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逋《山园小梅》

林逋《山园小梅》

林逋《山园小梅》
林逋《山园小梅》

山园小梅

(作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释】众芳:指百花。摇落:零落。暄妍(xuān yán):天气暖和,景色明媚。这里指梅花昂然盛开给寒冬带来暖意。占尽:占完了。风情:风光。霜禽:冬天的禽鸟。偷眼:暗中偷看。粉蝶:粉色的蝴蝶。合:应当。断魂:销魂。此有快活、神往的意思。微吟:轻声地吟诵诗句。相狎(xiá):相亲近,与梅相伴。狎:亲近,狎玩。檀(tán)板:檀木制成的拍板,演奏音乐时用以打拍子。金樽(zūn):贵重的酒杯。此借指饮酒。擅板金樽:比喻世俗喜爱的声色宴饮。

【韵译】百花凋零的时候,唯有你鲜艳亮丽地开放;小园宜人的风景,都被你高雅的身影占光。你疏落有致的影子,横斜地倒映在清浅的泉水上;你淡雅清幽的香气,在朦胧的月色里飘荡。冬天的鸟儿想落到你的枝头栖身,还先偷偷睁眼把你张望;粉色的蝴蝶若知道世上还有你这样美的花朵,也应该会痴迷神往。幸而有诗人与你亲近,陪你低吟浅唱;不需要俗客在歌舞酒宴中,把你亵渎玩赏。

【赏析】梅花,凌霜傲雪,冰清玉洁;古往今来,被视为高风亮节的楷模。宋代林逋隐居西湖孤山,以植梅养鹤为乐,因而有“梅妻鹤子”之称。他在《山园小梅》一诗中,倾注了自己对梅花的真情实感,谱写了一曲对梅花的挚爱与赞颂之歌,奏响了遥接古今的咏梅华章!此诗被历代诗人誉为梅花诗的巅峰之作,咏梅之绝唱。诗人一挥毫,便将百花的凋零衰败与梅花的明媚艳丽绝然不同的景象跃然纸上,勾画出梅花卓尔不群的清姿,小园风光全被其独领了。“独”、“尽”二字,既突出了梅花独特的生活环境,又展示了梅花非同凡响的性情风韵。倒映于清浅的水中轻波摇曳的横斜的梅影,带给我们似真似幻的美感;朦胧月色中轻轻浮动的梅香,吹拂我们如醉如痴的惬意。就连那霜禽、粉蝶都自甘束缚在它的美丝里。作者情不自禁地对梅轻语:幸而有我与你亲近,为你小声吟诗,不必让那些俗客用歌舞酒宴来亵渎你。这首诗不仅把幽静环境中的梅花清影和神韵写绝了,而且还把梅品、人品融会到一起,正如苏轼《书林逋诗后》中所说:“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其中“疏影”、“暗香”两句,更成为咏梅的千古绝唱,引起了许多文人的共鸣。王十朋评论说:“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

奇人林逋_名人故事

奇人林逋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头秋色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林逋《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 林逋是北宋的奇人。年輕的时候,他曾放游江淮一带,其后隐居杭州孤山,梅妻鹤子,20年不踏足城市,卒年61岁,一生不娶、不仕。 隐居生活是怎样的呢?根据《梦溪笔谈》的记载,林逋常常泛舟外出,家中养了两只鹤,若是来了客人,他家的童子就先招呼客人坐下,然后开笼放鹤。林逋见到鹤,就掉转船头返家,会见客人。

林逋自己不求仕进,一生清寂,但他鼓励后生去求仕。侄子考取了功名,他表现得非常开心。他明白,自己所走的路并不是人人都行得通的,所以并不以身示范。 林逋的人生表现并不突出,却在生前身后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宋真宗曾经为林逋赐号“和靖处士”。此外,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苏轼这些名家,都留下了赞誉林逋的文字。欧阳修说:“自逋之卒,湖山寂寥,未有继者。”如此称誉,不可谓不高了。 林逋擅诗,曾写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诗句,为百世传诵。不过,这两句是从五代时期江为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中化用而来的,林逋仅仅改动了两个字。 林逋在世的时候,就为自己修好了坟墓,然后题写了《自作寿堂因书

一绝以志之》。诗的前两句,写的是坟墓周围之景。后两句,茂陵指的是汉武帝,这两句用了一个典故:汉武帝欣赏司马相如的文才,得知相如病重,便派使者到其家中索要文章,但使者到时,司马相如已死,其家人奉上一篇遗稿,内容为歌颂汉武功德、劝汉武封禅。 泰山封禅是古代君王一个极其重大的典礼,一般是在太平盛世、皇帝建立过宏大功业的情况下才会举行。林逋这两句另有所指,那就是宋真宗的泰山封禅。宋真宗的功业实在不能算宏伟,却做了耗费巨大的封禅之事。 林逋这首诗,充满自傲之意:我辞世之后,若是皇帝派人来我家寻找遗稿,我很高兴自己没有写过劝皇帝封禅的文章。 这寥寥数语背后,其实是宋代士人的主色。司马光说:“吾无过人者,但平生行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一个做过宰相、久经浮沉的

诗词鉴赏考点大全

诗词鉴赏考点大全 ?诗歌分类 体裁――――古体诗、近体诗(绝句、律诗) 题材内容――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咏史诗、咏怀诗 表达方式――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 每句字数――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 写作风格――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李清照、柳永……) ?常用鉴赏术语 表达方式――抒情、描写(人、物、景)、叙述、议论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借代、对比、对偶、拟人、用典、化用、铺陈 表现手法――比喻、起兴、对比、讽刺、正衬、反衬、象征、想象、联想、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古今对比、以动衬静、动静相衬、以乐写哀、由远及近、远近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相生、主客转换、重章叠句、名词叠用、先景后情、先情后景、移步换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绘景角度――天地、远近、声色、动静、冷暖、景人、仰俯、里外 ?常考意境(主旨) 秋思、思乡、征人思归、思家人、思友人、思情人、离别、生命逝去 不得重用、报国无门、仕途失意、不遇之感、知音难觅、幽思之情 历史兴亡、国运衰亡、借古讽今、讽喻朝政、揭露官治、人民疾苦 向往高洁、脱离尘世、厌恶官场、隐逸之志、田园生活、闲情逸趣 追慕古贤、渴望建功、立志报国、人生得意、深厚友情、甜蜜爱情 感悟生命、人生哲理、自然美景、赞叹盛世、点评历史、充满禅意 壮美(豪放雄浑阔大、高山大河大战场、激人向上)、优美(小桥流水春花秋月、一人一景一时、玲珑婉约凄恻) 意境之大小――国家大于个人;悲壮大于悲惨 ?诗歌的表现手法鉴赏 ●直接抒情 即不借外物、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 ●间接抒情 即通过写景、叙事、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 ●借景抒情 古代诗词中,有些景物被诗人们赋予了一定的人文象征意义,如柳象征离别,梅象征高洁,月象征团聚,雁象征音信等等。诗人们在描绘这些景物的同时,往往也寄寓了某种情怀。 ●融情于景 即诗人提笔之际内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动,将情感含蓄于笔下的景物之中,让读者去感受、体会。●因情造景 诗中的幻境、梦境是典型的因情造境。如果诗人所描写的景物不是处于一时一地或并非写诗时所闻见,而诗人为了抒情的需要却将它们集聚到一首诗中进行描绘,可称之为“因情造景”。 ●虚实相生 ●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借物(事)喻()理,是咏物诗的重要手法。 ●借古讽今、怀古伤情 ●比喻

[古代诗词经典名句赏析]中国古典诗词名句赏析

[古代诗词经典名句赏析]中国古典诗词名句 赏析 篇一: 中国古典诗词名句赏析 一.天地山水 1.雄鸡一唱天下白--唐. 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谢灵运《初去郡》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令》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日月风雨 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分门别类辑古诗

诗中雪 雪是一种能够令人产生多种情绪的东西……当窗外那像柳絮、像芦花般的雪花,正在纷纷扬扬地从天而降的时候,当大地被雪花装饰得像铺上白色的地毯一样的时候,站在窗户边上,望望它们,会有许许多多的感觉:它们使我心情愉快,即使是遇上了不痛快的事情,我也会感觉到心情很通畅。雪花很白很白,白得那么纯洁。它们把大地变得也很纯洁、很美丽。我有种这样的感觉:雪不仅仅使万物变得纯洁,也使人们的心灵变得像它一样美丽、纯洁。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起首二句的“千山”、“万径”形容范围广。鸟绝迹,人绝踪,真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这里描述的是“奇景”,在这样的寒雪中,竟然有人在江边独钓。这钓叟称得上是“奇人”。幽静的自然环境和傲雪独钓的渔翁构成了一幅“人景俱奇”的图画。 《江雪》的深层意蕴,寄托了一种傲然独立,清竣高洁的人格理想。诗人曾参与过政治革新,但改革失败后,受到排斥,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上的失意,内心的孤独,便通过环境描写反映出来。当时的政治环境就象诗中所说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样,环境是非常恶劣的。但诗人不屈服于压力,依然故我,坚持

林逋(北宋)(山园小梅)赏析

毛泽东《贺新郎》笺注和赏析 公木 1.“挥手”十句 [挥手从兹去]唐·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恨]离愁别绪。唐·杜甫《春望》有“恨别鸟惊心”句,且有诗题《恨别》之作。李白《忆旧游寄谯君元参军》:“问余别恨知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零]落。俗谓花落为零落。 [知误会前番书语]前番,前次。书语,信中的话语。全句意谓知道是误会了前次信中的话语。何事无考。 [过眼滔滔云共雾]苏轼《吉祥寺僧求阁名》:“过眼荣枯电与风。”过眼,从眼前掠过。从句意谓人生滔滔,都好似过眼云雾,转瞬就消散了。 [算]点数,掂量。 [人有病,天知否]病指内心隐痛。难言之隐,痛极呼天。在这里人谓“吾”,天谓“汝”。紧承上句。 2.“今朝”十句 [今朝霜重东门路]今朝,今晨。霜重,霜厚。东门路,指长沙城东小吴门外的大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此句倒装,照字动词作谓语前置,主语为后面的残月,原意即“半天残月照横塘”。横塘,大塘,指小吴门外清水塘。1921~1923年,毛泽东与杨开慧曾住于此,中共湘区委机关亦设在这里。 [如许]如此。 [汽笛]火车开动前发出的蒸汽啸音信号。 [肠已断]比喻极度伤心。南朝梁江淹《别赋》:“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 [孤旅]独自远行的客子。 [凭]义同请,请求。诗词用语。唐·杜牧《赠猎骑》:“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唐·曹松《乙亥岁诗》:“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愁思恨缕]离愁别恨的形象化比喻。缕,细丝。 [要似……又恰像]两句言自己此去,一定要乘势促成中国大革命爆发。“昆仑崩绝壁”“台风扫寰宇”,对理想中之大革命的艺术性描绘。 [比翼]比翼双飞,多用于夫妻。《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三国魏阮籍《咏怀诗》:“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 [和云翥]和云,挟带云朵。翥,飞举。意谓直上云霄。 抒写离别,歌咏爱情,在毛泽东诗词中,这是仅见的一首,弥足珍贵。仅只一首,也足以说明共产党人,决然不是像一般论客所指说的铁石心肠。他们尽如常人,也有悲欢离合,也有哀婉愁苦,也有凄凉感伤。因为他们也同样具有生命意识,渴望在这有限的意识中,多一些圆满,少一些遗憾,每遇生离死别,自亦悲莫悲兮。不过更真挚,更灼热,且得将之升华到宇宙人生境界,结晶于改天换日的伟大事业中去,而不会为凄凄惨惨戚戚所陷溺。 就以这首《贺新郎》而论,终以其属于现代诗词,纵写离别,也不见南浦阳关,而是把时空隐限在一个冬晨的车站上。开篇便说“挥手从兹去”,是在等候登车了,不免黯然。更何况还有一肚子苦水,长子犹在襁褓,次子尚不满月,这样丈夫便匆匆远行,怎能不“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呢?终于忍耐了,所以“还住”。这就更揪心。开慧呀,你满腹委屈,“知误会前番书语”。什么误会呢?这里没有说,我们也便无须

从《方山子传》一文探索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从《方山子传》一文探索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发表时间:2018-09-11T10:38:57.36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9月17期作者:赵彦秋[导读] 隐士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隐士。在高中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文选编》中赵彦秋(新疆乌苏市第一中学新疆乌苏 833000)摘要:隐士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隐士。在高中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文选编》中,我带学生学习了《方山子传》,鉴于学生对隐士文化的认识比较粗浅,特进行梳理,带学生了解隐士的定义,了解历史上的隐士及归隐的原因,学习隐士身上积极的精神。 关键词: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9-001-01 这个月,学生们上了《方山子传》这一课。苏轼评价他是一位“异人”,课堂上带着学生梳理了他“异”的表现之处:少有侠气但晚年避世;生活清贫却安贫乐道;文武双全而终生不遇;出身高贵而隐居山野。学生对方山子都很感兴趣,也很奇怪历史上会有这样一位奇人。 学习完课文提问学生:“你还了解哪些异人?”通过走访,我发现学生对隐士并不太了解,大多只知道陶渊明。因此课后让学生查找资料,搜集了解其他隐士,一起探究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 一、隐士的定义 隐士,是道家的哲学术语,指那些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由于它被称为“士”,第一个要求是隐士是知识分子。那些渴望做官但没有机会做官并且没有文化的农民不是隐士。我们不难得出隐士身上的共同特点:能够保持人格的独立性,不要求完美,不要依附权力,要有非凡的才能和知识,保持思想自由。真正的隐士,内心是不愿意入仕的。 二、隐士的分类 我们通常将隐士分为身心和身心。 身隐就是表面上隐居山野,其实内心还是想做官的,比如生于盛唐的孟浩然,曾经以隐居来赢得人们瞩目,想以此跻身仕途,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到长安游历,考进士没有成功。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投入幕府,然后退休。孟浩然的经历让我们庆幸虽然历史上少了一位进士,却多了一名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心隐是虽然身在闹市,但是不想沾染世俗,心静如水。陶渊明29岁入仕,41岁归隐,他在生活中完成了从身隐到心隐的历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他躬耕于田野,抵御贫病的困扰,达到身心全隐的大隐状态。鲁迅先生也曾说 “陶渊明先生是我们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 隐藏在身心上的隐士并不依附于政要,也不愿意成为官员,但他们并不是说他们不能这样做,他们不愿意这样做。例如历史上最有名的隐士许由,曾经尧跟他说想禅位于他,他听后赶紧就去河边洗耳朵,问其故。对曰 “想叫我做九州的头,我不喜欢听到他的话。这就是我洗耳的原因。” 他是隐士的典型代表。 北宋有“梅妻鹤子”之称的著名隐逸诗人林逋,常常驾着小舟游西湖寺庙,和僧人交往。每当客人来的时候,门童就会放鹤飞,林逋见到鹤一定会划船归来。林逋住在西湖,他不想成为一名官员。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隐士发展的历史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兴衰的历史。 三、隐士产生的原因 分析隐士产生的原因,首先是社会政治黑暗,不得已归隐。大家熟知的魏晋年间的七贤:嵇康,阮吉,山涛,向秀,闫贤,刘伟,王伟。当时在山阳县的竹林下,喝酒,唱歌,傲慢,世界上说七贤,因为同心同德,他们一起走进了竹林。他们做隐士,不拘礼法,清静无为。 其次是仕途失意,无奈为之。很少有隐士出生,后来随着环境的变化变得越来越隐蔽。士人因为种种原因仕途不顺,就有了隐居的想法,暂时隐居以求东山再起,或者无奈隐居,与山水为伴。还有一种是淡然超脱,不屑入仕。在深山幽僻处,有真正的隐士。“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林泉下偶然相遇的樵夫渔夫,笑着谈论过去和现在。他们不屑入仕,“蓑笠纶竿钓今古,一任他斜风细雨”这种境界,才是真正的隐士。而其实真正的隐士,也不会有多少故事流传下来的。 例如课文中的方山子就是真正的隐士,但他也不是一开始就隐的,文中说他“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的结果却让他在晚年有了归隐的想法。苏轼和他相遇时,他和苏轼在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认为是一代豪杰,眉宇间还流露出精明英武的神情,得知苏轼被贬,他会意的笑了,这一切说明他不是一般的隐士,既有对黑暗政治的无奈,也有看透世事的淡然。苏轼被他的精神感染,再加上有感于自己的身世,产生共鸣,于是为他做传。而且如果不是苏轼被贬到黄州,在山中遇到他,为他做传,恐怕后世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 四、隐士的精神内涵 通过对《方山子传》的学习和对隐士的梳理分析,我引导学生学习总结隐士的精神:那是一种觉醒的人生态度;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亲近山林、与天地合二为一的智慧。带着学生了解隐士思想,感悟隐逸情怀,学习隐士智慧,引导学生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精神的独立,守护心灵的宁静。 参考文献 [1]《臆解李白诗《不向东山久》-时势广场. [2]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元明隐士书法艺术比较研究》. [3]《古时散文今时语》 [4][南开大学博士论文 -《胡祗遹文学研究》- 2013 ].

诗词名篇欣赏

鲁山山行 北宋·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鸣。 译文 鲁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一高一低,蔚为壮观,正好投合我爱好大自然景色的情趣。 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种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种奇岭,一个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曲曲弯弯,走着走着,连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时竟迷失了方向 山林空荡,所以能看到熊瞎子爬到光秃秃的树上;透过稀疏的树缝,还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饮水 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 深秋时节,霜降临空,诗人在鲁山旅行。山路上没有其他人,诗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仿佛冲云外传来的一声鸡鸣,告诉诗人有家人的地方还很远很远。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这最后一句“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主题 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向,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深秋时节,霜降临空,诗人在鲁山中旅行。山路上没有其他行人,诗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 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诗人,因做都官而被世人称为“梅都官”。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皇佑三年(1051)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早年诗作受西体影响,后诗风转变,提出与西派针锋相对的主张。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摒弃浮艳空洞的诗风。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提倡“平

_浙江省台州市临海、三门2019届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1页,总20页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三门2019届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训练试 题 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分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注意 事项: 1、 填 写 答 题 卡 的 内 容 用 2B 铅 笔 填 写 2、提前 15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单选题(共1题) 1. 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成语“门庭若市”、“无人问津”、“咏絮之才”,分别出自《战国策》《桃花源记》《世说新语》。 B . 契诃夫,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变色龙》等,他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都是俄国作家。 C .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而立”、“始龀”、“不惑”、“弱冠”、“耄老”。 D .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一、名著导读(共2题) 1. 文学作品的命名往往体现了作者的匠心。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俗世奇人》中的 ,是个只认七块银元的行医规矩奇特的人物;《儒林外史》中的 的名字,意为“渴望得到进士身份的模范”;《水浒传》中宋江的绰号 ,是说他总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并给予及时的帮助。

答案第2页,总20页 (2)请参考示例,选择下列一部作品,结合具体内容简析书名的内涵。 【示例】《朝花夕拾》,“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书名的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人和事,既有对过去美好人事的温馨回忆,也有对现实的理性批判。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 .《红星照耀中国》 2.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人历来是排着吃人的筵席,有的吃,有的被吃,被吃的也曾吃人,正吃的人也曾被吃。”请从下面的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形象,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A .《骆驼祥子》 B .《呼兰河传》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 【甲】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林逋《小隐自题》) 【乙】 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少孤,力学,不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 也。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 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浃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随辄弃之。或谓:“何不录以示后世?”逋曰:“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窃记之,今所传尚三百余篇。 (选自《宋史·林道传》) 【丙】 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 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道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选自《梦溪笔谈卷十·人事二》) (1)用“/”给【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诗词赏析

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诗词赏析 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宋代:赵鼎 长道县和元彦修梅词。彦修,钱塘人,名时敏。坐张天觉党,自 户部员外郎谪监长道之白石镇。 一朵江梅春带雪。玉软云娇,姑射肌肤洁。照影凌波微步怯。暗 香浮动黄昏月。 谩道广平心似铁。词赋风流,不尽愁千结。望断江南音信绝。陇 头行客空情切。 赏析 “蝶恋花”本唐教坊曲,多用仄声韵,其声情缠绵而凄婉。赵鼎 此词,更于仄声韵中选用了“雪、洁、怯、月、铁、结、绝、切”等 哽咽决绝的入声,借之倾吐了胸中积郁的愤激之情。虽然是一首和作,却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的块垒,无一丝应酬的痕迹。 这首词写的是梅花。张炎《词源》说:“诗难于咏物,词尤难。 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 事合题。”赵鼎此词上片全用拟人化的手法,勾魂摄魄地刻绘了梅花 的精神。“一朵江梅春带雪”,当然是白梅了。把它拟作藐姑射山上 的女神,再恰当不过了。《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 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 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样一位不食五谷、肌肤若冰雪的女神,正 是白梅的形象。不过,她毕竟是一位女神,所以还表现为“玉软云娇”,表现为“照影凌波微步怯”。这里似乎又用了《洛神赋》的故事,所谓“凌波微步,罗韈生尘”(《洛神赋》句)。但是,作者此 处并无再把梅花比拟作洛水女神的意思。“照影凌波微步怯,暗香浮

动黄昏月。”正是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山园小梅》诗句)那一联咏梅名句的脱胎换骨。这就是张炎所说 的“用事合题”。整个上片也写得“畅而不拘”“明而不晦”,诚属 咏物词作的上品。 过片处“谩道广平心似铁”,仍然是非常合题的用事。“广平” 即唐人宋璟,璟封广平郡公,其为人也*劲节,《旧唐书》说他“在官 清严,人吏莫有犯者。”人称之曰“铁肠石心”。所以这词里说“心 似铁”。不过就是这位铁石心肠的人物,却曾写过一篇风华旖旎的 《梅花赋》,可见纵令铁肠石心,却也免不了对梅花缱绻情深。这词 里说“词赋风流,不尽愁千结。”说的是宋璟,却也关系赵鼎自己。 从词前小序,知道这词写于长道县。时间当在赵鼎与秦桧因为在对金 人议和问题上意见不合,闹翻了,赵被贬谪知绍兴的途中。赵鼎为宋 室名相,当初曾荐用秦桧,后来却被秦桧逼迫得绝食*。临终自书铭旌云:“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何等忠义,何等刚烈。 很有梅花的冰清玉洁的傲寒精神,所以说这里也关系着赵鼎自己。 结尾处“望断江南音信绝,陇头行客空情切”的用事,从表面上 看是不够“合题”的。“陇头”即陇山,《秦州记》云:陇山东西百 八十里。登山巅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山东人行役升此而 顾瞻者,莫不悲思。这里也还暗用了王维《陇头吟》:“陇上行人夜 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的诗意。这样就承接了上 句的“愁”字。说它是用事也能够,说它是抒情也能够。如说是用事,作者恰恰借助于用事,把已经提起的百回千结的不尽的愁,作深入一 层的抒发,所以说它是抒情也可,而且是涵蕴更深广、更加淋漓尽致 的抒情。

古诗减字木兰花·芳心一点翻译赏析

古诗减字木兰花·芳心一点翻译赏析 《减字木兰花·芳心一点》作者为宋朝诗人李光。其古诗全文如下:芳心一点。瘴雾难侵尘不染。冷淡谁看。月转霜林怯夜寒。一枝孤静。梦破小窗曾记省。烛影参差。脉脉还如背立时。【赏析】梅花,是历代文人墨客笔端常见的吟咏对象,有的歌颂梅花的“傲雪凌霜”、“悄然报春”的节操;有的从梅花常处的“冷村深雪”、“寒溪残月”、“驿外断桥”、“后庭孤院”的环境,来寄托自己的“飘零身世”、“冷淡心肠”;更多的,是描写梅花“花容秀婉”、“玉肌清瘦”、“冷香幽艳”、“青影参差”的品貌。李光的这首《减字木兰花》的主调,似也并未超出上述范围。上片从“芳心”说开去,歌颂梅花的节操。“芳心一点”,说明梅花开时并非“山花烂漫”之时,百花凋零而冬梅绽开,梅花这种独特的生活习性,是人们讴歌她的主要原因。“心”、“点”,极其确切地反映了梅花的形态特点。“瘴雾难侵尘不染”,是说梅花身处逆境而不减本色,这一句是全词的基调,有了这一句,下面描写的梅花的“冷澹”、“怯寒”、“孤静”等等,才能更深地引起读者的同情与不平。“冷澹谁看,月转霜林怯夜寒”是说梅花尽管品格高尚,但真正赏识她的人不多,而且在雾侵尘染、雪虐风餐之外,还会有夜寒的凌迫。“冷澹”,也作“冷淡”,可以理解为梅花不事秾艳的朴素的外形美,也可以理解为不甘苟且的幽寂的性格美,可惜的是,这种美是无人赏识的。白居易的《白牡丹诗》:“白花冷淡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五代南唐李中诗:“其谁肯见寻,冷

淡少知音。”意境正同。“月转霜林怯夜寒”,一个“怯”字,道出了梅花娇弱的身姿和不堪忍受的重压。林逋《山园小梅》有“霜深应怯夜来寒”句。人们对梅花的这种处境,自然是会给予深深的同情的。下片从“孤静”说开去,道出对梅花的思念。“记省”,省亦即记,忆。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或云记省,或云省记,皆重言而同义也。”段成己《满江红》:“往事不堪重记省,旧愁未断新愁又。”“梦破小窗曾记省”的回忆,愈发添加了“一枝孤静”的气氛。“脉脉”,有含情欲吐之意。夜深人静,烛影摇曳,灯火阑珊,看那梅花,还如背立之时那样,脉脉含情。下片突出渲染了烛下看花的孤寂氛围,从中寄托了对梅花的深情。李光在宋高宗时曾任吏部侍郎、参知政事等职,因与秦桧不合,乞去,改提举洞霄宫,再谪至昌化军,有过一段因朝纲不举、奸佞当道而仕途失意的经历。这首词或许也是词人以梅花自喻,在咏梅中寄托作者的感情、遭际与志向。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字如其人

字如其人,其实最早源于西汉文学家扬雄讲的一句名言:“书、心画也。”这句话得意思是说书法是人的心理描绘,是以线条来表达和抒发作者情感心绪变化的。“字如其人”,意谓人与字,字与人,二而一,一而二,如鱼水相融,见字如见人。 清·周星莲的《临池管见》对“字如其人”表述得非常具体。他说:“余谓笔、墨之间,本足觇人气象,书法亦然。 王右军、虞世南字体馨逸,举止安和,蓬蓬然得春夏之气,即所谓喜气也。 徐季海善用渴笔,世状其貌,如怒貌抉石,渴骥奔泉,即所谓怒气也。 褚登善、颜常山、柳谏议文章妙古今,忠义贯日月,其书严正之气溢于楮墨。 欧阳父子险劲秀拔,鹰隼摩空,英俊之气咄咄逼人。 李太白书新鲜秀活,呼吸清淑,摆脱尘凡,飘飘手有仙气。 坡老笔挟风涛,天真烂漫;米痴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二公书横绝一时,是一种豪杰之气。 黄山谷清癯雅脱,古澹绝伦,超卓之中,寄托深远,是名贵气象。 对“字如其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 (一)字,是人体生命的对应 苏轼在《唐氏六人书后》中曾以拟人的描述来评论书法“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楷书像人“站立”,行书像人“走”,草书则像人“跑”。他在《论书》中更进一步用人体构成五要素来比喻书法的构成和书法的五要素,他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这不能不说是对“字如其人”理论的一种创见。 清人王澍又给苏轼补充了三项内容,他说:“作字如人然”。怎么如人呢?“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可以把这八个字作这样理解,字的筋、骨、血、肉,体现作者的基本功力;字的精、神、气、脉则反映作者的修养素质。 如果说,苏轼和王澍是从人体构成要素来比喻书法的话,清人刘熙载则着重从字的内涵来喻示人的内在素质。他说:“书,如也。”“如”什么呢?“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他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书为心画”的著名论述,而且更集中、更具体地从人的艺术个性、艺术风格、艺术水平来论述“字如其人”,这就把“书为心画”的说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仅如此,清刘熙载还更形象、更具体地把不同的人写出不同的字作了进一步阐述,他在《艺概》中说:“贤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沉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贤哲之士的字,温和醇厚;英雄豪杰的字,沉着刚毅;脱俗奇人的字,磊落洒脱;文人学士的字,清俊秀丽。这真可以说把“字如其人”表述得淋漓尽致。 (二)字,是书者志向的外化

《 山园小梅》教学设计(1)

《山园小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准确理解诗意,体会正面描、侧面描写等手法的妙处。 (2)体味诗人借梅花抒发的高洁情怀。 2.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诵读中,着重体会“独”“尽”“霜”“粉”“微”等重点词的意思及所用手法,准确把握诗意和作者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对梅花高洁品质的热爱之情,培养自己高雅的志趣。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语及表现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2.培养学生梅花高洁品质的热爱之情,理解隐逸思想,培养自己高雅的志趣。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锤炼字词、巧用手法来表达感情的。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 1.搜集作者资料。 2.结合注解初步理解诗意、读准字音。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欧阳修说:“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写出这美好的诗句的作者是哪位诗人吗?他就是宋代有名的隐士梅妻鹤子的林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这首七律《山园小梅》。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林逋(968-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岁浪游江淮间,后归隐杭州西湖孤山,种梅养鹤,经身不仕,也不婚娶,旧时称其"梅妻鹤子"。天圣六年卒,仁宗赐谥和靖先生。其诗风格淡远,有《林和靖诗集》四卷,《补遗》一卷。 2.重点字词解释 摇落:被风吹落。 暄妍:明媚美丽。 霜禽:一指“白鹤”;二指“冬天的禽鸟”,与下句中夏天的“粉蝶”相对。 合:应该。 狎(xiá):亲近而态度不庄重。此处指亲近。 檀板:演唱时用的檀木柏板,此处指歌唱。 金樽:豪华的酒杯,此处指饮酒。 三、赏析诗歌 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全诗,注意节奏韵脚。 师:请大家按老师标注的节奏再读一遍。 山园/小梅 北宋?林和靖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生:略 师:同学们这次读的很好,诗歌讲究节奏和韵律,在诵读的时候要注意,不能随意停顿和断开。这首诗的节奏是二诗歌讲究节奏和韵律,在诵读的时候要注意,不能随意停顿和断开。这首诗的节奏是二二一二式,请同学们注意把握,不要读乱了节奏。 一二式,请同学们注意把握,不要读乱了节奏。

精品-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月份)(解析版)

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月份) 二、积累(21分) 1.(4分)根据拼音书写词语,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山水滋万物,古城证千秋。古城之美,不独在山水,更在人与山水的和谐共处和对于传承优秀文化的zīzībùjuàn。坚持科学发展,执著古城保护,hē护历史遗存,挖掘艺术瑰.(A.guīB.guì)宝,体现出长远的历史眼光和从容的文化气度。我们坚信,jǐn绣山川将更加娇媚,千年府城将永远不老。 2.(9分)古诗文名句积累。 (1),切问而近思。(《论语?子罕》) (2)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3),失道者寡助。(《孟子》两章) (4)自在飞花轻似梦,。(秦观《浣溪沙》) (5)只恐双溪舴艋舟,。(李清照《武陵春》) (6)诗意俯拾皆是,只要有心寻访。看到山家秋晚,夕阳余晖,我们会想起王绩《野望》的①“,”;看到春草初出,若隐若现的早春风光,我们会想起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②“,”; 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分) 3.(2分)中考在即,A同学仍然沉溺于网络游戏中不可自拔,请你从下列诗句中选择一句来劝勉他,你会选择()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三、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6分) 4.(6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两股.战战 (2)春和景.明 (3)媵人持汤.沃灌

(4)马无故亡.而入胡 (5)香远益.清 (6)小大之狱. 三、阅读(56分)(一)名著阅读(9分) 5.(3分)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童年》中为外祖父干了一辈子活的老匠人格里戈里在眼睛快瞎了的时候被外祖父解雇,最终双目失明沦落为乞丐,阿廖沙为此感到难过。 B.《海底两万里》中的尼德?兰是有博爱之心的勇士,他看到印度采珠人被鲨鱼袭击,就奋不顾身地拿匕首和鲨鱼进行搏斗。 C.《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大人国的第三年,陪同国王巡视边疆,由于思乡心切,他便请假回到了英国。 D.《小王子》中是蛇告诉了小王子一个秘密:用心去看才看得清楚。 五、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6分) 6.(3分)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题目。 下午某个时候,我.抬起头来,向四周瞧了瞧,看见西沉的太阳正在墙上涂上金色的落日印记,我问道,“我该怎么办?” 我心灵的回答﹣﹣“立即离开”﹣﹣是那么及时,又那么可怕,我立即捂住了耳朵。我断言,“我从一场美梦中醒来,发现全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种恐惧我既能忍受,也能克服。不过要我义无反顾地马上离他而去却让我受不了,我不能这么做。” 片段中的“我”是,为什么要决定离开桑菲尔德? 7.(3分)《儒林外史》中六合的翰林院侍读高老先生说杜少卿是“杜家第一败类”,而迟衡山却称杜少卿是“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你更倾向于哪一个评价?为什么? 请结合具体事例阐释你的观点和理由。 (二)文学作品阅读(16分) 8.(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失根的兰花 陈之藩 ①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 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诗歌鉴赏之探究古诗词中思想情感的表达

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 探究古诗词中思想情感的表达 梁欣 【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中考考什么】 1.请结合全诗赏析某一(几)句的意思或内容。 2.为什么说这首诗是什么诗或表现了什么情意,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写了什么样的内容)。 4.某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你认为怎样? 5.这首诗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或内容,请具体说明。 6.本诗某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题材内容与情感的特点; 2.学会正确评价一首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真题再现】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题。(5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报携玉龙为君死。 8、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2分) 8、誓死报国、英勇赴战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评价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对其深层内涵进行准确的揭示,合理的分析评价;对古代诗歌中流露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具体客观的进行分析评价。

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鉴赏诗歌要有文本意识。文本指的是诗歌作品本身。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时,同学们最容易出的问题是只会孤零零地答出一个“思乡”、“离别”或者“忧国忧民”,空对空地说表现了什么;而答不出之所以是“思乡”、“离别”或者“忧国忧民”的理由与根据,结果使赏析流于笼统空泛。这是一个大忌。一定要注意从诗歌中寻找答题根据,要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分析。这对防止把题答偏是大有帮助的。 二、题材内容与主旨情感 (一)咏物言志:以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局部特征着意描摹,运用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手法,表达某种精神或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修辞,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一是托物言志,是通过某一事物来表达某种志向或追求,或自己的品质。一是托物寄情,是通过某一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慨。例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王安石的《梅花》,郑燮的《竹石》,虞世南的《蝉》。 【咏物言志诗鉴赏要点】 ①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③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④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意象——松竹梅兰、山川草树、鸟兽鱼虫 感情——或褒或贬,影射人事,愤世嫉俗,寄寓理想 技巧——整体:托物言志,局部:比拟,比喻,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风格——含蓄隐喻 【咏物言志诗鉴赏方法】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一首好的咏物诗,常常达到一种“不即不离”的美学境界。既追求物的贴切逼真,又能写出物的特点,神韵,品格。 如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写梅花,既形似,又神似。“疏影”一词,勾勒出梅花枝干疏朗不繁的特点,,“横斜”一词,描绘出它优雅超脱的姿态,“浮动”写出它的缕缕幽香,诗人将梅花置于清澈的池水上,朦胧的月色中,安谧的环境里,水月花相互映衬,将梅花那种风情秀骨,高标逸韵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读一首咏物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的特点的把握和刻画。 一首好的咏物诗,常常有意无意地,有深有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这需要我们细加体会。 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答:诗中的“蝉”即是作者的自况。前两联点明因蝉声而触发的满腹忧思,想想自己仕途坎坷,屡遭困厄,今又陷于冤狱,未老先衰,怎能禁得住这寒蝉的哀鸣!颈联即切合秋蝉的处境,又是诗人不幸遭遇的真实写照。尾联“高洁”二字,是“居高食洁”的蝉性的浓缩。

名家座右铭

名家座右铭 导读:1、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2、决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成功。——列夫·托尔斯泰 3、谁有进取的意志,谁就干得成。——罗曼·罗兰 4、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5、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奥维德 6、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类的心灵里才能发现。——布雷默 7、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程颐 8、天空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泰戈尔 9、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雪莱 10、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11、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莎士比亚 12、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13、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别林斯基 14、莫轻易,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5、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

16、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17、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18、一个人的品质就是他的守护神。——赫拉克利特 1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0、掌握命运的不是星星,而是我们自己。——莎士比亚 21、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22、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斯宾诺莎 23、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 24、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25、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冯学峰 26、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紧。——颜元 27、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28、人生的选择决定一切。——乔布斯 29、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亩是时间。——歌德 30、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定功。——林逋 31、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