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复习课两次世界大战

专题复习课两次世界大战

专题复习课两次世界大战
专题复习课两次世界大战

一、自主学习

1.历史事件比较法:对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请同学们对两次世界大战进行比较,完成下列表格。

2.学习难点、困惑之处

二、绘制本专题整体知识结构

姓名 班级

任务一:设计地理方位示意图——把握空间概念 1.观察右图,并设计出一战示意图

2.设计“隋朝运河示意图”、“北宋、辽、西夏政权并立示图”、“清朝疆域方位示意图”。

任务二:运用年代尺——梳理史实

1.请你将下列历史事件写在年代尺的对应位置。

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突袭波兰、日本签署投降书、诺曼底登陆、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日本偷袭珍珠港、德国突袭苏联、 德国进攻北欧和西欧、德国投降

2.你认为二战进程分为那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1939.1 1940. 4—5

1941.6

1941.12

1942.1

1942.7—

1943.2

1944.6 1945.5

1945.9

两次世界大战教案

九年级复习课 两次世界大战 白泉学校吕智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依据考标,掌握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考点,训练学生将中外历史同一主题历史事件关联起来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横向查找相关联的知识点,训练学生联系知识点,整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教学重点:对两次世界大战考点的复习和方法指导。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联系知识的兴趣。 教学设计理念:学生从学校带走的不能只有知识和成绩,一定要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老师少讲,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方法和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出示反战雕塑图片,提问:从这张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反对战争,停止杀戮) 2、请大家回忆一下,1914年的6月28日,在欧洲,一位赛尔维亚青年怀着民族屈辱与仇恨,开枪射杀了奥匈帝国的王位继承人。这个重大事件是什么?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而1914还只是这个世纪噩梦的开始。 二、梳理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亲爱的孩子,我们今天回顾它们,不是

3、把自己会填的空帮老师填上。 4、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校正答案。 三、关联不同书上的知识点 1、过渡:刚才大家完成这个表格用到了哪几本书?(九上,九下) 是的,这是世界史的内容,可是我们知道,世界是一个整体,一战和二战这两件历史事件绝不是单独存在的,他们必定还与许多国家、许多历史事件相关联。由此,我们在历史书中找一找:两次世界大战发生时、发生后,中国、其他国家发生了哪些与这两次世界大战密切相关的事件? (学生尝试自己找2分钟)在查找历史事件上,有没有人能给同学一些方法或建议。 2、方法归纳 ①确定查找范围: 四、认识提升 1、观察表格,认识到战争的另一面:战争对科技的促进作用,科技有时又决定着战争的胜负。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 木孔中学刘小丽 考标要求 一战 1、简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两大军事集团的基本史实及严重后果。 2、知道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二战: 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二战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3、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4、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从原因、过程、性质、影响等方面,回顾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件的基本能力。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谈古论今的能力和感悟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分析、比较、感悟,学生掌握了历史事件的基本线索,并形成了正确历史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课复习,学生体会出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课前学生学案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 1.原因 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 直接原因(导火线): 2.时间: 3.交战双方: 4.主要战场:主要战线: 5.主要战役: 6.结束: 7.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 8.性质:(除塞尔维亚等极少数国家是民族解放和自卫战争) 9.影响: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绥靖政策) 2.性质: 3.二战的开始与扩大 开始: 扩大: 进一步扩大: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标志: 作用: 5.转折性战役 ①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②太平洋战场转折性战役: ③北非战场转折性战役: 6.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与苏德战场相呼应): 7.雅尔塔会议及其影响(1945.2 苏、美、英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 8.法西斯国家投降 ①,法西斯集团开始解体 ②,欧洲战事结束 ③1945.8.15日本无条件投降,9.2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④二战结束: 9.影响: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习题----两次世界大战习题

中考历史专题习题----两次世界大战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6分。请将选项写在上面的表格中) 1、三国同盟的核心是 A奥匈帝国B德国C俄国D意大利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德国突袭波兰B萨拉热窝事件C三国同盟形成D三国协约形成、 3、三个法西斯国家灭亡的先后顺序是 A德、意、日B意、德、日C日、德、意D意、日、德 4、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 A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B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 C法西斯势力掌握了国家政权D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5、“9。11”事件发生后,有人称之为是美国自建国以来本土所遭到的第二次大规模袭击,你认为第一次应该是指 A列克星顿枪声B珍珠港事件C中途岛战役D约克镇战役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东西两面受敌,顾此失彼困境的事件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爆发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雅尔塔会议的召开D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7、你认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障是 A美国的参战B第二战场的开辟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人民的浴血奋战 8、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有①加强国际合作,有利于战胜共同的敌人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相互合作③世界各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④和平来之不易,战争悲剧不能重演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实行过一系列非常措施,被称为 A战时政策B临时政策C非常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0、罗斯福新政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是 A缩减农业生产B恢复银行信用C实施产业复兴法D发展对外贸易 11、最早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国家是 A德国B日本C西班牙D意大利 12、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被称为 A苏联自由民主体制B斯大林模式C苏维埃政权制D苏联社会主义体制 13、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脏”会议,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B德国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C德国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D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 14、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的寄信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A沙皇俄国B苏联C苏维埃俄国D俄罗斯联邦 15、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通过的与中国有关的文件是①《凡尔赛和约》②《四国条约》③《九国公约》④《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6“冷战”时代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D北约的建立

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课件《两次世界大战》 教案

基于时空观念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例 一、教学设计的思路 从“三维目标”的实施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变化。这一变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将有效地推动历史教学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发展本位的根本转变。在这一教改大背景下,《两次世界大战》一课的复习既立足课程标准,又面向核心素养。在精心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之后确立了适应中考要求的复习内容、重点难点,制定了显性的复习目标。本课的复习重点是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复习难点是深入理解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深刻反省战争带来的惨痛教训,感悟和平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本课选择以时空观念这一体现历史学科本质特征的核心素养作为突破口,通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比较、联系,让学生养成从整体上把把握历史而不是孤立分散地学习历史,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去抚今追昔、展望未来的思维。与此同时,借助文字、图片、年代尺、地图、图表等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进而学会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树立热爱和平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学生在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方面有所发展。 “时间、空间与人的有机统一是历史认识论对历史学家提出的一种素质要求和职业标准。”作为历史教师既然认识到时空观念在历史课程的重要性,就要考虑怎样实施历史教学,才能有助于目标的达成。因此,从这一视角设计本课教学。这是一次探索,是我校课题《初中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路径研究》的课堂实践,希望从中寻找到一些有益的时空观念培养路径。 二、教学过程及分析 【导入】 100年前,为解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后问题召开的巴黎和会不仅引发了中国五四爱国运动标志,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也为20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这就是我们今天复习的主题《两次世界大战》。 设计意图:时间热点是中考历史的命题热点,也是备考的重点。2019年恰逢五四运动发生100周年,二战全面爆发80周年,用这两个热点时间引出本课,意在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同时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关系及对中国命运的改变。【第一板块:寻根问底析战因】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二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27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学案

第27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考点1 (加试)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b) 1.(2017年11月温州十五校高二期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一场宣传战,下图是协约国出版的宣传漫画,该漫画( ) A.讽刺了同盟国扩张领土的野心 B.反映出战争初期同盟国具有一定优势 C.谴责了德国对奥匈帝国的压榨 D.表明俄国成为同盟国的战略进攻重点 解析通过材料漫画不难看出,这是协约国在讽刺德国勾结奥匈帝国妄图实现领土的扩张,故A项正确;材料漫画中只有同盟国的势力范围而并没有对协约国势力的标注,故B项错误;德国在一战期间并没有对奥匈帝国的压榨,这属于明显的史实谬误,故C项错误;同盟国的进攻重点是在西线而非东线,这属于明显的史实谬误,故D项错误。 答案 A 考点2 (加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b) 2.下列关于一战前巴尔干地区表述错误的是( ) A.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激化 B.俄国和德奥在该地区矛盾加深 C.美国的利益受到奥匈帝国侵犯 D.萨拉热窝事件导致一战爆发 解析美国在巴尔干地区并无直接利益。 答案 C 考点3 (加试)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c) 3.民族仇恨的宣传运动,像在所有交战国一样,在德国也很快展开。德国报摊上出现了印有口号的明信片,例如“一枪干掉一个俄国佬!”“一刀捅死一个法国佬!”“一脚踩死一个英国佬!”“一拳打死一个日本佬!”等等,德国社会民主党人集中火力向沙皇俄国开火,德国知识界和学术界则参加对英国连续不断的谩骂。以上材料反映了此时( ) A.纳粹党成功煽动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分析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分析 15思政专接本梁忠秋151500000519 当今世界,局部战争连绵不绝,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危机层出不穷,“太平”世界并不太平。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类命运和文明的兴衰荣枯的重大问题。争取世界和平,避免战争的灾难,是国际社会最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近代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战争现象和影响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关系特点的认识。20世纪,世界上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下面我们从战争原因、战争性质、战争规模及转折点、战争结果、战争影响等几个方面简单梳理一下两次世界大战。 一、战争原因 工业革命进入新时期后,资本主义经济在高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在加剧.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实力对比发生了急剧变化,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已占有广阔的世界市场,其对殖民地的依赖性使经济发展缓慢而且落后了;新兴的美、德、日等国经过统一和改革,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采用新技术,经济迅速崛起,但海外市场狭窄.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及军事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更加明显.这种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本原因,不同的是第一次时间大战的直接原因是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1929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英法的绥靖政策等。这就是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

因和具体原因。 二、战争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德奥意组成的同盟国以及由 英法俄国组成的协约国。所以战争的性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争霸战争是非正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却分为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帝国主义争霸战争,第二阶段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正义战争.1941年6月22日苏联参战根本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政治性质;1940年5月希特勒德国进攻西欧,英法被迫抗击,战争性质改变。 三、战争规模及转折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分为东线、南线和西线,其中西线起决定作用。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分为三个,分别是欧洲战场、亚洲太平洋战场和北非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远远超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战出现的新型的战术要多于一战,无论是死伤人数还是参战人数、国家、损失、战火波及的地区,二战都要比一战大很多。众所周知,一战最大规模的战役为1916年2月21日凡尔登战役。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二战最大规模战役为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一次战役取得的辉煌成果使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空前、且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役。 四、战争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战争,目的是重新瓜分

两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

《两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 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作为历史老师有必要让学生从整体上系统的把握课本知识。所以,这节课是专题复习《两次世界大战》。也就是要从宏观上把握两次世界大战。 如何把一堂复习课组织好,使学生获得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已成为这节复习课成败的关键,交给学生教学方法是真正回归学生主体,也是我这节课教学设计的要求。 一个历史教师只有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用浅显的语言表述得一清二楚,才能说明他真正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比如,在重大的历史事件中一定要讲到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而要将清这两个看似相差不大的概念却并不轻松。因为一味干巴巴的说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所以在讲授的时候,我灵机一动,举了一个例子:比方说,某某同学告诉我班里的一个女生哭了,那我就要问她为什么哭了?同学们说是和同桌吵架了。我继续问为什么吵架了?同学们又说这个女生不小心把同桌的钢笔弄坏了。说到这里聪明的孩子已经明白了。在我的这个例子中“女生哭了”就是重大的历史事件,而让她哭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也就很清楚了。这样一来,学生也就明白了根本原因是要深挖的,藏在直接原因后面的。这样也有利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不会再将二者相混淆了。 “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现代进步意识的树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一点上,我采用了渲染战争的残酷来激发学生“憎恶战争”的情感体验方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也强化了直观教学效果。

在历史课堂上无论是讲授新知识,还是处理课堂“小插曲”我认为幽默它都是一针“清新剂”不但不会破坏课堂教学的进度和节奏,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同学思想开小差,在这个时候,如果停下来去批评他的话,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因为它不但会打断我的授课思路,还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课效果,所以我只是轻轻的叫了他的名字,然后假装严肃的告诉他:你可要错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了。其他听到的同学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更不用说他本人了。然后是同学们会心的微笑。在这堂课中我虽然做了短暂的停留,但我和我的学生们并没有走远,依然是我们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总之,在教学中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通过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之间分组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等手段,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增强了新课程的教学效果。但还是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如语言的运用方面,仍需要强化语言感染力等等。今后我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大胆尝试新教法,不断提高自己面对新课程的教学能力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2017)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 湖北口中学张益洪 【复习目标】: 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 简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认识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 2、知道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召开,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主要内容,知道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 3、列举二战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4、知道《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和雅尔塔会议召开的史实,简述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5、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用。 【复习过程】 一、牢记历史,自主复习。(根据导学案提示,自由复习,小组内相互 【查缺补漏】 1 / 2

紧扣考点结合书本设置抢答题师生互动处理 【探究拓展】 1、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2、一战后召开了哪两次重要会议?对中国产生怎样影响?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直击中考】 1、(十堰市2009)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的火药桶”之称。二十世纪初,下列哪一事件点燃了这一“火药桶” A.德国突袭波兰B.萨拉热窝事件 C.珍珠港事件 D.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十堰市2011)任何战争在客观上都会对自然和人类造成重大破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生很多战役,其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是 A.马恩河战役B.索姆河战役 C.日德兰海战D.凡尔登战役3、(2008·扬州市)2008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3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留下的启迪是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胜共同敌人②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世界各国都应和平共处,互不侵犯④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2008年成都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的标志是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联合国家宣言》D《大西洋宪章》5、(2009·广东汕头)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看法,错误的是 A.它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展开的战争,交战双方都没有正义性 B.是人类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战争,也是人类史上空前劫难 C.战争是残酷的,但它对人口优化却产生了积极作用 D.战争是野蛮的,但它却孕育了战后的一些文明成果 6、(2005 徐州市)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障是 A、美国的参 B、第二战场的开辟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D、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 阅读下材料,完成问题。 【重温战争历程】 材料一201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爆发75周年。为铭记历史,警惕战争,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将举行各种纪念活动。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年 月日)和标志。 材料二:右图是一幅宣传海报,上面有残破的美国国旗和相关文字。其中文字的意思是“记住12月7日!” 2、请写出材料二中提到的“12月7日”发生历史事件及影响。 【感悟战争启迪】 材料二:“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 3、请举出中国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三个将领。 2 / 2

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教案1

第23讲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一、复习目标 1、掌握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掌握一战后的国际格局的形成。 3、掌握经济危机以及各国采取的措施。 二、复习重难点 1.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罗斯福新政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考点一】: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件展示:

重点记忆十月革命和列宁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基础知识 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以课本知识为依据,自主解决问题并且记忆基础知识,时间大体10分钟. 归纳小结:通过师生活动、生生互动,了解十月革命和列宁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概况. 现在我们先练练手,看看大家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老师严格限定时间。 【考点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师:多媒体展示:

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全面了解近一战后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和各国采取的措施的基础知识. 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展示答案。 (二)难点突破,拓展升华 重点是比较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归纳总结,多媒体展示: 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记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五、板书 1、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 七、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计以新课标为依据,链接教材内容和最新的网络教学资源,重视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之间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对重点、难点的突破,用创设的问题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感悟和提升。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高三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专题练习卷: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一、选择题 1.(2019·浙江嘉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竞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B.欧美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均已制定作战计划 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D.塞尔维亚追求民族自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答案:C 2.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不论从欧洲的角度,还是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引人注目。”其“转折”表现为() ①诞生了社会主义制度②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出现③科学技术得到发展④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3.1917年初,中国政府内部激烈讨论对德参战议题。严复对友人说欧洲战事或许在这年春夏间可决胜负,“但兵事一解之后,国土世局,必将大异于前,而远东诸国,亦必大受影响。此时中国,如有能者把舵,乘机利用,虽不称霸,可以长存;假其时机坐失,则受人处分之后,能否成国,正未可知”。据此可知,严复() A.希望政府能够在对德外交上取得主动权 B.主张政府要静待时机奉行对德中立政策

C.预见到中国在战后只能受列强摆布的命运 D.认为中国应先整顿内政才有条件一致对外 答案:A 4.以下是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妇女地位的两则材料:“女性还不明白一件事,先前离开家庭杂事进入工厂,如今被要求回到她们原来的锅、盘世界中。”“把选举权视为是对战争中女性做出贡献的报偿,这是很简单的解释。”据此分析,当时提高女性地位的呼声兴起的背景包括() ①工业革命带来了女性工作能力的提升②战场上女性做出的杰出贡献③女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社会劳动地位的提升④男女政治权利在当时的不平等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5.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和约签订前,德国曾试图对该和约作有利于本国的修改,但遭拒绝,因此不得不() ①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②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③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④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6.(2019·浙江湖州高二第一学期期末)1921年,美、英、日、法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规定: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在上述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威胁时,缔结国应进行协商,以便联合或单独地采取应对措施。该规定使()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教案

课时强化训练10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宁夏银川市高三模拟)1917年革命之前,各种矛盾的集合与交织使俄国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农村经常发生夺取地主土地、粮食和饲料的农民骚动,奴隶制残余依然存在,俄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反抗加剧,罢工活动不断。这意味着( ) A.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 B.无产阶级革命才能解救俄国 C.十月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 D.一战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答案:C 解析:由“1917年革命之前,各种矛盾的集合与交织使俄国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俄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反抗加剧,罢工活动不断”可知,十月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故选C;A、B、D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 2.(2018·广东省高三模拟考试)《全球通史》载:“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 B.其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 C.经济危机导致工人罢工 D.其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答案:B 解析: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广大人民要求停止战争,农民要求获得土地,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导致其与群众的矛盾尖锐,故“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故B正确;“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并不是当时俄国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故A错误;“经济危机导致工人罢工”不符合当时俄国史实,故C错误;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的矛盾的表现,不是主要原因,故D错误。 3.(2018·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模拟)有学者认为:“布尔什维克党采取的办法是完全错误的,由于党的一些领导人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动,试图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该学者提到的这一政策( ) A.针对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的国情 B.使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地位确立 C.确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地位

2021届高考历史重难点针对练: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 一、选择题 1.1914年8月4日英国宣战之后,头几周内人民的抗敌情绪相当高昂。政府声称这是为维护自由原则的一次战争,为保卫国家,像比利时反抗德国人的侵略,或支持塞尔维亚反对当前的奥匈威胁。毫不奇怪,只要把这次战争说成是神圣的事业,就会得到民众的支持。据此可知,英国民众抗敌情绪高昂的原因在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正义战争 B.政府对战争的鼓动性宣传 C.民众极力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D.和平主义思潮在英国盛行 2.坦克是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之一。首次在战场上使用坦克的战役位于下图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3.《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不得拥有军用飞机和潜艇,海军只允许保留战斗舰、轻巡洋舰、驱逐舰和鱼雷艇共36艘,不得新造任何军舰;不得拥有空军,交出所有航空设施;德军参谋总部予以解散,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协约国并不打算从根本上铲除德国的军事基础②《色佛尔条约》的签署是对凡尔赛体系的一次强烈冲击③以上规定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④德国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标志着德国开始突破以上规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1920年,美国海军部长丹尼尔斯宣称将在五年内建造137艘军舰,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表示:“大不列颠宁愿花尽最后一分钱,也要保持海军对美国或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优势。”日本则公布了规模巨大的“八八舰队”计划。以上事件作为史料可以证明( ) A.《五国条约》收效甚微,已经成为一纸空文 B.美国倡导召开华盛顿会议有其必要性 C.日本势力的扩张已经威胁到美英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D.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摇摇欲坠 5.读以下漫画,下列对它所反映的战役表述正确的有( ) 伏尔加河上的磨

两次世界大战复习课教案

两次世界大战复习课教案(探讨) 一、两次世界大战的新课标要求 一战: 1、了解两大军事集团的基本事实及严重后果 2、知道萨拉热窝事件的过程及后果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理解一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考点) 二战: 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及影响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二战爆发, 逐渐扩大的主要事件(考点) 3、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事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作用。 4、简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考点)

三、归纳与两次世界大战相关的重要会议 一战: 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形成————确立了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华盛顿体系形成————确立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统治的“新秩序”。 二战: 慕尼黑会议(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四: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 同:1、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2、核心参战国:德国。 3、影响:都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4、战后都形成了新的国际秩序。 5、都成立了新的国际组织。 6、客观上都促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7、战前都形成了军事集团。 异:性质:一战是一次帝国主义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五、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一战: 1、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交给日本, 激起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2、一战后期,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为中国共产党 成立奠定了基础。 3、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出现了“黄 金时代”。 二战;

两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

(川)07界升学总复习(一)----两次世界大战比较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逐渐形成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20世纪初,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国际关系骤然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二、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一塞尔维亚青年开枪刺亡。 三、爆发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俄、法、英很快卷入战争,战争在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展开。意大利为自身利益,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四、战争进程 一战规模空前,战场涉及欧洲、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但主要集中在欧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重要战役:1916年凡尔登战役,德法投入重兵作战,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五、战争的结束 1917――①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了大战 ②美国对德国宣战,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 ③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对同盟国宣战 1918――①奥匈帝国瓦解

②11月,德国宣布投降,大战结束。 六、大战的影响 1、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大战涉及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 2、双方把新式武器飞机、坦克和毒气首次使用,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 七、一战的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社会根源: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外矛盾。面对经济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缓和了国内危机,德、意、日等则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标志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受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标志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1937年,德、意、日三国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所以又称轴心国集团,世界和平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3)直接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二战全面爆发前就受到法西斯国家侵略的国家: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中国等。 (4)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 表现:①20世纪30年代,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英法美等西方大国实行纵容侵略的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②德国谋求侵略捷克斯洛伐克,英法等国制造慕尼黑阴谋,满足希特勒的要求。 二、慕尼墨阴谋 1、背景: (1)德国无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大肆扩军备战,还吞并了奥地利,却没有受到国际社会有效的抵制和制裁。 (2)1938年夏,希特勒唆使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德意志人要求自治,并以此为借口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达到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目的。 2、会议的召开和“慕尼墨阴谋” 1938年9月,德、意、英、法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城签订协定,即:慕尼黑阴谋――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 3、实质:大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牺牲弱小国家利益。 4、影响:(1)德军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2)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3)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纵容了侵略,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四、战争开始阶段的主要进程 1940年4、5月,德军“闪击”西欧和北欧。英国也遭到德军飞机猛烈轰炸。英国首相邱吉尔坚持抵抗。 五、战争的扩大 1、苏联卫国战争开始――(1)1941年6月22日,德军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2)莫斯科保卫战,德军企图第一次没有得逞。 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战争规模达到最大。它促进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和大战性质的变化 随着法西斯侵略的扩大,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形成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由一场帝国主义的战争演变成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 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斯大林格格勒战役(194 2、7―194 3、2)―――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word教案(15)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知识:慕尼黑会议;德吞并捷克;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奇怪的战争;德攻占北欧和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国家,敦刻尔克撤退;法国溃败和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运动;不列颠之战;德军侵入巴尔干;突袭苏联;二战扩大;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日本偷袭珍珠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 能力:思考讨论二战的战争性质,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战争性质的方法。概括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归纳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二战资料及影视资料,分析历史信息,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慕尼黑会议是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阴谋,英、法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爆发,英、法尝尽苦果。德意日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 ②二战初,德、意和英、法之间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中国等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苏联进行的是反法西斯卫国战争。让学生充分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在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我们要确立为人类的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慕尼黑阴谋,法国的溃败,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难点:二战初期性质的复杂性。 教学环 节 导学过程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情景导入 播放影视资料《日本偷袭美国珍 珠港》。 这段资料介绍的是什么历史事 件,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由于德、意、日三国勾结,疯 狂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世界和平带来 了严重威胁,加速了发动侵略战争的 步伐,终于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认真观看视频 跟随老师的思路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一、自主学习 通过刚才的阅读和之前的学 习谁能告诉大家希特勒上台后吞并 的第一个国家是哪个? 德国吞并奥地利实际上就是 向哪一条约的挑战啊?也是对当时 存在的被英法所控制的所谓的维护 世界和平的哪一机构的挑战啊? 师:德国兵不血刃的吞并了奥 阅读课文第一子目的内容,了解书中要求掌 握的基本知识点。 学生: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生答:《凡尔赛和约》 生答:国际联盟。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资料

两次世界大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原因: (1)根本原因:,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具体原因: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并疯狂扩军备战,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 ①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核心分别是、。 ②两大集团在地理位置方面的优劣势比较: 三国同盟:优势:。劣势:。 三国协约:优势:。劣势:。 (3)导火线:。 2、时间:1914-1918年。 3、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意大利为自身利益,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4、战争情况: 战场涉及、、和太平洋地区,但主要集中欧洲。先后有个国家卷入战争。 重要战役:1916年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5、结束:以的失败而告终,标志是1918年德国投降。 6、影响: (1)性质:。 (2)消极影响: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3)积极影响: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巴黎和会 1.背景: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 2、时间、地点:1919年,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3、操纵国:英、法、美(法国总理,英国首相,美国总统) 4、凡尔赛体系的构成: (1)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是和会的中心问题,最重要的部分。 ①目的:惩罚和削弱德国 ②内容:第一、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法国等) ;第二,严格限制德国的军备;第三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第四,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形式加以瓜分。 (2)协约国还同奥地利、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签订的和约。(3)维护工具:国际联盟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十一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新人教版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爆;欧洲三条战线;西线三大战役;俄国革命和退出大战;美国参战;一战结束。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对一战原因、经过、结果、性质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 ②从战争引起各国人民的革命,各国人民革命又加速了战争结束的过程分析,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一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相互争夺,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 ②战争给垄断资本家带来巨额利润,但给交战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失。这场世界大战是一场罪恶的战争。 ③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把交战国人民的革命运动推向高潮,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难点:一战爆发的原因,对一站的的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学生阅读课本导入框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的酝酿、集结和计划的过程(帝国主义争霸实质上点明了一战的性质即为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十分尖锐(德英之间的矛盾有其尖锐)。尤其是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争夺霸权的结果,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法俄组成的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可以说,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萨拉热窝事件就成了这里火星)

专题5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已印)

专题5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第13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训练 1.(加试)右图是1897年欧洲报纸刊登的漫画,创作该漫画的历史背景有( ) ①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②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③此时欧洲被战争阴云笼罩 ④人民祈盼和平,感觉和平希望渺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加试)某一时期,德国人宣称“我们的未来在海上”,法国人高唱“不要忘记色 当之役”,俄国人扬言“保卫斯拉夫兄弟”。这些耸动的口号与下列哪一战争有 关( ) A.拿破仑战争 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3.(2016年9月嘉兴教学测试)(加试)观察下图,提炼图片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一战期间英国妇女在军需工厂工作 A.一战改变了欧洲妇女的生活方式 B.妇女获得与男子同等的社会地位 C.英国妇女获得了政治普选权 D.英国妇女进入军需生产部门 4.(加试)(2016·绍兴高二期末)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有这样的描述: 西线战事成为杀戮战场。几百万人隔着沙袋筑起壁垒,彼此虎视,日夜在战壕 里面,人鼠同居……将领们一再想要突破对峙的僵局,于是每回攻击令一下, 便是几昼夜,甚至几周无休止的炮火轰击,之后举目狼藉,到处是泥浆满身的 弃尸。下列结论不能从文中得出的是( ) A.描述的是二战惯用战术阵地战 B.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 C.战争呈现持久作战的状态 D.交战一方中有德国军队 5.(2016年浙江名校协作体模拟)(加试)“持续了300多天”、“几乎由法军独自 承担,最终又以将战线恢复到原始状况告终”、“给徒劳无功的德军留下了难以恢复的伤痛回忆”,这段文字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 )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6.(2016年8月温州选考模拟)(加试)《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都是“一战”后签订的重要条约。它们的共同之处有( ) ①白里安倡议两个公约的签署②美国是两个公约的签署国之一③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④ 大大削弱了德国的政治地位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加试)(2016·余杭期末)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德国被迫( ) ①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②划定莱茵河西岸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③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④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加试)从下图中可以看出( ) A.战争使西欧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一时难以恢复 B.大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C.战争带来了饥饿和灾荒,战火将村庄化为灰烬,作为主战场的法国损失 尤为惨重 D.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 9.(加试)1919年的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分赃会议,但仍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其表现有( ) ①在20世纪20年代使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②承认了民族自决原则,承认了波兰 等民族国家的独立③是建立在欧洲大国势力均衡基础上的 ④成立了旨在维护国际和平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加试)(2016·杭州余杭区上学期期末)1921年,美国向英、中等国发出正式参会邀请,邀请书中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为消除“误会”,该会议签署了( ) A.《凡尔赛和约》 B.《五国条约》 C.《非战公约》 D.《洛迦诺公约》 11.(加试)洛迦诺是瑞士一个美丽的小城,该城因《洛迦诺公约》而著名。某旅游团的成员在游览该城时,曾对公约提出了如下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