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心理学课程介绍

普通心理学课程介绍

普通心理学课程介绍
普通心理学课程介绍

普通心理学课程介绍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希望达到以下目标:

1、系统地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认识一些心理学家和他们的实验及理论。

3、初步形成多种视角的心理学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普通心理学主要研究正常成人心理活动的基础规律,既探讨心理的生理机制,又探讨心理的社会制约性,有时涉及儿童或动物心理,是为了借以比较且增进对这些基础规律的理解;有时涉及应用心理学问题,是为了给基础规律提供例证。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心理学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心理学各分支提供理论基础。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咨询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也常被称为“基础心理学”、“心理学概论”和“心理学导论”等。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的,是要使学生掌握心理现象的概念、规律和事实,对心理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有所了解,初步形成多种视角的心理学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普通心理学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在内容的安排方面,既要注

意到本学科知识系统性,同时又尽量避免与后面课程的重复。

2、普通心理学课程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教学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大量的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概念和原理。

3、课时较紧,再加上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与自学的能力,因此,对本课程中容易看懂的部分章节,可以安排学生自学为,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来归纳教材内容。授课的重点是教材中的关键内容和难点。

本课程开设之初作为心理咨询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每周4学时,两个学期144学时。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和心理咨询专业培养目标我们调整的课程计划改为一个学期56个学时,同时安排一定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共有四部分,分为十四章。

第一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二章。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分支、掌握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了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让学生了解心理与脑的关系,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心理观。

第二部分:认知部分。主要研究人类的信息加工。包含六章内容。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注意和言语等。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掌握人类怎样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表面到内在来把握这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掌握人类感知、

记忆、思维和想象、注意及言语活动中的现象和规律。

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人类动机系统。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情绪与情绪表现,情绪与需要、需要与行为、需要与动机、动机与行为等等,揭示人类行为的动力因素。

第四部分:主要研究人类特性,也称人格。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么去测量和描述等。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对象是心理咨询专业大一学生。这些学生是初次接触心理学课程,一般抱有浓厚的兴趣,同时已具备与心理学有密切联系的有关哲学和解剖生理学的知识。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系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学习心理学一般应从普通心理学入手。本课程也常被称为“基础心理学”、“心理学概论”和“心理学导论”等。为后续的应用心理学学习提供概念和理论上的支持。

六、教材及参考书

普通心理学教材很多,但是没有专门供心理咨询专业专科学生使用的普通心理学教材,前几年一直使用本科用普通心理学教材,使用结果表明对专科生来讲难度大,针对性差,所以从2007级开始我们选用了沈德立主编 2003.8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心理学》。这本教材是经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专家审定的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2007级试用一年后觉得该教材结构清楚,体系合理,内

容简明比较适合高职高专“实用为主,够用就好”的原则。同时推荐一些参考书,供学有余力和想进一步钻研学习的学生参考学习。

有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8出版的《普通心理学》、黄希庭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心理学导论》、[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王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的《心理学与生活》

七、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在课程教学期间,布置以心理学名著导读和日常心理案例探究为主的课外作业:一是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选择阅读 2 部心理学名著,并撰写学习笔记;二是要求学生以叙事的方式整理 1~2 个日常心理案例,并能用心理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同时要求教师定期批阅、答疑。通过以上的课外作业,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注重发展性评价,将平时考查和期末考试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探索多样的考试方法,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完善试题库建设;加强平时成绩的评定与管理,严格、规范阅卷程序,加强试卷及考试的质量分析。

八、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努力提高讲授法、讲解法、阅读指导法等传统教学方法的效果,继续探索案例教学法、实验演示法、问题探究法等互动性、研究性强的教学方法,并不断总结提高。

教学方法改革;学生主体性发挥;突出实践性、适用性和趣味性。

九、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

本课程作为心理咨询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的任务是为学生奠定一个很好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本课程的特色是让学生掌握牢固的扎实的心理学基础理论。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突出讲解、理解、背诵。用验证性实验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咨询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入门课。综观几年来的教学,其特色可用两句话概括:教师队伍素质较高,教与学积极互动。

1、教师队伍素质高

本课程团队教师有8人次获省级以上奖励,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文明教师、教育工作者4人次,校级优秀教师8人次校级以上优质课、优秀教学成果奖8人次。

近五年来,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各类课题10余项,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5篇,其中国家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9篇。

2、教与学积极互动

建立学生意见反馈制。每学年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向学生进行教学反馈信息调查。就老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5个等级的评估,同时写出教学反馈意见或建议。在双方互动中提高教学水平。

本课程的创新点是简化教学内容,压缩课时,让学生掌握心理咨询工作所必备的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不做冗长的理论分析,体现高职类院校教学的特点。

十、本课程改进的方向与途径

本课程在省内同类高校无论是教学理念、师资水平、教学效果、科研能力、教学手段、教学资料的整理方面都属于领先水平。

本课程的重点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点的处理是通过讲解让学生获得清晰的概念、理解理论达到一定的深度,然后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讨论案例和经典实验,布置背诵作业要求所有重点概念必须背诵。

难点是各个心理学派的理论。处理是在讲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课下阅读相关的专著,结合心理学史,理清心理学发展的路径,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理论的假设性、局限性、可证实性和可证伪性。

努力改善教学条件。使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达到每一节课。

丰富图书资料。使老师备课需要的参考资料和学生课外阅读有足够的图书资料。

加强校际交流。本课程教学的校际交流缺乏,缺乏相应的渠道和外校高水平老师交流。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使本课程教师都能够与高水平的教师有面对面的交流。

十一、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一)建设目标:

从提高普通心理学的科学性、前瞻性出发,提出课程建设目标如下:

1、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不断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先进性。

2、密切注视国内、外心理学发展动态,努力将普通心理学课程建设成省内有一定影响的课程。

3、加快CAI辅助教学课件、网络课件和录像教材等的配置和研制,使用网络教学与管理,更有利于本专业学生、和其它专业热爱心理学的学生的学习。

4、逐步尝试实施双语教学。

(二)建设步骤:

1、加强教学队伍建设,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2、优化教学内容,关注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关注中学教育实践问题。

3、不断完善教学大纲,努力使教学大纲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创新性,并免费上网。

4、重视教材建设。选用优秀教材,自行编写适合学生使用的相关教材及课件,并免费上网。

5、逐步推行网络教学。

6、进行网站(或网页)建设,为学习者提供交流的平台。

(三)课程资源上网计划:

1、将电子教案全部上网;

2、本课程的课程介绍、教师介绍、学习方法、指定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件、作业与思考题、考核方法、参考文献等内容已上网,逐步加以完善。

3、将全部教学实况录像上网。

9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3版)课后习题-第3章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圣才出品】

第3章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一、简释下列名词 1.反映 答:反映是指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是一切物质形态所具有的共同特性。反映特性受物质本身的性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因此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也不断变化。随着物质运动形式从低级向高级过渡,反映的形式也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但是高级的反映形式是以低级的反映形式为基础,它含有低级的反映形式,又不等同于低级的反映形式,具有自己的反映特点。 2.意识 答: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其中语言和思维是意识活动中的核心因素。意识是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它是人在劳动中,在用语言同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在社会历史条件的作用下形成的。意识一经产生又反作用于客观现实,在人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自我意识 答: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于自身内心世界的有意识的反映,包括自己的感知、思考和体验、愿望和动机以及客观事物与自身利害关系的反映,这种有意识的反映是借助于思维活动来实现的。

4.意识的觉知性 答:觉知性是人类意识的最基本特征,指人对外部刺激和自身内部心理活动的了解,表现为人不仅能意识到客观事物的存在,而且也能意识到自身的存在,自身同客观事物的复杂关系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等。 5.意识的能动性 答: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积极主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概括地说,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1)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3)意识的前进性。 二、问答题 1.试述动物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答:(1)心理的发生 心理是物质运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反映是指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是一切物质形态所具有的共同特性。反映特性受物质本身的性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因此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也不断变化。在物质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反映形式有: ①无机物的反映形式 无生命物质所具有最简单的反映形式,只具有物理的、机械的、化学的反映形式。 ②生物的反映形式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本规律的科学。 3.基础心理学把其他心理学学科的探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它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等心理现象。 5.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人格也称个性,它不是不独立,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感觉(只有某种感觉器官)、知觉(有了各种感觉器官)、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 7.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大脑活动的产品,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8.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我们的生活的经验;临床事实和对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脑解剖、生理的科学研究成果所获得的大量资料都证明这一观点。 9.心理现象具有客观性和能动性。心理反映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 10.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 的行为活动客观的研究人的心理。 11.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1.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主张从意识经验的结构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

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任务就是: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惠特海默、克勒、考夫卡,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5.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杜威。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6.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弗洛伊德,等等等等~~~ 7.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他们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它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8.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把人看做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9.生理心理学主要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脑的机制、心理活动的大脑机能定位和心理活动时大脑的物质代谢。 1.研究心理学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个案法;④实验法。 3.我们把组成神经元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4.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5.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6.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在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苏小七)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对象是本科心理学专业一年级学生,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历时一学年。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授、作业练习和实验室实验等三个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现状和发展有所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了解并实践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明确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式;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普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实现如下目标: (一)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普通心理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及知识要点;(2)了解普通心理学发展趋势。 (二)能力目标:(1)掌握普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的研究方法;(2)具备进行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初步能力;(3)形成较强的研究意识以及勇于探索创新、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许多内容涉及到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问题,因此,在学《普通心理学》之前,学生应具备一定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物理学知识,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与人合作和协调的能力等。 四、课程教学模块(或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课堂讲授和实验两部分。教学时间为一学年,总学时为102课时,平均每周2-4学时(第一学期每周2学时,第二学期每周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共92课时,实验10课时。

(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1、教师讲授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模块(或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览表(详表)

完整word版,华师版《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华东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作者:江苏师范大学韩中元 **注:不包含第三、十、十三章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分为认识、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方面。 3.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简述和论述 1.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心理过程和个性。 2.简述心理的实质 A: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说有哪些? A: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神经生理基础 一、名词解释 1.无(非)条件反射: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反射。 2.条件反射:有机体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 3.**经典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4.**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 5.条件性抑制:是在一定条件下逐渐习得形成的抑制,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6.非条件性抑制:有机体生来具有的先天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二、简述和论述 1. 简述神经系统的结构和脑的三个机能系统 A: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分为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分为脊髓和脑。 脑的三个机能系统:感觉区、运动区、言语区。 2.比较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反射的异同 A: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同样依赖于强化,都很重视强化的作用; 区别:操作性条件无条件刺激不明确;在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达到目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反应引发了强化刺激。 3.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基本规律和系统性功能 A:过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1. 课程编号:(901003) 2. 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 3. 总课时:44 4. 总学分: 2.5 5. 开课时间:第四学期 6. 适用专业:师范生 7.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简介 《普通心理学》是师范生的公共必修课,本课程立足于学院“一实二高三强四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为学生学习《普通教育学》、《学科教学法》等课程提供理论支撑,而且给学生参加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提供实践指导,特别是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奠定了基础。 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地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而且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主要的是为其日后在中小学工作提供了帮助。 三、教学目的、要求和方法 1. 教学目的: 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形成正确的心理学观念,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强化解决教育实践中典型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培养高素质的中学教师。 2. 教学要求: 第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意做到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具体的教学案例,力求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所突破,形成特色,以适应教学使用。第二,为了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对教学内 容不做过细要求,注重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不苛求教师,但强调教师的专

长,让学生在教师的专长上受益。 3.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辅以讨论、观影、自学、团体心理辅导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各种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心理现象的本质、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五、课外作业 自学作业2次、复习作业1次、观影报告1次、团体心理辅导报告1次 六、课程考核 1. 考试方式:课堂提问和讨论、检查课堂笔记、作业、观影笔记、章节重难点考核、开卷笔试等考核方式? 2. 考试次数:共9次,其中平时考核5次,阶段考核3次,结课考核1 次。 3. 记分方式:采用百分制计分方式 4. 课程总评成绩构成: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3版)课后习题-第4章 注 意【圣才出品】

第4章 注 意 一、简释下列名词 1.注意 答:注意通常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无意注意 答: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的产生和维持,不是依靠意志努力,而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对那些强烈的、新颖的和感兴趣的事物所表现的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它往往在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产生的。动物也有无意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初级表现形式。 3.有意注意 答: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主动地服从于既定的目的任务,它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有意注意的客体不易吸引人的注意,但又是应当去注意的事物。因此,要使意识集中在这种对象上就必须有一定的意志努力。 4.有意后注意  答: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一方面类似于有意注意,因为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相联系着;另一方面类似于无意注意,因为它不需要人的意志努力。

5.定向反射  答:定向反射是由情境的新异性引起的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它是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包括身体的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提高感官的感受性,并能动员全身的能量资源以应付个体面临的活动任务。 6.优势兴奋中心  答:优势兴奋中心是人在注意某些事物时,在大脑皮层相应区域产生的对当前刺激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核心。它具有适度的兴奋性,旧的暂时神经联系容易恢复,新的暂时神经联系容易形成和分化,因此能够充分揭露注意对象的意义和作用,对客观事物产生清晰和完善的反映。当大脑皮层一定区域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时,邻近的区域就处于不同程度的抑制状态,落在这些抑制区域的刺激,就不能引起应有的兴奋,因而得不到清晰的反映。优势兴奋中心的转移就是注意转移的生理机制。 7.注意的稳定性 答: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可以用某一时间范围内工作效率的变化来表示。注意稳定性的标志是活动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高效率。在注意的稳定中可以区分出狭义的注意稳定性和广义的注意稳定性。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 8.注意的广度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1)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言语、思维 心理过程情感 心理现象意志 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人生观、价值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1、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即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1)单细胞动物:无心理现象 (2)环节动物:有“感觉”的心理现象,如蚯蚓(触觉)、蚂蚁(嗅觉)、蜘蛛(感受震动)(3)脊椎动物:有了知觉 (4)灵长类动物:思维萌芽阶段 (5)人类:思维,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2、心理发展史 (1)科学心理学建立:1879年、冯特、德国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艾宾浩斯(德):“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3、心理流派的分类 (1)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奥地利) 人格的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分类一:心理学三大势力(2)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 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 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S---R),是一 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3)人本主义:罗杰斯、马斯洛 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 心理流派分类分类二:内省实验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 及它们如何连接成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的规律 机能主义——杜威(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重心理学实际应用) 格式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认知心理学——把人看做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分类三: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4、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客观性、辩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 5、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心理量表)、个案法、实验法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6、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功能是接受信息,传递信息。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 纲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编号:(901003) 2.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 3.总课时:44 4.总学分:2.5 5.开课时间:第四学期 6.适用专业:师范生 7.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简介 《普通心理学》是师范生的公共必修课,本课程立足于学院“一实二高三强四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为学生学习《普通教育学》、《学科教学法》等课程提供理论支撑,而且给学生参加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提供实践指导,特别是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奠定了基础。 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地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而且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主要的是为其日后在中小学工作提供了帮助。 三、教学目的、要求和方法 1.教学目的: 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形成正确的心理学观念,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强化解决教育实践中典型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培养高素质的中学教师。 2.教学要求: 第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意做到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具体的教学案例,力求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所突破,形成特色,以适应教学使用。第二,为了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对教学内

容不做过细要求,注重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不苛求教师,但强调教师的专长,让学生在教师的专长上受益。 3.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辅以讨论、观影、自学、团体心理辅导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各种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心理现象的本质、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五、课外作业 自学作业2次、复习作业1次、观影报告1次、团体心理辅导报告1次 六、课程考核 1.考试方式:课堂提问和讨论、检查课堂笔记、作业、观影笔记、章节重难点考核、开卷笔试等考核方式. 2.考试次数:共9次,其中平时考核5次,阶段考核3次,结课考核1次。 3.记分方式:采用百分制计分方式。 4.课程总评成绩构成:

普通心理学教案(全)

普通心理学 一、学科性质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本书介绍了绪论、人工信息加工、行为控制与调节、人的心理特性和活动与发展。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章感觉 第四章知觉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第六章记忆 第七章思维 第八章语言 第九章动机 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第十一章能力 第十二章人格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本章主要内容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如何研究心理学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1.本章重点:(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心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状况 2.本章难点:(1)心理学的研究类型(2)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第一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一、个体心理 (一) 认知: 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二)情绪与动机: 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 (三)能力和人格: 人的心理特性有些是暂时.偶然出现的;有些是稳固.经常出现的。这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有时也叫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心理特性包括能力(ability )和人格(personality)两个方面。 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的三个重要方面。前二个方面称心理过程,后一方面又称个性心理特点或个性其关系可用下表表示: ??????? ??????????? ????? —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心理特征信念、理想、价值观等 —需要、动机、兴趣、—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心境、信心、犹豫等。—注意、灵感、激情、—心理状态—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程 —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情感过程想象等 —感知、记忆、思维、—认识过程心理过程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一)引起行为的剌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二)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 有时也叫觉察。人的意识还表现在人能够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已的内部心理活动,能够把“自我”与“非我” 。“主体”和“客体”区别开来。注意和意识有密切的关系。 2.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普通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仅供参考)

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种类: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 特点: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不为被观察者所知,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较少或没有收到“环境的干扰”。因此,应用这种方法有可能了解到现实的真实状况。 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在编制心理测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 实验法: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这是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不同之处。 个案法: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方法。它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的。个案法要求对某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由于个案法限于使用少数案例,研究结果可能只适合于个别情况。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经验主义、联想主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塔式、精神分析学派 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一、大脑的结构:大脑半球的表面布满深浅不同的沟和裂。沟裂间隆起的部分称为脑回, 有三条大的沟裂,即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这些沟裂将半球分成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几个区域。大脑半球的表面由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鞘神经纤维覆盖着,呈灰色,叫灰质,也就是大脑皮层。大脑半球内面是由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组成,叫白质。 二、大脑皮层的分区及机能 1、初级感觉区:初级感觉区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 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属布鲁德曼的第17区,他接受在光刺激的作用下由眼睛输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如对光的察觉等。 听觉区:在颞叶的颞横回处,属布鲁德曼的第41,42区,它接受在声音的作用下由耳朵传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如对声音的察觉等。 机体感觉区:位于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区域内,属布鲁德曼的1,2,3区,它接受由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传入的感觉信号,产生触压觉、温度绝、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等。 2、初级运动区:即布鲁德曼第4区,称为躯体运动区,简称运动区。 3、言语区:对大多数人来说,语言区主要定位在大脑左半球,它由较广大的闹区组成。 4、联合区:人类的大脑皮层除上述有明显不同机能的区域外,还有范围很广、具有整体或 联合功能的一些脑区,称联合区。联合区不接受任何感觉系统的直接输入,从这个脑区发出的纤维,也很少直接投射到脊髓支配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三、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 从结构上说,人的大脑右半球略大和重于左半球,但左半球的灰质多于右半球;左右半球的颞叶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颞叶的不对称性是和丘脑的不对称性相关的;各种神经递质的分布,左右半球也是不平衡的。 从功能上说,在正常情况下,大脑两半球是协同活动。进入大脑任何一侧的信息会迅速地经过胼胝体传达到另一侧,作出统一的反映。 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于右半球。 什么叫神经元?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神经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完整版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 纲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编号:(901003) 2.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 3.总课时:44 4.总学分:2.5 5.开课时间:第四学期 6.适用专业:师范生 7.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简介 《普通心理学》是师范生的公共必修课,本课程立足于学院“一实二高三强四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为学生学习《普通教育学》、《学科教学法》等课程提供理论支撑,而且给学生参加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提供实践指导,特别是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奠定了基础。 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地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而且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主要的是为其日后在中小学工作提供了帮助。 三、教学目的、要求和方法 1.教学目的: 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形成正确的心理学观念,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强化解决教育实践中典型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培养高素质的中学教师。 2.教学要求:

第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意做到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具体的教学案例,力求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所突破,形成特色,以适应教学使用。第二,为了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对教学内容不做过细要求,注重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不苛求教师,但强调教师的专长,让学生在教师的专长上受益。 3.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辅以讨论、观影、自学、团体心理辅导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各种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心理现象的本质、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五、课外作业 自学作业2次、复习作业1次、观影报告1次、团体心理辅导报告1次 六、课程考核 1.考试方式:课堂提问和讨论、检查课堂笔记、作业、观影笔记、章节重难点考核、开卷笔试等考核方式. 2.考试次数:共9次,其中平时考核5次,阶段考核3次,结课考核1次。 3.记分方式:采用百分制计分方式。 4.课程总评成绩构成: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3版)课后习题-第11章 情绪和情感【圣才出品】

第11章 情绪和情感 一、简释下列名词 1.情绪和情感 答: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情绪和情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这是有别于认知过程的另一特征。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不同的态度是以该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般地说,需要得到满足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和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和情感。 2.道德感 答: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道德情感在形式上可分为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和伦理性的道德感三大类。 3.美感 答:美感是对事物美的体验。它是人们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的审美标准对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阶层中人们的审美标准是不同的,因而对各种事物的美的感受也不同。美感的成分非常复杂。但从主观体验来看,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①美感是一种愉悦的体验;②美感是一种倾向性的体验。美感的这种愉悦,表现为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肯定,促使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欣赏它,对它感到迷恋,而对丑的事物则产生强烈的反感。

4.心境 答:心境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如得意、忧虑、焦虑等。其特点主要有: (1)心境具有弥散性,处在某种心境中的人,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 (2)心境持续的时间可以是几小时、几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差别甚大。 (3)心境往往由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引发产生。工作顺逆、事业成败、人际关系、健康状况、环境的舒适与否都可能引起人的某种心境; (4)主观认识对心境的产生和持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激情 答: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激情的发展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 (1)由于意志力减弱,身体变化和表情动作越来越失去控制,高度紧张使细微的动作发生紊乱; (2)人失去意志的监督,发生了不可控制的动作和失去理智的行为; (3)激情爆发后的平息阶段。这时会出现平静和疲劳现象,严重时甚至精力衰竭,对一切事物不关心,精神萎靡。 6.应激 答: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状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案 一、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掌握应对个人成长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方法; 通过自我体验、讨论自省、游戏测试、实践模仿和团体训练等方式,形成大学生心理和谐、心理平衡、心理调节和心理保健的能力技巧,建立积极、自信的自我形象,提高心理素质。 二、具体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感知、理解和掌握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往、情绪情感、创业人生等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 2、技能目标:体验、领悟和训练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往、情绪情感、创业人生等必备的心理健康技能 3、综合素质目标:实践、学会和养成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往、情绪情感、创业人生等必备的心理健康能力与素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大学生掌握必要的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形成相关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难点:设计相应的情景,引导大学生对相关心理知识、技能技巧的体验、感悟、理解和实践模仿,并最终形成自己的心理素养和能力。 解决办法: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认真探讨,努力设计;加强活动,加强沟通,尊重学生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师生教学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 四、课题教学步骤与实践环节设计: v 诗情画意心灵曲 v ……跃跃欲试游戏操 v ………你说我说身边事 v …………心有灵犀一点通 v ……………体验感悟X X乐 v ………………学会X X并不难 v …………………放飞心灵你最美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测试法,比较法,示范模仿感悟法,实践训练体验法,图表统计展示法等。用得最多、最受学生欢迎和科学实用的方法是示范模仿感悟法和实践训练体验法。这是跟学科性质有关联的。

普通心理学(重点难点整理_

习题 普通心理学(上)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和如何研究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 2、心理 3、行为 4、观察法 5、实验室实验法 6、自然实验法 7、个案法 8、心理测验法 9、行为主义心理学 10、精神分析 11、人本主义心理学 12、脑成像技术 13、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二、简答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 3、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研究心理学有什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 5、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学科分支?它们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6、心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三、论述题 1、心理学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时,能不能把对内隐的心理与外显的行为的研究割裂开来?为什么? 2、心理学的研究有那几种主要的类型?每种研究有什么特点? 3、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4、心理学是怎样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在心理学的产生中有什么作用? 5、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哪些? 6、简要说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名词解释 1、神经元 2、神经冲动 3、静息电位 4、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5、神经回路 6、皮层的言语区

7、突触传递 8、反射 9、条件反射 10、大脑半球的单侧化 11、脑功能的模块论 12、均势原理 二、简答题: 1、什么叫神经元?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2、神经细胞的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3、简述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4、脑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 5、大脑皮层可分为哪几个叶? 三、论述题 1、神经是怎样进化的?神经系统的进化有哪些一般的趋势?它与心理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2、试述大脑皮层几的主要的语言区及其功能。 3、解释大脑皮层的功能及其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中的重要意义。 4、什么叫裂脑研究?它对揭示脑的秘密有何重要的作用? 7、什么是机能能系统学说?三个机能系统关系如何? 8、什么叫神经—体液调节?各种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有哪些影响? 第三章感觉 一、名词解释: 1、感觉 2、感觉的编码 3、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4、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差) 5、特征觉察器 6、视觉感受野 7、适宜刺激 8、三色说 9、对立过程理论 10、视敏度 11、感觉的适应 12、闪光融合 13、视觉掩蔽 14、声音的掩蔽 15、联觉 16、频率理论 17、共鸣理论 18、行波理论 19、神经排射理论 20、韦伯定律 21、对数定律

普通心理学课程大纲

普通心理学课程大纲 课程代码:00206001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28(含2课时考查) 适用专业:中学师范学科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中学师范学科的选修课程。本课程以普通心理学知识为主要构架,教以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描述和解释人类一般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人的心理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和人性观,学会用心理学知识指导日常生活,尤其是教育教学工作,提高自我心理品质。本课程与“儿童发展心理学”、“小学生认知与学习”、“社会心理学”等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为以后其他心理学课程和教育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 1、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遵循客观性、系统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 2、本课程设置的依据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目标以及我校学生知识与能力特点。 3、本课程内容结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个体心理过程,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二是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4、由于本课程是基础理论课程,因此在教学中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讨论、心理学实验演示。 5、本课程共28课时(含2课时考查),每周2课时。学分为2分,考核方式为开卷考查,考查成绩占总分的70%,平时分占30%。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现状和发展有所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二)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用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解释教学、生活情境中学生的行为及其心理状态,懂得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能够将心理学原理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三)素质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意识,能够对自身及学生的心理有一定的敏感性。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课程内容与要求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普通心理学 1. 心理现象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 2. 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和揭示这些心理 现象及其规律。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领域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1.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第四节心理科学的发展 1.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流派:(1)行为主义学派(2)精神分析学派(3)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4)认知心理学学派 第五节科学的心理观 1.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心理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是一种反映,而人的心理是物质 世界中最高级的反映形式。 2)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类具有高度 发达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皮层的神经联系异常丰富,物质基础。心理现 象与脑的结构与机能分不开。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灵活,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 第一节心理的神经解剖学基础:神经元和神经系 统1) 2)3)4)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脑内的神经元数目大约有1011~1012 个,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元数量的10 倍,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与外周神经系统内,起支持,营养,形成髓鞘,绝缘,修复等多种功能,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构筑,信息传递功能的发挥以及内环境的稳定和可塑性有重要影响,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 神经回路:神经元通过化学突触和电学突触相互连接在一起,组成了极端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神经元回路或神经通路。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它们的活动是机体行为的基础。 周围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内脏,包括身体各种腺体的活动,例如心跳,呼吸,消化,排泄,体温调节和性活动等。 脑干:脑干的下界与脊髓相连,上界以视束与间脑毗邻,自下而上有延脑,中脑和桥脑三部分组成。 大脑皮层各叶与不同的心理活动有关,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顶叶为躯体感觉的高级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前额叶皮层和颞,顶,枕皮层之间的联络区则与复杂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 5)

(完整版)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 供四年制应用心理学专业试用 ) 课程编号:15210260 总学时数:64 学分数: 4 开课单位:教育科学学院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课。本课程的教学,在于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懂得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树立尊重心理科学、崇尚心理科学、按心理科学的规律办事的理念,激发学习心理科学的兴趣,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心理学规律,解释各种社会心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效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教学内容主要选自叶奕乾等人 2004 年出版的《普通心理学》(修订二版),参考了彭聃龄 2001 年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以及(美)理查德 . 格里格等人著、王垒等人译, 2003 年出版的《心理学与生活》(第 16 版)。教学内容的选取过程中还注意搜集了国内外关于心理科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资料。本课程的教学以讲授法、讨论法为主,作业 3 次,考核形式为考试。 大纲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要求: 1 、了解心理学的发展简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任务及意义。 2 、理解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科学的心理观。 3 、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1 、心理过程 2 、个性 第二节心理的实质 1 、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2 、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3 、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心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心理学的任务 1 、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2 、心理学的任务 3 、心理学的分类 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2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五节心理学的发展 1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 、哲学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3 、实验心理学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4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教学要求: 1 、了解高级神经活动的过程,掌握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 2 、识记反射、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定义。 3 、理解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4 、能辨别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节神经元 1 、神经元的构造及分类 2 、神经兴奋的传导 3 、突触及突触传递 4 、神经网络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3版)课后习题-第9章 思 维【圣才出品】

第9章 思 维 一、简释下列名词 1.动作思维 答:动作思维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也称操作思维或实践思维。如3岁前的幼儿的思维就属于动作思维,他们的思维活动离不开触摸、摆弄物体的活动。聋哑人靠手势与摆弄对象的动作进行交往也是动作思维。成人有时也出现动作思维,如体操运动员一边进行运动操作,一边进行思维。成人的动作思维是以丰富的知识经验为中介,并在整个动作思维过程中由词进行调节和控制,与没有完全掌握语言的幼儿的动作思维不同。动作思维是人与高等动物共同具有的一种思维,但是人的动作思维与动物的动作思维具有本质的区别。 2.聚合思维 答: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辐合思维、会聚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同。这种思维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传统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方向,有规范,有组织,有条理的思维形式。只有当问题存在着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时,才会有聚合思维。在开始进行这种思维时,思维者并不知道这个答案,但通常人们是知道这个答案或赞同这个答案的。聚合思维不过是把提供的各种信息重新加以组织,找出人们已知的一个答案。 3.分散思维

答: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这种思维没有一定的方向和范围,不墨守陈规,不囿于传统方法,是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灵活,能随机应变)、流畅性(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和独特性(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的,新颖的见解)是发散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可通过考察个体对有关开放性问题回答的数量、灵活程度以及新异的成分得到。这种思维方式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可产生多种答案、结论或假设。与创造生思维关系密切,是创造力水平的决定因素。 4.合取概念  答:合取概念是概念的一种,指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合取概念通过相加两个或两个以上维度值来定义的概念。这些属性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这类概念的属性之间,起作用的规则是“和”,即相加的规则。如“红旗”这个概念就是由“红色”和“旗帜”两个维度相加而得。 5.析取概念  答:析取概念又称选言概念,指根据不同的标准,由单个或多个属性的结合形成的概念。包含的事物可同时具备两个要求的属性,也可只涉及其中之一。在这种概念的属性之间,起作用的规则是“和”和“或”的规则。如在一项运用各种有色形状作刺激物的概念形成实验中,一个析取概念是“红的或方形的”东西,这样任何红的或方形的刺激,包括既是红的又是方的刺激,都被认为是符合要求的。

普通心理学重点整理

1. 心理现象划分: A 划分B:1个体心理2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3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4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2. 心理学派别: A <德国>冯特→创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内省法”,构造主义; B <美国>詹姆斯→“意识流”,机能主义; C <美国>华生、斯金纳→揭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确定关系,行为主义; D <德国>韦特海默、柯勒、考卡夫→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格式塔心理学; E <奥地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 3. 精神分析学派主要观点: A 心理地形学观点对心理结构的看法: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分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大层次。 B 结构观点 (人格结构理论)把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奉行快乐原则;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C 心理动力观点认为心理驱动力是种心理能量,它出自先天的本能生之本能-性本能、死之本能 D 发展观点 把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E 适应观点:是指人对环境的各种自我防御机制,用于对抗焦虑。 4. 神经冲动:当任何一种刺激(机械的、热的、化学的、电的)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 由安静状态转为较为活动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神经冲动。 5. 感觉对应的脑部位: ? 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 ? 听觉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处。 ? 机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接受皮肤、内脏等器官的感觉刺激,产生温度、疼痛等不 同的感觉。 ? 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 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 语言区:大脑皮质 联合区 6. 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的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反应。 反射弧: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即反射弧 非条件反射特点:①不需要后天训练就能形成; ②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脑干和脊髓)参与下即可完成,是一种低级的神经活动;③反射弧永久固定 7. 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大题) ①经典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十分明确,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不明确。②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应,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非条件反应不是由强化刺激引起的,相反非条件反应引发了强化刺激。 ③经典条件反射中动物往往是被动接受刺激,而在形成操作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来达到目的。 8. 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小题) 大脑皮层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兴奋过程:刺激物引起的皮层活跃状态 ?????? ???????????????—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心理特征信念、理想、价值观等—需要、动机、兴趣、—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意志过程程 —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情感过程想象等—感知、记忆、思维、—认识过程心理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