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郭志平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郭志平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郭志平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郭志平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郭志平

发表时间:2019-10-16T09:57:40.61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作者:郭志平

[导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难题,对学生而言,写作文难,写一篇好的作文更难。如何才能突破这个重难点呢?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金沙江小学 64400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难题,对学生而言,写作文难,写一篇好的作文更难。如何才能突破这个重难点呢?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培养其写作的灵感。

灵感来源于生活、灵感来源于思考、灵感来源于人的主动性、灵感来源于个体对大自然的爱……我常常创设习作情景,激起学生的习作灵感,并给学生充分的习作时间,让学生写下当时的感受,写下的文章一定是好文章。总之,如果我们的课堂把灵感当作中心任务,学生一定不会被字、词、句、段、篇、修辞所困扰,因为灵感会全面启动学生的思维,会主动调取素材库的素材,也会自动生成新的话语,积累的作用将面面展现。可以说个人的写作才华,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

二、细心观察、感受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源泉。”学生要有所见闻,有所感受,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促使小学生作文与儿童生活贴近,并让学生在获得作文题材的同时,一步步认识周围事物。不会观察就不会从外界汲取素材,文章必然言之无物。要让学生认识到仔细观察的好处,养成耐心细致观察的好习惯,能够用敏锐的眼睛看生活,用聪慧的耳朵听生活,用细腻的心留意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能够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

生活是文章的源泉,文章是生活的反映,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我们应当确立“说真话就是作文、写事实就是作文和叙真情就是作文”的作文教学理念。引导和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人物形象。如在指导学生写《记暑假里的一件事》时,我先启发学生回忆:“一个暑假不知不觉又过去了,大家都长高了,有的还晒黑了,现在老师很想知道你们的暑假生活过得怎么有意思,怎么开心。”学生们一个个笑容可掬、毫无顾忌、满怀激情、滔滔不绝地谈开了。学生们越说越起劲。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正当他们对暑假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回忆,津津乐道的时候,我问:“暑假大家过得这么愉快,这么开心,老师就让你们写暑假中的一件事,好写吗?”“好写!”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由此可见作文指导首要的一点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感到有东西想要表白,而且非表白不可,因为孩子们都酷爱暑假生活。夏日那沸腾的池塘,缀满宝石的星空,欢闹的知了,忽明忽灭的萤火虫……为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假期时间充足,孩子们常常帮妈妈煮饭、洗衣、放牛、捉迷藏……生活丰富多彩有趣。这么丰富的题材,孩子们无疑是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不必搜肠刮肚、绞尽脑汁、面壁虚构。学生们在宽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尽情表达,这样使学生由敢说、想说,发展到想写、会写、乐写。

三、注重平时的积累。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新课标》提出要"重视文本"。很多课文的思考题中都有"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好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和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掌握了一些好词佳句,就会为写作做好铺垫。在写作文时就能够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秋天的雨》这课后,我让学生学习文中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精彩语句和片段。让学生抄写并熟记,为学生以后写秋天的景物做了铺垫。

2、通过优秀作品进行积累。

单从课本里学到知识,积累素材还不够。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这个道理,自己的知识丰富了,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我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和学生手中的课外书,每周抽出一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自己感悟,使学生在广袤瑰丽的作文海洋里,搜集作文素材,学习多种写作上的技巧。我指导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力争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指导学生把佳作选出来,每人选一篇,让学生在小组或班上交流。这样不但拓宽了学生的写作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

3、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得最好方式,也是最好途径。我让学生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能写出真情实感。

四、多种方法练习。

1、语言技能训练法

每堂语文课前3分钟,学生按老师布置的每周语言训练的题目,进行有准备的口头表达。例如辞藻优美的段落,各种文体的片断训练等等,细水长流,以此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专题训练法

在一段时间里,集中训练一个专题。如写景专题,以空间、时间或逻辑为顺序各练习一篇,从中找出写景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任何体裁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使容易出错的地方暴露出来,加以改正。

3、提纲训练法

此法目的是增加训练密度,节约训练时间。例如训练记叙文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提出一些作文题目,如《旅途中的一件事》、《我的妈妈》、《在雨中》等等,在众多的题目里,选出一个,只拟题纲,不求成文,此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多角度进行立意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快速思维,同时在写作上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灵活评价、培养兴趣。

长期以来形成的作文模式是:教师命题 —— 学生写—— 教师批阅—— 学生改。这看似完整的评改模式却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自始到终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这样不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而应多种形式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好作文是夸出来的。首先教师要善于从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