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升本)《汽轮机原理-学习指南A4--17》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升本)《汽轮机原理-学习指南A4--17》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升本)《汽轮机原理-学习指南A4--17》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升本)《汽轮机原理-学习指南A4--17》

汽轮机原理-学习指南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

1.蒸汽在某反动级喷嘴中的滞止理想焓降为30 kJ/kg,则蒸汽在动叶通道中的理想焓降为()。

A. 0 kJ/kg

B. 30 kJ/kg

C. 15 kJ/kg

D. 45 kJ/kg

2.汽轮机定压运行时喷嘴配汽与节流配汽相比,节流损失少,效率()。

A. 低

B. 不变

C. 高

D. 以上都不是

3.在多级汽轮机中重热系数越大,说明()。

A. 各级的损失越大

B. 机械损失越大

C. 轴封漏汽损失越大

D. 排汽阻力损失越大

4.蒸汽在喷嘴斜切部分膨胀的条件是()。

A. 喷嘴后压力等于临界压力

B. 喷嘴后压力小于临界压力

C. 喷嘴后压力大于临界压力

D. 喷嘴后压力大于喷嘴前压力5.在汽轮机工作过程中,下列()是静止不动的?

A. 叶片

B. 叶轮

C. 隔板

D. 轴

6.要使单级汽轮机的焓降大,损失较少,应采用()。

A. 速度级

B. 冲动级

C. A、B、D都不是

D. 反动级

7. ()可以用来评价不同类型汽轮发电机组的经济性?

A. 热耗率

B. 机械效率

C. 汽耗率

D. 汽耗率

8. 凝汽器采用回热式凝汽器的目的是()。

A. 提高传热效果

B. 提高真空

C. 减小凝结水过冷度

D. 提高循环水出口温度

9. 在多级汽轮机中,全机理想比焓降为1200 kJ/kg,各级的理想焓降之和为1230 kJ/kg ,则重热系数为()。

A. 2%

B. 1.5%

C. 5%

D. 2.5%

10. 汽轮发电机组中,以全机理想比焓降为基础来衡量设备完善程度的效率为()效率。

A. 绝对

B. 相对

C. 机械

D. 热

11. 负荷变化时,采用滑压运行于采用定压喷嘴调节方式相比,调节级后各级温度变化()。

A. 很小

B. 很大

C. 不变

D. 以上都不是

12. 假设喷嘴前的蒸汽滞止焓为3350 kJ/kg,喷嘴出口蒸汽理想比焓值为3304.4 kJ/kg,则喷嘴实际出口速度为()。

A. 81.3 m/s

B. 81.9 m/s

C. 320 m/s

D. 9.5 m/s

=15°,当速比取()时,该级的轮周13. 反动级中,若喷嘴出口汽流角

1

效率最高。

A. 0.48

B. 0.966

C. 0.24

D. 0.67

14. 短喉部射水抽汽器中,当外界压力增大时,真空度()。

A.不变 B. 升高

C.降低 D. 以上都不是

15. 某凝汽器的冷却倍率为80,汽轮机排汽焓和凝结水比焓分别为2450 kJ/kg 和300 kJ/kg,冷却水的定压比热为4.1868kJ/kg, 则其冷却水温升为()。 A.3.2℃ B. 4.2℃

C. 5.4℃

D. 6.4℃

16. DEH调节系统指的是()调节系统。

A.机械式 B. 数字式电液

C.液压式 D. 模拟式电液

17. 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在喷嘴中膨胀时,压力下降,速度()。

A.下降 B. 上升

C.不变 D. 不确定

18. 凝结水过冷度增大的可能原因是()。

A.冷却水量减少 B. 冷却水量增加

C. 冷却水管结垢

D. 凝汽器水位过高

19. 当各种条件相同时,冲动式汽轮机与反动式汽轮机的级数比约为()。 A.1:1 B. 1:4 C. 2:1 D. 1:2

20. 两台额定功率相同的并网运行机组A, B所带的负荷相同,机组A的速度变动率小于机组B的速度变动率,当电网周波下降时,两台机组一次调频后所带功

率为P

A 和P

B

,则P

A

()P

B

A.不确定 B. < C. > D. =

21. 在喷嘴出口方向角

1

和圆周速度u相等时,纯冲动级和反动级在最佳速比下所能承担的焓降之比为()。

A.2:1 B. 1:2 C.1:4 D. 1:1

22. 汽轮机的进汽节流损失使得蒸汽入口焓()。

A.减小 B. 增大

C.不确定 D. 不变

23. 考虑整个机组的经济性,提高单机极限功率的主要途径是增大()叶片轴向排气面积。

A.首级 B. 末级

C. 中间级

D. 不确定

24. 若汽轮机的余速利用系数增大,则该机()增大。

A.整机理想焓降 B. 整机相对内效率

C.整机循环效率 D. 重热系数增大

25. 汽轮机的轴向位置是依靠()确定的。

A.推力轴承 B. 轴封 C. 支撑轴承 D. 背轮

二、 分析计算题

1.(25分)已知某级级前蒸汽入口速度C 0=0.0m/s ,级的理想焓降△h t =78.0kJ/kg ,级的反动度Ω=0.3,α1=12°,β2=18°,圆周速度u =178m/s, 喷嘴速度系数

?=0.97,动叶速度系数ψ=0.9,余速利用系数μ0=1.0。

(1)计算动叶进出口汽流绝对速度及相对速度; (2)画出动叶进出口速度三角形; (3)画出该级热力过程线并标注各符号。

2.(20分)汽轮机运行中,其转子承受哪些作用力?哪些因素影响这些作用力的大小?这些作用力过大,对转子安全工作有何影响?在运行中如何保证转子安全工作,使其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

3.(15分)某机组在最大工况下通过的蒸汽流量2.130=G T/h ,此时计算得到作用在动叶上的轴向推力

104900

1

=∑Z F

N ,作用在叶轮上的轴向推力

586002

=∑Z F

N, 作用在各凸肩上的轴向推力94400

3-=∑Z F N ,机组轴向推力

轴承共装有10个瓦块,每块面积2

5.81cm f =,轴承工作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

2

/150cm N p b =,要求的安全系数为1.5~1.7。

4.(15分)简述蒸汽在轴流式汽轮机的冲动级、反动级和复速级内的能量转换特点,并比较它们的效率及作工能力。

5.(25分)已知汽轮机某纯冲动级喷嘴进口蒸汽的焓值为3369.3 kJ/kg ,初速度c 0 = 50 m/s ,喷嘴出口蒸汽的实际速度为c 1 = 470.21 m/s ,速度系数?= 0.97,本级的余速未被下一级利用,该级内功率为P i = 1227.2 kW ,流量D 1 = 47 T/h ,求:

(1)喷嘴损失为多少? (2)喷嘴出口蒸汽的实际焓? (3)该级的相对内效率?

6.(20分)汽轮机运行中,其动叶栅承受哪些作用力?这些作用力在什么时候最大?如何保证动叶栅安全工作?

7.(15分)凝汽式汽轮机的蒸汽初参数:P

0=8.83 MPa,温度t

=530℃,汽轮机

排汽压力P

c =0.0034 MPa,全机理想焓降ΔH

t

= 1450 kJ/kg,其中调节级理想焓

降Δh

t I = 209.3 kJ/kg,调节级相对内效率ηI

ri

=0.5,其余各级平均相对内效率

ηII ri=0.85。假定发电机效率ηg=0.98,机械效率ηm=0.99。试求:(1)该级组的相对内效率;

(2)该机组的汽耗率;

(3)在h~s(焓~熵)图上绘出该机组的热力过程线。

8.(15分)汽轮机调节系统一般由哪些机构组成?各自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9.(25分)某级蒸汽的理想焓降为Δh

t = 76 kJ/kg,蒸汽进入喷嘴的初速度为 c

= 70 m/s,喷嘴出口方向角α

1 =18°,反动度为Ω

m

= 0.2,动叶出汽角β

2

= β

1-6°,动叶的平均直径为d

m

= 1080 mm,转速n = 3000 r/min,喷嘴的速度系

数? = 0.95,动叶的速度系数ψ = 0.94,求:

(1)动叶出口汽流的绝对速度c

2

(2)动叶出口汽流的方向角α

2

(3)绘出动叶进出口蒸汽的速度三角形。

10.(20分)主蒸汽压力变化,对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有何影响?

11.(15分)某台机组带额定负荷与电网并列运行,机组的额定转速为3000r/min,由于电网事故,该机组甩负荷至零,如果调节系统的速度变动率δ=5%,问该级组甩负荷后的稳定转速应是多少?

12.(15分)多级汽轮机每一级的轴向推力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平衡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13.(25分)已知汽轮机某级的理想焓降为84.3 kJ/kg,初始动能1.8 kJ/kg,反动度0.04,喷嘴速度系数?= 0.96,动叶速度系数ψ= 0.96,圆周速度为171.8 m/s,喷嘴出口角α 1 = 15°,动叶出口角β2=β1-3°,蒸汽流量G = 4.8 kg/s。求:

(1)喷嘴出口相对速度?

(2)动叶出口相对速度?

(3)轮周功率?

14.(20分)采用喷嘴调节的汽轮机进汽量减小时,各类级的理想焓降如何变化?

反动度、速度比、级效率如何变化?

15.(15分)已知汽轮机某级喷嘴出口速度c 1=275m/s ,动也进、出口速度分别为w 1=124m/s 、w 2=205m/s ,喷嘴、动叶的速度系数分别为?=0.97, ψ=0.94,试计算该级的反动度。

16.(15分)作用在转子上的轴向力包括哪些?如何减小作用在推力轴承上的轴向推力?

17.(25分)已知某级G=30Kg/s ,c 0=0.0,w 1=158m/s ,c 1=293m/s ,w 2=157m/s ,c 2=62.5m/s ,轴向排汽(α2=900),喷嘴和动叶速度系数分别为?=0.95,ψ=0.88,汽轮机转速为3000转/分。 (1)计算该级的平均反动度;

(2)计算轮周损失、轮周力、轮周功率和轮周效率(μ0=0,μ1=0.9); (3)作出该级的热力过程线并标出各量。

18.(15分)分析说明汽轮机某一中间级在理想焓降减小时其反动度的变化情况。 19.(20分)试求凝汽式汽轮机最末级的轴向推力。已知该级蒸汽流量

5.9=G kg/s ,平均直径

6.1=m d m ,动叶高度370=b l mm ,叶轮轮毂直径6.0=d m ,轴端轴封直径

42

.0=l d m ,喷嘴后的蒸汽压力007.01=p MPa ,动叶后的蒸汽压力

0046.02=p MPa 。根据级的计算,已知其速度三角形为:3601=c m/s ,?=201α,

?=511β,1581=w m/s ,?+=1012αβ,3272=w m/s 。

20.(15分)何谓临界转速?在发电厂如何确定转子的临界转速?了解转子的临界转速有何意义?临界转速与转子的自振频率有何关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CABC 6—10 DACDB 11—15 ADBCD 16—20 BBDDC 21—25 ADBBA

二、分析计算题

1.解:(1) ()0

10t m n h h ?Ω-=?=(1-0.3)×78=54.6 kJ/kg

5.330

6.5410210230

31=??=??=n t h c m/s 5.32097.05.33011=?==t c c ?m/s

0221122

1112cos 1785.32021785.320cos 2??-+=-+=αu c u c w =149.4m/s 330

210783.029.0102????=?Ω=t m h w ψ=194.7 m/s

022222

2218cos 1787.19421787.194cos 22???-+=-+=βu w u w c =55.1m/s

(2) 动叶进出口速度三角形:

(3) 该级热力过程线:

2.解:汽轮机运行中转子承受其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蒸汽作用在转子叶轮、

P 2

h

P C 1

轴肩和汽封凸肩上的轴向力;转子振动在其中产生的动应力;转子内部温度不均产生的热应力;传递机械功率的扭矩。

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蒸汽作用在叶轮上的轴向力与叶轮面积和其两侧蒸汽的压力差成正比;蒸汽作用在轴肩上的轴向力与其面积和该处蒸汽的压力成正比;转子振动在其中产生的动应力与振动的振幅和频率成比例,振动频率愈高、振幅愈大,动应力愈大;转子内的热应力与转子内、外壁温差和轴向温差有关,温差愈大,热应力愈大;传递机械功率的扭矩与机组的负荷成正比,以发电机短路时扭矩最大。

离心力过大,将使其合成应力大于许用应力,严重时造成转子飞车;轴向力的合力过大,使推力轴承承受的轴向推力超过其承载能力,推力轴承因温度过高而烧损,造成汽轮机轴向动、静间隙消失,而发生摩擦或叶片断裂;转子振动的动应力和热应力过大,可能使其合成应力大于许用应力,并将加快其材料的疲劳,使转子应力集中部位出现裂纹,缩短使用寿命,甚至发生断裂;转子振动过大,动、静间隙消失,而发生摩擦,造成转子弯曲,诱发更强烈的振动;转子扭转振动和传递机械功率的扭矩,在转子内部产生剪切应力,此应力过大,特别是转子扭转振动发生共振,会造成联轴节连接螺栓断裂,出现重大事故。

在运行中只要超速保护正常,控制转速不超过额定转速的120%;发电机设置短路保护;控制蒸汽的温升率和升负荷率不超过允许值,可保证转子安全工作,并使其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 3.解:机组总的轴向推力:

69100

9440058600104900321=-+=++=∑∑∑Z Z Z Z F F F F (N )

推力轴承瓦块上所承受的压力为:

)/(8.845

.811069100

102cm N f F p Z Z =?=?=

由已知得,轴承工作面最大能承受的压力2

/150cm N p b =。

所以其轴承安全系数为:77

.18.84/150/===b Z p p n >1.5, 故此推力瓦工作是

安全的。

4.解:冲动级介于纯冲动级和反动级之间,蒸汽的膨胀大部分发生在喷嘴中,只有少部分发生在动叶中;反动级蒸汽在喷嘴和动叶中理想比焓降相等;复速级喷嘴出口流速很高,高速气流流经第一列动叶作功后其具有余速的汽流流进导向叶柵,其方向与第二列动叶进汽方向一致后,再流经第二列动叶作功。 作功能力:复速级最大,冲动级次之,反动级最小;

效率:反动级最大,冲动级次之,复速级最小。

5.解:(1)

s m c c t /75.48497.021

.4701

1==

=

?

喷嘴损失:

kg kJ c h t n /94.6)97.01(100075.48421)1(21222

21=-?=-=??ξ

(2) kg

kJ kg J c h c /25.1/125022

0===? kg

kJ h h h c /55.337025.13.336900*

0=+=?+=

kg

kJ c h h t t /3253

1000

75.4842155.337021221*0

1=?-=-=

喷嘴出口蒸汽的实际焓:kg

kJ h h h n t /3260

94.6325311=+=?+=ξ

(3)

kg

kJ h h h t t t /55.117325355.33701**=-=-=?

kg

kJ D P h i i /941000

472

.1227360036001=??==

?

级的相对内效率:80.055.11794

*

==??=

t

i ri h h η

6.解:汽轮机运行中,其动叶栅承受作用力有:蒸汽作用在动叶栅上的力;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动叶围带产生的反弯矩和离心力;叶片振动时产生的动应力。

调节级在第一组调节阀(一个或两个)趋近全开时,级内蒸汽理想焓降最大,每一个动叶流道的流量也最大,此时蒸汽产生的作用力最大;对于各压力级,在最大流量时,级内的理想焓降也最大,此时蒸汽产生的作用力最大。离心力与转

速平方成正比,在超速条件下最大。围带对动叶的反弯矩与围带的结构和动叶的变形量有关。叶片振动时产生的动应力在其共振条件下最大。

设计时:保证转速在额定值的120%时,动叶片内最大静应力小与许用应力;控制汽轮机在第一组调节阀趋近全开或流量达最大值的工况下,蒸汽作用在动叶栅上的弯曲应力小与允许值;使动叶片避开共振,不能避开共振时,应使其安全倍率A 大于许用安全倍率[A]。运行中严格控制汽轮机不超速(n<3600rpm );不在第一组调节阀趋近全开的工况下长期运行;调节级后压力不超过允许值;在启动升速过程中,不在叶片共振条件下暖机,可保证动叶栅安全工作。

7.解:(1)因为调节级效率η

I ri

=0.5=Δh i I /Δh t I

所以调节级有效焓降:Δh i I =0.5×Δh t I =104.65 kJ/kg 其余各级的有效焓降:ΔH i II =η

II ri

×ΔH t II

其中:ΔH t II =ΔH t -Δh t I =1450-209.3=1240.7 kJ/kg ∴ ΔH i II =ηII ri ×ΔH t II =0.85×1240.7=1054.6 kJ/kg

故整机的相对内效率: ηri =(Δh i I +ΔH i II )/ΔH t = 1159.25/1450 = 79.9 %

(2)机组的汽耗率:

d = 3600/(ΔH t ·ηri ·ηg ·η

m ) = 3600/(1124.7)= 3.2 kg

/kW.

(3)热力过程线 见右图。

8.解:汽轮机的调节系统,由感应机构、传动放大机构、执行机构和定值机构组成。

它们各自的作用如下:感应机构接受调节信号的变化,并将其转换为可传递的信号。采用转速变化为调节信号时,感应机构称为调速器。传动放大机构将感应机构送来的调节信号进行幅值放大和功率放大,并进行综合处理,传递给执行

h

s

机构进行调节。汽轮机调节系统的执行机构是进汽调节阀和操纵机构,也称配汽机构。它根据调节信号,改变调节阀的开度,使机组功率相应变化。定值机构即同步器,对于电液调节系统即转速给定和功率给定。它通过手动产生调节信号,也送入传动放大机构,以改变进汽调节阀的开度。

9.解:

22

*

c h h t t

+

?=?=76 + 0.5×702/1000 = 76 + 2.45 = 78.45 kJ/kg =

??-??=?Ω-==100045.78)2.01(295.0)1(2*11t m t h c c ??336.57 m/s

=

??=

?=

603000

08.114.360

n

d u m π169.56 m/s

=???-+=-+=022********cos 56.16957.336256.16957.336cos 2αu c u c w 182.97 m/s

00111164.3497.18218sin 57.336arcsin sin arcsin =???? ???=???? ??=w c αβ

664.346012-=-=ββ=28.64o

=

?Ω=?*t m b h h 0.2×78.45=15.69 kJ/kg

2

21297.182100069.15294.02+??=+?=w h w b ψ=239.39 m/s

=???-+=-+=0222222

2264.28cos 56.16939.239256.16939.239cos 2βu w u w c 121.69 m/s

=???

???=???

?

??=69.12164.28sin 39.239arcsin sin arcsin 2222c w βα70.54°

动叶进出口蒸汽的速度三角形

10.解:在初压变化时,若保持调节阀开度不变,此时除少数低压级之外,绝大多数级内蒸汽的理想焓降不变,故汽轮机的效率基本保持不变,但其进汽量将随之改变。对于凝汽式机组或某一级叶栅为临界状态的机组,其进汽量与初压的变化成正比,由于此时汽轮机内蒸汽的理想焓降随初压升高而增大,机组功率的相对变化大于机组进汽量的相对变化。对于不同背压的级组,背压越高,初压改变

c

对功率的影响越大。

当主蒸汽温度不变,主蒸汽压力升高时,蒸汽的初焓减小;此时进汽流量增加,回热抽汽压力升高,给水温度随之升高,给水在锅炉中的焓升减小,一公斤蒸汽在锅炉内的吸热量减少。此时进汽量虽增大,但由于进汽量的相对变化小于机组功率的相对变化,故热耗率相应减小,经济性提高,反之亦然。

采用喷嘴调节的机组,初压改变时保持功率不变。当初压增加时,一个调节阀关小,其节流损失增大,故汽轮机的内效率略有降低。虽然初压升高使循环效率增高,但经济性不如调节阀开度不变的工况。

采用节流调节的机组,若保持功率不变,初压升高时,所有调节阀的开度相应减小,在相同条件下,进汽节流损失大于喷嘴调节。初压升高使循环效率增大的经济效益,几乎全部被进汽节流损失相抵消。

初压升高时,所有承压部件受力增大,尤其是主蒸汽管道、主汽门、调节阀、喷嘴室、汽缸等承压部件,其内部应力将增大。初压升高时若初温保持不变,使在湿蒸汽区工作的级湿度增大,末级叶片的工作条件恶化,加剧其叶片的侵蚀,并使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降低。若初压升高过多,而保持调节阀开度不变,由于此时流量增加,轴向推力增大,并使末级组蒸汽的理想焓降增大,会导致叶片过负荷。此时调节级汽室压力升高,使汽缸、法兰和螺栓受力过大,高压级隔板前后压差增大。因此对机组初压和调节级汽室压力的允许上限值有严格的限制。

当初压降低时,要保持汽轮机的功率不变,则要开大调节阀,增加进汽量。此时各压力级蒸汽的流量和理想焓降都相应增大,则蒸汽对动叶片的作用力增加,会导致叶片过负荷,并使机组的轴向推力相应增大。现代汽轮机在设计工况下,进汽调节阀的富余开度不大,保证在其全开时,动叶片的弯曲应力和轴向推力不超限。

11.解:根据速度变动率δ的公式:

%1000

2

1?-=

n n n δ

其中:

3000

01==n n r/min

2)1(n n δ+=

=3150r/min

该机组甩负荷后的稳定转速应为3150r/min 。

12.解:多级汽轮机每一级的轴向推力由 (1)蒸汽作用在动叶上的轴向力 (2)蒸汽作用在叶轮轮面上的轴向力 (3)蒸汽作用在转子凸肩上的轴向力

(4)蒸汽作用隔板汽封和轴封套筒上的轴向推力组成。

平衡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可以采用: (1) 平衡活塞法; (2) 对置布置法; (3) 叶轮上开平衡孔; 采用推力轴承。 13.解:(1)

3

.84=?t h kJ/kg ,

8

.10=?c h kJ/kg ,

04

.0=Ωm ,u = 171.8 m/s

1

.868.13.840*=+=?+?=?c t t h h h kJ/kg

5

.390)1(2*1=?Ω-=t m h c ? m/s

喷嘴出口相对速度:

9.228cos 2112

211=-+=αuc u c w m/s 011112.26sin arcsin =?

??

?

??=w c αβ

(2) 动叶出口相对速度:

2

.243221*2=+?Ω=w h w t m ψ m/s

(3) 0

0122.233=-=ββ

轮周功率:

()

()

kW 66.3391000/2.23cos 7.2242.26cos 9.2288.1718.4cos cos 002211=+??=+?=ββw w u G P u

14.解:当汽轮机的工况变化时,按各级在工况变化时的特点通常级分为调节级、

中间级和末级组三类。

(1)中间级:在工况变化时,压力比不变是中间级的特点。汽轮机级的理想焓降是级前温度和级的压力比的函数,在工况变化范围不大时,中间级的级前蒸汽温度基本不变。此时级内蒸汽的理想焓降不变,级的速度比和反动度也不变,故级效率不变。随着工况变化范围增大,压力最低的中间级前蒸汽温度开始变化,并逐渐向前推移。当流量减小,级前蒸汽温度降低,中间级的理想焓降减小,其速度比和反动度相应增大。由于设计工况级的速度比为最佳值,级内效率最高,当速度比偏离最佳值时,级内效率降低。而且速度比偏离最佳值愈远,级内效率愈低。

(2)末级组:其特点是级前蒸汽压力与其流量的关系不能简化为正比关系,且级组内级数较少。由于在工况变化流量下降时,汽轮机的排汽压力变化不大,级前压力减小较多。且变工况前级组前后的压力差越大,级前压力降低的多,级后压力降低的少。此时级的压力比增大,级内理想焓降减小,而且末级的压力比和理想焓降变化最大。级的速度比和反动度随理想焓降的减小而增大,速度比偏离最佳值,级效率相应降低。

(3)调节级:调节级前后压力比随流量的改变而改变,其理想焓降亦随之变化。当汽轮机流量减小时,调节级的压力比逐渐减小,调节级焓降逐渐增大。在第一调节阀全开而第二调节阀刚要开启时,级的压力比最小,故此时调节级理想焓降达到最大值。级的理想焓降增大,其速度比和反动度随之减小,速度比偏离最佳值,级效率相应降低。

15.解:3

22

232

13210

10

97.022********??=?=?=??c c h t n

=40.187 KJ/Kg 2322

232

2094.01022051021022

3

??=?=?=?ψ

w w h t b

=23.78 KJ/Kg 3

2

3

2

10

10212478.23102?-=?-?=?w h h b b =16.1 KJ/Kg 29.018

.401.161

.160

=+=

?+??=

Ωn

b b m h h h

16.解:蒸汽作用在转子上的轴向力包括:蒸汽作用在叶轮轮面和动叶片上的轴向力、蒸汽作用在转子轴肩和汽封凸肩上的轴向力,以及推力轴承作用在转子上的轴向反作用力。

减小作用在推力轴承上轴向推力的方法有:设计时,在冲动级叶轮上开平衡孔,减小叶轮两侧的压力差;也可在转子上设置平衡盘,利用其两侧的压力差产生的反向推力平衡一部分轴向推力;对于中间再热式多缸汽轮机,常将其高、中压缸和分流的低压缸分别反向布置,使它们的轴向推力方向相反,相互平衡一部分轴向推力。在运行中必要时可采用降负荷的办法,减小作用在推力轴承上的轴向推力。

17.解:=??=?=?2

32

232

10

95.010*******?c h n

47.56 KJ/Kg 418.310215888.010215710210232

23232

122

23

=?-??=?-?=?w w h b ψKJ/Kg (1)07.056

.47418.3418

.30

=+=

?+??=

Ωb

n b m h h h

(2)222

22

25.62157-=-=c w u =144 m/s

144

2932158144293arccos

2arccos 2

2212

12211??-+=-+=u c w u c α=160

022226157

5.62arcsin arcsin

===w c β

喷嘴损失为:()()

220

95.0156.471-?=-?=?δn n h h =4.64 KJ/Kg

动叶损失为:()()

59.388.0110

24.178110223

22

32

2=-?=-?=ψδt b w h KJ/Kg 余速损失为:=?=?=

3

2

32

221025.62102c h c δ 1.95 KJ/Kg

轮周损失为:=++2hc h h b n δδδ 4.64+3.59+1.95=10.18 KJ/Kg 轮周力为:

F u =()()

0221190cos 5.6216cos 29330cos cos 0+?=+ααc c G =851N

(3)热力过程线为:

18.解:级的反动度变化主要是速比变化引起的,固定转速汽轮机圆周速度不变,此时反动度随级的比焓降变化。

如下图所示,

当比焓降减小即速比增大时,111c c ?,1w 减为11w ,动叶进口实际有效相对速度为'

11w ,若反动度不变,则

1

11

221c c w w ?;在喷嘴出口面积和动叶出口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喷嘴叶栅中以流出的汽流,来不及以的速度流出动叶栅,

在动叶汽道内形

1u

2c

P 2

成阻塞,造成动叶汽道与叶栅轴向间隙中压力升高,使反动度增大,从而使11c 减

小,21w 增大,减轻动叶栅汽道的阻塞。

当比焓降增大时,则有1

11

221c c w w ?,故由上可知反动度降低。

19.解:(1)蒸汽作用在动叶上的轴向推力:

)

()sin sin (2122111p p e l d w w G F b b Z -????+?-?=πββ

=6

10)0046.0007.0(37.06.1)30sin 32751sin 158(5.9?-???+??-???π

=4074(N )

(2)作用在叶轮轮面上的作用力(近似

1

p p d =):

)

]()[(4

21222p p d l d F b b Z ---=

π

=6

2210)0046.0007.0(]6.0)37.06.1[(4

?-?--π

=2173(N )

(3)蒸汽作用在轴封上的作用力:

6

223100046.0)(4

??--

=l Z d d F π

3

.663100046.0)42.06.0(4

622-=??--

(N )

故总的轴向推力为:

5584

3.66321734074321=-+=++=Z Z Z Z F F F F (N )

20.解:转子旋转频率与其横向自振频率相等的转速,称为临界转速。

在发电厂中通常实测转子的临界转速。在升速过程中监测轴承或轴径振动的振幅,其振幅最大时对应的转速,即为转子的临界转速。

了解转子临界转速的数值,是为了升速过程不在临界转速下停留或暖机,以避免发生共振。另外,如果转子临界转速变化,则表明转子的支撑状态变化,或转子产生明显的裂纹。

转子临界转速对应的旋转频率与其横向自振频率相等。转子有一阶、二阶...横向自振频率,对应有一阶、二阶...临界转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