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统计技术应用概述_secret

(1-1)统计技术应用概述_secret

(1-1)统计技术应用概述_secret
(1-1)统计技术应用概述_secret

统计技术应用概述

目录

一统计技术及其用途-----------------------------------------------------------1 二统计方法的分类及应用的基本程序--------------------------------------2 三如何应用好统计方法--------------------------------------------------------3 四产品质量的波动--------------------------------------------------------------4 五随机抽样及其方法-----------------------------------------------------------4 六统计数据的分类及统计特征值--------------------------------------------4 七两类错误和两种风险性-----------------------------------------------------5

河北省质量协会

在许多活动过程和结果中,甚至是在明显的稳定状态下,均可观察到变异。这种变异可通过产品和过程可测量的特性观察到,并且在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均可看到其存在。统计技术有助于应用者对这些变异进行测量、描述、分析、解释和建立模式,更好地了解变异的性质、程度和原因,有助于利用可获得的数据进行决策,从而有助于解决、甚至防止由变异引起的问题,提高发现、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效率。因此著名质量管理专家菲根堡姆指出: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无论何时、何处都会用到数理统计方法”,“这些统计方法所表达的观点对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整个领域都有深刻的影响”。

一、统计技术及其用途

1.统计技术的含义

⑴统计技术:是指以概率论为基础,研究随机现象中确定数学规律并能预示其发展的一门学科。以此为基础又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化的统计方法及工具。

⑵统计方法:其全称为数理统计方法。是指以数理统计原理为基础,有关收集、整理、计算、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并对其所反映的问题作出一定结论的方法。

⑶统计工具:是指经过简化、模式化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具体统计方法的总称。

2.统计方法的性质

⑴描述性。可用于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以展示其规律。

⑵推断性。通过研究样本达到了解推测总体的目的。

⑶风险性。由于统计方法是以部分推断总体的,因此就可能产生错误,存在风险。

3.统计方法的用途

⑴提供表示事物特征的数据,如样本的均值X、标准差S、变异系数C u等;

⑵比较两个事物的差异,如水平对比、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

⑶发现、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如因果图、树图、关联图等;

⑷分析事物两种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散布图、相关分析等;

⑸研究抽样和试验方案,如统计抽样检验、优选法、正交试验设计法等;

⑹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状况,如直方图、控制图等;

⑺描述事物的过程,如流程图等。

4.统计技术和专业技术的关系

由于我国质量管理发展跨越了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广大技术人员及员工未受过统计技术的系统培训,因此重专业技术轻管理技术的意识由来已久。

⑴统计技术的作用是显示事物的规律,为改进质量提供信息或途径,而不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

⑵专业技术是解决具体问题所必需要的。因此两者缺一不可。

二、统计方法的分类及应用的基本程序

1.质量活动与常用方法分类及选用

常用的统计方法有20余种,主要分为统计型方法和非统计型方法两类。质量活动中,在选用这些方法时可参照表1.1—1。本章将逐一介绍这些方法。

◎◎◎○○

◎◎◎○○

2.统计型方法的基本特点及应用程序

⑴基本特点

①适用对象:数字数据;

②处理方式:用统计公式计算反映事物规律的数据,找出规律采取措施;

③主要功能:根据样本的数据(质量特征值)推断总体;

⑵应用程序

3.情理型方法的基本特点及应用程序

⑴基本特点

①适用对象:语言资料;

②处理方式:将收集的语言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确定措施; ③主要功能:取得决策的依据;

⑵应用程序

⑶注意点:语言应简短明了、表述应有唯一性理解并分清语性。 三、如何应用好统计方法

1.注意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

⑴生产工序或工作过程已基本稳定并已标准化(5M 1E 已处于受控状态); ⑵生产工序或工作过程具有较强的重复性;

⑶数据资料来源真实、可靠、准确、有代表性。

2.掌握统计方法应用的基本原则

⑴适宜性。所选用的方法应该:

①适合选用方法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条件和用途;

②适合所要解决问题的特点、工艺特点和生产规模、批量大小;

③适应于行业特点、企业客观条件。

⑵简便可行性。选用的方法要力求简便易行,不求高、深、新。

⑶应用正确。统计方法应用应遵循以下要求,方能保证应用的正确性: ①按所选用方法要求的程序进行应用;

②计算正确无误;

③结论分析全面;

④采用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和组织管理措施。

⑷应用有效。统计方法应用应遵循以下要求方能保证应用的有效性: ①充分挖掘和利用了应用该方法所应得到的一切信息;

②根据得出的信息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③措施实施后达到了预期目标及有据可查的实际效果。

四、产品质量的波动

产品质量波动是永恒的,其波动规律分为两类:

1.正常波动。正常波动是由随机原因所引起的波动,由于正常波动的特点

2.异常波动。异常波动是由偶然原因所引起的波动,由于异常波动的特点是影响很大、时有时无、方向明确、能够控制,故对其应严加管理。

五、随机抽样及其方法

1.定义:所谓随机抽样,就是从总体中任意抽取一些个体构成用于推断总体的样本时,每个个体被抽取的可能性相同。因此随机抽样要求每个个体要具有独立性和代表性,即被抽取的所有个体应是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形成。

总体又叫“母体”,它是指在某次统计分析中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又叫子样,它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并且详细研究分析的部分个体。

2.随机抽样方法

⑴单纯随机抽样法。此方法如抽签法、掷骰子法、随机抽样表(见附表4)法等。该方法最具代表性,但不适用于连续生产中的批量检验、场地狭小的场合。

⑵机械随机抽样法。此方法先确定抽样的时间(数量)间隔,然后用单纯随机确定第一个子样,再按规定间隔抽其它子样。该方法简便易行、代表性较强,适用于连续生产中的批量检验、但不适用于生产工序有周期性变化的场合。

⑶分层随机抽样。此法先用单纯随机法定被抽取的类别,然后再分别从类别中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样本。该法代表性较强,适用于大批量抽样,但程序较烦琐。

⑷整群随机抽样。此法先用单纯随机法定被抽取的类别,然后再分别对被抽取的类别进行全部检验。该法适用于大批量的抽样,便于组织、抽取容易,但代表性差、风险大。

六、统计数据的分类及统计特征值

1.统计数据的分类

⑴计量值数据。可连续取值或可用计量器具测量出小数点以下位的数据。

⑵计数值数据。不可连续取值或不可用计量器具测量出小数点以下位数的数据。计数值数据又分:

①计件数据。按件数进行计数的数据,如不合格品数、设备台数等;

②计点数据。按缺陷点(项)计数的数据,如疵点数、砂眼数、单位产品的缺陷数等。

当数据以百分率表示时,需以其采用的单位判断是计量数据还是计数数据。

2.数据的统计特征值。它是表征数据的样本经统计计算后的特征数据。

例如,有4,3,2,7,6,5六个样本数据,其数据的统计特征数分为:

⑴表示样本数据集中位置的统计特征值。用于比较每个数据在本组数据中所处位置:

①样本平均值(X )。表示样本的算术平均数。

上述6个数据的平均值X =Σx i /n =(4+3+2+7+6+5)/6=4.5。

②样本中位数(X ~

)。将数据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数。 数据是奇个时,中位数为中间位置的数;偶个时,为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上述6个数按大小排列:2,3,4,5,6,7,其中位数X ~=(4+5)/2=4.5。 ⑵表示样本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特征。用于比较几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①样本标准差(S )。∑--=)(11x x n s i ,上述6个数的标准差 222222)5.47()5.46()5.45()5.44()5.43()5.42[(1

61s -+-+-+-+-+--=≈1.87。 ②样本极差(R )。

即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上述6个数的极差R =7-2=5。

③样本变异系数(C U ):即样本标准差与样本平均值的比,用于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情况;C U =S/X ×100%=1.87/4.5×100%=42%。 第一组 七、两类错误和两种风险性 1.两类错误

⑴第Ⅰ类错误(弃真错误):统计推断中将正确判为错误的情况;

⑵第Ⅱ类错误(取伪错误):统计推断中将错误判为正确的情况。

2.两种风险性

⑴生产者风险:即统计推断中发生第Ⅰ类错误所承担的风险,由于该风险由生产者承担故称生产者风险。将其发生的概率叫“拒真概率”,用α表示。

⑵使用者风险:即统计推断中发生第Ⅱ类错误所承担的风险,由于该风险由使用者承担故称使用者风险。将其发生的概率叫“取伪概率”,用β表示。 α和β是一对矛盾,不能同时降低。运用统计技术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这两者的总风险和总损失控制在期望的范围内。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测试卷(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测试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某地的地貌结构为“三山二水一平原”,如果用扇形统计图表示该地的地貌结构,则下面能大致体现这一地貌结构的是()。 A. B. C. D. 2.周敏一个月各项消费情况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图中可以看出各项消费数额 B. 从图中可以看出总消费数额 C. 从图中可以看出餐费占总消费额的40%,且在各项消费中最多 D. 从图中可以看出周敏一个月消费的变化情况 3.在一个有48名学生的班级里选举班长,选举投票结果如下表。下面图()表示了这一结果。 A. B. C.

D. 4.阳光小学校园里种了三种树其中有杨树20棵槐树20棵玉兰树20棵.下面统计图中能正确表示阳光小学所种树木占比情况的是() A. B. C. D. 5.某酒精溶液是由75%的水和25%的酒精形成的。下面图()能正确地表示这个信息。 A. B. C. D. 6.下图是某班一次数学能力测试成绩的扇形统计图,全班共有36人,则得优秀的有()人。 A. 18 B. 9 C. 8 7.在一个40名学生的班级中选举班长,选举结果是:下面哪个圆圈图显示了这些结果?() 张强刘莉李浩赵红 20票10票4票6票

A. B. C. 8.在一个有40名学生的班级里选举班长,选举结果如下表,下面()图表示这一结果。 张明10 小豆20 杨杨5 丽丽5 A. B. C. D. 9.要统计一瓶果汁里的营养成分所占情况,你觉得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D. 复式10.六(1)班在六一儿童节前要评选一名市三好学生,采取一名学生只投一票的方式进行评选,投票结果如下表。 下面最能表示这个投票结果的是图()。 A. B. C. 11.如图所示,如果甲校共有学生1200人,乙校共有学生1500人,那么女生多的学校是() A. 甲校 B. 乙校 C. 一样多

典范英语8-3Bertha 的秘密招数的中文翻译

典范英语8-3Bertha的秘密招数的中文翻译 1.孪生姐妹 Bertha和Fiona是孪生姐妹。她们看上去一模一样,只有一种办法把她们区分开。Bertha把头发染成了红色,Fiona把头发染成了金黄色,这对孪生姐妹共同生活在一个小别墅。 周五晚上,她们就去市政厅工作。 市政厅外面一张告示写着:?摔跤大比赛?。 裁判员从最上面那根围绳下迈进了拳击场。 ?女士们、先生们,请为今晚的明星大战保持安静。? 更衣室的大门猛地打开了。 ?她在这儿!?裁判员呼喊着,?拳击场的宠儿,公平比赛Fiona!?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Fiona身穿粉色衣服,走进大厅,她金黄色的头发在身后飘动,她一跃而起,跳过最上面那根围绳落在拳击场上。 她向人群挥手并向他们飞吻。人群起身鼓掌。他们要Fiona获胜。 裁判员又开始发言,?她今晚的对手是…? 更衣室的门猛地被撞开,一扇门的合页掉了下来。 ?她的麻烦孪生姐妹,强大的碎骨者—Bertha!? Bertha身穿黑色衣服来到大厅,她红色的头发在身后飘动。她飞身跃进拳击场,她挥动着拳头,人群发出嘘声,他们要Bertha输。 裁判员转身看了看他的表。 Bertha抓住Fiona把她扔到围绳上。 人群冲着裁判员叫嚷起来。

裁判员转过身来时,Bertha已飞跑回她的角落。 ?我没有做任何坏事!?Bertha喊道。 大战开始了。 Fiona飞身腾空一脚踢过去,接着又弹了回来。 人群都起身鼓起掌来。 Bertha抓起Fiona,把她举过头顶,抡了起来。 人群开始喝倒彩。 就这样打了五个回合。 ?获胜者是—公平比赛Fiona!? 人群为Fiona喝彩叫好,冲着Bertha发出嘘声。 那天晚上Bertha和Fiona坐在家中喝可可。 ?我认为比赛进行得很不错。?Fiona说。 ?哼?Bertha说。 ?你不要对‘飞身尾旋’而难过?Fiona说 ?不?Bertha说 ?第二回合腾空一踢??Fiona说 ?不?Bertha说 ?那为什么你的心情这么不好??Fiona说 Bertha开始哭了起来。?到底怎么了??Fiona问。 ?嗯?Bertha哽咽着说,?人们总是支持你而反对我!? ?那是因为我是公平比赛Fiona,你是强大的碎骨者—Bertha。?Fiona说。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教案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万寿小学殷玉龙 【教学内容】课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教材简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及百分数等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小学阶段最后学习统计的内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直观地表示出各个部分的数量分别是总数量的百分之几。本课教学扇形统计图,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从模糊到清晰认识扇形统计图。首先依托“你脑海中的扇形统计图是什么样的?”“什么情况下使用扇形统计图”等问题了解学情,通过小组交流与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经过这一步教学,学生知道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相比,不仅形状不同,而且表达的数据内容也不相同,适用情况也有不同。第二步从整体到部分理解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我国陆地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体会图中的数据信息的具体含义,学会从数据本身、数据之间、数据之外三个角度分析数据,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第三步从理解到操作运用多渠道深化认识。教材中对画扇形统计图没有具体要求,为了让学生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在练习部分融入简单的画图,丰富学生的认识,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简单分析扇形统计图。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地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感受扇形统计图的描述数据特点。 【教学难点】 有联系地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 【教学准备】 PPT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因而便于对数量的多少直接进行比较;折线统计图是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并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而更便于反映数量发展变化的趋势) 今天学习扇形统计图,你头脑中的扇形统计图是个什么摸样,教师简介扇形,并板书课题。 扇形: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图是两幅扇形统计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班的男生可能一样多 B. 甲班的女生一定比乙班多 C. 甲班的男生一定比女生多 D. 甲班的男生占全班总人数的 2.阳光小学校园里种了三种树其中有杨树20棵槐树20棵玉兰树20棵.下面统计图中能正确表示阳光小学所种树木占比情况的是() A. B. C. D. 3.下图是某班一次测验成绩的扇形统计图,其中得优的有12人,则全班共有()人。 A. 10 B. 30 C. 40 4.一个鸡蛋按质量计算,蛋壳、蛋白、蛋黄约占整个鸡蛋的百分比分别为:15%、53%、32%,如果将数据画成统计图,选()统计图较合适。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D. 复式条形5.下面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A. 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一个假分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B. 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C. 扇形统计图主要用来表示某个量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增减变化情况 D. 在同一个圆中,一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越大,它的面积就越大 6.某校对六年级300名学生生活常识进行一次调查,得分情况如右图,则在60分以下的人数为( )。

A. 75人 B. 60人 C. 50人 7.要统计一瓶果汁里的营养成分所占情况,你觉得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D. 复式8.某校为表示学生体育锻炼达标情况,选用()可以清楚地表示出“优”“良”“合格”各等次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百分比。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9.六(1)班在六一儿童节前要评选一名市三好学生,采取一名学生只投一票的方式进行评选,投票结果如下表。 下面最能表示这个投票结果的是图()。 A. B. C. 10.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读503020时,一个零都不读 B. 一个不为0的整数,它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 C.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与总量的关系 D. 一个圆锥,底面直径和高同时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4倍 11.如下图所示,女生多的学校是()

扇形统计图单元教学分析

《扇形统计图》单元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2.使学生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的作用。 3.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和作用。 本单元主要包括让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通过熟悉的事例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会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各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描述。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学习本单元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知识。例如,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能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此外,学生刚刚学习了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认识了扇形。这两方面的内容为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单元继续学习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使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素材,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会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的作用。在学习了扇形统计图之后,对已经学过的三类统计图进行整体性的回顾,使学生学会根据统计的目的,结合不同统计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描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2.教材编排特点。 本单元的编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中教学扇形统计图。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从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通过百分数的意义引入扇形统计图,由数到形,引导学生根据百分数的意义理解扇形统计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体会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描述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特点。 (2)在比较中凸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教材提供了同一题材中三组不同形式的数据,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描述这些数据。学生通过对三组数据的比较,结合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各自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在分析、比较中选择能直观、有效表示信息的统计图,进一步加深对三种统计图特点的认识。 (3)重视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与实验教材相比,本套教材增加了以不同形式的统计图呈现相同信息的练习,例如,根据条形统计图,完成折线统计图;根据条形统计图,完成扇形统计图。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感受不同统计图各自的特点与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 (4)突出统计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从统计信息中了解社会的变化趋势。 本单元的练习中编入了许多与当今社会密切相关的素材,例如,广东省常住人口总数和城镇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电话用户数量的变化情况,网民的城乡结构状态,使学生学会根据统计数据了解相关的社会信息,提高在日常生活中读懂各种统计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建议 1.注意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把握新知识的生成点。 本单元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百分数的意义引出扇形统计图,根据扇形中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的大小来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注重从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出发,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 扇形统计图的优势是能够直观、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单元目标: 1.使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2.使学生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的作用。 3.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单元重点: 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特点和作用。 单元难点: 根据不同的统计表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 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要包括让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通过熟悉的事例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会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各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描述。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知识,和刚刚学习了百分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素材,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会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学习了扇形统计图之后,对已经学过的三类统计图进行整体性的回顾,使学生学会根据统计目的,结合不同统计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描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单元知识结构: 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认识例1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例2 节约用水 课时安排:本单用4课时。

课时划分: 扇形统计图........................................2课时 练习二十一........................................1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96-97页的例1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 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3.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 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法:加强合作,归纳整理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收集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条形统计图:从条形统计图中能很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单元测试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单元测试题时间:80分钟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个小题,共35分) 1.(3分)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和()统计图。 2.(6分)下面三组信息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1)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氧化时释放出的水。 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2)华山小学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如下。 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3)黄涛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 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3. (6分)下表是宝山乡2002年、2003年各种农产品产量统计表,把下表填写 完整。 4.(6分)下图是四(1)班学生参加“2+x”活动的人数统计图。请你在统计表里填上参加各项活动的人数。

5.(8分)右图是()统计图。喜欢语文 的人数占总数的()%,喜欢英语的人数 占总数的()%,喜欢数学的人数占总数 的()%。 6.(6分)下图是六一班5位同学统计的一周丢弃塑料袋情况统计图。根据 图上提供的信息填空。 (1)这一周丢弃塑料袋最多的是( )家,有( )个。 (2)这5个家庭一周共丢弃塑料袋()个,平均每家丢弃塑料袋()个。 (3)如果一个塑料袋污染土地4dm2,那么,这5位同学的家庭一周丢弃的塑料袋大约会污染土地()dm2,合()m2。

7.(2分)植树能有效治理沙尘暴。下面是三种树在沙漠中的成活情况统计。 (1)算出每种树的成活率填在上表中。 (2)根据成活率,最适合在沙漠中种植的树是( )。 二、完成下面的统计表。(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9分) 1.(4分)下面是五(1)班图书角的书,请填上合计数。 2.(5分)下面是育新小学六年级小银行储蓄存款情况统计表。根据表中已 有数据,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三、解决问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56分) 1.(9分)看右图回答问题。 (1)每种颜色的面积各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 (2)哪两种颜色的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比是相同的? (3)哪种颜色的面积正好是另一种颜色面积的百分之五十? 2.( 12分)六 (1) 班学生血型情况如右图. (1) (4分)写出你从图中得到的4个信息。

典范英语6-9书目

《典范英语》(六) 1. Walrus Joins in 海象参加表演 2. Noisy Neighbours 吵闹的邻居 3. Princess Pip’s Holiday 皮皮公主的假期 4. Oh, Otto! 哦,奥托! 5. Captain Comet and the Purple Planet 科密特船长与紫色星球 6. Jungle Shorts 丛林短裤 7. The Masked Cleaning Ladies of Om 来自奥姆的蒙面清洁女工 8. The Masked Cleaning Ladies Save the Day 蒙面清洁女工反败为胜 9. The Masked Cleaning Ladies Meet the Pirates 蒙面清洁女工面对海盗 10. Jellyfish Shoes 水母鞋 11. The Boss Dog of Blossom Street 花朵街的狗老大 12. Cornflake Corn 玉米片硬币 13. The Ghost Ship 幽灵船 14. Micro the Metal Dog 机器狗麦克罗 15. The King of Football The Story of Pelé 球王贝利的故事 16. Arctic Hero The Story of Matthew Henson 北极英雄——马修?汉森的故事 17. Pioneer Girl The Story of Laura Ingalls Wilder 拓荒女孩——劳拉?因格尔斯?怀尔德的故事18. My Friend, Mandela 我的朋友曼德拉 《典范英语》(七) 1. Amy the Hedgehog Girl 刺猬女孩艾蜜 2. Coming Clean 坦白

《第7单元 扇形统计图》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单元检测试卷(一) 一、我会填。(每空3分,共30分) 1.下图是六(1)班同学最喜欢喝的饮料情况统计图。 (1)最喜欢喝各种饮料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之和应该是( )%。 (2)最喜欢喝( )的人数最多,占全班总人数的( )%。 (3)如果全班有40人,那么最喜欢喝奶茶的有( )人,最喜欢喝可乐的有( )人。 (4)如果最喜欢喝可乐的有9人,那么全班有( )人。 2.为了表示一年中每个月的平均气温变化情况,应绘制成( )统计图;为了表示某次测验优、良、及格、不及格的人数与班级总人数的关系,应绘制成( )统计图。 3.校园里有杨树、柳树和槐树三种树,其中杨树有60棵,占总数的30%,柳树有100棵,占总数的( )%,如果画扇形统计图,槐树部分占圆面积的( )%。 二、根据统计表填空。(每题6分,共18分) 下面是小明调查的三组数据。 1.小明8~14岁每年生日时测量的体重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小明从( )岁到( )岁体重增长幅度最大。如果要用统计图表示这组数据,应该制成( )统计图。 2.小刚周日的作息时间安排如下表:

项目学习用餐文体 活动睡眠其余 占全天 时间的 百分比20% 10% ?% 37.5% 12.5% 小刚参加文体活动花了( )小时。如果要用统计图表示这组数据,应该制成( )统计图。 3.某天全班同学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统计如下表: 项目足球篮球踢毽子跳绳乒乓球其他人数18 10 4 9 7 4 他们班一共有( )人。如果要用统计图表示这组数据,应该制成( )统计图。 三、解决问题。(1,5题每题8分,其余每题12分,共52分) 1.空气的主要成分体积含量各占总体积的百分比情 况如下图。500升空气中含氧气多少升? 2.光明小学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球类运动如下图。 (1)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如果最喜欢篮球的学生有150人,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吗?

扇形统计图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单元教案 《扇形统计图练习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更清楚地认识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提高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信息的能力。 2.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https://www.doczj.com/doc/ed12873058.html,]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点: 巩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难点: 从扇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并且正确地获取信息、利用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 2、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价归纳,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想一想,填一填,回忆再现新授课中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作出诊断及点拨,同时为后面的练习做好准备。)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下面是鸡蛋各部分质量统计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鸡蛋中蛋壳的质量约占(),蛋黄的质量约占()。如果一个鸡蛋重80克,那么这个鸡蛋中的蛋白重() 克。 2、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A.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B.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看电视打球听音乐看小说其他 人数8068745623 C.小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 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身高/cm125129135140150153 A用( )统计图 B用( )统计图 C用( )统计图 (设计意图:以上两题属基本练习,主要是加深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理解,熟练读图和用图的技能,便于教师把握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订正,做好补教补学。) 3、下图是某学校教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⑴喜欢《走进科学》的老师占全体老师人数的()%。 ⑵喜欢()节目和()节目的人数差不多。 ⑶喜欢()节目的人数最少。 ⑷如果该学校有150名老师,那么喜欢新闻联播的老师有()。 4、上图是聪聪家十月份生活支出情况统计图。 ⑴这是( )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⑵如果聪聪家这个月的支出是1600元,请你分别计算出各项支出的钱数。 ⑶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以上两题属综合性的变式练习,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掌握和熟练水平,沟通统计图和百分数的联系,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https://www.doczj.com/doc/ed12873058.html,]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下面是林场育苗基地树苗情况统计图。 ⑴柳树有3500棵,这些树苗的总数是多少棵? ⑵松树和柏树分别有多少棵? ⑶杨树比槐树多百分之几?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本题属应用、提高性练习,让学生运用统计图和百分数的知识,分析解答育苗基地各种树木的多少,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 2、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博莎的秘密招数

《典范英语》(7_03)教学参考 Bertha’s Secret Battle 教学参考的目的在于为实验课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和框架,帮助实验教师更好地把握课题理念。课题组鼓励实验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做出调整,将实验课上出特色。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的内容;能够有感情地、绘声绘色地朗读;能 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完成与故事相关的写作任务。 2.非语言目标:引导学生公平、客观地看待他人,不能以貌取人;鼓励学生遇到问题 时相互体谅,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引导学生用平常心面对批评与称赞。 说明:语言目标由教师负责检查,确保学生完成任务,达到要求。非语言目标具有开放性, 需要教师围绕有意义的话题与学生进行真诚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让学 生在有思想、有内容的开放性语言实践活动中习得语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时安排 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一部作品,每周安排一节或两节实验课,课时放在学生读完该部作品之后。 三、课前任务 要求学生每天朗读15-20分钟,辅以默读。做到听读结合,认真把握和体会故事的内容,并适当积累好词好句。 四、课堂教学基本步骤 1. 导入(Lead-in):启发学生思考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读完作品后回看故事封面,提出几个问题: Where are these two women?(In the wrestling competition ring.) Who are they?(Fiona and Bertha.) Who is holding a bottle?(Bertha.) What use is the bottle? Why is she holding it?(It is a bottle of hair dye. Maybe she wants to uncover the truth.)可请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回答。 教师借导入问题带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统计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统计 单元备课 一、本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认识扇形统计图、填写扇形统计、根据扇形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回答问题及合理存款。 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是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在一至五年级已分别安排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基础上,教学扇形统计图。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注重与学生已学的条形统计图的联系。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特点及作用对比,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有利于让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凸显统计的实用价值。 本单元注重从生活、生产中选取素材,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相关数学元素,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数据收集的渠道,也凸现了统计与生产、生活密切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使用价值。 二、本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能够看懂并会填扇形统计图。 3.会根据扇形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4.通过对相关素材的整理和分析,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 三、本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扇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四、本单元的教学设想 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过有关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知识,也认识了扇形,而且也学习了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所有这些都为了学生继续学习统计图的最后一部分——扇形统计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注意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把握新知识的生成点。 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的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对比,自然行成新知识的生成点。 2.注重从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出发,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 扇形统计图的优势是能够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在学习中,应该让学生体会,各种统计图有不同的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应数据是为特征。

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检测(含答案解析)

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检测(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周敏一个月各项消费情况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图中可以看出各项消费数额 B. 从图中可以看出总消费数额 C. 从图中可以看出餐费占总消费额的40%,且在各项消费中最多 D. 从图中可以看出周敏一个月消费的变化情况 2.图书室藏书量用图来表示,如果表示3万本,那么大约表示()本。 A. 2万 B. 1万 C. 2.4万 D. 1.5万3.下图是对一份杂志(共208页)各版块的统计结果,体育版约占()页。 A. 10 B. 30 C. 50 D. 100 4.在一个40名学生的班级中选举班长,选举结果是:下面哪个圆圈图显示了这些结果?() 张强刘莉李浩赵红 20票10票4票6票 A. B. C. 5.一个鸡蛋按质量计算,蛋壳、蛋白、蛋黄约占整个鸡蛋的百分比分别为:15%、53%、32%,如果将数据画成统计图,选()统计图较合适。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D. 复式条形6.在一个畜牧场养了三种牲畜(如图),图()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了三种牲畜的关系。

A. B. C. D. 7.要统计一瓶果汁里的营养成分所占情况,你觉得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D. 复式8.某校为表示学生体育锻炼达标情况,选用()可以清楚地表示出“优”“良”“合格”各等次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百分比。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9.要统计永泰县各庄寨2018年国庆黄金周游客所占百分比的情况,应选用()较合适.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D. 以上都不是 10.六(1)班在六一儿童节前要评选一名市三好学生,采取一名学生只投一票的方式进行评选,投票结果如下表。 下面最能表示这个投票结果的是图()。 A. B. C. 1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读503020时,一个零都不读 B. 一个不为0的整数,它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 C.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与总量的关系 D. 一个圆锥,底面直径和高同时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4倍 12.下图是《都市晚报》一周中各版面所占比例情况统计.本周的《都市晚报》一共有206版.体育新闻约有()版.

扇形统计图单元练习

扇形统计图单元练习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扇形统计图》单元练习一、填空题。 下图是冬冬家2014年7月支出情况统计图,他家这个月支出是3000元,看图回答问题。 (1)这个月的()支出最多,支出了()元。 (2)这个月购买衣服的支出占()。 (3)这个月的文化教育支出达到()元。 (4)水电费比购买衣服的费用少()元。 二、选择题。 1、要清楚反映我国各海域面积与总海域面积之间的关系,()统计图比较适合。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2、要反映小强本学期六次跳远成绩的增减变化情况,()统计图比较适合。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3、甲、乙两校男、女生比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校男生比乙校男生少 B.甲校女生比乙校女生少 C.无法比较两个学校男、女生的人数 4、六(1)班共有48名学生,期末评选一名学习标兵,选举结果如下表所示,下面()能表示出这个结果。 二、解决问题。 1、黄豆的各种营养成分如下图。

(1)黄豆中脂肪占百分之几黄豆中哪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最高 (2)500克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多少克? 2、菜园里各种蔬菜种植面积情况如图所示。 (1)小红说从图上可以看出白菜的种植面积最大,你认为她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2)经了解,这个菜园里确定是白菜的种植面积最大,请你对这幅统计图提出修改意见。 3、李大伯在一块蔬菜地里种植了4种不同的蔬菜,各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分布如图。其中番茄的种植面积是60平方米,请把下表填写完整。 4、下图是李叔叔管理的果园栽树情况统计图,苹果树比梨树多百分之几? 5、下图是某校参加社团活动情况统计图。认真分析统计图,选用以下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①参加艺术类社团的有60人;②参加棋类、其他类社团的人数与参加球类社团的人数相等;③参加其他类社团的人数占参加社团总人数的10%。 (1)参加球类社团的有多少人? (2)参加棋类社团的人数比参加其他类社团的人数多多少? 6、陈丽收集了本班20名女生1分钟跳绳的成绩和自己四个学期1分钟跳绳的成绩,制成如下统计图。 (1)把上面的数据分别用下面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出来。 (2)四个学期中,陈丽哪两个学期1分钟跳绳成绩提高最多? (3)陈丽所在班级女生1分钟跳绳成绩优秀人数比良好人数少百分之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一 扇形统计图单元教案与反思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编排。 扇形统计图不仅表示各个部分数量的多少,而且侧重于用同一个圆里的大大小小的扇形,表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各个部分数量分别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 教学扇形统计图,要使学生认识它的特点。了解它的用处,能够看懂统计图所呈现的数据信息,能够利用统计图给出的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的不同,体会根据数据内容合理选择统计图的必要性。h 小学数学不要求制作扇形统计图。因为制作扇形统计图需要扇形的知识,要计算扇形的圆心角,而小学数学只简单认识扇形,不教学画扇形,所以小学生不具备制作扇形统计图的知识与能力。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例1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并利用图中的百分数;例2比较三种统计图,了解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各自的特点;能根据要呈现的数据内容,选择适宜的统计图 练习一配合两道例题的教学。第1、2、3题配合例1,以认识扇形图,看懂其中的数据信息为主,比例1及其“练一练”的要求稍高一些。第4题配合例2,教材编排这道题,有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呈现数据的意图。第5、6、7题是综合练习题。本单元最后安排的“动手做”,是以“反应速度”为内容的游戏活动,是用统计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数据活动。编排这次动手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一次数据活动,获得对数据的新体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进一步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体会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信息。 2、使学生能根据绘制出的扇形统计图分析数据所反映的一些简单事实,能作出一些简单的推理与判断,进一步认识统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

小学数学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测试(有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测试(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图是两幅扇形统计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班的男生可能一样多 B. 甲班的女生一定比乙班多 C. 甲班的男生一定比女生多 D. 甲班的男生占全班总人数的 2.周敏一个月各项消费情况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图中可以看出各项消费数额 B. 从图中可以看出总消费数额 C. 从图中可以看出餐费占总消费额的40%,且在各项消费中最多 D. 从图中可以看出周敏一个月消费的变化情况 3.黄豆中各种营养成分所占百分比如图。400g黄豆中脂肪的含量是()。 A. 56g B. 100g C. 144g D. 64g 4.下图是对一份杂志(共208页)各版块的统计结果,体育版约占()页。 A. 10 B. 30 C. 50 D. 100 5.在一个40名学生的班级中选举班长,选举结果是:下面哪个圆圈图显示了这些结果?

() 张强刘莉李浩赵红 20票10票4票6票 A. B. C. 6.在一个有40名学生的班级里选举班长,选举结果如下表,下面()图表示这一结果。 张明10 小豆20 杨杨5 丽丽5 A. B. C. D. 7.要统计一瓶果汁里的营养成分所占情况,你觉得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D. 复式8.某校为表示学生体育锻炼达标情况,选用()可以清楚地表示出“优”“良”“合格”各等次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百分比。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9.六(1)班有40名学生,选举班长的得票数为:小何20票;小赵10票;小邓6票;小李4票。下列四幅图中,()图准确地表示了这一结果。 A. B. C. 10.六(2)班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统计表如下: 等级优秀良好达标未达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名师教材分析及归纳总结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扇形统计图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2.使学生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的作用。 3.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三、主要变化与具体编排 (一)主要变化 到本单元为止,学生已经学完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三种统计图。因此,本单元除了让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例1)之外,又新增了一道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统计目的选择不同统计图的例题(例2),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理解这三种统计图在使用上各有什么优越性和局限性。 (二)具体编排 1.例1。 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在校园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情境,为引出有关统计数据提供现实背景。通过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对数据的进一步处理要求:你能算出喜欢每种运动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吗?以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引出扇形统计图的教学。 教材让学生将统计表中的数据填入未完成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大小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百分比的过程,初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在完成了扇形统计图后通过三个问题的思考,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得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用扇形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最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 2.例2。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各异,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条件也不一样,例2以三组校园树木数量相关数据,通过不同的统计内容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在统计图的多样化与优化中进一步认识各统计图的特点。同时体会相同的统计对象,当需要表达的信息不同时,选择的统计图也不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的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第(1)小题统计的是树木总量在2007~2011年之间的变化情况。既可用条形统计图,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这一题对比的意图在于让学生体会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突出选择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条件,即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时用折线统计图更直观。 第(2)小题统计的是各种树木占树木总量的百分比,既可以用扇形统计图,也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条形统计图只是直观呈现了各种树木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几,而扇形统计图能更直观、有效地看出校园树木数量的分布情况,突出选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扇形统计图

1 毕节梁才学校小学六年级2015年春期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2 班级姓名月日分数 3 一、想一想,填一填。(每空2分,共26分) 4 1、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5 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6 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7 2、下图1是鸡蛋各部分质量统计图。如果一个鸡蛋重80克,那么这个鸡蛋中的蛋白重 8 重 ()克,蛋壳 9 重 ()克,蛋黄 10 ()克。 11 1: 图 12 图2: 13 14 15 16 17 18 5、上图2是某学校教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19 ⑴喜欢《走进科学》的老师占全体老师人数的()%。 20 ⑵喜欢()节目和()节目的人数差不多。

21 ⑶喜欢()节目的人数最少。 22 ⑷如果该学校有100名老师,那么喜欢新闻联播的老师有()人。 23 3、梁才学校要统计全校各年级的学生人数,需要绘制()统计图。 24 4、在一幅统计图里有2厘米的直条表示40吨,那么要表示60吨的直条的长应为()25 厘米。 26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7 1、主要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应选择()统计图。 28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29 2、灯塔村去年上半年总收入中农业收入占55%,副业收入占35%,其它收入占10%。将此制30 成一个扇形统计图,其中扇形面积最大的是()。 31 A、农业收入 B、副业收入 C、其它收入 32 3、某班在一次考试中,得优的有20人,得良的有15人,及格的有12人,不及格的有3 33 人。得优的占全班总人数的()。 34 A、40% B、30% C、24% 35 4、扇形统计图甲中女生占56%,扇形统计图乙中女生占45%,甲乙两个统计图中所表示的36 女生人数()。 37 A、甲比乙多 B、甲比乙少 C、不能确定 38 三、细心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3分,共15分)

扇形统计图单元测试卷教案资料

《扇形统计图》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18分) 1.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2.下图是鸡蛋各部分质量统计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鸡蛋中蛋壳的质量约占(),蛋黄的质量约占()。如果一个鸡蛋重80克,那么这个鸡蛋中的蛋白重()克。 3.如图,如果用整个图表示总体,那么()扇形表示总体的;()扇形表示总体的;剩下的C扇形表示总体的()。 4.下图是某学校教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1)喜欢《走进科学》的老师占全体老师人数的()%。 (2)喜欢()节目和()节目的人数差不多。 (3)喜欢()节目的人数最少。如果该学校有150名老师,那么喜欢新闻联播的老师有()人。 5.已知东湖公园实际占地120公顷,请根据以下东湖公园占地分布情况统计图填写下表。 二、选择(10分) 1.某公司有员工700人举行元旦庆祝活动(如下图),A、B、C 分别表示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的百分比,规定每人只参加一项且每人都要参加,则不下围棋的人共有( )。 A.259人 B.441 C.350人 D.490人

2.某校男生、女生人数表示在下图中的扇形区,则男生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比为( )。 A.48% B.52% C.92.3% D.4% 3.六(1)班有40名学生,选举班长的得票数为:小何20票;小赵10票;小邓6票;小李4票。下列四幅图中,( )图准确地表示了这一结果。 A. B. C. D. 4.在“阳光体育节”活动中,某校对六(1)班、(2)班同学各50人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 )是正确的。 A.喜欢乒乓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 B.喜欢足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 C.喜欢羽毛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 D.喜欢篮球的人数(2)班比(1)班多 5.一个圆形花坛内种了三种花,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各种花占地面积的关系应是( )。 A. B. C. D. 三、分数计算(30分) 1. 每小题4分 87-3215÷85+16 3 (34-51×41)÷15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