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难题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难题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难题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难题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难题

一、选择题(共1小题)

1.(2006?)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将△BCD沿CD折叠,B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 等于()

A.25°B.30°C.45°D.60°

二、填空题(共1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2.一个六边形的六个角都是120度,连续四边的长为1,3,4,2,则该六边形的周长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

3.如图,P是等边△ABC部一点,PC=3,PA=4,PB=5.求AC2.

4.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DE是中位线,F是线段BC延长线上一点,且CF=AE,连接BE,EF.(1)求证:BE=EF;

(2)若将DE从中位线的位置向上平移,使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点E与点A不重合),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则(1)题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5.(2008?区二模)已知:在等边△ABC中,点D、E、F分别为边AB、BC、AC的中点,点G为直线BC上一动点,当点G在CB延长线上时,有结论“在直线EF上存在一点H,使得△DGH是等边三角形”成立(如图①),且当点G与点B、E、C重合时,该结论也一定成立.

问题:当点G在直线BC的其它位置时,该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你在下面的备用图②③④中,画出相应图形并证明相关结

论.

6.如图,P是等边三角形ABC的一点,连接PA、PB、PC,以BP为边作等边三角形BPM,连接CM.

(1)观察并猜想AP与CM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说明你的结论;

(2)若PA=PB=PC,则△PMC是_________三角形;

(3)若PA:PB:PC=1::,试判断△PM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7.(2006?)如图1,△ABC为等边三角形,面积为S.D1、E1、F1分别是△ABC三边上的点,且AD1=BE1=CF1=AB,连接D1E1、E1F1、F1D1,可得△D1E1F1是等边三角形,此时△AD1F1的面积S1=S,△D1E1F1的面积S1=S.

(1)当D2、E2、F2分别是等边△ABC三边上的点,且AD2=BE2=CF2=AB时如图2,

①求证:△D2E2F2是等边三角形;

②若用S表示△AD2F2的面积S2,则S2=_________;若用S表示△D2E2F2的面积S2′,则S2′=_________.(2)按照上述思路探索下去,并填空:

当D n、E n、F n分别是等边△ABC三边上的点,AD n=BE n=CF n=AB时,(n为正整数)△D n E n F n是_________三角形;

若用S表示△AD n F n的面积S n,则S n=_________;若用S表示△D n E n F n的面积S n′,则S′n=_________.

8.(2009?)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a.

探究(1):如图1,过等边△ABC的顶点A、B、C依次作AB、BC、CA的垂线围成△MNG,求证:△MNG是等边三角形且MN=a;

探究(2):在等边△ABC取一点O,过点O分别作OD⊥AB、OE⊥BC、OF⊥CA,垂足分别为点D、E、F.

①如图2,若点O是△ABC的重心,我们可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及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到两个正确结论(不必证明):结论1.OD+OE+OF=a;结论2.AD+BE+CF=a;

②如图3,若点O是等边△ABC任意一点,则上述结论1,2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考点训练】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小题)

1.(2006?)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将△BCD沿CD折叠,B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 等于()

A.25°B.30°C.45°D.60°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先根据图形折叠的性质得出BC=CE,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出CE=AE=BE,进而可判断出△BEC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补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ABC沿CD折叠B与E重合,

则BC=CE,

∵E为AB中点,△ABC是直角三角形,

∴CE=BE=AE,

∴△BEC是等边三角形.

∴∠B=60°,

∴∠A=30°,

故选:B.

点评: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图形折叠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推理能力.

二、填空题(共1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2.一个六边形的六个角都是120度,连续四边的长为1,3,4,2,则该六边形的周长是17.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多边形角与外角.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延长其中三边构造等边三角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即可.

解答:解:如图所示,∵六个角都是120°,

∴三角形的每个角都是60°,即△CDE,△BFG,△AHI,△ABC都为等边三角形,

∴CE=2,BF=3,

∴BC=2+4+3=9,

∴AH=AB﹣GH﹣BG=9﹣1﹣3=5,

∴DI=AC﹣AI﹣CD=9﹣5﹣2=2,HI=AH=5,

∴该六边形的周长是:1+3+4+2+2+5=17.

故答案为17.

点评:主要考查了正多边形的相关性质.边相等,角相等.

三、解答题(共6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

3.如图,P是等边△ABC部一点,PC=3,PA=4,PB=5.求AC2.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分析:首先将△BCP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ACQ,连接PQ.再过A作CP的延长线的垂线AD,垂足为D,易证得△PCQ是等边三角形,△APQ是直角三角形,则可求得∠APC的度数,然后可求得∠APD的度数,

在Rt△APD中,即可求得AD与CD的长,继而求得AC2.

解答:解:将△BCP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ACQ,连接PQ.再过A作CP的延长线的垂线AD,垂足为D,∴AQ=PB=5,CQ=PC,∠PCQ=60°,

∴△PCQ是等边三角形,

∴PQ=PC=3,∠QPC=60°,

在△PAQ中,∵PA=4,AQ=5,PQ=3,

∴AQ2=PA2+PQ2,

∴∠APQ=90°,

∴∠APC=∠APQ+∠QPC=150°,

∴∠APD=30°,

在Rt△APD中,AD=PA=2,PD=AP?cos30°=2,

则CD=PC+PD=3+2,

在Rt△ACD中,AC2=AD2+CD2=4+(3+2)2=25+12.

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较大,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4.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DE是中位线,F是线段BC延长线上一点,且CF=AE,连接BE,EF.(1)求证:BE=EF;

(2)若将DE从中位线的位置向上平移,使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点E与点A不重合),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则(1)题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1)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线合一证明得出结论;

(2)由中位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证明.

解答:(1)证明: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ACB=60°,AB=BC=CA,

∵DE是中位线,

∴E是AC的中点,

∴BE平分∠ABC,AE=EC,

∴∠EBC=∠ABC=30°

∵AE=CF,

∴CE=CF,

∴∠CEF=∠F.

∵∠CEF+∠F=∠ACB=60°,

∴∠F=30°,

∴∠EBC=∠F

∴BE=EF;

(2)结论任然成立.

∵DE是由中位线平移所得,

∴DE∥BC,

∴∠ADE=∠ABC=60°,

∠AED=∠ACB=60°.

∴△ADE是等边三角形.

∴DE=AD=AE,

∵AB=AC,

∴BD=CE,

∵AE=CF,

∴DE=DF,

∵∠BDE=180°﹣∠ADE=120°,

∠FCE=180﹣∠ACB=120°,

∴∠FCE=∠EDB,

∴△BDE≌△ECF,

∴BE=EF.

点评:此题考查等边三角形以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

5.(2008?区二模)已知:在等边△ABC中,点D、E、F分别为边AB、BC、AC的中点,点G为直线BC上一动点,当点G在CB延长线上时,有结论“在直线EF上存在一点H,使得△DGH是等边三角形”成立(如图①),且当点G与点B、E、C重合时,该结论也一定成立.

问题:当点G在直线BC的其它位置时,该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你在下面的备用图②③④中,画出相应图形并证明相关结

论.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连接DE、EF、DF.(1)当点G在线段BE上时,如图①,在EF上截取EH使EH=BG.由D、E、F是等边△ABC三边中点,可得△DEF、△DBE也是等边三角形且DE=AB=BD,可证明△DBG≌△DEH,然后即可证明;

(2)当点G在射线EC上时,如图②,在EF上截取EH使EH=BG.由(1)可证△DBG≌△DEH.可得DG=DH,∠BDG=∠EDH.由∠BDE=∠BDG﹣∠EDG=60°,可得∠GDH=∠EDH﹣∠EDG=60°,即可证明.(3)当点G在BC延长线上时,如图③,与(2)同理可证,结论成立.

解答:证明:连接DE、EF、DF.

(1)当点G在线段BE上时,如图①,

在EF上截取EH使EH=BG.

∵D、E、F是等边△ABC三边中点,

∴△DEF、△DBE也是等边三角形且DE=AB=BD.

在△DBG和△DEH中,,

∴△DBG≌△DEH(SAS),

∴DG=DH.

∴∠BDG=∠EDH.

∵∠BDE=∠GDE+∠BDG=60°,

∴∠GDH=∠GDE+∠EDH=60°

∴在直线EF上存在点H使得△DGH是等边三角形.

(2)当点G在射线EC上时,如图②,

在EF上截取EH使EH=BG.

由(1)可证△DBG≌△DEH.

∴DG=DH,∠BDG=∠EDH.

∵∠BDE=∠BDG﹣∠EDG=60°,

∴∠GDH=∠EDH﹣∠EDG=60°.

∴在直线EF上存在点H使得△DGH是等边三角形.

(3)当点G在BC延长线上时,如图③,与(2)同理可证,结论成立.

综上所述,点G在直线BC上的任意位置时,该结论成立.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难度较大,关键是巧妙地作出辅助线进行解题.

6.如图,P是等边三角形ABC的一点,连接PA、PB、PC,以BP为边作等边三角形BPM,连接CM.

(1)观察并猜想AP与CM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说明你的结论;

(2)若PA=PB=PC,则△PMC是等边三角形;

(3)若PA:PB:PC=1::,试判断△PM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专题:探究型.

分析:(1)通过观察应该是相等关系,可通过证三角形APB和BMC全等来实现,这两个三角形中已知的条件有:AB=BC,BP=BM,只要再得出这两组对应边的夹角相等即可得出全等的结论,我们发现∠ABP和∠MBC 都是60°﹣∠PBC,因此这两个角相等,也就凑成了三角形全等的所有条件.因此可得两三角形全等,也就证明了AP=CM;

(2)根据(1)的结论AP=CM,又有三角形BPM是等边三角形,因此PA=PB=PC可写成PM=PC=CM,也就是说三角形PMC是等边三角形.

(3)根据AP=CM,BP=PM,我们可将题中给出的比例关系式写成CM:PM:PC=1::.我们发现这三边正好符合勾股定理的要求.因此三角形PMC是直角三角形.

解答:解:(1)AP=CM.

∵△ABC、△BPM都是等边三角形,

∴AB=BC,BP=BM,∠ABC=∠PBM=60°.

∴∠ABP+∠PBC=∠CBM+∠PBC=60°.

∴∠ABP=∠CBM.

∴△ABP≌△CBM.

∴AP=CM.

(2)等边三角形.

(3)△PMC是直角三角形.

∵AP=CM,BP=PM,PA:PB:PC=1::,

∴CM:PM:PC=1::.

设CM=k,则PM=k,PC=k,

∴CM2+PM2=PC2

∴△PMC是直角三角形,∠PMC=9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以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通过全等三角形得出线段相等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7.(2006?)如图1,△ABC为等边三角形,面积为S.D1、E1、F1分别是△ABC三边上的点,且AD1=BE1=CF1=AB,连接D1E1、E1F1、F1D1,可得△D1E1F1是等边三角形,此时△AD1F1的面积S1=S,△D1E1F1的面积S1=S.

(1)当D2、E2、F2分别是等边△ABC三边上的点,且AD2=BE2=CF2=AB时如图2,

①求证:△D2E2F2是等边三角形;

②若用S表示△AD2F2的面积S2,则S2=S;若用S表示△D2E2F2的面积S2′,则S2′=S.

(2)按照上述思路探索下去,并填空:

当D n、E n、F n分别是等边△ABC三边上的点,AD n=BE n=CF n=AB时,(n为正整数)△D n E n F n是等边三角形;若用S表示△AD n F n的面积S n,则S n=;若用S表示△D n E n F n的面积S n′,则S′n=.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探究型.

分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可证△AD2F2≌△BE2D2≌△CF2E2,得D2E2=E2F2=F2D2所以△D2E2F2为等边三角形.

(2)(3)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面积公式可求.

解答:解:(1)①∵△ABC为等边三角形,∴AB=BC=AC,∠A=∠B=60°,(1分)

由已知得AD2=AB,BE2=BC,

∴AF2=AC,BD2=AB

∴AD2=BE2,AF2=BD2(2分)

△AD2F2≌△BE2D2(3分)

∴D2E2=F2D2

同理可证△AD2F2≌△CF2E2

F2D2=E2F2(4分)

∴D2E2=E2F2=F2D2

∴△D2E2F2为等边三角形;(5分)

②;(6分)

S′2=S﹣S×3=S(7分)

(2)由(1)可知:△D n E n F n等边三角形;(8分)

由(1)的方法可知:,S3=S,…;(9分)

S2′=S,S3′=….(10分)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等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等判断,以及接等边三角形的面积规律.

8.(2009?)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a.

探究(1):如图1,过等边△ABC的顶点A、B、C依次作AB、BC、CA的垂线围成△MNG,求证:△MNG是等边三角形且MN=a;

探究(2):在等边△ABC取一点O,过点O分别作OD⊥AB、OE⊥BC、OF⊥CA,垂足分别为点D、E、F.

①如图2,若点O是△ABC的重心,我们可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及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到两个正确结论(不必证明):结论1.OD+OE+OF=a;结论2.AD+BE+CF=a;

②如图3,若点O是等边△ABC任意一点,则上述结论1,2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

专题:综合题;压轴题.

分析:(1)本题中△ABC为等边三角形,AB=BC=a,∠ABC=60°,求出∠N,∠G的值,在直角△AMB、△CNB 中,可以先用a表示出MB,NB然后再表示出MN,这样就能证得MN=a;

(2)判定①是否成立可通过构建直角三角形,把所求的线段都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进行求解;

判断②是否成立,也要通过构建直角三角形,可根据勾股定理,把所求的线段都表示出来,然后经过化简得出结论②是否正确.

解答:(1)证明:如图1,∵△ABC为等边三角形,

∴∠ABC=60°.

∵BC⊥MN,BA⊥MG,

∴∠CBM=∠BAM=90°.

∴∠ABM=90°﹣∠ABC=30°.

∴∠M=90°﹣∠ABM=60°.

同理:∠N=∠G=60°.

∴△MNG为等边三角形.

在Rt△ABM中,BM=a,

在Rt△BCN中,BN=a,

∴MN=BM+BN=a.

(2)②:结论1成立.

证明:如图3,过点O作GH∥BC,分别交AB、AC于点G、H,过点H作HM⊥BC于点M,

∴∠DGO=∠B=60°,∠OHF=∠C=60°,

∴△AGH是等边三角形,

∴GH=AH.

∵OE⊥BC,

∴OE∥HM,

∴四边形OEMH是矩形,

∴HM=OE.

在Rt△ODG中,OD=OG?sin∠DGO=OG?sin60°=OG,

在Rt△OFH中,OF=OH?sin∠OHF=OH?sin60°=OH,

在Rt△HMC中,HM=HC?sinC=HC?sin60°=HC,

∴OD+OE+OF=OD+HM+OF=OG+HC+OH

=(GH+HC)=AC=a.

(2)②:结论2成立.

证明:如图4,连接OA、OB、OC,根据勾股定理得:

BE2+OE2=OB2=BD2+OD2①,

CF2+OF2=OC2=CE2+OE2②,

AD2+OD2=AO2=AF2+OF2③,

①+②+③得:BE2+CF2+AD2=BD2+CE2+AF2,

∴BE2+CF2+AD2=(a﹣AD)2+(a﹣BE)2+(a﹣CF)2=a2﹣2AD?a+AD2+a2﹣2BE?a+BE2+a2﹣2CF?a+CF2整理得:2a(AD+BE+CF)=3a2∴AD+BE+CF=a.

点评:本题中综合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点,由于知识点比较多,本题的难度比较大.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习题及答案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参考用时:30分钟) 1.下列三角形,①有两个角等于60°的三角形;②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③一腰上的中线也是这条腰上的高的等腰三角形.其中能判定是等边三角形的个数是( A ) (A)3个(B)2个(C)1个(D)0个 2.如图,在 Rt△ABC 中,CM平分∠ACB交AB于点M,过点M作MN∥BC 交AC于点N,且MN平分∠AMC.若AN=1,则BC的长为( B ) (A)4 (B)6 (C)4(D)8 第2题图 3.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是边BC的中点,则∠BAD= 30°. 第3题图 4.如图,已知∠AOB=30°,点P在边OA上,点M,N在边OB上,且 PM=PN=10,MN=12,则OP= 16 .

第4题图 5.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BDC的顶点D在等边三角形ABC的内部,∠BDC=90°,连接AD,过点D作一条直线将△ABD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分割出的这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分别是120,150 度. 第5题图 6. 如图,等边△ABC中,点D为BC延长线上一点,点E为CA延长线上一点,且AE=DC,求证:AD=BE. 证明:在等边△ABC中,∠BAC=∠ACB=60°, AB=AC, 所以∠BAE=∠ACD=120°. 因为AE=CD, 所以△ABE≌△CAD. 所以AD=BE. 7. 已知:如图,点D在等边三角形ABC的边AB上,点F在边AC上,连接DF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E,FE=FD.求证:AD=CE.

证明: 过点D作DM∥BE交AC于点M,则有∠MDF=∠E. 在△MDF与△CEF中, 因为∠MFD=∠CFE, FD=FE,∠MDF=∠E, 所以△MDF≌△CEF, 所以DM=CE. 因为△ABC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A=∠B=60°. 因为DM∥BE, 所以∠ADM=∠B=60°,∠ADM=∠A=60°, 所以△ADM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DM=AD, 所以AD=CE. 8. 如图所示,已知a∥b,c∥b,试用反证法证明:a∥c. 证明:假设a与c不平行,即a与c相交,不妨设交点为P,由于a∥b,c ∥b,于是可得经过P点有两条直线a,c与直线b平行,这与“经过直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精品教案

13.3.2等边三角形 第1课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明确其与等腰三角形的区别和联系.(重点) 2.能应用等边三角形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难点) 一、情境导入 观察下面图形: 师: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你知道是什么三角形吗? 生:等边三角形. 师:对,等边三角形具有和谐的对称美.今天我们来学习等边三角形,引出课题.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类型一】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角度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E是AC上一点,D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BE,DE,若∠ABE =40°,BE=DE,求∠CED的度数. 解析:因为△ABC三个内角为60°,∠ABE=40°,求出∠EBC的度数,因为BE=DE,所以得到∠EBC=∠D,求出∠D的度数,利用外角性质即可求出∠CED的度数.

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ABC =∠ACB =60°.∵∠ABE =40°,∴∠EBC =∠ABC -∠ABE =60°-40°=20°.∵BE =DE ,∴∠D =∠EBC =20°,∴∠CED =∠ACB -∠D =40°. 方法总结: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它的三个内角都是60°,这个性质常常应用在求三角形角度的问题上,所以必须熟练掌握. 【类型二】 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 如图:已知等边△ABC 中,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 =CD ,DM ⊥BC , 垂足为M ,求证:BM =EM . 解析:要证BM =EM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证明△BDE 为等腰三角形即可. 证明:连接BD ,∵在等边△ABC 中,D 是AC 的中点,∴∠DBC =12∠ABC =1 2 ×60°=30°,∠ ACB =60°.∵CE =CD ,∴∠CDE =∠E .∵∠ACB =∠CDE +∠E ,∴∠E =30°,∴∠DBC =∠E =30°, ∴BD =ED ,△BDE 为等腰三角形.又∵DM ⊥BC ,∴BM =EM . 方法总结:本题综合考查了等腰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其中“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和线段垂直关系的重要方法. 【类型三】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全等三角形的综合运用 △ABC 为正三角形,点M 是BC 边上任意一点,点N 是CA 边上任意一点,且BM =CN ,BN 与AM 相交于Q 点,∠BQM 等于多少度? 解析:先根据已知条件利用SAS 判定△ABM ≌△BCN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得∠BQM =∠ABC =60°. 解:∵△ABC 为正三角形,∴∠ABC =∠C =∠BAC =60°,AB =BC .在△AMB 和△BNC 中,

等边三角形性质判定练习题

第1课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如图,一个等边三角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图中∠α+∠β的度数是()A. 180°B. 220°C. 240°D. 300°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腰三角形的两条高相等C.有一个角是60°的锐角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D.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3.在△ABC中,①若AB=BC=CA,则△ABC为等边三角形;②若∠A=∠B=∠C,则△ABC 为等边三角形;③有两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④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4.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将△BCD沿CD折叠,B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等于()A.25° B. 30°C.45°D. 60° 5.如图,已知D、E、F分别是等边△ABC的边AB、BC、A C上的点, 且DE⊥BC、EF⊥AC、FD⊥AB,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A.△DEF是等边三角形B.△ADF≌△BED≌△CFE C.DE=AB D.S△ABC=3S△DEF 6.如图,在△ABC中,D、E在BC上,且BD=DE=AD=AE=EC,则∠BAC的度数是()A. 30°B. 45°C. 120°D. 15° 7.如图,在△ABC中,AB=AC,∠A=120°,BC=6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M,交AB于点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N,交AC于点F,则MN的长为()A. 4cm B. 3cm C. 2cm D. 1cm 第1 题第4题第5题第7题8.已知∠AOB=30°,点P在∠AOB内部,P1与P关于OB对称,P2与P关于OA对称,则P1,O,P2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已知等腰△ABC中,AB=AC,∠B=60°,则∠A=_________度. 10.△ABC中,∠A=∠B=60°,且AB=10cm,则BC=_________cm. 11.在△ABC中,∠A=∠B=∠C,则△ABC是_________三角形. 12.如图,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含有30°角的三角板拼接在一起,则拼接后的△ABD的形状是_________ 13.如图,M、N是△ABC的边BC上的两点,且BM=MN=NC=AM=AN.则∠BAN= 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八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3.3.2等边三角形 第1课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01基础题 知识点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等边ABC的两条角平分线BD和CE相交所夹锐角的度数为(A) A.60°B.90°C.120°D.150° 2.如图△,过等边ABC的顶点A作射线,若∠1=20°,则∠2的度数是(A) A.100°B.80°C.60°D.40° 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CD,则∠ADB=90°,∠CBD=30°. 4.如图△,等边ABC的边长如图所示,那么y=3. 5.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AD⊥BC,AE=AD,则∠ADE=75°. 6.如图所示△,等边ABC中,D是AC的中点,E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CD,DF⊥BE,垂足为F.求证:BF=EF. 证明:∵BD是等边△ABC的中线, ∴BD平分∠ABC.

∴∠DBE=∠ABC=30°. ∴∠E=∠ACB=30°. 1 2 又∵CE=CD, 1 2 ∴∠DBE=∠E. ∴DB=DE. ∵DF⊥BE, ∴DF为底边上的中线. ∴BF=EF. 知识点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7.下列推理错误的是(B) A△.在ABC中,∵∠A=∠B=∠C△,∴ABC为等边三角形 B△.在ABC中,∵AB=AC,且∠B=∠C△,∴ABC为等边三角形 C△.在ABC中,∵∠A=60°,∠B=60°△,∴ABC为等边三角形 D△.在ABC中,∵AB=AC,∠B=60°△,∴ABC为等边三角形 8△.在ABC中,AB=BC,∠B=∠C,则∠A的度数是60°. 9.如图△,在ABC中,点D是AB上的一点,且AD=DC=DB,∠B=30°△.求证:ADC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DC=DB, ∴∠B=∠DCB=30°, ∴∠ADC=∠DCB+∠B=60°. 又∵AD=DC, ∴△ADC是等边三角形. 10.如图所示△,锐角ABC中,∠A=60°,它的两条高BD,CE相交于点O,且OB=OC,求证: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一.学习目标:(重难点) 1.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2.理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 3.让学生体会等边三角形的对称美。 二.预习导学:(学一学) 1.自读课本79—80内容(多读几遍)。 2.思考: ⑴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⑵等边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角: 边: ⑶在△ABC中,∠A = ∠B = ∠C,你能得到AB = BC = AC吗?为什么? ⑷已知在△ABC中,AB = AC,∠A = 600。 ①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②如果把∠A = 600,改为∠B = 600或∠C = 600,结论 还成立吗? ③由上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三.预习收获和障碍: 四.合作交流议一议: (一)预习交流(处理预习中的问题) 1.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二)课堂训练(展示才能说一说,先练后展) 1.分小组思考并解答课本54页“探究”内容。 2.完成课本80页练习1,2。 3.已知,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点D、E、F分别是各 边上的一点,且AD=BE=CF.求证:△DEF是等边三角形. 4.已知,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点D是AC的中点, 且CE=CD,DF⊥BE。求证:BF=EF. 五.反思提升(想一想) 六.课堂检测(小试牛刀做一做) 1.等边△ABC的两条角平分线BD和CE交于点I,则 ∠BIC等于( )A.600B.900C.1200D.1500 2.下列三角形:①有两个角等于600;②有一个角等于 600的等腰三角形;③三个外角(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都 相等的三角形;④一腰上的中线也是这条腰上的高的等腰三 角形,其中是等边三角形的有(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 3.如图,D、E、F分别是等边△ABC各边上的点,且 AD=BE = CF,则△DEF的形状是( ) A.等边三角形 B.腰和底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不等边三角形 4.在三角形中,任何一个角的平分线都垂直于这个角所 对的边,则此三角形是( ) A.等腰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 5.△ABC中,AB=AC,∠A=∠C,则∠B=。 6.已知AD 是等边△ABC 的高,BE是AC边的中线, AD与BE交于点F,则∠AFE=。 7.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条对称轴, 分别是。 8.已知,如右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中线, 延长BC到E,使CE = CD,不添辅助线,请你写出三个正确 结论(1) (2) (3) 自我评价:教师评价: 日期: 陇县城关镇中学“导学单”设计稿 八年级班姓名:科目:数学课题:《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课型:展示主备人:周鹏审核:周鹏组名: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

附件: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所用 时间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 意图 一、 知识回顾以点看面大约 2 分钟 复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考查对象:随机从各组4号选手抽取 4名 2、考查形式:在主黑板表格中简略书写 3、考查目的:了解4号学生对旧知掌握 情况 4、奖励方式:答对个人加5个√ 复习回顾,重点针 对4号待优生检测 旧知 二、 类比转化知识迁移大约 2 分钟归纳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考查对象:上一环节未被查的另外4 名4号学生 2、考查形式:在主黑板表格中简略书写 3、奖励方式:答对个人加5个√ 重点检测4号待优 生利用等腰三角形 的性质推到等边, 既复习应用了等腰 三角形的有关知 识,又拓宽了等腰 三角形的广度和深 度,培养了学生的 应用意识。 三、 基础检测趁热打铁大约 1 分钟 等边△ABC , AD是BC 边上的中线,求∠CAD的度数? 配套习题检测4号待优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 1、考查对象:各组4号学生 2、活动形式:4号学生在卷子背面写答 案(大号字体),侧黑板旁举牌展示, 查漏补缺 3、奖励方式:答对个人加10个√;团 队其他成员加5个√。 重点针对4号待优 生的跟踪配套练 习,会简单应用等 边三角形的性质处 理简单问题,提高 关注度,激发待优 生学习热情,以此 了解全班学生情况 四、 分层操作自主探究大约 10 分钟 利用规定道具动手制作等 边三角形探究等边三角形判定 方法。第2组在主黑板,物品: 圆规、直尺。第3组在侧黑板 (西),物品:含30°角的三 角板。第8组在侧黑板(东), 物品:量角器、圆规。第1、4、 5、6、7组在本组座位。物品: 模具 1、合作分工: 1号督查指导全程维持纪律; 2号整理汇报、填写操作过程汇报表(小卷 中); 3号实际动手操作作图(务必保留作图痕迹); 4号辅助3号完成操作、观察过程; 2、奖励方式:最快或最多团队每人10个 √;其他团队每人5个√。 活动目标:以最快 的速度制作一个 (或三个)等边三 角形。 培养学生的动手、 动脑、动口、合作 交流、合作探究的 能力 五、 阶段小结夯基树本大约 1 分钟 总结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师生互答夯基树本,总结判 定方法 B C D A

知识点三: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1 等边三角形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知识点一: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_________条对称轴。 2.等边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平分线所成的钝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 3.若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外角都是120°,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_三角形。 4.等边三角形的两条中线相交所成的锐角的度数是_________。 5.若等腰三角形腰上的中线垂直于腰,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三角形。 6.若右图所示,已知点D在BC上,点E在AD上,BE=AE=CE,并且∠1=∠2=60°.求证:△ABC是等边三 角形。 7.如右图所示,在等边三角形ABC的边AB、AC上分别截出AD=AE,△ADE是等边三角形吗?说明理由。 8.如右图所示,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为BC延长线上的一点,CE评分∠ACD,CE=BD,求证:△ADE 是等边三角形。 知识点二: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在Rt△ABC中,∠C=90°∠A=30°,若AB=4cm,则BC=_______________.

2.等腰三角形一底角是30°,底边上的高为9cm,则其腰长为__________,顶角是__________. 3.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A=30°,则CD=____AC,BC=____AB,BD=____BC,BD=_____AB. 4.在△ABC中,∠B=∠C=15°,AB=2cm,CD⊥AB交BA的延长线与点D,则CD的长为___________. 5.如右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AD∥BC, CD⊥AD,若△ABC的周长为36cm,求AD的长。 6.如右图所示,在△ABC中,∠A:∠B:∠C=1:2:3,CD⊥AB于点D,AB=10,求DB的长。 7.如右图所示,在△ABC中,∠ACB=90°,∠A=30°,CD⊥AB于点D,AB=4cm,求BC、AD、BD的长和∠BCD 的度数。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课首沟通 上讲回顾(错题管理);作业检查;询问学生学习进度等。 知识导图 课首小测 1、(2014萝岗区期末)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它的周长为() A.9 B.7 C.12 D.9或12

2、(2014番禺区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B.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C.等腰三角形一边不可以是另一边的二倍 D.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3、(2014白云区期末)在△ABC中,∠A=42°,∠B=96°,则它是()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4、如图,△ABC中,AB=AD=DC,∠BAD=40°,则∠C= . 5、(2014天河区期末)如图,在△ABC中,∠B=30°,ED垂直平分EC,垂足为D,ED=3,则CE 的长为。 知识梳理 一、等腰三角形 1. 定义 的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另一条边叫做。两腰所夹 的角叫做,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做。 2. 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简写成“”)。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相互重合(简称“”)性质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即为。 3.判定 (1)有两条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 ”)

二、等边三角形 1. 定义 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 性质 性质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性质2:等边三角形是,并且有对称轴,分别为三边的垂直平分线。 3.判定 (1)三个角都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600的是等边三角形。 三、含30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对的等于的一半. 导学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知识点讲解1:“等边对等角” 例题 1、(2014华美英语实验期中)等腰三角形的其中一个角为50°,则它的顶角是___________ 度. 2、(2014四川南充)如图,在△ABC中,AB=AC,且D为BC上一点,CD=AD,AB=BD, 则∠B的度数为() A. 30°B.36°C.40°D.45° 3、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BD=CE,BE=CF。 (1)求证:△EBD≌△PCE (2)若∠A=40°,求∠DEF的度数。

第2讲(学生)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第2讲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教学目标:(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并会灵活运用。 (2)能用上述结论进行分析与说理,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训练,形成一定的推理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难点是利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 (1)文字语言: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2)符号语言:如图,在△ABC中,因为AB=AC,所以∠B=∠C (3)定理的作用: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两个角相等。 知识点2: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2 (1)文字语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2)符号语言: ∵AB=AC ∵AB=AC ∵AB=AC ∠1=∠2 AD⊥BC BD=DC ∴AD⊥BC,BD=DC ∴∠1=∠2 ∴∠1=∠2 BD=DC AD⊥BC (3)定理的作用:可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或垂直。 说明:在等腰三角形中经常添加辅助线,虽然“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如何添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作时只作一条,再根据性质得出另两条”。 知识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文字语言: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为“等角对等边”) (2)符号语言:在△ABC中 ∵∠B=∠C ∴AB=AC

(3)证明: (4)定理的作用: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边相等。 说明:①本定理的证明还有其他证明方法(如作顶角的平分线)。 ②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有两种:1、利用定义2、利用定理。【典型例题分析】 基础知识应用题: 例1. 如图,已知P、Q是△ABC边BC上两点,且BP=PQ=AP=AQ=QC,求∠BAC的度数。 解: 解答此类题的步骤如下: (1)利用等边对等角根据已知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的度数。 (2)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确定等量关系,借助等式或方程求解。 例2. 已知:如图,在△ABC中,∠B=∠C,D、E、F分别为AB,BC,AC上的点,且BD=CE,∠DEF=∠B。 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难题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难题 一、选择题(共1小题) 1.(2006?)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将△BCD沿CD折叠,B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 等于() A.25°B.30°C.45°D.60° 二、填空题(共1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2.一个六边形的六个角都是120度,连续四边的长为1,3,4,2,则该六边形的周长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 3.如图,P是等边△ABC部一点,PC=3,PA=4,PB=5.求AC2. 4.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DE是中位线,F是线段BC延长线上一点,且CF=AE,连接BE,EF.(1)求证:BE=EF; (2)若将DE从中位线的位置向上平移,使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点E与点A不重合),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则(1)题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5.(2008?区二模)已知:在等边△ABC中,点D、E、F分别为边AB、BC、AC的中点,点G为直线BC上一动点,当点G在CB延长线上时,有结论“在直线EF上存在一点H,使得△DGH是等边三角形”成立(如图①),且当点G与点B、E、C重合时,该结论也一定成立. 问题:当点G在直线BC的其它位置时,该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你在下面的备用图②③④中,画出相应图形并证明相关结 论. 6.如图,P是等边三角形ABC的一点,连接PA、PB、PC,以BP为边作等边三角形BPM,连接CM. (1)观察并猜想AP与CM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说明你的结论; (2)若PA=PB=PC,则△PMC是_________三角形; (3)若PA:PB:PC=1::,试判断△PM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7.(2006?)如图1,△ABC为等边三角形,面积为S.D1、E1、F1分别是△ABC三边上的点,且AD1=BE1=CF1=AB,连接D1E1、E1F1、F1D1,可得△D1E1F1是等边三角形,此时△AD1F1的面积S1=S,△D1E1F1的面积S1=S. (1)当D2、E2、F2分别是等边△ABC三边上的点,且AD2=BE2=CF2=AB时如图2, ①求证:△D2E2F2是等边三角形; ②若用S表示△AD2F2的面积S2,则S2=_________;若用S表示△D2E2F2的面积S2′,则S2′=_________.(2)按照上述思路探索下去,并填空: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第2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参考用时:30分钟 ) 1.(2017沂源期中)下列三角形,①有两个角等于60°的三角形;②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③一腰上的中线也是这条腰上的高的等腰三角形.其中能判定是等边三角形的个数是( A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2.(2018淄博)如图,在 Rt △ABC 中,CM 平分∠ACB 交AB 于点M,过点M 作MN ∥BC 交AC 于点N,且MN 平分∠AMC.若AN=1,则BC 的长为( B ) (A)4 (B)6 (C)4 (D)8 第2题图 3.(2018湘潭)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D 是边BC 的中点,则∠BAD= 30° . 第3题图 4.如图,已知∠AOB=30°,点P 在边OA 上,点M,N 在边OB 上,且PM=PN=10,MN=12,则OP= 16 . 第4题图 5.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BDC 的顶点D 在等边三角形ABC 的内部,∠BDC=90°,连接AD,过点D 作一条直线将△ABD 分割成两个等腰三 角形,则分割出的这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分别是 120,150 度. 第5题图 6. 如图,等边△ABC 中,点D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点E 为CA 延长线上一点,且AE=DC,求证 :AD=BE. 证明:在等边△ABC 中,∠BAC=∠ACB=60°, AB=AC, 所以∠BAE=∠ACD=120°. 因为AE=CD, 所以△ABE ≌△CAD. 所以AD=BE. 7. 已知:如图,点D 在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AB 上,点F 在边AC 上,连接DF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FE=FD.求证 :AD=CE. 证明: 过点D 作DM ∥BE 交AC 于点M,则有∠MDF=∠ E. 在△MDF 与△CEF 中, 因为∠MFD=∠CFE, FD=FE,∠MDF=∠E, 所以△MDF ≌△CEF, 所以DM=CE.

等边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练习题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一.选择题 1.如图,一个等边三角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图中∠α+∠β的度数是()A.180°B. 220°C. 240°D 30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腰三角形的两条高相等 C有一个角是60°的锐角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D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3在△ABC中,①若AB=BC=CA则△ABC为等边三角形;②若 ∠A=∠B=∠C,则△ABC为等边三角形;③有两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④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4.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将△BCD沿CD折叠,B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等于()A.25°B.30°C.45°D.60° 5.如图,已知D、E、F分别是等边△ABC的边AB、BC、AC上的点,且DE⊥BC、EF⊥AC、FD⊥AB,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A.△DEF是等边三角形B.△ADF≌△BED≌△CFE C. DE=AB D.S△ABC=3S△DEF 6.如图,在△ABC中,D、E在BC上,且BD=DE=AD=AE=EC,则∠BAC的度数是( A.30°B.45°C.120°D.15° 7.如图,在△ABC中,AB=AC,∠A=120°,BC=6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M,交AB于点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N,交AC于点F,则MN的长为() A.4cm B.3cm C.2cm D.1cm 第1 题第4题第5题第7题

8.已知∠AOB=30°,点P 在∠AOB 内部,P 1与P 关于OB 对称,P 2与P 关于OA 对称,则P 1,O ,P 2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 钝角三角形 C . 等腰三角形 D . 等边三角形 二.填空题 9.已知等腰△ABC 中,AB=AC ,∠B=60°,则∠ A= _____ 度. 10 .△ABC 中,∠A=∠B=60°,且AB=10cm ,则BC= ____ cm . 11.在△ABC 中,∠A=∠B=∠C ,则△ABC 是 ______ 三角形. 12.如图,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含有30°角的三角板拼接在一起,则拼接后的△ABD 的形状是 _________ 13如图M 、N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两点且 BM=MN=NC=AM=AN .则∠BAN= _________ . 14.如图,用圆规以直角顶点O 为圆心,以适当半径画一条弧交两直角边于A 、B 两点,若再以A 为圆心,以OA 为半径画弧,与弧AB 交于点C ,则∠AOC 等于________ 15.已知: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BD 是中线,延长BC 到E ,使CE=CD ,不添辅助线,请你写出三个正确结论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16.如图,将边长为6cm 的等边三角形△ABC 沿BC 方向向右平移后得△DEF ,DE 、AC 相交于点G ,若线段CF=4cm ,则△GEC 的周长是 _________ cm . E D C B A

三角形性质和判定定理

等腰三角形: 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在等腰 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 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 2.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4.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 的高重合,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判定: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 的边也相等。 等边三角形: 定义: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 角形。 性质: 1.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任意边 的垂直平分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2.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每个角都是60°。 判定: 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定义: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其中,构成直角的两边叫做直角边,直角边所对的边 叫做斜边。 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余角互余;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 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如果一个三角形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于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角平分线定理: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 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中垂线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 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 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1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5外角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3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4外角1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 内角的和 全等的判定: 6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全等 7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8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全等 9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 10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 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等边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练习题

第1课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课堂训练) 一 ?选择题(共8小题) 1?如图,一个等边三角形纸片 ( 2. ,剪去 B . 220 ° )A . 180° F 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等腰三角形的两条高相等 C . 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D . 个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图中 / a +Z B 的度数是 C . 240° D . 300 有一个角是60。的锐角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A . B . 3. 在△ AB C 中,①若AB=BC=CA ,则△ ABC 为等边三角形;②若/ A= / B= / C,则△ ABC 为等边三角形;③ 有两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④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 是等边三角形?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有(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4. 占 八、、 5. 且 B . 2个 如图,CD 是Rt △ ABC 斜边AB 上的高,将△ BCD 沿CD 折叠,B 点恰好落在 AB 的中 E 处,则/ A 等于( )A . 25° B . 30 ° C . 45 如图,已知 D 、E 、 F 分别是等边 △ ABC 的边AB 、BC 、AC 上的点, DE 丄BC 、EF 丄AC 、FD 丄AB ,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 A . C . 6.如图, A . 30 ° 7 .如图,在 △ ABC 中,AB=AC , / A=120 ° BC=6cm ,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BC 于点 交AB 于点E ,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 BC 于点N ,交AC 于点F ,则MN 的长为( A . △ DEF 是等边三角形 B . △ ADF △ BED CFE DE=AB D . S A ABC=3S △ DEF 在厶ABC 中,D 、E 在 BC 上,且 BD=DE=AD=AE=EC ,贝U Z BAC B . 45° C . 120° D . 15° ) 的度数是( 第 1 已知/ AOB=30 °,点 M , -1.' 第 题 第7题 P 1与P 关于OB 对称,P 2与P 关于OA 对称, 第4题 P 在/ AOB 内部, C . 2 cm D . 1cm 8. 则P 1, O , P 2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形是( A .直角三角形 B . 钝角三角形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 .已知等腰 △ ABC 中,AB=AC , Z B=60 ) C . 等腰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则/ A= 度. 10. △ ABC 中,Z A= Z B=60°,且 AB=10cm ,贝U BC= _ _ cm . 11. 在△ ABC 中,Z A= Z B= Z 。,则厶ABC 是 _ _ 三角形.r 12. 如图,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含有 30°角的三角板拼接在一起, 则拼接后的△ ABD 的形状是 13.如图,M 、N 是厶ABC 的边BC 上的两点,且 BM=MN=NC=AM=AN .则/ BAN= _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练习题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学习内容】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1 .三条边相等。2.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相等,且等于60 °3.等边三角形各边上中线,高和所对角的平分线都三线合一。4.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1.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定义)。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知识整合】 【课堂练习】 1.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中线,BD=6,延长BC到E。使CE=CD,求DE长。 2.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 ∥BC,交AB、AC于D , E。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3.用不同的分割方法,将一个等边三角形分割成四个等腰三角形(注明角度)

【巩固练习】 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P为△ABC内部一点,将△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CP′重合,如果AP=3,求PP′的长。 2.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D为BC边的中点,过点D作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求证:(1)DE=DF;(2)若∠A=60°,BD=1,求△ABC的周长. 3.如图,等边△ABC中,点D在延长线上,CE平分∠ACD,且CE=BD. 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4.如图所示,点D 为等边△ABC 的AC 边上的一点,∠1=∠2,BD=CE . 求证:△DAE 是等边三角形. 5.已知:如图,△DAC 、△EBC 均是等边三角形,点A 、C 、B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E 、BD 分别与CD 、CE 交于点M 、N .求证:(1)AE=DB ;(2)△CMN 为等边三角形. 1 2 A B C D E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经典例习题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复习经典例习题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 (1)文字语言: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2)符号语言:∵AB=AC(已知) ∴∠B=∠C(等边对等角) (3)证明:取BC的中点D,连接AD 在△ABD和△ACD中 ∴△ABD≌△ACD(SSS) ∴∠B=∠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思考:你还有其它证法吗? (4)定理的作用: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两个角相等。 知识点2: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2 (1)文字语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2)符号语言: ∵AB=AC ∵AB=AC ∵AB=AC ∠1=∠2 (已知) AD⊥BC(已知) BD=DC(已知) ∴AD⊥BC,BD=DC (三线合一)∴∠1=∠2 BD=DC(三线合一)∴∠1=∠2 AD⊥BC(三线合一)(3)定理的作用:可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或垂直。 说明:在等腰三角形中经常添加辅助线,虽然“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如何添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作时只作一条,再根据性质得出另两条”。 知识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文字语言: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为“等角对等边”) (2)符号语言: ∵∠B=∠C (已知) ∴AB=AC(等角对等边)

(3)证明:过A作AD⊥BC于D,则∠ADB=∠ADC=90°。 在△ABD和△ACD中 ∴△ABD≌△ACD (AAS) ∴AB=AC(对应边相等) 思考:你还有其它证法吗? (4)定理的作用: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边相等。 说明:①本定理的证明还有其他证明方法(如作顶角的平分线)。 ②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有两种:1、利用定义 2、利用定理。 二、典型例题分析 例1、有关等腰三角形的基本图形. (1)如图3,若OD平分∠AOB,DE∥OB交OA于E.求证:EO=ED.提问:这个结论的逆命题是否正确? (2)如图3,若OD平分∠AOB,EO=ED,求证:DE∥OB. (3)如图3,若DE∥OB交OA于E,EO=ED,求证:OD平分∠AOB.(4)如图4,AD∥BC,BD平分∠ABC.求证:AB=AD. (5)已知:如图5(a),AB=AC,BD平分∠ABC,CD平分 ∠ACB.问: ①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 ②如图5(b),若过D作EF∥BC交AB于E,交AC于F,图中 又增加了几个等腰三角形? ③如图5(c),若将第(2)题中的△ABC改为不等边三角形,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会如何?还可证出哪些线段的和差关系? (6)如图6,若BD,CD分别平分∠ABC和∠ACB,过D作DE∥AB 交BC于E,作DF∥AC交BC于F.求证:BC的长等于△DEF的周长. 例2. 已知:如图, 在△ABC中,∠B=∠

论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及其技巧

论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及其技巧 令狐采学 袁崧浩 三角形是平面几何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图形之一,大部分的平面几何都建立在三角形的基础上,本文将论述全等三角形的基础及其拓展。 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公理 1、边边边(SSS)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边角边(SAS)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角边角(ASA)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角角边(AAS)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 5、斜边、直角边(HL) 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有: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 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 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 6.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7.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 三、全等三角形题型的解题技巧 1、制造全等三角形 在一些题目中,你需要通过全等来解题但是在图形中找不到全等三角形,这时就需要通过辅助线来制 造全等三角形以解题,可利用等角和等边来作辅助 线,一下介绍两种比较经典的方法: (1)倍长中线法: 延长中线,使所延长部分与中线相等,然后往往 需要连接相应的顶点,则对应角对应边都对应相 等。常用于构造全等三角形,例题如下: 如图,△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求证:2A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