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络穴治病

经络穴治病

经络穴治病
经络穴治病

很神奇!拍20下咳嗽二天就好

1.左手伸直,手心朝上,右手拍左手上手肘20下,再拍下手肘20下

2.換右手伸直,手心朝上,左手拍右手上手肘20下,再拍下手肘20下

3.双手拍大腿后側20下

4.双手拍小腿后側20下

5.双手拍膝蓋20下

每天早晚各作一次,據說久年咳嗽也可以好,一般咳嗽二天就好轉,

很神奇!

上肘是手臂弯处,尺泽、曲泽、少海位置,下肘是烈缺、经渠、大凌、内关、神门、灵道位置。大腿、小腿后侧就不用说了吧

超级补肾法

示范图躺在床上,然后手背贴着后背肾区,脚心相对即可。可以锻炼20~30分钟。(肾区的位置如果不清楚准确位置,可以参考下面有关“外劳宫补肾”的帖子,里面有肾的位置透视图。

有次kfcc突发奇想,将“外劳功补肾法”和“还阳卧”结合,创造了这个新改编的小功法,我们就称它为“超级补肾法”好啦!我自己试验锻炼后,第二天早上竟然肚子肠胃有气流动,而且觉得特别饥饿,早餐都食量增加一倍哩!证明这个方法不止补肾还补脾胃哩!而且我也发现最近头发竟然变得比以前更乌黑亮丽了,身边的朋友都这样说哩!虽然锻炼可开始时,背部某些穴位会出现酸痛感,不过过了一星期都自然都酸痛消除啦!

有关“外劳功补肾法”和“还阳卧”,大家可以参考如下帖子:

https://www.doczj.com/doc/ec8193541.html,/thread-169506-1-1.html

https://www.doczj.com/doc/ec8193541.html,/thread-170766-1-1.html

https://www.doczj.com/doc/ec8193541.html,/thread-164277-1-1.html

https://www.doczj.com/doc/ec8193541.html,/thread-178443-1-1.html

网友锻炼体验报告

Kate100Go 网友:

我昨晚试了,觉得手手脚都有痒痒的感觉,有些累人,我只坚持二十多分钟啊。为什么会这样的?

kfcc:

手手脚都有痒痒的感觉,表示气血已经开始运行到四肢调整啦!好现象呀!

metchnet2000 网友:两天共练习了4次,每次练习时都有着急排便的感觉.

第一次:练习了10分钟不到就急急如厕,----轻度腹泻,排的很多.

第二,三四次:时间大约在15-20分钟,仍然是有急急排便的感觉,但只是或多或少排屁.

总体感觉,都是在5-10分钟(大致估计)左右,从腹部左侧发起,似乎有一个气团快速的向下推,发起点有时候略偏上,靠近左肋最后一根肋骨,有时候是左侧平肚脐,,有时候是左下腹部,这三个点基本可以连成条直线.

后腰,和脑门有明显出汗.

请指点.谢谢. Kfcc:气冲击调整肠胃道,就会有着急排便的感觉啦!正常现象。练习了10分钟不到就急急如厕,----轻度腹泻,排的很多,很好呀!肠胃不好的人泻肚子排毒是好事,而且会越泻越精神有力,不会像食物中毒那种没有精神又乏力的感觉啦!您会感觉到腹部经络运行的气感,很好呀!后腰,和脑门有明显出汗,表示您那边有些疾病需要排汗排毒啦!原文转帖自养生教室

metchnet2000 网友:距上次记录已经过10天,再总结记录如下:

1.练习中,总感觉气的发起点是在左胯骨尖内侧3寸的地方,忽然间直串下去,然后就有强烈的便意,

有时候,这种感觉全天断断续续的都有.不过现在主要只是导致下排气了

2.今天练习后,试着5指捏在一起揉了一下左胯骨尖内侧3寸的点.这个点很敏感,点揉了腹内就沽沽做响.

3.增加了蝴蝶式的练习,仍然是这个点反应比较大.腰胯间发热明显.

4.练习后10-30分钟内,心窝到肚脐间一线都会有轻微灼热感.能持续好一会儿.--反应到胃了? Kfcc:揉了一下左胯骨尖内侧3寸的点.这个点很敏感,点揉了腹内就沽沽做响.,是浊水气流动啦!腰胯间发热明显,很好呀!表示已经补肾成功啦!心窝到肚脐间一线都会有轻微灼热感.能持续好一会儿.--反应到胃了,很好呀!这是随着任脉打通膻中穴(心窝处身体中线、两乳平行间)、中脘穴(胃中点)啦!原文转帖自养生教室

metchnet2000 网友:

揉了一下左胯骨尖内侧3寸的点.这个点很敏感,点揉了腹内就沽沽做响.,是浊水气流动啦今天一早就排便2次,轻度腹泻.应当是"浊水气流动"的结果.呵呵.

另外:

今天早上一醒来,就感觉到右脚底地筋有牵拽感,轻度疼痛,连带脚内侧一线,脚跟都有点痛感. 右脚面从大趾外侧贴骨处,斜过脚面到外踝附近这一条线,有时酸痛,有时灼热的感觉.

还有:

手背贴后背肾区,时间不长就能感觉到有跳动感,这个说明什么呢?

谢谢!

kfcc:

脚底地筋有牵拽感,轻度疼痛,可能是肝调整中。脚跟都有点痛感,多数是肾调整啦!大趾外侧贴骨有时酸痛,有时灼热的感觉是肝筋调整,很好呀!手背贴后背肾区,时间不长就能感觉

到有跳动感,可能要久一点,才可以集中血气到那边去嘛!因为又不是用意守那边,是用掌压来导引的,是这样的啦!

原文转帖自养生教室

lilyw 网友:

老师,我昨天晚上帮他按摩了脚底,肚子,还让他做还阳卧一会儿,今早他尿床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上个星期我是叫他做老师自创的补肾还阳卧(就是脚心相对,手背放在肾区),他也尿床两次,而且特容易踢被子。所以我现在让他还是脚心相对,但是两手放在肚脐上。我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会尿床?是否还是继续脚底,肚子按摩兼还阳卧,或者减少一两项?谢谢老师。

kfcc:

膀胱弱的人调整常常会排毒会尿床,是因为气刺激病区导致的调整排毒好现象啦!放在背后是对的,其实放在肚脐上也可以,不过因为我要两个补肾功结合加强威力,所以就用“外劳宫补肾法”的放背后的方法加上“还阳卧”的脚心相对啦!当然如果那个照我的“超级补肾法”的锻炼方法,手放在后面当然是更加好啦!肚子按摩兼超级补肾法都可以继续锻炼,无需减少啦!因为这不是偏差副作用,是排毒调整啦!

原文转帖自山药论坛

metchnet2000 网友:

前天在88楼发了更新,不知道kfcc看到否?

今天的更新:

1)最近几天耳朵很不舒服,蒙住一层似的,类似于乘坐飞机降落时的那种感觉,试吞咽动作/打呵欠可以略有缓解.基本上是从早上到中午都是这种感觉,到下午后才逐渐消失------是哪条经络在调整么?

2)有轻微鼻涕,打喷嚏增多.

3)左胯骨尖内侧的区域越来越敏感,按揉后不久就要排便.

kfcc:

1)耳朵有气,我猜可能气冲击调整鼻窦炎或头部疾病(如眼疾、耳疾有时候都会这样的)

啦!

2)有轻微鼻涕,打喷嚏增多可能是感冒排毒或肺排寒、鼻窦炎排毒啦!

3)左胯骨尖内侧的区域,应该是肝、肾或脾经,我想可能您按到脾经想要排便啦!

原文转帖自养生教室

metchnet2000 网友:

09/24更新:

1)耳朵总有种被蒙住的感觉---这现象在周六一早达到相当厉害的程度,有听不清的感觉,周六下午开始,先是左侧鼻翼时不时有一丝丝麻感,后来,左耳渐渐恢复正常,周日:先是右侧鼻翼时不时有一丝丝麻感,后来,右耳也开始渐渐恢复,到现在(周一中午),右侧鼻翼仍然时不时有一丝丝麻感,右耳还有一点点未完全回复...尝试打哈欠,右耳内能听到轻微的噼啪的响声.

2)有轻微鼻涕,打喷嚏增多---周六周日最厉害,今天基本恢复,另外,就是周六日疲倦之极,总想睡.今天也基本完全恢复了.

3)左胯骨尖内侧的区域,仍然非常敏感--发酸.,按之直接排屁--应当是调整到肠胃了.

Kfcc:

1)耳朵总有种被蒙住的感觉,这种情况多数是鼻窦炎调整啦!我也有鼻窦炎,练功时调整排毒时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啦!2)轻微鼻涕,打喷嚏增多这点可以判断的出来啦!总想睡是肝排毒调整嗜睡现象啦!多休息!3)左胯骨尖内侧的区域,仍然非常敏感--发酸,按之直接排屁当然是脾经调整啦!

原文转帖自养生教室

外关穴——头痛要穴:治风寒头痛、感冒头痛、偏头痛

“伤寒在表并头痛,外关泻动自然安”。此是中医针灸歌诀《兰江赋》里的一句。古人诚不欺我,我几次风寒头痛,先生的感冒后头痛,以及同事的偏头痛,都是按外关穴而愈。

话说我因为冬天天冷躺着用电脑,手臂外露受寒引起右耳后抽痛,虽然在三焦经拔罐、刮痧治愈了。但死性不改,还是经常躺着用电脑,遂致右侧头部(耳尖上)时有疼痛,有时感觉半边麻麻的,嗯,好似发展成偏头痛了。几次头痛都觉得是受寒引起的,在网上搜索,发现有位博主介绍忆起《兰江赋》有“伤寒在表并头痛,外关泻动自然安”句,针刺外关穴治愈因外感伤寒、恶寒发热后引起的头痛。咱手边没有针,那就姑且试试按揉吧。一摸,果然右手的外关穴非常酸痛(咱是右侧头痛),但左边的外关穴一点都没有酸痛的感觉。于是,点按右外关穴十来分钟,外关穴变得肿胀而痛不可碰,但是头痛却没有了。大喜呀。此后也有几次头痛,都是按外关穴而愈。

先生上个月感冒,后头痛,低烧。给他掐风池、大椎拔罐后,热退。虽是后头痛,但找他的外关穴,也有一侧酸痛,另一侧无感觉。同样给他按得外关穴痛不可碰,但头痛却是止住,一觉安睡。第二天完全没事。

女同事,偏头痛几十年,每发必靠止痛药、消炎药才能止痛。七月份与她一起出游,她受寒(吹空调)偏头痛又起。找她的外关穴,有一侧也是酸痛无比,另一侧无感觉。于是我和儿

子鱼儿轮番给她按揉。事后她高兴地说,第一次不用止痛药也可以止她的偏头痛。

所以,同学们,如果你觉得是受寒了引起你的头痛、偏头痛,请找外关穴,必有一侧是酸痛的,按至肿胀痛不可碰,不怕,过几天就消了,但要命的头痛却是早止住了。

“伤寒在表并头痛,外关泻动自然安”。古人诚不欺我呀!!!

我学习中医的经历

我生长在李时珍的故乡,从小听到最多的就是本草纲目,小时候病的时候,父母就给我泡艾草澡,感冒刚刚开始,父母就煮红糖姜汤我喝,出了汗就好了,如果还不好就喝板蓝根,是树根一样的东西,小时候还是蛮怕的,要是发高烧,就用酒精搽试后背,睡觉就烧就退了。我就是在这样环境下长大。

长大以后才知道父母所用的都是中医上面的一些小知识,只是我们这么用的多,就认为这是一些常识,我接触中医的书,开始并不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而是郑老师的求医不如求己的书,当时在外地上大学,一次偶然的感冒,到校医务室去看,校医院的医生给我开了4瓶左氧,我当时问她为什么不用青霉素,她的回答是因为青霉素要做皮试,她们不能承担这个责任,打了4天的左氧,身体是越打越差,从原本只是简单感冒流鼻涕,变成严重的咳嗽,还有点发烧,学校的医生一看连忙看过病条给我让我校外的医院去看,到了医院,医院的医生先是抽血化验,挣断病情,我小小的感冒有这么复杂吗?化验完了,挣断也出来了,就是流感,拿药,因为医生的字实在太难认了,于是多问了一句,开的是什么药,医生说头孢,我先去做皮试,然后又打了2天针,我可怜的手已经没去打了,终于几番折磨感冒好了,花了400多块。在家乡像这样感冒可以不花一分钱就可以好,可是现在外地没办法,远水救不了近火。

身体好了,继续泡图书馆看小说之类的杂志,偶然翻到医学杂志上面推荐郑老师的书——求医不如求己,上面很多很好评价,第二天出去买了一本,看的时候感觉如久在沙漠行走的人看到一股甘泉,也学习到了金鸡独立、推腹法,因为方法很多,我就选一些针对外我体质练习,看后觉得还不够,就像没吃饱一样,又买了于若木老师的《循经取穴胶布疗法》和皇帝内经、吴清忠老师——人体使用手册、老老恒言等等。我利用于若木老师书上教的方法,治好多年头痛的鼻炎,方法是把膏药(我用的是云南白药)剪成1厘米左右的小方块,有的地方0.2*1厘米的细条,穴位是印堂穴(额头部两眉间正中点)、迎香穴(鼻翼旁0.5寸,我贴的是左边)、内关穴(仰掌、在腕横纹上2寸两筋间,我用的右手)、大杼穴(背部第一胸椎下,脊1.5寸处)、风门学(背部第二胸椎下方,外侧1、5寸处),穴位我描述的,你们没有找到的朋友可以到百度百科里面找有图的,方便查看比较,用胶布粘贴在穴位上,10小时后取下,我是晚上10点到早上八点,因为白天要上班,贴着不好出门,第一天感觉迎香穴很胀,酸酸的,早上起来感觉久不通气的左鼻可以呼吸一点,第二天感觉迎香穴、印堂穴很胀,早上起来鼻子出了好多鼻shi,第三天迎香穴、印堂穴、内关穴、大杼穴、风门穴都很胀,早上起来,呼吸很舒畅,我鼻炎都10几年了,吃过无数的西药都没有治好,就几块胶布就治好,不得不说我国中医的博大精深,过几天来治疗我的咽炎。过几天来汇报成果。

打开人体百宝箱,共同开个大药房!(带*号为新加的)

(说明:自去年十月发这个贴后,许多朋友进行了补充,特表示感谢!现整理后,重新发一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也希望大家继续补充!)

每个人身上本来就百药齐全,都在经络穴位中翘首待选:

(1)六味地黄丸。复溜穴:有针灸专家称针刺此穴滋肾阴效果极好,相当于六味地黄丸的

功效。

(2)十全大补汤:而太溪、复溜两穴用按摩法,效果很好,也无禁忌,常相配而用,哪个穴位敏感就先揉哪个穴,然后再把不敏感的穴也揉敏感了。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若再同时在肾俞、关元、气海等穴拔罐。那就真成了一剂安全平和的十全大补汤了。世人只知鹿茸、枸杞、虫草、河车(胎盘),为补肾佳品,岂知太溪、复溜、涌泉才堪称是生命至宝。(3)逍遥丸:按摩患者肝经的太冲穴和胆经的阳陵泉,(和逍遥丸)效果一样,且更为迅捷。(4)牛黄清心丸:先按摩心经的神门穴,再按摩脾经的大都穴。(如果心中发热烦燥,常用牛黄清心丸,但这药若常吃,有人担心其中的朱砂会对身体有损害。)

*(5)牛黄清心丸:少府穴,它有清心泻火、行气活血的功效,最强的功效是清心除烦,

掐掐它就相当于吃了一味“牛黄清心”

*(6)牛黄清心丸:壁虎爬行最主要的功效在于调节任脉,对更年期综合症尤为适用。任脉为阴脉之海,更年期人体阴液不足,忽热忽冷、心里比较烦躁,晚上老有火似的睡不着觉。

这时候赶紧做做壁虎爬行,就好像吃了牛黄清心丸,会有很清凉的感觉。

(7)麦味地黄丸,按揉肺经的尺泽,加上肾经的复溜,相当于麦味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里面加上了麦冬(润肺、滋阴、去心火)五味子(纳气、平喘、

止咳嗽)两味药。

主治:肺肾阴虚之咳喘(久咳气喘、痰少而咳或干咳无痰、伴有腰膝酸软、气短无力、动则出汗、时发低热)。还有就是经常讲话太多,咽喉干燥,咳嗽无痰之人也可选用。(慢性咽炎)(8)通宣理肺散:按摩膀胱经的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加上肺经的孔最就

是通宣理肺散。

*(9),牛黄解毒丸:内庭穴,人体自生的牛黄解毒丸。内庭是去胃火的,它的作用相当于牛黄解毒。胃火牙痛、咽喉痛、热性的鼻出血,都可以揉内庭,所以它是一个去热的穴位。*(10)补中益气丸:P2-14肺经有个穴叫中府,此乃中气之府,是中气汇集的地方,因此为调补中气的要穴。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穴性属土,土能生金,其补中气之气最强,按摩、艾灸都有显效。此外山药薏米粥也是补益中气的佳品。

*(11)补中益气丸:你反复问我哪几个穴位相当于补中益气丸,。。。。如果你是一个刚接触中医的人,我会径直告诉你,只要按么太白、商丘、太冲三穴就会有补中益气的效果。(12)参苓白术丸。肺经的太渊穴,是俞穴,属土,肺经属金,正好是“土生金”,又如脾经的商丘穴,是经穴,属金,脾经属土,也是“土生金”。这两穴合在一起来用,补肺健脾,功效显著。太渊与商丘就是免费的参苓白术丸。参苓白术丸,健脾止泻。

(13)大补阴丸。有人心烦不寐,老想喝水,还总爱起急,属于阴虚火旺的体质。那么一旦口干舌燥,不妨赶紧揉揉然谷,其功效相当于中药里的大补阴丸,去火补阴。(14) 吗叮啉. 吃完饭不消化,揉大陵穴可以从心脏借点血帮助运化,相当于西药吗叮啉,

为您增加胃动力。穴性属土,还有健脾的功效。

吃的太多喘不上气来,肚胀,揉公孙穴可促进肠子的蠕动。

(15)。杞菊地黄丸。曲泉。它是沟通肝肾的要穴。说到功效,曲泉可谓一穴两用。一方面,它滋阴补肝,主治肝肾阴虚、眼睛酸涩,相当于吃了杞菊地黄丸;

(16)二妙丸。曲泉,另一方面它还是去湿的要穴,相当于中药“二妙丸”,可祛除湿热。*(17)开塞露:商阳穴。这个穴是一个专门治疗便秘的要穴。具体说来,治疗什么类型的便秘呢?它的作用有点像开塞露这种感觉,就是好像大便已经到了肛门这块了,这个穴就管

用了。

(18)消炎大药:人体自有的消炎大药,商丘穴。

(19)纯阳大药。申脉穴——身寒多病者的纯阳大药。

适用人群:寒性体质;中老年朋友;经常伤风感冒、腹泻、怕冷的人。

主要功效:可缓解眩晕、双眼发红肿痛、腰酸背痛、足踝关节痛等症状,对腹泻、消化不良

有辅助作用。

20. 补钙药。脾经大都穴-补钙要穴。(这个位置也是颈椎反射区。)

经络治疗咳嗽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因而咳嗽一症非常常见。然而,同为咳嗽,症状也不尽相同,有的干咳无痰,有的咳嗽痰黄,有的伴有咽痒咽痛,有的又伴有喉中鸣响,进而引发哮喘。这些问题,仅仅穴位按摩就可以帮我们解决。 步骤/方法 干咳咽痒,按摩列缺和照海 干咳或咽痒,往往肺阴不足的表现,治疗时一方面要止咳,另外一方面还要滋阴,前者治标,后者治本,所以列缺与照海两穴合用,就是标本同治的方法了。 列缺是肺经的络穴,功效就是止咳,所以单纯性的咳嗽,没有其他症状时,只按列缺就可以缓解咳嗽的症状了。怎么找这个穴位呢?将两手虎口交叉,手腕要伸直,将食指点在手腕的侧面,可以感觉到食指下面的骨头上有一个明显的纵向裂隙,这里就是列缺穴,名字够形象吧。因列缺位于窄小的骨缝中,所以治疗时需将拇指立起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照海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在五脏的功能中,肺主气司呼吸,而肾主纳气,以引气归元,肾气不足时多有咳、喘等逆气之症。加上列缺与照海两穴都是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于任脉,照海通于阴跷脉,而两条奇经又会聚于咽喉处,因此两穴形成了一对儿经典的组合。照海又怎么取呢?沿内踝尖向下循按到内踝的末端,可以感觉到这里有一个明显的骨缝,即为照海穴,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咳嗽痰白,按摩大椎穴 很典型的风寒咳嗽,一般发生在冬天,特点是咳嗽,咽痒,咳痰清稀,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舌苔白等,要想防止风寒咳嗽,一定要加强抵御寒气的能力。 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这里是人体所有阳经汇聚之处,阳气聚集。用手掌搓热颈后的大椎穴,以皮肤发热发红这度,帮助振奋阳气,抗御外邪。如果能洗上热水澡,那么就用热水多冲冲这个部位吧,哪怕只用热气腾腾的毛巾晤晤大椎,都能抵御寒气的侵袭。 当然,中医的特色还是在于治未病,与其生病后想办法解决,还不如彻底杜绝疾病的发生。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咳嗽的麻烦,还是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好好爱护你的肺,比任何有效的治疗都要好上千万倍。

手穴十八针-法李茂发

手穴十八针法李茂发 第一节手穴点穴治病常识 一、什么叫手穴点穴治病法 所谓手穴点穴治病法,就是仅取手部属于手针范畴的穴位(共18个穴位),而医者主要用拇指,其它各指作为配合和依托,根据病情,在患者手部的有穴位上实施有规律、有节奏的点压,来达到为患者治病的目的。由于手穴点穴治病选取的穴位少,一般一个穴位可治1-8种常见病,且操作简单,所以,一般的人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 二、手穴点穴为什么能治病 而手穴点穴,对手上的某个穴位进行有规律,有节奏的点压,其一压一松都有着特定的意义,压为阴,松为阳,压时调营气,松时调卫气,压时气血聚,松时为加大脉肿。人动时血脉则运行于主经,人静时血则归于肝脏,因此,手穴点穴可以平秘阴阳、打通经脉、调和气血、调节营卫,从而起到镇痛抗炎、活血化淤的功效。总有效率可达96%以上,大部分患者可在10分钟内使病情得到基本的缓解或痊愈。 五、手穴点穴治病术与疗效有关的问题 与疗效有关的因素,主要是取穴的准确度、点穴的持续时间、用力大小及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患者经络的敏感度。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l、取穴一定要准确,在此前提下,点穴用力的大小与见效快慢有一定关系。但刚开始点穴时,用力要轻,然后逐渐加大力量,直至患者能接受为度。切忌一开始用力过猛,以免使患者难以忍耐和产生畏惧心理。 2、点穴时,患者感到酸、麻、胀、重、热、凉甚至这些感觉往其它部位放射,说明已点准穴位。若患者感到痛而无酸、麻、胀、重等其它感觉,应检查取穴是否准确,对个别体质虚弱者或一两餐没有饮食的患者,应用轻力点穴。在点穴过程中,若患者出现头晕、心慌、恶

心、呕吐等不正常现象,应立即中断点穴,必要时让患者卧床休息片刻和给少许糖开水喝,即可恢复正常。 3、点穴l分钟后,嘱患者活动患部(即病痛部位),如颈部、腰、肩、膝关节、踝关节等,并询问其感觉,直至病痛缓解后,再维续压穴3-5分钟,以巩固疗效。 4、手穴点穴治病对急性病疗效最佳,对慢性病缓解率也高,但容易复发,近期疗效尚可,但远期疗效较差,所以治慢性病时,应侮天点穴1-2次,每次15分钟左右,10天为一个疗程,休息3天,再治一个疗程。 5、医生指甲不宜过长,尤其是拇指的指甲,若过长,易刺破患者的皮肤。一般3-5天要修剪一次指甲。 6、一定要弄清患者的真实的病情,然后对症治疗。有些患者不能把病情反映确切,有把胸闷说成是胃病的,也有把脊椎痛说成是背痛的,还有些患者说不清哪里痛,一会儿说肩痛,一会儿又说背痛,这就要求医生诊察判明病情。有时可以进行侦探性的点穴治疗,一般一个穴位点压3-5分钟,无效即可放弃。 六、手穴点穴治病术的有关问题说明 在点穴治疗时,是点左手穴还是右手穴,如何在手上准确地找到穴位,这些问题搞清了,才能开始着手点穴治疗。 l、关于点左手穴还是右手穴的问题。病患者的病痛部位有能分左右的和不能分左右的两种,点穴时要区别对待。病患者的患部能分出左右的有左(右)偏头痛、左(右)牙痛、左(右)膝关节痛、左(右)眼痛、左(右)肋间神经痛、左(右)踝关节扭伤等等,均取对应侧手穴,即右边痛取左手穴、左边痛取右手穴,若问侧都痛则取双手穴。如病患者疼痛部位不能分左右的,只有一个痛点如前头痛、后头痛、咽喉痛、胸疼闷、尾骨痛、脊椎痛、胃(肚)痛、会阴痛、 咳嗽、哮喘、小儿尿床等等,则取左右手穴均可。 2、尺侧和桡侧。尺侧是指小指的外侧及其他各指指向小指的一侧,桡侧是指拇指的外侧指向拇指的一侧

单穴治病47绝招 简单易学 一用就灵!!

人体自身的神奇补肾法 中医理论认为:“肾气足,百病除”。 人体内的左肾为阳,右肾为阴。左肾司六腑之功能,右肾辖五脏之运行。肾对五脏六腑起着至关重要的温煦(xu)、滋润、濡(ru)养、激发等作用。 肾中之元气,又叫元精,是生命的原动力。肾虚则生命力减弱,各种疾病会接踵而来。肾生精,精生髓,髓壮骨,髓通脑,脑为髓海。肾亏则髓空,髓空则骨软,骨软则腰膝酸麻,牙齿脱落,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关节炎、颈椎神经痛,甚至出现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反应迟钝,精力下降,脱发皮皱等现象。肾阳虚衰,男人表现为阳痿、早泄、遗精;女人则带下不止,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等。 中医认为,肾亏是人体疾病的根源,许多内脏疾患的治疗,应从补肾入手。中医还有个歌诀:“肝病先调肾,肾病先调肺,肺病先调脾,脾病先调心,心病先调肝”。可见个脏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体自身补肾法,就是外劳宫补肾法。具体方法是:每晚临睡前将两手背紧靠腰部,仰卧于床上,5-10分钟后,其热感会逐渐传遍全身。开始时,双掌被腰压住会出现麻胀现象,3-5天后即可适应消除,双腿会感到轻松灵活。常酗酒的人,脑门还会渗出汗珠,有的腰部会出汗。这是因为人的两手外劳宫紧贴二肾后,双掌的热量直接温煦了二肾,将肾内虚寒之气逼出,通过运行,变成汗水排出体外。尤其是晚上10点半至11点,是亥时尾、子时头,此刻地气最旺,地气通过内劳宫吸入,穿过外劳宫直接注入二肾,伴随二掌的热量和五行之气,温煦了二肾。不论是晚上,还是白天,只要你躺在床上,坚持两手背紧贴两肾半小时,便可收到奇效。 若你腿脚冰凉、麻痛,可将左腿架于右脚脖子上,20分钟后,腿脚便会变热。倘若每晚再用热水泡脚,然后按摩两腿根部的“气冲”穴,并反复揉擦两脚心的“涌泉”穴,反复拍打、叩击、推揉、按摩两腰出的“肾俞”穴,则效果更佳。 坚持运用外劳宫补肾法,再加上小指头提水法的锻炼(手指头有许多神经末梢,联结五脏六腑,例如右小指头通肾,主宰生长、发育、生殖、强壮,开窍于二耳与二阴;左小指头通膀胱,是人体主持水液的代谢,它通肺、通胃、通肾)。常练小指头提水法可以强肾。日本有些人长期用此法强肾后,70多岁还能生育。倘若再添加以膝盖逆时针走路法(走圆圈路)的锻炼,靠人体自身练出的功能,就能治好上述的肾亏、肾衰之疾患。 我的老师胡海牙先生今年已经95岁高龄了。前一段时间陪他去体检,身体各项指标基本都正常。他单位的老同事跟他见面后,开玩笑地说:“您的身体棒得跟三十岁小伙子似的,有什么养生秘诀吗?您是研究道家仙学

实用文档之一穴治一病-治病穴位大全(一)!

实用文档之"一穴治一病,治病穴位大全(一)!" 杏林君有话说:中国自古以来都是比较推崇中医的,虽然疗效是比较慢,但是治疗重疾难症还是很有用的,今天就来说一说针灸之类的知识吧,人体有很多的穴位,如果可以找到这些穴位并且经常按摩或针灸的话,对于血液循环是很有好处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急性腰椎痛 穴位:人中。特点:开通闭塞,清热祛风。用针:2寸针,在腰椎痛部位的对侧向迎香穴水平运针。 方法:站立位,进针1.5寸,轻轻用针刺激,直至患者感到疼痛。边捻针边让患者弯腰,至最大幅度时再回到直立位,同时向相反方向运针。反复操作2—3次,疼痛很快就会消失。按:本人不同意这种所谓穴性的说法,穴位不像中药一样有寒热温凉偏性及以偏治偏达到治病目的,穴位主治跟腧穴不同分布、机体功能状态、施用工具甚至医师功夫水平等等关系很大。个人认为以药性定穴性是歧途!本人常用手背部腰痛一、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立竿见

影,两穴同用效更大。 急性视神经炎 穴位:光明。 特点:清肝明目,消肿镇痛。治疗眼睛发痒疼痛、白内障、夜盲症、青盲及偏头痛。用针方法:采用2寸针,直刺1.5寸,提插捻转,轻运针以导气,留针15—20分钟。 急性咽炎 有两种治法:耳背静脉放血,在耳背选取最明显的静脉,用指端搓揉以引气,拇食指固定该处,用三棱针点刺,放出几滴血即可。按:耳尖放血亦极效,配少商商阳点刺出血效更佳。穴位针刺额中穴,在印堂和神庭的中点。采用1.5寸针,刺向印堂。进针3/4寸,提插20秒钟,患者平卧留针30分钟。按:本法疗效确彰,有人以此法治疗白喉极效! 急性结膜炎 用针方法:患侧耳尖,用三棱针刺耳尖,挤出3—5滴血即可。闭经 穴位:上窷。用针方法:用1.5寸针,直刺入骶后孔。

单穴治病47绝招

单穴治病47绝招 引用舍得的独穴在自我治疗保健上的妙用 陈廷梅老师讲了独穴点按有关知识: 1、穴名:下都(经外奇穴、八邪穴之一) 取穴方法:手背四、五指缝尖上五分处。 主治:发烧。 手法:连续不断掐按1—2分钟。 2、穴名:少海(手少阴心经,合穴) 取穴方法:屈肘,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心动过速。 手法:揉按1-2分钟。(60-70/分) 3、穴名:通里(手少阴心经、络穴) 取穴方法:神门穴上一寸。

主治:心动过缓。 手法:按揉1—3分钟,300-500次。 4、穴名:大陵(手厥阴心包经、原穴) 取穴方法:腕关节掌侧第一横纹正中,两筋之间, 主治:失眠症。 手法:点按1—2分钟,直按斜上顶。 5、穴名:神门(手少阴心经、原穴) 取穴方法:掌侧腕横纹尺侧上方凹陷处。 主治:多汗症。 手法:直按斜顶向内关1—2分钟。 6、穴名:涌泉(足少阴肾经、井穴) 取穴方法:足底前、中三分之一交界处,屈足卷趾时呈凹陷处。 主治:足心热。 手法:揉按36次。 7、穴名:盲俞(冲脉、足少阴之会穴)

取穴方法:肚脐旁开五分。 主治:头痛。 手法:拇、中指按后,斜向上顶,左治右,右治左。 8、穴名:列缺(手太阴肺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取穴方法:两手虎口相交叉,食指尖所指筋骨凹陷处。 主治:头顶痛。 手法:直按斜向上顶。 9、穴名:悬钟(足少阳胆经、八会穴之髓会) 取穴方法:足外踝尖直上三寸,腓骨后缘。 主治:偏头痛。 手法:按揉3—6分钟,左治右、右治左。 10、穴名:定喘(华佗夹脊) 取穴方法:在大椎旁开五分处。 主治:哮喘。 手法:斜向肩部顶1-2分钟。

【人体结构经络穴位】中医十二经络养生法

【人体结构、经络穴位】中医十二经络养生法 中医十二经络养生法 1、小指尖端——心脏健康 所属经络:手少阴心经。 具体方法:经常摩擦、按压小指尖端,有利于心脏健康。 2、拇指尖端——呼吸系统健康 所属经络:手太阴肺经。 具体方法: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具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可有效缓解其症状。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按摩拇指尖端,具有增加面部色泽的作用。 3、手掌中央——宁心安神 所属经络:手厥阴心包经。 具体方法:经常用食指指关节挤压手掌中心,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使面部红润,减少皱纹,并能宁心安神。 4、肩窝——增强免疫力 所属经络:手少阳三焦经。 具体方法:用力按压肩窝处,不仅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还能刺激大脑皮层,放松神经,改善头痛、耳鸣、目痛、咽喉痛等身体不适。

中医12经络养生法 5、屈肘外侧凹陷处——小肠保健 所属经络:手太阳小肠经。 具体方法:按摩手肘外侧凹陷处,能进行小肠保健,促进营养吸收。 6、鼻翼两侧——大肠健康 所属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具体方法: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鼻翼两侧,对大肠健康有益,便秘或腹泻时可按压此处。 7、脚底中心——改善过敏体质 所属经络:足少阴肾经。 具体方法:睡前按摩脚底中心,能提高睡眠质量;清晨按摩脚底中心,能带来一天的旺盛精力;经常按摩脚底中心,可改善过敏体质,同时对色斑、面色晦暗、面部浮肿等也有较好疗效。 8、腿伸直时膝盖内侧凹陷处——调理脾脏功能 所属经络:足太阴脾经。 具体方法:可用拇指按压或热水袋热敷。按压时尽量用力,以有酸胀感为宜,具有调理脾脏功能的作用。 9、大腿根部——促进肝脏排毒 所属经络:足厥阴肝经。

治病的十二经络记忆法

治病的十二经络记忆法 治病的十二经络记忆法 1.先熟悉一下12经络的名称: 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 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2.搞清楚它们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这12条经络分别连著人体12个脏器,所以这些经络都是用相连的脏器命名。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个胸腹,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一块区域,是心的屏障,其余的都比较容易理解。记住这12个脏器名称是很重要的,如果身上哪里不舒服,就看是哪条经络经过此地,一对应就出来了。从12经络的排列上看,是分为两组,一组是按手足分,另一组是按阴阳分。 按手足分是告诉你手及手臂上有6条经络,足、腿上有6条经络。 按阴阳分是告诉你手臂的内侧、腿的内侧各有3条阴经;手臂的外侧、腿的外侧也各有3条阳经。 少阴、厥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又是代表什么呢?它们是代表阴气的重与轻,阳气的足与弱。 少阴阴气最重,所以它就排在手臂和腿内侧的最里面。 厥阴的阴气比少阴轻,但又比太阴重,所以它就排在中间。 太阴的阴气最轻,就排在最外面。 太阳是阳气最足的,就像中午的阳光,所以它排在手臂、腿外侧的最外面。 少阳比太阳的阳气要弱一些,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所以排在外侧的中间。 阳明又比少阳的阳气要弱,就像黎明初现的阳光,就排在了外侧最里面了。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将阴、阳细分到这样的程度呢?就是让你在使用经络时随时注意阴阳的平衡。这个阴阳的平衡既包括经络与经络之问的阴阳平衡,也包括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还包括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是要你根据身体的强弱去选择经络。比如身体弱的,最好先选择阳经按摩以补足正气为主,阴经要等正气补上了,再去碰它;身体好的,则阴经、阳经都可以按摩。 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是与四季的温度有关。夏天阳气最旺盛,就是身体虚弱的人,在这个时候也可以去疏通阴经了。阴阳平衡的理论还可以用在按摩时的手法上,如阴经的按摩最好是用补法,阳经的按摩可以用泻法。 3.什么是按摩的补与泻呢? 一般来说,顺着经络按摩为补,逆经络按摩为泻。 按摩时力度轻的为补,力度重的为泻。 按摩时间短的为补,时间长的为泻。 按摩范围小的为补,范围大的为泻。 4.需要把三百多个穴位都记住吗? 中医在按摩经络时有个说法叫「以痛为俞」,也就是说疼痛的部位就是按摩的穴位。比如你知道自己患有心脏方面的疾病,就可以在相应的心经和心包经上沿著经络慢慢地按压,去感受整条经络上各处的感觉。如有的地方酸痛,有的地力刺痛,有的地方麻木,有的地方发酸、发胀,那么这时你按摩的重点就放在最痛的部位,把病灶揉开、揉散,甚至拔罐、艾炙、敲打都可以,

单穴针灸汇编

单穴针灸汇编 《百病单穴针灸验方》《百病一穴灵》《单穴治病》《单穴针灸治验》汇编 病适应症取穴操作 症 高体温39度以上,常伴皮肤灼热出汗、大椎微向上斜刺1寸,得气后施以提插捻转,强刺激。留针热口渴喜饮、呼吸心率加开、烦躁不安10-15分钟,出针后在再大椎周围散刺加拔罐,出血3-5 等,严重则可出现意识障碍,毫升。必要时视体温升降可增加次数,但中间至少间隔3 小时。体温愈高退热效果越好,《针灸甲乙经》:伤寒热甚 烦呕大椎主之 体温39?以上顽固性高热,口服、注曲池每穴注入药液1.5毫升(安痛定2毫升,地塞米松1毫升) 射、物理退烧均无效者 (穴注) 注射后30分钟出汗体温开始下降,1小时内体温降至37C 以下 高热惊厥百会留针5小时,上午扎针下午起针 下都(无名指与小指歧骨面) 自然握拳,掌心向下,手背4、5指缝纹头上方5分。避开静脉,毫 针顺掌骨间隙刺入0.5-3寸捻转得气。先刺单侧,10分钟后无效加 刺对侧,留针半小时以上,每10分钟运针3次。 耳背静脉放血,在挤血过程中患者头部不出汗者效果较差,个别病例退热24 小时后又有发热。此疗法对白细胞正常或偏低的病毒感染效果良好,

而对白细胞高,有继发细菌感染者效果欠佳。 颌下两侧压痛点。放血治疗急性扁桃体发热,5-10min咽痛止,6-12h发热消失,神由精神刺激、发热惊额等引起的神志苏醒穴医者立于便于施术之处,迅速以两手食指尖对称的同时先智不清 (指针) 轻按在听敏穴处,指不抬,再向上推移(耳垂根表面琉松)不约3分即是本穴,用力按压,力点向内上方,以神志清醒清为度。 昏昏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内关双侧,刺入2-3分,轻微捻转,行补法及轻微膜颐手法(行厥患者始觉乏力,眼前昏黑,泛泛欲呕,膜颐及捻转手法时要极轻微和均匀),交替应用,直至苏 继而突然昏扑,不省人事,面色苍白,醒为止。不留针,出针后休息片刻持续至1-5分钟苏醒 汗出肢冷,脉搏细弱。昏厥时间短醒 后无后遗症。 癔病性晕厥,(对阴虚阳无所附而致上大横 1.5寸毫针快速刺入穴位,小角度快速持续捻针,同时观 扰神明之昏胶,有着颇大的治疗意察病人的表情,至恢复常态后,可出针结束治疗。大横穴 义。) 为足太阴与阴维之会,阴维脉维系诸阴而主一身之里的作 用, 突然面包苍白(恶心呕吐,出汗,不合谷指压合谷穴,一次痊愈 省人事, (指针) 因生气,气闭不省人事中冲指压中冲 休CO中毒休克,过敏休克水沟斜向上1寸,施以捻转提插强刺激,持续至症状改善为止克

经络穴位治病口诀

经络穴位治病口诀 一、降压歌 坚持按摩两月余,终生抛弃降压药。若添杞菊地黄丸,降压明目祛肝火。 二、感冒歌 感冒发烧司空见,吃药打针家常饭;肺俞拔罐按风池,降服感冒弹指间。 三、耳鸣歌 两耳嗡嗡听力降,肝火肾虚两堵墙;太冲行间和听会,三穴联扑肝火旺。若因肾虚耳鸣响,太溪耳门威力强;坚持按揉六七天,肾气充盈消症状。 四、哮喘歌 哮喘本是外邪侵,好发三夏与冬春;预防为主抓关键,补气防感防过敏。哮喘痛苦在复发,治本重在补气血;刺激合谷和肺俞,补足气血哮喘傻。冬春哮喘由风寒,注重温阳即了然;艾灸关元足三里,脾俞拔罐太溪按。夏季哮喘因暑湿,按揉合谷足三里;肺俞印堂阴陵泉,按摩一季哮喘离。 五、性福歌 人体自有威而刚,性福何须求药方;肾俞关元阴陵泉,坚持按摩就壮阳。阳萎早泄羞难言,气血不足是关键;关元气海足三里,按摩令尔挺而坚。 六、心绞痛歌 老年最怕心绞痛,稍有不慎就丧命;电话呼救很必要,按摩郄门奏神功。 七、排毒歌 人体排毒膀胱经,殷门委中要畅通。坚持按摩促宣泄,毒素排出一身轻。 八、舒肝排气歌 郁闷焦虑莫担心,太冲行间为功深。每晚按摩五分钟,冲天怒气不伤身。

九、减肥歌 心脑肝胆糖尿病,肥胖开路是先锋;人身自有减肥药,别听广告瞎折腾。 中脘天枢两穴位,饭后按摩三分钟。睡后起前勤摩腹,腰身苗条赛明星。 惹上肥胖莫心耽,穴位刺激功效显;吃点自制二陈散,疗效巩固不反弹。 注:二陈散配方:半夏、橘红各15克,白茯苓9克,甘草5克。按此比例,磨细混合,或制成胶囊即可。 十、糖尿病歌 得了糖尿不可怕,云苓泡水当茶喝;再配四个天敌穴,消渴顽症定能克。 上消燥热伤肺腑,口渴多饮小便多;按摩鱼际和太溪,胰俞拔罐十分钟。 中消胃燥津液伤,口渴尿多便秘常;调理中消补胃阴,胰俞内廷太溪强。 祛除热邪内廷功,一天两次按摩通;上午起就未经旺,迎头痛击效最明。 十一、颈椎好了歌 何因导致颈椎痛?骨骼肌肉不平衡;刺激风府手三里,一朝疼痛无踪影。 十二、调制更年期歌 女人最怕更年期,烦躁失眠性欲低;症状全由阴虚致,六味逍遥能补益。 坚持按摩两穴位,太溪太冲为功奇。肾阴补足精神爽,一生不知更年期。 十三、补肾歌 人体瑰宝属肾经,后天赔补胜遗赠;太溪复溜涌泉穴,各怀绝技显奇能。 头晕耳鸣腰酸疼,性欲减退牙松动;只需按摩太溪穴,诸多症状一扫清。 膀胱阴道前列腺,流产后遗诸病变;都是肾虚惹得祸,按莫复溜奇效现。 脚底奇穴属涌泉,可止鼻血降血压;头目胀疼也可疗,茱萸贴敷平哮喘。 十四、皮肤清洁歌 灰头土脸皮偏黄,任尔清洗也不爽。实因胆经有淤塞,油脂代谢不正常。

一穴治一病-治病穴位大全(一)!之欧阳家百创编

一穴治一病,治病穴位大全 (一)! 欧阳家百(2021.03.07) 杏林君有话说:中国自古以来都是比较推崇中医的,虽然疗效是比较慢,但是治疗重疾难症还是很有用的,今天就来说一说针灸之类的知识吧,人体有很多的穴位,如果可以找到这些穴位并且经常按摩或针灸的话,对于血液循环是很有好处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急性腰椎痛 穴位:人中。特点:开通闭塞,清热祛风。用针:2寸针,在腰椎痛部位的对侧向迎香穴水平运针。方法:站立位,进针1.5寸,轻轻用针刺激,直至患者感到疼痛。边捻针边让患者弯腰,至最大幅度时再回到直立位,同时向相反方向运针。反复操作2—3次,疼痛很快就会消失。按:本人不同意这种所谓穴性的说法,穴位不像中药一样有寒热温凉偏性及以偏治偏达到治病目的,穴位主治跟腧穴不同分布、机体功能状态、施用工具甚至医师功夫水平等等关系很大。个人认为以药性定穴性是歧途!本人常用手背部腰痛一、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立竿见影,两穴同用效更大。 急性视神经炎 穴位:光明。

特点:清肝明目,消肿镇痛。治疗眼睛发痒疼痛、白内障、夜盲症、青盲及偏头痛。用针方法:采用2寸针,直刺1.5寸,提插捻转,轻运针以导气,留针15—20分钟。 急性咽炎 有两种治法:耳背静脉放血,在耳背选取最明显的静脉,用指端搓揉以引气,拇食指固定该处,用三棱针点刺,放出几滴血即可。按:耳尖放血亦极效,配少商商阳点刺出血效更佳。穴位针刺额中穴,在印堂和神庭的中点。采用1.5寸针,刺向印堂。进针3/4寸,提插20秒钟,患者平卧留针30分钟。按:本法疗效确彰,有人以此法治疗白喉极效! 急性结膜炎 用针方法:患侧耳尖,用三棱针刺耳尖,挤出3—5滴血即可。闭经 穴位:上窷。用针方法:用1.5寸针,直刺入骶后孔。尽可能确定行经的时间,如果不能,建议选择女性感觉不舒服或感觉心情不好的日子。患者站立,双脚微分,双肘支于桌上,以使耻骨和下腹部不受任何挤压,进针前医生应按压患者腹部5—8次,按下时要缓,放开时要快,这样可以对子宫产生有效刺激。进针1寸,顺时针捻转至最大幅度,留针,直至患者感到子宫收缩,反复操作3次。两侧穴位都要针刺。注意月经后25天再进行治疗。按:与后面22痛经的治疗互参,二者操作有何异同之处?另长强治疗闭经亦极效,二者应都是针对继发性者,原发性闭经难治。 晕车晕机

十二经络养生方法

每日十二经络养生 每日的十二时辰与人体的十二条经脉联系在一起,而这些经脉又和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 寅时梦里深呼吸 时辰时间对应经络:寅时03:00-05:00 肺经 人体状况:肺经最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大地阴阳从此刻转化,由阴转阳。人体此时也进入阳盛阴衰之时。此刻肺经最旺。肺朝百脉,气运输于全身.肝脏在头两个小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神充沛。而肺不好的人会经常咳嗽,就算是睡着后也会咳嗽,有些人可能在睡着后,咳得更厉害。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如果家里有肺衰竭病人,一定要特别注意观察他此时的反应和症状。很多肺癌病人,心脏病人都在寅时去世。哮喘病人在寅时服药比白天常规服药效果好。在这个时候,如果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 建议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咽喉干、咳嗽等。 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等 卯时记得上厕所 时辰时间对应经络:卯时05:00-07:00 大肠经 人体状况:大肠经最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这是大肠经活跃的最佳时段。“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养生之道: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茅房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吧!又因为肾脏系统此时最弱,所以很多人在此时嘿咻的话,会一整日精神不振,久之,还会有因为气不足而阳痿可能哦。所以要注重自己的肺脏保养。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我们不如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 建议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虚症:腹痛,腹鸣腹泻、大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息、宿便等。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怎样用经络按摩治疗高血压

怎样用经络按摩治疗高血压.txt今天心情不好。我只有四句话想说。包括这句和前面的两句。我的话说完了对付凶恶的人,就要比他更凶恶;对付卑鄙的人,就要比他更卑鄙没有情人味,哪来人情味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收银员说:没零钱了,找你两个塑料袋吧!怎样用经络按摩治疗高血压.txt让人想念而死,是谋杀的至高境界,就连法医也鉴定不出死因。。。。。。怎样用经络按摩治疗高血压 应用按摩防病、治病、健身益寿,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前就受到中同医学家及养生学家的高度重视。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十分推崇按摩导引,他说:“按摩日二遍,一月后百病并除,行及奔马,此是养身之法。”摩面浴头,使面色光泽,防高血压。摩耳可防耳病,有助于全身经脉气血流畅,能防百病;摩腹可助消化,有开胃健脾之功。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可采用按摩疗法防治高血压,可有效地防止药物的毒副反应,且效果明显。 高血压病常见按摩法 推头:用两手大小鱼际按住头部两侧揉动,由太阳穴揉到风池穴,然后改用两手拇指揉风池穴,以达到酸胀感为度。 干梳头:取坐式,双手十指从前头发际梳至后发际,次数不限,但至少10遍。 抹前额:取坐式,双手食指弯曲,用食指的侧面,从两眉间“印堂”穴沿眉外抹到“太阳”穴外,至少10遍。 按揉上肢:用右手从左戾部按揉至左手背,从上向下按揉大腿两侧肌肉,向小腿推按,重复操作4次。然后用同样的操作方法,按揉右腿 4次。 揉腹:将掌心放在肚脐上,另一手掌生叠按压,先按顺时钍缓慢平稳地按揉腹部3分钟,然后逆时针揉腹3分钟。也可适当延长揉腹时间,以腹部暖热微鸣为佳。 搓手心:站、坐位均可,双手掌心相贴,用力搓动,至掌心发热为度。 顺气:双手平放在胸上,掌心贴胸部,用鼻深吸一口气,接着用口呼气,双手慢慢向下扶到小腹部,反复做10遍。 按腰:两掌手指并拢,并按腰背脊柱两侧,从上往下挤压至臀部尾骨处,每次20遍。 捏手掌心:血压急剧上升时,捏手掌心可作为紧急降压措施。其做法:先从右手开始,用左手的大拇指按右手掌心,并从手掌心一直向上按到指尖,从手掌各个部位起至每根指尖。然后再照样按左手掌。 按摩涌泉穴:晚上睡前,端坐,用两手拇指分别按摩两足底中心的涌泉穴,或者用<左足跟>搓<右足>的涌泉穴,用<右足跟>搓右足的涌泉穴,各按摩100次,按摩时只能搓向足趾方向,不可回搓。 以上数种按摩方法,患者只要选择运用,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会起到防治高血压的作用。 足部按摩法 中医经络学指出,脚心是肾经涌泉穴的部位,手心是心包络经劳宫穴的部位,经常用手掌摩擦脚心,有健肾、理气、益智、交通心肾,使水火相济,心肾相交,能防治失眠、多梦等功效。对高血压病也有很好的疗效。足部与全身脏腑经络关系密切,承担身体全部重量,故有人称足是人类的“第二心脏”。有人观察到足与整体的关系类似于胎儿平卧在足掌面。头部向着足跟,臀部朝着足趾,脏腑即分布在跖面中部。根据以上原理和规律,刺激足穴可以调整人体全身功能,治疗脏腑病变。 人体解剖学表明脚上的血管和神经比其他部位多,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头、手、身体内部各组织器官有着特殊的联系。所以,单纯对足部加以手法按摩,就能治疗许多疾病。其中治疗高血压病有很好的疗效。 按摩涌泉穴 简单、实用,方法是取坐位于床上,用两手拇指指腹自涌泉穴推至足跟,出现局部热感

名医治病绝招

名医治病绝招 1 萧龙友:伤食腹胀用糊米 萧氏家中经常备有炒黄黑的糊米,小儿伤食饮用。成人腹胀,常用砂仁一粒,以针穿其孔中,在火上烧焦,取下,纸包捻碎,去纸嚼服,甚效。又疰夏不思食,用荷叶粥宽中解暑,妙用非常。 2 祝谌予:当归六黄汤治甲亢 处方: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各等份,黄芪加倍,共为细末,每服15克,水两盏煎至一盏,食前服,小儿减半。 此方为祝老在临床治疗甲亢之首选方剂。口渴、自汗、肌肉痉挛时加生牡蛎、木瓜、五味子;手颤甚加用白头翁;甲状腺肿大加橘核、荔枝核、夏枯草。 3 岳美中:四神煎治关节炎 关节炎,亦称鹤膝风,膝关节红肿疼痛,步履艰难,投以《验方新编》四神煎恒效。药用生黄芪240克,川牛膝、远志肉各90克,石斛120克。先煎四味,用水1000毫升,煎至2碗,再加入金银花30克,煎至150毫升,顿服。历年来,岳氏和几位同道用该方治此病,多获良效,很值得推广。 4 朱小南:芫荽(香菜)熏气治恶阻 有些严重的妊娠恶阻患者,往往药入即吐,甚至见药闻味即吐,长期厌食,以致影响营养吸收,形体消瘦。对此类患者,朱先生采用祖传熏气法:取鲜芫荽(俗名香菜)1把,加苏叶、藿香各3克,陈皮、砂仁各6克,煮沸后倒在壶内,壶嘴对准患者鼻孔,令其吸气。因芫荽性辛温,含挥发油,有强烈的异香气,功能宽胸和胃,定逆顺气,悦脾醒胃。病人闻此芳香之气便会顿感舒适,数分钟后即可进易消化的食物,一天熏气数次,熏后可少食多餐。此法对于严重妊娠恶阻,甚至尿酮阳性,药、食难进者,亦可应用。 5 颜德馨:生半夏、水蛭粉治哮喘 生半夏化痰之力甚著,颜氏治哮喘习用之,一般用9克,加生姜2片,无副作用。水蛭粉能改善缺氧现象,每服1.5克,一日2次,其效亦著。 5 关幼波:牛皮胶升血小板 牛皮胶系民间验方,其制法如下:取新鲜牛皮(不拘量)去毛洗净,用绞肉机搅碎后,用清水煎熬成稀胶状,以无皮渣为度。功能养阴补血,效如阿胶,通过实践,对于提升血小板有一定效果。服法:成人每日服100-200毫升,小儿每日服50-100毫升,服时可加入少许香油、食盐或白糖以调其味,可以单服,亦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配合汤药同服。若有的小儿单服出现烦躁者,可另用白茅根、小蓟各30克煎水为引同服。 6 刘绍武:调心汤治疗冠心病 刘先生用调心汤治各种心脏病,尤对冠心病更宜。调心汤:柴胡15克,川椒10克,紫苏子、党参各30克,大枣10枚,甘草10克,黄芩15克,百合30克,乌药10克,瓜蒌、丹参各30克,郁金15克,牡蛎30克。 此方是刘氏从医60余年悟出的,以小柴胡汤作为协其之总方,宣其表里,疏调三焦,充其津液使五脏戴泽,调其阴阳使气血衡常,该方坚持久服,其效颇彰。 7 孙重三:推天柱骨治各种呕吐 天柱骨穴,是指项后中间入发际一寸处直至第7项椎。以示指或拇指自上向下推800次以上,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均有很好的止吐作用。 曾治疗一例2岁的患儿,病儿反复呕吐,滴水不进,中西药无法投入,靠输液维持生命,加西药滴注无效。孙氏云:“本症是胃气上逆,需降逆止呕,推天柱骨一穴可止。”当即推此穴千余次,稍息10分钟,以水滴患儿口内,已不恶心,但饮之仍吐。再推千余次,休息10分钟,可饮水1小杯。二诊能进少量流汁,共推4次而愈。 8 蒲辅周:童便治诸血证 童便对阴虚痨怯,吐、衄、咳、唾诸血病,皆有效,且不妨碍其虚。蒲氏云:“凡骨蒸劳热,内热入血诸证用之皆效。惜乎世人以秽浊视之,殊不知乃浊中之清,真良药也。产后服之,诸恙皆息,百病不生。又治跌打损伤,单服此一味即愈。”

经络养生方法完整版

经络养生方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每日十二经络养生 每日的十二时辰与人体的十二条经脉联系在一起,而这些经脉又和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 寅时梦里深呼吸 时辰时间对应经络:寅时03:00-05:00? 肺经 人体状况:肺经最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大地阴阳从此刻转化,由阴转阳。人体此时也进入阳盛阴衰之时。此刻肺经最旺。肺朝百脉,气运输于全身.肝脏在头两个小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神充沛。而肺不好的人会经常咳嗽,就算是睡着后也会咳嗽,有些人可能在睡着后,咳得更厉害。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如果家里有肺衰竭病人,一定要特别注意观察他此时的反应和症状。很多肺癌病人,心脏病人都在寅时去世。哮喘病人在寅时服药比白天常规服药效果好。在这个时候,如果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 建议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咽喉干、咳嗽等。 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等 卯时记得上厕所 时辰时间对应经络:卯时05:00-07:00? 大肠经

人体状况:大肠经最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这是大肠经活跃的最佳时段。“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养生之道: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茅房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吧!又因为肾脏系统此时最弱,所以很多人在此时嘿咻的话,会一整日精神不振,久之,还会有因为气不足而阳痿可能哦。所以要注重自己的肺脏保养。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我们不如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 建议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虚症:腹痛,腹鸣腹泻、大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息、宿便等。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辰时勿忘吃早餐 时辰时间对应经络:辰时07:00-09:00? 胃经 人体状况: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你的胃已经等了整整一个晚上,早就饿得不行,此刻它睡醒了过来,所以,这个时候吃早饭它会尽全力消化。如果胃火过盛,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 养生之道:此时要吃早餐。如果你不给它东西填饱,它就一直分泌胃酸。胆汁分泌的也很旺盛。饿久了,就会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胆汁形成晶体)等危险!另外,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饭后一小时后按揉胃经可调节胃肠功能。有胃病者最好在卯时吃饭。 虚症:消化不良、易胃胀气和食欲不振、颜面浮肿、易打嗝、饭后容易胃痛、腹泻或呕吐。

董氏奇穴及单穴治疗学

董氏奇穴及單穴治療學 頭痛:木火加肺心穴; 婦科; 富頂; 後枝; 火主(心臟病引起); 天皇; 火散; 針靈骨立可緩解; 五嶺點刺 眉稜骨痛:二角明; 花骨一; 腎關; 公孫; 崑崙 前額痛:二角明加中白; 火菊加火連; 水相加中白; 五虎四; 公孫、內庭、陷谷後頭痛:指三重; 火菊加火連; 水相加正筋、正宗; 束骨; 沖宵點刺 偏頭痛:指三重; 婦科; 六完; 三重(特效); 四花外點刺; 側三里加側下三里加腎關4至5次即愈; 九里; 三泉; 次白加木斗; 足解穴加耳背點刺 頭頂痛:火主; 門金; 沖宵點刺 鼻骨痛:二角明; 花骨一 太陽穴痛:門金 頭痛在耳上及耳後:足臨泣 顱內痛:束骨、湧泉 全頭痛:列缺透太淵; 腎關; 側三里、側下三里 頭上怕風:靈骨、大白 頭暈眼花:中間; 指四馬; 火腑海穴; 四花上; 三通(針對腦貧血) 頭暈腦脹:靈骨; 富頂; 後枝; 支通; 落通; 火菊; 火散 頭暈耳鳴因心經引起者:前谷、後谿 腦神經不清:正會、鎮靜、三重點刺 失眠:指針按壓雙風池穴; 大陵透外關(100%有效); 百勞(大椎上二寸旁開一寸) 目眩頭疼:灸腦空 血壓高;富頂; 後枝; 上曲; 下曲; 支通; 落通; 五嶺點刺加火硬 血壓高引起之頭暈眼昏、心跳、心衰:火連 血壓高肝陽亢進、中風後神志不清:火連 血管硬化:後枝; 肩中; 地宗; 支通; 落通; 火菊; 四花中副 瞼面神經麻痹:指三重; 靈骨; 富頂加後枝; 四花外點刺; 側三里、側下三里再加風市然後三重點刺; 四馬(面部神經緊張); 上中下三泉; 地機、漏谷、三陰交 面癢:迎香 風水頭面腫:水溝 下頷痛、口不能張:合谷、解谿; 火硬 顴骨痛:三重(點刺); 側下三里 唇痛、白口症:上下唇 頸骨正中央脹痛:沖宵點刺 頸部胸索乳突肌痛:心門

十二经络保养时间及主要穴位

十二经络作用表 十二经络主要穴位 1.十二经络主要穴位手太阴肺经 功能:肺主咳嗽、心烦、掌中热。 预防及主治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流鼻血。其它:经络所经过的关节障碍、肌肉酸痛。 走向:由头走手,起始于中府穴,结束于少商穴。 中府穴:胸骨旁开六寸,中在这里就是中气的意思,什么是中气,中气是指脾肺之气。中府是脾肺之气汇聚的地方,可以兼治脾肺的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脾的运化不好就会水肿,另外一方面可以治疗水肿。天府穴:腋横纹下三寸。鼻气通于天,肺开窍于鼻,可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穴:肘横纹外侧。是原穴尺暗指肾,则指雨露、滋润,五行上来讲,肺属金,这个位置属水,金生水,也是指补的意思。尺泽是补肾的穴位,可治疗高血压、哮喘(因为可降逆气)。 孔最穴:腕横纹上七寸。主管所有毛孔、孔洞。是治流鼻血、痔疮的要穴。对感冒不出汗起到发汗的左右。是肺经的一个郗穴。是治疗急性病,急性咳嗽、急性咽喉痛的要穴。 列缺穴:两个合谷相对,食指下边的凹陷处。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落枕等。头项寻列缺。 经渠穴:桡骨径突外侧推。治大便不畅,可以推小臂,还有从大肠经的腕处用力推至商阳穴。 太渊穴:腕横纹处,肺经的原穴,是大补穴,脉之会穴。 鱼际穴:大鱼际外侧。属火穴,治疗咳嗽、喘促、心中烦热、小孩积食症。少商穴:食指外侧,治疗咽喉的要穴。咽喉痛,用三棱针扎少商穴,挤出一滴血,喉咙就不痛了。 2.十二经络及主要穴位之手明阳大肠经 功能:1:打通大肠经,有效防止皮肤病。 2:可以增强人体的阳气,把多余的火气去掉。 3:有很好的通便效果。 走向:由手走头,起始于商阳穴,结束于迎香穴。 商阳穴:食指外侧,调节便秘。

经络治疗仪的使用方法

经络治疗仪的使用方法 经络治疗仪的使用方法有什么?现在生活水平提高,我们的身体却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各种毛病。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此人们需要经络治疗仪,经络治疗仪的使用方法有什么? 文章目录 经络治疗仪的使用方法 1、经络治疗仪的使用方法 在接通经络理疗仪之前应该检查一下机壳后的总开关是不是在“断”的位置,面板上的指示灯为熄灭的状态,同时连接好内外各个装置,确认无误之后就可以使用经络理疗仪进行治疗。按动机箱后的电源开关,面板上的定时指示灯长亮,显示出数字15,局部的强度显示00,腹部的显示强度为00,按动面板上的Select键,选择工作部位,窗口相应的显示出对应的数字,指示灯长亮。按下Select键,选择局部处方,

指示灯亮,此时窗口显示的是01,此为上肢减肥状态。局部处方共有6种处方,按下增减按键就能挑换处方。选择腹部处方,指示灯长亮,窗口显示数字01,此时的状态为上腹理疗状态,增减按键可切换腹部理疗位置,腹部处方共有9种处方。同时选择局部处方和腹部处方理疗时,首先选择局部处方,当局部处方设置完毕之后再选择腹部处方,调节了腹部强度之后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当局部处方或者是腹部处方设置完毕之后,按下Select键,回到时间设定状态。 2、经络治疗仪有用吗 任何电器使用久了都会有辐射,这个数码经络理/疗仪也不例外,假如使用过程中出现头晕,精神状态不好等状况,建议停止使用该款产品,说明它的辐射挺大的,对身体肯定也有一定的危害。对于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人群来说,不要使用该类产品。由于它通有电流,那就可能对心脏起搏器有影响,建议不要使用。不少人使用过程中感觉使用数码经络理疗仪就像被电击一样,非常不适,这样就没必要使用它了,本来数码经络理疗仪就是一种放松肌肉的功能产品,感到不适就达不到本来的用途了。

人体12经脉流注养生详解

人体12经脉流注养生详解 身体经络时间表 1. 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 辰时( 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5.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7.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8.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9.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10.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11.丑时( 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12.寅时( 3点至5点)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流注于经脉的气血有盛有衰,把每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除了在对应的时辰敲对应的经络,晚上的时辰换在白天相对应的时辰 来敲,还要注意做以下的事情来保养经络。按照这个时间表保养经络,

事半功倍。 时间 对应的经络 21:00-23:00 三焦经。保持心境平静。 23:00-1:00 胆经。这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1:00-3:00 肝经。此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3:00-5:00 肺经。呼吸运作最佳时候,而4时脉搏最弱。 5:00-7:00 大肠经。这时起床要喝水,大肠蠕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7:00-9:00 胃经。胃最活跃,此时一定要吃早餐,每天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 9:00-11:00 脾经。这个时辰要喝至少6杯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11:00-13:00 心经。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午睡。 --------------------------------------------------------------------------------

经络科学的解释

经络学是指人体经络与穴位的科学。经络系统即分形经络,是不同层次的特定间隙。穴位即特定间隙的较大空间,比较重要的是上丹田和下丹田。分形分维的经络形态及解剖结构包括分形细胞群-自身调节-体液-神经经络模型--细胞社会学分形经络(非缝隙的经络)。20世纪90年代,我国先后进行了两个国家级经络攀登计划项目,课题围绕着循经感传的机理、经脉脏腑相关和经脉线的理化特性三个方面展开,形成了若干个假说。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人体经络与穴位的科学 经络的客观实在性,已不容怀疑。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如声、光、电、热及同位素示踪等,都证明了经络的存在。令人遗憾的是在解剖学上仍不能找到其结构实体。即使在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下也同样令人失望。“内景隧道,惟返观者照察之。”本文在内景体察的基础上,结合众多的生理学结论,谈一下经络穴位的生理学基础,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客观实在性有多种表现形式,电磁波,声波等分别形成了人的视觉和听觉,但是人的感官具有局限性。经络的客观实在性无须用外在解刨学的方法来求得证实。这种方向是错误的,更是对我宝贵传统医学的歪曲误解践踏! 中医经络调理疗法与普通的疗法区别于: 第一,从手法上,普通的洗脚、按摩治疗只能到达皮、脉、肉,而经络疗法则可在此基础上深入到达筋、骨层;第二,从疗效上,普通的按摩只能达到放松效果,而经络疗法则可达到医疗效果,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下面重点谈几个主要大穴 1.上丹田一一脑室系统

体察得知,它位于头部的中心,即山根穴后,大小脑五官之间。功力深者,可见渗透到较大空间。真气流入上丹田,迅速扩散,紧接着溅起金光闪闪的浪花,就象海浪撞击礁石一样,一浪打一浪,光彩夺目,生机活泼。解剖而言,上丹田就是脑室系统,主要是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其内的液体就是脑脊液,它是液体系统的另一种形式,和组织液互相渗透,在中医常称为脑髓。体察到此处的真气循环过程和脑脊液循环相同,不再赘述。并且还发现,从尾椎流出一股粗细如毛线的乳白色真气经小腹进入下丹田。这点,望解剖家予以证实。 2.下丹田 体察知,它的空间较大,上自肚脐下自耻骨联合处,有6个气室,直径总约10厘米。其形与鹅蛋相似,它的中心位于脐下三分,是全身真气的供应站。解剖而言,它在腹壁上,而不在腹腔中。(有人讲是膀胱直肠膈,这是非常错误的)。腹膜以外,皮下脂肪层以内,主要为腹直肌、斜肌、深筋膜、浅筋膜各部分问的较大间隙。这些部分之间通过类似乳胶薄膜一样的筋膜连接,透明柔软而富有弹性。体察发现,这些筋膜随着呼吸的节奏而变化。吸则缩小,呼则开大,正是古语说的,“吸则闭,呼则开”。 人类和大自然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维持机体有足够的能量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同时维持各脏腑间能量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经络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三大系统互补互用。我们每天依赖气管、肺吸入氧气,依赖脾胃将粮食、蔬菜、水果、鱼肉等消化分解被人体利用。此外,人体还需要大量的看不见、摸不着,没有色彩气味的东西,如阳光中可见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不可见的远红外线、微波、紫外线和其它高能量的宇宙射线等等。它们都是量子态的物理能,是无法通过肺、脾、胃吸收得到的,但是可以通过感应,经由穴位、经络输布渗灌到人体各个部位,被人体利用。 我们通常称空气中的氧气为普通物理能,消化道吸收的为化学能,经络吸收的为高能物理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