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究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探究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探究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探究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探究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八一希望小学何秀萍

内容摘要:

现代教学媒体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的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在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下进行有效的学习,这就是多媒体组合教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文字、图形、动画、声音集为一体,让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不但能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深奥的内容浅显化,便于学生的记忆,也便于信息的存储。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使用方便,生动直观,便于交流互动,对于课程内容比较单一枯燥,着重抽象概念的理科,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多媒体教学,有着很大的优势。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理清算理,拓宽视野

正文: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更优的支持,尤其是计算机介入教学领域,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使课堂教学步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文字、图形、动画、声音集为一体,让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不但能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深奥的内容浅显化,便于学生的记忆,也便于信息的存储。关于记忆比率的研究表明,对同样的学习内容,单用听觉,3小时后能保持60%,3天后下降到15%;单用视觉,3小时后能保持

70%,3天后下降到40%;视听并用,3小时后能保持85%,3天后可保持65%。可见,让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取事物发展顺序和数量间的逻辑关系,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当前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下面结合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们勾画出多姿多彩的视听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得到的点滴体会与大家进行商榷,以期抛砖引玉。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理解。

有位专家曾经指出:直观性教学是学生产生形象思维的源泉,而形象思维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实践证明: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运用多媒体课件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将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在教学中,我经常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新课,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教学“循环小数”一课时,我开门见山地说:“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循环小数,什么是循环小数呢?请同学们看屏幕上一个现象。”我简单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以下信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学生一下子就被画面所吸引,这时我再轻轻触摸屏幕中间的画面,季节随着音乐声音不断变化,一年的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春、夏、秋、冬……,不断出现交替现象,学生们饶有兴趣地体验着循环的含义。此时我启发学生,

师:“四个季节的出现有规律吗?”

生兴趣盎然,都说:“有。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总是重复出现。”

师:“会不会出现着出现着就不见了呢?”

生:“不会。”

师:“那在重复出现的前面应该加上一个什么词?”

生:“不断地。”

师:“既然是不断地重复出现,重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生:“无限的。”

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我已经把循环小数概念的几个重点词:“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板书出来。这时学生们对于循环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我用课件出示

1.找规律填空:△○□△○□△、……,

2.观察数字0.8383……,1.341515……

学生们通过观察,发现它们都有“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等特征,说到最后两个数字“0.8383……”和“1.341515……”时,我加以概括:像这样的小数就叫做“循环小数”。学生们在季节的变化、按规律填空、观察数字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了“循环小数”这一概念的理解记忆。

又如在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如下情境:这天,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经过一个小村庄,好客的村民送给他们一个大西瓜,猪八戒抢过西瓜谗得口水直流,孙悟空说:“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每人吃四分之一吧。”猪八戒听了极不高兴地说:“我长得胖,肚皮最大,我要吃它的六分之一,至少也要吃五分之一。”

孙悟空听后,立即切了六分之一给猪八戒,正当大家高兴地吃西瓜时,贪吃的猪八戒却在一旁直拍脑袋。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猪八戒为什么直拍脑袋吗?这样的课件既创设情境,以境生情,又孕伏新知,分散难点,诱发学生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使其主观上产生对新知识追求的动力。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化抽象为具体,利于学生理清算理。

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往往是关键性的知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障碍,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教学中抽象的难点具体化,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算理,突破难点。

如在教学“圆柱体积”时,直接利用教具割、拼比较困难。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圆柱被切割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在课件演示的同时出示思考讨论题:

1、圆柱体的底面积和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在讲解的过程中,两个图形的底面积随着闪烁)

2、圆柱体的高和拼成的长方体的高有什么关系?(两个图形的高随着闪烁)

3、圆柱体的体积和长方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4、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5、圆柱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整个新课的教学,我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的圆柱的体积通过课件转化为已经学过的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在直观演示中逐步渗透知识的转化,让学生学会变通,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变得简单化,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最后

在巩固练习时,我又通过多媒体的交互性技术,随机给出圆柱的半径来让学生练习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将原本难以用板书、板画和模型说清楚的原理轻轻松松地传递给学生。学生们真正做到了用心去感受知识。如此获得的知识,学生会记忆得更深刻,理解得更透彻。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收集信息,拓宽学生视野,培养探究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材料,而多媒体就恰好可以储存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阅读、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掘其创造的潜能。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课本只提供了三幅例图:枫叶、蜻蜓和天平。如果只依靠课本,感性材料的数量是绝对不够的,容易引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片面理解。且课本中的“天平”并不是学生生活中所常见的天平,难以与学生已有的经验产生联系。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网上寻找资料,则很容易解决上述问题。我在互联网上下载了近百张图片,图片范围有航空、植物、人体、动物、建筑物等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或电视节目中常见的。我把下载的图片按范围制成若干幻灯片,供学生们欣赏,同时启发他们,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们集中对大量轴对称图形的观察和分析,深刻地认识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我曾观摩过《数学广角》一课的教学,教师为提高学生对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广泛应用的认识,课前上网收集了大量有关身份证号码、车牌号码、电话号码、国际标准书号(ISBN)等信息,让学生能随着屏幕的跳动体会到数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轻松愉快

的氛围中不但激起了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决心和信心,提高了探究知识的能动性,整节课效果非常好。

诚然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鲜明的特点,在教学中正出现方兴未艾的趋势。但多媒体课件也不是包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我们应该讲究运用的适度。许多地区学校对于多媒体教学还是刚刚起步,只意识到其优越性,未能适度运用。部分教师在初步接触多媒体后,没有把精力放在如何设计教学思路和内容上,而是一味地追求课件的背景、插图、声音等外在内容上,结果制作出来的课件,修饰的动画太多、图标太多、声音太多、显示窗口太多,最终导致课件的内容太杂、太乱而主次不分,这样既谈化了主题,又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华而不实,没有实用性。因此,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应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宜用则用,不宜用则不必勉强,一般要用在教材的关键处,教材的疑难处,教材的精华处,教材的深奥处,让多媒体课件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而不能只是“锦上添花”,更不能是“画蛇添足”。如今,多媒体教学还处于含苞待放的发展阶段,希望同行们多多尝试,在实践中寻求发展,让学生们越跳越“高”,摘到的“桃子”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何锦发.特级教师论教书育人.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P194-202.

[2]曹露.中华教育论文撷英.伊犁人民出版社,2005.P49-50.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维的艺术体操”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育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直观形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让多媒体通过声、光、电与学生视、听、思维很好的结合起来,凸显出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地位。关键词:直观、丰富、效率、优势。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教师的心田。如何更好的实行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就成为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持续探究和实践的重要内容。在信息技术走入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科目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引入了多媒体技术,两者的结合既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法和技术要求,同时也让我们实行了新的探讨和思索。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数学这个“思维的艺术体操”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表演舞台”。教师如果能够巧妙的利用多媒体的灵活、直观、高效的优点,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那么数学课也会变得妙趣横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多媒体的动态演示能够实现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动态效果,协助学生在已有的感性理解的基础上,构建新知。动态演示为学习提供感性经验,能够多用于概念、规则和知识的应用。在教学中,采用计算机动态演示的教学方式,利用计算机作为生动的演示教具,使我们代替和增强传统的实验手段,克服很多开设真实试验的困难,创造优异的试验条件,是克服当前教学中试验难的一种经济而且有效和有特点的方法。 在教学“直线、线段的理解”这个节课,“直线”的概念太抽象。教师只能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或者拿一根线绳拉直,做叙述性的讲解。因为提供给学生认知的材料不能充分体现出直线的特性,学生很难形成准确的表象,更难抽象出“直线能向两端无限延伸”的本质特征。根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表现形式的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优点,尽量把抽象的教学内容用形象直观的方式体现在学生面前。我们能够使用多媒体技术,在屏幕上首先出,“像这样能向现一个“点”“点”缓缓向两边延伸成直线。教师强调:”因为电教手段的使用,静态的图形变成动两端无限延伸的线叫直线。态的,抽象的概念变成直观可感知的物象,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直线”的内涵。 二、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实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表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表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极大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点的寻求与研究尤其是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实行概括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实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部分对准另一半凹进去的谷底部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再按教材中的要求平均分成16 等份后拼图,平均分成32 等份后拼图,最后将圆柱平均分成更多等份后拼图然后提问学生:圆柱体分得越细,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什么形体?这时多媒体实行演示,将切分前圆柱体的底面部分与拼合后长方体的-2-底面部分同时闪烁、移动,实行比较。让学生观察得出圆柱体的底面积等于长方体的底面积;将圆柱体的高与长方体的高同时闪烁、移动,实行比较,让学生观察得出圆柱体的高等于长方体的高,让学生结合演示讨论、思考、总结。因为在整个切拼的过程中,它们的体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圆柱体体积等于长方体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这样按照学生的理解规律,持续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和展开学生探求新知的学习过程,能够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文章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数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数学教学积极性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的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它的独特作用。多媒体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通过丰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向外传播信息,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在数学课堂上运用这种图、文、声、像、影并茂的信息手段,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及时有效的反馈给学生,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化静为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科枯燥乏味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谈得上学习兴趣,加上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很多学习内容不易理解,教师如果还是一支粉笔一本书,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现代教学手段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形象、更为直观、更为现实的学习材料,化静为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化枯燥为有趣,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

数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误区及其解决策略

数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误区及其解决策略 发表时间:2010-12-22T16:37:58.94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年第24期供稿作者:王娟 [导读]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甚至是一些事前难以预料的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案。 王娟 摘要:本文分析了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数学教学时容易陷入的误区,给出了走出误区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认知规律;情感交流 作者简介:王娟,任教于江苏省江都市仙城中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呈现出高涨的热情,许多学校、教师都投入巨大的资金和精力,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人们普遍认为,多媒体教学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又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强大的交互性,运用多媒体课件来教学,教学效果一定会大大提高。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许多课件因在制作过程中陷入误区,产生了负面效应,削弱了多媒体的优势,有些教学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一、多媒体教学误区 1.喧宾夺主,违反学生认知规律 在多媒体课件开发之初,所谓课件往往是文字、图画的简单拼合,界面与插件过于单调呆板,这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追求美观一度成为课件制作者的共识。而目前,一些课件制作者矫枉过正,往往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比如,太强的背景,太多显眼的按钮,不合适的背景音乐等,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些课件为了所谓的漂亮,尽力往课件安插一些不合适的媒体信息,反而事倍功半、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例如,板书能使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回溯前面教师所教的内容,而一些教师在课件制作时把屏幕当作黑板的替代品,可是屏幕上的内容在不停替换,不能起到黑板的作用。 我在一次数学课堂教学大赛做评委时,一个教师请一位电脑教师为她制作了课件,中间做了一个超链接带有循环播放音乐的插件,当进行到下一个幻灯片之前时,没有关闭超链接插件,导致界面位于幻灯片底层。她不知如何关闭,造成整节课音乐不断,急得她汗流满面,十分尴尬。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师形象。 2.以电脑为中心,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些教师想用多媒体教学,但又怕操作失误,就让计算机老师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教师则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程序上来,这样的课便成了“流水课”。这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以电脑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是由“教”和“学”两方面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甚至是一些事前难以预料的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案。 再说,教师恰当的、精要的讲解,有条理的、必要的板书,及时的操作示范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 因此,那种流水线式的多媒体课件,是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不能跟着课件跑,上课时不能围着屏幕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好主导作用。 3.注重人机对话,阻碍师生情感交流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学中,教师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这种对学生心理所产生的正面影响,是任何形式的媒体所不能达到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机械、单纯地操纵键盘,一刻不离开电脑,不能关注学生感知、情感等方面的变化,缺乏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及口头提示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教学信息,活跃课堂气氛。而仅考虑知识的表现和媒体能否顺利运行,没能考虑学生的感受。 例如,一位数学教师设计 “数角的个数” 的课件时,当学生答错时,屏幕上出现的不是满怀期待的“请你再试一试”,而是幸灾乐祸的“你错了”。这种设计就缺乏人性味,阻碍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缺乏情感交流一定会阻碍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重视课件特效,忽视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多媒体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在课堂设计和使用时,一些教师在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时,容易忽略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数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也是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所决定的。此外,目前的课件制作还存在缺乏通用性、信息量大、路径复杂、科技含量低、重效应轻效果等误区。 那么如何走出多媒体制作的误区,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笔者肤见如下。 二、走出多媒体教学误区的策略 1.加强学习,运用理论指导实践 课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理论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制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学技术的领悟。可以肯定,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是不可能制作出真正成功的课件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课件制作者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和同行间多交流,使我们制作的课件符合学生的实际和需要。 2.确定原则,一切服务于课堂教学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能作为教学内容的全部。因此,在课件制作时,要给计算机正确定位。计算机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媒体在教学中应发挥什么作用呢?我们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认知思维过程,学习过程是通过学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活动而展开的。因此,将计算机作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才是正确的定位。基于此,课件制作者不应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而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琐为简单,突出事物变化的过程,更好地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例如,对图形的旋转和对称、正方体的各种平面展开图进行教学时,要向学生多次重复演示变化过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它们之间的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优化数学教学方法

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放飞课改的翅膀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小数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有利于创设学习情景, 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如,我在讲“商不变规律”时,采用故事引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这样开头:“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段我小的时候老师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好不好?(学生齐答:好!)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猫妈妈分鱼’。在一条风景秀丽的小河边猫妈妈带着一群小猫生活,其中有一只名叫肥肥的小猫,它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猫妈妈就想找个机会教育帮助它。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猫妈妈钓到很多鱼,又要分鱼了。猫妈妈对身边的肥肥说:‘给你6条小鱼,平均分给2只小猫吃吧’,许多小猫拍起手来表示满意,唯独肥肥大叫着说:‘6条小鱼太少了,不够吃’。猫妈妈说:‘那好,我给你12条小鱼,平均分给4只小猫吃’。话音刚落,肥肥又叫又跳:‘不够,不够。’猫妈妈又说:‘那我给你24条小鱼,平均分给8只小猫吃,怎么样?’肥肥得意地说:‘够了,够了。’猫妈妈和其它小猫都笑了起来,而肥肥却莫名其妙”。这时老师停止故事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word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为小学生增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小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创设出利于他们开发智力,求知探索的心理环境。如:《数数》一课中,设计色彩鲜艳的花朵,形象生动可爱的小动物等作为课件内容,以引起学生们的审美感,有时还用拟人化的手法,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想象。在教学比较时,课件先呈现一片草地,绿草如茵。小朋友,你们见过草地吗?草地上的景色是怎样的?接着,画面上又出现母鸭和小鸭,鸭妈妈也带着它的孩子们来了。大家在草地上玩得开心吗?开心!这样,美丽的画面和学生生活体验融合在一起欢悦的笑容已经在孩 子们的脸上绽开。于是转入鸡妈妈和鸭妈妈的对话。鸭妈妈对鸡妈妈说:我的小鸭比你的小鸡多。而鸡妈妈却对鸭妈妈说:不对,我的小鸡比你的小鸭多。怎样知道鸭妈妈的孩子多,还是鸡妈妈的孩子多呢?这就引发了比多比少的问题。 学生经过讨论后,决定让小鸡和小鸭分别排队,然后一个对一个,就把多少比出来了。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同时又感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借助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流程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流程 高军福 多媒体课件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的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正因为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许多软件开发商生产了大量的课件,网上更有大量的课件供大家下载使用,但这些课件一般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与不同任课教师的教学实际严重脱钩,软件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与具体的学生对象有一定的距离,有的针对性不强,应变力差,用于课堂教学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甚至有的把应试教育模式搬到各种课件中。在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形式下,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所应掌握的一种教学技能,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制作一个优秀的课件呢? 一、选题 多媒体课件是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它在教学中有其它媒体所无法代替的优势,但我们使用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适度,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使用课件,因此制作课件一定要注意选题,审题。一个课件用得好,能极大的提高课堂效率,反之,则只会流于形式,甚至取到相反的作用。我们选题的基本原则是: 1 、选择能突出多媒体特点和优势的课题,要适合多媒体来表现。例如在语文《荷塘月色》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多媒体课件集声音、视频的特点,精心设计以荷塘为背景的视频,加以古筝为背景音乐,使二者巧妙的配合,创设一种声情并茂的情景,使学生完全沉浸在一种妙不可言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融入课堂当中。这种效果不是单凭教师讲,学生听所能达到的。 2 、选择用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课题,选择学生难以理解、教师难以讲解清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例如在理、化、生实验中,有的实验存在许多微观结构和微观现象,语言来表述就会显得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如果我们能用课件来演示传统手段不易解决的实验,就会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提高教学效率。在物理“a粒子散射实验”中, 既存在微观现象,很难观察,而且在一般的实验室中也很难演示,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则很容易将微观现象展示出来。在生物实验中,有些实验的时间比较长,有的甚至要几天,例如“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如果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可能只会要1—2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将整个过程演示清楚,提高了课堂效率,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3 、注意效益性原则。由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间周期比较长,需要任课老师和制作人员投入大量的时间,付出巨大的精力,所以制作课件一定要考虑效益性原则,用常规教学手段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时,就不必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多媒体课件。 二、编写脚本脚本一般包括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文字脚本又包括教师的教案和文字稿本。制作一份优秀的课件,首先要求任课老师写出一份好的教案,而且是能体现多媒体优势的教案。文字稿本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反映教学的进程以及教学的树型结构,明确课件的类型,使用的最佳时期(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使用,应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和教学的连贯性,在恰当

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法和技巧

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法和技巧 内容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使用的普及,教师授课的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学校要求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这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本文着重介绍如何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使用的技巧。笔者将围绕多媒体的相关概念、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流程、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四个阶段以及4WIH原则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法制作技巧流程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的世界,科学技术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发展着,每天都会出现新的技术、新的惊奇。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这些新名词不断地涌现,特别是多媒体技术逐步进入教育领域,与黑板、粉笔进行比拼,并以其特有的健力,迅速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这一肩负培养明日人才的神圣职业在教学方式上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教学,若不会一点电脑技术,不会制作多媒体课件,就意味着落伍。为适应社会潮流,紧跟时代步伐,教师们纷纷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然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非想像中那么简单,大多数教师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却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而且多媒体课件制作虽易上手,但要应用自如、融会贯通却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说,如何投入最少的精力和时间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多媒体课件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就此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用适当的方法和技巧来制作多媒体课件,使课件制作变成一种简单而容易的事。 二、多媒体课件的相关概念 1.什么是多媒体 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即“Multwie”和“Media”的合成,其核心词是媒体。媒体(Medium)在计算机领域中有两种含义:即媒质和媒介。媒质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等。媒介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像等。 2.什么是课件 所谓课件就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 3.什么是务媒体课件 根据国家教育部1997年颁布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规范的界定,多媒体课件是“实现和支持特定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及配套的教学资料”。 从以上几个定义可以看出,多媒体课件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处理策略两大类信息的有机结合。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不仅能通过声、形、图、色把授课内容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来,而且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及技巧 1.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流程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过程可用图1来表示 2多媒体课件制作技巧 多媒体课件制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涉及4WIH原则。四个阶段分别为选题阶段、准备素材阶段、制作阶段和调试打包阶段。4WIH原则指的是Why、What、When、Where和How五大原则。下面分别就四个阶段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 发表时间:2015-07-09T13:48:20.84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6月总第210期供稿作者:刘守军 [导读] 由于制作鲜艳,动感强,画面清晰,学生听得认真,看得仔细,这样建立的加法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刘守军辽宁省朝阳县黑牛乡中心小学122617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如:《时、分,24时记时》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经验,但往往是“知其然”,而难以道其“所以然”。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生活实际。如学习24时记时法,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天时间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一知识点。我们先摄取了学生的几组生活画面,扫描进电脑,并给每个画面配有钟面,能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地转动。教学时,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真切地体会到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参与效果可想而知。 从这里可以看出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此时教师无需更多言语,只需借助多媒体,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教学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二、借助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 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建构”。如《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我们可以先在屏幕上显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直线和线段,然后,将线段向右边似光线射出一样地匀速延伸形成射线,使学生看后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多媒体课件还能把复杂信息分解为简单的连续信息,以利于学生对复杂信息的识别。如:在《圆的画法》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观察一条线段绕一个端点(定点)顺时针旋转,直至另一端点扫出一个圆,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形成过程。接下来,将画圆的步骤分解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画圆”的完整信息。这样,学生就会牢牢记住画圆的每一个步骤和要领。借助多媒体课件还能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三、借助信息技术,化静为动,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例如,《加法的初步认识》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加法的开始,让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非常重要。由于初次接触加法,用语言叙述很难表达准确、完整。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演示操作程序,寓加法的含义于演示操作过程中,通过演示操作的条理化,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思维的条理化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我将教材中的气球图制成化静为动的活动场景,在屏幕上演示两个气球合在一起的全过程。通过老师的启发提问,组织学生动手摆一摆圆片,从中体会加法的含义,就是把几和几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由于制作鲜艳,动感强,画面清晰,学生听得认真,看得仔细,这样建立的加法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四、借助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还原于学生生活实际 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是简单的使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学科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例如,《认识时间》教学中,我运用课件中很多的情景图,一幅上学的图,在图左边有钟表,上面是具体的时间;还有放学图;星期天,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出去玩的时间,回家的时间,吃中午饭,看电视时间等,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学习的知识,准确地说出每件事情的时间,从而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学生在应用中学会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间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的话,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浅谈初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浅谈初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导读]在教学方法上,多媒体课件具有不拘一格的特点,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把直观教学、启发教学、愉快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多媒体课件已被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方法上,多媒体课件具有不拘一格的特点,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把直观教学、启发教学、愉快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制作多媒体课件呢? 1、数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就是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清楚,根据数学直观情景,将数学教材中的抽象概念,曲线运动变化,图形的缩、拉、移、旋、切、拼、补等变换用直观的视、音、频的形式表现出来,为学生创造学习知识的实际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兴趣、产生心灵呼应,从而自觉地参与学习、研究和探索。 1.2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即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应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突出特点、突破难点,把重点的教学内容用突出的方式加以显示或用恰当的媒体和方式加以处理。通过恰当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录像等多种媒体、多种方式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1.3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即要求数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充分体现数学学科和数学思维的特点,不论是新知识学习过程还是解题过程,多媒体课件应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符合数学思维过程。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体现逻辑严谨,数形结合,直观形象;体现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体现精练简洁,图形、文字、符号规范。 1.4艺术性原则 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需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处理,这种处理不仅需要教师有较全面的科学知识,还要用一定的艺术修养,数学多媒体课件要以学生的审美观点为出发点,讲究艺术性,体现数学美。例如课件的背景和布局,文字的字体、字型及位置和色彩,图像、动画、录像和艺术质量和制作质量,按钮和提示文字是否同整个课件的风格一致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艺术和谐的情景中激发情感,陶冶情操,启发学生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 1.5交互性原则 一个数学课件如果交互性太少,仍然属于流水形式的灌输课件,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好。特别是学生自学型的习题式数学课件,更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反馈功能。数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应坚持交互性的原则,即需要制作者考虑教和学两个角度。从老师的“教”的角度来说,我们首先应该注意是课件制作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数学课程标准;其次是多媒体的设置是否能突破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我们首先应该注意是制作的课件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预设中是否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其次是是否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形成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 2、数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讲义

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讲义

新聘幼儿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讲义 教师姓名:谢淑君 整理时间: 2012年12月26日

写在培训之前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欢迎并感谢大家来乌中旗教师进修学校参加新聘幼儿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培训。我叫谢淑君,和大家一样,来自基层学校的教学一线。本期培训中我负责两个部分培训内容:第二章“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处理”第六章“农远课件资源的应用”。 今天上午的培训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和大家一起观看河南省电教馆赵山鹰主任的讲话视频; 然后进行学员注册并进行分组; 第三由我向大家介绍学习内容和时间安排; 第四我向大家介绍我进行培训的授课模式; 最后我们学习第一章“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和第二章的第一节“多媒体素材的分类”。 一、观看视频 播放河南省电教馆赵山鹰主任关于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培训的一个讲话。 二、学员注册

强调:①注册的时候一定要正确填写身份证号、单位、联系电话、姓名、职称、邮箱、QQ(此两项有则填写,无则空)、性别、学历、技术水平、年龄、学教学科、教龄等内容。 ②您所填写的这些资料与您将来职称评审无关,您可以根据现在你的真实情况填写; ③如果您记不住自己的身份证号,可以先填写其他有关内容,该项空着也行。 三、进行分组 我们来学习我想应该有层目的:①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②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延,在这期学习班上有南席的40位教师和增福庙的10位教师。我们分成7个学习小组,今后几天的学习希望大家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增进了解,学习结束大家带走的不仅有知识的收获,还有社交能力的提高,更有朋友这样一笔宝贵的财富。 分组办法:按座位报数1、2、3、4、5、6、7.把叫相同数字的分成一组,组内选举产生组长,发言人。 相互认识:第个小组的组长或发言人用一两句话,对本组做个介绍,和大家相互认识一下。 (播放课件——朋友) 四、授课模式 我在本期中采用的授课模式是:

发挥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发挥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开阳县第三小学阮德会内容摘要:由于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特别是计算机,它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在教学上的广泛使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改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可实现对数学教学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管理的信息不仅是文字,而且还包含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体信息。通过这些载体,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和提高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提供了最有效的准备,可提高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论述: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课堂;辅助教学 正文: 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老师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身的教学,把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去。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数学学习的发现、探索教学过程的原则。它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以展示,强调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强调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强调对数学知识的迁移。这种整合,是以数学教学的具体任务为

完成目的,有意识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始终处于发现问题、用数学的方式提出问题、探寻解决方法、解决问题的自主的、动态的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做到个性学习与协作和谐统一,以达到数学学习的目标。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原则。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应根据小学数学教学本身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从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实践教学中寻找切入点,创设具有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教师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应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有弹性且具有创意的学习空间,使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资源及交流讨论的全新教学方法得以实现。 一、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再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已经有了生活的经验,他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所以在数学探究学习之始,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中的数学。同时新《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可实现对数学教学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管理的信息不仅是文字,而且还包含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体信息。通过这些载体,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和提高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多媒体

多媒体课件制作步骤和要求内容

多媒体课件制作步骤及要求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确定之后,对教学质量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授课技巧。成功的教学设计可使课堂教学更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吸引学生,排除干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这一切都可以体现在多媒体课件之中。多媒体课件是各种多媒体技术的集成,利用性能卓越的硬件设备,通过科学合理的软件设计,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及影像等多媒体素材根据创作人员自己的创意融为一体,形成具有良好的交互性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软件。网络多媒体课件:适用于internet网络传输和用于网络教学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步骤 1. 选题 选择开发课件的课题是整个课件开发的第一步,确定一个好的课题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选题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必要时还得进行“查新”,避免与其他单位的作品雷同。选题的原则:(1)价值性:课题应选择学科较为重要的内容或急需的内容,以及较为抽象的重点和难点。 (2)主题单一性:课题内容尽量集中,涉及面不要太宽。(3)课题表现性:在选题上应选择用常规方法难以表现而又适

合于计算机多媒体表现的课题。例如:一些微观、图片多、动画多、具有形象性的教材,适合于计算机模拟,直观性强,教学效果好,有利于开发和树立形象。 2. 编制原则 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必须具备: (1)教育性:课题内容必须符合教学大纲,其表现形式必须符合教育心理学。 (2)科学性:课题中涉及的科学原理、定义、概念一定要准确无误,阐述的观点、论据和涉及到的素材一定要真实、准确、标准化并符合科学的逻辑。 (3)技术性:熟练掌握制作设备的各项功能,尽量使用较新的设备以表现出新的创意,各项技术指标不能低于标准。 (4)艺术性:编制的课件应具有艺术感染力,从构图、色彩、美工设计、布光、组合等等都应具有主题鲜明,从视觉和听觉上具有一定冲击力,逻辑思维应能引人入胜。 3 . 可行性分析 确定课题内容时,一定要根据现有的技术情况、设备情况、资金情况、编制人员素质情况来决定,没有把握完成的课题就尽量不要实施。选题确定后,必须经过专家的审议和有关领导的审定。开发这个课件的预算应在单位能够承受的财力之内,并且从这个课件上所获得的利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大于对它的投入。另外,还应考虑:你打算用什么软件平台来开发这个课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 课程编码:161213290 学时:32学时学分:2 开课学期:5 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 先修课程: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基本原理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是教师教育类本科专业方向课程。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无论在大学校园,还是中小学的课堂,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教学中,取得了非常好的辅助教学的效果。当前教育部启动实施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其宗旨是全面培训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意识,了解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知识,熟悉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powerpoint、Flash和Authorware的基本操作。 目前,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正在国家级、省市级分层次逐步落实。本课程教学将依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大纲》,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树立教育技术应用意识和态度,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知识与技能,感悟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与创新,具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的基本要求,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 〖目的要求〗 1、了解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分类; 2、掌握多媒体的环境要求和制作过程; 3、理解多媒体课件分类方法。 〖教学内容〗 1.1 多媒体课件概述 1.1.1 多媒体课件定义 1.1.2 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1.1.3 多媒体课件的分类 1.1.4 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基本要求

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方法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方法》的内容,具体内容: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能是学...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能是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是什么? 传统数学教育我们数学是枯燥的计算、公式、口诀记忆,数学是刷题...... 但其实数学一词是由"Mathematics"翻译而来的,词源上并没有数学的意思也不局限于数量和图形,而是更接近于求知和思考的方法的意思。一直以来困扰我们,让我们觉得很难的算术或者数学,其实并非数学的本质。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景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如,我在讲"商不变规律"

时,采用故事引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这样开头:"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段我小的时候老师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好不好?(学生齐答:好!)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猫妈妈分鱼。在一条风景秀丽的小河边猫妈妈带着一群小猫生活,其中有一只名叫肥肥的小猫,它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猫妈妈就想找个机会教育帮助它。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猫妈妈钓到很多鱼,又要分鱼了。猫妈妈对身边的肥肥说:给你6条小鱼,平均分给2只小猫吃吧,许多小猫拍起手来表示满意,唯独肥肥大叫着说:6条小鱼太少了,不够吃。猫妈妈说:那好,我给你12条小鱼,平均分给4只小猫吃。话音刚落,肥肥又叫又跳:不够,不够。猫妈妈又说:那我给你24条小鱼,平均分给8只小猫吃,怎么样?肥肥得意地说:够了,够了。猫妈妈和其它小猫都笑了起来,而肥肥却莫名其妙"。这时老师停止故事的播放,问:同学们,为什么猫妈妈和其它小猫听完贪吃而又自作聪明的肥肥的话后,都笑了呢?(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每只小猫吃到的鱼一样多)。猫妈妈是运用什么知识来帮助教育这个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的小猫的呢?同学们想知道 吗?(想)学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就知道了。 像这样,播放一段录像,倾听一段录音来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讲解重难点时,可以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扬中市联合中心小学杨勇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案例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为小学生增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小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创设出利于他们开发智力,求知探索的心理环境。如:《数数》一课中,设计色彩鲜艳的花朵,形象生动可爱的小动物等作为课件内容,以引起学生们的审美感,有时还用拟人化的手法,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想象。在教学“比较”时,课件先呈现一片草地,绿草如茵。“小朋友,你们见过草地吗?草地上的景色是怎样的?”接着,画面上又出现母鸭和小鸭,“鸭妈妈也带着它的孩子们来了。”“大家在草地上玩得开心吗?”“开心!”……这样,美丽的画面和学生生活体验融合在一起,欢悦的笑容已经在孩子们的脸上绽开。于是转入鸡妈妈和鸭妈妈的对话。鸭妈妈对鸡妈妈说:“我的小鸭比你的小鸡多。”而鸡妈妈却对鸭妈妈说:“不对,我的小鸡比你的小鸭多。”怎样知道鸭妈妈的孩子多,还是鸡妈妈的孩子多呢?这就引发了比多比少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后,决定让小鸡和小鸭分别排队,然后一个对一个,就把多少比出来了。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同时又感受到了美的熏陶。[案例2]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如:《时、分,24时记时》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经验,但往往是“知其然”,而难以道其“所以然”。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生活实际。如学习24时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