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问答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问答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问答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问答

普及科普知识提高减灾实效——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问答

安全监督部

二〇一三年九月·兰州

甘肃境内的地震带

据统计,从公元前193年第一个有历史记载的陇西(今临洮)地震以来,两千多年中甘肃省内共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147次,其中6级及6级以上地震37次,7级及7级以上的大地震15次,8级及8级以上的特大地震4次(包括当时属于甘肃省管辖的1920年海原8.5级特大地震)。这些破坏性地震主要集中在以下地震活动区带上:

南北地震带:这是中国大陆著名的一个地震带。在甘肃省展布范围北起民勤,与宁夏、内蒙古接壤,南至文县,与四川、陕西、青海相连,基本包括甘肃中、东部地区。周围北有银川地震带,西有河西走廊地震带和祁连山地震带,东与渭河平原地震带相通,南接南北地震带中段进入四川。该带地震活动特点是频度高、强度大、周期短。自公元前193年有历史记载以来,带内共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65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2次,甘肃省历史上仅有的4次8级以上特大地震均发生在本区。带内地质构造纵横交错极其复杂,有北西西向、北东东向大型走滑断裂带,深部南北向构造显著,控制了带内强震的发生。历史资料分析表明,带内地震有由南向北,自西向东迁移的特征,现今弱震活动具有明显的条带性、围空和交汇的特点,是受地震灾害影响破坏最重的地区。

河西走廊地震带:包括祁连山地震带和民勤地震带,走向呈北西西向展布,东端与南北地震带西翼接壤,西邻阿尔金地震带,北越金塔、阿拉善进入内蒙古,南界进入青海境内。本带内发生的地震多受北西西向深大断裂的强烈活动所控制。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从公元180年高台西表氏7.5级地震起至今1700多年来,共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46次,其中8级特大地震一次,7级以上4次,6级以上6次。强震多沿断块边界具有西迁北移的特点。资料表明,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本带地震活动具有明显增强的趋势。

阿尔金地震带:这是甘肃省最西端的一个地震带,也是新疆、青海等省区地震带在甘肃境内的延伸。在甘肃省范围大致包括玉门关—疏勒河以南,玉门、肃北党河以北,东入花海盆地,西到新疆、青海境内。本带地震活动主要受北东东向断裂,特别是阿尔金断裂带控制和影响,历史上该带中强地震比较活跃,现今地

震活动强度呈现减弱趋势,肃北以东的地段弱震较密集,肃北以西则较平稳。

除了以上几条地震带外,毗邻地区发生的地震也往往波及甘肃,造成严重的灾害。如1556年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和1976年四川松潘、平武7.2级地震等。

1.地震灾害如何分级?

地震灾害事件按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状况分为以下4级:

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0-6.0级地震,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0-6.5级地震,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5-7.0级地震,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占该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7.0级以上地震所造成的灾害。

汶川地震属于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2.我国地震预报科学现状?

地震预报是十分复杂的世界性科学难题,我国的地震预报由于国家的重视和其明确的任务性,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取得一些宝贵的科学认识和显著的进步,在上世纪第四个地震活跃期内,曾成功地对海城等几次地震做过短临预报,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审,作为唯一对地震作出过成功短临预报的国家,被载入史册。

当前我国地震预报的现状和水平是:

——对地震宏微观前兆现象有所了解,但远远没有达到科学性和规律性认识的深度;

——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经验性预报意见,但对绝大多数地震还不能够有效预报;

——对地震中长期活动规律有一定的认识,但短临预报的研究还未能突破。

从世界范围说,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完全掌握地震孕育、发展、发生的规律,目前地震预报主要是根据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和震例,进行经验性预报。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3.为什么浅源地震比深源地震破坏大?

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千米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千米左右。其中,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

4.地震时人员伤亡严重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地震时人员伤亡的严重程度因各次地震的破坏效应和社会条件的差别而有

所不同,但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第一,取决于地震强度。首先,震级和烈度越高,破坏性越大,生命损失也越重。同时和震中距也有很大关系。距震中愈近,烈度愈高,伤亡也愈重。其次与发震的时刻影响也相当大,白天发震相对容易躲避防范,晚上发震,由于人们普遍熟睡,难于发觉地震的来临,所以晚上发震伤亡人数较多;

第二,取决于人口的密度。人口密度越高,伤亡也越多;

第三,取决于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强弱;

第四,震前有无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和是否采取防范措施,对减少伤亡有重要意义;

第五,抢救时间越早,死亡越少,抢救效果关键在于速度。

5.兰州的抗震设防烈度为几度,能抗御几级左右地震?

答: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兰州市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和永登的抗震设防烈度为Ⅷ度,榆中、皋兰、红古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具有抗御当地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6.兰州历史上最大的破坏性地震发生时间和震级?

答:兰州历史上最大的破坏性地震是1125年发生的7.0级地震。

7.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何时起施行?

答: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于2008年12月27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8.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答: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如何规定公民在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中的责任和义务?

答:①任何个人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②任何个人不得危害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

③任何个人根据地震观测资料和研究结果提出的地震预测意见,应当向所在地或者所预测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书面报告,也可以直接向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书面报告,不得向社会散布;

④国家鼓励个人参加地震灾害保险;

⑤在震后救灾中,任何个人都必须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服从指挥,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10.什么是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

答: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根据对建设工程场地条件和场地周围的地震活动与地震地质环境的分析,按照工程设防的风险水准,给出与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相应的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以及场地的地震地质灾害预测结果。

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它是在综合考虑地震环境、工程的重要程度、允许的风险水平及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和国家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的,是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制定的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

11.《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和地震应急演练方面规定的职责有哪些?

答: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应当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开展预警、避险、救生等地震应急演练。教育部门应当将防震减灾知识作为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学校应当每年组织学生开展地震紧急疏散演练活动,提高学生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应当无偿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12.《甘肃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对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单位有哪些规定?

答:建设单位对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应当在选址之后初步设计之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对其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到市(州)以上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办理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手续;设计、施工单位对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应当按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及其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施工。

13.《兰州市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对农村建房有哪些规定?

答: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民居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引导农民建设具有抗震性能的房屋。

农村的建制镇、集镇规划区和村镇公用设施必须根据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

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其他建设工程,是哪些工程?

答:①坚硬和中硬场地高度达到60米以上、中软场地高度达到50米以上、软弱场地高度达到3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

2建设单位要求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

③省、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确定的地震研究程度或者资料详细程度较差区

域的新建重要建设工程;

④省、市人民政府确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

16.什么是地震烈度,它与震级有什么不同?

答: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面的破坏及影响程度,我国地震烈度分为12度。震级是反映地震本身大小的度量,反映不同地震释放的能量差异;烈度则反映的是地震在某一地点的影响或破坏程度,与震中距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烈度不止一个。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越高;离震中越近,烈度越高。

17.震源深度对地震烈度有影响吗?

答:震源深度对地面的破坏程度影响很大。同样大小的地震,震源越浅,造成的破坏越重。据统计,当震源深度从20千米减小到10千米,或从10千米减小到5千米时,震中烈度约提高1度。这就是有些地震震级并不太高,但破坏较严重的原因之一。

18.什么是地震前兆?

答:地震前出现的与该地震孕育和发生相关联的现象称作地震前兆。

19.什么是宏观前兆?

答:宏观前兆: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如井水的升降、变浑,动物行为反常,地声、地光等。

20.什么是微观前兆?

答:微观前兆: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例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活动等。

21.震前地下水有哪些异常变化?

答:①水位、水量的反常变化。如天旱时井水水位上升,泉水水量增加;丰水季节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断流。有时还出现井水自流、自喷等现象。

②水质的变化。如井水、泉水等变色、变味(如变苦、变甜)、变浑,有异味等。

③水温的变化。水温超过正常变化范围。

④其他。如翻花冒泡、喷气发响、井壁变形等。18.震前可能出现的动物行为异常有哪些?答:据震例经验总结,较常见的动物异常有:

①惊恐反应,如牲畜不进圈,狗狂吠,鸟或昆虫惊飞、非正常群迁等;

②抑制型异常,如行为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

③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

22.什么是地震原生灾害?

答:地震原生灾害是地震的原生现象,指由地震造成岩层的错位、变形、断裂或地面的震动所带来的灾害。主要包括:地面破坏、建(构)筑物的破坏、地光烧伤现象以及人员伤亡。

23.什么是地震次生灾害?

答:地震次生灾害是指地震造成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常见的次生灾害有火灾、水灾、海啸、滑坡、泥石流、有害气体的泄露、储油罐破坏、瘟疫等。

24.怎样识别地震谣传?

答: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判定为地震谣传:

①我国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不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属谣传。

②超过目前预报的实际水平,发震时间、震中、震级十分“精确”的所谓地震预报意见。如传闻中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非常具体,甚至发震时间精确到“上午”、“晚上”。

③跨国地震预报。如果传说地震是由外国人预报的,那肯定是谣传,因为这既不符合我国关于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也不符合国际间的约定。

④对地震后果过分渲染的传言。有时,特别是强震发生后常会出现“某个地方将要下陷”、“某个地方要遭水淹”等传言,这种耸人听闻的消息也是不可信的。

25.为什么说“建筑大计,抗震第一”?

答:据统计,世界上130多次巨大的地震灾害中,95%的伤亡是由于建筑物倒塌造成的。因此,建(构)筑物的抗震设防能力,是降低地震灾害损失的关键所在,所以说,“建筑大计,抗震第一”。

26.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一是没有按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二是建在活断层上;三是位于软地基上;四是结构设计不合理;五是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六是建筑材料质量低劣。

27.什么样的场地不适合建房?

答:以下场地是不利于房屋抗震的:

①活动断层及其附近;②软弱土层、易液化土层;③古河道、旧池塘和河滩地;④容易产生开裂、沉陷、滑移的陡坡、河坎;⑤细长突出的山嘴、高耸的山包或三面临水的台地等。

28.抗震设防的关键环节有哪些?

答:一是慎重选择建设场地;二是正确确定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及抗震设防目标;三是强化抗震概念设计;四是合理选择建筑结构体系;五是严格抗震设防审批。

29.农村民居抗震结构需注意什么?

答:①建房时必须安排钢筋水泥的构造柱、增设圈梁。二者的作用如同框架结构,把墙体、屋盖、柱梁箍成一个整体,这是已经被实践证实过的非常有效的抗震措施。

②墙体要用较好材料,内部必须加上钢筋,提高墙体的抗剪切能力。一般来说,采用砖墙比石头墙好。房间的开间不能太大,高度不能建得太高,务必安设梁柱支撑。多设横墙,分担重量。

③在保证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不要在承重墙上把门窗做得过大,墙体开洞要合理控制,尽可能的均匀、对称。

④改用现浇混泥土的楼板和屋盖,或者使用轻体的木质屋盖。减低建筑物的自身重量,减轻地震时惯性力的破坏水平。

27.农村和山区哪些住房环境不利抗震?

答:①陡峭的山崖下,不稳定的山坡上,地震时易发生山崩、滑坡等次生灾害危及住房;

②不安全的冲沟口(如平时易发生泥石流的地方);③堤岸不稳的河边或湖边,地震时岸坡崩塌可危及住房。

30.如何加固已建房屋?

答:常用的一些简单加固方法有:

①墙体的加固:墙体有两种,一种是承重墙,另一种是非承重墙。加固的方法有拆砖补缝、钢筋拉固、附墙加固等。

②楼房和房屋顶盖的加固:一般采用水泥砂浆重新填实、配筋加厚的方法。

③建筑物突出部位的加固:如对烟囱、女儿墙、出屋顶的水箱间、楼梯间等部位,采取适当措施设置竖向拉条,拆除不必要的附属物。

31.为什么灾难来临时自救互救至关重要?

答:多次强烈地震的救灾过程表明,灾民的自救互救能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例如,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后,市区(不包括郊区和矿区)的70多万人中,60多万人被困在倒塌的房屋内,而通过市区居民和当地驻军的努力,80%以上的被埋压者获救,灾民的自救与互救使数以十万计的人死里逃生,大大降低了伤亡率。

32.什么是室内的避震空间?

答: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被称为室内避震空间。它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33.室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有哪些?

答:①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

②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

③外墙边、窗户边和阳台。

34.避震时须把握什么原则?

答:要因地制宜,震时,每个人的处境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例如,是跑出室外还是在室内避震,就要看客观条件:住平房还是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室外是否安全等等。要行动果断,不要犹豫不决,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间。有的人跑出危房后又转身回去取东西或救人,结果自己也被埋压。记住,只有保存自己,才有可能救助别人。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不要擅自行动。盲目避震,只能导致更大不幸。

35.怎样判断地震的远近与大小?

答:地震时震中区的人们感到先颠后晃,随着震中距离的加大,颠与晃的时间差会逐渐加长,颠与晃的强度会逐渐减弱;在离震中一定距离以外,人们就感觉不到颠动,而只是感到晃动。因此,如果地震时你感到颠动很轻,或者没有感到颠动,只感到晃动,说明这个地震离你比较远;颠动和晃动都不太强时,说明这个地震不大。在这两种情况下,你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只须躲在室内有利避震的地方暂避即可。

36.避震时应怎样保护自己?

答:正确的避震姿势:①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②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③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

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①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②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

37.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答:家住楼房可迅速躲在:①结实、坚固的桌下或床下;②低矮的家具边;

③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躲在厨房时,尽量远离炉具、煤气管及易破碎的玻璃、碗碟;④内承重墙墙角;⑤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⑥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或电源,然后迅速躲避。

38.震时要注意什么?

答:①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②千万不能跳楼;③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迅速按下所有楼层按钮,等电梯一打开立刻往外跑,寻找安全空间避震;④千万不要乱跑,特别是不要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

39.家住平房怎样避震?

答:如果屋外场地开阔,迅速跑出室外避震。

如来不及跑,应迅速躲在:①农村的炕沿下;②低矮、坚固的家具边;③坚固的桌子下或床下。

40.在工作岗位怎样避震?

答:①迅速关掉电源或气源,尽快躲在坚固的办公桌下或桌旁,震后迅速有序撤离;

②正在工作的工人要立即关闭机器,切断电源、气源,迅速躲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办公家具旁;

③特殊工作部门(如电厂、煤气厂、核电站等),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阀门,关闭运转设备。然后,迅速躲在安全处。

41.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答:①在影剧院、体育场馆,观众可蹲在座椅旁、舞台的台脚下,震后在工作人员组织下有秩序地疏散。

②在学校,若正在教室内上课,要听从老师指挥,根据实际情况,来得及跑迅速有序撤离;来不及撤离,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旁)、讲台旁,震后有组织地撤离。若在操场或室外时,双手保护头部,蹲下,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急着回到教室去。

③在商场、饭店等处,要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避开玻璃门

窗、橱窗和柜台;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④避震时用双手、书包或其他物品保护头部。

⑤震后疏散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拥挤,尽量避开人流;如被挤入人流,要防止摔倒;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解开领扣,保持呼吸畅通。

42.在户外怎样避震?

答: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①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②过街桥、立交桥;③高烟囱、水塔等。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①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②广告牌、吊车等;③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①狭窄的街道;②危旧房屋、危墙;③女儿墙、高门脸、雨棚;④危险品如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43.在野外怎样避震?

答: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①不要在山脚下、陡崖边停留;②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③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沟坎下,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

避开水边的危险环境:①河边、湖边、海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或上游水库坍塌下游涨水,或出现海啸;②水坝、堤坝上,以防垮坝或发生洪水。

44.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

答:在室内遇到火灾:①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②地震后向安全地方转移,必要时要匍匐前行;③设法隔断火源。

在野外遇到水灾:①如果江河湖海涨水,要向高处跑;②迅速离开桥面。

遇到毒气泄漏:①遇到化工厂等着火,并有毒气泄漏,不要朝顺风的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③不要使用明火。

45.被困在室内应如何保护自己?

答:主震后余震不断发生,你的环境可能进一步恶化,等待救援要有一定时间,因此,你要尽量保护自己。

①沉住气,树立生存的信心,要相信一定会有人来救你;

②保持呼吸畅通,尽量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

③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

④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⑤搬开身边可移动的杂物,扩大生存空间;

⑥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进一步被埋压。

46.在废墟中如何逃生?

答:①设法与外界联系。仔细听听周围有没有人,听到人声时敲击铁管、墙壁,以发出求救信号;

②与外界联系不上时可试着寻找通道。观察四周有没有通道或光亮;分析、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从哪儿有可能脱险;试着排开障碍,开辟通道;

③若开辟通道费时过长、费力过大或不安全时,应立即停止,以保存体力。

47.暂时不能脱险应怎样保护自己?

答:①保存体力。不要大声哭喊,不要勉强行动;

②延缓生命。寻找食物和水;食物和水要节约使用;无饮用水时,可用尿液解渴;

③如果受伤,想办法包扎,尽量少活动。46.震后救人的原则是什么?

答:①要先救近,再救远;②先救轻伤人员,先救强壮人员,以便增加帮手,扩大救援队伍;③要确定被埋压者情况,先让被埋者的头部露出来。

48.怎样寻找被埋压人员?

答:①先仔细倾听有无呼救信号,也可用喊话、敲击等方法询问埋压物中是否有待救者;

②如果听不到声音,可请其家属或邻居提供情况;③根据现场情况,分析被埋压人员可能的位置。

49.扒挖被埋人员时怎样保证他的安全?

答:①使用工具扒挖埋压物,当接近被埋人员时,不可用利器刨挖;

②要特别注意不可破坏原有的支撑条件,以免对埋压者造成新的伤害;

③扒挖过程中应尽早打通封闭空间,以便新鲜空气进入;

④扒挖过程中灰尘太大时,可喷水降尘,以免被救者和救人者窒息;

⑤扒挖过程中可先将水、食品或药物等递给被埋压者使用,以增强其生命力;

⑥施救时尽量先将被埋压者头部暴露出来,清除其口、鼻内的尘土,再使其胸腹和身体其他部分露出;

⑦对于不能自行出来者,应使其尽量暴露全身再抬救出来,不可强拉硬拽。

50.应给予被救出人员哪些特殊护理?

答:①蒙上双眼,使其免受强光的刺激;②不可让其突然进食过多;③要避免被救者情绪过于激动,给予其必要的心理抚慰;④对受伤者,要就地做相应的紧急处理。

51.如何救治和护送伤员?

答:①首先要仔细观察和询问伤员的伤情;

②对于颈、腰部疼痛的患者特别要注意让其平卧,并尽量躺在硬板上;搬运时保证其头颅、颈部和躯体处于水平位置,以免造成脊髓损伤;

③昏迷的伤员要平卧,且将其头部后仰、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的分泌物,防止其呼吸道堵塞;

④给伤员喝水时,一定要先从少量开始,以免大量饮水造成急性胃扩张,导致严重后果;

⑤可用衣被、绳索、门板、木棍等组合成简易担架搬运伤员。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解析

东湖路学校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地震是地球( D)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2.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A )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B、去楼道 C、原地不动 D、跳楼 3.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 B ) A、向教室外跑 B、听老师指挥 C、蹲在地上 D、涌向楼梯间 4.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 )。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5.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D )。 A、不停地呼救 B、不顾一切的行动 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 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6.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B )发明的。 A、祖冲之 B、张衡 C、毕 升 D、蔡伦 7.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A)。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 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8.地震依据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等种类,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为( B )。 A、火山地震 B、构造地震 C、陷落地震 D、人工地震 9.个人避震就近躲避的不当的做法是(C ) A.降低身体重心,蹲下或席地坐下 B.紧抓桌腿或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摔倒 C.张大眼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毒气

D.用手保护头部或后颈,或用衣被顶在头上 10.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室外,你应当怎样避免下列哪种危险的避震方法( A )A.靠近桥梁、河岸等空旷地带 B.不在狭窄的胡同、走廊、楼梯上停留 C.远离楼房和高大建筑物、烟囱、架空管道 D.不在电线杆、高压线、大型广告牌下行走 11.每年( B)为我国防灾减灾日。 A、9月11日 B、5月12日 C、4月22日 D、6月5日 12.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A ) A、先保护头 B、先保护胸部 C、先保护双手 D、先保护双脚13.在街上遭遇地震,应抱头迅速到(C ) A、最近的建筑物内 B、立交桥 C、空旷地蹲下 D、建筑物旁边 14.地震发生时,在平房人员迅速保护头部向室外跑,来不及可以( C ) A、依靠鱼缸 B、依靠书柜 C、躲在床下或桌下 D、站在房中央 15.狗,猪,猫,鱼,鼠,羊等动物对地震异常反应中最明显的是( B ) A. 狗. B. 猪. C. 鱼 D 猫 16.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地质灾害?( D ) A、山崩、滑坡和泥石流 B、水土流失和地石沉降 C、土地沙漠化 D、喷沙冒水和河流决堤 17.最为抗震的房屋结构是( E ) A. 土坯墙 B. 砖石结构 C.砖混结构 D.剪子墙结构 E.框架结构 18.如遇到起火或有毒气体泄露,躲避要选择( A ) A.在下风向没水的地方 B. 在上风向有水的地方. 19.谚语:“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跑;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乱叫;冰天雪地蛇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游鱼惊慌水面跳……”这些征兆说明下面哪一种现象就要发生?( C) A.日本鬼子进村扫荡 B.预示附近要发大水了 C.地震前的先兆 D.古老的乡村赶庙会 20.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 A)层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壳、地核、地幔

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内容介绍>> 1.地震的前兆 (1)井或泉成为人们观察地震前兆的“窗口” (2)动物行为异常 多次震例表明,某些动物可能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 目前已发现有上百种动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其中异常反应比较普遍的有20多种。 并不是说动物有反常表现就一定是地震前兆,所以,我们发现异常后不要慌张,应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门,以便作出正确判断。 (3)地声与地光 地声与地光,好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往往在大震快要来临时,匆匆跑来向人们发出警报。 地声的特点 ——多数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但有时也出现在震前几小时或几天。 ——声音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炮声、狂风呼啸声、撕布声等。 地光的特点 ——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

——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状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 ——颜色多样,呈红、白、紫、橙等色。 2.利用预警时间紧急避震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时间虽然很短,但仍可以大致划分出三个阶段: ——地面上下颠动(先颠),一般伴有声、光等现象,即预警现象出现; ——地面大幅度水平晃动(后晃),一般伴有地面旋转、塌陷、喷砂冒水,人有眩晕感; ——房屋倒塌。 也就是说,从地面开始上下颠动到房屋倒塌有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称为大震的预警时间。一般大震的预警时间与离震中的距离有关。粗略估计,唐山地震的预警时间约为10~20秒,而汶川地震的预警时间更长。 特别提醒:①不要慌张,一定要听从老师或家长的正确指挥 ②抓紧预警时间,行动迅速,紧急避震 3.应急避震应注意什么 (1)在家里如何紧急避震 ①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 ②家住平房怎样避震 有条件时尽快跑到室外避震 如果屋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到室外避震。 室内避险较安全的地点 ——炕沿下或低矮、牢固的家具边; ——牢固的桌子下或床下。

防震减灾科普作文

防震减灾科普作文 导读:防震减灾科普作文2017【篇一】 灾难,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可以避免,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很大的自然灾害,我国处于世界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预测和预报地震,是现在的重要工作。 长久以来,地震带给人们的威胁就如同夏天午后的雷阵雨般威力强大且令人走避不及。遗憾的是,气象预报有能力告诉我们雷阵雨即将发生,但是对于地震,人们至今仍束手无策。究竟地震能不能预测?从70年代初期开始,日本、美国、俄国的科学家们都急于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研究的过程中,各种探测技术,例如观测地壳变动、地磁及地电流的变化、地下水位及水质的变化等方法纷纷被提出。 地球内部应力能量累积到超过岩石强度,岩层断裂释出能量而发生地震。其中又以板块运动造成的构造性地震为主:我们知道地球的外壳为大小不同的板块拼凑而成,相邻的板块以分离、聚合或侧向错动的方式相互移动,使板块的边界发生变形而累积应变,当应变增加至板块内岩层无法负荷的程度时,岩层即突然断裂、滑动而产生地震,此滑动面称为断层面。除了在板块边界外,在板块内部地区的岩层亦可以感受到板块挤压或拉张的力而变形断裂,引发地震。 我们看了许多资料,作了许多调查,证实发生地震的原因是:地震表面和地壳外部条件发展不平恒,产生地壳内部热量不能顺利均匀的散发出去,造成地震的发生。所以科学发展抗震防震就很有必要了。我们除了普及抗震防震知识,预报地震外,还可以在建筑上下功夫等等。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案

《地震的基本知识》教案 一、教学内容: 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的原因、地震的危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原因,知道预防地震和自救的方法。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方面:向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自然科学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4、行为方面:当地震来临时,懂得自救和救人。 三、教学难点: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如何自救? 四、教学重点:认识地震,地震时采取的措施。 五、活动准备:组织学生观看地震光盘 六、参加人员:六年级班全体学生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谁都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地震是一种使人类文明毁于瞬间的巨大天灾,它带给人类的损失是巨大的。地震的破坏力如此之大,使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它的研究。我国是世界上地

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此,在校开展相应的防震减灾的综合实践活动,普及地震知识的,增强自救互救能力,是让学生逐步树立起关爱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意识和环境道德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地震属于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抗拒的。既然发生了这样的厄运,我们必须面对。 (二)第一部分――认识地震(播放地震光盘) 1.充满活力的地球--地震、海啸和火山 2.认识地震从了解地球开始(地球的结构) 3.地震的成因 4.什么是地震? 5.我国地震伤亡人数对比? 6.地震的种类 7.地震小常识(1)、(2)、(3)、(4) 8.恐怖的地震 9.历史上的几个主要震灾 (三)第二部分-――地震发生前会出现哪些迹象? 1.地震前兆(1)、(2)、(3)、(4) 2.如何识别地震前兆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 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地震时因为恐慌而失去理智是最大的危险,很多伤亡并非地震而是恐慌造成的。( ) 2.在学校若遇地震,全校同学要按平时演练要求,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的地方。( ) 3.地震发生时你如果在教室里来不及往外撤离,可迅速就近躲避在课桌、讲台下。( ) 4.教室在高层的,强震时因为时间来不及,可迅速分散到洗手间、小办公室等跨度小的房间,千万不能从楼上跳下。( ) 5.主震后一般有余震,同学们一定要懂得在两次地震的间隙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以防余震和火灾等并发灾害。( ) 6.地震发生时,要注意保护头部,以防异物砸伤。不要刻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 7.地震时在山区的人员要警惕滚石、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等。( ) 8.地震发生时,你如果是在教室或家里,一定要立刻将所有的门打开,以免房门、大门变形卡死无法进出。( ) 9.避震要选择内墙墙根、墙角处等易形成三角形空间的地方或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洗手间、储藏室去躲避。( ) 10.在街上遇到地震,要往人多的地方躲避,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

二、选择题。 1、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 A、不停地呼救 B、不顾一切的行动 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 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2、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 )发明的。 A、祖冲之 B、张衡 C、毕升 D、蔡伦 3、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 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4、地震依据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等种类,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为( )。 A、火山地震 B、构造地震 C、陷落地震 D、人工地震 5.个人避震就近躲避的不当的做法是 ( ) A.降低身体重心,蹲下或席地坐下 B.紧抓桌腿或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摔倒 C.张大眼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毒气 D.用手保护头部或后颈,或用衣被顶在头上 6.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室外,你应当怎样避免下列哪种危险的避震方法 ( ) A.靠近桥梁、河岸等空旷地带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一、地震知识 1.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平均每天发生地震4万多次。早在公元前23世纪,我国尧舜时代就已记载到发生在山西现称薄州的地震。 2.我国目前仍处在20世纪地震活动第5个活跃期,直至本世纪初。 3.给人类以生命环境的地球内部可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地壳又分成许多板块,如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板块等六大板块,以及许多次级板块。 4.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球板块的飘移、互相碰撞,使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大量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叫地震。 5.按成因,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如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和人为因素的地震(如水库地震、核爆地震等)。其中构造地震对人类危害最大,因为它是地球内部地质构造变动导致岩石断裂而引起的地震。 6.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球表面上的投影点叫震中,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7.地震分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距地表70公里内的地震叫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内的地震叫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叫深源地震。其中浅源地震破坏性最大。 8.地震时,震源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地震波是由纵波和横波组成。纵波传播速度快,上下颠动,衰减也快,一般在震中附近

才能感觉到。横波传播速度慢,左右摇晃,振幅大,作用时间长,对建筑物造成破坏作用的主要是横波。 9.凭感觉人们可以判断地震的远近。先感觉到上下颠动明显,后感觉到左右摇晃比较明显,则为近震,此时震中就在附近,应立即避震;先感觉到左右摇晃比较明显,上下颠动不明显,则为远震,此时不必惊慌。 10.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叫震级,释放能量越大,震级也就越大。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的地震是8.9级的地震;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南美洲智利的8.9级地震,1906年1月31日南美洲厄瓜多尔——哥伦比亚边界近海中及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陆东边海中也增发生8.9级地震。 11.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例如:1979年7月9日溧阳发生的6级地震,波及宜兴,对宜兴来说,这是地震震级也是6级。 12.地震的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和震级叫地震三要素。 13.地震级大小可分为:(1)微震:即2.8级以下的地震叫微震,人无明显感觉;(2)有感地震:2.8-4.5级以上的地震,人有感觉;(3)破坏性地震:一般4.5级以上的地震就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种地震叫破坏性地震;(4)中强地震:4.5-6.9级的地震;(5)强烈地震:震级在7级以上,破坏性大,影响面大的地震。 14.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对地面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距离震中不同的地方烈度也不同,同一距离上的烈度也会不同。烈度与震级大小、震中远近、震源深浅、地质条件、地表建筑物的质量好坏有关。

防震减灾知识科普试题答案

平凉市崆峒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试卷 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地震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等信息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实行归口管理,统一、准确、及时发布。 2、防震减灾法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3、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的方针。 4、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应当遵循(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全面预防)的原则。 5、防震减灾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震情形势)和(防震减灾总体目标),地震(监测台网)、地震(建设布局)、地震(灾害预防措施)以及(防震减灾技术)、(信息)、(资金)、(物资)等保障措施。 6、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保证建设质量。 7、城乡规划应当根据地震应急避难的需要,合理确定(应急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统筹安排地震(应急避难)所必须得(交通)、(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 8、地震应急预案的内容包括:(组织指挥体系)及其职责,(预防)和(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响应)和(应急保障)措施等。 9、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地震灾害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级。 10、我国现行的救灾工作方针是:(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 11、救灾款使用的主要原则:(专款专用原则)、(重点使用原则)、(以地方为主原则)。 12、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和记录地震的仪器叫(候风地动仪),发明者是(张衡),被誉为(地震仪之父)。 13、地震群测群防“三网一员”指的是:(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科普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助理员)。 14、我国自建的第一个地震台是(1930年李善邦和秦馨菱先生主持下建成的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 15、地震应急培训的形式和方式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图上作业)、(实物操练)、(计算机模拟)、(实兵演习)等。 16、防震减灾宣传包括:(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经常持久)、(科学求实)。 17、地震对策的主要内容是:(地震监测)、(地震预报)、(工程抗震)、(社会防灾)、(震后救灾)、(恢复重建)、(平息恐慌等)。 18、组成地震三道防线的三大体系建设是:(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体系建设)、(紧急救援体系的建设)。 19、我国地震救灾的基本策略是:(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救灾体制)、(实行以行政区域为主的组织指挥)、(发挥军队、民兵和各专业救灾队伍的作用)。 20、地震时,遇到毒气泄漏,应该(不要朝顺风方向跑)、(要尽快绕到工厂的上风方向去)、(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21、常用的人工简易止血方法有:(指压止血法)、(加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

最新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年班姓名:得分: 请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万一不幸被困在因地震造成倒塌的建筑物废墟下,您不要慌乱,要想方设法坚持,等待外界救援。请问:在以下您可采取的求生方法的几个选项中哪个是正确的?() A、持续大声呼唤 B、用明火照明 C、敲击水管等响物,已引起外界注意 2、为了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平时家庭可适当做一些避震准备,请问:在以下家庭避震准备的三个选项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将床下物品清空 B、清理楼道保持通畅 C、将清出的物品放在橱柜书架等上面 A、持续大声呼救 B、用明火照明 C、敲击水管等响物,以引起外界注意 3、在寻找被埋压在废墟中的人员时应掌握科学的方法。请问:在以下三个方法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注意观察废墟下便于躲藏的地方 B、细听被埋压物下发出的各种声响 C、盲目从废墟边开始挖 4、在户外如何避震?() A、室外是安全的,不需要采取任何避震措施 B、就近选择宽敞的开阔地进行避震 C、在大楼旁避震 5、在野外避震时应该怎么做?() A、避开山崖、陡峭的山坡、山脚等地 B、在水库边避震 C、在山谷中避震 6、全国消防宣传日是哪一天?()

A、9月11日 B、1月19日 C、11月9日 7、我国通用火警电话是:() A、110 B、119 C、120 8、平房居民在地震时不应采取哪种方式避灾?() A、就近趴在桌子和床旁边 B、感到震动时,立即携带电视机等易碎物品外逃 C、躲在窗户下面 D、可能时关掉电源、气源、火源 9、洪灾发生时,来不及向楼房外转移怎么办?() A、立即跳入水中,一边游泳一边寻找安全地带 B、设法向所在建筑物内的高处转移 C、扎制飘浮筏等逃生用品备用 D、躲在房顶,当发现救援人员时,吹哨或挥动衣物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10、在旷野遇到雷电时的正确做法是:() A、躲到大树底下 B、躲到高压线铁塔下 C、钻到汽车里 D、双脚并拢蹲下,头伏在膝盖上 11、遇到高楼发生火灾,下列处理措施正确处理措施是____ A、乘坐普通电梯逃生 B、向上逃跑 C、躲避到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等地等待救援 12、发现自己家里着火,___ __措施是不当的? A、积极进行扑救 B、组织家庭成员及时疏散 C、先抢救财物

最新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

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 夏琼华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 1.地球的内部结构(图片资料) 地球的外层是地壳,地壳之下是地幔和地核。它们分层结构就像鸡蛋的蛋壳、蛋清和蛋黄。地核又分为内地核和外地核。 地球的内部构造 2.地球是运动着的 我们居住的地球始终在不停的运动。她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围绕太阳旋转,随着太阳系、银河系在茫茫宇宙中遨游。(图片资料:用原图P2) 3.我们居住的地球并不安宁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自然现象。 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平均约7秒就有一次。人们能够感觉得到的不到1%,其中造成灾害的仅有万分之二左右。 4.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分布 世界上的地震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三个主要的地震活动带上:(图片资料用原图P9)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海岭地震带 5.我国是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 我国约有20多条地震带,地震分布很广。有记载以来,我国除贵州、浙江外,其他省份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00年至20世纪末,我国死于地震的人数已达50多万人,约占同期全世界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图片资料) 6.地震的分类 人为的原因:人为的原因也能引起地表振动,如开山放炮、地下核爆破等。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容易造成灾害的、由自然界的原因引起的地震,即天然地震。 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 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对人类的威胁最大。 (图片资料:唐山、汶川的地震)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一般影响范围较小,发生的也较少,约占全球地震数的7%。 (图片资料:火山喷发)

2020年市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220题)

2020年市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 案(共220题) 1、由地下核爆炸或开矿采石大爆破引起的地震振动是 A、陷落地震 B、人工地震 C、火山地震 正确答案:B 2、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B、跳楼 C、去楼道 D、原地不动 正确答案:A 3、在地震现场抢救脊柱骨折的伤员时,你认为下列错误的做法是 A、不乱加搬动 B、保持脊柱安定 C、使用软担架运送 正确答案:C 4、在户外避震,(),不要随便返回室内,要避开人多的地方,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A、不要乱跑

B、赶快跑 C、可以不跑 正确答案:A 5、火车上如何避震?() A、不要等火车停稳,赶快开窗跳车 B、迅速趴到座椅下,抓住座椅的钢管 C、赶快找到自己的行李,以防被人趁乱偷走正确答案:B 6、在户外如何避震?() A、室外是安全的,不需要采取任何避震措施 B、就近选择宽敞的开阔地进行避震 C、在大楼旁避震 正确答案:B 7、观看体育比赛时如何避震?() A、被挤入人群后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B、听从指挥,有秩序地从看台向场地中央疏散 C、在人群中尽量向前挤 正确答案:B 8、地震多发区域叫()。 A、地震带 B、地震集中带 C、地震多发带

D、地震常见带 正确答案:A 9、由于工程建(构)筑物的破坏而随之造成的诸如地震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爆炸、放射性污染、海啸、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称为()。 A、原生灾害 B、次生灾害 C、诱发灾害 正确答案:B 10、堰塞湖是()造成的湖泊。 A、放炮开山 B、人工挖掘 C、地震引起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堵塞江河 正确答案:C 11、地震时只要注意不被地板上的不稳定物品砸伤就可以了,天花板上的物品(如灯具)是不会掉落下来的。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12、以下灾害现象中不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 A、火灾、水灾 B、毒气泄漏、放射性污染 C、房倒屋塌

防震减灾科普小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小知识宣传单 一、公众防震知识 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石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绝大部分发生在地壳中。 2、做好家庭防震准备 (1)在地震危险区、多震区、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2)须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 (3)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住房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品应拆掉。 (4)合理放置家具、物品。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准备一个家庭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二、遇到地震时的自救求生 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1、学校的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2、家庭的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注意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3、公共场所的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4、户外的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5、遇到特殊危险时的自救方法 燃气泄露时:用湿毛巾后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毒气泄露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昼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由捂住中、鼻。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由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卫东区行知小学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答卷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答卷 一、判断题 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2、在室内避震,应选择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3、地震时被埋压应拼命呼唤。() 4、天气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异常说明地震要来了。() 5、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树木、危险物。() 6、历史上从未记录到发生地震的地方,今后也不会发生地震。() 7、家庭防震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准备:制定家庭防震计划、合理放置家具及物品、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8、地震次生灾害包括火灾、煤气泄漏、房屋倒塌、水灾。() 9、 我国有多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危害最为严重。() 10、 “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是由美国科学家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提出的世界性防灾减灾的战略构想。() 11、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提出“安全奥运”理念,也包括了减灾工作。() 12、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是国家减灾委员会。() 13、 地震发生时可以在立交桥下避灾。() 14、 灾害发生后,自救互救是主要的救灾方式。() 15、 自然灾害逃生时,多人向同一个方向拥挤是很不安全的,因此处在拥挤的人群中时,要向与人流相反的方向移动。() 16、 在有大风的雷雨天气里,最好打带有金属杆的雨伞,因为这样的雨伞才不易损坏。() 17、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测地震大小用的。() 18、 学校、医院、商场、影剧院、机场、车站等人员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应当设置紧急疏散场地。()

2020年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五)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五) 一、单选题: 1、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层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壳、地核、地幔 C、地幔、地核、地壳 D、地核、地幔、地壳 2、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子下滑 3、几级地震为有感地震()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4、当地震发生时你在上课,应如何避震() A、向室外跑 B、听老师指挥暂时躲在自己的课桌下,等地震震后迅速撤到大操场上 C、涌向楼梯 5、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必须达:() A、抗震设防要求 B、设防标准 C、抗震设防设计 D、设防规范 6、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主要原因是() A、各类建筑物的破坏和坍塌砸伤人 B、大地震动 C、地面开裂 D、火灾 7、地震时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的一种表现形式。 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释放 B、地下水过度开采

C、天气突然变化 8、对地震时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救出后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A、蒙上眼睛,慢慢进食,处于自然呼吸状态 B、进快拖出来进食 C、进快拖出来输氧 9、当你听说某日某时某分,将发生几点几大地震,你应() A、尽快告诉亲戚 B、立即组织家人到开阔地,同时做好备震得物质准备 C、不信不传,必要时向地震部门报告或询问 10、在城市楼房中,一旦发生地震,最好的自救方式是() A、带好贵重物品,迅速跑到楼外 B、地震时保持冷静,地震后跑到室外 二、多选题 1、地震时,为防止多次灾难的发生,城镇居民应迅速() A、切断水源 B、切断燃气源 C、切断电源 D、关好门窗 2、地震的突发性很强,往往使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因此,家庭在平时要准备一个防震包,以解震后的燃眉之急,防震包所装物品数量不能太多,以方便携带。一般必须存放的物品应该有() 3、我国防震减灾的方针是() A、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B、以经济建设为

2020年512防震减灾日市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库含答案(100题)

2020年512防震减灾日市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库含答案(共100 题) 1、出于防灾目的,居室中不要把重物置于高架上。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仅次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另一条大地震带。 A、欧亚地震带 B、大西洋地震带 C、印度洋地震带 正确答案:A 3、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地震灾害。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4、在室内避震,应选择牢固、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5、我国较大规模地开展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是从()震后开始的。 A、1966年邢台地震 B、1975年海城地震 C、1976年唐山地震 正确答案:A 6、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大地震动。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7、哪种现象不属于地质灾害? A、山崩、滑坡和泥石流 B、水土流失和地石沉降 C、土地沙漠化 D、喷沙冒水和河流决堤 正确答案:C 8、对地震时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救出后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A、蒙上眼睛,慢慢进食,处于自然呼吸状态

B、尽快拖出来进食 C、尽快拖出来输氧 正确答案:A 9、以下没做好地震预防工作的是 A、将墙上的大钟固定好 B、在卫生间清理出藏身空间 C、杀虫剂随意放置 D、进行地震演练 正确答案:C 10、同样大小的地震,震源越浅,造成的破坏越重,以下震中烈度均可提高1度的是。 A、震源深度从30千米减小到20千米 B、震源深度从20千米减小到10千米 C、震源深度从20千米减小到5千米 D、震源深度从20千米减小到5千米 正确答案:B 11、地震时只要注意不被地板上的不稳定物品砸伤就可以了,天花板上的物品(如灯具)是不会掉落下来的。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2016市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2016年市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1、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主要原因是 A、各类建筑物的破坏和坍塌砸伤人 B、大地震动 C、地面开裂 D、火灾 正确答案:A 2、我国处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国家。 A、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C、欧亚地震带和台湾地震带 正确答案:A 3、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大多数地震属于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人工地震 正确答案:A 4、在楼房内遇到地震时应()。 A、跳楼 B、乘电梯离开 C、暂时躲在小开间处或坚固家具下 正确答案:C 5、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如用枕头顶在头上,用脸盆顶在头上,用双手护住头。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6、在教室外怎样避震?() A、往家跑 B、在建筑物高度2倍距离外避震 C、向教学楼里跑,寻求老师的帮助 正确答案:B 7、我国将房屋的破坏程度成为震级,共分为12度。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8、地震引发海啸时怎么办?() A、远离海岸,跑到山上或其他高处 B、离开海岸后沿着山涧跑 C、寻求救援队的帮助 正确答案:A 9、震级相差一级,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相差约()倍。 A、10 B、20 C、30 D、50 正确答案:C 10、堰塞湖是()造成的湖泊。 A、放炮开山 B、人工挖掘 C、地震引起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堵塞江河 正确答案:C 11、地震时只要注意不被地板上的不稳定物品砸伤就可以了,天花板上的物品(如灯具)是不会掉落下来的。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12、以下灾害现象中不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 A、火灾、水灾 B、毒气泄漏、放射性污染 C、房倒屋塌 正确答案:C 13、天然地震中,占7%的是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陷落地震 正确答案:B 14、学校人员应如何避震? A、千万不要惊慌,在老师指导下有序撤离,来不及可先躲一下。 B、躲在门窗下、楼梯口、走廊。 C、跳楼 正确答案:A 15、地震避灾时应面向窗户。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16、一次地震后,一个地区的地震烈度会受到以下多种因素的影响 A、震级 B、震中距 C、震源深度 D、场地条件 正确答案:ABCD 17、地震的三要素是 A、地震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 B、地震发生时间、距离和烈度。 C、地震发生时间、震源和震中。 正确答案:A 18、室内易于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 A、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 B、内墙(特别是承重墙)墙根、墙角 C、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 D、外墙边、窗户房 正确答案:B 19、震前地下水有哪些异常变化 A、水位、水量的反常变化 B、水质的变化 C、水温的变化 D、翻花冒泡 正确答案:ABCD 20、学校、医院、商场、影剧院、机场、车站等人员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应当设置紧急疏散场地。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1、家庭防震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准备:制定家庭防震计划、合理放置家具及物品、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精品】2021年市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库含答案(共147题)

2021年市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库 含答案(共147题) 1、地震保险也是抗御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3、地震发生时,扒挖被埋者应注意什么?() A、扒挖时要快,不需要考虑支撑条件是否被破坏 B、接近被埋者时,用手进行扒挖和清理 C、为提高救人速度,要一直用利器刨挖 正确答案:B 4、对我国地形没有挤压作用的板块是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菲律宾板块

D、欧亚板块 正确答案:D 5、以下的地震应急准备做得不好的是 A、小明平时在家总会经常学习和掌握防震减灾知识 B、红红家制定了自己的“地震应急预案” C、肖华所在的居民楼道等逃生通道内的杂物很多 D、晓华觉得枕头、沙发坐垫等,都是避震护身的“头盔”正确答案:C 6、当你听说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分,将发生几点几级大地震时,你应尽快告诉同学们,让大家最好准备。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7、学生在上课时遇到地震应()。 A、在楼房教室时迅速下楼外逃 B、就地躲在课桌下 C、从窗户跳下去 正确答案:B 8、世界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海啸是由_______引发的。 A、1960年智利8.9级地震 B、1995年日本阪神7.2级地震 C、1999年台湾7 .6级地震

D、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8.7级地震 正确答案:D 9、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________。 A、头部 B、腹部 C、胸部 D、手臂 正确答案:A 10、地震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要尽量顺风跑,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11、地震时只要注意不被地板上的不稳定物品砸伤就可以了,天花板上的物品(如灯具)是不会掉落下来的。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12、以下灾害现象中不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 A、火灾、水灾 B、毒气泄漏、放射性污染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系列材料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系列材料 1、地震有哪些前兆? 答:地震前兆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两大类。 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 1)地震活动异常;2)地震波速度变化;3)地壳变形;4)地下水异常变化;5)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分的变化;6)地应力变化;7)地电变化;8)地磁变化;9)重力异常;10)动物异常反应;11)地声;12)地光;13)地温异常等等。 2、地震前地下水有什么异常变化?应当注意哪些干扰? 答:地下水位升降及变色、变味、翻花、冒泡及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等,都有可能是地震前兆。但是,地下水的变化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必须注意排除降雨、干旱、河水涨落、台风、人为抽水及灌溉、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干扰。 3、地震前鱼类有哪些异常反应? 答:鱼类如鲶鱼、鲫鱼、青鱼、草鱼、鲢鱼、泥鳅、金鱼、鲨鱼及某些深海里的鱼均有反应。其表现为翻腾跳跃、打漩、狂游、成群漂游水面,有的发出叫声,有的呈昏迷状态,鱼肚朝天,甚至死亡。 4、哪些地面动物在地震前有异常反应?异常表现形式如何? 答:地震前,兔、猫、鸡、狗、羊、猪及牛、马、驴等大牲畜均有异常反应,大致有狂躁型和忧郁型两种。前者表现为狂吠、嗅地、扒地、乱咬、乱跑、乱闹,警犬不听指令,猪羊和大牲畜不进圈、不吃东西、闹圈,有的挣脱缰绳逃跑;后者表现为呆滞、不吃食,猫则惊恐外逃,乱抓乱闹,有的叼着小猫搬家,有的震前跑失,震后又回来。 5、是不是天气突然变化就一定要地震? 答:一般不是。在某些大地震前确有气象异常的记载,但气象与地震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即使有某种关联也是比较间接的,而且只有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才能起作用。对一个地区来说,天气变化是经常发生的,而破坏性地震却是少有的。有的人一见天气变化就以为要发生地震,这种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 6、动物的生活习性发生异常是否就意味着一定有大地震来临? 答:不一定,因为引起动物生活习性异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动物生活环境条件的变化:比如天气变化、生存条件的改变、生物干扰、饲养条件的改变、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及动物本身生理状态的变化等,都可能引起动物生活习性发生异常。另外人们观察错觉也可能认为有异常。我们要在识别真假动物异常的基础上再确定这种异常是否与地震有关。 7、地光有何特征? 答:综合目睹者的描述可知,地光的形状有条带状、片状、球状、柱状、闪光状和弥漫状等。颜色有兰、红、白、黄、橙、绿等,此外还有一些是复合色光,如银白色、白紫色、绿青色等。地光的持续时间也不相同,多数可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极个别的也可持续到半个小时左右。地光是地震前大自然向我们发出的警报,当观察到这种地震前兆后,应立即采取防避措施,减免生命财产的伤亡损失。 8、地声是临震信号吗?如何根据地声的特点判断地震的大小和震中的方向? 答:地声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几小时,几天或几十天内。实际上临震前几分钟内出现者居多。所以地声确是一种临震的信号。当听到地声时,大地震可能很快就要发生了,所以可把地声看作警报,应该立即离开房屋,采取紧急防御措施,避免和减少伤亡损失。根据地声的特点大致能判断地震的大小:一般说,如果声音越大,声调越沉闷,那么地震也越大;反之,地震就较小 9、利用动物异常进行地震预报,应注意什么? 答:动物异常并不是一概由地震引起,还有其他干扰因素需排除,即:季节、气候、生理活动、疾病、动物生活环境的改变等。所以我们要对动物异常反应进行综合分析后,确认是震前反应时,才能用来预报地震。 10、怎样识别地震谣言?

2016市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2016年市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2、地丧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主要原因是 A、各类建筑物的破坏和坍塌砸伤人 B、大地震动 C、地而开裂 D、火灾 正确答案:A 2、我国处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後活动频率髙、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国家。 A、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康带和海岭地丧带 C、欧亚地箴带和台湾地震带 正确答案:A 3、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大多数地丧属于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鳶 C、人工地震 正确答案:A 4、在楼房内遇到地農时应()。 A、跳楼 B、乘电梯离开 C、暂时躲在小开间处或坚固家具下 正确答案:C 5、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如用枕头顶在头上,用脸盆顶在头上,用双手护住头。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6、在教室外怎样避震?() A、往家跑 B、在建筑物髙度2倍距离外避谡 C、向教学楼里跑,寻求老师的帮助 正确答案:B 7、我国将房屋的破坏程度成为震级,共分为12度。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8、地震引发海啸时怎么办?() A、远离海岸,跑到山上或其他髙处 B、离开海岸后沿着山涧跑 C、寻求救援队的帮助 正确答案:A 9、震级相差一级,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相差约()倍。 A、10 B、20 C、30 D、50 正确答案:C 10、堰塞湖是()造成的湖泊。 A、放炮开山 B、人工挖掘 C、地震引起山体朋塌、滑坡.泥石流堵塞江河 正确答案:C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12.以下灾害现象中不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 A、火灾.水灾 B、毒气泄漏、放射性污染 C、房倒屋塌 正确答案:C 23、天然地震中,占7%的是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陷落地废 正确答案:B 14、学校人员应如何避谡? A、千万不要惊慌,在老师指导下有序撤离,来不及可先躲一下。 B、躲在门窗下、楼梯口.走廊。 C、跳楼 正确答案:A 15、地箴避灾时应而向窗户。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16、一次地震后,一个地区的地役烈度会受到以下多种因素的彫响 A、震级 B、震中距 C、震源深度 D、场地条件 正确答案:ABCD 17、地震的三要素是 A、地丧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 B、地震发生时间、距离和烈度。 C、地震发生时间、震源和震中。 正确答案:A 18、室内易于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 A、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 B、内墙(特别是承重墙)墙根、墙角 C、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 D、外墙边.窗户房 正确答案:B 19、震前地下水有哪些异常变化 A、水位、水量的反常变化 B、水质的变化 C、水温的变化 D、翻花冒泡 正确答案:ABCD 20、学校、医院、商场、影剧院、机场、车站等人员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应当设置紧急疏散场地。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21、家庭防丧要做好以下四方而的准备:制左家庭防箴讣划、合理放置家具及物品、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准备一个家庭防谡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A、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