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导学案 使用时间:第九周 编制人: 审核人: 班级: 小组: 姓名: 导学案编号:81WL014

图3-4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学习目标】

1. 本节课我要知道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常用单位。 2. 还要知道什么事匀速直线运动。 【新知探究】 1, 速度

(1) 定义: (2) 公式: (3) 单位: (4) 单位换算: (5) 物理意义:

(6) 时间单位及换算: 2, 匀速直线运动

(1) 定义: (2) 曲线图:

【合作探究】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两电动小车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根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3-4所示.

(1)观察甲图可知,甲车通过0.6 m 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s. (2)观察乙图可知,乙车运动1min 通过的路程 m.

(3)比较甲、乙图可知,甲车的速度 乙车的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达标检测】

1.小明乘车沿高速公路到宜昌旅游,当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显示距宜昌48 km 时,车上的速度计如图3-5所示.如果汽车以这样的速度行驶,再过

___h 可以到宜昌。

2“龟兔赛跑”的情形,在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它们时间 相同时路程不同,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快。物理学中用______________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3.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 )

A .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 .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

C .让万物生长的阳光

D .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 4.小丽和小雨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讨论比赛方案.小丽说:“我们跑相同的路程,看谁用的时间短,短者为胜”.小雨说:我们跑相同的时间,看谁跑的路程长,长者为胜”.对他们所说的方案,你认为( )

A.只有小丽的方案可行

B.只有小雨的方案可行

C.两个方案都可行

D.两个方案都不行

5.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 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 )A .速度 B .时间 C .路程 D .质量

6、2003年元月26日,50多年来首架飞临大陆的台湾民航客机飞经香港,在上海浦江机场着陆后,运载200多名台商及眷属从上海经香港返回台北.如果飞机的平均飞行速度为500 km/h ,香港至台北的距离为760 km ,香港至上海的距离为1140 km ,问:(1)飞机从上海经香港回到台北至少需要多少h ?

(2)如果台湾当局同意直航,飞机从上海直飞台北,可节约时间2 h 42 min ,求上海至台北的直线距离为多少km ?

图3-5

运动的快慢学案教案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单位. 教学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军事上总是希望导弹、作战飞机能够飞得快些……。 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进行新课 (一)导学速度: 1、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1)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 问题: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观众的方法是:;裁判的方法: )

归纳: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来比较快慢;裁判 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比较快慢。 (2)学生实验:“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体验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取两张16开纸,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张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 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猜一猜):哪一张纸片下落的较快? (试一试):结果与你的猜测一致吗? (议一议):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还有其他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交流: (3)再举例让学生讨论: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12s,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 大约是28min,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学生讨论交流: 2、学生自学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 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 路程越,它的速度就越;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 越,速度越。由前面的计算知道,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 间内通过的路程,可用公式: 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 做单位,符号是或。 1m/s= km/h 1km/h= m/s 3、学生阅读课文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说明 第一宇宙速度是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 度。) 4、速度计算 (1) 学生阅读课文例题,理解题意,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运动员和摩托车速度。 (2) 学生阅读课文例题,分析题意: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长度和火车运营速 度求火车从北京到上海运行时间,可以用公式v=s/t求解,将公式v=s/t 变形得到t=s/v,将数据代入求解。

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导学案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领会其矢量性,体会其在初中基础上的深化,知道速度的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2.能在具体问题的描述中正确使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 3.知道瞬时速度是表示某一时刻的速度,了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4.知道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速度和速率。 5.体会平均速度概念的等效思想方法。在讨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联系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极限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比值法定义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自主学习】 一、坐标及坐标变化量 1.一辆汽车在沿平直的公路运动,设想我们以公路为x轴建立直线坐标系,时刻t1汽车处于x1点,坐标=10m,一段时间后,时刻t2到达x2点,坐标是 是x x2=30m,如图所示。x2-x1就是这辆车位置坐标的变 化量,可以用符号“Δx”表示。 Δx=x2-x1=30m-10m=20m 2.我们在本章只讨论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以这条直线为x坐标轴,这样,物体的位移l就可以通过坐标的变化量来表示,即 l=Δx=x2-x1,Δx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Δx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同样,可以用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Δt=t2-t1 二、速度 1.定义:物理学中用的比值称为物体的速度,通常用字母表示,如果在时间 Δt内物体的位移是Δx,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 2.速度是表示物理量,也就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也表示单位时间物体发生 的。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其位置变化也越快,其单位时间物体发生的位移越大。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符号是,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厘米每秒(cm/s),1km/h= m/s,1km/h 1m/s(填大于、等于或少于)。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的方向就是。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阅读课本16页“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并思考: (1)百米运动员,10s时间里跑完100m,那么他1s平均跑多少呢? 回答: (2)百米运动员是否是在每秒内都跑10m呢? 回答: (3)你能根据上面你学习的知识得出平均速度的定义吗?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同步测试题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同步测试题 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知识提要] 1.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速度的计算公式: 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主单位是: 4.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那么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分级导练] 双基园地一.填空题 1.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金茂大厦,是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三高楼.观光厅位于金茂大厦的第88层,高度为340.1 m,是目前国内最高最大的观光厅(已获上海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证书).堪称“时光穿梭机”的两台电梯以约7.5 m/s的速度给予人以高速体验.仅需用 s就能将你平稳地从底层送至观光厅. 2.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两电动小车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根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3-4所示. (1)观察甲图可知,甲车通过0.6 m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s. (2)观察乙图可知,乙车运动1min通过的路程 m. (3)比较甲、乙图可知,甲车的速度乙车的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小明乘车沿高速公路到宜昌旅游,当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显示距宜昌48 km时,车上的速度计如图3-5所示.如果汽车以这样的速度行驶,再过 h可以到宜昌。 4.某地区道路如图3-6所示,歹徒在 A 处作案后沿AB 以5m/s的速度逃跑,到达 B 时停留1 s,接着沿BC 以6m/s速度逃命.在歹徒经过 AB 中点时被见义勇为的小明同学发现并立即从 A 出发,沿AC 拦截歹徒,结果警方和他恰好在C 处将歹徒抓获.歹徒从被发现至 C 处被抓获共历时 s ;小明追捕歹徒的速度为 m/s. 5.自2004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五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全国总共增开了19对“一站式直达城际特快列车”.车次前都冠以字母“Z”,其中Z85和Z8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如下表:车次运行路段北京→苏州苏州→北京运行距离 Z85/ 86次北京→苏州 Z85次 19:35开次日6:55到 Z86次 19:28开次日6:51到1379km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Z85次列车从北京到苏州所用的时间是: h min.它的平均速度是 km/h. 6.(为了传递信息,我国自周朝起就形成邮驿制度,每到一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设计:1.3运动的快慢

年级班级姓名课题: 1.3 运动的快慢 课型: 新授课课时:1课时 ◎自主学习、课前诊断 一、温故探新 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兔子和乌龟谁跑得快?最后是谁赢了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二、设问导读: 1:阅读课本P19页想想议议中问题讨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蜗牛在地面沿直线爬行、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飞机在空中沿直线飞行,它们的运动情况有何区别? 2.生活中怎样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呢?归纳: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二人同时同地出发,走在前面的运动得快。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百米赛跑时,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得快。 如果两个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通过什么方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下列单位之间的换算: 5m/s=______km/h 72km/h=__________m/s 4.阅读课本第20页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人步行的速度是 ,高速路上小轿车运行的速度是。 2:学生观察图1.3-3完成下列问题: (1)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3) 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 (物体沿着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定值,与和无关,所以不能将v=s/t理解为v与 s成比,与t成比。) 3:计算:一盘盒式磁带长80m,能放音30min,则磁带播放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三、自学检测: 1、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 的两种, 图甲表明: 图乙表明: 2、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一辆火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在5s内通过的路程为150m,它在前2s内的速度为 m/s,通过的路程为 m。 ◎互动学习、解决问题 1.同桌同学逐题交流在前面的学习的收获、感悟 2.请你帮助我(四人小组共同解决同桌无法解决的问题) 3.老师和你一起学(哪些知识同学们无法解决,需要同学、老师的帮助) ◎学以致用、能力提升 一、巩固练习: 1、为了赶去坐火车,大人牵着小孩一起快走了30m,其中大人共走了50步,小孩共走了110

运动快慢的描述-高一物理导学案

高一年级 物理导学案 使用日期:编号:1-3 【自主学习】 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1、在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的表示该点的坐标,两坐标的表示坐标的变化量。2、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作直线运动,以这条直线建立x坐标系,时刻1 t汽车所处的A位置坐标为 1 x,时刻2 t汽车所处的B位置坐标为 2 x,小汽车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则这辆小汽车在A点的位置坐标为________ m,在B点的位置坐标为________ m,从A到B的过程中坐标的变化为Δx= 数值为________ m. 3、在x轴上,质点的位移可以用坐标变化量Δx来表示,Δx的大小表示位移的________,Δx的________表示位移的方向. 4、在时间轴上,坐标的变化量Δt表示,即Δt=2 t -1 t 对位移方向的理解: 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所以物体的位移可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来表示,其中Δx为正值表示位移沿x轴正方向,Δx为负值表示位移沿x轴负方向。 〖随堂笔记〗: 二、速度 1、(1)定义: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与所用的比值。 (2)定义式为: (3)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和运动的物理量。 (4)方向: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同。 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导学案)

(5)单位:国际单位制为m/s 或km/h 等, 其中(1m/s=__________km/h 。) (6)矢量性速度不但有 ,而且有 ,是矢量。 〖随堂笔记〗:对速度公式的理解: 【典型例题1】关于速度的定义式v =Δx Δt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 与运动的位移Δx 成正比,与运动时间Δt 成反比 B .速度v 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Δx 和时间Δt 都无关 C .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 D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 【针对训练】关于速度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速度就是速率 B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C .物体向东匀速运动,若物体发生的位移大,则速度就大 D .物体向东匀速运动,若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大,则速度就大 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 ①定义:在变速运动中,运动物体的 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 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②公式: ③物理意义:只能粗略的描述物体运动的 的物理量. ④矢量性:平均速度不但有 ,而且有 ,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Δx 的方向相同. 〖随堂笔记〗: (2)瞬时速度 ①定义:表示运动物体在 (或经过 )的速度 当Δt 非常小即趋近于零时,物体在从t 到t +Δt 的时间间隔内,运动快慢的差异也就非常小,就可以 用v =Δx Δt 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 ②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 ③方向:瞬时速度的方向与质点经过某一位置时的 相同. (3)瞬时速率和平均速率 ①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 . ②平均速率:物体运动的 与 时间的比值.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doc

第十二章第二节《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使用时间:年月日 设计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 【温馨寄语】 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军事上总是希望导弹、作战飞机能够飞得快些……。 【学习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单位. 教学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自主学习】 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 问题: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 (观众的方法是:;裁判的方法:) 归纳: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_________来比较快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_______________比较快慢。 2、学生自学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 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_______,它的速度就越________;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________,速度越_______。由前面的计算知道,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可用公式:______________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____________做单位,符号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1m/s=________km/h 1km/h=__________m/s 3、学生阅读课文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说明第一宇宙速度是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 【合作探究】 1、速度计算 (1) 学生阅读课文例题,理解题意,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运动员和摩托车速度。 (2) 学生阅读课文例题,分析题意: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长度和火车运营速度求火车从北京到上海运行时间,可以用公式v=s/t求解,将公式v=s/t变形得到t=s/v,将数据代入求解。 2、匀速直线运动 (1) 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 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3) 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 (物体沿着______________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定值,与________和_________无关,所以不能将v=s/t理解为v与s成____比,与t成______比。) 3、变速运动可以用___________来计算,s是物体通过的某一段路程,t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求出的v就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拓展延伸】

八年级物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练习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练习 1.选择题 (1)体育考试中,甲、乙两个同学跑1000米所用的时间分别是3分30秒和3分50秒,则() A 甲同学的速度大 B 乙同学的速度大 C 甲、乙两个同学的速度相同 D 无法比较谁的速度大 (2)两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 通过路程长的物体,所用的时间一定长; C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 D 在相等的时间内两个物体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3)水中游的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 (4)向月球发射激光,经2.7s后接收到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则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激光在空间传播速度C=3×105km/s)() A 8.1×105km B 4.05×105km C 3×108km D 3×105km (5)试判断下列哪一个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A 正在起动的汽车 B 在平直的轨道匀速行驶的列车 C 被抛出去的石块 D 从高处自由落下的石块 (6)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m的路程时用了30s的时间,那么它前15s内的速度为() A 0.5m/s B 1.5m/s C 2m/s D 3m/s (7)某学校操场外一幢高楼离跑道起点170m,同学们在跑步训练时,由于回声导致发令员先后听到两次发令枪声.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那么听到两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约为() A.0.5s B.1s C.30s D.60s

最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导学案

【课题】§5.1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学习目标】 1、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知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的矢量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知识要点】 一、曲线运动 1.运动特点 曲线运动的速度: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上某点的方向,是时刻的,具有加速度,因此曲线运动一定是运动,但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从动力学角度看,如果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跟物体的方向不在同一 条直线上,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2)从运动学角度看,就是加速度方向与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经常 研究的曲线运动有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称为运动的;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称为运动的.两者互为逆运算.在对物体的实际运动进行分析时,可以根 据分解,也可以采用正交分解. 4.遵循的法则: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运动的各物理量,即、、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故遵循. 5.物体做曲线运动的受力特点: 物体所受合外力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且指向轨迹的凹侧. 6.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性质的判断 根据合加速度方向与合初速度方向判定合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两个互成θ角度(0°<θ<180°)的分运动合运动的性质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 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 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如v合与a合共线,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v合与a合不共线,为匀变速曲线运动 三、两种典型模型1.小船过河问题模型

(1)涉及的三个速度: 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v2:水流的速度 v:船的实际速度 (2)小船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两个分运动分别是水流的运动和船相对静水的运动. (3)两种情景 ①怎样渡河,过河时间最短? 船头正对河岸,渡河时间最短,t短=d v1 (d为河宽). ②怎样渡河,路径最短(v2

物理: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一)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要点导学] 1.速度的物理意义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定义是“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即。速度是矢量。 2.上面式子所给出的其实是“平均速度”。对于运动快慢一直在变化的“非匀速运动”(又叫变速运动),如果要精确描述物体每时每刻运动的快慢程度,就必须引入“瞬时速度”这个概念。当Δt非常小(用数学术语来说,Δt→0)时的就可以认为是瞬时速度。也就是说,要真正理解瞬时速度概念,需要数学里“极限”的知识,希望同学们结合数学相关内容进行学习。 3.速度是矢量,与“速度”对应的还有一个“速率”的概念。按书上的说法,速率(瞬时速率)就是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它是一个标量,没有方向。不过,日常生活中人们说的速度其实往往就是速率(日常语言词汇中几乎没有速率这个词)。 *其实速率的原始定义是“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而不是“位移与所用时间之比”,在物体作曲线运动时,“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的大小”通常并不相等(因为在作曲线运动时,路程是曲线轨迹的长度,比位移直线长,“平均速率”总是比“平均速度的大小”要大些)。 但是,在发生一段极小的位移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相等,所以瞬时速度的大小就等于瞬时速率。因此书上的说法只能理解成“瞬时速率就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实用文档

[范例精析] 例1.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又以30m/s的速度从乙地运动到丙地。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汽车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汽车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等于甲、丙两地间的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即,设甲、乙两地间的距离和乙、丙两地间的距离为L,则 拓展: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平均速度=(v1+ v2)/ 2=25m/s,但其实这是不对的。计算平均速度还是要根据其定义。 如果问题改成“物体在前半段时间和后半段时间内的速度分别为20m/s和 30m/s ,求它在整个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v1+ v2)/ 2=25m/s。 [能力训练] 1.下列速度值指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还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A.某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9m/s,答:; B.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冲线速度为12m/s,答:; 实用文档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设计

探究--比较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3)理解速度公式,能用速度进行简单的运算; (4)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实例分析、对比、讨论; (2)初步体会双元相关物理量建立的一般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刘翔获得奥运会冠军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熟练的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探究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由特殊方法上升到普适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学生讨论,可以得出比较快慢方法:①相同时间比路程②相同路程比时间 教师引导概括: 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就运动得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它就运动得越快。 接下来将已板书好例题的小黑板拿出,并提问,谁能马上判断出谁快谁慢? 第一组:鹰捕鱼时0.1秒就能飞出5m,箭鱼能在0.1秒内游出2.8m? 第二组:蜗牛1h只爬出5.4m,树獭爬5.4m竟要用27s; 第三组:汽车在120s行驶3600m,飞机在2s飞行1000m:

学生回答: 比较鹰和箭鱼时,是看它们在0.1s里运动的距离,鹰在0.1s内飞出了5m,比箭鱼的2.8m快; 比较蜗牛和树獭是看它们爬出5.4m用多少时间,蜗牛用了1h,而树獭用了27s,所以树獭快; 学生在比较汽车和飞机快慢时遇到了困难。可能有的说汽车跑得快,因为它走了3600m,有的说飞机跑得快,因为他只用了2s。也有同学在发现不同时间和不同路程,而无从下手。 教师:还能用上述的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不能,因为它们在不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不同。 教师:可是在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怎么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 老师提示:那么它们在一分钟内谁走得远呢? 学生计算得出:汽车一分钟行使1800m ,飞机一分钟行驶30000m,1800小于30000,所以,飞机行驶的快! 老师得出结论总结:对于不同时间内通过的不相同路程的运动,我们是不是都可以用 每一分钟或者每一秒钟,甚至每一小时他们通过的路程来比较他们的快慢呢? 这里比较快慢所用方法类似前面所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即“单位时间比路程” 学生明白了可以这样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可是到底该怎么叙述还是有困难。 二、速度及其计算公式 物理学中就引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量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就是通过的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这样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快慢了。 用物理语言应该这样来描述速度: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用s表示物体运动所经过的路程,t表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用v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就有 速度=(路程)/(时间) v=s/t 引导学生说出其物理意义、数值和单位。 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国际单位中,路程的单位是米( m ),时间的单位是秒( s ),所以,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 m/s )。例如汽车在1s通过了10m 记作“10m/s”,飞机1s通过500m记作“500m/s”。 教师:生活中还有哪些速度单位呢?比如汽车的速度单位是什么呢?和米每秒有什么关系?

运动的快慢学案

运动的快慢 学习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学案导学 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一】分小组想想议议 1.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你如何判断谁跑的快? 2.运动员跑完全程后,裁判员是怎样计算成绩的? 3.小聪同学跑100米的成绩为17秒,小明同学跑50米的成绩为8秒,要知道他们谁跑的快,应该怎么办? 小结: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1)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____ _____来比较快慢; (2)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_______________比较快慢。 【学习活动二】学生自学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然后交流 (1)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相同的路程内,物体经过的时间越长,它的速度就越_________;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 _________,速度越大。 (2)速度定义:,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式:v=_________,s=____________, t=_________________。 (3)速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____________做单位,符号是________。 1m/s=________km/h 1km/h=_________m/s (4)完成下列单位之间的换算: 54m/s=____________km/h 5km/h=________m/s 【学习活动三】阅读课本第20页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例如人步行的速度_____________、骑自行车的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等) 【学习活动四】观察课本21页想想议议的两辆汽车回答问题。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导学案完美版

必修一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通过预习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 2、能区别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 3、知道速度和速率的区别。 4、会计算质点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 预习内容 (一)坐标及坐标变化量 位移是描述 变化的物理量 一个人从A 点出发沿直线到达C 点后再返回到B 点静止,如图,已知AC =80m ,BC =30m ,则他走完全程所通过的路程为_____,人的位移为_______,位移的方向为________. (二)速度 定义:物理学中用 的比值称为物体的速度,通常用字母 表示,如果在时间△t :表示 物理量,也就是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其位置变化也越快。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 ),厘米每秒(cm/s )等 (三)、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 (1)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质点的 的比值,叫 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只能 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 的速度,瞬时速度 地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及方向,是矢量。一般情况下所提到的速度都是指瞬时速度。 (四)、速度和速率 速率: 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坐标变化量的物理意义,能用坐标变化量表示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 (2) 通过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认识瞬时速度。通过瞬时速度,初步了解极限的思想

(3)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速度的实例的分析,体会变化率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4)理解速度和速率的物理意义,知道速度是矢量 【学习重点】比值法定义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的理解 【学习难点】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仔细阅读“速度”一部分,回答问题: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有哪些方法?结合你身边的实例加以说明。 2、什么是速度?为什么用速度就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表示速度的单位有哪些?它是矢量还是标量? 二.仔细阅读“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和速率”两部分,同时提出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说到的“速度”是指什么?请举例说明。 思考: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吗? 三.精讲精练 【例1】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先以3m/s的速度运动60m,又以2m/s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60m,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例2〕汽车沿着指向从甲地开往乙地,(1)若在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为v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为多少?(2)若汽车在全程所用时间的前一半和平均?(3)两种情况下的平均速度哪个大? 【反思总结】: 【当堂检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 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v是平均速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个时刻的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意

《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同步试题(粤沪版)

7.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节节练及答案 1.选择题 (1)体育考试中,甲、乙两个同学跑1000米所用的时间分别是3分30秒和3分50秒,则 ( ) A甲同学的速度大 B乙同学的速度大 C甲、乙两个同学的速度相同 D无法比较谁的速度大 (2 )两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通过路程长的物体,所用的时间一定长; C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 D在相等的时间内两个物体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3)水中游的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 陆地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空中 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 A.猎豹最大 B. 旗鱼最大 C. 褐海燕最大 D. 三者一样大 (4)向月球发射激光,经2.7s 后接收到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则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 离为(激光在空间传播速度C=3X 105km/s)( A 8.1 x 105km B 4.05 x 105km C 3 x 108km D 3 x 105km (5)试判断下列哪一个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 A正在起动的汽车 B在平直的轨道匀速行驶的列车 C被抛出去的石块 D从高处自由落下的石块 (6)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m的路程时用了30s的时间,那么它前15s内的速度为 ( A 0.5m/s B 1.5m/s C 2m/s D 3m/s (7)某学校操场外一 幢高楼离跑道起点170m同学们在跑步训练时,由于回声导致发令员先后听到两次发令枪 声?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那么听到两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约为( ) A.0.5s B.1s C.30S D.60S (8) 一列队伍长50米,行进速度2.5m/s ,经过一座100m的涵洞,当队伍全部穿过涵洞时, 总共需要( ) A 60s B 40s C 50s D 80s (9) 某自动扶梯用20s可将站立于梯上的人送上楼,扶梯不动时走上去要的扶梯走上去需要时间( A、50s B 、10s C 、12s D 、20s 30s,人沿运动 其中图甲表示某________ ,图乙 表示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学设计 恩施市白杨坪镇初级中学:周相凯 一、教学内容: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会用停表测量时间。 (2)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用m/s表示。 (4)能用速度公式v=s/t进行简单计算。 (5)初步了解用路程—时间图像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建立速度概念,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 (2)知道速度图像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一种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三:教学重点: 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理解速度与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能用公式s=v/t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教学准备: 课件、动画 六、教学过程: 1、复习: (1)、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应选定一个。

(2)、什么叫做机械运动? 2、引入新课: (1)、在运动会的100m短跑比赛中,作为观众的你是怎样判断谁跑得快的?记录成绩时又是怎样判断的? (2)、课件引入:20XX年伦敦奥运会上博尔特夺得100米短跑比赛冠军的情景。 3、教学时间: (1)、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时间单位。 (2)、这些时间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我们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时间。 4、教学速度的概念: (1)、动画演示小车运动快慢的比较。 (2)、教师找一名学生与他比较运动的快慢:在时间内比较路程;在路程相同时比较时间;并提出问题:如果路程与时间都不同,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 (3)、我们可以用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我们把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叫作速度。它表示的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它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4)、速度的计算公式:v=s/t。 (5)、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m/s;常用单位:km/h。关系:1m/s=3.6km/h。 5、教学速度的计算: 例: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中,张华以7.5s的速度夺得60m短跑的冠军,求他的速度是多少? (1)、学生自己答题。 (2)、指名回答。 (3)、师生订正。 6、师生小结: 向学生展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7、学生作业: P67T1、2.

(完整版)平抛运动导学案

平抛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知道抛体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什么是平抛运动。 2、知道抛体运动的受力特点,会用运动的分解与合成结合牛顿定律研究抛体运动的特点。 3、知道平抛运动可分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其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4、能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及规律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案】 一、抛体运动 1、抛体运动:以一定的 将物体抛出,在 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只在 作用下的运动。 2、平抛运动:初速度沿 方向的抛体运动。 二、平抛运动的速度 1、平抛运动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1)特点:水平方向 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受 作用,做初速度为 ,加速度为 的直线运动。 (2)研究方法: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 运动和竖直方向的 运动。 2、平抛运动的速度 (1)水平方向:v x = (2)竖直方向:v y = (3)合速度大小:v = (4)合速度方向:tan θ= = v gt (θ为v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 y ) v v x =v 0

三、平抛运动的位移 x= ,y= ; s= ,tan φ= 。 tan θ= tan φ 四、一般的抛体运动 物体抛出的速度V0沿斜上方或斜下方时,物体做斜抛运动(设V0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 1、水平方向:物体做 运动,初速度=x v 2、竖直方向:物体做竖直上抛或竖直下抛运动,初速度=y v 【合作探究案】----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课题一、对抛体运动的理解 1、物体做抛体运动的条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抛体运动的特点 (1)理想化特点:物理上提出的抛体运动是一种________模型,即把物体看成质点,抛出后只考虑_________的作用,忽略_________。 (2)匀变速特点:抛体运动的加速度________,始终等于_________,这是抛体运动的共同特点,其中加速度与速度方向不共线的抛体运动是一种_______________运动。 (3)速度变化的特点:做抛体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________, 均为_________=?v ,方向___________。 3、平抛运动的理解 (1)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x v x =v 0 x v y1v y2v y3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导学案: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3运动快慢的描述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学习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 2、理解平均速度,体会平均速度概念的等效思想方法,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3、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通过极限思想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 4、学会区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速度与速率。 【学习重点】 速度概念的建立;速度的比值定义法的理解;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区别。 【学习难点】 瞬时速度概念的理解。 【课前预习】 一、速度 下表中有四个运动的物体,请大家尝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问题1:比较A和B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问题2:比较B和D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问题3:比较B和C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定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理意义:描述物体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4、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___。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时(km/h或km?h-1)、厘米每秒(cm/s或cm?s-1)等等。1m/s=_________km/h 5、速度是_______量。 大小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_____ 它的方向跟___________方向相同。 思考: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速度”,现在学习的“速度”与初中学过的“速度”的定义有什么区别? 二、平均速度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理意义:_________(“粗略”或”精确”)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4、平均速度是_____量,它的方向就是________的方向。 三、瞬时速度 1、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__________或某一__________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常称为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___________,有时简称速率,它是_______量。 2、物理意义:_________(“粗略”或”精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是矢量。 3、瞬时速度是________量,其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_____________相同。 四、平均速率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案例分析 ——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一、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观看一段刘翔在奥运会中比赛的录像。打出幻灯片2 问:谁跑的最快 答:刘翔 (二)、新课教学 师:那么你们是根据什么方法来判断出他跑得最快 答:刘翔第一个冲过终点 师:从开始起跑到照片中这一时刻,刘翔和其他的运动员所用的时间一样吗他们通过的路程相同吗 生:所用时间相等,通过的路程不同。 师:还有没有其他方法也能判断出刘翔跑的最快呢 生:根据成绩表,刘翔所用的时间最少。 师:你们在比较他们的所用的时间时,他们通过的路程相同吗 生:路程相同。 师:很好,谁能用简短的语言来归纳一下这两种方法。 生:当他们所用时间相等时,比较他们通过的路程,路程越长,那么他跑得就快;通过相等的路程,比较他们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则来他跑的越快。(打出幻灯片3、4、5) 师:现在每一组都有两辆玩具小车,你们能否运用刚才你们归纳的方法,对它们运动的快慢进行比较先思考你们组准备利用什么方法具体的操作步骤怎样请用文字的方式写在报告单中,完成以后再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活动: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 学生汇报操作结果 生:运动相等的时间,比通过的路程;通过相等的路程,比运动的时间。 师:我们现在学会了对物体运动快慢进行比较的方法,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百米赛跑比赛,你们能否比较出它们运动的快慢,并

说出你是运用了什么方法来比较 观看flash动画(小蓝与小红) 师:谁跑得快 生:小蓝 师:你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生:通过相等的路程,比运动的时间,时间越短,运动得越快。 第二次播放 师:谁跑得快 生:小蓝 师:你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生:运动相等的时间,比通过的路程,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得就越快。 师: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一样吗 生:一样 师:在这100米赛跑中小蓝跑的快些,那么小蓝跟刘翔相比到底谁跑得更多快呢怎样才能准确测定他们运动的快慢呢 生:比速度 师:要测量哪些数据 生:测量路程和时间 师:分别需要哪些测量工具 生:刻度尺和秒表(手表) 师:好,接下来我们要解决的是如何准确测定一辆小车运动究竟有多快。在动手操作之前,我们先注意几个事项:(针对幻灯片9、8讲解) (幻灯片8) 师:在这幅图中,哪一段用来表示小车通过的路程 生:B段/或则是两车的车尾之间的距离 师:先不要动手操作,先设计实验方案,完成了实验设计的小组请举手示意一下。 学生汇报方案,老师与学生一起修改方案。 学生活动:测定小车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教师巡视。 师:刚才进行了实验操作,请每组将有关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相应的空格内。请根据这些数据,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用什么方法能比较出谁快谁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