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晋宁1014群体性事件

晋宁1014群体性事件

晋宁1014群体性事件
晋宁1014群体性事件

云南晋宁10.14群体性事件案例

一、晋宁概况

晋宁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坐落在滇池南岸,三面环山,一面是平坝。距昆明市南40千米,属昆明市郊区、规划中的昆明西城区、南城区,地处东经120°13′-120°52′,北纬24°24′-24°28′之间。晋宁县辖1街道4镇2乡,总面积1230.86平方千米,总人口29.1万(2012),有汉族、彝族、回族、白族、哈尼族等民族。晋宁县2013年GDP 完成96亿元,财政收完成20.77亿元。晋宁2013年进入西部经济百强县,连续4年获得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称号,2012年在全省129个县市区中排名第7位。

二、事件背景

冲突爆发在晋城泛亚工业品商贸物流中心项目施工人员与晋城镇富有村村民之间,根据昆明市投资促进局官方网站的公开资料显示,晋城泛亚工业品商贸物流中心项目由昆明工商联十堰商会、昆明市工商联成都商会、福建泽仕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投资,规划152公顷,用地面积2285亩,是昆明市重点规划、打造的14个泛亚综合商贸物流中心之一。

昆明晋城泛亚工业品商贸物流中心,位于昆明南城区核心区内,东邻昆玉高速富有站,西接庄蹻火车站。项目处在昆玉高速、晋江公路、庄蹻火车站、南北大道构建的黄金经济圈中央,是昆明南城“一轴两心、三带六片”规划中的经济核心区。项目总占地2285亩,是小

车(乘用车)配件、五金机电、家居建材、摩托车配件等工业品零售、批发为主导,集商务办公、会展博览等配套功能于一体,建成后将成为上述工业品的品牌基地和批发集中地,打造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泛亚工业品商贸中心。

为实施“产业特色化、品牌国际化”发展战略,中国泽仕通科技集团在昆成立了“云南泽仕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并投资兴建昆明晋城泛亚工业品商贸物流中心五金机电工矿市场项目,项目占地2285亩,计划投资13.7152亿元,总建筑面积约47万平米,拥有近2000套独立商铺,分2期开发,预计2013年可交付使用,建成后将成为以五金机电工矿经营为主导的工业品商贸物流中心。

从2010年这个项目征地以来,当地村民与项目开发商因补偿问题一直未解决,从来没有正式签过征地补偿协议,矛盾不断升级。这起导致如此惨重伤亡的冲突因何引起,又如何发生的?

三、冲突经过

根据昆明市政府新闻办的最新通报,昆明市晋宁县“晋城泛亚工业品商贸物流中心”在建项目企业施工人员与晋城镇富有村部分村民的冲突造成8人死亡,18人受伤。除了伤亡人数外,当地未公布更多信息。

14日晚,地处昆明西南部的晋宁县晋城镇下起了细雨。泛亚工业品商贸物流中心指挥部的板房内无一亮灯,也无工作人员在场。除了偶尔过往的车辆,指挥部院子内显得异常安静。而在约一公里外的富有村,大批村民手持钉耙、锄头等工具驻守在村口,警惕地看着任

何一个过往的人。

“他们都是有组织的…打手?,准备攻进村子强占我们的土地!”村民李海英对记者说,14日早上即有一批穿着统一服装的人员,拿着家伙儿。15时多的时候进村,不管男女老少,见人就打。”村民高利兴说。村民们拿着锄头、木棍等反击,现场一片混乱,“死了几个人,还有很多人受伤送医院去了。一直到17时以后,那些…打手?才开始散去。”李海英称,村民们一直打市长热线和110,电话那头说会处理。

根据村民及当地有关部门的描述,此次冲突并非首次。今年5月17日,由于村民的阻止,该项目就已停工。据晋宁县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干部介绍,本来14日已经具备复工条件的,“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恶性的事件。”村民们则表示,5月17日的停工是由于村民不同意赔偿。死者张胜的儿媳李江燕说,因为征地补偿问题,当地村民和项目开发商一直存在矛盾。“这个项目从征地到建设,他们从来没有正式签过征地补偿协议。以前的一些地就是被强占过去的。”

据高利兴介绍,侵占土地的行为早在2010年就开始了,面积约有3000亩。李江燕表示,由于项目的侵占,目前生活困难,而最初承诺的12万元一亩的补偿却变成了每个人4.3万元。“以前我们这里都是农田,种菠菜、生菜、油麦菜等大棚蔬菜,每亩一年能有7万多元的收入。所以听说每个人只有4.3万元的补偿后,很多村民拒绝。”村民李秀琼还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手机拍摄的照片,照片上的确有成车的、统一服装、头戴钢盔、手持器械的人员。

据晋宁县政府新闻办15日上午通报,目前,事件调查、伤亡人

员家属安抚、善后处理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15日上午,记者试图通过当地有关部门与施工方取得联系,相关人员称,目前公安机关正对冲突事件双方组织调查,不适合采访。记者多次询问受伤人员所住医院及伤情,也被当地有关部门拒绝,表示“等警方调查结束”。

四、媒体报道

有村民对记者表示,在发生冲突前曾打过110,也多次打过昆明市长热线12345,但警察并未及时到达冲突现场。从村民描述和提供的照片来看,现场用“惨烈”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千余名施工方人员身穿统一的黑色制服,头戴黑色钢盔,还有拿着标有“警察”字样的盾牌,冲突时使用了大刀、瓦斯等。而防守的村民也有数百人,冲突现场身穿制服的人被捆绑,或坐或跪。冲突后,尸体横陈在马路上。

此后,有媒体跟进报道此事。京华时报称,让人诧异的是,事发之后,无论是在媒体的报道还是官方的通报中,都未见当地警方的踪影。15日,昆明市政府新闻办通报中也仅是更正了头一天通报中的死亡人数,称“事件调查、伤亡人员家属安抚、善后处理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法制晚报16日发消息,记者多次询问受伤人员所住医院及伤情,也被当地有关部门拒绝。冲突的导火索是什么,官方通报至今未有提及。

有媒体报道提及,冲突可能和当地征地拆迁有关。无论起因是什么,暴力都应该受到谴责。更别说,是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结束了8个人的生命。近年来征地拆迁似乎总与暴力事件相生相伴。征地矛盾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难解的死结,人们诉诸暴力的背后是矛盾长期得

不到解决的无奈之举。

新京报16日对此事进行了综合报道,并探究死结的成因。厘清冲突双方的是非也许不难,但弄清地方政府在背后扮演了什么角色,更复杂也更为重要。如果地方政府依法履职、介入到位,施工方和村民之间,绝不会发展至现在暴力相向的局面。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地方政府让企业冲锋陷阵,一旦出事后再居间协调,看似中立公正,其实是坐歪了屁股,这种投机做法,值得警惕。

京华时报问道,谁纵容了晋宁暴力冲突?10月14日的冲突似乎表明,当地政府对解决施工方和村民的矛盾,并未做出行之有效的努力;施工方、当地政府和村民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对话机制。难怪钱江晚报称,晋宁惨案,本可避免的流血冲突。光明网更进一步透视该事件,这说明云南官场、昆明官场的吏治治理还不深入,还没到位。因为官方的缺席,8条生命永远地逝去了,留下的是一群只能把自己变成“刺猬”的村民。据中新网记者15日探访,事后,富有村村民持械聚集村口。这些村民不允许任何外来车辆靠近村口,连附近的居民都不敢靠近。

五、事件处理

晋宁县富有村“10·14”事件发生后,市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指示精神,始终践行群众路线,坚决树立群众观点,认真倾听群众诉求,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旗帜鲜明表明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的坚决态度,确保“10·14”事件处置工作积极稳妥开展。

14日下午,事件发生后,市委书记高劲松,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文荣第一时间赶到晋城镇指挥处置工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14日深夜,市委就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迅速成立由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文荣任组长,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和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晋宁县富有村“10·14”事件处置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并迅速展开各项工作。当夜,高劲松、李文荣等市领导坐镇晋城镇指挥处置工作。

市委明确要求,当前第一位的工作是做好群众工作,要尽快进村入户召开党员会、村组会通报情况,开展法制宣传,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动员群众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进行勘验、取证,收集证据。

15日晚,高劲松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迅速学习传达贯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处置维稳工作。就贯彻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昆明工作的要求,处理好“10·14”事件,会议要求,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李纪恒书记、陈豪副书记对昆明工作的指示和对“10·14”事件的批示精神上来,深刻吸取血的教训,痛定思痛,举一反三,深刻反思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带着化解矛盾困难的勇敢担当,切实承担起昆明稳定和谐的政治责任,让人民群众满意,让省委、省政府放心。

“此次事件的发生,存在群众路线践行不到位,做群众工作能力不强的问题。”高劲松严厉指出,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履行自己的责

任,决不能当“甩手掌柜”、不敢接触问题、只想当官不担责任。要痛定思痛,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忧患意识,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深入基层,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

对列席会议的县区委书记和开发(度假)区主要领导,高劲松指出,一个地方有没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有没有一套保障目标实现的办法举措,重点在领导班子,关键看一把手。大家要认真对照焦裕禄、杨善洲等先辈先进,想一想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是用来干什么的,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把群众的福祉放在第一位,沉下身子,安心工作,切实担当起抓改革、抓发展、抓稳定、抓党建的政治责任。要把解决好13类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在事件处置中,市委始终要求,市、县领导要尽快听取富有村村民的诉求和意见,并迅速召集得力干部,积极做好群众工作。在18日晚召开的领导小组会议上,高劲松再次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明确的要求。要强化群众工作的针对性,要走进富有村每一户群众家中,做到听取意见诉求不漏户,以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根据市委安排部署,17日下午,李文荣率工作组走进富有村,走访看望死者家属、6户困难群众,与40余名村民进行座谈,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诉求,表明市委、市政府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处置

“10·14”事件的鲜明态度。

连日来,由市县领导组成的群众工作组,进入富有村开展群众工作,逐户走访群众,认真听取群众诉求,为下步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打下了基础。

在处置富有村“10·14”事件的过程中,市委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要求,要依法公平公正处置,坚决果断依法严惩刑事犯罪分子,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

在昨晚召开的领导小组会议上,高劲松再次强调,要高扬法治大旗,坚决果断严惩严重犯罪分子,这也是当前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在市委的统一部署下,随着刑事侦查工作的不断深入,公安机关获取了重要涉案证据,逐渐锁定重点涉案人员,案件侦查工作正有条不紊开展中。

市委要求,在倾听群众诉求的过程中,凡是能解决的问题要立即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应永生在进入富有村听取群众诉求的过程中,村民反映村组干部有贪腐和不作为问题,立即安排市县纪委监察部门派出工作组开展调查,并启动问责程序。

市委要求,各级领导要振奋精神,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做好群众工作。对慢作为、不作为的干部,纪检监察部门要严厉问责。

针对富有村村民反映,“10·14”事件发生后村医务室停诊,村民缺医少药的问题。17日上午,有关部门专门从晋宁县医院、县二

院抽调5名外科医生组成医疗队进驻村里,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上午9点20分,医疗队到达富有村委会后立即展开医疗服务工作。到当天下午2点30分,医疗队共检诊患者18人,其中富有村委会现场检查治疗6人,其余12人经医疗队初步诊断后,送至县二院继续检查治疗,当晚均离开医院。村民提出的其他合理诉求,也正在一件一件处理落实中。

目前,事件善后处置、群众工作、案件侦破、伤亡人员家属安抚等工作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昆明市纪委对晋宁县富有村“10·14”事件16名责任人进行问责和党政纪立案查处。其中,晋宁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徐被给予免职处理并进行党纪立案查处,晋宁县委副书记、县长岳为民被停职检查。

昆明市纪委通报,经10月22日昆明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市委常委会决定,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如下处理:晋宁县委、县政府作为辖区维稳工作责任主体,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不落实,群众工作不到位,没有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解决好,造成了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为此,责成晋宁县委、县政府向市委、市政府作出深刻检查。

晋宁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徐,作为晋宁县信访维稳工作牵头责任人、富有村群众工作组组长,履职不到位,工作严重失职,对富有村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缺乏担当精神,不能与村民直接沟通、有效化解矛盾,没有在第一时间赶赴矛盾冲突激烈的前沿,采取果断

措施进行处置,对“10·14”事件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市委决定给予免职处理并进行党纪立案查处。

晋宁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晋城镇党委书记陈海彦,作为晋城镇信访维稳工作第一责任人,履职不到位,工作严重失职,对富有村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没有及时解决,没有在第一时间赶赴矛盾冲突激烈的前沿进行处置,对“10·14”事件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市委决定给予免职处理并进行党纪立案查处。

晋宁县委副书记、县长岳为民,作为晋宁县信访维稳工作第一责任人,履职不到位,对10月14日冲突的严重后果预见不够、准备不足,没有在第一时间赶赴矛盾冲突激烈的前沿进行处置,对“10·14”事件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市委决定给予停职检查问责,待进一步调查后再作处理。

晋宁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侯晓冰,作为维护晋宁县社会治安秩序的责任领导,对富有村发生的多起人身伤害案件没有及时处理,矛盾激化后,没有在第一时间赶赴冲突激烈的前沿进行处置,对“10·14”事件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市委决定给予停职检查问责,待进一步调查后再作处理。

晋宁县公安局政委杨丹,作为晋宁县公安局思想政治建设和队伍建设工作的责任领导,由于工作不到位,对警民关系长期紧张、公安职能发挥不够负有领导责任。市委决定给予停职检查问责,待进一步调查后再作处理。

晋宁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陶希润,对基层组织建设检查、指

导、督促不到位,没有督促晋城镇党委采取措施解决富有村班子存在的不团结、不作为等问题,导致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无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市委决定给予停职检查问责,待进一步调查后再作处理。

经10月22日晋宁县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晋宁县委常委会决定,对“10·14”事件中处置不力、工作不到位的10名责任人进行如下处理:给予晋宁县晋城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代理镇长何其云停职检查问责并进行党政纪立案查处;给予晋城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李永飞,晋城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副书记、派出所所长朱瑾波,晋城镇派出所副所长王璨辉免职问责并进行党政纪立案查处。

给予晋宁县信访局局长、泛亚工业品商贸物流中心项目开发建设指挥部社会维稳组副组长杜林,晋城镇信访办主任王建平、综治办主任袁跃良、晋城派出所治安中队长郑云坤免职问责。

给予晋宁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映平,副局长、泛亚工业品商贸物流中心项目开发建设指挥部社会维稳组组长马辉停职检查问责。

纪检监察机关将进一步对富有村“10·14”事件中涉及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进行深入调查,坚决严肃查处和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晋宁县富有村村委会主任李加明因收受贿赂严重违纪违法,已被县人民检察院逮捕和县纪委党纪立案调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村组干部贪腐问题,昆明市、晋宁县纪委组成调查组进村入户开展调查。

经群众反映和工作组调查,富有村村委会主任李加明自2010年4月任职以来,在有关项目建设中多次收受贿赂。李加明的行为已涉嫌犯罪,经昆明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已于2014年10月21日将其逮捕。目前,对于群众反映的其他问题,调查组正逐一开展调查。

六、事件反思

10月14日发生在晋宁县富有村的严重暴力冲突流血事件,令人痛心,教训异常深刻,特别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我市深入开展之际,更加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理性面对。

事件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高劲松,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文荣第一时间赶到晋城镇指挥处置。全市各部门在市领导的带领下,迅速开展处置工作。15日晚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高劲松同志严肃指出,“10·14”事件的背后,存在着少数干部群众路线践行不到位,群众工作能力不强等深层次原因。

客观地看,“10·14”事件的发生有其偶然性,其全面原因也还需要更加细致的调查与总结。但是从我市各级各部门面对事件采取的积极行动和高劲松同志对事件发生原因的深刻总结上,不难看出昆明市委、市政府面对问题不回避,先从自身找原因的负责态度;不难看出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深挖根源、立行立改,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坚定决心。从事件目前的发展上看,我市的系列举措已经赢得了当事群众的认同与信任,为在严格依法依规的原则下,最终公平公正地处置“10·14”事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前的昆明,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各

种人群的利益诉求相互交织、来往碰撞,如果没有稳妥有效的引导协调和裁判约束机制,利益冲突很容易激化升级,直至脱离正确的轨道。客观形势在进一步考验着各级领导干部在新形势下践行群众路线的能力和水平。

从事件整体角度上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事件当中那个矛盾冲突不断积累,最终从量变到质变的痛苦过程。而这一过程,又从一个侧面深刻揭示出了真正落实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正如高劲松同志指出的那样,在事件矛盾积累的过程中,如果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切实履行自身责任,以敢于担当的意识去认真接触问题,以耐心细致的态度、行之有效的手段去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那么矛盾的走向也许就能发生根本的转变,事件的结果也会大有不同。

“10·14”事件同时也警醒我们每一个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百姓安居乐业的最大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最终只能通过正常理性的渠道才能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诉诸暴力,只能得到一个人人皆输的结果,终将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难以弥补的悲剧。面对冲突与矛盾,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需要增强法律意识,学会理性思考,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万不可一时冲动,铸成大错,终身遗憾。

晋宁“10·14”事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引起广泛关注。事件发生后,按照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昆明市迅速采取果断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展开事件调查,依法依规追

究相关责任人。目前事件正在积极稳妥地进行处理,为最终公平公正地处置事件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一事件,教训极为沉痛,值得深刻反思。血的代价警示我们,只有坚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依法办事原则、坚决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才能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关切,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这起事件,表面上看是由利益纠纷引发,根子却是群众诉求长期得不到正视、各种矛盾长期积累得不到妥善解决而导致的结果。这不仅折射出基层组织建设的薄弱、领导干部作风的漂浮等现象,更暴露出群众路线践行不到位、群众工作能力不强、干部群众法治观念淡薄等深层次的症结问题。要杜绝此类问题发生,我们必须树牢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带着化解矛盾困难的勇敢担当,深入整治一切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群众工作水平,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问题解决在基层,始终站稳群众立场,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晋宁事件的教训是惨痛的。反对暴力、严惩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党和政府、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以任何理由逾越法律底线、挑战法律权威。尤其是对该事件中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暴力犯罪行为,必须依法打击绝不手软。做好新形势下社会治理工作,只有通过法治的途径,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各类冲突,走出现实中面临的诸多治理困境;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必须高举法治大旗,树立法治观念,

以法律作为基本遵循构建不同利益主体的沟通、对话、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基层民主机制和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矛盾排查、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营造出全社会崇尚法治、信仰法治、依靠法治的良好氛围,在法治的轨道上解决现实中的所有矛盾冲突。

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倍加珍惜、自觉维护。痛定思痛、举一反三。我们要深刻吸取这一事件血的教训,各级党员干部更应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底线意识,进一步践行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夯实基层基础,切实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巩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关于群体性事件处置方面的方法集锦

浅谈群体性事件处置的三四五工作法 一、要坚持三个原则,确保群体性事件妥善有效处置 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要始终坚持党委政府领导、区别对待和依法处置三个原则: (一)是要坚持党委、政府领导。近些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主要由企业破产改制、劳资纠纷、土地纠纷等问题引发,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处置难度大,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大的事端。公安机关要想有效预防、妥善处置好群体性事件,必须做到既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又要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决不“包打天下”,切实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只有坚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有关部门,才能最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是要坚持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根据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情况,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诉求正当但方法不当、意愿善良但理由不当、既无合理诉求又无理取闹,对这三种情况,在处置时应加以区别对待。工作中,对一般参与者,要积极引导他们通过正当渠道解决诉求问题,敦促其离开现场或散开;对少数对抗心理严重、有煽动表现或进行幕后策划的人员,则进行重点管控、重点打击,从而提高处置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是要坚持依法冷静处置。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不管是在事前、事中环节,还是在事后、善后阶段,都应当注意冷静、理智,依法办事。要严格依法进行调查取证、维持秩序,依法实施相关强制措施等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各项权力,确保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有理、有据、有节,确保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 二、要注重四个方法,牢牢掌握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主动权 总结各地公安机关以往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一些好的范例会发现,公安机关在处置工作中是否牢牢掌握了主动权,决定着公安机关是否可以有效、妥善地开展处置工作。从有效掌控处置工作的主动权这一点着眼,在处置工作可以选择运用四个方法: (一)是领导牵头,靠前指挥。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极为复杂,处置力量比较分散,坚持领导牵头、靠前指挥是统一协调指挥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保证。特别是在处置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时,公安机关领导人亲临现场,坚守一线指挥协调现场警力,既可以使现场的各种突发状况第一时间得到现场领导的指示,从而确保快速处置,又可以营造领导亲为、形成合力的工作氛围,提高参战民警的工作信心和工作热情。 (二)是全警动员,全员参战。群体性事件突发性强,集中优势警力快速处置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处置一些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时,公安机关更要注意调动充足警力,配备充足装备,迅速控制现场局势。 (三)是主动出击,掌握先机。公安机关应当重视把握使用警力的时机,根据群体性事件的行动方式、事件所处的阶段和发展的趋势等具体情况适时出动警力,力求最好效果。特别是在做好群体性事件跟踪调查、掌握事件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事件的时间、部位及时进行重点布控,有效避免群体性事件形成规模、扩大蔓延,最终化解可能形成的较大规模群体性事件苗头。 (四)是宣传教育,晓之以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疏导,是特殊状态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必要手段。公安机关要将宣传教育作为采取强制措施前的必要程序,在处置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疏导工作,对参与者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法律及规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知以害,讲清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和危害,阐明党委、政府的立场和态度,以瓦解闹事人群的斗志,孤立挑头闹事的骨干分子,争取绝大多数群众。 三、要把握五个步骤,全面提升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能力和水平 为确保群体性事件预防到位、处置得当,公安机关应当在工作中注意把握五个步骤,全方位提升处置工作水平。 (一)是信息靠前。公安机关应坚持定期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日常排查与重点排查

群体性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群体性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在省委党校学习期间的第二单元,要求学员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我结合自身在基层政府工作,需要经常面对群众,解决群众反映的诸多问题和矛盾,较多接触到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特选取了《亚龙县平息槐树湾水电站被征地农民群体性事件》这个案例,进行评析。 一、案例情况 亚龙县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槐树湾水电站位于其境内的化蝶河上,总投资3.9亿元,由省化蝶河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该电站于2004年6月动工建设,2005年12月投产发电。 槐树湾电站共征用亚龙县土地1242亩,涉及拆迁户45户180人,征地560户2372人。按设计要求于2007年4月11日开闸放水,实施大坝消缺维修工程。然而次日上午,征地农民约80人聚集到电站坝首,阻拦电站检修施工。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征地补偿标准问题上,农民认为政府执行的标准过低。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征地补偿标准(征地补偿费加安置补助费)应为征地前3年种植业平均亩产值的10-16倍。2003年省政府批准亚龙县土地征地补偿标准为征地前3年种植业平均亩产值的10倍。亚龙县上报“一书四

方案”时2002年种植业产值尚未公布,补偿标准是按省政府公布的亚龙县1999-2001年三年土地平均产值的10倍报批后执行,即一类地(水地)每亩12000元,二类地(旱地)每亩7000元。但电站建设实际征地时间是2003年,此前2000-2002年三年平均产值的10倍为一类地每亩15360元,二类地每亩8000元,形成征地补偿标准前后每亩一类地相差3360元、二类地1000元。 第二,要求解决因电站建设影响其生产生活的问题。电站建设确实影响了一些农户生产生活的水、电、路,存在临时用地恢复困难等问题。 第三,在国家补偿规定之外提出了很多要求。如,要进电站当工人,自己用电要免费,至少要低于正常电价等。 面对如此形势,亚龙县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组成“槐树洼水电站阻工事件”处置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 2、迅速对阻工事件性质作出判断:改革发展过程中由于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冲突,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确定了处置的基本方法,即说服教育,疏散疏导,平衡利益,化解矛盾。 3、深刻认识被征地农民阻工事件的复杂性严重性。形成了《阻工事件经济政治稳定风险评估报告》,这对以后有针对性制定、实施应对措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群体性事件处置原则

群体性事件处置原则、方法及步骤初探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2009年9月,中共《党的建设辞典》时隔20年后再出版,在整部辞典的1015个词条中,1/3是新词,群体性事件等被收入其中。 宋宝安等认为,群体性事件是由社会矛盾引发,由特定和不特定的某些具有共同利益的耦合群体,以一定的目的为基础,带有明显的利益诉求性质的体制外活动,是以合法的或非法的规模性聚集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和政策主张,对社会秩序和稳定造成一定影响的事件。[1]向德平等认为,“群体性事件是指由社会群体性矛盾引发的,不受既定社会规范约束,具有一定的规模,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干扰社会正常秩序的事件。群体性事件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集体上访、集体怠工、罢工、非法集会、聚众、游行、示威、骚乱、暴乱、大众恐慌等等”。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有些地方发生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甚至群体性事件,很多与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办事、不按政策办事有关。” 对群众的感情有多深,解决问题的力度就有多大。说到底,应对群体性事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每个部门的各个层面都不等不靠,勇于负责。只有将“第一位”的基础工作做好了,宣传部门的工作才会游刃有余,权力部门的公信力才能得到维护,社会稳定也才会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一)依靠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群众工作。 群体性事件涉及面广、规模大,对社会和稳定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和危害。预防和处置群众性事件工作政策性强、难度大。因此,政法机关要在主动了解民意,掌握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时,分析社会动态和潜在的矛盾,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根据党委政府的指示精神,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并采取必要措施,力争把群众性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造成危害。在做群众工作中,树立群众观念,讲究工作方法,防止随意抓人,切忌公安干警言行不当,而激化矛盾。 (二)加强农村基层建设,提高农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1、要把开展依法治村同健全基层组织结合起来,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配套组织建设,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强化监督机制。实行上下互动,官民互约的治理;既要依靠法律的约束、惩罚性的治理,又要运用教育,说服的疏导性,奖励性治理;既要体现法治精神,又要运用民主的方式;既要管理农民,更要约束干部。2、要增强农村干部的政治素质。我国正处于重大的历史转折和社会变革时期,思想领域的斗争往往异常激励烈,对于社

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的 在公司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后,及时控制事态发展,明确各部 门职责,共同协调处理,避免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将负 面影响降到最低。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员工群体性事件,及公司外部施工单位、供应商等堵门等群体性突发事件。 三、成立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岳康军总经理 副组长:周红专、沈迎飞、孟伟中 组员:工会委员、各部门负责人、安保主管/队长 四、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在获悉将会发生群体性事件或已经发生群体性事件后,迅速指挥各成员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开展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力求迅速化解,确保公司生产经营和工作秩序能够有效运行,将影响降到最低。 1、组长:负责全公司群体性事件处理的全面领导和指挥工作,并向集团汇报; 2、副组长:协助总指挥做好事件处理的领导及指挥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迅速按各自职责开展工作,负责事件现场的总体协调,以及善后事宜的处理; 3、行政部:负责事件现场的秩序维护,确保各门岗畅通,必须做好

公司重点部位及财产的保护,必要时负责与政府警察部门对接; 4、人事部:负责内部员工群体性事件的现场沟通和安抚工作,做好员工关系,必要时准备好相关资料,负责与政府劳动人事部门对接; 5、监管审计部:协助人事部做好现场沟通和协调,参与事件调查处理,必要时准备好相关法务资料,配合人事部与政府劳动人事部门沟通; 6、工会:负责与现场员工沟通、交流,协助公司解决问题,并参与善后处理,负责与政府工会对接; 7、物管部:负责做好各项物资供货安排,确保正常生产不会受影响,负责与供应商对接; 8、市场部:负责做好成品发货安排,确保发货和客户关系不受影响,负责与客户和物流公司对接; 9、生产设备部、热电部:负责安排人员对车间现场进行监控,确保车间不受冲击,生产运行不受影响; 10、事件发生部门:协助人事部做好员工沟通,并提供相关资料; 11、基建部:负责对施工单位的群体性事件进行协调和疏导工作, 12、其它部门:随时听从组长和副组长的指挥,提供支援; 13、新闻媒体接待:归口集团公关部负责,在集团公关部未介入前,由工会主席负责接待,尽可能的将社会不良影响消除或降到最低。 14、各部门主持工作负责人为履行本预案部门职责的第一责任人。当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无需领导安排,部门主持工作负责人就应该自行的承担起责任。如果主持工作负责人不在公司,应有第二、第三

群体性事件工作总结

华工发[2011]56号 华池县总工会2011年开展群体性事件 工作总结 今年来,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为及时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华池县总工会把应急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对策、拟定预案,并积极地配合相关部门处置涉及我单位职能范围内的各类突发性问题和群体性事件,为维护我县的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方案 华池县总工会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成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应急工作专项领导小组,明确了第一责任人和分管领导,明确了专职工作人员,落实了应急工作经费。把及时、稳妥地处置好各类突发性事件当作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对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提前做好应对的预案,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人员,落实责任,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 二、健全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 建立突发性事件快速反应机制,要求单位必须畅通信访信息渠道,及时掌握信访动态,保证通讯工具24小时开通,对重大信访隐患问题,要落实责任措施,果断进行处置。严格执行报告制度,一旦出现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迅速报告单位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同时上报县维稳办等相关上级部门,绝不允许迟报、漏报甚至隐瞒不报,对违反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继续坚持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每天安排专门的信访值班领导,方便群众来

访,方便领导及时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化解群众矛盾,及时处理各种上访案件。 三、排查隐患、妥善处置、防范未然 1、全力抓好应急处置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华池县总工会积极配合县维稳办、县信访局等部门,认真排查涉及各类社会矛盾和安全隐患,及时地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政策宣传,尽力将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有力地维护了全县的稳定。 2、认真开展隐患排查 近年我县在拆迁安置、双证办理、房屋安全、物业管理方面出现的信访案件、热难点问题较多。为避免矛盾激化,维护县城稳定,我单位多次召开专门的会议对有可能出现大规模上访、引发社会安定问题的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组织人员多次进行排查和清理,并协同相关部门做好稳控工作,及时上报有关情况。

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小组

迁西县新集中学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疏散方案 (2013年9月) 为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提高在校学生在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应急、自救互救技能,使全校师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快速有序的逃生避险,特制定我校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疏散方案。 一、学校处置紧急突发事件疏散指挥部 总指挥长:刘玉东 副指挥长:任友志 成员:刘利民李利民刘梦一梁瑞昌付振月高国 柱各年级组组长班主任 总指挥长的职责: 负责组织应急疏散方案的实施工作;负责发布启动或者解除应急疏散行动的信息。 副指挥长的职责:全权负责应急疏散现场的组织指挥工作;负责及时向总指挥部报告现场疏散情况,保证现场行动与总指挥部的指挥工作协调;当在疏散过程中突发紧急事件,如踩压等,立即组织救援工作,并通报给总指挥。 学校处置紧急突发事件疏散指挥部下设行政秘书组、避险撤离组、紧急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四个职能小组。 (1)行政秘书组: 主任:刘梦一 成员:赵振玲刘笑敏李金辉 [职责]负责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学校教职员工到岗情况,与上级指挥部保持通讯联络,及时向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和教育系统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突发事故情况,并在需要时,拨打110、120、119等相关电话,请求援助。 (2)紧急疏散组: 组长:刘利民 成员:各年级组长及班主任、所有上课教师 [职责] ①当听到预警信号时,迅速将在操场上课的学生集中到操场中心。

②指导紧急避险和紧急撤离,按照预定紧急撤离路线组织学生有序撤离至安全避险场所。 ③维持秩序,保护学生。疏散过程中,各安全出口、楼梯口应有专人值守,指导安全疏散,避免拥挤踩踏,以保证全体师生快速、安全撤离现场;并做好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帮扶工作。 ④将学生组织到操场中央,由教师及时组织看护,保障学生生命安全。 ⑤撤离到安全地带后,班主任和当班科任教师要清点所在班级学生人数,统计人员伤害情况,并报告组长。 ⑥其他人员迅速到撤离路线上的预定位置,检查并报告所负责指导撤离的路线是否存在险情。没有险情,坚守岗位,指导撤离,并断后随学生撤到临时安全避险场所。 ⑦如果发现险情应该立即报告,并视情改变撤离路线。 ⑧在无法撤离时,被困教职员工应当配合紧急救援组,展开自救互救。 (3)紧急救援组 组长:王超杨柏禄 成员:赵巍伟张国亮刘海勇路印平尹栋佩各班班主任[职责]负责突发事件检查和救援工作。在外援力量到达之前,主要负责救援被困的师生,临时处理师生创伤;外援部队到达后,协助开展救援和医疗。 (4)后勤保障组 组长:梁瑞昌 成员:李秀菊田国琴薛志会 [职责] ①主要负责后勤服务,协助紧急救援组检查校舍安全情况,向紧急救援组提供救援工具和设备。 ②准备医疗常用药品,按学校应急疏散指挥部的安排,建立临时医疗救治点,抢救、转移、治疗伤病员,及时检查学校的饮水、食品安全等工作。 二、疏散区域:教学活动区(教学实验楼和教学楼) 三、安全避险场所:学校操场中央

群体性事件处置方案

群体性事件 应急处置方案 为了及时有效处置好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根 据上级政府的规定,结合我居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要求,积极稳妥 处置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正确把握群体性事件的基 本概念、等级和处置原则,规范处置群体性组织指挥机构、力量调度、装备配置、现场处置行为。力争做到对群体性事件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确保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二、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概念 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根源是利益矛盾问题, 表达的是利益诉求,表现为聚众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形式。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是指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扰乱社会治安秩序,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群体性行为。主要包括10个方面的行为:①聚 众冲击、围堵党政军机关、要害部门、重要场所的;②聚众堵塞国家 干线公路及重要交通枢纽的;③聚众阻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施工的; ④聚众哄抢国家仓库、重点工程及经营场所物资的; ⑤违法聚众上访、请愿,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等引起跨地区、跨行业连锁反应的; ⑥影响社会稳定的非法宗教活动;⑦严重影响民族团结的大规模事件;

⑧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械斗及打、砸、抢、烧事件; ⑨敌对势力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策划的大规模非法聚集活动;⑩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活动或行为。 三、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成立黎明居委会群体性事件处置领导小组:由支部书记任组长,主任任副组长,其他居工作人员为成员。综治主任为处置应急小组长,处置应急组长负责现场疏导工作,在处置过程中,及时向上级领导反馈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按现场情况有针对性地处置。 四、处置方法 接到群体性事件报告,处置领导小组要迅速安排相关负责人快速赶赴现场,要正确把握“四不”,即不懂政策没有经验的人不要派;导致群众情绪激化的话不要说;不符合政策、法律的态不要表;通过努力不能兑现的“空头支票”不要开,防止造成工作被动。 1、征用土地和农民负担等方面而引发的重大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的处置。 根据掌握的信息,排出中间主要人,然后通组织干部单个做思想工作,必要时请上级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对造成损失的违法人员,在现场注意观察其动向,一方面让其慑于法律的威严,另一方面为打击、处理提供依据。 2、针对非正常死亡或医疗事故等引发的闹丧和冲砸事件的处置。

职工舆情调研报告

职工舆情调研报告 职工舆情的特点与工会的干预机制研究 舆情指在一定时期内,民众对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或自己关心的特定事件所持有的群体性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和意见倾向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概括地说,舆情就是民众的态度和意见。职工舆情是广大工人阶级对单位内外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或自己关心的特定事件所持的态度和意见,包括对自身的认知、对所在单位的评价和对整个社会的态度。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舆情作为民意的一种集中体现,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而近些年,对于舆情的理论和现实研究也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对于职工舆情,学术界关注甚少,几近空白。事实上,与普通的舆情相比,职工舆情具有特定的主体、客体和传播规律,在监测机制和干预机制上也有特定的现实基础和需要。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有效地疏导、监管、掌控和利用职工舆情的发展趋势与变化规律,不仅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能这一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当前工会组织发挥社会职能所应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报告在对工会干部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查阅有关资料,深入分析职工舆情的特点,工会干预的重要性、现状和困难,进而提出完善工会干预机制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一、职工舆情的特点

与一般意义上的舆情相比,职工舆情具有以下特点: 1、从主体上看,职工舆情的主体是职工群众 一般意义上的舆情的主体是民众,是和掌握权力的官员相对的,也是和掌握各种资源的精英相对的,民众就是指普通百姓。而职工舆情的主体范围是特定的,特指职工群众,即工人阶级。工人阶级作为我国的领导阶级,是执政党的阶级基础。随着上海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转型,职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到“十*五”末上海的从 业人员已超过1XXX万人,工会会员数已达到XXX万人。其中,非 公经济职工已成为职工队伍的主体;同时,“80后”职工、农民 工也越来越多。职工队伍的重大变化及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决定了职工舆情往往是整个社会的舆情热点。职工群众的利益意愿和诉求往往是整个社会关心的问题;涉及职工队伍稳定的群体性事件也就成为社会性事件;职工对一些社会热点、焦点和民生问题的反应与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社会大众的普遍态度。 2、从内容上看,职工舆情主要来自职场方面 一般意义上的舆情内容是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或民 众关心的特定事件。由于民众类型多样,关注范围广泛,因此一般意义上的舆情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与一般意义上的舆情相比,我们认为,职工舆情的内容主要来自职场方面。由于职工个体的差异性和具体利益关系不同,尤其是职工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的特点,会对同一事件产生不同的意见、情绪和行为。一般而言,职工舆情包括职工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如职工的个人

群体事件的调研报告

略阳县群体性事件的调查与思考 预防和处置群体事件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任务。为 了提高公安机关预防、处置群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对近三 年来我县发生的群体事件进行了调研,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三年以来略阳县发生的群体事件简析 近三年以来,我县共发生群体事件12起(2008年3起,2009年9起,2010年1-6月未发生群体性事件)。县局在县委、 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齐抓共管、协调配合、教育疏导和依 法果断处置及慎用警力、警械、强制措施的原则,妥善应对,有 效维护了全县的社会稳定。 (一)主要类型 1、因重点工程征地、拆迁、移民引发的群体事件。6起,占 总数的50%。如:2009年1月10日,上元观镇谢家营村部分村 民因十天高速公路征地补偿等问题阻止施工队进场作业,施工 企业纠集人员持械将8名村民打伤,当晚近200名群众围堵项 目部,并引发近百名村民集体到县政府、市政府上访。2009年3 月30日,小河镇、盘龙乡约100余名村民因修建水电站淹没土 地和移民搬迁补偿等问题,围堵狮坝水电站大门,致使电站被迫 停产。 2、因企业改制、工资福待遇引发的群体事件。2起,占16.6%。如:2008年4月9日、10日,城化公司部分职工因劳动合同、工

资待遇与厂方发生纠纷,270余名职工到县政府集体上访,随后封堵政府大门。2009年3月5日,又因未给职工发放取暖费、落实带薪休假及工资待遇等问题,100多名职工采取停工、封门不让其他职工进厂上班等方式,致使企业停产。 3、因土地承包引发的群体事件。1起,占8.3%。2009年3月9日,橘园镇邵湾村部分村民因石场承包和村与组之间利益分配不均问题,100余名村民围攻石场,打砸设备,抢走部分物品,并打伤5人,后到县、市群体上访。 4、因交通营运管理引发的群体事件。1起,占8.3%。2008年4月13日,城飞运输公司因与县运司为客运线路等矛盾引发纠纷,组织21辆中巴车和60余名职工,将县运司大门封堵,造成全县公交线路停运。 5、因交通事故引发的群体事件。1起,占8.3%。2008年7月4日,橘园镇“3?1”重大交通事故死亡、受伤人员家属30余人到县政府集体上访。在接待中不听劝阻,在县政府滋事混闹,撕打和辱骂工作人员,损坏公用设施和财物。 6、因刑事案件引发的群体事件。1起,占8.3%。2009年5月14日,汉运司西乡分公司中巴车司机袁利民在城固车站附近被人刺伤后死亡。15日,汉运司西乡分公司的22辆中巴车、60多名死者家属和司乘人员,以要求严惩凶手为由,围堵县政府大门。 (二)主要表现形式 1、越级上访,围堵党政机关、企业大门。5起,占总数的

群体性事件处置

一、概念辨析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通过非法聚集、围 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等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 1.群体性事件与治安事件 治安事件是指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社会事件)。 (1)区别:治安事件的概念体现了其行为类型属于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事件的参与者应受到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客观表现是多层次的社会危害性。这一概念更强调了事件对社会治安秩序的破坏,具有危害后果,比较而言有“有罪推定”、“污名化”之嫌,由此相关部门采取的处置措施可能也以打击为主。而群体性事件的概念更为中性,强调了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中群体行为的表现方式一般是逐步发展的,常常是在和平、合法的行为方式不能奏效的情况下,行为主体才通过直接侵害法益的方式以期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和社会的同情,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从群体性事件概念出发,采取的手段和措施更为科学。 (2)联系:治安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有交叉重叠的部分(群体性暴力事件)。一些群体性事件发展变化过程中可能演变为治安事件,对社会治安造成危害。 2.群体性事件与骚乱 骚乱是指“混乱不安”。西方学者认为骚乱是贱民(社会底层人士)所为,且为制度的产物,因此不太适合于中国语境。相对于骚乱事件的贬义性和负面性,群体性事件是中性、理性的,强调了“人民内部矛盾”,对于群体性事件应通过疏导与教育的方法和法律手段加以解决。 3.群体性事件与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1)区别:《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而在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中,对于报道是有所控制的,避免破坏社会稳定。 (2)联系:①突发事件分为四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其中社会安全事件中的群体性暴力事件也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二者有交叉重叠部分。②突发事件如事故灾害等处置得不得当,有可能引发次生事件,成为群体性事件的直接诱因。 4.群体性事件与公共安全危机 公共安全危机,是指危及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威胁公民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各级应急管理机构立即作出联合反应的事件或情境。将群体性事件理解为“危机”,有过度解读之嫌,易引发过度的处置应对措施。 5.群体性事件与集群行为 集群(合、体)行为是指在人群聚集的场合下,不受现有社会规范的控制,通常是无明确目的和行动计划的众多人的行为。群体性事件具体表现形式的群体行为中有一部分是集体行为,但集体行为的范围更广,不特指民众的抗争行为,群众性的生产、生活均在其列。

关于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2019年精选范文

关于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 一、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事件的现状 非正常死亡事件因其突发性强,涉及面广,复杂性多,稍有处理不慎,就极有可能会引发群体性事件。从我县情况看,造成非正常死亡事件的主要因素是道路交通、生产安全、溺水死亡及其他意外死亡,且总量居高不下,引发的群体事件呈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至20xx年7月,我县共发生非正常死亡××*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其中:20xx年××*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20xx年××*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20xx年××*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20xx年1-8月共发生 ××*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 二、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事件的主要特征 1、事发突然,人员聚集快。非正常死亡一般都无预兆,因事发突然,死者亲属会一时无措,马上会召集其亲朋好友以及邻里聚集在地一起,引发的群体闹事事件,难以及时准确地做到预警处置。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闹事事件参与人员主要是死者家属、亲朋好友和邻里,同时也会造成群众的围观,造成人员的大量聚集,造成可能引发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事件,个别甚至会引起连锁反应。 2、情绪激动,手段多样化。非正常死亡往往一时无法让死者家

属接受,在承受丧失亲人的悲痛中,情绪都比较激动,无法冷静下来通过法律途径或通过当地党委政府来解决问题,丧失理性的当事人在不理智的状态下常常做出违法出格的事情。而且在亲友邻里聚集后,往往会仗着人多势众,在别人的鼓动下,采取一些过激的方法,或是到肇事方或单位、或是到死亡发生地、或是到当地党委政府,采取围堵、抬尸闹丧、群体上访,甚至阻塞交通等极端做法,以期通过闹事来解决问题。 3、目的明确,期望要求高。非正常死亡发生后,不管是否引发闹事事件,取得最大的经济赔偿是死者家属的最终目的。其采取的闹事行为,一方面是悲痛情绪的发泄,另一个方面是为了扩大影响,采取多种方式,以达到其合理、不合理的诉求,在经济赔偿上获得最大化。特别是一些家属往往不分事故责任,以“人死为大”为要挟,用“死人”来压活人,提出不合理的诉求和赔偿要求,有的甚至漫天要价。 三、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事件的原因分析 妥善处理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需要深入分析原因,把握规律,找出症结所在。通过深入调研,非正常死亡事件引发群体事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群众法制意识不强。虽然,通过多年来的普法教育和法律宣传,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基层特别是农村群众忙于勤劳致富或创业或经商或打工,平时很少参加学习,看书读报少,法律意识淡薄。农村基层还普遍存在“法不责众”的思

如何减少和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调研报告

如何减少和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调研报告——赤水市政法委 作者:赤水市政法委副书记唐从建来源:赤水市政法委 “如何减少和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课题调研组牵头单位市政法委,参与单位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单位于2009年4 月10日至4月23日深入到农村、乡镇、企业、厂矿实地调研,召开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直主要部门负责人、村组干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征求意见,现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当前群体性事件的新特点、特征、发展趋势及表现方式 新特点:将发泄不满的目标指向了政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采取过激行为。群体性事件所形成的负面示范效应以及社会浮躁心理再扩散;利益受损群体的消极情绪极容易加剧;选择非理性手段表达诉求。 特征:主要表现为维权与社会泄愤的双重特征。群体性参与、突发性加快、利益性增多、关联性互动、仿效性增强、对抗性(暴力性、破坏性)升级、危害性极大、反复性递增。 发展趋势:数量规模呈上升态势;多领域的利益冲突越来越显现;行为方式越来越激烈;有组织性趋向越来越明显;群体行为的互动性增强;处臵难度不断增大。 表现方式:以要求政府、部门解决各种问题为由,聚集在党政机关、主管部门门口,干扰党政机关部门的正常工作秩序;上路堵塞交通,拦截上级领导喊(冤);集体罢工、罢市;以你们不解决我们就要到遵、到省、进京上访、或以死相威胁。 二、特殊群体不断聚集、闹事形成的原因 (一)、上访者 利益主体,在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实现利益需求的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由于不同的原因引发的诉求不同,所采取的表达方式、手段也不同。毋庸臵疑,其原因与利益诉求主体自身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法律意识等有关联。 1、社会转型引发的矛盾是特殊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基础性根源。在各种社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多元化的利益群体会不可避免地相互竞争和冲突。如企业改革改制、土地补偿、权属私有等等。 2、群众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政治参与能力相对较低,法制观念淡薄,这是特殊群体事件产生的文化因素。当群众之间、上下级之间出现利益摩擦或纠纷时,一些群体错误认为聚众闹事可以对领导造成压力,能较快解决问题,使本来能用调解、法律程序得到解决的问题演化成突发性群体性事件。 3、尝到了闹而优则仕的甜头。有的上访者确实经过上访,有关部门为了做好“稳定”,一味用“忍让”来追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即使不属政策解决的范围,也给予“恩赐”。 4、单纯强调维权,曲解“以人为本”就得以他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解决他的问题,信“访”不信“法”,尤其是涉法涉诉案件,当事人不承认裁判的权威和效力而选择上访。 5、追求需求利益最大化。本来是一点小事,把它说得很大、很复杂,扩大问题。甚至无理的也来过“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要大闹一番,缠访缠诉、胡搅蛮缠。 (二)、职能部门 1、利益诉求渠道单一。从目前现有的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来看,信访仍然是

2014中国法治报告:群体性事件资料

群体性事件的特点、诱因及其应对 本报告收集了中国10年来公开途径可获取的群体性事件信息,通过统计、比对,分析了群体性事件的规模、特点、诱因,研究了群体性事件所暴露的国家法治发展、政府管理、纠纷化解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因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其成因复杂多样,影响面各不相同,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更对政府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全面分析中国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引发因素等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根据新闻媒体的公开报道,对2000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发生在中国境内、规模在百人以上的群体性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本报告着重研究其特点及法律应对。 一调研概况 群体性事件往往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由特定群体或不特定群体的多数人参与,以表达诉求、维护权益等为目的。考虑到在当前阶段,参与者达100人以上的群体性事件具有高度的代表性,且一些地方将100人作为评价群体性事件严重程度的分界线,项目组将100人以上的群体性事件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 本次调研所采集的数据均来自中国境内正式出版发行的纸质媒体以及拥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网络媒体(统计仅含上述网站的新闻报道板块,微博、博客、论坛和评论等板块中的群体性事件信息不作统计)的报道。项目组通过逐条检索媒体报道的方式,统计了2000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发生在中国境内的100人以上的群体性事件。 由于无法通过逐条阅读的方式统计群体性事件数量,为尽可能全面统计相

关事件,项目组采取了“规模关键词+性质关键词”的方式进行检索。其中,界定规模的关键词包括:聚集、聚众、不明真相的群众、大规模、大批,百、上百、百余、数百,千、上千、千余、数千,万、万余、上万、数万;亦可检索00(表示三位数以上)。界定性质的关键词包括:抗议、骚乱、罢工、请愿、上访、游行、静坐、示威、讨薪、冲突、斗殴、械斗、罢课、医闹、堵路、围堵、围攻、打砸、抗议、维权、群殴、流血、抗法、暴力、罢市、拆迁、环保、征地、城管、警察、袭警、下跪、自焚、聚众、集会。 通过上述方法,课题组共检索到群体性事件3145起,其中,有1018起来自纸质媒体(含对应的电子报媒体),有2127起来自网络媒体,两者结果无交叉。其中,检索到结果但网页无法打开或内容无法下载的28起,规模数量描述不清、无法判断是否为百人以上的856起,百人以下的1390起,百人以上的871起。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使用了上述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的搜索结果仍然可能存在遗漏,因此本报告使用的数据仅是基于上述关键词搜索到的结果,且可能是不完全的结果。本文只就通过上述方法搜索到的参与者在100人以上的群体性事件进行分析,其理由有二,一是群体性事件经媒体报道说明该事件具有一定的严重性和代表性,二是媒体报道本身对社会就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二100人以上群体性事件概况 (一)参与人数在100~1000人的群体性事件居多 据此次调研所获取的样本,2000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中国境内发生的871起100人以上的群体性事件中,参与者规模在100人至1000人的有590起,占67 7%;参与者规模在1001人至10000人的有271起,占31 1%;参与者规模在10001人及以上的有10起,占1 1%。有36起群体性事件造成总计至少79人丧生。估计有220万以上的人员参与群体性事件。

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总则 1、适用范围 校园内外涉及学生的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请愿以及集体罢餐、罢课、上访、聚众闹事、斗殴等各类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2、依据 《山东省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山东省处置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 二、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维护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保护学生生命财产安全,是学校应急处理工作的出发点和主旨。积极预防和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危害,是学校的重要职责。 2、预防为主原则。把应对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学生日常管理之中。加强基础工作,完善安全网络建设,增强预警分析,做好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将预防与应急处理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控制危机,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3、层层负责、快速反应原则。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直接管理学生

的部门对学生安全稳定负有特殊责任;领导对学生安全负责;各班主任(辅导员)对本班学生安全负责。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确保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快速、有序、高效。 4、责任追究原则。积极、有效处理或参与处理突发事件,努力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是全校相关部门的责任。对于突发事件应层层负责、及时处理上报。凡存在漠然置之、敷衍推脱、处置无措、擅离职守等行为的部门和个人,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学校制度严肃追究责任。 三、应急组织与职责 1、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 组长:王永周校长 副组长:张锋副校长、柳万增副校长 成员:杨广立、李广赞、王东安、龙东旭、朱桂仁、翟继新、郭孟斌、庞文凤、张学刚、康广杰、柳建福、李金光。 2、工作组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协调学校涉及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响应行动;研究确定事件性质、类型及与其他类特定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联系,下达应急处置任务;督促相关单位开展事件处置工作;提出信息报送上级有关部门的标准、内容以及请示上级部门指示、援助等事项;协调对外公布、公开与事件有关信息的口径及发布时间、方式等;总结经验和教训,向学校预防和处置突发性事件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提出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四、预警机制与信息报送 1、若发现或接到举报有影响校园与社会安全稳定、可能引起学生群

重大群体性事件处理预案

重大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 为依法妥善处置重大群体性事件,建立良好的治安秩序和维护全镇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处置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以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为目标,以防止聚众打、砸、抢、烧、防止交通严重堵塞、防止围堵冲击党政机关和其他重点要害部门等为重点,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力争把事件制止于萌芽和始发状态,控制在尽可能小的局部范围内,尽最大努力确保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重大群体性事件,是指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主要包括:(一)人数较多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二)集会、游行、示威和集体上访活动中出现的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或者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罢工、罢课、罢市;(四)非法组织和邪教等组织的较大规模聚集活动;(五)聚众围堵、冲击党政、司法、军警机关和重要警卫目标、广播、电视、通讯等传媒和通讯枢纽以及其他要害部位

或者单位;(六)聚众堵塞公共交通枢纽、交通干线、破坏公共交通秩序或者非法占据公共场所;(七)在大型体育比赛、文娱、商贸、庆典等活动中出现的聚众滋事或者骚乱;(八)聚众哄抢国家仓库、重点工程物资以及其他公私财产;(九)较大规模的聚众械斗;(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的其他群体性行为。 三、处置原则 (一)在上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联合有关主管部门处置的原则。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将情况向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报告,镇党政领导要亲临现场,做好矛盾化解工作。迅速商请公安机关维护好现场秩序,保护党政机关等重点部位及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在必要时,镇人民武装部在报请党委同意后可调集民兵应急分队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秩序;(二)防止矛盾激化原则。对参与重大群体性事件的群众,要坚持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以教育疏导为主,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三)防止事态扩大原则。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及时处置,要防止措施不当而激化矛盾,防止事态扩大;(四)依法果断处置原则。对围堵、冲击党政机关、阻断交通、骚乱以及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活动,要抓住时机,坚决依法果断处置,控制局势,尽快平息事态,防止事态的扩大蔓延.

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教案(含附件)

教学技能大赛教案 课目: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教师:赵云 学时: 2 学时 代表队:青海警官职业学院

治安类专业 《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教案 Ⅰ教学提要 ●教学对象 3年制治安管理专业三年级学员,人数40人(分组设计实训,每组5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应遵循的原则;明确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任务流程和处置措施等。 能力目标:初步具备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的基本能力。 ●教学内容 1.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应遵循原则; 2.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现场的工作任务流程; 3.公安机关对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措施的运用。 ●教学要求 1.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处置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的工作任务为驱动,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2.充分考虑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增加授课的直观性,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积极性;

3.严格学员考勤,注重学员课堂表现及学员主体的参与度,做到教与学的活动有机结合。 ●教师分工 课目团队主讲教师,主要讲授本课目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和实训。辅助教师,可配合主讲教师组织开展本课目基本技能的实训课前准备工作、单项内容实训组织、案例分析讨论等环节的教学工作,另外,要加强本课目团队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教学重点 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现场应遵循的原则和现场处置的工作任务流程。 ●教学难点 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措施运用,引导学员如何将理论应用于模拟现场情景实训演练。 ●教学方法 重视教师讲解、提问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讨论、单项内容实训、学生互评、点评指导、现场答疑以及条件允许下的模拟情景实训演练等方式,正确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明显。 ●教时安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