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谈你的做银行工作优势,怎么做,谈谈金融业的发展

谈谈你的做银行工作优势,怎么做,谈谈金融业的发展

后危机时代金融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危机的缓和,既而进入一个相对平稳期。但是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或是不可能完全解决,而使世界经济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它就成为一种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状态。 种种迹象表明,当前经济已渡过最困难时期,开始步入缓慢复苏的后危机时代,这是经济周期中一个极为复杂、关键的阶段,传统发展方式面临打破,新的发展模式亟待确立,孕育新一轮技术突破,催生新一轮产业变革,创造新一轮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应对危机,既要切实抓好当前,全面完成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任务,又要及早谋划长远,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迈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金融危机 影响 金融 发展 正文 一、危机的根源 经济理论中有一个重要问题是与金融作用相关的,它可以看作是经济学中最先进的组成部分。这里应当考虑到,当前的危机可以看作是全球自由化模式的危机,证明现代世界经济结构的基础和自由经济理论的绝对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这主要是因为,在世界社会主义体系衰落之后及其后来的自由主义倾向的市场化改革中,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兴起的理论与实践中的自由主义“革命”得到了加强,并且在金融系统的运行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国家调控的、甚至在实施大规模私有化条件下都运行良好的实体经济,由于必须维护国家竞争力等原因,仍然保存了垄断性结构,从而没有真正成为实行自由经济模式的阵地,而金融领域的国家监管机构几乎被取消,取而代之的、实施有效监管的超国家机构却没有建立。 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中,自由主义在其最后的、危机前的意义上可以被看作是其与工业资本主义的长期竞争中获胜的金融资本主义。 在资本高速流动条件下金融市场的活动超越国界的事实,使它们成为全球经济的急先锋,并且因大规模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而得到强化。如果以前国家金融市场的最终目标是,创造把储蓄转变成投资的有效机制以确保国民再生产的正常运转,那么现阶段的情况则是国家金融融入了与实体经济相脱离并在不同大陆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的全球体系,而向全球资本主义时代过渡的设想就自然而然地首先得到了金融领域的支持。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已经形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内部非一致性和非耦合性,在作为实体经济的国内市场相对封闭的条件下,与金融市场的大规模自由化所造成的经济活动的不相容和冲突有一定联系,从而强化了金融开放对民族经济利益的孤立,并由此使金融更加脱离生产。换言之,作为全球体

系中的自主运行的部分,金融领域的自我循环造成了虚拟经济与国民再生产领域继续发展的生产之间的危险落差。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恶化以来,中国迅速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实施一揽子宏观政策和微观实施计划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看,中国经济已经率先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中国的银行业也成功经受了金融危机的考验,显现了中国此前多年金融改革所产生的积极效果。经过危机的洗礼,我们看到中国的金融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依然有不少的压力正在逐步呈现出来。 1、高资本消耗业务模式导致资本充足水平回落。 保持充足的资本金比例是中国银行业能够成功应对此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为了满足监管部门对资本充足监管的审慎要求,经历了大规模放贷的商业银行重新面临补充资本金的压力。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路径依然以外延扩张为主要特征,这种业务发展路径是典型的高资本消耗特点,风险权重高的贷款业务占比居高不下,对资本充足率提出了高的要求。尽管说在利率管制条件下,这种严重依赖利差收入的业务模式有其现实合理性,但是也凸显出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降低、以及资本金补充渠道并不顺畅的缺陷。 2、政策逐步淡化退出需要控制好节奏,否则可能使信贷出现较大幅度波动。 美国美联储现任主席伯南克近期一直在强调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何退出,以增强全球金融市场对于美元的信心。中国经济比美国经济触底复苏更早,因此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例如,反危机、超常规扩张性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何逐步退回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实体经济稳定复苏之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何平稳退回到中性的货币政策,以及在实体经济呈现物价压力时及时从中性的货币政策转向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都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必然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调整。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涉及到对实体经济复苏程度和趋势的复杂判断,如果政策退出的力度和节奏掌握失当,就可能导致银行体系信贷市场的大幅波动。同时,从2009年以来扩张性政策的特征看,信贷投向十分集中于期限较长的大型基础设施,因此货币政策调整的余地较小,因为以2009年投放的项目看,2010年以及以后几年的信贷增长都不太可能出现大幅的回落与压缩,以避免出现半拉子工程等问题。 3、银行业在融资结构中比重过高,间接融资承担了大部分经济波动的风险。 中国现有的融资结构中,间接融资占比

非常大,直接融资比例非常小,自1992年至今,间接融资比重平均超过80%。2009年上半年信贷投放7.36万亿,同比多增4.9万亿元,占整个融资市场的86.9%,相比较而言,企业债券、国债及股票2009年上半年累计仅占融资市场的13.1%。经过这一轮的高速的信贷投放,强化了银行在整个融资结构中的地位,使得商业银行体系在事实上面临着较大的系统性风险,也使得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不能有效分散到金融市场上。 4、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凸显风险隐患。 在高速信贷投放的主体中,以加速城市化为主要投资线索,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是其中最为活跃的融资主体,包括地方政府组建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自2008年底以来,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有接近4000各级政府投融资平台,2008年初,各种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总计1万多亿元,到2009年中,则迅速上升到5万亿元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这类贷款以中长期贷款为主。如此快速的信贷增长,不仅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而且贷款都集中在回收周期比较长的基础设施领域,也增大了贷款的集中度风险。从趋势看,在此前几次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中地方政府通过借款所进行的投资,最终带来的城市价值的提高都能够偿还此前的借款,这包括城市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土地价值的增值等等,因此,这一次的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偿还能力,实际上取决于中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市场投资机会和资产重估的机会。 5、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资产质量压力面临考验。 虽然截至2009年6月末,中国境内商业银行继续保持“双降”,不良贷款余额5181.3亿元,比年初减少421.8亿元;不良贷款率1.77%,比年初下降0.65个百分点,但随着中国经济在危机冲击下企稳复苏,宏观决策者必然会将政策的重点从刺激经济转向结构调整,这包括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以及对特定行业的调整等等。从宏观趋势看,中国经济争面临从外需占据主导地位转向扩大内需的过程,中间面临许多产业和资源的重新配置,也考验银行的风险把握能力。 6、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条件已经具备,银行资金的流入需要关注。 在应对危机的扩张性政策推动下,中国的资产价格在2009年出现了强劲的上扬,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其价格上涨速度超乎市场预期,不少城市的价格已经上涨到2007和2008年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历史高点,不少城市的土地拍卖不断刷新土地价格的记录。这些行业,特别是房地产行业与银行业的互动关系

异常紧密,银行面临的挑战在于,一方面要严格控制资产市场大幅上扬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从1998-1999年中国经济所经历的二次探底经验看,在实体经济确认复苏之前,扩张性的政策基调都不太可能出现根本性的转变,充其量只能是在现有的政策基调下的政策微调,同时银行还需要在控制风险的基础是告知房地产市场进行适度的支持,以发挥房地产市场对于内需的带动作用。 三、我国金融业的应对措施 1.金融机构应加强对风险控制的重视 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流动性较为宽裕的背景下,投资者对经济发展的前景较为乐观,往往会低估风险。但是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处在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经济主体基于盲目乐观情绪购买的资产不一定就是优质资产。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一个最新的例子。低利率和房价上涨使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气氛迅速激发,然而在利率提高和房价持续走低后,次贷危机迅速暴露。因此,作为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永远要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以商业银行为例,近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纷纷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各家银行十分重视利润的增长,纷纷加大了信贷投入。与此同时,在我国市场上也存在着低利率和局部地区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因而住房抵押信贷一直被认为是优质资产。虽然我国的情况与美国有所不同,但是我国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有必要吸取美国、欧洲等国有商业银行在此次危机中遭受损失的教训,保持清醒的头脑,从预防经济周期波动和外部冲击的角度出发充分估计风险,实现自身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 (1)加强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提高征信体系数据质量 在抵押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更要重视贷款管理的基本原则,即收入所得是第一还款来源,而不是过度依赖第二还款来源。所以必须针对贷款者的所得情况进行征信,而不是仅凭贷款者自己提供的数据。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接受个人住房贷款申请后,应及时通过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对借款人信用状况进行查询;贷款申请批准后,应将相关信息及时录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详细记载借款人及其配偶的身份证号码、购房套数、贷款金额、贷款期限、房屋抵押状况以及违约信息等。 (2)关注贷款抵押物的价格风险 抵押物价格风险指随着经济环境、房地产市场状况的变化而导致房屋价格下跌的风险。按揭贷款期间发生突然变故,贷款人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时,银行不得不面对抵押物的处置问题,一旦房价下降,房屋处置变现后就不能补偿银行贷款的损失。而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上升周期,房价上涨

较快,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不仅要对商品房实行价格,而且要对二手房交易价格、上市后房改房的交易价格进行监督与管理。通过建立科学的定价、估价管理制度使各类房屋成交价格最大限度地接近市场实际价值,以达到规避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价格风险的作用。 (3)正确认识评级机构的评级风险,审慎调整风险标准 在美国这次危机中,评级机构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众多投资者由于盲目信任评级机构对次贷的评级,而对次贷证券进行了巨额的投资,因此遭受了巨额的亏损。我国资产评估机构是重要的市场中介机构,商业银行往往根据资产评估机构的报告确定抵押物的价值,进而确定发放贷款的金额、利率和期限等要素。信誉好的评估机构不但能够为银行提供客观公正的评估结果,有助于减少房贷风险,提高信贷资源分配效率,还能根据宏观经济的走势,合理确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和未来风险。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建立规范的评估报告复核制度,该制度不但可以确定资产评估机构股价的准确性,还能有效防止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的随意性,从而达到降低信贷风险的目的。 2.金融机构应兼顾加强创新和完善监管 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中,金融创新一方面通过广泛的证券化分散了美国房地产融资市场上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造成了难以计量的损失。因此,我国要在不断加强金融创新的同时,完善对相关产品的监管。 (1)要加强金融创新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场工具的创新正在不断加快,如果不能跟上这一发展趋势,就会在将来的全球化金融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就目前而言,对金融衍生产品以及一些复杂金融产品的定价能力是我国金融机构的薄弱环节,因此,要努力提高定价能力,确保对风险一收益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 (2)要正确认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其产品虽然可以对冲和分散风险,但不会消灭风险。层出不穷的金融衍生产品拉长了资金的链条,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通过MBS,ABS、CDO等典型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得高风险的房地产资产以证券化方式进入投资市场。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初期阶段,虽然规模较小,但是要从起步阶段就注意有效控制和化解市场风险,提高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审慎稳步地开展资产证券化。 (3)要尽快完善金融监管 在金融创新过程中要搞好相关政策法规的配套,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通过尽快完善相关的监管框架,明确风险资本

管理政策,加强并完善对场外交易的监控,强化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提示等措施,不断提升监管水平。 3.抓住宏观调控契机,调整公司银行信贷投向 中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在这样大环境下,商业银行要善于驾驭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加快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调整,加大业务整合能力和风险控制控制能力。中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解决实体经济增速放缓问题,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要根据经济形势的需要,特别是公司银行业务要进行重新的定位和更多的、实时的信贷政策调整,紧紧抓住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和工程,这些项目和工程相对利润收入保障可靠,风险相对较小和可控,是银行必须积极争取的优质项目。同时,国家的政策给予了传统的优势产业,以及一些弱势行业和亟待发展产业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商业银行必须抓住这样的历史性机遇,为这些产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大力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调整银行信贷政策,防范相关行业的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的新型风险。 参加银团贷款,既可以分散风险,又能加大银行间的合作和交流,构建和谐有序的、公平的市场竞争。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在全国银行业协会的协调下,签署了相关的协议,人民币30亿元(部分地方银行业协会等自治组织确定为2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贷款一般采取银团贷款形式。对于中小股份制银行而言,即便作为牵头行的机会不多,但至少也可以作为参加行,分得这些大额优质项目的部分贷款额度。当然,还可以采取间接银团贷款的方式,从国有大银行购买银团贷款,以调整信贷结构。 并购贷款的推出,为银行增加了新的信贷产品,以及为银行带来了新的利润增空间,必须把握住及利用好。 4.事在人为,加大金融界培训和再学习力度 银行作为有责任感的企业,应当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没有增加员工数量的条件下,要做好现有或新增的工作,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中国银行业需要加大培训和再学习的力度,努力使员工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最新的专业和管理知识,进一步丰富工作经验,以适应产品创新和业务发展的需要,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适应人才竞争的需要,适应时代环境的需要。 这一场金融危机,必将成为未来史书上的重大事件,成为今后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题材。身在

其中的我们,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是一次历练的机会,更需要的是,找出办法,克服时艰,度过难关,坚实的前进,朝着正确的方向。金融危机中的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更要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带领经济复苏,突出重围,走上健康发展的大道。 莫道落红空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期待中国和世界的明天更美好。 参考文献: [1]茹璧婷: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理论前沿,2008.18 [2]尚文涛:美国次级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J].商情,2007.02 [3]财经网—全球金融危机专题, [4] 蒋作斌:中国经济时报 2009.12.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