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进

广州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进

广州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进
广州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进

广州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进

对—个客体进化过程的研究,首先离不开整理、归纳、分析既成的事实。广州古代城市发展时间漫长并且相对稳定,如何对其沿革分类,是历史研究首先面临的问题。其实,这一问题并不是只有历史性城市才有,因为多数城市都是历史的产物,其发展总是以原有形态为基础,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内逐渐形成的。一般来说,同时代的城市有较多类似的特征。以历史起源为依据,以演化变迁为标准的分类,可按其时段归属找到时间坐标,有助于人们对城市形态的认识,但是也没有公认·致的断代法。如西方规划理论界加列尔和埃斯纳在《城市的形态》一书中按时间顺序将城市形态划分为五个历史时期:城市化的黎明、古典城市、中世纪城市、新古典城市、工业城市;挪威诺·舒尔茨则运用现象学、建筑学、形态学等观点,将人类的生存场所—聚落形态划分为十一个时期: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早期基督教、罗马风、哥特、文艺复兴、手法主义、巴洛克、启蒙运动、功能主义和多元论;另一位杰出的城市规划理论家、城市社会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则从“有机生长论”的视角提出了城市形态发展的六个时期:生态城市、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暴君城”、“内克罗城”(即—一个死亡的城市)。我国胡俊先生对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作了四个分期:城市要素初步出现、城市总体结构松散的雏形时期(商以前);以城郭制、高台式王城制和市坊性郭城为主要特征的古典城市发展时期(西周战国);以套城制、礼制主体结构、严整里坊为特征的中期(秦汉至隋唐时期);以城厢制、礼制主体结构、统一街巷体系为特征的后期(宋代以后)。本书对广州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发展分期,引入了“原型”理论的观点。“原型”又译作“原始模型”,从表象上来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城市形态是林林总总、千变万化的,逐一剖析认识显然十分不易,然而当代结构主义人类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如果能透过繁复庞杂、纷陈错综的种种表象,楔入客体的深层结构历时性维度上的原型,会大人有助于我们从本质上去认识并阐释客体。一位心理学家曾说,“与集体无意识的思想不可分割的原型指的是心理中明确的,臣式的存在,它们总是到处寻求表现”。通过对广州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深层文化原型的考察,广州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西城东郭,体现宗族礼制的南越国都城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坐北朝南,体现皇权礼制的隋唐时期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三城并立,以统一水道、商业街巾体系为特征的宋代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体现整体环境观的“六脉皆通海,青山半人城”和体现“白云越秀翠城邑,三塔三关锁珠汀”的环境意象的明清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第一节西城东郭,体现宗族礼制的南越

国都城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从历史上看,黄河流域的城市发展要早一些。经历了奴隶制的夏、商、周三代,国家、城市已经出现,特别是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城市已达相当的水平。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和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商业繁荣,城市文化空前活跃,反映在城市形态方面主要有城墙的普遍修筑,并且在“城”与“郭”的组合关系上有了某种特定形制,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宫殿建筑群和高台建筑。从中国城市的发展史上来看,春秋战同时期是一次大发展时期。

在岭南地区,这一时期处于“火耕水耨”的原始社会末期。秦统一六国后,建立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岭南地区首次纳入中央行政版图,设南海郡,郡治番禺。广州由一个原始的居民点逐渐演化,城市正式出现了。

秦历十五年而亡,刘邦经多年的战争之后建立了汉朝。由于长期的战乱,中原经济受到很大的破坏,人口锐减,直到汉景帝时才逐渐恢复起来。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汉代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城市建设水平显著提高,西汉时期都城长安建造了大规模的宫殿、坛庙、陵墓、苑囿,当时长安城的面积约为4世纪罗马城的二倍牛。到汉武帝时,北方陆上开辟了“丝绸之路”,商业得到很大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都会,古广州(番禺)作为南越国的国都,在短时间内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从一个原始的南越人的聚居点发展成为可与北方著名城市相提并论的商业都会之一。

秦始皇统一中原后,于公元前219年派秦尉屠睢率50万大军兵分五路进军岭南,其中一路下湟溪,顺北江而下占据番禺,后秦尉

第二节做呗朝南,体现皇权礼制的隋、唐南汉时期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第三节三城并立,一统一水道街市为特征的宋代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第四节山水相伴的明清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古代丝路东方出海口的形成和发展

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中国对外交往的出海口也很早就形成了。据史书记载,中西海上丝绸之路在西汉时期已发展成徐闻、合浦等几个港口。不过,就在丝路上的地位而论,今属广州的番禺应更为重要。番禺在秦代为南海郡治,已称“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1。南越王国时期,番禺号称“南武城”,进一步发展成为岭南都会。这里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更为发达。西汉初,在南越武王赵佗向朝廷进贡的方物中就有不少来自东南亚地区。当时曾出使南越的陆贾,在其《南越行记》中也提到一些域外花卉的传入。这方面的考古资料也很丰富,如在南越诸王陵墓中出土的文物中,雕有凸形花瓣的圆形银盒与古波斯银器形制颇为相似,而由璧琉璃珠制成的珠和璧则明显是外来之物。在这一时期,不能排除番禺作为出海口对外交往的可能性。

对广州一带的出海口,从晋代始有明确记载。裴渊《广州记》云:“广州东百里有村,号曰‘古斗’,自此出海,溟渺无际。”2据华南师大曾昭璇教授考证,在今南岗镇前进村一带。然而就其它史料来看,两晋时期外国商、使已多自广州登陆。当时自耶婆提国(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常行时正可五十日便到广州”3,从广州出海的交通路线已经为行人所熟悉。据言,早在三世纪末,有20多个中国僧人曾到印度求经并寓居,他们便是从广州乘船出发的4。作为海上丝路的出发点,这时“广州声誉远播域外,成为南海丝路上的重要港口”5。可见广州出海港口应在晋代以前就形成了。

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强盛和南北分裂等原因造成中原与西方陆路交通的阻隔,中原地区特别是南方政权不得不主要依赖海上丝路发展对外交往。南北朝时期,广州与南洋和西域的贸易已趋发达。刘宋王朝这里“舟舶继路,商使交属”6;南齐时“环宝溢目,商舶远属,委输南州,故交广富实,牣积王府”7;南梁则更是“航海岁至,逾于前代”8。在此基础上,广州的出海港口逐步发展起来,其突出表现就是南海神庙的建造和扶胥镇的形成。

开皇十四年(594)闰十月,隋文帝下诏为南海神建立祠庙,一般认为这是南海神庙的创建之始。尽管隋文帝建立南海神庙的初衷无异于对其他神庙的封建,仅为“表诚敬,报本始”而已,但是这一政府行为与当时广州对外交往的发展不无关系。据研究,人们对南海神灵的信仰主要出于对浩淼南海的畏惧和崇拜。“彼航海之人不一,而莫知其所滨;潮汐往来有期,而莫知其所发。或微若一苇,或大逾万斛,行万里海,焉有不畏惧乎?”再者航海常有风险,“或遇飓风掀簸,蛟鳄磨牙,或遇欠伸风雷,嘘吸潮汐”,动辄危及生命。“故凡外商海贾,南国之民,莫不以海而误称其神。必祗谒忱祷于中国人所名之海神,乃敢扬帆鼓棹,涉重澳而不惧。”9 就一般民众而言,南海神灵是作为人们在海上航行的保护神来崇拜的,他们叩拜南海神灵明显抱有确保安全以便利出海的功利性目的。因此,南海神庙的建立明显还带有另一层条件,即海上对外交往的发展。有学者主张南海神庙的建立早在南梁甚至晋代。此说从民俗学的角度看具有一定根据,因为自然崇拜多渊源于远古时代的原始思维和宇宙观,并经历漫长的时代才固定成型。尽管到隋代才有朝廷封建神庙的历史记载,但人们对南海神灵的崇拜必远早于此。笔者认为,在早先有民间神庙的筑造,后来随着对外交往的发展南海神崇拜愈加广泛和重要,以至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重视,于是朝廷加以册封,使南海神转“民”为“官”,这种情况很有可能。

据韩愈《南海神庙碑》记述,南海神庙建立在“广州治之东南海道八十里扶胥之口,黄木之湾”。扶胥与晋代的古斗位置接近,前后相承。据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可知,两个地名均属古越语,“古斗”是“山冈、山村”之意,“扶胥”则是“人墟、城镇”之意。可见广州出海港口到隋代已经由小村发展成为城镇。《隋大业三年(607)太原夫人墓志铭》有“南海,治扶胥”之语,当时扶胥已是南海县治。《通典》记述隋文帝为南海神立祠于“南海镇南”,此南海镇当即南海县治,也就是扶胥。按理县治应在人口密集,市井林立之地,由此足见广州出海口的繁荣程度。

有唐一代,东方丝路出海口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交、广、扬、益”财雄天下,是中国著名的商业都市和贸易中心。尤其是广州,堪称中国南部沿海最为重要的港口。根据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等史料记载,当时中西丝路在南洋海域已形成非常发达的交通网,出海港口也有多个,然而其中记述最为详实者是“广州通海夷道”。外来胡商蕃舶多云集广州、扬州和安南等地,其中也以广州为数最多。在广州城里,由于多有胡商长期居住,专门设有蕃坊。日积月累,胡商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势力。出于种种原因,他们常有冲击衙门、洗劫城池之事。肃宗乾元元年(758)秋季大食、波斯胡商的一次袭击,甚至迫使广州刺史不得不弃城而逃。到后来黄巢义军攻陷广州的时候,“不计罹难的中国人在内,仅寄居城中经商的伊斯兰教徒、犹太教徒、基督教徒、拜火教徒,就总共有十二万人被他杀害了”10。

唐代扶胥港口码头至今可考。在章丘之北,南海庙西,今天仍有码头园一地。1973年这里发现了三排木桩,经碳14测定其年代约距今1110年,相当于晚唐时期。1984年,这里又有不少唐代建筑饰件出土。经过实地考察,得知这些木桩每条均有2米多,三排伸展开来则长达20多米,两侧还有支柱夹持。由此可以推知应是唐代码头所在。这些木桩由南海紫荆木做成,排列也很细密,说明当时码头建造比较讲究。同时这里大量的建筑饰件则说明当时码头所在应为繁华市井,人烟旺盛。再考察历史地理变化,可知这里堪称优良港湾。作为扶胥之口,黄木之湾,当时这里还是珠江入海之处,江水从西面而来,到这里转而向南,水面顿时宽阔,水深也大大增加,非常便利于海船的驶入。码头的位置选在神庙的西侧,其北与东都是山坡或高地,南面则有章丘矗立江面,既阻挡了来自东面的台风,又可防止洋面巨浪的冲击,因此停泊船只非常安全。

广州繁荣的对外贸易给唐朝政府带来极大的利润。珠江之中,常有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其范围是东经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至23度56分。东连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相望。

由于珠江口岛屿众多,水道密布,有虎门、蕉门、洪奇门等水道出海,使广州成为中国远洋航运的优良海港和珠江流域的进出口岸。广州又是京广、广深、广茂和广梅汕铁路的交汇点和华南民用航空交通中心,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极为密切。因此,广州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二)土地面积和土地资源特征

2005年,广州市总面积为7434.40 平方千米。其中,市辖10区面积为3843.43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51.7%;2个县级市面积为3590.97平方千米,占48.3%。

广州市耕地面积为13.01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5.7万公顷。广州市土地类型多样,适宜性广,地形复杂。地势自北向南降低,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市与龙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为1210米;东北部为中低山地;中部为丘陵盆地;南部是沿海冲积平原,为珠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由于受各种自然因素的互相作用,形成多样的土地类型。根据土地垂直地带可划分为以下几种:(1)中低山地。是海拔400~500米以上的山地,主要分布在广州市的东北部,一般坡度在20~25度以上,成土母质以花岗岩和砂页岩为主。这类土地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宜发展生态林和水电。(2)丘陵地。是海拔400~500米以下垂直地带内的坡地,主要分布在山地、盆谷地和平原之间,在增城市、从化市、花都区以及市区东部、北部均有分布,成土母质主要由砂页岩、花岗岩和变质岩构成。这类土地可作为用材林和经济林生长基地。(3)岗台地。是相对高程80米以下,坡度小于15度的缓坡地或低平坡地,主要分布在增城市、从化市和白云、黄埔两区,番禺区、花都区、天河区亦有零星分布,成土母质以堆积红土、红色岩系和砂页岩为主。这类土地可开发利用为农用地,也很适宜种水果、经济林或牧草。(4)冲积平原。主要有珠江三角洲平原,流溪河冲积的广花平原,番禺和南沙沿海地带的冲积、海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是广州市粮食、甘蔗、蔬菜的主要生产基地。(5)滩涂。主要分布在南沙区南沙、万顷沙、新垦镇沿海一带。

(三)气候特征

广州地处南亚热带,其气候属南亚热带典型的季风海洋气候。由于背山面海,海洋性气候特征特别显著,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温差较小、夏季长、霜期短等气候特征。由于水热同期,极利于作物的生长,但自然灾害威胁也较大,台风、暴雨、寒潮、雷电、雾霾等灾害性天气,常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不利的影响。

光热资源充足。2005年,广州各地的年日照时数在1288.5~1780.0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在21.9℃~22.8℃之间,年极端最高气温在38.6℃~39.3℃之间,年极端最低气温在0.0℃~2.3℃之间。本年度夏季各区(县级市)均出现高温酷热天气,冬季除从化市和增城市出现霜冻和冰冻外,其余地区基本无寒害。

雨量充沛。是年广州各区的总降水量在1384.4~2278.3毫米之间,除番禺区比历年平均偏少15.0%外,其他各区分别偏多5.0%~18.8%,增城市总降水量为2278.3毫米,居全市首位,比历年平均偏多18.8%。雨季(4~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0%~83%。因受地形影响,降水量山区多于平原,北部多于南部。是年的降水时间分布极不均匀,4~6月各区降水明显偏多。6月,由于本地暴雨和上游来水的影响,增城市出现洪涝灾害。同时,雨季与强光和高热同期,形成相当高的气候生物潜力,达77865~97950千克/公顷。

季风气候突出。冬夏季风的交替是广州季风气候突出的特征。冬季的偏北风因极地大陆冷气团向南伸展而形成,天气较干燥和寒冷;夏季偏南风因热带海洋暖气团向北扩张所形成,天气多温热潮湿。夏季风转换为冬季风一般在每年9月,而冬季风转换为夏季风一般在每年4月。

(四)水源特征

广州市地处南方丰水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涌)众多,水域面积广阔,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1条,老八区有河涌231条,总长约913公里。不仅构成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特色,也对改善城市景观、维持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起到突出的作用。

广州市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本地水资源较少,过境水资源相对丰富。全市水域面积7.4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主要河流有北江、东江北干流及增江、流溪河、白坭河、珠江广州河段、市桥水道、沙湾水道等,北江、东江流经广州市汇合珠江入海。本地平均水资源总量79.7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78.81亿立方米;地下水14.87亿立方米。以本地水资源量计,每平方公里有106.01万立方米,人均1139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二分之一。过境客水资源量1886.15亿立方米,为本地水资源总量的23倍。客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南部网河区和增城市,其中由西江、北江分流进入广州市区的客水资源量达1591.5亿立方米,由东江分流进入东江北干流的客水资源量为142.03亿立方米,增江上游来水量

28.28亿立方米。南部河网区处于潮汐影响区域,径流量大,潮流作用也很强。珠江的虎门、蕉门、洪奇沥三大口门在广州市南部入伶仃洋出南海,年涨潮量2710亿立方米,年落潮量4088亿立方米,与三大口门的年径流量1377亿立方米比较,每年潮流可带来大量的水量,部分是可以被利用的淡水资源。

(五)生物资源

广州市的自然条件为多种生物栖息繁衍和作物种植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生物种类繁多,生长快速。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但天然林已极少,山地丘陵的森林都是次生林和人工林。

栽培作物具有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鲜明特征,是全国果树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大类、40科、77属、132种和变种共500余个品种,更是荔枝、橙、龙眼、乌(白)榄等起源和类型形成的中心地带。蔬菜向以优质、多品种著称,共有14类400多个品种。花卉包括观叶植物、鲜切花、盆花、盆景、盆桔、观赏苗木、工业用花等,传统品种和近年引进、开发利用的新品种共300多个。粮食、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和野生动物种类也很多,且不乏名优特品种。

(六)矿产资源

广州市的地质构造相当复杂,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已发现矿产46种,矿产地794处,其中进行过地质调查工作的43种,探明有储量的29种。在探明有储量的矿产中,规模大、中型以上的15种,矿区111处。主要矿产有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灰岩、陶瓷土、钾、钠长石、耐火粘土、石英砂、芒硝、霞石、正长石、大理石、矿泉水和地下热水等,其中,建筑用花岗岩储量210816万吨,水泥灰岩储量37604.97万吨,陶瓷土储量2449.53万吨。区内燃料矿产和金属矿产十分短缺,规模均属小型且零星分散。

2.2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分析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通常会经过几个典型发展阶段,具有某些阶段性的特征。概括起来,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广州城始建至改革开放以前的单核点状结构阶段。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这一时期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没有发生沧

海桑田式的突变,城市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是以集中发展为主线,围绕中心城“”摊大饼“”式逐步向外拓展,拓展方向以东西向为主。

第二阶段是由改革开放至2000年的带状组团式结构阶段。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空间扩展加快,但广州城市空间结构受地形和行政因素的限制,基本形成以旧城区为依托,以珠江河道和城市干道为轴线,以“云山珠水”自然格局为基础的组团式空间结构。期间经历了由“一”字展开的带状组团结构到“L”字型的带状组团结构的转变,形式不同,但两者均属于组团式的空间结构。

第三阶段是2000年以后的多中心网络式结构阶段。2000年以后,在战略规划的指引下,广州拉开建设,拓展新区,城市由若干不连续的地域空间所组成,地域空间分别围绕不同的核心发展,重工业和新城则布置在城市的郊区,中心城区,南沙,东部开发区等逐渐形成广州具有集聚扩散效应的城市组团,广州多中心网络型的城市结构逐步形成。

广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与新城的建设具有内在的相关性,新城建设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影响。通过对广州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的分析以及对新城建设发展概况的归纳总结,可以得知广州的城市发展是符合当前“巨型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将通过新城建设形成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这条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广州的新城建设,不仅仅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更促使其向优化的方向发展,促使广州由单中心结构走向多中心结构,改善了城市形态,优化了城市的职能布局,更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图1)。

3.广州新城建设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机理

3.1新城建设改善城市形态

新城的建设通过改变城市拓展方式及改变城市结构模式改善城市形态(图2)。

广州的新城建设改善城市形态,一方面使城市空间的拓展方式实现了由“圈层蔓延”向“点轴跨越”的转变。2000年以前,广州城市空间的蔓延向东,北呈扇面展开,过去规划中视为两个组团,但实际上主要是受白云山和珠江挟制而成,本质上与“摊大饼”并无二致。行政区划的调整解决了城市向南发展的政策门槛,使广州的自然格局跃升为“山,城,田,海”的大山大海格局。在2000年制定新的的发展战略中,基本确定城市拓展方式为“点-轴”跨跃式拓展方式,在具体操作中主要依赖新城的建设来拉动。广州的东部,南部为都会区发展的主要方向,南拓轴为节点带动发展型,通过大学城,南沙新城,广州新城等重要节点的发展来带动;东进轴则为组团整合发展型,以珠江新城和天河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来拉动,以萝岗新城的发展为依托,将旧城中心区的传统产业向黄埔-新塘一线集中迁移,重整东冀组团。2003年,东部通过整合发展而成的广州开发区,目前已建设用地面积达17.88平方公里,而南拓轴上的新城,总规划面积亦达到818.3平方公里,在实践中,规模大,速度快的空间拓展特征突出。

另一方面,新城建设实现了引导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和重组,使城市结构由单中心模式走向多中心模式。广州在建设新城之前,地域空间形态是一个“L”的带状结构,但由于北翼和东移组团功能发展得不够完善,在服务功能上对中心城的依赖过重。因此,从功能角度来看,这样的带形结构实质还是属于一个单中心结构。2000年之后,各大新城逐步进入开发建设阶段,使城市空间架构得以拉开,城市空间结构向多中心结构模式发展。这种多中心结构不只是城市空间形态的简单分化,还包括城市职能,城市交通等的分化。

江曼琦:聚集效应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聚集效应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江曼琦 聚集效应是由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所形成的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聚集经济一般是指因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及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收入或效用增加。与聚集经济相对应,聚集不经济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要素空间集中所引起的费用增加或收入、效用损失。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各种物质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既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自然条件在空间上的投影,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聚集效应对城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城市各种经济要素、经济活动的相关性与结构性产生的重要机制。从宏观角度分析,聚集效应是城市形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依据。从微观上分析,由于聚集效应的形成和变动是由微观主体(居民、厂商)和其他有关的社会经济要素在城市地区空间配置所决定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各种要素聚集与配置的空间表现。因此,聚集经济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紧密相关。 1.聚集效应作用下的城市地域分化和组合 城市空间结构的两大基本特征之一是其均质性,即城市的各种功能成组、成团的分布。在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企业和个人不断向城市集中。由于聚集经济利益的存在,厂商、居民的不同聚集组合,在同样的技术和收入约束下,可以获得更高的产出,从而单位产品的成本也就相应降低,利润随之提高,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多的效用。结果,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的厂商和追求最高效用的居民,为了获得分工与专业化利益、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利益而聚集到不同的位置,形成不同的聚集体。反之,在厂商和居民相互干扰的情况下,厂商和居民的经济效益和效用低下,则会产生排斥力,促使空间的分离。因此,由聚集经济所形成的吸引力与聚集不经济所引起的排斥力,促使城市地域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分化。 在土地利用的分化过程中,规模聚集值较高,前向、后向联系较大的行业的聚集可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的作用,由此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均质度高、专业化极强的聚集区。多种多样工厂的聚集,区位上的比邻可以节约运输成本,并为大规模生产服务设施的建立提供了条件。特别是当具有互补性的经济活动趋于集中时,多样化的经济活动之间所存在的互补性可能会产生一种“大数定律”的经济性,减弱社会经济活动波动的损失,这是综合性工业区形成的重要原因。相同收入的居民需求的相似,使得居民的分类集聚可以获得较高的专业化利益,有利于共享各种公共福利设施;商业的多样化集聚为消费者节省了选择商品的时间,提高了效用水平,由此形成综合商业区;同类商业的聚集为消费者节省了交易费用,增加了消费者同一地选择同类商品的机会,这就形成了城市中通常所见的各种专业街(区)。 居民和厂商为了使聚集效应最大化,形成了各种类型的聚集体,同时聚集体之间也会为了获得聚集效应而相互聚集形成更高层次的聚集体。在各聚集体之间,商业通过为居民提供及时服务来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居住区与商业区的组合关系被控制在由不同等级的商业中心所形成的结节地域的系统中;而居住区与工业区的组合关系,实际上是劳动力与就业的关系,居住区与工业区的接近,可以方便居民的上下班,为企业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市场。零售业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重要渠道。对于消费者来说是购物和娱乐的场所,而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则是提供商品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地。结果,居住区与工业区、居住区与商业区、工业区与商业区等城市的各种用地,为了各自的利益需要自然地聚集成一个整体,使偶然的个体区位选择变成群体的整体现象。 2.聚集效应下城市用地规模 随着城市聚集规模的扩大,城市聚集要素的供求状况发生变化,要素因竞争所造成的稀缺性增加,而生产要素的价格固然与其成本有关,但其高低还取决于供求状况。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69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

城市功能 一。城市功能演变 1.以老城为主体的城市功能 ①对外交通:两省交界的地理位置赋予城市独特的对外交通功能。 ②政治:政治功能对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③商贸:随着权力对经济社会资源配置能力的逐渐削弱和市场对资源配置能力的逐渐增强,经济功能成为城市发展的最后决定因素。 ④文化:在历史上韩城为人才荟萃之地,士风醇茂之区,胜迹文史之乡,世人皆称韩城为“文史之乡” 。 总结:韩城城市上千年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以老城为载体的总体布局特征。因此老城的功能既是城市的主导功能,即老城是城市的对外交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以新城为主体的城市功能 ①对外交通:韩城至北京的直达列车的开通以及西禹高速公路在韩城新城区下县口的设置, 缩短了韩城与北京、西安的时空距离, 也给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②居住:随着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逐步配套,以高层、小高层为主的房地产业迅速兴起,居住功能成为韩城市中心城区的主导功能。 ③行政办公:目前韩城市形成了自龙门大街到桢州大街之间,沿太史大街两侧长达 1800余米的公共服务设施带。 ④文化教育 ⑤能源工业:象山区目前分布有韩成矿区局的煤炭工业采掘点——象山矿。

总结:由于老城区的对外交通、行政、商业、文化教育等功能被大量置换到新城, 而新城地势较高,环境更为优越,使得老城与城市主导功能脱离。 二。城市功能存在的问题 1.旅游功能的忽略 ①老城并未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体,旅游发展动力不足。 ②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制约了城市旅游功能的发挥。 *旅游形象不鲜明,忽略利用老城的文化旅游价值 *旅游市场定位不明确。 *旅游产品单一,参与性弱。 *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 *旅游经营方式僵化、参与性差。 *旅游也未能带动城市新兴产业及辅助产业。 ③大环境的影响 *交通因素:韩城的铁路客运发展滞后,车速过慢,与其他各城市通行时间过长, 极大的影响了城市的旅游功能。 *技术因素:由于历年来古城研究成果数量少,导致城市特色不明显、旅游发展缓慢的现象。 总结:韩城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旅游功能。依托老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城市旅游功能的发挥, 以及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便捷的交通联系与技术服务支持是未来韩城城市发展的重点。 2.商业、娱乐功能滞后

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

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 邓悦1 , 王铮1 ,2 , 熊云波1 , 王凌云1 , 吴健平1 , 宋秀坤1 (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动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 2.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该文研究了浦东开发以来上海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演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电 子地图、统计数据和遥感图象,对上海市的人口重心、商业重心进行计算,以考察上海市城市空 间结构的演变。并利用马尔可夫链和神经网络两种方法预测了上海市中心城区2002 年和2005 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上海市; 空间结构; 预测 引言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的分布形式[1 ] 。依据地理学的观点,可以按城市 的外部(p hysical) 形态和人文(human) 形态来考察[1 ] 。从外部形态来看,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的结构和空间分布形态,这是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内的研究热点[2 ] ,因为数据容易获得,容易描述。而城市的人文形态空间结构常常被忽视,包括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结构、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等,虽然偶尔有文献提到这方面,但是也仅仅是定性描述,缺乏定量计算[3 ] 。将城市空间结构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形态联系起来,进行动态研究的文献就更少了,华楠,江景波对城市土地动态利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4 ] ,但是仅限于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并未涉及空间分布。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学者研究的重要客体。改革 开放以来上海发展迅速,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土地利用上表现尤其明显, 预测这种变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近来,吴建平,梅安新等利用航空遥感图像对上海市城市土地利用状况作了基础性研究[5 ] ,为深入探索提供了依据。吴志强(2000) [6 ]对上海市的城 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房国坤等(2000) [7 ]对城市扩张对环境的影响作了可喜的工作。这些文章对上海市土地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打开了良好的局面,但出发点大都限于土地利用。 有关上海城市人文形态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则少之又少,影响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的平衡发展,在这少量的研究中有张善余对上海市人口分布势态的定性研究。[8 ] 本文根据上海市土地利用遥感航片、商业数据和人口指标,研究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外部形态和人文形态。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有重点地研究了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 的动态变化,并对城市中心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分布状况进行了预测。本文之所以将这两个 题材联系起来,是因为考虑到两者都是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内的重要问题。 本文结构如下:第1 节是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位置的演变;第2 节对上海市土地 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预测。第3 节给出结论。 1 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 1. 1 算法 首先需要说明重心和中心的区别,中心是指某要素占较大比例或某方面有重要地位的 地区;重心的概念来源于物理学,原指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引申为某地区某 要素的加权几何重心。形象而言,上海可以有若干个商业中心:南京路、淮海路、四川北路、徐家汇,但商业重心只有一个;同样的,人口中心也可以散落在各个区,但人口重心也只有一个。关于上海市人口中心和商业中心的文章较多,本节则讨论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问题。 本文利用丁金宏(1996) [9 ]发展的人口重心计算模型,并推广到商业重心的计算。数据 采用上海市统计年鉴的人口数据和商业数据,其中浦西的人口数据从1990 年开始至1998 年,商业数据从1995 年开始至1998 年;浦东的人口数据从1994 年到1998 年,商业数据只

浅谈经济功能变化下赣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浅谈经济功能变化下赣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摘要】城市空间结构反应的为城市里人类活动以及城市的功能组织在空间上的映射,它表现出了城市的资源要素分布状况与利用的程度,且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发生演变,与此同时城市空间的结构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影响城市空间演变的因素,并以赣州市为例,分析了赣州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探讨了空间演替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研究现代城市经济功能的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的关系提供依据。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影响因素 0 引言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巨系统,由自然结构、空间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等诸多因素构成,其中,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结构的基础结构[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分为两种趋势:(1)将城市设定为区域中的一个点,作为城市体系来研究;(2)将城市设定为面,对城市空间的结构实施研究。借助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城市形态与城市功能分区拥有重大意义,同时成为实行城市规划及建设的重要依据。人类一切物质生活都需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实施的。纵然不同的城市功能结构存在差异,人类的生产以及生活方式具有较大区别,但始终要在特定的空间地域内实施,城市的空间地域则为城市所有活动的载体。同样的,特定的地域空间结构的所处的位置及其周围的经济、文化环境、社会,对城市的发展存在非常大的限制性。所以城市空间结构素来是城市地理学研究中的热门问题。 本文所指的城市空间结构为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是人类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和功能组织在特定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包括土地利用结构、经济空间结构、人口空间分布、就业空间结构、交通网络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生活活动空间结构等[2]。本文暂时不研究这些空间形态的分布形式,而是争取探索造成这些空间形态的缘由。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重要的驱动力是经济功能,故城市经济功能成为城市空间演化直接动力,它的演替历程同样是空间结构与之动态变化的过程。本文将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作出深入的探讨,以丰富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 1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城市空间结构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在一些特定的时间内则代表一种静态结构关系,但在比较长的时期里,它代表一种动态地域演变的过程。尤其是伴随当代城市流动性增加,人口、商品信息、资本,及其人们的选择要求、时尚观念、技术创造等均处在不断的变化当中,城市的空间结构变动频率就越来越快。 1.1 学科研究综述

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焦作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因矿而兴,城市沿道清铁路发展。1904年,英国福公司在焦作建矿,焦作作为煤炭城市得以建立,煤炭转运与盈利依赖于道清铁路,矿区城市的建设围绕着铁路站建设,并逐步沿铁路向东西向发展。 图1民国时期,道清铁路与焦作早期矿区城市的建设 图2建国初焦作城区扩大并沿东西向发展,中站、马村区沿铁路线建设 第二阶段:铁路运输网络逐步形成,城市继续东西向拓展。近代,焦作的煤炭产业达到繁盛,1970年代建设焦柳铁路,1980年代建设新月铁路,共同构成晋南豫北煤炭产区的铁路运输网络,这一时期,在中心城区以及市域,城市均沿铁路线发展。

图31980年代,中心城区向南发展跨越了焦柳线(原道清铁路线位),新月铁路及新的焦作站成 为影响城市格局的重要因素 图4建国初焦作城区扩大并沿东西向发展,中站、马村区沿铁路线建设 第三阶段:伴随煤炭资源枯竭,城市跳出东西向延展的模式,向南拓展。进入1990年代,煤炭开采濒临枯竭,焦作向综合型城市转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铁路和矿区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明显减弱,中心城区不再继续东西向延展的态势,而是开始跨月新月铁路向南发展。通过在城市南部建设焦作新区(原焦作高新区),引擎城市综合转型。

图5 1990年代,中心城区向南发展的态势出现 图62000年,随着高新区的建立,中心城区跨越新月铁路、向南发展的态势更为显著 纵观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可以看出,从城市建立至1990年代,城市的主导产业以煤炭开采及加工为主,空间结构呈现出沿煤炭运输铁路线东西向拓展的特征,伴随煤炭资源的枯竭,城市开始向综合型城市转型,城市开始跳出既有格局,向南拓展,对接省会郑州。

郑州市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以郑州市为例 城市规划0902 祝相科200917020215 城市形态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规划者的城市形态理念直接决定了城市规划的效果,以致影响城市的总体布局、城市发展的综合效果、交通组织和城镇群的合理分布,甚至关系到城市生产、生活质量、城市改造、城市合理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城市空间是各种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载体,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城市的区域分析、定位研究以及发展目标的实现等研究最终均要落实到空间上。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尤为重要。 有学者认为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互为表里,城市结构表现为城市发展中的内在的动力支撑要素,城市形态则表现为城市发展的外部显性的状态和形式。城市空间结构只是城市结构的一部分,表达的是要素在空间组合上的关系,这种关系即为城市相互作用。城市结构实际上既决定了城市形态,也最终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也就是说,城市空间结构就是能够通过城市相互作用体现为城市形态的那部分城市结构。 其实,目前对城市形态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纵观学者们对城市形态的理解和表述,从横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具有物质和非物质两种表现形式,物质方面主要指城市各有形要素的空间布置方式,包括街道网的结构形式,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异、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和建筑环境以及中心城市和相邻城镇群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结构变化特征等;非物质的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所形成的城市社会精神面貌和城市文化特色。从纵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拼贴式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的汇合;城市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历史的变化而产生渐进式、碎片式的变化,通过这种渐变,既可以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又能不断地更新。不过每一个不同时期,都会有一种反映时代特色的占主体的城市形态。 郑州市城市形态演变过程: 郑州市的城市形态经历 了“块状发展一点轴延伸一组 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过程, 城市的内部填充主要发生于 老城区与京广铁路线之间,井 向南北方向蔓延。而近20年 则是组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转 变。并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两翼“生长臂”的不断延长, 中心城区的中心功能尤其需 要不断强化才能满足两翼生 长的要求。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6)07-0041-04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王晓燕 〔摘 要〕 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变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城市形成的渊源,并据此推测城市发展的未来。以我国西部城市银川市为例,对其发展各个时段的内部空间演变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城市空间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银川市〔中图分类号〕 T U984;F713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王晓燕(1974—),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 〔收稿日期〕 2006-03-13〔修回日期〕 2006-06-26 一  银川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1.古代为横向发展、均衡对称的矩形城廓银川自公元前119年始建。公元1033年李元昊称帝,建大夏国,定都兴庆府(今银川旧城),城市开始大规模发展,城市空间形态开始形成。 兴庆府城池位于淤积而成的高地上,四周湖沼星罗棋布。因受南北湖泊群的限制,只能横向发展,成为东西长、南北短的矩形城郭。城市平面具有均衡、对称的特点。至明代,城市规模扩大,但城市空间形态基本未变。 2.清乾隆年间形成新、旧双城空间格局 清雍正年间,设镇守总兵驻扎宁夏府,并于府城外东北五公里处筑“宁夏满营”。乾隆三年,宁夏遭遇八级大地震,府城、满城均遭毁灭性破坏。乾隆五到六年,修复府城,城市空间形态未发生大的变化。 满城移建于府城西15里,即“新城满营” (今银川新城)。至此,新旧双城空间格局形成,并延续至今。 3.计划经济时代“哑铃状”城市形态 1958年包兰铁路修建,火车站选址在新城西 侧。另外考虑到旧城所在地带为地震断裂带,周围均为灌溉良田;而城市以西的新城周围地区多为荒地,具有很大的用地潜力,所以在包兰铁路以西建设了“新市区”,开辟了城市发展的新空间,进一步强化了新、旧两片城区的空间格局。但是,由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城市整体功能比较弱,建设规模有限,因此城市基本上是在东西两片的基础上发展,是一种大范围的分散与小片区的集中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4.改革开放后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发展进入一个较快的阶段,城市形态上逐步走向带状组团结构。迈入新世纪后,银川市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下,进行了行政区划大调整,撤销了原老城区、郊区、新城区,从东至西成立了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银川市城市规  总第135期 城市问题2006年第7期

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分析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城市的功能分区两个方面。所谓会“分析”,是指会在城市地图上,说出城市具有什么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的特点。 2.会解释某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 能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运用地图,分析其空间形态与地形、水系和交通线等因素的关系,理解其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地理文化。 2.通过认识城市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1.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说出该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 2.能说出地租与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关系,并根据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在城市不同位置的付租能力说明城市功能分区形成原因。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投影几幅功能区不同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让同学初步认识到不同城市功能区分布的不同,说说在一座城市中,一般有哪几种功能区?导致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板书)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教师讲解)城市不仅有各种形态,而且城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便捷程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所以城市内部可能因为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请同学们看书后回答,有哪些功能区? (投影展示)各个功能区,加深感性认识 (学生答)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教师总结)回答的很好。请看图2.2 ,图中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下面我们来具体的看一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区?比如说为什么会形成住宅区?有哪位同学能说说看? 1、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就是住宅用地.一般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 (阅读图2.2)请同学讲解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差别 (教师提问)我们把城市功能区分了好几种,刚才讲的住宅区,是不是土地都是被居住地占据呢?是不是就没有其他的功能了呢? (学生回答)不是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课标要求】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的特征。 2.理解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2.掌握能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到问题的能力。 2.帮助初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及影响各功能区布局的因素。 【教学难点】 经济和环境因素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法与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城市各功能区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合形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之中的。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一)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阅读教材21、22页“阅读”部分内容,观察比较三种地域结构模式的形态有何不同、有什么共同点 【归纳小结】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模式城市内部结构模式的形成城市的内部结构形态特征示意图 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 核心向外扩展,一般由5个同心圆组成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的功能区围绕市 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 (图a) 扇形模式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 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图b) 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 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 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 点,发展形成多核心模式结构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 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商业区、住宅 区、工业区、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种功 能区,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图c)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设计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襄州一中赵璇【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着重分析城市形态及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对于学生而言,以此为切入点,深入了解所处城市的发展现状,为后面城市化及其问题的分析奠定基础。学生对于城市功能分区以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具备基本的感性认识,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随着课堂活动的开展,整理所见所闻,深刻认识所处的城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是比较有利的。【学情分析】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不少关于城市的知识,日常接触的媒体中或日常生活或旅游等活动过程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城市感性认识。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城市功能区的关系。 2.掌握城市主要功能区的概念、特点,理解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的区位要求。 3.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的特征。 4.理解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2.通过比较法和图文分析法,了解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形成及其特点、分布。 3.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4.掌握能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帮助初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城市的三个重要功能区的特征和区位; 2.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经济因素 难点: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美丽襄阳》宣传片。上课前看到的宣传片是我们美丽的家乡襄阳。被誉为“……”作为历史名城,在两千多年的岁月积淀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人文生活。襄阳城和其他城市一样,有着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的交通道路。那么今天这节课就和我们生活的地方有关,让我们去到城市看一看。 (板书)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大家在外出时,应该都做过16路公交车,那么在从襄阳东站去往人民广场的路上,我们在16路沿线两侧的都可以看到哪些重要的单位或者小区? (学生举例)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趋势研究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趋势研究 理论研究篇: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理论 理想的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内涵 城市空间结构的要素特征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 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 生态城市 可持续发展城市 增 长 极理 论 核心-边缘理论 点轴渐进式扩展 理 论 空想社会主义等早期思想 田园城市理论 恩温的卫星城理论 柯布西埃的明天城市理论 沙里宁的有机疏 散理论 索里亚· 玛塔的线形城市理 论 (同心圆理论 圈层理论 扇形理论 多核心理论)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总体特征 不同类型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 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

结构分析篇: 大连城市概况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的动力机制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位条件 口岸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过程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过程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演变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是先决条件 经济地理使其变为可能 政治经济引领为...注入了催化剂 产业结构调整是内在动力 城市地价及极差地租是基本动因 技术进步是推动力 集聚与扩散效应是动力源泉 超强中心与相对落后区域并存,城市发育不健全 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建设 城乡经济分割,乡村相对处于劣势 土地市场不完善,制约土地集聚效应的发挥 城市内部用地结构不尽合理 各功能区布局分散混杂 交通道路系统不完善 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第二产业 工业经济增长中城市 中心城市与所辖县市差异显著 众多小城镇均处于低水平增长状态 特殊影响因素 长兴岛临港新城的开发 港口的建设与发展 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大连城市发展阶段分析 影响未来大连城市空间结构 大连未来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提要)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21世纪,现代城市设计也走过了几十个年头.城市空间的设计却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空间的物质形态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城市空间,实-虚, “空间”—“形体”,图形—背景,视觉秩序,空间序列,”线”—“面”.. 一.城市空间的基本要素. 1. 道路 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在城市大街,小巷车行或步行过程中使用和体验城市的,这是很重要的一类城市空间. (1)城市主干道主干道是城市的交通要道,行车速度快.因此两侧建筑高度与主干道空间宽度之比,一般在1/2~1/4之间;建筑宽度与主干道宽度之比,一般在1~2之间.因为车辆在高速行进中,如果多数建筑较短,空隙也较短,从速度较高的车辆中往外看,变化太快,不仅凌乱,而且造成视觉上的闪跃感,令人感觉眩晕.所以主干道两侧一板式建筑为主时(包括塔式建筑的较高群房),建筑物较长,空隙则宜较小,视线稳定在建筑上,以减小虚实的频繁变化造成的闪跃感;反之,如塔式建筑较多时,因其面宽不大,宜加大空隙,让视觉稳定在空隙的绿化或天空上,以减少闪跃感.这往往也符合日照间距的要求.

(2)次干道和支路前者是沟通主干道和支路的联系,后者是出入地块和小区等地段必经之途.一方面次干道和支路吸引的交通比主干道少,行车速度慢;另一方面,有些段落也有商业建筑,甚至店铺密集,因而人们不仅是路过,有时也可能是目的地.所以两侧建筑与道路空间密度的关系宜选在强场范围内.为达到良好的建筑尺度感,可以将建筑里面分割.在商业密集地段,建筑宽度(长度)延续不断也关系不大,因为这种地段,人们更关心的是店铺和商品,而不是建筑体量和轮廓线. (3)步行街顾名思义是不准车辆通行,只供行人自由漫步的.步行街有两种,一种是步行商业街,一种是步行游览街.步行商业街两侧建筑与街道空间宽度的关系应该选择在强场范围之内,一般可在10~30m之间.局部街段有休息和休闲的地方可以部分放宽.步行商业街两侧建筑高度和街道宽度之比一般可在1左右,有利形成热闹兴旺的氛围.由于步行商业街较狭窄,建筑高度和道路空间宽度之比较大,所以街道走向最好以南北向为主,既可以在冬季保证有温暖的日照,避免阴暗寒冷;又可在夏季提供凉爽的遮荫,躲开阳光炎热.北端最好有较高大的建筑,即可阻挡冬季寒风,又可有良好的对景构成景观的高潮.步行游览街,大都选在自然风景宜人,或是文化设施集中的地方,人们可以在其中自由漫步,在开阔幽雅的环境中自由自在的休息和回味.即步行游览街空间宽度应大于60m;两侧建筑高度和空间宽度之比一般宜小于1/2,建筑宽度和道路空间宽度之比宜小于1;建筑之间的空隙要大于建筑长度;使步行游览街处于开放空间状态,任人精神放松,自由遨游. 2.边沿 是指两个不同区之间形成的一条通边,它不一定是一条道路的立面.边沿的典型例子是城市天际线.例如人们在杭州西湖中泛舟,可以观看到城市呈现为边的形态.有是从城市外围的某一风景点,头国郊区的田野观看城市,也能看到这种边沿. 城市天际线是研究城市空间体系中极重要的方面.外来者往往从城市以外很远就可以看见它,获得关于城市的第一印象.天际线有实虚双重效果:由建筑实体轮廓形成的是实在的天际线;由建筑实体跨越空隙连线组成的是虚拟天际线.天际线设计要适当考虑原有城市文脉;或平坦缓和,或急剧欺负,或旧区平缓新区高耸等.因地制宜,形成韵律,烘托高潮. 3.结点 指城市广场或道路交叉口,或河道方向转变处等非线形空间在城市的出入口

信息时代城市功能及其空间结构的变迁

信息时代城市功能及其空间结构的变迁 摘要城市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面临的两大主题。 这两者是相互作用、彼此促进的。 该文论述了信息时代城市交通、居住、工作和游憩四大功能的转变, 并进而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影响到城市空间结构的变迁,最后讨论了 信息时代的城市规划 1 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变革;2 城市增长极的重新思 考;3 注重城市的绿色设计;4 注重非物质的城市规划;5 利用网络技术提 高规划设计水平。 关键词信息时代;城市功能;空间结构 城市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面临的两大主题。 历史发展表明,这两个过程是相互作用、彼此促进的。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汽车的普及推动了西方国家如美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进入郊区化的过程,但带来了土地的大量闲置、低利用率以及城 市的过度蔓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出现了新城市主义—和地区主义思潮, 用来限制城市的过度蔓延和复苏城市中心区[1,2]。 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西方城市郊区化的发展和研究带 来了新的契机。 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于 2002 年 2 月 12 日公布了全球因特网普及情况 的最新调查结果,全球互联网用户几乎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递增。

网络对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及其对城市规划的深刻影响也成为近二 十年来西方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国际上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领域、建筑规划领域、城 市地理领域、文化和通讯技术领域等。 在经济社会研究领域,为其代表性人物[3—5];在建筑规划领域,最 有影响[6,7];城市地理领域研究也独具特色[8]。 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相应的新名词, 如连线城市、 电子时代城市、 信息城市、知识城市—、智能城市[9];虚拟城市 1[10]、远程城市[11]、信 息化城市[3]、比特之城[6]、网络城市[12]等。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起飞阶段[13],网络的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 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国内目前缺乏对网络影响下的城市研究,大多侧重于借鉴国外的研 究成果应用于中国的城市发展[14-17],还没有关于网络对城市空间系统的、 定量化和实证式研究的文章发表。 网络技术发展速度惊人,学者对于网络的研究所收集的资料往往滞后 于网络的发展,很多研究成果不具有时效性。 网络技术发展时间短,很多研究成果还不成熟,并且西方国家与我国 的城市功能结构不同,有些研究不一定适合我国。 因此,本文在分析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信息时代的城市规划进 行了探讨。 1.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功能的变迁 信息及其网络已经渗透到城市的交通、 居住、 工作和游憩等各个领域,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 3.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 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自制图表等 五、课时安排:1课时 预学案: 1、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哪些? 2、城市功能区是怎么形成的? 3、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又哪些?它们在城市中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4、什么是城市地域结构? 5、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它是通过什么来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 影响这个因素的因素又有哪些? 6、功能区特点:(1)之间无___________________; (2)内部兼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住宅区 (1)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占据城市空间的_____________。 (2)出现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分化。 8、商业区 (1)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BD 多分布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 9、工业区 工业布局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其他功能区 如:,多分布在大城。 教学案: 新课导入: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世界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新的城市在不断涌现,这就是城市化。在第二章中我们一起来探讨城市以及城市化。 板书:第一节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8页图2.1,注意观察比较三幅图中城市的形态,想想城市外部形态之所以不同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看图)

武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探析

万方数据

舒D嚼Qo是蕊 / 图2武汉市工业城镇分布图图4武汉市居住空间的演变过程图5武汉市新城规划 阳的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同时在市郊出现了一些工业城镇(图2),如新沟镇、金口镇、纸坊镇、葛店等。工业与居住进一步分离,这样城市工业区基本完成了其分化过程(图3)。 1.2商业空间的演变 武汉市的商业、服务业发展迅速,市场繁荣,多层次的商业中心逐步建立。按照城市分区成片的建设布局,形成了城市内部4级商业中心地体系。第一级:市级商业中心。如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商业街、中南路和解放大道航空路商业服务中心等。这些商业中心多位于历史形成的市中心传统商业区内。第二级:地区级商业中心。计划经济条件下在城市备区建立的商业中心,主要是为本区的居民服务,如钟家村、大东门、关山、红钢城等商业中心。第三级:居住区级。主要由供给中档商品和日用品的一些商业设施组成,并多与银行、邮局等服务设施相连。第四级:小区级商业中心。是指一些位于居住小区内的由小商店、小型超市等满足居民日常需求的便民店组成的处于最基层的商业中心。 根据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武汉市的商业空间的演变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明显的特点。 具体表现为:(1)20世纪50年代,是城市商业区结构、形态变化较快的阶段。经济体制由私有制到公有制转变,商业区规模有了较大发展。变化最快的是汉口中心商业区, 其扩展方式主要是在原有商业街的基础上自 然伸展,其次是在城市边缘的工业区中新建 了部分商业群,如青山中心商业区和武东商 业区。(2)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 末,商业发展处于萎缩阶段。“大跃进”时期 的商业网点普遍大幅度减少。(3)20世纪80 年代,商业发展最快。商业网点大幅度增加, 尤其是个体商业网点增加速度极快。在空间 结构上,汉口商业中心区的位置基本没有变 化,但零售商业比前一段时期更集中,城市 向心内聚作用更强。同时,由于个体商业纷 纷临街设店,城市主要商业轴如中南路、解 放路等伸展很快。(4)20世纪90年代至今, 随着武汉市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郊区化,郊 区的市场前景看好,吸引了许多零售业和批 发』,。 1.3届住空间的演变 武汉市的居住空间,自市中心区向外大 致可分为旧居住地带、混合居住地带和新居 住地带3类。(1)旧居住地带:以旧城区为主 的市中心居住地区。主要由行政机关、商业 和服务业设施、一些街道工厂及家属区组成, 如汉口旧京九线内的区域。其特点是低层住 房多,房屋配套设施差,建筑密度大,各种 用地混合严重,居住环境差。(2)混合居住地 带:指1949年以后的30年间围绕旧城区、 以单位的形式建成的居住地区,如白玉山、花 桥北、陈家墩等。其特点是中层住房多,配 套设施较全,居住环境质量比旧居住区好。 (3)新居住区地带: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 在建成区周围开发、建设的郊区居住地区,如 武昌沙湖居住区、汉阳建桥新村、青山钢花 新村等。其最大的特点是职住分离,中、高 层住宅多,配套设施全,生活环境好,核心 家庭多。 武汉的居住空间演变经历了大约3个时 期(图4),在其演变的过程中,不仅具有大 城市居住空间演化的一般特征,同时也具有 自身的特点。 (1)20世纪50年代,解放初期武汉的居 住用地主要集中在旧城,分布较密集,以里 弄建筑为主。武昌的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长 江以东,中山路以西的区域。汉口方面主要 集中在长江以西,老铁路线以东的区域,同 时铁路沿线也有带状分布。汉阳方面,居住 主要集中在南岸嘴。同时,沿长江、月湖也 有带状分布。 (2)20世纪70年代,居住用地沿路向不 同方向不成片的扩展,形成工业一居住的综 合体。武昌方面主要是沿着武珞路、珞喻路、 和平大道、中北路扩展,同时在青山区形成 工业一居住的综合体。汉口的居住用地主要 是沿着解放大道西段向西、向北伸展,总体 往西北方向拓展,而汉阳主要是沿着汉阳大 道向西扩展。 (3)20世纪80年代后,居住用地进一步 扩展,出现了独立的居住区,如安静小区、单 洞新村、万松园小区等。20世纪90年代,居 2004年第4期籼卷圜  万方数据

南京市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 学生姓名张敏 学号20081303028 院系遥感学院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指导教师葛云健 二O一二年五月二十六日

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 的研究成果。 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 实的。 4、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没有抄袭其他人或其 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 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张敏 日期:2012/5/26

目录 引言 (1) 1综述 (1) 1.1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解析 (1) 1.2国外对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 (1) 1.3国内对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 (2) 1.3.1国内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 (2) 1.3.2国内城市地域结构模型研究 (3) 1.4城市地域结构形成的演变动力 (4) 2.研究区概况 (4) 3.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 (5) 3.1建国前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 (5) 3.2建国后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 (6) 4.驱动力分析 (8) 4.1人口驱动 (9) 4.2经济驱动 (9) 4.3政策驱动 (10) 5.南京市地域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10) 5.1数据来源 (10) 5.2选取评价指标体系 (11)

5.3评价结果 (12) 5.4预测 (13) 6.结论与讨论 (14) 6.1结论 (14) 6.2讨论 (14)

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 张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南京 210044 摘要:本文以南京为研究区域,介绍南京市发展的变化历程。分析南京市地域结构变化过程中的驱动力因子,选取1998年与2008年南京市统计数据,运用综合因素评价法,绘制南京市分区县地域综合发展条件图,对近十年来南京市地域结构、地域发展条件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南京市可能的发展方向做定性分析。研究表明,南京市地域规模不断扩大,在未来近几年内,南京市将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开发江宁、江北、仙林3个副城。 关键词:城市地域结构; 南京; 驱动力; 综合因素评价法 引言 南京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经济发达,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本文为了研究南京市地域结构的发展,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已有资料研究南京市城市地域结构、地域发展条件变化的历程,分析各驱动因子如何驱动南京市城市地域结构发生变化,确定南京市城市地域结构变化的驱动力。运用综合因素评价法,构建指标体系,确定权重,依据综合评价得分了解南京市分区县的综合发展条件情况,在此基础上定性预测未来南京市城市发展的可能方向。对未来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给予一定的理论基础。 1综述 1.1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解析 城市地域为城市活动直接影响的范围,一般包括市区和郊区。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地域内,与各种功能活动相应的地域分异和功能区在空间上的组合,一般可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和居民区等,城市地域结构是一个动态过程[1]。国内学者对于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最普遍的认可即城市地域是指城市在地表上的实际范围,由两个大的部分组成:一是已经成为市区的里侧建成区;二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联系频繁的外侧郊区。城市地域结构(或城市形态)是指在城市地域内部,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2]。 1.2国外对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