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56.50 KB
- 文档页数:11
2018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一、积累1. 根据拼音书写词语,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薄薄书页间是千年文化的浓缩和jī diàn(____),浓浓墨香中承载. (A.zài B.zǎi) (____)着历史的厚重与古朴。
感动书香,可以使迷蒙的人生huò rán kāi lǎng(____);寻觅智慧,能够令庸碌的岁月放射出耀眼光芒。
多少次明月乍起,红日初升,都那样自然纯净,毫不矫饰,在似水的流年中,书香伴我们成长。
蓦然回首,我们已踏上新的征程,我们将用青春唱出嘹亮的歌。
【答案】(1). 积淀(2). 【A. zài】(3). 豁然开朗【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此题要注意“淀”的偏旁不要写错,“载”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四声。
2.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王老师因打破应试教育桎梏,倡导人文精神以及炉火纯青的授课艺术而被人推崇倍至。
B. 在物业服务上,微笑服务令人春风满面,归心似箭,中国铁建物业为你生活保驾护航。
C. 乌克兰决定拒绝与欧盟签暑一项重要的贸易协议,并倾向于同俄罗斯建立紧密的关系。
D. 腾讯产品占领市场分额的秘密在于通过帐号的捆绑,把数据输送到后台进行统计分析。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A 应为“推崇备至”,B正确,C应为“签署”,D应为“账号”。
故选B。
3.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涉事 4S 店展厅大门已经被塑料布遮挡,门上贴有“线路抢修中”,不少保安正在大门前维持秩序。
B. 我们要深刻吸取掌握、报告情况信息不准确的教训,在改革脱困过程中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工作,坦诚地与广大职工交流企业困难情况,交流脱困发展的各项举措,尊重职工合理诉求,减少误解,增强共识。
文言文阅读专题金华、丽水文言文阅读天石砚铭(并序)〔宋〕苏轼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①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
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
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
试以为砚,甚发墨②,顾无贮水处。
先君③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④也。
”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一受其成,而不可更。
或主⑤于德,或全于形。
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
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
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⑥,发书笥,忽复见之。
甚喜,以付迨、过⑦.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注释】①纱縠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
②发墨:指砚台磨墨易浓。
③先君:这里指苏洵。
④祥:吉祥之兆。
⑤主:以……为主,着重于。
⑥当涂:地名。
⑦迨、过: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释义不同的一组是BA.得异.石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且为.铭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C.明.年至黄州越明.年,政通人和D.求.砚不复得求.石兽于水中(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3)文中“赐”“付”都是指父亲将砚交给儿子,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
”甚喜,以付.迨、过。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苏轼在砚铭中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你认为苏轼对“德”与“形”的看法与刘禹锡是否相同?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译文:苏轼12岁时,一天在纺织后院的空地上,与小朋友挖地做游戏。
忽然,发现一块奇异的石头,形状像条鱼,肤色温润,呈浅绿色,表里均有星星点点银色的细花纹,敲敲能发出铿锵悦耳的声音。
他试着拿它当砚使,很容易发墨,可惜没有储水的地方。
他的父亲说:“这是一方天砚啊!凡是石材好的砚台,不在乎外形怎么样!”于是,当即把这块砚头送给了苏轼,苏轼说:““这砚是文字吉祥的象征。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金华、丽水文学类文本阅读明子出师曹文轩夏日将近的一天晚上,三和尚慷慨解囊,请明子和黑罐在一家很不错的酒店吃了一顿饭。
回到窝棚后,三和尚点亮了四五支蜡烛,把小窝棚照得很明亮。
接着,他从门外搬进来一个很大的木头墩。
他把一把锋利的斧头稳稳地放在木头墩上,对明子和黑罐说:“我不想再留你们。
各人有各人的前程。
但谁能出师,总得有个说法,你们瞧见了,这是一个木头墩,还有一把斧头。
你们每人砍三斧头,谁能三斧头皆砍在一个印迹里,谁就可以离开我。
”他看了看明子和黑罐,“听明白了?”明子和黑罐点了点头。
烛光静静地照着。
三人沉默着,脸上的表情很严肃很认真,仿佛有人要进天堂或要进地狱,仿佛面对着世界上的一个最重要的时刻。
三和尚再一次看了明子和黑罐一眼。
明子和黑罐互相对望了一阵,又把目光挪开去望那把斧头和木头墩。
“谁先来?”三和尚问。
“黑罐先来吧。
”明子说。
三和尚说:“明子懂规矩。
黑罐大,理应让他先来。
”黑罐走近木头墩,手微微颤抖地抓起了斧头。
三和尚掉过头去,“噗噗”几口,将所有蜡烛吹灭。
他见黑罐半天没有动静,便叫道:“砍呀!”黑暗里终于响起“咚”的一声,又一声,再一声。
三和尚又重新点亮蜡烛。
烛光下的木头墩上,是三道清晰的斧痕。
黑罐把斧子搁下,垂头丧气地站到了一边。
三和尚把木头墩掉了一个头,又把斧头稳稳地放在上面。
一切停当之后,他看着明子,但不说话。
明子走上前去,一把搡起斧头。
三和尚又看了明子一眼。
明子稳稳地站着,只是一脸的平静,没有半点其他表情。
三和尚“噗噗”几口,又将蜡烛吹灭。
小窝棚里满是蜡烛油的气味。
小窝棚里绝对黑暗。
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
“砍呀,”三和尚催促道。
明子没有反应。
三和尚又等了一会,见仍无动静,便欲要大声地喊“砍”,然而这“砍”字刚吐出一半,只听见“咚”“咚”“咚”连着发出三声斧头砍击木头墩的声音。
那声音的节奏告诉人,砍者动作极其坚决,毫不犹豫。
三和尚重将所有蜡烛点亮。
烛光下,光光的木头墩上只有一道有力的斧痕。
金衢十二校2018年中考联合模拟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全卷共四大题,22小题。
满分120分,书面分3分。
2.答案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文知识积累(22分)1.阅读下面这段话,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美,可能有一万种quán()释,但能将美演yì()到极致,在繁华tuì()去,日暮沧桑中依然静默盛放,出尘脱俗的,也许真的寥寥()无几。
2.古诗文名句填空。
(8分)①,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子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③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衷心的诗句是“,。
”④酒入诗行,揉出万种风情。
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抒情言志;有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送别抚友;亦有李白《月下独酌》中“,”以明月和身影反衬诗人孤独至极的感慨。
⑤杜牧《赤壁》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曲折地抒发了自己才不为用的感慨于不平之气。
3.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一箪食.食.之不能尽其材 B.万钟与我何加.焉既加.冠C.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是亦不可以已.乎死而后已.4.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B.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辍耕之.垄上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天下之所顺D.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者.多助5.名著阅读.(6分)(1)古人说“言为心声”。
人物的语言,能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揭示人物的身份与社会地位。
请你根据下列名著中人物的精彩语言,将表格中的相关信息补充完整。
人物语言出处人物姓名性格特征“我还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是应当得一只渡《边城》①追求爱情船: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母亲的钱,你拿来用《朝花夕拾》②喜欢使坏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你有什么真法力降我?我《西游记》红孩儿③就是不受戒!”“啊,对了!”他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可马上又④好事情沉默寡言默不作声了。
2018年浙江省金华、丽水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16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歌声如飘风,如一(lǚ)▲摇曳的游丝,在夜空中遥远地传来,渐行渐近,渐渐地jī)▲荡的水声,缓慢地为歌声击节。
然后歌声又渐渐远去,渐渐地微弱,渐渐地模糊,终于轻烟般在静夜中消失。
(摘自柯灵《枕畔歌声》)(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一(lǚ)▲(jī)▲荡(2▲) A.辨 B.辩(3)加点字“模”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mú B.mó2.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2)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飞鸟本无意,却引情致起。
吴均闲居山中,看“①,云从窗里出”,欣然自在;陶渊明采菊东篱,见“山气日岁佳,②”,悠然自失;李清照沉醉回舟,误入藕花深处,“③”,欢快自由;欧阳修兴尽下山,“树林明翳,④,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陶然自得;然杜甫于山河破碎之际,面对长安草木,却有“⑤,⑥”的慨叹。
惊鸟本无情,有情的是写诗的他和读诗的你。
3.邻居小咏今年刚满18岁,是第一批买入成年的00后(200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人)。
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名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写在送给他的贺卡上,并根据所选的名句写出你的祝福。
(2分)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愿你勇攀人生的高峰,去领略世界的魅力和壮阔。
4.下列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
(2分)闻得春雷动,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说来地气苏,正逢二月,牛耕日暖雨微微。
暑寒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
(1)(2)备选答案: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白露秋分二、阅读(46分)(一)名著阅读(7分)5.阅读《水浒传》部分目录,完成(1)(2)小题。
浙江省衢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知识积累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在草地这种广袤(mào)的疆域里,风与雪所挟(xiá)持的自然力量轻易地主宰着原本脆弱的生命,无数牲畜纷纷倒下。
B.娇艳的荷花早已凋零而去,荷叶却依然亭亭如盖,一阵风吹过,满塘摇曳(yè)舞动着,卷(juǎn)起一波又一波长短绿浪。
C.不要憎(zēng)恶生活给予的负荷,因为跋涉的煎熬、挫败的洗礼会让我们厚重而充盈,让我们用一种佝偻(lǚ)的姿势负重而行。
D.对于传统文艺,不明其理而好之易附拥风雅,一味消费易将其置于鱼龙混杂的尴尬(gà)境地,以致败坏其声名,亵(xiè)渎其尊严。
【答案】B【考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形声字字形辨析,形近字字形辨析【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辨析正误。
字音字形题目,注意多音字,同音字,音形近似字,仔细辨析字音和字形的细微差别。
难度大,涉及的知识点多,属于易错题目。
可以从词性辨别读音,从意义辨别读音,从用法辨别读音。
A、“挟(xiá)持”应改为“挟(xié)持”;C、“佝偻”应改为“伛偻”;D、“附拥风雅”应改为“附庸风雅”。
B项正确,故选B。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辨析正误。
答题时应注意,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字形辨析注意辨析同音字字形、音形相近字字形、形声字字形、多义字字形等。
“卷”是多音字,“尬、袤、亵”是生僻字或不常用字。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沁园春”为词牌名,此前所遇“天净沙”、“相见欢”、“如梦令”、“渔家傲”皆为词牌名。
B. 梁启超旁征博引,从道家的《道德经》《庄子》到儒家的《礼记》《论语》,使《敬业与乐业》具体生动而又富有说服力。
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文言文阅读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文言文阅读三(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姚长子墓志铭[明]张岱姚长子者,山阴王氏佣也。
嘉靖间,倭寇绍兴,由诸暨掩至鉴湖铺。
长子方踞稻床打稻,见倭至,持稻叉与斗。
被擒,以藤贯其肩,嘱长子曰:“引至舟山放侬。
”长子误以为吴氏之州山也。
道柯山,逾柯岭,至化人坛。
自计曰:“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乃私语乡人曰:“吾诱贼入化人坛矣,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擒矣。
”及抵化人坛,前后桥断,倭不得去,乃寸脔①姚长子,筑土城自卫。
困之数日,饥甚。
我兵穴舟窒袽②以诱之。
倭夜窃舟为走计,至中流,掣所窒舟沉,四合蹙③之,百三十人尽歼焉。
乡人义姚长子,葬于钟堰之寿家岸。
无主后④者,纵为牛羊践踏之墟,邻农且日去一锸⑤,其不为田塍道路者几希⑥矣。
余为立石清界,因作铭曰:醢⑦一人,醢百三十人,功不足以齿;醢一人,活几千万人,功那得不思。
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旌义⑧之后,公道大著,乃不欲存盈尺之土。
悲夫!【注】①脔(luán):切割成小块。
②穴舟窒袽(rú):在船上凿洞用败絮塞住。
袽:败絮。
③蹙(cù)逼近。
④主后:此处指继承人。
⑤去一锸(chā):挖走一锹土。
⑥几希:很少。
⑦醢(hǎi):将人剁成肉酱的酷刑。
⑧旌义:表彰(姚公的)义举。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山阴王氏佣也(被雇用的人)B.嘉靖间,倭寇绍兴(盗贼) C.乡人义姚长子(以……为义)D.纵为牛羊践踏之墟(听任)【答案】B寇:侵略者来侵犯【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个考点前提是源于我们平时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积累,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具体语境中对某一实词含义的推断分析能力。
因此要结合有关具体文言句、段,分析总结一些方法,让我们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多一些思考的切入口。
浙江省金华、丽水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16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歌声如飘风,如一(ljī)▲荡的水声,缓慢地为歌声击节。
然后歌声又渐渐远去,渐渐地微弱,渐渐地模糊,终于轻烟般在静夜中消失。
(摘自柯灵《枕畔歌声》)(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一(lǚ)▲(jī)▲荡(2▲) A.辨 B.辩(3)加点字“模”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mú B.mó2.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2)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飞鸟本无意,却引情致起。
吴均闲居山中,看“①,云从窗里出”,欣然自在;陶渊明采菊东篱,见“山气日岁佳,②”,悠然自失;李清照沉醉回舟,误入藕花深处,“③”,欢快自由;欧阳修兴尽下山,“树林明翳,④,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陶然自得;然杜甫于山河破碎之际,面对长安草木,却有“⑤,⑥”的慨叹。
惊鸟本无情,有情的是写诗的他和读诗的你。
3.邻居小咏今年刚满18岁,是第一批买入成年的00后(200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人)。
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名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写在送给他的贺卡上,并根据所选的名句写出你的祝福。
(2分)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愿你勇攀人生的高峰,去领略世界的魅力和壮阔。
4.下列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
(2分)闻得春雷动,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说来地气苏,正逢二月,牛耕日暖雨微微。
暑寒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
(1)(2)备选答案: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白露秋分二、阅读(46分)(一)名著阅读(7分)5.阅读《水浒传》部分目录,完成(1)(2)小题。
(4分)目录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四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第六回九纹龙翦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1)目录中划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地名,正确的一项是()(1分)A.五台山桃花村瓦罐寺野猪林B.瓦罐寺五台山桃花村野猪林C.桃花村五台山野猪林瓦罐寺D.五台山野猪林桃花村瓦罐寺(2)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有一百八样。
默写专题金华、丽水2.(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子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飞鸟本无意,却引情致起。
吴均闲居山中,看“①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欣然自在;陶渊明采菊东篱,见“山气日夕佳,②飞鸟相与还“悠然自失;李清照沉醉回舟,误人藕花深处,“③惊起一滩鸥鹭”,欢快自由;欧阳修兴尽下山,“树林阴翳,④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陶然自得;然杜甫于山河破碎之际,面对长安草木,却有“⑤感时花溅泪,⑥恨别鸟惊心“的慨叹。
惊鸟本无情,有情的是写诗的他和读诗的你。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解答】答案:(1)匹夫不可夺志也(2)雪拥蓝关马不前(重点字:蓝)(3)①鸟向檐上飞(重点字:檐)②飞鸟相与还③惊起一滩鸥鹭(重点字:鹭)④鸣声上下⑤感时花溅泪(重点字:溅)⑥恨别鸟惊心【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
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边诵边写,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力求不出错别字。
嘉兴、舟山②酒中有少年意气,王维诗句“(1),系马高楼垂柳边”,描写了少年游侠慷慨激昂,畅饮豪谈的情态;酒中有中年旷达,欧阳修谪居滁州,饮少辄醉,“(2),在乎山水之间也”,表现了他寄情山水,忘怀宠辱的洒脱。
③酒中有生活美景,孟浩然与老友闲话农事,“(3),”,充满轻松惬意;酒中有浪漫想象,李白呼月伴影,“(4),”,排遣内心寂寞;酒中有报国雄心,辛弃疾拔剑细看,“(5),”,渴望重回沙场。
(1)相逢意气为君饮;(2)醉翁之意不在酒;(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暂伴月将景,行乐须及春)(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杭州5. 古诗文名句填空。
(1)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金华、丽水文学类文本阅读明子出师曹文轩夏日将近的一天晚上,三和尚慷慨解囊,请明子和黑罐在一家很不错的酒店吃了一顿饭。
回到窝棚后,三和尚点亮了四五支蜡烛,把小窝棚照得很明亮。
接着,他从门外搬进来一个很大的木头墩。
他把一把锋利的斧头稳稳地放在木头墩上,对明子和黑罐说:“我不想再留你们。
各人有各人的前程。
但谁能出师,总得有个说法,你们瞧见了,这是一个木头墩,还有一把斧头。
你们每人砍三斧头,谁能三斧头皆砍在一个印迹里,谁就可以离开我。
”他看了看明子和黑罐,“听明白了?”明子和黑罐点了点头。
烛光静静地照着。
三人沉默着,脸上的表情很严肃很认真,仿佛有人要进天堂或要进地狱,仿佛面对着世界上的一个最重要的时刻。
三和尚再一次看了明子和黑罐一眼。
明子和黑罐互相对望了一阵,又把目光挪开去望那把斧头和木头墩。
“谁先来?”三和尚问。
“黑罐先来吧。
”明子说。
三和尚说:“明子懂规矩。
黑罐大,理应让他先来。
”黑罐走近木头墩,手微微颤抖地抓起了斧头。
三和尚掉过头去,“噗噗”几口,将所有蜡烛吹灭。
他见黑罐半天没有动静,便叫道:“砍呀!”黑暗里终于响起“咚”的一声,又一声,再一声。
三和尚又重新点亮蜡烛。
烛光下的木头墩上,是三道清晰的斧痕。
黑罐把斧子搁下,垂头丧气地站到了一边。
三和尚把木头墩掉了一个头,又把斧头稳稳地放在上面。
一切停当之后,他看着明子,但不说话。
明子走上前去,一把搡起斧头。
三和尚又看了明子一眼。
明子稳稳地站着,只是一脸的平静,没有半点其他表情。
三和尚“噗噗”几口,又将蜡烛吹灭。
小窝棚里满是蜡烛油的气味。
小窝棚里绝对黑暗。
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
“砍呀,”三和尚催促道。
明子没有反应。
三和尚又等了一会,见仍无动静,便欲要大声地喊“砍”,然而这“砍”字刚吐出一半,只听见“咚”“咚”“咚”连着发出三声斧头砍击木头墩的声音。
那声音的节奏告诉人,砍者动作极其坚决,毫不犹豫。
三和尚重将所有蜡烛点亮。
烛光下,光光的木头墩上只有一道有力的斧痕。
2018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 语文试题 一、积累(19分) 1.为下面这段文字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9分)
2.正确使用汉字,彰显城市品位。请你修改下面广告牌上的错别字。(2分)
3.古诗文积累。(8分) (1)积累古诗文可以用联想的方法。柳宗元的《小石谭记》借鱼写水的澄澈,“皆若空游无所依, ① , ② ;苏轼借水写月光的澄澈,” ③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东晋田园诗人 ④ (人名)自称“五柳先生”,他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让人联想到王籍的“ ⑤ , ⑥ ”(《入若耶溪》)。 (2)中国人取名常从古诗中汲取灵感,下列名字出自什么诗句?选一个回答。 A.邱胜春(人名) B.渡远(桥名) C.锦江(宾馆名) D.日暮(亭子名) 4.用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称呼右图中的礼仪,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我要向你稽首..(《雷电颂》)
B.(翠莲)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
(《水浒传》) C.范进向他作揖..(《范进中举》)
D.(秦王)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5.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招 骋 虚位已待 如果您热爱服装 且钟情于销售 那么欢迎您加入我们 导购月薪3500元以上 店长月薪6500元以上 电话:133623*****
我在南孔的圣境里 我在烂柯的梦境里 盼着你 和你黑白于局 你在思鲁阁的檐下 你是驻足灯火通明的水亭 Xīn kuàng-shén yí (1) 光影bān bó (3)古城楼 圣泽的风吹进你的胸怀里 在这里 儒. (2) (A.rǔ B.rú)学仁爱大义 历史沧桑悠悠
衢州有礼 衢州有礼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A.yǔ B.yù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将军宜枉驾顾.之 B.河曲智臾亡.以应 今亡.亦死
C.陶后鲜.有闻 鲜.妍明媚 D.邹忌修.八尺有余 讲信修.睦 二、阅读(51分) (一)名著阅读(6分) 7.从下列题目中选一个作答。(6分) (1)《童年》是外国长篇小说,《傅雷家书》是多篇书信汇编,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分别采用哪些方法阅读? (2)请以《朝花夕拾》和《名人传》为例,探究回忆性散文和传记的不同特点。(可以从选材、人称、写作目的、表达方式等角度思考) (二)文学作品阅读(15分) 小偷车夫和老头① 萧红 木柈②车在石路上发着隆隆的重响。出了木柈场,这满车的木柈使老马拉得吃力了!但不能满足我,大木柈堆对于这一车木柈真象在牛背上拔了一颗毛,我好象嫌这柈子太少。 “丢了两块木柈哩!小偷来抢的,没看见?要好好看着,小偷常偷柈子……十块八块也能丢。” 我被车夫提醒了!觉得一块木柈也不该丢,木柈对我才恢复了它的重要性。小偷眼睛发着光又来抢时,车夫在招呼我们: “来了啊!又来啦!” 郎华招呼一声,那竖着头发的人跑了! “这些东西顶没有脸,拉两块就得啦吧!贪多不厌,把这一车都送给你好不好?……”打着鞭子的车夫反复地在说那个小偷的坏话,说他贪多不厌。 在院心把木柈一块块推下车来,那还没有推完,车夫就不再动手了!把车钱给了他,他才说:“先生,这两块给我吧!拉家去好烘火,孩子小,屋子又冷。” “好吧!你拉走吧!”我看一看那是五块顶大的他留在车上。 这时候他又弯下腰,去弄一些碎的,把一些木皮扬上车去,而后拉起马来走了。但他对他自己并没说贪多不厌,别的坏话也没说,跑出大门道去了。 只要有木柈车进院,铁门栏外就有人向院里看着问:“柈子拉(锯)不拉(锯)?” 那些人带着锯,有两个老头也扒着门扇。 这些柈子就讲妥归两个老头来锯,老头有了工作在眼前,才对那个伙伴说: “吃点么?” 我去买给他们面包吃。 柈子拉完又送到柈子房去。整个下午我不能安定下来,好象我从未见过木柈,木柈给我这样的大欢喜,使我坐也坐不定,一会跑出去看看。最后老头子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的了!这时候我给他工钱。 我先用碎木皮来烘着火。夜晚在三月里也是冷一点,玻璃窗上挂着蒸汽。没有燃灯,炉火颗颗星星地发着爆炸,炉门打开着,火光照红我的脸,我感到例外的安宁。 我又到窗外去拾木皮,我吃惊了!老头子的斧子和锯都背好在肩上,另一个背着架柈子的木架,可是他们还没有走。这许多的时候,为什么不走呢? “太太,多给了钱吧?” “怎么多给的!不多,七角五分不是吗?” “太太,吃面包钱没有扣去!”那几角工钱,老头子并没放入衣袋,仍呈在他的手上,他借着离得很远的门灯在考察钱数。 我说:“吃面包不要钱,拿着走吧!” “谢谢,太太。”感恩似的,他们转过身走去了,觉得吃面包是我的恩情。 我愧得立刻心上烧起来,望着那两个背影停了好久,羞恨的眼泪就要流出来。已经是祖父的年纪了,吃块面包还要感恩吗? (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萧红散文集》) 【注释】①该篇创作于一九三五年三月至五月间,之前萧红从封建地主家庭出走,在哈尔滨过着饥寒交迫、漂泊无定的生活。②柈:bàn,大块木柴。 8.用下列诗句批注阅读本文的感受,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9.运用表格中提示的方法,结合描写车夫或老头言行的语句,具体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6分) 方法提示 形象分析 推敲词语,如动词、副词、语气助词等 (1) 推敲句子,如句式、句子长度等 (2) 推敲说话方式,如称呼、话语量、主动发话与被动应答等 (3) 10.结合全文,赏析下面这段文字,可以从表达方式、行文节奏、画面色调等角度思考。(3分) 夜晚在三月里也是冷一点,玻璃窗上挂着蒸汽。没有燃灯,炉火颗颗星星地发着爆炸,炉门打开着,火光照红我的脸,我感到例外的安宁。 11.萧红和杨绛在各自的文章中都写到了“愧”,谁的“愧”打动了你?为什么?(4分) 【附】杨绛《老王》结尾:“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4分) 阅读提示 1.本文不需要全文精读,建议先浏览全文(约2分钟),再读文后题目,根据答題需要,选择重点内容阅读。 2.配图中的字影不需要阅读。 《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竟然是这些 三只眼传媒 2018-05-10
《人民日报》每两个月评选一次好标题,每次10个左右,分为一、二、三等奖,2017
年一共评选了好标题64个。 作为全国媒体人业务标杆的《人民日报》,其好标题有很多“会说话”,而且说得有味、说得有理,让人耳目一新,连连点赞。 《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 2017年1月至2月好标题 等次 序号 标题
一等奖 1 (引题)一个东北农民的种植转型记 (主题)再见,玉米 你好,蔬菜 2 行李箱再大,也装不下一个家
二等奖 3 (引题)宁夏西吉县村医牟天明四十年拖着病腿 (主题)深一脚 浅一脚 巡视不觉遥
4 (引题)广西恭城坚守“生态立县”30余年 (主题)11任县委书记一根接力棒 5 三流服务白瞎了一流设施 6 物我两忘渺沧海 寄托无限在人间 7 没有监管的信任是放任
2017年3月至4月好标题 等次 序号 标题
一等奖 1 让企业不再“抱着水缸喊渴” 2 (引题)82岁的张纪淮,工作日上午仍时常去人工影响天气所的办公室 (主题)一辈子都在琢磨云的脾气 二等奖 3 (引题)福建陆续换发二维码门牌 (主题)扫一扫 门儿清 4 组织问你话,不是在找茬 5 (主题)广西、四川法院向离婚夫妻发出“冷静期”通知书 (引题)静静,能否拯救婚姻 6 一个人,一辈子,一道渠——贵州遵义老支书黄大发的无悔人生 7 大学要有“遥远的掌声”
2017年5月至6月好标题 等次 序号 标题
一等奖 1 银证保都姓“监” 2 不怕你了解,就怕你不了解
二等奖 3 “让我们一起种下思想的种子”一记中国和非洲学者从《摆脱贫困》一书探寻中国减贫经验 4 (引题)接到任务,6小时内抵达机场;飞抵后,6小时内开展应急救援 (主题)这家医院会飞 5 (引题)院长单霁翔,被网友称为“最牛导游”,自称“看门人” (主题)故宫,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6 作品想“上去”,编剧就得“下去”
7 “连接陆地的不是大海,而是航海的人”
2017年7月至8月好标题 等次 序号 标题
一等奖 1 税费“红包”激活经济“细胞” 2 西方之乱何以成了“灯下黑”
二等奖 3 共产党人应做现代君子
4 (主题)“希望对抗只在赛场上” (引题)写在“国际军事比赛-2017”闭幕之后
5 (主题)三更风雨行英雄扶摇去 (副题)追记江西修水县杭口镇抗洪英雄程扶摇
6 (肩题)一度要价50万元,如今“指导价”两万元 (主题)一个小镇彩礼的潮起潮落
2017年9月至10月好标题 等次 序号 标题
一等奖 1 历史怎么假设部不如现实这般精彩
2 (引题)贵州惜力大数据,提升监督效能 (主题)纠四风:变“人来看”为“云在算”
二等奖 3 人生马拉松何须“抢跑” 4 送外卖不该找不着北
5 (引题)康巴汉子给藏羚羊当“奶爸” (主题)在青海可可西里保护站感受管护员铁汉柔情
6 (引题)修机场、建桥梁、筑房屋,中企全方位提升当地现代化水平 (主题)串起马尔代夫“散落的珍珠”
2017年11月至12月好标题 等次 序号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