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航迹推算确定船位航迹推算法和观测定位法航迹推算track

航迹推算确定船位航迹推算法和观测定位法航迹推算track

航迹推算确定船位航迹推算法和观测定位法航迹推算track
航迹推算确定船位航迹推算法和观测定位法航迹推算track

第二章航迹推算

确定船位:航迹推算法和观测定位法。

航迹推算(track estimation):以起航点或观测船位为推算起始点,根据船舶最基本的航海仪器(罗经和计程仪)所指示的航向、航程,以及船舶的操纵要素和风流要素等,在不借助外界导航物标的条件下,推算出具有一定精度的航迹和船位的方法和过程。

观测定位(positioning by observing):航海人员利用各种航海仪器观测位置已知的外界物标,并根据观测结果确定出观测时船位的方法和过程。

航迹推算起始点(时):驶离港口引航水域或港界,定速航行并获得准确的观测船位后立即进行。

终止(时):抵达目的港的引航水域,或接近港界有物标或航标可供目测定位或导航时,方可终止航迹推算。

航迹推算工作不得无故中断,仅当船舶驶入狭水道、渔区、船舶密集区域需频繁使用车、舵的情况下,方可中断航迹推算工作。当恢复正常后应立即恢复航迹推算工作,推算中止点和复始点的时间和位置应在海图上画出,并记入航海日志。

船舶在沿岸水流影响显著的海区航行,应该每1小时确定一次推算船位;其它海区一般每2~4小时确定一次推算船位。

航迹推算:航迹绘算法(track plotting)和航迹计算法(track calculating)。

第一节航迹绘算(track plotting)

根据船舶航行时的航向、航速、航行海区的风流要素等,在海图上直接运用几何作图的方法推算出船舶的航迹和船位的方法;或者是在海图上,根据计划航线、预配风流压差通过几何作图方法求得船舶应驶的真航向和推算船位的方法。

航迹绘算的方法直观、简便,是船舶航行中驾驶员进行航迹推算的主要方法。

计划航线(intended track):事先在海图上拟定的航线,即船舶将要航行的计划航迹。

计划航向(course of advance):计划航线的前进方向,由真北起顺时针方向计量至计划航线,代号为CA。

实际航迹线(actual track):船舶实际的航行轨迹。

航迹向(course made good):航迹线的前进方向,由真北线起按顺时钟方向计量至航迹线,代号为CG。

推算船位(estimated position,EP):通过航迹推算所确定的船位称为。

积算船位(dead reckoning position,DR):无风流情况下,根据计程仪航程在计

划航线或真航向线上所截取的船位。

一、无风流情况下的航迹绘算

指无风流,或风流很小,其对航向的影响小于1о

CA=TC=GC+?G=CC+?C

CG=TC=GC+?G=CC+?C

S L =(L 2-L 1)?(1+?L )

1.无风流情况下的航迹绘算的方法

2.海图作业的标注

3)各种提示和注意事项

二、有风无流情况下的航迹绘算

1.风对船舶航行的影响

1)风速:一般用m/s 或kn 为单位,习惯上有时又用蒲氏(Beaufort )风级来描述它。

风向:指风的来向,航海上常以半圆周法或罗经点表示。

2)视风:真风和船风两者的合成风。

视风 = 真风 + 船风

3)风舷角Q W :风向与船首向之间的夹角。

风舷角小于10°,称为顶风;

风舷角大于170°称为顺风;风舷角80°~100°称为横风;

风舷角在10°~80°之间称为偏逆风;风舷角在100°~170°之间称偏顺风。

4)风对船舶航行的影响:

船舶顺风漂移的速度R 其数值远远小于风速,

漂移运动的方向,也并不是与风向一致,

5)风压差角(leeway ):简称风压差,在风的作用下,船的航迹向CG 偏开真航向TC 一个角度α代号为α。

6)风中航迹向(CG α)。

CG CA

=TC +α )()

(-+右航受风为左航受风为

S G = S L =(L 2-L 1)(1+△L )

2.有风无流情况下的航迹绘算方法

3.有风无流情况下航迹绘算的标注

4.影响风压差大小的因素和风压差的求取方法

1)影响风压差的因素:

(1)风舷角

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当风从正横附近吹来时,风压差值最大;首尾方

向来风时,风压差值最小。

(2)风速

当风舷角一定时,风速越大,风压差值越大。

(3)航速

在其它条件一定时,航速越大,风压差值越小

(4)船舶的有效受风面积

同等条件下,船舶的有效受风面积越大,风压差值越大。

(5)吃水

吃水越大,风压差值就越小

(6)水下船型阻力

平底船的风压差值要大于尖底船的风压差值。

2)风压差的求取方法

尾迹流:指航行船舶推进器的排出流。

尾迹流求取风压差:船舶尾迹流的反方向可被视为船舶对水移动的方向,即在有风无流情况下的实际航迹向。

求取风压差的经验公式:

α°=K°(V W /V L)2sinQ W

式中:α°——风压差,以度为单位;

V W和V L——分别表示风速和航速(s m);

Q W——风舷角,以度为单位;

K°——风压差系数,以度为单位。

该公式仅适用于风压差值不超过10°~15°的情况下。

α°=K°(V W /V L)1.4(sinQ W+0.15 sin2Q W)

运用以上两个风压差公式,计算得到的风压差系数K°,仅适用于某一具体船舶。其值应该是在各种吃水和风力条件下,进行25~30次实测风压差值,然后根据公式反推出风压差系数K°的平均值来,根据同等条件下的风压差系数,利用上述公式便可求出风压差值。根据风压差公式求出的风压差值的误差约为±0°.5~±1°.0。

三、有流无风情况下的航迹绘算

1.流对船舶航行的影响

1)流压差角(drift angle ):简称流压差,代号为β。在有流无风的水域中航行,实际航迹向CG 与船舶真航向TC 之间存在着一个夹角。

2)

CA =TC +β )()

(-+右舷受流时为左舷受流时为

2.有流无风情况下的航迹绘算方法

例题2个,见教材

3.有流无风情况下航迹绘算的标注

4.流的资料

海面上航行的船舶经常遇到的水流可分为洋流、潮流、风生流三种。

1)洋流(ocean current ),航海资料中的表示方法

2)潮流(tidal current )

按发生的地区不同,潮流分为两种:往复流和回转流。

(1)往复流(alternating current, rectilinear current ),表示方法。

(2)回转流(rotary current ),表示方法。

当日最大流速的确定:

在大潮日及其前后的两天内采用大潮日最大流速;

小潮日及其前后的两天,采用小潮日最大的流速;

其他日期,则采用大潮日最大流速与小潮日最大流速的平均值,即:

平均日最大流速=1/2(大潮日最大流速+小潮日最大流速)

若小潮日最大流速为大潮日最大流速的一半,则:

平均日最大流速=3/4大潮日最大流速=3/2 小潮日最大流速

当时流速的确定:

当海面接近平均海面时,流速一般为最大;

转流时的流速为最小或为零;

流速的变化可按照正规的正弦波来计算,公式如下:

V = V m sin (△t/T ×180°)

式中:V ——任意时刻的流速;

V m ——当日的最大流速;

△t ——从转流到该时刻的时间间隔;

T ——涨潮或者是落潮的持续时间;

除了可用公式来近似计算外,当在半日潮的水域中,可以认为涨潮和落潮的持续时间均为6h ,可以用1,2,3,3,2,1的简谐运动规律,概略估算某一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速。方法如下:

从转流到其后1 h 的平均流速为当日最大流速的1/3;

从转流到其后1~2 h 的平均流速为当日最大流速的2/3;

从转流到其后2~3 h 的平均流速为当日最大流速的3/3;

从转流到其后3~4 h 的平均流速为当日最大流速的3/3;

从转流到其后4~5 h 的平均流速为当日最大流速的2/3;

从转流到其后5~6 h 的平均流速为当日最大流速的1/3。

当运用该方法时,应注意到某些水域潮水的转流时间并不一定就是高潮或低潮的时间,应查阅有关的资料了解当地的转流时间。

3)风生流(wind-drift crurent )

四、有风有流情况下的航迹绘算

1.风流对船舶航行的影响

1)风流合压差角(leeway and drife angle ):船舶在风流的共同作用下,其实际航迹向CG 偏开了真航向TC 一个角度γ。

2)在有风有流情况下,真航向TC 与船舶航迹向CG (或计划航向CA )之间的关系为: CG CA

=TC +γ )()

(-+船偏在航向线左边时为船偏在航向线右边时为

γ=α+β

2.有风流情况下的航迹运算

1)已知船舶真航向、航速及风流条件,求航迹向。它作图的一般原则是先风后流。

2)已知船舶的计划航向,求船舶应驶的真航向。它作图的一般原则是先流后风。 例题2个见教材

3.有风有流情况下的航迹绘算的标注

五、风流合压差的测定

1.连续实测船位法

2.雷达观测法

3.叠标导航法

叠标导航法通常用于进出港口航行、江河航行、岛礁区航行等狭窄航道的航行中。

4.最小距离方位与正横方位法

风流合压差γ=物标最小距离方位TB min - 物标正横方位TB ⊥

上式中的方位并非一定是真方位,可以是物标最小距离罗方位减物标正横罗方位。

5.单标三方位求航迹向法

1)单标三方位求航迹向的原理

如图2-2-21所示,当一船以某一固定的航向保速航行,其相对于地面的实际运动轨迹为图中的CG 线,而在经过某个物标M 的航行过程

当中分别在三个时刻测得该

物标的三条方位线为:P 1、P 2

和P 3,其观测的时间间隔分别为t 1和t 2,若CG 线为航船的

实际航迹线,则三条方位线与

该实际航迹线的三个交点A ,B 和C 点为三个时刻的船位,

则必然:

2

121t t Vt Vt BC AB == 式中:V ——航船的实际航速。

任作一条平行于航行轨迹 ABC 的直线,分别与三条方位线相交于a 、b 和c 点,可得: MB Mb AB ab = 和 MB

Mb BC bc = 所以:

BC bc AB ab = 即 2

1t t BC AB bc ab == 反之,只要作任意abc 满足ab /bc =t 1/t 2则该直线abc 就一定与船舶航行轨迹ABC 相平行。量取直线abc 的前进方向,即可得实测航迹向CG ,它与船舶真航向TC 之差,即为当时的风流差γ。

2)常用的单标三方位求航迹向

作图方法

①在第三条方位线P 3上任取一点N ,再取一点c ,使MN /Nc =t 1/t 2;

②过N 点作第一条方位线P 1的平行线交P 2于b ;

③用直线连接b 、c 两点;

④量取直线bc 的方向(从b 向c ),即为实测航迹向CG 。

当相邻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相等时,可在第二条方位线上任取一点,再自该点分别作第三条和第一条方位线的平行线,假设分别与第一和第三条方位线相交于a 、c 两点,连接ac 交第二条方位线于b 点,则直线abc 的方向就是所求的实测航迹向。

当相邻两方位线间的交角相等时,可在第一方位线上任取一点a ,再在第三条方位线上取一点c ,使Ma /Mc =t 1/t 2,再连接ac ,交第二条方位线于b 点,则直线abc 的方向,即为实测航迹向。 6.风流压差的采用或改变由船长决定或由驾驶员来根据船长的指示进行。航行中发现α、β变化较大时,应及时报告船长。

第二节 航迹计算

航迹计算是根据起始点经纬度、航向和航程,利用数学计算公式,求取到达点经纬度或根据起始点与到达点的经纬度,利用数学计算公式,求取两点间的航向和航程的方法。

一、航迹计算的主要用途

1.使用小比例尺海图时,航迹绘算作图误差较大,辅以航迹计算,可提高航迹推算的精度;

2.在渔区或雾中等需频繁变向、变速的条件下航行,海图作业困难,采用多航向航迹计算法,可求取较为准确的推算船位。

3.当起航点与到达点不在同一张海图时,可用航迹计算法来帮助海图作业;

4.发展船舶驾驶自动化,设计综合导航仪时,需采用航迹计算模型进行航迹推算。

航迹计算法,并不能完全替代海图作业,只能作为海图作业的补充,其计算结果需标绘到海图上后,方可指导船舶航行。

二、计算方法

设起始点地理坐标为(φ1,λ1) ,如果能求得起始点和到达点之间的纬差D φ和经差

D λ,就可由下式求取到达点的地理坐标(φ2,λ2)

φ2=φ1+D φ

λ2=λ1+D λ

船舶由起航点A (φ1,λ1),沿恒向线航行至到达点B (φ2,λ2),恒向线航向为C ,航程等于S 。 将恒向线航程S 等分成

n 个部分,可得n 个球面直角三角形,如

n 值足够大,这n 个很小的球面直角三角

形可以认为是全等的平面直角三角形。

用d φ表示恒向线航程的dS 之南北分量,

用dW 表示dS 的东西分量,

可以得到:

d φ=d S ·cosC

dW =d S ·sinC

所以:

?2

1???d =?S dS 0·cosC =S ·cosC

?ω0dW =?S

dS 0·sinC =S ·sinC 即: Dφ=S ·cosC

W =Dep =S ·sinC

式中:W ——恒向线航程S 的东西分量,叫做东西距,一般用Dep 表示。

由上式可见,两点间纬差等于航程乘以航向的余弦。但航程与航向正弦之积等于东西距,并不是所求的经差。按求取经差的方法分,航迹计算法可分为中分纬度算法和墨卡托算法两种。

1.中分纬度算法

1)中分纬度:当起航点和到达点位于同一半

球时,AB 的东西距Dep 必然比A 、B 两点子午线之

间的纬度圈弧长AA ′小,而比纬度圈弧长BB ′大。

因此,一定存在某纬度圈,它在过A 点和B 点的

子午线之间的等纬圈弧长GH 正好等于恒向线AB

的东西距Dep 。该纬度圈所在的纬度,叫做中分纬

度,用n ?表示。

2)原理与计算:

如图2-2-23所示,将地球视为半径为R 的圆

球体,则: GH =R ·cos n ?·D λ·arc1′ 以 R =3 437′.7468, arc1′=1/3 437′.74683代入上式可得: GH =D λ′·cos n ? 所以: GH =dep =D λ′·cos n ?

即: D λ=Dep ·sec n ?=S ·sin C ·sec n ?

在中、低纬海区,且航程不太长(一般小于600 n mile )时,可用两点间的平均纬度m ?来代替中分纬度n ?,即:

D λ=Dep ·sec n ?

=Dep ·sec m ?

=S ·sin C ·sec 22

1??+

例题见教材

适用:仅当船舶航行在赤道同一侧的中、低纬海区,航程不太长,且计算精度要求不太高时适用。

2.墨卡托算法

1)原理:

在地球椭圆体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精确的航迹计算法,它是利用墨卡托投影具有的等角及图上恒向线是直线的特点而得出的经差计算法,

2)优点:适用船舶跨越赤道时航迹计

3)计算方法:

图中:线段AB——以赤道里为单位的

图上航程S;DMP——起航点A与到达点B

之间的纬度渐长率差;线段DB——A、B两

点间的经差。在这三个边组成的直角三角形

中,得到:

tanC=

DMP

所以

Dλ=DMP·tanC

纬差的计算方法与中分纬度法相同,即:

Dφ=S·cosC

例题见教材

4)限制:

一是不能用于航向接近90°或270°的计算,因为一旦航向接近090°或270°,tanC 就可能非常大,导致计算结果误差很大。而当航向等于090°或270°时,该公式不成立。

二是不能用于高纬地方计算,因为纬度越高,纬度间渐长率差的变化就越剧烈,

计算就越容易出现较大的误差。此方法可直接用于跨赤道计算。

环境保护法试题 含答案

环境保护试题一、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格中。每题1分,共15分)1.1973年,联合国成立了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机构,即联合国___________署。2.所谓___________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3.由于城市化、工业化、交通现代化以及人口暴增和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等原因,使得地球温度明显上升,出现“___________效应”。 4.环境保护法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_______。 5.___________原则的核心是要解决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以及治理污染所支付的费用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的问题。 6.凡对环境有影响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基建和技改)以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都必须编制(或填报)___________书(表)。 7.排污单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___________,经核定后,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依据。 8.环境管理概念是在本世纪___________年代初提出的。 9.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和___________标准四类。

10.勘查矿产资源,必须依法___________。 11.生态农业是在吸取我国传统农业优点的基础上,克服___________农业的弊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 12.___________年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防治海洋污染的综合性法律。 13.目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许可证分为两种,一种是排污许可证,一种是___________。 14.各级人民政府的___________部门,负责对机动车辆引起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15.环境法律责任主要由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环境民事法律责任和环境___________法律责任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 号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环境标准作为一种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属于一种()A.强制性标准 B.指导性标准 C.参照标准 D.普遍适用标准 2.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适用()

新环保法试题及答案

新环保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法是 B 年制定的。 A、1984 B、1989 C、1990 2、新修订的《环保法》自 C 起施行。 A、2014年6月1日 B、2014年12月31日 C、2015年1月1日 3、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 A 。 A、基本国策 B、政策 C、方法 4、新修订的《环保法》规定每年的 C 为环境日。 A、4月22日 B、5月31日 C、6月5日 5、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十九条规定,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 。 A、环境影响评价 B、环境监察 C、环境监测 6、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 A 连续处罚。 A、日 B、月 C、周 7、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 A 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A、低碳、节俭 B、自给自足 C、奢华、浪费 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 C 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A、经济发展 B、节约资源 C、环境保护 9、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八条规定, A 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一切单位和个人 C、各级环保部门 10、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 C 。 A、环境保护税 B、经费 C、排污费 11、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 C 和有关部门备案。 A、国务院 B、地方政府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定位误差的计算方法.

定位误差的计算方法: (1)合成法 为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之和; (2)极限位置法 工序基准相对于刀具(机床)的两个极限位置间的距离就是定位误差; (3)微分法 先用几何方法找出工序基准到定位元件上某一固定点的距离,然后对其全微分,用微小增量代替微分,将尺寸误差视为微小增量代入,就可以得到某一加工尺寸的定位误差。 注: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它们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投影之和即为定位误差。 例如:用V 型块定位铣键槽,键槽尺寸标注是轴的中心到键槽底面的尺寸H 。T D 为工件定位外圆的公差;α为V 型块夹角。 1. 工序基准为圆柱体的中心线。 表示一批工件依次放到V 型块上定位时所处的两个极端位置情形,当工件外圆直径尺寸为极大和极小时,其工件外圆中心线分别出于点 O '和点O ''。 因此工序基准的最大位置变动量O O ''',便是对加工尺寸H 1所产生的定位误差: 故得:O E O E H H O O 11DH 1 ''-'='-''='''=ε O A E Rt 1''?中: max 1 D 2 1A O ='' 2 sin A O O E 1α''= ' O A E Rt 1''''?中:min 1 D 2 1 A O ='''' 2 sin A O O E 1α''''= '' 2 sin 2T 2sin 2T 2sin A O A O O E O E D D 11DH 1 α=α=α''''-''=''-'=ε

2. 工序基准为圆柱体的下母线: 工件加工表面以下母线C 为其工序基准时,工序基准的极限位置变动量C C '''就是加工尺寸H2所产生的定位误差。 C S C S C O O O H H 22DH 2 '-''=''-'''='-''=ε C O C O O O ) C O O S ()C O O S (' '-''''+'''=''+'-'''+'= 而 2 sin 2T O O D α= ''' min D 2 1C O ='''' max D 2 1 C O ='' 所以:C O C O O O 2 DH ''-''''+'''=ε ) 12 sin 1(2T 2T 2sin 2T 2D D 2 sin 2T )D (21 )D (212sin 2T D D D max min D max min D DH 2 -α=-α=-+ α=-+α=ε

出租车管理解决方案,GPS定位系统,GPS定位终端,GPS汽车行驶记录仪

出租车方案构想设计——航天智科任泳舟 公司:航天智科深圳公司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金湖路36号银湖科研大楼2层 分析出租车行业—— 第一:如何调整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时间,打破出租车司机的零休息。 第二:如何提高高峰期的运力,解决市民打的难。 第三:如何降低出租车司机的成本,增加司机的收入,改善出租车司机的生活难。 1、无法保障司机的人身安全。 现有的GPS产品主要针对出租车发生事件中和事件后的监控,无法起到预防犯罪,威胁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 2、无法有效平衡出租车公司及司机的经济利益。 无法给出租车司机和出租车公司带来额外的收益;司机和车租车公司承担着高额的设备初装费用。 3、无法协助出租车管理部门实现有效管理 现有GPS产品不能对非法运营车辆进行有效监控,无法对“黑车”的非法运营起到有效的管理监督作用。 4、无法真正为公安部门提供帮助 对于在出租车内进行劫持司机、抢劫财物甚至谋财害命等违法犯罪行为,无法防范更无法进行实时取证,只能采取事后取证、分析、破案的流程、浪费大量警力、财力和时间。对

于违法后实施潜逃的犯罪嫌疑人,也无法利用出租车系统化、网络化的特点进行监控,和布控等行为。反而使得出租车成为他们快速潜逃的工具。 5、无法从实质上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带来益处 没有有效地利用出租车系统化、网络化的特点,对城市的交通状况进行量化管理、数据分析和统计等,仍然无法监视和控制出租车的流向,对城市交通管理没有益处。 出租车解决方案体系 HT - 310Z 增强型 LED 摄像头

二、系统功能概述 出租车系统系统继承车辆监控系统的所有优点,专门针对出租车行业进行。在高效、准确完成车辆监控应用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已有数据,为客户提供一个全面的监设计控、调度、数据分析系统。直接提高了出租车企业的运营效率,为大众提供了高效的召车服务。 系统提供了出租车辆定位、监控、安防、远程控制、轨迹记录/回放、短消息调度、语音调度、数据分析统计功能等。 出租车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是监控调度模块,其他模块都为其提供服务或者作为它的外部服务接口。通过这些功能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能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出租车监控调度系统。 同时出租车系统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分析功能。为客户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统计、分析,报表打印、显示等功能。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功能模块图 2.2功能简介 2.2.1 监控调度 监控调度功能在GPS 监控终端上完成,一个典型的监控终端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 计价器 一卡通 机打票 LED 顶灯 红外摄像头 报警按钮 评价按钮 评价按钮 评价按钮 触摸综合控制屏 GPS 车载智能终端 视频接收器 控制中心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doc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 A. 其他领空 B. 其他岛屿 C. 其他海域 D. 其他大陆架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2. 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环境保护的()。 A. 教育网络 B. 科学知识 C. 行政法规 D. 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3.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 A. 大气质量 B. 水环境质量标准 C. 污染物处理标准 D. 污染物排放标准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4.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环境监测和管理。 A. 建立监测机构 B. 组织监测网络 C. 建立管理机构 D. 制定监测程序和标准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5. 建设项目的(),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影响作出评价,规 定防治措施,报各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A.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 B. 环境质量报告书 C. 环境影响报告书 D. 污染防治报告书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6. 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 A. 限期治理 B. 限期拆除 C. 停产治理 D. 上报处罚 正确答案: A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7. 制定城市规划,应当()的目标和任务。 A. 制定大气防污染及治理 B. 确定江河流域的环境保护 C. 制定交通改善 D. 确定保护和改善环境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8.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使用。 A. 关键工程 B. 主体工程 C. 被警告 D. 防污工程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9. 排放污染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 A. 被罚款 B. 被通报批评 C. 被警告 D. 负责治理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10. 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 A. 开除公职 B. 进行重罚 C.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 依法行政拘留处罚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环境法试题及答案

环境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太阳与人类得生存与生活有密切关系,但在现有得科技条件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还不能把它作为保护对象,这就是因为( ) A.它就是人类共同财产 B.人类不能对它产生影响 C.它可以作为民法得保护对象 D.它得价值无法计量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就是指在开发、利用、保护环境与资源活动中产生得( ) A.人类与生态系统之间得关系 B.人类与环境要素之间得关系 C.既包括人类与环境之间得关系又包括人与人之间得关系 D.人与人之间得社会关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得关系,但又通过人与人得关系体现人与自然得关系。 环境法律关系就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但决定这种思想关系得除了社会经济基础外,还有自然因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具有广泛性。 3.我国首次规定“国家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治污染与其她公害”得宪法就是( ) A.1954年宪法 B.1972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4.1989年制定得《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 ) A.在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占有核心得最高地位 B.就是在我国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健全得基础上制定得 C.就是其她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得制定依据 D.就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完善得重要标志 5.我国《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等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报告得时限就是( ) A.半小时内 B.1小时内 C.2小时内 D.3小时内 6.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中最基本得法律制度就是( ) A.自然保护区制度 B.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C.土地资源管理制度 D.自然资源规划制度 7.体现环境目标得要求、据以评价环境就是否受到污染与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依据得环境标准就是( ) A.环境质量标准 B.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C.环境保护方法标准 D.环境基础标准 8.国家为加强环境保护管理而采取得最主要手段就是( ) A.建立与强化环境行政管理机构 B.应用环境经济调节措施 C.强化环境刑事制裁 D.与企业订立环境协议 9.与其她行政决策相比,环境行政决策往往具有( ) A.范围广泛性 B.科学不确定性 C.事后反应性 D.手段多样性 10.依照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得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得,必须经( ) 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B.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C.国务院备案 D.国务院批准 11.依照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得规定,经我国管辖得内水与领海以外得其她海域转移危险废物得,必须事先取得( ) 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得书面同意 B.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得书面同意 C.国务院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得书面同意 D.国务院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得书面同意 12.依照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在重点水污染总量控制区域内得企业排污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得,应当限期治理,限期治理期间发给( )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标准答案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单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30个小题,共30分,每个小题1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新环保法明确规定,本法自起施行。每年6月5日为。(C ) A、2014年10月1日;联合国环境日 B、2014年11月1日;世界环境日 C、2015年1月1日;环境日 D、2015年1月1日;世界环境日、 2.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六条中规定,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ABC) A、技术; B、设备; C、材料和产品; D、工艺; 3.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损害担责的原则。(ACD)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 C、综合治理; D、公众参与; 4.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CD ) A、社会教育机构; B、职业技术学校等; C、教育行政部门; D、学校;

5.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 和负责。(BC ) A、科学性; B、真实性; C、准确性; D、及时性; 6.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和,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AB )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B、国家经济、技术条件; C、国际环境质量标准; D、环境质量标准协会标准; 7.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ABC) A、环境保护技术装备; B、资源综合利用; C、环境服务; D、环境保护研发; 8. 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和,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AC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B、地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C、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环境法试题及答案

环境法试题及答案 1.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依据就是( ) A.环境功能的不同 B、环境范围的大小 C、环境要素的不同 D、环境要素形成的原因 答案:D 2.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被称为( ) A.原生环境问题 B.次生环境问题 C.第一环境问题 D.继发环境问题 答案:B 3.首次提出“人类环境”这一概念的就是( ) A、1945年联合国大会 B、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 C、1982年内罗毕峰会 D、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 答案:B 4.按照环境的功能不同,可以将环境分为( ) A.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B.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C.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 D.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答案:B 5.我国宪法中将环境分为( ) A、城市环境与乡村环境 B、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C、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D、水环境与大气环境 答案:C 6.下列对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表述有误的就是( ) A.环境就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B、人类能够主动地适应与改造环境 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可以逐步摆脱环境对人类的限制 D、人类就是环境的产物 答案:B 7.在日本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一般称为( ) A.公害法 B、污染控制法 C、环境保护法 D、自然保护法 答案:A 8.在环境保护的综合调整机制中,属于市场调整机制的主体有( )

B、营利性企业 C、非政府组织 D、非营利性组织 答案:B 9.首先提出了“预期的环境政策”的法律文件就是( ) 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B、《21世纪议程》 C、《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 D、《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答案:D 10.标志着我国的污染防治工作已经从末端治理为主进入到以源头预防、综合治理的阶段的事件就是( ) A、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大会 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实施 C、1989年《环境保护法》实施 D、2002年《清洁生产促进法》制定 答案:D 1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 ) A、环境法具有科技性 B、环境法就是社会法 C、环境法就是私法 D、环境法就是综合部门法 答案:C 12.ISO环境标准属于( ) A.国家标准 B、企业标准 C、国际标准 D、行业标准 答案:C 13.下列有关环境质量标准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 A、环境质量标准包括国家标准与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环境标准 B、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已作规定的项目,不得制定地方标准 C、凡就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标准 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必须严格于国家标准 答案:B 14.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实行多少小时报告制( ) A、半小时 B、一小时 C、二小时 D、三小时 答案:B 15.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在建设项目的哪一阶段报批( )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修订稿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法立法的目的( C) A、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B、保障公众健康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A、12 十一 B、12 十二 C、11 十一 D、11 十二 务。(A) A、保护环境单位和个人 B、环境保护企业和个人 C、环保优先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 D、生态立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B) A、县级 B、县级以上 C、地市级 D、省级

5.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 (A) A、听取 B、接纳 C、参考 D、借鉴 6.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A、主体功能区 B、土地利用总体 C、地方环境保护 D、国家环境保护 7.与旧环保法相比较,新法在关于环境定义的规定中,新增了下列哪一个环境要素( B) A、冰川 B、湿地 C、绿洲 D、植被 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D) A、县级 B、地市级 C、省级 D、各级 环境保护意识。(A) A、教育行政部门、学校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高等院校 10.下列哪一项条文表述是不正确的( D)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B、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C、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D、环保宣传部门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11.对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表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C)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B、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低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12.下列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C) A、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

2018年新《环境保护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试题 部门: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环境的构成要素为标准进行分类,环境可分为:() A.农业环境、工业环境、生活环境等 B.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C.城市环境、区域环境、流域环境等 D.人工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等 2.直接体现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法基本制度是:() A.排污收费制度 B.限期治理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环境事故报告制度 3.根据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制度,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必须编制: ()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保护方案 D.环境污染防治方案 4.破坏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危险责任原则 5.防止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主要针对的是:()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自然界中的灾害性事故 D.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损害 6.国家对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实行()制度。

A.征收水资源费 B.取水许可证 C.节约用水 D.合理开发利用7.排污费的()部分可适当用于补助环境保护部门监测仪器设备的购置和环境保护部门自身建设等业务支出。 A.20% B.80% C.50% D.40% 8.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连续处罚。 A.季度 B.月 C.日 D.年 9.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环境监察 B.环境影响评价 C.环境检查 D.安全验收评价 10.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A.自给自足 B.节约低碳 C.奢华 D.铺张 11.《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规定,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和有关部门报告。 A.地方政府 B.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公安机关 1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应当在编制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定位误差计算

定位误差计算 定位误差计算是工艺设计中经常的事。下面的几个例题属于典型定位条件下的计算。 例题一:如下图所示零件,外圆及两端面已加工好(外 圆直径0 1.050-=D ) 。现加工槽 B ,要求保证位置尺寸 L 和 H ,不考虑槽底面斜度对加工质量的影响。试求: 1)确定加工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 2)选择定位方法和定位元件,并在图中示意画出; 3)计算所选定位方法的定位误差。 解:① 必须限制4个自由度:Z X Z Y ,,, 。 ② 定位方法如下图所示。

③ 定位误差计算: 对于尺寸H : 工序基准是外圆下母线 定位基准是外圆下母线 限位基准是与外圆下母线重合的一条线(也可认为是一个平面) 因此: 基准不重合误差0=?B 基准位移误差0=?Y 所以定位误差0=?DW 同理,对于尺寸L 其定位误差 :0=DW ? 例题二:如下图所示齿轮坯,内孔及外圆已加工合格( 025 .00 35+=φD mm ,0 1.080-=φd mm ),现在插床 上以调整法加工键槽,要求保证尺寸2 .005.38+=H mm 。试计算图示定位方法的定位误差(忽略外圆与内孔同轴度误差)。

解:工序基准是D 孔下母线;定位基准是D 轴中心线;限位基准V 型块的对称中心(垂直方向上)。定位误差计算如下: 1、基准不重合误差:T D /2; 2、基准位移误差:0.707Td 0825 .0025.05.01.07.05.07.0=?+?=?+?=?D d DW T T (mm) 例题三:a )图工件设计图。试分别计算按b )、c )、d )三种定位方式加工尺寸A 时的定位误差。

定位误差分析

(3)定位误差的计算 由于定位误差ΔD是由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组合而成的,因此在计算定位误差时,先分别算出Δ B和ΔY ,然后将两者组合而得ΔD。组合时可有如下情况。 1)Δ Y ≠ 0,Δ B=O时Δ D= Δ B (4.8) 2)ΔY =O,Δ B ≠ O时Δ D= Δ Y (4.9) 3)Δ Y ≠ 0, Δ B ≠ O时 如果工序基准不在定位基面上Δ D=Δ y + Δ B (4.10) 如果工序基准在定位基面上Δ D=Δ y ±Δ B (4.11) “ + ” ,“—” 的判别方法为: ①设定位基准是理想状态,当定位基面上尺寸由最大实体尺寸变为最小实体尺寸 (或由小变大)时, 判断工序基准相对于定位基准的变动方向。 ②② 设工序基准是理想状态,当定位基面上尺寸由最大实体尺寸变为最小实体尺寸 (或由小变大) 时,判断定位基准相对其规定位置的变动方向。 ③③ 若两者变动方向相同即取“ + ” ,两者变动方向相反即取“—”。 -、定位误差及其组成 图9-21a 图9-21 工件在V 形块上的定位误差分析 工序基准和定位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以表示由于定位基准和定位元件本身的 制造不准确而引起的定位基准位移误差,以表示。定位误差是这两部分的矢量和。 二、定位误差分析计算 (一)工件以外圆在v形块上定位时定位误差计算 如图9-16a所示的铣键槽工序,工件在v 形块上定位,定位基准为圆柱轴心线。如果忽略v形块的制造误差,则定位基准在垂直方向上的基准位移误差

(9-3) 对于9-16中的三种尺寸标注,下面分别计算其定位误差。当尺寸标注为B1时,工序基准和定位基准重合,故基准不重合误差ΔB=0。所以B1尺寸的定位误差为 (9-4) 当尺寸标注为B2时,工序基准为上母线。此时存在基准不重合误差 所以△D应为△B与Δy的矢量和。由于当工件轴径由最大变到最小时,和Δy都是向下变化的,所以,它们的矢量和应是相加。故 (9-5) 当尺寸标注为B3时,工序基准为下母线。此时基准不重合误差仍然是,但当Δy向下变化时,ΔB 是方向朝上的,所以,它们的矢量和应是相减。故 (9-6)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工件以外圆在V形块上定位时,加工尺寸的标注方法不同,所产生的定位误差也不同。所以定位误差一定是针对具体尺寸而言的。在这三种标注中,从下母线标注的定位误差最小,从上母线标注的定位误差最大。 四.计算题:(共 10 分) 如图所示套类工件铣键槽,要求保证尺寸94-0.20,分别采用图(b)所示的定位销定位方案和图(c)所示的V形槽定位方案,分别计算定位误差。

环境保护法试题(含答案).doc

环境保护试题 一、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格中。每题1分,共15分)1.1973年,联合国成立了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机构,即联合国___________署。 2.所谓___________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3.由于城市化、工业化、交通现代化以及人口暴增和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等原因,使得地球温度明显上升,出现“___________效应”。 4.环境保护法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_______。 5.___________原则的核心是要解决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以及治理污染所支付的费用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的问题。 6.凡对环境有影响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基建和技改)以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都必须编制(或填报)___________书(表)。7.排污单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___________,经核定后,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依据。 8.环境管理概念是在本世纪___________年代初提出的。 9.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和___________标准四类。 10.勘查矿产资源,必须依法___________。 11.生态农业是在吸取我国传统农业优点的基础上,克服___________农业的弊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

12.___________年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防治海洋污染的综合性法律。 13.目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许可证分为两种,一种是排污许可证,一种是___________。 14.各级人民政府的___________部门,负责对机动车辆引起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15.环境法律责任主要由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环境民事法律责任和环境___________法律责任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 母标号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环境标准作为一种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属于一种()A.强制性标准B.指导性标准 C.参照标准D.普遍适用标准 2.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适用() A.因果关系推定原则B.举证责任转移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D.特殊责任原则 3.每年的4月22日是() A.世界环境日B.地球日C.土地日D.爱鸟日 4.1983年底,在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 A.基本国策B.基本政策C.基本方针D.基本策略 5.环境保护法最早规定的三项基本制度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

新环保法试题库及答案

新环保法试题库及答案 一、正误判断题(A或者B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请在答案中填写相应的英文字母。每题1分,共20题) 1.新环保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参考答案:A) A.对 B.错 2.新环保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参考答案:A) A.对 B.错 3.新环保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参考答案:B) A.对 B.错 4.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

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参考答案:A) A.对 B.错 5.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参考答案:B) A.对 B.错 6.新环保法规定:一切部门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参考答案:B) A.对 B.错 7.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参考答案:A) A.对 B.错 8.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参考答案:B) A.对 B.错 9.新环保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参考答案:A) A.对 B.错 1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参考答案:A) A.对 B.错 11.新环保法规定: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给予奖励。(参考答案:B) A.对 B.错 12.新环保法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保护宣传日。(参考答案: B)

定位误差计算解析

3.2.3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广泛使用专用夹具对工件进行装夹加工。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工序图则是设计专用夹具的主要依据。由于在夹具设计、制造、使用中都不可能做到完美精确,故当使用夹具装夹加工一批工件时,不可避免地会使工序的加工精度参数产生误差,定位误差就是这项误差中的一部分。判断夹具的定位方案是否合理可行,夹具设计质量是否满足工序的加工要求,是计算定位误差的目的所在。 1.用夹具装夹加工时的工艺基准 用夹具装夹加工时涉及的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设计基准是指在设计图上确定几何要素的位置所依据的基准;工艺基准是指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与夹具定位误差计算有关的工艺基准有以下三种: (1)工序基准 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加工表面的位置所依据的基准。工序基准可简单地理解为工序图上的设计基准。分析计算定位误差时所提到的设计基准,是指零件图上的设计基准或工序图上的工序基准。 (2)定位基准 在加工过程中使工件占据正确加工位置所依据的基准,即为工件与夹具定位元件定位工作面接触或配合的表面。为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应尽量选设计基准作定位基准。 (3)对刀基准(即调刀基准) 由夹具定位元件的定位工作面体现的,用于调整加工刀具位置所依据的基准。必须指出,对刀基准与上述两工艺基准的本质是不同,它不是工件上的要素,它是夹具定位元件的定位工作面体现出来的要素(平面、轴线、对称平面等)。如果夹具定位元件是支承板,对刀基准就是该支承板的支承工作面。在图3.3中,刀具的高度尺寸由对导块2的工作面来调整,而对刀块2工作面的位置尺寸7.85±0.02是相对夹具体 4的上工作面(相当支承板支承工作面)来确定 的。夹具体4的上工作面是对刀基准,它确定了 刀具在高度方向的位置,使刀具加工出来的槽底 位置符合设计的要求。图3.3中,槽子两侧面对 称度的设计基准是工件上大孔的轴线,对刀基准 则为夹具上定位圆柱销的轴线。再如图3.21所 示,轴套件以内孔定位,在其上加工一直径为φ d 的孔,要求保证φd 轴线到左端面的尺寸L 1及孔中心线对内孔轴线的对称度要求。尺寸L 1的 设计基准是工件左端面A ′,对刀基准是定位心 轴的台阶面A ;φd 轴线对内孔轴线的对称度的 设计基准是内孔轴线,对刀基准是夹具定位心轴 2的轴线OO 。 2.定位误差的概念 用夹具装夹加工一批工件时,由于定位不准 确引起该批工件某加工精度参数(尺寸、位置) 的加工误差,称为该加工精度参数的定位误差 (简称定位误差)。定位误差以其最大误差范围 来计算,其值为设计基准在加工精度参数方向上 的最大变动量,用dw 表示。 a) b 图3.21 钻模加工时的基准分析

基于Spark的并行化出租车轨迹热点区域提取与分析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18, 8(9), 1482-1489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ec8540456.html,/journal/csa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ec8540456.html,/10.12677/csa.2018.89161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Hotspot Region of Parallel Taxi Trajectory Based on Spark Xueli Li1, Yong Sheng2, Xiaoji Lan1 1School of Architectural and Surveying & Mapping Engineering,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nzhou Jiangxi 2Shanghai Digital Intelligence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Received: Sep. 10th, 2018; accepted: Sep. 23rd, 2018; published: Sep. 30th, 2018 Abstract The taxi GPS trajectory data can mine wealthy residents travel law information, but for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data, there are new requireme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about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data mining. This paper takes Chengdu taxi GPS trajectory dat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rst, the distortion of the original data and the redundant field should be deleted, and partial time data should be filtered, then the map should be matched; finally using the spark Big Data processing platform, it realized K-means| |, divided into working days and rest days to analyze and get the hot spot area of Chengdu residents and its space-tim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compar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K-means and K-means| |, the result showed that K-means| | had superiority in accuracy and time efficiency compared with the single ma-chine. Keywords GPS Trajectory Data, Map Matching, Hotspot Area, Travel Hotspot 基于Spark的并行化出租车轨迹热点区域提取 与分析 李雪丽1,盛勇2,兰小机1 1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赣州 2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上海 收稿日期:2018年9月10日;录用日期:2018年9月23日;发布日期:2018年9月30日

环境保护法试题(含答案)

环境保护法试题(含答案) 环境保护试题 一、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格中。每题1分,共15分) 1(1973年,联合国成立了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机构,即联合国___________ 署。 2(所谓___________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 寻求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3(由于城市化、工业化、交通现代化以及人口暴增和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等原因,使得地球温度明显上升,出现“___________效应”。 4(环境保护法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_______。 5(___________原则的核心是要解决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以及治理污染所支付的费用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的问题。 6(凡对环境有影响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基建和技改)以及 区域开发建设项目,都必须编制(或填报)___________书(表)。 7(排污单位向 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 ___________,经核定后,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依据。 8(环境管理概念是在本世纪___________年代初提出的。 9(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和___________ 标准四类。 10(勘查矿产资源,必须依法___________。 11(生态农业是在吸取我国传统农业优点的基础上,克服___________农业的 弊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 12(___________年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防治海洋污染的

综合性法律。 13(目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许可证分为两种,一种是排污许可证,一种是___________。 14(各级人民政府的___________部门,负责对机动车辆引起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15(环境法律责任主要由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环境民事法律责任和环境 ___________法律责任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 母标号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环境标准作为一种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属于一种( ) A(强制性标准B(指导性标准 C(参照标准 D(普遍适用标准 2(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适用( ) A(因果关系推定原则B(举证责任转移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 D(特殊责任原则 3(每年的4月22日是( ) A(世界环境日 B(地球日 C(土地日 D(爱鸟日 4(1983年底,在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 ) A(基本国策 B(基本政策 C(基本方针 D(基本策略 5(环境保护法最早规定的三项基本制度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 和( ) A(限期治理制度 B(排污许可证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目标责任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