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生物学实验习题

现代生物学实验习题

现代生物学实验习题
现代生物学实验习题

现代生物学实验习题

(一)每个实验按“实验报告纸”的格式完成一份实验报告

(二)回答各部分实验各模块中的相关思考题。

思考题汇总:

第一部分:生物化学实验

第一模块:糖实验技术

1、如何选择生化物质实验中的实验材料?有何标准?

2、材料的破碎方法有哪些?

3、碱性铜试剂法测定还原糖是直接滴定还是间接滴定?两种滴定方法各有何优

点?

4、在粗纤维的测定中哪些因素是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

5、在粗纤维的测定中为什么必须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6、用本方法测定的结果为什么称为“粗纤维”?

第二模块:酶学实验技术

1、酶的特异性实验为什么要做试剂检查实验?省略该步骤可能有怎样的结果?

2、酶作用的专一性有哪几种?

3、试说明可逆抑制剂与不可逆抑制剂的作用特点。

4、三种可逆抑制剂的抑制程度与底物浓度有何关系?

5、高温导致酶活性丧失的分子机理是什么?如何在酶的分离纯化中克服这种影

响?

6、还有哪些因素可以导致酶活性的降低?

7、 pH值导致酶活性丧失的分子机理是什么?

8、 pH值改变导致的活性丧失, pH值恢复后活性也能恢复吗?

9、试说明米氏常数K m的物理意义和生物学意义。

10、为什么说米氏常数K m是酶的一个特征常数而V m则不是?

11、请把已做的酶定性实验改造为定量实验。

第三模块:蛋白质实验技术

1、为什么用0.145 mol/L TCA来抽提细胞色素C?

2、抽提细胞色素C时加入硫酸铵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

3、在凝胶过滤层析纯化细胞色素C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重要环节?

4、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为什么要在样品中加少许溴酚兰和一定浓

度的蔗糖溶液?蔗糖及溴酚兰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5、简述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的基本原理。

6、进行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7、在酪蛋白制备时为什么要用醋酸缓冲液调pH到4.8?

8、在酪蛋白制备时.乙醚、乙醇作用是什么?

9、与其它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相比,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有何优点?

10、如何用纸层析法对氨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定?

11、纸层析和柱层析、薄层层析、高效液相层析各有什么特点?

第四模块:其他生物物质的分析

1、粗脂肪的定量测定─索氏提取法实验中得到的是粗脂肪, 若要制备单一组分的

脂类成分, 可用什么方法进一步处理?

2、粗脂肪的定量测定中样品制备时烘干为什么要避免过热?

3、DNA含量测定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4、简述二苯胺法测DNA的基本原理。

第二部分:细胞与显微技术学实验

第一模块:细胞形态结构观察与各种显微镜的使用

1、比较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其区别。\

2、分别计算不同物镜放大倍数下测微尺的单位。

3、鸭红细胞直径为多少微米.

4、计算每立方毫米兔血中红细胞的数量。

5、了解鸟类与哺乳类动物红细胞的形态差异

6、简述使用油镜前后的注意事项。

7、描绘描述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8、描绘洋葱根尖纵切面概况。

9、描述原生动物基本形态结构及植物根尖不同分区细胞形态结构差异。

10、比较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异同。

11、简述相差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差别。

12、描述蛙肝细胞的形态特点。

13、描述在荧光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14、绘图比较人正常肝组织细胞和脂肪肝组织细胞。

15、试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基本原理,并描述实验中所观察的现象

16、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的图象为什么比普通的荧光显微镜的清晰度、层

次感要强许多?

17、试比较电子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异同

18、试描述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第二模块:细胞化学技术与免疫荧光染色

1、试述免疫荧光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描述实验中所观察的实验现象.

2、试比较免疫荧光技术与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的异同.

3、试述免疫细胞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并描述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给予解

4、简述Feulgen反应和PAS反应的原理,并描述显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5、Schiff试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第三模块:生物显微制片技术

1、为什么切取病理材料时应加对照?

2、为什么固定液要以新配为好?

3、当材料周围出现白色雾状时,应退回纯酒精中重新脱水,为什么?

4、为什么切片分离不能形成蜡带?

5、为什么切出的蜡带弯曲?

6、哪些原因会引起蜡带上卷,切过刀口即破裂?应如何解决?

7、在染色、封藏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不正常现象?应如何解决?

第四模块:显微摄影与暗房技术

1、显微镜摄影时应掌握哪些关键步骤?

2、你认为在放大过程中,应注意掌握哪些关键步骤?为什么?

3、洗出的照片偏黑,为什么?

第三部分: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

第一模块:土壤微生物的分离

1、在配制培养基的操作过程要注意哪些问题?

2、高压蒸汽灭菌时,为什么要先将灭菌锅锅内的冷空气完全排尽?

3、试拟出从土壤中分离芽孢杆菌的主要实验步骤。

4、如何检验平板上某个单菌落是不是纯培养?

5、要测定某种液体饮料中的活细菌总数,除了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外,还可采用哪

些方法?

第二模块:微生物的观察与鉴定

1、造成革兰氏染色结果不正确(假阴性或假阳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用简单简单染色法是否能观察到细菌的芽孢?为什么?

3、试设计一种可用于蛋白酶产生菌株初筛的筛选模型。

4、产气肠杆菌也可发酵葡萄糖产生有机酸,但其甲基红反应却为阴性。试分析其原

5、采用细菌自动鉴定系统(BBL CRYSTAL)进行细菌鉴定有何优缺点?

6、青霉和曲霉的形态有哪些异同?

7、要观察构巢曲霉的闭囊壳,制片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三模块:消毒与灭菌效果的测定

1、中和剂有什么作用?

2、如何定量测定某种消毒剂对皮肤的消毒效果?试拟出试验步骤。

3、那些因素会影响消毒剂的杀菌效果?试列举说明。

第四模块:海洋放线菌抗菌活性菌株的筛选

1、请设计一种分离稀有放线菌的实验方案

2、绘图描述所观察到的放线菌形态。

3、试比较三种培养和观察放线菌方法的优缺点。

4、镜检时,你如何区分放线菌的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

5、双层琼脂法在抗生素的测定中有那些优缺点?

第五模块:酵母胞外多糖的发酵及其测定

1、如何区别酵母菌的营养细胞和释放出子囊外的子囊孢子

2、为什么在高碳氮比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及高通气量进行发酵有利于菌株多糖的

合成?

3、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有何优缺点?

第六模块:基础免疫学研究技术

1、双向琼脂免疫扩散实验:画出个孔间的沉淀线位置、数量、形态,并予以简单的

说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2、单向琼脂扩散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并探讨试验要点

3、间接凝集反应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实验:记录试验结果并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实

验结果的因素

4、免疫电泳实验:画出沉淀线的形态、数量和位置,并予以简要说明。

5、与相关的免疫学试验进行比较,探讨免疫电泳的主要优点。

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收集及形态观察:绘图并描述观察到的各种细胞的形态特征,

计算腹腔巨噬细胞的百分比。

7、记录个管收集样品的OD值,并绘制洗脱曲线

8、对IgG的含量和纯度结果进行分析。

9、探讨影响IgG纯度的因素

10、分析酶标抗体不纯对抗原检测结果的影响(双抗夹心法)

11、比较免疫荧光法和ELISA的最适检测对象。

12、试分析比较各种免疫标记技术的优缺点

第四部分:动物生物学实验

第一模块:动物解剖及动物的形态结构观察技术

1、绘水螅纵切或横切面(局部)图,示各部分结构。

2、与腔肠动物比较,扁形动物具有哪些进步性特征?这些特征有何进步性意义?

3、为什么说环节动物是高等无脊椎动物?

4、绘制变形虫的放大图,表示出所见到的各种结构。

5、通过所观察的代表动物总结鞭毛纲与肉足纲的主要特征。

6、通过观察,总结河蚌适应于不大活动生活方式的形态结构特征。

7、根据对环毛蚓的观察及与蛔虫等的比较,说明无脊椎动物消化管结构和机能的

演变,及其与真体腔形成的关联。

8、通过对棉蝗的解剖与观察,说昆虫纲的主要特征。其中哪些特征是对陆生生活

的适应?

9、通过实验观察,归纳鸟类的哪些形态结构特征表现了对飞翔生活的适应。

10、鸟类传统分类的优缺点?

第二模块:动物生理学实验技术

1、扫描基线位于最上端或最下端,能否进行实验?如何把基线调到当中。

2、当用刺激电极刺激机体,没有反应时,有哪些原因?如何检查?

3、当采样记录时,没有生物信号,有哪些原因?如何判断?

4、如何在采样记录时,在刺激或注射药物时作标记?

5、如何改变采样波形的宽窄以适应观察和打印?

6、如何限定我们所需的波形进行打印?

7、剥去皮肤的后肢,能用自来水冲洗吗?为什么?

8、金属器械碰压、触及或损伤神经及腓肠肌,可能引起哪些不良后果?

9、如何保持标本的机能正常?

10、单收缩过程中潜伏期包括哪些生理过程?

11、讨论肌肉发生不完全强直收缩及完全强直收缩的条件,人们日常生活中哪些

动作属于强直收缩。\

12、何谓临界融合刺激频率?

13、解释在一定范围内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振幅随刺激强度而改变,是否与单个神

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全”或“无”定律相矛盾?

14、改变神经干的方向后,动作电位的波形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15、分析KCl溶液和普鲁卡因对动作电位影响的机理。

16、利用现有仪器和记录动作电位的方法,设计一个测定坐骨神经不应期的实验,

讲清楚实验原理?

17、实验结果说明心肌的哪些生理特性?

18、心肌的不应期较长有何生理意义?

19、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两栖类心脏的起搏点是静脉窦?

20、分析刺激迷走交感神经干所产生效应的机理。

21、试设计一种单纯刺激迷走神经和单纯刺激心交感神经的实验。

22、以蛙类离体心脏灌流实验为例说明心肌有哪些生理特性?

23、以蛙类离体心脏灌流为例说明内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意义。

24、分析增加呼吸无效腔,呼吸运动改变的原因。

25、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肺牵张反射对维持正常呼吸节律的意义。

26、双侧切断迷走神经以后,呼吸运动的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27、分析注射乳酸后呼吸运动变化的原因。

28、分析每一实验观察项目引起血压变化的机制

第三模块:组织胚胎学实验技术

1、写出组织培养实验器材的清洗、包装及灭菌的要领,并阐明其原因。

2、总结培养过程中组织块贴壁能否成功的经验,写出影响组织正常贴壁的因素。

3、不同的实验材料(如两栖类、鱼类)和相同实验材料不同组织的培养所需的培养

条件和培养方法是否相同,请说出原因。

4、根据镜检观察分析培养细胞的类型。

5、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培养的组织块有无污染、组织的贴壁及生长情况),总结

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写出对组织培养实验的体会。

第四模块:基础寄生虫学研究方法

1、寄生原虫主要形态鉴别要点和分类根据是什么?

2、寄生原虫的运动细胞器官主要有哪些类型?

3、分别绘制一种阿米巴或鞭毛虫、孢子虫和纤毛虫等医学原虫标本形态结构图。

4、本次实验内容检验结果报告和体会。

5、吸虫幼虫胞蚴和裂蚴的主要区别在哪里?为什么吸虫类的第一中间宿主基本上

都是贝类?简述你在螺内找到的吸虫幼虫的形态。

6、吸虫病原在形态上主要分类根据是什么?其生活史发育类型有哪些?

7、有代表性地画一种吸虫成虫结构示意图,并分别清楚地标明虫体内部各器官结构

的名称。

8、绦虫幼虫的主要区别点在哪里?

9、绦虫成虫病原在形态上主要分类根据是什么?其生活史发育类型有哪些?

10、分别画出任一种绦虫头节和成熟体节标本结构示意简图,并分别清楚地标明

体节内部器官结构名称。

11、线虫成虫标本的主要分类根据是什么?如何识别线虫卵的不同形态?

12、粪检结果报告。

13、认真绘制一种线虫成虫、幼虫或虫卵标本图,标明虫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4、医学节肢动物在人、畜和禽类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和感染途径方面有何传播

意义?

15、医学节肢动物的分类应注意哪些基本结构?

16、绘制一种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图谱。

第五部分:植物生物学实验

模块一:植物形态解剖技术

1、比较单、双叶植物初生根的结构

2、比较双子叶植物初生和次生根的结构

3、绘制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典型结构

4、绘制南瓜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5、绘制马铃薯茎的贮藏组织的结构

模块二:植物生理实验技术

1、叶绿素、荧光素酶以及绿色荧光蛋白都能产生荧光,它们的原理有什么不同?能

量来源有何差异?

2、转GFP的植物在检测绿色荧光时为何没有看到叶绿素的红色荧光?若选择荧光标

记绿色植物细胞,在选择荧光物质时应首先考虑什么问题?

3、如何判断呈橙黄色的花和果实中含的是类胡萝卜素还是花色素?

4、为什么植物在不同生长环境下其Chl含量有差异?Chla /Chlb有何适应意义?

5、通过开放实验――切花保鲜和采后生理本实验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从中你学

到了什么?对开放性实验你有何好的建议?

模块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培养基的成分主要有那几类?

3、与植物基因转化有关的农杆菌有几种类型?植物损伤信号主要是什么物质?什

么是双元表达载体系统?GUS基因用来检测组装的嵌合基因是否导入细胞的原理是什么?

模块四:基础植物生态学研究方法

1、观察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叶片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别。并比较这两类植物的光合参

数。

2、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叶片光合速率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蒸腾的关系

(将生物统计学方法应用于结果分析)?

3、实验二环境样品的采集、处理与分析--以土壤为例

4、如何提高样品分析的精度?

5、怎样确定植物是否缺P,还需要哪些辅助指

第六部分: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实验

第一模块:经典遗传学研究方法

1、果蝇突变体可以如何得到?请列出几种方法,并设计实验尝试。

2、请描述核型:

45,XY, der (14;21) (q21;q14)

47,XY, +21

3、计算噬菌体效价和转导频率

效价(单位/ml)=斑数x稀释倍数x取样量

转导频率=(转导子数/ml)/(噬菌体数/ml)x100%

4、画图表示λdg转导颗粒转导gal-细菌的过程

5、转座子引起的插入突变实验:

6、列表记录观察结果

7、记录A、B板上菌落数,计算每毫升数

8、计算Tn5易位插入突变总频率

第二模块:真核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1、为了获得较为完整的基因组DNA在实验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2、记录实验结果,并估测PCR扩增产物分子量。

3、简述PCR基本原理

4、进行一次成功的PCR反应顺注意哪些问题。

第三模块:原核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1、简要叙述酚氯仿抽提DNA体系后出现的现象及其成因。

2、沉淀DNA时为什么要用无水乙醇及在高盐、低温条件下进行?

3、在整个酶切反应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如何选择DNA和限制性内切酶的用量?

5、反应体系中为何内切酶用量不能超过整个反应体系的10%?

6、计算转化率,根据转化率和阴性对照分析实验结果。

7、根据本实验认为影响转化率的因素有哪些?

8、抗性法筛选和互补筛选原理是什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考题及要求(有答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考题及要求 答案仅供参考 、说出下列化学实验仪器的名称 6试剂瓶 11量筒12 1000 ml容量瓶13量杯14分液漏斗 1 干燥器2电热套3蒸发皿4洗瓶 5称量瓶7锥形瓶8抽滤瓶9滴瓶10漏斗

、判断题 1、洗净的玻璃仪器如烧杯、试剂瓶等不能倒扣在实验台上。 2、洗瓶尖嘴不能接触容器内壁。 (V ) 3、铬酸洗液不能重复使用。 (X ) 4、量筒洗净后应放在烘箱中烘干。 (X ) 6、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头不可伸入到通风厨中。 7、分析纯、化学纯试剂的标签颜色分别为红色、蓝色。 8、固体试齐煤入广口试剂瓶,液体试齐U 装入细口试剂瓶。 9、可以将鼻孔靠近试剂瓶口去感觉试剂的气味。 5、用烘箱烘干玻璃仪器时,烘箱的温度可设定为 105~110C 。 (V) 15移液管16酸式滴定管17碱式滴定管18刺形分馏柱19直形冷凝柱20球形冷凝柱 25滴管 21布氏漏斗 22烧瓶 23蒸馏头 24接引管

10、在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前,磨口玻璃塞要用橡皮筋系在瓶口。 11、取用化学试剂时,若没有说明用量则应按照最少量取用:液体取 管底部。(V ) 12、实验过程中,未用完的化学药品不能放回原来的试剂瓶中,要将其丢弃。13、用胶头滴管往容器中加入较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垂直悬空。( V ) 14、采用倾倒法取用液体试剂时,试剂瓶的标签要靠在手心,试剂瓶口不能与承接试剂的容器 口接 触。(X ) 15、为将粉末状固体试剂送入容器的底部,可以使用纸片折成的 V 型槽。( V ) 16、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试剂时,砝码应放在右盘。 ( V ) 17、 称量 0.1200~0.1300g 药品时,要用加重法在分析天平上进行。 (X ) 18、 带有刻度的烧杯可以作用量器使用。 ( X ) 19、 称量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而要用纸带套住称量瓶。( V ) 20、 要待分析天平的零点显示稳定后方可进行称量操作。 ( V ) 21、 用移液管移取一定量的液体时,留在移液管尖嘴的少量液体要用洗耳球吹出。 ( X 22、 碱式滴定管通过玻璃珠和橡皮管间的缝隙大小来控制滴定速度。 ( V ) 23、 酸碱滴定管除可用于酸碱滴定外,也可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 V ) 24 、滴定用的锥形瓶在洗净后一定要烘干方可使用。 ( X ) 25、 量筒的刻度值为 上小下大”,滴定管的刻度值为 上大下小”。(X ) 26、 用移液管移取试剂瓶中的液体时,移液管要插入到试剂瓶的底部。 ( X ) 27、 从移液管中放出液体到容器中时,移液管的尖嘴口要接触容器内壁。( V ) 28、 在滴定开始前,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可以不予排出。 ( X ) 29、 滴定管使用完后,要洗净并倒置夹在滴定台的蝴蝶夹上。( V ) 30、 如果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旋塞处漏液,可以采用在旋塞上涂抹凡士林来处理。( V ) 31、 分液漏斗的旋塞操作方法和酸式滴定管相同。( V ) 32 、从分液漏斗中放出液体时,上下层液体均应从下口放出。 (X ) 33、 普通常压过滤时,漏斗流出口的尖嘴端不能靠在烧杯的内壁。 (X ) 34、 过滤时,要将待过滤液直接倒入漏斗中。 ( X ) 35、 布氏漏斗中不用放入滤纸。 ( X ) 36、 为了维持过滤时滤液较高的温度,应采用热过滤,热过滤又称保温过滤。( V ) 37、 分液漏斗使用前不用检查是否漏液。 ( X ) 38、 减压过滤时,吸滤瓶的支管口要通过橡皮管与真空泵相连。( X ) 39 、抽滤完成后,应先关闭真空泵再拨开抽滤瓶上的橡皮管。 ( X ) 40、 减压过滤简称为抽滤或吸滤,比常压过滤的速度更快。 ( V ) 41、 蒸馏时,圆底烧瓶中装入的液体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 2/3。( V ) 42、 蒸馏装置的安装应遵循 “从下往上,从左往右 ”的顺序,拆卸顺序与安装顺利相同。 43、 蒸馏完成后,要先关闭冷凝水,再停止加热。 ( X ) 44、 蒸馏时,温度计从蒸馏头上口插入的深度没有明确要求。 ( X ) 45、 当液体的沸点差距小于 30C 时,要使用分馏方法来进行分离,而不能使用蒸馏。( I ?2mL ,固体只需盖满试 X )

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实验报告

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超薄切片 一、实验目的 学习掌握常规生物样品前处理技术及样品包埋块的制备技术。 二、实验材料 植物幼嫩叶片、小鼠肝脏细胞 三、实验试剂 2.5%戊二醛、PBS、1%锇酸、30%丙酮、100%丙酮、 Epon812包埋液、蜡油 四、实验器材 离心管、玻璃棒、滴管、移液枪、刀片、镊子、牙签、烘箱、切片机、 五、实验步骤 1、取材固定:从植株上取叶片或者取小鼠肝脏细胞,切取 1mm3左右大小的组织块,立即放入PBS(pH7.2)配制 的2.5%戊二醛中固定1小时。 2、用0.1molPBS缓冲液冲洗三次每次3~5分钟。 3、1%锇酸固定1小时,然后用缓冲液冲洗三次每次3~5 分钟。 4、丙酮脱水:30%-50%-70%-80%-90%-100%- 100%每级5~10分钟

5、浸透:脱水剂:包埋剂=3:1 1小时 脱水剂:包埋剂=1:3 过夜 6、聚合:45 ℃12h 60 ℃24h 磷酸缓冲液0.2molL-1 PBS 配制 A液:Na2HPO4 .2H2O 35.61g 加DDW 至1000ml B液:NaH2PO4 .H2O 27.6g 加DDW 至1000ml 不同pH磷酸缓冲液的配制 pH 6.6 6.8 7.0 7.2 7.4 7.6 A液(ml) 18.8 24.5 30.5 36.0 40.5 43.5 B液(ml) 31.2 25.5 19.5 14.0 9.5 6.5 Epon812包埋液的配制 Epon812树脂20ml DDSA 4.6ml MNA 15.3ml DMP-30 0.8ml

2、支持膜的制备 将一个干净的载玻片垂直放入含有0.3~0.5%氯仿配制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制模剂中,放置两三秒后将载玻片垂直取出。用刀片在含有膜的载玻片上划出所需要的正方形,然后将载玻片45度倾斜放入水溶液中,使膜飘在水面上,选取厚薄合适的膜,将膜放在载网上,以备后面用。 3、切片 首先制刀,将玻璃片制成梯形的刀片,以备切片时使用。将包埋块置于显微镜下进行修整,将其修为最上端为正方体。在切片机上进行切片操作,使切下来的样品片漂浮在水槽中。对切下来的样品块进行染色并观察。 六、注意事项 1、取材的时候动作要迅速,组织离体后应将其快速放入 固定液中。并且要尽量减少损伤,减少牵拉或挤压组 织。组织块的大小一般为1mm3。 2、用固定液固定的样品若漂浮在溶液表面,应通过抽真 空的方法让样品沉入溶液中。 3、饿酸为剧毒、极易挥发的试剂,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4、脱水时要逐级脱水,而不能急剧脱水,更换液体时动 作要快,不要让组织离开溶液,否则会在组织内外产 生气泡。

实验诊断学试试题库学校答案学习资料

实验诊断学试试题库 学校答案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 选择题: 1.下列临床常用标本中,不正确的是:D A.血常规实验中,最常用的抗凝剂为EDTA·K2。 B.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K+的测定。 C.对于尿液一般常规检查,可用随机尿标本。 D.采集脑脊液标本时,常采用第一管作细胞计数。 2.下列关于临床检验标本描述中,错误的是:A A.血常规检查的标本一般用EDTA-Na2抗凝的标本。 B.尿液常规检查一般可留取随机尿标本。 C.PT、APTT试验需采用枸橼酸盐抗凝。 D.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K+的测定。 3.在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以下检验结果哪一项是错误的:D A.WBC总数升高 B.外周血中出现晚幼粒细胞 C.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 D.NA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活性降低 4.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C A.在急性化脓性感染中,外周血中常易出现晚幼粒细胞。 B.在病毒性感染中,常可见淋巴细胞分类增多。 C.嗜酸性粒细胞生理功能中突出的特点是参与超敏反应。 D.缺铁性贫血经铁剂治疗后,在红细胞分布直方图上可出现“双峰”改变。5.关于非选择性蛋白尿,下述描述中错误的是:D A.非选择性蛋白尿常出现于较严重肾小球病变中。 B.中分子量白蛋白与小分子量β2-微球蛋白同时增多。 C.大分子量蛋白质如IgG、IgA甚至IgM也大量滤出。 D.非选择性蛋白尿治疗反应常常十分有效,因此预示预后良好。 6.关于正常骨髓象的描述,下列中错误的是:C A.骨髓增生活跃 B.粒红比值约为5-7:1 C.粒系中杆状核粒细胞高于分叶核粒细胞,在粒细胞系中所占的比例为最高 D.可见到极少量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非造血细胞 7.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依K因子)包括有:B A.FⅡ、Ⅳ、Ⅸ、Ⅹ

仪器分析实验试题及答案1

一、填空题 1、液相色谱中常使用甲醇、乙腈和四氢呋喃作为流动相,这三种溶剂在反相液相色谱中的洗脱能力大小顺序为甲醇<乙腈<四氢呋喃。 2、库仑分析法的基本依据是法拉第电解定律。 3、气相色谱实验中,当柱温增大时,溶质的保留时间将减小;当载气的流速增大时,溶质的保留时间将减小。 二、选择题、 1、、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___D___的差别。 A. 沸点差 B. 温度差 C. 吸光度 D. 分配系数。 2、气相色谱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___C__原则。 A. 沸点高低 B. 熔点高低 C. 相似相溶 D. 化学稳定性。 3、在气相色谱法中,若使用非极性固定相SE-30分离乙烷、环己烷和甲苯混合物时,它们的流出顺序为(C ) A. 环己烷、乙烷、甲苯; B. 甲苯、环己烷、乙烷; C. 乙烷、环己烷、甲苯; D. 乙烷、甲苯、环己烷 4、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葛根素、对羟基苯甲醛和联苯的混合物时,它们的流出顺序为(A ) A. 葛根素、对羟基苯甲醛、联苯; B. 葛根素、联苯、对羟基苯甲醛; C. 对羟基苯甲醛、葛根素、联苯; D. 联苯、葛根素、对羟基苯甲醛 5、库仑滴定法滴定终点的判断方式为(B ) A. 指示剂变色法; B. 电位法; C. 电流法 D. 都可以 三、判断题 1、液相色谱的流动相又称为淋洗液,改变淋洗液的组成、极性可显著改变组分的分离效果。(√) 2、电位滴定测定食醋含量实验中电位突越点与使用酸碱滴定法指示剂的变色点不一致(×) 四、简答题 1、气相色谱有哪几种定量分析方法? 答:气相色谱一般有如下定量分析方法:内标法、外标法、归一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2、归一化法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应用?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考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分配常数:又称分配系数,是指一种分析物在两种不相混合溶剂中的平衡常数。 2.多肽链的末端分析:确定多肽链的两末端可作为整条多肽链一级结构测定的标志,分为氨基端分析和羧基端分析。 3.连接酶:指能将双链DNA中一条单链上相邻两核苷酸连接成一条完整的分子的酶。 4.预杂交:在分子杂交实验之前对杂交膜上非样品区域进行封闭,用以降低探针在膜上的非特异性结合。 5.反转录PCR:是将反转录RNA与PCR结合起来建立的一种PCR技术。首先进行反转录产生cDNA,然后进行常规的PCR反应。 6.稳定表达:外源基因转染真核细胞并整合入基因组后的表达。 7.基因敲除:是指对一个结构已知但功能未知或未完全知道的基因,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实验,将该基因从动物的原基因组中去除,或用其它无功能的DNA片断取代,然后从整体观察实验动物表型,推测相应基因的功能。 8.物理图谱:人类基因组的物理图是指以已知核苷酸序列的DNA片段为“路标”,以碱基对(bp,kb,Mb)作为基本测量单位(图距)的基因组图。 9.质谱图:不同质荷比的离子经质量分析器分开后,到检测器被检测并记录下来,经计算机处理后所表示出的图形。 10.侧向散射光:激光束照射细胞时,光以90度角散射的讯号,用于检测细胞内部结构属性。

11.离子交换层析: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液体为流动相的系统中进行的层析。 12.Edman降解:从多肽链游离的N末端测定氨基酸残基的序列的过程。 13.又称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是能够特异识别双链DNA序列并进行切割的一类酶。 14.电转移:用电泳技术将凝胶中的蛋白质,DNA或RNA条带按原位转移到固体支持物,形成印迹。 15.多重PCR:是在一次反应中加入多对引物,同时扩增一份模板样品中不同序列的PCR 过程。 16.融合表达: 在表达载体的多克隆位点上连有一段融合表达标签(Tag),表达产物为融合蛋白(有分N端或者C端融合表达),方便后继的纯化步骤或者检测。 17.同源重组:发生在DNA同源序列之间,有相同或近似碱基序列的DNA分子之间的遗传交换。 18.遗传图谱又称连锁图谱(linkage map),它是以具有遗传多态性的遗传标记为“路标”,以遗传学距离为图距的基因组图。 19.碎片离子:广义的碎片离子为由分子离子裂解产生的所有离子。 20.前向散射光:激光束照射细胞时,光以相对轴较小角度向前方散射的讯号用于检测细胞等离子的表面属性,信号强弱与细胞体积大小成正比。 21.亲和层析:利用共价连接有特异配体的层析介质分离蛋白质混合物中能特异结合配体的目的蛋白或其他分子的一种层析法。(利用分子与其配体间特殊的、可逆性的亲和结合

实验诊断习题及答案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 第一章概论 名词解释: 1实验诊断:是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2血液学检验:被检个体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状态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应用于该个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这种诊断称为个体化诊断。 3个体化诊断:被检个体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状态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应用于该个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这种诊断称为个体化诊断。 4床边检测(POCT):床边检测是指在病人医疗现场进行的医学检验。 5参考值:是指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 6参考范围: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即为参考范围。 问答题: 1 实验诊断包括哪几方面? 答:包括实验室前、实验室和实验室后3个部分。 1.实验室前包括医生对患者的分析、化验项目的选择和组合、与上级医生的商讨、医嘱的制定、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运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传输。 2.临床实验室以诊、防、治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学、生理学、细胞学、病理学或其他检验学的分析。并提出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性服务,包括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的检查提供咨询性服务。

3.实验室后包括系统性的审核、规范格式和解释、授权发布、结果的报告与传递和检验样品的储存。通过上述过程得到的实验室数据和信息与临床资料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实验诊断是诊断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2试述实验诊断学的内容 答:实验诊断学的内容包括如下: 1.血液学检验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以及非造血细胞疾病所致的血液学变化的检查。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成动力学、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等的检验;止血功能、血栓栓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检验;溶血的检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等。 2.体液与排泄物检验对尿、粪和各种体液以及胃液、脑脊液、胆汁等排泄物、分泌液的常规检验。 3.生化学检验对组成机体的生理成分、代谢功能、重要脏器的生化功能、毒物分析及药物浓度监测等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包括糖、脂肪、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物和衍生物的检验;血液和体液中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检验;血气和酸碱平衡的检验;临床酶学检验;激素和内分泌功能的检验;药物和毒物浓度检测等。 4.免疫学检验免疫功能检查、临床血清学检查、肿瘤标志物等的临床免疫学检测检验。 5.病原学检验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体检查、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检查、性传播性疾病的病原体检查,细菌耐药性检查等。 有关临床遗传学检查、临床脱落细胞学检查等未包括在本篇范围内。 3 血液学检验有哪些方面? 答: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成动力学、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等的检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1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 选择题: 1.下列临床常用标本中,不正确的是:D A.血常规实验中,最常用的抗凝剂为EDTA·K2。 B.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K+的测定。 C.对于尿液一般常规检查,可用随机尿标本。 D.采集脑脊液标本时,常采用第一管作细胞计数。 2.下列关于临床检验标本描述中,错误的是:A A.血常规检查的标本一般用EDTA-Na2抗凝的标本。 B.尿液常规检查一般可留取随机尿标本。 C.PT、APTT试验需采用枸橼酸盐抗凝。 D.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K+的测定。 3.在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以下检验结果哪一项是错误的:D A.WBC总数升高 B.外周血中出现晚幼粒细胞 C.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 D.NA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活性降低 4.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C A.在急性化脓性感染中,外周血中常易出现晚幼粒细胞。 B.在病毒性感染中,常可见淋巴细胞分类增多。 C.嗜酸性粒细胞生理功能中突出的特点是参与超敏反应。 D.缺铁性贫血经铁剂治疗后,在红细胞分布直方图上可出现“双峰”改变。

5.关于非选择性蛋白尿,下述描述中错误的是:D A.非选择性蛋白尿常出现于较严重肾小球病变中。 B.中分子量白蛋白与小分子量β2-微球蛋白同时增多。 C.大分子量蛋白质如IgG、IgA甚至IgM也大量滤出。 D.非选择性蛋白尿治疗反应常常十分有效,因此预示预后良好。 6.关于正常骨髓象的描述,下列中错误的是:C A.骨髓增生活跃 B.粒红比值约为5-7:1 C.粒系中杆状核粒细胞高于分叶核粒细胞,在粒细胞系中所占的比例为最高 D.可见到极少量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非造血细胞 7.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依K因子)包括有:B A.FⅡ、Ⅳ、Ⅸ、Ⅹ B.FⅡ、Ⅶ、Ⅸ、Ⅹ C.FⅡ、Ⅴ、Ⅷ、Ⅹ D.FⅤ、Ⅶ、Ⅷ、Ⅹ 8.尿蛋白定性检查为+~++,尿圆盘电泳图形以小分子量蛋白为主,最可能为哪一种蛋白尿的特征:B A.肾小球性蛋白尿 B.肾小管性蛋白尿 C.混合性蛋白尿 D.功能性蛋白尿 9.血清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最主要见于哪种疾病:D

物化实验习题与答案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 1.根据热化学的定义,关于燃烧热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物质氧化时的反应热 (B)物质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 (C)1mol物质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 (D)1mol物质完全还原时的反应热 2.氧弹式量热计的基本原理是(A) (A)能量守恒定律 (B)质量作用定律 (C)基希基希霍夫定律 (D)以上定律都适用 3.氧弹式量热计是一种(D) (A)绝热式量热计 (B)热导式量热计 (C)热流式量热计 (D)环境恒温式量热计 4.在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苯甲酸燃烧热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操作是(D) (A)在氧弹充入氧气后必须检查气密性 (B)量热桶内的水要迅速搅拌,以加速传热 (C)测水当量和有机物燃烧热时,一切条件应完全一样 (D)时间安排要紧凑,主期时间越短越好,以减少体系与周围介质发生的热交换5.在测定萘的燃烧热实验中,先用苯甲酸对氧弹量热计进行标定,其目的是(A)(A)确定量热计的水当量 (B)测定苯甲酸的燃烧热 (C)减少萘燃烧时与环境的热交换 (D)确定萘燃烧时温度的增加值 6.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萘的燃烧热,实验直接测量结果符号表示为(C)(A)Q (B)Q P (C)Q V (D)△H 7.燃烧热测定实验中,温差的修正可用哪种方法进行(B) (A)溶解度曲线 (B)奔特公式 (C)吸热——放热曲线 (D)标准曲线 8.给氧弹充氧气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减压阀出口压力指示表指针应指在(B)(A)小于 (B)—2 MPa (C)3Mpa—4MPa (D) 5 MPa 9.氧弹量热计中用水作为物质燃烧时燃烧热的传热介质,将水装在容器内正确的操作是(A)(A)3升水装在内筒

实验诊断学考试试题 (1)

一、单项选择题 1.成人女性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为多少g/L A.100~140 B.140~170 C.120~160 D.110~150 E.170~200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增高的心脏病是 A.高血压性心脏病 B.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冠心病 D.贫血性心脏病 E.风湿性心脏病 3.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 A.上消化道出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白血病 4.下列正常值中错误的是 A.网织红细胞0.005~0.015 B.白细胞计数 (4.0~10.0)X109 C.嗜酸性粒细胞0.5%~5% D.嗜中性粒细胞20%~40% E.血小板数(100~300)×109 5.中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量为: A.>90g/L B. 90g/L~60g/L C.60g/L~30g/L D. <60g/L E. <30g/L 6.下列哪项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急性失血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7.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 A. 急性溶血 B. 急性中毒 C.急性感染 D.大面积烧伤 E.恶性肿瘤 8.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白细胞总数减少:A.尿毒症 B.急性中毒 C.化脓性感染 D.伤寒 E.急性心肌梗死 9.有关白细胞计数,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10×109/L为白细胞增多 B.<4×109/L为白细胞减少 C.化脓性感染,白细胞增多 D.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白细胞可减少 E.白细胞增多和淋巴细胞增多常一致 10.急性失血时血象最早的变化是: A.血小板减少 B.血红蛋白减少 C.白细胞升高 D.白细胞减少 E.血小板减少增高 1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A.急性出血 B.急性感染 C.过敏性疾病 D.肺结核 E.伤寒 12.淋巴细胞增多见于 A.化脓性感染 B.寄生虫病 C.病毒性感染 D.皮肤病 E.过敏性疾病 13.下列除哪种情况外,都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大失血 C.放射病 D.脾功能亢进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4.出血时间延长见于: A.上消化道出血 B.肺出血 C.脑出血 D.血小板减少 E.红细胞减少 15.凝血埋单缩短见于: A.血友病 B.严重肝病 C.无纤维蛋白血症 D.DIC E.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亢进 16.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最常见于: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未治疗的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实验室使用安全测试题及答案

实验室安全 1 单选题实验室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应该()。 A 集中挂在醒目的地方 B 存放在档案柜中 C 由相关人员集中保管 正确答案:A 2 单选题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行()级管理。 A 校、(院)系、实验室三级管理 B 校、(院)系两级管理 C 院(系)、实验室两级管理 正确答案:A 3 单选题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坚持()方针。 A 安全第一,实验第二 B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 安全为了实验,实验必须安全 正确答案:B 4 单选题当油脂等有机物沾污氧气钢瓶时,应立即用()洗净。乙醇A 四氯化碳B C 水汽油D 1 / 35

正确答案:B 5 单选题回流和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烧瓶容量的()。 A 1/2 B 2/3 C 3/4 D 4/5 正确答案:B 6 单选题严禁在化验室内存放总量大于()体积的瓶装易燃液体。 A 10L B 30L C 20L D 25L 正确答案:C 7 单选题易燃化学试剂理想存放温度是多少?允许存放最高室温不得超过多少? A 0~10℃,30℃ B -4~4℃;30℃ C 0~5℃,20℃ D -4~4℃,40℃ 正确答案:B

8 多选题取用化学药品时,以下哪些操作事项是正确的()。 2 / 35 A 取用腐蚀和刺激性药品时,尽可能带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 B 倾倒时,切勿直对容器口俯视;吸取时,应该使用橡皮球 C 开启有毒气体容器时应带防毒用具 D 可以裸手直接拿取药品 正确答案:A,B,C 9 多选题为避免误食有毒的化学药品,应注意做到()。 A 不准把食物、食具带进实验室 B 在实验室内只能吃口香糖 C 使用化学药品后须先洗净双手方能进食 D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 正确答案:A,C,D 10 多选题大量集中使用气瓶,应注意()。 A 不必要设置符合要求的集中存放室 B 根据气瓶介质情况,采取必要的防火、防爆、防电打火(包括静电)、防毒、防辐射等措施 C 通风要良好,要有必要的报警装置 正确答案:B,C 11 多选题可燃性及有毒气体钢瓶一般不得进入实验楼内,存放此类气体钢瓶的地方应注意()。

实验诊断学习题题库

实验诊断学模拟试卷一 1、A1、A2型题 答题说明:每题均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 1.血沉加快见于 A.镰形细胞性贫血 B.心绞痛 C.高原居民 D.妇女妊娠期 E.多发性骨髓瘤 2.岁女性,头昏乏力2月,发热3天入院,体查:贫血貌,颈部可扪及黄豆大小淋巴结,胸骨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血象示Hb50g/L WBC50×109/L,异常细胞0.37 Pt 74×109/L,骨髓示增生极度活跃,可见Auer小体,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 败血症 D 缺铁性贫血 E 血小板减少症 3.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多为 A.降低 B.增多 C.正常 D.早期不正常 E.以上答案都不对 4.临床上患者脱水时计算补液量通常依据 A.RBC B.HGB C.ESR D.HCT E.WBC 5.正常人尿中偶见 A.透明管型 B.脂肪管型 C.颗粒管型

D.细胞管型 E.蜡样管型 6.白血病裂孔现象可见于哪种血液病骨髓象: 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7.下列哪种疾病禁忌腰椎穿刺 A.结核性脑膜炎 B.病毒性脑膜炎 C.脑寄生虫病 D.化脓性脑膜炎 E.颅内压增高 8.消化道恶性肿瘤筛选指标是 A.便外观为泊油样便 B.便脱落细胞查到癌细胞 C.便OB持续强阳性 D.便胆红素检查胆红素持续减低 E.便中查到大量红细胞 9.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形态学表现为 A.正色素性贫血 B.低色素性贫血 C.高色素性贫血 D.嗜多性贫血 E.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0.霍乱病人的粪便特点是 A.血便 B.稀汁样便 C.米汤样便 D.冻状便 E.柏油样便 11.尿中管型的形成是: A.变性蛋白质脱落 B.蛋白质在肾小管聚集 C.蛋白质在泌尿总浓液 D.肾小管中的内吞物质 E.肾曲小管炎性分化物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习题(附答案)

化学实验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少量的白磷贮存在水中,切割时在水下进行 B.制取硝基苯时,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浸没于反应混合液中 C.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迅速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稀小苏打溶液 D.不能使用裂化汽油从溴水中萃取溴 2.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需插入液面下的有①制备Fe(OH)2,用胶头滴管将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②制备氢气,简易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③分馏石油时,测量温度所用的温度计;④用乙醇制乙烯时所用的温度计;⑤用水吸收氨气时的导气管;⑥向试管中的BaCl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A.③⑤⑥B.③⑤ 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⑥ 3.下列各实验现象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苯酚、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 B.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不反应,再加硝酸钠或硫酸铁后,铜粉溶解 C.葡萄糖和福尔马林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都产生红色沉淀 D.将SO2通入氯化钡溶液至饱和,再加入足量硝酸或苛性钠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 4.在化学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时,其操作或记录的数据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8.84g食盐 B.用250mL的容量瓶配制所需的220mL、0.1mol/L的NaOH溶液 C.用量筒量取12.12mL的盐酸 D.用0.12mol/L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盐酸21.40mL 5.将淀粉溶液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经相当一段时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依次是 6.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液里含有游离氯。Cl2可氧化Na2SO3,要除去游离氯并中和其酸性,正确的方法是 A.先加适量的Na2SO3溶液,再加适量Na2CO3溶液 B.先加适量的Na2CO3溶液,再加适量Na2SO3溶液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必考题

实验诊断学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答:1.相对性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线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抗进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绝对性增多按发病元婴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后者称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血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多所致.包括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和红细胞生成素非偿性增加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红细胞增多症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 2.简述红细胞染色反应的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答: ①,低色素性:红细胞染色过浅,中央苍白区扩大,提示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常见于缺铁性贫血. ②.高色素性:红细胞着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其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 ③.嗜多色性:红细胞呈淡灰蓝或紫灰色,是一种刚脱核的红细胞,体积较正常红细胞稍大,正常人外周血中占.其增多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活跃,红细胞系增生旺盛.见于慢性贫血. 3.简述红细胞中常见的异常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答: ①.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含有细小嗜碱性点状物质,是核糖体聚集而成. ②.染色质小体:是核的残余物,此小体多见于溶血性贫血. ③卡-波环:成熟红细胞出现一条很细的淡紫色线状体呈环形或”8”字形,曾认为是核 膜的残余物. ④有核红细胞:正常成人有核红细胞均存在于骨髓之中,外周血涂片中除在新生儿科见到有核红细胞外,成人如出现有何红细胞,均属病理现象. ★4.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答:1.急性感染2.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红细胞破坏.3.急性大出血.4.急性中毒.5.白血病骨髓增值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5.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1.感染2.血液系统疾病.3.物理,化学因素损伤.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5.自身免疫性疾病. 6.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1.过敏性疾病2.寄生虫病3.皮肤病4血液病5某些恶性肿瘤6 某些传染病 7.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1,过敏性疾病2.血液病3.恶性肿瘤4.其他如糖尿病, 8.病理性淋巴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 ★9.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血小板分布异常. 10MPV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代表单个血小板的平均容积.增加多见于血小板破坏增加而骨髓代偿功能良好者,造血功能抑制解除后,MPV增加时造血功能恢复的主要表现.减低多见于: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生成减少.有半数白血病患者MPV减低,MPV随血小板数而持续下降,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标志之一.

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例题与答案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 一、中考热点 1.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要领 常见仪器:酒精灯、胶头滴管、烧杯、试管、量筒、托盘天平、玻璃棒、漏斗、集气瓶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和称量、仪器的连接和洗涤、物质的加热、过滤、蒸发等 3.三大气体的制取原理、装置、步骤、收集方法; 4.三大气体的除杂方法、验证方法; 5.设计实验组装装置以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实验题。 根据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内容已成为必考知识点。利用所给信息,选择实验室制取装置也列入中考必考行列。 6.要求掌握物质鉴别和鉴定的分析方法及解答要领。中考命题的热点主要是常见气体的鉴别和常见离子的鉴定。 二、复习指导 能正确进行实验基本操作,对实际操作进行判断常出在选择题中,物质的区分和检验及混合物的分离知识较灵活,一般出在实验和填空题中;利用科学探究认识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通常以实验或探究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是中考的热点和重点,在中考中占20~30%。复习此部分时要熟悉常用的简单的化学仪器,知道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后果,培养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制定计划——科学实验——合理解释——认真总结反思的科学探究能力,会有意识的运用科学探究这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1.识别仪器,了解用途,掌握操作原理; 2.可以把常见仪器和基本操作,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再记忆; 3.结合一些具体习题进行练习,活学活用。 4.明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5.利用实验或实验图片将气体的制取装置、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比较,从中总结归纳,达到能举一反三; 6.对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的现象应该有正确的观察顺序; 7.利用对比,将性质中的现象、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比较,突出它们的不同点。 8.要清楚混合物分离与提纯的方法和原理,同时还要掌握元素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及元素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要选择出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所用的试剂,是比较困难的,同学们在做题时首先分清是用物理方法,还是用化学方法提纯。然后根据除杂的基本原则:“两不一易”即不增加新杂质,不减少提出物质,易于分离去做题,就迎刃而解了。 9.在检验物质时,必须要写出检验的步骤、产生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必要时应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加以说明。 10.在检验过程中,不能把被检验的物质当作已知物质来叙述,必须根据实验现象来判断是什么物质。

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

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 摘要:现代生物技术是在传统生物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以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基因或基因组为核心,生物技术产业以基因产业为核心,并辐射到各个生物科技领域。通过了解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领域,以及对这些领域中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分析,人们研究出针对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得出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生存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和结论,并对生物技术未来的发展做一定的展望和预期。 关键词:基因,领域,应用,展望 引言: 现代生物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项高新技术。被视为是 21世纪人类彻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世界各国都将生物技术确定为增强国力和经济实力的关键技术之一。我国也十分重视生物技术,并组织力量追踪和攻关。现代生物技术为什么会引起世界各国如此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呢?首先,生物技术是解决全球经济问题的关键技术,在迎接人口、资源、能源、食物和环境五大危机的挑战中将大显身手。其次,生物技术将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卫生、农林畜牧、轻工、食品、化工、能源和环境等领域,促使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形成,对人类社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生物技术是现实生产力,也是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潜在生产力;是 21 世纪高新技术的核心。 1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1改良微生物的苗种性能 生物技术已用于啤酒酵母的改造,如将α-乙酰乳酸脱羧酚基因克隆到啤酒酵母中进行表达,可降低啤酒双乙酰含量而改善啤酒风味,日本生物技术专家还将霉菌的淀粉酶基因转入酵母中使其能直接利用淀粉生产酒精,省掉了高温蒸煮工序,可节约60%的能源,生产周期大为缩短。 1.2应用于食品酶制剂的生产

实验诊断学考试练习题

一、单选题 1. 成年女性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 A. 96~105g/L B. 120~160g/L C. 110~150g/L D. 125~155g/L E. 90~110g/L 2. 网织红细胞减少最常见于: A. 缺铁性贫血 B. 巨幼细胞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失血性贫血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3. 胸腔积液中白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多见于: A. 急性化脓性感染 B. 结核性胸膜炎 C. 寄生虫疾病 D. 过敏性疾病 E. 梅毒 4. 用Wintrobe-Landsberg或Westergren法测血沉,成年女性的正常值是: A. 0-9 mm/1h末 B. 0-20 mm/1h末 C. 10-20 mm/1h末 D. 15-25 mm/1h末 E. 15-20 mm/1h末 5. 外周血中靶形红细胞占20%以上,最常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 急性失血性贫血 C. 海洋性贫血 D. 溶血性贫血 E. 巨幼细胞性贫血 6. 外周血反映骨髓幼红细胞增生程度的首选项目是: A. 网织红细胞百分数 B. 血红蛋白量 C.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D. 红细胞数 E. 红细胞压积 7. 酸溶血试验阳性见于: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 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 D. 再生障硬性贫血 E.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8. 以下哪种疾病不能使白细胞减少: A. 流感 B. 伤寒 C. 再障 D. 心肌梗塞 E. 脾功能亢进 9. 下列有关红细胞沉降率影响因素中正确的是: A. 影响RBC聚集的因素存在于RBC中 B. 血浆中纤维蛋白原、γ-球蛋白增多使血沉减慢 C. 血浆卵磷脂增多,血沉加快 D. 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增多,血沉减慢 E. 白蛋白具有抑制RBC聚集作用使血沉减慢 10. 有关白细胞一过性增多的描述,错误的为: A. 一过性增多常指生理性增多 B. 通常伴有白细胞的质量变化 C. 正常人下午白细胞数较高 D. 饱餐、剧烈运动可使WBC暂时性升高 E.新生儿WBC也可增多 11. 中性粒细胞血液动力学分裂池、贮备池、循环池、边缘池均变小,见于: 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暴热、严寒 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 化脓菌感染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12. 酸溶血试验阳性见于: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 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13. 下列哪种细胞的胞浆含有大量的均匀一致的桔红色颗粒? A.单核细胞 B. 中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 D. 嗜酸性粒细胞 E. 大淋巴细胞 14. 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哪种类型的贫血: A. 大细胞性贫血 B. 正常细胞性贫血 C.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E. 低色素性贫血 15.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常见于: A. 伤寒或副伤寒 B. 肝癌 C. 大面积烧伤 D. 铅中毒 E. 急性溶血 16. 不是蛋白质的凝血因子是: A.凝血因子Ⅰ B. 凝血因子Ⅱ C. 凝血因子Ⅲ D. 凝血因子Ⅳ E. 凝血因子Ⅴ 17. 凝血酶能激活下列何种凝血因子: A. 因子Ⅸ B. 因子Ⅺ C. 因子ⅩⅢ D. 因子Ⅶ E. 因子Ⅻ 18.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见于: A. 维生素K不足 B. 过敏性紫癜 C.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D. 凝血酶原缺乏 E. DIC早期 19. 试管法凝血时间测定的正常值范围是: A.1 - 6分钟 B. 不超过4分钟 C. 6 - 12分钟 D. 12 - 18分钟 E. 15 - 20分钟 20. 空腹血糖降低,血浆胰岛素/血糖比值 > 4,C肽浓度升高,应考虑: A. 糖尿病前期 B.Ⅰ型糖尿病 C. Ⅱ型糖尿病 D. 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 E. 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 21. 尿中发现哪种蛋白可用于区别肾小球疾病与肾小管疾病: A. 低分子量蛋白 B. 高分子量蛋白 C. 中性蛋白 D. 游离氨基酸 E. 核蛋白质

现代生物学仪器分析

现代生物学仪器分析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生命科学的发展与生物学仪器分析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比如X射线晶体衍射对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奠定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石,使微观世界的大门为我们敞开,让我们得以一窥微观领域的奇妙景象。一代测序技术的问世使人类得以提前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第二代,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出现,不仅大大降低了测序成本,还大幅提高了测序速度,并且保证了高准确性,为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诞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生物质谱技术,为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精确,更快速,选择性更高,灵敏度更高的分析仪器以及新的技术和新的方法会不断的涌现出来,从而加速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 现代生物学仪器分析中有“四大谱”和“三大法”。生物分子的结构分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四大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而生物大分子结构测定的最重要和应用最广泛的“三大法”分为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和冷冻电镜。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通过研究溶液中生物分子对紫外和可见光谱区辐射能的吸收情况对生物分子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方法。通常我们所说的紫外光谱其波长范围主要是为200~800nm。由于不同物质的分子其组成和结构不同,它们所具有的特征能级也不同,其能级差不同,而各物质只能吸收与它们分子内部能级差相当的光辐射,所以不同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应用广泛,不仅可进行定量分析,还可利用吸收峰的特性进行定性分析和简单的结构分析。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生命科学领域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比如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生物样品的定性分析,鉴定生物样品的种类、纯度等;还可以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生物样品的浓度(蛋白质,核酸等) 红外—拉曼光谱在生命科学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因为拉曼样品用量很少,不需要对生物样品进行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标记等繁琐的前处理程序,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不会损伤样品从而能够获得样品最真实的信息。另外,生物大分子多是处在水溶液中,研究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结构对于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非常重要。由于水的红外吸收很强,因此用红外光谱研究生物体系有很大局限性,而水的拉曼散射很弱,干扰小,而且单细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 选择题:1.下列临床常用标本中,不正确的是:D A. 血常规实验中,最常用的抗凝剂为EDTA K2O B. 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的测定。 C. 对于尿液一般常规检查,可用随机尿标本。 D. 采集脑脊液标本时,常采用第一管作细胞计数。 2.下列关于临床检验标本描述中,错误的是:A A. 血常规检查的标本一般用EDTA-Na抗凝的标本。 B. 尿液常规检查一般可留取随机尿标本。 C. PT、APTT试验需采用枸橼酸盐抗凝。 D. 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X的测定。 3.在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以下检验结果哪一项是错误的:D A. WBC总数升高 B. 外周血中出现晚幼粒细胞 C. 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 D. NA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活性降低4.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C A. 在急性化脓性感染中,外周血中常易出现晚幼粒细胞。 B. 在病毒性感染中,常可见淋巴细胞分类增多。 C. 嗜酸性粒细胞生理功能中突出的特点是参与超敏反应。 D. 缺铁性贫血经铁剂治疗后,在红细胞分布直方图上可出现“双峰”改变。5.关于非选择性蛋白尿,下述描述中错误的是:D A. 非选择性蛋白尿常出现于较严重肾小球病变中。 B. 中分子量白蛋白与小分子量B 2 —微球蛋白同时增多。 C. 大分子量蛋白质如IgG、IgA甚至IgM也大量滤出。 D. 非选择性蛋白尿治疗反应常常十分有效,因此预示预后良好。 6.关于正常骨髓象的描述,下列中错误的是:C A. 骨髓增生活跃 B. 粒红比值约为5—7:1 C. 粒系中杆状核粒细胞高于分叶核粒细胞,在粒细胞系中所占的比例为最高 D. 可见到极少量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非造血细胞 7.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依K因子)包括有:B A. F n、W、/、X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