公里。2011年底常住人口3296万人,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万亿元。南京都市圈的战略定位为:辐射中西部的国际性重要门户;国际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泛长三角转型与合作发展示范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级都市圈。[3] 中文名称南京都市圈外文名称Nanjing Metropolitan Circle别名南京经济圈行政区类别都市圈、跨省城市群所属地区华东地区电话区号025、0511、0514、0517、0553、0555、0550、0563邮政区码210000 241000 243000 239000 242000 212000 225000 223000地理位置长江下游沿江地区面积5.1万平方公里人口3300万人(截至2013年底)方言南京官话、吴语、江淮官话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北端

和温带季风气候南端著名景点夫子庙、中山陵、明孝陵、镇江金山、瘦西湖、采石矶、芜湖方特等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淮安机场、扬泰机场火车站南京站、芜湖站、马鞍山站、扬州站、淮安站、镇江站、滁州站核心层城市南京、镇江、马鞍山、宣城、滁州紧密圈层城市扬州、芜湖、淮安生产总值1.96万亿元(2012年)目录1规划沿革2功能定位3成员城市4总体目标5结构布局结构布局跨界新城6交通建设轨道交通高速公路过江通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航运港口7空间组织8社会发展社会经济工业生产经济质量服务水平社会民生9国家战略10最新情况1规划沿革编辑2012年中国18大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排名“南京都市圈”是国家五大都市圈之一(从2006年第一次发布都市圈评价指数至今,排名前5名的都市圈一直未有变化,分别是上海、广州、首都、杭州和南京五大都市圈),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二,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着重建设的三大都市圈之一,其范围锁定在南京周边100公里左右,由于驱车往来只需1个多小时,故又被称为“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不是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城市概念,而是一个被发达的交通网络紧密联系起来的城市群落。其实质是以南京为中心形成一个经济区域带,在这个区域带里,大家共同发展,共同做强做大,即以一个城市为龙头来带动一大批城市及周围城镇发展。[2] “南京都市圈”源于国家计委一份关于中

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

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 《人民论坛》<2018年第2期)魏广龙任登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发展,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文章在介绍国外城市发展理论和研究方向地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现状,找出我国城市空间布局地问题和缺陷,并提出改善城市空间布局地方法,即:资源分配均衡化、交通设计合理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和土地利用集约化. 【关键词】城市发展理论城市空间布局均衡可持续集约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地转型期,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不断蔓延扩展,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在经济利益驱动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城市空间布局呈现出一些不合理地状况.大城市空间布局呈现两极分化地趋势,如:中心区空间布局过于拥挤,而城市外围地空间布局过于分散;产业区域相对密集,城市绿化率不断下降;等等.这些不合理地城市空间布局最终会影响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导致一系列严重地城市问题. 国外近代以来城市发展理论概述 城市疏散理论,即田园城市—卧城—卫星城理论.①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在此基础上,1922年雷蒙恩·温提出“卫星城市”地概念.20世纪40年代,

处于二战后地修复时期,大城市改建时进行了第一代新城建设;50年代进行了第二代新城建设;60年代进行了第三代新城建设.20年代地卫星城概念只能称为城市郊区,第一代新城是卧城,由于规模过小,没有起到疏散地作用.第二代新城也属于卧城,依赖于大城市地发展,没有吸引力,因此起不到疏散城市地作用.第三代为独立地卫星城,有自己地吸引力,对城市疏散和容纳外来人口起到了一定地作用. 区域规划理论,即中心地理论—增长极核理论.②50年代,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区域规划活动,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增长极核理论,主张先促进少数经济上增长较快地城市迅速繁荣发展,进而带动附近区域地发展.此理论可促进城市快速发展,但容易引起城市地盲目蔓延. 城市美化运动,即城市环境生态学.③二战前期,在美国,先驱者们主张人与自然要正确合作,美国许多城市进行了公共绿地规划.自20年代至今,一直注重城市环境生态学对城市规划地影响,强调将自然环境和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 城市发展由单一中心城市到多中心城市再到大都市绵延区.④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城市化仍在继续,大多数国家开始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大城市地布局由单一中心城市模式转为多中心城市模式.单一中心城市造成城市无限蔓延,多中心城市郊区化现象严重,逐渐发展为大城市绵延区,形成无边地城市,造成土地大面积浪费.

区域规划作业

中国城市群“蓝图”简析 城市群体系建设背景 在中国,要使城市有较强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其城区人口规模应在200万以上(才能以合理的税费,提供较好的公共服务,否则服务不足或腐败;这也正是人们都涌向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的根源),最好是300万以上(才能支撑较发达的公共交通业,比如地铁和航空等)。但城区人口超过1600万人口时,会有较严重的城市病;城市群的人口超过5000万时(200公里范围内),也会有较严重的城市群病,尤其是环境问题(城市废弃物难以就近消纳)和交通问题等。 中国有13亿人口,至少将会有10亿城镇人口,只有均衡布局更多的大都市区(中心城市200-1600万人口,200公里范围内1000-5000万人口),建设更多(50个左右)的大都市区(可增设新省或直辖市),才能使中国的人口相对均衡分布,使城镇废弃物就近消纳(200公里内),并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化与城市病的矛盾。 “城”辐射带动“镇”的合理半径以不大于200公里为宜(方便乡镇(或城区)人员到城区(或乡镇)办事能当天来回);所以,现有特大城市(特别是省会)200公里之外,如果有较大的区域(3万平方公里以上)和较多人口(1000万以上/容易培育200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均应培育新的中心城市(比如增设为新省的省会、建设交通干线枢纽(尤其是是高铁)、建设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等),以实现全国城镇的均衡合理分布,从根本上防止全国的人口只集聚在现有的省会或直辖市(使城市病和城市群越来越严重)。其中,以徐州、宜昌、赣州、桂林和宜宾等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均是培育新的大都市区的理想区域。 另外,要使“中心镇(县城)”能有效带动全县乡村,“中心镇(县城)”到县域边界以20—30公里(公交的合理距离)为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都将进一步扩大,城市群在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对区域联动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日益明显所谓城市群就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研究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不仅是实施党和国家分区域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的需要,也是充分发挥增长极综合优势对全国经济带动的需要,更是提高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因此研究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对推进我国城市群战略实施效果评价和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等十大城市群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成为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十大支撑点以城市群为轴心的城镇化发展路线已明晰,城市群目标定位基本明确。城市群建设从三个层次推进:一是已基本建成的11个城市群,二是正在建设的14个城市群,三是7个潜在城市群。预计到2030年,32个城市群将建设成熟。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确认了次级城市或二三线城市为中心的城镇化建设方向。大城市资源环保承接能力有限,县域城市建设条件差距仍较大。目前,二三线城市是打造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 中国十大城市群中的各个城市都高度集中于某一地理要素(交通干线或河流);二是十大城市群中的各个城市的自组织演化在空间结构方面具有优化趋势其次,空间结构具有轴线特征中国十大城市群的空间结构特征与交通因素密切相关,明显表现出按照一定的交通轴线发生联系中国十大城市群的各个城市基本分布在铁路干线的各个节点之上,从各城市之间的联系和扩散效应上分析,都是以各个城市群核心城市为中心,形成向四个不同方向扩散延伸的态势总体上分析,中国十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主要以高速公路及铁路干线为扩散轴向外扩散延伸. 通过对中国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比较研究,可以得出:第一,中国的城市群在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以后,已经在东部地区出现了绵延的态势,城市群和城市群之间在沿海地区基本上连成了一条带状,同时沿长江流域向中西部延伸呈现出陆大道院士研究发现的倒T型结构第二,中国十大城市群中的各个城市都高度集中于某一地理要素(交通干线或河流),核心城市主要以高速公路及铁路干线为扩散轴向外扩散延伸同时,各个城市群中的城市自组织演化在空间结构方面具有优化趋势第三,中国城市群的未来发展是中西部地区在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仅有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两个大型的城市群,这对于拉动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中西部地区继续培育新的城市群,加快城市化进程第四,随着城市群战略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群可扩张土地的减少,使得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出现了一定的挤压效应在空间上,反映为十大城市群中的九大城市群由于发展空间的制约,都出现了东南西北走向发展的态势仅有辽中南城市群一个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是西南东北走向发展的。 1.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 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重要节点城市等中心城市,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沿海中心城市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层次,延伸面向腹地的产业和服务链,加快提升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内陆中心城市要加大开发开放力度,健全以先进制造业、战略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些内容剖析

按照规划南京将形成“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三级城镇体系,其中中心城由主城,东山、仙林和江北3个副城构成。新城包括龙潭新城、汤山新城、禄口新城、板桥新城、滨江新城、桥林新城、永阳新城、淳溪新城。新市镇则是指建制镇和街道所在地的集中建设地区。 都市区将形成城市中心、城市副中心、新城(地区)中心组成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其中城市中心由“新街口—河西—南站地区”共同构成,承载南京区域中心城市服务职能。三个副城的设置,规划形成江北(浦口)、东山和仙林三个城市副中心,江北将“相对独立发展”。江宁规划的城市中心是在目前的凤凰港一带。仙林新市区,目前是集中主要精力在发展大学城片区,而预留的城市中心是百水桥一带。江北新城的城市中心,则不是在珠江镇,而是位于石佛寺一带,这是江北新城的一个滨江城市中心 【南京构建城际交通圈,两小时通达长三角中心城市】南京交通将构建以“2133、3155”为畅达目标,“2133”是指长三角中心城市2小时内通达;南京都市圈1小时通达;都市区通勤交通3刻钟(45分钟)通达;主城内30分钟通达。“3155”是指城市任意一点驱车15分钟上快速路、高速公路,市域所有规划村(或集中居民点)15分钟内能通达国省干线公路网;城市居民步行5分钟内可达公交、地铁车站。【将建成16条过江通道、16条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道路上,南京将规划形成“井字三环、轴向放射、组团快联”的城市快速路系统。同时将规划有16条过江通道,建成1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 【南京规划提升公共服务】[仙林江北江宁都有三级医院] [步行8分钟到社区中心][打造30处地区商贸中心][9大片区集中供热] 南京在文化设施上建立五级文化设施体系,及市级文化设施集聚区、市级文化设施副中心、地区(新城)级文化设施中心、社区(新市镇)级文化设施中心、基层社区(村)级文化设施中心。 教育设施上,将把幼儿园服务半径控制在250米足有,小学服务半径控制在500米左右,初中服务半径控制在1000米左右。 医疗卫生方面,将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同时在仙林和江北两个副城中心各建一所三级医院,河西将增设一所三级医院,江宁也将扩建一家三级医院。实现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覆盖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辐射的功能。在保障设施方面也将全面发展。 主城划分5大片区重点发展服务业。产业布局上,现代服务业主要在主城发展,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商贸商务、信息服务、软件研发、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 主城将形成四大服务产业聚集区,分别是老城服务业集聚区,河西服务业集聚区,南部新城服务业集聚区,北部新城服务业集聚区。 主城外结合副城和新城,以产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精细化工、钢铁、航空物流以及高新技术等产业,并规划引导形成十二个先进制造业板块。 1、南京的城市性质与定位是什么 南京的城市性质被定位为“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三角承东启西的重要中心城市”;

京津冀都市圈规划

图1-1 代表性城市通达性分析 第一章 区域功能定位 第一节 规划背景 一、国内外发展的宏观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我国的经济地位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未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区域整体发展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市场容量和消费水平体现的市场条件、以人居环境和区域交通设施为主的基础设施条件、本土研发能力和人才供应为主的创新环境、以及当地企业的配套生产能力等等,将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把握经济全球化机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是提升该地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整体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该区域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已具备一定的客观基础。该地区的经济合作将从中日韩三国小范围、低层次起步,逐渐扩大范围并向高层次推进。加快京津冀都市圈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层次的提升,增强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我国未来在东北亚地区经济格局中占据比较主动的地位。 (三)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已基本形成,东部沿海地带构成我国经济空间格局的核心轴线,在未来现代化进程中,依然发挥着统领作用。我国北方的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和产业集聚地区的经济整体实力相对较弱。都市圈或者说都市经济区将在我国社会经济系统组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京津冀都市圈

应在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履行主要支撑区域的功能。 二、规划区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首都优势,科技创新基地和国内外交流枢纽等功能,具有全国意义和世界影响,但内部经济一体化进程相当缓慢。 表1-1北京技术合同流向情况(2003年) 项数金额(亿元)比重(%) 北京15976 120.0 45.2 天津651 4.0 1.5 河北1156 7.0 2.7 京津冀17783 131.1 49.4 全国32173 265.4 100.0 (二)京津冀都市圈呈现世界上少有的巨型双核的空间结构形态,处理好北京-天津发展的关系是本次区域规划成败的关键。 图1-2 1984-2003年京津两市工业总产值 (三)向沿海地区的空间推移和新经济增长极的出现,对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区域统筹发展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四)人口产业同资源环境分布格局的特点,给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合作创造了机遇,但统筹区域资源合理配置的难度依然很大。 (五)在我国大都市区中,产业体系最为完整,但竞争力不强,产业空间合理组织的难度较大。

南京江北新区浦口片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南京江北新区浦口片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背景 江北地区是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初期成为南京和国家重要的产业布局基地,改革开放初期其重化产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但由于跨江交通等条件的限制,目前江北的发展相对滞后。为此,南京市2001年提出重点建设包括浦口新市区在内的“一城三区”战略,并于2002年进行了区县行政区划调整;2006年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跨江发展”战略以进一步加快江北地区的发展;2013年4月国家批准公布了《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提出要建设江北新区,通过转型发展整体提升南京的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 浦口片区是《南京江北新 区2049战略规划暨2030总体 规划》确定的江北新区中心城 区的三大组团之一。(见附图: 区位示意图)近年来,南京市 陆续编制过若干涉及浦口片区 的规划,包括《浦口区城乡总 体规划》、《浦口新城总体规 划》及一系列控制性详细规划 等。 在《南京江北新区2049 战略规划暨2030总体规划》中,浦口片区定位为服务江北新区以及苏北、皖北等更大区域的综合服务中心,以发展商务商贸、科教研发、文化娱乐、医疗养生、旅游休闲等高端服务功能为主,规划2030年人口规模约80万人。

为加快落实上位规划相关要求,深入贯彻当前城乡规划先进理念,优化及深化上位规划关于片区的主要内容,指导后续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他下位规划的编制,特启动《南京江北新区浦口片区规划(2014-2030)》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期限和范围 1、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4至2030年,其中规划近期至2020年,远景展望 至2049年左右。 2、规划范围 浦口片区规划范围:东 至津浦铁路,南至长江、绿 水湾,西至长江三桥及宁连 高速公路,北至老山景区核 心保护区以外,总面积约 148平方千米。(见附图:规 划范围示意图) 为了做好浦口片区与 周边地区的衔接,尤其是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布局等,应从江北新区、都市圈乃至更大空间范围,本着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开展研究。 三、规划区域现状概述 1、区域位置 浦口片区位于长江以北,是江北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南京河西新城隔江相望,主要属浦口区江浦、顶山等街道、老山林场和浦口新城管委会辖区范围。 2、土地利用 浦口片区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和较好的城市建设基础,浦口新城

关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

关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 [摘要]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近年来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领域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分析了不同名称事例项目的产生的背景,归纳了工作内容、特点、作用和方法,评价了存在的误区和改进方向。通过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和总体规划的研究,认为前者尽管有时冠以“规划”,但仍然只是一种研究类型;指出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不能也不应被“代替” [关健词]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总体规划自2000年6月广州城市发展概念规划开展以来,类似的规划研究在全国大城市成“风起云涌”之势(仇保兴,2001),有的称“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有的称“城市战略规划”,也有的较准确地定名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以下简称“空间战略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先后参与了广州、南京、宁波、杭州、深圳、呼和浩特、合肥、厦门、济南、哈尔滨等省会和副省级以上城市的空间战略研究工作,笔者有幸参加了上述大多数项目中的研究工作。 1 背景:城市发展与规划的问题 1.1 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对于城市发展问题,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结论。在城市与地区层面上,从规划师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当前大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归纳为8个方面: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关系变动——城市地位变迁与区域竞争; .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经济空间结构调整; .人口、就业与社会稳定的压力——保持经济增长速度与投资规模; .社会结构多元化(原住民、城市居民、新移民、打工者),社会阶层分化及利益冲突——降低城市“门槛”,城市扶贫,社会空间结构整合; .人文资源保护与文化传承压力——从空间结构上把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城市特色继承和创造; .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压力——资源合理配置,区域性生态环境建设; .转型期政府角色的两面性——资金短缺的压力,资源开发; .行政体制障碍与局部利益冲突——“属地经济”分散资源,整合空间利益。 上述问题大多数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引发的,其中一些问题并不属于传统意义的城市规划范畴,城市规划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但这些问题都是城市规划的背景和条件,决定着城市规划制度的走向和作用的发挥,影响着城市规划技术内容的扩展和方法的改进,也影响着规划师的思维方向和价值取向。空间战略研究可能比其他层面的规划研究更多地涉及到这些问题。 1.2 上版总体规划问题与政府动机 开展空间战略研究的大多数城市的总体规划是在1999年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