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答题整理

简答题整理

简答题整理
简答题整理

第1章

1.5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

答: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可归纳为如下六点:

1)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2)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于存储器,可按地址寻访;

3)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数表示;

4)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5)采用存储程序思想。指令在存储器内顺序存放,通常自动顺序取出执行;

6)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

1.6 画出计算机硬件组成框图,说明各部件的作用及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答:1)框图如下: ALU CPU

主机I/O 设备

CU 主

现代计算机可以认为由三大部分组成:CPU 、I/O 设备及主存储器。其中,CPU 与主存储器合起来,称为主机, I/O 设备又可称为外部设备。

2)各部件的作用

? CPU 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ALU 是运算器的核心器件,用来完成算数和逻辑运算;CU 是控制器的核心器件,用来解释存储器中的指令,并发出各种操作命令来执行指令。

? 主存储器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它可以直接与CPU 交换信息;

? I/O 设备受CPU 控制,用来完成相应的输入输出操作。

3)主要技术指标

机器字长、存储容量和运算速度。

1.11、计算机是如何区分存储器中的指令和数据的?

参考答案要点:

CPU 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来区分访存取来的指令和数据。

1)时间层面:在取指周期(或运行取指微程序)内,由PC 提供访存地址,取来的即为指令;在执行周期(或运行执行周期相对应的微程序段)内,由指令的地址码部分提供访存地址,取来的即为操作数,也就是数据。

2)空间层面:取来的机器指令应存放在指令寄存器,而取来的数据(或操作数)则应该存放在以累加器为代表的通用寄存器内。

第4章

4.3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分这些层次?计算机如何管理这些层次?

答案要点:

1)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Cache—主存和主存—辅存这两个存储层次上。

2)Cache—主存层次主要解决CPU和主存速度不匹配的问题,在存储系统中主要对CPU 访存起加速作用。从CPU的角度看,该层次的速度接近于Cache,而容量和每位价格却接近于主存。这就解决了存储器的高速度和低成本之间的矛盾;

主存—辅存层次主要解决存储系统的容量问题,在存储系统中主要起扩容作用。从程序员的角度看,其所使用的存储器的容量和每位价格接近于辅存,而速度接近于主存。该层次解决了大容量和低成本之间的矛盾。

3)主存与Cache之间的数据调度是由硬件自动完成的,对程序员是透明的。而主存—辅存之间的数据调度,是由硬件和操作系统(采用虚拟存储技术)共同完成的。

4.5 什么是存储器的带宽?

存储器的带宽指单位时间内存储器存取的信息量。

4.8试比较静态RAM和动态RAM的特点。

答案要点:1)静态RAM:依靠双稳态触发器保存二进制代码,只要不断电,信息就不会丢失;功耗较大,集成度较低,速度快,每位价格高,适合于作Cache或存取速度要求较高的小容量主存。

2)动态RAM:依靠电容存储电荷来保存二进制代码,需刷新电路进行动态刷新,存取速度较慢;功耗小,集成度高,每位价格低,适合于作大容量主存。

4.9说明动态RAM各种刷新方式的特点。

答案要点:

集中式刷新:在最大刷新间隔时间内,集中安排一段时间进行刷新。其缺点是进行刷新时必须停止读、写操作。这对主机而言是个“死区”

分散式刷新:刷新工作安排在系统的存取周期内进行,对主机而言不再有“死区”。但该方式加长了系统的存取周期,存在无谓刷新,降低了整机运行效率。因此,分散方式刷新不适用于高速存储器。

异步式刷新:结合了上述两种方式的优点,充分利用了最大刷新间隔。相对于分散式刷新而言,它减少了刷新次数;相对于集中方式来说,主机的“死区”又缩短很多。因此,这种方式使用得比较多。

透明式刷新:该方式不占用CPU时间,对CPU而言是透明的操作;但控制线路复杂。

第5章

5.3 I/O设备与主机交换信息时,共有哪几种控制方式?简述它们的特点。

参考答案要点:

I/O设备与主机交换信息时,共有5种控制方式: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DMA 方式、I/O通道方式和I/O处理机方式。其中前3种方式是基本的且广泛应用的控制方式。

程序查询方式的特点:控制简单,硬件开销小;CPU与外设是串行工作的,系统效率低。适用于CPU不太忙且传送速度要求不太高的场合。

程序中断方式的特点:CPU和外设可并行工作,提高了CPU的效率,不仅适于主机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交换,还特别适于对外界随机事件的处理。适用于CPU较忙,传送速度不太高的系统中,尤其适合实时控制及紧急事件的处理。

DMA方式的特点:完全由硬件(DMA控制器)负责完成信息交换,信息传递从以CPU 为中心,转为以内存为中心,CPU和外设可并行工作,对高速大批量数据传送特别有用。但缺点是只能进行简单数据交换,电路结构复杂,硬件开销大。

5.16 CPU响应中断的条件是什么? 中断隐指令完成哪些操作?(题目改造)

参考答案要点:

CPU响应中断的条件可以归纳为三条:

1)有中断请求;

2)CPU允许中断,即中断允许状态IF=1(或EINT=1);

3)一条指令执行结束。

中断周期的操作由中断隐指令完成(即由硬件完成),主要包括如下的三项操作:

1)关中断;2)保存程序断点;3)寻找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5.20试比较单重中断和多重中断服务程序的处理流程,说明它们不同的原因。

参考答案要点:

1)二者的比较可用两种中断的服务程序流程图(见教材P201)的对比来说明,此处略。

2)单重中断和多重中断的区别在于“开中断”的设置时间不同。对于单重中断,开中断指令设置在最后“中断返回”之前,意味着在整个中断服务处理过程中,不能再响应其他中断源的请求。而对于多重中断,开中断指令提前至“保护现场”之后,意味着在保护现场之后,若有更高级别的中断源提出请求,CPU也可以响应,从而实现中断嵌套,这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5.29 结合DMA 接口电路说明其工作过程。

参考答案要点:

DMA 的数据传送过程可分为预处理、数据传送和后处理3个阶段。工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预处理:

主存起始地址

设备地址传送数据个数启动设备

DMA DMA

DMA CPU 数据传送:

继续执行主程序

同时DMA 完成一批数据传送后处理:

中断服务程序

做DMA 结束处理

继续执行主程序CPU 允许传送?主存地址送总线数据送I/O 设备(或主存)修改主存地址修改字计数器

数据块传送结束?向CPU 申请程序中断DMA 请求否否是是数据传送

各阶段完成的工作如下:

1) 预处理阶段:CPU 执行主程序实现DMA 传送的初始化设置;

2)数据传送阶段:由DMA 控制器实现内存和外设间的数据传送。

3)后处理阶段:中断处理程序判断传送的正误,对写入主存的数据进行校验,完成善后工作。

补充题1:以硬盘读写为例,说明在主机和外设之间进行数据传送,为什么需要采用DMA 方式?

参考答案要点:

一些高速外设,如硬盘、光盘等I/O 设备,经常需要和主存进行大批量的数据交换;若采用程序查询方式或程序中断方式来完成,即通过CPU 执行程序来完成数据交换,数据交换都是以字或字节为单位,速度较慢,极可能造成数据的丢失,因而不能满足批量数据的高速传递需求。因此,需要借助于硬件,比如DMA 控制器来实现主存和高速外设之间的直接数据传送。

补充题2:DMA方式能取代程序中断方式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要点:

DMA方式不能取代程序中断方式,理由如下:

①DMA方式只能用于高速外设与内存之间的简单数据传递,却不能像中断方式那样能够处理复杂的随机事件;②在DMA方式的数据传送全过程中,本身需要利用中断方式来完成DMA传送的后处理。

第6章

6.23 画出实现Booth算法的运算器框图,要求如下:

(1)寄存器和全加器均用方框表示,指出寄存器和全加器的位数。

(2)说明加和移位的次数。

(1)寄存器和全加器的位数均为n+2位,如图所示。

(2)若乘数的数值位为n位,则需要做n+1次加法,n次移位。

第8章

8.2 什么是指令周期?指令周期是否有一个固定值?为什么?

参考答案要点:

:1)指令周期是指CPU每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全部时间。

2)由于计算机中各种指令执行所需的时间差异很大,因此为了提高CPU运行效率,即使在同步控制的机器中,不同指令的指令周期长度都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说指令周期对于不同的指令来说不是一个固定值。

3)指令周期长度不一致的根本原因在于设计人员,为了提高CPU运行效率而这样安排的,指令功能不同,需完成的微操作复杂程度亦不同,因此,不同指令的指令周期也不同。

8.3 画出指令周期的流程图,分别说明图中每个子周期的作用。

参考答案要点:

流程图如下:

取指周期:完成取指令和分析指令的操作。

间址周期:取操作数的有效地址。

执行周期:执行指令的操作。

中断周期:将程序断点保存到存储器。

8.5中断周期前是什么阶段?中断周期后又是什么阶段?在中断周期CPU应完成什么操作?参考答案要点:

中断周期前是指令的执行阶段(处于执行周期)。中断周期后是取指令阶段(处于取指周期)。在中断周期中,CPU应完成关中断、保存断点和转中断服务程序入口三个操作。

第9章

9.3 什么是指令周期、机器周期和时钟周期?三者有何关系?

参考答案要点:

CPU每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全部时间叫指令周期;机器周期是在同步控制的机器中,所有指令执行过程中(执行一步相对完整的操作)的一个基准时间,通常以访问一次存储器所需的时间作为一个机器周期;时钟周期是指计算机主工作时钟的周期时间,它是计算机运行时最基本的时序单位,通常时钟周期=计算机主频的倒数。

三者之间的关系:指令周期常常用若干个机器周期数来表示,机器周期也叫CPU周期;而一个机器周期又包含若干个时钟周期(也称为节拍脉冲或T周期)。

第10章

10.9 试比较组合逻辑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的特点。

参考答案要点:

1)产生微命令的方法及核心器件:组合逻辑控制器由组合逻辑电路提供微命令,其核心器件是由各种门电路构成的复杂树形网络;微程序控制器由存储逻辑(微指令)提供微命令,其核心器件是控制存储器。

2)规整性:组合逻辑控制器设计不规整,微程序控制器设计规整;

3)可扩展性:组合逻辑控制器不易修改和扩充,后者则易于修改和扩充;

4)组合逻辑控制器执行指令快,微程序控制器执行指令速度慢;

补充题1:简述微指令和微操作的关系,微指令和机器指令的关系,微程序和程序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要点:

1)微指令是若干个微命令的组合,微命令是构成控制信号序列的最小单位;而微操作是由微命令控制实现的最基本操作。

2)微指令是若干个微命令的集合,一系列微指令的有序集合构成一段微程序。微程序是机器指令的实时解释器,每一条机器指令都对应着一段微程序,由微程序负责解释。

3)微程序是由微指令组成的,用于描述机器指令,由计算机设计人员事先编制好并存放在控制存储器中的,一般不提供给用户;程序是由机器指令组成的,由程序员事先编制好并存放在主存储器中。

补充题2:说明微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参考答案要点:

将控制器所需要的微操作命令,以微代码的形式编成微指令,存在专门的控制存储器中,CPU执行机器指令时,从控制存储器中取出微指令,对微指令中的操作控制字段进行解释,即产生执行机器指令所需的微操作命令序列。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完整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 力简答题整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个体差异性。 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 3、简述教学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式。 答:强化法、代币疗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 4、简述教师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能引起四维的活跃,既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 (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的掌握知识。 5、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答:明确的教学目的,正确的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方法;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整洁的板书;组织严密的教学过程。 6、简述小学生想象力的特点。 答: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小学生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加;小学生的想象将更具有现实性。 7、简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明显的表现出

自觉纪律的形成。 8、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答: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五种需要,前三种需要为缺失需要,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两种是成长需要,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到时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人们很少能得到安全的满足,较低级的需要至少部分满足后才能出现相对高级的追求。一般来说,学校里最需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如果学生感到没有被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教师应该通过外部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将这种行为转化为内部动机,是学习成为一种稳定而持久的行为。 9、简述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 答:课外活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科学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10、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 答: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11、简述小学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 答:测验法;量表评价法;表现性评价法;轶事记录评价法;成长记录袋。 12、简述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考虑的策略。 答:精选教材内容;合理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13、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答:遗传素质伟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遗传组织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14、简述布鲁纳德认知发现说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答:学习观;教学观;对教学的启示:教师首先必须全面深入的分析教材,明确学科

自考操作系统简答题

操作系统简答题整理 1、进程与线程有什么区别? 答:从调度,并发性,系统开销,拥有资源等方面来比较线程和进程:⑴调度.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中,独立调度,分派的基本单位是进程.而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则把线程作为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⑵并发性.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不仅进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而且在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亦可并发执行,因而使操作系统具有更好的并发性,从而能更有效地使用系统资源和提高系统吞吐量.⑶拥有资源.不论是传统的操作系统,还是设有线程的操作系统,进程都是拥有资源的一个独立单位,它可以拥有自己的资源.一般地说,线程自己不拥有系统资源(也有一点必不可少的资源),但它可以访问其隶属进程的资源,同一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共享其资源.⑷系统开销.由于在创建,撤销或切换进程时,系统都要为之分配或回收资源,保存CPU现场.因此,操作系统所付出的开销将显著地大于在创建,撤销或切换线程时的开销. 2、AND信号量集机制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它能解决什么问题? 答:AND同步机制的基本思想是,将进程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所有临界资源一次性全部分配给进程,待该进程使用完后再一起释放。只要尚有一个资源未能分配给该进程,其他所有可能为之分配的资源也不分配给它。亦即,对若干个临界资源的分配采取原子操作方式,要么全部分配到进程,要么一个也不分配。它能解决的问题:避免死锁的发生 4、试述分页和分段的主要区别。 答:区别:(1)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的外零头,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分页仅仅是由于系统管理的需要而不是用户的需要。段则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它喊有一组其意义相对完整的信息。分段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2)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决定,由系统把逻辑地址划分为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是由机器硬件实现的,因而在系统中只能有一种大小的页面;而段的长度却不固定,决定于用户所编写的程序,通常由编译程序在对源程序进行编译时,根据信息的性质来划分。 (3)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即单一的线性地址空间,程序员只需利用一个记忆符,即可以表示一个地址;而分段的作业地址空间则是二维的,程序员在标识一个地址时,既需要给出段名,,又需给出段内地址。 5、什么是虚拟存储器,其实现方式有哪些? 答:虚拟存储器,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加以扩充的一种存储齐系统。 实现方式:1)分页请求系统2)请求分段系统 6.什么是临界资源?什么是临界区? 答:(1)临界资源是指每次仅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 属于临界资源有硬件打印机、磁带机等,软件在消息缓冲队列、变量、数组、缓冲区等。(2)不论是硬件临界资源,还是软件临界资源,多个进程必须互斥地对它进行访问。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称为临界区 7.请说明SPOOLing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SPOOLing系统的组成:输入井和输出井、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输入进程和输出进程。 SPOOLing技术的特点:(1)提高了I/O速度. (2)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3)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多个进程同时使用一独享设备,而对每一进程而言,都认为自己独占这一设备,不过,该设备是逻辑上的设备. 8. 内存管理有那些功能? 1)内存分配2)内存保护3)地址映射4)内存扩充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一、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小学阶段课程的特点: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课程特点是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一)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二)教育目的的主要内容及精神实质 主要内容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精神实质: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强调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加强课程与社会联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结合、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高中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等。 三、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主任工作 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1、行政方法 2、法律方法 3、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 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 1、制度管理法 2、民主管理法 3、学生自主管理法 4、情感沟通法 5、目标管理法 六、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 1、民主性 2、整体性 3、高效性 七、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 1、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2、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3、成果的分析与总结 九、教育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4、教育性原则 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5)注意用脑卫生。 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有哪些?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十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

简答题题库(综合修订版)

简 答 题 1. 微波的频段范围是多少?300MHz~300GHz 2. 请写出L ,S ,X ,C ,Ku ,K ,Ka 波段中的任意两个频段范围。L 波段 1~2GHz ;S 波 段 2~4GHz ;C 波段 4~8GHz ;X 波段 8~12GHz ;Ku 波段 12~18GHz ;K 波段 18~26GHz ;Ka 波段 26~40GHz ;U 波段 40~60GHz ;V 波段 60~80GHz ;W 波段 80~100GHz. 3. 请写出时谐场中无源区的Maxwell 方程组。 4. 请写出时谐场中无源区电磁场各场量在介质-导体界面处的边界条件。 5. 1Np 等于多少dB ?1Np=10lge2=8.686dB 6. 请说明传输线上电压反射系数与电压驻波比SWR 的物理意义及其相互关系. 7. 请写出回波损耗与插入损耗的计算式。Γ-=log 20RL T IL log 20-= 8. 请依次写出反射系数、透射系数及驻波系数的取值范围。透射系数-11≤Γ≤-。透 射系数:0《T 《2.驻波系数:∞<≤ρ1 9. 微波技术中通常说的感性负载、容性负载指的是什么,在Smith 圆图上各自所在区 域在哪里?容性负载指电抗部分为负值,位于Smith 圆图的下半圆;感性负载指电抗部分为正值,位于Smith 圆图的上半圆。 10. 发射机的输出功率在何种情况下可达最大?(阻抗匹配,共轭匹配) 11. 有耗传输线与无耗传输线在传播常数上有何不同?低耗传输线与无耗传输线在传播

常数上有何不同?有耗传输线 12. 无失真传输线的条件是什么? 13. 如果介质的r j εεε'''=-,试写出其损耗正切角tan δ的表达式? 14. 对于TE 模而言,哪个场量必定为0? 在最早求解时,是求解哪个分量的何种方程? 15. 同轴线的主模是什么?其截止频率是多少? 16. 矩形波导的主模是什么?其截止频率是多少? 17. 圆形波导的主模是什么?其截止频率是多少? 18. 平行平板波导的主模是什么?其截止频率是多少? 19. 无限大自由空间中波阻抗的定义是什么? 20. 特性阻抗与波阻抗各自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遇到什么问题时,两者可以相互等效? 21. 介质损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导体损耗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 22. 为使某一模式能在波导中传输,其工作波长与该模式截止波长的关系如何? 23. 导波结构(不填充介质)中波的群速与光速的关系如何? 24. 试写出第一类Bessel 函数和第二类Bessel 函数在自变量为0时的函数值。 25. 若同轴线的内、外导体半径分别为a 和b ,请写出TEM 波单模传输条件. 26. 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大部分情况下为多少?为什么取这个数值? 27. 接地介质片的主模是什么,截止频率是多少? 28. 接地介质片中,介质与其上自由空间中的场在传播特性上有何差别? 29. 请画出带状线(注意接地标志)及其场分布的简图。 30. 请画出微带线(注意接地标志)及其场分布的简图。 31. 微带线中的等效介电常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2. 微带线不能传输严格意义上的TEM 模,其原因是什么? 33. 横向谐振技术中谐振条件是什么? 34. 群速是什么速度?填充空气的矩形波导中的群速与光速大小关系如何? 35. 加脊波导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36. 阻抗矩阵是描述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37. 散射矩阵是描述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38. ABCD 矩阵是描述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39. 对于一个网络,如何求解其阻抗矩阵元素ij Z ?

计量经济学简答题整理版

1. 请问自回归模型的估计存在什么困难?如何来解决这些苦难? 答: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1) 出现了随机解释变量Y ,而可能与随机扰动项相关; (2) 随机扰动项可能存在自相关,库伊克模型和自适应预期模型的随机扰动项都会导致自相关,只有局部调整模型的随机扰动项无自相关。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使用工具变量法;对于第二个问题的检验可以用德宾h 检验法,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模型尽可能的设定正确。 2. 为什么要进行广义差分变换?写出其过程。 答:进行广义差分变换是为了处理自相关,写出其过程如下: 以一元模型为例:Y t = b 0 + b 1 X t +u t 假设误差项服从AR(1)过程:u t =ρu t-1 +v t -1 ≤ρ≤1 其中,v 满足OLS 假定,并且是已知的。 为了弄清楚如何使变换后模型的误差项不具有自相关性,我们将回归方程中的变量滞后一期,写为: Y t-1 = b 0 + b 1 X t-1 +u t-1 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ρ,得到:ρY t-1 = ρb 0 + ρb 1 X t-1 +ρu t-1 现在将两方程相减,得到:(Y t -ρY t-1 ) = b 0 ( 1 -ρ) + b 1 (X t -ρX t-1 ) + v t 由于方程中的误差项v t 满足标准OLS 假定,方程就是一种变换形式,使得变换后的模型无序列相关。如果我们将方程写成:Y t * = b 0* + b 1 X t * +v t ,其中,Y t * = (Y t -ρY t-1 ) ,X t * = (X t -ρX t-1 ) ,b 0* = b 0 ( 1 -ρ)。 3. 什么是递归模型? 答:递归模型是指在该模型中,第一个方程的内生变量Y 1仅由前定变量表示,而无其它内生变量;第二个方程内生变量Y 2表示成前定变量和一个内生变量Y 1的函数;第三个方程内生变量Y 3表示成前定变量和两个内生变量Y 1与Y 2的函数;按此规律下去,最后一个方程内生变量Y m 可表示成前定变量和m -1个Y 1,Y 2、,Y 3,…、Y m-1的函数。 4. 为什么要进行同方差变换?写出其过程,并证实之。 答:进行同方差变换是为了处理异方差,写出其过程如下: 我们考虑一元总体回归函数Y i = b 0 + b 1 X i + u i 假设误差σi 2 是已知的,也就是说,每个观察值的误差是已知的。对模型作如下“变换”: Y i /σi = b 0 /σi + b 1 X i /σi + u i /σi 这里将回归等式的两边都除以“已知”的σi 。σi 是方差σi 2 的平方根。 令 v i = u i /σi 我们将v i 称作是“变换”后的误差项。v i 满足同方差吗?如果是,则变换后的回归方程就不存在异方差问题了。假设古典线性回归模型中的其他假设均能满足,则方程中各参数的OLS 估计量将是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量,我们就可以按常规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了。 证明误差项v i 同方差性并不困难。根据方程有:E (v i 2 ) = E (u i 2 /σi 2 ) = E (u i 2 ) /σi 2 =σi 2 /σi 2 = 1 显然它是一个常量。简言之,变换后的误差项v i 是同方差的。因此,变换后的模型不存在异方差问题,我们可以用常规的OLS 方法加以估计。 5. 简述逐步回归法的基本步骤。 答:先用被解释变量对每一个解释变量做简单回归,然后以对被解释变量贡献最大的解释变量所对应的回归方程为基础,再逐个引入其余的解释变量。这个过程会出现3种情形:①若新变量的引入改进了R 2 和F 检验,且其它回归系数的t 检验在统计上仍是显著的,则可考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简答题

第一章:操作系统 1.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它是一些程序模块的集合。他们能有效地组织和 管理硬件及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控制程序的执行,并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功能,使得用户能够灵活、方便、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并使整个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地运行。 2.OS的主要作用:(1)是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的管理者;(2)是用户使用系统硬件、软件的接口;(3)OS还 是扩展机和虚拟机;(4)合理组织工作流程。 3.OS的特征:(1)并发性: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段内发生;(2)共享性:多个进程共享有限的计算机资源;(3) 虚拟性:一个物理实体映射为若干个对应的逻辑实体;(4)异步性(也叫不确定性、随机性):进程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时间不确定。 4.OS的功能:(1)处理及管理;(2)存储管理;(3)设备管理;(4)文件管理;(4)用户接口。 5.* OS的分类: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个人计算机 操作系统。 第二章: 1.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两种接口,一个是命令接口,一个是程序接口(系统调用接口)。(1)命令接口:用户通 过这些命令来组织和控制作业的执行。(2)程序接口:编程人员使用他们来请求操作系统服务。 2.使用操作命令进行作业控制的两种方式:联机方式(联机命令接口)、脱机方式(脱机命令接口)。 第三章:进程 1.进程的概念:进程是程序在执行过程中管理和分配资源的最小单位。 2.进程的特征:并发性;动态性;独立性;交往性;异步性。 3.进程的3种状态:运行态、就绪态、阻塞态。 4.3种状态的转化:【重要】 5.临界区:(解释一)把不允许多个并发进程交叉执行的一段程序称为临界区。(解释二)把系统中不允许同时多 个进程访问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而在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程序称为临界区。 6.信号量:信号量是一种特殊的变量,用于管理临界区的共有资源。 7.综述:PV操作,涉及计算题。 第四章:死锁 1.死锁定义:一组进程中,每个进程都无限等待被该组进程中另一进程所占有的资源,因而永远无法得到资源, 这种现象称为进程死锁,这一组进程就称为死锁进程。 2.死锁产生的条件:(1)互斥使用(资源独占);(2)不可强占(不可剥夺);(3)请求和保持(部分分配,占有 已分配);(4)循环等待(环路等待)。 3.*解决死锁的方法:(1)鸵鸟策略(忽略不管);(2)预防死锁(破坏其产生条件);(3)避免死锁(分配过程中 采取策略);(4)检测死锁(允许发生死锁);(5)解除死锁(与检测死锁配套使用)。 4.死锁预防:(1)破坏“不可剥夺”条件;(2)破坏“请求和保持”条件;(3)破坏“循环等待”条件。 5.死锁避免定义: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对进程发出的每一个系统能够满足的资源申请进行动态检查,并根据检查 结果决定是否分配资源,若分配后系统可能发生死锁,则不予分配,否则予以分配。(思索避免具有两种状态:安全状态和非安全状态) 6.死锁预防与死锁避免的区别:死锁预防是设法破坏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严格防止死锁的发生(根本就不会发 生死锁)。而死锁避免则没有这么严格,它是一种动态策略(允许发生死锁)。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整理

教育学: 一、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二)鲜明的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三)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简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 (一)父母的表率作用;(二)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三)父母的文化修养;(四)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3、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外部客观条件)、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动力) 4、简述应试教育的负效应。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三)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5、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哪些规律? (1)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6、简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基本要求。 (1)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2)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 (3)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4)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7.、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差异,做好教育工作? (1)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 (2)教师对不同气质类型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 (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 (4)教师应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点和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8、社区在发展教育中有什么样的的功能? (1)服务功能;(2)教育功能;(3)宣传功能;(4)经济功能;(5)协调功能; 9、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 (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2)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3)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10、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老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 (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11、人格教育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确定人格教育的导向。(3)明确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12、教师的知识结构。 (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教育知识。 (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13、教师的能力结构:

单片机考试常见试题简答题-整理版

简答题部分 1、什么叫堆栈? 2、进位和溢出? 3、在单片机中,片内ROM的配置有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4、什么是单片机的机器周期、状态周期、振荡周期和指令周期?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5、MCS-51单片机通常内部包含哪些主要逻辑功能部件? 6、MCS-51单片机的存储器从物理结构上可划分几个空间? 7、存储器中有几个保留特殊功能的单元用做入口地址?分别作什么作用? 8、MCS-51单片机片内256B的数据存储器可分为几个区?分别起什么作用? 8、MCS-51单片机的P0~P3四个I/O端口在结构上有何异同?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9、存储器空间在物理结构上可划分为几个部分? 10、开机复位后,CPU使用是的哪组工作寄存器?它们的地址是什么?CPU如何确定和改变当前工作寄存器组? 11、MCS-51的时钟周期、机器周期、指令周期的如何分配的?当振荡频率为8MHz时,一个单片机时钟周期为多少微秒? 12、程序状态存储器PSW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状态标志有哪几位?作用是什么? 13、EA/VPP引脚有何功用?8031的引脚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14、单片机有哪几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各在单片机的哪些功能部件中? 15、什么是指令?什么是程序?简述程序在计算机中的执行过程。 16、什么叫寻址方式?MCS51有几种寻址方式? 17、SJMP(短转移)指令和AJMP(绝对转移)指令的主要区别。 18、中断服务子程序与普通子程序有哪些异同之处? 19、MCS-51响应中断的条件是什么?CPU响应中断后,CPU要进行哪些操作?不同的中断源的中断入口地址是什么? 20、单片机对中断优先级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21、MCS-51的外部中断有哪两种触发方式?他们对触发脉冲或电平有什么要求? 22、什么是中断和中断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23、MCS-51有哪些中断源? 24、说明外部中断请求的查询和响应过程 25、MCS-51响应中断的条件?。 26、简述MCS-51单片机的中断响应过程。 27、在执行某一中断源的中断服务程序时,如果有新的中断请求出现,试问在什么情况下可响应新的中断请求?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响应新的中断请求? 28、MCS-51单片机外部中断源有几种触发中断请求的方法?如何实现中断请求? 29、什么是中断优先级?中断优先级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精编版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第一章P11 1.获取直接统计数据的渠道主要有哪些及区别在于 普查、抽样调查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这是一种摸清国情、国力的重要调查方法。花费的时间、人力、财力和物力都较大,间隔的时间较长。而两次普查之间的年份以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连续的统计数据。 抽样调查是统计调查中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调查方法,它是通过随机样本对总体数量规律性进行推断的调查研究方法。存在着由样本推断总体产生的抽样误差,但统计方法可以估计出误差的大小进一步控制误差;节省人力、财力、物力,又能保证实效性 2.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它包括调查方案中有关规定或解释不明确所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不完整的抽样框导致的误差,调查中由于被调查者不回答产生的误差,还有一种人为干扰造成的误差即有意瞒报或低报数据等)。非抽样误差在普查、抽样调查中都有可能发生,但可以避免。

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由于样本只是总体的一部分,用样本的信息去推断总体,或多或少总会存在误差,因而抽样误差对任何一个随机样本来讲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可计量、可控制)。抽样误差与样本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关系。 第二章P51 1.统计的计量尺度 ①列名尺度(定类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之后,对属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没有大小、高低、先后之别。 ②顺序尺度(定序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等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有顺序的,可以进行排序。 ③间隔尺度(也称定距尺度):是按某一数量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相同数量或相同数量范围的单位或其标志值进行计量的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以进行排序,还可以计算不同数值之间的绝对差距。 ④比例尺度(也称定比尺度):是类似于间隔尺度,又高于间隔尺度的计量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计算数值的绝对差异,还可以计算数值的相对差异。 2.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选择一定的分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的统计方法。其目的是使组与组有明显差别,同一组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例:人口按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分组;企业按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操作系统 简答题

操作系统 一、1、什么就是操作系统?从资源管理瞧操作系统的功能有哪些?答:(1)、操作系统就是一个系统软件,它能有效地管理与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硬件与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与数据的集合。 (2)、a、处理机管理:分配与控制处理机b、存储器管理:分配及回收内存 c、I/O(Input/Output)设备管理:I/O分配与操作 d、文件管理:文件存取、共享与保护(详见课本P2-3) 2、什么叫并发性?什么叫并行性? 答:并发性: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并行性: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3、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进行比较。 答:及时性:实时系统要求更高 [分时系统:秒级(一般情况)实时系统: 微秒级甚至更小] 交互性:分时系统交互性更强 可靠性:实时系统要求更高(详见课本P9与P11) 三、1、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的概念?它与程序的区别与联系就是怎样的? 答:(1)程序在并发执行方式下,运行时具有异步性的特征,“程序”这个静态概念已经不足以描述程序的执行过程。这样,就需要一个数据结构PCB来记录程序的状态,以及控制其状态转换所需的一些信息。因此,将PCB、程序、数据三者组成一

个完整的实体,就就是进程实体。进程就是程序的一次执行,引入进程的概念,便于操作系统对于程序的运行进行控制。 (2)区别:1)进程就是指令的有序集合,就是静态的,进程就是程序的执行,就是动态的。2)进程的存在就是暂时的,程序的存在就是永久的。3)进程的组成应包括程序与数据。除此之外,进程还应由记录进程状态信息的“进程控制块”组成。 联系:程序就是构成进程的组成部分之一,一个进程的运行目标就是执行它所对应的程序。如果没有程序,进程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从静态的角度瞧,进程由程序、数据与进程控制块三部分组成。 2、什么就是进程的互斥与同步? 答:进程互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由于竞争资源而形成的制约关系。 进程同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由于某种时序上的限制而形成的相互合作的制约关系。 3、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的调度原则就是什么? 答:①如果有若干进程要求进入空闲的临界区,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进入。②任何时候,处于临界区内的进程不可多于一个。如已有进程进入自己的临界区,则其它所有试图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等待。③进入临界区的进程要在有限时间内退出,以便其它进程能及时进入自己的临界区。④如果进程不能进入自己的临界区,则应让出CPU,避免进程出现“忙等”现象。 4、说明进程的结构、特征与基本状态。 答:进程就是程序在其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就是资源分配与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进程由程序、数据与进程控制块组成 进程的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汇编

新课程改革 1.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2.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教育学 是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2.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全民多现身+全信科 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全球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具有科学性。 3.简述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a.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d.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c.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d.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简述学校产生的条件 a.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 c.文字的产生 d.国家机器的产生 5.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现代学制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教育学发展阶段:萌芽、独立、多元化、现代化 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我们怎样思维》《明日之学校》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学校即教育、从做中学五步探究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6.简述教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a.教育学研究问题领域的扩大 b.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 c.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d.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 e.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f.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7.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 e.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 f.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8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需要的人才;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不起决定作用。 9.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e.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9.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 9.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数字信号处理简答题整理

数字信号处理(简答题) 1、在A/D 变换之前和D/A 变换之后都要让信号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它们分别起什 么作用? 答:在A/D 变化之前让信号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是为了限制信号的最高频率,使其满足当采样频率一定时,采样频率应大于等于信号最高频率2倍的条件。此滤波器亦称位“抗折叠”滤波器。 在D/A 变换之后都要让信号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是为了滤除高频延拓谱,以便把抽样保持的阶梯形输出波平滑化,故友称之为“平滑”滤波器。 2.何谓最小相位系统?最小相位系统的系统函数)(min Z H 有何特点? 解:一个有理系统函数,如果它的零点和极点都位于单位圆内,则有最小相位。一个稳定的因果线性移不变系统,其系统函数可表示成有理方程式 ∑∑=-=--== N k k k M r r r Z a Z b Z Q Z P Z H 1 01) () ()(,它的所有极点都应在单位圆内,即1 k α。但零点 可以位于Z 平面的任何地方。有些应用中,需要约束一个系统,使它的逆系统 ) (1 )(Z H Z G =也是稳定因果的。这就需要)(Z H 的零点也位于单位圆内,即1 r β。一 个稳定因果的滤波器,如果它的逆系统也是稳定因果的,则称这个系统是最小相位。 3.何谓全通系统?全通系统的系统函数 ) (Z H ap 有何特点? 解:一个稳定的因果全通系统,其系统函数)(Z H ap 对应的傅里叶变换幅值1)(=jw e H , 该单位幅值的约束条件要求一个有理系统函数方程式的零极点必须呈共轭倒数对出现,即 ∏∑∑=-* -=-=---=-= =N k k k N k k k M r r r ap Z Z Z a Z b Z Q Z P Z H 11 11 011) () ()(αα。因而,如果在k Z α=处有一个极点,则在其共轭倒数点*=k Z α1 处必须有一个零点。 4.在离散傅里叶变换中引起混迭效应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减小这种效应? 解:因为为采样时没有满足采样定理 减小这种效应的方法:采样时满足采样定理,采样前进行滤波,滤去高于折叠频率2s f 的频率成分。 5.试说明离散傅里叶变换与Z 变换之间的关系。 解:离散傅立叶变换是Z 变换在单位圆上的等间隔采样。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论述题整理版

37.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37.答案要点:(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8.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38.答案要点:(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9.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39.答案要点:(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40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40.答案要点:(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41.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41.答案要点:(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论述题42.联系实例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2.答案要点: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确良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8个个题,39~46每小题6分,共48分。 39.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思想品德修养?39.答案要点:(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对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3)热爱学生;(4)集体协作的精神;(5)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40.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40.答案要点:(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3)知行统一原则;(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正确回答出6个原则,给满分;少于6个原则,每少正确回答1个原则,扣1分。 41.谈谈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41.答案要点:(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来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正确回答出两大点,给2分;每大点正确回答出具体内容,各给2分: 42.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是什么? 42.答案要点:(1)要有明确的目的;(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于吸引力;(3)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使之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2分) 43.简述个性的-般特点。43.答案要点:(1)个性的整体性;(2)社会性与生物性;(3)稳定性与可塑性;(4)共同性与个别差异性(5)他律(外控)与自律(内按)性。 44.人的注意可分为哪些种类?44.答案要点:人的注意可分为:(1)不随意注意(或无意注意)是一种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分);2)随意注意(或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注意(2分);(3)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便不经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2分) 45.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45.答案要点: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有:(1)建立关系(1分);(2)了解问题(1分);(3)分析诊断(1分);(4)帮助指导(1分);(5)结束咨询(1分)。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操作系统简答题试题及答案

1.I/O软件一般分为哪几个层次? 从硬件层到用户层分为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 动程序;与设备无关的I/O软件;用户空间的 I/O软件等4层。 2.操作系统有哪些基本类型? 基本的操作系统类型有三种:多道批处理操作 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及实时操作系统。.各举 出一个实例?随着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先 后出现了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 统、多处理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 式操作系统。 3.有几种I/O控制方式?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常用的I/O控制技术有4种:程序直接控 制方式、中断控制方式、DMA方式和通道控制 方式。 程序直接控制方式是由用户进程直接控制内 存或CPU和外围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送。这种方 式控制者都是用户进程。 中断方式被用来控制外围设备和内存与CPU 之间的数据传送。这种方式要求CPU与设备 (或控制器)之间有相应的中断请求线,而且 在设备控制器的控制状态寄存器的相应的中 断允许位。 DMA方式又称直接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方式。其基本思想是在外围设备和内 存之间开辟直接的数据交换通道。 通道控制(channel control)方式与DMA 方式相类似,也是一种以内存为中心,实现设 备和内存直接交换数据的控制方式。与之不同 的是,在DMA方式中数据传送方向、存放数据 内存始址以及传送的数据块长度等都是由 CPU控制,而在通道方式中这些都是由专管输 入输出的硬件——通道来进行控制 4.常见的文件物理结构有哪些?各有什么特 点?各自与文件的存取方式的关系如何? 常见的文件物理结构有顺序结构,链接结构, 索引结构。 顺序结构以编号连续的磁盘块存储文件内容, 适合于顺序存取和直接存取; 链接结构将逻辑上连续的文件块存放到不连 续的物理块中、然后在每一个物理块保存一个 存放下一个逻辑块的物理块的指针,以保持逻 辑块的连续性,此类结构顺序存取;以索引结 构存储的文件,适合于顺序存取、直接存取。 索引结构是在文件目录中设置一张文件物理 块的索引表,表中依文件逻辑块的顺序登记各 个逻辑块所在的物理块地址。该方式适合于顺 序存取、直接存取。以顺序结构存储的文 件,适合于顺序存取和直接存取,以链接结构 存储的文件,适合于顺序存取,以索引结构存 储的文件,适合于顺序存取、直接存取。 5.给出两种I/O调度算法,并说明为什么I/O 调度中不能采用时间片轮转法。 答: I/O调度程序通常采用(1)先来先服 务调度和(2)优先级调度两种调度算法。 由于I/O操作中一般会涉及通道操作,而通道 程序已经启动就不能停止,直至完成。在它完 成之前不会被中断,即通道程序不接受从CPU 来的中断。因此I/O调度程序不能采用时间片 轮转调度算法。 6.何谓缓冲区?为什么要引入缓冲? 缓冲即是使用专用硬件缓冲器或在内存中划 出一个区域用来暂时存放输入输出数据的器 件。 引入缓冲是为了匹配外设和CPU之间的处理速 度,减少中断次数和CPU的中断处理时间,同 时。解决DMA或通道方式时的数据传输瓶颈问 题 7.何谓进程通信?常见的进程通信方法有哪 些? 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共享存储区,信息传 递,共享文件 8.何谓死锁?产生死锁的原因有哪些? 若系统中存在一组进程(两个或多个),它们 中的每一个进程都占用了某种资源而又都在 等待其中另一进程所占用的资源,这种等待永 远不能结束,这种现象称为死锁。 产生死锁的原因包括竞争资源和进程推进顺 序不当。 9.何谓死锁?为什么将所有资源按类型赋予不 同的序号,并规定所有的进程按资源号递增 的顺序申请资源后,系统便不会产生死锁? 所谓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因争夺 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作用,这些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简答题汇总(最新整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教育学是以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 2、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古代产生了学校。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道统性、专制型、刻板性和象征性。 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4、现代教育的新特点 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教育与人口的相互关系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教育的人口功能: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6、教育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学校的结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方式。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在再生产科学知识。 7、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影响着部分教育内容。 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培养合格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通过教育制度选拔受教育者,可以延续、发展或者加快改变社会政治关系。 8、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文化影响教育方法的使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9、遗传素质的意义 [1]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 遗传素质的差距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4] 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者决定人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