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二维数组和常见排序算法

8.二维数组和常见排序算法

8.二维数组和常见排序算法
8.二维数组和常见排序算法

目录

1.二维数组 (2)

1.1概念 (2)

1.2.二维数组的定义 (2)

1.3 二维数组的应用 (4)

2. 常见的排序算法 (4)

2.1 排序算法的分类 (5)

2.2 直接插入排序 (5)

2.3 希尔排序 (6)

2.4 简单选择排序 (9)

2.5 堆排序 (9)

2.6 冒泡排序 (15)

2.7 快速排序 (16)

这次课我们学习数组中的二维数组,和一些常见的排序算法。在理解上不容易理解,希望大家耐心学习。考验你们逻辑思维的时候到了~~ 学算法,要冷静中带一点嗨。

1.二维数组

1.1概念

所谓二维的维,指的是一个“维度”. 通俗的讲,如果一维是单一的一条线,那么二维可以看作是一个面。例如,可以用图来对比一下它们:

一维数组:

二维数组:

对于二维数组,我们可以理解在一维数组当中,每一个格子里又存了一个一维数组。也可以干脆形象一点的理解,二维数组类似于我们画表格的n行n列

1.2.二维数组的定义

方式1:int[][] arr = new int[5][2];

定义名称为arr的二维数组,我们简单点理解成5行2列。但果能够理解为大小为5的一维数组里,每个格子放了一个大小为2的一维数组会更好些,因为有利于对内存的理解。

对第一行的第一个格子赋值的写法为:arr[0][0]=80; (注意,数组的角标依然是从0开始)

方式2:int[][] arr = new int[3][];

定义了一个名称为arr 的二维数组,定义了3行,但是没有定义列。如果我们用n行n 列的思维去理解,这里就不容易理解了,为什么它可以只定义了行却先不定义列?所以这里需要用回格子的思维,定义了3个格子,但每个格子里放多大的一维数组先不定义。这样就好理解了。

如图:

看上图,每一个格子里再放入一维数组,是不是就成了二维数组?神奇的是,每个格子里可以放不同大小的一维数组。如图:

图比较丑,不要嫌弃它…

用代码体现出来就是:

arr[0] = new int[3];

arr[1] = new int[1];

arr[2] = new int[2];

方式3:int[][] arr = {{1,2},{8,3,1},{2}};

第三种方式最为直观,定义了大小为3的二维数组,然后每个格子里放着不同大小的一维数组。但这种方式比较死板.

1.3 二维数组的应用

实际开发当中,二维数组主要用于一些简单的小的数据的分类存储.例如,有这样一个需求:将软件部,产品部,财务部门本月四周的财务数据存到数组里。

很显然,我们可以用一维数组,将3个部门的数据都存到里边。但是这样太杂乱,难以区分哪些数据分别输入哪个部门,如果部门有10个,那显然一维数组里的这一堆数据就更混乱。

所以,我们就需要用二维数组:

定义一个大小为3个二维数组,arr[0]用来存软件部,arr[1]用来存产品部,arr[2]用来存财务部. 那么有同学会问我怎么记得住哪个下标属于什么部门。这个简单,用变量标识就可以了,例如定义软件的整型变量int ruanJianBu = 0; 然后再数组下表中引用它:arr[ruanJianBu] = {2,3,6}; 这样不就一目了然了么?

同志们,学完了以上章节,java的入门基础语法知识就告一段落了。不知道你们感触如何呢?如果你坚持完成了每一次的课后练习,相信你已经有所收获~~

接下来,要跟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排序算法。算法,实际项目开发当中其实用的并不多用,但如果你立志将来往数据分析大牛方向走,还是要从点滴做起,把算法学好。

2. 常见的排序算法

首先大家要理解,什么是算法。通俗的理解就是为了得到某个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游戏规则,通过这些不同的规则我们能够获得同样的结果。

其次,要学会简单对2个变量进行交换数值,最简单的方式是,设置一个中间临时变量temp,例如int a = 2; int b = 3; 如何将它们交换,把3赋值给a,把2赋值给b? 有些同学说直接int a =3 ;int b=2; 不就可以了?不要这么嗨.. 如果数值是用户输入的变量呢?

常见的做法是设置一个中间变量temp, 然后

temp = a;

a=b;

b=temp;

这样就达到了两个变量相互交换的效果。这方式虽然笨拙,但却最容易看懂,也谈不上耗内存资源,开发中经常使用。

2.1 排序算法的分类

排序算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

(2)交换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

(3)选择排序:直接选择排序,堆排序

(4)归并排序

(5)分配排序:基数排序

我们这里先学习前面3类. 已经足够大家折腾了.

2.2 直接插入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法主要思想类似于玩扑克牌时按从小到大整理牌的过程,第一趟比较最前面的2个数,排序好。然后第二趟用第三个数与前面排序好的2个数进行比较,进行插入排序;第三趟用第4个数与前面排序好的3个数进行比较,插入到他们当中去.以此类推。

如图:

那么如何用java来实现呢?很明显,如此重复的动作,用for循环是最适合的了。用多少个for循环?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有2个动作:(1)加入第n张牌,也就是待比较插入的牌(2)与前面排序好的数值(我们称之为有序数列)进行比较所以,我们可以用2个for循环来写这个算法:

图比较小,看不清的同学放大文档就可以看清楚了。

有些同学可能会问,为什么第二层循环里,temp变量若不小于arr[j],就会停止这一层的循环。举个列子就明白了,假设有序数列为1 , 5,7 加入一个比较数字为8,这个8相当于待比较的temp变量,本身,1,5,7就是一个从小到大排好序的数列,那么是不是只要用8与这个数列的最后一位开始比就可以省事了呢?

2.3 希尔排序

希尔排序也是插入排序的一种,可以看作是直接插入排序的优化。为什么说它优化了直接插入排序,因为希尔排序采用了先分组,再在各组里进行插入排序。

希尔排序的玩法是这样的:

先取一个小于n的整数d1作为第一个增量,把文件的全部记录都分组。即所有距离为d1倍数的都放在同一组中,现在各组内进行“直接插入排序”。然后,取第二个增量d2

通常增量d,取的是数组长度的二分之1. 即所 a.length/2 运算。

看完上面这段,相信大部分同学都吐血了吧.. 作为要画图的我,也有股血液从胸口涌出….

Java代码实现如下:

要想理解希尔排序,首先要理解好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改进了直接插入排序时每次只能将数据移动一位的低效做法。但希尔排序是不稳定的,当有个相同的数字被分在不同的组里时,可能会被多次移动。其稳定性会就被打乱。

有同学会问,为什么代码中出现“语句1,语句2”, 没错,那个是留给大家的作业,只要理解了算法,就能填写完整。

2.4 简单选择排序

它的基本思想十分容易理解:在待排序的一组数中,选择最小的一个数与第一个位置的数交换;接着在剩下的数当中再找出最小的数与第二个位置的数交换,直到倒数第二个数和最后后一个数比较为止。

JAVA算法的实现

这个地方同样的留给大家来完成. 不要怕,要先理解好算法思想,再下周,这个算法并不难。

2.5 堆排序

这个排序算法可能直接会让大家吐血.请准备好纸巾塑料袋…

堆排序是一种树结构的选择排序,是对直接选择排序的改进。

在开始介绍堆排序之前,首先大家要理解“树”的概念。树是一种非常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画出来就是下图:

图丑见谅…

而堆排序是利用了树当中的“完全二叉树”,所谓完全二叉树,就是指除了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了最大值;在最后一层上只缺了若干个右结点(或者说右孩子)

如图:

大家看,它最后一层少了一个右孩子,而其他层都是满的,即有左孩子又有右孩子.

如果是用数组来存储树结构的话,要理清下脚标存的分别是什么.假设某个元素为序号为x, 我们用n来表示元素的总数,那么x的范围是0到n-1 。如果这个元素有左孩子,那么左孩子的位置是2x+1;如果有右孩子,右孩子的位置是2x+2,如果有父结点点.(例如途中1号就为2,3的父结点)

同时我们又分为最大堆和最小堆,最大堆的任意子树根节点不小于任意子结点,最小堆的根节点不大于任意子结点。(这句话是堆算法的精髓)

而堆排序也可以看作是冒泡,选择排序的一种类似算法,只是选取最大元素的过程就是

用最大堆。而且最大堆的最大元素一定在第0位置,构建好堆之后,交换0位置元素与顶.我们通过画图来模拟这个过程:

例如我们要对数组{16,7,3,20,17,8},进行堆排序。那么:

步骤一:

构建完全二叉树,得到(就是根据完全二叉树除了最后一层之外,其他层结点数达到最大值,来进行构建)

步骤二:构造初始堆,即任何一非叶节点的数值不大于或者不小于其左右孩子节点的数值(这里我们只考虑后一种情况:任何一非叶节点的数值不小于其左右孩子节点的)

调整之后:

步骤三:开始排序

也就是说此时数组里的存储是这样的:

我们可以看出,通过步骤二之后,顶点的肯定是所有数里面最大的数. 此事,便可将它与最后一个数字的位置交换(因为从小到大排序的话肯定最后一格是最大了嘛).因此就会变成:

此时可以将20结点去掉了。剩下:

但是这个时候,又不满足父结点要大于左右结点了,怎么办,再次调整为:

数组变成:

好了,这回最顶上的17是最大了吧,继续将它与最后一个结点交换,并放到数组里.此时数组里的样子已经变成:

去掉17号,树的样子变成了:

好了,又不满足父结点要大于左右结点了,再次调整,然后再把顶部最大的选出来…

就这样来回折腾,最后就能将这串数给排序好.

经过上面几段文字和图画,想必大家已经快吐血了吧。那么用代码怎么实现呢?不要害怕,只要理清了思路,写代码只是在键盘上敲字母的事情,哈哈。

思路如下:

(1)构建最大堆

(2)选择末尾项,并与最顶上的元素交换(即下标为0的元素)

(3)由于步骤2可能会破坏了最大堆的性质,即最顶上的已经不再是最大的元素,需要

写一个方法maxHeap来调整堆,然后再重复第二步.

而maxHeap,就是整个算法的核心方法

在看代码之前,如果对自己有信心,大家不妨试试自己动手先挑战一下,一定会有很大收获!

2.6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的主要思想是对于当前还没有排序好的所有数,自上而下对相邻的两个数依次进行比较和调整,让较大的数往下沉,较小的数往上冒。这样一来就很形象的体现出了冒泡这个现象。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冒泡排序是比较基础的排序算法,通常在公司面试时,都会要求写出冒泡排序,所以是必须要掌握的算法。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

例如图中的数字3,就是不断的从底部与它前面的数字比较,只要比它前面的数字小,就交换。不断的往上冒.

那么写成java代码就是:

冒泡排序还是比较容易理解,但它的效率不高. 我们做这样一个假设,假设有一组数组是{1,2,3,4,5} ,它本身就是有序的,那么如果采用冒泡,是不是同样又要去一个一个的比较?那么我们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优化一下冒泡排序?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将留到作业让大家解决.

2.7 快速排序

主要的思想:选择一个基准元素,常用的做法是选择第一元素或者最后一个元素,通过一趟扫描,将待排序的数组分成2部分,一部分比基准元素小,一部分大于等于基准元素,此时基准元素在其排好序之后的正确位置,然后用同样的方式递归的排序划分的两部分.

快速排序的思想理解起来是比较绕的,关键要理解基准数的作用.

代码如下:

算法的核心在于2点:

(1)用每组开头的数作为基准,分别从前后进行扫描排序之后,基准数左边的值都小于基准数右边的值.

(2)递归的调用这个这扫描的过程不断的对高低位表进行排序。递归算法是非常重要算

法,也是非常神奇的算法,虽然递归并不难理解,但不要小看递归,能够很好的理解和运用递归,是一个算法好手的标准。在日常的开发当中,巧妙的运用递归会让同事对你刮目相看。

学习完以上几个算法,是不是满脑子发蒙??想吐血,或者想放弃学习java?其实不用担心,经常学习算法,数据结构,可以开拓我们的逻辑思维,学不好也没有关系,平时开发当中运用复杂算法的情况并不多见。写得复杂了,同事维护起来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简单的冒泡排序,直接插入排序要会。

剩下的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找资料学习,或者与我交流. 简单提一下,归并算法用的是2个数或者2个以上的数进行合并之后排序,直到合并所有的数为止;基数排序则分别利用数值的个,十,百..位串起来进行排序。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内部排序算法比较_C语言)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年级/院系: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 第一章问题描述 排序是数据结构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在实际开发中易遇到的问题,所以研究各种排算法的时间消耗对于在实际应用当中很有必要通过分析实际结合算法的特性进行选择和使用哪种算法可以使实际问题得到更好更充分的解决!该系统通过对各种内部排序算法如直接插入排序,冒泡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二路归并排序等,以关键码的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分析其特点,并进行比较,估算每种算法的时间消耗,从而比较各种算法的优劣和使用情况!排序表的数据是多种不同的情况,如随机产生数据、极端的数据如已是正序或逆序数据。比较的结果用一个直方图表示。

第二章系统分析 界面的设计如图所示: |******************************| |-------欢迎使用---------| |-----(1)随机取数-------| |-----(2)自行输入-------| |-----(0)退出使用-------| |******************************| 请选择操作方式: 如上图所示该系统的功能有: (1):选择1 时系统由客户输入要进行测试的元素个数由电脑随机选取数字进行各种排序结果得到准确的比较和移动次数并 打印出结果。 (2)选择2 时系统由客户自己输入要进行测试的元素进行各种排序结果得到准确的比较和移动次数并打印出结果。 (3)选择0 打印“谢谢使用!!”退出系统的使用!! 第三章系统设计 (I)友好的人机界面设计:(如图3.1所示) |******************************| |-------欢迎使用---------| |-----(1)随机取数-------| |-----(2)自行输入-------| |-----(0)退出使用-------|

实验8查找与排序算法的实现和应用

陕西科技大学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实验组别 实验日期室温报告日期成绩 报告内容:(目的和要求、原理、步骤、数据、计算、小结等) 实验名称:查找与排序算法的实现和应用 实验目的: 1. 掌握顺序表中查找的实现及监视哨的作用。 2. 掌握折半查找所需的条件、折半查找的过程和实现方法。 3. 掌握二叉排序树的创建过程,掌握二叉排序树查找过程的实现。 4. 掌握哈希表的基本概念,熟悉哈希函数的选择方法,掌握使用线性探测法和链地址法进行冲突解决的方 法。 5. 掌握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算法的实现。 实验环境(硬/软件要求):Windows 2000,Visual C++ 6.0 实验内容: 通过具体算法程序,进一步加深对各种查找算法的掌握,以及对实际应用中问题解决方 法的掌握。各查找算法的输入序列为:26 5 37 1 61 11 59 15 48 19输出 要求:查找关键字37,给出查找结果。对于给定的某无序序列,分别用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等方法进行排序,并输出每种排序下的各趟排序结果。 各排序算法输入的无序序列为:26 5 37 1 61 11 59 15 48 19。 实验要求: 一、查找法 1. 顺序查找 首先从键盘输入一个数据序列生成一个顺序表,然后从键盘上任意输入一个值,在顺序 表中进行查找。 2. 折半查找

任意输入一组数据作为个数据元素的键值,首先将此序列进行排序,然后再改有序表上 使用折半查找算法进对给定值key 的查找。 3. 二叉树查找 任意输入一组数据作为二叉排序树中节点的键值,首先创建一颗二叉排序树,然后再次二叉排序树上实现对一 定k的查找过程。 4. 哈希表查找 任意输入一组数值作为个元素的键值,哈希函数为Hash (key )=key%11, 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解决冲突问题。 二、排序算法 编程实现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各算法函数;并编写主函数对各排序函数进行测试。 实验原理: 1. 顺序查找: 在一个已知无(或有序)序队列中找出与给定关键字相同的数的具体位置。原理是让关键字与队列中的数从最后一个开始逐个比较,直到找出与给定关键字相同的数为止,它的缺点是效率低下。 二分查找又称折半查找,优点是比较次数少,查找速度快,平均性能好;其缺点是要求待查表为有序表,且插入删除困难。因此,折半查找方法适用于不经常变动而查找频繁的有序列表。首先,假设表中元素是按升序排列,将表中间位置记录的关键字与查找关键字比较,如果两者相等,则查找成功;否则利用中间位置记录将表分成前、后两个子表,如果中间位置记录的关键字大于查找关键字,则进一步查找前一子表,否则进一步查找后一子表。重复以

各种排序算法比较

排序算法 一、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 1. 基本思想: 每次将一个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插入到前面已经排好序的数列中的适当位置,使数列依然有序;直到待排序数据元素全部插入完为止。 2. 排序过程: 【示例】: [初始关键字] [49] 38 65 97 76 13 27 49 J=2(38) [38 49] 65 97 76 13 27 49 J=3(65) [38 49 65] 97 76 13 27 49 J=4(97) [38 49 65 97] 76 13 27 49 J=5(76) [38 49 65 76 97] 13 27 49 J=6(13) [13 38 49 65 76 97] 27 49 J=7(27) [13 27 38 49 65 76 97] 49 J=8(49) [13 27 38 49 49 65 76 97] Procedure InsertSort(Var R : FileType); //对R[1..N]按递增序进行插入排序, R[0]是监视哨// Begin for I := 2 To N Do //依次插入R[2],...,R[n]// begin R[0] := R[I]; J := I - 1; While R[0] < R[J] Do //查找R[I]的插入位置// begin R[J+1] := R[J]; //将大于R[I]的元素后移// J := J - 1 end R[J + 1] := R[0] ; //插入R[I] // end End; //InsertSort // 二、选择排序 1. 基本思想: 每一趟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顺序放在已排好序的数列的最后,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 2. 排序过程: 【示例】: 初始关键字[49 38 65 97 76 13 27 49] 第一趟排序后13 [38 65 97 76 49 27 49] 第二趟排序后13 27 [65 97 76 49 38 49] 第三趟排序后13 27 38 [97 76 49 65 49] 第四趟排序后13 27 38 49 [49 97 65 76] 第五趟排序后13 27 38 49 49 [97 97 76]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十种排序算法比较

合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课程设计报告 2014 ~2015 学年第学期 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 课程设计名称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5 年1 月

【课题22、】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一、问题分析和任务定义 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结果只给出了算法执行时间的阶,或大概执行时间。试通过随机的数据比较各算法的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移动次数,以取得直观感受。 根据对本设计任务要求的理解和分析,按以下两点问题进行分析: 题目要求对十种排序算法进行比较,比较的主要内容是关键字的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其中待排序数用。 二、数据结构的选择和概要设计 为了实现十种排序算法,产生的随机数用顺序表存储比较方便。顺序表数据类型(存储结构)描述如下: typedef int KeyType; struct rec { KeyType key; }; typedef rec sqlist[N]; 2.主程序与各模块之间的关系是: (1) void gensort(int b[],int n)起泡排序 (2) void insertsort(sqlist b,int n)插入排序 (3) void so(sqlist num,int n)折半插入排序 (4) void shellsort(sqlist b,int n)希尔排序 (5) void gentsort(int b[],int n)选择排序 (6) void output(sqlist b,int n)快速排序 (7) void sort3(sqlist nu,int n) //2-路插入排序 (8) void Merge(sqlist a, sqlist b, int low, int mid, int high)二路归并排序 (9) void MergePass(sqlist a, sqlist b, int n, int lenth)一趟归并排序 (10) void MergeSort(sqlist a, int n) //进行二路归并 (11) void sift(sqlist r,int s,int m) 堆排序 (12) void init(int a[])//随机生成N个整数 三、详细设计和编码 在整个课程设计中,要求实现要求的功能,必须要有主函数,并通过主函数调用各功能子模块,以上展示各个模块的功能,以下将分析主函数和各个模块中的具体算法和实现。 1.起泡排序函数的实现 函数声明:void gensort(int b[],int n) 起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将第一个记录的关键字和第二个记录的关键字进行比较,若为逆序,则将两个记录交换,然后比较第二个记录和第三个记录的关键

几种常见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常见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排序算法是数据结构学科经典的内容,其中内部排序现有的算法有很多种,究竟各有什么特点呢?本文力图设计实现常用内部排序算法并进行比较。分别为起泡排序,直接插入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针对关键字的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进行测试比较。 问题分析和总体设计 ADT OrderableList { 数据对象:D={ai| ai∈IntegerSet,i=1,2,…,n,n≥0} 数据关系:R1={〈ai-1,ai〉|ai-1, ai∈D, i=1,2,…,n} 基本操作: InitList(n)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长度为n,元素值依次为1,2,…,n的有序表。Randomizel(d,isInverseOrser) 操作结果:随机打乱 BubbleSort( ) 操作结果:进行起泡排序 InserSort( ) 操作结果:进行插入排序 SelectSort( ) 操作结果:进行选择排序 QuickSort( ) 操作结果:进行快速排序 HeapSort( ) 操作结果:进行堆排序 ListTraverse(visit( )) 操作结果:依次对L种的每个元素调用函数visit( ) }ADT OrderableList 待排序表的元素的关键字为整数.用正序,逆序和不同乱序程度的不同数据做测试比较,对关键字的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关键字交换计为3次移动)进行测试比较.要求显示提示信息,用户由键盘输入待排序表的表长(100-1000)和不同测试数据的组数(8-18).每次测试完毕,要求列表现是比较结果. 要求对结果进行分析.

详细设计 1、起泡排序 算法:核心思想是扫描数据清单,寻找出现乱序的两个相邻的项目。当找到这两个项目后,交换项目的位置然后继续扫描。重复上面的操作直到所有的项目都按顺序排好。 bubblesort(struct rec r[],int n) { int i,j; struct rec w; unsigned long int compare=0,move=0; for(i=1;i<=n-1;i++) for(j=n;j>=i+1;j--) { if(r[j].key

各种排序算法的总结和比较

各种排序算法的总结和比较 1 快速排序(QuickSort) 快速排序是一个就地排序,分而治之,大规模递归的算法。从本质上来说,它是归并排序的就地版本。快速排序可以由下面四步组成。 (1)如果不多于1个数据,直接返回。 (2)一般选择序列最左边的值作为支点数据。(3)将序列分成2部分,一部分都大于支点数据,另外一部分都小于支点数据。 (4)对两边利用递归排序数列。 快速排序比大部分排序算法都要快。尽管我们可以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写出比快速排序快的算法,但是就通常情况而言,没有比它更快的了。快速排序是递归的,对于内存非常有限的机器来说,它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2 归并排序(MergeSort)

归并排序先分解要排序的序列,从1分成2,2分成4,依次分解,当分解到只有1个一组的时候,就可以排序这些分组,然后依次合并回原来的序列中,这样就可以排序所有数据。合并排序比堆排序稍微快一点,但是需要比堆排序多一倍的内存空间,因为它需要一个额外的数组。 3 堆排序(HeapSort) 堆排序适合于数据量非常大的场合(百万数据)。 堆排序不需要大量的递归或者多维的暂存数组。这对于数据量非常巨大的序列是合适的。比如超过数百万条记录,因为快速排序,归并排序都使用递归来设计算法,在数据量非常大的时候,可能会发生堆栈溢出错误。 堆排序会将所有的数据建成一个堆,最大的数据在堆顶,然后将堆顶数据和序列的最后一个数据交换。接下来再次重建堆,交换数据,依次下去,就可以排序所有的数据。

Shell排序通过将数据分成不同的组,先对每一组进行排序,然后再对所有的元素进行一次插入排序,以减少数据交换和移动的次数。平均效率是O(nlogn)。其中分组的合理性会对算法产生重要的影响。现在多用D.E.Knuth的分组方法。 Shell排序比冒泡排序快5倍,比插入排序大致快2倍。Shell排序比起QuickSort,MergeSort,HeapSort慢很多。但是它相对比较简单,它适合于数据量在5000以下并且速度并不是特别重要的场合。它对于数据量较小的数列重复排序是非常好的。 5 插入排序(InsertSort) 插入排序通过把序列中的值插入一个已经排序好的序列中,直到该序列的结束。插入排序是对冒泡排序的改进。它比冒泡排序快2倍。一般不用在数据大于1000的场合下使用插入排序,或者重复排序超过200数据项的序列。

十大排序编程算法

十大排序编程算法算法一:快速排序算法 快速排序是由东尼·霍尔所发展的一种排序算法。在平均状况下,排序 n 个项目要Ο(n log n)次比较。在最坏状况下则需要Ο(n2)次比 较,但这种状况并不常见。事实上,快速排序通常明显比其他Ο(n log n) 算法更快,因为它的内部循环(inner loop )可以在大部分的架构 上很有效率地被实现出来。 快速排序使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 )策略来把一个串行(list )分为两个子串行(sub-lists )。算法步骤: 1 从数列中挑出一个元素,称为 “基准”(pivot ), 2 重新排序数列,所有元素比基准值小的摆放在基准前面,所有元素比基准值大的摆在基准的后面(相同的数可以到任一边)。在这个分区退出之后,该基准就处于数列的中间位置。这个称为分区(partition )操作。 3 递归地(recursive )把小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和大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排序。递归的最底部情形,是数列的大小是零或一,也就是永远都已经被排序好了。虽然一直递归下去,但是这个算法总会退出,因为在每次的迭代(iteration )中,它至少会把一个元素摆到它最后的位置去。、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常见经典排序算法(C语言)1希尔排序 二分插入法 直接插入法 带哨兵的直接排序法 冒泡排序 选择排序 快速排

常见经典排序算法(C语言) 1.希尔排序 2.二分插入法 3.直接插入法 4.带哨兵的直接排序法 5.冒泡排序 6.选择排序 7.快速排序 8.堆排序 一.希尔(Shell)排序法(又称宿小增量排序,是1959年由D.L.Shell提出来的) /* Shell 排序法*/ #include void sort(int v[],int n) { int gap,i,j,temp; for(gap=n/2;gap>0;gap /= 2) /* 设置排序的步长,步长gap每次减半,直到减到1 */ { for(i=gap;i= 0) && (v[j] > v[j+gap]);j -= gap ) /* 比较相距gap远的两个元素的大小,根据排序方向决定如何调换*/ { temp=v[j]; v[j]=v[j+gap]; v[j+gap]=temp; } }

} } 二.二分插入法 /* 二分插入法*/ void HalfInsertSort(int a[], int len) { int i, j,temp; int low, high, mid; for (i=1; i temp) /* 如果中间元素比但前元素大,当前元素要插入到中间元素的左侧*/ { high = mid-1; } else /* 如果中间元素比当前元素小,但前元素要插入到中间元素的右侧*/ { low = mid+1; } } /* 找到当前元素的位置,在low和high之间*/ for (j=i-1; j>high; j--)/* 元素后移*/ { a[j+1] = a[j]; } a[high+1] = temp; /* 插入*/ } }

8大排序算法

概述 排序有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内部排序是数据记录在内存中进行排序,而外部排序是因排序的数据很大,一次不能容纳全部的排序记录,在排序过程中需要访问外存。 我们这里说说八大排序就是内部排序。 当n较大,则应采用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的排序方法:快速排序、堆排序或归并排序序。 快速排序:是目前基于比较的内部排序中被认为是最好的方法,当待排序的关键字是随机分布时,快速排序的平均时间最短; 1.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Straight Insertion Sort) 基本思想:

将一个记录插入到已排序好的有序表中,从而得到一个新,记录数增1的有序表。即:先将序列的第1个记录看成是一个有序的子序列,然后从第2个记录逐个进行插入,直至整个序列有序为止。 要点:设立哨兵,作为临时存储和判断数组边界之用。 直接插入排序示例: 如果碰见一个和插入元素相等的,那么插入元素把想插入的元素放在相等元素的后面。所以,相等元素的前后顺序没有改变,从原无序序列出去的顺序就是排好序后的顺序,所以插入排序是稳定的。 算法的实现: 1.void print(int a[], int n ,int i){ 2. cout<

13.if(a[i] < a[i-1]){ //若第i个元素大于i-1元素,直接插入。 小于的话,移动有序表后插入 14.int j= i-1; 15.int x = a[i]; //复制为哨兵,即存储待排序元素 16. a[i] = a[i-1]; //先后移一个元素 17.while(x < a[j]){ //查找在有序表的插入位置 18. a[j+1] = a[j]; 19. j--; //元素后移 20. } 21. a[j+1] = x; //插入到正确位置 22. } 23. print(a,n,i); //打印每趟排序的结果 24. } 25. 26.} 27. 28.int main(){ 29.int a[8] = {3,1,5,7,2,4,9,6}; 30. InsertSort(a,8); 31. print(a,8,8); 32.} 效率: 时间复杂度:O(n^2). 其他的插入排序有二分插入排序,2-路插入排序。 2. 插入排序—希尔排序(Shell`s Sort) 希尔排序是1959 年由D.L.Shell 提出来的,相对直接排序有较大的改进。希尔排序又叫缩小增量排序 基本思想: 先将整个待排序的记录序列分割成为若干子序列分别进行直接插入排序,待整个序列中的记录“基本有序” 时,再对全体记录进行依次直接插入排序。

十大排序法综合排序的设计和实现

十大排序法对大量数据综合排序的设计和实现 文档信息 开发小组: 组长:于微 成员:郑鸿、张雪莹、杨宝英 单位:软件设计工作室文档类型:软件开发用技术文档当前版本:Microsoft Word 作者:杨宝英、郑鸿 完成时间:2010年10月10日软件信息 系统名称:十大排序法对大量数据综合排序 运行环境Windows Seven 环境下Visual C+ + 6.0版本 参与编写:于微、郑鸿、张雪莹、杨宝英 日期:2010年10月5号-2010年10月10号 系统简介:系统面向大众人群,囊括了起泡排序、插入排序、二分排序、选择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桶排序、基数排序、 二路归并排序这十个常用排序,此系统可对一百万个随机数进 行综合排序,计算各排序时间,以比较各排序工作的效率。

一、序言 (3) 二、需求分析说明书 (3) 2.1系统介绍 (3) 2.2系统面向的用户群体 (3) 2.3系统的功能性需求 (3) 2.4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4) 2.4.1用户界面需求 (4) 2.4.2软硬件环境需求 (4) 三、可行性分析报告 (4) 四、概要设计 (5) 五、详细设计 (5) 5.1主函数于各模块的关系 (5) 5.2各模块功能函数 (6) 5.2.1基数排序函数的实现 (6) 5.2.2起泡排序函数的实现 (8) 5.2.3选择排序函数的实现 (9) 5.2.4插入排序函数的实现 (10) 5.2.5希尔排序函数的实现 (11) 5.2.6二分排序函数的实现 (11) 5.2.7快速排序函数的实现 (13) 5.2.8桶排序函数的实现 (14) 5.2.9堆排序函数的实现 (16) 5.2.10二路归并排序函数的实现 (18) 5.2.11过滤重复数据的实现 (20) 六、使用说明 (20) 七、心得体会 (23) 参考资料 (23)

选择排序的算法实现

课题:选择排序的算法实现 授课教师:钱晓峰 单位:浙江金华第一中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选择排序算法思想。 (2)初步掌握选择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 2.能力目标:能使用选择排序算法设计程序解决简单的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难点:选择排序算法的VB程序实现。 2. 教学重点:对于选择排序算法的理解、程序的实现。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节课使用教学辅助网站开展游戏竞技和其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分析游戏中的玩法,得出“选择排序”的基本思路,进而使用VB来实现该算法。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到知识,然后再以这些知识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又一个新的游戏。“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寓教于乐”便是这堂课的主导思想。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设计说明 在各种游戏活动、娱乐活动中,人们都会不知不觉地使用各种基础算法的思想来解决问题。通过这类课堂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接受这些算法。“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寓教于乐”便是这堂课的主导思想。

本节课以教学辅助网站为依托,以游戏活动“牛人争霸赛”为主线,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活动中,让学生从中领悟知识、学到知识,然后又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游戏活动中。 本节课所使用的教学辅助站点记录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通过这个站点,我们可以实时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也解决了《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如何进行课堂评价的问题。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对选择排序算法思想的理解和选择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如何解决这两个难点是一开始就需要考虑的问题,本节课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一种排序思维状态,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玩游戏的步骤,这样就可以很顺畅地让学生体验到选择排序的算法思想。然后,进一步分析这种方法第I步的操作,让学生根据理解完成第二关的“流程图游戏”,这又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朝算法实现的方向前进了一步,接着让学生分析游戏中完成的流程图,得出选择排序的程序。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巩固知识、强化理解。 六、个人简介 钱晓峰,男,中共党员,出生于1981年12月,浙江湖州人。2004年6月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同年应聘到浙江金华第一中学任教信息技术课。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开设的校本课程《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常用信息加密与解密》,深受学生好评;与此同时,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发了《金华一中网络选课系统》、《金华信息学奥赛专题网》等网络应用程序;教学教研方面,也多次在省、市、学校的各项比赛中获奖。

排序算法

一、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Sort)的基本概念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在第一趟: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然后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如此继续,直至比较最后两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至此第一趟结束,将最大的数放到了最后。在第二趟:仍从第一对数开始比较(因为可能由于第2个数和第3个数的交换,使得第1个数不再小于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一直比较到倒数第二个数(倒数第一的位置上已经是最大的),第二趟结束,在倒数第二的位置上得到一个新的最大数(其实在整个数列中是第二大的数)。如此下去,重复以上过程,直至最终完成排序。 代码实现如下: 二、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每步将一个待排序的记录按其排序码值的大小,插到前面已经排好的文件中的适当位置,直到全部插入完为止。插入排序方法主要有直接插入排序和希尔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具体算法描述如下: 1.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该元素可以认为已经被排序 2. 取出下一个元素,在已经排序的元素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 3. 如果该元素(已排序)大于新元素,将该元素移到下一位置 4. 重复步骤3,直到找到已排序的元素小于或者等于新元素的位置 5. 将新元素插入到下一位置中 6. 重复步骤2 伪码描述如下: 代码实现如下:

三、归并排序 归并排序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序子表合并成一个新的有序表。初始时,把含有n个结点的待排序序列看作由n个长度都为1的有序子表组成,将它们依次两两归并得到长度为2的若干有序子表,再对它们两两合并。直到得到长度为n的有序表,排序结束。 归并操作的工作原理如下: 1、申请空间,使其大小为两个已经排序序列之和,该空间用来存放合并后的序列 2、设定两个指针,最初位置分别为两个已经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 3、比较两个指针所指向的元素,选择相对小的元素放入到合并空间,并移动指针到下一位置 4、重复步骤3直到某一指针达到序列尾 5、将另一序列剩下的所有元素直接复制到合并序列尾 代码实现如下:

五种排序算法的分析与比较

五种排序算法的分析与比较 广东医学院医学信息专业郭慧玲 摘要:排序算法是计算机程序设计广泛使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排序算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文章通过描述冒泡、选择、插入、归并和快速5种排序算法,总结了它们的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和稳定性。通过实验验证了5种排序算法在随机、正序和逆序3种情况下的性能,指出排序算法的适用原则,以供在不同条件下选择适合的排序算法借鉴。 关键词: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归并排序;快速排序。 排序是计算机科学中基本的研究课题之一,其目的是方便记录的查找、插入和删除。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领域的越来越广,基于计算机硬件的速度和存储空间的有限性,如何提高计算机速度并节省存储空间一直成为软件设计人员的努力方向。其中,排序算法已成为程序设计人员考虑的因素之一[1],排序算法选择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程序的执行效率和内外存储空间的占用量,甚至影响整个软件的综合性能。排序操作[2,3],就是将一组数据记录的任意序列,重新排列成一个按关键字有序的序列。而所谓排序的稳定性[4]是指如果在排序的序列中,存在前后相同的两个元素,排序前和排序后他们的相对位臵不发生变化。 1 算法与特性 1.1冒泡排序 1.1.1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

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是[5,6]:首先将第1个记录的关键字和第2个记录的关键字进行比较,若为逆序,则将2个记录交换,然后比较第2个和第3个记录的关键字,依次类推,直至n-1个记录和第n个记录的关键字进行过比较为止。然后再按照上述过程进行下一次排序,直至整个序列有序为止。 1.1.2冒泡排序的特性 容易判断冒泡排序是稳定的。可以分析出它的效率,在最好情况下,只需通过n-1次比较,不需要移动关键字,即时间复杂度为O(n)(即正序);在最坏情况下是初始序列为逆序,则需要进行n-1次排序,需进行n(n-1)/2次比较,因此在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为O(n2),附加存储空间为O(1)。 1.2选择排序 1.2.1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 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是[5,6]:每一次从待排序的记录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顺序放在已排好序的文件的最后,直到全部记录排序完毕.常用的选择排序方法有直接选择排序和堆排序,考虑到简单和易理解,这里讨论直接选择排序。直接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是n个记录的文件的直接排序可经过n-1次直接选择排序得到有序结果。 1.2.2选择排序的特性 容易得出选择排序是不稳定的。在直接选择排序过程中所需进行记录移动的操作次数最少为0,最大值为3(n-1)。然而,无论记录的初始排序如何,所需进行的关键字间的比较次数相同,均为n(n-1)/2,时间

数据结构专业课程设计十种排序算法比较样本

数据结构专业课程设计十种排序算法比较

合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课程设计报告 2014 ~2015 学年第学期 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 课程设计名称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5 年1 月

【课题22、】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一、问题分析和任务定义 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结果只给出了算法执行时间的阶,或大概执行时间。试通过随机的数据比较各算法的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移动次数,以取得直观感受。 根据对本设计任务要求的理解和分析,按以下两点问题进行分析: 题目要求对十种排序算法进行比较,比较的主要内容是关键字的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其中待排序数用。 二、数据结构的选择和概要设计 为了实现十种排序算法,产生的随机数用顺序表存储比较方便。顺序表数据类型(存储结构)描述如下: typedef int KeyType; struct rec { KeyType key; }; typedef rec sqlist[N];

: (1) void gensort(int b[],int n)起泡排序 (2) void insertsort(sqlist b,int n)插入排序 (3) void so(sqlist num,int n)折半插入排序 (4) void shellsort(sqlist b,int n)希尔排序 (5) void gentsort(int b[],int n)选择排序 (6) void output(sqlist b,int n)快速排序 (7) void sort3(sqlist nu,int n) //2-路插入排序 (8) void Merge(sqlist a, sqlist b, int low, int mid, int high)二路归并排序 (9) void MergePass(sqlist a, sqlist b, int n, int lenth)一趟归并排序 (10) void MergeSort(sqlist a, int n) //进行二路归并 (11) void sift(sqlist r,int s,int m) 堆排序 (12) void init(int a[])//随机生成N个整数 三、详细设计和编码 在整个课程设计中,要求实现要求的功能,必须要有主函数,并通过主函数调用各功能子模块,以上展示各个模块的功能,以下将分析主函数和各个模块中的具体算法和实现。

选择法排序的教学设计

VB 程序设计之十大算法-------“选择排序”教学设计 姓名:XXX 邮箱:XXX

本节课取自《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因本书中涉及到排序类的题型不多,而且知识点比较单一,例题没有很好的与控件结合起来,因此在课堂中将引入形式各样的题型,让学生通过读题、分步解题来掌握知识点,得出一类题型的解题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中职二年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班级,班级由33名同学组成。他们大部分突显出拿到编程题无从下手的窘况,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英语底子薄,在编写代码方面有时即使知道该如何书写,但也总因为单词写错而影响整题得分。 【考纲分析】 对于这一算法,在考纲中只有这样一句话:“掌握选择排序法的编程方法”。但是对于这个知识点是高职高考中操作设计大分题,因此必须让学生引起高度的重视。例如在2016年的高职高考中,最后一题设计题16分就是关于排序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简单排序题,得出读题的方法和解题“三步走”模块化的概念。 2.能够将长代码进行分块化编写,从而解决复杂题型。 过程与方法 1.读题时学会抓住其中的关键字,知道解题思路 2.边讲边练的教学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情感与态度 1.以简单易懂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树立信心 2.培养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耐心 【教学重点】 1.清楚选择排序的固定代码 2.对编程类题型形成“输入、处理、输出”三步走的概念 3.养成高职高考解题的规范性。 【教学难点】 1.能够学会捕捉题中的关键字 2.能够书写选择排序与控件相结合的代码 【教学方法】 分析法、举例法

内部排序算法的实现与比较

内部排序算法的实现与 比较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实验四:内部排序算法的实现与比较 一、问题描述 1.实验题目:在教科书中,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结果只给出了算法执行时间的阶,或大致执行时间。试通过随机数据比较各算法的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移动次数,以取得直观感受。 2.基本要求:(1)对常用的内部排序算法进行比较:直接插入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归并排序。 (2利用随机函数产生N(N=30000)个随机整数,作为输入数据作比较;比较的指标为关键字参加的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的移动次数(关键字交换记为3次移动)。 (3)对结果作出简要分析。 3.测试数据:随机函数产生。 二、需求分析 1.程序所能达到的基本可能:通过随机数据产生N个随机数,作为输入数据作比较;对常用的内部排序算法:直接插入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归并排序进行比较:比较的指标为关键字参加的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的移动次数(关键字交换记为3次移动)。最后结果输出各种排序算法的关键字参加的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的移动次数,并按从小到大排列。 2.输入的形式及输入值范围:随机函数产生的N(N=30000)个随机整数。 3.输出的形式:输出各种排序算法的关键字参加的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的移动次数。并按从小到大排列。 4.测试数据要求:随机函数产生的N(N=30000)个随机整数。 三、概要设计 1. 所用到得数据结构及其ADT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应以一维数组表示集合数据类型。 int s[N]; int compare[6]={0},move[6]={0},D[N]={0},RS[N]={0}; 基本操作: 数组赋值: for(i=1;i

第8章怎样研究算法排序算法示例练习题答案解析

第8章怎样研究算法:排序算法示例 1、排序算法是最基本的算法,很多复杂算法都是以排序为基础进行构造的。关于排序算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大规模数据集合中查找有无某些元素的问题,有序数据集合比无序数据集合的查找要快得多; (B)大规模数据集合中按元素分组进行计算的问题,有序数据集合比无序数据集合的计算要快得多; (C)对无序数据集合,两个算法X和Y:X采用无序数据处理,Y采用先将无序数据排序成有序数据,然后进行处理;则对前述(A)、(B)两类问题,Y算法一定比X算法慢; (D)上述说法有不正确的;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核排序算法的研究 在大规模数据集合中查找,有序数据集合有利算法进行和判断,要比无序数据集合查找的快,对于(C)选项,Y算法尽管需要排序后再处理,但排序处理后的数据查找更加快捷,因此可能Y算法比X算法更快。 具体内容请参考排序算法以及第八章课件。 2、下列三个算法是关于“大规模数据集合中查找有无某些元素”问题的算法:针对一个“学生”数据表,如下示意,找出“成绩”为某一分数的所有学生。 【算法A1】 Start of algorithm A1 Step 1. 从数据表的第1条记录开始,直到其最后一条记录为止,读取每一条记录,做Step 2。Step 2. 对每一条记录,判断成绩是否等于给定的分数:如果是,则输出;如果不是,则不输出。

End of algorithm A1 【算法A2】 Start of algorithm A2 Step 1. 从数据表的第1条记录开始,直到其最后一条记录为止,读取每一条记录,做Step 2和Step 3。 Step 2. 对每一条记录,判断成绩是否等于给定的分数:如果等于,则输出;如果不等于,则不输出。 Step 3. 判断该条记录的成绩是否小于给定的分数:如果不是,则继续;否则,退出循环,算法结束。 End of algorithm A2 【算法A3】 Start of algorithm A3 Step 1. 假设数据表的最大记录数是n,待查询区间的起始记录位置Start为1,终止记录位置Finish为n; Step 2. 计算中间记录位置I = (Start+Finish)/2,读取第I条记录。 Step 3. 判断第I条记录的成绩与给定查找分数: (3.1)如果是小于关系,则调整Finish = I-1;如果Start >Finish则结束,否则继续做Step 2; (3.2)如果是大于关系,则调整Start = I+1;如果Start>Finish则结束,否则继续做Step 2; (3.3)如果是等于关系,则输出,继续读取I周围所有的成绩与给定查找条件相等的记录并输出,直到所有相等记录查询输出完毕则算法结束。 End of algorithm A3 针对上述三个算法,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算法A1, A2, A3的快慢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算法A1快于算法A2,算法A2快于算法A3; (B)算法A2快于算法A1,算法A2快于算法A3; (C)算法A3快于算法A2,算法A2快于算法A1; (D)算法A1快于算法A3,算法A3快于算法A2; (E)上述都不正确。 答案:C 解释: 本题考核排序算法的研究 首先,数据是有序排列的,从大到小。 算法A1依次搜索,穷举。 算法A2与A1一样,穷举,不同的是它利用数据是从大到小排序的特点,因此,如果当前数据比如果小于目标数,那么说明只有的也一定小于,则目标不在序列中。因此,A2比A1快。 算法A3利用数据有序特点,采用二分查找,每次将目标数与中间值比较,缩小搜索范围,因此A3比A2快。 综上,答案选(C)。 具体内容请参考排序算法以及第八章课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