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程序设计》教学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3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vc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VC编程的基本概念、语法和编程技巧,培养学生独立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C++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
–理解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学习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如类和对象、继承和多态。
–熟悉VC编程环境,了解常用的编译器和调试工具。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VC编写简单的输入输出程序。
–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能编写含有多个函数的程序。
–能够使用面向对象编程的方法,编写简单的类和对象程序。
–熟练使用VC编译器和调试工具,能独立调试程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学习经验。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VC编程的基本概念、语法和编程技巧。
具体安排如下:1.VC编程环境:介绍VC的安装和配置,熟悉VC集成开发环境的界面和功能。
2.C++基本语法: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表达式、语句等。
3.函数:函数的定义、声明和调用,递归函数,内联函数等。
4.面向对象编程:类和对象、继承和多态、封装和抽象等。
5.输入输出操作:文件操作、屏幕输出和输入等。
6.调试技巧:编译和调试程序的方法,常见错误分析和解决。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VC编程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方法。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编写程序,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和调试技巧。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VC编程入门》作为主要教材,辅助以相关参考书籍。
2.参考书:提供《C++ Primer》等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课件,演示程序实例和调试过程。
4.实验设备:配置计算机实验室,提供VC编译器和调试工具。
《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稿范文《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稿范文篇一:《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稿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地位、课程目标等几个方面。
(一)课程性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高职高专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通信类和电子商务类各专业职业素质必修课,旨在培养高职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掌握运用C语言编程来解决岗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为提高职业能力和拓展职业空间打下坚实基础。
所以,本课程主要针对培养这类人才基本程序设计能力的目的而设置的课程。
(二)课程地位1、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主要有计算机管理员、单片机应用设计员、网络应用等,在计算机控制、单片机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相关行业中都将使用C语言作为应用系统开发设计语言2、C语言也是其它编程语言类课程的前导课程,也是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专业和软件专业水平资格考试(程序员、网络管理员等)考试中要求的主要程序设计语言。
图1 C语言程序设计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三)课程目标根据对教材内容、教学大纲及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分析,教学目标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来分析。
1、知识目标①掌握程序的基本结构;②掌握数组和函数的运用;③掌握指针和位运算的基本操作。
2、能力目标①掌握初步编程思想,熟悉基本算法,能根据问题正确选择、组合算法并绘制程序流程图;②能独立编写代码,编写测试数据,并能独立调试程序,获得正确结果;③良好的编程思路和风格。
3、素质目标①具备基本的阅读程序和程序的编写的素质;②培养严谨踏实的作风,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③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总体规划《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总学时为80学时,以“理论够用、注重实操”为原则,按照程序设计的能力模块,系统的讲解C语言基本概念、三种基本程序设计结构、数组和函数,并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相应实训,最终完成一个综合项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旨在培养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C语言的语法规则、建立程序设计概念、确立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初步积累编程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能初步用C语言解决与专业相关的应用问题,并为学习其它的计算机课程奠定基础。
《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版-教学教案1一、教学目标1. 理解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3. 学会C语言的基本输入输出功能二、教学内容1. C语言概述1.1 C语言的历史和发展1.2 C语言的特点2. 简单的C语言程序2.1 程序的基本结构2.2 编译和运行C程序的过程3. 数据类型3.1 整型3.2 浮点型3.3 字符型3.4 变量和常量4. 运算符和表达式4.1 算术运算符4.2 关系运算符4.3 逻辑运算符4.4 赋值运算符4.5 条件表达式4.6 逗号表达式5. 基本输入输出功能5.1 输出函数5.2 输入函数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C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和程序设计方法2. 示例法:通过示例程序让学生理解C语言的语法和编程技巧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编写C语言程序,巩固所学知识四、教学环境1. 计算机房:安装有C语言编译器的计算机2. 投影仪:用于展示示例程序和讲解内容3. 教学PPT: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辅助讲解五、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C语言基本概念和编程技巧的掌握情况2.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C语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C语言程序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C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版-教学教案2六、教学目标1. 掌握C语言的控制语句2. 理解C语言的函数概念和调用方式3. 学习C语言的数组和字符串操作七、教学内容1. 控制语句7.1 条件语句7.2 循环语句7.3 跳转语句2. 函数8.1 函数的定义和声明8.2 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8.3 函数的调用和返回3. 数组9.1 一维数组9.2 二维数组9.3 字符数组和字符串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控制语句的语法和功能,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式2. 示例法:通过示例程序让学生理解控制语句和函数的使用方法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编写含有控制语句和函数的C语言程序九、教学环境1. 计算机房:安装有C语言编译器的计算机2. 投影仪:用于展示示例程序和讲解内容3. 教学PPT: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辅助讲解十、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控制语句和函数的掌握情况2.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控制语句和函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含有控制语句和函数的C语言程序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C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版-教学教案3十一、教学目标1. 理解C语言的指针概念和用法2. 掌握C语言的结构体和联合体3. 学习C语言的动态内存分配十二、教学内容1. 指针11.1 指针的概念11.2 指针的运算11.3 指针与数组11.4 指针与函数11.5 指针数组和多级指针2. 结构体和联合体12.1 结构体的定义和使用12.2 联合体的定义和使用3. 动态内存分配13.1 动态内存分配的概念13.2 动态内存分配函数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指针的概念、运算和应用,结构体和联合体的定义和使用方法,动态内存分配的原理和函数2. 示例法:通过示例程序让学生理解指针、结构体、联合体和动态内存分配的使用方法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编写使用指针、结构体、联合体和动态内存分配的C语言程序十四、教学环境1. 计算机房:安装有C语言编译器的计算机2. 投影仪:用于展示示例程序和讲解内容3. 教学PPT: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辅助讲解十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指针、结构体、联合体和动态内存分配的掌握情况2.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指针、结构体、联合体和动态内存分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使用指针、结构体、联合体和动态内存分配的C语言程序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C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十五、教学资源1. 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版2. 教学PPT3. 示例程序代码4. 练习题和作业题5. 课程设计项目重点和难点解析。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VC++》教学大纲学时:108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面向对象编程实训》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必修整周实训课程。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熟练VC++,对数据库原理及大型数据库有较深的认识。
课程的任务:应该掌握VC++集成开发环境,熟练掌握VC++中的数据库连接技术、数据库设计方法,网络编程的相关知识,Socket协议及应用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内容以实践环节为主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应达到:1.精通网络MIS系统的开发。
2.熟练掌握第三方程序包的使用与开发。
3.掌握软件工程规范,能胜任中、小型软件的开发工作。
三、教学条件由于该课程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要求所有课程在计算机房进行,要求为每个学生配备一台高性能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并安装VC++,SQL Server 个人版。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序号实践项目主要内容学时1 P2P文件共享系统1.掌握P2P工作原理。
2.实现基于文件共享的24P2P应用系统。
2 电子邮件管理系统1.掌握Mail API的使用。
2.开发基于POP3协议的第3方邮件收发软件。
283 2D网络游戏1.掌握VC++多媒体技术应用。
2.掌握网络编程的基本原理。
3.开发基于多玩家交互的网络游戏软件。
284课程设计:网络考试系统1.掌握网络考试系统的工作流程。
2.按小组开发(1)客户端考试软件。
(2)服务器端监视软件。
(3)服务器端管理软件。
28 学时合计108五、教法说明采用“案例分析,实例引导,项目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掌握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方法和开发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等。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
平时成绩15分,主要考察学生的考勤及课堂情况;大作业5次,针对不同课题进行项目拓展,每次10分,共50分;实际操作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程序设计、程序调试能力,共35分。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一章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C语言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
3. 能够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
【教学内容】1. C语言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
3. 简单的C语言程序编写。
【教学步骤】1. 引入C语言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让学生了解C语言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讲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等。
3.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程序结构。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描述C语言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
3. 学生能够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章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掌握C语言的变量和数据类型。
2. 理解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
3. 能够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运算。
1. C语言的变量和数据类型。
2. 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
3. C语言的基本数学运算和逻辑运算。
【教学步骤】1. 讲解C语言的变量和数据类型,让学生掌握如何声明和使用变量。
2. 讲解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让学生了解不同运算符的使用方法和优先级。
3.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运算,让学生掌握运算符的实际应用。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声明和使用变量。
2. 学生能够理解和使用不同的运算符。
3. 学生能够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运算。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三章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掌握C语言的控制语句。
2. 理解C语言的条件语句。
3. 能够编写简单的循环程序。
【教学内容】1. C语言的控制语句。
2. C语言的条件语句。
3. C语言的循环语句。
1. 讲解C语言的控制语句,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跳转和分支。
2. 讲解C语言的条件语句,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条件进行分支。
3.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使用循环语句编写循环程序,让学生掌握循环的使用方法和退出条件。
C 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教学计划一、概述C 语言作为计算机科学领域中最基础的编程语言之一,其学习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而谭浩强教授的 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计划以其权威性和系统性备受瞩目。
本文将针对谭浩强教授的 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计划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二、教学内容1.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的讲解在 C 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中,首先需要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
包括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运算符、表达式、控制语句等内容。
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掌握 C 语言的基础语法和基本操作,建立起对 C 语言整体结构的清晰认识。
2. 第二阶段:函数的学习了解并掌握 C 语言中函数的概念和用法是非常重要的。
函数是 C 语言中最基本的程序单元,学生需要通过实践和案例分析,掌握函数的定义、调用、参数传递等内容,进而能够熟练地编写简单的函数。
3. 第三阶段:数组与指针数组和指针作为 C 语言中的重要概念,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掌握。
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了解数组和指针的定义、声明、访问等操作,同时还需要能够熟练地运用它们解决实际的编程问题。
4. 第四阶段:文件操作文件操作是 C 语言程序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学生需要了解文件的打开、关闭、读写等操作,并能够编写简单的文件操作程序。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掌握文件操作的技巧和方法,为以后的程序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5. 第五阶段:综合案例在以上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后,学生需要通过一些综合性的案例来巩固所学知识。
这些案例可以涉及到常见的算法、数据结构、网络编程等领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编程练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谭浩强教授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在教学中,他会通过理论讲解和实例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既能够理解知识点,又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印象,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2. 案例分析谭浩强教授会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编程实践来解决问题。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和常用算法。
3.能够独立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C语言程序的编译和运行过程-C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变量和数据类型-输入输出函数2.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和常用算法-运算符和表达式-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数组和字符串-函数和指针-文件操作3.实例分析和编程实践-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计算器程序-用C语言实现简单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三、教学方法:1.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
2.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和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编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概念解释和案例分析(20分钟)-解释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案例分析阐述其应用价值。
2.语法讲解和演示(40分钟)-通过讲解和演示,介绍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和常用算法。
3.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4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完成编程任务,促进合作和交流。
4.编程实践和总结(4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编程任务,并进行总结和反思,发表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评估:1.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情况,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2.通过编程实践结果,评估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3.通过学生的总结和反思,评估教学效果和改进方案。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其基本语法和常用算法。
通过概念解释、案例分析、语法讲解和演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初步了解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和编程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通过学生的总结和反思,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本节课的时间安排略显紧凑,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让他们更好地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完整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系统学习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语法,较好地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编程思路和技巧,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利用 C 语言编写软件的能力,为培养学生有较强软件开发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熟练掌握 C 语言中的基本知识、各种语句及程序控制结构,熟练掌握C 语言的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链表等数据结构的基本算法;并能熟练地运用 C 语言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具有较强的程序修改调试能力;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课时分配本学科计划学时为246学时,其中理论与实训课时比例为7:3。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教学重点:掌握C语言变量类型及不同类型常量的表示;标准的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运算符及常用数学函数的使用;控制流程、数组和指针的使用;结构体、链表的构造使用;函数结构、函数参数传递及递归等方面的知识;基本的文件操作。
难点:指针的使用、结构体链表的构造和使用及函数的参数传递。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本课程实践性较强,故采用讲授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C语言概述1.教学内容(1) 编程历史的回顾、程序设计介绍(过程式,面向对象,函数式,逻辑式);(2) C语言的历史背景、特点;(3) C语言源程序的格式和程序结构;(4) C程序的上机步骤。
2.重、难点提示(1)重点:掌握简单的C程序格式,包括main()函数、数据说明、函数开始和结束标志等;(2)难点:编程入门以及对语言的理解。
第二章算法1.教学内容(1) 算法的概念及特性;评价算法优劣的方法(时间和空间);(2) 简单算法举例;(3) 算法的表示(自然语言、流程图、N-S流程图);(4)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及基本步骤。
2.重、难点提示(1)重点:算法流程图三种基本结构(以后各章学习中利用流程图强化对程序的理解);(2)难点:算法概念以及对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的理解。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一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C语言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
3. 学会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
二、教学内容1. C语言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 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3. C语言程序的基本框架4. 简单的C语言程序示例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例法、练习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C语言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讲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包括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运算符、表达式等。
3. 讲解C语言程序的基本框架,包括主函数、变量定义、函数体等。
4. 通过示例程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C语言编程的基本方法。
5.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
2. 学会使用C语言进行基本的输入输出操作。
3. 了解C语言的控制语句,包括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
二、教学内容1. 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2. C语言的输入输出操作3. C语言的控制语句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例法、练习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步骤1. 复习C语言的基本语法,引入运算符和表达式的概念。
2. 讲解各种运算符的用法和优先级,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运算符和表达式的使用。
3. 讲解C语言的输入输出操作,包括printf函数和scanf函数的使用。
4. 讲解C语言的控制语句,包括if语句、switch语句、for循环、while循环等。
5. 通过示例程序,让学生掌握控制语句的使用方法。
6.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三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函数概念和作用。
2. 学会自定义函数,并了解函数的调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