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教案)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教案)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教案)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教案)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

汕头市聿怀中学王霞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一级

3.学时数:1课时

非上机时间20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25 分钟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让学生了解信息发布的各种途径和评价信息发布的效果;

②让学生能够完成将作品在局域网和因特网进行发布的操作;

③让学生了解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并且能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参与两项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信息发布和交流的技能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②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③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情感;

(二)内容分析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是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四章第5个课时的内容。新课程内容标准要求学生在本节课要学会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或者其他课程的学习中经常会需要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一些信息,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发布信息,效果才会更好呢;还有如果学生遇到各种各样实际问题或困难,需要寻求别人的帮助和经验的时候,要采取什么样的交流方式才更恰当呢。这些都是本节课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除了可以通过网络,还有其他很多种方法和途径,在这节课中我们应该涉及,并且要求学生认识和了解,但同时根据新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这节课的侧重点是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品通过网络进行发布,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他人进行交流,因此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为: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信息发布的各种途径和评价信息发布的效果;

2、让学生能够完成将作品在局域网和因特网进行发布的操作;

3、让学生了解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并且能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掌握将信息在局域网和因特网进行发布;

2、让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

(四)教学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既应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也应关注学生从这节课中获得的情感教育。因此本节课采用“示范+启发+实操”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主要有:演示法:一些操作步骤及方法通过投影设备示范演示给学生看;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一些新闻案例和创设一些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分析从而受到启迪;

指导探究法:通过指导学生开展两项课堂活动,体验信息的发布与交流;

还有讲授法等教学方法。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解与运用的能力。

(五)教学环境

教学地点可以选择在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学资源为教师自己制作开发的教学管理网站,这个教学管理网站有提交作业、点评、自我评价和发表留言的功能。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1、教与学的过程描述

(一)问题引入

我们这节课以预防禽流感为话题来讲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经常会听到禽流感这个词,这种病毒虽然对鸡鸭鹅等禽类有较高的致死率,而且之前我国国内也确诊了十几例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但是我们也不必谈禽色变,因为我国政府乃至全球为了防止疫病的扩散蔓延,在积极地进行预防。咱们老百姓也从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发布的信息当中了解到一些相关的禽流感预防措施。那大家回想一下,大家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这些信息的(二)信息的发布

问题一:政府是通过什么方式向老百姓发布预防禽流感信息的

电视,还有网络、报纸、广播、新闻发布会、社区宣传栏……等等这些都是信息发布的方式。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一些信息,也就是说需要向别人发布一些信息,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发布信息的方式往往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好象大家在学习“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时候制作了一份《预防禽流感的宣传单》,倘若要把它发布出去展示给其他同学看,如果通过刚才说的电视、广播、报纸这些方式不可行,那大家觉得可以有哪些方式来发布大家自己的作品

在教室里边通过网络进行发布的方法至少有三种:①提交到共享文件夹②FTP方式(教师操作示范)③大家自己试一下第三种方式:提交到网站上

活动一:将自己制作的作品《预防禽流感的宣传单》发布到学校的教学管理网站,并且互相点评

把自己的作品发布出去后除了向大家展示之外,还可以发布对其他同学作品的评价,互相点评,互相交流作品的制作技巧和制作经验,告诉学生点评其实也是在发布信息,也要负责任,

不要说一些毫无意义,虚假的话。点评也是交流的一种方式,多点和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交流,能够得到更快的进步。

(三)信息的交流

其实沟通和交流在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候,如果能够和更多的人进行交流,就会得到更多有益的经验和帮助,让自己事半功倍。比如这次全球性的禽流感疫情,国际社会通过电话会议、网络会议等等方式加强信息之间的交流,极大程度上控制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问题二:那么作为我们老百姓,大家平常和同学朋友之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会通过什么方式由此引出信息交流常见的方式有面对面地交谈(象现在的上课方式)、手机互发短信、彩信、QQ、QQ群、E—mail、很多同学也很喜欢到论坛上去灌水,象我们汕头的本地网站E京,和大家很喜欢去的蓝色河畔……

活动二:还有留言板也是进行网络信息交流的场所,我们学校也有一个留言板,现在就将你所知道的预防禽流感的小知识或者是你为预防禽流感想到的一句主题口号发布到我们学校教学管理网站的留言板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看来大家都对如何预防禽流感有些了解,也能熟练地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交流,也都体会到利用网络进行交流非常的方便,但是如果因此忽略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也会产生一些严重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下面一个案例。

案例:一个重点中学的学生,自从迷上网上聊天后,一天短则二小时,长则四五小时,花费不菲还在其次,问题是竟像换了一个人,回到现实生活中就感到狐独,感到不再适应,不愿再与他人交往。心理学家说:他是患了一种“自闭症”,因为网络世界的“自由度”使他有种错觉,似乎可以不再关心现实生活的冷暖得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研究协会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每周上网超过5年小时的互联网用户中,有25%人表示他们与家人及朋友待在一起的时间少了。网上聊天的不负责任并由此引发出颓废、消极、缺乏诚信等病态心理,同时又养成了觉得无趣但又放不下的“鸡肋”心理。

问题三:从这个案例里边,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强调:有人说那干脆不要上网了,这说法就太极端了,因为网络确实是一个获取信息很好的途径,我们说是要有节制地上网,不能沉迷于网聊,因为如果整天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严重的话极有可能象上面这个案例中一样,“自闭症”,甚至产生一些病态心理。人际之间的温情来源于心灵上的沟通,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是感情的需要,就连动物有时都会通过一些肢体动作来传达想法,何况我们。可能现在很多同学都养成一种习惯,就是一开电脑,不管三七二十一马上把QQ现挂上去再说,然后用QQ和别人聊天的时候经常会聊得眉飞色舞,那大家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有一天用QQ聊天聊到连回到家要和父母说话都非得大家一起上QQ去说的时候,那就实在太可悲了。所以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虽然现在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社会,应该具备利用网络进行交流的能力,但是也不能忽略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因为那样的话我们的生活也将会少了很多情趣。

(四)信息发布的道德规范

问题四:虽然现在言论自由,但是在发布信息的时候,能不能随心所欲,想干啥就干啥要

遵守哪些道德规范

请看下面一则新闻:

2003年2月11日,在广州网络上一个署名为“昨夜西风”的人发出了这样一个帖子,牵扯起广大网民的神经——“广州市正受到一种未知名病毒侵袭,迄今为止,广州市数家大型医院已传出多例死亡病例,保守数据约有7到8人。据参与抢救的医生介绍,病人表现症状为高热并发全身疼痛,同时发现有大脑及脏器溶蚀现象。”“国家流感郭元吉中心主任在听到上述病毒性传染病流行的状况后,表示高度怀疑流感病毒的流行,考虑到疾病的致死率如此之高,应首先怀疑禽流感。从种种发病特征上可以看出,此次疫情决非普通流感这么简单。”在网文的结尾部分,“昨夜西风”抛出“目前国际上唯一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病毒的抗病毒产品——瑞士罗氏公司的达菲……”

这则新闻还有一个造成的后果,我没有把它打出来,那大家觉得这则新闻发布的时间是2月11日,第二天也就是2月12日,社会上会出现什么变化造成的后果:社会动荡,人心浮动,引发抢购达菲的热潮,引起市民的恐慌,严重地扰乱了社会安定。如果散布的谣言情节严重的话,还要追究民事责任。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我们附近的澄海曾经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

看下面一则摘自2005年11月06日大华网-汕头都市报的新闻:

澄海籍女青年黄某真将自己道听途说的关于有人抓小孩,挖心脏、肾等器官的谣言以题为《请大家高度注意———最近出现很多用布袋装孩子的行为,听说是要挖心脏、肾、眼角膜……》张贴在汕头本地网站“E京”论坛的“澄海茶座”上,内容危言耸听,在网民中引起哗然和讨论,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澄华派出所民警立即开展侦查,并于11月1日晚在澄海文祠西路的一间咖啡店将正在上网的黄某真抓获,现场查扣电脑1台。经审查,黄某真对其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因涉嫌故意散布谣言被公安机关治安拘留10天。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第五款“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故意散布谣言或者以其他方法煽动扰乱社会秩序的,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规定。大家要引以为戒。

很多的留言板论坛上都有写信息发布守则:①不能发布任何不符合当地法规、国家法律和国际法律的资料;②不能发布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③不能发布扰乱社会治安的言论;

④不能向别人发送垃圾邮件,象现在大家的手机经常会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垃圾短信,其实对发送的人来说这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⑤不能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有些同学说我们现在还没参加工作,知识产权和我们有啥关系,其实象有的同学自己作业不完成,抄别人的作业或者是把别的同学的作业改一改就交上来,这些其实严格来说都算侵权的行为。还有大家以后在网上想要摘录别人的文章的话,也要在后面加上注释,写清楚摘自哪里,要不然可能会有侵权的嫌疑。

还有就是大家如果在网上看到象上面这则新闻里边说的这种谣言,大家也应该能够懂得辨别信息的真伪性,让网络成为大家学习和交流的场所。

(五)学生自评

学完这节课之后,要求大家来进行网络自我评价。

(六)总结

其实禽流感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全民动员起来,保持信息的透明度,加强交流,就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胜利,那这节课我们以预防禽流感为话题,了解了一些信息发布和交流的方式方法,我们说发布是手段,交流是目的,交流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类社会不断向信息化发展,更多新的发布和交流方式不断地应运而生,所以我们必须紧跟时代,学会更多的信息发布和交流的方法,才不会落后。

2、关键环节提炼

在引入课题时一个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话题显得至关重要,在开始上课的时候就告诉学生我们这节课以预防禽流感为话题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而预防禽流感比较贴近社会现实,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够让学生较快地融入到教学当中来,同时也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情感。接着引导学生思考第一个问题,咱们老百姓是通过什么途径去获得一些预防禽流感的相关措施的也同时顺势进入第2个教学环节信息的发布。

学生在进行了活动二(要求学生将自己所知道的预防禽流感的小知识或者是为预防禽流感想到的一句主题口号发布到学校教学管理网站的留言板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之后会体会到利用网络进行交流非常的方便,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向学生强调,不能因此就忽略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因为现在的中学生非常热衷于象QQ这样的网络聊天。而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是人类最原始、最自然的交流方式,它的作用是任何一种交流方式所代替不了的。忽略了这种交流,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问题,为了教育学生要有节制地上网,不能沉迷于网聊,要求学生看一则关于一名中学生沉迷网聊的新闻报道。

接着教导学生如果整天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严重的话极有可能象这个报道的一样,患上“自闭症”,甚至产生一些病态心理。因此虽然现在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社会,应该具备利用网络进行交流的能力,但是也不能忽略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这个时候告诉学生,不管是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也好,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谈也罢,都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说现在是一个畅所欲言的社会,顺势抛给学生第四个问题:虽然现在言论自由,但是在发布信息的时候,能不能随心所欲,想干啥就干啥要遵守哪些道德规范也由此引出本节课的第4个教学环节。

选择发生在汕头本地的新闻事件给学生作为案例,应该对学生的内心有较强的触动,有立竿见影的教育意义。

学完本节课之后,要求学生打开教学管理平台中的自我评价,进行一个简单的网络自评。在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个网络自我评价只占了整个学生评价当中的一小部分,因为就这节课而言,学生是通过发言、讨论、回答问题,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情感方面的教育,不单只体现在这最后的评价表。这个网络自评只作为参考的一部分。

四、教学反思、特色

在本节课中,学生都能由始至终以积极、热烈、饱满的学习精神投入到教学当中来,发言踊跃,师生双边交互活动良好,这段录象片段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两项课堂活动的情况,在第一个活动中有%的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有81%的学生在第二个活动中能发布相关的信息和同学进行交流。而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感觉比较有特色的是以预防禽流感这个话题来讲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这个话题比较贴近当前的社会现实,同时也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情感。通过一些新闻报道,创设一些问题的情景,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己概括出结论,从而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并且互相交流、感知和体会。缺点是对新闻报道的分析探讨和对学生真正内心深处的触动,还是有点蜻蜓点水的味道,没有真正的深入下去。这也是今后要改进的方向。

八年级物理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信息的传递》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信息的传递》知识点总结人教 版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1、电话①发明: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②基本结构:话筒:金属盒、碳粒、膜片听筒:磁铁、螺线管、薄铁片③工作原理:话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延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即:声音的振动电流的变化振动(声音)④电话的种类:录音电话;投币电话;移动电话;磁卡电话;可视电话;无绳电话。2、电话交换机①作用:提高线路的利用率。②占线:①对方电话机正在使用;②交换机之间的线路不够用。③发展:手工交换机;自动交换机;程控电话交换机。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①模拟信号:声音转 换为信号电流时,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信号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模拟通信。特点: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号丢失一些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的失真,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②数字信号:用不同的符号的不同的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特点:通常的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抗干扰能力特别强。二、电磁波的海洋1、产生: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周围空间产生电磁波。2、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3、波速:在真空中最快,c=3×108m/s4、波速c与波长λ、频率f的关系: c=λf在同一种介质中,波速一定时,波长与频率成反比。5、

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部分,光波也是电磁波。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的接收①发射:由广 播电台完成。声信号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发射出去②接收:由收音机完成各种电磁波选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取出音频信号并放大声音2、电视的发射和接收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像信号 和声音信号图像信号的工作过程:见课本p973、移动电话: 既是无线电发射台,也是无线电接收台①工作方式:它将用 户的声音转化为高频电信号,并发射出去,同时它又能在空中捕捉到电磁波,使用户接收到对方送来的信息。②基地台:手持移动电话很小,发射功率不大,它的天线也很简单,灵敏度不高。因此,它跟其他用户的通话要靠较大的无线电台转接。这种固定的电台叫做基地台。③无绳电话:主机与手机上各有一个天线,它们通过无线电波来沟通。工作区域大约在几十米到几百米的范围内。④音频、视频、射频和频道:见课本 p98~99科学世界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1、微波通信:波长10m~1mm,频率30mhz―3×105mhz。它比无线电波(中波和短波)的频率更高,可以传递更多的信息。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折射。因此每隔50km左右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把上一站传来的信号处理后,再发射到下一站去,一站一站地传下去,将信息传向远方。2、卫星通信:借助地球同步 卫星来弥补微波在地面传播的不足,用通信卫星作微波通信的中继站,可以使它转发的微波天线电信号跨越大陆和海洋达到地球上的很大范围。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电视节目都是通过卫星传送的。在地球周围均匀地配置三颗同步通信卫星,就覆装盖了几乎全部地球表面,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3.1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3.1.文本信息的加工和表达教学设计 常见文本类型及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高一信息技术第三章第一节中的第一和第二小节内容。这一节内容是后续的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信息的发布与交流等内容的基础和前提。 不同文本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加工表达特点,所选用的工具也不一定相同。常用的文本加工工具有:Word、WPS、记事本、写字板等。按文本组织形式的复杂程度,我们可把文本信息的加工分为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和报刊类信息的加工两大类。日常文本包括标语、广告、通知、信函、报告、文章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初步学习了写字板、WORD等,体验了文本加工的基本操作,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比较熟悉利用网络搜索素材。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是“零起点”,没有处理文本信息的操作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文本类型及其加工软件; (2)、巩固在文本处理时的常见名词,如:版面、段落、文字、对象等概念; (3)、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体验文字信息的加工过程,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思想,促进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重点与难点分析 1、重点 (1)、如何利用文字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 (2)、以恰当的效果表达意图。 2、难点 如何根据任务需要,较为熟练的加工信息,并选择恰当的效果。 五、教学策略 贯彻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精神,通过案例学习、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以及小组协作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章信息的传递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章信息的传递知识点 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一、电磁波 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波速、波长和频率 (1)波速:波传播的快慢叫做波速。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c=3.0×108m/s,空气中的波速近似等于真空中的波速。 (2)波长:一列波在传播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相邻的两个波峰(波谷)之间的距离,叫做波长,用字母λ表示,单位是米(m)。 (3)频率:用字母f表示,其单位是赫兹(Hz)。因为通常电磁波的频率很高,所以常用的单位是千赫(kHz)和兆赫(MHz),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kHz=103Hz,1MHz=106Hz。 (4)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一定,所以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成反比。波长越长,频率越低;反之波长越短,频率越高。 知识拓展:①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真空中的光速相同,可见,光是电磁波。 ②电磁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f =。其中c=3.0×108m/s;λ的单位是 cλ m;f的单位是Hz。 注意:声音和电磁波传播的最大不同点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三、电磁波家族及应用 1、电磁波家族:电磁波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各种光和射线都是波长不同的电磁波。 3、应用:医用γ射线做脑外科手术,用X光片判断是否骨折;电视机、空调等设备的遥控器都是红外遥控;紫外线可以杀菌、验钞等;无线电波应用于广播、电视、移动通信、雷达、导航等。 二、卫星通信 1、通信卫星大多数是相对地球“静止”的同步卫星。在地球周围均匀的布置三颗同步卫星,就可覆盖几乎全部的地球表面,实现全球通信。 2、卫星通信的优点:远距离传递信息,通信容量大,干扰小,质量好,效率高,不受陆地灾害的影响,建设速度快。 三、光纤通信 2、光纤通信的原理:利用携带信息的激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这样就把它所携带的信息传到了远方。 3、光纤通信的特点:光纤通信可长距离传输信息,容量大,高抗干扰 2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教案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一) 【学习目标】 1、知道技术语言是设计人员与生产人员进行交流的语言,掌握图样、图表、模型、符号等常见的技术语言; 2、知道设计的交流主要依靠图纸; 3、了解制图标准的基本内容; 4、了解常用绘图工具的用法及常用的绘图用品; 5、知道进行设计交流的图通常用有透视图和三视图; 6、知道透视图的原理,种类及应用; 7、掌握简单立体透视图的画法。 【教学重难点】 1、知道透视图的原理,种类及应用; 2、掌握简单立体透视图的画法。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上节内容,引出具体设计的步骤和做法。 提问:设计的一般过程有哪些内容? 学生:发现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和原型、优化设计方案、编写使用说明书。 上节我们分析了方案的构思和制定,有了方案后还要采取制图或表格的形式进行表达和交流,这节我们来学习设计的表达和交流的主要内容。 展示课件:各种用来交流的工具形式(形象的和抽象的) 学生总结技术语言的种类:图样、图表、模型、符号标志、手语旗语、网络语言等。 教师总结技术语言定义:技术语言是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 一、制图标准 (一)图纸幅面及格式(规定的图纸幅面有5种) (二)字体 国家标准规定: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母和数字写成斜体。 (三)比例(展示图样) 标准规定了优先采用的比例。无论采用何种比例,所标注尺寸数字都应是物体的真实大小,与绘图的比例无关。 (四)图线国标规定粗线的宽度b应按图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在0.5——2mm之间。

(五)尺寸标注 1.尺寸三要素 尺寸界线、尺寸线(包括箭头)、尺寸数字(包括必要的符号及字母) 注:当单位是毫米时,在图中不标单位,水平尺寸的尺寸数字字头朝上,垂直尺寸字头朝左。倾斜尺寸字头有朝上的趋势。 2.常用的尺寸标注法 ①标注角度尺寸时,尺寸界线沿径向引出,尺寸线是以角度顶点为圆心的圆弧。 ②标注直径或半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分别加注符号“φ”或“R”。 ③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径尺寸时,应在符号“φ”或“R”前再加注符号“S”。 二、绘图工具及用品 (一)常用绘图工具及用法(学生看课本P71) 丁字尺、三角板、圆规、分规、比例尺、曲线板、墨线笔等 (二)绘图用品(学生看课本P72) 绘图纸、绘图铅笔、胶带纸、擦图片、小刀、砂纸、绘图橡皮等 三、透视图 展示课件:家具装修透视图、工件制作绘制图等各种透视样图。 透视图:沿视平线做出过消失点的图。 种类:一点透视、二点透视、三点透视。 画透视图的步骤:设视平线、在视平线上取消失点、由基准棱边的端点向消失点连线图形的其余可见轮廓线都画在连线内。 练习:课本P74练习画透视图。 【课堂总结】 1.技术语言定义及种类; 2.制图标准; 3.制图工具及用品; 4.认识透视图及种类。 【课堂作业】 【课堂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信息交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信息交流》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 。了解信息交流的意义。 2、了解常见信息交流的基本方式。 3、掌握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的常见方法。 过程与方法: 了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 能够熟练利用网络来进行信息交流(如:邮件发送、文件交换、网上聊天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经历不同,上网时间有很大差异,因此对网络的认识也各有不同,有不少同学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一些误区。通过本节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网络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作用,提高对网络的感性认识,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不同时代信息交流的方式 # 教学难点: 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每天都会有新的事物产生。你关注过这些吗你了解古人是怎么传递信息的吗从古自今,信息传递方式有了怎样的发展,这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怎样* 呢今天开始我们就将开展综合性学习,让我们一起走进信息世界,去了解信息交流方式的改变是怎样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教师活动:观看3段视频,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 1.视频中都有哪些信息交流方式 2.日常生活中你用到过哪些信息交流方式 3.你都是用它们来干什么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教师引入新课 探究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

网上信息交流教案

《网上信息交流》教案 一、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和能力方面:初中学生已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学生之间水平差异较大,统一讲授难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学生已有使用网络的感性经验,老师要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加以归纳提升,使学生形成通过网络交流信息的理性认识,老师要注意营造交流学习的氛围。 生理和心理方面:自主意识较强、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想表现,又怕表现”的心理状态。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信息交流的手段越来越多地依靠互联网来进行,而电子邮件日益成为互联网上使用最频繁的信息交流方式。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介绍电子邮件的地址及收、发电子邮件的操作,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网络交流技能。让学生了解网上交流工具分为实时交流工具和非实时交流工具;并培养他们网络安全意识。 2?编排意图 本课题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上网冲浪的基本技巧和网络理论基础知识下安排的,内容实用性强,既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会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网络注册的一般方法 (2掌握电子邮件地址的组成并能根据需要发送邮件 (3)按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交流方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老师提问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探究学习到师生总结提炼,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达到理论的提升。 (2)提高网上交流能力;通过自主探究与教师导学,循序渐进掌握知识点

3 ?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行为与创新 (1)通过学习,学会分析,选择合适便捷的网上交流方式 (2)能利用网络为学习和生活服务。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电子邮件地址的组成;收、发送电子邮件的操作 2.难点:网上注册的概念;电子邮件地址的组成五、教学方法 引导式教学,自主探究学习,任务驱动。 六、教学媒体 学习环境:多媒体广播系统、互联网 学习资源:QQ软件、自制课件、图片 七、教学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21章《信息的传递》知识点梳理与汇总说课材料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21章《信息的传递》知识点梳理 与汇总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1、电话——1876年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了第一部电话 (1)基本结构:主要由话筒和听筒组成。 (2)工作原理:话筒把声信号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听筒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 2、电话交换机 为了提高线路的利用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 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模拟信号: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信号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模拟通信。 数字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学信号,使用数学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数字通信。 模拟信号容易失真;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加工处理,可以加密。 在电话与交换机之间一般传递模拟信号,在交换机之间传递数字信号。 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 电磁波的产生——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周围空间激起电磁波。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任何介质。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为c,大小和光速一样, c=3×108m/s =3×105km/s 电磁波波速、波长λ和频率f的关系: (1)波长:电流每振荡一次电磁波向前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长,用λ表示,单位是m。波长表示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或相邻两个波谷之间的距离。 (2)频率:一秒内电流振荡的次数交频率,用f表示,单位是赫兹(Hz),比赫兹(Hz)大的还有千赫(kHz)、兆赫(MHz)。1 MHz=103 kHz 1 kHz=103 Hz 1 MHz=106 Hz (3)波速:一秒内电磁波传播的距离,用c表示,单位是m/s。 (4)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c=λf λ=c f f = c λ 。 (5)电磁波的波长λ与频率f成反比。 电磁波中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是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 无线电波特点:无线电波的波长从几毫米道几千米,通常根据波长或频率把无线电波分成几个波段,包括: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等,各个波段的无线电波有各自的传播方式和用途,如下表所示。 波段波长频率传播方 式 主要用途 长波30000m~3000 m 10 kHz~100 kHz 地波超远程无线 电通信和导 航

5.1信息表达-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

5.1信息表达 导入课程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信息的特征,信息的管理。正好,请几位同学回答一下,信息有哪些特征。 对,信息有可加工性,时效性,共享性…… 接下来,大家看到ppt上的图片,猜猜代表什么意思?(你画我猜) 给出天气常用的图标。每个图标分别对应雨雪晴多云。 信息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而且还可以是多种表达方式集成在一起。 我们再看一个纪录片片段。边看边思考视频媒体中集成了多少种信息表达方式?请几位同学来回答一下。 开展新课 把大家上面说的表达方式归纳一下,其实就是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等。同一种信息内容可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是发布信息的目的是为了让对方接受,因此,选择表达方式时,应考虑到实际情况。 比如计算机内部信息传递原理,视频的解释肯定比文字的解释更清晰明了。 既然说到了信息表达方式,那肯定还有信息表达技术。 我们常用的信息表达技术有书籍,报纸,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目前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信息社会中极为重要的信息表达技术。比如我们的上课方式,以前的上课老师所用的工具也就是粉笔书本,最多有个低级的投影仪。但是现在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可以用上电脑授课,这也是信息表达技术的改变。下面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人类知识和文明是通过什么信息表达技术流传下来的?

人们通常使用哪些信息表达技术来了解每天的时事要闻? 用什么信息表达技术可以最快捷地实现全球信息资源共享? 再请大家对比各种信息表达技术的优缺点。(传播速度,信息容量,保存时间,表现形态,携带、传播范围、感染力) 学习了信息表达技术之后,来看这样一个案例。 小明因为工作变动去印度交流。当他和当地人沟通的时候,发现和对方不能正常交流。对方会误解他的意思。后来他才知道,印度人的点头表示不同意,摇头表示同意。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为了交流更方便,我们应该采用规范的信息表达方式。 信息表达方式的规范化其实自古就已经很受重视,初中学习历史的时候,是不是说到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文字,因为不统一就会造成来自各个地方的百姓之间信息交流出现问题。 我们学习的普通话也是一样的道理。 在计算机范围内,我们的编码也是要依靠既定的标准交换码。比如前面章节学到的ASCII码,我们对于音乐处理的MP3编码,图片的JPEG编码。

信息的传递中考复习知识点

信息的传递 第一节电话 一.电话及电话交换机 1.电话的组成:话筒:声信号变成变化的电流(声信号变成电信号) 听筒:变化的电流变成声音(电信号变成声信号) 2.电话的工作原理: (1)声音(振动)→话筒→变化的电流→听筒→振动(声音) (2)通话时,一方的话筒和另一方的听筒是串联的 3.电话交换机 (1)为了提高电话线路的利用率而发明的 (2)用来实现两部电话之间的转换 (3)使用交换机,可以大幅度的减少电话线的数量 4.电话“占线”原因 (1)对方电话没有扣好(2)对方正在通话(3)电话交换机忙 二.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1.模拟信号: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 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音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 叫模拟信号。 2.模拟通信: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模拟通信,例如:传统的市话通话,长途通话 3.数字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 4.数字通信:使用数字信号通信的方式叫数字通信,例如电子计算机是利用二进制码识别信 息和处理信息 5.模拟通信在加工,放大和传输过程中抗干扰能力差,噪声大,失真大;而数字信号形式简 单,抗干扰能力强,噪声小,失真小。 6.电话交换机间的信息是靠数字信号传递,而电话与电话机之间的信息传递靠模拟信号,但是不论哪种通信都需要电话线 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 一.电磁波的产生 定义:即导体中电流的迅速变化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1.电磁波性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物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传播不需要介质 2.电磁波传播的速度c=3×108m/s,电磁波的波长为λ,波速c=λf,其中f是电磁波的频率, 3.电磁波的波谱:γ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微波,短波,中波,长波 二.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1.发射:将要传输的电信号(音频信号,图像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载波)上,再通过 天线发射到空中的过程 2.接收:天线将电磁波接收下来,再通过接收器(收音机,电视机等)将要传输的电信号取 出来并放大,最后还原成声音或图像过程 3.“天线”可以同时接收多种频率的电磁波,利用调谐器可以选出人们所需要的频率 三.电磁波的应用 1.微波炉:利用电磁波(波长很短的微波)来加热食品 2.雷达: (1)定义:利用无线电波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 (2)工作原理:电磁波如果遇到尺寸明显大于波长的障碍物就要发生反射,雷达就是利用 电磁波的这个原理,波长越短,传播直线性越好,反射性能越强 3.无线电波: (1)电磁波中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频率为数值数百千赫兹至数百兆赫兹的那部分叫做无线电波(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 (2)根据波长的不同而有不同传播特征:分为地波,天波,空间波三种 (3)激光:激光束平行度特别好,在传播很远的距离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强度,制成激光测 距雷达;激光束的亮度高,在很小的空间和很短的时间内能集中很大的能量,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教案)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 汕头市聿怀中学王霞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一级 3.学时数:1课时 非上机时间20分钟,上机操作时间25分钟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让学生了解信息发布的各种途径和评价信息发布的效果; ②让学生能够完成将作品在局域网和因特网进行发布的操作; ③让学生了解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并且能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参与两项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信息发布和交流的技能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②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③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情感; (二)内容分析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是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四章第5个课时的内容。新课程内容标准要求学生在本节课要学会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或者其他课程的学习中经常会需要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一些信息,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发布信息,效果才会更好呢;还有如果学生遇到各种各样实际问题或困难,需要寻求别人的帮助和经验的时候,要采取什么样的交流方式才更恰当呢。这些都是本节课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除了可以通过网络,还有其他很多种方法和途径,在这节课中我们应该涉及,并且要求学生认识和了解,但同时根据新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这节课的侧重点是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品通过网络进行发布,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他人进行交流,因此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为: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信息发布的各种途径和评价信息发布的效果;

初中物理信息的传递知识点

初中物理信息的传递知 识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第一节电话 一.电话及电话交换机 1.电话的组成:话筒:声信号变成变化的电流(声信号变成电信号) 听筒:变化的电流变成声音(电信号变成声信号) 2.电话的工作原理: (1)声音(振动)→话筒→变化的电流→听筒→振动(声音) (2)通话时,一方的话筒和另一方的听筒是串联的 3.电话交换机 (1)为了提高电话线路的利用率而发明的 (2)用来实现两部电话之间的转换 (3)使用交换机,可以大幅度的减少电话线的数量 4.电话“占线”原因 (1)对方电话没有扣好(2)对方正在通话(3)电话交换机忙 二.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1.模拟信号: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 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音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 叫模拟信号。 2.模拟通信: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模拟通信,例如:传统的市话通话,长途通话 3.数字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 4.数字通信:使用数字信号通信的方式叫数字通信,例如电子计算机是利用二进制码识别信 息和处理信息 5.模拟通信在加工,放大和传输过程中抗干扰能力差,噪声大,失真大;而数字信号形式简 单,抗干扰能力强,噪声小,失真小。 6.电话交换机间的信息是靠数字信号传递,而电话与电话机之间的信息传递靠模拟信号,但是不论哪种通信都需要电话线 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 一.电磁波的产生 1.定义:如果在空间某处产生一个随时间变化的电场,这个电场就会产生磁场,如果这个磁 场也随时间变化,那么它又会在空间产生新的电场,这个变化的电场,磁场并不局 限于空间某个区域,而是由远及近的传播出去,这样的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即导 体中电流的迅速变化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2.电磁波性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物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传播不需要介质 3.电磁波传播的速度c=3×108m/s,电磁波的波长为λ,波速c=λf,其中f是电磁波的频率 4.电磁波的波谱:γ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微波,短波,中波,长波 二.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1.发射:将要传输的电信号(音频信号,图像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载波)上,再通过 天线发射到空中的过程 2.接收:天线将电磁波接收下来,再通过接收器(收音机,电视机等)将要传输的电信号取 出来并放大,最后还原成声音或图像过程 3.“天线”可以同时接收多种频率的电磁波,利用调谐器可以选出人们所需要的频率 三.电磁波的应用 1.微波炉:利用电磁波(波长很短的微波)来加热食品 2.雷达: (1)定义:利用无线电波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 (2)工作原理:电磁波如果遇到尺寸明显大于波长的障碍物就要发生反射,雷达就是利用电磁波的这个原理,波长越短,传播直线性越好,反射性能越强 3.无线电波: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教案)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 汕头市聿怀中学王霞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一级 3.学时数:1课时 非上机时间20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25 分钟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让学生了解信息发布的各种途径与评价信息发布的效果; ②让学生能够完成将作品在局域网与因特网进行发布的操作; ③让学生了解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并且能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参与两项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信息发布与交流的技能与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终身学习的能力; ②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③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情感; (二)内容分析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就是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四章第5个课时的内容。新课程内容标准要求学生在本节课要学会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或者其她课程的学习中经常会需要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一些信息,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发布信息,效果才会更好呢;还有如果学生遇到各种各样实际问题或困难,需要寻求别人的帮助与经验的时候,要采取什么样的交流方式才更恰当呢。这些都就是本节课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除了可以通过网络,还有其她很多种方法与途径,在这节课中我们应该涉及,并且要求学生认识与了解,但同时根据新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这节课的侧重点就是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品通过网络进行发布,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她人进行交流,因此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为: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信息发布的各种途径与评价信息发布的效果; 2、让学生能够完成将作品在局域网与因特网进行发布的操作; 3、让学生了解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并且能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掌握将信息在局域网与因特网进行发布;

初中物理信息的传递知识点.doc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第一节电话 一.电话及电话交换机 1.电话的组成:话筒:声信号变成变化的电流(声信号变成电信号) 听筒:变化的电流变成声音(电信号变成声信号) 2.电话的工作原理: (1)声音(振动)→话筒→变化的电流→听筒→振动(声音) (2)通话时,一方的话筒和另一方的听筒是串联的 3.电话交换机 (1)为了提高电话线路的利用率而发明的 (2)用来实现两部电话之间的转换 (3)使用交换机,可以大幅度的减少电话线的数量 4.电话“占线”原因 (1)对方电话没有扣好(2)对方正在通话(3)电话交换机忙 二.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1.模拟信号: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 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音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 叫模拟信号。 2.模拟通信: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模拟通信,例如:传统的市话通话,长途通话 3.数字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 4.数字通信:使用数字信号通信的方式叫数字通信,例如电子计算机是利用二进制码识别信 息和处理信息 5.模拟通信在加工,放大和传输过程中抗干扰能力差,噪声大,失真大;而数字信号形式简 单,抗干扰能力强,噪声小,失真小。 6.电话交换机间的信息是靠数字信号传递,而电话与电话机之间的信息传递靠模拟信号,但是不论哪种通信都需要电话线 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 一.电磁波的产生 1.定义:如果在空间某处产生一个随时间变化的电场,这个电场就会产生磁场,如果这个磁 场也随时间变化,那么它又会在空间产生新的电场,这个变化的电场,磁场并不局 限于空间某个区域,而是由远及近的传播出去,这样的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即导 体中电流的迅速变化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2.电磁波性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物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传播不需要介质 3.电磁波传播的速度c=3×108m/s,电磁波的波长为λ,波速c=λf,其中f是电磁波的频率 4.电磁波的波谱:γ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微波,短波,中波,长波 二.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1.发射:将要传输的电信号(音频信号,图像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载波)上,再通过 天线发射到空中的过程 2.接收:天线将电磁波接收下来,再通过接收器(收音机,电视机等)将要传输的电信号取 出来并放大,最后还原成声音或图像过程 3.“天线”可以同时接收多种频率的电磁波,利用调谐器可以选出人们所需要的频率 三.电磁波的应用 1.微波炉:利用电磁波(波长很短的微波)来加热食品 2.雷达: (1)定义:利用无线电波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 (2)工作原理:电磁波如果遇到尺寸明显大于波长的障碍物就要发生反射,雷达就是利用 电磁波的这个原理,波长越短,传播直线性越好,反射性能越强 3.无线电波:

文本信息的加工和表达教学设计图文稿

文本信息的加工和表达 教学设计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文本信息的加工和表达教学设计 逹奥金斯 常见文本类型及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高一信息技术第三章第一节中的第一和第二小节内容。这一节内容是后续的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信息的发布与交流等内容的基础和前提。 不同文本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加工表达特点,所选用的工具也不一定相同。常用的文本加工工具有:Word、WPS、记事本、写字板等。按文本组织形式的复杂程度,我们可把文本信息的加工分为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和报刊类信息的加工两大类。日常文本包括标语、广告、通知、信函、报告、文章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初步学习了写字板、WORD等,体验了文本加工的基本操作,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比较熟悉利用网络搜索素材。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是“零起点”,没有处理文本信息的操作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文本类型及其加工软件; (2)、巩固在文本处理时的常见名词,如:版面、段落、文字、对象等概念;

(3)、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体验文字信息的加工过程,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思想,促进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重点与难点分析 1、重点 (1)、如何利用文字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 (2)、以恰当的效果表达意图。 2、难点 如何根据任务需要,较为熟练的加工信息,并选择恰当的效果。 五、教学策略 贯彻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精神,通过案例学习、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以及小组协作学习的方法,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主动地探求知识,又可以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交流,实现知识的建构,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六、教学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七、教学过程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章信息的传递知识点总结

1 第十章 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一、电磁波 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波速、波长和频率 (1)波速:波传播的快慢叫做波速。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c=3.0×108m/s ,空气中的波速近似等于真空中的波速。 (2)波长:一列波在传播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相邻的两个波峰(波谷)之间的距离,叫做波长,用字母λ表示,单位是米(m )。 (3)频率:用字母f 表示,其单位是赫兹(Hz )。因为通常电磁波的频率很高,所以常用的单位是千赫(kHz )和兆赫(MHz ),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kHz=103Hz ,1MHz=106Hz 。 (4)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一定,所以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成反比。波长越长,频率越低;反之波长越短,频率越高。 知识拓展:①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真空中的光速相同,可见,光是电磁波。 ②电磁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f c λ=。其中c=3.0×108m/s ;λ的单位是m ;f 的单位是Hz 。 注意:声音和电磁波传播的最大不同点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三、电磁波家族及应用 1、电磁波家族:电磁波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等。各种光和射线都是波长不同的电磁波。 3、应用:医用γ射线做脑外科手术,用X 光片判断是否骨折;电视机、空调等设备的遥控器都是红外遥控;紫外线可以杀菌、验钞等;无线电波应用于广播、电视、移动通信、雷达、导航等。 二、卫星通信 1、通信卫星大多数是相对地球“静止”的同步卫星。在地球周围均匀的布置三颗同步卫星,就可覆盖几乎全部的地球表面,实现全球通信。 2、卫星通信的优点:远距离传递信息,通信容量大,干扰小,质量好,效率高,不受陆地灾害的影响,建设速度快。 三、光纤通信 2、光纤通信的原理:利用携带信息的激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这样就把它所携带的信息传到了远方。 3、光纤通信的特点:光纤通信可长距离传输信息,容量大,高抗干扰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感受信息世界 一、教学容要点 本单元是整个教材的引入篇,意在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特别是电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在娱乐中增长知识、掌握如何用信息表达自我,以及信息工具的相关知识。教学容以故事情节以及游戏的形式分布于“游览信息大世界”、“用信息表达自我”、“信息工具知多少”中。 二、教学要求 1.感受信息的存在、发现信息、体会信息。学会完整地表达信息。 2.掌握电脑的开关机操作,认识电脑的组成,以及鼠标的基本操作,如移动、单击、双击、拖动等。 3.通过规章教育、使学生了解在操作电脑方面的有关安全常识,教育学生养成正确实用电脑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方法 动手实践、合作探索、情景创设、任务驱动。 四、教师知识准备 熟悉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连接及其运行环境,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优化技巧,系统安装及各种教学软件的安装和使用。熟悉安全用电常识和机房规章、技术操作规程。 五、教学软件、硬件设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windows自带小程序。 六、教学措施 1.对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可结合实际故事形式导入 2.对各硬件的认识,可结合实物引导学生对看到的部分进行认识,对鼠标的操作可让学

生实际操作。 3.游戏软件可采用比赛法、擂台比赛等形式,让优胜者说说成功的技巧。 4.本单元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采取比赛方式激发兴趣。 七、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三课,每课1课时,共3课时。

第一课浏览信息大世界 教学目标 1.感受校园中的信息,游览校园,发现信息。 2.掌体会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感受信息的存在。 教学难点 体会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实验法、演示、讨论法、练习法。 资料准备 计算机和多媒体广播系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校园里有很多文字、图片,还有活动、讲座,都在时刻提醒我们“注意安全”。你发现了么? 二、学习新课 教师介绍:信息就在我们身边,人们能够看到、听到、感受到信息,能够思考、交流信息。 1.任务探索:校园里还有哪些信息?分组到楼道、操场、图书馆等场所去观察吧。你找到了哪些方面的信息?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章信息的传递知识点全面总结

21 信息的传递 第1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实现了语音的远距离传递。 1、电话的结构:最简单的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话筒和对方的听筒之间通过电话线连接。 2、话筒(1)话筒的结构:老式话筒主要由炭粒和膜片组成 (2)作用:把声音信号转化为变化的电流。 话筒的工作原理:声波振动→膜片相应振动→炭粒忽松忽紧→电阻忽大忽小→电流忽弱忽强 3、听筒(1)听筒的结构:听筒主要由电磁铁和薄铁膜片组成。 (2)作用:把变化的电流信号变成声音信号。 听筒的工作原理:电流忽弱忽强→磁性忽弱忽强→薄铁膜片受忽小忽大的磁力而振动→还原成声音 4、电话的工作过程:声音变化的电流声音听筒话筒 ??→???→? 5、电话中的话筒和听筒的连接方式:同一部电话中,话筒和听筒是并联的,话筒与对方的听筒是串联的,对方的话筒与自己的听筒是串联的。 二、电话交换机 1、电话交换机的作用:为了提高线路的利用率,一般电话之间都是通过电

话交换机来转接的。一个地区的电话都接到同一台交换机上,每部电话都编上号码。使用时,交换机把需要通话的两部电话接通,通话完毕再将线路断开。 2、电话交换机的发展 (1)早期的电话交换机是靠话务员手工操作来接线和断线的,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2)1981年出现了自动电话交换机,它通过电磁继电器进行接线。 (3)现代的程控电话交换机利用电子计算机来自动接通电话,并且有多种服务功能。 知识拓展:打电话时“占线”的主要原因 ①对方的电话正在通话;②对方的话机没有放好;③电话交换机之间有太多用户要通话,他们之间的电话线不够用了。 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1、模拟通信: (1)概念: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信号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模拟通信。 (2)特点: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号丢失一部分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的失真,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

《网上信息交流》教学设计

学 设 计 设计题目:网上信息交流 设计对象:八年级学生 设计人:高飞云

“穿越时空”的体验 《网上信息交流》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八年级课程中的知识拓展部分,其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网上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并能够掌握申请电子邮箱以及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e-mail已经成为方便、快捷、经济的重要通信手段,掌握它对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二.学生情况分析 知识储备:1.windows操作系统;2.word文字处理软件;3.网络基础知识。 能力特征:具有一定的阅读概括总结、类比迁移、抽象思维及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对新知有强烈的求知欲,自我意识较强、好动、注意力分散等青春期特有的心理及情感状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网上信息交流的一种方法:申请电子邮箱的方法及收发电子邮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实践,自主完成任务,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 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意识,建立良好的网上信息交流素养;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给予人帮助及获得帮助的快乐。并能够正确的认识事物,学会看到事物的两面性。四.教学重点: 1.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交流; 2.了解网上信息交流的方式; 3.能够灵活的运用电子邮箱传递和接收信息。 五.教学难点: 1.运用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 重、难点突破措施:创设情境,引发兴趣,结合练习切合实际分层提高。 六.教学方法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采用任务驱动式及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意识与合作精神,重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体验成功。 七.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2.INTERNET;3.ppt课件;4.学生分组

《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教学设计

《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 教案设计 实 习 报 告 ; 学校:川农都江堰校区 学院:商学院 院系:商务信息系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 班级:2009级计科班 姓名: 学号: ~ 2010年月日

《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职业高中教材《Windows XP中文版应用基础》,主要对象是职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使用。教材采用了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习和了解了网上信息交流、BBS论坛等知识的基础上,采用螺旋上升构建知识结构的方式来编写的,并且教材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来组建教材的体系结构和力求保持知识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更好的实现“新课标”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基本会利用因特网交流传递信息,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 二、学情分析 职业高中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中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普遍较差,很多学生对互联网只有一般有所了解,有的基本能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应用(如QQ聊天工具)。但仍没有系统地学习如何在因特网上浏览和传递信息以及电子公告牌BBS和网上论坛的使用等知识。 ~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讲授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以及电子公告牌BBS的使用,是非零起点的课程,即学生已在初中学习时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在已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信息交流工具的使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知识上有系统的拓展和延伸,而且也学会使用一、两种交流工具与他人进行网上信息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递信息的技能。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明确信息交流手段的多样性,了解网上进行信息交流的特点,会使用信息交流工具交流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网上信息交流过程和信息交流工具的体验,掌握网上信息交流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利用QQ、BBS、网上论坛中的一到两种信息交流工具与他人交流。 (三)、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信息交流获取信息,培养学生对来自网络信息的判断鉴别、筛选过滤、积极评价的能力;知道不能沉湎于虚拟世界,明确信息交流中的法制观念、文明习惯与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文明上网的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利用多种信息交流手段进行网上信息交流的方法。 & (二)、教学难点:信息交流工具的使用,网络信息交流的法纪观念、健康文明上网的意识与行为习惯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模式与学生自己体验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分小组在网上进行信息交流为主要活动方式,在分组过程中强调小组内的相互合作方式。对信息交流充分的小组给予积极评价。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有意识地实行强弱结合的分组方式,帮助每一位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从而得到均衡的发展,这方面的操作技能不再成为今后学习和进步的障碍。 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由问题“你想知道在网上怎么进行信息交流吗你想同远在千里的某人讨论问题吗那就来使用我们的网上信息交流工具吧”引出利用网络信息交流工具进行信息交流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产生积极乎马上就想交流的积极性,然后提出任务,打开学校网站论坛或者上海热线的BBS,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界面和基本功能按钮,在学生交流探究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