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间体育的区别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间体育的区别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间体育的区别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间体育的区别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间体育的区别

民间体育活动源远流长,它根植于人民之中,深受人民所喜爱,故而经久不衰。民间体育的概念是指存在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没有高度组织化、制度化的体育活动。(摘自:民俗体育与民间体育辨析占玉珍1 王俊奇2)

民间体育与传统体育文化、中华民族体育、少数民族体育之间的关系是:民间体育由传统体育和非传统体育组成,传统体育又可以分为民俗体育和民族体育。并不是所有的民间体育都是弥足体育,民间体育的本质属性是由对民间的质的规定性决定的。(摘自:民俗体育与民间体育辨析占玉珍1 王俊奇2)

民间体育是指存在于一定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尚未高度组织化、制度化、专业化地开展的体育活动。换言之,民间体育的组织化、制度化、专业化程度较低,而且是相对于国际奥委会、单项体育组织等开展的组织化、制度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高水平竞技体育而言的。(摘自:涂传飞: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概念再探讨)

“民间体育”包括了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甚至包括外来的两方体育,其内容相当宽泛:诸如蹴鞠、棋类、赛马、摔跤、赛龙舟、踩高跷、舞龙狮、放风筝,甚至包括外来的篮球、旱冰、滑板、探险等从西方引进的体育运动。(摘自:民俗体育与民间体育辨析占玉珍1 王俊奇2)

批注:个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间体育中演变过来的,民间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基础。民间体育中大多为传统的,但相对应的城市体育中相当比例的体育项目也是民间体育。但并不代表民间体育都是民族传统体育。

如:国际龙舟协会所组织开展的竞技龙舟比赛就不属于民间体育的范畴,而在带界各地的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开展的龙舟竞渡则属于民间体育的范畴。

目前学界对传统体育概念理解的不同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其一,对传统理解问题。是否一定要至今仍然对社会产生影响并延传至今才叫传统?曾经世代相传、但至今对社会没有产生影响的体育文化是否属于传统体育的范畴?如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体育文化曾经世代相传,但现在对社会没有产生影响,那么,这些体育文化是否属于传统体育的范畴?其二,传统体育的文化主体问题。传统体育的传承主体是否必须是该传统体育的创造主体?传统体育的文化主体足否只局限于一定民族的民众?不具有民族性的一群民众是否可以成为某一传统体育的文化主体?

传统体育可以是本地区、本民族或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民众所创造的、能够延传和流变的体育事项,如陈氏太极就是由当地(陈家沟)民众所创造并流传的传统体育项目;荡秋千就是由某一个民族所创造并流传的传统体育项目;而来源于古代战争的盾牌舞就是由某个特定社会群体(军人)所创造的、并延传和流变的体育事项。而判断一个体育项目是否属于传统体育的标准不是看其是否现在已经消失,只要能

够经过一定时期的绵延传承的体育活动就可以称为传统体育,即使是在历史上曾经延传了一定的时期已消失了的体育项目也属于传统体

育的范畴。所以像投壶、蹴鞠、马球、樗蒲等体育项目虽然已经消失,但它们曾在历史上延续了几百年——至少不是三代,且当时被人们赋予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应该来讲,它们也是属于传统体育的范畴。

从传统体育的主体上看,传统体育一旦被创造出来后,它既可以在创造这一传统体育的民众中世代延传,也可以被其他地域、其他民族、其他群体的民众中世代延传。如陈氏太极已经小仅仅在陈家沟延传,更在中华儿女中世代延传;荡秋千已经在许多民族广泛传播,并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盾牌舞在江西永新南唐村流传并成为地的传统体育项目。从时空上看,传统体育既可以足L经被某个地区、某个民族或某个群体的民众所创造、延传和流变的体育事项,也可以是将要被某个地区、某个民族或某个群体的民众所创造的并且.能够延传和流变的体育事项。如盾牌舞是由古时士兵所创造的一个传统体育项目,但是,在盾牌舞被创造出来之前,当时的创造者并不知道盾牌舞能够绵延至今而成为我国传统体育中的一个瑰窄,更不知道盾牌舞能够被南唐村村民采借并发展成为他们所传承和享用的

民俗体育事项。事实上,传统体育的这些特征是由“传统”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传统体育和传统一样也永远处于发明、创造之中。此外,传统体育也永远处于变异之中,传统体育在流传的同时,必然会发乍变异,如荡秋千传人后各地不尽相同,山西长治的车链秋,山东荣城埠柳乡的龙门秋与云南少数民族的转转秋、磨秋就各具特色。(摘自:

涂传飞: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概念再探讨)批注:个人认为传统体育是指人类业已创造的能够经由历史凝聚而传承、流变的一种体育文化形式。从时间上看,传统体育既可以为古人所创造,也可以现今的人们所创造,更可以为后人所创造。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跳绳、滚铁环进体育课堂 长期以来,由于受竞技体育、体质教育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校体育课程主要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体育课程教学从动作的学习到场地器材的配置规格,都是竞技化,西方的,很少考虑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和可接受性。相对外来竞技运动项目而言,我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既有很高的娱乐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许多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不受场地、器械设备、年龄等条件的限制,既经济又便于开展,有好多内容以其娱乐性,趣味性等特点,深受学生的欢迎,是平时学生喜爱并在课间玩耍的项目,把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传统项目进行开发改造引入于小学体育课堂中来,不仅是对学校体育内容的补充和发展,而且会极大地丰富学校体育的课程内容。本课题以西城少年宫幼儿艺术班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等方法,对当前本小学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在小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包括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两大部分,调查部分主要阐述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在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现状、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特点及教学功能和价值、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是否可行和其进入学校体育教学的途径。实验研究就具体的两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跳绳和滚铁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改编,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哪些教学原则,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提出了三个实验假设:学生对跳绳和滚铁环这两个体育项目很喜欢;跳绳和滚铁环这两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锻炼效果与现代体育项目的效果差别不大;跳绳和滚铁环这两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适宜在小学推广。通过教学实验验证这两个项目深受学生喜爱,这两个项目具备推广的条件和价值,这两个项目能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锻炼效果。并通过这项教学实验为其它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如何进入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因素,得出民间传统体育项目适合在学校体育中开展,应大力推广。 关键词:民间体育项目小学体育教学 以增加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自豪感。体育教师和学生传达课程改革新思路,让他们改变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从思想上重视民间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先将近年来课程改革中有关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面的新成果传达给学校的领导和参与实验研究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实国家特别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与研究工作,已逐步整理出了许多富有民族特色体育项目。 发掘民间传统项目进课堂,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我宫从上世纪200年代开始,对流传于民间的传统体育活动—滚铁环进行了发掘、研究,并结合现代运动的特点,进行了创新,把滚铁环这项体育活动引进了我宫的体育课堂。现把我们发掘、整理、研究、创新的滚铁环运动介绍如下: 1.铁环队列练习。其一,学生成四路纵队或二路纵队,听统一口令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滚铁环走。转身时,滚环用手帮助控制。其二,滚铁环进行S’’走,或进行螺旋形和反螺旋形行走。可提高队列练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2.铁环操或舞。手持铁环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各种器械操或单、双人、多人舞。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形体美的教育。 3.滚铁环跑。可滚着铁环进行快速跑、耐久跑、上下坡跑等。提高学生进行快速跑、耐久跑的兴趣,发展学生跑的能力。

中学生参加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问卷

中学生参加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你好!非常感谢你参加本次的调查活动,本课题是调查了解关于我校学生参加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情况,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开展此项活动,提高课外体育兴趣,以便为你服务。调查不记名,只是用于全部资料的综合统计。 请你在填写每个问题之前,先看清每个问题的内容和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填写。请在答案后的方框内打“√”。 谢谢你的合作。祝你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你的性别:男□女□ 你所在的年级: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 1.我校开展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有哪些? A.空竹、跳皮筋、跳绳□ B.踢毽子、滚铁环□ C.滚铁环、竹竿舞□ D.拔河、丢沙包□ E.摔跤、叠罗汉、太极拳□ 2.你对参加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态度? A.学习再紧张也要参加□ B.有时间就参加□ C.可要可不要,视情况而定□ D.学习忙就放弃参与□ E.不喜欢□ 3.你参加频率最高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是? A.空竹□ B.跳绳□ C.竹竿舞□ D.踢毽子□ E.滚铁环□ F.丢沙包□ G.跳皮筋□ 4.你每周参加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次数? A.几乎没有□ B.1-2次/周□ C.3-4次/周□ D.5次以上□ 5.你每次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时间? A.少于30min□ B.30-60min□ C.60-120min□ D.120min以上□ 6. 你觉得哪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存在危险? A.跳皮筋□ B.丢沙包□ C.跳绳□ D.竹竿舞□ E.空竹□ F.滚铁环□ G.踢毽子□ H. 叠罗汉□ 7.你认为我校是否增加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 A.应该□ B.偶尔就行□ C.不应该,感觉像浪费时间□ 8.你对学校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安排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纲

《公共体育(Ⅲ)》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通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的学习,有效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认识,深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俗习惯与文化内涵,将各民族文化内涵融入到民族传统体育之中,使学生掌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社会功能和教育价值。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竞赛规则与实践。 三、基本内容与要求 理论部分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知识 1.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概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1.2介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1.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规则 (一)教学目的: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社会功能和教育价值,掌握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了解区域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项目的挖掘整理。 (二)重点与难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特点和社会功能。 (三)基本内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社会功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规则等。 实践部分

第1章珍珠球 1.1 珍珠球运动的概况、运动特点 1.2 珍珠球基本技术:水区队员的技术、封锁区队员的技术、得分区队员技术。 1.3 珍珠球基本战术:水区队员与抄网队员的战术配合、水区队员与持拍队员的基础配合、珍珠球的防守。 1.4 教学比赛 (一)教学目的:了解珍珠球的起源、发展、运动特点,掌握珍珠球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 (二)重点与难点:珍珠球的基本技术动作与技战术运用。 (三)基本内容:传投球技术;抄网技术;挡板技术;进攻与防守战术配合。 第2章蹴球 2.1 蹴球运动的概况、运动特点 2.2 蹴球的基本技术:正撞球技术、侧撞球技术、回旋球技术、发球技术 2.3 蹴球的基本战术:失分战术、走球战术、借力战术、开局发球战术、5分球战术、8分球战术、抢分战术、1米战术、回避球战术 2.4 教学比赛 (一)教学目的:了解蹴球的起源、发展、运动特点,掌握蹴球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 (二)重点与难点:蹴球的基本技术动作与技战术运用。 (三)基本内容:回旋球技术;定位球技术;双蹴球技术;推球技术。 第3章花炮 3.1 花炮运动的概况、运动特点 3.2 花炮的基本技术:握炮技术、传接炮技术 3.3 花炮的基本战术:快攻战术、阵地突破 3.4 教学比赛 (一)教学目的:了解花炮的起源、发展、运动特点,掌握花炮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 (二)重点与难点:花炮的基本技术动作与技战术运用。 (三)基本内容:跑动与掩护技术;抢空中炮、交手、传接炮技术;抢跑和冲炮台技术;防守配合技术。

浅析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一)

浅析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一)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物与载体,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高校的开设是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新形势下新文化的发生与入侵将对民族传统体育发生决定性影响,文章通过对目前传统文化下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并对新文化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式及方向进行了前瞻性分析。 【关键词】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传统文化;新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就为民族传统体育的蓬勃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其独特的自身魅力,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是我国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区域性广、练习方式多样,可以适合任何年龄、阶层的人群。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通常是通过人们参与来实现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够增强各民族人民的体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建立科学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塑造体格健壮和精神高尚的一代新人,同时还是富国强民、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素质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增进各国民族交往和国际友谊,对人类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国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设置的先天性基础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伴随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产生、衍变,成为我国历史瑰宝的一部分,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千百年来民族文化的结晶,长久以来为人们所喜欢,且为我国在不同时期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也就是对中国人文历史的研究。民族传统体育随着我国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国人的共识,这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带来机遇,也必然会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种类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统计,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多达977种其中,汉民族的项目有301种,其他55个民族的体育项目多达676种; 2.分布的地域性,根据我国56个民族根据民族传统地域性特征和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可分成五大板块东北板块、西北板块、西南板块、中南板块及中东板块,五大板块由于民族分布的地域不同气候的变化不同民俗民风的差异性,各民族便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 3.民俗性和娱乐性,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对民族最具凝聚力的要算民俗文化它将朝夕相处的民族成员凝聚在一起,并且将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也团结在一起。同时,风俗习惯既受到民族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地域因素的制约。地域经济、政治、宗教、语言的长期影响互相依赖铸成多姿多色共存共荣的民俗特征。如端午、中秋、春节仍然是百姓重视、影响最大的传统节日舞龙、高跷、狮子等娱乐体育活动成为超越时代存在的一种符号和民族传统。 4.资源的整合性,体育资源具有文化的多样性、广泛性、地域性、多功能性等,内含观赏性、健身性、文化娱乐性、民俗性等内容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体育文化的内容、范围、形式。规模不断发展通过资源的整合其质也将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它的整合和利用能显示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特征,彰显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这些特点也就是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设置的基础。 二、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现状 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既是传播体育文化,促进人类文化发展的桥梁,同时又是承载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径。1989年,民族传统体育才成为本科专业,其专业尚处于摸索、模拟建设阶段,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学是参照体育相关学科而设置的。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还有许多局限性,如基础理论薄弱没有重大发展与突破,自身价值和本体目标模糊。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运动项目介绍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运动项目介绍 一、项目介绍: 1.珍珠球: 模仿满族渔猎生产方式采珠人的劳动过程演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时运动员可在“水区”内任意传投。拍或滚动“珍珠(球)”,力争让手持抄网。站在得分区内的本方队员采到“珍珠”,场面激烈动作优美,极富观赏性。 2.蹴球: 蹴球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源于民间广泛流传的踢石球,多流行于汉、满、蒙古、回等民族中,经过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的努力,蹴球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规则,进入了推广普及阶段。在10米见方的平整土地或塑胶地面上进行比赛。以高度准确、灵活多变的战术斗智斗勇,以击中对方保全自己为目的,以得分多少定胜负。 3.毽球 毽球运动是侗族、苗族、水族同胞喜爱的体育项目,由手毽演变而来,比赛场地长11.88米,宽6.1米,中间以球网相隔,类似于羽毛球场地,比赛技法以踢、触为主,可用头、脚及身体接球,但不能用手臂触球。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得分方必须是发球方(第三局采取每球得分制),以先得15

分者为胜一局。 4.陀螺: 又叫“得螺”、“格螺”。打陀螺在各民族民间流行已久,有单人、双人、多人对打,赶动打,赛旋、打中赛旋多种形式,陀螺制作有木、陶、竹、牛角等,形状大小多样,击打者上下肢、腰、眼睛、大脑都在运动,泥地、草地、硬地均可开展,老少皆宜,设个人、团体、男女组别比赛。 5. 板鞋竞速: 板鞋竞速是由多名运动员一起将足套在同一双板鞋上,在田径场上进行的比赛,以在同等的距离内所用时间多少决定成绩名次。目前正式的比赛项目包括:男女60米,男女100米和男女2×100米混合接力五个项目。板鞋竞速是少数民族中较为盛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6. 推铁环: 半个世纪前在北京市盛行的各族儿童喜爱的游戏项目,经过加工整理1995年起列为北京市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比赛的实质是比速度,一是直线前进的竞速,二是通过各种障碍的竞速,还有4人合作的接力赛。 7. 夹包: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种类繁多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主要以嬉戏娱乐、竞赛为主并结合节庆习俗,构成了一种寓意深刻的、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在文化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把在民间长期流传并受儿童少年喜欢的滚铁环、跳皮筋、踢键子、拔河、抽陀螺、跳竹竿舞、少年拳等项目引入体育课堂。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学生走向社会,贴近生活,认识和适应社会的极好途径之一。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始终以运动水平为中心,并形成了一系列的运动竞技性的教学与管理。教师以传授运动技术为己任,班级以运动竞赛成绩论高低,学校以运动会成绩为标准,这种思想体系和观念在学校体育界沿袭了几十年,造成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成一滩死水,内容陈旧,形式单调,在加上不时见诸报端的体育课学生伤亡事故,个别领导就一直念“紧箍咒”——时刻绷紧教师“安全”这根筋,于是乎,学校教师就干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学校单双杠、肋木、天梯等器材成了摆设、有的学校干脆把他们拆掉,随之,山羊、跳箱也从操场上消失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已经受到了严重挑战,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形成锻炼习惯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基础之一,但现实教学中内容的缺乏和内容选取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已成为新课程开发和进一步教学改革的瓶颈。很多民族体育项目有很好的基础,活动方式多样,利于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展开,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很适合目前体育教学的实际条件。 再而,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时代,生活的环境、条件,虽然不同了,但是孩子喜欢快乐,蹦蹦跳跳的天性没有改变,游戏仍然是他们所热衷的。因而,民族民间游戏仍旧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手段,如果我们仍然能够怀旧,推崇喜闻乐见的民间体育游戏,让今天的独生子女能够喜欢和接受民间体育游戏,不愧为是一个很好的举措,民间体育游戏结合着竞争游戏与吃苦耐劳的内容,对孩子的身心理的成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非常有利孩子们健康成长。 几乎所有的同学都爱上生动活泼的体育课。体育课大大地活跃了校园的体育气氛, 每到课余活动时间,校园里就热闹起来,大小操场,集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 体育活动井井有条地展开,过去那种有同学偷偷溜回教室看书、躲藏在厕所里歇 息的现象再也看不到了。不少同学表示,他们每周都在盼望体育课早点到来,可 是每次上课时,总感觉到时间太短了,不能尽兴。在同学们看来,生动有趣的体 育课已真正从过去的“要我上”变成了“我要上”。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实施方案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促进民族团结,发展民族体育,构建和谐芷江。争取在省、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取得优异成绩,为芷江增光。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龙文忠(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 副组长:唐光金(县教育局副局长)张绍发(县体育局副局长)杨敦植(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张大垠(芷江三中校长)成员:田明凡蒲中川杨国和张小明李良秋杨铁钢 三、各队教练员名单: 秋千:杨国和(三中教师)高脚竞速:张小明(三中教师) 蹴球:李良秋(三中教师)板鞋竞速:杨铁钢(三中教师) 陀螺:蒲中川(职中教师)射弩: 四、运动员选拔方面: 按照《芷江侗族自治县常务委员会会议纪要》工作安排,每期招收25名优秀运动员。各队根据项目特点选拔运动员。选拔时间为2008年6月1日―――6月15日。在选拔运动员期间,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县教育局分别派人协同教练员到各学校选拔运动员。 五、运动员管理及补助方面: 经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研究决定,每年向芷江三中拨5万元人

民币。运动员补助由芷江三中负责。 (一)、凡是被招入的学生运动员: 1、确保进入芷江三中学习,并与其它三中学生同等待遇。 2、必须接受芷江三中的管理。 3、学生生活补助费每年不少于1000元人民币。对学习成绩好,服从安排,训练成绩优秀的学生可突破1000元人民币。 4、训练和学习过程中,不听安排与管理的学生可直接退回。 5、对在省、市民运会获得好成绩的学生,给予就读芷江一中学习。 (二)、凡是被招入的社会运动员: 1、由教练员负责管理。 2、训练补助由芷江三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造册发放。 六、学校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纳入正常教学计划,每月用3――4节的时间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并各队利用每周星期二、三、四业余时间进行技能、技术方面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90分钟左右。 七、运动场地维修、器材购置、医药费、学生保险费由县民族宗教事务局进行预算与支出。 八、教练员补助: 为更好的激励教练员训练热情、科学、有效的工作,给予教练员平时每次训练20元的训练补助费。集训期间每次训练30元的训练补助费。 九、目标与任务: 为在省市民运会取得好成绩,打造一支能吃苦,能打硬仗,能夺取

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西华师范

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专项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说明 1. 本办法为百分制计分,体育专项测试成绩满分为100 分。 2. 测试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种。 3. 定量指标评分,各项目测量、计数、计分人员不得少于三人。定量 指标的评分见各专项评分表。查表时,依据就低的原则,未达到某一档次评分标准的,按低一档评分标准评分。考生定量指标成绩低于查分表最低值,计为0 分。 4. 定性指标采取10分制打分(冰雪项目除外),由不少于四名考评 员独立打分,所打分数至多可到小数点后两位。分数的计算方法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剩余分值的平均分(只取到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第三位不作四舍五入)后,需按照权重,乘以相应的系数即为该指标最后得分。 5. 单板滑雪、冬季两项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由院校自行组织考试。

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1. 凡报考田径专项的考生只能在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 (女)、5000米(男)、110米栏、100米栏、400米栏、跳高、撑竿跳高、跳远、三级跳远、 铅球、铁饼、标枪、链球、全能和10000米(男)场地竞走、5000米(女)场地竞走中选 择一个项目进行考试。 2. 径赛项目测试采用一次性比赛,记取成绩换算成得分。记取成绩采用电动计时或手 计时。采用手计时,每道必须由三名计时员记取成绩,所计成绩的中间值或相同值为最终成 绩。 3. 径赛项目测试,考生只要起跑犯规均将被取消该项目的考试资格。全能项目的径赛 测试,对第一次起跑犯规的考生应给予警告,每单项比赛中只允许考生有一次起跑犯规而不 被取消资格,之后一名或多名考生每次起跑犯规均将被取消该单项的比赛资格。 4. 田赛远度项目测试时,每人均有三次试跳或试投机会,记取最好成绩换算成得分。田赛高度项目测试时测试方法同远度项目,记取最后跳过高度换算成得分。 5. 凡报考全能项目的考生只考四项。男子全能项目为110米栏、跳高、铁饼或标枪(二 选一)和1500米。女子全能项目为100米栏、跳高、标枪和800米。各单项得分查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的《田径项目分值表》,按四项累计得分为最后得分。 6. 跨栏采用的栏架高度和投掷项目所使用的器材重量,均以最新国际田联田径规则规 定的成人比赛器材规格为标准(表1-1和表1-2 )。 表1-1 测试采用的栏架高度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流变及发展趋势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流变及发展趋势 1导论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体现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然而,在现如今这个西方竞技体育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体育大家庭中,我们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地位岌岌可危,甚至面临着被淘汰的窘境。当我们走进争奇斗艳、热闹非凡的运动场地,观看着全世界人都为之疯狂的奥运比赛时,不禁要问自己,我们一直引以为自豪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身影何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路在何方?……带着对这一连串问题的思考和追问,我们不由得把目光聚焦在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发展历程之上,为的是寻找其发展规律和趋势,探求民族传统体育未来的发展思路。 2相关概念界定 2.1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界定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世界各族人民在其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兼有民族性和传统性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本文研究的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它只包括中国56个民族中的传统体育项目。 2.2“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流变”的定义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流变”就是指在五四运动前后至今的近百年间,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流传变化。现代流变的核心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与国际化。 3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和现实条件,本课题采用个案法以中国武术和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湖南平江县的九龙舞为代表进行研究。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分别在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文献资料室、恩施州文体局资料室等收集了大量有关本研究的资料。 3.2.2田野调查法 调研组在2008年5月赴湖北恩施进行调研,在恩施州文体局的大力支持下,对利川、咸丰、宣恩、湖北民族学院、盛家坝民族中学、柏杨镇小学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2008年8月和2009年1月,调研组又分赴湖南的湘西等地,采访当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一至二年级《民族民间体育活动》教案

《民族民间体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指导思想,激发每个学生的运动兴趣,注重个性发展,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认识,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蹴球是从我国古代蹴鞠游戏发展而来的,是在10米?0米的场地上,以本球击打目标球为得分手段的竞技运动。1999年,国家民委正式将蹴球项目列为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我区是少数民族回族居住地,同时还有满族、蒙古族等大量少数名族,因此结合本地区的特点,我选择了蹴球这一民间的传统项目作为本节课的教材,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了解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一方面可以增进人的智力,使人的思维敏捷而果断。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模仿能力极强,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但注意力不够集中,结合本节课的教材,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完成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对传统体育项目的热爱,增强学生“我参与,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的理念。 四、教学流程 (一)热身准备阶段 (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宣布教学内容、进行安全教育 (2)热身跑------围绕蹴球场地对角线跑动 (3)自编韵律操 【设计意图】活动各关节,达到热身的目的,预防运动损伤的出现同时也为课的开始做准备,

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 (二)导入探究阶段 (1)辅助练习一:左右脚前脚掌连续触球 (2)辅助练习二:前脚掌反复搓球 (3)辅助练习三:单腿支撑练习 【设计意图】熟悉球性,提高脚掌对球体的感觉和控制能力,发展学生的平衡和灵活性(4)集中纠正错误动作,增加距离为1—2米内的正面蹴球练习 【设计意图】再次集中强化动作记忆,分层级递进式的教学,有助于满足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需求,更好地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5)学习成果展示 方法: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4组,每组在教师的统一口令下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动作的掌握情况

2019全国普通高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统一招生考试

2019 全国普通高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统一招生考试 语文 一、语文知识:本大题共10 小题,每题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该音全都相同的一 项是( ) A. 卷曲席卷开卷有数 B.数秒历数数九寒冬 C.度量弧度审时度势 D 难堪责难难能可贵 2. 下列格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 项是( ) A. 荣膺凝聚力再接再厉 B. 精湛充其 量耐人询味 C.俯瞰抱冷门空谷足音 D. 酬划抚恤 金墨守成规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广泛健康理念,建立评比制度,以唤起全社会 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法,吸引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A. 传达表扬反而 B. 传播表彰反而 C.传播表彩进而 D. 传达表场进而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彼一时,此一时,现在训练条件好了,我们更应珍每一次训练,提高成绩。......... B. 如果训练出了问题,我一定要抓住机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及时解决 ......... C.他高考成绩没有预期的好,这让他在填报志题时高不成,低不就,左右为难。 ........ D.摩托车赛手在比赛中摔倒,虽然有惊无险,但当时还是让观众为他捏一把汗。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 项是 ( ) A. 如果在训练时不刻苦不认真,心猿意马,那么在正式比赛中就很难取得好的成绩。 .... B. 有关部门统等了各方面的调研实践,集思广益,最终制定了这项运动的指导纲要。 .... C.现阶段,体育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群众对体有产品的接受度可谓甚嚣尘上....。 D.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三者应该相互协调、相辅相成。不能有所偏颜。 6.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 项是 ( ) A.赛会申办能否成功,主要取決于申办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是完善。 B.作为温克族最具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抢枢”运动已有千年历史。 C.完善而又强有力的冰雪运动管理体制是冰雪运动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D.从长远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是一个需要常抓不解,不能放松。 7. 在横线处填入下列句子或短语,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硝烟散去,蜿蜒蛇行于高山深容之间的滇缅公路上依然有车辆在奔忙,,从澜沧江对岸过来的人唱着断断续续的山野小调。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高脚竞速训练初探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高脚竞速运动训练研究 胡应国 (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 650031) 摘要:2003年的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将高脚竞速项目列为比赛项目,作为一项正处于积极发展中的民族体育竞技项目,尽管在历届运动会中创造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在运动训练中还是有许多方面值得探索、研究、实践,以便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笔者认为可以从高脚竞速的技术,身体素质的力量、速度、耐力、协调与稳定性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训练来提高高脚竞速的训练水平,进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高脚竞速训练方法 引言 高脚竞速运动是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项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也被称为“高脚马”、“踩高跷”、“竹马”或“骑竹马”。是云、湘、鄂、渝、黔等省边境各县市广大哈尼族、土家族、苗寨盛行的一项民间传统的体育活动。多少年来一直为该地区各民族青少年儿童所喜好。在云南红河洲哈尼族人民称它为“色嫫兹”,也有“高跷”和“双拐”之称。相传哈尼人民为行走荆棘地和穿林过河所使用的一种特殊工具。这种特殊的工具是在两根木棍上分别捆上一个脚踏板,然后脚踩在踏板上,用手握扶着木棍,手脚并用,左脚左手、右脚右手同时迈出行走。高脚竞速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说是少数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体现。在2003年举行的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被定名为“高脚竞速”,并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之一。 高脚竞速运动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在云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都得到了顺利开展。湖南省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大会于1985年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举行,湖南省体委和省民委不但制定了《高脚竞速竞赛规则》,还将高脚竞速列为正式比赛项目。2002年云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也把高脚竞速列入比赛项目。通过不断的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解剖学》试卷

社会体育专业《运动解剖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肌节 2.近固定 3.静力工作 4.体循环 5.本体感受器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光镜下观察模式细胞由、、 三部分组成。 2.胸骨可分为、和三部分。 3.内脏是指主要位于、和

内,并有直接或 间接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它包括、、和四 大系统。 4.男性的生殖腺叫;它是产生生殖细胞 即,并分泌的器官。 5.大脑半球可分为五个叶,即脑叶、颌 叶、颞叶、枕叶和顶 叶。 6.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三部分,有收集传导声音的功能。 7.甲状腺可分泌和,前者的功能 是,而后者则具有的作用。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对脊髓内部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b )。 A.脊髓横切面上,中央管周围是“H”形白质,白质的四周是

灰质 B.脊髓横切面上,中央管周围是“H”形灰质,灰质的四周是白质 C.脊髓横切面上,中央管前方为灰质,后方为白质 D.脊髓横切面上,中央管前方为白质,后方为灰质 2.神经和神经束的共同特点是( b )。 A.由功能相似的灰质团块构成 B.由功能相似的神经纤维构成 C.均存在于周围部 D.前者存在于中枢部,后者存在于周围部 3.胸导管( c。 A.有左、右颈干和左、右锁骨下干、左、右支气管纵隔干汇入B.有左、右颈干和左、右腰干汇入 C.收集人体约3/4的淋巴,注入左静脉角 D.收集人体约3/4的淋巴,注入右静脉角 4.在成人中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 c )。 A.同侧的心房相通 B.同侧的心室相通 C.同侧的房室相通 D.左心房与右心室相通 5.关于腮腺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A.人体最大的唾液腺 B.开口于颊粘膜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阐释_卢鹏

第37卷成都体育学院学报Vol.372011年第10期Journal of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No.10.2011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09年重点项目:大香格里拉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研究(09SA039);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2009年度课题: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彝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以凉山彝族为例(YZWH0908)。 第一作者简介:卢鹏(1972-),男,四川罗至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收稿日期:2011-08-21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阐释 卢 鹏1,孙德朝 1,2 (1.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610101;2.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四川 成都610000)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文化智慧之树”从“根”“茎”“叶”“花”四部分进行分层透视。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质其“根”是文化底蕴深厚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文化依附性特征;“茎”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路径”,农耕文化对畜牧文化的浸润和畜牧文化对农耕文化的疾风骤雨是传播路径的主旋律;“叶”是与现代体育兼容并蓄发展“和而不同”的文化地理符号,茂盛程度代表着受“现代体育发展”影响的程度,叶脉纹路清晰可见;“花”是依附于诸多大型民族体育盛会、节日庆典、婚葬嫁娶和生产劳动之余的动态文化符号,其艳丽程度演绎着民族传统体育动态发展的文化历程。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智慧之树;文化功能主义;文化元素中图分类号:G80-0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154(2011)10-0015-04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the Tree of Wisdom and Culture LU Peng 1,Sun De -zhao 2 (1.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101. 2.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Sichuan , 610041)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his paper proceeds layered perspective about "cultural wisdom tree"from four parts :"root""stem""leaf"and "flower".The "root"of it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comes from a profound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as strong national culture dependence features."Stem"is like the traditional sports spreading "path",whose main theme is composed of the invasion of"the Agricultural Culture"on "the Animal culture"and the flurry of "the Animal culture"on "the Agricultural Culture"."Leaves"are the cultural geographical symbol ,whose luxuriant degree represents their influenced degree by modern sports development ,with the leaf texture clearly visible."Flower",as a dynamic cultural symbol ,is attached to many large -scale traditional sports gatherings ,holiday celebrations ,marriages and funerals ,and other leisure time ,showing a dynamic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history. Key words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tree of culture and wisdom ;culture functionalism ;cultural elements CLC number :G80-054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1-9154(2011)10-0015-04 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研究,我国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梳理和诠释,绕远(2009)从文化学视野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和特质、文化源流、文化多元功能、体育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共融、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构想、少数民族 体育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全面阐释和论述[1] 。王俊奇(2008)从民俗体育学构建上就中西方民俗文化进行 了宏观探讨 [2] 。王岗、王铁新(2005)在从文化视角就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的基础上[3] ,(2007)从文化自 尊视域就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究[4] 。 此外,刘少英(2003)站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价值进行了论述,并就有机融入旅游进行了宏观思考 [5] ;在文化的冲突与交融过程 中,李蕾等(2004)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过程与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基本技术

抛绣球技术教学素材 绣球一般由彩绣做成,是中国民间常见的吉祥物。在中国古代,有些地方有一个风俗,当姑娘到了婚嫁之时,就预定于某一天(这一天一般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让求婚者集中在绣楼之下,姑娘抛出一个绣球,谁得到这个绣球,谁就可以成为这个姑娘的丈夫。当然,姑娘一般会看准意中人,把绣球抛到他身上,以便他捡到。在很多地方,抬新娘的花轿顶上要结一个绣球,意图吉庆瑞祥 壮族传统体育项目—抛绣球 抛绣球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它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当时用以甩投的是青铜铸造的古兵器“飞砣”,并且多在作战和狩猎中运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的提高,飞砣也逐渐发展成现在的绣花布囊即绣球。绣球是姑娘们用手工做成的彩球,以圆形最为常见,也有椭圆形、方形、菱形等。绣球大如拳头,内装棉花籽、谷粟、谷壳等,上下两端分别系有彩带和红坠。人们在茶余饭后互相抛接以娱乐身心,起到沟通感情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 抛绣球是广西壮族人民在歌圩开展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每年春节、三月三、中秋节等传统佳节,壮族人民都要举行歌圩。在歌圩中男女青年相邀聚集在地头、河畔,他们分成男女两方,拉开适当距离,互相引吭高歌,用歌声来表达问候和增进了解,歌词内容广泛,涉及理想、情操、农事等。对歌有问有答,丝丝入扣,声音此起彼落,娓娓动听,姑娘们情不自禁地拿起手中精致的绣球,向意中人抛去,小伙子眼疾手快,准确无误地接住绣球,将它欣赏一番后,又向姑娘抛回去。经过数次往返抛接,如果小伙子看上哪一位姑娘,就在绣球上系上自己的小礼物(例如银首饰或钱袋),抛回馈赠女方,馈赠愈重说明小伙子对姑娘情意愈深。姑娘接住小伙子的礼物时,若收下,就说明她接受了小伙子的追求。这时,两人或继续对歌表达情意,或相约到僻静处聚会。 抛绣球的另一种民间形式是男女分为甲、乙两队,甲队选出两名歌手抛绣球至乙队并唱一首壮歌,乙队接到绣球后派两名歌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球送还甲方,并回歌一首,如此循环往复。参加“送球”、“还球”的歌手一般都是七步成诗的民歌高手。另外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在场地上立一高10m左右的木杆,杆顶钉有中间挖成圆洞的木板,男女分列两旁,将球投向圆洞,以穿洞而过者为胜。 抛绣球作为壮族人民的传统体育活动,在广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一定的社会性、民族性、实用性及趣味性,这无形中增强了此项目的吸引力,而美丽的绣球和其乐融融的歌声更使人有一种心动不如行动的感觉。抛绣球技术动作简单,易于掌握,它能促进人们的友谊,起到以球传情、以球传神的作用,其中的奥秘是不可言喻的,只有加入这项活动中才能体会到它的魅力所在。抛绣球不但具有社交娱乐的作用而且能锻炼人的体力、意志,提高人的灵敏性和身体素质,能培养果断、坚毅、自信和积极向上的高尚品质和情操。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简介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简介 板鞋竞速 板鞋竞速是由多名运动员一起将足套在同一双板鞋上,在田径场上进行的比赛,以在同等距离内所用的时间多少决定名次。 鞋竞速是壮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明代。相传明代倭寇侵扰我国沿海地带,广西河池地区的瓦氏夫人率兵赴沿海抗倭。瓦氏夫人为了让士兵上步调一致,令3名士兵穿上一副长板鞋齐跑。长期如此训练,士兵的素质大大提高了,斗志高涨,所向披靡,失败了倭寇。后来南丹那地州壮族人民模仿瓦氏夫人练兵方法,开展3人板鞋竞技活动自娱自乐,挖掘了这项民间体育活动。 吹枪 吹枪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吹枪是用竹、木材料制成,长100厘米或120厘米不等。使用的是黄泥做成的弹丸,比赛是把弹丸放到枪管内,以嘴对枪管猛吹气,将弹丸射出击中目标,比赛分立姿和跪姿两种形式。 抢花炮 抢花炮是流行在侗族、壮族、仫佬族等民族中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其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娱乐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至今以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抢花炮就是把铁制圆环用红布或红绸扎成的花球用发炮器送入空中,待落下时众人奋力抢夺,抢到者即为优胜者。 武术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华各民族的共同财富,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的武术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地域色彩和独特的风格。武术的竞赛项目一般分为:拳术、器械、套路三大类。

高脚竞速 高脚竞速原名为高脚马,是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它与我国北方的踩高跷有其近似之处,运动员需两脚分别踏在两个高脚马的脚蹬上,一步一步地前进或后退,在高脚马上进行速度和力量的比赛。 马术 马上项目是蒙、藏、哈萨克、彝等众多民族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比赛的内容和形式也各有千秋。 射弩 射弩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云南、广西、贵州开展较为普遍。虽然射弩在国际比赛中也有,但是民族射弩比赛和国际标准射弩比赛是有很大区别的。民族射弩的弩箭必须由是竹制的,比赛时不得使用瞄准器。民族射弩包含立资和跪姿两种射姿而且都不能使用附加物,一场比赛的成绩是两种姿态的综合成绩。民族射弩比赛运动员还必须穿着本民族服饰更是射弩比赛的一大亮点。 打陀螺 陀螺又叫“得螺”、“格螺”。打陀螺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在民间流传已久。打陀螺玩法多样,有单人对打、双人对打、赶动打、赛旋、打中赛旋等多种形式。陀螺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木制、陶制、竹制、牛角;有鸡型的、盘状的、最常见的是上部似圆柱下部似圆锥的。

数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单独统一招生考试 数 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112>,>x x N x x M =-=,则N M = A.{}1->x x B.{}11>或<x x x - C.{}1>x x D.{} 11<<x x - 2.已知向量a=(1,2), b=(1,-3),则|3a+b|= A.5 B.4 C.3 D.5 3.点(1,-1)到直线x-2y-8=0的距离是 A.5 B.5 C.55 D.5 1 4.已知22ππα+=k (k∈Z),则tan 2 α= A.-1 B.22- C.22 D.1 5.若4 125>+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7,+∞) B.(7,+∞) C.(-3,+∞) D.(3,+∞) 6.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4,底面周长为2π,则该圆锥的表面积是 A.4π B.5π C.8π D.9π 7.从1, 2,3,4,5这5个数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其和为偶数的概率是 A.43 B.53 C.21 D.5 2 8.记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5a +6a +7a =15,则n S = A.110 B.80 C.55 D.30

9.若方程05242 2=+-++a y ax y x 表示的曲线是圆,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4 1,1) B.(-1,41) C.(-∞,41) (1,+∞) D.(-∞,-1) (41- ,+∞) 10.函数f (x )=sinxcosx+cos 2x 的最大值是 A.22 B.221+ C.2 D.1+2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1.()221x +的展开式中2 x 的系数是 .(用数字作答) 12.双曲线14 22 =-y x 的离心率为 . 13.已知{n a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显a 3,3a 2,a 1成等差数列,则{n a }的公比为 . 14.在△ABC 中,AC=2,BC=3,AB=4,则cos,∠ACB= . 15.已知二次函数f(x)= ax 2-3a 2x-1,若f(x)在(1,+∞)单调递增。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16.己知正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的底面边长为2,点P 是底面A 1B 1C 1D 1的中心,且点P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3,则△PAC 的面积为 . 三、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18分) 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成等差数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