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二年级语文上册26雨后练习题及答案

2016年二年级语文上册26雨后练习题及答案

2016年二年级语文上册26雨后练习题及答案
2016年二年级语文上册26雨后练习题及答案

《雨后》课时练

一.连一连,把相对的音节和汉字连起来。

qín fán lìng zhùyàn zòu

厌注琴另凡奏

二.细心的我会填。

1.“谈”字式()结构,部首是(),共有()画,第二

画是()。

2.“蛙”的结构是(),部首是(),共有()画,第

九画是()。

3.“厌”字共有()画,第四画是()

三.帮助词语找家。

了不起的画面兴致勃勃地品尝

听不够的画家孤孤单单地谈论

看不厌的音乐津津有味地生活

参考答案

一、

qín fán lìng zhùyàn zòu

厌注琴另凡奏

二、1、左右、、10、

2、左右、虫、12、一

3、6、丿

三、

了不起的画面兴致勃勃地品尝听不够的画家孤孤单单地谈论看不厌的音乐津津有味地生活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雨后》原文及赏析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雨后》原文及赏析【雨后】 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 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 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 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 把水花儿溅起多高。 他喊:“妹,小心,滑!” 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 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 嘴里说:“糟糕——糟糕!” 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 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 紧紧跟在这泥裤子后面, 她咬着唇儿 提着裙儿 轻轻地小心地跑, 心里却希望自己 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赏析】 诗歌怎样表现孩子们雨后玩水、乐在其中的呢? (一)展现玩水场面,渲染群体之乐

诗人紧扣题意,先写雨后广场的情景:大雨过后,云开日出,广场上经过雨水冲洗的绿树更加青翠欲滴,一抹树梢沐浴在阳光里闪射着灿灿金光,而场上积水未收,形成了一片“海洋”,这正是孩子玩乐的好所在啊! 雨后玩水,这是孩子们的天性喜好。你看,一群孩子来了,他们赤着双脚,高挽裤管,争先恐后地在广场上水的“海洋”里,踩水啊,呼唤啊,欢笑啊,“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这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渲染了孩子们无忧无虑、不受拘束、尽情玩水的热闹场景,造成了无比欢乐的氛围,群体之乐流溢纸端了。 (二)突出踩水摔跤,传达懊恼有乐 如果说,诗人开篇以精练的笔墨渲染了孩子们尽情玩水的群体之乐,那么,接下来就突出了小哥哥踩水摔跤的典型描写——你看,他使劲地踩着水,溅起了好高好高的水花儿!“使劲”二字暗传了小哥哥踩水时不甘人后,竭尽全力,所以水花儿溅得很高,也许力气用得太大,身体不稳,在招呼妹妹“小心”的同时,自己就滑了一跤,多么幽默,多么有趣啊! 小哥哥滑了一跤,裤子湿了,沾上泥巴,水淋淋、粘乎乎,他在连连拍打的同时,又连连喊着“糟糕”,是担心妈妈责怪,还是顾忌小伙伴们的笑话?尽管如此,但他的脸上“欢喜”之态不仅没有丝毫减退,反而放射出“兴奋和骄傲”的光彩:他为踩水尽情而兴奋,他为溅起的水花高过游伴而骄傲吧?摔上一跤有什么要紧,何况摔出了开心,摔出了骄傲呢!这真是懊恼有乐,童心闪亮…… (三)描写小妹情态,暗示渴求一乐 雨后玩水只是男孩子们的事吗?不是。女孩子同样有着喜爱玩水的天性。你瞧,踩水玩乐的小哥哥后面,紧紧跟着的就是撅有两条短粗小辫儿的小妹妹。大概是小哥哥踩水摔跤的前车之鉴吧,小妹妹可就小心翼翼了——她“咬着唇儿”,不像男孩子们那样大呼小叫;她“提着裙儿”,不让雨水沾湿衣裳;她“轻轻地小心地跑”,防止水中地滑,再像小哥哥那样摔上一跤。这样的描写,把小妹妹雨后

【人教版】2016年最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 1.《春》朱自清 一、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 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②朗润:明朗润泽 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 一、作者简介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 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②温晴:温暖晴朗 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⑤秀气:清秀。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 ⑦贮蓄:存放,储藏 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 三、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 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自主预习】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生识图回答: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 问: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 (开展竞赛活动: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 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问: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二)、北京人

2016-2017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阅读练习题试卷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阅读练习题 听记练习(6分) 认真听老师读句子,将正确的答案写在“__________”上。 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miao)___的歌声,得___清早起得早早的,不管春夏秋冬___坚持(chi)___,这样___不断(duan)地练下去,一定会获得___。 基础乐园(63分) 一、我能把字写得又正确又漂亮。(9分) dùjuān cǎi h?nɡ yǐn yuē hēi bái xiānɡjiàn cōnɡminɡ hūhuàn zhěnɡqí 二、我会读,我会连。(9分) shǔ shù zànɡ cánɡ dǒu d?u ní lí 无数.数.不清收藏.宝藏.北斗.星斗.牛距离.泥.泞 三、我会比较组词。(9分) 严()烧()观() 炎()浇()现() 四、我会读句子,选字词。(8分) 急及 1.走路去上学已经来不()了,丹丹很着(),只好请爸爸开车送她。 发明发现 1.我()世界是五颜六色的。 2.爱迪生()了电灯,给黑夜带来了光明。 五、我会照样子写一写。(8分)

繁华的(大街)山上(上山) 雪白的()奶牛() 明亮的()书包() 六、我会加上不同的标点,让句子的意思变得不一样。(3分) 1.我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2.我是一只漂亮的天鹅() 3.我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吗() 七、我会照样子写句子。(4分)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 八、我能按要求填空。(13分) 1.到了__________,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__________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__________,美丽极了。(3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3分) 3.离离原上草,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本册课文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__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4分) 阅读园地(11分) 虎王开会 老虎大王早上八点零五分召开动物大会。 刚八点,燕子、乌鸦、啄木鸟飞着来了。狮子、豹子、狐狸、大灰狼跑着来了。 八点零三分,大象、熊猫走着来了。袋鼠(shǔ)、青蛙蹦着来了。 八点零四分,鲤(lǐ)鱼、小虾游着来了。乌龟、鳄(a)鱼、蛇爬着来了。 老虎大王说:“小蜗(wō)牛怎么还没到?” “我在这儿呢,我也没迟到!”小蜗牛慢慢地从袋鼠的口袋里爬了出来。 按要求做练习: 1.请写出三个带有“犭”的字。(3个) 猴_____ _____ 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4分) 听说老虎大王要开会,动物们个个都准时到达了。燕子飞着来了,狐狸_____着来了,大象_____着来了,_____也_____着来了……

人教版(2016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狼》说课案 xx康驿二中语文教研组xx 一、教材分析: 《狼》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动物世界)中的一篇文言文自读课文。文章写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双双毙命于屠刀之下。文章篇幅短小,叙事简洁,脉络清晰,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意味深长。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七年级学生实际情况、课本编写意图和课文在本单元中的分量及其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课文情节,体会文章写法 3、认识屠户和狼的特点,领会课文寓意 4、学习“学习文言五读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来学习课文 2、自主、探究、合作、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屠户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认识到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教学重点: 1、认识屠户和狼的特点 2、领会课文寓意 教学难点: 1、领会课文寓意 2、学习“学习文言五读法” 二、教法分析: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自读课文,文章篇幅短小,叙事简洁,脉络清晰,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意味深长;同时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以及“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的原则,采用多读教学策略,以指导学生多读,引导学生自由探究、活动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同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学法分析: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课文特点和七年级学生语文学习情况,本着“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原则,运用自主、互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在多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讨论,在讨论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发现和总结,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从而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给他们以学法指导,对他们进行情感渗透,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提到“狼”,人们就自然地会想到它凶险残忍的本性,也会想到那些给人带来恐惧、威胁和伤害的否定力量。今天我们学习蒲松龄写的《狼》这篇文章,看看文中的狼有何本性?其结果如何?文章给我们怎样的启发?(板书题目及作者)

二年级语文下册 雨后

<二年级语文下册> 5、雨后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抓住“雨后给我们带来那些欢乐?”这条主线,感悟孩子们的童心童趣。 过程和方法目标: 从“雨后给我们带来哪些欢乐”这一主线问题入手,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感悟孩子们的童心童趣。引导孩子感情朗读课文,体会雨后的那份欢乐。(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创设情境,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难点) 【基础知识的易错点】:“短、射”的笔顺写法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雨后给我们带来哪些欢乐? 【语言文字训练点】:1、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的好像神仙一样。 2、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溅起多高。他喊:“妹,小心,滑!”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 3、他拍拍水淋淋的你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4、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

跤。 【说话写话训练点】:雨后的景色美极了,把你看到的写下来。 【资料补充】冰心小诗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本课生字,标上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找出难记难写的生字多读多写几遍。小组内进行认读。 3.思考:读了诗歌你知道了什么?用一句话说一说。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由著名儿童作家冰心奶奶写得一首诗歌《雨后》,伸手和老师一齐写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出示:查预习情况,落实生字词语和课文朗读 树梢赤脚使劲妹妹拍打发射兴奋短粗咬牙糟糕小辫唇儿 a、自己轻声读 b、同位互相读 c、说说你帮同位读会了哪个词语? 2、学习生字“射和短” 同时新授“身、矢”两个偏旁 你想怎样记住这两个字? 怎样写好这两个字? 在书上描红,练写一个。

2016-2017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二年级语文下册复习题(看拼音写词语)试卷

二下年级复习题库(参考资料) 一、看拼音写词语: 第一单元 tuōyīfu jiěd?ng xīliúmián huātàn tīng ( ) ( ) ( ) ( ) ( ) yáo t?u huàng nǎo huāng shān yělǐng duǒcáng ( ) ( ) ( ) wai lái zhuīlái dǎqùfàn diàn xúxúshàng shēng ( ) ( ) ( ) ( ) kūwěi shāo jiāo guāng r?ng qīng cài zhùsù( ) ( ) ( ) ( ) ( ) jǐng gāng shān shìjiapào hōng zhúsǔn fāyá( ) ( ) ( ) ( ) ( ) hǎn jiào qiān hūwàn huàn xiōng dìbiǎo gē( ) ( ) ( ) ( ) jīn gǔchōu d?ng guǎi mài jiāo shuǐzhōng diǎn ( ) ( ) ( ) ( ) ( ) ān jìng tǎng xiàgǎn xiajiàn jiàn xìwēi ( ) ( ) ( ) ( ) ( ) 第二单元 wǎpiàn yìgǔqīng quán hūrán jiēguǒqīng cuì( ) ( ) ( ) ( ) ( ) bǎo tǎdùju?dùjuān gǎn mào l?i diàn huáxià( ) ( ) ( ) ( ) ( ) ()xūqiúnián mài rùmízhūsīmǎjìshūshu ( ) ( ) ( ) ( ) ( ) fēng lìdīshuǐchuān shípiāo sǎnínìng ( ) ( ) ( ) ( ) r?u ru?pūmiàn ?r lái h?pán tuōchūyīng gāi ( ) ( ) ( ) (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1、本试卷为开卷试题,分卷Ⅰ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2、本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卷面分3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同学们,你喜欢历史课吗?提到历史,仿佛离我们很遥远,但真正走进历史,你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丰富的中国古代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同学们,在几个月的学习中,你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和体会,潇洒地走进历史展室,一展你的风采吧! 卷Ⅰ(选择题,共48分) 得分评分人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的字母标号填 在表中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1、原始人的居住条件和生产情况同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你认为河姆渡聚落的主要粮食作物应是 A.玉米B.粟C.水稻D.大豆 2、“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这是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前几年访问大陆时拜谒何处的祭文 A.黄帝陵B.炎帝陵C.始皇陵D.陵 3、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 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4、《左传》中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 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 B. 夏朝的王位世袭制 C. 西周的分封制 D. 朝的帝制 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 兵马俑 B. 司母戊鼎 C. 竹木简 D. 青花瓷 6、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国 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D.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7、灌县二王庙有这样一幅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此联中的“太守”的最主要贡献是 A. 推官是用牛耕 B. 修建灵渠 C. 制造出铁农具 D. 修建都江堰 8、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中后期的国农民,要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A.建立军功B.通过联姻C.努力生产粮食D.靠贵族推荐 9、右图的代砖文为“海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皆臣”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B.国家一统,中央集权 C.法律严苛,覆盖全国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 10、下列对胜吴广起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爆发于大泽乡 B. 建立过农民政权 C. 推翻了朝统治 D.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11、“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冻乱,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对朝一历史事件作出了否定的评价 A.统一度量衡B.统一文字C.焚书坑儒D.修筑长城 12、我国的成语有很多来源于历史典故,如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就来源于

2016年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大全

2016年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大全 本文是特地为二年级的同学们准备的语文期末复习资料,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形近字 (徐)徐、(斜)阳、(星)斗 (浇)水、发(烧)、围(绕) 小(岛)、(乌)云 (纱)布、节(省) 水(塔)、(搭)建汗(滴)、(摘)花 (芬)芳、打(扮) 茂(密)、(蜜)桃 凤(凰)、辉(煌) (题)目、(提)水 解(冻)、(陈)皮山(沟)、(勾)画、(购)买 长(寿)、波(涛) 山(岭)、(铃)声、(拎)水、(玲)珑 漂(泊)、(柏)树 (阵)雨、(陈)列 (恩)人、抽(烟) (单)位、(蝉)声 (泉)水、(冰)冻指(导)、(夺)目、(守)护、(讨)厌 (杏)花、(呆)子周(末)、(抹)黑 (哄)骗、(拱)手世(界)、(价)钱 花(骨)朵、(滑)冰 (楼)梯、无(数) (趴)下、(叭)儿狗发(芽)、惊(讶) (谈)天、(炎)热蜜(蜂)、雷(锋) (附)近、王(府) (沉)睡、蛋(壳) 隐(约)、(勺)子、(勾)结蜘(蛛)、珍(珠) (钻)研、商(店) (睡)觉、(垂)柳 玻(璃)、距(离) (抽)查、(油)菜 收(拾)、(搭)车拐(骗)、(另)外

(而)且、(耐)心、(需)要 (谜)语、(迷)人、人(类) (传)呼、(转)动 (钉)子、(针)对 (玉)米、(压)力、讨(厌) (芬)芳、打(扮) 而(且)、(组)织价(钱)、一(盏)灯 (玻)璃、(破)碎 二、同音字 bó胳(膊)、停(泊) chén 深(沉)、(陈)皮 chì (斥)责、(翅)膀dān (丹)青、菜(单) dǎo 海(岛)、向(导) diàn 沉(甸)甸、商(店) dù (杜)鹃、年(度) fù (附)近、欺(负) gē (胳)膊、大(哥) gòu 足(够)、(购)买 gōu (勾)画、水(沟) gǔ (股)票、(骨)肉 hán 包(含)、严(寒) hū (呼)唤、(忽)然 huáng 凤(凰)、辉(煌) huī (灰)心、(辉)煌 jì足(迹)、(季)节、(继)续 jiàn 搭(建)、(渐)渐 jiāo (骄)傲、(浇)水、(焦)急 jìng (敬)爱、冷(静) jué (决)定、(绝)句 lí玻(璃)、距(离) línɡ (铃)声、(玲)珑 liú (留)下、(流)水 mào (茂)密、(冒)雨 mì茂(密)、(蜜)桃 mí(谜)语、(迷)路pō 山(坡)、(泼)水 shèng 茂(盛)、(胜)利 shì (世)界、正(式) shù 结(束)、无(数) tí (提)出、问(题) tuō (托)运、(脱)下 wú (吾)友、(吴)国

2016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词复习与测试 第五课《世说新语》两则 《世说新语》作者是朝,。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 内集:家庭聚会。 讲:讲解。论:讨论。 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未若:不如比作。因:凭借:差可拟:差拟,相比。 【古今异义】 1、儿女古义:子侄辈的人,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今义:指子女 2、因古义:趁,乘,凭借今义:因为 3、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的意思 【练习】:阅读《咏雪》,完成1~5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等因素。 2.解释加粗的词。 (1)寒雪日内集________________ (2)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____ (3)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___ (4)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 3.“儿女”一词古今意义不同,今义指儿子和女儿,古义指__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兄妹两人一个把雪比作盐,另一个把雪比作柳絮,哪一个更好呢?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通“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注释】 期行:期,约定,行,出行。 期日中:期:约定。日中,正午。

【初中语文】2016年秋七年级上册语文拼音词语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拼音词语 班级:姓名: 1.朗润.( ) 2.酝酿 ..( ) 3.卖弄.( ) 4.黄晕.() 5.喉咙.( ) 6.应和.( ) 7.烘托 ..( ) 8.嘹.亮( ) 9.风筝.( ) 10.抖擞.( ) 11.呼朋引bàn( ) 12.花zhī( )招展 13.镶.嵌( ) 14.着.落( ) 15.肌肤 ..( ) 16.贮.蓄( ) 17.澄.清( ) 18.花苞.( ) 19.娇媚 ..( ) 20.棱.镜( ) 21.水藻.() 22.粗犷.( ) 23.睫.毛( ) 24.衣裳.( ) 25.静谧.( ) 26.屋yán ( ) 27.莅.临 ( ) 28.lìn sè( ) 29.xī lì ( ) 30.干涩.( ) 31.咄咄 ..逼人( ) 32.高邈.() 33.瘫痪 ..( ) 36.侍.弄..( ) 34.暴怒.无常( ) 35.沉寂 ( ) 37.憔悴 ..( ) 38.诀.别( ) 39.絮.絮叨.叨( ) 40. 烂màn ( ) 41.翻来fù( )去 42.嫩.芽() 43.拆.散() 44.分歧.( ) 45.霎.时( ) 46.波光粼粼.( ) 47. 匿.笑( ) 48.各得其suǒ( ) 49.沐浴 ..( ) 50.xī()戏 51.祷.告 ( ) 52.姊.妹( ) 53.徘徊 ..( ) 55.荫蔽 ..( ) 56.确凿.( ) ..( ) 54.遮蔽 57.轻捷.( ) 58.云xiāo ( ) 59.和ǎi ( ) 60.渊.博( ) 61.倜傥 ..( ) 61.脑髓.() 62.菜畦.() 63.收敛.()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雨后》优质教案

24.《雨后》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能读、会读和读好的过程。 2.掌握要认的生字和课文中的其他生字,体会夏天雨后游玩嬉戏的欢快心情。 3.鼓励同学们读而优则背,试着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要认的生字是重点。 2.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朗读认字,读出愉悦的心情是难点。 教学构想: 以读为本。设三关,要求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识字、理解与想象穿插其中。层层递进,达到能读、会读和读好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课。 1.师:同学们,前两天,我们这儿下了大雨,大雨过后,你们在校园里怎么玩的?(可根据学生说的相机教学几个生字,比如“踩”、“淋”等) 2.师: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自己雨后玩水的感受? 3.揭题。师:也是在一次大雨过后,著名作家冰心老人看到一群孩子尽情地玩耍,觉得非常有趣,就把孩子们玩耍的情景写成了一首

诗,题目叫《雨后》。齐读课题两遍。师:说不定,诗里所写的就有你们的影子哦,大家想不想听听课文呢?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课文。 请同学们认真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 2.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几分钟时间,请你们借助汉语拼音自由朗读课文,一遍可以,两遍也行,三遍、四遍就更好了。遇到生字圈起来,用来喜欢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师巡视参与,表扬查字典的学生、小组合作识字的学生和其他采取新颖有效的学习方式的学生,给其他学生启示,使学习方式更加多样,更适合自己。) (2)交流识字成果。 A.师:通过学习,你们认识了哪些字?能把你的识字的好方法推荐给大家吗? 简单一点的生字,如“踩、闪、轻、射、奋、希”等字,可让学生自己说出记忆方法。 (教师要以激励性的语言表扬这些同学) 对于“唇、糟”等难记的字,重点拿出来与同学们讨论识记方法。 如“唇”字:“唇”在哪里啊?用手摸一摸。“糟”字:书空笔顺。 B.全班齐读生字词。 C.听音辩字游戏。(老师或同学说生字,学生快速举出这个字,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一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时间:10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 题:请在正确答案下划横线 1、中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 A山顶洞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元谋人 2、下列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3、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生活在距今70-20万年 B、会人工取火 C、过着群居生活 D、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4、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制技术的是: ①北京人②元谋人③山顶洞人④河姆渡居民⑤半坡居民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 D、②③④⑤ 5、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A、夏-商-东周-西周 B、夏-西周-东周-商 C、夏-商-西周-东周 D、商-夏-西周-东周 6.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禹 7.武王伐纣中的“纣王”指的是哪一王朝的君主: A商朝B西周C东周D夏 8.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B禹传子,家天下 C舜传位给禹D启打败了有扈氏 9.商朝灭亡的原因是: A纣王的残暴B桀的残暴C犬戎入侵D奴隶起义10.以下人物与桀最为相似的是: A禹B周武王C纣王D汤 11.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立监狱是在: A夏B商C西周D东周 12.春秋时期,周天子依附诸侯,主要是因为: A.诸侯的强大 B.周天子不喜欢管理国家 C.周天子是由诸侯选举产生的 D.周天子喜欢依附诸侯 13.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中原的是: A齐桓公B宋襄公C晋文公D秦穆公 14.战国初年,三家分晋,三家指的是: A齐楚秦B赵魏韩C赵魏秦D楚齐韩 15.经过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是: A楚B秦C齐D魏 16.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变法是:

最新人教部编版(2016)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30)

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 (时间: 60 分钟 满分: 100分 ) 姓名:得分: 分 一、看拼音,我能规范地写词语。(16分) jīng líng bǔ chōngā yíyào diàn xìng fú fēng lì bō wén shǐ jìn 二、我会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4分) jiāo jiào 1.我们坐在教.( )室里听老师教.( )给我们知识。 biàn pián 2.在超市里购物既便.( )宜又方便.( )。 三、比一比,组词语。(10分) 数()浇()度()第()使()教()烧()渡()弟()便()四、选字填空。(8分) 消销 ()失()灭()售花()

流留 ( )恋()水()学()汗 五、把不是同类的画出来。(3分) 1.厨窑厦厢 2.微笑傻笑哭泣狂笑 3.桃花梅花野花菊花 六、照样子写字。(11分) 1、拉:__拔__ ______ ______ 2、瞧:______ ______ ______ 3、蹦:______ ______ ______ 4、烤:______ ______ ______ 七、按要求排列下面每组词语。(6分) 1、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 端午节元宵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 2、按顺序排列下面的生肖。 寅虎子鼠卯兔丑牛辰龙 八、你能给词语重新排排队吗?并加上标点符号。(4分) 1、春天的那是吧琴声 2、稻子出来是大米用的加工 九、按要求写句子。(3+2分) 1、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仿写)

大片的天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哪里 ..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用加点的词写一句话) 十、将下面的诗句及对应的作者用线连起来。(6分) 野火烧不尽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二月春风似剪刀白居易 不知细叶谁裁出春风吹又生贺知章 十一、课外阅读。(12分) 聪明的徐文长 徐文长小的时候很聪明。 有一天,他伯父笑着拿出一包礼物,挂在比徐文长高出许多的扁担上,对徐文长说:“这礼物是给你的,但是,你不能把扁担横下来,也不能站在高处去拿。” 徐文长眼珠一转,就有主意了。他把扁担举到一口井边,然后把扁担从井口伸下去,轻而易举地从扁担上取下了礼物。 “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伯父竖起了大拇指。 1、本文共有()个自然段。(1分) 2、“眼”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用“眼”组两个词语:()()(4分) 3、伯父给徐文长的一包礼物在什么地方?用“”画出有关内容。(2分) 4、伯父对徐文长拿礼物有两个要求,一不能 ,二不能。(2分)

2016年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每课知识点归纳(1-7课)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第一课繁星 一、课文重点字词 纳.凉(nà)半明半昧.(mai)摇摇欲坠.(zhuì)霎.眼(shà) 模.糊(m?)模.型(m?)模.样(mú)静寂.(jì) 梦幻.(huàn)萤.火虫(yíng)仿佛.(fú)佛.教(f?) 相似.(sì)似.的(shì)方便.(biàn)大腹便便 ..(pián pián)半明半昧:一半明亮一半昏暗。 霎眼:眨眼。纳凉:乘凉。 二、课文内容回顾。 1.《繁星》一文的体裁是散文,课文选自《巴金选集》第八卷。作者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巴金,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fai)甘,四川成都人。他的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长篇小说《灭亡》、《憩园》、《寒夜》,散文集《随想录》等。 2.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时间依次为从前、三年前、如今),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即家乡自家的院子、南京的菜园、海上行舟中)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发了?我?由此产生的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哲学的启示和美感。 3.?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开篇点题,引起下文。 4.?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和幻觉的角度描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种种美感,由浅入深,一气呵成,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和、静寂和梦幻。 5.?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猎户星座比喻为巨人,这样既写出了巨人星座的形状,又暗示了船在前行,还表露了作者内心涌动的激情。 第二课冰心诗三首 一、课文重点字词。 妄.弃(wàng)嫩.绿(nan)鸟巢.(cháo)折叠.(di?) 抛.下(pāo)惊讶.(yà)悲哀.(āi)倘.若(tǎng) 牺牲.(shēng)载.歌载舞(zài)记载.(zǎi)卷.土重来(juǎn)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我国境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 第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原始居民能够定居下来的根本原因是?答: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3、半坡居民的房屋(半地穴式房屋)与河姆渡居民的房屋(干栏式房屋)的比较: ①半地穴式房屋保暖、抵御风雨;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防止野兽侵袭。 ②分别这样建造的原因: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与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低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干栏式房屋与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为什么中华民族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 答:1、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2、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互换、制作乐器,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人文初祖。建宫室,制衣裳,会炼铜,挖井,发明舟车。(嫘祖养蚕缫丝、仓颉造字、伶伦编乐谱) ★二、禅让制: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商、周的更替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桀、纣残暴失民心;商汤和武王仁义之举得民心;任用贤人(伊、姜尚),联合周边小国。 三、夏商周的政治 1、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 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权力:管理封地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进行再分封。 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③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年七年级上册古诗词

2016年七年级上册古诗词 一、《观沧海》曹操朝代:两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1、《观沧海》里写观海的地点和目的的句子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里曹操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朝代: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1、同学别离,同抒情谊。刘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缠绵的,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是深切而浪漫的。 2、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助想象,视明月为知己,托付一片真情的句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朝代: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1、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的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美景。 2、《次北固山下》中写诗人思念故乡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次北固山下》中表现出“以新代旧”哲理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朝代: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1、《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崔颢《黄鹤楼》中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之意境相仿的马致远的曲中有一句也表现了游子的悲苦心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西厢记》中有:“晓来水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天净沙·秋思》中与此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016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字词解释

七年级上册语文字词解释总结 1、春 朗润:形容山的颜色一下子变得鲜亮、明快、清爽,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酝酿:本义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 嘹亮:声音圆润而响亮。 烘托:指陪衬 静寂:安静。形容安静到了极点。 抖擞: 意思是指振作、旺盛的样子.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健壮:健康强壮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招展:摆动。指鲜艳的花枝迎风摆动,姿态优美。多形容妇女打扮得非常妖艳。 2、济南的冬天 髻:原指在头顶上或脑后盘成的各种形状的头发,这里比喻树尖上的积雪如发髻一般。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 单单:指仅仅;唯独;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 安适:安乐舒服;安静舒适。 着落:1. 事情有归宿、有结果。 2. 依托;靠头;指靠。 慈善:指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秀气:样子清秀。 宽敞:指宽大、开阔、宽阔。 贮蓄: 储存,积聚。 澄清: 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 空灵:清新灵活。清净。 3、雨的四季 髙邈:高而远。邈,遥远。 花苞:植物花朵的蓓蕾期的称呼。 娇媚:谓姿貌、声音柔美动人。 棱镜:用透明材料做成的多面体,能折射出不同颜色的光。 粗犷:粗鲁强横,粗率豪放。睫毛:眼睑边缘的细毛。衣裳:衣服。 端庄: (举止、神情)端正庄重。 静谧: 指安静,形容静寂无声或形容忧愁的模样。 凄冷: 凄清寒冷。 化妆:修饰、打扮 莅临:来到;来临;光临。书面语、敬语,多用于修饰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 造访:其基本意思是前往访问、拜访。 吝啬:小气,当用而舍不得用,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 淋沥: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 干涩:不光滑,不滑溜 草垛:存放干草类(如谷类植物、稻草或干草)的露天的长垛或长堆,并经常覆以茅草顶用以防潮。 绿茵茵:意思是青草茂密浓厚。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光泽,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5、秋天的怀念 瘫痪: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的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运动的能力。 暴怒:大怒。狂暴的和不受控制的愤怒,常伴有狂骂。 沉寂:十分安静,没有动静 侍弄:(1).整治;料理;(2).喂养;(3).摆弄。 捶打:反复打击、敲打。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疲惫,没精神。 央求:恳切地请求;乞求。 絮叨:唠叨的,啰嗦的 诀别:指无会期的离别;死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从感情色彩上讲,含有很大的悲壮成分。 淡雅:素静雅致;素淡典雅。 高洁:高尚纯洁 烂漫: 1.颜色鲜艳而美丽 2.坦荡,无做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