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训练

八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训练

八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训练
八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训练

八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训练

1.问题背景:

如图1:在四边形ABC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

探索延伸:

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BAD,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实际应用:

$

如图3,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舰艇甲在指挥中心(O处)北偏西30°的A处,舰艇乙在指挥中心南偏东70°的B 处,并且两舰艇到指挥中心的距离相等,接到行动指令后,舰艇甲向正东方向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舰艇乙沿北偏东50°的方向以8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小时后,指挥中心观测到甲、乙两舰艇分别到达E,F处,且两舰艇之间的夹角为70°,试求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

]

2.【问题提出】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即“SAS”、“ASA”、“AAS”、“SSS”)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即

“HL”)后,我们继续对“两个三角形满足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情形进行研究.

【初步思考】我们不妨将问题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在△ABC和△DEF中,AC=D F,BC=EF,∠B=∠E,然后,对∠B 进行分类,可分为“∠B是直角、钝角、锐角”三种情况进行探究.

【深入探究】第一种情况:当∠B是直角时,△ABC≌△DEF.

(1)如图①,在△ABC和△DEF,AC=DF,BC=EF,∠B=∠E=90°,根

据,可以知道Rt△ABC≌Rt△DEF.

第二种情况:当∠B是钝角时,△ABC≌△DEF.

(2)如图②,在△ABC和△DEF,AC=DF,BC=EF,∠B=∠E,且∠B、

∠E都是钝角,求证:△ABC≌△DEF.

第三种情况:当∠B是锐角时,△ABC和△DEF不一定全等.

(3)在△ABC和△DEF,AC=DF,BC=EF,∠B=∠E,且∠B、∠E都是锐角,请你用尺规在图③中作出△DEF,使△DEF

和△ABC不全等.(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

(4)∠B还要满足什么条件,就可以使△ABC≌△DEF请直接写出结论:在△ABC和△DEF中,AC=DF,BC=EF,∠B=∠E,

且∠B、∠E都是锐角,若,则△ABC≌△DEF.

)

3.有这样一道题:把一张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剪两刀,分成3张小纸片,使每张小纸片都是等腰三角形,你能办到吗请画示意图说明剪法.

我们有多少种剪法,图1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定义:如果两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成3个等腰三角形,我们把这两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三分线.

*

(1)请你在图2中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画出顶角为45°的等腰三角形的三分线,并标注每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

(若两种方法分得的三角形成3对全等三角形,则视为同一种)

(2)△ABC中,∠B=30°,AD和DE是△ABC的三分线,点D在BC边上,点E在AC边上,且AD=BD,DE=CE,设

∠C=x°,试画出示意图,并求出x所有可能的值;

'

[

]

4.如图,△ABC中,AB=AC,∠A=36°,称满足此条件的三角形为黄金等腰三角形.请完成以下操作:(画图不要求使

用圆规,以下问题所指的等腰三角形个数均不包括△ABC)

(1)在图1中画1条线段,使图中有2个等腰三角形,并直接写出这2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分别是度

和度;

(2)在图2中画2条线段,使图中有4个等腰三角形;

(3)继续按以上操作发现:在△ABC中画n条线段,则图中有个等腰三角形,其中有个黄金等腰

三角形.

·

?

%

5.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BAC=90°,AB=AC,直线MN过点A且MN∥BC,过点B为一锐角顶点作Rt△BDE,∠BDE=90°,且点D在直线MN上(不与点A重合),如图1,DE与AC交于点P,易证:BD=DP.(无需写证明过程)

(1)在图2中,DE与CA延长线交于点P,BD=DP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在图3中,DE与AC延长线交于点P,BD与DP是否相等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无需证明.

`

-

6.如图,已知△BAD和△B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D=∠BCE=90°,点M为DE的中点,过点E与AD平行的直线交射线AM于点N.

(1)当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1),求证:M为AN的中点;

(2)将图1中的△BCE绕点B旋转,当A,B,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2),求证:△AC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3)将图1中△BCE绕点B旋转到图3位置时,(2)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若成立,试证明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

由.

)

-

7.【问题情境】张老师给爱好学习的小军和小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ABC中,AB=AC,点P为边BC上

的任一点,过点P作PD⊥AB,PE⊥AC,垂足分别为D、E,过点C作CF⊥AB,垂足为F.求证:PD+PE=CF.

小军的证明思路是:如图2,连接AP,由△ABP与△ACP面积之和等于△ABC的面积可以证得:PD+PE=CF.;

小俊的证明思路是:如图2,过点P作PG⊥CF,垂足为G,可以证得:PD=GF,PE=CG,则PD+PE=CF.

【变式探究】如图3,当点P在BC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不变,求证:PD-PE=CF.

)

/

,

8.在图1、图2、图3、图4中,点P在线段BC上移动(不与B、C重合),M在BC的延长线上.

(1)如图1,△ABC和△APE均为正三角形,连接CE.

①求证:△ABP≌△ACE.

②∠ECM的度数为°.

(2)①如图2,若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PEF均为正方形,连接CE.则∠ECM的度数为°.

②如图3,若五边形ABCDF和五边形APEGH均为正五边形,连接CE.则∠ECM的度数为°.

(3)如图4,n边形ABC…和n边形APE…均为正n边形,连接CE,请你探索并猜想∠ECM的度数与正多边形边数

n的数量关系(用含n的式子表示∠ECM的度数),并利用图4(放大后的局部图形)证明你的结论.

!

^

#

9、如图,在△ABC中,点D为边BC的中点,过点A作射线AE,过点C作CF⊥AE于点F,过点B作BG⊥AE于点G,连接FD并延长,交BG于点H

(1)求证:DF=DH;

(2)若∠CFD=120°,求证:△DHG为等边三角形.

!

/

)

[

10、已知两等边△ABC,△DEC有公共的顶点C。

(1)如图①,当D在AC上,E在BC上时,AD与BE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②,当B、C、D共线时,连接AD、BE交于M,连接CM,线段BM与线段AM、CM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试说明理由;

(3)如图③,当B、C、D不共线时,线段BM与线段AM、CM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不要求证明)。

>

)

|

!

3、在△ABC中,∠ACB为锐角,动点D(异于点B)在射线BC上,连接AD,以AD为边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连接CF.

(1)若AB=AC,∠BAC=90°那么

①如图一,当点D在线段BC上时,线段CF与BD之间的位置、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直接写出结论)图二,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上时,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2)若AB≠AC,∠BAC≠90°.点D在线段BC上,那么当∠ACB等于多少度时线段CF与BD之间的位置关系仍然成立.请画出相应图形,并说明理由.

%

|

4、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板的一个锐角顶点与正方形ABCD的顶点A重合,将此三角板绕点A旋转,使三角板中该锐角的两条边分别交正方形的两边BC,DC于点E,F,连接EF.

(1)猜想BE、EF、DF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在图1中,过点A作AM⊥EF于点M,请直接写出AM和AB的数量关系;

(3)如图2,将Rt△ABC沿斜边AC翻折得到Rt△ADC,E,F分别是BC,CD边上的点,∠EAF= 1/2∠BAD,连接EF,过点A作AM⊥EF于点M,试猜想AM与A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答案)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1)首先证明∠1=∠2,再证明△DCF ≌△DBH 即可得到DF=DH ;

(2)首先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以计算出∠GFH=30°,再由∠BGM=90°可得∠GHD=6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HG=2

1HF ,进而得到结论. 解答:证明:(1)∵CF ⊥AE ,BG ⊥AE ,

∴∠BGF=∠CFG=90°,

∴∠1+∠GMB=∠2+∠CME ,

∵∠GMB=∠CME ,

∴∠1=∠2,

∵点D 为边BC 的中点,

∴DB=CD ,

在△BHD 和△CED 中,

∠1=∠2

DB =CD

∴△BHD ≌△CED (ASA ),

∴DF=DH ;

(2)∵∠CFD=120°,∠CFG=90°,

∴∠GFH=30°,

∵∠BGM=90°,

∴∠GHD=60°,

∵△HGF 是直角三角形,HD=DF ,

∴HG=2

1HF=DH ∴△DHG 为等边三角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解:(1)AD=BE

(2)BM=AM+CM

理由:在BM 上截取BM ′=AM ,连接CM ′

∵△ABC 、△CED 均为等边三角形,

∴BC=AC ,CE=CD ,∠ACB=∠ECD=60°

∴∠ACB+∠ACE=∠ECD+∠ACE 即

∠BCE=∠ACD

∴在△BCE 和△ACD 中

AC=BC

∠BCE=∠ACD

CE=CD

∴△BCE ≌△ACD (SAS )

∴∠1=∠2

BM′=AM

∠1=∠2

BC=AC

∴△BM′C≌△AMC(SAS)

∴∠3=∠4,CM= CM′

∵∠ACB=∠3+∠5=60°

∴∠4+∠5=60°即∠MM′C=60°

∴△MM′C为等边三角形

∴CM= MM′

∴BM=B M′+M M′=AM+CM

(3)BM=AM+CM

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