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牙周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

牙周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

牙周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
牙周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

牙周炎及其治疗方法

牙周炎及其治疗方法 【摘要】 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本病多因为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同时使菌斑堆积加重,并由龈上向龈下扩延。由于龈下微生态环境的特点,龈下菌斑中滋生着大量毒力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龈类杆菌,中间类杆菌,螺旋体等,使牙龈的炎症加重并扩延,导致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造成牙周炎。 【关键词】 牙周炎、中医治疗、西医治疗 牙周炎已被医学界定论为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也是口腔健康的“头号杀手”。牙周炎出现的一些前期症状,也成为口腔“亚健康”恶化的主要特征。 一、预防 1、根源及影响因素 为此,在上述对牙周病根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基础之上,总结如下: ●注意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做到早起及睡前刷牙、 饭后漱口,了解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密切注意牙周疾病的早期信号。如果在刷牙或吃东西的时候,出现 牙龈出血的现象,要及早引起重视,因为这是牙周有炎症的表现,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查看龈下牙石情况,以及牙龈萎缩的情况。 ●有效提高牙齿及口腔的免疫能力,将牙周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 可选购合适的牙膏、牙刷、牙线,避免选择不合适的口腔护理产品导致牙龈问题的恶化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结构要营养均衡,多吃白肉、蛋、 蔬菜、瓜果等有益于牙齿口腔健康的食物;尽量少吃含糖食品,不抽烟,少喝酒,多吃富含纤维的耐嚼食物,有效增加唾液分泌,利于牙面及口腔清洁。 ●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检查。有条件的话,要保证儿童每半年一次,成 人每年一次进行口腔及牙齿健康检查;每半年或一年洗一次牙,及时除掉龈下牙结石。 ●注意饮食方面的卫生预防意识。少吃辛辣食物,减少对牙龈的刺激; 切勿常喝软饮料,如冰茶、可乐、柠檬汽水等各种碳酸饮料,均会对牙齿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尤其注意是睡前,刚吃完酸性食物的时候,例如柠檬、西柚汁后,不要马上刷牙,酸性液体容易使牙齿表面的釉质软化,此时刷牙容易破坏牙釉质,导致牙齿损耗,应先漱口,过一段时间

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及护理

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8-12-04T18:01:36.0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9期作者:常连珍 [导读] 对于改善患者的牙周病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1]。基于此,本文对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及护理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济南市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山东济南 250001)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成人牙周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正畸治疗,并给予其专业的护理,观察患者的牙周病的治疗效果。结果:200例患者经过牙周及正畸治疗后,患者开唇露齿以及前牙覆骀覆盖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且患者的牙周验证以及牙齿松动程度也明显减轻。结论:在成人牙周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正畸治疗及专业的口腔护理,对于缓解患者牙周炎症以及提升患者牙齿稳定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正畸治疗;护理;牙周病;成人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9-0228-01 牙周病作为较为常见的一类口腔疾病,其多发于成年人,特别是中年人牙周炎发病率最高。正畸治疗作为现阶段临床治疗成人牙周病的主要方法,其不仅可以有效的坚强牙周炎症,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牙齿的坚固度,并且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专业的口腔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牙周病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1]。基于此,本文对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及护理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成人牙周患者20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160例,年龄10~53岁,平均(31.2±4.6)岁;患者牙齿松动等级:I级患者110例,Ⅱ级患者90例;所有患者病情均属于中度等级且牙周病类型均为慢性非特异性牙周病。所有患者经过检查后均满足正畸治疗的标准。 1.2 方法 1.2.1牙周病基础治疗待患者入院后,相关主治医师应首先对其进行牙周病的基础治疗,治疗方法如下:(1)清洗治疗。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牙龈进行治疗,上龈采用清洁治疗,下龈采用刮涂治疗,除此之外,还应对患者的牙周袋进行有效的清洗,对于已经发炎的牙周部位,宜采用药物处理。(2)牙齿位置调整。主治医师应对患者上下牙位置进行调整,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患者上下牙进行充分的咬合,以此来减少因上下牙不齐给患者带来了不良影响。(3)牙周炎基础治疗。对于成人牙周炎患者而言,在其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对于已经发炎的牙周部位进行全面或者局部的药物处理,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则宜采用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相关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必要的口腔护理,护理内容主要由健康宣教、口腔养护指导、术后随访等等,以此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2]。 1.2.2牙周病正畸治疗在患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三个月后,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患者的牙周炎疾病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如果患者的牙周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患者病情未出现反复,其牙齿松动情况也有所改善,但是患者的牙槽骨吸收却处于一种停滞状态,则需要对患者进行牙齿矫正治疗。现阶段所采用的牙齿矫正治疗大多是以正畸治疗为主。在患者接受正畸治疗过程中,主要是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来对出现错位的前牙上下牙咬合畸形问题进行治疗[3]。首先,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磨牙处理,待磨牙处理完成后,对患者上下牙进行颊管、托槽粘贴处理,以此来形成良好的中度支抗,最终实现对于牙齿的有效保护;其次将镍钛丝穿入托槽当中进行找平处理,待咬骀打开后,使用链状橡皮圈将唇向散开的前牙进行内收,以此来关闭散在的间隙;最后,使用永久舌侧保持器实现对牙弓形态以及功能进行调整。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开唇露齿、牙周炎症以及牙齿松动情况。 2.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成人牙周病患者其牙周矫治时间为6~14个月,平均10个月。经过牙周及正畸联合治疗后,患者开唇露齿、前牙覆骀覆盖状况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并且患者的牙周炎症及牙齿松动情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3.讨论 牙周病作为口腔牙科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其发病率较高且多发于成人,一旦发病,就会对患者的牙齿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在现阶段成人牙周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正畸治疗。 在患者实际的治疗过程中,除了接受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外,给予患者必要专业口腔护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相关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医护人员应首先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主要宣教内容包括口腔卫生宣教、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养成、戴入矫治器后口腔卫生维护方法、口腔清洁等等;其次,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不断提高其治疗依从性[4];最后是做好相应的随访工作,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并督促患者保证每月按时复诊,以此来实现对于治疗效果的巩固。 综上所说,在成人牙周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并给予患者专业的口腔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牙周炎症以及牙齿松动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风云,邱美宁.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与护理心得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16):81-83. [2]谢军.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效果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06):45-46. [3]虞益军.成人牙周病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06):70-71. [4]王群,王凤娟,肖言栋,刘伟.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及护理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01):68+70.

牙周病学题库及答案5

C.若影响进食,手术应在妊娠的的4~6 个月 D.尽量在分娩后切除 E.去除不良修复体 18~20 女,56 岁,高血压病史10 年,临床:全口牙龈边缘及牙龈乳头充血水肿,牙龈增生覆盖牙冠1/3~1 /2,PD4~7mm,前牙出现松动移位 18.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A.糖尿病型牙周炎 B.增生性牙周炎 C.牙龈纤维瘤病 D.药物性牙龈增生 E.维生素C 缺乏症 19.此患者,可能是哪一种药物引起的牙龈增生 A.大仑丁类 B.环胞霉素 C.消心痛 D.硝基吡啶 E.地血平 20.该患者的治疗方案,哪一项不正确 A.牙周洁治、刮治 B.定期更换降压药 C.口腔卫生宣教 D.定期复查 E.必要时,可做牙周手术 21~23 女,27 岁,主诉:近2 个月来,发现全口牙龈普遍增生。临床:全口牙龈增生肥大,覆盖牙面1/2 甚至更多,质地中等,颜色呈暗灰色,探诊出血。 21.采集病史时,最应重点询问下列各项,除外 A.牙龈自动出血史 B.癫痫史 C.肝炎活动期 D.近来全身身体状况 E.妊娠史 22.若患者长期服用药物病史,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白血病 B.药物性牙龈增生 C.牙龈纤维瘤病 D.成人牙周炎 E.增生性牙周炎 23.确诊之前,需进行如下检查,除外 A.血象 B.骨髓象 C.局部活检 D.病史

E.口腔表现 24~25 一名33 岁的牙周病患者来牙周科就诊,经检查初步印象是快速进展型牙周炎24.确诊之前应做如下检查,除外 A.试体温 B.X 线片 C.牙周袋深度 D.附着丧失 E.局部刺激因素 25.若磨牙根分叉病变3 度,一般不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截根术 B.植骨术 C.隧道成形术 D.根向复位术 E.切除性新附着术 26~28 一位20 岁女患者,因双侧后牙咀嚼无力而就诊。检查:双侧上第一磨牙松动2 度,下切牙松动1 度,口腔卫生尚好。如果初步印象为青少年牙周炎。 26.若需进一步确诊,下列哪一项辅助检查最关键 A.查血 B.询问家族史 C.龈下菌斑涂片 D.口腔卫生习惯 E.X 线片 27.最可能发现的体征是 A.牙周袋探诊深度PD>5mm B.X 线片:上第一磨牙根周膜增宽 C.X 线片:上第一磨牙牙槽骨呈垂直吸收 D.牙龈退缩 E.切牙间隙增大 28.应选择的治疗方案,哪一项不正确 A.牙周的基础治疗 B.定期复治 C.全身抗生素疗法。甲硝唑为首选药 D.X 线片,决定第一磨牙的治疗方案 E.可定期作龈下菌斑细菌学检查 29~31 一名慢性牙周炎的中年患者,经有经验的医生治疗后,6 的根分叉区探诊仍出血

牙周病治疗中抗生素的应用

牙周病治疗中抗生素的应用 牙周病治疗中抗生素的应用图23.1 应用抗生素治疗 牙周疾病的优缺点细菌是牙周病的病因之一,因此,已有很多关于抗菌药物在牙周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机械治疗不能完全去除龈下沉积物或侵入软组织和牙本质小管的细菌。同时,已治疗的位点可能再次定植非口腔来源的细菌。抗菌药物有全身或局部两种给药途径。全身药物治疗一些特殊临床情况需要抗菌药物的全身应用:·侵袭性牙周炎。·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和牙周炎。·急性牙周脓肿。·不常规应用于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全身用药可以作为根面清创术的辅助疗法。去除牙菌斑生物膜对于抗菌药物的高效应用很重要。尽管根面清创术可以改善病情,但大量研究表明单独采用根面清创术不能大量减少龈下菌群中的伴放线聚集杆菌。全身用药可以有效减少伴放线聚集杆菌数量。短期内完成清创术并应用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力。文献支持的药物用量:·四环素250mg,每天4次,14天一疗程。·多西环素(四环素族)不超过200mg,100mg/d,13天一疗程。应用相对方便但疗效缺乏证据。·甲硝唑250mg(200mg,英国)+阿莫西林375mg(250或500mg,英国),每天3次,7天一疗程。抗菌药物应用也可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手术治疗结合。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和牙周炎·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

(NUG)是主要厌氧菌引发的内源性感染(第38章)。当涉及淋巴结时,甲硝唑结合非手术清创术可以进行有效治疗(例如200mg,每天3次,3天一疗程)。还应该使用氯己定等漱口水控制菌斑直至炎症所致疼痛减退。·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的损伤情况更严重,抗菌药物应用应贯穿治疗始终。急性牙周脓肿急性牙周脓肿排脓不充分和伴有淋巴结肿大 的炎症扩散症状时,应使用抗生素治疗。全身药物的其他应用全身抗生素应用被一些临床医生认为是牙周手术的后续 治疗,例如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的后续治疗。这类情况的疗效尚无充分证据。低剂量全身抗菌药物治疗四环素具有一些非抗生素特性,作为治疗优势:·抑制宿主来源胶原酶和金属基质蛋白酶活性。·抑制来源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来源的胶原酶。·抑制骨吸收。产品名多西环素?(Collagenex 国际/联盟制药,切本哈姆,英国)(20mg多西环素)试图利用其非抗生素特点,低剂量用药以影响菌群。该药物推荐联合应用于慢性牙周炎。一些研究表明,即使低剂量仍可改变菌群,尽管未有研究发现其抗菌疗效。临床作用及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调查研究。局部药物治疗这些药物被用于成人慢性牙周炎治疗。临床试验已单独或联合根面清创术局部应用药物进行治疗。有关额外临床附着获得及牙周袋深度减小的报道结果较保守,一些认为没有改善,一些发现有1mm附着获得。一些商品化局部药物已被研发。所示

牙周病学题库及答案2教学总结

111.以下因素影响龈下菌斑的细菌组成,.除外 A.龈沟和牙周袋的解剖条件 B.牙周袋的深度 C.唾液 D.龈沟内的氧化、还原电势(Eh) E.龈沟液的成分 112.与亚洲组织破坏关系最为密切的菌斑是 A.龈下菌斑 B.龈上菌斑 C.附着菌斑 D.非附着菌斑 E.颈沿菌斑 113.当牙周病处于活动期时,有关龈下菌斑的描述错误的是 A.非附着菌斑体积增大 B.非附着菌斑的量相对较少 C.非附着菌斑的细菌数量增多 D.革兰阴性细菌成为非附着菌斑的优势菌 E.可动菌成为非附着菌斑的优势菌 114.牙周菌斑内的细菌可产生以下酶破坏牙周组织,除外 A.水解酶 B.胶原酶 C.弹性蛋白酶 D.蛋白酶 E.透明质酸酶 115 牙周菌斑内的细菌胞膜成分中,与炎症反应关系最密切的成分是A.粘性多肽 B.荚膜 C.内毒素 D.质磷壁酸 E.菌毛 116.龈下菌斑中能产生白细胞毒素的细菌是 A.嗜二氧化碳噬纤维菌 B.牙龈卟啉菌 C.具核梭杆菌 D.伴放线放线杆菌 E.螺旋体 117 牙周菌斑中的细菌主要通过以下方式破坏牙周组织,除外 A.直接侵入牙周组织 B.产生代谢产物直接毒害组织细胞 C.产生各种酶破坏细胞间质 D.产生抗原,激活宿主的免疫反应 E.产生内毒素,激活宿主的炎症反应

118.有关牙周病致病菌较为公认的观点是 A.菌斑大量堆积导致牙周病 B.外源性特异致病菌的感染导致牙周病 C.非特异性的口腔正常菌群混合感染导致牙周病 D.不同类型的牙周炎其龈下菌斑的组成基本相似 E.不同的牙周组织炎症有相关优势菌的存在 119.有关牙周病的致病菌其不正确的观点是 A.牙周健康区与病损区菌斑中的微生物组成同B.牙周病的致病菌均是口腔的正常菌群C.同一患者的不同病损部位其微生物组成不一样 D.每一类型的牙周炎症均有其关键的特殊致病菌 E.牙周病与口腔中的菌群失调有关 120 牙周病的致病菌,哪项是不正确的? A.健康牙周菌斑薄,细菌量少 B.牙龈炎时,菌斑中的细菌以革兰阳性杆菌为主 C.牙周炎时龈下菌斑的量不变 D.牙周炎时龈下菌斑中的革兰阴性菌增多 E.牙周炎时龈下菌斑中的厌氧菌增多 121. 牙周病的致病菌,哪项是不正确的? A.慢性牙周炎非附着菌斑的量增加 B.慢性牙周炎非附着菌斑以革兰阴性厌氧杆菌为主 C.快速进展性牙周炎的非附着菌斑量增加 D.快速进展性牙周炎.非附着菌斑以革兰阴性厌氧杆菌为主 E.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的菌斑量显著增加 122.有关牙石,哪项是不正确的? A.牙石对牙周组织的危害主要来自机械刺激 B.牙石增加了菌斑的滞留 C.龈下牙石需用探针检查 D.龈下牙石对牙周组织的危害大于龈上牙石 E.牙周病的治疗应彻底清除牙石 123.影响牙石形成的因素是 A.唾液 B.菌斑 C.口腔卫生习惯 D.修复体的光洁度 E.以上均是 124.引起事物嵌塞的原因,除外 A.牙齿错位或扭转 B.牙齿缺失后长期维修复 C.修复体在龈缘的位置 D.修复体未修复邻面龋和边缘嵴 E.合面德过度磨损 125.关于合创伤,哪项是错误的? A.合创伤影响牙周炎症的扩展途径和组织破坏程度 B.合创伤可引起牙周炎症

牙周病习题汇总

牙周病学习题汇总 1、引起牙龈炎最主要的细菌是: A、革兰阳性杆菌 B、革兰阴性杆菌 C、螺旋体 D、衣原体 E、粘性放线菌 2、正常龈沟深度: A、≦0.5㎜ B、≦1㎜ C、≦2㎜ D、2~3㎜ E、≦3㎜ 3、牙龈炎患者主诉症状通常为: A、牙齿移位 B、口腔异味 C、食物嵌塞 D、牙龈出血 E、以上均是 4、龈上牙石易沉积于: A、上前牙邻面 B、双尖牙 C、磨牙 D、颊面和下前牙舌面 E、舌面和上前牙唇面 5、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不包括: A、牙面及白垢 B、食物嵌塞 C、咬合创伤 D、酸、碱等化学刺激 E、不良充填物及修复体 6、引起妊娠期龈炎的病因是: A、内分泌改变 B、咬合创伤 C、妊娠本身 D、营养不良 E、以上都有 7、急性溃疡性坏死性龈炎的主要致病菌为: A、溶血性链球菌 B、白色念珠菌 C、变形形链珠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菱形菌及螺旋体 8、牙周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是: A、牙齿移位 B、牙周溢脓 C、口臭 D、牙周袋形成 E、牙龈肿胀、出血、疼痛 9、龈沟底在釉牙骨质界的根方,同时龈沟深度超过多少称为牙周袋: A、2㎜ B、2.5㎜ C、3㎜ D、4㎜ E、6㎜ 10、治疗牙龈炎首选方法: A、选用漱口水,保持口腔卫生 B、去除牙石 C、牙龈切除 D、选用抗生素 E、A+B+D 11、确定有牙槽骨吸收的标准是: A、牙齿松动程度,Ⅱ度以上松动为有骨吸收 B、牙周袋深度,大于4mm的牙周袋为有骨吸收 C、牙槽嵴顶到釉牙本质界的距离,超过2mm可确定有骨吸收 D、X线示牙周膜间隙透射区变宽 E、X线示根端有圆形或椭圆形阴影 12、牙齿松动与下述哪项因素关系不大: A、牙槽骨吸收 B、创伤 C、牙周韧带的急性炎症 D、女性激素水平变化 E、牙龈重度炎症 13、Ⅱ度松动牙是指: A、出现垂直向松动 B、略大于生理动度在1mm以内 C、从正常位臵向任何方向摇动,动度大于2mm D、从正常位臵向任何方向摇动,动度在1~2mm E、从正常位臵向任何方向摇动,动度大于3mm 14、槽骨吸收程度分三度,Ⅱ度吸收是指: A、吸收≦1/3根长 B、1/3根长<吸收<2/3根长 C、1/2根长≤吸收≤2/3根长 D、1/3根长≤吸收≤1/2根长 E、≥2/3根长 15、牙周病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有:

牙周病局部药物治疗

牙周病的局部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方法较多,包括含漱、冲洗、局部应用缓释和控释药。与全身用药相比,局部用药在牙周病治疗过程中更为常用。其目的是消炎、止痛、除臭、收敛、止血、去腐等。局部用药(通常是能缓慢持续释放药物的缓释或控释制剂),因其可减少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局部药物浓度高、持续时间长、不易引起口腔菌群失调、无或较少全身性摄入等诸多优点,已成为牙周病药物治疗的主要用药方式。在不宜全身用药时,局部用药为最佳方式。局部用药是牙周病药物治疗的重要方面,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预防或减少菌斑的形成;二是作为牙周炎的辅助治疗。作为牙周炎辅助治疗的局部用药,主要用于牙周脓肿等急性炎症以及经过机械治疗(SRP)后仍有5mm以上的牙周袋并有出血等未控制的部位等。 牙周局部用药的方式包括:含漱、龈上和龈下冲洗、涂布以及牙周袋内缓释和控释药物的使用等。 临床局部药物及使用方法主要有: 一、含漱药物 (1)、0. 05~0. 2%氯己定液(洗必泰液) ( Chlorhexidine) 是目前最好的菌斑抑制剂,对G+菌和G-菌及真菌都有较好的杀灭作用。每日含漱2~3次,每次含漱1~2 min。该药味苦,长期使用可使牙齿及黏膜着色。 (2)、西吡氯烷 (Cetylpyridinium chloride,CPC) 西吡氯烷又称西吡氯铵,是一种阳离子季铵化合物,可与细菌细胞壁上带负电荷的基团作用而杀灭细菌,其抗菌作用不如氯己定,但优势是副作用也比氯己定弱,且无牙面着色。剂型有0.05%~0.1%的西吡氯烷溶液,用于含漱。有报道用该药含漱后,可使菌斑的量减少25%~35%,市售的一些含漱液中含有此成分。 (3)、三氯羟苯醚 (Triclosan) 三氯羟苯醚又称三氯生,是一种非离子性的广谱抗菌剂,过去数十年用于肥皂、除臭剂等,近年来用于含漱剂中,或加入牙膏中,具有抑制菌斑形成及抗炎的双重作用。有报道用0.15%的三氯羟苯醚含漱4周后,患者的菌斑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含漱后在口腔内停留时间短,抗菌斑作用不如在牙膏中明显。 (4)、氟化亚锡液

牙周病患者的系统治疗

牙周病患者的系统治疗 一、牙周炎患者检查:根据用牙周探针探测龈沟深度分型 健康牙龈:不超过2—3mm 牙龈炎:超过3mm,尚未形成牙周袋 有牙周袋形成:超过3mm,出现附着丧失 二、牙周炎患者的常见主诉 (1)自觉口腔卫生状况不佳,要求洁牙; (2)牙龈红肿出血,或咀嚼硬物时出血,偶也可有自发出血; (3)牙缝变大,食物嵌塞; (4)牙齿松动,咀嚼无力,进一步牙齿缺失; (5)牙周脓肿; (6)牙龈退缩,牙齿敏感,若前牙发生牙龈退缩时,可影响美观; (7)其他科室转诊。 三、牙周炎系统治疗 (一)、急性处理:在第一时间内解决患者的主诉问题! 1、急性牙龈病、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急性龈乳头炎 2、牙龈脓肿 3、牙周脓肿 (二)牙周基础治疗 1、基础治疗(Initial Therapy)也被称为: Ⅰ期治疗(Phase ⅠTherapy) 非手术治疗(Non-surgical Therapy) 致病因素相关治疗(Cause-related Therapy) 病因治疗(Etiologic Phase of Therapy) 2、牙周基础治疗(Initial Periodontal Therapy)的目的在于运用牙周常规的治疗方法消 除致病因素(微生物病因及促进因素),控制牙龈炎症。经过基础治疗治疗后,牙周疾病的进展得到控制,同时维持牙列处于健康﹑舒适﹑功能并具有适当美观的状态。 3、基础治疗包含的内容 (1)、牙周基础治疗≠洁治和刮治 (2)、口腔卫生宣教 (3)、洁治术及根面平整 (4)、消除菌斑滞留因素及其他的局部促进因素 (5)、拔出无保留价值的牙 (6)、炎症控制后必要的咬合调整 (7)、药物治疗 (8)、发现和尽可能的纠正全身性或环境因素 (三)、美国牙周病学会规定的内容 1、患者全身危险因素的评估及改变,包括全身系统疾病﹑全身状况﹑吸烟﹑药物滥用﹑药 物使用,同时患者的内科医生咨询也是Ⅰ期治疗中一项必要的内容。 2. 患者的自我菌斑控制 3. 牙齿表面上菌斑、牙结石的去除 4、抗菌药物及设备的恰当使用包括必要的菌斑取样及药敏试验 5. 局部促进因素的控制或去除,包括如下:

牙周病患者龈上洁治术体会

牙周病患者龈上洁治术体会 发表时间:2015-04-09T17:03:06.9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3期供稿作者:黄士萍[导读] 牙周病是社区口腔门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治疗多采用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 黄士萍 (齐齐哈尔市铁锋区北局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1002) 【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的龈上洁治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牙周病患者25例龈上洁治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者经治疗显效22例,显效率88%;有效3例,有效率12%;均有效,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龈上牙石常常延伸到龈沟或牙周袋内与浅的龈下牙石相连,因此在洁治时应同时去除龈沟内的牙石,对深层的龈下牙石,通常待龈炎减轻、出血减少时,再作龈下刮治。 【关键词】牙周病龈上洁治术 【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114-02 牙周病是社区口腔门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治疗多采用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龈上洁治术是指用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色渍,并磨光牙面,以延缓菌斑和牙石再沉积的方法。洁治术是去除龈上菌斑和牙石的最有效的方法。龈上牙石常常延伸到龈沟或牙周袋内与浅的龈下牙石相连,因此在洁治时应同时去除龈沟内的牙石,对深层的龈下牙石,通常待龈炎减轻、出血减少时,再作龈下刮治[1]。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牙周病患者25例龈上洁治术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来院门诊的牙周病患者25例,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22~73岁,平均46岁;病程时间长短不等。均有牙龈出血、牙周肿胀、牙周脓肿等症状,牙周袋在4mm以上。 1.2 方法大多采用改良握笔式,即以中指的指腹放于洁治器的颈部,同时以中指或中指加无名指置于被洁治牙附近的牙为支点。此执握方法稳定、灵活、效率高。支点放在靠近力点的硬组织上,支点一定要稳。洁治时器械的工作刃放在牙石的根方,紧贴牙面,与牙面形成80°角,使用腕部发力,向牙合面方向用力将整块牙石从牙面上刮下,避免层层刮削。洁治动作以垂直、水平或斜向等推拉进行,每刮一下应与前一动作有重叠,以免遗漏牙石。器械的移动范围一般在1~2 mm,刀刃不能超过切缘及牙合面,以免损伤软组织。洁治完后注意,需用探针仔细检查是否干净,并加以抛光。 2 结果 25例患者经治疗显效22例,显效率88%;有效3例,有效率12%;均有效,总有效率为100%。 3 讨论 龈上洁治术是指用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牙面上沉积的色素,并磨光牙面。在洁治时还应将龈沟内与龈上牙石相连的浅的龈下牙石一并去除。龈上洁治是对牙周病患者进行机械清除牙石、菌斑的第一步。通过龈上洁治可使牙龈炎症完全消退或明显减轻,而对于牙周炎而言,只有经过龈上洁治术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的龈下刮治等治疗,此外在牙周病治疗的维护期中,龈上洁治术也是主要的复治内容[2]。因此,龈上洁治术技巧是口腔医生的基本功,是每一位口腔医生必须掌握的技术。 凡需去除龈上牙石、软垢和菌斑者,常见的适应证有牙周疾病的预防;牙周疾病的基础治疗和维护期治疗;牙齿正畸前、修复前、口腔颌面部手术前及头颈部放疗前准备。血友病、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使用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及其他传染病患者忌用超声洁治。 超声波洁牙机是一种高效去除牙石的器械,具有使用简便、省时省力的优点。超声波洁牙机的使用方法:接通水源电源,踩脚踏开关,见工作头有水雾喷溅,说明超声振动已产生。工作头有各种不同形状,根据牙的不同部位、牙石的多少选择适宜的工作头。洁治时工作头与牙石轻轻接触,相交呈0~15°,调节超声功率,使用足以去除牙石的最小功率进行洁治。使用超声波洁牙机进行洁治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安装心脏起搏器的人禁用,以免因电磁波干扰起搏器工作,造成眩晕和心律紊乱[3]。②对于有肝炎、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者也不宜使用超声洁牙,以免血液和病原菌随喷雾而污染诊室空气。③为减少环境污染,防止感染,术前必须让患者用氯己定溶液或过氧化氢溶液含漱一分钟,并在洁治区涂布1%的碘酊。④医生应有防护措施,如戴口罩、帽子、防护眼罩、手套等。⑤洁治完成后应注意工作头和手机的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以改良握笔法握持洁治器。以中指与无名指紧贴一起共同作为支点,或以中指作支点。将指腹支放在临近牙齿上,支点位置应尽量靠近被洁治的牙齿,并随洁治部位的变动而移动。将洁治器工作刃尖端1~2mm的部位紧贴牙面,以探查的动作达到并放置于牙石根方,调整洁治器工作面的角度,使之与牙面成70°~90°角,以80°角左右为宜。 去除牙石时,先向牙面施加侧向压力,以支点为中心,然后转动前臂-腕部发力,将牙石整体向冠方刮出,必要时可辅助使用推力。避免层层刮削牙石。用力的方向一般是向冠方,也可斜方向和水平方向。工作刃的尖端应紧贴牙面,避免损伤牙龈。完成一次洁治动作后,将器械移至下一个部位,部位之间应连续,即每一次动作与上一次动作的部位有所重叠。洁治顺序是将全口牙分为上、下颌的前牙,以及后牙左右侧6个区,逐区进行洁治,避免遗漏。洁治时要保持视野清楚,随时拭去或吸去过多的血液和唾液。 参考文献 [1]曹采方.牙周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21. [2] 李慧.碘仿甲硝唑糊剂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8):78. [3] 葛天壮.115例牙周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1(30).112.

牙周病题库及答案

牙周病学 A1 型题 1.关于牙周病患者的全身病史,哪一项不准确? A.牙周治疗必须在全身疾病控制下才能进行 B.有助牙周病病因的全面分析 C.全身疾病改变对治疗的反应 D.提醒医生对特殊病人采取特殊治疗 E. 全身疾病改变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 2.关于牙周病史,哪一项不正确? A.就诊的原因及目的 B.过去的牙周治疗史 C.口腔卫生习惯 D.是否有夜磨牙史,血液病史 E.发病时间与主要症状 3. 关于牙周现病史,哪一项不正确? A.通过问诊收集病史 B.发病的时间、过程及可能的诱因 C.牙龈出血、牙周脓肿出现的情况 D.吸烟史及家族史 E.口腔卫生的情况 4.全身病史的内容,除了, A. 传染病史 B. 糖尿病 C. 个人史 D. 药物过敏史 E. 癫痫病史 5. .X 线片具有局限性,除了 A. 拍X 线片费时及费用较高 B. 不能显示软组织袋 C. 不能精确反映邻间骨缺损的形态 D. 不能准确反映颊、舌侧骨高度 E. X 线片显示的骨破坏比实际破坏轻 6.正常牙龈的最佳描述是 A. 颜色是粉红色 B. 颜色是鲜红色 C. 颜色是暗红色 D. 颜色是暗紫色 E. 以上均可能 7.牙龈的临床特征,哪一项不正确? A. 牙龈颜色的变化可呈局部或全口腔 B. 皮肤黑者,正常牙龈可见色素沉着 C. 正常的牙龈边缘通常较钝厚 D. 炎症和创伤可引起牙龈外形的改变 E. 炎症弥漫指已波及到附着龈 8.关于龈组织变化,哪一项不正确? A. 健康牙龈坚实而有弹性 B. 正常附着龈可有点彩或无点彩 C. 龈裂是牙龈炎症的表现 D. 慢性炎症导致结缔组织纤维和细胞的增加 E. 牙龈肥大意味着牙周袋的形成 9.慢性牙龈炎症的体征,除了 A. 溢脓 B. 出血 C. 颜色的改变 D. 疼痛 E. 牙龈红肿 10.牙周袋的最佳解释是 A. PD >3 ㎜ B. PD>5 ㎜ C. PD>3 ㎜,未见上皮附着向根方增殖 只与21.X 线片的读片内容为 D. 冠根比例 E. 牙周膜的宽度 F. 不良充填体 G. 牙槽骨的破坏形式 H. 以上均是 21.X 线片的读片内容为 I. 冠根比例 J. 牙周膜的宽度 K. 不良充填体 L. 牙槽骨的破坏形式 M. 以上均是 N. 上皮附着向根方增殖有关 O. 与骨丧失有关,上皮附着可正常 11.牙周探诊最重要的诊断意义是 A. 附着丧失比袋深更有意义 B. 袋越深,表明牙周病越重 C. 牙周病的程度与龈缘的位置有关 D. 牙龈出血是牙龈炎症的表现 E. 袋内溢脓是牙周炎症加重的体征 12.牙周探诊的最佳力量是 A. 10~20g B. 15~20g C. 20~25g D. 20g 以下 E. 25g 以上 13.牙周探诊的主要内容,除了 A. 龈下牙石 B. 牙周袋的形态 C. 溢脓 D. 附着水平

治疗牙周炎的七种食物

治疗牙周炎的七种食物 牙周炎引起牙痛,很要人命,面对牙周炎的发作,怎样才能治疗好牙周炎呢,下文为大家介绍治疗牙周炎的七种食物。 1、取大蒜适量捣烂,温热后敷在痛点上可以缓解牙髓炎、牙周炎以及牙痛等症状。 2、取蜂房适量,加纯酒精适量,点火燃烧,待蜂房烧成黑灰时,用手指蘸灰涂于患牙,一般4~5分钟可止痛。 3、取白胡椒10克研成末,加白酒调成糊状,分4次放入牙洞内。 4、取普通白酒100克放入茶缸里加上食盐10克;搅拌,等盐溶化之后放在炉子上烧开。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注意不要咽下去,牙痛就立刻止住了。 5、把味精按1∶50的浓度用温开水化开后,口含味精溶液一会儿就吐掉。这样连续几次,坚持两天后牙痛就会好的。 6、取陈醋120克、花椒30克、熬10分钟,待湿后后含在口中3-5分钟吐出(切勿吞下),可止牙痛。 牙周病是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骨质、牙周韧带和牙槽骨因炎症所致的一种疾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也是导致牙齿丧失的一个主要原因,那么牙周炎可以吃什么。 1、供给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叶酸等。B 族维生素有助于消化,能保护口腔组织;维生素C可调节牙周组织的营养,可促进牙龈出血复原,有利于牙周炎的康复。 2、注意矿物质的摄入。尤其是钙、磷、锌的摄入量及其比例关系,锌可以抗感染,增强愈合。 3、补充丰富的高蛋白饮食。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及抗炎能力,提供损伤组织修复所必需的原料。多食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品,如豆制品、鸡蛋、牛奶、瘦肉、鱼虾等。 4、少吃油腻、刺激性食物。油炸、油煎的油腻食品以及糟货、海货、大蒜、韭菜、烟酒等刺激性食品要少吃,少吃糖和精制糖,因为糖类导致菌斑形成并阻止白细胞消灭细菌。 5、中医认为牙周炎是由于火与肾虚二者引起,凡由火气引起的牙周病,应戒厚味,清火邪为主,可用绿豆汤、芦根汤。不用油煎炸、少用厚滋浓味的食物,多用瓜果蔬菜清淡的食物。凡由肾虚而引起的牙周病,应以补肾为主。 6、可用高质量的动物性蛋白质,多用奶类与贝壳类食品与新鲜的红黄绿色蔬菜。如取鲜马兰头四两洗净,放适量水煮烂,再用纱布绞汁,每日取汁一碗,分二次服用,五天为一疗程,有消炎解毒功效。

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7-09-27T16:18:07.7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3期作者:陈俊[导读] 采取口服利君沙来治疗牙周疾病,并结合龈上洁治术或者采取龈下刮治术来进行治疗,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崇阳县人民医院湖北咸宁 437000 摘要:目的对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份-2017年6月份收治的180例牙周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180例牙周疾病患者采取口服利君沙来进行治疗,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对于出现牙结石的患者可以采取龈上洁治术或者采取龈下刮治术来进行治疗,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以后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结果经过为期2个疗程的治疗以后,18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7.22%;结论采取口服利君沙来治疗牙周疾病,并结合龈上洁治术或者采取龈下刮治术来进行治疗,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口腔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牙周疾病;治疗效果;分析导致牙周病发生的原因具有多样性,比如患者口腔内部细菌滋生、患者心理发生变化、患者内分泌紊乱等都可以引起牙周病的发生。引起牙周疾病的病菌可以在血液循环的作用下进入患者的血液,继而导致菌血症的发生,病菌的毒素因子或者其代谢产物都可以造成病菌的扩散和侵蚀,久而久之必然会对患者的身体机能带来损害,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本文对牙周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希望为以后牙周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点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8月份-2017年6月份收治的180例牙周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87例男患者,有93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21-76岁,平均年龄为48.7±2.7岁,患者的病程最短的为3个月,最长的为14年。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测,所有患者都确诊为牙周病,有79例患者属于牙龈炎,有101例患者属于牙周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牙周疾病以后:可以采取龈上洁治术或者采取龈下刮治术来清除牙石菌斑,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减少菌斑微生物对患者牙龈带来的损害,这是治疗牙周病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选用口服利君沙来进行牙周病的治疗。治疗方法具体为:一天口服3次,一次3片,一个疗程为5天,连续口服治疗2个疗程。如果在口服利君沙进行牙周病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牙结石,这时就可以采取龈上洁治术或者采取龈下刮治术来对牙结石进行清除。同时,在清除牙结石之前,可取适量的丁硼膏涂抹在患者牙龈部位持续3-5分钟,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牙结石的形成。当洁治术结束以后,如果患者的牙龈周边出现红肿,可以将具有收敛、消炎的碘甘油涂抹于红肿处【2】。医护人员要告诫患者多饮水、适量补充维生素C、确保睡眠质量和休息时间充足。同时压迫叮嘱患者在治疗后一个月、治疗后3个月都要来医院进行复查,已防治复发。 1.3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显效指的是治疗2个疗程以后,患者的牙龈再没有出现出血、红肿、疼痛等症状并且牙龈质地坚固。有效是指治疗2个疗程以后,患者牙龈出血、红肿、疼痛等临床症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会有少量出血的发生,患者牙龈质地有点疏松。无效是指治疗2个疗程以后,患者牙龈出血、红肿、疼痛等临床症状没有改善,并且出现加重的现象。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都采取SPSS18.0来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来检验组建率的对比,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最近几年牙周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未成年人发生牙周疾病的几率达到了90%,而成年人发生牙周疾病的几率则高达97%。导致牙周病发生的原因具有多样性,比如患者口腔内部细菌滋生、患者心理发生变化、患者内分泌紊乱等都可以引起牙周病的发生。但也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菌斑细菌是引发牙周病的主要原因,牙结石就是矿化的菌斑和其他沉淀物质,一旦菌斑附着在患者的牙龈或者牙周边缘,就会引起细菌的滋生、附着、沉积等,久而久之就会对牙周组织带来危害,导致牙结石的形成。牙结石一旦兴成,不仅会对患者的口腔卫生带来影响,更重要的是牙结石可以导致菌斑增加,进一步加重牙周疾病。所以说,本文在进行牙周病治疗时,不但要给予口服药物,而且还要进行必要的龈上洁治术或者采取龈下刮治术来清楚牙结石,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3】。 牙周病一旦治疗不及时就会对患者的身心和生活治质量带来巨大的影响。引起牙周疾病的病菌可以在血液循环的作用下进入患者的血液,继而导致菌血症的发生,病菌的毒素因子或者其代谢产物都可以造成病菌的扩散和侵蚀,久而久之必然会对患者的身体机能带来损害,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一旦出现牙周病就要及时到正规、专业的医院就诊,一旦延误,就和增加全疾病发生的几率【4】。本文采取利君沙来进行牙周病的治疗,利君沙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抗菌和抑菌的效果,在口服利君沙的同时进行必要的龈上洁治术或者采取龈下刮治术来清楚牙结石,这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牙周病的治疗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于医护人员而言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探索,总结出更多的牙周病治疗技术。与此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口腔卫生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对牙龈平时的护理,最大限度降低牙周病发生的几率。

牙周病的分级判断及治疗方法

牙周病的分级判断及治疗方法 牙周病分级: 牙龈炎:牙龈有炎症和出血,无牙周袋,无骨吸收。 轻度牙周炎:牙龈有炎症和出血,牙周袋<4mm,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 中度牙周炎:牙周袋<6mm,骨吸收超过根长1/3但不到1/2。 重度牙周炎:牙周袋>6mm,骨吸收超过跟长1/2。骨吸收越多则牙松动越明显。 牙周炎治疗的成功于否,一方面在于正确的治疗计划和医生精湛、细致的治疗,另一方面要求患者的认真配合和持之以恒的自我控制,两者缺一不可,否则任何治疗都不能维持长久的疗效。 牙周治疗分为四阶段阶段 1、牙周基础治疗:消除牙周疾病的致病因素、控制炎症、终止疾病的进展。(牙周基础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适用每一位牙周病患者。无论牙周炎的严重程度,此为必须。) 方法:1.建立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习惯,保持口腔卫生。 2.通过洁治术、根面平整消除龈上和龈下的菌斑、牙石。 3.消除其他一些局部刺激因素。 4.无保留价值的牙齿拔除。 5.炎症控制后调整牙齿的咬合使之形成平衡的咬合关系。 6.药物治疗。 7.纠正全身性或环境因素,比如吸烟。 复诊、术后评估:A、炎症仍未消除,则继续基础治疗 B、致病因素已消除,

炎症被控制,可转入维护期。 C、若仍有5mm以上牙周袋且探诊出血或骨形态不良,需行牙周手术。 2、牙周手术治疗:为了能在直视下进行彻底的根面平整和清楚感染的组织,而且纠正牙龈和骨外形。 3、修复治疗:如果有牙齿已经缺失(掉了),在这个阶段可以进行修复,就是装假牙。如果仍有松动的牙齿,进行固定。 4、维护期(此为牙周疗效得以长期保持的先决条件) 要求患者定期复诊,再根据复诊发现的问题制定新的治疗计划。并进行基础治疗,维护牙周健康。 以上4个阶段要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第1和第4阶段对每个病人都是必须的,第2,3酌情安排。

牙周病的治疗及预防

牙周病的治疗及预防 摘要 牙周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牙周病的早期症状不易引起重视,造成牙周组织长期慢性感染,炎症反复发作,到患者就诊时病情已相当严重,不仅损害口腔咀嚼系统的功能,还会严重影响全身健康。青少年牙周炎是累及多数牙齿的牙周组织的慢性变性损害,其特点是大部分病人较年青,病变发展迅速,以致发病早期牙齿就出现松动、移位、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然后出现继发感染,引起炎症改变。发病因素可能与遗传有关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牙周炎两大类。 牙菌斑、细菌及其产物是牙周病最主要的病因,是引发牙周病不可少的始动因子。主要是口腔卫生不良,微生物的作用,牙结石刺激,特别是齿龈下牙石危害性最大。全身因素与营养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此外,创伤、不良修复体的刺激.也是病因之一。总的分为局部和全身两方面的因素。局部因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全身因素可影响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两者之间有密切关系。 牙周病治疗可以分为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和食疗,治疗的过程各不相同,并且根据不同的患者医生会设计不同的治疗方案。所以每个人都要有良好的口腔卫生,预防口腔疾病。 关键词: 发病病因,治疗方法,预防

前言 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其病因传统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中牙菌斑、细菌及其产物是牙周病最主要的病因,是引发牙周病不可少的始动因子。主要是口腔卫生不良,微生物的作用,牙结石刺激,特别是齿龈下牙石危害性最大。全身因素与营养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此外,创伤、不良修复体的刺激.也是病因之一。牙周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总的分为局部和全身两方面的因素。局部因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全身因素可影响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两者之间有密切关系。 它们的症状各有特点,轻重不同,早期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易被忽视。开始时,牙龈具有红肿的炎症表现,易出血,最后由于牙周膜、齿槽骨的破坏,导致牙齿松动。牙周疾病和龋病一样,是危害人类牙齿健康的第二大病。我国大约有23以上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但由于患者不易察觉,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牙周疾病。 牙周疾病的致病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局部因素,也有全身因素。 局部因素主要是口腔污物、咬合创伤、食物嵌塞等。所谓口腔污物种类繁多,最重要的有两种:一是牙菌斑;二是牙结石。牙菌斑是由集聚在具有粘性的透明薄膜上,牢固地粘附在牙龈附近的牙齿上,由细菌产生的毒素刺激牙周而发 生的疾病。牙结石是堆积在牙颈部周围的硬性污物,它是因牙面上的牙菌斑和其他污物经矿化而成的。而牙结石具有多孔的表面,又利于牙菌斑的附着,从而导致牙龈炎发生,因此人们认为牙结石不是炎症发展的直接原因,但能促进炎 症的进一步发展。有人认为,吸烟是加速牙菌斑、牙结石沉积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