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科版第六章第四节密度的应用习题课

苏科版第六章第四节密度的应用习题课

苏科版第六章第四节密度的应用习题课
苏科版第六章第四节密度的应用习题课

鞍湖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教案主讲人:薛书连

课题:第六章第四节密度的应用习题课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密度的概念,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难点: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利用密度知识求物体质量

公式:由ρ=m/v得m=ρv可算出质量。

其中物质的密度可以查密度表,而体积如果没有直接给出,可以通过测量的方法得出,如果是规则的物体,可用体积公式求出来。

(2)用密度知识求物体的体积

公式:由ρ=m/v得v=m/ρ可算出物体的体积。

(3)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公式:ρ=m/v。

二、教学过程

【例题选讲】

1、密度的定义及单位:铝的密度是 2.7×103kg/m3,表示的物理含义是,将铝块切去1/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合g/m3

2、测固体密度:小明测定铁块密度的数据记录表格如下,结合图所示情况,完成表格.

3. 测液体密度下表是甲乙两同学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采用方案A 测出的ρ

盐水的值较准确,这是因为方案B 中,物理量 的测量值误差较大,使得ρ盐水的值偏 (选填"大"或"小").

4、小红在海边拾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她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小红利用一架托盘天平、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设计了一个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以下是她设计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红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 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1m ;

(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2m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天平右盘添加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平衡后,砝码与游码的总示数为3m ;

(4)已知水的密度水ρ,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块密度石ρ的表达式为:石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练习】

1.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

B 因为铝比铁轻,所以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

C 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

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甲乙两实心物体的质量之比为5:2,密度之比为3:1,则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为( )

A 15:2

B 10:3

C 15:10

D 5:6

3.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酒精、水、盐水,则装酒精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无法判断

甲 乙 丙

4.某量筒内盛有一定质量的水,将一只体积为12cm3的铁块与一块塑料块绑在一起放入量筒内,水面由28ml 升到了60ml 处,已知塑料块的质量为18g,在塑料块的密度为

( ) A 0.36×103kg/m3 B 0.64×103kg/m3 C 0.9×103kg/m3 D 1.8×103kg/m3

5.一空瓶质量为50g,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250g,装满油后的总质量为210g,在油的密度为_______kg/m3

6.已知ρ铁<ρ铜<ρ铅,用铁、铜、铅制成的三个质量、体积相同的空心球,其中空心部分最大的是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

7.将质量为54g 的铝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溢出水的质量为20g,若放入盛满酒精的杯子中溢出酒精的质量为______

8.一只茶壶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2kg,若用它去装酒精,最多能装______kg

9.体积为35cm3,质量为79g 的空心铁球,若在中空部分装满水,则铁球的总质量为多少?

三、小结

四、作业

五、教后感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及练习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编 第一节质量 一、质量 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 m‘表示。 3、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 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处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二、质量的策测量 1、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 2、生产生活中测质量常用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称等。 三、天平的使用 1、基本步骤 (1、放: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调: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出(归零),在调节平衡螺母(走向高端),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 (3)测: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砝),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4)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2、注意事项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2)用镊子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3)保持天平清洁、干燥,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盘上,也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第二节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p =m/v 3、单位:1g/cm3=103kg/m3 4、含义:以水为例 p水=1.0 x 103kg/m3 其物理意义为:体积为1 m3的水的质量为1.0 x 103kg。 5、应用:(1)求物体的体积(v=m/p、或质量(m=p v);(2)测出物体密度来鉴别物质。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量筒的使用 1、看:首先认清量筒米用的单位、量程、分度值; 2、放: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3、读:当液面是凹形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当液面是凸形时,视线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 二、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 1、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出杯与液体的总重量m1; 2、将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4、计算液体的密度:p = m/v = m1-m2/v 三、测量固体的密度 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拴住固体,轻放浸没在水中,读出固体水的总体积v2; 4、计算固体的密度:p = m/v = m/v2-v1 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密度与温度 1、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物质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个别物质除外,如水4C时密度最大。 2、热气球原理:空气受热,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 二、密度与鉴别物质 1、原理: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不同的物质的密度不同; 2、方法: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被鉴定物质的密度,与标准密度表比较即可。

密度及其应用

密度及其应用 姓名: 自主评价: 主要考点: 1.某种物质__ 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其定义式为 .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 ,它表示 . 2.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即对于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如:所有的铝制品的密度是相同的.不论它的体积多大、质量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是不变的; 3.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不同,即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不同.平时习惯上讲“水比油重”就是指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 油的质量; 4.密度与组成该物质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 关,只与物体的种类和物态有关.密度是 的一种 性.密度的定义方法和速度相同,都是 法. 5.冰的密度是0.9×103 kg/m 3,合____ _g/cm 3,质量为900 g 的一块冰熔化成水 后质量为_______ ___kg ,体积将______ 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请在下列数值后写上合适的单位: (1)空气的密度是1.29______ ___ ; (2)铁的密度是7.9___ _. 典例精讲: 例1、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某种物质的密度是这种物质单位质量的体积 B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C .将一杯水等分成两杯,则每个杯中水的密度都为原来的一半 D .根据ρ=m/V ,可知ρ与m 成正比,ρ与V 成反比 变式训练:关于对密度公式ρ=m/V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某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D .单位质量某种物质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例2、分别由不同物质a 、b 、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 积和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物质的密度最大 B.b 物质的密度是1×103kg/m 3 C.c 物质的密度是a 的两倍 D. a 、b 、c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变式训练: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 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表中.根据右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kg /m 3,容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例3、估计所在教室内空气的质量最接近( )(空气密度约为1.3kg /m 3) A.2 kg B.20 kg C.200kg D.2000 kg 变式训练:人体主要由水和蛋白质构成,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那么你认为你的身体最接近于( ) A.5×103cm 3 B. 5×104cm 3 C. 5×105cm 3 D. 5×106cm 3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V /cm 3 15 22 50 80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 /g 67 72.6 95 119

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2新人教版

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2新人教版 1、会查密度表,知道运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2、能运用密度的公式计算、分析、解决简单问题。课前准备: 1、复习回顾:(1)、对于同种物质而言,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的。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为了表示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这个概念。(2)、密度与质量、体积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其中质量用表示,体积用表示,密度用表示。这个公式还可以变形为和。(3)、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 是,密度的单位还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g/cm3= kg/m31ml= cm3合作探究: 一、会查密度表活动一:阅读课本 96、97页常见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思考下列问题:(1)纯水的密度是多少?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2)冰、空气的密度各是多少?它们的物理意义各是什么?(3)通过阅读密度表,你一定还有所发现,请说说看。 二、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活动二: 1、思考:怎样判断金牌是不是纯金的?将你的方法与同学交流。我的方法:

2、如果测得这个金牌的质量是89g,体积大约是10cm3,请你判断它是不是纯金的?写出计算过程。(注意解题格式要规范,可参考P97例题) 3、小结: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想办法测出物体的和,根据公式计算出它的,通过查密度表,就可以知道这是哪种物质了。 三、应用密度知识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一些庞大物体的质量活动三: 1、请同学们完成实验:实验一: 只用天平“称”出小钢勺的体积利用的公式:实验数据:计算过程:实验二:只用量筒“量”出烧杯中水的质量利用的公式:实验数据:计算过程:小结:如果已知某个物体的质量和它的密度可以根据公式计算它的体积如果已知某个物体的体积和它的密度可以根据公式计算它的质量拓展延伸:①请同学们计算我们教室内空气的质量大约有多少,写出计算过程。(教室长10m,宽6m,高3m)②我们人的密度跟纯水的密度差不多,你能算出自己的体积大约有多大吗?课后作业:查阅资料,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哪些应用。

密度知识的应用(2)

《密度知识的应用》的教案 江苏省海安县城南屮学于晓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的密度。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间接地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教学重点:液体密度的测量和间接地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教学难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教学器材:量筒、天平、水、烧杯、盐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前而我们己学会了固体密度的测量,那液体密度如何测量呢?由此引出课题并板书一一密度知识的应用 二、新课教学 (一)液体密度的测量 (1)学生设计实验所需原理、实验的器材; (2)学生设讣并交流实验所需的实验步骤;交流过程中注意儿种不当测量可能带来的偏差。 (3)学生设计并交流实验所需记录数据的表格; (4)小组进行实验测量盐水的密度。 (5)交流所测得的盐水的密度。

二、间接地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例题1、市场上出售的某种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这种调和油的密度为0.92X 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例题2、质量为450g的水结成冰后,体积为多大?体积变化了多少? 以上两题都请一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完成。 师生共同分析、评价板演,规范解题过程。 并山师生共同小结得出:密度知识除了用于鉴别物质外,在生活和生产中还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可以在已知密度和体积的情况下,计算物体的质量;或者在已知质量和密度的情况下,计算物体的体积。 三、知识巩固 例题3、一个质量为0.25千克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千克,则玻璃瓶的容积是多大?最多能盛多少千克的酒精?若装满某液体时质量是1?75千克, 那么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例题4、有一辆轿车外壳用钢板制作,需要钢200千克,若保持车的外壳和厚度不变,改山密度为钢的十分之一的工程塑料制作,可使轿车的质量减少多少?为了保证其外壳强度不变,塑料板的厚度为钢板厚度的2倍,仍可使轿车的质量减少多少? 以上两题都山学生自己完成并实物投影一学生的解题过程。 师生共同分析、评价投影,规范解题过程。 四、布置作业:WWW P14 3、4、5、6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

第四节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会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5.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的密度?表达式如何? 注意:正确理解密度公式 (1)明确密度ρ、质量m、体积V的关系,同一种类物质m和V的比值不变即ρ相同,不同种类物质的ρ一般不同。 (2)ρ=m/V是密度的定义式、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某一种物质的ρ与m及V无关。物质的密度由物质的种类(本身特性)决定。 2、密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水的密度是 1.0×103kg/m3,它表

示。 说明:密度ρ的单位是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位决定的。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3),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如果质量单位用克(g),体积单位是立方厘米(cm3),则密度的单位就是“克每立方厘米”(g /cm3)。关系:1 g/cm3=1.0×103kg/m3 新课教学 一、常见物质的密度 1、密度表: 找出最大密度的物质?最小密度的物质?同种物质,状态变了,其密度是否变化了?说明它们表示的物理意义。(特别强调:记住水的密度) 2、物质密度的一些规律: (1)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2)同一种物质不同状态,密度可能不同(例如水); (3)气体的密度要比固体、液体的密度小得多。 二、密度知识的应用 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物质的特性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区别的一种性质,人们往往感觉密度大的物质“重”,密度小的物质“轻”一些,这里的“重”和“轻”实质上指的是密度的大小。 1、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密度公式ρ= m/V)

《密度知识的应用》习题4

课外学习 1. 小华将橡皮头放进盛有水的量筒里,依据量筒里水的休积变化,测得橡皮头的体 积,此测量方法是 A. 直接测量 B. 间接测量 C. 控制变量 D. 放大测量 2. 气体打火机是日常生活重要的火源。使用过程中,打火机里气体的体积_____ 质量 _______ ,密度_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小明在爸爸的帮助下,通过实验测得家里的水缸能装0.36m3的水。 (1)小明从密度表查得冰的密度是0.9 x 103kg/m3,则满水缸里的水全部结成冰后, 冰的质量是 ________ kg,冰的体积是____________ m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算冰的体积所用的物理公式是____ ,所要识记的密度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通过观察发现,水缸里的水凝固时,总是从水面开始,试分析其原因: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室外的水管或水缸会发生破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序号)。 A.水的凝固点较低 B. 水凝固时体积增大 C.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D. 水凝固时放出热量 4. 小华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A. 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 和石块的总体积V i。 B. 计算石块的密度。 C. 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2。 D. 用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 O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正 确的实验过程帮助小明排列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小石块质量时,当右盘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总结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1、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2、商业中鉴别牛奶的浓度、酒的浓度,农业生产中配制盐水选种的问题; 3、根据密度知识选择不同的材料: (1)汽车、飞机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合金材料、玻璃钢); (2)产品包装中常采用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防震、便于运输,价格低廉。 例题一:质量为1Kg的水结成冰后质量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变式训练:2m3的冰化成水后,质量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总结:由此可知一个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或者状态发生变化,尽管质量不变,但体积要发生变化,所以根据密度计算公式可知密度要变化。 通常情况下,固体和液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不大,密度变化很小;这种变化往往忽略不计。而气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较大,故密度也就变化较大。因而对于气体的密度,就必须限定条件,如在0?C和标准大气压下等。 相同质量的冰比水的体积大。虽然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是由于它们的温度不同,可以看出:一定质量的水凝结成冰后体积变大。这表明,水不简单遵守一般物质的“热胀冷缩”的规律。 例题二: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之比为5:2 ,密度之比为3:4 ,求他们的密度之比是多少? 变式训练:甲的质量是乙的4倍,乙的密度是甲的7倍,则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多少? 总结:已知条件是比值或者倍数的问题,结果也是求比值或者倍数的,可以将比值或者倍数设为已知,然后利用公式求出另外的量。

例题三:一个瓶子能盛2Kg的水,求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酒精? 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变式训练: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重力,将一铜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Kg,则所需铝的质量是多少? (ρ铜=7.9×103kg/m3 , ρ铝=2.7×103kg/m3 ) 总结:同一个瓶子,属于体积相同的问题。所以两种物质装在同一个瓶子里,他们的体积是相同的,这是做题的突破点。可以利用公式求解,也可以利用比例式。 例题四、一个铅球的质量是4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dm3 。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的吗? 总结:要知道铅球是否用铅制造的,应先求出它的密度,再与金属铅的密度进行比较。如果求出的密度正好等于金属铅的密度,则是铅制造的,如果不等,则不是。

密度的应用

密度的应用 1.有一个瓶子装满油时,总质量是1.2kg ,装满水时总质量是1.44kg ,水的质量是1.2kg ,求油的密度. 2.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3倍,使甲、乙两个物体的体积之比3:2,求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3.小瓶内盛满水后称得质量为210g ,若在瓶内先放一个45g 的金属块后,再装满水,称得的质量为251g ,求金属块的密度. 4.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为21ρρ、,取质量相同的这两种金属做成合金,试证明该合金的密度为 2 12 12ρρρρ+?(假设混合过程中体积不变). 5.有一件标称纯金的工艺品,其质量100g ,体积为6cm 3,请你用两种方法判断它是否由纯金(不含有其他常见金属)制成的?(33kg/m 103.19?=金ρ) 6.设有密度为1ρ和2ρ的两种液体可以充分混合,且212ρρ=,若取体积分别为1V 和2V 的这两种液体混合,且212 1V V = ,并且混合后总体积不变.求证:混合后液体的密度为 12 3ρ或 23 4ρ. 7.密度为0.8g/cm 3 的甲液体40cm 3 和密度为1.2g/cm 3 的乙液体20cm 3 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变为原来的90%,求混合液的密度. 8.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34m 103-?的瓶内盛有0.2kg 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 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声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9.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块,冰和石块的总质量是55g ,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 于水中(如图21甲所示)。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5cm (如图21乙所示),若容器 的底面积为10cm 2,已知ρ冰=0.9×103kg/m 3,ρ水=1.0×103kg/m 3 。 求:(1)冰块中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石块的质量是多少克? (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1.解:空瓶质量0.24kg 1.2kg kg 44.120=-=-=水总m m m . 甲 乙 图 21

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习题

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 1、普通教室一般长约为8 m,宽约为6 m,空间高约是______m,若空气的密度约为1.29 kg/m3,则一间普通教室中空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kg。 2、“光明”牌早餐奶每盒中装有的牛奶质量约为275 g,体积为250mL,由此可以估算出牛奶的密度约为____________kg/m3。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丽用质量为400g的空瓶装水,装满水后总质量为900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为1000g,则由此可知该种液体的密度为㎏/m3。 4、海洋中一头蓝鲸的质量约为120t=_____ __kg;某位九年级男同学的质量约为6×104 ;我们教室中地板所用的大理石密度约为2.7×103 。 5、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为____________kg。 6、在“测量立方体松木的密度”实验中,通常用测其质量,用(均选填“刻度尺”或“天平”)测量松木的边长,再用数学知识求出松木的体积;若天平右盘里放有砝码 20g、10g、5g各一个,游码的位 置如图甲所示,则松木的质量 为g,由图乙可知 松木的边长是cm,则松 木的密度为g/cm3。 7、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杯测一块雨花石的密度.当他 用调好的天平测雨花石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如图甲 所示,此时他应该.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 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雨花石 的质量为g,用量杯测出它的体积为20cm3,则雨花石的密度是g/cm3.雨花石被磨损后,它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容积为0.5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1/3,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k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kg/m3。 9、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说“铁锅”比“铁勺”重,“铁”比“棉花”重。前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后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冰的密度为0.9×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体积为2m3的冰的质量为__ ___kg。 11、现在树脂镜片广泛取代了玻璃镜片,已知某种树脂镜片的密度为1.3g/cm3,玻璃的密度为

密度的应用(一)

§6.4 密度知识的应用(1)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学习目标】 1.学会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2.知道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重点难点】 重难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 【重要知识点】 1.量筒和量杯是直接测量的工具. 2.体积的国际主单位为,常用单位、,1mL= cm 3. 3.使用方法: ①会认:量程和分度值; ②会放: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在; ③会读: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相平.) 【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该量筒的分度值为_________,量筒液面的读数为_________mL, 物块的体积为________mL,合_________m3,若此物块质量为26.7g,则组成 此物体的物质的密度为________. 2.如图中是三只口径不同的量筒,它们的最小分度值都是1mL.问用哪个量筒 测量,读数的偏差相对较小? ( ) A.甲 B.乙 C.丙 D.甲、乙、丙都一样 3.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采取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 余的步骤是 ( ) 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 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 D.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的量筒内,记下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4.图中表示在用量筒测量盐水的体积时的视线,其中观察方法正确的是 ( ) 5.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块颜色特别的石块,他想通过实验测出这块石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g.再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g/cm3. (3)分析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发现会导致测量的密度值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密度知识的应用

京翰教育2014-2015学年寒假一对一课程讲义 八年级物理---密度知识的应用(习题) 一、鉴别物质(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第十届全运会纪念币的质量是16.1g ,体积是1.8cm 3,它可能是什么制成的? 二、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市场上出售的一种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 ”字样。已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x103kg/m 3,求:瓶内调和油的质量? 三、间接测量物体的体积(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若人的密度和水差不多,一个质量是50kg 的中学生,他整个身体的体积大约是多少? 四、比值问题 例题:甲乙两个实心球体积之比是4:3,密度之比是1:2,则其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 练习①甲乙两个实心球体积之比是1:3,质量之比是4:9,则其密度之比是______________ ②甲乙两个实心球密度之比是2:3,质量之比是10:9,则其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 五、质量相同比体积 体积相同比质量 例题: 质量相同,体积从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积相同,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①质量相同,体积从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积相同,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 、b 、c 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盐水分别倒入三个烧 杯中,问:a 、b 、c 各装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b a 铅11.3g/cm 3铜8.9g/cm 3银 10.5g/cm 3铁7.9g/cm 3盐水 1.03x103kg/m 3酒精 0.8x103kg/m 3 硫酸 1.8x103kg/m 3

2019中考物理 知识点全突破系列 专题46 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所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ρ甲<ρ乙, m甲>m乙 B.ρ甲<ρ乙, m甲ρ乙, m甲>m乙 D.ρ甲>ρ乙, m甲m乙 B.ρ甲<ρ乙, m甲ρ乙, m甲>m乙 D.ρ甲>ρ乙, m甲

6.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A. 8: 1 B. 4: 3 C. 4: 1 D. 2: 1 7.如图所示,光滑带槽的长木条AB(质量不计)可以绕支点O转动,木条的A端用竖直细线连接在地板上,OA=0.6m,OB=0.4m。在木条的B端通过细线悬挂一个长方体木块C,C的密度为0.8×103kg/m3, B端正下方放一盛满水的溢水杯。现将木块C缓慢浸入溢水杯中,当木块浸入水中一半时,从溢水口处溢出0.5N 的水,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然后让质量为300g的小球从B点沿槽向A端匀速运动,经4s的时间系在A端细绳的拉力恰好等于0,下列结果不正确的是(忽略细线的重力,g取10N/kg)() A. 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0.5N B. 木块C 受到细线的拉力为0.3N C. 小球刚放在B端时A端受到细线的拉力为2.2N D. 小球的运动速度为0.2m/s 8.石英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小权爸爸在石英粉厂工作,他想知道石英粉的密度,可是身边只有天平。他求助于正在九年级就读的儿子。聪明的小权利用天平(含砝码),一个玻璃杯、足量的水,就完成了测量石英粉密度的实验。(ρ水为已知)下面是小权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⑴用天平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0; ⑵给玻璃杯中装满石英粉,测出玻璃杯和石英粉的总质量m1; ⑶将石英粉倒出,给玻璃杯中装满水,测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m2 ⑷用已知量和测量量对应的字母写出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 其中(4)要求写出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这个表达式下列给出正确的是() A.ρ粉= B.ρ粉= C.ρ粉= D.ρ粉= 9.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别是64g、24g,其体积分别是8cm3、4cm3,若已知其中一个为实心,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物体为空心 B.该材料的密度为6g/cm3 C.空心物体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cm3 D.甲、乙两物体实心部分的密度之比为4:3 二、计算题 10.某型号的小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50km,用了半小时,受到的阻力为2×103N,求: (1)若在这一过程中消耗燃油5×10-3m3,求这一过程中燃油燃烧放出的热量(已知燃油密度为 0.8×103kg/m3,热值为4.6×107J/kg)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习题答案

物理质量与密度 一、知识点 1、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换算关系常 用国际密度体积质量单 位公式符号 物理量m V ρg G m =高 宽长??=V V m =ρkg 千克克毫克吨g mg t 千进3m 立方米3dm 3cm 3mm 千进 3kg/m 3g/cm 3 3kg/m 103 1g/cm =c b a V ??=3a V = 3.水的密度: 1.0×103kg ∕m 3 物理意义: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 kg 1.0×103 kg ∕m 3= 1 g ∕cm 3 4.密度知识的应用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每一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2)物质密度的测量 原理:V m =ρ 5.测量密度的常用方法 ⑴形状为规则的长方体固体的密度 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量出物体的质量 m ②用刻度尺测量出该物体的长、宽、高 分别为a 、b 、c ③固体的密度ρ=m /(a ·b ·c ) ⑵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密度 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量出物体的质量 m ②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为V ? ③把物体浸没在量筒中的水中,液面到达V ? ④固体的密度ρ=m /(V ?-V ?) ⑶用天平和量筒测定液体的密度 ① 调节天平,用天平测量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 ? ② 把容器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量出剩余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 ? ③ 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④ 液体的密度ρ=(m ?-m ?)/V ⑷用天平、玻璃杯和水测定液体的密度 ① 调节天平,用天平测量出空玻璃杯的质量 m ? ② 在玻璃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量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 m ? ③ 在玻璃杯中装满液体,用天平测量出玻璃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 ? ④ 液体的密度ρ=(m ?—m ?)/(m ?—m ?)·ρ(水) 6.密度公式的应用 ①鉴别物质;(求出密度查表判断)②分别求物体的密度、质量和体积; ③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的④

物质的密度、密度知识的应用2

练习二 物质的密度、密度知识的应用 巩固练习 1.水的密度是 kg/m 3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取质量相同的铜、铁、铝三种金属块,则 的体积最大。 2.一杯水,冬天放在室外,水结成冰后,它的 不变, 变大, 变小. 而一瓶氧气用去一半,它的质量 体积 密度 3.下列现象中,物质的密度发生变化的是( ) A .一杯水倒掉一半 B .一块铁热胀冷缩 C .一块玻璃打碎了 D .粗铜丝变成细铜丝 4.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棒截成两段,两段的长度之比是2:1。则它们的质量之比 和密度之比分别是 ( ) A .1:1和1:1 B .2:1和1:1 C .2:1和2:1 D .1:1和2:1 5.一个能装1kg 水的瓶子,它一定能装1kg 的 ( ) A .煤油 B .汽油 C .硫酸 D .酒精 6. 绵延在厦门环岛路上的“永不止步”群雕,将马托松比赛的场景永远定格在这条世界上最美丽的赛道上。雕像的大小跟真人差不多,设其密度是8g/cm 3。则每一尊雕像的质量约为 ( ) A .5kg B .50kg C .500kg D .5000kg 7.小朗同学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该球内的气体没有发生变 化的物理量是 ( ) A 、质量 B 、密度 c 、压强 D 、体积 8.如图6-7所示,表示A 、B 、 C 三种物质的质量跟 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 ( ) A.ρA >ρB >ρC , 且ρA >ρ水 B. ρC >ρB >ρ A , 且ρA >ρ水 C. ρA >ρ B >ρ C , 且ρA >ρ水 D.ρC >ρB >ρ A , 且ρC >ρ水 9.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 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 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 A 、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 B 、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C 、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D 、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10.为了测定一个不规则小金属块的密度,请在下面的小括号中填写(1)、(2)、(3)……以表示正确的操作顺序: ( )把金属块放入盛水的量筒内,读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 图6-7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4《密度知识的应用》练习题2

ρ ,从 它 上 面 敲 下 一 小 块,用 天 平 称 得 质量 就是 70g,用 g 、(酒精 =0、8×103kg/m 3) 4、质量相同的实心木球、铝球与铁球,体积最大的就是 球、(铁 >ρ铝 >ρ木 ) 5、1m 3 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就是 kg,体积就是 m 、 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 装 盒 上 标 明 容 量 500mL,(酒 =0、9×103 kg/m 3),则 kg,将 酒 倒 出 一 半 以 后,剩 余 酒 的 密 度 为 kg/m 3; 9、某物质在通常条件下,其密度为15kg/m ,那么此物质此时的状态为( )、 A 、122g B 、250g C 、372g D 、128g 11、有一块花岗岩石碑,体积为1、2m 生命本身与幸福不就是一个相同的概念。———司汤达 第2课时 1、能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式进行简单计算,并能鉴别物质、 2、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体积、 3、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问题、 开心自主预习,轻松搞定基础. 1、密度反映了物质的物理属性,根据密度知识: ①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即测量出物质的密度,一般的依据原理公式就是: ; ②可以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依据的公式就是: ; ③可以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依据的公式就是: 、 2、不用天平只用量筒量出50g 酒 精 的 方 法 就是 在 量 筒 中 倒 入 mL 酒精,相 同 体 积 的水的质量就是 3、能装下1kg 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 的( )、 A 、酒精 B 、煤油 C 、酱油 D 、色拉油 重难疑点,一网打尽。 ρ 6、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 “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 ρ 它所装酒的 质 量 为 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 kg 、 7、有中间空心的铁球、木球、铝球、铅球,质量与体积都相等,中空部分最大的就是( )、 A 、铁球 B 、木球 C 、铝球 D 、铅球 8、冬天户外水缸常会破裂的原因就是( ) 、 A 、水缸里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B 、水缸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 C 、水缸里水结成冰以后,质量变大 D 、水缸里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变大 A 、固态 B 、液态 C 、气态 D 、不能确定 10、在天平左盘里放一块铝,右盘里放 一 个 质 量 为 122g 的 玻 璃 杯,向 玻 璃 杯 中 倒 250mL 的水,天平正好平衡,那么铝的质量为( )、 量筒与水测得其体积就是25cm 、求这块石碑的质量就是多少吨? 源于教材,宽于教材,举一反三显身手。 12、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1,密度之比为4∶7,则体积之比就是 、 15

第2讲 密度及其应用

【要点1】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例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性质,小刚用水和酒精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时,他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如下所示: 表1 表2 物质实验次数体积(cm3)质量(g)物质实验次数体积(cm3)质量(g) 水 1 10 10 酒精 1 10 8 2 20 20 2 20 16 3 30 30 3 30 24 像,如图所示.请在图上画出水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 (2)小刚仔细地分析了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 归纳出了以下的结论: ①分析表1或表2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 同种物质,。 ②分析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 不同物质,。 〖举一反三〗某班同学在“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中,对水的体 积和质量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同学们先用天平测出注射器质量,再用它分别抽取10厘米3、15厘米 3、20厘米3的水,分别称出注射器与水的总质量,下表是其中一个组的实验记录。 “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记录表(测得注射器的质量为11克) (1)使用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若向右调节左 侧横梁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则调节平衡螺母前,左盘与右盘的位置相比较高的是盘。 (2)对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水的是不变的,从而发现了水的一种特性。 (3)受此实验启发,小豪不称质量,在家里测量了冰的密度。他先用注射器抽取27mL的纯净水,再故进冰 箱速冻,等水完全结冰后,小豪从冰箱中取出的注射器如下图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 mL.小豪所测得冰的密度为克/厘米3(保留l位小数)。 密度及其应用 2 第二讲 要点解析 m/g V/cm3 10 20 30 40 10 20 40 30

密度知识的应用(基础)知识讲解

密度知识的应用(基础) 【学习目标】 1.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了解水的反常膨胀; 2.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3.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密度与温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另外还受状态和温度的影响。 要点诠释: (1)一般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在温度降低时体积缩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当m 一定时,V 增大,ρ减小;V 减小,ρ增大。即一般物体温度升高时,密度减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增大。 (2)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明显,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3)水的反常膨胀:4℃的水的密度最大,高于4℃时水和其他物体一样是热胀冷缩的;在0~4℃之间,水却是热缩冷胀。水凝固成冰时密度变小,体积变大。 要点二、密度的应用 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密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有很多应用。 要点诠释: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 算出它的质量。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ρm V = 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典型例题】类型一、密度与温度 1、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所以热空气 (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答案】小;上升。

5.3密度知识的应用练习(新版)粤教沪版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A.刻度尺、细线、烧杯、水 B.天平和砝码、量筒、细线、水 C.溢水杯、天平和砝码、烧杯、水、细线 D.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2.石英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小权爸爸在石英粉厂工作,他想知道石英粉的密度,可是身边只有天平。他求助于正在九年级就读的儿子。聪明的小权利用天平(含砝码),一个玻璃杯、足量的水,就完成了测量石英粉密度的实验。(ρ水为已知)下面是小权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1)用天平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0; (2)给玻璃杯中装满石英粉,测出玻璃杯和石英粉的总质量m1; (3)将石英粉倒出,给玻璃杯中装满水,测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m2 (4)用已知量和测量量对应的字母写出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 其中(4)要求写出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这个表达式下列给出正确的是() A.ρ粉=B.ρ粉= C.ρ粉=D.ρ粉= 3.在北京8分钟的节目中,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令人忍俊不禁。这只大熊猫是用一种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它的高为2.35m,质量却只有10kg,它利用了铝合金的哪一种性质()A.质量小B.密度小C.比热容小 D.导热性能好 4.用密度为2.7×103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0.1m、0.2m和0.3m,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kg、21.6kg和54kg,质量检查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则这三个正方体() 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

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 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 D.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 5.两枚外形相同的实心戒指,一枚由纯金制作,另一枚用铜合金制作。为了分辨哪一枚是金戒指,下列做法最好的是() A.量体积进行比较B.称质量进行比较 C.测密度进行比较D.以上方法都可以 6.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已知ρA:ρB=4:3,且两物体体积V A:V B=3:2,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A物体肯定是空心的B.B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C.两物体肯定是空心的D.两物体肯定是实心的 7.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别是64g、24g,其体积分别是8cm3、4cm3,若已知其中一个为实心,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物体为空心 B.该材料的密度为6g/cm3 C.空心物体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cm3 D.甲、乙两物体实心部分的密度之比为4:3 8.小明用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40cm3 B.盐水的密度是1.165×103kg/m3 C.如果按照B、A、C的顺序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D.按照A、C、B顺序操作如果盘中5g砝码因生锈质量变大则测得盐水密度偏大 9.以下是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 ②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 ③在矿泉水瓶中装满盐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

密度的应用

密度的应用 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冰的密度是0.9×103 kg/m3,一块体积为200 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 g,体积是 cm3,162 g的水结成冰后,质量是 kg,体积是 cm3。 2.等质量的空心铅球.铜球.铁球,它们的体积相等,则它们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 是。 3.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球,A球的质量是20g, B球质量是0.1kg ,则两球的体积比 V A∶V B=______,密度比ρA∶ρB=_____。 4.两个由不同材料制成质量相同的实心物体,其体积之比为V1∶V2=2∶3,则其密度之比 ρ1∶ρ2是。 5.在调节好的天平两盘内分别放有3个相同的铁球和6个相同的铝球,天平恰好保持平衡,则铁球和铝球质量之比为,体积之比为 .(ρ铝=2.7×103 kg/m3,ρ铁 =7.9×103 kg/m3). 1.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最接近() A.0.5g B.5g C.50g D.500g 2.已知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请你估算一下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最为接近哪一个值() A.50m33 B.50dm3 C.50cm3 D.50ml 3.托盘天平是中学物理实验中常见的仪器,下列关于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托盘天平加砝码时,忘记带镊子可以临时用手代替 B.称量化学药品时候可以直接放在托盘上测量 C.不管桌面是否水平,只要调解横梁就可以称量 D.称量物体之前应先估算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4.在四个相同的烧杯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铝块.铁块.铜块.铅块分别投入到这四个杯子中,它们均没入水中且水均未溢出,则水面升高较多的是( ) A.放铝块的 B.放铁块的 C.放铜块的 D.放铅块的 5.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密度大小的关系是 ( ) A. ρA>ρB>ρC B. ρB>ρA>ρC C. ρC>ρB>ρA D. ρB>ρC>ρA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一种物体从地球到月球就质量变小 B.一杯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C.一块玻璃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 D.1kg棉花和1kg铁一样重 7.有三个形状大小相同的铜、铁、铝球,称得它们的质量恰好是相等的,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铜球是空心的,铁球和铝球是实心的 B.三只球肯定都是空心的 C.铜球和铁球肯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的 D.三只球肯定都是实心的 8.两个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是2:1,体积之比是2:3,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A.3:1 B. 4:3 C. 3:4 D. 1:3 9.一块冰全部化成水后,体积比原来( ) A.增大1/10 B.减小1/10 C.增大1/9 D.减小1/9 10A、B两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A、ρB,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制成合金,则合金密度为() A.ρA+ρB 2 B.ρA.ρB ρA+ρB C.2ρA.ρB ρA+ρB D.ρA.ρB 2(ρA+ρB) 三.解答题 1.小刚的爷爷从古玩街小贩处购得一块银元,小刚想通过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定一下这块银元是不是真的,但是由于银元较大,不好用量筒来测量其体积,请你帮他想想办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